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1节 感觉世界 (1) 导学案

第1节 感觉世界 (1) 导学案

第1节   感觉世界 (1) 导学案

第二章对环境的察觉

第1节感觉世界(1)

【学习目标】

1、了解人体的主要感觉器官和感受器的功能。

2、了解人体皮肤中的四种感受器。

3、学会用实验和归纳的方法探究各种感觉的特点。

【课前学习准备】

1、读图(P43图2-1)人有、、、和

等不同的感觉器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种,传入,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

2、皮肤有、和等感觉功能。

【学习过程】

1.人的感觉器官和感受器

(1)像人的眼、耳、鼻能对周围世界产生感觉的器官叫人的。

(2)人体具有多种感觉器官,可以感受外界环境的各种,如温度、气味、

颜色、声音等,产生不同的感觉。

(3)人有、、、、等感觉,

分别由感官、、、及感受。各种生物也有自己的感觉器官,这对于生物的生存、繁衍具有重要的作用。

2.皮肤的感觉功能。

(1) 是人体最大的感觉器官,它具有、和

等多种感觉功能。

(2)触觉:感觉外界物体与人体的触碰以及强弱程度;人的手指的触觉最敏感。

(3)痛觉:是触觉的过强反应,痛觉能感受对身体损伤性的刺激,它对人的健康生活有重

要的积极意义;皮肤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

(4) 冷、热觉:感觉环境温度的变化;人的手背对冷热感觉最敏感。

3.所有的感觉都在人的中形成。

【当堂检测】

1.痛觉形成于()

A.皮肤 B.大脑皮层 C.痛觉感受器 D.小脑

2.能感受空气中有气味的分子或微粒的感受器是 ( )

A.味觉感受器 B.嗅觉感受器 C.温觉感受器 D.痛觉感受器

3.妈妈常用手背来感觉小孩是否发烧,说明手背皮肤中有敏感的 ( )

A.触觉感受器 B.热觉感受器 C.痛觉感受器 D.冷觉感受器

4.“孔子闻韶音三月不知肉味”中的“闻韶音”和“知肉味”分别属于人的( )

A.嗅觉和听觉 B.听觉和视觉 C.听觉和味觉 D.触觉和味觉

5.公安部门通常使用警犬缉毒,这是利用了狗的 ( )

A.目光敏锐 B.动作敏捷 C.发达的味觉 D.发达的嗅觉

6.在冷、热、触、痛四种感觉中,对人体具有最大保护意义的是 ( )

A.冷觉 B.热觉 C.触觉 D.痛觉

7.50年前在法国有一个人的鼻子在保险公司保了100万美元,须知当时的“百万富翁”就相当于现在的“亿万富翁”。这个人可能是()A.警察 B.法官 C.调酒师 D.调香师

8.“今天可真冷啊!”李小华对同桌卓刚说。李小华感受到气温低主要是靠()A.冷热觉 B.视觉 C.触觉 D.听觉

9.当机体受到损伤性刺激时,有报警作用的感觉是()A.触觉 B.痛觉 C.冷觉 D.热觉

10.古代有“十指连”的说法,是因为()A.指尖神经末梢比较集中B.手指比较灵活C.心灵手巧D.手指上的皮肤特别薄

感觉世界教案1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实验中学七年级科学下册《1.1感觉世界》教案 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人的皮肤的中有四种感受器,分别具有:触觉、热觉、冷觉、痛觉等功能。 2. 让学生知道人体的鼻具有嗅觉功能及嗅觉的形成过程,及人 嗅觉的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亲身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并懂得用实验和归纳的方法研究人体的各种感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培养自身对人体、对环境的各种感觉的事实产生浓厚 的兴趣,体验亲身参与探究、获取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设计让学生认识皮肤的四种感受器及四种感觉的形成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鼻腔不是形成嗅的器官,形成嗅觉的部位是在大脑; 初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科学,并尝试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科学 问题。 【学习方法】 相关以往知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 教学内容和方法: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个性化教学思路及改进 建议: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第一节感觉世界练习

