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8三顾茅庐(苏教版4下)

8三顾茅庐(苏教版4下)

8.三顾茅庐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并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4、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

《三国演义》、群雄纷争

2、板书课题

示范"茅"、"庐"两字写法;学生练习写"茅"、"庐"两字

写在课题旁边

3、解题

理解"顾"、"茅庐"意思

二、初读课文

1、范读

(或听录音)

提问:谁"三顾茅庐"

刘备三顾茅庐干什么?"三顾茅庐"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2、自渎课文

①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新词;

②读熟读通顺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③思考:通过读课文

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3、检查自渎情况

①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A.生字卡片;

诸葛亮辅助捆来尊重卧龙疏疏朗朗潺潺

吩咐恭恭敬敬半晌时辰策略茅塞顿开同塌讨论B.重点字音:

疏潺晌辰诸尊吩塞策

C.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②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

要求:不破词破句

不添字漏字

不复读

不唱读

边读边评议

③感知文章主要结构:略写前俩次

详写第三次

④讨论:通过初读课文

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板书:

刘备:尊重人才诸葛亮:雄才大略

三:精读课文

1、细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

思考: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刘备为什么还要去拜访诸葛亮?(2)填空:

刘备()前往隆中()诸葛亮

()地()他出山

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大业

但都没有见着

(3)讨论填空

理解重点词语:两次、拜访、诚心诚意、邀请

体会刘备求才的急切心情和虔诚态度

(4)指导朗读

体会

三、作业:

1、描红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的复述课文

2、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3、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重点】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的复述课文

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之间的关系

一、复习检查

1、默写生词并评价

2、选择几个词语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细读课文

2、学习第2--4自然段

过渡: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

第三次来到隆中诸葛亮的茅庐

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先生

请到了一位智谋过人的军事

留下一段佳话

下面

我们来学习第2--4自然段

(1)小组学习

读课文

思考: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划出刘备有关动作、语言、神态等词语、句子

读一读

想一想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诸葛亮雄才大略?找出有关语句

读一读

想一想

(2)讨论问题一: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

要点:

①第二自然段

重点指导分角色读张飞、刘备的话

讨论

指导朗读

细细感悟品味刘备对人才的敬重、虔诚;

②第三自然段

精读赏析:"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走、恭恭敬敬、等了半晌、又等了一个时辰、快步走进"等重点词语的细节描写;讨论

指导朗读

感悟刘备对人才的敬重、虔诚

③第四自然段

同塌睡觉、同桌吃饭等

(3)重点句理解

3、讨论: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①理解句子:刘备听了茅塞顿开

象拨开了云雾见到了青天

比喻句教学

什么比做什么?体会比喻句的精妙

②理解句子:我得到到诸葛先生

就象鱼儿得到水一样啊!比喻句教学

什么比做什么?体会比喻句的精妙

三、总结、写作特点

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的

指名读有关的语句

四、指导复述课文

1、理清课文脉络

两次拜访没见到

上路前

第三次拜访的经过见面前

见面后

刘备、诸葛亮的鱼水情

2、看板书学生自由练说

3、指名复述

五、作业:

1、形近字组词;

2、用"来到......只见......"说话;

3、比喻句辨别

??

??

??

??

柳上无云

1

Liushangwuyun

你们不要老提我,我算什么超人,是大家同心协力的结果。我身边有300员虎将,其中100人是外国人,200人是年富力强的香港人。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三顾茅庐》教案三篇

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三顾茅庐》教案三篇教学要求: 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19个生字,田字格上面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事物(喻体与本体)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4、初步理解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重点: 体会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 教学难点: 学习写“隆中美景”的写法写一处景色。 教具准备: 小黑板;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知道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吗?你能介绍介绍其中的主要人物吗?

看来,诸葛亮不愧是雄才大略,大家都知道!他是刘备的得力军事,那么,他怎么会成为刘备的军事的,他为什么会终于刘备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相关的新课文。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解题顾:拜访;茅庐:草房子 过渡:谁去拜访?拜访的又是谁?我们学了课文就明白了!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读全文,补充课题,引导完整、准确地说说题意 2、再读课文“三顾茅庐”具体是怎样一件事呢?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再读读课文,同时完成几个任务。 (1)出示自读要求,指名读 (2)检查自读情况 a、抽读生字词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茅庐诸葛亮茅塞顿开捆来尊重卧龙恭恭敬敬秀丽宜人吩咐讨论群雄纷争分析半晌时辰辅助潺潺策略疏疏朗朗下榻 b、理解词义:谁来当小老师说说你已经懂得的词! 半晌:半天尊重:尊敬看重 茅塞顿开:原来心里像被茅草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形容忽然领会理解。 c、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以“不添字减字、不回读、不破词破句”为标准,集体评议) 3、回到课题,刘备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为的是什么?三顾茅庐的经过又是怎样的呢?我们细细地到课文中去看看!

