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语文教学的中国味道——程少堂之语文味教学

语文教学的中国味道——程少堂之语文味教学

语文教学的中国味道——程少堂之语文味教学
语文教学的中国味道——程少堂之语文味教学

4

?初中 2019.4

本版编辑/佩 兰

人物

在中国语文界,程少堂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其独特之处在于程少堂身上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那种献身理想信念的倔强、执着、坚毅,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那种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的浩然之气,有“逍遥无待”“庄周梦蝶”那种不拘一格率真浪漫的自由通达之诗意。可以说,程少堂是个亦儒亦道、外儒内道之人。儒道并生,相互激荡,构成了程少堂的性情品格和精神气象。这种儒道合一的文化人格,让程少堂在中国语文界自然成了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因着这样一种独特的文化人格和生命特质,程少堂创立了极具中国“味道”的语文味教学理论,赋予了语文厚重博大的文化底色。

程少堂被语文界称为“语文味教学流派的创立者”至少已有十几个年头。其用理论和实践的两翼,翻飞辗转,舞出了语文的无限风光,筑成了语文气象的赫赫煌煌。程少堂创立的语文味教学理论,一方面是他作为当代学者,在中国语文教育史上纵笔写下的理想追求与使命担当,另一方面,亦标举出一个志存高远、刚健有为的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和家国情怀。

宋代大哲学家陆九渊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纵观语文味发展史,我们会发现,无论是语文味理论概念,还是语文味教学方法,甚或是语文味与程少堂之间,分明就是一派“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皆为语文味的注脚”的气象。

一、创立彰显中国气质的教学理论——语文味教学理论

如果把语文味教学理论体系看成一座大厦,那么支撑这座大厦的有三块基石,即三个核心概念。它们是:语文味,文人语文,语文味教学法。这三个核心概念直接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集中彰显出了语文味教学理论的中国气质。其中语文味是最

语文教学的中国味道

——程少堂之语文味教学

◎梁 青

(广州市培正中学,广东 广州 510080)

程少堂 社科系列研究员职称,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语文味教学流派、中国语文教育史上首个表现性教学理论——语文味教学理论和语文味教学法的创立者,改革开放后我国语文教学界“新生代”名师代表。入选《中国教师报》等媒体联合举办的建国60周年“从课堂里走出的100位教育家”。2011年应邀在北京大学中文系作语文味专题学术讲座。2014年被评为中国语文界首届十大学术领军人物。在整个学术生涯的36年中,在《教育研究》《北师大学报》《中华读书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被《新华文摘》摘转两篇次,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复印转载24篇次。专著有《程少堂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程少堂讲语文》《语文味代表课观止——语文味教学流派创立者程少堂教学实录》《我们当年——程少堂率性诗文集》等,主编近80万字的《语文味教学法》。据不完全统计,自2007年《程少堂讲语文》入选教育部语文出版社“名师讲语文”丛书之后,程少堂已至少有11次被全国性名师选本收录,作为《教育文摘周报》等多家报刊封面人物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摘要】语文课应上出语文味,这是广大语文教师的应然追求。所谓的语文味,应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体现在对语言文字的训练上,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去表情达意;二是要体现在对文本解读的独特上,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课文,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三是要体现在对文章情感的领悟上,让学生从中得到陶冶;四是要体现在对语文深邃博大的体验上,让学生感受到文字对重现历史、演绎传奇、品读人性的功能,从而体悟到中国语文的博大精深和无限魅力。总之,语文课堂一定要根植于语文内容,用语文的方法来教语文 【关键词】语文味训练文本解读情感体验 语文课应有语文味,这是广大语文教师都在追求的语文课堂的效果。于永正老师在《教语文,其实很简单》中说:语文教学其实并不是那么复杂,就是教学生识字、写字、读书、作文。而贾志敏老师在《教语文其实不简单》中说:小学语文教学需要正本清源,需要返璞归真,上出语文课的特点,简简单单教语文。两位老一辈著名特级教师都从不同的角度说出了语文教学的本真,那就是语文课要像语文课,无须云山雾罩,让人感受不到语文课堂的真切感。 那么,如何让语文课具有语文味呢? 一、语文味,要体现在对语言文字的训练上 语文课就是要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训练,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去表情达意。语文课如果离开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就偏离了语文学科的特点,所以我们在语文课中必须牢牢把握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这一主线。 怎样的语言文字训练才富有语文味?我认为在语文课堂教学时要抓住语言文字的个性,充分发挥其内含的语意,让学生在一字一句中感受到语文的深意,达到语言学习效果的最大化,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语言文字所具有的魅力,即使是片言只语,也让它富有无限的语文情趣。 我曾听一位教师上过一堂低段的语文课《丑小鸭》。虽然课上得有点稚嫩,但从课堂设计和教师在行课过程中对细节的把控所透出来的浓浓的语文味却让我不能忘怀。 【《丑小鸭》教学片段】 1.揭示课题时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丑小鸭》,请大家看老师是怎么写题目的。 师(板书“丑小鸭”三个字,边写边说):小朋友们注意看老师是怎么写这个“丑”字的,请大家看好笔顺。 师(板书“鸭”字时边写边说):这个字左边一个“甲”,右边一只“鸟”,“鸭”就是最棒的鸟,看老师写这个字时在田字格中的布局有什么特点。 生:左边写得小,右边写得大。 师(及时归纳):左右结构的字一般都要做到“左窄右宽”,这样这个字才好看。 (通过课题书写,从字的笔顺到字的间架结构,有重点地抓住字的特征进行无痕教学,说明教师在上语文课时有较强的语文意识,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语文意识的渗透。这就是语文课的语文味。) 师: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你们知道这是谁写的? 生:是一个叫安徒生的作家写的。 师:对!(板书: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的童话大师)你们还看过安徒生写的其他童话故事吗?大家来说说。(生答:《皇帝的新装》《风车》《红鞋》《蝴蝶》……) (简介课文时进行适当的文学知识的教学,这是十分必要的,涉猎无须太深,点到为止,让学生知道“童话”这一文学样式,也知道安徒生及他写的各种童话故事,为进一步学习包