七年级下第二章 第一节感觉世界 知识点一:知道人的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1、人的感受器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痛觉、触觉、冷觉和热觉,其中冷觉和热觉又可统称为冷 热觉。 2、人的感觉器官有:眼、耳朵、鼻、舌、皮肤等。 习题: 1、通常所说的感觉器官是指() A.体表的感受器 B.体内的感受器 C.感觉神经纤维末梢 D.带有附属结构的感受器 2、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种刺激,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图中是用听觉感受外界刺激的是() 3、下列不能称为感觉器官的是() A、眼 B、鼻 C、耳 D、感觉神经末梢 4、请把下列感觉与感觉器官用线连起来 粗糙程度 a、眼 疼痛、痒 b、耳 酸、甜、苦、辣 c、鼻 多美妙动听的音乐 d、舌 多美的一幅画 c、皮肤 好香 5、在“瞎子摸象”这个故事里,瞎子是用来感知象的形状,形成感觉是在 6、“孔子闻韶音三月不知肉味”中的“闻韶音”和“知肉味”分别属于人的( ) A.嗅觉和听觉 B.听觉和视觉 C.听觉和味觉 D.触觉和味觉 知识点二:了解皮肤的感觉功能 1、皮肤具有触觉,痛觉,冷热觉 2、对热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手背,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对人体起报警作用的是痛觉 习题 1、人的皮肤有,,等感觉功能。但不同的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填“相同”或“不同”)的,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热觉最敏感的部位是。 2、医生对已经实施局部麻醉的病人进行手术的过程中,病人的感觉状况应是() A.痛觉存在,触觉消失 B.痛觉和触觉完全消失 C.触觉存在,痛觉消失 D.痛觉和触觉都存在 3、下列关于痛觉的说法,错误的是() A、痛觉使人痛苦,因而对人有害无益。 B、皮肤上分布着许多感受痛觉的神经末梢 C、痛觉可以使人及时发现一些外界对人体的伤害和人体内的异常。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学案(学生用)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导学案【一】课前延伸:生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在电力技术的发展方面,走在其他国家前面的是哪两个国家? 2、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二】课内探究: 一、情境导入,展示学习目标: 1.知道三国同盟、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 2.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一战的性质、影响。 3.认识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我们应该为避免战争贡献自己的智慧。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影响。 1、生产力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2、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__________阶段过渡。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等,进入___阶段。 3、造成资本主义国家____、____发展不平衡加剧。 合作探究一:结合漫画“垄断资本家控制下的美国参议员”回答,你如何理解垄断组织?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1、原因:(1)主要帝国主义列强的国力比较表 合作探究二:结合图表分析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由此得出怎样的结论? (2)两大军事集团是怎样形成的?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什么? 合作探究三:刺杀斐迪南大公夫妇的塞尔维亚青年的本来目的是挽救民族危机,那么他的目的达到了吗?又造成了怎样的后果呢?对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呢? 2、经过:: (1)爆发:___________年7月底,______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和英、法、俄很快卷入战争,__________为了自身的利益,望风使舵,参加协约国作战, (2)交战双方: (3)战场: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1916年的______________造成七十多万人的伤亡,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

【光合作用的过程】导学案

【光合作用的过程】导学案 班级姓名 二、探究光合作用的过程 探究活动之一 【实验一】科学家从植物叶片中分离出叶绿体,然后打破叶绿体膜,离心得到基粒(绿色)和基质(淡黄色)两部分。①向两部分提供水,并给予光照,结果:基粒部分产生氧气,而基质部分没有氧气产生。②向两部分提供二氧化碳,并给予反应所需的各种条件,结果:基粒部分没有糖类等有机物,而基质部分产生了糖类等有机物。 【讨论并交流】 ①基粒和基质中各发生了什么变化? ②从基粒和基质中发生的变化,你认为光合作用是一步完成的还是分阶段进行的? 探究活动之二 【讨论并交流】 ①请你回顾:化学上电解水是如何进行的?反应速度如何?需要消耗什么能量? ②由上述实验一,请你推测氧气是如何产生的?除了氧气还应该有什么物质产生? ③水在植物细胞外并不能被光自然分解,而在基粒上却很容易分解,你认为是与基粒中什么物质最有关系? 【实验二】1954年美国科学家阿龙,用叶绿体的基粒加上ADP和P i,光照后得到了ATP。 ④从实验二可以看出,在基粒上除了发生水的光解,还应该有ATP生成。生成该物质消耗的能量来源是什么?在基粒上是怎样固定该能量的呢? ⑤总结光反应:

⑥请你就基粒上发生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大胆地想象未来人类如何利用这一原理更好地开发新能源? 探究活动之三 【实验三】美国科学家卡尔文以小球藻为实验材料,在通入普通CO2使光合作用达到平衡状态,改为通入放射性14CO2,然后将小球藻迅速杀死。①光照几分之一秒后杀死,发现了放射性几乎全部出现在一种C3化合物中。②光照5秒后杀死,在小球藻中发现了含放射性C3、C5化合物。③光照30秒后杀死,在小球藻中发现了含放射性葡萄糖等C6化合物。 【讨论并交流】 ①请根据实验三推断从CO2到合成(CH2O)糖类大致经过的阶段? ②CO2如何变为C3的呢?请你推测有哪些可能? 探究活动之四 【实验四】科学家从植物叶片中分离出叶绿体,然后打破叶绿体膜,离心得到基粒(绿色)和基质(淡黄色)两部分。①将基质遮光并提供14CO2,一段时间后没有检测到放射性糖类出现。②将基粒部分光照一段时间后,与基质部分混合后,通入14CO2,一段时间后检测到了放射性糖类出现。③将基质遮光,提供ATP和[H]等物质代替基粒,一段时间后检测到了放射性糖类出现。 【讨论并交流】 ①在基质中C3→(CH2O)需要什么条件? ②说明基粒上发生的光反应和基质中发生的暗反应有什么关系? ③总结暗反应: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第1节感觉世界教案

第1节感觉世界 1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人的皮肤的中有四种感受器,分别具有:触觉、热觉、冷觉、痛觉等功能。 2、让学生知道人体的鼻具有嗅觉功能及嗅觉的形成过程,及人嗅觉的特点 3、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对人体对环境的各种感觉的事实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懂得用实验和归纳的方法来研究人体的各种感觉 2学情分析 本节是本章第一节内容,结合本章内容来看,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人类的各种感觉,感知周围的运动和变化环境。学生能够说出各种感觉器官对应感受到的不同环境刺激,从人的感觉为主线展开学习,便于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历,加深学习记忆。 3重点难点 1.如何设计实验让学生认识皮肤的四种感受器及四种感觉的形成 2.让学生理解鼻腔不是形成嗅的器官,形成嗅觉的部位是在大脑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人的皮肤的中有四种感受器,分别具有:触觉、热觉、冷觉、痛觉等功能。 学时重点 认识人的各种感觉器官和对应的感觉,了解人的皮肤的中有四种感受器,分别具有:触觉、热觉、冷觉、痛觉等功能。 学时难点 认识到人多感觉不是在感觉器官中形成的,而是在大脑中形成。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以导激活学】 一、人体对环境的感觉 【问】你现在坐在教室里面感觉到了什么呢?是用什么来感觉的? 【答】声音、光线、温度、呼吸、空间位置…… 走近一个学生,做要打他的姿势,他躲避了。 自然环境在不停地发生着变化,我们要不停地感觉这个世界,然后做出反应,以至于能更好地生存下去:如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感知温度,增减衣服。