8.《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 一、教材分析:《三顾茅庐》选自我国古典长篇小说名着《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改写的。课文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岀山,辅佐他完成统一国家大业的 故事,赞扬了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课文写刘备三顾茅庐,一次比一次详细,尤其是第三次拜访,突岀刘备虚心求教礼贤下士的精神。课文用张飞的莽撞、无礼,反衬刘备求贤若渴的态度 二、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4、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三、教学重难点: 1、能说岀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2、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生读生词。 2、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事? 二、细读课文 过渡:刘备两次拜访诸葛亮都没有见着,可他并没有就此罢休,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思考:哪几个自 然段写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 生回答 刘备正准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时发生了什么事呢?(他的结拜兄弟关于和张飞都不同意) 课件岀示第2自然段(生齐读) 指导朗读张飞和刘备的对话 2、学习第2――4自然段,

过渡: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第三次来到隆中诸葛亮的茅庐,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先生,请到了一位智谋过人的军事,留下一段佳话。下面,我们来学习第2――4自然段。 (1)小组学习。读课文,思考: a.明型地方可以看岀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划岀刘备有关动作、语言、神态等词语、句子,读一读, 想一想。| B.哪些地方可以看岀诸葛亮雄才大略?找岀有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 (2)讨论问题一:哪些地方可以看岀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 要点: ①第二自然段。重点指导分角色读张飞、刘备的话,讨论,指导朗读,细细感悟品味刘备对人才的敬重、 虔诚; ②第三自然段。精读赏析: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走、恭恭敬敬、等了半晌、又等了一个 时辰、快步走进”等重点词语的细节描写;讨论,指导朗读,感悟刘备对人才的敬重、虔诚。 ③第四自然段。同塌睡觉、同桌吃饭等。 (3)重点句理解。 3、讨论: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岀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①理解句子:刘备听了茅塞顿开,象拨开了云雾见到了青天。比喻句教学,什么比做什么?体 会比喻句的精妙。 ②理解句子:我得到到诸葛先生,就象鱼儿得到水一样啊!比喻句教学,什么比做什么?体会比喻句 的精妙。 三小结。 板书设计: 刘备诚心诚意 三顾茅庐 诸曷亮雄才大略

2021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课《三顾茅庐》教案 长春版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三顾茅庐》教案长春版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三国演义》,把握整体内容。 2.掌握小说中刘备和诸葛亮的形象特征。Iu 3.体会烘托这一写作手法在文中的使用。 4.体会小说情节发展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刘备和诸葛亮的形象特征。 2.小说情节发展的特点。 教学难点 烘托手法在文中的使用。 课时安排 3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方面: 了解《三国演义》的相关知识及“三顾茅庐”故事梗概。 教师方面:

1.准备电视剧《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影音资料片段。 2.阅读《三国演义》中关于“三顾茅庐”这一情节的前后内容,查阅关于刘备及诸葛亮的评价,以便给学生以适当的指导和补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片段“三顾茅庐”。 刚才我们观看的“三顾茅庐”的故事是历史上有名的一段佳话,是导演根据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中的片段改编而成的,生动地再现了刘备三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那么,小说是如何表现这一情节的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原作,共同去体会和感受其感人之处。 二、研读课文。 1.朗读,教师可安排学生以分角色的形式进行朗读。强调加点字字音。 拜谒(y€瑁≠刨蹋╧ng z ng)呕心(u) 寰宇(hu€醤)荷锄(h€瑁? 杖藜(l€恚? 篡逆(cu€鄋)猝定(c€? 斡旋(w€颍? 匡扶(ku ng)朔风(shu€颍? 邂逅(xi€?h€騯)

不省(x ng)慵懒(y ng)千仞(r€鑞) 不栖(q )乐躬耕(l€瑁? 熟谙(n) 薰沐(x n)鄙悃(k n)悒怏(y€?y€鄋g)荏苒(r n r n)揲蓍(sh€?sh )愧赧(n n)存恤(x€? 2.学生概括主要情节,要求说出每一个情节的主要内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刘备拜访诸葛亮之前,司马徽赞诸葛亮。 刘备一顾诸葛亮未得,遇崔州平,论天下事。 刘备二顾诸葛亮未得,遇亮友、弟、岳父,留下书信。 刘备三顾诸葛亮,孔明隆中对策,感其诚,出山辅佐。 三、作业。 熟读课文,分析诸葛亮、刘备二人的形象。 第二课时 一、继续研读课文。 1.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刘备、诸葛亮的形象特征及作者塑造人物采用的手法。 刘备:谦虚、礼贤下士、不耻下问、求贤若渴、气度宽宏。

8、三顾茅庐(20201110001925)

8. 三顾茅庐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 ”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4、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三国演义》、群雄纷争。 2、板书课题。示范“茅”、“庐”两字写法;学生练习写“茅”、“庐”两字,写在课题旁边。 3、解题。理解“顾”、“茅庐”意思。 二、初读课文 1、范读。(或听录音)提问:谁“三顾茅庐”,刘备三顾茅庐干什么?“三顾茅庐”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2、自渎课文。 ①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新词; ②读熟读通顺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③思考: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3、检查自渎情况。 ①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A. 生字卡片; 诸葛亮辅助捆来尊重卧龙疏疏朗朗潺潺 吩咐恭恭敬敬半晌时辰策略茅塞顿开同塌讨论 B. 重点字音: 疏潺晌辰诸尊吩塞策 C. 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②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要求:不破词破句,不添字漏字,不复读,不唱读。边读边评议。 ③感知文章主要结构:略写前俩次,详写第三次。 ④讨论: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板书: 刘备:尊重人才诸葛亮:雄才大略 三、作业: 1、描红 2、抄写生字新词 3、给下列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吩( feng fen)辅( fu fu) 晌( xiang

