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模拟试卷ABCD附答案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模拟试卷ABCD附答案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模拟试卷ABCD附答案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模拟试卷ABCD附答案

模拟试卷

模拟试卷一:

一、开卷部分(请在考试前2周布置,考前请学生提交)50分

请根据个人兴趣,按照观察实施的完整步骤,请用实况详录法观察一名3-6岁的学前儿童,完成一份观察报告。报告中请包括以下四个部分:观察问题的提出、观察计划制定、观察记录、观察反思。

二、闭卷部分50分

(一)简答题(20分,每题4分)

1、什么是实况详录法

2、什么是时间取样法

3、行为检核表的制作步骤

4、简述实施观察的注意事项

5、简述如何提高观察信度

(二)论述题(30分,每题15分)

1、为什么说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是一种专业的观察?

2、论述行为主义理论中与儿童行为观察分析较为相关的主要观点;并用具体例子说明其在观察中的适用范围及对你的启示。

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20分,每题4分)

1、什么是实况详录法

实况详录法是指观察者在一段时间内(如一小时或半天内)持续不断地、尽可能地记录被观察对象所有的行为动作表现,记录的内容包括被观察者本身,或被观察者与它人互动时所做的每一件事和所说的每一句话,以及被观察者所处的背景、环境场所等。

在实况详录法进行的过程中,观察者忠实地按照时间顺序来进行记录,以此进行客观的、毫无主观推测的记录。

2、什么是时间取样法

时间取样法就是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为取样标准,来观察记录预先确定的行为是否出现,以及出现次数的一种观察方法。这种时间间隔有两种,一种是规律性间隔,另一种是随机性间隔。时间取样法与描述性观察方法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不必详尽地描述、记录被试的行为表现,只需在预先规定的时间段里,观察记录确定的行为发生与否、发生的次数以及持续的时间。

3、行为检核表的制作步骤

列出所要观察内容的重要项目;

列出目标行为;

依照逻辑组织目标行为;

根据观察目的设计记录表;

完善观察记录表格。

4、简述实施观察的注意事项

避免引起观察对象的注意;

不干预观察对象的活动;

根据观察情况及时调整观察计划;

保证足够的观察次数或时间;

客观的进行记录;

及时整理观察记录。

5、简述如何提高观察信度

在开展正式观察前,需要对观察者进行适当的培训;

在观察方案设计时,需尽量提供具体的、明确的观察行为的操作定义;

在观察方案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观察者的年龄及注意时间,合理安排观察任务。

(二)论述题

1、为什么说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是一种专业的观察?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日常生活中的一般观察是有区别的。在日常生活中,人的观察常常是因为好奇而引起的,没有预先设定的目的。而且由于日常观察是随意发生的,所以也没有计划,因此可能只注意到了现象或行为的某个方面,或某些片断,而错过了另一些互有联系的现象、行为或片断;或者所观察到的事实只是偶发事件或是在特殊背景下的行为,不能代表被观察者的典型状况。尽管,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般观察,我们能够收集到大量的现象和信息,丰富我们的经验储备,但是这些信息往往具有主观性、偶然性和零碎性,并不能说明问题。因此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是一种专业的观察,是有明确的目的,有计划安排,有严格记录,有一定控制的观察。

有目的:对某次观察所要解决的问题,所要获取的资料,由预先明确的决定,并对所要观察的问题或变量作出明确的操作定义。观察目的明确,不仅要明确提出问题,而且要求详细规定所要观察的具体行为。

计划性:对观察活动的时间、顺序、过程、对象、仪器、记录方法与表格等都有预先的计划、安排和准备。这些计划安排可以是观察的效率和质量大大提高,并增强所获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严格的记录:记录时,应把对行为的客观描述和对这些欣慰的主观揭示与评价严格地区分开来。在正式的观察研究中,一般要求预先制定好系统的记录表格和详细的行为分类规则及符号系统,以便在观察时可以迅速、准确地记录所要研究的行为,并使得多个观察着同时观察时,可以有统一的记录标准与方式。

有一定的控制:区别于随意的观察。观察过程与观察的目的相符,能针对目的进行观察,确保观察的结果具有客观性、可靠性。

2、论述行为主义理论中与儿童行为观察分析较为相关的主要观点;并用具体例子说明其在观察中的适用范围及对你的启示。

主要观点:个人的习惯是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学会的快速行动的结果;习惯是形成的一系列条件反射;强调练习的作用;强化可以塑造儿童的行为;分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儿童通过观察学习而习得新行为。

适用范围:解释儿童新行为包括不良行为的形成原因。

举例:观察者发现蒙蒙在娃娃家有撕拉玩偶的现象,通过对其日常行为的观察,发现他在看动画片中接触到了一些暴力行为;蒙蒙在看动画片中学到了不良行为。

启示:略。

模拟试卷二:

一、开卷部分(请在考试前2周布置,考前请学生提交)50分

请根据个人兴趣,按照观察实施的完整步骤,请用轶事记录法观察一名3-6岁的学前儿童,完成一份观察报告。报告中请包括以下四个部分:观察问题的提出、观察计划制定、观察记录、观察反思。

二、闭卷部分50分

(一)简答题(20分,每题4分)

1、什么是轶事记录法

2、什么是事件取样法

3、简述如何在儿童行为观察中维护孩子的个人隐私与安全。

4、简述实施学前儿童行为观察前的准备步骤。

5、简述什么是观察信度及其两种常用信度。

(二)论述题(30分,每题15分)

1、论述观察学前儿童行为的原因和功能。

2、论述成熟势力学说中与儿童行为观察分析较为相关的主要观点;并用具体例子说明其在观察中的适用范围及对你的启示。

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什么是轶事记录法

轶事记录法是观察者将感兴趣的、并且认为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行为和反应,以及可表现学前儿童个性的行为事件,用叙述性的语言随时记录下来,供分析儿童的行为所用。通过轶事记录法观察记录的报告是一个简短的故事。但是这个故事中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等重要的细节都讲清楚了。至于无关细节则完全省略。

2、什么是事件取样法

事件取样法是以选定的行为或事件的发生为取样标准,从而进行观察记录的一种方法。事件取样法是在自然情景中,等待所要观察的行为出现,当行为出现后立即将行为记录下来,也可包括行为发生的背景、发生的原因、行为的变化、行为的终止与结果等内容。

3、简述如何在儿童行为观察中维护孩子的个人隐私与安全。

1)观察前,需要征得孩子的监护人的同意;

2)观察者的姓名不能出现在观察报告中;

3)做观察笔记时注意保密;

4)完成的观察记录要注意保存;

5)避免和任何人讨论所观察到的一切;

6)避免根据孩子们的观察结果给孩子贴上标签。

4、简述实施学前儿童行为观察前的准备步骤。

设计并印制记录表格;

安排观察预备期;

