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历史

历史

历史

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学习方法指导]五种记忆方法轻松玩转历史魏晋升2014-01-27 [学习方法指导]2014届高考从历史图片中提取信息专题训练魏晋升2014-01-26 [学习方法指导]2014年高考历史解题方法与技巧指导魏晋升2014-01-05 [中国古代史]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以及各朝皇帝顺序魏晋升2014-01-04 [二轮方法指导]方法指导:“从历史图片中汲取历史信息”专题训练[学案]魏晋升2013-12-14 [选修一高考复习资料]复习提纲:选修一全册【课标版】【提纲6】魏晋升2013-08-31 [文史常识]文史常识:2014年高考历史文化常识汇编[备考资料]魏晋升2013-08-31

历史文化

文化遗产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绘画、遗物、铭文等文物;在景观,建筑样式结合等方面具有突出价值的建筑或建筑群体;从历史、美学和人种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工物品或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的物品和工程,如故宫、秦始皇兵马俑等。历史文化遗产是指具有一定历史意义,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存在历史价值的文物,其主要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各类文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意识形态以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当时生态环境的状况,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文物的保护管理和科学研究,对于人们认识自己的历史和创造力量,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认识并促进当代和未来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天津是北方地区妈祖文化的中心,故有“南有湄洲妈祖庙,北有天津天后宫”之说。妈祖文化是天津历史文化的重要渊源之一。“先有娘娘庙,后有天津卫”的民间谚语,充分说明妈祖文化在天津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天后宫为中心的古文化街已经成为享誉中外的观光胜地和展示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以文化街和海河为依托,举办首届天津妈祖文化旅游节,有利于保护和挖掘天津的历史遗存,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利于增强同全世界华人,特别是港、澳、合同胞的感情交流,加强海峡两岸的友好往来与合作;有利于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影响力,带动文化、旅游事业和地区经济的加快发展。

天津市人民政府将举办天津妈祖文化旅游节列入今年市政府20件实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海内外的积极响应。经初步接洽,台湾、香港、澳门和福建地区的民间组织和旅游部门将组织近千人来津赴会,共襄盛举

成都历史文化探源

美国《时代周刊》评论成都宽窄巷子历史文化街区,说:“welcome to china′s china”,翻译过来是:“欢迎体验最中国的原真生活,欢迎体验最原真的生活中国。”把这句话再演绎一下就是:“成都,最中国。宽窄巷子,最成都。”成都是生活中国最原真的标本,宽窄巷子是成都生活最原真的标本,是少城绝版的缩影。这有它的根,有历史的渊源,有文化的根底。中华文明有上百万年的文化根系,有上万年的文明起步,有5000年以上文明古国的历史。作为中华文明中一种有特色的地域文明,成都有4500年以上的城市文明,三千年城址不迁,二千五百年城名不变,这在世界历史都市之林中也是仅见的。所以,成都是生活中国的历史标本,宽窄巷子街区则是现实的样板,所以,“最中国”。我就从这个历史渊源和文化根底讲起,以“老”字开篇。 “老”字开篇 若说上海可贵的是新天地,那么,成都可贵的是老天地。少城是成都的老天地,宽窄巷子是绝版的少城,绝版少城是成都老天地的绝版。上海的石库门和成都的少城都有中外或东西融合、与时偕行的因素,不同的是:石库门的新是时尚的,也是近代的。少城的老是历史的,也是潮流的。 从外观看,宽巷子有些窄,窄巷子反而有些宽,错位视觉宛若人生舞台: 宽巷子的“窄”是逍遥人生的印记。 窄巷子的“宽”是安逸生活的回忆。 逍遥安逸,慢游闲散,行云流水,顺其自然的生活享受和生活态度,是成都人的精髓,是仙源故乡人居环境的神韵。 大自然给了“天府之国”生活方式特殊的优遇和优惠,这优惠也是蜀人的智慧和奋斗长期勤勉的结果。大自然也给“天府之国”带来灾难,灾难考验着蜀人乐观、不屈,抗争的英雄精神,考验着蜀人“天地之间人为贵,生命至上”的传统精神家园。他们把“5〃12”大地震,看作不过是自然之神开的大玩笑,蜀

浙江历史与文化

参考书目:《浙江文化简史》 作者:佘德余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读书报告 ——论浙江宗教文化浙江地处东海之滨,方圆10万多平方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小的省份之一。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也是我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据考证,在浙江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早在10万年前就已经有人类生存。因此,浙江区域文化包括了史前上古越文化、有文字记载的于越部族和越国文化、秦汉以后的浙江文化三部分,从区域而言,浙江文化史也是一部越文化史。 我的家乡——舟山坐落在浙江东部海岸线上。春秋时,舟山属越,称“甬东”(甬江之东),又喻称“海中洲”。公元738年(唐开元二十六年)置县,以境内有翁山而命名为“翁山县”。公元1073年(北宋熙宁六年)更名“昌国县”。“意其东控日本,北接登莱,南连瓯闽,西通吴会,实海中之巨障,足以昌壮国势焉。”。1687年(清康熙二十六年)再次设县,更名“定海县”。“海定则波宁”, 以祈“海波永定”。然而即使是一名土生土长的浙江人,我却对浙江的历史文化发展都不甚了解。在拜读了《浙江文化简史》一书之后,我收获颇丰。 《浙江文化简史》一书共分为十章,首章对浙江文化的含义、沿革及总体特征首次作了较为明确的界定和论述。其余九章分别从生成环境、经济科技、学术、文学、艺术、教育、宗教、风俗等方面,从文化上进行阐述和论证,最后以浙江文化在海外的传播和影响作为总结,资料丰富,引证有据。然而作者并不打算让《浙江文化简史》仅局限于对浙江文化发展的简单梳理和史料的简单汇集,而是

