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海洋环境调查》概述

《海洋环境调查》概述

《海洋环境调查》概述
《海洋环境调查》概述

《海洋环境调查》概述

绪论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海洋调查的简单发展历史和全球海洋调查研究计划

2、了解海洋调查的重大科学意义,掌握海洋调查的分类及内容

二、教学重点:

1、海洋调查系统的完整构成

2、海洋观测的基本形式及内容

三、教学难点:

1、阐述什么是大面观测、断面观测和连续观测

2、解释什么是点式、面式和线式传感器

四、教学方法:

本课题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讲述法:利用多媒体课件,文字结合图片来进行阐述

2、设置悬念法:在讲授过程中不断提及以后将要详细讲解的相关内容,引起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

3、举例法:利用自身出海调查的经验,多举一些调查科考的实例,便于学生理解并激发学生对学习热情

五、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及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

内容提纲:

一、海洋调查简史:

1、单船调查时期

2、多船联合调查时期

3、无人浮标站

4、海洋遥感

5、海底观测

二、全球海洋调查研究计划:

1、大尺度气候研究计划

2、现有和计划的全球海洋观测系统

3、IGBP中有关海洋调查的核心研究计划

三、海洋调查的分类及内容:

1

1、海洋调查系统的完整构成:包括被测对象、传感器、平台、施测方法和数据信息处理

2、海洋观测基本方式:包括海滨观测与海上观测。海洋台站可分成临时观测站、单要素观测站和综合观测站三种形式。常用的海上观测方式有:大面观测和断面观测、连续观测、同步观测以及辅助观测。水下观测也是重要的海洋观测方式,是实现对海洋进行立体观测的重要手段之一

四、海洋调查的重大意义

组织教学:海洋调查系统的完整构成和海洋观测的基本形式及内容是本章的重点,注意突出这重点。讲解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的海洋调查活动,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相关内容。设置悬念的内容如ARGO浮标、海底观测等,点到为止。组织学生讨论海洋调查以及海洋强国的重大意义。

七、课程小结:

1、本课应尽量生动介绍人类探索海洋的历程,以引起学生注意。

2、各种调查手段较枯燥,需尽量联系实际。

八、作业: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3S技术、IGBP、连续观测

–2、海洋调查系统的完整构成有哪些部分?

–3、设计海洋调查项目,并讨论如何设置大面观测和断面观测的站位

–4、谈谈海洋调查在海洋强国国策中的战略意义

课题2:

第一章深度测量(1学时)

第二章水温观测——温度观测基本要求及各式测温计简介(1学时)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水深测量的意义、目的、要求以及资料订正方法,熟悉深度测量和绞车操作方法

2、了解温度观测的基本要求和温度计分类,掌握玻璃温度计的测温原理和误差来源以及表面温度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二、教学重点:

1、深度测量的基本方法,绞车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2、玻璃温度计的测温原理和误差来源

3、表面温度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三、教学难点:

1、阐述玻璃温度计的测温原理

2、解释玻璃温度计误差的来源,辨别哪些是常定误差,哪些是非常定误差。

四、教学方法:

本课题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讲述法:利用多媒体课件,文字结合图片进行阐述。

2、设置悬念法:在讲授过程中不断提及以后将要详细讲解的相关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

3、举例法:利用自身出海调查的经验,多举一些调查科考的实例,便于学生理解并激发学生对学习热情。

五、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及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

内容一:(提纲)

第一章深度测量

一、水深测量的意义和目的

1、水深测量的意义

2、水深定义

二、水深测量的要求

三、深度测量的方法及资料订正

1、钢丝绳测深:测深设备、测深方法及注意事项

2、回声测深仪测深:

3、资料订正

组织教学: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文字配合多张彩图来讲解。讲解过程注意语言要生动,结合科学考察的实践,重点突出对测深设备使用注意事项的说明。对于资料订正部分只要求学生一般了解。

内容二:(提纲)

第二章水温观测

一、温度观测的基本要求:

1、精度要求

2、水温观测的时次与标准层次

二、各式测温计简述

1、液体和机械式温度计

2、电子温度计:热电式、电阻式、电子式和晶体振荡式温度计

3、远距离海表温度辐射探测

三、玻璃液体温度计

1、玻璃液体温度计的测温原理

2、玻璃液体温度计的误差

(1)常定误差

(2)非常定误差

四、表面温度计

1、仪器的结构

2、观测与使用方法

组织教学:玻璃液体温度计的测温原理是本章的重点,但并不难理解,注意激发学生参与讨论。颠倒温度计内容提到为止,下节内容重点讲解。玻璃液体温度计的误差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注意突出这部分内容。通过对一些常见误差的归纳总结,阐明常定误差与非常定误差本质上的区别,并与学生共同讨论如何看待误差的存在。

七、课程小结:

在讲述仪器误差产生不能抽象,要注意联系仪器的结构进行引导理解

八、作业:

复习思考题(第一章深度测量):

–1、名词解释:现场水深和海图水深

–2、钢丝绳测深的测深设备包括哪些?

–3、钢丝绳测深有哪些注意事项?

–4、回声测深仪测深原理

复习思考题(第二章水温观测):

–1、液体和机械式温度计的特点

–2、玻璃液体温度计的测温原理?

–3、什么是常定误差,什么是非常定误差?

–4、常定误差与非常定误差的本质区别?

–5、表面温度计的结构特点及使用方法

课题3:

第二章水温观测(续)(1学时)

第三章盐度观测(1学时)

一、教学目的:

1、了解颠倒采水器及颠倒温度计的结构和原理以及观测与使用方法

2、了解遥感测温的局限性,掌握温盐深系统构造、优点及投放规则

3、了解盐度观测的基本要求和测量方法,掌握盐度的定义和演变

二、教学重点:

1、颠倒采水器及颠倒温度计的结构和原理以及使用注意事项

2、温盐深系统投放规则

3、盐度的定义和演变以及测量方法

三、教学难点:

1、阐述颠倒温度计的结构和测温原理

2、阐述盐度定义的变化和改进。

四、教学方法:

本课题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演讲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少量文字结合大量现场考察图片进行阐述。

2、举例法:利用自身出海调查的经验,多举一些调查科考的实例,便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的互动性。

五、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及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

内容一:(提纲)

第二章水温观测(续)

一、颠倒采水器及颠倒温度计

1、颠倒采水器及颠倒温度计的结构和原理

2、观测与使用方法

3、使用或保存颠倒温度计注意事项

二、温盐深系统(CTD)

1、CTD构造

2、CTD优点

3、CTD投放规则

三、遥感测温

组织教学:颠倒温度计的结构和测温原理是教学难点,要注意配合图片来讲解。颠倒温度计和颠倒采水器的使用方法只要求学生一般了解,但对使用或保存的

注意事项要作详细交待。温盐深系统是教学重点,注意突出这部分内容。结合科学考察的现场作业图片,说明温盐深系统投放规则。

内容二:(提纲)

第三章盐度观测

一、盐度的定义和演变

1、克纽森盐度公式

2、1969年电导盐度定义

3、1978年实用盐标

二、盐度的测量

1、观测的基本要求

2、盐度的测量方法

三、常用海水盐度计

四、海水测定结果整理

组织教学:盐度定义的变化和改进是教学难点,要阐明几种定义之间的本质区别。盐度

测量方法要与盐度定义结合,注重测量原理的讲解。

七、课程小结:

1、颠倒温度计的结构要点要特别详细说明,以帮助理解其工作原理

2、注意介绍目前调查中常用的温度计类型

3、在介绍测盐度仪器的同时,应该引导学生考虑还有哪些方法可以简便地获得海水盐度。

八、作业:

复习思考题(第二章水温观测续):

–1、颠倒采水器及颠倒温度计的结构和原理

–2、颠倒温度计使用或保存有哪些注意事项?