讨论: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讨论人体还具有哪些感觉?是用身体的哪些结构来感觉的? 看图讨论:出示教材图1-1“人的感觉”让学生分组讨论 图片中的人感觉到了什么? 分别是用人体的哪一结构或器官来感觉的? 如果图中的人是你,你会有什么相应的反应? 可能的答案:1、听音乐的人感觉到优美的音乐,是用耳来感觉的,我的反应是:心情舒畅…… 2、闻花的人能感觉到花的香味,是用鼻来感觉的。我的反应是:花真香,开心…… 总结:人体能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或感受器去感觉外界的各种刺激,并作出相应在的反应。 思考1:以吃棒棒糖的人为例:是不是任何人都会有与你一样的感觉?是不是你吃什么东西都会有相同的感觉? 2、以听音乐的人为例:是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欢同一首歌?你是不是喜欢每一种类型的歌曲? 3、不同的人对同一种环境刺激的感觉是否完全一样? 4、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对同一种刺激是否会产生相同的感觉和反应?请你举例说明。讨论:1、你最喜欢和最讨厌的环境刺激分别是什么? 2、你认为图中的小明戴着耳欣赏音乐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可能出现的答案:音乐可以听得更清楚;可能会影响别人的学生和生活。 总结: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种刺激,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 活动2【讲授】【多元立体学】 二,皮肤的感觉功能 回顾皮肤的结构:表皮、真皮、皮下组织。各层分别分布有哪些组织?有些什么功能?(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 思考:图中拿冰块的人,感觉冷觉的结构是皮肤的什么结构? 设问:你是否知道冷觉是怎么形成的呢?根据皮肤你结构你认为人的皮肤还具有哪些感觉功能?分别由什么结构来完成? 可能的答案:热觉、触觉、痛觉…… ,皮肤的触觉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学案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学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和原因,了解“三国同盟”及“三国协约”两个军事集团、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战争结果,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与历史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本节课,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能力。通过发挥图片资料的作用,培养学生动手查资料,积极动脑的良好习惯。坚持论从史出的科学历史观,运用史实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形成过程。 三、情感培养目标: 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培养起捍卫和平、远离战争的正确意识。【重点和难点】 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和评价。 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和原因,应耐心地将概念和相关史实讲述清楚。 一、导入新课------情境导入:(3分钟) 二、自主学习(7分钟) 知识点一帝国主义争霸世界 1、背景: (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了阶段。(2)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 (3)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包括和。 知识点二大战的爆发: 1、直接原因(导火线):事件。 2. 开始:年7月底,奥匈帝国向宣战。德国和俄国、英国、法国很快卷入战争。意大利为了自身的利益,参加到了一方作战。 知识点三空前的灾难 1、战场:主要集中在。 2、著名战役:年的凡尔登战役,造成双方一共七十多万人的伤亡,被称为 。 3、规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规模空前,战场由最初的欧洲扩大到、 和地区,先后有三十多个国家卷入战争。 4、结果:年11月,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以的失败而告终。 5、战争性质:是一场 6、战争影响: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三、引导讲述与合作交流(23分钟) (一)、战争之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日本、俄国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光合作用导学案2

? 2.光合作用的概念和实质 ? 3.光合作用的过程 ? 4.化能合成作用 (一)阅读课本101-103页,独立完成填空 一、光合作用的探索历程: (1)直到18世纪中期,人们一直以为只有土壤中的------是植物建造自身的原料。(2)1771年,英国的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证实---------可以更新因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3)1779年,荷兰的英格豪斯证明了-----在更新空气中不可缺少。 (4)1785年,随着空气组成成分的发现,人们才明确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气体是------,吸收的是-------。 (5)1864年,德国的萨克斯的实验证实了光合作用的产物还有------。 (6)1939年,美国的鲁宾和卡门利用-----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来自水。(7)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卡尔文,利用------技术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 1、写出各标号的名称: ?①_____ __ ②__ _____ ③__ _____ ④___ _____ ⑤_______ ?⑥____ ___ ⑦______ _ ⑧_____ ⑨________ _ ?2、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和[](只填序号)。 ?3、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的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

4、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 二、化能合成作用 1.概念: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 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 来 。 例如硝化细菌,能利用氧化 释放的化学能将 合成糖类,供自 身利用。 2.自养生物:能将无机环境中的 转化为有机物的生物。其中有进行 的生物,如绿色植物;有进行 的生物,如硝化细菌。 异养生物:只能利用环境中 来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如人、 动物、真菌及大多数细菌 3、自养生物与异养生物 (二)讨论解决问题 1.萨克斯实验的关键是黑暗处理,其目的是什么?用酒精的目的?自变量,因变 量,实验组,对照组分别为? 2.恩格尔曼实验中将临时装片放在黑暗和无空气的环境中,目的是什么?选择水

