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5心理学题库

2015心理学题库

2015心理学题库
2015心理学题库

选择题

1.群体概念及分类(选择题)

群体也称团体,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一个共同目

的,以一定的方式结合到一起,彼此之间存在相互

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人以

上人群。

分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2.群体心理现象(从众、社会助长、社会惰化、

模仿)

从众: 人们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

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行为的心理状态。

社会助长:指个体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

与别人一起活动时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社会惰化也称社会惰化作用,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

事情时,个体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一件事时偏

少的现象。特别是当群体需要由不同个体合作去完

成一件任务时,这个现象比较常见。

模仿:个体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受到他人行

为的刺激影响,自觉或者不自觉的使自己的行为与

他人相仿。

3.品德概念及心理结构(选择题)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

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

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

品德有一个完整的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

道德意志,道德行为技能与习惯等四种既相互联系

又相互制约的心理成分,简称品德结构的知情意行。

4.迁移的基本概念(正、负,顺、逆,纵向与

横向)(选择)P83-84

特殊迁移和一般迁移: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

鲁纳根据迁移范围的大小将学习迁移分为特

殊迁移和一般迁移。特殊迁移是具体知识和

技能的迁移,迁移范围较小。一般迁移是指

概念、原理或态度的迁移,迁移范围较大。

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

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

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

正迁移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积极影响。

负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

或抑制作用。多指一种学习降低了另一种学

习的效率和准确性,或一种学习阻碍了另一

种学习的顺利进行。

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横向迁移又称“水平

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向在难度上大体相似而

又不同的后继学习法术的迁移,即知识、技

能在相同水平上的迁移。纵向迁移又称“垂

直迁移”、“累积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向不同

水平的后继学习(更高级的学习)发生的迁

移,是由简单的知识和技能学习向复杂的知

识和技能学习的迁移,是低水平技能想高水

平技能的迁移。

5.迁移理论(谁提出哪个流派)(选择)

(形式训练说(官能心理学)、共同要素说(美国

心理学家桑代克和伍德沃斯提出)、经验类化说(美

国贾德基)、关系转化说(格式塔)、学习定势说

(哈洛)、经验整合说(中国冯忠良)。补充)

名词解释:

1.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高等教育情景中学生的学与

教的心理基本规律的科学。

2.心理发展:主要包括认知过程发展与社会性发展两

个方面。

3.学习动机:就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

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和调

节学习活动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力量。

4.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

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动机过分强烈,都会使工作

效率下降.研究还发现,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

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

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

水平由逐渐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在难度较大的任

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这就是著

名的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5.认知内驱力: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要求掌

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的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

需要。

6.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对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

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

7.知识:从广义的知识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

的信息及其组织。教育学上把知识定义为对事物属

性与联系的认识。8.陈述性知识:这是关于世界的事实性知识。它是个

人具备有意识的提取线索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包

括关于事实是什么的知识,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

识,主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也称记忆性

知识。

9.程序性知识:这是关于完成某项活动的知识。它是

个体不具备有意识的提取线索而不能直接陈述的知

识,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来间接推测其存在与否。

10.策略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的一个亚类,是运用规则

对内调整自己的认知加工活动的程序性知识,也称

为认知策略、

11.同化论、三种同化模式(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并

列结合学习):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的同化

论,即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着重讨论了学生课堂

学习的性质、过程、机制、较好的解释了陈述性知

识习得的心理机制。三种同化模式奥苏伯尔按照新

旧观念概括水平不同,即新的命题与原有认知结构

中起固定作用的观念概念水平不同,提出三种同化

模式:下位学习(类属学习);上位学习(总括学习);

并列结合学习(组合学习)

12.心理健康概念:美国心理学家杰荷达的观点得到了

最广泛的认可,积极的心理健康,主要包括:自我

认知态度,自我成长,发展和自我实现的能力,健

康成熟的人格,自我调控能力,对现实的感知能力

以及积极地适应环境的能力等6个方面。

13.教师角色

是指教师本身和社会包括国家、学校、家长和学生

等对教师群体行为模式的一系列期望教师既是一种

社会角色,又是这一角色的承担着

14.教育机智

教育机智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以及能根

据新的、意外的情况快速地作出反应,果断地采取

恰当的教育和教学措施的能力。

15.教师威信

教师威信是因教师本人的人格特性而令学生尊重和

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是教师对学生在心理上和行

为上产生的一种崇高的影响力,是指德才兼备的人

通过一贯的言行表现出的优良品质,受到众人的尊

重和信赖。

16.教学监控

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目的而在教学全过程

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

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

节的能力。

17.教学反思

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性地考察自我的主体

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

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与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

与否定思索与修正,从而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进

而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

18.教学评价

是指学校中用于测量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所有

方法,包括教学检查、随堂测试、期末考试、出勤

情况、课堂表现等。

问答题

1.大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

大学生认知活动能力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注意力、

观察力、记忆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等方

面。

大学生观察力发展的特点:1)观察的目的性、自觉

性显著提高;2)观察具有准确性和深刻性;3)观

察具有坚持性和敏锐性

大学生记忆发函的特点:1)意义记忆占主导地位;

2)记忆的敏捷性和准备性迅速增强;3)记忆的持

久性和准确性显著提高;

大学生想象发展的特点:1)想象具有一定的现实性;

2)想象目的明确;3)想象内容丰富;4)想象创造

力显著增强;

大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1)理论型逻辑思维和辩证

逻辑思维逐渐占主导地位;2)创造性思维有了明显

发展;3)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进一步增强;思维

的广阔性和深刻性进一步提高。

2.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大学生社会性的发展主要指大学生情感、意志、自

我意识和人生观等的发展,总的来说具有两极性的

特点。

大学生情绪发展特点1)大学生情绪情感的两极性;

2)大学生情绪的稳定性和波动性;3)大学生情绪的

丰富性和复杂性;4)大学生情绪的阶段性和层次性;

5)爱情逐渐成为情感体验的重要方面;6)大学生

高级情感日趋成熟稳定

大学生意志发展特点:1)自举行普遍提高,但还存

在惰性;2)理智成分大大增强,但自制力仍显得薄

弱;3)有勇敢精神,但毅力相对不足;4)独立性

明显提高,但同时伴有依赖性;5)果断性显著增强,

但带有冲动性;

大学生人生观发展的特点:大学阶段是人生观最重

要的时期,但还没有像成人那样完全固定下来,而

是具有相当大的可塑性。

3.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领域有:高等教育心理

学的学科基础、高等学校的教学心理、高等学校的

德育心理、高等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高等学校大

学生就业心理指导、高等学校教师心理与高等学校

教师的教学心理。

4.学习概念(广义、狭义)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实践和

训练获得,由经验而引起的比较持久的心理和行为

变化的过程。

狭义的学习专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

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掌握前人积累的知识、技

能、发展智力和能力,培养个性和思想品德的过程。

5.学习分类,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奥苏贝尔学习分

类,我国心理学家的学习分类.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1)言语信息的学习;2)智

慧技能的学习;3)认知策略的学习;4)态度的学

习;5)运动技能的学习。

奥苏贝尔学习分类:1)接受学习;2)发现学习;3)

机械学习;4)意义学习。

我国心理学家的学习分类:1)知识的学习;2)技

能的学习;3)行为规范的学习。

6.联结派学习理论

联结派理论包括:桑代克联结说-试误说;巴普洛夫

的经典性条件发射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7.桑代克联结说(试误说)、斯金纳(强化理论的运用

P48)

