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自拟加味白头翁汤治疗牛热痢便血

自拟加味白头翁汤治疗牛热痢便血

自拟加味白头翁汤治疗牛热痢便血

自拟加味白头翁汤治疗牛热痢便血

杨成莲1祁鹤民(执笔)2

(1青海省互助县威远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2互助县南门峡镇畜牧兽医服务中心,青海互助,810500)

牛热痢便血中兽医认为是由于暑热、炎天、剧烈劳役、久渴失饮、或喂霉败饲料,热性饲料,或饮以脏水,使热毒郁结肠胃迫血妄行,而成痢血,属热痢。本人从事兽医治疗工作多年,每用此方,无不应手奏效。

方药:白头翁80 g 黄柏60 g 黄连30 g 秦皮80 g 二花60 g 大黄60 g 当归40 g 白芍40 g 防风40 g 焦地榆80 g 滑石80 g 甘草20 g研末开水冲,候温,分早、晚二次投服。

方中:白头翁清大肠血热,专治热痢,有止血止痢之功效;秦皮清肝经湿热、凉血解毒。黄连清化湿热而固大肠。黄柏清下焦湿热疏通膀胱,使热有小便排出。加二花、大黄、当归、防风、白芍、焦地榆等,清热解毒、收痢止血、生血养血、缓急止痛共奏止痢止血之效,故为湿热痢血必用之方。

经多年的临床治疗,用此方治疗牛热痢便血125头,一次服药治愈123头,2头服药二次治愈,治疗效果显著。

病例:张某所饲养的一头西杂一代牛,2007年4月12日来就诊。主诉:食欲、反刍停止,少量饮水,尿少色黄。经临床检查:膘情中等,体重约250kg,体温39.80C,脉搏76次/min,粪便糊状,与血混匀,后肢踢腹。治疗:用上方分早、晚二次投服。次日,便血停止,精神有所好转,食欲恢复。

甘草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及医案 (2012-07-31 11:04:11) 伤寒论: 【组成】甘草12克(炙)黄芩9克干姜9克半夏9克(洗) 大枣12枚(擘) 黄连3克 【用法】上六味,以水2升,煮取1.2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温服200毫升,一日三次。 【功用】益气和胃,消痞止呕。 【主治】伤寒痞证,胃气虚弱,腹中雷鸣,下利,水谷不化,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狐惑病;常用于急慢性胃肠炎症、白塞氏综合症等;产后口糜,泻痢。 附注:《金匮》有人参三两。 在临床上,我们常遇到寒热错杂的症状,如口腔溃疡、大便溏泻的上火下寒症,应当如何处理?这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清上热要用苦寒药,苦寒伤胃则大便又要受影响;温下焦要用热药,温燥药必然加重口腔溃疡的发作。这是胃中有热,肠中有寒,应当用《伤寒论》中的甘草泻心汤治疗。 方剂组成:甘草15g黄芩9g黄连6g党参12g半夏9g炮姜9g大枣4枚。 甘草泻心汤是治疗脾胃之方。因胃虚不能调理上下,故出现上火之口腔溃疡,下寒之大便溏泻,中焦之脾胃痞满。所以用甘草泻

心汤,可以上治口腔溃疡,下治大便溏泻,中治脾胃胀满。如果在临床上遇到上火、下寒、中满的病症,都可以应用甘草泻心汤来进行解决。 功效主治:伤寒痞证,胃气虚弱,腹中雷鸣,下利,水谷不化,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常用于治疗口腔糜烂,急慢性胃肠炎,狐惑病(白塞氏综合症),痤疮,毛嚢炎,阴部口糜,慢性泄泻,胃虚便秘等。 病理分析:从本方之药物配伍分析,患者必为先脾胃气虚,中焦水饮积聚,久郁化热,热又蒸水,遂成湿热之证。湿热之邪居无定所,如狐之多变,故古人称之为狐惑病也。其证多见于九窍之处或毛发之处。仲师治之先以姜参枣草补中益气治其本;半夏祛中焦之水邪兼化痰湿,则中焦可安;芩连配姜苦降辛升湿热之邪无所藏也。 各家论述:1.《古方选注》:甘草泻心,非泻结热,因胃虚不能调剂上下,致水寒上逆,火热不得下降,结为痞。故君以甘草、大枣和胃之阴,干姜、半夏启胃之阳,坐镇下焦客气,使不上逆;仍用芩、连,将已逆为痞之气轻轻泻却,而痞乃成泰矣。 2.《医宗金鉴》:方以甘草命名者,取和缓之意。用甘草、大枣之甘温,补中缓急,治痞之益甚;半夏之辛,破客逆之上从;芩、连泻阳陷之痞热,干姜散阴凝之痞寒。缓急破逆,泻痞寒热,备乎其治矣。

白头翁汤结肠定位释药片

白头翁汤结肠定位释药片 1 选题依据 白头翁汤源于张仲景《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热痢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下利欲饮水者,一有热故也,白头翁汤主之。”其是留传千古的治痢名方,组方严谨,仅由白头翁(15g)、黄连(6g)、黄柏(12g)、秦皮(12g)四味药组成。秦皮佐白头翁升阳气,协黄连、黄柏而清火,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功用。主治热毒血痢。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下痢脓血,赤多白少,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1]。 白头翁汤作为我国流传千古的治痢名方,方剂及单味药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临床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急性尿路感染、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等。目前,白头翁汤治疗结肠炎多采用口服汤剂或灌肠给药。但口服汤剂给药存在较多问题,并且只有部分剂量能最终到达结肠部位;灌肠给药的优势是药物能直达患处,但是患者顺应性差[2]。 口服结肠定位释药系统(oral colon-specific drug delivery,OCDDS)是通过多种制剂技术使药物口服后,在胃、小肠内不释放,到达回盲部位释放药物的一种新型药物控释系统。根据其制剂的原理可分为pH依赖型、时间控制型、压力控制型以及酶控制型。该释药系统近年来备受关注,它不但可用于治疗结肠炎、结肠癌等局部性肠道疾病,还可通过延迟释药方法用于生理节律性疾病的治疗,而且在蛋白、多肤类药物的口服吸收上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结肠因其稳