《三顾茅庐》教案 长春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三顾茅庐》教案长春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教学目标: 1.理顺本文字音。 2.初步了解《三国演义》,把握整体内容。 3.了解刘备及诸葛亮的性格特征。 4.体会并学习本章节烘托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 1.初步了解《三国演义》,把握整体内容。 2.了解刘备及诸葛亮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 体会并学习本章节烘托手法的运用。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听歌《滚滚长江东逝水》,进入情境。 这首歌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电视剧演的很精彩,但其实,《三国演义》的原著写的更精彩,尤其是对智诸

葛亮的描写。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和诸葛亮出山有关的《三顾茅庐》。 二、作者介绍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汉族,山西并州太原府人。罗贯中早年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罗贯中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三、《三国演义》介绍 1.“演义”即根据史实,敷演大义,在叙事中融进作者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感情,并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政治的和道德的评价。“演义”还是特定的文体。 2.《三国演义》的基本内容: (1)纵向看,《三国演义》描写了从汉灵帝中平元年(184)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共97年的历史。全书120回,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1-33回) 主要写汉末动乱和群雄并峙,曹操集团的崛起和壮大。

8三顾茅庐

8三顾茅庐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掌握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心理活动和个性品质,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4、初步感知刘备礼贤下士的品质,能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教学重、难点: 1、在读中提升情感,唤起学生对刘备诚心诚意的共鸣。 2、读张飞的语句,理解对比反衬的写法,并对张飞形象进行多角度认识。 教学准备:投影设备、课件等。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知道我国的四大名著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 2、你喜欢《三国演义》里什么人物?为什么? 3、诸葛亮、关羽、张飞、赵子龙这些名将都是谁的手下呢? 4、看来刘备这个人值得我们好好研究研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写刘备的历史故事。(板书:三顾茅庐) 5、谁来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三顾茅庐”是什么意思? 6、由这个题目你想问自己或我什么问题呢?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如果读一遍读不准的词语或句子可读二、三遍。 2、检查读书情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投影显示:这段讲了刘备前两次去拜访诸葛亮,第一次,他听说诸葛亮是个了不起的大才,于是在一个秋天,他和他的两个兄弟去拜访诸葛亮,但是没有见到,便给童子留个口信:“刘备来拜访过诸葛亮。”第二次到了隆冬腊月,刘备又决定去拜访诸葛亮,

他俩兄弟不愿意:“这个诸葛亮有什么了不起的,充其量一介村夫,还劳大哥亲自去吗?”刘备仍然亲自前前去,但仍没见着。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去隆中拜访诸葛亮,课文中就写他第三次拜访的经过。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理解“结拜” 投影显示《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刘备、张飞、关羽在桃园结拜为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所以称为“结拜兄弟”。 (3)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前半部分(卧龙冈景色) 结合理解“蜿蜒”、“秀丽宜人”、“青翠欲滴”、“卧龙”等。 其实真正等待时机腾飞的是——(诸葛亮) 人们称诸葛亮为——(卧龙先生) 小结:诸葛亮虽然——身居隆中,其实他——时时关注国家大事,等待时机——出山,为统一中原——出力。 (4)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后半部分(刘备是怎样拜访诸葛亮的) 结合理解“恭恭敬敬”、“时辰”、“半晌”等词语。 (5)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理解“群雄纷争”、“茅塞顿开” 雄,是乱世英雄,两汉末年,你还知道有哪些乱世英雄? 孙权、曹操、吕布、董卓…… 茅塞顿开你是怎样理解的呢? 像瓶盖一样一下被打开了,人的思想解放了,叫“顿开”。 茅塞:堵在人们心里的、堵塞人们思想的茅草一下子打开了,心里豁然开朗。 文中讲谁茅塞顿开?再读一读词语 (6)指名读最后一段,理解“如鱼得水” 像诸葛亮这样的人肯定有许多人去请他,曹操有没有找过,孙权,天下的群雄有没有请过,为什么他在刘备请他时出山呢?刘备哪一点打动了诸葛亮呢? “诚心诚意” 三、练习复述课文 四、布置作业 朗读课文,找找体现刘备诚心诚意,打动诸葛亮的关键词或句子。 第二课时

苏教版四下《三顾茅庐》教案

苏教版四下《三顾茅庐》教案 下面是出guo的苏教版四下《三顾茅庐》教案,欢迎阅读,如需浏览更多苏教版四年级语文教案内容,尽在手实用资料栏目。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所学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理解所学词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知道《三国演义》中的哪些人物呢? 你知道他们身上的哪些故事呢?(学生简单介绍自己知道的人名和故事。)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三国时期的故事《三顾茅庐》。(板书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田字格中的生字,读顺课文。 (2)自学生字,懂得它们的书写方法。 (3)联系上下文或理解词语的意思。

(4)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2、按要求自读课文。 教师巡视,及时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分段读课文。教师相机指导生字的读音。 (2)检查字形掌握情况。 茅:与“矛”比较。 统:与“流”比较。 宜:与“宣”比较。 (3)交流词语的意思, 三顾茅庐蜿蜒起伏 青翠欲滴秀丽宜人 群雄纷争茅塞顿开 (4)指名说说自己没读懂的地方。 三、再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 1、放录音范读全文。 2、指名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刘备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出山辅助他实现统一中原的大业,诸葛亮真有这样的雄才大略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读第四自然段,加以体会,理解“茅塞顿开”)