语文课如何上出语文味

语文课如何上出“语文味” 最近这几年,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承载的非语文的东西太多太多了,从天文地理到思想品德,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能,并且冠以美丽的说法——综合、渗透、人文、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一而足。似乎学生一学语文,便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可唯一不能解决的恐怕就是语文本身。 尤其是新课程给出了评价的三个维度,“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后,许多老师往往更多地把目光聚集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着一最高层面的评判,忽视了学习主体的实际状况,忽视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的重要性,好像教学中涉及双基就不是新课程,其实是打着人文精神的名,行着思想说教的实,把人文精神与思想教育简单地划上等号。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架空文本型——有的老师在草草地让学生了解一下课文之后,就深挖教材中的微言大义,诱导学生亦步亦趋地走向教参中的答案,然后再启发学生用自己的所见所闻,从不同的角度来验证由课文所引申出的思想内容的正确、崇高、神圣,最后老师和学生再来一次思想的升华,达到一节课的圆满结束。 目标僵化型——有的干脆在出示教学目标时,有意无意地暗示学生“学习什么什么精神、体会什么什么感情”,在“主题先行”的框架下,让学生带着脚镣跳舞。好像孙悟空再怎么跳,也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一样,看上去热热闹闹,其实还是在老师的划定的圈子里翻翻跟头罢了。 人为孤立型——有的甚至专门为“人文”而“人文”,把“人”与“文”割裂开来,不是把语言文字的熏陶渐染与人文精神的潜移默化处理得水乳交融,而是把一节完整的语文课孤立地划成截然不同的几块,语言文字本身魅力的含英咀华却抛在了九霄云外。这与过去的架空分析其实是一脉相传的。大概是受旧时“工具论”影响颇甚,而今非得来个矫枉过正不可。 一、什么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语境教学法的精彩运用-教育文档

语境教学法的精彩运用 语境是一切语文活动的言语环境的总和,任何语文活动都受语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阅读教学是师生在课堂语境中与文本及通过文本和作者进行对话的过程,这一对话过程存在着多重语境。李海林在《语境学与语文阅读教学》一文中曾指出:“语境是言语交际得以实现的环境系统,阅读教学的实质就是言语交际训练。基于这种认识,语文阅读教学必须依傍语境、结合语境来进行,以语境为核心。语文阅读教学实际上就是语境教学。”[1] 于永正老师的《惊弓之鸟》是运用语境教学法的一个精彩案例。该案例中主要运用了上下文教学法、情景语境教学法、虚拟语境教学法。 一、上下文教学法的运用 运用上下文教学法是由汉语句法的语义规则决定的。汉语语法的基本特点是“意合”,其基本规律是“已知的信息统帅、驾驭未知的信息,其在语言中的表现形式大体上就是‘前管后’或‘上管下’,即前字管辖后字的组配选择,上句启示下句的语义范围和陈述走向”[2]。在语文教学中运用上下文教学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上下文教学法,有助于确立文本回归意识,使语文教学回归到语文自身的学习和运用上来,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对课文本身的语言进行反复诵读和整体领悟,有助于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围绕课文的上下文展开活动,促进学生对课文语言本身的吸

纳、积累、领悟和内化。[3] 上下文教学法在《惊弓之鸟》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无论是词语理解、重点段的把握,还是有感情地朗读,都可见运用的踪迹。 (一)通过上下文语境,准确理解词语的含义 在《惊弓之鸟》教学中,在要求学生正确、流利地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于老师挂小黑板出示“惊弓之鸟、大吃一惊、信不过、孤单失群”几个词语。对于这几个词语意思的理解,于老师并没有让学生查字典获得,而是教学生“读书要边读边想,要想想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的内容。怎样理解词语呢?主要的办法是联系上下文。有些词语的意思课文中就有,只要认真去读,就会知道。”学生认真默读课文理解了词语意思后,于老师问“上面几个词语我们是怎样理解的?”学生齐声答“联系上下文理解的。”于老师不仅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能力,而且有意培养学生的上下文意识,教给学生运用上下文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 (二)根据上下文语境,据文选义 同形字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或可以做两个或两个以上分析理解的现象叫“一形多义”现象,一形多义是汉字的一个重要特点。多数汉字一字多义,那么怎么选择词语的意思呢?这要根据句子确定意思,也就是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根据上下文语境选择词语意思。比如于老师让学生比较

