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山西省闻喜县东镇中心校三五三四学校四年级科学上册课堂检测

山西省闻喜县东镇中心校三五三四学校四年级科学上册课堂检测

山西省闻喜县东镇中心校三五三四学校四年级科学上册课堂检测
山西省闻喜县东镇中心校三五三四学校四年级科学上册课堂检测

闻喜县“小学科学教学目标定位的实践研究”课题

课堂检测设计

四年级上册

闻喜县东镇中心校

三五三四学校

2013年11月

第一单元天气 1.1 我们关心天气

一、我会正确填空

1、在观察天气时,把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联系起来考虑,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天气)。

2、能使影响天气的各种因素变得更加清晰的是(“网状图”)

二、慎重选择

1、俗话说,看( D )识天气。

A.风

B.树

C.大气

D.云

2、天气对农作物的作用( D )

A.有利

B.有害

C.无影响

D.有利也有害

3、下列( BC)是刮风天的影响。

A.要穿雨衣

B.国旗飘扬

C.逆风走路困难

D.室外不能上体育课

三、火眼金睛辩一辩

1、天气变化与我们的生活关系不大,没必要去关心天气。(ⅹ)

2、天气不能直接用感觉器官进行观察。(ⅹ)

3、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很多。(√)

四、灵活运用,解决问题

1、举例说明天气与人类的关系?

答:天气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如:雨水能灌溉庄稼也能冲毁农田;雪能杀死土里的害虫,使农作物丰收,也能造成雪灾;风能给人送来凉爽,也能毁坏建筑物;雾会给交通带来不便,冰雹会给庄稼带来灾难等。

2、你知道哪些天气现象?并画出各种天气现象的符号。

答:天气现象有:晴、多云、阴、阵雨、小雨、中雨、大雨、暴雨、雾、雪、冰雹等。(注:画天气现象的符号参照教参11页)

3、请你从云量、降雨量、气温、风向和风速这几方面来描述今天的天气。

答:略

1.2 天气日历

一、我会正确填空

1、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是(天气日历)。

2、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天气符号)来记录云量、降水量、风速和风向等。

二、我会用心选择

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ABC)

A.日期和时间

B.云量和降水

C.风速和风向

D. 天气现象

三、我会细心判断

1、我们制作天气日历与天气预报不一致,所以没有制作价值。(ⅹ)

2、天气变化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联系十分密切。(√)

3、天气是随时随地在不断变化的,坚持观察天气时,培养科学的观察习惯非常重要。(√)

四、灵活运用,解决问题

在制作天气日历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答:(1)尽量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观察天气;(2)周末和假期不能间断;(3)注意收听、收看当天的天气预报。

1.3 温度与气温

一、填空题

1、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是(温度)。

2、通过观察和测量我们周围大气的温度,就可以知道当地的(气温)。

二、选择题

1、每天测量气温的(AB)要一致。

A. 时间

B. 地点

C. 温度

D. 数据

2、使用温度计,待温度计的液柱(C)时读数。

A.升到最高

B.降到最低

C.不再升高或降低

D.怎样读都行

3、测量气温时,把温度计放置到测量环境内(B)读数。

A.马上

B.2—3分钟

C.5分钟

D.10分钟

三、判断题

1、同一地点,一天中的温度不断变化。(√)

2、我们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3、气温指室外的温度。(╳)

4、测量温度的仪器是温度计。(√)

1.4 风向和风速

一、填空题

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2、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是指(风吹来)的风向。

3、风的大小可以用(风速)来描述,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

可以用(风速仪)来测量。

4、气象学家通成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二、选择题

1、旗子展开是(B);旗子微动(C);旗子不动(A)

A.无风

B.大风

C.微风

D.风暴

2、烟垂直上升风级为(A)

A.0

B.1

C.2

D.3

三、简答题

1、我们可以用那些方法确定方位和风向呢?

答:我们可以用指南针或周围自然景物来确定方位。测量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或借助旗子,树等自然景物。

2、画图表示风的八个方向,并写出各个方向的名称。

(课本第9面)

1.5 降水量的测量

一、填空题

1、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2、(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

3、气象学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下雨的等级。

二、选择题

读雨量器上的刻度时,视线应与雨量器内的水面保持(C)

A.一致

B.等高

C.平行

D.略低

三、填表题

四、实践操作题

1、下雨天,我们如何确定下雨的等级?

答:在下雨的天气里,用自制的雨量器测量24小时内的降水量,对照等级表,就可确定下雨的等级了。

2、制作一个简易的雨量器。

答:(1)找一个高度在15厘米以上的直筒透明平底杯。

(2)以毫米为单位,利用刻度尺在纸条上画好刻度。

(3)用透明胶带把纸条贴到杯子外侧面,要使刻度底部正好和杯子内侧底部对齐。

1.6 云的观测

一、填空题

1、天空中漂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它们的形状千姿百态。

2、云的(多少)和(形状)能告诉我们有关天气的许多信息。

3、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把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

4、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也称(雨层云),通常是(灰)色的。

5、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的。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有时会覆盖大部分甚至整个天空的是(B)

A.积云

B.层云

C.卷云

D.多云

2、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但是也能发展成积雨云,并形成雷阵雨的天气的是(A)

A.积云

B.层云

C.卷云

D.多云

3、只有在温度非常低得高空才能形成的是(C)

A.积云

B.层云

C.卷云

D.多云

三、简答题

1、气象学家是根据什么对云进行分类的?

答:气象学家是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对云进行分类的。

2、什么叫积云?

答: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

1.7 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一、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冰雹等。(√)

2、气象学家常把风速分为12个等级。(×)

3、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的,它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4、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降水量20毫米是(B)

A.小雨

B.中雨

C.大雨

D.暴雨

2、从西北吹向东南的风是(A)

A.西北风

B.东南风

C.北风

D.南风

3、风的速度是以(B)计算的

A.米/分

B.米/秒

C.厘米/秒

D.千米/秒

第二单元溶解 2.1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一、填空题

1、水能(溶解)很多物质。

2、我们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检验沙子是否溶解在水里。

二、判断题

1、白糖,纯碱,面粉,小苏打都能够溶解在水中。(×)

2、溶解只会给人带来好处,不会带来坏处。(×)

3、食盐放入水中,一会儿不见了,食盐在水中就不存在了。(×)

4、白糖放入水中,一会儿不见了,白糖在水中溶解了。(√)

5、将不溶解的物质研碎后就可以溶解了。(×)

三、简答题

1、分别写出三种能溶解于水的物质和不溶解于水的物质。(答案不唯一)

答:能溶解于水的物质:糖,食盐,味精;不溶解于水的物质:沙子,大豆,塑料。2、在做过滤实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让漏斗颈的底端紧贴烧杯的内壁。

(2)过滤时要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慢慢流入漏斗内。

(3)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2.2 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

一、填空题

人们常用高锰酸钾来(消毒)和(防腐)。

二、选择题

1、把面粉放入水中后会形成无色的溶液。(×)

2、通过过滤的方法,能分离出溶于水中的高锰酸钾。(×)

3、沏茶就是将茶叶溶解在水里。(×)

4、沙放入水中会自行沉入水底。(√)

三、填表题

面粉、沙、食盐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状态记录表

2.3 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

一、填空题

观察溶解现象时,从杯子的(侧面)观察会更清楚。

二、判断题

1、食用油能溶解于水中,水也能溶解在食用油中。(×)

2、为了加快试管中醋和水的溶解,我们要充分振荡。(√)

三、选择题

某些固体物质溶解在水里,能够形成(ABC)

A.均匀

B.透明

C.稳定

D.无变化

四、实验题

液体之间的溶解记录表

2.4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一、选择题

水能溶解下列物质的有(ABCD)

A.固体

B.液体

C.氧气

D.二氧化碳

二、简答题

1、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什么方法溶解的?