4、刘备在请诸葛亮出山后,高兴地说:“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求贤若渴、礼贤下士、尊重人才等) 5、讨论:从这个故事中,你体会到了刘备什么样的品质? 四、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用钢笔描红。(文后练习2)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帮助他建立统一祖国的大业。诸葛亮在二十一年后回忆起这件往事,还感激万分,写下了这样几句话 1、出示《出师表》节选。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听教师朗读,体会其中的意思。(能听懂多少是多少,不要过高地要求) 2、这段似懂非懂的文字中,哪些是写三顾茅庐这件事的?根据自己的理解说一说 二、细读课文 1、诸葛亮对刘备的三顾茅庐可以说是记忆犹新、历历在目的,甚至是刻骨铭心的。这是为什么呢?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课三顾茅庐生字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课三顾茅庐生字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课《三顾茅庐》生字1【顾】 读音:gù 巧记:预先无备(),又遭厄()运。 字义:①回头看,泛指看②照管,注意 组词:①回顾左顾右盼②兼顾 造字:形声法 造句:上课时,我们不能左顾右盼,要认真听讲。 笔顺:左部第一笔横略短;右部点要有力。 2【茅】 读音:máo 巧记:“矛”上长草(艹)。 字义:茅草,草本植物,又叫白茅,叶条形。可用来覆盖屋顶或制绳索 组词:茅屋茅庐茅草 造字:形声法 造句:那个茅屋已经很旧了,可能很多年没人住了。 笔顺:上窄下宽。最后一笔撇要尽量伸展。 字歌:古代兵器有长矛一种茅草叫白茅 3【诸】 读音:zhū

巧记:言(讠)“者”不可少,大家坐一起。 字义:①众,许多②“之于”或“之乎”二字的合音 组词:①诸位诸多②付诸实践 造字:形声法 造句:希望诸位对这个问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笔顺:“者”第四笔撇伸展,“日”左竖在竖中线上。 4【葛】 读音:gě 巧记:喝水无口(曷),草(艹)遮头。 字义:姓,葛氏源于葛天氏,出自远古部落葛天氏族,属于以部落名为氏 组词: 造字:形声法 造句:葛师傅是厂里年龄最大、资历最深的工人。 笔顺:上下部分宜紧凑。上横稍长;“日”宜扁。 字歌:草头人姓葛口渴把水喝做事竭尽力欠身不歇着 5【宜】 读音:yí 巧记:宝盖(宀)加“且”字,大小正合适。 字义:①适合,适当②应该,应当(多用于否定式) 组词:①适宜相宜景色宜人老少皆宜②事不宜迟

造字:会意法 造句:九寨沟景色宜人,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 笔顺:“宀”的点在竖中线上;下部横画间隔要均匀。 6【堂】 读音:táng 巧记:一个和尚()为户主,精心耕种这块“土”。 字义:①正房,高大的屋子②专供某种用途的房屋③过去官吏审案办事的地方 组词:①堂屋礼堂②课堂食堂饭堂 造字:形声法 造句:在课堂上,同学们踊跃发言。 笔顺:“”不宜过大,“冖”稍宽;底横略长。 字歌:将土放正堂园中种海棠常常来劳动汗水往下淌 7【恭】 读音:gōng 巧记:“共”字头小一点()。 字义:肃敬,谦逊有礼貌 组词:恭贺恭喜恭候恭维恭敬恭迎恭祝恭顺恭恭敬敬 造字:形声法 造句:他恭恭敬敬地站到老师面前深鞠一躬。

三顾茅庐(苏教版4下)

8.三顾茅庐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地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4、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三国演义》、群雄纷争。 2、板书课题。示范“茅”、“庐”两字写法;学生练习写“茅”、“庐”两字,写在课题旁边。 3、解题。理解“顾”、“茅庐”意思。 二、初读课文 1、范读。(或听录音) 提问:谁“三顾茅庐”,刘备三顾茅庐干什么?“三顾茅庐”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2、自渎课文。 ①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新词; ②读熟读通顺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③思考: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3、检查自渎情况。 ①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A.生字卡片; 诸葛亮辅助捆来尊重卧龙疏疏朗朗潺潺 吩咐恭恭敬敬半晌时辰策略茅塞顿开同塌讨论 B.重点字音: 疏潺晌辰诸尊吩塞策 C.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 ②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 要求:不破词破句,不添字漏字,不复读,不唱读。边读边评议。 ③感知文章主要结构:略写前俩次,详写第三次。 ④讨论:通过初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 板书: 刘备:尊重人才诸葛亮:雄才大略 三:精读课文 1、细读第一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 思考: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刘备为什么还要去拜访诸葛亮? (2)填空:

刘备()前往隆中()诸葛亮,()地()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大业,但都没有见着。 (3)讨论填空,理解重点词语:两次、拜访、诚心诚意、邀请,体会刘备求才的急切心情和虔诚态度。 (4)指导朗读,体会。 三、作业: 1、描红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的复述课文。 2、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3、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重点】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有条理的复述课文,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之间的关系 一、复习检查 1、默写生词并评价。 2、选择几个词语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细读课文 2、学习第2——4自然段, 过渡: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第三次来到隆中诸葛亮的茅庐,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先生,请到了一位智谋过人的军事,留下一段佳话。下面,我们来学习第2——4自然段。 (1)小组学习。读课文,思考: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划出刘备有关动作、语言、神态等词语、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诸葛亮雄才大略?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 (2)讨论问题一: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 要点: ①第二自然段。重点指导分角色读张飞、刘备的话,讨论,指导朗读,细细感悟品味刘备对人才的敬重、虔诚; ②第三自然段。精读赏析:“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走、恭恭敬敬、等了半晌、又等了一个时辰、快步走进”等重点词语的细节描写;讨论,指导朗读,感悟刘备对人才的敬重、虔诚。 ③第四自然段。同塌睡觉、同桌吃饭等。 (3)重点句理解。 3、讨论: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8三顾茅庐预习单和作业纸