培训观察人员;

实地检查观察场地及周边环境;

准备好观察所需的各种材料及设备。

5、简述什么是观察信度及其两种常用信度。

观察信度是指观察研究的精确程度及稳定程度。即观察者在观察记录或评估中对观察现象把握的精确程度和稳定程度。观察信度主要有两种形式:一致性系数和稳定系数。一致性系数是指不同观察者在同一情境中观察同一观察对象的一致性情况。这里一致性主要是指观察精确程度的一致性。稳定系数主要指同一观察者在同一情境中观察不同观察对象的稳定程度,或同一观察者在同一情境中多次观察同一观察对象的稳定程度。

(二)论述题(30分,每题15分)

1、论述观察学前儿童行为的原因和功能。

答案:1)从儿童行为特点出发:人类的行为本身具有隐蔽性(知人知面不知心,但是又如何能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儿童的语言能力表达有限(即使他想表达,但是也不一定能把自己的心思全部表达出来);儿童的认知能力有限(鉴别儿童的发展状态需要专业知识,儿童无法识别自己属于什么发展状态,更无法完全告知他人其下一步的发展需要)。2)从教育的本质出发:教育是为了促进儿童的发展,教师如何通过教育行为促进儿童的发展,前提是了解儿童。如何了解儿童?观察是前提。

3)从教师专业发展出发:观察能力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新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是否具有观察意识和观察能力。专家型教师不会冲动地作出教学决策,而是客观冷静、全面深入地观察和倾听幼儿,然后依据观察到的信息理性地作出判断和行动。

4)观察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手段之一。观察是教师用以搜集幼儿资料、分析教育方法,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学习和改进教学效果的基本途径。通过观察教师可以获得有关幼儿发展与教育的实践只是,优化自身的只是结果,促进自身的教学反思,从而推动自己的专业化发展。

因此,观察的功能是了解儿童的现状,鹰架儿童的发展;理解儿童的行为,促进教师的发展。

2、论述成熟势力学说中与儿童行为观察分析较为相关的主要观点;并用具体例子说明其在观察中的适用范围及对你的启示。

成熟势力学说:个体的发展取决于成熟,儿童在成熟之前,处于学习的准备状态;发展的过程不可能通过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儿童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并形成固定的生活模式;且自我调节中存在不平衡和波动,表现为进进退退,并提出了《儿童行为周期变化表》。适用范围:理解、尊重儿童个体的发展规律;解释儿童行为发展中有适度的退化现象。举例:观察者发现2岁半的豆豆在学习如厕过程中,之前已经能够主动报告大小便,但是最近又开始经常大小便在身上。通过格塞尔的理论,观察者得出结论,豆豆的这种行为表现是正常的,是一种适度退化现象。

启示:略。

模拟试卷三:

一、开卷部分(请在考试前2周布置,考前请学生提交)50分

请根据个人兴趣,按照观察实施的完整步骤,请用时间取样法观察1名3-6岁的学前儿童,完成一份观察报告。报告中请包括以下四个部分:观察问题的提出、观察计划制定(包括观察记录表)、观察记录、观察反思。

(一)简答题(20分,每题4分)

1、实况详录法的优缺点

2、观察功能的演变历史阶段

3、一般观察和专业观察的区别

4、时间取样法的实施步骤

5、四种观察角色。

(二)论述题

(1)论述认知发展理论中与儿童行为观察分析较为相关的主要观点;并用具体例子说明其在观察中的适用范围及对你的启示。

(2)论述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保密性原则及其重要性,在观察中,我们如何实施保密性原则。

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20分,每题4分)

1、实况详录法的优缺点

优点1:使用方便。实况详录法在很多情况下都可以使用,不需要事先预备观察表,或进行符号设计,也不需要任何特殊的语言或专门性的术语。

优点2:观察结果可以反复利用。实况详录法能永久性的保存资料,并可以作为以后进行反复分析的资料。

缺点1:费时费力。在具体使用实况详录法时,观察者会花去许多精力和时间。

缺点2:观察结果的代表性行为不明显。因为没有事先设计好的符号记录表来简化行为资料的数量,所以如果观察者想要立即获得代表性的行为,这种观察法是很没有效率的。

2、观察功能的演变历史阶段

1)自然阶段:十八世纪前,由于医学的不发达,期盼孩子健康的活下去,所以不得不时刻观察婴儿的一举一动。

2)婴儿日记阶段:十八到十九世纪,开始出现婴儿日记。这是一种有系统的行为观察,用传记、日记或行为的详细记录,记录孩子在自然的生活环境中所出现的行为。第一位认为婴儿的生活值得作记录的人是德国的泰迪曼。1787年出版了以自己儿子出生至3岁的成长情形记录,这种日记法,是研究儿童行为的第一个科学方法。

3)儿童研究阶段:20世纪初期,日记法较常使用,其他观察法开始出现。观察法用于儿童研究中。

4)儿童观察法的普遍运用阶段:1960年代以来,行为观察越来越成为教师专业能力中的一项重要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受到了进步主义教育思潮和人文心理学的影响

3、一般观察和专业观察的区别

日常生活中的一般观察大多数是因为个人的好奇,或在生活上要作某个决定而进行的,判断是否正确并不一定很重要。一般观察中的主观判断比较武断,如果为了科学研究或职业要求

而进行的,必须以正确地了解为目的。因此,必须达到专业客观或专业判断的条件,必须使观察的结果不能有过多的错误,应尽量减少误差,需要负起专业的责任。因此,一般观察是无目的、无计划、无记录、无控制的观察;而专业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记录、有控制的观察。

4、时间取样法的实施步骤

1)确定观察的行为是否适合用时间取样法:

2)给观察的行为下操作性定义;

3)确定观察时间的分配:既需要确定在有限的观察时间内,每个幼儿观察几次(次数),每次观察多少时间(时距),每次观察之间是否要有停顿(时距间隔)。

4)设计记录的表格。在设计记录表格中,首先要考虑的是记录的方式。有检核和计数两种方式。

5、四种观察角色。

1)局外观察者:完全不参与被观者的活动,也不让被观察者知道自己被观察。

2)观察者的参与:观察者的身份被知道,但其参与被观察者的活动仅仅是作为外人的角色、在观察进行时进行一些必要的互动而已。

3)参与者的观察:被观察者知道观察者的角色之外,而且也能接受。

4)完全参与观察:观察者的角色不被观察者知道,而在表面上被观察者只知道观察者是他们的一份子。

(二)论述题

(1)论述认知发展理论中与儿童行为观察分析较为相关的主要观点;并用具体例子说明其在观察中的适用范围及对你的启示。

主要观点:儿童是自我中心的,他们会把注意集中在自己的观点和自己的动作上;学前儿童处于道德水平的他律阶段;教育能够促进儿童的思维发展,但是教育无法超越儿童的发展阶段和现有的认知结构水平。