答: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

2、水中的动物是靠什么进行呼吸的?

答: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3、注射器内的气体是怎样产生的?这种气体既能溶解在水中,又能从水中析出,你能做出简单的解释吗?

答:注射器内的气体是空气。拉活塞时空气就进入了注射器,空气会溶解于水中,但水中溶解空气的量很少,所以空气多了就会从水中析出。

2.5 溶解的快与慢

一、择优录取

1、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下列因素有关的是(ABC)

A.物体颗粒的大小

B.水的温度

C.液体是否被搅拌

D. 放入水中的时间

2、在验证搅拌可以加快溶解的对比实验中,两个实验相同的条件是( ABC)

A.水量和水温

B.食盐的量

C.放入水中的时间

D.一个搅拌,一个不搅拌

二、对答如流

1、举例说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是怎样应用加快溶解的方法的?

答:例如:洗衣服时,为了使洗衣粉尽快溶解,人们常常先把洗衣粉放在热水里;做糖水时,人们常常把砂糖放入水里用筷子搅拌;把食盐研成粉末,放到热水里搅拌,可以尽快溶解等。

2、有哪些方法可以加快水果糖的溶解?

答:用加热、搅拌、切碎的方法,可以加快水果糖的溶解。

2.6 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

一、填空题

100毫升水中最多能溶解大约(36克)食盐。

二、判断题

1、杯子里的水越多,可以溶解的食盐就越多。(√)

2、做“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这个实验时,把一大包盐倒在杯子里,看看是不是都能溶解。(×)

三、选择题

1、在做完关于“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实验时,应该把在实验中配置的盐水( BD )

A.倒进下水道

B.收集起来

C.调凉菜时使用

D.供继续研究使用

2、一份研究计划包括( ABCD )

A.研究准备

B.研究方法

C.研究的问题

D.得出结论

四、探究题

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请写出你的研究方法。

答:(1)用量筒量取100毫升水倒入杯中。(2)用天平把食盐分成每两克1份,若干份。(3)一份一份地加入水里并搅拌,直到盐不再溶解。(4)了解各组溶解的食盐克数,求出平均数。

2.7 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

一、我会正确填空

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个部分。

2、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

二、我会认真判断

1、酒精灯的外焰的温度最高。(√)

2、把盐水放在太阳底下晒,也可以将食盐和水分离。(√)

3、水蒸发了,溶解在水里的食盐也同时蒸发了。(×)

三、我会慎重选择(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选项)。

1、下列使用酒精灯方法正确的是( CD )

A.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

B.用嘴吹灭酒精灯

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D.有洒出的酒精在外燃烧,可用沙土或湿抹布扑灭

2、如果杯中的水全部蒸发了,原先溶解在水中的食盐会(B)

A.随水一起蒸发

B.在杯底部析出

C.分散在杯壁上

D.分散在杯口

四、我能看图填空

酒精灯的构造(图略)

五、我会解决问题

人们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你知道这是利用了盐的什么特点?

答: 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

第三单元声音 3.1 听听声音

一、我会正确填空

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2、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音调),数字代表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二、我会认真判断

1、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但我们不能制造声音。(×)

2、我们能听到远处物体发出的声音,是因为我们的听力好。(×)

3、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

三、我会细心选择

一列鸣笛而来的火车自远而来经过你身旁,又离你而去时你听到的鸣笛声的大小变化为(C)A.由大变小 B.由小变大 C.先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 D.先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

3.2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一、填空题

1、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2、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后面括号里)

1、人体能感受振动的器官是( C )

A.眼

B.鼻

C.耳

D.口

2、下列方法能使钢尺发出声音的是(B)

A.用力弯曲钢尺

B.轻轻拨动钢尺

C.用力按压钢尺

D.用力拉钢尺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用力按压锣、鼓,也能发出声音。(×)

2、只要用力就能产生声音。(×)

3、击打过的音叉放入水中,可以证明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四、简答题

1、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水面有什么变化?水面的变化是怎样产生的?

答:用击打过的音叉触及水面,水面会产生波动(波纹)。这是因为音叉的振动传到水面而产生的。

2、用力拉伸橡皮筋,橡皮筋并不发声;轻轻拨动橡皮筋,橡皮筋就能发出声音,这是为什么?

答:因为声音是由橡皮筋的振动产生的。

3.3 声音的变化

一、我会填空

1、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2、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

3、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二、想一想、答一答

1、在几个相同的玻璃杯子里装入多少不同的水,用铅笔或小木棒敲击杯口,它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答:盛水少的杯子发出的声音高,盛水多的杯子发出的声音低。

2、用相同的力弹拨同一根橡皮筋,如果改变橡皮筋的松紧,发出的声音有什么变化?

答:橡皮筋越松声音越低,橡皮筋越紧声音越高。

3.4 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

一、选择题

1、尺子伸出桌外的长度越长,振动的幅度越小,音高( C )

A.越大

B.越短

C.越低

D.无变化

2、当我敲打鼓时,用的力越大,声音就( B )

A.越低

B.越高

C.一样

D.无变化

二、判断题

1、尺子伸出桌外的长度不同,尺子振动的快慢是一样的。(×)

2、尺子伸出桌外越长,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三、填表题振动尺子——我能听到和看到的

四、问答题

通过我们的探索知道音量与物体振动大小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振动幅度越大,音量就越大; 振动幅度越小,音量就越小。

3.5 声音的传播

一、填空题

1、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2、(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

3、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二、判断题

1、物体一般都能传播声音,只不过它们传播声音的本领有所不同。(√)

2、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3、把正在响铃的钟放在水中,就听不见声音了。(×)

三、简答题

1、声音在铝箔、棉线、尼龙绳、木质米尺中的传播效果是否一样?声音通过哪一种材料传播效果最好?

答:不一样。铝箔传播声音效果最好。

2、声音是怎样从“土电话”的一端到达另一端的?

答: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土电话”就是通过“电话线”把声音从一端传播到另一端的。

3、为什么人们在月球上互相通电话必须借助无线电?

答: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所以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必须使用无线电设备。

3.6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一、认真填空

1、我们的耳朵里有一个(鼓膜),它时时刻刻都在接受着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

2、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构成的。

二、细心判断

1、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耳膜。(×)

2、耳廓可以放大声音。(×)

3、把手放在耳廓的外侧是为了保护耳朵不受伤害。(×)

4、如鼓膜被穿破了,就不会听到声音了。(√)

5、耳蜗位于人的中耳中。(×)

三、我问你答

1、如果将手放在耳后,并朝向声音发出的方向,我们听到的声音会有什么变化?

答:听到的声音会比原来的声音大一些。

2、鼓膜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答: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它的作用是接受声音并产生振动。

3.7 保护我们的听力

一、认真填空

1、耳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

2、一旦听力严重下降,通常要佩戴(助听器),它能帮助人们使声音(放大)。

二、细心判断

1、经常使用耳塞听音乐会使听觉器官产生疲劳,甚至造成损伤,从而导致听力下降。(√)

2、嗓声都是机械发出的声音。(×)

三、我问你答

怎样才能避免听力受到伤害呢?