《三顾茅庐》预习单姓名 一、自查资料 二、自读课文 大声朗读课文3~5遍,要求读正确、流利。家长签字: 三、自学字词 1、在课文中圈画出生字新词,给下列带点的字注音,小组抽查互读。 ()()()()()()() 三顾茅 ..捆.来 ..亮辅.助见着.尊.重蜿蜒 ..庐诸葛 ()()()()()()() 潺潺 ..敬敬草堂.半晌.时辰...山冈.秀丽宜.人恭恭 ()()()()()()()策.略茅塞.顿开同榻.睡觉讨.论休息.工夫.麻绳. 以上词语中,把你认为容易读错的字音圈出来,并提醒同学们要注意怎么读才正确。 2、完成书后描红,组长签字: 3 4、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辅助三顾.茅庐 蜿蜒茅塞顿 ..开 潺潺景色宜.人 半晌青翠欲.滴 悠然群雄纷.争 四、自研课文 1、标好自然段,你认为课文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用“║”在文中表示,每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2、刘备是一个怎样的人?在书中做圈注。选择一处写在下面。 五、自主质疑 读完这篇课文后,你还有什么疑问?写下来,跟小组其他同学交流。

《三顾茅庐》作业纸姓名 一、看拼音写词语。 cǎo táng zhū gě bài fǎng má shéng chéng xīn chéng yì wò lóng ()()()()()()shū shū lǎng lǎng qīng cuì yù dī gōng gōng jìng jìng tǎo lùn ()()()() 二、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的音节上面打“√” 见着.(zháo zhe) 尊.重(zhūn zūn)山冈(gāng gǎng)时辰.(chen chén)潺潺.(cán chán)休息.(xi xī)茅塞.顿开(sài sè)半晌.(shǎng xiǎng) 三、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翠色欲.流() 2、茅塞顿.开() A.将来 B.好像 C.将要 A.量词 B.停顿 C.马上 3、秀丽宜.人() 4、群雄纷.争() A.满意 B.合适 C.喜欢 A.多而杂乱 B.纠纷 C.接二连三地 5、三顾.茅庐() 6、蜿蜒 ..起伏() A.回头看 B.照管,注意 C.拜访 A.蛇类爬行的样子B.弯弯曲曲向前延伸的样子 四、读句子,划线的部分可用什么成语概括。 1、刘备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出山。() 2、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3、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 五、修改病句。 1.我站在操场上,仔细地看着练习身体的同学们。 2.历史博物馆展出了两千多年前新出土的一大批文物。 3.广场上到处是五颜六色的红旗。 六、默写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七、发展练习 《三国演义》中还有许多像“三顾茅庐”一样的“三”字故事,请再写一个。

吉林省双辽市向阳乡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三顾茅庐》教案 长版

教学目标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诸葛亮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孔明挥泪斩马谡——执法如山 …… 2.关于诸葛亮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空城计”“舌战群儒”“骂死王朗” “火烧新野”“智激周瑜”…… 三、根据你对诸葛亮的了解,你对其有怎样的评价?

四、阅读本文,扫清阅读障碍。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谒颍馗昀赧倥偬猝定榻 斡旋邂逅韬略经纶悒怏荏苒揲蓍 五、本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的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和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课堂上将这两回的内容完整地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对故事的来龙去脉有个整体的认识。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及下发的补充材料。 第二课时 一、在上一节课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做批注式阅读。 1.把你认为有疑义的语、句、段画出来,并把疑惑的问题写在旁边。 2.把你认为能推动情节发展的句段画出来,并作简要的阐释。 3.在阅读的过程中,把你认为一些关键的词句画出来,并在旁边简要地写上你的理解。 例1:第93页中,崔州平所言:“……岂不闻‘顺天者逸,逆天者劳’‘数之所在,理不得而夺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强之’乎?”可批注:崔州平之所见,虽无不是,但少雄心与远谋耳。只知顺时而动,却不知谋事在人,正因为如此,方见崔州平较之孔明实逊一筹。 例2:第97页中,“言罢,命童子取出画一轴,挂于中堂,指谓玄德曰……”,此处可简要批注为: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之人。 例3:第97页中,“言毕,泪沾袍袖,衣襟尽湿”,可批注为:流泪未必不丈夫,如若流得其时,或许这正是男人成功的利器。(以上只是举例,仅供参考。) 二、学生将阅读心得相互交流,彼此分享。 三、布置作业。 思考本文最突出的写作特色。 第三课时 一、在前两节课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的探讨。 1.诸葛亮究竟是怎样的人物,值得大汉皇叔屈尊枉驾,三往请之?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孔明未出茅庐而知天下三分,果真奇才。凤雏、卧龙得其一即可得天下之传言,可见不虚。 2.你认为使孔明最终决定出山辅佐刘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定稿)