适用范围及举例:

解释儿童从自我中心出发的各种行为,并不反映儿童从小自私,而是受到现有思维水平的限制;理解儿童对成人、对游戏规则尊崇的行为;理解儿童根据行为的后果,而非行为者的动机来判断是非的现象;理解儿童对于超越其认知结构水平的教育无法接受的现象。

举例:

观察者发现4岁的苗苗在向小朋友介绍自己的画时,把画对着自己,其他小朋友根本无法看到,在老师的一再要求下,苗苗才把画对着其他小朋友,但是不经意间,又把画朝着自己了。老师很生气。观察者得出结论:苗苗并非故意,而是无法克服自我中心的思维限制。

启示:略。

(2)论述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保密性原则及其重要性,在观察中,我们如何实施保密性原则。

保护孩子个人隐私与安全是学前儿童行为观察者必备的专业道德

行为观察,严格的说,它是一种研究方法,它提供了方法与资料来回答研究问题。为了回答有关学前儿童行为的各种问题,你必须对学前儿童在各种情境的反应做一些记录、说明甚至评估。这些资料可能会引起家长或老师的不安或伤害。

观察者可能会在观察过程中发现孩子们的缺点。家长们通常会拿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

子比较,而当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表现和别的孩子不同、略逊一筹时,尤为敏感和不舒服。因而,观察者更应当注意到这个孩子与其家长的隐私,尤其要留意他们的感受。

举例:有一个幼儿园老师掌握了很好的观察技巧,也收集了很多有关孩子的信息。但是她经常在公开场合谈论她的观察对象。

如何维护孩子的个人隐私与安全

1)观察前,需要征得孩子的监护人的同意

如果任何家长有不希望他们的孩子被观察或留下任何记录的信息,那么观察者便无权这么做。相同地,如果某个孩子自己不希望被观察,当他的家长提出这样的要求时,观察者也必须做到这一点。

2)观察者的姓名不能出现在观察报告中

3)做观察笔记时注意保密;

4)完成的观察记录要注意保存。

我们必须注意不要把记录放在公开的地方,要把观察报告当作机密文件,对待记录应该像医生对待病历一样。

5)避免和任何人讨论所观察到的一切

只有当你在正式分析观察笔记时,才能讨论观察记录;不要和非专业人士谈论观察情况;合理并坚决拒绝回答有关观察的问题。而当观察者和某些必要人物讨论到观察见闻时,一般只是描述现象,而不加上过多的评论。或者进行委婉的表达,但决不能说谎。

6)避免根据孩子们的观察结果给孩子贴上标签。

模拟试卷四:

一、开卷部分(请在考试前2周布置,考前请学生提交)50分

请根据个人兴趣,按照观察实施的完整步骤,请用事件取样法观察1名3-6岁的学前儿童,完成一份观察报告。报告中请包括以下四个部分:观察问题的提出、观察计划制定、观察记录、观察反思。

二、闭卷部分50分

(一)简答题(20分,每题4分)

1、轶事记录法的优缺点

2、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定义

3、事件取样法的实施步骤。

4、等级评定法中等级的表现形式

5、连续记录中主观描述和客观描述的区别。

(二)论述题

(1)以儿童的行为案例来阐述行为的特点。

(2)论述社会文化理论中与儿童行为观察分析较为相关的主要观点;并用具体例子说明其在观察中的适用范围及对你的启示。

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20分,每题4分)

1、轶事记录法的优缺点。

优点:最简单的观察法,资料详细,可以长期保留下来

缺点:容易受观察者主观影响而在选择所记录的行为时,有失偏颇

首先轶事记录法容易受偏见影响而选择所记录的行为,这种偏见的产生往往是因为观察者的好恶而引起的。因为观察者认为是有意义,所以在记录中就带有偏向性。

2、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定义。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是对学前儿童进行的观察,是在对学前儿童的行为了解的基础上,对他们的个性、需要、兴趣等不同方面的了解,以便调整教育行为和教育策略。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一定控制的研究方法。学前儿童行为观察需要收集多方面的客观资料。

3、事件取样法的实施步骤。

1)选择所要观察的行为或事件的类型

2)对该行为下操作性定义或决定观察的主要内容

3)设计记录表格:可以采用符号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记录

4)观察时需要等候所选择的行为或事件发生,再作记录

4、等级评定法中等级的表现形式。

1)数字等级量表。数字等级量表是以定义好的序列数字加到行为类别上,观察者(观察者)根据实际情况选出评定该行为最适合的数字。

2)图形等级量表。以一条直线来表示一个行为维度,观察者根据实际情况在直线上确定与观察对象的行为描述相应的点,并标上记号。图形等级评定不包含数字,但却依序由高至低排列。

3)语意区分量表。所谓语意区分,是以两个语意相反的形容词为两端,中间有七点等级评定(或是五点等级的)。

5、连续记录中主观描述和客观描述的区别。

“客观”表示由不带感情的句子去叙述,不做评论或先入为主的判断。

“主观”的叙述是感情的、评论的叙述。

“主观”和“客观”很难界限分明。“客观的叙述”是大家都可能接受的叙述,不会有许多疑义的叙述。正如看到一个表情,我们大家都觉得这是孩子表现尴尬的表情。而不会有人认为这是尴尬,有人认为很自然。“客观”表示被大家认定的事实,“主观”不仅表示个人的看法,还需要被“客观事实”来支持或证明。

(二)论述题

(1)以儿童的行为案例来阐述行为的特点。

特点一:连续性

连续性是指某一行为的发生,是有始有终的,即使在行为过程中有中断,但是人的想法不会无故的中断或结束,因此,外在行为也有其轨迹可循,是有始有终的。即使是表面上并不相连的行为,但是其内在的意义是有关联的。因此在观察时,可以在看似不同的行为间寻找联系。案例略。

特点二:整体性

整体性是指人身体不同部位的动作及表情的意义不是分离的。人是时时刻刻都在行动着的。所发出的动作及表情有的表现在脸部、有的表现在四肢、有的表现在身体的姿势、有的表现在声音及语言等等。这些不同部位的动作、表情的意义是不分离的,而是互相协调而形成共同的意义。如果人的各部位的动作及表情不能协调成共同的意义,那可能就是这个人有心理困难而造成的异常的表现了。因此行为观察是不必从头到脚都要看清楚,只要以某一个比较明显呈现行为的部位来看即可。案例略。

特点三:程序性

程序性是指先前的行为经验会影响后面的行为表现。因此收集多方面的行为资料,可以推测行为之间的因果影响关系。案例略。

(2)论述社会文化理论中与儿童行为观察分析较为相关的主要观点;并用具体例子说明其在观察中的适用范围及对你的启示。

主要观点:儿童的自言自语现象是出于自我防卫和自我指导。认为语言是儿童解决问题等高级认知过程的基础,可以帮助儿童考虑自己的行为和行动的过程;