答:(1)控制声源;(2)尽量远离过高或过强的声音;(3)避免长时间使用便携式视频或者音频播放器。

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 4.1 身体的结构

一、用心思考,正确选择

1、观察我们写字时,下列身体部位参与的有(ABCD)

A.大脑 B.手 C.眼 D.胳膊

2、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分为(ABCD)

A.头 B.颈 C.躯干 D.四肢

3、身体能够做很多工作,而且工作时总是多个部位( AB )

A.同时参与 B.共同完成 C.独自完成 D.不参与

二、灵活运用,解决问题

1、比较人的身体左右两部分,我们发现了什么?

答:人的身体左右两部分是对称的。

2、我们跳绳时,身体的哪些部位参与了这个活动?

答:手、手臂、肩膀、腰、腿、脚等都参与了跳绳活动。

4.2 骨骼、关节和肌肉

一、认真读题,正确填空

1、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

2、骨骼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二、用心思考,正确判断

1、如果没有骨骼我们就无法做运动。(√)

2、只有骨骼和肌肉同时运动,才能拿起哑铃。(√)

3、体育锻炼太累了,不能经常参加。(×)

三、灵活运用,解决问题

1、骨骼能独立运动吗?有哪些组织与骨骼协调工作呢?

答:不能独立运动。肢体活动是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的。

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什么作用?

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

4.3 运动起来会怎样(一)

一、填空题

1、一呼一吸算呼吸(一)次。

2、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二、选择题

1、我们经常锻炼身体,可以(AB)

A.增大肺活量

B.获得更多的氧气

C.获得更多的二氧化碳

D.增大活动量

2、当我们跳动或深蹲的时候,下列参与了运动的有(ABC)

A.骨骼

B.关节

C.肌肉

D.身体

三、填图题

对照人体呼吸器官图,填出各部分名称。图略

4.4 运动起来会怎么样(二)

一、我会填空

1、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有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

2、心脏在两次跳动的间隙都有(短暂)的休息。

二、我会选择

1、下列能使心脏变得强壮,肺活量增大的有效方法是( A )

A.锻炼身体

B.睡觉

C.学习

D.吃饭

2、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CD )

A.熬夜玩游戏

B.吃饭看电视

C.参加体育锻炼

D.按时起床

3、人运动之后,心跳、呼吸都会加快,这是因为( C )

A.运动时需要更多的营养

B.运动时太累了

C.运动时需要更多的氧气

D.运动时体力消耗太多

三、我会判断

1、锻炼身体可以增大肺活量,使心脏更加健康。(√)

2、运动时,心脏需要向全身输送更多的氧气。(√)

3、因为人每时每刻都进行呼吸,所以心脏每时每刻都在工作。(×)

四、我会解决问题

1、心脏无时无刻地工作,它会疲劳吗?

答:心脏在两次跳动的间隙都有短暂的休息。

2、为了让心脏更好的工作,有利于我们的健康,应该怎么做?

答:(1)经常锻炼身体,可使心脏更加强健。

(2)合理的休息与良好的睡眠,会让心脏更好的工作,有利于我们的健康。

4.5食物在体内的旅行

一、填空题

1、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

2、食物是通过(食道)被运输到胃里的。

3、食物是在(胃)里被进一步磨碎和分解的。

4、食物的营养是在(小肠)里吸收的。

二、判断题

1、食物进入人体后,先后经过口腔、食道、胃、大肠、小肠。(×)

2、胃可以初步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质。(√)

3、吃饭时,我们暴饮暴食,会加重胃肠的负担。(√)

三、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人体的消化器官是(AB)

A.肺

B.心脏

C.胃

D.小肠

2、食物首先要经过的消化器官是( A )

A.口腔

B. 大肠

C.胃

D.小肠

四、简答题

食物在人体的消化和吸收主要经历了哪些过程呢?

答:食物在口腔内经过咀嚼,通过食道进入胃里。食物在胃里被进一步磨碎和分解,经过胃的蠕动进入小肠,在小肠里食物被进一步消化,营养被充分吸收,再经过大肠吸收少量的水分和无机盐。

4.6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一、填空题

1、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口腔)。

2、成人的牙齿分为(门齿)、(犬齿)和(臼齿)三类。

3、(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

二、选择题

口腔在食物消化中,唾液的作用是( C )

A.切磨

B.搅拌

C. 润湿

D.吸收

三、简答题

1、食物在口腔里的初步消化,为进一步的消化提供了哪些便利条件?

答:食物在口腔里的磨碎和润湿,使食物更易进入食道和胃等器官,而不使器官受到损伤,减轻了胃、肠的负担,为进一步消化提供了便利条件。

2、老人们常说的“细嚼慢咽”是什么道理?

答;牙齿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牙齿将食物磨碎,以利于食物在体内的消化和保护消化器官。

4.7 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

一、认真填空

1、经常运动,(心脏)会变得强壮。

2、肺活量增大,能为身体提供更充足的(氧气)。

3、消化食物时也会消耗(氧气)。

二、正确判断

1、骨骼是人体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应小心地保护。(√)

2、消化器官和心脏之间没有什么联系。(╳)

3、吃的越多,越有利于我们的健康。(╳)

4、白开水对人体最有利,儿童不应该多喝汽水和其他饮料。(√)

三、解决问题

用简单的文字和图示描述人体器官的协同关系。

答:提供帮助

消化器官→养份→运动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过程与方法: 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2.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该关心天气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教学准备: 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 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 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 4.每个学生科学记录本各一本。 教学活动过程: 一、认识天气现象 1.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 2.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 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 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汇报交流。 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 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出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安全教育,并落实小组长进行管理。 3.认识“网状图”的使用:刚才同学们在汇报的时候想到一点说一点,有没有办法把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更直观地表示出来的方法呢?打开书本第3页,看看书本上向我们介绍了怎样的一个好方法? 4.看明白了吗?有不明白的请提问。 5.请你学着书本上的方法,在科学记录本上为今天的天气和我们生活的关系作一张“网状图”。 三、总结 刚才我们观察的是今天的天气,那么明天又会天气怎样呢?后天呢?一个月内我们酒泉的天气又在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请大家每天都能把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就能了解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这里的天气变化是这样的。 课后反思: 第二课天气日历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通过亲自观察认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气温。 2.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教学重点 能运用多种感官和温度计来收集天气信息和数据,记录在“天气日历”和“日期—温度”表中。 教学难点 意识到长期的观察和记录能帮助我们了解到更多的天气信息。

最完整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六年级《科学》上册 重点复习题 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 一、科学常识: 1、在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作机械。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 造很简单,又叫做简单机械。 2、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它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克服阻力的 位置叫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支点。 3、杠杆尺平衡时,左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等于右边的钩码数乘以格数。 4、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

5、杆秤由秤杆、秤盘、秤砣、提绳几部分组成。它也是一种杠杆类的工具。把秤砣悬挂位置作为用力点,那么杆秤是一个省力杠杆,所以“秤砣虽小压千斤” 6、制作杆秤:先找到秤杆上的三点,定好位置。接着拴好阻力点和支点的细绳,挂好秤盘系上秤砣。再用挂钩码的方法,在秤杆上画出重量刻度。 7、像水龙头这样,轮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轮轴的作用:在轮上用力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当轴相同时,轮越大越省力。 生活中的轮轴:汽车方向盘、水龙头开关、起子、扳手、门锁把手。

8、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9、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10 、生活中的滑轮:①定滑轮:旗杆顶部的轮子、窗帘上的轮子;②动滑轮:工地上提重物的轮子、井口上提水的辘轳;③滑轮组:起重机、升降衣架。 10 、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11 、斜面的坡度越小,在斜面上提升物体所用的力就小,斜面的坡度越大,在斜面上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练习题全套(含答案)