桑代克的连接-试误说: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

定的联结;2)学习的本质使尝试与错误;3)联结

的建立遵循一些学习规律。

斯金纳强化理论:斯纳金认为强化也是一种操作,

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而强化物则是一种刺激物,强化有积极强化(正强

化)和消极强化(负强化)。正强化:当有机体自发

作出某种反应后,随机呈现一个愉快刺激,从而使

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增加;负强化:当有机

体自发作出某种反应以后,随即排出或避免某种讨

厌刺激或不愉快情境,从而使此类反应在以后类似

的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增加。无强化:有机体自发地

作出某种反应后,不对其适于任何强化,从而使该

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降低。惩罚:当有机体作出

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讨厌刺激或不愉快刺激,已

消除和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

斯金纳强化理论的应用:根据斯金纳条件性反射学

说,在高等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多用正强化的手段

来塑造学生的良性行为;用不予强化的方法来消除

消极行为,而应慎重地对待惩罚,因为惩罚只能让

学生明白什么不能做,但并不能让学生知道什么能

做和应该怎么做。

8.认知学习理论[格式塔学派、布鲁纳认知结构说、

奥苏贝尔认知同化论(1)顿悟说、发现学习、有意

义学习,同化;(2)每种学派理论的观点(学习的

实质、学习的条件、学习的过程、学习的结果)]

[格式塔学派、布鲁纳认知结构说、奥苏贝尔认知同

化论

(1)顿悟说、发现学习、有意义学习,同化;

(2)每种学派理论的观点(学习的实质、学习的条

件、学习的过程、学习的结果)]

答:(1)顿悟说:学习是一种顿悟过程而非试误过

程。学习不是依靠盲目的尝试、偶然的成功,而是

由于对情境或事物间的关系的领悟、理解、直觉,

而突然地解决问题的过程。

发现学习:是让学生独立思考,改组材料,自己发

现知识,掌握原理原则。

有意义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

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

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同化:在有意义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新旧知识相互

作用,新知识被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所吸收,从而

获得了意义;原有的认知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形成

了更为充实完善的认知结构,这一过程称为同化。

(2)①格式塔学派的(完形)学习理论:

学习的实质:学习并非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

是通过主动积极的组织作用形成与情境一致的新的

完形。学习的过程:不是简单的神经路的联系,而

是对情境进行组织的过程;不是盲目地尝试错误,

而是由于对情境顿悟而获得成功。学习的结果:并

不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而是形成新的完形。

②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学习实质:学习者主动地进行加工活动形成认知结

构。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是类目化(概括化)的过

程。学习者通过各种类目化的活动将新知识与原有

的类目编码系统联系起来,不断形成或发展新的类

目编码系统。学习结果:形成与发展认知结构,即

形成各学科领域的类别编码系统。

③奥苏贝尔认知—同化学习理论:

学习实质:在学习过程中,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

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

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即有意义学习的实质)。

学习条件(P51):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备逻辑意义;

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者的认知

结构中必须有同化新知识的原有的适当知识基础。

学习过程: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对新

观念加以同化的过程。

具体过程:①学生从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找到对新知

识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即寻找一个同化点;②将新

知识置入到认知结构的合适位置,并与原有观念建

立相应的联系;

③对新知识与原有知识进行精细的分化;

④在新知识与其他相应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使之构

成一个完整的观念体系,继而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

构得到丰富和发展。

学习结果:形成认知结构。奥苏贝尔所言的认知结

构是指个体头脑中已形成的,按层次组织起来的,

能使新知识获得意义的概念系统。

9.大学生学习的特点有哪些?(P60-62)

1、大学生学习内容的特点,其主要表现为:

(1)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

(2)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要求较高;

(3)学科内容具有高层次性,争议性和选择性。

2、大学生学习方法的特点,其主要表现为:

(1)学习途径多元化;

(2)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

(3)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自觉性较强;

3、大学生学习方式为:课堂学习与课外和校外学习

相结合。(这一点为老师上课补充)

10.大学生学习动机特点

(一)学习动机的多元性;(二)学习动机的间接性;(三)

学习动机的社会性;(四)学习动机的职业性)

11.成就动机理论

在学习活动中,成就动机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动机。

成就需要高的人,喜欢对问题承担自己的责任,能

从完成任务中获得满足感。成就动机的高低还影响

到个体对职业的选择。成就动机低的人,倾向于选

择风险较小、独立决策较少的职业;而成就动机高

的人喜欢从事具有开创性的工作,并且在工作中勇

于做出决策。成就动机模型认为,成就动机强度是

由动机水平、期望和诱因的乘积来决定的,其中动

机水平是指一个人稳定地追求成就的个体倾向,期

望是某人某一事件是否成功的主观概率,诱因是成

功时得到的满足感。

12.强化动机理论

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用S-R的公式来解释人的行为,

认为动机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

量,并特别重视用强化来说明动机的引起与作用。

在学习活动中,采取各种外部手段如奖赏、赞扬、

评分、等级、竞赛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引起其相应的学习行为。

13.如何利用成就动机理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

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

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在大学生

的学习活动中,成就动机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动机。

14.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指个人根据以往经验,对某一特定工作或任务,

经多次成败的历练后,确信自己有能力成功处理的主观判

断。个体对自我效能的评估取决于四个方面的经验:一是

直接经验;二是间接经验;三是书本知识或别人意见;四

是身心状况、情感的激发等。

培养有关技能;发展敢于尝试的精神;获得成功经验;获得反馈;观察他人成功范例;受到鼓励;营造宽松氛围,减少焦虑。)

15.联系实际,谈如何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二、充分利

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三、科学组织学习竞

赛,激发学生成功感与责任感组织学习竞赛来激发

学习动机;四、科学设计任务难度,适当控制动机

水平;五、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16.程序性知识学习过程与条件

答:三阶段。⑴陈述性知识学习,即学习规则法则的阶段,也可理解为认阶段。程序性知识学习的表征是产生式系统,是“如果/则”的形式,“如果”部分是行动的条件,“则”部分是应进行的活动。⑵通过变式练习,促使陈述性知识学习的规则转化产生式系统,也可理解为转化阶段。变式联系是陈述性知识学习向程序性知识学习转化的关键。变式就是用不同的事例或直观材料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突出本质特征,也就是指概念或规则的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变化。

⑶经过大量的变式练习,达到规则应用的相对自动化程度,又称自动化阶段。经过变式练习,正反例练习,命题规则转化为产生式系统。由此可见程序性知识学习的基本特点是:①以陈述性知识学习为基础。②变式联系是陈述性知识学习向程序性知识学习转化的关键。③能运用规则解决新问题才是程序性知识学习获得的标志,即获得了按规则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了必须具备相应的陈述性知识学习条件外,还要求更高的条件。内部条件: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陈述性知识,即相应的规则。外部条件:大量的变式练习,正反例的练习,多次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应用规则解决问题。

17.陈述性知识学习条件

内部条件:1原有的知识储备2学生要有主动学习加工的心向。外部条件:学习材料本身具有逻辑联系2新知识要以一定的方式呈现。

18.联系教学实际对大学生某一类知识的学习进行指导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不是灌输而是引导之类的套话。

或者隐性课程,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啊,主要是回答时需要一个大方向,然后按照这个大方向进行深入。

19.联系实际,论述创造性思维包括那些成分?怎样培

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概念: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

或程序,并创造出新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是人类

思维的高级形式,是创造活动的核心过程。

创造性思维的构成: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相结合、

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相结合、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

相结合、再造想象基础上的创造想象。

培养途径:

(1)、抓好教学工作,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奠

定良好的基础

知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创新能力的高低。因此,知识

教育是创新教育的基础,创新教育必须以知识教育

为依托。必须重视知识教育,用最新、最前沿的知

识来武装学生

(2)、通过开展思维训练活动,鼓励学生敢于探索

求异

以全新的思维和视角看待各种问题是创造性思维训

练的关键,思维训练应侧重于四个方面:培养大学生

积极的求异思维、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

灵感的活跃度。

(3)、重视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意识与热情、磨练大学生的创造

意志、重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

(4)、创造一个适合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环境

鼓励和组织各种创造活动,开展高水平的学术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

20.根据所任教学科的特点,试论述如何提高大学生解

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大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一、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1、识别问题与条件;

2、界定目标、表征问题;

3、探索可能的问

题解决方案;4、预测结果并实施方案;5、

提供解决问题的机会并反馈。

二、问题解决策略的训练:算法式+启发式,前者

要逐个尝试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法,以尝试错

误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费时费力,不易实现;

后者以一定的过往经验为基础,采用选择方

式搜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简单省事效率高,

但不能保证成功。大多采用启发式,包括:

手段-目的分析法、爬山法、逆推法、联想法、

类比法。

三、问题解决原则的训练:

四、问题解决过程的训练:1、前期,帮助学生理

解题意、分析问题;2、中期,帮助学生真正

思考问题、提出建议;3、后期,帮助学生反

思问题、总结经验。

五、培养学生迁移与运用知识的习惯

六、搭建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1、高度准确、着

眼于联系的概念;2双重知识结构;3、大容

量的知识功能单位;4、大量程序性而不是陈

述性的知识。

21.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1能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2具有健全成熟的人格。3具有

正常的认知能力。4有适度的情绪反应。5学习与工作效

率较高,热爱生活。6具备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7可以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22.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有哪些?