第1节感觉世界练习

第1节感觉世界 感知地带 1.人的感觉器官和感受器 (1)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种刺激,传入神经中枢,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 (2)感受器一般是神经组织末梢的特殊结构,它是一种信息转换装置,但感受器只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不能形成感受,感觉是在大脑中形成的。 (3)有些感受器带有附属结构,通常叫它们为感觉器官。人的主要感觉器官有听觉、嗅觉、视觉、味觉和皮肤感觉等。 2.皮肤的感觉功能 (1)皮肤内分布着多种感受器,可以感知外部环境的多种刺激,如触觉、热觉、冷觉、痛觉等 (2)当皮肤受到针扎等损伤性刺激时,会产生痛觉。痛觉对人体非常要,在皮肤的诸多感受器中对人体的保护作用最大。 (3)人的指尖的触觉最敏感,人的手背对冷热感觉最敏感, 3.鼻和嗅觉 (1)嗅觉的形成:物体的香味进入鼻腔,嗅觉神经末梢接受香味的刺激后,通过嗅觉神经将此信息传到大脑,经过大脑分析从而形成嗅觉。 (2)嗅觉的特点:①易疲劳;②易适应;③差异大;④动物对不同物质气味的敏感程度不同。 4.舌和味觉 (1)味觉的形成:当食物进入口腔内,食物中的一些化学物质便溶于唾液中,刺激味觉细胞,使其产生信息,通过神经传到大脑,大脑分析后就知道食物的味道了。 (2)舌具有味觉的功能,舌的表面有许多味蕾,其内有味觉感受器——味觉细胞,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态物质的刺激特别敏感。 知识题练 知识点1 知道人的感觉器官的组成 例1下列关于感受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感受器是接受刺激并传递刺激的结构 B.感受器是一种信息转换装置 C.皮肤中存在各种感受器,能感受外界的各种刺激 D.感受器是接受刺激并产生感觉的结构 思路导引:人体通过感受器获得外界(或内部)环境的信息,并作出适当的反应,感受器是接收刺激,并将产生兴奋的结构。 解析:感受器能感受内外环境的刺激并将其转换为神经的兴奋活动,所以是一种信息转换装置。但感受器只能接收刺激产生兴奋,并不能形成感觉,感觉是在大脑中形成的。A选项中感受器中没有传递刺激的结构;C选项中皮肤中虽存在许多感受器,但不包括全部,如味觉、嗅觉等;D选项中产生感觉的结构应该是大脑。故选B。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同步测试 04第二章第1节感觉世界(包含答案)

第二章第1节感觉世界 一、味觉 1.生活经验表明,当人处于极度疲劳或生病时,对食物的味觉没有健康状态时敏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食 之无味”。这主要是由于() A.人产生了味觉疲劳 B.人的味觉器官暂时失去了感觉功能 C.生病或疲劳影响了味觉细胞对食物的敏感性 D.人的味觉细胞收集到的信息无法传递到大脑 2.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种刺激,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下图是利用味觉感受外界刺激 的是() A.接听电话 B.闻花香 C.用放大镜观察蜗牛 D.吃甜甜的糖葫芦 3.味觉感受器(味蕾)能辨别的四种基本的味觉是() A.酸、甜、苦、咸 B.酸、甜、苦、辣 C.甜、咸、苦、辣 D.麻、酸、甜、咸 4.舌头味蕾对什么状态的物质刺激最敏感() A.固态 B.液态 C.气态 D.相同 5.在确定舌的哪些部位对甜、酸、苦、咸最为敏感的实验中,清水的用途是() A.因为口干舌燥要润喉 B.漱口,去除牙齿中残留的食物渣 C.一点用处都没有 D.漱口,防止味道残留、混合而“串味”,影响实验结果 6.味蕾分辨的味觉基本上有四种,其中不包括() A.辣 B.甜 C.苦 D.酸 7.你在进餐时,能看到饭菜的形状和颜色,闻到饭菜的气味,尝到饭荣的味道,手能感受到饭菜的温热,同 时还可以与家人谈话。请你说在这一过程中有几种感觉产生?它们分别与哪些感觉器官有关? 二、皮肤与触觉 8.盲人在“读”盲文时,主要依靠皮肤中的() A.冷觉感受器 B.视觉感受器 C.痛觉感受器 D.触觉感受器 9.大面积烧伤的病人,要住在严格消毒的特护病房里进行治疗,这是因为被烧伤的皮肤() A.得不到营养 B.失去了相应的保护功能 C.不能调节体温 D.失去了接受刺激的感知功能 10.手指不小心被刀片划破后感到疼痛,感受器和痛觉形成的部位分别是() A.均在手指受伤处 B.分别在手指受伤处和受伤处附近 C.在手指受伤处和大脑 D.在手指受伤处和此处的神经末梢 11.如图是我国第五版人民币,票面的右下角有盲文面额标记,盲文能用皮肤的哪一感觉迅速准确地辨别人 民币的面额大小() A.触觉 B.冷觉 C.热觉 D.痛觉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的皮肤只有冷觉和热觉功能 B.人的皮肤除冷觉和热觉外,还有触觉功能

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导学案

第2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及其后果导学案 姓名: 一、点击新目标: 1、记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大战的开始和结束的时 间,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和战线,记住重要战役——凡尔战役。 2、结合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形成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3、讨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为什么是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4、说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影响。 二、课前小热身: 第一次世界大战起止时间: 根本原因: 重要原因: 直接原因(导火线): 交战双方:国和国 战争爆发:时间:标志: 主要战场:洲 三条战线: 西线;英法对 东线;俄国对 南线:奥匈对 重要战役:、、 战争结束;时间: ,以集团的失败而结束。