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练习题 班级:姓名: 一、填空。 1.吸气,是含有氧气空气由鼻子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此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 2.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到气管,再由口腔或鼻呼出的过程。此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 3.我们呼吸时吸入的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 4.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 5.通过分析探讨哪些活动会影响我们每分钟呼吸的次数,运动都会增加我们的呼吸次数,呼吸次数的增加对我们的健康是有益 的。 6. 肺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 7.人体通过呼气和吸气这种呼吸运动,不断进行着与外界的 气体交换。 8.我们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吸入氧气进人血液,呼出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9.与平静状态相比,运动后呼吸次数都会增加。 10.下面是某同学在学习这一课时进行的记录。

从上面的数据中,我发现平静状态每分钟呼吸次数是最少的,跑步一分钟后每分钟呼吸次数是最多的。 11. 肺活量是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 12. 肺活量是身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 13.简易肺活量测量袋的单位是毫升,读取测量值时,要读最大数值。 14.肺活量的大小对身体的影响。肺活量大的人,身体供氧能力强。如果一个人的肺活量较小,就说明他的摄氧能力和排出废气的能力较差,那么一旦身体需要大量耗氧时,就会出现供氧不足、头痛、头晕、胸闷等症状。 15.增加肺活量最显著的方法是多参加体育锻炼,也可以通过一些调整呼吸的方法来增加肺活量。 16.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有前肺活量的数据。四年级男生肺活量在 1100—2600毫升;四年级女生肺活量在 900-2000毫升。 16. 身体的生长和人体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主要来自食物。 17.按食物的来源分,食物分为__动物_类食物和__植物_类食物。 18.按照我们平时所吃食物的主次分类,可以把食物分为主食和副食。 19.食物的分类方式有很多种,可以按动物类食物和植物类食物分,也可以按主食和副食分,还可以按生食和熟食分。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6课练习题

习题精选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组词 空()() 铺()() 曲()() 三、填空 那些叶子绿得那么(),看着非常(),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 上铺的那么(),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一阵风 (),一墙的叶子就()波纹,好看得很。 四、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睡姿百态 动物休息或睡觉的姿势,千姿百态。 江河湖海里的鱼儿要睡觉。金鱼缸里的金鱼,无论在游动或者静止的时候,总是睁大着眼睛,好像它们从来不睡觉似的。其实,鱼因为大多数没有眼睑,没法闭上眼睛睡觉。 蛇有透明而连续的眼睑,是争着眼睡觉的。乌龟也要睡觉,当它匍匐不动时,也就进入了梦乡。 蝙蝠的睡眠很怪:后肢勾住屋檐,身体倒挂,头朝下面睡觉。这种睡法比躺着睡更好,一遇敌害来侵犯,就能迅速地鼓翼起飞,又快又安全。 猩猩的睡态同人相似。野生的猩猩平时在树枝搭成的窝上睡,动物园的猩 猩靠墙睡,头下垂到靠近膝盖,狒狒喜欢把树木当作椅子坐在那里睡,猴子睡 不香甜,一有声响立即醒来。 动物睡觉也是一种休息,可以使全身的肌肉松弛下来,呼吸,循环,消化 和排泄等器官的工作节奏变慢,使疲劳渐渐消除。 1、睡眠对动物有什么作用? 2、在文中画出描写动物睡觉的句子。 【参考答案】

一、叶柄空隙嫩茎枯萎漾起 二、(空隙)(天空)(铺盖)(床铺)(弯曲)(歌曲) 三、(新鲜)(舒服)(均匀)(空隙)(拂过)(漾起) 四、 1、动物睡觉也是一种休息,可以使全身的肌肉松弛下来,呼吸,循环,消化和排泄等器官的工作节奏变慢,使疲劳渐渐消除。 2、蛇有透明而连续的眼睑,是争着眼睡觉的。乌龟也要睡觉,当它匍匐不动时,也就进入了梦乡。 蝙蝠的睡眠很怪:后肢勾住屋檐,身体倒挂,头朝下面睡觉。 猩猩的睡态同人相似。野生的猩猩平时在树枝搭成的窝上睡,动物园的猩猩靠墙睡,头下垂到靠近膝盖,狒狒喜欢把树木当作椅子坐在那里睡,猴子睡不香甜,一有声响立即醒来。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 探究活动分析: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来帮助学生明确常见的天气现象。图上用各种天气符号和表示温度的数字,反映这一天全国各个地区的天气情况。学生通过对这张图的观察,可以对常见的天气现象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图上的表示天气现象的符号可采用粘贴的形式,在符号下面应写上符号的名称,便于学生认识这些天气现象。 3.提问学生还知道那些天气现象,以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天气现象。 4.为每一组准备一套天气符号,让学生尝试着给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室外)观察、描述今天的天气现象--引导学生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6.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回到教室后,将学生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交流。7.引导学生思考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或提问学生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使学生意识到天气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8.在学生的科学记录本上,描述今天的天气时,可能只是一些毫无联系的几个简单的词语或句子。提示部分对学生描述天气的方法的指导--将天气特征与生活建立联系,提高学生对天气的认识水平。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提示,并应用提示的方法对自己的记录进行改进,并把改进后的描述和同学交流。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过程与方法: 1.能对各种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2.运用感官观察天气,并学会用简单的词句把它记录下来。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天气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提该关心天气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现象和天气符号。 教学准备: 1.用天气符号标注城市天气情况的中国地图一张; 2.每组一套天气符号卡片; 3.天气现象归类表格和关于天气网状图各一份; 4.每个学生科学记录本各一本。 教学活动过程: 一、认识天气现象 1.出示一张“城市天气预报图”:这是一幅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图,图中显示了哪些天气现象? 2.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贴相应的天气符号并写上名称。 3.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天气现象?(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符号) 4.发给每一组一套天气符号:请大家对这些天气现象进行分类。 5.汇报交流。 二、描述今天的天气怎样? 1.今天的天气怎样呢?我们一起到外面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出示观察要求:请从云、降水、温度、风四个方面对今天的天气进行观察,然后用一些词或句子将观察到的天气现象记录在科学记录本上。) 2.安全教育,并落实小组长进行管理。 3.带上科学记录本和笔排队到操场上分组进行观察,教师巡视。(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 4.回到教室进行交流:请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们观察到天气现象。 5.学生汇报,教师展示学生的记录。 6.提问:今天的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如不知如何回答可提问:你觉得今天的天气我们应该穿什么衣服?)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

xx年六年级科学上册诊断自测题 第四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 学校班级姓名等级 一、查漏补缺。40% 1.波兰天文学家提出“日心说”。他的观点:是地球、月亮等天体运行的中心,实际上地球也在运动。 2. 地球(方向)绕地轴不停地旋转着,这是地球的。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地球的自转形成了___ _____。 3. 18世纪植物学家_________对植物进行了长期观察,发现不同植物开花时间是_______ 的,从而编排出一个“”。 4. 地球围绕自西向东公转,地轴是________ 的,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为,称为地球的公转周期。 5.月球是地球的_______,它自西向东围绕地球公转,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农历的_______。 6.美国宇航员_________ 乘阿波罗11号飞船首次实现人类登月梦想。 7.我国“嫦娥一号”于xx年10月24日成功发射,于2010年10月1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___ ____探月卫星。 8.发生日食时总是从___________先亏;发生月食时总是从__________先亏。11.产生日食的原因是_______挡住了_______的光。 10.月球本身不发光是靠反射_______的光才发亮的。 二、明辨是非:20% 1.地球总是自东向西不停地旋转着,因为太阳是东升西落。() 2.四季的更替是地球的自转形成的。() 3.月相变化是有规律的,农历下半月月相的变化由圆到缺。()4.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水,也没有生物。() 5.月食的种类有月全食、月偏食、月环食三种。() 三、珠海拾贝。16% 1.一年中,日出较早的季节是()。