认知发展的社会起源:认为儿童是在与成人的交往中,实现认知的发展。

适用范围及举例

理解儿童解决问题中出现的自言自语现象;

理解成人与儿童之间的相互作用及混龄儿童之间的相互作用

举例:

观察者记录下了壮壮在用拼插积木搭建一座摩天轮时大段大段的自言自语。观察者解释:这些自言自语并非是废话,而是壮壮的思考和自我指导的一种表现。

启示:略。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学习纲要),DOC

欢迎阅读 第一章观察概述 第一节第二节 ⊙学习指导 一个教师能够利用观察来了解儿童,要具备两方面的知识: 1、关于儿童身心发展方面的知识。 2、关于观察方面的基本知识。 目前,学前教育实践工作者已经从转变教育观念的阶段发展到如何在坚定的教育理念得指引下提高自己实践能力的阶段。 ⊙一般观察 1、什么是一般观察?观察是人类的本能。日常生活中的观察行为是由好奇引起的。观察是指通过人的感官,从周围环境中获得信息,并进行组织说明的过程。 2、观察的对象:物、事、人。 3、观察的要素:注意、对象与背景、主观介入、判断和结论。 ⊙专业的观察 1、什么是专业的观察?是为了职业要求或科学研究而进行的、以正确的了解为目的、需要收集多方面的资料、需要对资料进行缜密的处理。 一般观察:事实接收→主观判断 专业观察:事实接收→主观判断 2、专业观察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客观性——是指事实存在的真实面。现实资料的呈现及提供的证据都必须符合客观的要求。 主观性——是指观察者个人主观的想法。决定资料的收集方向、辨别资料真伪或可靠性、分析或归纳出假设性的解释、分别解释的程度等过程中都要体现主观的作用。 主观与客观的整合——观察的目的是在揭露客观的事实,但是观察的过程却是通过主观的处理或诠释。 ⊙专业观察的基本能力 1、辨识观察动机的能力。 2、追求可靠资料的能力。 3、观察工具的选择或制作的能力。 4、反省主观情绪或成见的能力。 5、区分客观与主观的能力。

6、摘要行为意义的能力。 7、用词语下基础定义(操作)的能力。 8、提出假设的能力。 ⊙被观察的行为 1、什么是行为? 狭义:个体表现在外且能被直接观察、描述、记录或测量的活动。 广义:不只限于直接观察可见的外在活动,还包括以外在行为为线索,间接推论内在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 2、个体与环境的互动 环境的刺激:外显行为、内隐行为 刺激→行为反应 行为的产生是个体接受了刺激很快就出现的,行动者的思考或意识的参与比较少。 刺激→有机体的意识→行为反应 个体针对刺激产生思考及选择,决定了反应方式后才表现的行为。 内在动机→行为反应 发自内在的驱力、情绪或意念等的行为。 3、外在行为表现的特点(人类行为的共同特点): ﹡连续性:某一行为的发生,是有始有终的。 ﹡整体性:人身体不同部位的动作及表情的意义不是分离的。 ﹡程序性:先前的经验会影响后面的行为表现。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学习纲要

第早观察概述第一节第二节 O学习指导 一个教师能够利用观察来了解儿童,要具备两方面的知识: 1关于儿童身心发展方面的知识。 2、关于观察方面的基本知识。 目前,学前教育实践工作者已经从转变教育观念的阶段发展到如何在坚定的教育理念得指引下提高自 己实践能力的阶段。 O—般观察 1什么是一般观察?观察是人类的本能。日常生活中的观察行为是由好奇引起的。观察是指通过人的感 官,从周围环境中获得信息,并进行组织说明的过程。 2、观察的对象:物、事、人。 3、观察的要素:注意、对象与背景、主观介入、判断和结论。 O专业的观察 1什么是专业的观察?是为了职业要求或科学研究而进行的、以正确的了解为目的、需要收集多方面 的资料、需要对资料进行缜密的处理。 一般观察:事实接收T主观判断 专业观察:事实接收T主观判断 2、专业观察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客观性一一是指事实存在的真实面。现实资料的呈现及提供的证据都必须符合客观的要求。 主观性一一是指观察者个人主观的想法。决定资料的收集方向、辨别资料真伪或可靠性、分析或归纳 出假设性的解释、分别解释的程度等过程中都要体现主观的作用。 主观与客观的整合一一观察的目的是在揭露客观的事实,但是观察的过程却是通过主观的处理或诠 释。 O专业观察的基本能力 1辨识观察动机的能力。 2、追求可靠资料的能力。

第早观察概述 3、观察工具的选择或制作的能力。

4、反省主观情绪或成见的能力。 5、区分客观与主观的能力。 6、摘要行为意义的能力。 7、用词语下基础定义(操作)的能力。 8、提出假设的能力。 O被观察的行为 1什么是行为? 狭义:个体表现在外且能被直接观察、描述、记录或测量的活动。 广义:不只限于直接观察可见的外在活动,还包括以外在行为为线索,间接推论内在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 2、个体与环境的互动 环境的刺激:外显行为、内隐行为 刺激T行为反应 行为的产生是个体接受了刺激很快就出现的,行动者的思考或意识的参与比较少。 刺激T有机体的意识T行为反应 个体针对刺激产生思考及选择,决定了反应方式后才表现的行为。 内在动机T行为反应 发自内在的驱力、情绪或意念等的行为。 3、外在行为表现的特点(人类行为的共同特点): *连续性:某一行为的发生,是有始有终的。 *整体性:人身体不同部位的动作及表情的意义不是分离的。 *程序性:先前的经验会影响后面的行为表现。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要素

过多记 间接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要素 *观察目的 *行为定义 *观察背景 *观察单元时间和次数 *观察记录资料的方法 *处理资料的方法 一、 观察目的 观察目的就是要弄清观察的是什么, 通过观察要达到什么目的, 避免遗漏重要部分, 录无关现象。 行为观察目的决定了:观察类型和方法,观察时间和背景 *观察儿童的发射行为一一小年龄儿童 *观察幼儿的互动行为一一儿童的集体活动中 *观察儿童的游戏行为 儿童的游戏中、游戏场中 二、 行为定义 *狭义的行为一一个体表现在外且能被直接观察、描述、记录或测量的活动。 *广义的行为一一不只限于个体直接观察可见的外在活动, 还包括以外在行为为线索, 推论内在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 观察儿童的什么行为?——行为定义 要观察的每一种行为的具体含义(操作性定义) 客观的、可观察的、可测量的行为 例如:专注的定义:儿童在活动过程中或使用材料时很专注; 专注于自己的工作; 不为周围 发