以诚换诚以心换心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三顾茅庐》教学设计(定稿) 铜陵市瑞龙小学陆常波 一、教材简析: 《三顾茅庐》这篇课文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文是根据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改写成的。 二、教学目标: 1.认识顾、茅、诸葛等几个生字,掌握三顾茅庐、茅塞顿开等词语。积累名著中的四字成语,掌握一定与故事有关的传统文化知识。 2. 通过人物对话及朗读指导,借助创设情境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初步体会人物性格特点。 3.借助文本将文中词句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在具体语言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体会人物形象。在具体语言实践中,提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通过朗读和情境对话体会文章表达人物性格特点。四、教学流程 一、课前趣味谈话,课题引入文本 1、师:孩子们,听了主持人的介绍,大家知道老师来自哪里吗?(安徽铜陵),铜陵距离海宁有近500公里,你能用一个成语说说吗?(千里迢迢)

2、老师千里迢迢来到海宁,大家能用上一个成语给我介绍你的家乡吗?(师随机评价,指导说具体) 3、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些成语。你熟悉哪些,能用简单介绍介绍吗?(草船借箭,火烧赤壁……)(老师今天带来的这些成语都出自于--《三国演义》)。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学习《三国演义》中的另一个成语“三顾茅庐“。可以上课了吗?上课! 二、抓住课文题目,初步了解故事 1. 教师板书课题,师相机指导“顾”和“茅”的写法,学生书空,你还知道哪些带有顾得四字词语(左顾右盼、瞻前顾后)理解顾得意思。相机指导课题中的“顾”是什么意思?生:拜访。(一字多义) 2. 师:这个故事中谁拜访谁?(刘备诸葛亮)。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课文的内容。 3.这个故事选自于《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原著中的题目是—— 4.刘玄德是谁?(刘备)刘备是什么人?此时的诸葛亮呢? 5.师:三顾茅庐,刘备前两次来都没见着诸葛亮。冬去春来这是第三次来拜访。请大家快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一个词来说说刘备的态度。(生回答,师相机板书:诚心诚意。)换词:真心真意。师:生活中你诚心诚意地做过什么事?师点评。 三、初进文本语言,品悟人物诚心 6.师:同学们,刘备的诚心诚意可非同一般,请大家默读课文,画出能看出刘备的诚心的词句,把自己的感受写在空白处。 7.生汇报:师:请同座位分角色读一读两人的对话。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8三顾茅庐》练习

8 三顾茅庐 [读记与抄写] 读一读,背一背,并正确地抄写。 三顾茅庐青翠欲滴群雄纷争茅塞顿开 [积累与运用] 一、看拼音写词语。 bài fǎng yāo qǐng fǔzhù ()()() gōng jìng cèlüètǎo lùn ()()() wòlóngfēn fu yōu rán ()()() 二、用“√”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山冈.(gāng gǎng)半晌. (shǎng xiǎng)时辰.(chenchéng)茅塞.顿开(sèsāi) 同榻.(tātà)没有见着.(zháo zhe) 三、将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所填字的正确解释(填 序号)。 1.三()茅庐()()见底 秀丽()人()()起伏 2.群雄()争 ①平分②形容很多③下落 3.茅塞()开 ①量词②停顿③立刻、马上 4.青翠()滴 ①将来②好像③将要四、照样子写词语。 1.诚心诚意(ABAC式) 2.疏疏朗朗(AABB式) 3.绿油油(ABB式) 4.例:(辅助)大业 ()机会()形势 ()时机()策略 五、按要求写句子。 1.刘备来到诸葛亮的家,上前轻轻敲门。(缩句) 2.我得到诸葛亮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仿 写句子) 3.难道你会因为药很难吃,就不吃了吗?(改为陈 述句)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三顾茅庐》节选自《》,是讲 三次前往隆中拜访的故事。 2.他们来到隆中,只见那里的山冈, 好像。冈前几片松林,潺潺的溪流,茂密的竹林,景色。 3.刘备让童子不要先生,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 自己走进去, 站在草堂的台阶下。 [阅读与感悟] 一、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诸葛亮分析了群雄纷争的形势,提出了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

八年级语文下册19《三顾茅庐》练习长春版

《三顾茅庐》同步练习 1. 《三顾茅庐》选自《》,作者,名,号,(朝代)小说家。 2.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倥偬.()惆.怅()澄.清()斡.旋() 汉胄.()邂.逅()韬.略()悒.怏() 3. 给下列形近字注音并组词。 (1)谒()⑵呕() 竭()讴() 碣()怄() (3)诛()(4)谙() 殊()喑() 姝()暗() 二、阅读感悟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4. 依据课文内容,运用对偶知识,写出下面一副对联的下句。 上联:司马徽再荐名士 下联: 5. 刘备“三顾茅庐”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6. 刘备在拜见诸葛亮时已年过40,而当时诸葛亮只有27岁,刘备称诸葛亮为“大贤”自称“谒见”并“离草庐半里之外,玄德便下马步行”,这些描写,表明刘备什么样的心态? 7. “时值隆冬,天气严寒,彤云密布,行无数里,忽然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银妆。”文中的这段描写有什么作用? 8. 根据文中的人物描写,概括刘备、关羽、张飞的性格特征。 9. 刘备第一次去拜见诸葛亮未见时,童子说诸葛亮“踪迹不定,不知何处去了”,“归期亦不定”,联系全文来看,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10. 诸葛亮在隆中为刘备提出了什么样的策略?