语文课如何才能上出语文味

语文课如何才能上出“语文味” 一、把握学科性质 “语文姓语”这是大家常说的一句俗话,但它简练明确地表达了语文教学的基本特征。语文是工具,需要学习训练,需要运用积累;语文又是人文生活,就要有情感、有审美,有文化积淀。《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在语言实践过程中,提高语言实践的能力。这就是要用语文这工具做手段,探索语文的无穷内涵。学生的多读、多写、多思、多问,是最重要的语文实践,是实现语文积累,提高语文学习文化品位的基本途径。比如说,有位老师在讲《桂林山水》一课,在学习描写漓江水一段时,组织安排了一系列训练。老师说:“漓江的水,静、清、绿”,同学们想一想,在静、清、绿之间用上什么联接的词,就可组成句子?同学们回答:生①漓江的水既静又清还绿;生②漓江的水不但静而且清还很绿;生③漓江的水又静又清又绿。接着,老师又说:其实这一句就是这一个小节的概括。这样概括地写一句,能使读者感受到漓江的美吗?如果把“静、清、绿“这三个词重叠一下,句子该怎么说?学生回答:漓江的水静静的。漓江的水清清的。漓江的水绿绿的。老师又说:词语一重叠,程度加深了,但还不具体。我们看着漓江的水不禁赞叹起来,如果使它变成感叹句,句子应该怎样组织排列?学生回答: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教者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语文训练的铺垫,来体会课文的语感,体会

漓江之美。这就是语文。北京市特级教师吉春亚这样说:我这里所说的“语文味”决不是借着“大语文”的旗号,改头换面的大杂烩,诸如内容开放无“度”的知识拼盘常识课,人文提升过“限”的不伦不类的教育课,教学目标贪“全”的各科杂烩综合课等,而是通过对典型“言语作品”(各科书面的、口头的、声像的教材)剖析、玩味,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语言材料(常用的词语,典型的成品等)学习运用语言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交际,逐步形成能够独立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同时,内化各种(知识的、思想的、情感的、精神的)收获。其中“言语形式”为特定的教学对象。如学习朱自清写的散文《春》,决不是为了记住春天具有“春风美”“春景美”“春雨美”等知识,而是学习朱自清先生如何抓住关键词语来描绘春色的,如何将情感用恰当的言语表现出来的,从而懂得这样运用语言的所以然。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真正是具有语文味的课堂。 二、定准三维目标 那么,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该如何体现其它三维目标呢? 1、让丰富的情感激荡于课堂 语文是最富有人性美和人情味的学科。读《桂林山水》,你会心驰神往,情不自禁地感叹“江山如此多娇!”读《卖火柴的小女孩》你会为小女孩悲惨的命运而伤感,为当时社会的黑暗而愤怒……情感折射出来的魅力是无穷的。情感的迸发,来自于文本本身。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

语文教学方法论简答题

《语文教学方法论》 1、根据教材,谈谈语文教学三大原则的含义。 参见教材第三章第一节第三点“语文教学原则的确立”。第69页到73页。 2、根据教材,谈谈有关叙事学与小说教学的知识。 参见教材第二章的材料延伸2“从叙事学角度看小说教学”。第52页到54页。 3、根据教材,谈谈语文课堂教学的结构组成。 参见教材第二章第三节“语文课堂教学结构”。第44页到50页。 4、根据教材,任选语文教案,分析其中的教学目标设计。 参见教材第四章,重点参见第三节“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表述技术”。第117页到121页。 5、根据教材,简要分析语文教学资源的含义和特点。 参见教材第二章第二节“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第39页到底44页。

1.请谈谈本课程提出的语文教学三大原则的含义. 答:语文教学三大原则的内容及其意义分别为: 一."授之以语”,突出语言文学的学科原则。这是从语文教学内容的角度建立的语文教学原则。它强调三点:(1)语文教学内容不能缺失;(2)语文教学内容主要指语言文学方面的学科知识;(3)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语文味”。"授之以语”的学科原则,有利于警醒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语文教学内容问题是语文教学的根本问题,在这一原则的规范下,语文课程内容建设以及语文教材内容建设更应该加快步伐,把体现汉语文学文化精华的、体现新时代新理念的语文课程内容和语文教材内容,提供给语文教师和语文课堂。语文教师也要努力提高自身语文素养,提高语文教学内容的转化和生成能力,使语文教学得以扎扎实实又生动活泼地进行。 二."授之以欲”,促进语文素养的发展原则。这是从语文教学目标的角度建立的语文教学原则。教学的本质就是"促进学生高速发展”,只有使学生得以发展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授之以欲”的"欲”就包含着"求知**”、"成长需要”、"社会要求”等一切与语文教学有关的愿望。只有实现这些愿望,语文教学才是有效的,才符合语文教学的发展原则。 "授之以欲”的发展原则,有利于提醒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自觉地以语文教育理想为教学动力,自觉地掌握语文课程标准的各项目标,自觉地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过程,关注学生学习语文的真实愿望。在语文教学中,"只教不懂的,不教已懂的”,让语文课堂成为满足学生发展的精神家园。 三. "授之以渔”,建构学习方式的长效原则。这是从语文教学方法的角度建立的语文教学原则。这个原则强调:(1)教学中不得简单教给学生现成的结论,而应重视教给学生得出结论的过程;(2)教师教给的方法要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不仅是当前学习的需要;(3)语文学习方法不仅是获取知识的手段,同时更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有密切关系。教学方法针对教师对知识的输出,学习方法针对学生对知识的输入。而"授之以渔”则是二者兼具:"授”字强调教师的输出,"渔”字强调学生的输入,也就是说,

