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走遍中国》:系列片《闹春》——周村最炫丝绸风 文字版

《走遍中国》:系列片《闹春》——周村最炫丝绸风 文字版

(2015年)《走遍中国》:系列片《闹春》——周村最炫丝绸风文字版主持人:

在山东省淄博市周村的古商城里头有两条上千年历史的古街,一条叫丝市街,还有一条叫绸市街。这都是中国最早以丝绸命名的专业市场。著名的丝绸老字号瑞蚨祥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就是选用瑞蚨祥的丝绸制作而成的。周村从汉代到唐代,一直都是丝绸之路的重要源头。周村元宵节挂灯耍芯子的习俗也都是源于这儿的丝绸文化。那么您就会问了,这么小小的周村怎么摇身一变成了中国的丝绸贸易的中心了呢?别着急,我们先从周村的大集说起。

视频内容:

这是位于泰沂山区和华北平原之间的一座小城,逢四、逢九日,这里的市民几乎倾城而出。上万人聚集在市郊,进行着一场规模盛大的民间贸易活动。这就是周村的大集。

山东省周村商埠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郭济生:

周村大集,这几千年来的一个经济形式吧,在过去的时候,就是在近现代的时候,在三个河滩,南下河、中下河以及北下河区域,当然规模大的时候,是几万人、方圆几千平方里。清康熙年间的周村集,已经初具规模,名列长山县之首。据说,当时交易的盛况和《清明上河图》所展现的汴京有过之而无不及。就是这样的繁盛局面,一直持续了200多年。明崇祯九年,周村正式设立了大集。官府将逢四、逢九日规定为大集日。后来,突然间因为一种商品在市场上走俏,官府专门为此设立了小集日。那么这种商品又是什么?现在周村的大集上,是否还能买的到呢?恰逢农历腊月二十四的周村年集,我们的记着来到了这里,看看能否找的到曾经一度在周村大集上热销的商品。

记着与摊主谈论:手工绣的小老虎,财猪,青花瓷的羊等手工布艺。位于鲁中腹地的周村,处于山区和平原交界地带,这里成为商品周转的集散地。明清时期,周村一带,家家户户指桑养蚕、纺布织丝,在手工业的带动下,这里缫丝、纺织、印染的作坊,逐渐多了起来。每当到了大集这一天,方圆数百里的百姓肩挑背扛,牛驼马拉,带着自家的蚕茧、丝线、绸布到淦河两岸进行交易。如今,这儿的丝绸已经换了另外一种形式出现在大集上,那就是花灯。

记者:它(花灯)这个外面都是丝绸糊的,有各种各样的造型,像这个就属于传统的宫灯,这个是代表莲花的彩灯,还有动物灯。像这样一个比较小的花灯,大概三个多小时就能做出来了。这个花灯看着挺漂亮,丝绸上面的绘画是由专业的美术人员画上的。擅长手工的周村人把绸布做成布艺,把纺好的丝绸糊成花灯,然后再带到大集上进行买卖。清朝初期,周村的大集,已经无法满足市场交易的

需要了,于是以专业市场命名的街道开始出现。丝市街、绸市街、蚕市街,棉花市街,蓝布市街等等,这些都是围绕着绸布贸易而设立的,其中经营丝绸贸易的店铺达到上百家。最繁华的就是位于市中心纵贯南北长约1000米的大街。

山东省周村商埠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郭济生:

正因为这样,它由集市贸易就形成了我们的市镇。固定摊贩多了,然后它这个影响越来越大,规模越来越大,就形成了咱们现在看到的古商城。这就是在封建社会当中,非常少见的一种自然经济形成的城市。

清康熙年间,周村从一个居民300户的周村店,一跃成为拥有72条商业街,8大商业市场的商贸重镇。这其中经历一场重大的转折。如今在周村古商城的丝市街西口,立了一块六角形的石碑,上面写有“今日无税”四个大字。“今日无税”碑,记录了这次商业变革背后的故事。撬动这次商业变革的,是当时周村的一位乡绅,名叫李化熙。

山东省周村地方史专家李国经

李化熙这个人,是明末到清康熙年间的人。他官至刑部尚书,辞官回乡以后,看到周村市面经济萧条,当地的好多不法之徒,向商人敲诈勒索,巧取豪夺,以致这个市面已经萧条了,大家都想回家,不在周村经商了。看着周村市场一天天萧条,心系商民的李化熙暗自着急起来。他开始利用自己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协调官府颁布告示,派人出面整顿市场,并且为商民代缴市税。李氏家族在两百多年的时间里,子孙六代一直坚持出资捐税。李化熙去世后不久,周村商民为表达对他的感激之情,集资为李化熙修建了一座祠堂。后人们还专门树立了一块“今日无税”碑,寄托了“天天有今日,永远不征税”的美好愿望。