1、生物遗传因素:遗传、药物、外伤等;

2、心理因素:①早期经历(自我意识、认知方式、

情绪发展)、②人格特征(A型、B型)、③心理冲突

(关注重点:大学生内在矛盾)

3、社会环境因素:①生活事件;②家庭、学校、社

区环境;③文化因素;④生态环境

23.大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有哪些?如何进行辅导?

1心理困扰(自我概念消极,情绪发展不稳定,人生抉择

艰难,社会适应不良)2心理障碍3心理疾病(神经症和

各种神经症症状比较常见。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

或者精神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

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心理健康和行为指导,丰富大学生心

理健康知识,使其了解心理健康的意义和价值,建立维护

自身心理健康的强烈意识,培养应对生活压力的技能,克

服成长中的障碍,提高预防和抵抗心理疾病的能力。帮助

大学生选择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习和生活的质量,增加社会适应

能力,改善大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全方位的健康发

展,顺利成才。

24.大学生学习障碍、人际关系心理的调适?

心理障碍:学习自卑心理(首先从建立从对自己学习水平

和能力的正确认识开始,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正确对

待困难和挫折,树立勇气和决心;订立适当的学习目标;

加强与老师和同学的沟通交流,虚心向他们学习,不断提

高和改进学习方法);学习动机障碍(首先培养其强烈的

求知欲望和浓厚的专业兴趣;要有意识的培养在学习上的

成就动机;再次通过改善学习的外部环境/ 首先帮助正确

认识自己,不要过分苛求,其次帮助学生转移学习重点,

体会学习过程给自己带来的满足感,而不是关注学习的结

果及其影响);学习焦虑心理(都是学习认真的好同学,

首先帮助他们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

的学习方法,掌握大学学习主动权,其次,冷静分析造成

自己学习焦虑的主客观原因,客观评价自己的学习能力,

平时采用暗示疗法,找到恢复自信)和学习疲劳症状(学

会科学用脑,合理开发和利用左右脑以帮助克服疲劳,有

意识的的注意劳逸结合,为自己选择或创造一个良好的学

习环境,保证身心舒畅)

人际关系心理调试(自学辅导资料P215):1大学生交往

自卑及调适。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首先要客观的进行自我

分析,其次要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即使自己处于不利地

位,也要鼓励自己,增强自信。同时还要建立符合自身条

件的抱负水准。自卑者应当随时根据已有的经验对自己的

理想目标做适度的调整,以增加自我成功感,从而增强自

信。第三要善于表现自己,积极与他人交往。2大学生交

往孤独及调适。首先,要把自己融入集体之中。其次要积

极参与社交活动。第三要修正不良的性格,培养高尚的情

趣,消除人际交往的障碍。3大学生交往嫉妒及调适。首

先学会转移注意。如果我们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注意力重心

调节一下,便会使原先失衡的心理获得一种新的平衡。其

次,要提高认识。遇事时应进行换位思考,多替别人想想。

三是学会自我反省。坦诚、轻松、愉快地域对方沟通。4

大学生交往恐惧及调适。首先,应当明确认识社交是增长

才干、了解人生和社会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现代大学生

不可缺少的生活技能。要主动参加社交。其次,要调整心

态,多参加交往活动。第三要掌握相关知识,了解有关社

交的知识、技巧和艺术,以及相关的社会学、心理学和传

播学知识。

25.品德与道德的关系

1能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2具有健全成熟的人格。

3具有正常的认知能力。4有适度的情绪反应。5学

习与工作效率较高,热爱生活。6具备较强的环境

适应能力。7可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26.道德行为的发展(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对高校德育

工作的启示?)

(自学辅导资料P193)班杜拉从社会学习理论出发,提出

了关于认知活动与社会影响促进学习方式改善的观点。1

观察学习。道德行为是人的社会性行为之一。个体的学习

不必要事事经过亲身体验,只需要通过观察他人在相同社

会环境下的行为,并在由此获得的强化中进行体验学习,

从态度、品德的习得到人格的形成都可以通过观察学习来

完成。2榜样和示范。班杜拉认为,教育者通过言语教诲

和亲身示范对受教育者传递道德规范。儿童学习什么、形

成什么样的道德认知结构都是由示范所决定的。3强化作

用。班杜拉认为强化包括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

三种形式。班杜拉更强调“替代强化”的作用。替代强化

是一种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行为的结果所获得的强化。

4关于儿童道德的发展。儿童的道德判断能力在年龄上的

差异较少,更重要的是个人差异。这种个人差异主要是由

于不同的社会学习和不同成人及同辈榜样的影响造成的。

对品德教育的启迪:1必须充分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班

杜拉认为学习行为可由观察模仿而产生,现实生活中的榜

样人物、学生身边的榜样人物、社会环境特别是大众传媒

中的优秀人物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与我国

传统道德教育中的人格陶冶、榜样引导的教育方式非常接

近,容易为我们所理解和接受,所谓“言传身教“反应的

就是这个道理。2重视自我调节在品德教育中的作用。教

育者鼓励并促进受教育者将通过实践示范得来的外部标

准内化为他们的内部标准,积极发展他们的自我评价、自

我反省能力,自觉调节道德行为。(网上找的,部分还得

靠自己发挥。班杜拉的自我调节观点强调了人的心理主观

能动作用,强调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在品德形成和发展过

程中的积极能动作用。教师在德育过程中,一方面要提高

学生的道德认知,为自我评价提供正确的价值标准,同时

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批评等手段做好自我评价。在教育过程

中药重视自我体验对品德形成和发展的作用,因为无论是

自我肯定还是自我否定都能起到强化作用,有助于良好品

德形成。)

27.如何提高大学生群体凝聚力?

(大学生群体中,高凝聚力的群体应该具有以下几个

方面的特征:①成员愿意积极参加群体的活动,群

体活动能够顺利进行;②成员之间有良好的交往,

彼此感知他人的存在,相互支持,彼此之间有强烈

影响;③成员对群体的满意程度高,愿意为群体付

出更多的努力;④群体精神面貌积极向上,人心振

奋。

影响大学生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有下列几个:①领导

者的领导方式;②群体的大小;③外界的威胁与竞

争。)括号内的也可以不要。

针对以上分析,提高大学生群体凝聚力,可以从以

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1.经常开展能满足大学生需

要的各种活动,吸引大学生积极参加活动。2.加强

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往。3.改善领导方式,实行民

主领导。4.努力实现群体目标,提高群体士气和成

员对群体的满意度。5.适当地开展群体间的竞赛。

6.控制群体规模(规模太大会影响群体的凝聚力)。

28.如何引导大学生群体中的竞争与合作?

竞争的促进作用:1.学习竞争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

机,提高个人树立的行为标准和抱负,提高学习效

率2.能使学生在与其他学生竞争的过程中,发现自

己尚未显示出来的潜力和自己的局限性,对自己的

能力做出更符合实际的判断,重新定位自己。

合作对学生的积极作用体现在以下几点:

1.能增进群体凝聚力,形成积极的群体气氛,促进

学生自主性的发展。2.解决新问题可以提出多种可

供选择的方案。3.有助于学生发展良好的个性,遇

到成长中的问题也会有人帮助。

大学生群体的竞争与合作是对立统一的,教育者要

扬长避短,充分发挥竞争与合作的积极作用,限制

其消极作用。同时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与合

作意识,使他们能保持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竞争与合

作,为他们将来走入社会做好准备。

29.教学效能感对高校教师行为有哪些影响?(p289)

教学效能的概念来源于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自我

效能理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解释教师动机的关

键因素

教学效能对教师行为的影响: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

努力程度;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进一步

的学习;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情绪影响教师教学效

能感的因素:外部环境(包括社会风气、为教师发

展所提供的条件、人际关系等);教师自身因素(包

括价值观及自我概念等)

30.高校教师的心理品质(人格结构)包括哪些内容?