性质:它是一起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的战争。 影响:是人类历史上空前,造成了重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失。激化了的 ,促进了民族独立国家的形成和的觉醒。 三、课堂进行时: (一)、油画展示: 这幅画反映了一战前的哪一重大事件?画中的刺客是谁?遇刺的主角又是谁? 这一突发事件有何重大影响?一个国家皇储的遇刺是否足以引发一些场世界性的战争?如果不是,引发一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二)、找一找:看课本地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欧洲战场》找到交战国双方的主要国家: 同盟国; 协约国: 主要战场: 三条战线;线;线;线 起决定性作用的战线:线 重大战役:战役;战役;战役 列举一战中首次使用的新型武器:

(三)、想一想:阅读课文10——11页,德国发动凡尔登战役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结果怎样?产生了什么影响? 目的: 结果: 影响; (四)、小组讨论:材料一:这场战争历时4年零3个月,涉及30个主权国家,推翻了4个帝国,产生了7个新国家,死亡人数为:战斗人员约850万,非战斗人员约1000万,直接经济损失达1805亿美元。 材料二: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八年的战争,从双方来说,都是帝国主义的(即侵略,掠夺的,强盗的)战争。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根据材料一说说一战产生了什么后果? (1)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空前 (2)打击了: (3)激化了: (4)促进了: (5)建立了: (五)、根据材料说说列宁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的认识是否正确,请你说说理由?

光合作用复习导学案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导学案(三) 编制:审核:审批: 学习目标 1.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3.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4.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5.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6.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知识梳理: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 ________________(蓝绿色) 叶绿素________________(黄绿色)绿叶中的色素 _______________(橙黄色) 类胡萝卜素 _________________(黄色) 叶绿素主要吸收_______________,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________________。白光下光合作用最强,其次是红光和蓝紫光,绿光下最弱。 (一)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 实验原理: 2 方法步骤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步骤要记准确) (1)、研磨时加入二氧化硅和碳酸钙的作用是什么? (2)、实验为何要在通风的条件下进行?为何要用培养皿盖住小烧杯?用棉塞塞紧试管口? (3)、滤纸上的滤液细线为什么不能触及层析液? (二)捕获光能的结构——叶绿体 结构:外膜,膜,基质,基粒(由类囊体构成)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于基粒的类囊体及基质中。 光合作用色素分布于类囊体的薄膜上。 光合色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光能。 思考: 1.为什么植物的叶片一般是绿色的? 2.叶绿素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三)、叶绿体的功能: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分布着具有吸收光能的光合色素,在类囊体的薄膜上和叶绿体的基质中含有许多光合作用所必需的酶。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一)、光合作用的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 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氧的过程。(二)、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思考:1880年,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实验 1.之所以选用水绵做实验材料是因为水绵有大型带状叶绿体,且螺旋分布在细胞中,便于进行观察。 2.选用黑暗且没有空气的环境可排除实验前环境中O2和光等外界因素的影响,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3.先选用极细的光束且用好氧细菌检测能准确判断水绵细胞中O2释放的部位;然后用完全曝光的水绵与之作对比实验,从而证明了光照在光合作用发生中的作用。 三、光合作用的过程 (一)过程:见课本P103图解 思考:光合作用过程中进入叶绿体的是水、二氧化碳和光能,在叶绿体中形成的物质有,(CH2O)中的“O”来自从外界吸收的二氧化碳。 物质变化:;能量变化: 【知识拓展】

七年级科学下册 讲义1 第1节:感觉世界(无答案) 浙教版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优质讲义 课 题 第1节:感觉世界 知识点梳理: 1.您感觉到了什么?通过什么器官感觉到的? 答:铃声,耳、是一种感觉器官(简称:感官) ☆☆☆ 讨论:除了声音,我们还可以从周围的环境中感觉到什么? 2.让我们一起来感觉: 思考: 1.图中的人感觉到了什么? 2.他们是靠什么感觉到的? 相片 场景描述 通过什么器官感觉到的? 美丽的风光 眼 郁金香的芬芳 鼻 火热的岩浆 皮肤 生活在寒冷北极的熊 耳 光 鼻 香气 声音 眼 皮肤 冷 舌 味 道

结论: 1、人类有各种不同的感官和感受器,能感受各种刺激,传入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 2、各种感觉在哪里产生?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 思考:“纯净的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透明液体。” 做出这样的描述,要涉及到人们的哪些感觉? (视觉、嗅觉、味觉) 人类的各种感官为什么能感受各种刺激?(因为各种感觉器官内有__感受器___) 冷觉感受器: 感觉低于皮肤温度的刺激; 热觉感受器: 感觉高于皮肤温度的刺激; 触觉感受器: 感觉接触和挤压等机械刺激。 痛觉感受器: 不仅在皮肤,而且在全身各处都有分布。 思考:当你的皮肤受到针扎等损伤性刺激时,会有什么感觉?对人的健康生活有利还是有害? 答: 痛觉:;有利; 因为没有痛觉,人体就不能感知对身体的损伤性刺激,也就无法对损伤部位及时采取有效 感觉 视觉 嗅觉 味觉 听觉 感觉器官 眼 鼻 舌 耳 反应痛感的神经末痛觉感受器 反应冷感的冷敏小冷觉感受器 反应热感的热敏小热觉感受器 感受触摸的触觉小体 触觉感受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二章 对环境的察觉 第1节 感觉世界名师教案1 浙教版