生的事而分心,超过直接的兴趣;表现出不同寻常的关注和目标的单一。 注意力分散的定义:儿童容易受周围活动的影响;对待事物似乎淡入淡出。如在某个活动区内活动时,儿童总是张望自己朋友所在的其它活动区。 三、观察背景 包括:场所、情景 1场所一一实体的硬件因素、活动的机会和资源 2、情境一一是指场所中与社会和心理有关的状况。 3、背景一一地点、时间、环境、人,甚至是心理和物理的状况等。 四、观察的时间和次数 1时间:每次观察特定的期限。 *什么时间进行观察*观察多少时间 *记录行为的持续时间多少*反应时间的多少 2、观察的次数 *作多少次观察 *行为发生的频数 五、观察记录的方法 观察记录的方法贯穿于观察的全过程,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繁荣方法。 *根据观察过程的结构性和控制程度可分为:正式观察与非正式观察 *根据观察者是否直接介入被观察者的活动可分为: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根据是否借助于仪器或技术手段进行观察: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根据观察内容是否连续完整以及观察记录方式的不同:叙述观察、取样观察、评定观察 *根据观察的时间安排:长期观察、短期观察和定期观察 *根据记录方式的不同:用文字记录的方法和用表格符号记录的方法六、处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

读《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有感

读《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有感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孩子在我们的一生中占据着多么重要的位置,或许我们陪伴孩子的时间比我们的家人还要多。经常我听到老师说这么一句话,“也许我们比孩子的家长更了解孩子。”我想能这样说的老师肯定是位负责任的老师,因为她是用心去观察了孩子,真正去分析了孩子行为背后原因的。可对于一些新老师来说,要想真正了解孩子并不是那么容易。可我们又不能不去了解,因为精心阅读孩子是幼儿教师的基本功,是我们开展教育工作的第一步。 以前每次要写观察记录时,我就开始犯难,我要观察谁,观察他的什么,好不容易选好观察对象了,也把观察情况记录下来了,却又不知道怎么去分析,最后都是粗浅地写上几句收工。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曾经撰写的案例。 题目是《翔翔想要心心》,观察对象:翔翔,年龄:4岁半 观察情况:数学活动练习环节,我让完成了的小朋友拿着学习单来给老师检查,翔翔今天做的很快,我看了他做的学习单都正确了,给了他一颗心心作为奖励。他高兴得一跳一跳地回座位去了。过了一会儿我就听见他哭了,走过去问他怎么了,他哭着说:“涵涵把他的心心丢到垃圾桶里了。”我先安慰他:“你不要哭,老师去问问他为什么那样做。”我把涵涵叫来,问他为什么要把翔翔的心心丢了,他小声地说:“我在地上捡的,就丢到垃圾桶里了。”原来,是翔翔自己掉在地上了,涵涵以为是不要的,就丢到垃圾桶里了。我对翔翔说:“这次你也有不对的地方,老师刚才说了拿到心心就贴在衣服上,你没贴才会掉在地上,别人才会捡到扔在垃圾

桶的。男子汉,不能因为一点事情就哭,要坚强一点。这次老师可以再给你一颗心心,但下次如果你拿到心心不按老师说的去做,以后都不给你发心心了。”翔翔点了点头,拿到递给他的心心高兴得跑到评比栏前,垫着脚把心心贴在了他的照片下。 我是这样分析的:翔翔平时在班上属于调皮的孩子,喜欢到处跑,常有小朋友跑来告状,“翔翔打我”,“翔翔推我”,“翔翔拉我椅子”,“翔翔吐口水了”等等,上课也不认真,喜欢和小朋友说话,椅子一刻也坐不住,每天老师批评最多的人就是他。所以,当他好不容易得到一颗心心却被人扔在垃圾桶里的时,他的第一反应是哭,是伤心,而不是冲上去打那个孩子。老师把心心给他之后,他的反应不是贴在衣服上,而是贴在评比栏中,因为昨天很多孩子都在评比栏上贴上了心心,他却没有,早上爸爸还为这事叮嘱他要听老师的话,所以他也想让爸爸看看他也有心心了。从翔翔的这些行为中可以看出,他心里也渴求得到老师和爸爸的认可,而心心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他那么在乎他的心心。 当看了《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这本书后,回过头再看看自己写的观察分析,才发现问题一大推。首先,我觉得我的记录语言不够精炼,为了清楚地描述整个过程,口水话有点多。比如在最后我对翔翔说的那些话,就显得有点冗杂。然后,就是我的观察不够专业,没有客观的观察,因为在我们眼中翔翔就是个不听话的孩子,他的心心之所以会被扔到垃圾桶,我认为是他没按老师的要求去做,而责备他不该拿到手里,却没有问问他为什么拿到手里不贴在衣服上。还是后面看到他把心心贴在评比栏才明白他为什么会没贴在衣服上。这其实是我在用前见给孩子贴“标签”,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学习纲要)

第一章观察概述 第一节第二节 ⊙学习指导 一个教师能够利用观察来了解儿童,要具备两方面得知识: 1、关于儿童身心发展方面得知识. 2、关于观察方面得基本知识。 目前,学前教育实践工作者已经从转变教育观念得阶段发展到如何在坚定得教育理念得指引下提高自己实践能力得阶段. ⊙一般观察 1、什么就是一般观察?观察就是人类得本能.日常生活中得观察行为就是由好奇引起得。观察就是指通过人得感官,从周围环境中获得信息,并进行组织说明得过程。 2、观察得对象:物、事、人. 3、观察得要素:注意、对象与背景、主观介入、判断与结论. ⊙专业得观察 1、什么就是专业得观察?就是为了职业要求或科学研究而进行得、以正确得了解为目得、需要收集多方面得资料、需要对资料进行缜密得处理. 一般观察:事实接收→主观判断 专业观察:事实接收→主观判断 2、专业观察得客观性与主观性 客观性—-就是指事实存在得真实面.现实资料得呈现及提供得证据都必须符合客观得要求。 主观性——就是指观察者个人主观得想法。决定资料得收集方向、辨别资料真伪或可靠性、分析或归纳出假设性得解释、分别解释得程度等过程中都要体现主观得作用。 主观与客观得整合——观察得目得就是在揭露客观得事实,但就是观察得过程却就是通过主观得处理或诠释. ⊙专业观察得基本能力 1、辨识观察动机得能力。 2、追求可靠资料得能力。 3、观察工具得选择或制作得能力。