竭力要理清其中演进的轨迹,同时探索其中内在规律,挖掘其深刻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把很大一部分笔墨花在了对文化的界定、对浙江传统文化特征的概括以及对浙江文化历史渊源和地域背景的解析上。这是本书最强的闪光点。同时,本书采用横向块状结构框架和纵向论述相结合的方法,各章主题鲜明,内容集中,历史演变的进程清晰,具有较丰富的知识性,语言明白晓畅,通俗易懂。 本书开端详细介绍了“浙江”一词的种种由来,这让身为浙江人的我顿时感到兴趣浓厚。“浙江”原是河流的名称,其得名,《山海经》、《史记》、《汉书》、《越绝书》、《吴越春秋》均有记载。《汉书·地理志》、《水经注》也称“浙江”。而“渐江”一说也有出处,据王国维《浙江考》,“浙、渐为一”,渐江即浙江。由此可知,“浙江”之名,秦汉以前已有。然“浙江”之得名有四说:一谓浙江上游受婺、衢、歙三江之水,水出两山间,盘回百折,故曰“浙”。(燕肃之说)二谓钱塘江口,浙山正居其中,潮水投山下,折而出,故曰浙,所谓浙山,即赭山。(此为东吴时余姚人虞喜之说)三谓钱塘江之曲在富阳、杭县、萧山三县之间,以袁家浦一带之吵嘴尖向东延伸,形成三折。四谓浙江从太湖来,大势南流,绝钱塘江,复折而东,故曰浙,所谓江,即长江也。(此说为晋灼,清代阮东宗之)由此可见,简简单单的“浙江”二字,仔细探究其前世今生,来源却不简单。 纵观全书,其中的第八章——浙江的宗教文化一节瞬间吸引了我的目光,这与我从小到大生活的环境有关。众所周知,舟山市内坐落着享誉海内外的佛教圣地普陀山,普陀山的佛教历史悠久,作为观音道场初创于唐代。至嘉定七年(公元1214),朝廷赐钱万锣修缮圆通殿,指定普陀山为专供观音的道场,与五台山(文殊道场)、峨眉山(普贤道场)、九华山(地藏道场)合称为我国四大佛教名

石狮传统历史文化探源教案

课题石狮传统历史文化探源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石狮历史文化,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说:让学生的把爱乡爱国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 教学过程: (一)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石狮的哪些历史呢?谁知道,我们请他来介绍一下。 学生发言 (二) 1 坐标为北纬24°39′-24°49′,东经118°35′-118°48′。面积189.2平方千米。人口31万人(2006年)。以汉族为主,还有回族、满族、畲族等少数民族,通闽南方言。 2、让生说说石狮都有什么特产? 学生发言 3、相传隋代此处有一风穴,故名凤里,后建凤里庵,建有石亭,旁立一对石狮,名为石狮亭,商旅往来,以石狮为标记,久之遂成惯称。 1942年设石狮镇,属晋江县。1949年9月2日解放。1987年12月17日,析晋江县石狮、蚶江、永宁3个镇和祥芝乡,置石狮市,由泉州市代管。1988年9月30日石狮市正式成立。 唐武德元年(618年),石狮境内行政区域属建州南安县。开元六年(718

年),析南安东南地置晋江县,石狮境域属泉州晋江县。宋初,石狮境域属平海军晋江县,后属泉州晋江县。元代,属泉州路(一度改称泉州府)晋江县。明代,石狮境域属泉州府晋江县。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增设晋江县石狮分县。以晋江县贴堂县丞驻石狮街,代管安海。乾隆三十五年,石狮县丞移驻安海旧通判署,嗣后,改设安海分县,石狮一带事务仍归晋江县处理。清代,石狮境域属泉州府晋江县。民国元年,石狮境域属南路道晋江县。民国三年,属厦门道晋江县。民国十六年,属福建省晋江县。民国廿三年7月,属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区晋江县。民国廿四年10月,属福建省第四行政督察区晋江县。1949年9月,石狮境域属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晋江县。1980年1月,属晋江地区晋江县。1986年1月,属泉州市晋江县。1987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石狮由镇升格为省辖县级市,并作为福建省综合改革试验区。

祖国历史文化

祖 国 文 化 在 我 心 中 祖国传统文化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发展的思想基础,可以叫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精神的内在动力,即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点。因此,(1)钢健有为;(2)和与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协调。"这些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张岱年:《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1辑,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庸"观念,虽然在过去广泛流传,但是实际上不能起推动文化发展的作用。所以,"不能把'中庸'看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张岱年:《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学

术月刊》1986年第12期。)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还表现为以德育代替宗教的优良传统。(张岱年:《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载《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论集,东方出版社出版) 中国历史语文文化简介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历经沧桑的文明古国。我国虽然历史悠久,但是在大家的心中有一段忘不掉的经历。抗日战争、虎门销烟、九.一八、七.七事变都历历在目。但我国的历史也有光辉璀璨的一面。 是古人发明了汉字。很久以前,古人并不会写字、记事,有人想出了绳结记事法,但是太麻烦了。就有一位叫仓颉的人发明了甲骨文。 在我国的文化史上那些诗人、文学家是不可缺少的。文天祥的《过零丁洋》是千古绝句;孟郊的《游子吟》歌颂了伟大的母亲;李白的《静夜思》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还有那些著名的文学家。司马迁的《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绝唱,无韵之离骚’;孙武的《孙子兵法》是古典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孔子写的《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分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

中国历史主要朝代名称探源

中国历史主要朝代名称探源 江西/邓夏生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经历了众多重要的朝代,各朝代名称彰显了该朝代历史起源和发展的基本特点。纵观中国古代史上的主要朝代,其名称溯源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根据建立者或其祖先的居住地,或其祖先为该地区首领或领袖人物而确定,侧重于建立者或其祖先发迹的空间特点。例如:公元前2070年建立的夏朝,因其祖先禹是夏后氏部落领袖而得名;公元前1600,汤定国号为商,是因汤的始祖曾居住在商,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都于殷,所以商又称殷商;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是因其祖先曾居住在周,周又分西周和东周;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了宋朝,因其本人曾是后周殿前都点检,领宋州归德军节度使,故取“宋”为国名,宋又分北宋和南宋。 2. 由王朝建立者或其祖先所袭封的爵位或官职而得名的,侧重于朝代建立者或其祖先初始的政治地位特点。例如:公元前220年,汉王刘邦打败楚王项羽,取得楚汉战争胜利的刘邦建立汉朝,史称西汉,公元25年,西汉的皇族远支刘秀重建汉政权,定都洛阳,史称东汉或后汉;266年,司马炎建立晋朝,因司马炎父司马昭曾被曹魏封为晋公,故取