第一章对环境的观察 第一节感觉世界 一、常见感觉和感觉器官 五种基本感觉:视觉——眼听觉——耳嗅觉——鼻味觉——舌触觉——皮肤 感觉是怎样形成的? 感觉是人类通过各种不同的感官和感受器,感受各种刺激,传入神经中枢,产生各种不同的感觉。 感觉器官和感受器有什么不同? 感觉器官是指感受器及附属结构。比系统低的结构层次,属器官层次。 感受器是感觉器官的一部分,是游离的神经末梢,能产生兴奋的部分,属细胞层次。 二、皮肤的感觉功能 皮肤有冷觉、热觉、触觉(感受对身体损伤性的刺激有保护作用)、痛觉等感觉功能。 盲人用触觉阅读盲文。皮肤的各个部位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指尖的触觉神经未梢比较集中,而手背上热敏感的神经未梢比较丰富。 感觉的形成过程:外界刺激感受器→形成信息(神经冲动)→神经→大脑皮层(神经中枢)→形成感觉 三、鼻和嗅觉 1、嗅觉的形成过程 气味→鼻腔→嗅觉神经末梢→嗅神经→嗅觉中枢→形成嗅觉 如:蛋糕的香味,通过鼻腔,刺激嗅觉神经末梢, 嗅神经将香味传到大脑皮层的嗅觉中枢,形成了嗅觉。 注:嗅觉不是在鼻腔内形成的,而是大脑皮层的嗅觉中枢中形成的。 2、嗅觉的特点 1、易疲劳(由于大脑的嗅觉中枢会疲劳)(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2、差异性(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 3、易适应(孩子的嗅觉往往比他们的父母灵敏得多,但随着年龄得增长,他们的嗅觉也会逐渐减弱) 4、选择性(动物对不同物质气味的敏感程度不同) 四、舌和味觉 1、舌表面密布许多小凸点,内藏味蕾,其内有许多味觉细胞,能感受不同物质的刺激,对液体的刺激特别敏感。 2、味觉的形成过程: 食物进入口腔→溶于唾液→刺激味觉细胞→产生兴奋→通过神经→大脑皮层→形成味觉 四种基本味觉:酸味、甜味、苦味、咸味 3、舌和味觉 苦味:舌根酸味:舌两侧中间部甜味:舌尖咸味:舌两侧前部 麻、辣、涩是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 第二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一、声音的产生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声源:正在发生的物体。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声源。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不能叙述为“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振动停止了,只是不在发声,而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继续存在并传播。 二、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所以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所以在太空听不到爆炸声。 我们通过实验发现:一切固体、液体、气体物质都能传播声音。 三、声音的传播形式 1、声音以波的形式通过介质将声源的振动向外传播,这个波叫声波。 2、声波的应用:(1)超声波粉碎胆结石(2)探测海水深度(3)B超检查身体 四、声音的传播快慢 声音传播的快慢:跟介质和温度有关。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的速度不相同,气体中传播最慢,在固体中传播最快。15o C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米/秒。气温每升高1o C,速度增加0.6米/秒。 回声:声音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利用回声和速度的公式可以测距离) 回声到达耳朵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低于0.1秒时,反射回来的声音只能使原音加强,所以,在音乐厅演唱比野外效果好得多。 第三节耳和听觉 一、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 1、耳的结构 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 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咽鼓管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 计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一)在导入新课这一环节中,采用图片导入。幻灯片展示11.11光棍节,每年的11月11日,英国都要举行纪念活动,因为1914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在硝烟中放下了刺刀。 图片导入的意图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质疑,在教师适当的讲解中,学生明白战争对人类文明发展的破坏性,由此引发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的探究兴趣。 (二)活动探究、寻求真知 三站旅行:第一站----萨拉热窝 教师投影《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对比表》和“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形成”的有关材料。 问题设计: (1)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从材料中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 教师这样设计,一是能够培养学生从图表反映的数据得出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二是通过材料的阅读培养学

生从中获取历史信息,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教师设计这两个问题的意图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归纳得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对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与变化相反,各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占有状况未变,还都是按旧的力量对比划分的。这样矛盾就产生了。作为帝国主义筵席上的迟到者——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决不满意仅仅得到一些残羹剩饭,他们要求按照新的实力对比重新瓜分世界。正如列宁所说:“世界是第一次被分割完了,所以将来只有重新分割,也就是从一个‘主人’转归另一个‘主人’。而不是从‘无主’的变为‘有主’的。”“帝国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几个大国都想争夺霸权,即争夺领土”。这正是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根源,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由于矛盾的变化,各帝国主义大国出于自身的利益拉帮结派寻找盟友,重新组合,导致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这是一战爆发的直接原因。 第二站:凡尔登 活动三探究战争的残酷性(教师投影并板书) 教师投影展示如下图片: 教师在展示图片后引导学生思考: (1)面对凡尔登战役的图片,你有何感想? (2)新式武器的发明与刚刚结束的哪次科技革命有关?由此,你对科学技术的作用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教师展示新式武器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认识一战的残酷,究其原因,是因为战争中大量的武器被发明并运用到战争中。这样做,第一可以吸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导学案