4、反省主观情绪或成见得能力。 5、区分客观与主观得能力。 6、摘要行为意义得能力. 7、用词语下基础定义(操作)得能力。 8、提出假设得能力。 ⊙被观察得行为 1、什么就是行为? 狭义:个体表现在外且能被直接观察、描述、记录或测量得活动。 广义:不只限于直接观察可见得外在活动,还包括以外在行为为线索,间接推论内在得心理活动与心理过程。 2、个体与环境得互动 环境得刺激:外显行为、内隐行为 刺激→行为反应 行为得产生就是个体接受了刺激很快就出现得,行动者得思考或意识得参与比较少。 刺激→有机体得意识→行为反应 个体针对刺激产生思考及选择,决定了反应方式后才表现得行为。 内在动机→行为反应 发自内在得驱力、情绪或意念等得行为。 3、外在行为表现得特点(人类行为得共同特点): ﹡连续性:某一行为得发生,就是有始有终得。 ﹡整体性:人身体不同部位得动作及表情得意义不就是分离得. ﹡程序性:先前得经验会影响后面得行为表现. ?第一章观察概述 第一章第三节观察类型 一、正式观察与非正式观察1??、正式观察 ?正式观察得特点:①对要观察得行为必须预先做好界定,要预测好什么情境、时间回发生什么类型得行为,并且对行为得后果也要作好相当程度得估计。②观察得过程就是在一定控制下进行得。③要对观察者进行训练,建立观察者信度。④用相对严格、先进得方式,通常以量化得方法分析所得资料,结果比较可靠。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 10月开始,我参加了师范组织的课程学习,课程内容是“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目前,学前教育实践工作者已经从转变教育观念的阶段发展到如何在坚定的教育理念的指引下提高自己实践能力的阶段。通过“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这门课程的学习,教师可以掌握观察方法的基本知识、提高观察技能。在学习过程中,我参与了网上在线讨论活动,对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思考。 问题一:在观察幼儿行为时,纯碎用感官看和专业的观察,孰为重要?两者关联如何? 我的评论:纯粹用感官看和专业的观察各有各的重要性。对幼儿教师来说,在观察幼儿行为时,专业的观察显得更为重要。纯粹用感官看可以积累大量的观察事实资料,教师可以观察幼儿的所有行为表现,然后进行记录和整理。但是这种观察没有明确的目的性,观察所得的资料虽然多,但却没有头绪,显得庞杂。专业的观察具有目的性,教师是带着问题去观察的,还要对观察资料进行分析、得出结论。这是教师进行科学研究所要掌握的观察能力。专业的观察能够透过现象去发现本质。两者关联:专业观察中包含有纯粹用感官看的部分,两者不能完全区分。 问题二:身为一位幼儿园教师或幼儿教育工作者,你认为观察技巧是否重要?说明你的理由? 我的评论:观察技巧是很重要的。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来了解孩子、走进孩子的童心世界。每个老师都应该做到“眼中有孩子、心中有孩子”。我觉得老师对幼儿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有意识、有耐心的观察,对幼儿的观察需要有观察的技巧。教师一旦掌握了观察的技巧,就可以对幼儿进行更全面、更深入地观察。教师可以在观察的基础上对幼儿进行有方向、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教育。观察的技巧也是教师进行科研工作的需要,因此,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有必要学习并掌握观察的技巧。

婴儿教育: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要素

婴儿教育: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要素 *观察目的*行为定义*观察背景*观察单元时间和次数*观察记录资料的方法*处理资料的方法 一、观察目的 观察目的就是要弄清观察的是什么,通过观察要达到什么目的,避免遗漏重要部分,过多记录无关现象。 行为观察目的决定了:观察类型和方法,观察时间和背景 *观察儿童的发射行为——小年龄儿童 *观察幼儿的互动行为——儿童的集体活动中 *观察儿童的游戏行为——儿童的游戏中、游戏场中 二、行为定义 *狭义的行为——个体表现在外且能被直接观察、描述、记录或测量的活动。 三、观察背景 *广义的行为——不只限于个体直接观察可见的外在活动,还包括以外在行为为线索,间接推论内在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 观察儿童的什么行为?——行为定义 要观察的每一种行为的具体含义(操作性定义) 客观的、可观察的、可测量的行为 例如:专注的定义:儿童在活动过程中或使用材料时很专注;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不为周围发生的事而分心,超过直接的兴趣;表现出不同寻常的注重和目标的单一。注意力分散的定义:儿童容易受周围活动的影响;对待事物似乎淡入淡出。如在某个活动区内活动时,儿童总是张望自己朋友所在的其它活动区。

包括:场所、情景 1、场所——实体的硬件因素、活动的机会和资源 2、情境——是指场所中与社会和心理相关的状况。 3、背景——地点、时间、环境、人,甚至是心理和物理的状况等。 四、观察的时间和次数 1、时间:每次观察特定的期限。 *什么时间实行观察?观察多少时间 *记录行为的持续时间多少*反应时间的多少 2、观察的次数 *作多少次观察*行为发生的频数 五、观察记录的方法 观察记录的方法贯穿于观察的全过程,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能够分为不同繁荣方法。 *根据观察过程的结构性和控制水准可分为:正式观察与非正式观察*根据观察者是否直接介入被观察者的活动可分为: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观察T记录T处理T分析 ?根据是否借助于仪器或技术手段实行观察: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根据观察内容是否连续完整以及观察记录方式的不同:叙述观察、取样观察、评定观察 *根据观察的时间安排:长期观察、短期观察和定期观察 *根据记录方式的不同:用文字记录的方法和用表格符号记录的方法 六、处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模拟试卷ABCD附问题详解

模拟试卷 模拟试卷一: 一、开卷部分(请在考试前2周布置,考前请学生提交)50分 请根据个人兴趣,按照观察实施的完整步骤,请用实况详录法观察一名3-6岁的学前儿童,完成一份观察报告。报告中请包括以下四个部分:观察问题的提出、观察计划制定、观察记录、观察反思。 评价标准:

二、闭卷部分50分 (一)简答题(20分,每题4分)

1、什么是实况详录法 2、什么是时间取样法 3、行为检核表的制作步骤 4、简述实施观察的注意事项 5、简述如何提高观察信度 (二)论述题(30分,每题15分) 1、为什么说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是一种专业的观察? 2、论述行为主义理论中与儿童行为观察分析较为相关的主要观点;并用具体例子说明其在观察中的适用范围及对你的启示。 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20分,每题4分) 1、什么是实况详录法 实况详录法是指观察者在一段时间内(如一小时或半天内)持续不断地、尽可能地记录被观察对象所有的行为动作表现,记录的内容包括被观察者本身,或被观察者与它人互动时所做的每一件事和所说的每一句话,以及被观察者所处的背景、环境场所等。 在实况详录法进行的过程中,观察者忠实地按照时间顺序来进行记录,以此进行客观的、毫无主观推测的记录。 2、什么是时间取样法