在宽松的商业环境下,周村的丝绸业很快发展起来。清道光年假,八大祥字号之一的瑞蚨祥绸布庄开张。它靠着优质的产品和良好的信誉,在天津、北京、青岛开设店号,发展成为中国著名的商业老字号。1905年,周村开埠,很快发展成为和佛山、景德镇、朱仙镇齐名的旱码头。周村成为山东中部,丝绸贸易的集散中心。这里的丝绸,远销日本、欧洲、东南亚。当丝绸的贸易之风席卷世界的时候,在周村的大街小巷,也吹起了另外一股丝绸风。

主持人:

元宵节挂花灯的习俗,在中国各地都比较普遍。花灯的种类也是因地而异。比如说有自贡的组合灯;老北京的宫灯,还有铜梁的龙灯。接下来就是周村的花灯了。从外观上来看,好像和我们平时见的花灯没有什么两样,但是周村花灯最大的特色在于,它全都是用丝绸糊制的,而且在丝绸上还能画画。每年元宵节闹花灯,周村花灯的规模在全中国都是首屈一指的。据说,清代乾隆皇帝来到周村

的时候,周村大街上挂满了花灯。更特别的是,当地老百姓用丝绸把街区覆盖的严严实实,营造出一种夜晚观灯的效果。看到这样的壮观景象,乾隆皇帝当时御笔一挥,写下了“天下第一村”四个大字。

“桑植满田园,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周村人都会唱这样一首名谣。周村元宵节挂花灯,和当地养蚕织绸的生产活动息息相关。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轩辕黄帝的元妃嫘祖,教会了蚕农养蚕、制丝和织绸。蚕农信奉嫘祖,正月十六是嫘祖的寿诞,蚕农之间便约定俗成,在这一天太阳出来之前,到周村附近淦河两岸刷洗蚕帘。这样在嫘祖的护佑下,来年养蚕的成活率高,就可以有一个好的收成。这种习俗很快在当地流传开来,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就形成了於陵一带,颇有名气的“於陵火龙”。

山东省周村花灯传承人李忠俊

我的祖母家里就织绸子,在我的小的时候,正月十六早上不见太阳就去刷蚕帘子。晚上去看不见,人们就打着灯笼。灯笼一开始是灯碗,它容易被风吹灭。因为当地织绸子,因此就用绸子挡上。这样一家,两家,三家,四家,家家都这样,它就形成了一条火龙了。李忠俊老人的祖辈靠指桑养蚕为业,降生在织机旁的他,对丝绸的情感自然不必说。今年已经77的李忠俊是周村花灯的传承人。几年前,他开始尝试着在花灯上作画,一直酝酿很久的“乾隆观灯”图,终于呈现在了我们的眼前。清朝时期的周村灯会上,出现了一种奇怪的景象。当时在大街的上空,形成了一个遮天蔽日的彩色的棚子。彩棚里高大、幽深,仿佛山洞一样。商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营造出一种夜晚观灯的效果。另外,丝绸商人们,还要聘请花灯艺人,利用年终岁尾卖剩下的丝绸余料糊花灯。当然,他们还不惜花重金,请花匠在丝绸上作画。为了一年一度的元宵灯会,丝绸商人精心准备。在销售淡季同样可以找到商机。年年挂灯,专门有一些工匠就画灯,糊灯,完全用绸子。为什么用绸子糊灯呢?因为不怕下雨、不怕下雪,花灯也是用绸子,绸子和宣纸不一样,你看它画上以后啊,后面有灯的话,它透亮。里面有灯,外面把画贴上,就透出来了。精明的周村商人发现,丝绸只有在光线照射下,才能凸显出丝线的光泽。在丝绸上作画更容易吸引游客的目光。店铺商户在自家门前挂灯,起到了展示商品和招揽顾客的目的。就这样,商人们开始用门前的花灯开始相互攀比、角逐。花灯的样式从走马灯、宫灯到盒子灯、故事灯总能让游客眼前一亮。周村八大祥字号之一的瑞林祥,为此还专门制作了一盏巨型的“悬罗灯”。它的外面用五颜六色的丝绸扎制,一层叠着一层向外展开,吸引了很多游客驻足观看。当然,在灯会上最吸人眼球的要数一种被成为“芯子”的灯。

山东省周村区文化馆原馆长刘洪早

过去咱点的是那种豆油灯,豆油灯下头有一个座子,再上来一块儿,然后一个小碗,放上一个棉花的芯子,点着,就着起来。

所以,它为啥叫芯子呢,就是说,它那个形象啊,就像都有灯上头的灯芯子一样。这种所谓的灯,其实就是一种特殊的民间扮玩形式。因为扮玩的表演者站在台子上,形象类似于油灯里的芯子,所以当地来百姓就称它为芯子。据说,清朝顺治年间,第一台芯子,是从李化熙的府上抬出来的。李化熙的母亲信奉泰山神碧霞元君,每年到了农历的三月三庙会,李化熙都要组织盛大的祭祀活动。大街上高跷、秧歌、旱船以及龙灯表演异常热闹。来自四面八方看热闹的人将表演的队伍围得严严实实。李化熙的小儿子想去看扮玩,却因为个子矮是能在一旁干着急。