定的环境和高密度的酶活性及接近中性的pH,适于药物吸收[3]。另外药物在结肠驻留时间较长,有利于长效药物给药系统发挥作用。有文献报道[4]单纯的pH依赖型或时间控制型等,释药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故本设计将pH依赖型和时间控制型进行结合,发挥双重作用,以求达到最好的释药效果。 2 处方组成 白头翁15g 黄柏12g 黄连6g 秦皮12g 辅料适量 处方分析 本方证是因热毒深陷血分,下迫大肠所致。热毒薰灼肠胃气血,化为脓血,而间下痢脓血、赤多白少;热毒阻滞气机则腹痛里急后重;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皆为热邪内盛之象。直到宜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俾热毒解,则痢止而后重自除。故方用苦寒而入血分的白头翁为君药,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黄连苦寒,泻火解毒,燥湿厚肠,为治痢要药;黄柏清下焦湿热,两药共助君药清热解毒,尤能燥湿治痢,共为臣药。秦皮苦涩而寒,清热解毒而兼以收涩止痢,为佐使药。四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5-6]。 该方为治疗湿热痢疾的代表方。现代临床用于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病因尚不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表现为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其临床特点是病程长、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西医治愈难度大,愈后常易复发。对白头翁汤及其加减方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7],该方及其加减方体外实验对多

白头翁汤治疗鸡球虫病的疗效观察

白头翁汤治疗鸡球虫病的疗效观察 摘要:对3种不同浓度的白头翁汤治疗鸡球虫病进行了疗效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中药Ⅳ组(1.5%白头翁汤)抗球虫指数(ACI)为177.35,比中药Ⅲ组(2.0%白头翁汤)、中药Ⅴ组(1.0%白头翁汤)的抗球虫指数(134.17、107.91)更有效。中药组具有较强的抗球虫作用,存活鸡的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中药Ⅳ组肠管、肺脏里有淋巴细胞增生,中药Ⅲ组肝脏、心肌有轻度的变性。 关键词:白头翁汤;鸡球虫病;疗效;病理学 Observation on the Curative Effect of Chicken Coccidiosis Treated by Windflower Decoction Abstract: 3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windflower decoction were used to treat chicken coccidiosis. The curative effect of windflower decoction against chicken coccidiosis and histopathology of chickens infected were observ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Chinese herb Ⅳ(1.5% windflower decoction),of which anti-coccidium index is 177.35,was more efficient than the other two groups,Chinese herb Ⅲ(2.0% windflower decoction) and Chinese herb Ⅴ(1.0% windflower decoction),of which anti-coccidium index was 134.17 and 107.96 respectively. Lymphocyte hyperplasia of intestine and lung in curative chickens was found in the group of chickens treated by Chinese herb Ⅳand mild denaturation of liver and cardiac muscle was found in the group of chickens treated by Chinese herb Ⅲthrough the histopathology observation. Key words:windflower decoction;chicken coccidiosis;curative effect;histopathology 球虫病是严重危害养鸡业的一种重要寄生虫病。目前防治球虫病的药物很多,但在应用时存在药物残留问题,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此外,长期使用抗球虫药物,也使鸡群产生耐药性[1,2],导致抗球虫药的治疗效果降低甚至失效,即使增加浓度,仍有临床或亚临床球虫病的发生,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中草药在我国资源丰富,价廉易得,且不易产生耐药性和药物残留,毒副作用小,对环境污染少,使用安全,停药不易复发;还具有促进机体生长、增强免疫功能及提高机体抗病能力等优点[3-5],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试验将不同浓度的白头翁汤拌于饲料中,饲喂已人工感染球虫卵囊的雏鸡,通过临床及病理学观察以及抗球虫指数的统计,来探讨白头翁汤治疗鸡球虫病的效果。