时间取样法就是以一定的时间间隔为取样标准,来观察记录预先确定的行为是否出现,以及出现次数的一种观察方法。这种时间间隔有两种,一种是规律性间隔,另一种是随机性间隔。时间取样法与描述性观察方法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不必详尽地描述、记录被试的行为表现,只需在预先规定的时间段里,观察记录确定的行为发生与否、发生的次数以及持续的时间。 3、行为检核表的制作步骤 列出所要观察内容的重要项目; 列出目标行为; 依照逻辑组织目标行为; 根据观察目的设计记录表; 完善观察记录表格。 4、简述实施观察的注意事项 避免引起观察对象的注意; 不干预观察对象的活动; 根据观察情况及时调整观察计划; 保证足够的观察次数或时间; 客观的进行记录; 及时整理观察记录。 5、简述如何提高观察信度 在开展正式观察前,需要对观察者进行适当的培训; 在观察方案设计时,需尽量提供具体的、明确的观察行为的操作定义; 在观察方案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观察者的年龄及注意时间,合理安排观察任务。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学习纲要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学习 纲要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第一章观察概述 第一节第二节 ⊙学习指导 一个教师能够利用观察来了解儿童,要具备两方面的知识: 1、关于儿童身心发展方面的知识。 2、关于观察方面的基本知识。 目前,学前教育实践工作者已经从转变教育观念的阶段发展到如何在坚定的教育理念得指引下提高自己实践能力的阶段。 ⊙一般观察 1、什么是一般观察?观察是人类的本能。日常生活中的观察行为是由好奇引起的。观察是指通过人的感官,从周围环境中获得信息,并进行组织说明的过程。 2、观察的对象:物、事、人。 3、观察的要素:注意、对象与背景、主观介入、判断和结论。 ⊙专业的观察 1、什么是专业的观察?是为了职业要求或科学研究而进行的、以正确的了解为目的、需要收集多方面的资料、需要对资料进行缜密的处理。 一般观察:事实接收→主观判断 专业观察:事实接收→主观判断 2、专业观察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客观性——是指事实存在的真实面。现实资料的呈现及提供的证据都必须符合客观的要求。 主观性——是指观察者个人主观的想法。决定资料的收集方向、辨别资料真伪或可靠性、分析或归纳出假设性的解释、分别解释的程度等过程中都要体现主观的作用。 主观与客观的整合——观察的目的是在揭露客观的事实,但是观察的过程却是通过主观的处理或诠释。 ⊙专业观察的基本能力 1、辨识观察动机的能力。 2、追求可靠资料的能力。 3、观察工具的选择或制作的能力。

4、反省主观情绪或成见的能力。 5、区分客观与主观的能力。 6、摘要行为意义的能力。 7、用词语下基础定义(操作)的能力。 8、提出假设的能力。 ⊙被观察的行为 1、什么是行为? 狭义:个体表现在外且能被直接观察、描述、记录或测量的活动。 广义:不只限于直接观察可见的外在活动,还包括以外在行为为线索,间接推论内在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 2、个体与环境的互动 环境的刺激:外显行为、内隐行为 刺激→行为反应 行为的产生是个体接受了刺激很快就出现的,行动者的思考或意识的参与比较少。 刺激→有机体的意识→行为反应 个体针对刺激产生思考及选择,决定了反应方式后才表现的行为。 内在动机→行为反应 发自内在的驱力、情绪或意念等的行为。 3、外在行为表现的特点(人类行为的共同特点): ﹡连续性:某一行为的发生,是有始有终的。 ﹡整体性:人身体不同部位的动作及表情的意义不是分离的。 ﹡程序性:先前的经验会影响后面的行为表现。

福建师范《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期末试卷a试卷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期末试卷A试题 姓名:专业: 学号:学习中心: 成绩: 一、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0分,共100分。 1.为什么说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是一种专业的观察? 答: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日常生活中的一般观察是有区别的。在日常生活中,人的观察常常是因为好奇而引起的,没有预先设定的目的。而且由于日常观察是随意发生的,所以也没有计划,因此可能只注意到了现象或行为的某个方面,或某些片断,而错过了另一些互有联系的现象、行为或片断;或者所观察到的事实只是偶发事件或是在特殊背景下的行为,不能代表被观察者的典型状况。尽管,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般观察,我们能够收集到大量的现象和信息,丰富我们的经验储备,但是这些信息往往具有主观性、偶然性和零碎性,并不能说明问题。 因此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是一种专业的观察,是有明确的目的,有计划安排,有严格记录,有一定控制的观察。 有目的:对某次观察所要解决的问题,所要获取的资料,由预先明确的决定,并对所要观察的问题或变量作出明确的操作定义。观察目的明确,不仅要明确提出问题,而且要求详细规定所要观察的具体行为。 计划性:对观察活动的时间、顺序、过程、对象、仪器、记录方法与表格等都有预先的计划、安排和准备。这些计划安排可以是观察的效率和质量大大提高,并增强所获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严格的记录:记录时,应把对行为的客观描述和对这些欣慰的主观揭示与评价严格地区分开来。在正式的观察研究中,一般要求预先制定好系统的记录表格和详细的行为分类规则及符号系统,以便在观察时可以迅速、准确地记录所要研究的行为,并使得多个观察着同时观察时,可以有统一的记录标准与方式。 有一定的控制:区别于随意的观察。观察过程与观察的目的相符,能针对目的进行观察,确保观察的结果具有客观性、可靠性。

最新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概述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概述 去年11月份,我参加了华东师范大学组织的网络课程培训,学习内容为《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学习期间,我在网上聆听了课程中的八个讲座,记录整理了讲座的全部内容。现利用假期的休息时间,将这门课程的内容发布到网上,供有兴趣的老师参考、学习。以下为我记录的讲座内容。 第一讲概述 ⊙学习指导 一个教师能够利用观察来了解儿童,要具备两方面的知识:1、关于儿童身心发展方面的知识。2、关于观察方面的基本知识。目前,学前教育实践工作者已经从转变教育观念的阶段发展到如何在坚定的教育理念得指引下提高自己实践能力的阶段。 ⊙一般观察 1、什么是一般观察?观察是人类的本能。日常生活中的观察行为是由好奇引起的。观察是指通过人的感官,从周围环境中获得信息,并进行组织说明的过程。 2、观察的对象:物、事、人。 3、观察的要素:注意、对象与背景、主观介入、判断和结论。 ⊙专业的观察 1、什么是专业的观察?是为了职业要求或科学研究而进行的;以正确的了解为目的;需要收集多方面的资料;需要对资料进行缜密的处理。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概述(2)https://www.wendangku.net/doc/7314187605.html, 一般观察:事实接收→主观判断 专业观察:事实接收→主观判断 2、专业观察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客观性——是指事实存在的真实面。现实资料的呈现及提供的证据都必须符合客观的要求。