第五章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小组名称____________ O组口号:我们为光合作用提供生命的源泉,谁能比我棒! H 2 CO 组口号:我们虽是温室气体,但也参与光合作用贡献力量,谁能比过我! 2 光能组口号:我们是植物捕获的光能,养育地球上的其他生物,谁能比我重要!叶绿体组口号:我们是阳光下的魔术师,能把光能转化,我们才更棒! O 组口号:我们才更重要!光合作用释放了我们,看不见摸不着无处不在! 2 O)组口号:我们是生命的燃料,体内贮存着阳光的秘密,你们想知道吗?(CH 2 【学习目标】 1、简述化能合成作用。 2、掌握光合作用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3、理解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学习重难点】 1、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 2、理解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1.1771年,普利斯特利证实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2.1779年,英格豪斯证实: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①下,绿叶才能更新空气。 3.1785年,由于发现了空气的组成,人们才明确绿叶在光下放出的是② ,吸收的是③。 4.1845年,梅耶根据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指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④储存起来。 5.1864年,萨克斯通过实验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⑤。 6.1941年,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实: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⑥。 7.20世纪40年代,卡尔文等探明了二氧化碳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⑦中碳的途径。 8.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⑧,利用⑨把⑩和转化成储存能量的,并且释放出的过程。 二、光合作用的过程 1.场所: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场所分别是、。 2.过程:光反应过程的主要变化是吸收光能,并且利用转化的光能完成两步重要的化学反应:一是水分解成和;二是合成了。暗反应阶段的主要变化也是两步重要的化学反应:一是的固定,即从外界空气中进入叶绿体的CO2与结合形成;二是 在等条件下还原成和。 三、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第1节 感觉世界(第2课时)

第1节感觉世界(第2课时) A组基础训练 1.下列关于嗅觉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不同,但都不如人的嗅觉灵敏 B.小孩子的嗅觉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强 C.动物对不同物质气味的敏感程度是不一样的 D.较长时间接触某种气味会降低感受性是由于气味逐渐变淡造成的 2.油漆工长期施工渐渐地感觉不到油漆味,这说明嗅觉具有的特点是() A.适应性 B.差异性 C.敏感性 D.理解性 3.公安部门通常使用警犬缉毒,这是利用了狗() A.敏锐的目光 B.敏捷的动作 C.发达的味觉 D.敏锐的嗅觉 4.人体内形成嗅觉和味觉的部位分别是() A.鼻腔和口腔 B.鼻腔和舌 C.鼻腔和味蕾 D.大脑皮层的嗅觉中枢和味觉中枢 5.有些人生病时会觉得吃东西没有味道,可能的原因是() A.舌苔变厚,味觉神经敏感度降低 B.生病时人的味觉神经全部损伤 C.生病时人没有味蕾了 D.给病人吃的食物味道太淡了 6.人们总说“酸甜苦辣,百味人生”,其实,这四种味觉中有一种并不属于人体的基本味觉,它是()

A.酸B.甜 C.苦D.辣 7.在确定舌对甜、酸、苦、咸的敏感区域的实验中,清水的用途是() A.漱口,去除牙齿中残留的食物渣 B.漱口,防止味道残留混合而“串味”,影响实验 C.因为口干舌燥要润喉 D.一点用处都没有 8.下列关于嗅觉形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嗅觉是在有味道的气体进入鼻腔时形成的 B.嗅觉是在嗅神经传递冲动的过程中形成的 C.嗅觉是在嗅黏膜上的嗅细胞受刺激时形成的 D.嗅觉是在兴奋传到大脑皮层时形成的 9.50年前在法国有一个人为鼻子在保险公司保了100万美元,当时的“百万富翁”就相当于现在的“亿万富翁”。这个人可能是() A.警察 B.法官 C.调酒师 D.调香师 10.吃完糖后马上开始吃橘子,你可能会觉得只有酸味没有甜味,下列解释比较合理的是() A.吃了糖后各种味觉的灵敏度降低了 B.吃了糖后对甜味的灵敏度降低了 C.橘子汁不能碰到舌上感受甜味的区域 D.橘子汁本来就没有甜味 11.舌头味蕾对下列食物的刺激最不敏感的是() A.可乐B.鸡汤C.馒头D.糖水 12.古人云:“久居芝兰之室,不闻其香”,这是由于大脑的________适应的缘故。13.感觉味道的感受器是______________,它位于人体的________表面。当食物进入口腔时,食物中的一些化学物质溶于________中,刺激________,使其产生信息,再通过________传到脑部,经过脑部分析,我们感知到食物的味道。

新教材七年级下科学第二章知识点

七下新教材科学第二章 第一节:感觉世界 1、人的感受器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痛觉、触觉、冷觉和热觉,其中冷觉和热觉又可 统称为冷热觉。 2、人的感觉器官有:眼、耳朵、鼻、舌、皮肤_等。 3、对热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手背,对触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指尖。 4、嗅觉的形成:气味T嗅觉神经末梢(接收刺激)T嗅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形成嗅觉)嗅觉的特点:①长时间处于某种味道的环境中,会因为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疲劳)_而闻不出这 种味道;②嗅觉敏感的程度因年龄,动物种类和气味种类等的不同而不同。 5、舌头表面的每个味蕾上都有味觉细胞和味觉神经。 味觉的形成:食物T 口腔(食物中的化学物质溶于唾液)T味觉细胞(接受刺激)T味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T大脑(形成味觉)。 6、舌的不同部位对味道的敏感性不同 7、进行P5的活动时,在每吸入一种溶液前都用清水漱口,以排除上一次实验的影响(或干扰)。 第二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1、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_中传播。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2、声音发生的条件:振动;声音传播的条件:需要介质;声音传播的方式:声波。 3、在15C的空气中,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40米/秒。 第三节耳和听觉 1、耳的结构:①外耳包括耳廓、外耳道; ②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听小骨; ③内耳包括耳蜗、前庭和半规管。 2、耳的主要功能:听觉和保持身体平衡。位觉感受器在前庭和半规管中(解释晕船、晕车现象)。 3、听觉产生过程:耳廓(收集声波)T外耳道T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T听小骨(将声波扩大并传导)T耳蜗(接受刺激、产生信息)T 听神经(传导信息)T 大脑(产生听觉)。 4、遇到巨大的响声时,迅速张嘴,捂紧双耳是使鼓膜内外气压保持平衡,避免鼓膜被震破_。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声音的高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响度--声音的强弱(振动幅度越大、离声源越近,响度就越大) 音色(与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方法有关) 6、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是赫兹(Hz)。人的发声频率大约在65赫兹到_ 1100赫兹之间;听觉频率大约在20赫兹到_20000赫兹之间。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叫做超声波,低于20赫兹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第四节光和颜色 1、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如太阳、燃烧着的蜡烛、开着的电视的屏幕、萤火虫等。 2、光的传播特点: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①小孔成像 ②影子的形成③月食、日食④步枪瞄准、列队排整齐)。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3x 108m/s),空气 15 中次之。光年是长度单位。1光年=3X 108米/秒x 365x 24 x 3600秒=9. 4608x 10 米。 3、光的色散: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彩色光带中颜色的顺序:红、橙、黄、绿、蓝、靛、紫。其中紫色光的折射角最大,红光最小。所以白光是复色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多种单色光混合而