黄连解毒汤的药理及临床研究进展

【摘要】综述了近10年来黄连解毒汤的药理及临床研究进展,为黄连解毒汤的深入研究和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黄连解毒汤;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黄连解毒汤原载于《外台秘要》,由黄连、黄柏、黄芩、栀子组成,被视为清热解毒的代表方,具有泻火解毒之功效,主治一切实热火毒、三焦热盛之证。近年来对黄连解毒汤的研究没有局限于经典,药理和临床研究都不断取得突破。本文参考了近10年的文献资料,对黄连解毒汤的药理和临床研究作一综述。 1 药理研究 1.1 抗炎作用黄连解毒汤能抑制角叉菜胶所致小鼠气囊内白细胞的游出,减少pge2的生成;在体外实验中,黄连解毒汤能显著抑制cona所致的内毒素血症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但对正常小鼠淋巴细胞的增殖无影响,且不影响正常及内毒素血症小鼠的脾细胞生成il-2;黄连解毒汤还可抑制脂多糖诱导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生成il-1和no,提示黄连解毒汤的抗炎作用主要与抑制il-1,no,pge2等炎症因子生成有关[1]。对通过肺炎衣原体(cpn)感染建立的动脉粥样硬化(as)新西兰兔模型进行灌胃,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免疫组化法检侧该组织中cpn-dna、肿瘤坏死因子 ( tnf-α)的表达,发现黄连解毒汤可能通过拮杭cpn感染引发的炎症过度反应而发挥抑制动脉粥样硬化(as)进程的作用[2]。方青等在研究黄连解毒汤对ad大鼠的治疗作用时,也发现其对tnf-α,tnf-γ,il-2这3种炎症细胞因子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3]。另有研究表明,黄连解毒汤含药血清不仅能抑制非致炎状态下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而且能抑制致炎因子所诱导的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作用增强,这可能是其抗炎作用机制之一[4~7]。 1.2 抗菌作用黄连解毒汤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大便产碱杆菌的抑制作用强;对甲型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沙雷菌抑制作用弱[8,9]。黄连解毒汤在抗菌作用上具有协同效果,单用黄连或黄连素,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易产生抗药性,可在原抑菌浓度32倍环境生长,用黄连解毒汤则可提高抗菌作用,耐药菌株仅能在4倍抑菌浓度生长[10]。 1.3 抗内毒素作用采用显色基质偶氮法,以黄连解毒汤提取液进行体外抗内毒素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黄连解毒汤有较显著的减毒作用,该药物不仅通过提高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加速内毒素的廓清来发挥作用,其对细菌毒素的直接中和亦为其主要的作用方式[11]。采用腹腔注射d-氨基半乳糖和脂多糖攻击小鼠造成内毒素类炎症模型,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观察黄连解毒汤对该模型小鼠血清il-2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连解毒汤在 2.5,1.25 kg/l剂量时可有效提高il-2水平,提示黄连解毒汤可升高t细胞来源的细胞因子il-2水平[12]。 1.4 抗氧化作用黄连解毒汤体外给药能明显抑制红细胞自氧化或h2o2所致红细胞溶血,并抑制小鼠肝匀浆自发性或fe2+-vitc诱发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对h2o2所产生的羟自由基亦有直接的清除作用[13]。黄连解毒汤及交叉配伍提取液对h2o2及o2-均具有清除作用,且黄连解毒汤全方与单味药及交叉配伍相比较,其清除作用最强[14]。以含药血清对小鼠肝匀浆体外生成丙二醛(mda)的抑制作用为指标,研究黄连解毒汤及单味药水煎剂的药效动力学,也发现黄连解毒汤体内抗氧化作用强于各单方,黄芩苷可能是黄芩药液和含药血清中的抗氧化成分之一,而小檗碱可能与含药血清抗氧化作用无关;小鼠ig黄连解毒汤及其单味药所得含药血清对mda生成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15]。吴彦等[16~19]探讨了黄连解毒汤有效部位对多发性脑梗塞(mci)大鼠脂质过氧化损伤、培养神经细胞谷氨酸兴奋毒性、培养神经细胞缺血性损伤以及培养神经细胞一氧化氮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黄连解毒汤有效部位对这些损伤均有显著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no含量、抗过氧化作用有关。 1.5 降血糖、血脂作用系统研究黄连解毒汤对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作用机理,发现黄连解毒汤具有降糖、降脂、抗炎、改善胰岛素抵抗等作用,其机制与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及

四物汤运用偶拾_朱之云

11卷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89.29%和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n 临床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治疗组 140 18 65 42 15 89.29 对照组 120 0 60 45 35 75.00 4.3不良反应 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有5例出现轻度腹泻,2~3次/天,未中止服药。对照组13例出现口干、黏膜干燥,2例出现头晕、精神委靡,减少用药量后症状缓解。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均未出现明显改变。 5 讨 论 银屑病又名“牛皮癣”,是一种常见并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病因尚未完全明了。根据其临床特征,一般可分为寻常型、脓疱型、关节病型及红皮症型4种类型,其中,尤以寻常型最为多见。中医学认为:血热、血瘀、血虚为银屑病的基本病机,病邪外袭,结聚肌肤,郁久化热,生风生燥,肌肤失养而发病。寻常型银屑病进行期多以血热为主,治宜清热解毒,凉血祛斑,方中:生槐花,苦微寒,入肝、大肠经,此凉血之功,独在大肠,大肠与肺相表里,能疏皮肤风热,泻肺金之气。现代药理研究认为:生槐花能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及脆性,对改善皮肤微循环,促进银屑病皮损的营养供应起到良好作用;白茅根清热凉血;生地滋阴润燥;连翘清热解毒;板蓝根、黄芩清热解毒、利咽喉。此外,方中应用紫草根、丹皮、茜草根清热凉血,丹参、鸡血藤活血,佐以白癣皮止痒,可针对本病病机进行治疗。诸药合用,共奏凉血、活血、清热解毒之功效。迪银片临床用于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有一定的疗效[2],但副作用较多[3],不宜长期服用。◆ 参考文献 [ 1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S ] .南京:南京 大学出版社,1994:154. [ 2 ] 车小兰,张志峰.迪银片联合二冬活血汤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 J ] .中国中医急症,2004,13 ( 4 ):217. [ 3 ] 任索华,张爱云.皮炎汤治疗迪银片引起的脱屑等副作用疗效 观察[ J ] .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3 ( 105 ):25. 四物汤最早见于晚唐蔺道人著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具有补血,活血,调经的作用。用于营血虚滞证。 四物汤是补血、养血的经典方剂,也是妇科最常用的方剂[1]。更神奇的是这四味药经过加减,衍化成一系列“子方”。正如《蒲辅周医疗经验》所言:“此方为一切血病通用之方。凡血瘀者,俱改白芍为赤芍,血热者,改熟地为生地。川芎量宜小,大约为当归之半,地黄为当归的2倍”,后来被尊为补血调经之主方,专门用来治疗妇科血症,被后世医家称为“妇科第一方”。 1 四物汤的药物组成 四物汤是由当归、川芎、白芍和熟地4味中药组成,其中又以当归、熟地为主药。熟地含有甘露醇、维生素A等成分,与当归配伍后,可使当归的主要成分阿魏酸含量增加,使当归补血活血疗效增强,能治疗女性脸色苍白、头晕目眩、月经不调、量少或闭经。 中医认为肝藏血,心行之,四物汤主要调理肝血,而女性血虚,应该注重调肝,古有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肝脏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就 “四物汤”运用偶拾 朱之云 (江苏省海安针灸推拿学校,江苏 海安 226600) 摘 要:从四物汤的组成分析了四物汤的功效及主治,讨论了四物汤在临床上的加减运用。强调了四物汤在妇科方面的运用,并突出了女子以肝为先天的基本理论。对四物汤在妇科调经及贫血的治疗,引用了《黄文东医案》、《章次公医案》加以佐证。 关键词:四物汤;活血化瘀;气血两虚;冲任不调;月经过多 中图分类号:R2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2X (2009)03- 0133- 02 Usage of Decoction of Four Drugs ZHU Zhi-yun (Haian Acu-Moxi-Mas School in Jiangsu Province,Haian 226600,Jiangsu,China)Abstract:This passage intends to analyze Siwutang’s (Decoction of Four Drugs) actions and indications from its composition and approach its clinical modified use. In this article I especially emphasize Siwutang’s use in gynecoiatry and stress the basic principle of females using livers as innateness. In addition, Huangwendong’s Medical Records and Zhangchigong’s Medical Records are quoted in corroboration of my argument about Siwutang’s treating in regulating menstrual flow and anemia. Key words:Siwutang (Decoction of Four Drugs);promote blood flow to relieve blood Stasis;deficiency of both qi and blood;irregular thoroughfare and conception vessel;menorrhagia 收稿日期:2008-09-28 作者简介:朱之云(1956-),男,江苏海安人,讲师、主治中医师,学士,从事中医教学与研究。 133