11. 文中介绍诸葛亮的几位朋友,以及他的弟弟和岳父,有什么作用? 三、拓展探究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青梅煮酒论英雄 罗贯中 玄德也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关、张二人曰:“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何也?”玄德曰:“此非二弟所知也。”二人乃不复言。 一日,关、张不在,玄德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曰:“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玄德惊问曰:“有甚紧事?”许褚曰:“不知。只教我来相请。”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操。操笑曰:“在家做得好大事!”唬得玄德面如土色。操执玄德手,直至后园,曰:“玄德学圃不易!”玄德方才放心,答曰:“无事消遣耳。”操曰:“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面有梅林。’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今见此梅,不可不赏。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玄德心神方定。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操曰:“休得过谦。”玄德曰:“备叨恩庇,得仕于朝。天下英雄,实有未知。”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 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名称八俊,威镇九州——刘景升可为英雄?”操曰:“刘表虚名无实,非英雄也。”玄德曰:“有一人血气方刚,江东领袖——孙伯符乃英雄也?”操曰:“孙策藉父之名,非英雄也。”玄德曰:“益州刘季玉,可为英雄乎?”操曰:“刘璋虽系宗室,乃守户之犬耳,何足为英雄!”玄德曰:“如张绣、张鲁、韩遂等辈皆何如?”操鼓掌大笑曰:

8、三顾茅庐

8 三顾茅庐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难点 通过刘备的神态、语言和动作描写,体会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要善于赏识人才,尊重人才。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学生版),搜集有关诸葛亮的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三顾茅庐、蜿蜒起伏、青色欲滴、秀丽宜人、群雄纷争、茅塞顿开”等词语的意思. 3.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初步感知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重点: 理解上述成语,积累文中有关字词语:辅助大业尊重人才分析形势等。疏通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难点: 疏通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课前预习: 【先学提纲】 一、生字新词我自学 1.对照课后生字表,将读音标入文中。 2.自学田字格中的生字,并会组词。 3.结合课文,预习课后练习三. 先理解加点字的意思,再理解词语。 三顾茅庐、蜿蜒起伏、青色欲滴、秀丽宜人、群雄纷争、茅塞顿开 二、初读课文我做主 1.标一标:标出段落的序号。 2.读一读:至少读课文三遍,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想一想:想想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根据大意试着给课文分分段。

第一段( ) 略写刘备前两次拜访。 第二段( ) 详写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的经过。 三、积累资料我先行 1.读一些“三国”的资料,对这对历史、人物有所了解。 2.“诸葛”是复姓,查资料找找还有哪些复姓。 教学过程: 一、突显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 1.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吗?谁来告诉大家? 2.刚才同学说到了《三国演义》这部名著,他可是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中国古 代曾经有过一个时代叫做三国,那可是一个战火纷飞、群雄纷争、英雄辈出的时代。 在这么多的英雄人物中,你最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3. 那么诸葛亮、关羽、张飞、赵子龙这些人物都是谁的手下呢? 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关羽、张飞、赵子龙又是“五虎上将”,这么多杰出的人 物为什么都愿意跟着刘备打江山呢?看来刘备这个人物值得我们好好的去研究研究。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写刘备的一个历史故事:板书课题:三顾茅庐 相机教学生字“顾、茅”强调注意点,范写。 4.解释课题“三顾茅庐” (预设:刘备三次拜访住在茅草屋里的诸葛亮) 相机引出人物“诸葛亮”教学生字“诸葛” 诸葛亮简介:字孔明,号卧龙 “诸葛”是复姓,类似的复姓还有? 5.理解完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吗? (预设:刘备为什么要三次拜访诸葛亮呢?…………) 6.带着这些问题去自由朗读课文。 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 (一)出示目标1 (二)师简述目标 课文都读完了,现在老师考考大家,看看你们生字掌握了没有。有信心吗? (三)检测字词 1.学习生字新词 (1)正音 ①通过预习,你认为哪些字的读音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②学生提醒后,指名一名同学读准这些词语。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三顾茅庐》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三顾茅庐》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读:本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3课《三顾茅庐》课文原文及教案,来源互联网,仅供读者阅读参考. 课文 备同关羽、张飞来到隆中,找到了卧龙冈诸葛亮住的茅草屋。刘备上前敲门,里面走出一个书童,说:“先生今天早晨出门了。”刘备问:“上哪儿去了?”书童说:“我家先生行踪不定,不知道上哪儿去了。”刘备又问:“什么时候回来?”书童说:“那更说不定了。或者三五日,或者十几天,没准儿。”刘备、关羽、张飞失望地回去了。 回到住地新野,刘备派人去隆中打听。过了几天,得到回报,说诸葛亮回来了。刘备叫人立即备马。张飞说:“一个村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刘备斥责他:“胡说!孔明是当今大贤。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呢?”刘备上马出门,关羽、张飞也只好骑马相随。当时正是数九寒天,雪花纷飞。张飞埋怨说:“天寒地冻,还是回新野避避雪吧!”刘备说:“我冒着风雪正是为了让孔明知道我的诚意。你怕冷,自己回去吧!”张飞只得跟着走。三人冒雪走到卧龙冈,刘备轻叩柴门,开门的还是上回那个书童。可是,家中只有诸葛亮的弟弟在读书,诸葛亮被人请走了。三人只得怏怏而回。 时间过得好快,寒冬刚过,早春来临。刘备打算三访孔明。关羽、张飞都不耐烦了。张飞说:“哥哥不用去了,我用一条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就是了!”刘备大声斥责说:“你怎么如此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只让云长同我一起去。”张飞说:“既然二位哥哥都去,小弟怎么能落后呢?”刘备说:“你一起去也行,但要懂得礼节。”张飞满口答应。