“晋”为名,晋又分西晋和东晋;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建立隋朝,因其父杨忠辅佐宇文泰建周有功而被封为隋国公,杨坚又承袭父爵,故取“隋”为国名。 3. 依据王朝建立者所辖地区的历史名称而命名,侧重于朝代建立者统治区历史悠久的特点。例如:221年,刘备在成都建蜀,因刘备系东汉皇族远支,为复兴汉室,仍以汉为国号,而成都一带古为蜀地,故史称蜀汉;222年,孙权在建业称吴王,所辖苏南和浙江旧属吴国领地,229年,孙权正式称帝时定国号为吴,史称东吴、孙吴。 4. 取自古书某名句,以图吉利而得名的。例如:1271年,忽必烈正式改国号为元,《易经》中有“大哉乾元”的名句,“大元”意即“大的开始”,元朝后来成为中国古代史上疆域最广阔的朝代。 5. 袭其旧号,或为防止以旧王朝作号召,或减少某种隔阂、误会而命名。例如:元末农民起义中韩山童、刘福通为发动群众进行抗元斗争,宣扬“明王出世”,韩世童的儿子韩林儿被刘福通等立为小明王,统帅各支红巾军;红巾军将领朱元璋羽翼丰满后,1366年派人在瓜步江中沉杀了小明王,1368年,朱元璋称帝时承袭其名,曰”明”。1616年,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建立金政权,后改称后金是为了与1115年阿骨打建立的金相区别,以消除汉族人民对金朝厌恶、反感、复仇心理,减少南下入主中原的阻力;1636年,皇太极改金

尚书流传与研究史

尚书流传与研究史 上古资料政治哲学思想经典从汉代的今、古文经学兴起、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郑、王学论争,到唐代以古文尚书为蓝本的《尚书正义》问世;从宋代开始对古文尚书的疑辨、元明之际拥蔡倒蔡之争和梅鷟《尚书考异》出现,再到清代王夫之终结宋学时代、阎若璩辨伪成功,《尚书》不仅在文本的传说与传承方面存在分歧,而且文本自身也存在诸多问题。 《汉书·艺文志》记载,“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从《汉书·艺文志》记载中可以看出《尚书》就是记言语录性质的官方档案,包括诰语、誓词、政令等,由王官记之,可以说《尚书》就是上古的历史文献汇编。 先秦时是《尚书》从孕育到初生的重要阶段。成书前,《尚书》是分散典藏的政府档案。“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商时文献档案保存的王官制度就已经建立,左史记录王的言论政令,右史记录王的政治活动。随着历史档案堆积愈多,为方便管理,上古史官给每篇立名,如盘庚迁殷的政令诰命以《盘庚》为名,并且以朝代做出划分,于是就有了《夏书》《商书》《周书》,这说明《书》的前身就是政府的档案文献,而且应该是记述浩繁规模庞大,由于竹简易于腐烂不易保存,政治的变动又造成历史文献的浩劫,《书》流失毁损下散民间,到了孔子之时已经残缺不全了。而孔子很可能为追缅圣朝也为教学所需对《书》做了整理编纂,于是春秋战国之时《书》作为儒家经典广为流传。春秋战国之时,诸子百家为宣扬论证自己的学说,往往引用古文献,《书》的很多篇章的以保存在诸子著作当中。当然诸子在引用当中为使之合乎自己的观点以显得早有成例,经常对《书》的记述做加工改造,这在一定程度上玷染了原典。《尚书》中的《尧典》、《皋陶谟》和《禹贡》三篇,是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由儒家搜集资料编造而成的有关尧舜以及禹的《书》篇,也是《尚书·虞夏书》的主体内容。战国时,《尚书》的《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已经基本齐备,《尚书》的总体格局初步形成了,最早编成的《尚书》的定本完成了。 《尚书》大约在战国末期定型之后,其流变经历了一个复杂独特的过程。秦统一天下之后,秦始皇听从李斯的谏言禁绝民间私藏儒家典籍,焚书坑儒,诗书首当其冲在民间的流传遭到沉重的打击。但秦博士是可以藏儒家经典的,不但完好保存了典籍,还对《书》重新修辑整理,列序百篇。秦末农民战争,项羽火烧咸阳宫,政府所藏文化典籍遭到重创,化为灰烬,《书》也不能幸免。幸好秦博士伏生将《书》藏于墙壁当中,才得以流传下来。汉初取消禁书令后,伏生将其取出,由于竹简腐朽损毁仅余二十八篇,后又将此二十八篇献与汉文帝。伏生所保存的《尚书》为隶书写成,称今文《尚书》。此二十八篇和武帝时民间所献的《太誓》一篇共二十九篇被立为学官。今文《尚书》共分为三家系统,即夏侯胜的大夏侯氏学,夏侯建的小夏侯氏学,欧阳高的欧阳氏学。西汉时集大夏氏学和欧阳氏学的小夏侯氏学最为兴盛,到了东汉时因为欧阳氏学大师桓荣为明帝之师,明帝对老师推崇备至,欧阳氏学显盛东汉一朝,后来汉石经所刻《尚书》便是欧阳氏本。今文经学家为保住功名利禄对今文经做了繁琐的“章句”和空疏的"传”“说”的解释,今文经学越来越孤陋无用,逐渐衰落。 古文《尚书》发现于汉武帝时,鲁恭王拆毁孔子的旧宅,从墙壁里发现了许多竹简,后来经孔安国整理被认定是《尚书》,较今文《尚书》多出十六篇。对于孔壁出本西汉