(p285)

高校教师的心理品质包含以下两方面内容:

(一)高校教师的能力结构1、高校教师的一般教

学能力2、教育机智3、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二)教师人格结构1、动机结构以强烈而稳定的

教育成就动机为主2、有强烈的责任心3、有正确开

放的教育思想体系4、有真挚深厚的爱的情感5、具

有坚强的意志6、有与教师工作相适应的性格、气

质特征7、有高水平的自我意识8、具有崇高的品德

和正确的人生观9、具有职业特色的兴趣和价值观

10、富有创新精神

31.如何树立教师威信?

(一)教师威信的获得

1、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意识和心理结构是教师获得威信

的基本条件

2、加强教师的仪表、言语、表情、举止、生活作风和习

惯的装饰对威信的获得有重要影响

3、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是教师获得威信的一条捷径

4、教师要善于利用自然威信来形成个人威信

(二)教师威信的维护

1、教师要有坦荡的胸怀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2、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自己的威信

3、要有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

4、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

32.新手与专家在教学中有哪些差异?

1、课时计划的差异

2、课堂过程的差异

3、课后评

价的差异

33.教学反思有何作用?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答:教学反思的作用:(1)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

技能;(2)有助于营造浓厚的教学研究氛围;(3)

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

如何进行:(1)重视课中反思,积极调控教学;(2)

写好反思记录,加强经验积累;(3)潜心研究学生,

尝试调整反思;(4)认真参加听课,注意扬长避短。

论述题

如何促进大学生的学习迁移?P96-101(论述或简答)

答:一、科学确定教学目标:(一)确定“为迁移而教”

的教学目标;(二)遵循教育目标的设置原则。

二、精心选择教学材料:(一)材料要具有时代性;(二)

教学材料要具有迁移的价值。

三、合理编排教学内容:(一)结构化原则;(二)一体化

原则;(三)网络化原则。

四、有效设计教学程序:(一)知识的传授要遵循从一般

到个别、抽象到具体的组织原则;(二)要注意知识的纵

向和横向联系。

五、恰当运用教学方法:教学中应该倡导运用自主学习和

探究学习的方式,引导大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在

事实材料中发现规则,概括总结出基本原理。

六、教会学生学习迁移:要促进学生迁移能力的发展,最

关键的还是在于教会学生学习迁移。主要应从两方面入

手:第一,培养学生的迁移意识。第二,教师还应该培养

学生的迁移能力。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 一、单选题 1.教育心理学中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也都集中体现在对( A )的不同解释上。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2.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 D )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杜威 B.加涅 C.乌申斯基 D.桑代克 3.( C )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从做中学”为信条,进行改革教学的实践活动,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A.罗杰斯 B.鲁宾斯坦 C.杜威 D.布鲁纳 4.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可以同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是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到达哪个阶段的重要标志?( C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5.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6~12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C ) A.自主感对羞耻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勤奋感对自卑感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6.有的人判断客观事物时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A ) A.场依存性 B.场独立性 C.冲动型 D.反思性 7.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提供学习策略的指导,并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这集中体现了教师的何种角色( D ) A.平等中的首席 B.管理者 C.反思者 D.促进者 8.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足够的关注和期望,学生在得到激励和赏识后常常表现出学习行为。这种心理效应是我们所说的( C ) A.扇贝效应 B.南风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巴纳姆效应

9.教师将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定期进行梳理,总结出自己的教学经验,同时不断听取学生、同事、专家的反馈,这种反思方法属于( A ) A.行动研究 B.撰写日记 C.观摩讨论 D.案例分析 10.某教师认为学校管理混乱,与领导沟通不畅通,自己疲于应付教学活动,常常心情烦躁、易怒、情绪紧张。按照他的说法,造成这种压力的原因是 ( B ) A.社会对教师群体重视不够 B.学校管理体制不健全 C.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D.自身的心理素质问题 11.下面哪种情况发生了学习?( D ) A.小李从亮处走进暗室,视力显著提 高 B.小明喝酒后脾气变得暴躁 C.小张服用兴奋剂后百米赛跑夺冠 D.大猩猩模仿游人吃饼干 12.下面哪种学习不属于学习的主体分类?( C ) A.人类学习 B.机器学习 C.网络学习 D.动物学习 13.下列哪种学习不属于加涅所划分的学习结果类型?( B ) A.态度 B.习 惯 C.言语信息 D.运动技能 14.下面哪种学习属于有意义的接受?( C ) A.科学家探索新材料 B.小学生通过编打油诗背诵圆周率的小数点后十位 C.中学生听讲座,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 D.儿童尝试错误走迷宫 15.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迷箱”实验,证明了学习是( A ) A.建立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 B.认知同化过程 C.产生顿悟的过程 D.信息加工过程16.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认为,有机体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与其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一现象称之为( B ) A.消 退 B.泛化 C.获得 D.分化

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 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资料,较易作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 A.问卷法 B.谈话法 C.观察法 D.实验法 2.最近发展区存在于儿童心理发展的( )。 A.任何时候 B.关键期 C.最佳期 D.敏感期 3.下列属于5~6岁幼儿特征的是( ) A.认识依靠行动 B.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C.开始接受任务 D.最初步生活自理 4.幼儿知道“夏天很热,最好不要到户外去”反映了幼儿( )。 A.感觉的概括性 B.知觉的概括性 C.思维的概括性 D.记忆的概括性 5.四岁幼儿一般能集中注意约( )。 A.5分钟 B.10分钟 C.15分钟 D.20分钟 6.下列哪种现象能表明新生儿的视听协调?( ) A.有些婴儿听到音乐会露出笑容 B.听到巨大的声响,婴儿会瞪大眼睛 C.婴儿听到母亲叫“宝宝”,就会去找妈妈 D.婴儿看到大人逗他说话,会一跳一跳表现出快乐的样子 7.正常婴儿主要依靠何种感觉定位?( ) A.视觉 B.听觉 C.触觉 D.运动觉 8.下列哪种推理属于传导性推理?( ) A.爸爸告诉孩子:“地上一道一道的是车沟。”孩子就说:“爸爸脑门上也有车沟。” B.孩子看到母鸡带着一群小鸡,认为老师带小朋友做游戏时也像母鸡。 C.有个孩子认为金鱼是世界上最骄傲的动物,因为它总是摇头晃脑的。 D.有人喊孩子的爸爸,爸爸没回答,孩子就说:“爸爸没听见。” 9.在指导幼儿观察绘画时,下面哪句指导语易把幼儿的观察引向观察个别事物?( ) A.图上有些什么呢?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时间:2015-03-07 分类: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哪项不归之于学习与教学的系统过程中。(C )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反应过程 D、评价/反思过程 2、在皮亚杰看来,当学生的思维已超越对具体的可感知事物的依赖,能作出一定的概括时,他的思维水平已进入( D ) A、感知动作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下列规律中,不属于尝试——错误学习论的主要规律的是(D )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接近律 4、学生由过分重视成绩名次而产生的学习动机属于(B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5、举一反三属于(A )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 D、负迁移 6、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再学习一般立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这属于(C ) A、并列结合学习 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相关类属学习 7、运算技能属于哪种技能(B ) A、操作技能 B、心智技能 C、动作技能 D、运动技能 8、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如补充细节、举出例子,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等。这种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是( B ) A、过度学习 B、深度加工 C、组块化编码 D、及时复习 9、创造思维的核心是(C ) A、直觉思维 B、形象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10、根据柯尔伯格的分类,中学生的道德主要处在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他律水平 11、心理辅导的主要目标是学会调适和(D ) A、诊断问题 B、克服障碍 C、行为矫正 D、寻求发展 12、在教学设计时,下列哪项不是分析教学任务涉及的主要内容(D ) A、确定学生原有基础 B、分析使能目标 C、分析支持性条件 D、分析学习结果 13、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被称为(C ) A.群体凝聚力B.群体规范C.课堂气氛D.人际关系 14、衡量一个测验能否测量出所要测量的特征或品质的指标被称为(A ) A.效度B.区分度C.信度D.难度 15、福勒等认为,当教师较多地关注"学生是否喜欢我"、"同事怎样看我"、"领导怎样评价我" 时,他此时主要处在教师成长历程的( A ) A、关注生存阶段B 、关注情境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成就阶段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6、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17、在中学生人格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同伴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父母的影响。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三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三) 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与儿童最初的情绪反应相联系的需要是()。 A.社会性需要 B.爱的需要 C.尊重的需要 D.生理需要 2.幼儿记忆的特点之一是()。 A.形象记忆占优势 B.语词记忆占优势 C.意义记忆用的多 D.机械记忆效果好 3.幼儿在听老师讲《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头脑中会浮现出小女孩的生动形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A.创造想象 B.无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幻想 4.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是()。 A.直觉行动思维 B.具体形象思维 c.抽象逻辑思维 D.辩证思维 5.幼儿园老师上课时,一边弹琴,一边组织孩子们按音乐节奏做各种动作,老师的这种注意品质是()。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广度 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分配 6.儿童学习语言过程中最早出现的句型是()。 A.电报句 B.单词句 c.联合复合句 D.判断句 7.新生儿的心理,可以说一周一个样,满月之后,是一月一个样,可是周岁以后发展速度就缓慢下来,两三岁以后的儿童,相隔一周,前后变化就不那么明显了,这表明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