第一次世界大战导学案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导学案 宜昌市二十二中陈福英 点击新目标: 1、记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大战的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和战线,记住重要战役——凡尔战役。 2、结合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形成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3、讨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为什么是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4、说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影响。 创设情景:看地图:多媒体展示: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f14041491.html,/albums/26747/26747.html#213904$55a628d17e99a5759a502721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f14041491.html,/albums/26747/26747.html%23213904$55a628d17e99a5759a502721%232 13904$55a628d17e99a5759a502721#213904$55a628d17e99a5759a502721 《欧洲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对峙图》请同学们回顾这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形成对世界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师生共同复习上节内容,并导入新课。 课前小热身: 第一次世界大战: 原因:根本原因:重要原因: 直接原因(导火线) 交战双方:国和国 战争爆发:时间标志: 主要战场:洲 三条战线:西线;英法对东线;俄国对南线:奥匈对 重要战役:、、 战争结束;时间:以集团的失败而结束。 性质:它是一起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的战争。 影响:是人类历史上空前,造成了重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失。 激化了的看。 促进了民族独立国家的形成和的觉醒。课堂进行时: 一、油画展示:多媒体展示: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f14041491.html,/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EC%B3%B5%

第2章 第1节 感觉世界

学生姓名:上课时段:上课日期:阮老师编辑 第1节感觉世界 〖要点整理〗 一.感觉 1.感觉产生的过程: 所有的感觉都在大脑神经中枢形成的,大脑内有各种神经中枢:视觉中枢、嗅觉中枢、听觉中枢等。 二.皮肤和皮肤感觉 1.人体最大的器官是皮肤,具有冷觉、热觉、触觉和痛觉的感觉功能。除此之外,还具有防止身体水分散失、保护身体免受细菌侵害等功能。 2.各个部位的皮肤对各种刺激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 ⑴对触觉最敏感的是指尖,对热觉最敏感的是手背,因为这些部位的相应神经末梢比较丰富。盲人的触觉比普通人要敏感。 ⑵在皮肤的冷、热、触、痛四种感觉中,对人体保护意义最大的是痛觉。 ⑶冷热觉是因为皮肤上有冷热觉感受器(能感受外界冷热刺激,由神经细胞构成)。对热觉最敏感的部位是手背。 三.鼻和嗅觉 1.嗅觉是指由气体物质刺激嗅觉感受器在大脑中所引起的感觉。 2.嗅觉的形成过程: 刺激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外界气味-→嗅觉神经末梢(嗅觉感受器)→嗅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嗅觉中枢)→大脑(形成嗅觉) 3.嗅觉的特点: ⑴适应性:长时间处于某种味道的环境中,会因为大脑的嗅觉中枢适应而闻不出这种味道; ⑵差异性:嗅觉敏感的程度因年龄和动物种类等的不同而不同。 ①不同动物的嗅觉敏感程度差异很大; ②不同年龄的人的嗅觉敏感程度不同:随着年龄增长,嗅觉会迟钝。 四.舌和味觉 1.舌头表面有许多小凸点,内含有味蕾,其上有味觉神经和味觉感受器---味觉细胞, 能感受各种不同物质的刺激,尤其对液体物质的刺激最敏感。 2.味觉的形成过程: 食物---→口腔(食物中的化学物质溶于唾液)---→味觉细胞(接受刺激)--→味觉神经(将信息传递到大脑)→大脑(形成味觉)。 3.舌的不同部位对味道的敏感性不同 注意:麻、辣、涩等味觉是人对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 4.味觉和嗅觉之间相互影响: ⑴感冒时,嗅觉灵敏度降低了,味觉灵敏度。 ⑵一边吃苹果,一边闻香蕉,会产生苹果和香蕉的混合味道。 〖例题解析〗 对菜肴讲究色、香、味俱佳。人们在享用美食的过程中,主要参与的感觉为 ( ) A.热觉、味觉、痛觉 B.听觉、触觉、冷觉 C.视觉、嗅觉、味觉 D.触觉、听觉、味觉 分析与解答:根据题意,色、香、味,所参与的感觉分别为视觉、嗅觉、味觉,因此选C。 ( ) A.橘子味 B.草莓味 C.无味 D.橘子和草莓混合的味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