黄连解毒汤现代临床新用

绿绒蒿生物碱的研究[J ].中草药,1996,27(8):4592461. [12] 王恒山,丁经业,杨海荣,等.绿绒蒿属植物生物碱成分的研 究I .全缘叶绿绒蒿中到个生物碱[J ].高原生物学期刊, 1994,(12):207. [13] 尚小雅,石建功,杨永春,等.藏药五脉绿绒蒿中的生物碱 [J ].药学学报,2003,38(4):2762278. [14] Shang X Y,J iao H S,Yang Y C et al .A mor phinane alkal oid fr om M econopsis quintuplinervia [J ].Chin Che m L ett ,2003,14(6):5972598. [15] 易平贵,胡瑞定,俞庆森,等.藏药五脉绿绒蒿碱结构和性质 的理论研究[J ].化学学报,2005,63(1):44250. [16] 高黎明,王小雄,郑尚珍,等.藏药全缘叶绿绒蒿化学成分的 研究(I )[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33 (3):49252. [17] Xie H Y,Xu J C,Teng R W ,et al .T wo ne w ep i m eric is opavine N 2oxides fr om M econosis horridula var .race m osa [J ].F itotera 2 pia,2001,72(2):1202123. [18] A llais D P,Guinaudeau H,Freyer A J,et al .L i m ogine and hi 2 malayam ine:A ne w class of alkal oids [J ].Tetrahedron Lett, 1983,24(24):244522448. [19] 尚小雅,张承忠,李 冲,等.藏药五脉绿绒蒿中黄酮类成分 的分离与鉴定[J ].中药材,2002,25(4):2502252. [20] Shang X Y,W ang Y H,L i C,et al .Acetylated flavonol diglu 2 cosides fr om M econopsis quintuplinervia [J ].Phytoche m istry, 2006,67(5):5112515. [21] 尚小雅,李 冲,张承忠,等.藏药五脉绿绒蒿中非生物碱成 分[J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6):4682471. [22] Takeda K,Ya maguchi S,I w ata K,et al .A mal onylated antho 2 cyanin and flavonols in the blue fl owers of M econopsis [J ].Phy 2 toche m istry,1996,42(3):8632865. [23] Tanaka M,Fuji m ori T,Uchida I,et al .A mal onylated anthocya 2 nin and flavonols in blue M econopsis fl owers [J ].Phytoche m istry,2001,56(4):3732376. [24] 吴海峰,潘 莉,邹多生,等.3种绿绒蒿挥发油化学成分的 GC 2MS 分析[J ].中国药学杂志,2006,41(17):129821300. [25] 陈行烈,张惠迪.藏药全缘绿绒蒿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J ].新疆大学学报,1989,6(4):75277. [26] 官艳丽,达娃卓玛,格桑索朗,等.全缘叶绿绒蒿花精油的 GC 2MS 分析[J ].中国药学杂志,2007,42(7):5392540. [27] 潘 宣.红花绿绒蒿油脂性成分的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 1998,33(4):2082210. [28] Yuan C C,Nan P,Shi S H,et al .Chem ical compositi on of the essential oils of t w o Chinese ende m ic M econopsis s pecies [J ].Z N aturforsch C,2003,58c (526):3132315. [29] 张国林,李伯刚,周正质.红花绿绒蒿的非生物碱成分[J ].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1997,9(2):426. [30] 丁 莉,李锦萍,马妍萍.藏药五脉绿绒蒿中多糖含量的测定 [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74275. [31] 郭世民,赵 远,王曙光.总状绿绒蒿药效学的初步研究 [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3,24(1):25227. [32] 郭 玫,赵建刚,王志旺,等.藏药五脉绿绒蒿不同溶剂提取 物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8,25 (5):829. [33] 丁 莉,李锦萍.藏药五脉绿绒蒿对小白鼠实验性肝损伤保 护作用的研究[J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7,37(4):728. 黄连解毒汤现代临床新用 张保国1 , 程铁峰1 , 刘庆芳 2 (1.河南大学中药研究所,河南开封475001;2.河南大学临床学院,河南开封475000) 收稿日期:2009209222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厅资助,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现代方剂药理与临床文献研究” (0611041100)部分成果。作者简介:张保国(1955-),男,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中药学教学与科研。Tel:(0378)2866067E 2mail:zbg@henu .edu .cn 关键词:黄连解毒汤;古方研究;临床新用 中图分类号:R28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21528(2010)022******* 黄连解毒汤载于唐?王焘《外台秘要》,由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四味药物组成。具有泻火解毒的功能。传统用于三焦火毒所致的大热烦躁、口燥咽干、错语不眠、热病吐衄、热甚发斑等症。该方为清热解毒方中的经典方剂。近年来,对黄连解毒汤的临床研究没有局限于传统的应用范围,在用途及临床疗效方面不断有新的突破。 1 治疗发热 王天中 [1] 治疗因大叶性肺炎、急性阑尾炎、细菌性痢疾 所致高热34例,用黄连解毒汤加大黄、柴胡、生地等水煎服。结果2d 内退热者23例,3~4d 退热者11例。 2 治疗流行性出血热 高俊海等[2]治疗重型流行性出血热40例,并设西药组 20例对照,2组均使用抗感染、抗休克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另 用黄连解毒汤加减煎服,同时给予20%甘露醇合速尿快速静脉滴入。结果治疗组治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85%。治疗组在退热、升压、肾功能恢复、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3 82