A.发展的连续性 B.发展的整体性 c.发展的不平衡性 D.发展的高速度 8.通过分析儿童的绘画、日记等了解儿童心理的方法是()。 A.实验法 B.测验法 C.观察法 D.作品分析法 9.学前儿童心理学中的“儿童”一般是指()。 A.O~6、7岁 B.O~12岁 C.O~15岁 D.0~18岁 10?儿童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称为()。A.转折期 B.敏感期 C.危机期 D.最佳发展期 11.大约6~10周后,人脸可以引发婴儿微笑,这种微笑被称为()。 A.社会性微笑 B.愉快 C.交往 D.高兴 12?现在的幼儿与几十年前的幼儿的某些心理特点,如: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活泼、好动等特点基本相同,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 A.可变性 B.整体性 C.阶段性 D.稳定性 13.到3岁时,儿童脑的重量大约是()9。 A.390 B.900 C.125 D.1000 14.出生()个月以内是视觉发展的敏感期。 A.1 B.3 C.6 D.9 15.问一个3岁的儿童“你有姐姐吗?”,他说“有”,再问“你姐姐有弟弟吗?”,他却说“没有”,这说明学前儿童的思维具有()特点。 A.片面性 B.经验性

2016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小学教育专科《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试卷代号:2034 2016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小学教育专科《小学儿童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说明:资料整理于2019年7月2日;该课程考试方式为闭卷,考试时间60分钟,形考手段纸质(30%),终考手段为纸质(70%)。 一、选择题 1.对某个人或某个学生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的心理研究方法,称之为(A)。 A.个案法 B.实验法 C.观察法 D.行动研究法 2.下列学习策略中,有利于提高回忆成绩的策略有(ACD)。 A.分散复习 B.集中复习 C.试图回忆 D.谐音字法 3.下列选项中,能够激起内部学习动机的因素是(B)。 A.父母的约束 B.学习材料的趣味性 C.教师的表扬、奖励 D.竞争情境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D)。 A.某学生在课堂上和其他同学交头接耳,此学生是问题行为的学生 B.问题行为是直接指向他人和环境的不良行为 C.问题行为不仅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来自课堂、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因素 D.教师在学生出现违纪行为时,可以视情节严重的程度使用惩罚 5.如果在课堂中需要学生讨论,而且班级人数在20—25人,比较适宜采用的课堂设计形式为(BC)。 A.双四边形 B.马蹄形 C.环形 D.双环形 二、名词解释 6.认知风格:又称为认知方式,指个体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表现在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 7.迁移:就是指在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对另一种情境中的技能、知识和理解的获得或形成产生的影响。简单地说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8.定势:也称心向,是指由先前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 三、简答题 9.简述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了观察学习的模仿理论,即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认为儿童是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重要人们的行为而学习社会行为的,即模仿他们生活中人们的行为进行学习的,班杜拉强调认知对行为的影响,对认知一行为的结合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班杜拉把观察学习分为注意、保持、复制和动机四个过程。另外,班杜拉还提出了自我调节学习的概念。由于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在行为主义框架中纳入了多种认知过程,因此该理论又称为社会认知理论。 10.简述课堂纪律的功能。 答:课堂纪律具有四种主要的功能。 (1)课堂纪律有助于学生社会化。 (2)课堂纪律有助于学生人格的成熟。 (3)课堂纪律有助于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4)课堂纪律有助于学生上课时情绪稳定。 四、论述分析题 11.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 答:智力技能以陈述性知识为基础,是陈述性知识的运用。对智力技能的培养,应同知识教学结合起来。 (1)形成程序性知识 形成程序性知识,即在头脑中储存大量的“如果……那么……”的产生式。学习知识的同时,要把握该知识在什么情况下适用。 1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l分,共30题,每题有一个或多个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学与教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的要素有()。 A.幼儿 B.教师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E.教学环境 2.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如()。 A.实物 B.文字 C.口头语言 D.图表 E.图像 3.幼儿的自我评价主要有以下特点()。 A.从依赖成人的评价到独立评价 B.从外部行为到内部品质的评价 C.从比较笼统到比较细致的评价 D.从主观情绪到客观性的自我评价 E.具有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 4.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2~3岁的发展任务是培养()。 A.自主性 B.主动性 C.勤奋感 D.自我同一性 E.亲密感 5.在学校环境中,学生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为()。 A.家庭文化背景的差异 B.志向水平的差异 C.智力的差异 D.人格的差异 E.学习风格的差异 6.加涅按照学习的结果将学习分为()。 A.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 C.认知策略 D.态度 E.运动技能 7.桑代克提出的学习规律包括()。 A.强化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E.同化律 8.游戏是补偿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愿望和克服创伤性事件的手段,是儿童借助想象来满足自身欲望的虚拟活动,持这种观点的是()。 A.斯宾塞 B.格罗斯 C.拉扎鲁斯 D.皮亚杰 E.弗洛伊德 9.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游戏发展水平与智力发展相应,主要有三种类型的游戏()。A.练习游戏 B.角色游戏 C.象征性游戏 D.规则游戏 E.结构游戏 10.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A.抑制现象 B.挫折现象 C.高原现象 D.低分现象 E.消退现象 11.按照游戏的目的性可以将幼儿游戏分为()。 A.创造性游戏 B.教学游戏 C.无规则游戏 D.有规则的游戏 E.常规游戏 12.吹拉弹唱属于()。 A.识记技能 B.心智技能 C.操作技能 D.认知技能 E.外部技能 13.弗洛伊德认为,个性是一个整体,由彼此相关的()构成。 A.本我 B.自我 C.超我 D.能力 E.气质 14.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不知不觉受到群体的压力而产生的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称为()。 A.模仿 B.从众 C.服从

儿童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C)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 A.0— 8."9岁 B.0—3岁 C.0—6岁 D.0— 13."14岁 2.以时间为标准,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进行研究的方法属于(A) A.横向研究 B.纵向研究 C.平行研究 D.实证研究 3.对一组或一个儿童进行定期的系统的随访观察,找出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方法称为(B) A.横向研究 B.纵向研究 C.平行研究 D.实证研究 4.下列属于新生儿无条件反射的是(A)。

A.抓握反射 B.吮吸反射 C.转向反射 D.张嘴 5.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A) A.大脑皮层抑制机能的发展 B.大脑皮层兴奋机能的发展 C.神经兴奋过程的发展 D.条件反射的出现。 6.第二信号系统的出现是在(A) A.出生后的下半年起 B.出生后一年 C.出生起 D.出生后两年 7.一般认为,婴儿从(D)起开始对颜色有分化反应。A.生后1个月 B.生后2个月 C.生后3个月 D.生后4个月 8.设置视崖装置以检查儿童深度知觉的心理学家是(A)A.吉布森和福克