谈语文教学的语文味

谈语文教学的语文味 “语文味”问题是语文教学中的老问题,但是近几年来,由于人们对语文性质认识的模糊,在教学中过分强调“人文性”的一面,淡化了语文的“工具性”,导致语文教学一定程度上的偏差。因此,回归语文的本味,强调本味语文、本色语文的呼声日渐高涨,追求语文教学的“语文味”成为当下一道突出的风景线。然而,“语文味”难道就是“语言训练”吗?究竟怎样完整地理解“语文味”?本文试图对此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语文味”辨析 所谓“语文味”,实质上是要求语文教学体现“语文学科”(而不是其他学科)的本质,体现语文学科的主要或核心特色。那么,如何理解“语文味”呢?它的“要素”包括哪些方面呢?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我们首先要回到原点,即首先要理解语文、语文学科(教学)、语文课程性质等问题。 中国独立的“语文教育”并不是自古就有,在古代,语文教育是与经学、史学、哲学、伦理学等教育融合在一起的,识字、作文与研习儒家经典结合在一起,仅仅是读经的工具和手段,德、才、学、识、能等都纳入“四书”“五经”“六艺”等学习之中。可见,“语文”当初的“根”是扎在“综合”土壤之中的,即是扎在具有综合意义的“中国文化”的土壤之中的。 1903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语文始独立设科。在此后颁布的壬戌学制中,语文学科在小学、初中称“国语”,在高中称“国文”。在1942年,叶圣陶就指出“学习国文就是学习本国的语言文字”。 关于“语文”,有不同的理解,经典的或主流的理解是“三老”(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的观点:叶老认为:“什么叫语文?平常说口语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吕叔湘对此也作过明确的解释:“这里所说的‘语言’是‘口语’的意思,这里所说的‘文字’是‘书面语’的意思,这样看来,语文教学就是‘口语’和‘书面语’的教学。” 据此,“语文教学”就是指以语文教材与课外读物等文字材料中规范的言语,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教学。语言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和核心,任何形式的语文教学都必须以语言实践为主体,为归宿。 上述阐述实际上表明的是“语文学科”基本性质的一个方面——工具性。所谓工具性,叶老认为“语文是工具”,这个“工具”既是生活的工具,又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其他学科的工具(基础),还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工具(终级目标)。 这里有必要指出:体现语文“工具性”的“语文味”不仅仅是“语言实践”之“言语训练”,不仅仅是听说读写、品词析句等训练,它还应当包括“思维训练”,也就是说,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文工具的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一点最容易被我们忽视,尤其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由于过分强调“小语”姓“小”而形成的“浅化现象”,教的都是那些“一望便知”的东西,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从某种角度讲,学生的精神成长史就是其思维发展史,思维发展是学生发展的核心。因此,注重课堂的“文化含量”(思想力量)和“思维含量”(思维训练、思维深度),注重课程资源的整合,力求“为学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钱理群语)应是语文“本体价值”的题中之义,也是“语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随着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们欣喜地看到,新课程理念已深入人心,我们的语文教学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得到了重视,但仍存在各种弊端。针对语文教学的时弊,许多教育专家和一线语文教师呼吁:要把语文课上出纯正的“语文味”来,呼唤原生态语文、本色语文。下面从五个方面说明语文课应充满“语文味”的重要性。 一、追求本真语文,上出语文味 在新一轮课改的大背景下,那种省略了沉静的训练过程,只呈现热热闹闹的学习结果的语文课,那种以部分优秀学生的精彩发言掩盖其他学生学习真相的语文课,形式花哨、内容苍白,以貌似厚重的说教取代文字品读,失却了纯真的“语文味”,离学生真实的生命太遥远。我们认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要让学生静心读书、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踊跃发言,能说会道善写,正确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顾之

川博士说:“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会想方设法培育学生对祖国语文的热爱,引导他们意兴盎然地走进语文的缤纷世界,感受语文学习的无穷魅力,在阅读与写作的实践中‘学得’语文,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审美和探究能力,从而提高其语文素养。”章熊老师也说:“学生语文学得好,是教师‘引’出来的,不是靠老师‘讲’出来的――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学生的工夫不是花在读文章上,而是花在记老师的这套分析上。” 语文课确实需要安排一定的读书、思考时间,须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贵自得”的道理。我们的语文教师不妨大胆地把课堂阅读和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不要作过多的分析讲解和繁琐的训练,遏制学生的主体创造意识。只有给学生读书的时间,才能让他们体会到语言文字的魅力,通过有效的语言品味活动,真正融入作者的感情世界。只有安静地学习、思考,才能把“语文味”融进学生的心灵,让语文课堂返璞归真,变“一言堂”为“大家堂”。 二、关注文本阅读,咏出语文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语文阅读教学的关键是要找到一把解读文

论初中语文改善后的标准的具体教学方法

论初中语文改善后的标准的具体教学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1年版》下文简称“修订稿”在课程定位、课程目标与 内容、课程实施以及附录等各个方面,都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下文 简称“实验稿”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与完善。改善后的课程标准在很多方面实现了进一步 的融合,将对今后的语文课程改革起到更积极的引领作用。 一、平衡性:语言文字的运用和思想文化修养提升之间的进一步融合 修订稿在“课程性质”中开宗明义:“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 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 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段描述进一步清晰了语文课程的定位,明确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不是知识 性课程,也不是理论性课程,而是实践性课程,因此,语文学习不在于掌握静态的语文知识,获得知识的“带宽”。语文也不是单一性课程,或语言学、或文字学、或文章学、或 文学,而是综合性的基础课程,因此,语文学习不能只顾及一方。语文学习的任务主要有 两方面,一是培养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二是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体现语文学 科的育人价值。更为重要的是,两者密不可分,高度融合。 因此,我们绝不能片面理解语文学科的性质,随意曲解“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 观点。工具性一旦和思想文化绝缘,语文教育必是死的,最终将只剩下躯壳;人文性一旦 和语言文字脱钩,语文教育必是虚的,最终只能使语文不像语文。 这属于本体论范畴,它应当是语文教师的思考基础与认知背景,如果缺少对这一点的 正确认识与基本理解,就会影响日常教学行为。但前些年,不少教师过于注重人文性,在 教学中往往注重对内容的理解感悟,注重拓展延伸,注重旁征博引,忽略了对语言的含英 咀华,忽略了文本形式。很多时候,语文课偏向了文学课。而近些年,在强调“语文味” 的背景下,有的教师教《向中国人脱帽致敬》,仅要求学生体会主人公答辩的机巧睿智和 文章层层推进的写作手法,字里行间弘扬的民族志气、民族自尊和对文化认同的坚持,则 成了可有可无的东西,或者只成为一种点缀和装饰。还有的教师上公开课不愿教《清贫》,即使勉强教之,也只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描写和行动描写上,不敢让学生从字里行间去体会 方志敏甘于清贫的可贵品质,去感受其坚定的革命志向和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以为这样 的教学会缺失“语文味”。可以说,在今日的部分语文课堂上,人文精神枯萎、终极关怀 泯灭、工具理性泛滥的情况又开始占上风。 修订稿指出,“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 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的引领作用……”当前,社会上时有人批评语文教育过于注重道德教育,怀念上世纪三四