–3、什么是CTD?其投放规则有哪些?

–4、遥感测温的局限性有哪些?

复习思考题(第三章盐度观测):

–1、名词解释:绝对盐度、实用盐标

–2、简述盐度定义的演变过程

–3、盐度测量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课题4:

第四章透明度、水色、海发光观测(1学时)

第五章海流观测(1学时)

一、教学目的:

1、熟悉透明度定义以及水色和海发光的成因,了解透明度、水色和海发光的观测方法

2、了解海流定义和海流观测的意义,熟悉海流观测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常见海流计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二、教学重点:

1、透明度定义以及水色和海发光的成因

2、海流观测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常见海流计的特点和工作原理

三、教学难点:

1、阐述透明度的定义以及水色的成因

2、阐明海流观测方法的特点以及常见海流计的工作原理

四、教学方法:

本课题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讲述法:利用多媒体课件,文字结合图片进行阐述

2、设置悬念法:在讲授过程中提及以后将要详细讲解的相关内容如直读海流计,引起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

五、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及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

内容一:(提纲)

第四章透明度、水色、海发光观测

一、透明度的定义和观测方法

1、透明度的定义

2、透明度观测及注意事项

二、水色定义、成因及其观测方法

1、水色及其成因

2、水色观测及注意事项

三、海发光定义、影响因子及其观测方法

1、海发光及其影响因子

2、海发光观测及注意事项

组织教学:这部分内容重点在透明度、水色和海发光的定义,难点在透明度定义和水色成因。前者着重讲解透明度新定义,后者要注意区别水色与海色。讲解过程注意语言要生动,结合科学考察的实践。

内容二:(提纲)

第五章海流观测

一、海流的定义及海流观测的意义

1、海流观测相关定义

2、海流观测的意义

二、海流观测方法

1、浮标漂移测流法

2、定点观测海流

3、走航测流

4、海流连续观测准确度要求

5、海流观测注意事项

三、海流计简介

1、机械旋浆式海流计

2、电磁海流计

3、声学多普勒海流计

4、其他测流仪

组织教学:海流观测方法以及海流计工作原理既是本章重点,又是难点。要注意讲解几种观测方法各自的特点及区别。对于中性浮子,要解释其工作原理,并组织学生参与讨论其应用前景。海流计工作原理的讲解要突出各自的特点。

七、课程小结:

1、透明度及水色概念简单,测量方法也较简单,要注意强调减小测量误差的方法。

2、海发光现象利用本研究室中培养的甲藻发光来向学生展示,效果会很好。

3、海流观测中仪器原理及结构等较枯燥,要尽量通过图片来说明。

八、作业:

复习思考题(第四章透明度、水色、海发光观测):

–1、名词解释:透明度和海发光

–2、水色成因以及水色与海色的区别

–3、钢丝绳测深有哪些注意事项?

–4、回声测深仪测深原理

复习思考题(第五章海流观测):

–1、名词解释:潮流和余流;中性浮子

–2、浮标漂移与锚定浮标测流方法有何不同?各自特点是什么?

–3、机械旋浆式、电磁和声学多普勒海流计的工作原理各是什么?

课题5:

第五章海流观测(续)(1学时)

第六章海浪观测(1学时)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海流观测时间选择及误差来源,熟悉直读式海流计和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仪结构及工作原理,了解近岸异重流与近底层海流定义

2、了解海浪观测相关定义以及目测海浪的观测方法,熟悉光学式测波仪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二、教学重点:

1、直读式海流计和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仪结构及工作原理

2、光学式测波仪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三、教学难点:

1、分析影响海流观测的误差

2、阐述光学式测波仪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四、教学方法:

本课题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演讲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少量文字结合大量现场考察图片进行阐述。

2、举例法:利用自身出海调查的经验,多举一些调查科考的实例,便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的互动性

五、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及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

内容一:(提纲)

第五章海流观测(续)

一、海流观测的持续时间长短选择

二、影响海流观测的误差分析

1、平台无运动时出现的误差

2、平台缓慢移动所产生的误差

3、平台的快速运动——波浪场的影响

4、铅鱼和吊链的影响

5、海洋生物的影响

三、直读式海流计

1、仪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2、仪器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四、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仪(ADCP)

五、近岸异重流与近底层海流

六、海流观测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组织教学:海流观测是水文观测最重要而又是困难的观测项目,这部分内容的讲解要深入浅出,结合科学考察的实践,重点突出对直读式海流计和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仪结构及工作原理的说明。组织学生讨论并分析影响海流观测的误差。对于资料订正部分只要求学生了解流速流向曲线图绘制。

内容二:(提纲)

第六章海浪观测

一、海浪观测相关定义

二、波浪的基本要素

三、测波方法简述

1、单点测量

2、多点测量

四、目测海浪

1、海面状况观测

2、波型观测

3、波向观测

4、周期和平均周期的观测

5、部分大波波高及周期的观测

6、波长和波速的计算

五、测波仪

1、光学式测波仪

2、加速度测波仪

3、水压式测波仪

4、声学式测波仪

组织教学:光学式测波仪的结构及工作原理是本章的重点及难点。要注意对浮标测波与浮标测流加以区别,避免学生混淆基本概念。

七、课程小结:

注意教学节奏及课堂气氛的调节,以免学生注意力下降。

八、作业:

复习思考题(第五章海流观测续):

–1、名词解释:近岸异重流与近底层海流

–2、影响海流观测的主要误差?

–3、直读式海流计和声学多普勒海流剖面仪结构及工作原理?

–4、直读式海流计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复习思考题(第六章海浪观测):

–1、波浪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2、目测海浪有哪些观测项目?