B.皮亚杰 C.维果斯基 D.福禄贝尔 9.幼儿的记忆以(B)为主。 A.有意记忆 B.无意识记忆 C.再认记忆 D.重复记忆 10."儿童通过多次尝试,通过拉桌布取得放在桌布中央的球,下次在看到床单上的球就会通过拉床单来拿到手。此阶段孩子的思维处于(B)。 A.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B.直觉行动思维阶段 C.抽象思维阶段 D.具体思维阶段 11."直觉行动思维直到学龄时期,也仍然是“概念智力”的一个基础,这段话出自(A) A.皮亚杰 B.吉布森和福克 C.维果斯基 D.福禄贝尔 12."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儿童依靠(B)进行思考

2015心理学考研真题与参考答案

2015心理学考研真题及参考答案(勤思版本) 一、单项选择题:1-65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按照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下列选项中属于缺失性需要的是() A.认识需要 B.审美需要 C.自我实现需要 D.爱与归属需要 【勤思解析】D,马斯洛把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划分为5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越低的需要力量越强,它们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因而又叫缺失性需要。高层次的需要不是维持个体生存所绝对必须的,但高层次需要的满足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的旺盛,所以又叫生长需要。 2.远处行驶的汽车看起来很小,但人们并不认为汽车变小了,这体现的知觉特征是() A.恒常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选择性 【勤思解析】A,知觉恒常性,是指知觉的稳定性或不变性,当客观条件在一定围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称为知觉恒常性。 3.一个病人听觉器官正常,但不能理解口语,该患者受伤的脑区域是()A.布洛卡区 B.威尼尔克区 C.艾克斯区 D.运动区 【勤思解析】B,感觉性失语症(sensory aphasia)又称“威尼克氏失语症”(Wernieke's aphasia)。病变位于颞上回之后部,由于其中储存的听觉语音记忆痕迹受影响,造成理解口语和口语表达困难。此时病人听力正常,但听不懂别人及自己说的话,严重时答非所问,病人常滔滔不绝地独自说个不停,但用词混乱,使人无法理解。 4.下列选项中,与有机体的呼吸、吞咽、排泄等基本生命活动有密切联系的是() A.脑桥 B.中脑 C.延脑 D.间脑 【勤思解析】C,延脑(medulla oblongata)脊髓的直接上延部分,是脑干的后段。延髓调节控制机体的心搏、血压、呼吸、消化等重要功能,延髓中的局部损害常危及生命,故被看作机体的生命中枢。延髓是中枢神经系统许多感觉和运动纤维传导的必经之路。其中一些上行冲动能影响大脑皮层的功能、对维持觉醒和产生睡眠有重要作用。向下的冲动参与了肌紧和躯体运动的调节。另外,延髓一些神经核团接受脏感觉传入,参与脏运动及腺分泌的调节。 5.“马赫带”反映的感觉现象是()

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幼儿心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每小题1分,共30分) 1.可以在较短时间获得大量资料,较易作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是()。A.问卷法B.谈话法C.观察法D.实验法 2.最近发展区存在于儿童心理发展的()。A.任何时候B.关键期C.最佳期D.敏感期 3.下列属于5~6岁幼儿特征的是()A.认识依靠行动B.开始掌握认知方法C.开始接受任务D.最初步生活自理 4.幼儿知道“夏天很热,最好不要到户外去”反映了幼儿()。A.感觉的概括性B.知觉的概括性C.思维的概括性D.记忆的概括性 5.四岁幼儿一般能集中注意约()。 A.5分钟 B.10分钟 C.15分钟D.20分钟 6.下列哪种现象能表明新生儿的视听协调?()A.有些婴儿听到音乐会露出笑容B.听到巨大的声响,婴儿会瞪大眼睛C.婴儿听到母亲叫“宝宝”,就会去找妈妈 D.婴儿看到大人逗他说话,会一跳一跳表现出快乐的样子7.正常婴儿主要依靠何种感觉定位?()A.视觉B.听觉C.触觉D.运动觉 8.下列哪种推理属于传导性推理?() A.爸爸告诉孩子:“地上一道一道的是车沟。”孩子就说:“爸爸脑门上也有车沟。” B.孩子看到母鸡带着一群小鸡,认为老师带小朋友做游戏时也像母鸡。 C.有个孩子认为金鱼是世界上最骄傲的动物,因

为它总是摇头晃脑的。D.有人喊孩子的爸爸,爸爸没回答,孩子就说:“爸爸没听见。” 9.在指导幼儿观察绘画时,下面哪句指导语易把幼儿的观察引向观察个别事物?() A.图上有些什么呢? B.图上的小松鼠在做什么呢? C.这图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呢? D.图上讲的是个什么故事? 10.下面不属于影响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因素的是()A.榜样B.强化C.移情D.挫折 11.下列活动属于“言语过程”的是()A.听故事B.练习打字C.弹琴D.练声 12.下面属于4~5岁幼儿想象特点的是()A.想象出现了有意成分 B.想象活动没有目的,没有前后一贯的主题 C.想象形象力求符合客观逻辑 D.想象依赖于成人的语言提示 13.下列哪种活动反映了儿童的形象思维?()A.做游戏,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 B.过家家,用玩具锅碗瓢盆做饭、吃饭 C.给娃娃穿衣、喂奶 D.儿童能算出2+3=5 14.用以控制幼儿情绪的“消退法”,其理论依据是()。A.行为主义理论B.认知理论C.人本主义理论D.精神分析理论 15.让一个4岁半的幼儿看“牛、人、船、猪”四图,要求拿出不同的一,他拿出了“船”,是因为()。

学前儿童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横向研究:在同一时间对某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加以观察,求出某种心理水平的代表值,或求出几个年龄组儿童的代表值加以比较。 2.具体形象思维:指依赖于事物的具体形象、表象以及表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 3.记忆策略:是指为提高记忆效果而采用的手段以及对自身记忆活动的有意识控制的心理活动。 4.自传体记忆:是指婴儿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具体事件的记忆 5.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谦让、帮助、合作、分享、安慰和捐赠等。 6.依恋:是婴儿与母亲或其他养育者之间形成的亲密的,持久的情感关系,婴幼儿以依恋行为(如微笑、啼哭、吸吮、喊叫、抓握、偎依和跟随等)表达对依恋对象的依恋关系。7.观察学习:就是通过观察他人(范型或称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习得新行为。8.关键期:(见简答题) 9.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 10.象征性游戏:通过使用替代物并扮演角色的方式,来模拟社会生活的假装或想象游戏。 二、填空 1.发展的社会性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不能脱离(社会条件)。 2.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是由一个个(特定的发展阶段)组成的。 3.发展的差异性是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发展速率)、(特色和风格)等,从而构成个体间心理发展的不同。 4.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两大类。 5.纵向和横向的研究取向具体体现为(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三种方法。6.调查法包括(谈话法)、(问卷法)、(测验法)和(产品分析法)四种。 7.尽力减少环境中的(噪音)是保护儿童听力的重要保障。 8.6、7岁时儿童的脑重约(1280 )克,已基本接近成人脑重的90%。12岁达1400克(即成人脑的平均重量)。 9.个体心理是在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自身心理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这就体现了(发展的普遍性)。 10.美国心理学家范茨专门用(视觉偏爱)的方法研究了婴儿对形状的辨别和偏好。11.多通道知觉主要指(视觉-听觉)、(视觉-触觉)、(视觉-动觉)之间的联合。12.研究表明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为先(上下),再(前后),然后是(左右)。13.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按(直觉行动思维)在先,(具体形象思维)随后,(抽象逻辑思维)最后的顺序发展起来的。 14.直觉行动思维一方面使儿童的动作(得以协调),一方面把客体从时间和空间上(组

2015年心理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6)