山东省周村区文化馆原馆长刘洪早

李化熙他娘说,你不会找八个人抬着一个桌子,放上个椅子,叫他坐在椅子上看杂耍吗?所以(芯子)最早的起源,是八个人抬着一个方桌,为了稳定,他在方桌地下压上一块石头,重的东西。一张桌子,几把椅子,从观赏者到表演者,李母在无意中成就了一种新的扮玩形式。每逢元宵节观灯,芯子必不可少。20世纪初,在周村三月三的庙会上,这里曾出过72台芯子,每台芯子表现一个故事,需要出动上百人。根据演员多少,有单人芯子、双人芯子、三人芯子以及多人芯子等。从明末到清楚,伴随着周村商业的发展和繁荣,芯子这种民间扮玩活动,在当地一直长盛不衰。这背后默默的推动者,竟然是周村的丝绸商人。

主持人:

在周村当地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周村不是城,大街挺有名;锣鼓喧天庆元宵,芯子杂耍闹花灯。”元宵节周村人办灯会,这芯子是必不可少的。从远处

看,这种被成为是芯子的民间杂耍有点像杂技,当地人都把它称作为“飘在空中”的民间艺术。它是兼具了杂耍、锣鼓、高跷的艺术特色。从明清时期开始,只要是正月十五前后,周村大街上的商贾巨富就会花钱雇人出这么一台芯子。更奇怪的是主持办芯子的大多是经营丝绸生意的老字号。周村的芯子,随着周村丝绸业的兴盛,一直被保留了下来。那么这个芯子里头,又有着什么样的商业秘密呢?

张可水,是周村爱国社区的一位老艺人,也是周村芯子的传承人。每年元宵节社区搞芯子,他都要负责选演员,准备服装道具和给这些小演员们化妆。小演员的年龄从5岁到12岁不等,演员要求面容俊俏,身形娇小。芯子对着这些孩子们来说,显得既平常又神秘。能演一场芯子,更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情。凌晨5点就开始化妆准备,表演之前还要严格控制饮食。对于初次表演的小艺人来说,这是一件考量胆量和体力的苦差事。演出之前,张可水给孩子们加油鼓气,还特意嘱咐他们,在表演的时候要注意细节。周村芯子演员的扮相接近于京剧,题材以民间故事、民间传说中的双人戏为主。比如,《嫦娥奔月》中的嫦娥和吴刚;《贵妃醉酒》中的唐明皇和杨贵妃等等。要把这些耳熟能详的老故事、老角色表现得不同凡响,就得依靠准备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那就是扎制。

近代以前,周村芯子的扎制过程完全是秘而不宣的,当扎制好的芯子出现在观众面前的时候,观众感到特别新奇。只见表演者一只脚踩在花瓶、酒壶或者托举艺人的手臂上,另一只脚则是向后轻轻翘起,配合着锣鼓声,颤颤悠悠地行进在大街上。这种看似惊险刺激的表演形式,只需要借助一种特殊的装置,这就是芯子最独特,也最神秘的地方。

山东省周村民俗学者李旭东

我们周村芯子之所以叫芯子,其精妙之处,就在于“芯”这个字上。实际上就是通过一根钢芯,把它掩饰在道具和服装里面,人物站在上面,看似悬在空中,形成一定的美感和动感。

周村人依靠发达的织机技术,将杂技、高跷、旱船、秧歌等艺术特色融汇在一起,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芯子表演。当然要办一台芯子,可并不容易。清朝末期,每年元宵节,周村只有大的丝绸商号,才有能力出一台芯子。他们不惜花费上百两银子,打造一台奢侈的民俗活动。在他们看来,芯子表演就是一个丝绸制品流动的展柜。每台芯子最耗时也最见功夫的就是悬络,悬络在芯子里面的作用:悬络旗在芯子里面,起到一个引领芯子出来和吸引观众目光的作用。这个悬络是用精美的丝绸扎制而成的。在古时候,很多商铺为了展现丝绸的精美,服装的精美和店铺的实力就利用精美的丝绸扎制这种悬络旗,然后再给真人穿上精美的丝绸服装,来展示他的生产工艺。

经过了五个多小时的精心准备,周村爱国社区组织的这场芯子表演终于如约和观众见面了。光鲜亮丽的丝绸为这场扮玩活动增色不少。在周村,每一台芯子风格迥异,讲述着不同的故事。当然,这场流动的民俗活动本身也在讲述着周村丝绸业的发展与变迁。如今周村的丝绸业在中国的商业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周村的民间艺术,也会因为丝绸而更加精彩。

主持人:

今天的周村享有“丝绸之乡”的美誉,这座依靠丝绸而发展起来的城市活力无限;老百姓对于丝绸的那份热情,也是依旧不减。周村古商城里头,正在复苏的集市文化,越来越热闹的元宵灯会,声势浩大的芯子表演,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目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