回归本色让语文课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回归本色让语文课充满浓浓的语文味 摘要:所谓“语文味”就是要求语文教学体现“语文学科”(而不是其他学科)的本质,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语文课具有“语文味”就必须回归本色,走“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常态之路,追求“真、纯、实、活”的语文教学境界。 关键词:语文味;本色;大道至简;激情;勿本求实 时下,“回归本色,让语文课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已经成为广大专家学者、一线教师的共识。那么什么是语文味呢? 所谓“语文味”,就是要求语文教学体现“语文学科”(而不是其他学科)的本质,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不断地提高人文素养,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要达到这一目标,就要避免语文课成为其他学科知识的拼盘,掩盖语文本身的味道,回归“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常态路子上,追求“真、纯、实、活”的语文教学境界。 那么怎样才能让语文课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呢?以下是笔者在日常教学实践中的感悟和做法。

一、冗繁削尽,大道至简 曾经听过一节语文课,课题是《老人与鸟》。内容讲的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最后赢得动物信任的故事。为了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精彩纷呈,上课教师一会儿用多媒体展示美丽的图片,一会儿组织小组讨论,一会儿来一段内心独白……教学环节繁复,课堂气氛热闹,像一场多幕大戏。这堂课上教师导演、主演及剧务等各种身份集一身,而课堂的主体学生却成了观众。 课后,我认真地思考了这堂课的教学:如此文质兼美的文章,为什么通过老师的教学,让人有了支离破碎,雾里看花的感觉?经过分析,我觉得主要是作课教师对新课程理念认识上的不到位使然。这位教师把语文课弄得太繁杂、太花哨了。语文学科的本色应该是学习语言,提高人文素养。语文教师应该凭借简约的教学内容、简明的教学目标、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简简单单、实实在在地教语文。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十分注意教学环节设计的简单化,力求每节课上都有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围绕文本内容,朗朗读书,细细品位,默默思考,交流碰撞,读写结合,让课堂彰显浓浓的语文味。 二、身心投入,情满课堂 课堂上能打动学生的是情,能感染学生的是情,能震

语文教学要有“语文味”

语文教学要有“语文味” Chinese teaching should have "Chinese flavor "

语文教学要有“语文味”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 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 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本教案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 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内容提要】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与发展”,“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还要重视学生的 语言实践能力,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这些要求,告诉我们语文教 学要遵循语文教学自身的规律,上出语文教学的特点来。而这 “特点”,笔者把它称之为“语文味”―--:语文教学要有情感, 要有美感,要有语感. 【主题词】语文味情感美感语感 是指语文教学要有“情感,美感,语感”。 语文教学能给学生一种“立体的形象”,那将是给了学生极 大的精神享受。这“立体的形象”就是情感,美感、语感完美的 和谐与高度的统一。语言文字是表情达意的,蕴涵着情感,美感,语感。因此,语文教学要突出这一特点,上出“语文味”来,让

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欣赏品评、体验领悟到一种情感,一种美感,一种语感,获得立体的形象。 一语文教学要有“情感” 注重情感的体验是《语文课标》对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语 文课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的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色彩, 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不去引导学生体验、感悟、品评这种情感,如果学生没有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就不能对文章所描写 的人物形象、景物、故事情节等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更不能对表 现这些内容的文字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对课文情感的体验、 感悟是至关重要的。 语文教学之所以具有激动人心的魅力,主要在于它自身溶入 了丰富多彩的情感。情感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教学情感亦一样。教学情感是教师与学生共同的复杂的心理现象伴随着对文本 认识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不能 开启学生的情感之门,使之与教师、与文本、与作者之情产生情 感“共鸣”,那么,这教学活动便是干瘪空洞,枯燥无味的躯壳。“情感”是否“共鸣”,是教学情感,乃至教学活动的关键。教 师讲课冷冰冰,似三九天之冰雪;象机器人一样虽有声而无情, 虽有行而无内涵。这无激情的教学,必然得不到有激情的听课。 这样的教学活动,台上台下死水一潭,教学效果必然不尽人意。 只有把教学情感交流、沟通得恰到好处、水乳交融、和谐统一,

小学语文课堂如何上出“语文味”