2015教育心理学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哪项不归之于学习与教学的系统过程中。( )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反应过程 D.评价/反思过程 2.在皮亚杰看来,当学生的思维已超越对具体的可感知事物的依赖,能作出一定的概括时,他的思维水平已进入( ) A、感知动作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下列规律中,不属于尝试——错误学习论的主要规律的是( )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接近律 4.学生由过分重视成绩名次而产生的学习动机属于(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5. 举一反三属于()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 D、负迁移 6. 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再学习一般立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这属于() A、并列结合学习 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相关类属学习 7.运算技能属于哪种技能。( ) A.操作技能 B.心智技能 C.动作技能 D.运动技能 8.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如补充细节、举出例子,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等。这种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是( ) A、过度学习 B、深度加工 C、组块化编码 D、及时复习 9.创造思维的核心是( ) A、直觉思维 B、形象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10.根据柯尔伯格的分类,中学生的道德主要处在(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他律水平 11.心理辅导的主要目标是学会调适和( ) A、诊断问题 B、克服障碍 C、行为矫正 D、寻求发展 12.在教学设计时,下列哪项不是分析教学任务涉及的主要内容 A、确定学生原有基础 B、分析使能目标 C、分析支持性条件 D、分析学习结果 13.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被称为( ) A.群体凝聚力 B.群体规范 C.课堂气氛 D.人际关系 14. 衡量一个测验能否测量出所要测量的特征或品质的指标被称为 ( ) A.效度 B.区分度 C.信度 D.难度 15.福勒等认为,当教师较多地关注"学生是否喜欢我"、"同事怎样看我"、 "领导怎样评价我" 时,他此时主要处在教师成长历程的( ) A、关注生存阶段 B 、关注情境阶段 C、关注学生阶段 D、关注成就阶段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6、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的基本心理规律 的科学。 17、在中学生人格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的影 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父母的影响。 18、加涅根据学习结果将学习分成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 作技能和五种。 19. 班图拉认为,强化有外部强化、自我强化和强化三 种。 20.维纳发现人们常将成败活动的归因主要归之于:能力、努力、任务难 易、、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六个方面。 21、人们对越熟悉的事物,越难灵活地想到可能的新用途,这种心理现 象被称之为。 22、在变式教学中,变换的应该是事物的特征。 23.布鲁纳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一般由获得、和评价三个 过程组成。 24. 心智技能的形成通常经历原型定向、和原型内化 三阶段。 25. 已有研究指出,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为关系。 26. 根据问题的清晰性分类,研究性学习中涉及的问题多属 于问题。 27.研究显示,中学的年级是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 期。 28.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理辅导的重点是。 29. 根据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当学生完成较难的学习任务时, 教师应使其动机强度控制在水平。 30. 态度通常由认知、情感和构成。 31.元认知策略主要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和策略。 32. 学生在课堂表现出的问题行为,一般可分为品德性问题行为 和问题行为。 33.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的能力是其教学能力的核心。 34. 学校的期终考试通常是对全学期教学情况的测评。这种测评类型属 于总结性评价。 35. 在师生关系上,教师应扮演学生父母、长者、朋友 和的角色。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36.简述学生认知差异研究对教学的主要启示。 37.教学中应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38.简述心理辅导中常用的行为改变方法。 39.简述动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40. 简述实现有意义学习的条件。 41. 简述中学生品德发展中自律性的主要表现。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2.联系实际谈谈,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43.王小红是高一(2)班一位很不自信的学生.其实,她是以较高的分数 考进校的 只是进入高中后,还没有适应好高中的学习,掌握高中的学习方法·如 果你是她的老师,你将怎样帮助她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汇总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 ●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课件6) ●桑代克学习理论: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 桑代克学习理论:桑代克的“试误——联接”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S——R);学习的过程或联结建立的过程是尝试错误的过程;学习应遵循精简原则,而不是推理原则。 桑代克关于学习规律的观点,提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律:(1)效果律:指从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加强或减弱受到反应结果的影响;(2)准备律:指有机体采取行动时,促使其行动就是一项增强,而阻碍其行动则是一种烦恼。当有机体并不准备行动时,迫使其进行行动则成为一种烦恼;(3)练习律:认为联结的强度决定于使用联结的频次。练习律由作用率和失用律两部分组成。(P56——57) ●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是个体只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别人的行为表现(自己不必实际参与活动),即可获得的学习。(P81) ●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167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具体定义为: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简单地说,陈述性知识就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P157) 程序性知识: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者操作步骤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它包括一系列具体操作程序。P205 ●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为有效完成学习任务而采用的一般性策略,它包括一般的学习程序、规则、方法与自我调控方式等内容。课件P154 ●元认知。 元认知:元认知就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识,同时也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与调节。 P240 ●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学习迁移指的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学习所产生的影响。这包括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又包括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同时,所谓的影响,既包括积极影响,又包括消极影响。P276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P426 ●发现学习,有意学习。 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P106、107 有意学习:有意学习是针对机械学习而言的。指的是学习知识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点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

学前心理学题目及答案 (2)

《学前心理学》考试试题(1) 一、选择题(10分) 1、儿童言语的形成中,出现单词句阶段的年龄段是()。 A. 6个月—1岁 B.1岁—1.5岁 C.1.5岁—2岁 D.2岁—3岁 2、()是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A.想象 B.思维 C.记忆 D.语言 3、下列属于儿童两种信号系统活动的发展第三阶段的是()。 A.直接刺激词的反应 B.词的刺激直接反应 C.直接刺激直接反应 D.词的刺激词的反应 4、下列那一时期是初步掌握本族语言的时期()。 A.婴儿期 B.学前期 C.少年期 D.先学前期 5、关于幼儿记忆的年龄特征不正确的是()。 A. 记得快忘得也快 B.容易混淆 C.语词记忆占优势 D.较多运用机械记忆 6、不属于研究学前儿童信息的基本原则的是()。 A.客观性 B.发展性 C.教育性 D.理论性 7、幼儿初期的心理特点是()。 A.思维具体形象 B.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 C.爱玩、会玩 D.个性初具雏形 8、()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它认识过程的基础。 A.记忆 B.想象 C.感知觉 D.思维 9、在方位知觉的发展中,儿童在()能够正确辨别前后。 A.3岁 B.4岁 C.5岁 D.6岁 10、在儿童大脑皮质各区域中,最早成熟的是()。 A.顶叶 B.颞叶 C.枕叶 D.额叶 二、填空题(10分) 1、再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尤其是语言文字的描述说明,形成关于某种事物的形象的过程。 2、了解幼儿掌握概念水平的常用方法。 3、判断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是人脑凭借语言的反映事物之间或者之间的肯定或否定性联系的过程。 4、是培养儿童正确发音的关键期。 5、是对客体的感知中,在自己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行动中进行的思维。 6、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社会化、、自我调节化。 三、名词解释(20分) 1、问题言语 2、情绪情感 3、同伴关系 4、能力 5、理智感 四、简答题(30分) 1、创造想象有何表现? 2、简述依恋感发展的四个阶段? 3、简述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的趋势。

2015中国医科大学《护理心理学》考查课试题答案

1. 以下对知觉特征理解正确的是 A.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B. 知觉常常是各种感觉器官协同活动的结果,不受人的知识经验和态度 的制约。 C. 同一物体,不同的人对它的知觉是相同的。 D. 同一物体,不同的人对它的感觉是不同的。 满分:1 分 2. 魏纳尔认为,让患者看一幅让他过敏的花,可以诱发 A. 神经性皮炎 B. 支气管哮喘 C. 风湿性关节炎 D. 高血压 满分:1 分 3. 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称为 A. 气质 B. 性格 C. 意志 D. 情绪 满分:1 分 4. 心理治疗中治疗者与被治疗者的关系应该是 A. 亲密无间的关系 B. 职业性关系 C. 互助互利关系 D. 雇佣关系 满分:1 分 5. 完成意志活动最重要的阶段是 A. 确立目标 B. 动机斗争