历史文化名城名单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单 目前国务院已审批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达到117个(琼山与海口分记算2个)。 直辖市(4):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河北(5):保定市、承德市、正定县、邯郸市、山海关 山西(6):平遥县、大同市、新绛县、代县、祁县、太原市 内蒙古(1):呼和浩特市 黑龙江(1):哈尔滨市 吉林(2):吉林市、集安市 辽宁(1):沈阳市 江苏(10):南京市、徐州市、淮安市、镇江市、常熟市、苏州市、扬州市、无锡市、南通市、宜兴市 浙江(7):杭州市、绍兴市、宁波市、衢州市、临海市、金华市、嘉兴市 福建(4):福州市、泉州市、漳州市、长汀县 江西(3):南昌市、赣州市、景德镇市 安徽(5):亳州市、歙县、寿县、安庆市、绩溪县 山东(8):济南市、曲阜市、青岛市、聊城市、邹城市、临淄市、泰安市、蓬莱市 河南(8):郑州市、洛阳市、开封市、安阳市、南阳市、商丘市、浚县、濮阳市 湖北(5):江陵(荆州市)、武汉市、襄樊市、随州市、钟祥市 湖南(3):长沙市、岳阳市、凤凰县 广东(7):广州市、潮州市、肇庆市、佛山市、梅州市、

雷州市、中山市 广西(3):桂林市、柳州市、北海市 海南(2):琼山市、海口市 四川(7):成都市、自贡市、宜宾市、阆中市、乐山市、都江堰市、泸州市 云南(5):昆明市、大理市、丽江县、建水县、巍山县贵州(2):遵义市、镇远县 西藏(3):拉萨市、日喀则市、江孜县 陕西(6):西安市、延安市、韩城市、榆林市、咸阳市、汉中市 甘肃(4):张掖市、武威市、敦煌市、天水市 青海(1):同仁县 宁夏(1):银川市 新疆(3):喀什市、吐鲁番市、特克斯县 一、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24座)(国务院1982年2月8日批准) 北京(直辖市)承德(河北)大同(山西)南京(江苏)泉州(福建)景德镇(江西) 曲阜(山东)洛阳(河南)开封(河南)苏州(江苏)扬州(江苏)杭州(浙江)绍兴(浙江)江陵(现荆州湖北)长沙(湖南)广州(广东)桂林(广西)成都(四川) 遵义(贵州)昆明(云南)大理(云南)拉萨(西藏)西安(陕西)延安(陕西) 二、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38座)(国务院1986

阜阳市简介及历史文化典故

阜阳市简介 阜阳市位于淮北平原西部,安徽省西北方,西、北与河南为邻,东与亳州、淮南两市接壤,南与六安市以淮河为界。东西长162公里,南北宽128.5公里,全市总面积9941.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58.5万亩。全市辖临泉、阜南、颍上、太和4县和颍州、颍泉、颍东3区,代管界首市,下设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15个办事处,41个乡,124个镇,总人口800.39万人,其中城市人口175.79万人,农村人口624.60万人。 阜阳市属于汉族人口聚居区,少数民族为回、满、壮、苗、侗、彝、白、傣、朝鲜、蒙古、维吾尔、达斡尔等民族。阜阳市具有悠久的文明史,约在公元前26世纪至公元前22世纪的新石器时代,颍河、涡河沿岸有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原始部落群定居。西周、春秋时期为胡子国、沈子国和陈国焦夷地。战国属楚。汉置汝阳县,为汝南都尉治。东汉曾封阜阳侯国于境内,阜阳之名始于此。北魏孝昌三年(527)始置颍州。此后1421年间,历朝历代在此设道、府、郡或县。民国37年(1948)8月解放,置阜阳专区,辖阜阳、蒙城、涡阳、颍上、太和、临泉、凤台7县,亳州、界首市2市。1950年增设阜南县,1964年增设利辛县。1977年凤台县划归淮南市,2000年6月撤销县级亳州市,设立省辖亳州市,涡阳、蒙城、利辛划归亳州市。 阜阳市为冲积平原,地貌平坦,一望无际。地势西北略高,东南低洼,地面高程18~43米。淮河、颍河、洪河、茨淮新河自西向东流经境内。阜阳是中华民族史上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其文化历史遗迹、

名胜古迹、革命史迹遍布全市。景观有文峰塔、奎星楼、管鲍祠、刘崎庙、资福寺、颍州西湖、南湖公园、张庄公园、楚都巨阳古城址等。欧阳修、苏轼这两位宋朝政治家、文学家,分别于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2月和宋仁宗元祐六年(1091年)8月出知颍州,任太守。难能可贵的是,欧阳修辞官后归隐被自己盛称为“民淳松简物产美,土厚水甘而风气和”的颍州。后人为纪念颍上管仲,修建一座管鲍祠。兴于唐,盛于宋的阜阳颍州西湖,曾被苏东坡称赞为“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欧阳修也发出了“都将二十四桥月,换得西湖十顷秋”的感叹。颍州西湖位于阜阳城西13公里处,湖面面积5.74平方公里,水深1.5米左右,湖中有岛,岛中有山。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定为AA级风景区。阜南县润河湾出土的商代青铜酒器龙虎尊,是国家一级文物,曾受到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代领导人的赞赏。 阜阳区位交通便捷.京九铁路纵贯境内,与漯阜、睢阜、淮阜、商阜铁路一起,使阜阳成为五路交汇、八线引入的全国六大路网性铁路枢纽之一,阜阳编组站是京九线上最大的编组站,连接东西南北,形成了阜阳这个中国铁路新枢纽,阜阳被誉为大京九枢纽城市,年客流量达300多万人次,经阜阳枢纽发运的货物,可直接通过天津港、连云港、上海港出海,也可直抵香港与国际市场接轨。阜阳机场按4D级建设拥有国际先进的导航通信设施,可全天候使用,能起降波音757,麦道90等类型飞机。公路以阜阳为中心,105国道和省道为骨架,辐射全市城乡、通往毗邻省市的公路交通网络已逐步形成。界首-阜阳-蚌埠高速公路、合肥-阜阳高速公路顺利通车,形成“十”字型布局。水运十分便捷,淮河、颍