小学语文课堂如何上出“语文味” “语文味”之本义,或如许慎所言,“语,论也”、“文,错画也”。在语文教学中,前者即阅读,后者是写作;两者合一,也包括了对语言文字的品味和欣赏。所以说,语文课堂的本色,就是语与文之本身,就是阅读、写作与品味。所谓的坚守“语文味”,也就是坚守这三者。语文老师的课堂有了这三点,也就让语文的教与学有了灵魂、有了思想、有了新的生命。 一、在阅读教学中体现教师阅读的“语文味” 首先,很多老师都推崇阅读,甚至达到了至高无上的程度;无论是王菘舟老师的“诗意语文”,还是于永正老师的“简单语文”,无不如此。这种推崇,即便如前述两位名师所言,其方向所至,也无一不是对学生而言,而非首先指向语文老师本身。这显然有所不

妥,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读书是最好的备课”,――这“读书”是针对老师而非学生;进一步讲,有了老师的广闻博览,才会有课堂上的精彩呈现;有了老师的出口成章,才可能有学生的妙语连珠;有了老师的旁征博引,才可能有学生的亲师信道。所以,在语文课堂的阅读之先,老师的阅读必要先行。 其次,老师的课堂阅读,更多的是作榜样于学生的范读以及对学生阅读的指导。这种范读,第一层含义就是老师的率先垂范,有老师的阅读在先,学生才会有样学样。例如,鲁迅先生的“先生”在学生读书时也在读自己的书,就是这样一种“样子”,就会影响到学生也会爱上读书。第二层含义是为学生服务的有关读书技能和技巧的示范朗读,如朱自清先生在《诵读教学与“文学的国语”》中所说,“教师时常范读,学生时常练习,习惯自然,就会觉得白话文并不难上口”。

有了这种示范指导,学生才会懂得如何去正确的读一篇课文。如何正确的传递感情、如何把握重音、如何停顿与断句等。自然,这又必然先需老师熟练地掌握阅读的技能、技巧和艺术。 二、在写作教学中体现教师书写和写作的“语文味” 对于写作教学,我以为是“写”+“作”的教学。“写”就是书写,既可是老师的手写笔划,亦可是老师的板书讲解,一笔漂亮的汉字或简单却不失优美的勾画,同样会体现出浓浓的语文味。对小学生而言,提高书写的能力,在很多时候就是从对老师的书写模仿开始的。就“作”而言,有了工整、有力、清楚、优美的书写,读者才知道你写的究竟是什么,否则就是一片涂鸦,无从认识。而“作”就是作文,其开始,可以是对课文的补白、可以是对范文的模仿,也可以是独立成

语文课要有语文味

语文课要有语文味 “语文味”既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更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并不是所有的语文课都有“语文味”,一辈子都教不出一节有“语文味”的课的语文教师并不是不存在。怎么做到有“语文味”呢? 一、净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内环境,尽可能把不是语文或不具有“语文味”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 具体说,首先要知道哪些东西不属于语文。有人问一位著名的雕塑家:“你是怎样把石头雕成人像的?”雕塑家答道:“把石头上不是人像的地方去掉。”目前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特别是说明文教学中,大量存在着过分关注课文中的自然科学知识,把语文课教成了天文课或地理知识课的现象。 二、最原始的、最细小的、最基本的一些问题而有时候往往是最有质量的,语文教学不能只大不小 什么是我们语文教学最基本、最细小的问题?应当说是围绕字、词、句,乃至于标点上的。而研究问题首先应该从细小的问题开始,然后带动全局。因为最细小的问题用现在的语言来讲,它往往是全息的,可是当今的语文课往往缺少了这一点。

回到我们语文课上很简单的方位词“边”,黑板上画了赵州桥的外形,叫学生评价,我画的外形图好不好啊?好!美不美啊?美!但是对不对呢?它缺了几个小拱?要求让同学把话讲清楚,缺在哪里呢?各自两个小拱!在哪里呢?两边。两边不对,两边到了大桥的外部,应当是“两肩”,“大桥两肩各有两个小拱”,茅以升作为一个桥梁学家,创造性地用了这个“肩”字。从此以后世界就出现了“肩拱”的专利,不能用“两边”。用“边”字用得“最好”的是陈水扁,“海峡两边”,就把两个部分各自独立了。基辛格代表尼克松先程访华,周恩来总理与基辛格讨论的就是这个问题。两个智慧的头脑,最后创造性地用了“海峡两岸”。有时候乃至于一个标点。如《荷花淀》的女人对男人说“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有个印刷厂粗枝大叶,印错了,将“我不拦你。”后的句号,改为“逗号”,孙犁发现了这个问题:“这是原则性的错误”。为什么呢?因为“你走,我不拦你。”句号表示停顿,然后以商量的口吻说,那家里怎么办?爹老了,孩子还小,村里的男人都走了,这个担子叫我怎么担当得起来呢?这表现了女人的温柔而又刚毅的性格。但是把句号改为逗号,连起来,整句话就变成责问:“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变成“你说说看,爹老了,孩子还小,你倒潇洒,一走了之,要走大家一起走”的口吻。孙犁提到了很高的高度,这个标点错了,是原则性的错误,改变了当