《伤寒论》名方生姜泻心汤原文及解析

生姜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减干姜,增生姜) 【方剂组成】生姜12 克,炙甘草10 克,人参10 克,干姜 3 克,黄芩10 克,半夏12 克,黄连 3 克,大枣 4 枚【用法】水煎温服。 【方解】此于半夏泻心汤减干姜量,而加大量生姜,故治半夏泻心汤证寒饮较重,呕逆下利较甚者。 【仲景对本方证的论述】 《伤寒论》第157 条: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注解:伤寒经过发汗汗出后,伤寒证已解,但又发作胃中不和的证候。噫气即暖气。食臭即伤食的酸臭味,干噫食臭,即所谓消化不良,吞酸嘈杂的意思。胁下有水气,即胃中有水气。心下痞硬、腹中雷鸣、下利与前甘草泻心汤的为证同,此宜生姜泻心汤主之。 按:人有宿痰,常由新病而诱发,本条所述胃中不和,并不是药有所误,亦是早有的宿病,因新感后又复发作也。又由于本条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的说明,则本方有用于胃下垂、胃扩张、以及胃酸过多等疾患的机会甚明,并由于腹中雷鸣下利的说明,更可知亦有应用于胃肠炎机会。总之,一般胃肠疾病,现以上三方证者很多,依证选用之均有良效。 【辨证要点】心下痞满、噫隐食臭、肠鸣下利者。

【验案】 彭某,女性,30 岁,病历号31221,1965 年8 月26 日初诊。因吃葡萄而患腹泄已三天,每日三次水样便,腹微疼,咽干不思饮,心下痞满,纳差,暖气,腹时胀满而肠鸣漉漉,四肢乏力,苔白腻,脉弦滑。原本中寒,又值外邪相加,中阳不运,水饮内作,因见肠鸣下利,暖气,纳差等症,与生姜泻心汤; 生姜12 克,干姜3 克,炙甘草10 克,党参10 克,半夏12 克,黄芩10 克,黄连10 克,大枣4 枚 结果:上药服一剂,腹泄,腹疼止,服三剂诸证好转。