我国历史文化常识大全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大全 【十大名河】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黑龙江、淮河、汉江、湘江、鸭绿江、嘉 陵江 【十大名酒】茅台、五粮液、洋河大曲、泸州老窖、汾酒、郎酒、古井贡酒、西凤酒、董酒、剑南春 【十大火炉】吐鲁番、重庆、长沙、武汉、南京、福州、成都、合肥、广州、南昌 【五大瑞兽】龙、凤凰、龟、貔貅、麒麟 【十大避暑胜地】贵阳、昆明、承德、哈尔滨、长春、伊春、丽江、吉林、呼伦贝尔、大连 【十大名花】兰花、梅花、牡丹、菊花、月季、杜鹃、荷花、茶花、桂花、水仙 【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代中国、古印度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五贡】恩贡、拔贡、岁贡、副贡、优贡 WORD格式整理

【六家】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 【六部】礼部、户部、吏部、兵部、刑部、工部 【六历】《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六法】规、矩、权、衡、准、绳 【四礼】冠、婚、丧、祭 【五行】金、木、水、火、土 【十大宗教名山】 1、湖北武当山 2、四川峨眉山 3、山西五台山 4、浙江普陀山 5、浙江天台山 6、江西龙虎山 7、安微九华山 8、甘肃崆峒山 WORD格式整理

9、江西三清山 10、山西绵山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六义】风、赋、比、兴、雅、颂 【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最有影响力的十大诗歌】 1、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WORD格式整理

古代敦煌舞蹈之历史探源

兰台世界2012·9月上旬 20世纪70年代之前,敦煌舞蹈在任何历史文献中都未有相关记录,也没有敦煌舞蹈这个名称。直到敦煌壁画被考古学家发现,壁画上众多舞蹈形态为现代舞蹈艺术家们研究中国舞蹈的历史起源与发展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素材,更给他们带来了无限的灵感与启发,在现代舞台上创作复活敦煌舞蹈。敦煌舞蹈由内而外、以舞说情,以古代乐舞为原型和基础,结合现代舞元素,既反映了敦煌壁画上的原始舞姿,又具有现代舞的艺术效果,可谓穿越古今、绝妙无比。本文拟对古代敦煌舞蹈进行历史探源,从中探析敦煌舞蹈的形态特征与艺术特色,再现这一古老而现代、优美、华丽的舞蹈艺术形象[1]1。 一、古代敦煌舞蹈的文化、艺术渊源敦煌舞蹈顾名思义与敦煌莫高窟有莫大的关系。敦煌莫高窟始建于秦朝,是当今世界洞窟艺术中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历史 最悠久的宝库。其中已被发现和修复的敦煌壁画记录了从汉唐至明清的人间百态,令人 眼花缭乱、流连忘返。敦煌壁画的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包括经济、社会、宗教、民俗、生活、文化等方方面面,是中国历史与文化的聚宝盆。敦煌莫高窟中几乎每一个洞窟内均有壁画,而其中大部分壁画都有舞蹈形象。它们惟妙惟肖、千姿百态,中国舞蹈史自汉唐以来的发展演变历程在敦煌壁画中如画卷般娓娓道来。因此,对中国舞蹈史来说,敦煌壁画无疑有着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中国古代敦煌舞蹈的文化渊源。 古代敦煌舞蹈是中国古典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国古典舞是历代舞蹈表演者和创作者经过长年累月对中国传统民间舞蹈和民族舞蹈的创作、提炼、加工、整理和实践检验,形成和流传于世的舞蹈典范。通 常而言,世界各地的古典舞都具有程式严谨、动作规范、技巧高超等特点。除此之外,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古典舞还具有反映各个国家和民族特色的风格特点。中国的古典舞,以汉民族为例,其舞蹈姿态绝大多数寄生于戏曲舞 蹈之中。在出土或被发现的大量古代雕塑、壁画、石砖、陶器、绘画等文物中,汉族古典舞的造型与姿态随处可见。新中国成立之后,新生代的舞蹈艺术家们在考古研究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对中国古典舞进行挖掘整理工作。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完成了中国古典舞教材的编 撰工作,更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中国古典舞蹈 表演者和创作者。他们的舞蹈作品技艺高超、刚柔并济、圆润细腻、情景融汇,颇具精气神完美合一的艺术感染力和手、眼、身、法、步高度协调的艺术表现力。 如前所述,中国古典舞是在传统民间舞蹈和民族舞蹈基础上经过更加细腻的艺术加工发展而来。它寄生又跳出了传统中国戏 曲的规范范围,按照舞蹈本来的艺术特性,根据舞蹈特有的审美要求与标准,将舞蹈在戏曲中的技术性内涵变换为舞蹈艺术内涵。除了戏曲艺术,武术也是中国古典舞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艺术渊源。例如敦煌壁画中画师们刻画了许多神韵各异、体态优美、造型独特的女性飞天姿态,飞天即源自武术中的想象和动作。许多艺术史专家将敦煌壁画中飞天的舞蹈形象视为最高的敦煌艺术成就。飞天作为敦煌舞蹈的主要 艺术形象,使敦煌舞蹈成为中国古典舞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鉴于此,古代敦煌舞蹈的艺 术渊源在一定程度上即是中国古典舞的艺 术渊源。二、古代敦煌舞蹈与汉唐舞蹈的渊源 从春秋楚舞继承发展而来的汉代舞蹈,以细腰、长袖、折腰、翘袖等当时顶尖技术动作著称。直到今天,细腰、长袖、折腰、翘袖等舞蹈动作依然常见,它们使舞姿更为曼妙,也构成了汉代舞蹈的两个最为主要的特征:一是舞袖。今天所谓的长袖善舞即是源自汉代舞蹈。汉代上至宫廷、下至民间对舞袖都有着特别的钟爱和喜好。二是扭腰。作为人身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枢纽部位,腰部随节奏变化的舞动,既带动了上半身,又舞动了下肢。汉代舞蹈中的扭腰可以左右倾折,也可以前俯后仰,其善变丰盈的特点加上舞蹈演员们不同 圆曲线条的体态使她们婀娜多姿、引人入胜。汉代舞蹈中的舞袖与扭腰不仅显现出舞者在舞台上的秀美,而且纤腰长袖、翘袖撅臀的她们将S形身形姿态刻画得惟妙惟肖。 唐代是中国数千年封建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唐代舞蹈艺术在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也受益匪浅,成为后世历朝历代所膜拜的时代艺术。唐代舞蹈在继承汉代舞蹈精华的基础上,创作出了新的、反映唐代文化艺术深厚实力的表演形式。众所周知,唐代是以女性的体胖为美,美女的标准是丰腴、丰满和富态。唐代舞蹈表演者们惯用歪头、出胯、冲身等技术动作, 构成了三道弯体态,形成了舞者们曼妙的S形曲线。在舞蹈表演过程当中,表演者们一般不会将手部暴露出来,从而保持了华丽、自成一体的舞衣的整体感和圆润感。舞衣随着舞者的摆动而形成飘逸的弧度,更为舞蹈表演增加了些许美感。唐代舞蹈空前繁荣,是各阶层喜闻乐见、普及广泛的艺术 表演形式和娱乐活动。 敦煌舞蹈继承和发扬了汉唐舞蹈的特色,成为敦煌艺术中不可分割的宝贵部分。敦煌舞蹈较为经典的舞姿即是汉唐舞蹈中都十分注重的S形姿态。在《大梦敦煌》、《丝路花雨》等大型舞蹈剧中,创作人员基本都是依据敦煌壁画中S形姿态的细节来加工、提炼,最后再现的。此外,创作人员还依据敦煌壁画创作出静态含蓄的不动乐舞造型,于情感嫁接和延续中寻觅流畅淑美、自然平和、流动自如的具有十足艺术表现力的舞姿动作和连接流线。《大梦敦煌》、《丝路花雨》等舞蹈剧在创作人员的编排下,融入了现代人的真情实感,将敦煌壁画上静止的姿态活灵活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其中凸显敦煌舞蹈倾、拧、斜、曲的流动韵律和表演风格[2]131。 三、古代敦煌舞蹈形态特征与艺术特色古代敦煌舞蹈是现代敦煌舞蹈的前生,是源自敦煌壁画和彩塑中历朝历代的舞蹈造 型, 它们后来被舞蹈创作者和表演者提炼、加工、编排,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舞蹈艺术形式。敦煌舞蹈极具异域风情,它的诸多舞蹈元素来自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繁荣时期的中外融合。绝大多数敦煌舞蹈研究者和敦煌舞蹈艺术家认为,敦煌舞蹈所反映的敦煌壁画上的舞姿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第一是飞天;第二是唐代经变画;第三是金刚力士与天王,即阳刚硬朗的男性舞蹈;第四是北凉至北周的伎乐天;第五是世俗舞蹈,即市井街头流行的、反映现实生活的舞蹈;第六是莲花童子,即儿童舞蹈;第七是彩塑菩萨,即是以佛教中的菩 萨造型为舞者的舞蹈。敦煌壁画和敦煌彩塑 作为敦煌莫高窟艺术宝库中的重要部分,它古代敦煌舞蹈之历史探源 □易 辛 案博览 档Dang'anBolan 66