①春季②夏季③秋季④冬季 2.在一天中,人的体温和血压,以及呼吸频率都会有节律性变化,其中 ()时的体温和血压比较高。 ①清晨②傍晚③深夜 3.产生月食的原因是()。 ①月亮被黑云挡住②地球挡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 ③月亮被太阳挡住④月球自身出现了一些变化 4.月球上看上去明亮的部分是()。 ①大海②平原③高山 四、研究与结论。8% 日食是怎样形成的?请画图表示日食的成因。 五、科学与生活。16% 1.一年有二十四节气,你知道《节气歌》中的“春雨惊春清谷天”中有哪些节气吗? 2.当我们北半球是夏天时,太阳应照射到什么位置?写出你的猜想和方案。猜想: 方案:

2020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二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声音 1.1听听声音 教学目标 1.知道我们周围有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虽然看不见它,但可以感受它。 2.引导学生用高低,强弱,悦耳和刺耳等词语来描述声音。 3.给声音进行简单的分类,知道声音可以分为大自然的声音、动物发出的声音、人类活动发出的声音。 4.对声音的知识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并能对声音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教学重点 会用词语来描述我们周围的声音,并能对声音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教学难点 用词语来描述我们周围的声音,并能对声音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教学准备 包含各种声音的音频视频素材、声音记录表等。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出示图片

观察图片,想象图片中事物发出的声音,说一说,并将学生的注意力汇聚到声音这个问题。 学生进行交流讨论,用简单的词语描绘自己想象的声音是怎样的。将注意力集中到声音上。 二、聚焦 试着举例说一说你听到过的声音,用什么词语可以描述它。 学生交流与讨论。 听到的声音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对声音主要特点的描述 咳嗽声人的喉咙男人的咳嗽声低沉,女人的高 雷声云层的碰撞产生响(强),低,比较刺耳

溪水声溪水撞击物体比下雨声响,悦耳 马蹄声马蹄撞击地面比较沉闷(低),有节奏 敲门声手指撞击门比较响(比较刺耳) 笛子声嘴巴吹,手指按很动听,一会高,一会儿低三、探索 活动一:观看视频描述你听到的交通工具的声音。 提示:对听到的声音进行记录,描述。汽车喇叭声——很响(强),比较刺耳汽车轰鸣声——响亮、刺耳 车子刹车声——响亮、刺耳、尖锐 活动二:描述你听到的动物发出的声音狗叫声——汪汪,比较响 马蹄声——比较沉闷(低),节奏感强知了叫——响亮、刺耳、令人烦躁 活动三:描述你听到的球类发出的声音。球——咚咚咚 活动四:描述你听到的生活中的声音。敲门声——比较响、刺耳 闹铃声——很响、比较刺耳 鼓声——很响、比较沉 学生记录自己听到的声音,并用词语进行描述。 研讨:

湘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五单元第六课《摩擦力与物体的运动》

第五单元运动与力 第六课摩擦力与物体的运动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在桌子上拉木块时,木块与桌子的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木块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当拉力大于摩擦力时,木块才会运动。木块由运动到静止,也是摩擦力的作用。 用测力计缓慢地水平匀速拉动木块,测得的拉力大小就是木块在桌面上运动时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2.科学探究 能基于已有经验和所学知识,从物体运动的具体现象的观察与分析中对现象产生的原因提出假设。 通过实验,感受摩擦力,会使用测力计测量水平拉动物体所用的力。 3.科学态度、STSE 能认真实验,以事实为依据,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能调整自己的观点。 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装有重物的大木箱或纸箱、测力计、带拉环的木块、小车、木板、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记录笔、活动手册。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提问:鞋子穿久了,鞋底的花纹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呢?如果穿着花纹磨平的旧鞋子走在结冰的地面上容易怎样?怎样做才能不滑倒呢? (2)自由讨论发言。 (二)新课学习

1.感受摩擦力 (1)体验1:把手紧贴桌面滑动,会有什么感受? (2)体验2:两人一组,将两本书的书页两两交叉,然后将其分离。 (3)体验3:推动或拉动木箱,你有什么感觉?这是怎么回事? (4)交流感受:3次体验活动中,你有什么感受? (5)小结:手紧贴桌面滑动,感觉受到了一种阻力,在阻碍手的滑动;书页两两交叉在一起的两本书很难分离,手感受到了阻碍分开它们的力;推动或者拉动木箱的时候,也感受到了地面对它的阻碍。 2.木块的运动 (1)分组实验:缓慢地用测力计水平拉木块,观察测力计示数的变化。 (2)小组实验并记录。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正确操作和读数。 (3)汇报与交流:每次木块从静止不动到刚刚好被拉动时,测力计的读数有什么变化?手的感受是怎样的? (5)小结:拉木块时,在木块与桌子的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木块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当拉力大于摩擦力时,木块才会运动。 3.停下来的木块 (1)继续实验:把木块放在桌面上用力一推,观察木块的运动。 (2)小组实验并记录。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做好记录。 (3)汇报与交流:木块最终会停下来,为什么? (4)小结:把木块放在桌面上用力一推,木块首先滑动得很快,说明手施加的力大于摩擦力,然后木块慢下来,最终停了下来,这说明由于手没有继续施加力,木块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木块停下来了。 4.寻找生活中的摩擦力 (1)课件展示:教材P68页的四幅图片。 (2)交流,小结:生活中,我们有时需要加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 (3)思考:想象一下,生活中如果没有摩擦力会怎么样? (三)整理,下课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总复习资料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总复习资料 1、地球上的物种被科学家发现并分类记载的超过200万种,估计地球上现存的物种有200万—40种,这足以说明地球生物的多样性。 2、扬子鳄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珙桐主要分布在贵州、四川、云南等地;白鳍豚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钱塘江中;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的少数地方;藏羚羊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x藏、青海、x疆等地)。 3、科学家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根据生活环境不同,可以分为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根据是否落叶,分为常绿植物和落叶植物;根据茎的不同可以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根据植物是否有花,可以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4、已发现的植物种类有40万种之多,开花植物约占一半以上。不开花的植物包括蕨类、苔藓类、藻类和菌类等,其中蕨类、苔藓类、藻类自己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而菌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靠吸收其他生物体或土壤里的养料而生存。 、科学家根据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给动物分类。根据它们运动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水中游的、空中飞的、地上走(或爬)的;根据它们生存的方式可以分为野生

的和家养的;根据它们的食性可以分为植食动物、肉食动物和杂食动物。根据身体内是否有脊柱,科学家将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又将脊椎动物分为鱼类、两栖动物(蛙)、爬行动物(龟、蛇)鸟类和哺乳动物;将无脊椎动物分为环节动物(蚯蚓)、节肢动物(昆虫)、软体动物(田螺、蜗牛)等 6、像蚂蚁那样,身体上有三对足的动物是昆虫类(蚂蚁、蜻蜓、蝴蝶、蜜蜂、蝗虫、蚜虫、蝉、蚕、瓢虫、苍蝇、蚊子);终生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的动物是鱼类;身体上长羽毛的动物是鸟类(麻雀、燕子、喜鹊、鸽子、鸡、鸭、鹅、驼鸟);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后代的动物是哺乳动物(鲸鱼、蝙蝠、兔、猪、牛、羊、狗、猫、马、人)。 7、动物的种类有10多万种,是生命世界中类别最多的。昆虫是动物中种类最多的,达100多万种。 8、动植物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一些特殊身体结构(骆驼的驼峰、鸟的翅膀、仙人掌退化成刺的叶子)。生物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相适宜的。 9、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大自然就是运用这一法则选择和淘汰着生物家族的一个个成员。 10、同一种生物,愈冷的地方,个体愈大,身体愈接近圆形,鼻子、耳朵、腿等暴露在外面的器官就越小。 11、从38亿年前地球上出现简单生命体开始,到现在