语文味影响深广的主客观原因

语文味影响深广的主客观原因-中学语文论文 语文味影响深广的主客观原因 钱冰山 名师魏振廷认为:“语文味是本世纪最初十年,对我国语文界影响最大的教学理念。”也有老师认为:“语文味是影响了一个时代的教学理念。”我们认为,在本世纪最初十五年的中国语文界,语文味是影响最大的教学理念之一。 语文味教学流派走过的道路,是一条曲径通幽,摇曳生姿的路。 2001年程少堂老师在语文界首次提出语文味学术理念,并开始了语文味理论与实践的探索。2006年8月23日,程少堂60万字的教育理论专著《程少堂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出版,深圳《深圳特区报》《深圳商报》《晶报》《特区教育》或发表书评,或进行专访,在深圳教育界引起巨大反响。2006年9月4日,深圳《晶报》用整版篇幅发表了对程少堂的专访《我想创立深圳语文教学流派》。2006年10月24日,《南方都市报》“深圳杂志”版在“本土教育家程少堂”的标题下,用两个版的篇幅,对语文味理念、语文味教学流派,进行了深度报道。2007年,《程少堂讲语文》入选于漪领衔主编、教育部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名师讲语文”丛书,该丛书遴选全国20位新生代语文名师,每人著述一本,每本25万字,程少堂是华南地区入选该丛书的唯一名师。《教育文摘周报》等多家报刊将程少堂作为封面人物作深度报道。2009年教育部《中国教师报》《基础教育》杂志社举办“建国六十周年专题活动——从课堂里走出的100位教育家”评选活动,程少堂入选。《南方都市报》用十数版大篇幅推出“深圳教育发展白皮书”,其中发表题目为《朱清时、章必功、程少堂等名字让深圳的教育具备改革锐气,生动如诗》的长篇报道,文章首段指出:“他们都以卓越的方式在深圳教育史簿

如何让语文课堂散发出浓厚的语文味

如何让语文课堂散发出浓厚的语文味 创造充满语文味的课堂,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使人文性与工具性和谐统一,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的不懈追求。什么是“语文味”?怎样让我们的课堂焕发出“语文味”?雕塑家说,要把石头雕成人像,就要把石头上不是人像的地方去掉。同样的道理,要让语文课焕发出语文味,就要舍弃那些不是语文或者不具有“语文味”的东西,就要删繁就简。叶圣陶老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只能作为教学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靠教师的善于运用。”因此,精彩,在研读中诞生;语文味,在简约中演绎。 一、“语文味”来自于对关键字词的咀嚼 表意是汉语言特有的特征,正是这一特征使得文字显现出丰富的生命,能够对词语做好品味有利于提升对文本的鉴赏水平。假如不重视词句的推敲,缺乏“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这种非常执着的钻研精神,也难以把握真正的“语文味”.不管是对文学作品来说还是对文字应用来说,词句对于文本鉴赏而言好比对一枚橄榄,咀嚼得越细腻,回味起来越发香甜。因此,依靠对关键字词的精准把握来带动对文本的解读方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应广泛地使用。在课文《第八次》中,学习“招集”一词时,我让学生把这个词和“召集”作比较,认识到虽然都是招呼人们聚集起来的意思,但读音却不一样;学习“唉声叹气”则结合生活的实际运用来理解词义。 二、“语文味”来自于对文本的自读自悟 阅读对于学生而言属于个性化的行为,要确保学生的主体性能够得以充分地调动,使学生可以直接面对文本,同时结合现有的知识经验和文本之间进行对话,圈点勾画,进行批注,唯有亲身采取阅读实践,才会真正有所收获,才会有效提升阅读水平,语文素养得到发展。为了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习惯,教学中我经常要求学生读了文章后,随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理解体会。例如学习《第一次抱母亲》,学生在文章的结尾这样批注:“母亲真的睡着了吗?没有,因为作者看到,母亲流出了泪水,那是幸福、欣慰的泪水。我真的希望这一刻能够永远,母亲为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 三、“语文味”主要来自于两方面,即诵读和积累 从本质而言语文是依靠读与写这两条腿走路的。同时在路方面也有两条,第一条路即教材与各类读物,第二条路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正是因为这样语文教学对积累和诵读格外强调。诵读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主要的积累方式,而生活也是进行语文积累的重要来源,例如可以从生活中积累一定的词汇、语文知识、语感,所以某种程度上说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例如学习了《早》,拓展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学生设计个人名言;学习了《第一次抱母亲》,推荐阅读描写母亲的相关文章……这些积累和拓展只要运用得好,我们的语文课怎能不散发出“语文味”呢? 四、“语文味”来自于人情人境的体验 语文课,需要书声朗朗,也需要静思默想;需要表情达意,也需要心领神会;需要听说读写,也需要体验熏陶。把语文上成思想教育课,重人文轻工具,不行;把语文上成语言文字的训练课,忽视语文的丰富人文内涵,这当然也不可取因此,高明的语文教师会找准“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触发点,由此披文入情,将两者和谐统一,而不露痕迹。 以《二泉映月》教学片段为例:

语文课堂教学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语文课堂教学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语文课堂教学到底要教什么?语文课堂教学到底要怎么教?很长时间以来很多老师为此而感到万分的困惑,现在提出几点可供借鉴的方法提供给每位教师,希望你们能够在此基础上深入自己的课堂,以文本为基础,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走进文本,挖掘文本,让每一个学生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得以提升。 1、每教一篇文章之前必须思考:学生学习这篇文章要学什么?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教师必须得充分地阅读文本才可以真正了解文本所要传达的真意,才可以真正了解学生要学什么。 2 、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他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他是用什么方法把他想要表达的情感表达出来的?学生正是通过这些知识点的学习来真正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然后在此基础上了解作者是怎么写的,如果换做是我我要怎么写,于循序渐进中提高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 3、每节课学生都要有书写的内容。经常我们的语文课学生只是在理解文章内容,感悟文章感情,学生动眼、动脑,却常常被忽略了用手,而学生对文章中字词句的认识与理解是离不开动手的,让学生动手写是语文课堂教学基本的要求,而且提笔就是练字时,就这样,在字、词、句、段、篇的学习中学习真语文。 4、每一请文章的教学必须要有自己的思考。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基础技能、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课文学习的最终目的也是为这些目的服务的,因此我们要思考我要通过怎样的方法借助