–3、光学式测波仪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课题6:

第七章潮位观测(1学时)

第八章海洋遥感、浮标观测及内波调查(1学时)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水准联测的定义和意义,熟悉潮位观测的基本概念、验潮测站的设置以及利用水尺和浮筒式水位计进行潮位观测的方法。

2、了解海洋遥感优势及主要观测对象,了解内波观测相关定义,熟悉浮标与潜标技术原理

二、教学重点:

1、潮位观测的基本概念,利用水尺和浮筒式水位计进行潮位观测

2、ARGO浮标工作原理

三、教学难点:

1、阐明海平面与基准面一系列基本概念

2、ARGO浮标结构、工作方式和原理

四、教学方法:

本课题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演讲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少量文字结合大量现场考察图片进行阐述。

2、举例法:利用自身出海调查的经验,多举一些调查科考的实例,便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教学的互动性

五、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及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

HR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软件 建设方案

目录 1. 概述 (8) 2. 系统建设目标和设计原则 (8) 2.1. 系统建设目标 (8) 2.2. 系统建设原则 (9) 2.3. 系统设计原则 (10) 3. 系统架构 (13) 3.1. SOA架构模式 (13) 3.1.1. 什么是SOA (14) 3.1.2. SOA标准模型 (16) 3.1.3. 基于SOA的应用系统 (17) 3.1.4. 如何实现SOA (17) 3.2. 开发平台(JutronMAP)介绍 (18) 3.3. 运行环境 (21) 4. 系统功能 (21) 4.1. 系统管理 (23) 4.1.1. 系统日志管理 (23) 4.1.2. 菜单管理 (23) 4.1.3. 角色管理 (23) 4.1.4. 架构管理 (24) 4.1.5. 用户管理 (24) 4.1.6. 操作提示管理 (25) 4.2. 人事管理 (25) 4.2.1. 人员信息台帐 (25) 4.2.2. 人员变动 (27) 4.2.3. 纠纷管理 (30) 4.2.4. 合同管理 (31) 4.3. 咨询管理 (33) 4.3.1. 通知公告管理 (33) 4.3.2. 答疑管理 (33)

4.4. 业务协同 (34) 4.4.1. 工作协同 (34) 4.4.2. 沟通协调会议 (34) 4.5. 知识库 (34) 4.5.1. 规章制度 (34) 4.5.2. 工作标准 (35) 4.5.3. 人力流程 (35) 4.5.4. 工具表单 (35) 4.6. 薪资管理 (36) 4.6.1. 工资分类管理 (38) 4.6.2. 取数逻辑 (38) 4.6.3. 工资项目管理 (38) 4.6.4. 项目系数管理 (38) 4.6.5. 工龄系数管理 (39) 4.6.6. 工龄津贴标准 (39) 4.6.7. 工资方案定义 (39) 4.6.8. 方案项目系数 (39) 4.6.9. 月度取数管理 (39) 4.6.10. 年度取数管理 (39) 4.6.11. 工资发放管理 (39) 4.6.12. 调薪管理 (40) 4.6.13. 工资总额预算审批 (40) 4.6.14. 统计分析 (40) 4.7. 绩效管理 (40) 4.7.1. 考核指标库 (42) 4.7.2. 岗位模板管理 (42) 4.7.3. 考核关系表 (42) 4.7.4. 自定义考核目标 (42)

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海洋环境影响评价 一、概述 (1) 1982年8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以下建设项目必须作海洋环境影响评价: 海岸工程建设 海岸石油开发 河口、海湾、海域排污 (2)海洋环评任务 查清受纳污染物的海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评价区内海洋生物种群的数量及分布,明确环境保护目标和海域环境功能要求。 预测项目建成后对海洋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范围和程度,包括海岸工程引起的海域地形地貌的变化、流场和余流场等水动力条件的变化、物质浓度场和生态系统的变化等。 根据环境结果提出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操作安全、行之有效的防治对策。 二、海洋环评工作等级的划分 划分为三级,划分依据为: 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20000,5000,1000,500m3 /d 污水水质复杂程度:复杂、中等、简单 受纳水域规模:小型半封闭海湾,其他海域(开敞海域和大型海湾) 三、海洋环境现状调查

1.海域自然环境概况调查 地理位置 地质地貌及沉积物类型 气象特征:气温、风向、风速、降水量 水文特征:潮位、潮流、波浪 海洋自然资源:渔业资源、油气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2.沿岸社会环境概况调查 城市规模、性质、行政区划、人口 社会经济状况 城市总体发展规划 海域功能区划 环境保护目标 3.污染源调查

入海点源:入海河流、混合排放口、直排和市政下水排海口。 入海面源:乡镇农村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田化肥、农药、生长剂等。 养殖污染源:滩涂养殖、浅海养殖、网箱养鱼。 海上污染源:海上船舶、石油平台、海洋倾废。 4.海洋环境调查 (1)现状调查评价范围 现状评价范围:海洋0m等深线~1-2km等深线——向海;大于一个潮周期内水质点可能达到的最大水平距离——顺岸。 影响评价范围:根据潮流场范围确定,如一般将整个海湾作为评价范围。 (2)调查断面和钻孔设置 断面方向与海岸垂直,在主要排污口设主断面,在主断面两侧设3~5个辅助断面,每个断面3~5个测站。 (3)调查时期 一、二级:枯、平、丰水期 三级:枯期 5.海洋生物调查 《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范》: 微生物:总异养菌、大肠杆菌、弧菌、烃类异样化菌 浮游植物:种类、数量、初级生产力 浮游动物:种类、生物量

2013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

2013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一)2014-3-26 概述 我国是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1.8万公里,面积为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6 900余个,管辖海域总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跨越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入海河流众多,有鸭绿江、辽河、海河、黄河、长江、珠江等1 500余条河流入海。海洋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分布有红树林、珊瑚礁、滨海湿地、海草床、海岛、海湾、入海河口等多种类型海洋生态系统。海洋资源环境为沿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为全面掌握我国管辖海域环境状况,2013年,国家海洋局组织对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入海污染源、海洋功能区、海洋环境灾害和突发事件等开展了监测,布设监测站位8 700余个,获取监测数据250余万个。 2013年,我国海洋环境状况总体较好,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的95%,海洋沉积物质量总体良好。陆源排污压力巨大,近岸局部海域污染严重,15%近岸海域水质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约1.8万平方公里海域呈重度富营养化状态。海洋生境退化、环境灾害多发等问题依然突出。 1.1 海水 1.1.1 海水环境状况 2013年夏季,海水中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和化学需氧量等要素的监测结果显示,我国管辖海域海水环境状况总体较好,但近岸海域海水污染依然严重。 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的95%,符合第二类、第三类和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分别为47 160、36 490和15 630平方公里,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为44 340平方公里,较上年减少了23 540平方公里。渤海、黄海和东海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分别减少了4 590、13 030和9 150平方公里,南海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增加了3 230平方公里。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黄海北部、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江苏盐城、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的部分近岸海域。与上年相比,烟台近岸、汕头近岸、珠江口以西沿岸、湛江港、钦州湾的部分海域污染有所加重。近岸海域主要污染要素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构建 企业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的整合与开发,发挥集团人力资源的协同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益,使人力资源价值最大化,从而实现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构建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人力资源管理效能发挥的保证。企业集团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包括人力资源管控模式的确定、管理职能的定位、组织体系的建设、运营体系的设计和监控体系的建设等。 一、企业集团人力资源管控模式的确定 根据企业集团的发展和形成过程,其管控模式一般有“运营管控型,战略管控型和财务管控型”。不同的管控模式对应的人力资源管控模式是不同的,对应集团管控模式的人力资源管控模式一般有“全面管理型(业务操作型)、监管型(政策指导型)和分散管理型(顾问型)”一般情况下实施运营管控型的企业集团、产业单一、地域集中、规模较小,首次集团化的企业集团一般都实行“集中式”的人力资源管控模式。而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实施战略管控型的企业集团一般实施“监管型”的人力资源管控模式。多元化、财务管控型、地域分散、产业复杂、股权多样的企业集团一般实行“分散式”的人力资源管控模式。人力资源的管控模式决定总部人力资源的管理职能和整个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组织建设、管理权限划分、各级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管理幅度、管理重点以及业务模式等。因此在进行人力资源体系建设时,首先要确定企业集团的人力资源管控模式。 目前大部分企业集团都实施“政策监管型”的人力资源管控模式,或者随着企业集团管控模式的转变正在由“监管型”向“顾问型”转变。人力资源管控模式的确定是由集团的发展战略、管控模式、业务模式、管理水平、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等确定。 二、集团总部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能定位 确定了人力资源管控模式后,集团总部的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职能就随之明确了。实施“集中管理型”管控模式的集团总部人力资源部门是整个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的实施者,因此要建立强大的总部人力资源管理机构,以便于对整个集团