最新四年级科学上册 第2课《我们的营养》教案

四年级科学 2.我们的营养 一、教学目标 1.知道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等都是维持人类健康的主要营养素及主要来源;知道没有哪一种食物能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 2.能借助资料设计探究食物营养成分的实验;借助简单的器材对食物的营养成分进行检测活动,并做好实验记录。 3.在探究过程中,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并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二、教学准备 酒精灯、镊子、火柴、培养皿、碘、滴管、纸。 花生、瘦肉、馒头各一份。 三、教学重难点 1. 知道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等都是维持人类健康的主要营养素及主要来源;知道没有哪一种食物能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全部营养。 2. 能借助资料设计探究食物营养成分的实验;借助简单的器材对食物的营养成分进行检测活动,并做好实验记录。 四、教学设计 一、提出问题 1.出示一组照片(狼吞虎咽的和皮包骨的对比照片),让学生说说看懂了什么?引入营养缺乏就不健康,营养全面人体才会健康。 2.教师提问:你知道食物中有哪些营养成分吗? 二、猜想与假设 1. 除了大家说的这些,还有几种,看资料卡,勾画出新了解的营养成分,说说它的作用及在哪些食物中。 2. 老师总结: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和水等都是维持人类健康的主要营养素。 三、动手探究 1、食物中的营养素都可以用实验的方法检验出来,由于实验室条件限制,我们

只能检测出脂肪、淀粉和蛋白质。 2、阅读方法。 3、学生检验,教师指导。 脂肪:将在纸上反复挤压,纸上有油渍。 淀粉:将碘滴在馒头中,会变深蓝色。(为了让学生看得更清楚,将碘滴在面粉液中。) 蛋白质:将瘦肉在酒精灯上燃烧,闻闻有没有烧焦头发的气味。 (指导学生使用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让学生闻闻头发烧焦的气味。) 四、合作交流(集体研讨) 1、教师提出实验要求:用刚才学习的三种方法分别来检验这几种食物。出示4种食物:五花肉、面粉、蛋糕、蛋白。 2、实验中注意什么? 3、学生实验,教师指导。 4、学生汇报。 5、教师总结:看着这张表格,从营养角度出发,你会挑选哪种食物作为你的午饭呢?为什么?如果让你天天吃这一样,行不行?为什么不行? 五、拓展延伸(巩固应用) 同样一日三餐,有的吃出了健康,有的人吃出了疾病,为什么?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6课《声音的高与低》习题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6课《声音的高与低》习题 一、填空 1.如图所示,尺子振动的____________受尺子伸出桌面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尺子伸出越长声音越,____________,伸出越短声音越____________。 (第1题)(第3题) 2.声音的高低可以用____________来描述。物体振动得越____________,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____________,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3.如图所示,这是一套编钟,用钟锤敲击编钟,轻敲或重敲同一只曲编钟所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_不同;用相同的力敲大小不同的编钟所发出声音的____________不同。 4.“哆来咪发”描述的是声音的____________,这主要是由于振动的____________不同。 二、判断题 1.音高和音量没什么区别。() 2.“哆"和“咪”这两个音阶,音高是不同的。() 3.改变物体振动部分的长度,就可以改变物体振动发出的音量大小。() 4.音高的高低与尺子振动的幅度大小无关。() 5.条形柱状图可以更直观地表现出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与音高变化之间的规律。() 三、选择 1.敲击铝片琴较长的铝片和较短的铝片时,()。 A.较长的铝片发出的声音高 B.较短的铝片发出的声音高 C.发出的声音音高相同 2.口琴的簧片长短、薄厚和宽窄各不相同。吹口琴时,()的簧片发出的声音较低。 A.长、厚、宽 B.长、厚、窄 C.长、薄、宽 3.如图是童谣《数鸭子》的部分乐谱及歌词,当小明同学唱到“咕嘎咕嘎真呀真多呀”时,音高逐渐变高,关于音高变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4-6课笔记

4、火烧云 一、主要内容 本文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火烧云的奇妙景色,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二、课文内容理解 《火烧云》一文先写火烧云上来了,接着写火烧云的变化,最后写火烧云下去了。 5、古诗两首 题西林壁 一、诗句意思 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却仿佛成了高耸入云的山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看到庐山的样子、景色各不相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不认识庐山的真面目,是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二、主要内容 《题西林壁》这首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 三、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诗中哪两句说明了这个道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游山西村 一、诗句意思 莫笑农家腊酒浑:不要笑话农人家的腊酒浑浊不清。 丰年留客足鸡豚:丰收年景款待客人,菜肴尽够丰盛。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疑无路可走,突然出现柳荫深深,鲜花簇簇,眼前又是一个山村。 二、主要内容 《游山西村》这首诗诗人陆游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的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 三、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现在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2、丰年留客足鸡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盛情。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六课教案

第六课《原来是相互关联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 动植物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一些特殊身体结构。 ● 生物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 过程与方法 ● 根据动植物的特殊身体结构推断它们可能生活的环境。 ● 利用已有经验及观察到的现象作出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 具有用实验的方法验证自己推论的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生物的形态结构是与它们所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 能够根据动植物的特殊身体结构推断它们可能生活的环境。 【教学难点】 能够利用自己的已有经验及观察到的现象作出推测。 【教学准备】 具有特殊形态结构的动植物图片(或多媒体课件),不同形状的纸鱼、水盆、水。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知道许多生物都有特殊的形态结构,如骆驼的驼峰,鸟类的翅膀,仙人掌退化的叶子,这些特殊结构,使得生命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是什么使得它们与众不同呢? 二、自主探究: 1、不同环境中的植物 1)观察浮萍,小草,玉米的根,是怎样的?它们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形态结构?(浮萍根系退化,只有一根较细的根;小草和玉米都有