文本来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同事、领导来听我的课,对于他们提出的意见在吸收的同时要思考哪些是我可以借鉴的,那些是我不需要的,我是照单全收,还是细化吸收,要思考。 5、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走进文本,以读为本,以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抓住文章中一个又一个点深入到文章中,挖掘出我们可以挖掘出来的重点与难点。 6、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提有价值问题的意识,切忌提填空式的问题,那就等于是给学生画了个圈让学生往圈里跳,那样的问题是毫无意义的,对培养学生思考与分析的能力毫无价值。 7、出现冷场情况不要急于伸出援手,冷场时恰恰是学生最好的思考时间,此时我们可以做的就是静静地等待,等待学生思考后给出的答案,那怕它并不完美,但却是最真实最有价值的,我们再在学生答案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不可否认,新课改为语文课堂教学注入活力,过去的“满堂灌”“一言堂”已逐步被师生间平等,民主的对话所取代,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教学方法发生了很大改变,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也出现了几个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要注意语文课的形式: 新课程提倡“对话教学”,就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文本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 我们一谈到语文,就会想到那深沉悠远的文学底蕴,那洋溢着作者独特个性的文字,那缠绵悱恻,丝丝缕缕的情思,那天上人间神游八极的恢宏想象,那入木三分的思想深度等等,如果没有这些语文将会变得多么枯燥无味。 因此,在我看来,语文具备五味:文学韵味、独创性、情味、想象力以及思想内涵,这五味即相互联系而又相互补充,然而在这五味当中,独创性是语文味中的具有关键意义的一味。有了独创性,语文中的其他味才会卓显它不同凡响一面。 1书本中的语文味 创造让文字具有了魔力,摇身一变就蕴味万千,一个“月亮”便让钟情它的诗人幻化出万千姿态,万千思绪来,如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王建《十五夜望月》“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些月亮在作者笔下,或壮阔、或柔情、或娇媚,形态万千,而每一种状态当中却寄托了作者同样而又独有的思乡怀远的情怀。然而,月亮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中也会触动作者不同的感思。月亮还不止被用来寄托思乡怀远情怀,也曾被无数古人先哲用来感叹时光流逝,感慨世事无常等等。 然而对于一个语文教育者来说,如何把这种独创性的思维应用于课堂,让课堂五味俱全,这真是一门艺术。 2授课过程中的语文味 课堂上,教无定法,曾听老教师说,他们曾听一男一女执教同一篇文章《沁园春?长沙》,在授课过程中,其中男教师加强教读的力度,男教师本身声音浑厚,授课富有激情,把这首诗教的“气势磅礴,激情飞扬,有阳刚之气”而女教师则突出情感教育和语言讲练这两个环节,故教的荡气回肠,而又丝丝入扣,想方设法,让自己的课堂突显个人风格,由此来凸显独创的语文味。 在授课导入时,也不能千篇一律,在上课之前,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曾听过这么一堂课,上课后,当学生和所有听课人后,老师慢腾腾地走上讲台,然后就趴在桌子上蒙头大睡,这是怎么了?所有人心里都有这样的疑惑。大约过了五分钟后,教师才抬起头来,在黑板上写下《破阵子》辛弃疾,而这堂课的主要内容也是让每个学生模仿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那次听了许多课,然而至今仍留在记忆中的都是这一节课,正因为这么独特的导入,才让我至今无法忘怀。以独特的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厚重而又古典的语文味。 授课期间,在分析语言上,也要用独创性的方法来调出语文味。例如在解读

语文(心得)之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语文论文之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迪口中心小学游桂霖 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如沐春风,教师们为了跟上课改步伐,主动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式。但部分教师忽视文本载体导致灵魂与载体的脱离,忽视文本重点导致教学的面面俱到,忽视文本意义导致对意思过分追求……忽视文本导致语文课堂高耗低效。语文是文火细炖的慢功夫,只有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品味、积累、运用,才能将语言、知识和情感等转化为语文能力,积淀为语文素养。语文课堂只有植根于文本语言这块肥沃的土壤,语文教学才会迎来艳阳天。 一、拾起童心,以热情悦纳文本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这是语文教学长期肩负的任务,在小学生中最受儿童欢迎的文章有:童话故事,科学幻想故事,儿童诗等,而一些说明文、科普类文章等往往不受青睐。“课本无非是个例子”,“小学语文教材不是语文教材的唯一凭借”,这时候,教师要蹲下来拾起童心,以自身的热情带动学生,不仅需要有技巧有智慧,还需要付出情和爱,教师应当树立新的教材观,使有限的教材发挥出无限的育人功能和无限的价值来。另外,不应老关注教本,一个个有生命有灵气的学生才是要真正关心的“教材”,学生对教材才有真正的发言权,选择权和主动加工权。应把课本彻底地放给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兴趣学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真正成为教材的使用者、研究者和改造者。 每当新学期伊始,当同学们兴趣盎然地拿到新书时,我让每位同学利用一周的时间通览教材,从中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课文,进行精读。他们在小组使用学习中或读、或背、或讲、或演,学得有滋有味,在疑难处还请求老师或别组同学帮助,每次上语文课,孩子们都争着向我推荐他们想学的课文。正如《论语》中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二、纷呈精彩,以纯情解读文本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