世界与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状况与发展战略

世界与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状况与发展战略 发布时间:2011-11-2信息来源: 导读:随着各国海洋战略意识的增强和现代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各沿海国都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新世纪的战略重点,纷纷将目光投向这一个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蓝色经济领域。 上世纪60年代以来,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早在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就提出“向海洋进军”。1967年法国政府成立海洋部,统管全国的海洋事务。1980年代美国就预言:“ 21世纪将是海洋开发的世纪”。这个预言已成为当今国际经济发展的主要态势。尤其在人类社会面临地球表面“资源日趋枯竭、环境日益恶化和人口不断增加”三大威胁的今天,随着各国海洋战略意识的增强和现代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各沿海国都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新世纪的战略重点,纷纷将目光投向这一个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蓝色经济领域。 辽阔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生物、矿物、化学、能源等各种自然资源,堪称是地球上一座巨大的“蓝色资源宝库”。据科学家估算,全球海洋中约拥有50万种动物,其中仅鱼类就有2万余种,生物资源总量达26万亿吨,海洋储存着相当陆地上全部农产品1000倍的食物。目前世界近海陆架区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450亿吨,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45%;天然气地质储量43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总储量的1/3。上世纪90年代中以来,海洋油气勘探向深水(>300米)陆坡区推进,不断有新的大油气田发现。新旧世纪之交,世界海洋经济产值已从1998年的1万亿美元快速增加至2002年的1.3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超过4%。 世界上75%的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和人口集中在距海岸100公里的海岸带地区。随着海洋科学和海洋工程的发展,沿海各国开发利用海洋的规模日益扩大。美国海洋经济产值在上世纪70年代初仅约300亿美元,80年代投资了1000亿美元开发海洋经济,到90年代初海洋经济产值已达3500亿美元,占世界海洋经济产值近三分之一;挪威通过开发海洋石油,一举摘掉了穷国的帽子,成为北欧富国之一,目前70%的国家财政来自海洋的开发利用。海洋经济已成为许多沿海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并成为沿海国家经济新的增长点。 中国濒临太平洋西岸,拥有18000公里的大陆海岸线,14000公里的海岛岸线,岛屿6500多个。这片面积达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是中华民族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这些资源包括:海岸带、滩涂面积两亿余亩,相当于全国耕地面积的13%,目前已开发只占其中很少的部分,浅海养殖潜力巨大。优越的自然环境形成了许多天然良港,宜于建设中等以上的泊位和港址有160多处。生物种类多,已记录的物种数达2万种,渔场面积281万平方公里。油气、矿床、再生能源、海上旅游等资源十分丰富。 1、全球海洋经济发展状况及中国的发展水平 传统意义上的海洋资源包括“航行、捕鱼、制盐”,现在一般认为的海洋资源则包括旅游、可再生能源、油气、渔业、港口和海水六大类。按照普遍的划分方式,海洋三大产业中的第一产业包括海洋渔业(捕捞和养殖);第二产业包括海洋油气工业、海盐业、滨海砂矿业;第三产业包括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娱乐业。从整个国际发展态势看,海洋经济在从传统的第一产业

最新微生物概述

微生物概述

微生物 一、微生物的探究历程 1、荷兰人列文.虎克:显微镜的发明者,1674年观察发现了杆菌、球菌和原生动物,他称为“小动物”,并向英国皇家学会写信介绍自己的发现,首次揭示了一个崭新的微生物世界。 2、巴斯德(法国,近代微生物的奠基人,微生物学家) (1)否定“自然发生说”……“生生说”(曲颈瓶实验):将营养液(如肉汤)装入带有弯曲细管的瓶中,弯管是开口的。巴斯德将瓶中液体煮沸,使肉汤中的微生物全被杀死,然后放冷静置,结果瓶中不发生微生物。空气可无阻地进入瓶中,而空气中的微生物则被阻而沉积于弯管底部,不能进入瓶中。 (2)巴氏消毒法(62度,30分钟):用于牛奶、奶酪、啤酒 (3)发明了炭疽病疫苗和狂犬病疫苗 3、科赫:1843-1910年德国细菌学家: ?1876年,科赫发明了固体培养基,将微生物样品稀释后,用针尖沾取少量的稀释菌液在固体培养基上划线,不久培养基的表面就会长出多种菌落。他用实验证实了“生生论” ?1882年发现并分离出了引起肺结核的病原菌和结核分支杆菌; ?1905年,科赫因结核杆菌的研究成果而获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二、微生物的种类 1、古细菌:生活在极端环境下 细胞壁组成与真细菌不同 青霉素不能抑制细胞壁的形成 对抗生素利富平不敏感。(利富平抑制细菌RNA的合成) 2、真细菌 (1)结构细胞壁:与植物细胞壁成分(纤维素和果胶)不同,为肽聚糖细胞质: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还存在质 粒(小型环状DNA分子,基因工程目 的基因的运载体) 细胞膜: 拟核:分布DNA (2)芽孢:有些细菌在一定的条件下,细胞里面形成一个椭圆形的休眠体,叫做芽孢。芽孢的壁很厚,对干旱、低温、高温等恶劣的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例如,有的细菌的芽孢,煮沸3小时以后才死亡。芽孢又小又轻,可以随风飘散。当环境适宜(如温度、水分适宜)的时候,芽孢又可以萌发,形成一个细菌。 (3)绝大多数属于分解者,也有属于生产者(蓝细菌、光合细菌、硝化细菌)。 3、真菌(酵母――单细胞,出芽或孢子生殖。霉菌――青霉、根霉、曲霉。蕈(xun)――蘑菇、香菇、平菇、金针菇)真核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液泡