【来自天使的讯息-捷克陨石】第四章:捷克陨石的历史流传

第四章捷克陨石的历史流传 捷克陨石这个小东西,初初看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但拿近一点看,尤其透着光看,可以看出它所独有的橄榄绿色,就会教人眼睛为之一亮!再加上它那细细皱皱的表面纹路,嗳,真像台湾俏皮话讲的一样,『丑的很均匀』。当丑的很均匀时,事实上,丑就已经不见了,代之而来的就是另一种可爱了。 生在台湾的男生常喜欢用这句话来形容女生,尤其是自己的女朋友、太太。这是另一种亲昵的表示呢!因为民风淳朴、保守,直接说『妳好美哟!』、『妳好漂亮哟!』不仅过于唐突,且太直接了,反而失去了美的感觉,而有点肉麻。当一个男生,默默凝视自己的女朋友半晌,再讲一句『妳丑的好均匀哟! 』您就知道,这男生一定是用心鉴赏过的,而且他跟她的关系一定是非比寻常的,有可能是『超友谊的关系』,马上会发展到结婚,而且白头偕老,永浴爱河。这话虽有调侃,但却是一种真心包容,优点、缺点全部都包了。 前面提过,人类最早懂得使用捷克陨石的人、的事迹,是由考古学家在奥地利北部,接近捷克边界上的二个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先人们,已经懂得利用捷克玻璃陨石的断口、锐利的边缘,用来切割皮啦、肉啦,或是其它的东西。同时,也懂得将这些绿色的玻璃陨石做成项链坠子来戴,也许是纯装饰用,也许是当护身符,也许两者都有。这些老祖宗们,果真还是『摩登原始人』呢!那个时候,距离今天约有200万年。