八珍汤加减

1.八珍汤加减。 人参、熟地黄、白术、茯苓、当归(酒拌)、川芎、白芍药各9克,甘草(炙)5克,生姜3片,大枣3枚。随证加减。 四君子汤加右归丸,十全大补加阿胶、鹿角胶等。 2.人参10克,大枣5枚。人参切片备用。大枣洗净备用。人参放入砂锅中,加清水浸泡半天,加大枣,煮约1小时即成。 本方有大补气血功效。适用于气血亏虚,虚弱劳损。 本方出自《十药神书》,原方用于“止血后此药补之”,为大补气血的代表方。日久调摄不当,久病失于调治,或失血过多,均可导致气血严重亏虚和虚弱劳损,法宜大补气血。方中以人参为主,大补元气; 以大枣为辅佐,补气养血。人参与大枣配伍,并可益气生血,合用而成大补气血之方。 本方可用于贫血。 本方补益之力较强,对实症、热症者不宜食用。 3.取3叫斤母鸡1只,粳米2两。将母鸡剖洗干净,浓煎取计,以原汁鸡汤分次同粳米煮粥,先用旺火煮沸,再改用微火煮到粥稠即可。 本方滋养五脏、补益气血适用于年老体弱、病后羸瘦,气血亏损所引起的一切衰弱病症4.大枣10——15个,粳米2两。加水,二者一起煮粥。 本方补气血,健脾胃,对于胃虚食少,脾虚便溏,气血不足,以及血小板减少、贫血、慢性肝炎、营养不良有较好疗效。 有哪些简便的养血中药方? ①桑椹50g,枸杞子20g。水煎服。 ②黄芪50g,大枣10枚,当归9g,枸杞子9g。水煎服。 ③人参6g,大枣10枚,水煎服。治失血性贫血,大出血后引起的虚脱和身体虚弱。 ④熟地12g,当归10g,白芍10g,川芎6g 。水煎服。 ⑤生地30g,麦冬12g,枸杞子12g,先煎汤,再煮鸡、鸭血汤,放调料。用于缺铁性贫血阴虚型患者。 ⑥熟地12g,首乌12g,黄精12g,灵磁石30g,代赭石30g,麦饭石30g,大枣5枚,水煎服。适用于缺铁性贫血。 ⑦黄芪30g,当归12g,水煎服。用于气血两亏型的贫血。 治疗贫血的中成药有哪些? ①八珍丸:由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地黄、当归、白芍、川芎组成,具有气血双补的作用,对外伤出血、消化道出血、妇女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失血性贫血引起的形体瘦弱、面色苍白、食欲不振、倦怠乏力、动辄气促等气血不足的症状尤为适宜,久服无妨,并常能取得良好效果。 ②人参养荣丸:由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熟地黄、当归、白芍、肉桂、陈皮、五味子、远志、生姜、大枣组成,具有补益气血,安神定志的作用,适用于贫血兼有失眠症者。 ③归脾汤:由人参、黄芪、白术、茯神、甘草、当归、龙眼肉(桂圆肉)、酸枣仁、远志、木香、生姜、大枣组成,具有补脾养心,益气生血的作用,适用于贫血兼食少心悸的患者。 ④七宝美髯丹:由何首乌、茯苓、牛膝、枸杞子、当归、菟丝子、补骨脂组成,具有滋补肝肾,补血乌发的作用。适用于贫血属肝肾阴虚者。 ⑤龟鹿二仙胶:由龟板、鹿角、人参、枸杞子组成,具有补阴填精,益肾壮阳的作用,适用于贫血属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7-05-13T16:41:30.963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3月上第5期作者:韩潇 [导读] 虽然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效果较差。由此证实半夏泻心汤是治疗CAG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宁县平子镇卫生院;甘肃庆阳745208) 【摘要】目的:研究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CAG总共56例患者,经掷硬币法分组。一组设实验组,29例患者,采取半夏泻心汤治疗。另一组设对照组,27例患者,采取西医治疗。治疗后组间对比疗效。结果:实验组症状评分改善明显,治疗总有效率较高,不良反应率较低,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AG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半夏泻心汤;治疗 CAG为多种病因所致胃黏膜慢性炎症,是胃癌癌前状态,可发展成肠上皮化生及异性增生等癌前病变。早期积极治疗,对控制癌前病变和预防胃癌有重要意义。当前西医主张给予药物治疗,多使用胃粘膜保护剂、质子泵抑制剂等,但疗效一般。此文研究对象为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CAG总共56例患者,设两组研究,分析半夏泻心汤治疗疗效,报道见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CAG总共56例患者,经掷硬币法分组。一组设实验组,29例患者,采取半夏泻心汤治疗,男女分别18例、11例,病程均为(6.69± 2.47)个月,2-11个月不等;均龄(44.52±9.36)岁,22-68岁之间;腺体萎缩程度:9例轻度,14例中度,6例重度。另一组设对照组,27例患者,采取西医治疗,男女分别17例、10例,病程均为(6.42±2.24)个月,2-12个月不等;均龄(44.87±9.55)岁,22-67岁之间;腺体萎缩程度:9例轻度,13例中度,5例重度。纳入条件:①18-70岁;②经《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CAG诊断标准确诊;③均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上腹部疼痛和食欲不振;④排除严重肝肾疾病、哺乳期和妊娠期妇女等。研究开始前已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并获签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不违背医学伦理标准。两组性别、病程、年龄和腺体萎缩程度等信息,经统计学处理,P>0.05,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对照组阿莫西林每日3次,口服,每次1粒;枸橼酸铋钾片每日2次,口服,每次2片;克拉霉素每日2次,口服,每次1片,连用4周。 1.2.2 实验组半夏泻心汤,半夏10g、白花蛇舌草15g、蒲公英15g、党参20g、枳实10g、煅乌贼骨15g、黄苓10g、干姜5g、黄连6g和甘草6g,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服用,连用4周[1]。对于患者的治疗过程要密切观察,如果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给予其对症处理,以减少不良反应对药效的影响,促进患者病情的快速改善。 治疗前后,分别评定两组症状评分,包括食欲不振、上腹疼痛、反酸反胃和胃满烦闷;评定疗效,两组比较。观察记录两组治疗期间腹胀、恶心等不良反应例数,对比分析。 1.3 疗效标准疗效分无效、有效和显效三级。无效:经过治疗,消化不良、上腹部疼痛和食欲不振等无变化,幽门螺杆菌未清除;有效:经过治疗,消化不良、上腹部疼痛和食欲不振等减轻,部分幽门螺杆菌清除;显效:经过治疗,消化不良、上腹部疼痛和食欲不振等消失,幽门螺杆菌均清除。显效+有效=治疗总有效率[2]。 1.4 统计学分析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x±s)表示,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检验,用(%)表示,判定统计学差异的标准为P<0.05。 2 结果 2.1 症状评分 实验组症状评分改善明显,经统计学处理,P<0.05,t=0.8158,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一。 表一两组症状评分对比(分) 2.2 治疗总有效率 对照组治疗无效6例,有效11例,显效10例,治疗总有效率77.78%。实验组治疗无效1例,有效10例,显效18例,治疗总有效率 96.55%。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更高,经统计学处理,P<0.05,χ?=1.0863,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不良反应 对照组不良反应有5例,3例恶心,2例腹胀,发生率18.52%。实验组不良反应有2例,1例恶心,1例腹胀,发生率6.90%。实验组的不良反应率较低,经统计学处理,P<0.05,χ?=1.0714,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善堂仲景五个泻心汤的临床运用辨析复习进程