海洋环境调查概述

《海洋环境调查》概述 绪论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海洋调查的简单发展历史和全球海洋调查研究计划 2、了解海洋调查的重大科学意义,掌握海洋调查的分类及内容 二、教学重点: 1、海洋调查系统的完整构成 2、海洋观测的基本形式及内容 三、教学难点: 1、阐述什么是大面观测、断面观测和连续观测 2、解释什么是点式、面式和线式传感器 四、教学方法: 本课题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讲述法:利用多媒体课件,文字结合图片来进行阐述 2、设置悬念法:在讲授过程中不断提及以后将要详细讲解的相关内容,引起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 3、举例法:利用自身出海调查的经验,多举一些调查科考的实例,便于学生理解并激发学生对学习热情 五、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及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 内容提纲: 一、海洋调查简史: 1、单船调查时期 2、多船联合调查时期 3、无人浮标站 4、海洋遥感 5、海底观测 二、全球海洋调查研究计划: 1、大尺度气候研究计划 2、现有和计划的全球海洋观测系统 3、IGBP中有关海洋调查的核心研究计划 三、海洋调查的分类及内容:

1、海洋调查系统的完整构成:包括被测对象、传感器、平台、施测方法和数据信息处理 2、海洋观测基本方式:包括海滨观测与海上观测。海洋台站可分成临时观测站、单要素观测站和综合观测站三种形式。常用的海上观测方式有:大面观测和断面观测、连续观测、同步观测以及辅助观测。水下观测也是重要的海洋观测方式,是实现对海洋进行立体观测的重要手段之一 四、海洋调查的重大意义 组织教学:海洋调查系统的完整构成和海洋观测的基本形式及内容是本章的重点,注意突出这重点。讲解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际的海洋调查活动,通过举例让学生理解相关内容。设置悬念的内容如ARGO浮标、海底观测等,点到为止。组织学生讨论海洋调查以及海洋强国的重大意义。 七、课程小结: 1、本课应尽量生动介绍人类探索海洋的历程,以引起学生注意。 2、各种调查手段较枯燥,需尽量联系实际。 八、作业: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3S技术、IGBP、连续观测 –2、海洋调查系统的完整构成有哪些部分? –3、设计海洋调查项目,并讨论如何设置大面观测和断面观测的站位 –4、谈谈海洋调查在海洋强国国策中的战略意义 课题2: 第一章深度测量(1学时) 第二章水温观测——温度观测基本要求及各式测温计简介(1学时)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水深测量的意义、目的、要求以及资料订正方法,熟悉深度测量和绞车操作方法 2、了解温度观测的基本要求和温度计分类,掌握玻璃温度计的测温原理和误差来源以及表面温度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二、教学重点: 1、深度测量的基本方法,绞车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2、玻璃温度计的测温原理和误差来源 3、表面温度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三、教学难点: 1、阐述玻璃温度计的测温原理 2、解释玻璃温度计误差的来源,辨别哪些是常定误差,哪些是非常定误差。 四、教学方法:

2017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上书房信息咨询

2017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2017年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稳中向好,海水质量总体有所改善,典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和生物多样性保持稳定,海洋功能区环境状况基本满足使用要求。但是,入海河流水质状况仍不容乐观,近岸局部海域污染依然严重,海洋环境风险依然突出。 据介绍,海水质量总体有所改善,生物多样性状况保持稳定。2017年,我国管辖海域海水环境维持在较好水平,夏季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管辖海域面积的96%,连续三年有所增加。与上年同期相比,夏季劣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减少3700平方公里。管辖海域沉积物质量状况总体良好。海洋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红树植物、造礁珊瑚的主要优势类群及自然分布格局未发生明显变化。国家级海洋自然/特别保护区的重点保护对象基本保持稳定。 同时,海洋功能区环境满足使用要求。海洋倾倒区环境状况基本保持稳定,倾倒活动未对周边海域生态环境及其他海上活动产生明显影响;海洋油气区水质和沉积物质量基本符合海洋功能区环境保护要求,环境质量状况较上年有所改善;重点监测的海水浴场、滨海旅游度假区、海水增养殖区环境质量状况基本满足沿海生产生活用海需求。此外,陆源入海排污口达标排放次数比率有所升高。监测的重点陆源入海排污口达标排放次数占监测总次数的57%,连续三年有所升高。其中,全年各次监测均达标的入海排污口119个,占比较上年增加6.8%。还有,赤潮、绿潮灾害面积大幅减少。2017年,管辖海域共发现68次赤潮,发现次数与上年相同,累计面积为3679平方公里,比上年减少51%,低于近5年平均水平;黄海浒苔绿潮最大分布面积29522平方公里,最大覆盖面积281平方公里,均比上年减少近一半,为近5年最小。 但是近岸局部海域污染依然严重。2017年冬季、春季、夏季、秋季,近岸海域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的海域面积分别为48140、41140、33560和46800平方公里,占近岸海域的16%、14%、11%和15%;严重污染区域主要分布在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江苏沿岸、长江口、杭州湾、浙江沿岸、珠江口等近岸区域;主要污染要素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44个大中型海湾中,20个海湾全年四季均出现劣四类海水水质。而且,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不佳。实施监测的河口、海湾、滩涂湿地、海草、珊瑚礁

微生物概述习题

微生物概述习题(一) 1.(2018年护理类高考题)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A.衣原体 B.病毒 C.原虫 D.真菌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分为三:①非细胞型微生物:如病毒;②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如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等;③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如真菌。病毒属于非细胞微生物。所以答案选A。 2.(2018年护理类高考题)下列属于细菌特殊结构的是 A.极体 B.荚膜 C.质粒 D.中介体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细菌的特殊结构。细菌的特殊结构包括鞭毛、菌毛、荚膜、芽孢。所以答案选B。 3.(2018年护理类高考题)与致病性有关的组菌代谢产物是 A.维生素 B.热原质 C.色素 D.细菌素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及意义。其中具有致病性的是热原质、毒素和侵袭性酶,维生素、色素好细菌素是不致病的。所以答案选B。 4.(2018年医药类高考题)细菌的测量单位是 A.纳米 B.微米 C.毫米 D.厘米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细菌的测量单位。细菌的测量单位是微米。所以答案选B。 5.(2015年山东高考题)关于细菌荚膜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其致病性有关 B.具有免疫原性 C.多由蛋白质构成 D.具有抗干燥作用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细菌荚膜的特性。细菌荚膜具有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与细菌致病性有关;荚膜成分具有免疫原性;多数细菌的荚膜为多糖;荚膜还具有抗干燥作用。所以答案选C。 6.(2015年山东护理类高考题)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中一般不致病的是 A.维生素

B.毒素 C.侵袭性酶 D.热原质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及意义。其中具有致病性的是热原质、毒素和侵袭性酶。细菌合成的维生素是不致命的,并可供人体吸收利用。所以答案选A. 二、简答题 1.(2018年医药类高考题)简述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 答: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营养物质、酸碱度、温度和气体;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主要致病物质:凝固酶、葡萄球菌溶茶、杀白细胞素和肠毒素。 练习题 1.关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特点,正确的的是 A.有细胞壁但不含肽聚糖 B.无核膜、核仁,核质为裸露环状DNA C.细胞核内含染色体遗传物质 D.含有线粒体、内质网、溶酶体等细胞器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不包括