在捷克境内的摩拉维亚省份内,也有先人使用陨石的遗迹,是在Skripinske Hradisko这个区域发现的,有一些圆盘形的陨石和一些陶器一起出土。这个时候是新石器时代的晚期,距今约12,000年。 『现代人』懂得使用捷克陨石的时代,目前可以追溯的大概是到18世纪初期吧。当时的人用捷克陨石来当装饰用的坠子,还用来当绅士手杖杖头的装饰品。捷克当地流传的古老诗歌曾提到,当时的年轻男子常常去寻找这种绿色的捷克陨石,当成一种爱的献礼、定情物,来送给他们心仪的对象、或未婚妻,来表达他们内心的爱慕。并期待此陨石能为他们俩带来好运气,和谐的关系,能够相爱到永久。 到了19世纪,在捷克南方省份,尤其是Netolice区域,有一种风俗,可惜至今并未保留下来。就是说,当他们在进行宗教仪式时,圣餐会被放入一个杯中、或一个容器当中,而这个杯或容器,通常有装饰着许多的绿色玻璃陨石。这是否就是圣经中所称的『圣杯』(Holy Grail),是耶稣在最后晚餐所使用过的杯子;电影『法柜奇兵』也对这个神秘的圣杯大做文章。 哦,我们不是说在捷克南部的这些杯子就是圣杯啦,不是这样。而是,他们怎么会有这样的风俗和传统呢?而这样的做法又曾流传了多久呢?有没有可能在耶稣那个时代,这种最高级、最珍贵的杯子也是这种做法呢? 据说这个圣杯是耶稣在被钉上十子架之前,在最后的晚餐与十二位门徒共饮葡萄酒之用的,它当然带有非常不平凡的宗教意义。传说中,圣杯是由『绿色宝石』做成的,世世代代以来都当成是『祖母绿』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作业

我最想去的五个历史文化名城 第一个当然是首都北京。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中央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中国政治、文化、教育和国际交流中心,同时是中国经济金融的决策中心和管理中心。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端,东南与天津相连,其余为河北省所环绕。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0余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其最早见于文献的名称为“蓟”。北京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是全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中央直辖市、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中国政治、文化、教育和国际交流中心,同时是中国经济金融的决策中心和管理中心。北京位于华北平原北端,东南与天津相连,其余为河北省所环绕。北京有着3000余年的建城史和850余年的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其最早见于文献的名称为“蓟”。北京荟萃了自元明清以来的中华文化,拥有众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是全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 最想旅游的地方:紫禁城、明十三陵、圆明园、八达岭长城、天坛等历史文化名域。最想见到的是紫禁城雄健、宏伟以及一些独特的景色。明十三陵坐落于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距离北京约五十公里。十三陵地处东、西、北三面环山的小盆地之中,陵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部为平原,陵前有小河曲折蜿蜒,山明水秀,景色宜人。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

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这里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十三座皇陵均依山而筑,分别建在东、西、北三面的山麓上,形成了体系完整、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陵寝建筑群。明代术士认为,这里是"风水"胜境,绝佳"吉壤"。因此被明朝选为营建皇陵的"万年寿域"。该陵园建于1409~1644年,距今已有300~500多年历史。陵区占地面积达40平方公里,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明代时,于途中的沙河镇北,建有七孔石造"朝宗桥"。在镇东,则筑有壮丽的"巩华城"。该城原为嘉靖皇帝祭陵时中途休息的行宫,现仅存遗址。圆明园的建造艺术(虽然经八国联军抢掠,保存无几。)八达岭长城的雄伟、壮观。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早在元明时期,这里就以其优美自然的田园景色成为“壮观神州第一”的著名游览胜地。今之万寿山,元朝名瓮山,传说有一位老人在山上掘出一装满宝物的石瓮而得名。山前有湖名瓮山泊。公元1292年(元朝至元二十九年),科学家郭守敬开挖通慧河,将昌平及西山一带泉水汇引湖内,注入宫墙,接济漕运,瓮山泊始成为调济京城用水的蓄水库。由此至明,环湖先后建有多座颇具影响的寺观,其中尤以湖西北岸的“大承天护圣寺”规模最巨,楼宇恢弘,汉白玉钓台延入湖中,元朝皇帝常至此泛舟游幸,捕鱼垂钓。明朝时,瓮山泊改称西湖,“环湖十里,为一郡之胜地”。每年桃红柳绿时,京

最新《中国历史文化》试卷及答案

《中国历史文化》期末卷 1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________ 2 一、单项选择(4×15) 3 1. “北京人遗址”在北京的( )。 4 A .西南的卢沟桥 B .元大都遗址公园 C .昌平的白浮泉 D. 北京西南 5 周口店 6 2.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出自( )。 7 A.唐诗 B.诗经 C.乐府诗 D.楚辞 8 3.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说这话的人是( )。 9 A .孟子 B. 韩非子 C .孔子 D .庄子 10 4. 先秦诸子百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两家是( )。 11 A .道家和墨家 B. 兵家和农家 C .道家和墨家 D. 儒家和道12 家 13 5. 创立儒家的人是( )。 14 A .朱熹 B. 孟子 C .韩愈 D .孔丘 15 6.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帝国是( )。 16 A .汉朝 B. 秦国 C .齐国 D .秦朝 17 7. 开创中西方贸易与文化交流新纪元的丝绸之路打通的时间是( )。 18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明代 19 8.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开始于( )。 20 A .西汉末年 B. 唐代初年 C .南宋末年 D . 东汉时期 21 9. 民间喝腊八粥的习俗源于( )。 22 A .儒家 B. 道教 C .佛教 D.伊斯兰教 23 10. 东汉改进造纸术的著名人物是( )。 24 A .张衡 B. 郭守敬 C .蔡伦 D .祖冲之 25 11. 旗袍式样来自( )。 26 A .汉族 B. 满族 C .蒙古族 D .白族 27 12. 现在全国佛教寺院大多数都属于( )。 28 A. 法相宗 B. 律宗 C. 禅宗 D. 天台宗 29 13.科举制度创立于( )。 30 A. 隋 B. 唐 C. 明 D. 清 31