三善堂仲景五个泻心汤的临床运用辨析

三善堂仲景五个泻心汤的临床运用辨析 仲景五个泻心汤的临床运用 孤云独闲按:《伤寒论》中有五个泻心汤,作用各不相同。最近看了一些泻心汤的案例,再对照原文,想到以下几个问题: 1、外感病中,仲景主要遵循,或者说是严格遵守六经辩证的原则。“六经”是统领外感疾病的纲领,简单地说,仲景把外感疾病的各种症状归属于“六经”,这样非常清晰。其次,六经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阐述了外感疾病的传变规律,即沿着太阳经-少阳经-阳明经……的顺序发展。当然,我说的是“通常”情况,如果是因为病人体质、旧病,特别是误治导致的“变证”就难说了,没有太多的规律,只有常见的情况。 为什么要先谈一下“六经”的问题呢?是因为:五个泻心汤反映的病症,究竟属于哪一经?“心”的位置指什么?是表是里,还是半表半里? 2、五个泻心汤的主症,就一个字:痞。究竟什么是“痞”?《伤寒论》在说到五个泻心汤的条文中有如下描述: 若心下满……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 胃中不和,心下痞鞕。

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鞕也。 把上面概括一下,痞的特点是:心下痞,按之濡,有时会见到形状细长类似鞭子的东西(鞕)。简单地说,痞证没有食积、瘀血等硬物积聚。 3、为什么用“泻”治心下痞? 根据上面的分析,痞不是实积。既然如此,为什么仲景都冠以“泻”字呢?特别是甘草泻心汤明明指出胃中虚,有几方中都用了人参、甘草、大枣以补中气,为什么仲景还要“泻”?究竟把什么东西泻掉?后代医家在评论泻心汤时,都用了“辛开苦降”这个说法,难道这就是仲景名以“泻”的真实含义吗? 对于上述三个问题,我给不出答案。只能根据自己的思考和别人的案例,谈点个人看法。 1、痞,不属于六经中的某一经,但可以看作是从太阳经往少阳、阳明传变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状态。 2、泻心汤证中的“痞”,是热气结于心下,不是实积,所以按之濡,不痛。因为主因是热气痞结,所以五个泻心汤中均使用了黄连、黄芩两味药。 3、为什么称为“泻”?因为热气是外邪,要泻去;又热气是阳热亢盛,亢则泻之。这就是“泻”的意义。 下面这篇文章来自网上,可供参考。

白头翁汤的功效与作用

白头翁汤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都知道中药是很神奇的,每种药材都有自己特定的属性,当它们中的几种融合在一起又会发生什么呢?接下来就为大家推 荐白头翁汤这种中药方剂,为我们来揭晓答案。 【处方】 白头翁15g 黄柏12g 黄连6g 秦皮12g 【来源】 本方证是因热毒深陷血分,下迫大肠所致。热毒熏灼肠胃气血,化为脓血,而见下痢脓血、赤多白少;热毒阻滞气机则腹痛里急后重;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皆为热邪内盛之象。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热退毒解,则痢止而后重自除。故方用苦寒而入血分的白头翁为君,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黄连苦寒,泻火解毒,燥湿厚肠,为治痢要药;黄柏清下焦湿热,两药共助君药清热解毒,尤能燥湿治痢,共为臣药。秦皮苦涩而寒,清热解毒而兼以收涩止痢,为佐使药。四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之功。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热毒痢疾。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

下痢脓血,赤多白少,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本方常用于阿米巴痢疾、细菌性痢疾属热毒偏盛者。) 【用法用量】 上药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再服一升(现代用法:水煎服)。若外有表邪,恶寒发热者,加葛根、连翘、银花以透表解热;里急后重较甚,加木香、槟榔、枳壳以调气;脓血多者,加赤芍、丹皮、地榆以凉血和血;夹有食滞者,加焦山楂、枳实以消食导滞;用于阿米巴痢疾,配合吞服鸦胆子(桂圆肉包裹),疗效更佳。 【备注】 (1)本方为治疗热毒血痢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下痢赤多白少,腹痛,里急后重,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辨证治要点。 【摘录】 《伤寒论》 【处方】 白头翁厚朴阿胶黄连秦皮附子黄柏茯苓芍药各6克干姜当归赤石脂甘草龙骨各9克大枣30枚粳米12克