中国海洋资源状况

中国海洋资源状况; 中国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管辖海域约3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陆地面积的1/3,同时还分布着面积大于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5000多个,属于海洋大国。中国海域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因此制定正确的海洋发展战略,积极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沿海滩涂和浅海资源 我国沿海滩涂资源丰富,总面积为2.17万平方公里(合3255万亩)。由于我国沿海入海河流每年带入的泥沙量为17亿~26亿吨,平均约20亿吨。它们在沿岸沉积形成滩涂,每年淤涨的滩涂总面积约40万亩,使我国滩涂资源不断增加。滩涂资源主要分布在平原海岸,渤海占31.3%,黄海占26.8%,东海占25.6%,南海占16.3%。 浅海资源由于陆架宽广也很丰富。0~15米水深的浅海面积为123800平方公里,占近海总面积的2.6%。按海区分,渤海为31120平方公里;黄海为30330平方公里;东海为38980平方公里;南海为23330平方公里。 滩涂和浅海是我国发展种、养殖业的重要基地。 2.港址资源 我国港址资源丰富的原因基于我国大陆有基岩海岸5000多公里,占全国大陆岸线总长的1/4以上。这类海岸线曲折、岬湾相间,深入陆地

港湾众多。它们的特征是岸滩狭窄,坡度陡,水深大,许多岸段5~10米等深线逼近岸边,可选为大中型港址。淤泥质海岸4000多公里,其河河口岸段常有一些受掩护的深水岸段和较稳定的深水河槽,可建大中型港口。砂砾质海岸呈零星分布,岸滩组成以砂、砾为主,岸滩较窄、坡度较陡,堆积地貌发育类型多,常伴有沿岸沙坝、潮汐通道和潟湖,有一定水深和掩护条件,可建中小型港口。 我国沿岸有160多个大于10平方公里的海湾,10多个大、中河口,深水岸段总长达400多公里。绝大多数地区常年不冻。除邻近河口外,大部岸段无泥沙淤积或很少,基本具备良好的港址环境条件。目前,可供选择建设中级泊位以上的港址有164处。 3.海岛资源 海岛是联结陆地国土和海洋国土的结合部,它兼备丰富的海、陆资源,在海洋经济和沿海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据不完全统计(省、和澳门所属岛屿暂未列入),我国共有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岛屿5000多个,总面积为8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0.8%,其中有人居住的岛屿400多个,共有人口约500万。我国海岛分布很不均匀。东海岛屿最多,约占全国岛屿总数的58%;南海次之,约占28%;黄海、渤海最少,约占14%。 我国海岛资源丰富,主要有以下几种。 陆土资源全国海岛共有农田面积1900多万亩,森林面积5600多万亩。其中,的海岛农田面积最大,约900万亩;的海岛森林面积最

微生物学概论

一·什么是微生物 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货看不清的微小生物总称。他们都是一些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23】由于划分微生物的标准仅仅是按照微生物的形态大小,所以微生物的成员就十分的庞大。按照粗分起来算,可以包括属于原核类的细菌(真细菌和古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旧称’’蓝绿藻’’或’’蓝藻’’),支原体(又称枝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属于真核类的真菌(酵母菌,霉菌等),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和朊病毒)。【21】现表解如下: 微米级: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细胞) 小(个体微小) 纳米级:电子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器,病毒) 单细胞 简(结构简单)简单多细胞 微生物 非细胞(即“分子生物”) 原核类:细菌(真细菌,古细菌),放线菌,蓝细 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等低(进化地位低)真核类:真菌(酵母菌,霉菌),原生动物,显微 藻类 非细胞类: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 病毒) 二·人们对微生物的认识 人类对动物和植物的认识,可以追溯到人类的出现。可是,对于数量无比庞大,分布极其广泛并且始终包围在人体内外的微生物却长期缺乏认识。【17】例如,你是否会想到一个刚刚出生的新生儿,在其呱呱坠地的瞬间,就有多种微生物从其四周趁机赶上,争先恐后的前来“圈地”,“瓜分”和“占领”这么一个“无菌动物”的口腔,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和皮肤等“风水宝地”,并且从此发展成为两者须臾不可分离的人体正常的菌群或终生伴生微生物?又如,你是否想到过,在我们每天的食物和饮料中,竟有这么多的微生物及其产物在默默地为我们提供可口的滋味,丰富的营养和健康的保障?原来,我们面前琳琅满目的食品——酸奶,酒类,馒头,面包,蛋糕,干酪,酱油,味精食醋,泡菜,腐乳和各种食用菌等都是由微生物加工而成的或者本身就有的微生物!再如,你是否想到过,在我们每天大有两万次呼吸活动中,有多少种微生物在进进出出,它们和人体会发生些什么关系?此外,在我们偶遇病原菌侵袭而不幸感染上传染病时,

我国海洋环境现状及治理

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现状、成因及治理 摘要:2012年,我国海洋环境质量状况总体维持在较好水平。符合第一类海水水 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的94%,海洋沉积物质量良好。海水、海 洋沉积物、海洋生物的放射性水平和海洋大气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均处于本底 范围内。但近岸海域水体污染、生态受损、灾害多发等环境问题依然突出。经河流 排海的氮、磷入海量较上年明显增大,陆源入海排污口达标排放率依然较低。 一、我国近海环境污染现状 1、我国海域海水环境质量 近年来我国管辖海域海水环境状况总体较好,但近岸海域海水污染依然严重。2012年我国近海海域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约占我国管辖海域面积的94%,符合第二类、第三类和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分别为46 910、30 030和24 700平方公里,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为67 880平方公里,较上年增加了24 080平方公里。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分别增加了8 870、6 990、6 700和1 520平方公里。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黄海北部、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江苏沿岸、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的近岸海域。 2、海洋沉积物质量状况 我国海洋沉积物监测要素主要包括石油类、重金属、砷、多氯联苯、硫化物和有机碳。在我国管辖的海域内共有581个监测点。2012年我国近岸海域沉积物质量状况总体良好,沉积物中铜含量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的站位比例为85%,其余监测要素含量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的站位比例均在96%以上。近岸以外海域沉积物质量状况良好,仅个别站位的部分监测要素含量超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全国重点海域沉积物综合质量评价结果显示,黄海北部近岸沉积物综合质量状况较差,其余重点海域综合质量良好。黄海北部近岸污染区域集中在大连湾,主要超标要素为石油类、铜、镉和锌,其中石油类含量超第三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同时部分区域贝类体内残留的铅、镉、六六六以及粪大肠菌群等有害物质比例较高。 3、入海口海域污染状况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建立方案(DOC 8)

人力资源管理 系统建立方案 人力资源管理简介 一.人力资源 解释: 1.能够推动整个企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的总称,它是一种很重要的资源。 2.一个国家或地区有劳动能力(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的人的总和。企业全体员工的总产出 能力。 3.包含在人体内的一种生产能力,它是表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 资源,它对经济起着生产性的作用,使国民收入持续增长。它是最活跃最积极的主动性的生产要素,是积累和创造物质资本、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和发展国民经济、推动和促进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企业组织内外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总和。 4.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即处在劳动年龄的已直接投入建设和尚未 投入建设的人口的能力。