天津的历史文化

天津的历史文化——泥人张 (一)简介 泥人张是一种深得百姓喜爱的民间美术品,它创始于清代年间,流传、发展至今已有180年的历史。期间,经过创始、发展、繁荣、濒危、再发展等几个时期,几经波折,泥人张彩塑艺术逐步走向成熟,被民间、、乃至世界认可。 “泥人张”的彩塑,把传统的捏泥人提高到圆塑艺术的水平,又装饰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它是继元代刘元之后,我国又一个艺术的高峰,其作品艺术精美,影响远及世界各地,在我国民间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溯源 是泥人张的创始人,张明山(1826-1906)自幼随父亲从事泥塑制作,练就一手绝技。18岁即得艺名“泥人张”,以家族形式经营泥塑作坊塑古斋。他只须和人对面坐谈,搏土于手,不动声色,瞬息而成。面目径寸,不仅形神毕肖,且须眉俗动。 1915年,张明山创作的《编织女工》彩塑作品获得一等奖,张玉亭的作品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荣誉奖,后经张玉亭、张景福、张景禧、、等四代人的传承,“泥人张”成为中国北方泥塑艺术的代表。 1949年后,人民政府对泥人张彩塑采取了保护、扶持、发展的政策,安排张家几代艺人到文艺创作、教学等部门工作,第二代传人张玉亭被聘为天津市文史馆馆长,同时民间彩塑艺术步入大学殿堂,第三代传人张景祜先后受聘于中央美院、中央工艺美院任教,在天津建立泥人张彩塑工作室,先后招收五批学员,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彩塑艺术专门人才。第四代传人张铭在主持工作室和教学工作的二十多年中,呕心沥血,传授技艺。从此,泥人张彩塑艺术从家庭作坊走向社会。曾题词“昨日造人只一家,而今桃李满天下。”天津“泥人张”彩塑艺术是近代民间发展起来的著名工艺美术流派,这支数代相传的艺术之花,扎根于古代泥塑艺术的传统土壤中,再经大胆创新,遂成为今日津门艺林一绝。

【部编版2019历史】探源中华文明学案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学案 欧阳遇中学李彩霞【课标要求】 【学习任务一】:课前预习课文,完成课文思维导图 【学习任务二】:研读史料,完成重点探究 探究主题一:猿与早期人类的故事 经过多少万年之久的努力,手和脚的分化,直立行走,最后确定下来了,于是人就和猿区别了开来,于是音节分明的语言的发展和头脑的巨大发展的基础就奠定了,这就使得人和猿之间的鸿沟从此成为不可逾越的了。——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

在半坡遗址的许多窑穴、房屋和墓葬中,发现了大量的粟粒,在河姆渡遗址还有大量石斧、骨耜猪纹陶器等工具。 问题:1、模拟猿到人直立行走的历程,思考原始人通过“劳动”相继制造或使用了哪些工具?这些工具在从猿至人的转变中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 2、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相比有什么进步性? 探究主题二:关于文明曙光的故事 众说纷纭说“文明” 人类从铁矿的冶炼开始,并由于拼音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国家形成的标志为:一是阶级的存在,二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的设立。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美国人类学家克莱德·克拉克洪认为不论任何文化只要具备了下列三项因素中的两项,就是一个古代文明。这三项标准是:1.有高墙围绕的城市,城市居民不少于5000人;2.文字;3.复杂的礼仪中心。 《朗曼当代英语词典》“civilization”词条下有四种解释,其中第一条的意思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高级阶段,它具有高水平的艺术、宗教、科学、政府及文字等。 以上是思想家哲学家人类学家对于文明出现的标志的看法,一般认为,文明的出现有物质、政治制度、精神文化发展三个方面的表现,即在物质领域出现农耕文明、城市;在政治方面出现阶级、制度、国家;在精神领域出现文字、艺术。文化的出现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中国科学家对中华文明的起源进行了探索。 继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一一“夏商周断代工程”之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是又一项由国家大力鼓励扶持的重大科研项目,其主旨是多学科结合、研究中国历史与古代文化。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不仅关系着中国文明史的课题研究,也关乎着世界文明史的课题研究。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作为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两支分布南北的典型的考古学文化,对研究中华文明起源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目前,专家对这两个文化遗址做了大量的考古工作,挖掘出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让历史记忆亘古流传 探访河西走廊文物保护

探访河西走廊文物保护—— 让历史记忆亘古流传 本报记者林治波张健 《人民日报》(2013年08月08日24 版) 摊开中国地图,甘肃省的形状有些特殊。它既像一个长长的楔子,自东向西嵌入广袤的大西北,又像一条张开的臂膀,臂弯连着西安,手掌直抵新疆。它将近一半的地方,都夹在祁连山与合黎山、龙首山等山脉之间,狭长且直,形如走廊,因地处黄河之西,被称为“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在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这里曾是佛教东传的要道、丝路西去的咽喉;这里汉时即设四郡,戍兵屯田,是汉朝经略西北的军事重镇,后来又因诸多山脉的天然阻隔,成为中原名士躲避北方战火的栖息场所;这里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名胜古迹灿若星河。20世纪中国四大文献考古奇观:故宫明清档案、安阳甲骨、敦煌遗书、居延汉简,后两者都与河西走廊有关;被定为中国旅游标志的马踏飞燕,也从这儿出土。 到了今天,这儿承载着历史记忆与文化基因的文物古迹,保护状况如何?是否面临困难?对文化传承又发挥着什么作用?怀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了河西走廊。 世界文明在这里交流激荡 从兰州出发,车过乌鞘岭,便正式进入河西走廊。 自东南往西北,河西走廊依次经过武威、张掖、金昌、酒泉、嘉峪关五市,西端一直延伸到玉门关附近。河西走廊的文物品类极其丰富,艺术成就很高,文物价值突出,简牍、彩陶、壁画、岩画、雕塑、古城遗址等等,各具特色,交相辉映,简直就是一条灿烂夺目的“文化长廊”。因是佛教东传的要道,这里还留存了大量石窟群:武威天梯山石窟、张掖马蹄寺石窟、瓜州榆林窟,敦煌莫高窟……大小石窟星罗棋布地点缀于走廊沿线,于是,河西走廊又被人们称为“石窟艺术走廊”。 古丝绸之路从西安出发,穿过河西走廊,分别从阳关与玉门关进入新疆。河西走廊因此成为古丝路的枢纽路段,连接着亚非欧三大洲的物质贸易与文化交流。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相互激荡,积淀下蔚为壮观的历史文明。对于河西走廊的这一优势,季羡林先生这样评价:“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