三人第三次到了隆中,高诸葛亮的草屋还有半里多地,刘备就下马步行。刘备走到柴门前,刚一敲门,那书童又出来了。书童告诉刘备,先生正在睡午觉。刘备吩咐两个弟弟在门外等着,自己轻轻走过去,恭恭敬敬地站在房门台阶下等孔明醒来。关羽、张飞在门外站了好长时间不见动静,便走进门来。见刘备还站着等,张飞气极了,对关羽说:“这个先生怎么这样傲慢!等我到草屋后面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关羽一再相劝,张飞才没放火。 又过了好长时间,诸葛亮才睡醒。刘备赶紧下拜说:“久闻先生大名,曾经两次谒见,都没有遇到。”诸葛亮忙答礼说:“将军光临草舍,没有及时迎接,实在惭愧!”两人礼让一番后,就坐在草堂上,边喝茶边谈论国家大事。 刘备听了诸葛亮一番议论后,更敬佩诸葛亮了,他恳请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创立大业。诸葛亮看到刘备三顾茅庐,又肯虚心求教,就答应了。后来,诸葛亮辅佐刘备,打了许多胜仗。 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分清文章的详略,读懂重点句子。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能以人物的言谈举止为突破口,研究刘备等人物形象,体会刘备的诚心诚意。 3.情感目标——学习刘备的诚心诚意、礼贤下士的品质。 4.发展性目标——学会学习(自读自悟)、学会合作(研讨交流)、学会做人(尊重他人以诚待人)、学会做事(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三顾茅庐 1

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3、4自然段。2、通过语言文字的品析,能深切体会到刘备的诚心诚意,礼贤下士的品质,同时也培养学生以诚待人、诚心诚意去做事情的感情。3、理解文中一些比喻句前后两部分之间的关系。4、仿照课文中描写隆中“景色秀丽宜人”的相关语句,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国演义》中一个极为脍炙人口的经典小故事,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老师要来检查一下大家上一课的学习情况。1、请写出故事的名字。(《三顾茅庐》)2、请写出故事中的两个主要人物:刘备诸葛亮3、听写词语:诚心诚意恭恭敬敬茅塞顿开4、你能试着用上其中的一些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5、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顾茅庐》。(板书:三顾茅庐)从课题我们知道刘备三次到隆中去拜访诸葛亮,诚心诚意地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可是前两次都没有见着,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到隆中去,那他有没有见到诸葛亮呢?(见到了)那刘备的心愿有没有实现呢?诸葛亮有没有出山辅佐刘备?诸葛亮被称之大贤,想请他出山的人很多,那么刘备是以什么打动了诸葛亮,也感动了我们呢?(是他的诚心诚意,板书:诚)【设计意图:听写词语并选择其中的词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既是对第一课时所学生字的复习巩固,同时也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下了基础。】二、精读课文,理解“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1、学生自学一个人的精神品质,往往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行为表现出来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的?找出有几个要点,按“去请之前……去请时……到了诸葛亮家……诸葛亮悠然醒来”的顺序,标上序号,划出关键词语,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2、课堂交流交流一: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要去了!”(1)刘备在对谁说话?(张飞)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结拜兄弟)那刘备为什么如此生气呢?(2)读一读张飞的话(注意是“嚷”),你从他的话听出了什么?(无礼,粗鲁)你是从哪些词体会到的?(“麻绳”、“捆”)这个张飞,人称莽张飞,他性格急燥,想法简单,哪里了解大哥一次次恭恭敬敬去拜访诸葛亮的心情呢?不过老师知道在座的各位都是聪明人,刘备的心理肯定已经被你猜着了八、九分,能说说吗?(刘备想邀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可相机评价:你真是刘备的知音啊!你真跟刘皇叔心有灵犀呢!如果我是刘备,我会对你说:知我者非×××莫属也!【设计意图:通过抓张飞话中的关键词来了解人物的性格,并由此来揣测刘备的心理,并把它表达出来,这样做,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通过对文本的补白,丰富了文本内容。】(3)同学们,你们懂刘备的心思,但张飞不了解,所以他表现出了无礼,而他的言谈举止又恰恰反衬出了刘备的“诚心诚意”。看来,我们今天的研究很有成效,人物的性格,人物的品质就在他的一言一行中体现出来了。作者写得如此传神,我们也要把人物的形象,人物的神韵通过读表现出来。下面我分别请两位同学来读一读刘备和张飞的话。(可相机评价:听了他们的朗读,我们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张飞和怎样的的刘备?)【设计意图:个性化的语言体现个性化的性格。从刘备和张飞的对话中我们就能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再把二者的语言进行比较,人物的性格一下子变得鲜明起来。】交流二:“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抓住“半里多路”、“下马步行”)(1)刘备他们为何不快马加鞭,扬起一路灰尘赶马到草堂前,而那么早就下马步行呢?(怕马蹄声惊扰了诸葛亮)(2)同学们可能有所不知,古人对特别有地位的人有这样的要求,叫文官落轿,武官下马,表示极大的尊敬。当时的刘备是一方诸侯,而诸葛亮不过是一介草民,但刘备却对诸葛亮行如此大礼,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意)(3)谁能读出刘备的诚意,谁就是小刘备。交流三:“到了诸葛亮的家……诸葛亮才悠然醒来”(1)从“轻轻敲门”、“轻轻地走进去”,你体会到了什么?为什么都要“轻轻地敲门”呢?(生怕惊醒诸葛亮)(2)“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①“恭恭敬敬”地站是怎样的站?(弯着腰,拱手作揖)他完全可以怎样站?透过这个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②诸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