二.人力资源管理 解释: 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组织、培训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1.人力资源规划; 2.招聘与配置; 3.培训与开发; 4.绩效管理; 5.薪酬福利管理; 6.劳动关系管理。 四.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 1.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从本质上来讲,是企业人力资源的竞争。 2.改变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理念。许多企业往往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在理念上缺乏基于战略 的系统思考,在实务操作上缺乏系统设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易患“改革多动症”。 3.根据企业宏观经济环境、企业发展战略、人力资源市场状况和内部人力资源现状,为企业 编制合理的岗位、配备合适的人选,以谋求全局的优化。 4.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是提升企业经营管理的有力途径之一。 5.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源的整合,来驱动企业核心能力的形成与保持。 6.充分、有效地激发全员的内在潜能,并依靠人的潜能发挥来支撑企业战略的有效实施。

2014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

《2014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发布 (2015-03-13) 2014年我国管辖海域水质等级分布示意图。 本网讯近日,国家海洋局发布《2014年中国海洋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2014年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基本稳定,但近岸局部海域污染严重,陆源排污压力巨大,海洋环境灾害多发等问题依然突出。 根据《公报》,2014年春季、夏季和秋季,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分别为5.2万平方公里、4.1万平方公里和5.7万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长江口、杭州湾、浙江沿岸、珠江口等近岸海域,主要污染要素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夏季重度富营养化海域面积约1.3万平方公里。重点监测的44个海湾中,20个海湾春季、夏季和秋季均出现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 《公报》显示,2014年海洋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自然分布格局未发生显著变化,海草、红树等群落结构保持基本稳定。国家级海洋保护区的海洋生物资源、自然遗迹和生物多样性等保护对象基本保持稳定。但81%实施监测的近岸河口、海湾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部分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下降。环境污染、人为破坏、资源

不合理开发是造成典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较差的主要原因。 2014年,主要河流入海监测断面水质较差,枯水期、丰水期和平水期,72条河流入海监测断面水质劣于第五类地表水水质标准的比例均超过50%。河流携带入海的污染物总量约1760万吨,较2013年增加5%。但陆源入海排污口达标排放率仍然较低,445个陆源入海排污口全年达标排放次数仅占监测总次数的52%。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状况总体较差,91%的排污口邻近海域水质无法满足所在海域海洋功能区的环境保护要求。 根据《公报》,2014年海洋倾倒区环境状况基本保持稳定。油气区及邻近海域环境状况基本符合海洋功能区的环境保护要求。海水增养殖区环境质量状况基本满足增养殖活动要求。在游泳季节和旅游时段,23个重点海水浴场和17个滨海旅游度假区环境状况总体良好。 2014年全海域发现赤潮56次,累计面积7290平方公里,赤潮次数和累计面积均较2013年有所增加;黄海沿岸海域浒苔绿潮影响范围为近5年来最大。 2014年,国家海洋局继续对2011年发生的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和2010年发生的大连新港油污染事件实施跟踪监测。监测数据表明,事发海域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持续改善,但其生态环境影响依然存在。 来源:中国海洋报

抗微生物药物概述

抗微生物药物概论 [基本内容] 化疗、抗菌药物、抗菌谱、抗菌活性、抑菌药、杀菌药、化疗指数和抗菌后效应等概念。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细菌耐药性及其产生机制。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应用。 [基本要求] 掌握:抗菌谱、抗菌活性、抑菌药、杀菌药、化疗指数及抗菌后效应的概念;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了解:细菌的耐药性和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应用。 一、基本概念 化学治疗(简称化疗): 是指用化学药物抑制或杀灭机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真菌)、寄生虫及恶性肿瘤细胞,消除或缓解由它们所引起的疾病。所用的药物简称化疗药物。 抗菌药物: 由生物包括微生物(如细菌、真菌、放线菌)、植物和动物在内,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能在低微浓度下有选择地抑制或影响其他生物功能的有机物质---抗生素及由人工半合成、全合成的一类化学药物的总称。 抗菌谱:每种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范围,分为广谱抗菌药和窄谱抗菌药。 抗菌活性:抗菌药物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能力。 抑菌药:仅有抑制病原菌生长、繁殖而无杀灭作用的药物。 最低抑菌浓度(MIC):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 杀菌药:不仅能抑制而且能杀灭病原菌的药物。 最低杀菌浓度(MBC):杀灭培养基内细菌(即杀死99.9%供试微生物)的最低浓度。化疗指数: 评价药物的安全性,通常用某药的动物半数致死量(LD50)与该药对动物的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来表示。 抗菌后效应(PAE): 当抗菌药物和细菌接触一定时间后,药物浓度逐渐下降,低于最小抑菌浓度或药物全部排出以后,仍然对细菌的生长繁殖继续有抑制作用,此种现象称为抗菌后效应。

中国海洋环境现状及改善对策

中国海洋资源现状报告 班级:软件三班 姓名:李晓芳 学号:20132230

中国海洋环境现状及改善对策 20132230 2013级软件三班李晓芳 摘要:我国是一个拥有近300平方公里的海域,3200公里长海岸线,其中大陆海岸线长1800多公里的海洋大国。中国海域海岸线漫长、海域辽阔、岛屿众多、资源丰富、海洋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多样性。这是中国海洋的富饶,这是近年来我国提出“海洋大国战略”、“走出深蓝的中国海军”等基本的立足点。保护好中国的海洋环境,就是在保护中国以后的资源供给,具有战略性意义。要想了解中国海洋战略,首先得了解中国的海洋环境现状,以及改善的对策,才能真的实现“海洋大国战略”。 关键词:中国海洋环境现状改善方法海洋大国 一.中国海洋环境现状 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环境污染一直比较严重。对于我国四海:渤海、黄海、南海、东海,的海水污染状况研究表明,四个海域中,渤海、东海的海水污染较严重。二十世纪末以来,由于江河携带大量陆源污染物入海,我国近岸三分之二的重点海域受到营养盐污染。在我国受污染海域中,主要入海口海域污染程度相对严重,主要污染物质是无机氮、磷酸盐、油类以及有机物和重金属。近几年的海洋沉积物质量监测结果表明,我国近海和远海海域的海洋沉积物总体上保持良好,沉积物污染的潜在风险较低,但部分近岸海域沉积物受到比较严重的污染,尤其是一些河口、海湾的沉积物污染较重。 海洋生物是海水环境和沉积环境污染的直接受害者,并且污染物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具有累积作用,其体内的污染物含量反映了其生存环境的质量,可食用生

物质量的好坏对人体健康更是有着直接的影响。目前,我国海洋生物质量状况并不乐观,主要表现为:海洋生物结构失衡,珍稀濒危物种减少;主要经济生物体内有害物质残留量偏高;沿岸经济贝类卫生状况欠佳。 以上都是我国海洋环境的现状。 或许是受近代著名的法学家,格劳修斯的“海洋是无边无际,不可用竭”的思想,和近代科学技术大发展的影响,人类对海洋探索越来越热,渴望从海洋中获取那“用之不竭”的丰富资源。却也因此,对海洋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海洋环境污染,尤其是国家近海领域的污染,给中国的海洋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 从我国对渤海黄海南海东海的海洋调查分析中,可明显的看出,我国海洋环境主要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或者不健康状态。海洋环境的日益恶化,有以下表现:某些海洋水产资源衰落,渔获量减少,少数珍贵海产品受损,一些海洋水产资源质量受到影响;部分滩涂荒废,滨海环境遭到损害;由于海水的富营养化和营养失衡,生物群落的结构变得异常。尤其是我国石油资源的污染,是海洋油污染中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石油在海水表面形成油膜,阻止了还洋气体的对流,是海水中溶解的氧减少,引起大面积的缺氧;而且油膜能黏住大量的鱼卵和幼虫,是鱼卵、幼虫,还能引起鱼、贝的畸形,蓄积某些致癌物质,对使用这些鱼、贝的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二.中国海洋环境现状的改善方法 从以上介绍中,我们不难发现,我国海洋生态问题严重,难以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海洋强国、大国战略,我们需要加大对海洋环境的治理力度,改善海洋环境现状。 首先,从根本上说,我国公民的海洋保护意识不足,是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