庞大的根系,与生活的环境有关) 2)观察仙人掌,松树,香蕉树的叶,它们是怎样的?它们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形态结构?(观察的结果:仙人掌叶子退化成刺状,茎绿色、肥厚多汁;松树的叶为针形,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有利于保持身体温度;香蕉树叶子宽大,更有利于蒸发体内水分,调节植物体的温度。 形成的认识:植物叶的形态与生活环境相适应。) 3)你还能说出哪些植物的特殊形态结构?说说它们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的形态结构? 2、不同环境中的动物 1)观察生活在水里和在空中飞行的动物,比较它们的身体特征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分别写出金鱼和鸽子与它们的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身体特征。这些特征对它们有什么意义呢?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1.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并分类记载的生物种类超过了200万种,估计地球上现存的物种应有200万—450万种。 2.科学家常常要对一个区域的动植物种类和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分区域观察研究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 3.调查校园中的动植物要注意:不要采摘植物和伤害动物;可以从脚印、粪便、毛等踪迹推知躲藏起来的动物,经常飞来的鸟也应该记下来;找生活在地下的小动物要带上小铲,最好带上放大镜;可以用绘画、拍照等适宜的方法记录不知名的动植物等。 4、寻找动植物时,遇到不认识的动植物,可以:画下来或拍成照片,再编上号。 5、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时,有的地方校园生物种类太多,写不下时,可以:给生物编号,写号码。 6、珍惜动物的分布区域: 藏羚羊:西藏、青海、新疆扬子鳄:浙江、江西、安徽、江苏 : 大熊猫:四川、山西、甘肃白鳍豚: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钱塘江 珙桐:贵州、四川、云南 7.校园里的动植物种类很多,生活的环境也各不相同。 8.我国珍稀植物有珙桐、人参、水杉、银杏、金花茶等。 9.我国珍稀动物有大熊猫、藏羚羊、扬子鳄、白鳍豚、亚洲象、金丝猴等。 10、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辨别和研究植物。 11、已经发现并分类记载的生物种类超过200万种。其中植物有30多万种,动物有150多万种。 12、植物可以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不开花的植物包括蕨类、苔藓和藻类植物等。 / 13.我们可把植物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落叶植物和常绿植物等。不同的标准可把同一植物划分到不同的种类里面去。 14、在植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有40万种之多,开花的植物约占一半以上。 15、不开花植物包括蕨类、苔藓和藻类植物等。它们和开花的植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 16、植物的分类方法很多,可以根据植物茎的质地软硬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也可以根据生活环境的不同分为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还可以根据有没有花分成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等等。 17、科学家分类植物的方法:科学家主要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如他们根据植物有没有花把植物分成了(开花)的植物和(不开花)的植物。 18、植物的种类:在植物中,已发现的种类约有(30多万)种,开花的植物约占(一半以上)。 19、不开花的植物:在不开花的植物中,(蕨类)、(藻类)、(苔藓类)和开花植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菌类)不能自己制造养料。 20、举例: [ 开花的植物:月季、凤仙花、桃花、水仙、玫瑰、油菜花、金鱼藻等 蕨类:金钱蕨、铁线蕨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二、三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 1.感受我们的呼吸 教学目标 1、初步懂得我们的身体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呼吸和消化,呼吸和消化对于我们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2、感受呼吸的过程,了解呼吸的有关知识,体会呼吸对我们身体的作用。 3、观察人体呼吸器官图,初步了解我们人体的呼吸器官。 教学重点 了解呼吸的有关知识,感受呼吸的过程,体会呼吸对我们身体的作用。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呼吸的有关知识,体会呼吸对我们身体的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呼吸器官图等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教师引导:我们无论是走路、玩耍,还是学习、睡眠,我们的身体都在和外界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那么我们的身体又是怎样和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的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 2、呼吸和消化对于维持我们的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感受我们的呼吸。 3、板书课题:1感受我们的呼吸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认识呼吸器官 教师引导: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我们都在呼吸,不间断的呼吸成为我们的重要活动,那么,我们的呼吸是怎样进行的呢? 出示呼吸器官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了解人体呼吸器官的组成。 呼吸器官主要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 活动二:感受呼吸的过程 1、什么是呼吸?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 2、吸气的过程 引导学生做吸气的动作,感受一下吸气的过程,反复进行三次。

指生说一说吸吸气时的感受。 教师引导:吸气时,含有氧气的空气就会进入我们的肺。 引导学生把手放在自己的肋骨上,深深的吸一口气,然后感受胸的变化。再引导学生把手放在腹部深深的吸一口气,感受腹部的变化,然后说一说此时的感受。 出示资料 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此时胸腔扩张,腹部收缩。 学生再次做吸气的动作,感受吸气的过程和人体身体的变化。 3、呼气的过程 引导学生深深的呼一口气,然后初步说一说呼气的感受。 感受呼气的过程 指导学生把手放在肋骨上,然后深深的呼一口气,感受胸的变化,再把手放在腹部,深深的呼出一口气,感受一下腹部的变化。 出示资料 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过程,此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 学生再次做呼气的动作,进一步感受呼气的过程,感受呼气时人体的变化。活动三:了解氧气的作用 出示资料 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这两种气体,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师讲解:人体在呼吸时,一般是吸进氧气,供我们人体需要,然后呼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经过植物光合作用又产生氧气,为我们人体提供呼吸,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了神奇的自然界。 活动四:模拟人体的呼吸 出示课本22页的下面模拟人体的呼吸装置。 了解呼吸装置,认识呼吸装置的组成以及模拟的人体呼吸器官。 动手操作,进一步了解整体吸气和呼气的过程,了解吸气、呼气的过程中人体各呼吸器官的工作情况。 三、研讨 1、教师引导:学习到现在,我们初步了解了人体的呼吸器官及呼吸的过程,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蝙蝠和雷达》课文原文及练习题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蝙蝠和雷达》课文原文及练 习题 【导语】《蝙蝠和雷达》一文主要讲了科学家经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在夜里安全飞行的奥秘,并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雷达安装在飞机上,保证飞机在夜里安全飞行的过程,告诉我们研究生物可以对人类的发明创造有所启示。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篇一】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蝙蝠和雷达》课文原文晴朗的夜空出现两个亮点,越来越近,才看清楚是一红一绿的两盏灯。接着传来了隆隆声,这是一架飞机在夜航。 在漆黑的夜里,飞机怎么能安全飞行呢?原来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得到了启示。 蝙蝠是在夜里飞行的,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试验。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着许多铃铛。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 科学家又做了两次试验: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一位同学阅读后提出的问题: ◆课文的题目是《蝙蝠和雷达》,为什么一开始要写飞机? ◆生活中还有哪些发明是受到了动物的启发?【篇二】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蝙蝠和雷达》同步练习题第一课时 一、读拼音,写词语。 é zi wén yínɡjí shǐkē xuéhénɡ qī shù bāshénɡ zi jì shànɡzhènɡ mínɡyán jiūjià shǐ二、加偏旁组字,再组词。 开()我()黄()加() 斗()史()文()证() 三、判断下列句子,意思对的打“√”,错的打“×”。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4单元

第11课保护空气 1、空气污染物的来源很多,如:(森林火灾)、(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和(焚烧垃圾)等。 2、(尘埃)是一类很常见的空气污染物。除了它以外,还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颗粒物)等空气污染物。 3、空气污染指数(简称API)是一种反映和评价(空气质量)的指标。 4、API值0~50属(1 )级,空气质量等级分(优); API值51~100属(2 )级,空气质量等级分(良); API值101~200属(3 )级,空气质量等级分(轻度污染); API值201~300属(4)级,空气质量等级分(中度污染); API值>300属(5)级,空气质量等级分(严重污染); 5、当(有害气体)和(灰尘)等进入空气时,空气就被污染了,天 空也就变得灰蒙蒙了。 6、大气污染的危害有哪些?怎样保护空气?(怎样减少空气中的尘埃?) 答:大气污染的危害表现为1、伤害人的身体健康,引起呼吸道等疾病;2、危害动植物的生存和发育;3、腐蚀物体;4、影响全球气候,破坏臭氧层,形成酸性降雨。保护空气要做到①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生活。②植树造林,提升空气质量。③减少工厂、汽车尾气排放。④在灰尘多的地方洒水。 7、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污染空气的例子? 答:①深林火灾;②工业废气;③汽车尾气;④焚烧垃圾。 8、写出几条环境保护的标语。