主观性——是指观察者个人主观的想法。决定资料的收集方向、辨别资料真伪或可靠性、分析或归纳出假设性的解释、分别解释的程度等过程中都要体现主观的作用。 主观与客观的整合——观察的目的是在揭露客观的事实,但是观察的过程却是通过主观的处理或诠释。 ⊙专业观察的基本能力 1、辨识观察动机的能力。 2、追求可靠资料的能力。 3、观察工具的选择或制作的能力。 4、反省主观情绪或成见的能力。 5、区分客观与主观的能力。 6、摘要行为意义的能力。 7、用词语下基础定义(操作)的能力。 8、提出假设的能力。 ⊙被观察的行为 1、什么是行为? 狭义:个体表现在外且能被直接观察、描述、记录或测量的活动。 广义:不只限于直接观察可见的外在活动,还包括以外在行为为线索,间接推论内在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 2、个体与环境的互动 环境的刺激:外显行为、内隐行为 刺激→行为反应 行为的产生是个体接受了刺激很快就出现的,行动者的思考或意识的参与比较少。 刺激→有机体的意识→行为反应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一) 案例名称:《他为什么总是欺负人》 观察班级:小班 记录方式:观察法、游戏法、谈话法、轶事记录法等 一、案例主题 小年龄幼儿间出现攻击性行为比较常见,但像辉辉小朋友一样经常无理由攻击别人,还屡改屡犯实为罕见。教师一方面运用积极鼓励的方式引导他认识攻击行为的危害性;一方面与家长紧密联合,用讲道理,物质奖励等方式使他改正攻击行为;再一方面用同伴间的友好关系转移他攻击别人的注意。一个半月下来,他的攻击性行为明显减少。 二、背景 新生幼儿入园,老师最担心最头痛的问题莫过于孩子之间发生攻击性行为。辉辉小朋友就是其中一例。屡屡用推、咬、打的方式无端欺负同伴,当老师指出他行为错误并要求他改正时,他当即表示改正,态度良好。然而不过多时,攻击别人的行为再次上演。许多孩子都不愿意和他坐在一起,更有的家长主动向老师提出要自己的孩子远离辉辉的请求。 三、事件发生的背景 事件一 晨间,早来园的幼儿在桌上自由玩插塑。和辉辉同组的孩子这时有三个,大家都在玩小方块积木。箩筐里的积木方形的多,长条的少。于是大家都选长条的玩。月月刚取到一长条积木,辉辉见状立即去抢。月月拽着积木不等送手,辉辉早就快速低头狠狠咬了对方的手。月月“哇”的哭声充满了整间活动室。手指皮已咬破,可见很用力。 事件二 晨间谈话,老师指出了几名做操不认真的幼儿。话音刚落,辉辉就冲到其中一名被批评的幼儿旁,挥动手臂用力打他,并严厉说道:“你怎么不好好做操啦……。” 事件三 集体活动结束,幼儿三三两两进厕所小便。男厕的小便槽不算小,不过同时上厕的人较多,于是会有几个人在旁等候。此时小便槽边都是人,辉辉也等在一边。淙淙解完小便,小雨跟上,这时辉辉突然猛推了小雨,把位置留给了自己。小雨倒在地方,辉辉瞧也不瞧。 事件四 幼儿排队散步,跟着老师的速度边走边看。排在辉辉前的辰辰走路有点慢,辉辉毫不客气地用脚踢辰辰,如同踢皮球。辰辰流泪告状,他竟理直气壮地说:“谁叫你走的那么慢!” 如以上发生的类同事件每天无数次。有的幼儿忍气吞声,有的幼儿则以牙还牙。一次次批评,他一次次低头谦虚思过。头痛的是,不出几分钟,又有新案再发。 四、事件中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认真分析他的所作所为,造成他强烈的攻击行为主要有三个原因。一,多次看见辉辉发脾气欧打教养他的奶奶,而奶奶只是一味得说:“告诉你爸爸去,告诉你爸爸去。”脸上却是笑。可见在奶奶面前他是大王。在奶奶面前可以为所欲为,势必影响了他面对班级幼儿的时候也同样为所欲为,自我中心意识强烈。二,爸爸工作忙碌,极少和他呆在一起。最多的父子碰面时间可能就是奶奶报告辉辉的行为问题,爸爸一贯坚持用棍子教育。这样长期以来在辉辉的心里形成了这样的想法:攻击就是教育。三,未入园前,辉辉与其他孩子接触甚少,全部生活几乎只与奶奶在一起。奶奶样样依着他性子,他也就没有机会学习同伴间该如何交往,也就不用学习什么是分享什么是谦让,道德意识薄弱。 由此再来看发生在幼儿园的事件,都和以上三个原因有直接的关系。也就是只要处理好了以上三个原因,他的攻击性行为也就会自动消失了。 首先,我和辉辉的奶奶进行了思想上的沟通。指出教养孩子应从事情的性质看问题,不能由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方法总结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方法——描述方法 日记法 ◆涵义:被称作日记式记录法,就是运用如同写日记的方法,对学前儿童的行为进行观察和 记录。 ◆优点:详实性广度性永久性个别性 ◆缺点: 1、需要长时间持续性的与幼儿接触,大部份的日记法只能由孩子的亲人加以记录 2、观察的结论具有偏向性,缺乏代表性和普遍性 ◆运用 1、个案研究 轶事记录法 ◆涵义:观察者将自己感兴趣的,并且认为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儿童行为和反应,以及可 表现学前儿童个性的行为事件,用叙述性的语言随时记录下来,供分析儿童的行为所用。 ◆优点: 1、简单、方便、灵活——最简单、最常用的观察方法 2、用最简略的话描述内容,但说明了行为的背景及情境 3、资料清晰 4、长期性 ◆缺点: 1、容易受主观偏见影响 2、记录的简练导致错误的解释或价值判断 ◆运用 1、考虑什么情况下需要运用轶事记录法 2、尽可能迅速地将事件记录下来,并记录有意义行为发生的情境 3、记录的资料要客观、简化、准确和完整 (包括行为发生的情境、时间及基本活动、语言有开始、事件发生的过程和结尾的完整的内容) 4、尽可能运用正确的词汇和文字进行记录 5、把对事件的描述和对事件的解释区分开来 实况详录法 ◆涵义:是观察者在一段时间内(如一小时或半天,甚至更长的时间内)持续不断地、尽可 能地记录被观察对象所有的行为动作表现,然后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优点: 1、随时可记录,只要情境合适 2、使用简单,不需要经过很长时间的训练 3、观察人数不受限制 4、用于对课程的评价 ◆缺点: ◆耗费许多时间和经历 ◆需要快速记录能力 3、需要优质的观察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4、处理资料的难度 ◆运用 1、观察记录要详细、全面,以描述的方法记录 2、用摄像机或录音笔 3、一般连续记录的事件在一个小时左右 4、注意区分客观的记录和主观的意见和评价(注意区分客观的记录和主观的意见和评价) 5、适用性:一般需要对某幼儿或事件进行深入了解时运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