海洋调查报告

渔港在哭泣----保护海洋环境调查报告 [摘要]本文详细叙述了沈家门渔港环境污染的现状、原因和我处理污染的建议。 关键词:渔港、污染、建议 一、渔港污染的现状 沈家门渔港是全世界著名的三大渔港之一,是我们的骄傲。可是,近几年,渔港污染非常严重。你看,海水又黑又脏,海面上漂浮着各种垃圾,不但有塑料瓶、泡沫、一次性筷子、纸盒子,而且有轮船泄漏出来的柴油,在海面上形成了一层厚厚的油污,甚至有小狗、小猫、老鼠的尸体?? 二、渔港的过去 渔港被污染成这个样子,我仿佛听到渔港在哭泣。回家后,我和爸爸、妈妈聊起了这件事。他们说,他们小时候,渔港的海水碧蓝碧蓝的,海边停满了各式各样的帆船,洁白的海鸥在桅杆上盘旋着,歌唱着,形成渔港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不时有小鱼、小虾跳出水面来。每逢海蜇旺发的季节,渔港就张开温暖的怀抱,迎接海蜇姑娘的到来。夏天,小朋友在海边捉螃蟹,大人们在海里游泳。有些部门还经常组织游泳比赛,可见当时的水是多么的清。 三、渔港污染原因 渔港为什么会被污染呢?这都是人们自己造成的? 1.改革开放以来,渔港两岸造起了工厂、居民楼,一些未经加工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源源不断地直接流入渔港。 2.夜排档的开张也给渔港带来了污染,有多少未经处理废水直接流入港内。有些摊主还把一些剩饭、剩菜、一次性筷子、快餐盒直接扫进海里。 3.钢制渔轮上柴油泄漏,污染渔港。 4.有些环保意识差的人,往港内乱倒垃圾和粪便。甚至有人在港内随处大小便。 三、我的建议 (一)对居民:要求提高环保意识、重视环保问题,从自己做起,不要再往渔港里倒垃圾和粪便,争作渔港的守护神。 (二)对领导 1.加强环保工作的宣传力度,在普陀电视台中设立关于环保内容的栏目,向市民征集保护渔港的金点子。 2.发挥退休党员的作用,组成宣传队巡逻队,配合执法单位,根据《环保法》第6条,对那些往港内倒垃圾又屡教不改的人进行罚款。 3.加强对夜排档卫生工作的管理,对环保不达标的摊位在电视台中曝光。 4.解决好渔轮上柴油泄漏的技术问题。 5.设立“渔港治理基金”,资金主要来源罚款和国家拨款等,用于购买摄像机等器具,支付打捞渔港垃圾的工人工资,奖励对渔港的环保有贡献的单位或个人。 (三)对自己:保护渔港环境,我们要从小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小养成不乱丢垃圾的好习惯,为渔港重新焕发青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篇二:海洋环境研究报告 海洋环境研究报告 什么是“海洋环境”? 答:地球上海和洋的总水域,按照 海洋环境的区域性可分为河口、海 湾、近海、外海和大洋等,按照海 洋环境要素可分为海水、沉积物、 海洋生物和海面上空大气等。海洋

我国海洋环境现状及改善方法

我国海洋环境现状及改善方法 一、我国海洋现状 首先,从非生物的角度来说。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海洋环境污染一直比较严重。对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个区域的年海水环境污染状况研究表明:在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个海区中,渤海和东海海水污染程度较重。二十世纪末以来,由于江河携带大量陆源污染物入海,我国近岸三分之二的重点海域受到营养盐污染。在我国受污染海域中,主要入海口海域污染程度相对严重,主要污染物质是无机氮、磷酸盐、油类以及有机物和重金属。近几年的海洋沉积物质量监测结果表明,我国近海和远海海域的海洋沉积物总体上保持良好,沉积物污染的潜在风险较低,但部分近岸海域沉积物受到比较严重的污染,尤其是一些河口、海湾的沉积物污染较重。。 其次,从生物的角度来说。海洋生物是海水环境和沉积环境污染的直接受害者,并且污染物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具有累积作用,其体内的污染物含量反映了其生存环境的质量,可食用生物质量的好坏对人体健康更是有着直接的影响。目前,我国海洋生物质量状况并不乐观,主要表现为:海洋生物结构失衡,珍稀濒危物种减少;主要经济生物体内有害物质残留量偏高;沿岸经济贝类卫生状况欠佳。 根据对渤海、黄海、东海、南海的调查分析,从总体上看,主要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海洋生态环境恶化主要表现在:沿岸和近海海域多数传统优质渔业资源日趋枯竭,导致海洋生物资源严重衰退,一些珍稀物种处于濒危状态;富营养化及营养盐失衡,生

物群落结构异常;河口产卵场严重退化,部分产卵场正在逐步消失,生境丧失或改变等。除了远海海域因离岸较远而环境良好以外,沿岸和近海海域已有相当部分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环境质量普遍下降。在一些重要河口、港湾水域,生态环境也严重恶化,生物多样性大为降低,赤潮频发;许多典型生态系统面积急剧缩小,自然景观不断破坏。港口淤积、航道萎缩、海岸侵蚀以及风暴潮和台风灾害等问题也因生态环境恶化而日趋严重。部分区域贝类体内残留的铅、镉、砷、六六六、滴滴涕及粪大肠菌群等有毒物质含量数年居高不下我国海域未来几年污染仍将以营养盐为主要污染物,受污染的海域面积在短期内不会有明显减小,在某些海域污染状况仍将持续处于严重状态,赤潮的发生次数和影响面积在短期内不会得到有效控制,赤潮仍将是主要的海洋灾害。海洋生态所承受的负重仍然非常沉重,需要加大对海洋环境治理的力度,以实现我国海洋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海洋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海洋问题要解决,必须找到产生问题的根源,只要在根源上对症下药,海洋问题就可以得到根本上的解决。下面从文化、政治、经济、经济四个方面来谈根本原因及根治办法。 首先,从文化角度来说,大部分中国人对海洋环境的保护意识是很少的。用生活垃圾填海、农业用药的不合理处置等使许多鱼类、贝类产卵场、栖息地被破坏。由于中国公众的海洋环保意识淡薄,使海洋遭到严重损害。资料表明,受陆源排污影响,约80%的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污染严重。所以要根治海洋问题,首先是提高所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