答:1、保护环境,人人有责。2、绿化世界,造福明天。3、人人爱环保,未 来无限好。4、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 9、下面哪些地方尘埃比较多(C、D) A、森林里 B、公园里 C、马路边 D、操场上 10、尘埃知多少:①在工厂多、汽车多、雨水少的地方尘埃(较多);②在车流、人流较多的白天尘埃(较多);③在远离道路、树木多、雨水多的地方尘 埃(较少);④在清晨和深夜、车流较少的时候尘埃(较少)。 11、尘埃的多少与胶片的(放置位置)、(放置时间)、(放置后的天气)有关。 12、绿化造林,有更多植物吸收污染物,能够减轻大气污染的程度。(√)。 第12课水质调查 1、干净的水是( 清澈透明)、(无色无味)的。简单地说,如果水里混入了 ( 有毒)或( 有害)的物质,水就受到了污染。一些微小生物的过量繁殖也 可能造成水的污染。 2、水污染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尤其在工业集中、人口密集的地方, 水污染更为严重。污水的来源有生活污水、工业污水和农业污水。 3、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 做饭、洗菜、洗衣、洗澡、倒马桶、冲厕)等活动都会产生污水。 4、农业污水主要由过量施用( 化肥) 和( 喷洒农药)引起的。 5、如何保护水质不受污染? 答:①工业污水、农业污水、生活污水要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②树立惜水意识,开展宣传教育。③提高处罚力度,对污染水源的行为给予严厉的处罚。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执教者:白云区广园小学黄妩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探究的实践活动,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与不发声物体,能够就观察到的现象积极思考,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测或理解。 3、愿意把自己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理解与同学交流分享。 二、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比较、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三、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发声物体与不发声物体,引发思考并积极地去研究发现物体发声的秘密。同时,设计实验中,要想把看不到的现象,变成看得到的现象,需要借助一些看得见的物体。 四、教学准备: 课件、钢尺、音叉、黄豆、橡皮筋、装水的水槽、实验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提出研究的问题。 1、师生互动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唱首熟悉的歌《幸福拍手歌》,好不好?我们一边唱,一边根据歌词做动作,来,我们唱起来! (视频展示) 师:同学们刚才在唱歌的时候都听到了哪些声音啊?(生:拍手的声音,跺脚的声音,歌声.......) 师:那你们能不能让我们的书、文具盒、桌椅也发出声音呢? 老师有个要求:发出的声音不要太响,但发出声音的方法要多样,孩子们,试试吧。开始! 生:演示。 2、师总结,引入新课。 师:刚才同学们已经成功的让这些东西发出了声音。那么关于声音,大家还想了解什么呢?

生:声音是怎么控制的?声音是怎么传播的...... 师:今天,我们先来探究声音现象中最根本最基础的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3、板书课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二)初步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1、对声音是如何产生的猜想 请大家大胆猜测,你们认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 请生回答。。。。。。(预计:敲击、碰撞、摩擦、摇晃等) 师:猜测是科学发现的前奏,你们已经迈出了精彩的一步。那声音产生的秘密我们真的找到了吗?还要做进一步的实验,进行更深入细致的观察和研究。(三)由学生自己通过实验观察发声物体的变化,获得“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初步感性认识。 1、设计实验方案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实验器材,有鼓和鼓锤、钢尺、橡皮筋,就用这些器材,怎样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呢? 请你们利用一分钟独立思考:怎样让鼓面、钢尺、橡皮筋发出声音? 交流你的方法: 总结孩子们的方法:敲击鼓面,拨动钢尺,拨动橡皮筋都能让鼓面、钢尺、橡皮筋发出声音。又有什么方法对他们,而它们又没有声音? 质疑:同样对物体用力了,为什么有时有声音,有时没有声音呢? 发声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让我们通过实验观察。 2、实验 A (1)师出示实验报告单。 师:提出实验的要求:(指名学生朗读实验要求) ①操作员动手操作,组员们认真观察,记录员填写实验记录单。 ②实验结束后,整理好器材,做好汇报准备。 ③注意安全。 师:孩子们,明白自己的任务了吗?开始实验吧! (2)学生操作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小学四年级上册安全教案第6课

第六课校园安全知识(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充分了解火灾中各种逃生自救的办法;知道灾难来临时,掌握紧急情况下的逃生策略。 2. 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应对敲诈、勒索、盗窃等行为引导学生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和防范能力 3. 让学生认识到应对突发事件,不仅需要有效的方法,也需要勇气和智慧 教学准备: 1、介绍小学生自我保护的科普读物、宣传网站;制作课件,显示教科书有关内容及收集、查阅到的相关资料 2、收集本校或身边的类似案例,特别是一些自我保护的成功案例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1.讲故事《狼和七只小山羊》 当讲到“没过多久,“咚咚咚”,有人敲门。“小山羊乖乖,我是妈妈,我回来了,带来好多好吃的东西。”时,师问:“你们猜七只小山羊是怎么做的呢?现在你们就是这七只小山羊,以最快的速度讨论一下,你们会怎样做?(把学生分成七人一组,模拟七只小山羊) 2、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用各种方法识破了大灰狼的诡计,没有上当受骗。可是,你们知道吗?并不是所有的小朋友都向你们这样警惕,他们很容易就被骗了。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一件事情,请看! 3、出示图片《被骗的三个学生》师问:你们猜猜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学生回答出示图片2和扩展资料2、3、4,展现被骗的可怕结果。 (时间:8分钟) 二.防骗模拟体验 1. 设定情景,让学生在设定的敲诈、勒索等情境中,通过个人思考、同桌交流等形式进行简单总结和归纳应对、保护的办法,教师根据需要进行点拨。 (1)知道社会上有伤害儿童的坏人。 (2.)知道坏人欺骗儿童惯用的一些手段。

(3.)知道一些提防坏人、不上当受骗的方法。情感憎恶坏人,有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不轻信陌生人的话;不吃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独自在家时,不给陌生人开门。 2、出示图片《被骗的三个学生》师问:你们猜猜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学生回答出示图片2和扩展资料2、 3、4,展现被骗的可怕结果。 师追问:我们怎么帮助这三个孩子,才能使他们不上当受骗呢?板书:不上当受骗 学生回答:(1、问问家人叫什么名字?2、撒跟就跑。3、不吃陌生人的东西。4、不轻信别人的话。5、找警察叔叔帮忙。6、大声的喊叫等。)师小结:仔细听、认真看,动脑筋想,识破坏人的诡计,不上当受骗。 过渡语: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坏人,怎样才能防止上坏人的当呢?教师提问:(1)张明在上学的路上遇到了什么人?(2)这个陌生人对他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3、教师提问:(1)张明遇到的陌生人是什么人?(2)张明是怎么做的?学生讨论并回答 4、教师小结:张明遇到的是一个坏人,他把看到坏人的事告诉了老师,老师与派出所取得了联系,抓住了坏人。(告诉老师报警) (时间:15分钟) 三、发生火灾后如何自救 1、智力小测验,激发兴趣; (1)火警的号码: A、112 B、114 C、110 D、119 (2)如果油锅着火,你怎么办: A、用水来灭 B、把它拿到外面 C、用锅盖盖住 2、在火势越来越大,不能立即扑灭,有人被围困的危险情况下,应尽快设法脱险。如果门窗、通道、楼梯已被烟火封住,确实没有可能向外冲时,可向头部、身上浇些冷水或用湿毛巾、湿被单将头部包好,用湿棉被、湿毯子将身体裹好,再冲出险区。如果浓烟太大,呛得透不过气来,可用口罩或毛巾捂住口鼻,身体尽量贴近地面行进或者爬行,穿过险区。当楼梯已被烧断,通道已被堵死,应保持镇静,设法从别的安全地方转移。可按当时具体情况,采取以下几种方法脱离险区。 一是可以从别的楼梯或室外消防梯走出险区。有些高层楼房设有消防梯,人们应熟悉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