经方半夏泻心汤的临床应用

经方半夏泻心汤的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7-09-04T16:09:59.373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21期作者:曹秀珍 [导读]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是治疗呕而肠鸣,心下痞者。 (内蒙古赤峰市宝山医院内蒙古赤峰 024076) 【摘要】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是治疗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可以分成三组药物:一组是半夏、干姜,属于辛温之品,所起的作用就是解决脾中的寒,又能散结消痞,称为“辛开组”;一组是黄芩、黄连,属于苦寒之品,所起的作用就是清除胃中的热,称为“苦降组”;一组是人参、大枣、炙甘草,属于甘温之品,在这里是补益脾胃的,称为“甘补组”。常用于治疗各种类型胃脘不适,慢性浅表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性肠胃炎,慢性肝炎等,效果显著。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治疗;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1-0074-02 1.方义体会 半夏泻心汤方出自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第149条,原书是这样记载:“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金匮要略》载:“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半夏半升(洗),黄芩、干姜、人参、甘草(炙)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本方所治之痞,原系小柴胡汤证误行泻下[1],损伤中阳,少阳邪热乘虚内陷,以致寒热错杂,而成心下痞。痞者,痞塞不通,上下不能交泰之谓;心下即是胃脘,属脾胃病变。脾胃居中焦,为阴阳升降之枢纽,今中气虚弱,寒热错杂,遂成痞证;脾为阴脏,其气主升,胃为阳腑,其气主降,中气既伤,升降失常,故上见呕吐,下则肠鸣下利。本方证病机较为复杂,既有寒热错杂,又有虚实相兼,以致中焦失和,升降失常。治当调其寒热,益气和胃,散结除痞。方中以辛温之半夏为君,散结除痞,又善降逆止呕。臣以干姜之辛热以温中散寒;称为“辛开组”,黄芩、黄连之苦寒清除胃中积热以开痞属“苦降组”[2]。以上四味相伍,具有寒热平调,辛开苦降之用。然寒热错杂,又缘于中虚失运,故方中又以人参、大枣甘温益气,以补脾虚,为佐药,属于甘温之品,是“甘补组”。使以甘草补脾和中而调诸药。综合全方,寒热互用以和其阴阳,苦辛并进以调其升降,补泻兼施以顾其虚实,是为本方的配伍特点。寒去热清,升降复常,则痞满可除、呕利自愈。 2.临床应用 本方因立法周全,配伍合理,用药巧当,临床上不仅仅是治少阳误下成痞。凡寒热互结成痞,以及湿热中阻,脾胃虚弱,升降失调所造成的痞证[3],均可应用,常用于慢性胃炎、慢性消化性溃疡、急性肠胃炎,慢性肝炎等 2.1 慢性浅表性胃炎张X,男,47岁。,症见:脘腹胀闷、噫气、呕逆;有时酸水上泛近三年,常自服各种健胃西药及中成药以调理。病情时好时坏.舌苔薄白,脉细弦。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投以半夏泻心汤,半夏10克,川黄连6克,黄芩9克,干姜9克,炙甘草6克,党参12克,大枣4枚,水煎饭前服三剂.一诊后腹胀除,余症轻,二诊三剂后诸症消然。 2.2 治疗消化性溃疡,王×,男,67岁。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二十余年,曾多方求袷,终未痊愈。见痛苦病容,形体消瘦。自述:心口隐隐作痛,或嘈杂烦乱,满闷不适,每饥饿时发作,常噫气吞酸、恶心欲吐,饮食不下,大便溏薄,诊其脉象细紧,舌尖略红。余先与半夏泻心汤,半夏9克、党参15克、川黄连6克、黄芩9克、干姜9克、炙甘草6克、大枣4枚乌贼骨20克浙贝母10克,水煎饭前服三剂。 二诊:诸症见轻,精神亦好转,唯胃脘隐痛尤在。又予上方减芩连用量令服二剂。三诊,药毕后,症状大见好转,胃脘虽偶有隐痛,但亦无嘈杂之苦。后配以香砂养胃丸调理二月而愈。 2.3 治疗急性肠胃炎赵×之女,7岁。因食不洁之物而腹痛,吐泻不止,大便溏薄,完谷不化,体温38。5℃,腹胀拒按。此乃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脾胃之气尚健,故饮食不适则脾胃运化受限。今食物不洁之,当损伤脾胃之气,且邪热结于胃肠,致升降失调,运化失职,而见腹胀痛,吐泻不止等证。急当投予半夏泻心汤以调和肠胃,降逆止泻。处方:半夏6克,党参6克,川黄连3克。黄芩6克,干姜3克,炙甘草3克,大枣2枚,葛根15克木香5克水煎饭前服,一剂后热退,二剂后吐泻止。 2.4 治疗慢性肝炎白××,男,37岁。曾患慢性肝炎,每遇肝区疼痛时见:口苦咽干、食欲不振,胃脘憋胀不适,哎腐吞酸,烦满失眠,溲黄便溏、脉弦,舌苔黄.予半夏泻心汤加枳壳6克、香附9克,服后疗效甚佳.后与半夏泻心汤、膈下逐淤汤二方交替不间断地服用半月,症状消失。 3.加减应用 半夏泻心汤加黄芪、三七粉:主治消化性溃疡,症见胃脘隐痛,吞酸,烧心,或有黑便,身体日渐消瘦,黄芪补脾健胃,益气摄血,助血运行:三七粉可祛瘀血生新血,冲服为宜,两味合用,可促使溃疡愈合。 半夏泻心汤加生白术、杏仁、火麻仁:主治慢性结肠炎所致之便秘。生白术健脾促运化,杏仁降肺气以润肠,火麻仁润肠通便,其取效之妙在于生白术用量,一般成年人须30克或更多,顽固便秘者,可用60或90克。 半夏泻心汤加四神丸:主治慢性胃肠炎,湿热阻中,寒湿下注,上见痞满,下见泄泻,并见腹部隐隐作痛,舌苔白腻而滑。具有请上温下、除寒止泻之功。五味子用量宜小,量大易有作酸之虞。 半夏泻心汤加生白术、杏仁、火麻仁:主治慢性结肠炎所致之便秘。生白术健脾促运化,杏仁降肺气以润肠,火麻仁润肠通便,其取效之妙在于生白术用量,一般成年人须30克或更多,顽固便秘者,可用60或90克。 半夏泻心汤加厚朴,玫瑰花,乌梅,佛手主治、消化性溃疡多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致,控制和消除幽门螺旋菌是治疗的关键,据有关实验[4],幽门螺旋杆菌对黄连重度敏感,对黄芩、党参亦敏感。 要用好半夏泻心汤,还有几点要说下。第一,本方是胃病的专方,虽有报道用于其他系统的疾病,但一般都伴有上消化道症状。第二,本方证多见于体质较好的中青年人,其唇舌红,多伴有睡眠障碍及腹泻倾向。舌苔多见黄腻,但脉象没有明显特征。第三,本方证的病机是寒热错杂,中虚热结。半夏泻心汤为一首最具代表性的寒热补泻同用之方[5],只要是胃炎,虽舌红不忌姜、夏,虽舌淡不避芩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