C. 采取决定 D. 执行决定 满分:1 分 6. 患者患病都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要比以往更加关注和担忧,希望在诊疗过程中医有一个安全,放心的医疗环境。 A. 安全的需要 B. 被关心和接纳的需要 C. 尊重的需要 D. 尽快解除病痛的需要 满分:1 分 7. 患者角色是()的概念。 A. 生物学 B. 社会学 C. 心理学 D. 医学 满分:1 分 8. 认为未解决的潜意识冲突是导致心身疾病的主要原因的理论是 A. 心理动力理论 B. 学习理论 C. 行为学习理论 D. 心理生理学理论 满分:1 分 9. 患者患病后常常会变的敏感多疑,对别人的一举一动往往变的神经过敏,有的患者觉得自己病情很重,认为医生的正确诊断是安慰自己。属于 A. 焦虑、恐惧心理 B. 习惯、获利心理 C. 敏感多疑 D. 心境不佳、情绪不良 满分:1 分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完整版-大将军

《当代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道小题,每题1分,共20分) ★第一章★ 2.教育心理学中各家各派学习理论之争也都集中体现在对(A)的不同解释上。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评价过程 D.反思过程 3.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D)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A.杜威 B.加涅 C.乌申斯基 D.桑代克 4.(C)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从做中学”为信条,进行改革教学的实践活动,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A.罗杰斯 B.鲁宾斯坦 C.杜威 D.布鲁纳 ★第二章★ 1.根据皮亚杰的观点,可以同时从两个或两个以上角度思考问题,这一特征是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到达哪个阶段的重要标志?(C)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6~12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C) A.自主感对羞耻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勤奋感对自卑感 D.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4.有的人判断客观事物时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A) A.场依存性 B.场独立性 C.冲动型 D.反思性 ★第三章★ 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提供学习策略的指导,并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这集中体现了教师的何种角色(D) A.平等中的首席 B.管理者 C.反思者 D.促进者

3.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以足够的关注和期望,学生在得到激励和赏识后常常表现出学习行为。这种心理效应是我们所说的(C) A.扇贝效应 B.南风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巴纳姆效应 4.教师将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定期进行梳理,总结出自己的教学经验,同时不断听取学生、同事、专家的反馈,这种反思方法属于(A) A.行动研究 B.撰写日记 C.观摩讨论 D.案例分析 5.某教师认为学校管理混乱,与领导沟通不畅通,自己疲于应付教学活动,常常心情烦躁、易怒、情绪紧张。按照他的说法,造成这种压力的原因是(B) A.社会对教师群体重视不够 B.学校管理体制不健全 C.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D.自身的心理素质问题 ★第四章★ 1.下面哪种情况发生了学习?(D) A.小李从亮处走进暗室,视力显著提高 B.小明喝酒后脾气变得暴躁 C.小张服用兴奋剂后百米赛跑夺冠 D.大猩猩模仿游人吃饼干 2.下面哪种学习不属于学习的主体分类?(C) A.人类学习 B.机器学习 C.网络学习 D.动物学习 4.下列哪种学习不属于加涅所划分的学习结果类型?(B) A.态度 B.习惯 C.言语信息 D.运动技能 5.下面哪种学习属于有意义的接受?(C) A.科学家探索新材料 B.小学生通过编打油诗背诵圆周率的小数点后十位 C.中学生听讲座,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 D.儿童尝试错误走迷宫 ★第五章★ 1.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迷箱”实验,证明了学习是(A) A.建立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 B.认知同化过程 C.产生顿悟的过程

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0分) 1、儿童言语的形成中,出现单词句阶段的年龄段是( B )。 A. 6个月—1岁岁—岁岁—2岁岁—3岁 2、( A )是维持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A.想象 B.思维 C.记忆 D.语言 3、下列属于儿童两种信号系统活动的发展第三阶段的是( A )。 A.直接刺激词的反应 B.词的刺激直接反应 C.直接刺激直接反应 D.词的刺激词的反应 4、下列那一时期是初步掌握本族语言的时期( D )。 A.婴儿期 B.学前期 C.少年期 D.先学前期 5、关于幼儿记忆的年龄特征不正确的是( C )。 A. 记得快忘得也快 B.容易混淆 C.语词记忆占优势 D.较多运用机械记忆 6、不属于研究学前儿童信息的基本原则的是( D )。 A.客观性 B.发展性 C.教育性 D.理论性 7、幼儿初期的心理特点是( B )。 A.思维具体形象 B.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 C.爱玩、会玩 D.个性初具雏形 8、( C )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是其它认识过程的基础。 A.记忆 B.想象 C.感知觉 D.思维 9、在方位知觉的发展中,儿童在( B )能够正确辨别前后。 岁岁岁岁 10、在儿童大脑皮质各区域中,最早成熟的是( C )。 A.顶叶 B.颞叶 C.枕叶 D.额叶 二、填空题(10分) 1、再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图形)、(图表)、(_符号),尤其是语言文字的描述

说明,形成关于某种事物的形象的过程。 2、了解幼儿掌握概念水平的常用方法(分类法 )、(排除法)、(解释法)、(守恒法)。 3、(判断)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是人脑凭借语言的反映_事物之间或者事物与其特征之间的肯定或否定性联系的过程。 4、(四岁0左右是培养儿童正确发音的关键期。 5、(直觉行动思维)是对客体的感知中,在自己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行动中进行的思维。 6、幼儿情绪情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社会化)、(丰富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化)。 三、名词解释(20分) 1、问题言语 问题言语是在碰到困难或问题时产生的自言自语,常常用来表示对问题的困惑、怀疑或惊奇等等。 2、情绪情感 情绪是人类与动物共有的,通常是有机体的生理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体验;情感是人类社会特有的,通常是指人的社会需要是是否满足而产生的体验。 3、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是儿童在早期生活中,除亲子关系之外的在同龄伙伴中建立的又一重要社会关系。 4、能力 能力是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条件。 5、理智感 理智感是由于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情感。 四、简答题(30分) 1、创造想象有何表现 (1)独立创造,一定新意性 (2)提出不寻常 (3)讲故事,编结尾

201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4

2015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4 一、单项选择题 1.不属于幼儿高级情感的发展包括( )。 A.责任感B.道德感C.理智感D.美感 2.( )是人的认识和行为的唤起者和组织者。 A.感觉B.知觉C.情绪D.气质 3.幼儿基本情绪表现不包括( )。 A.爱B.笑C.哭D.恐惧 4.下列关于情感与语言的叙述中,( )项不正确。 A.儿童最初的话语大多带有情感和愿望的色彩B.情绪激动对儿童学习任何一类词语都不利C.情绪激动法可以促进儿童掌握某些难以掌握的词D.有美感情调色彩的词比有恶感的词更利于儿童记忆 5.情绪是婴幼儿交往的主要工具,这是因为情绪具有( )。 A.唤起功能B.信号作用C.调节功能D.分化过程 6.情绪作为信息交流工具的特点具有()。 A.系统性B.传递功能C.信号作用D.感染性 7.关于情绪的叙述,下列()项不正确。 A.情绪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日趋稳定B.大约5岁后情绪的发展开始进入系统化阶段C.儿童情绪态度的形成受成人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D.情绪在每一个人身上阈限相同、表现不同,是因为后天教育的影响 8.儿童原始的情绪反应具有的特点是( )。 A.与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有直接关系B.是出生后适应新环境需要的产物C.情绪天生具有系统化、社会性的特点D.新生儿的情绪和间接动机相联系9.行为主义者( )通过观察研究,提出天生的情绪反应有三种。 A.冯特B.华生C.柯勒D.马斯洛 10.我国心理学家( )提出了新生婴儿具有两种可以分辨的情绪反应。 A.林传鼎B.朱智贤C.皮连生D.孟昭兰 11.幼小儿童和年长儿童不同的突出特点是,( )对行为有特别作用。 A.情绪B.动机C.意识D.注意 12.恐惧可以说是( )。 A.本能的反应B.社会性的表现C.情绪分化的表现D.自我调节的表现 13.儿童理智感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 )。 A.环境的影响和培养B.是否符合道德标准C.社会化程度的高低 D.自我意识和人际关系意识的发展 14.婴幼儿喜欢成人接触、抚爱,这种情绪反应的动因是为满足儿童的(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