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6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word解析版)

2016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word解析版)

2016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word解析版)
2016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word解析版)

2016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40分)

1.默写

(1)蜂蝶纷纷过墙去,。(《雨晴》)

(2),若出其里。(《观沧海》)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人生自古谁无死,。(《过零丁洋》)

(5),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2.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各题。

卖炭翁(节选)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1)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和。

(2)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伐薪烧炭”强调了卖炭翁劳动生活十分艰辛。

B.“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

C.“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

D.“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捕蛇者说(节选)?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②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③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

(1)本文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太医以王命聚之。

(3)下列对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标题的意思是用捕蛇者的故事说明道理。B.第①段讲述了永州百姓争相捕蛇的缘由。

C.第②段讲述了蒋氏三代捕蛇的悲惨遭遇。D.第③段讲作者因悲伤就更换了蒋氏之役。

4.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①,灭烛就寝,忽碗碟砉然②有声。余问故,阍③童答曰:“老虫”.余楚人也,不胜惊错,曰:“城中安得有此兽?”童曰:“非他兽,鼠也。”余曰:“鼠何名老虫?”童谓吴俗相传尔耳。嗟乎!鼠冒老虫之名,至使余惊错欲走,徐而思之,良④足发笑。然今天下冒虚名骇俗者不寡矣。

﹣﹣(节选自《雪涛小说》)【注释】①邮馆:驿站旅馆。②砉(huā)然:象声词。③阍(hūn):守门的人。④良:很。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不胜惊错②鼠何名老虫

(2)“余惊错欲走”是因为。

(3)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讽刺了。(用自己的话回答)

二、现代文

5.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让行走成为人生的必修课

①晨光初露,夕阳西下,在城市的公共绿地,在乡间的草丛花径,总不乏行走的身影。行走正在作为一种生活时尚,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认同。

②行走时一项强健体魄的体育活动。它能让你久坐的身板,佝偻的腰背,如花一般向外部世界呈现开放的姿态。心脏搏动得更加有力,血液流动得更为迅速

③19世纪美国作家梭罗说:“行走之于我是一种收货大于利益的活动,因为从中我得到了大量非金钱可以衡量的益处。”是的,行走更是一项丰富的精神活动。

④行走,让你放松心情,获得心灵的自由。它让人们暂时卸下生活重担,抛却烦恼,忘记自身的身份,孩子般地度过一段简单快乐的时光,享受当年朱自清先生漫步荷塘月色时,那种“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自由心境。

⑤行走的人们,关闭了手机,远离了微信,不经意间就会发现自然的美丽风景:乱石间生长出的一棵树,天上飞过的鸟群,顺道而流的小溪……身处大都市,行走也会让你发现,春天,街心公园还是鸟语花香;秋天,梧桐树照例被秋风染成一片金黄。从某种意义上说,行走就是以平等的姿态,体验自然力量的真是存在,激发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⑥行走有利于促进思考,邂逅创造的灵感。

⑦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孔子、墨子,是在行走游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流派:汉代的司马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写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在雅典吕布昂学园从事哲学研究的时候,喜欢一边行走一边与学生谈话,因此而拥有“漫步者”的雅号;18世纪德国康德总是沿着同一条路行走思考,后人便将此命名为“哲学家之路”;梭罗把他以“行走”为主题的哲学随笔,命名为《散步》.可见,无论中外,那些卓越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多是行走的热爱者。影响世界的不多创新思想,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走出来的。

⑧行走的意义非同寻常,应该成为人生的必修课。年轻的朋友们,请迈开你的双腿,甩开你的双臂,开始行走吧!

(1)第②段加点词“开放”在文中的意思是。

(2)填入第⑤段“”内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B.所以C.即使D.如果

(3)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行走是一项强健体魄的体育活动。行走可以放松心情,获得心灵的自由。

论点:①

②③④

(4)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行走已经成为人们认同的生活时尚B.行走能获得非金钱可以衡量的益处C.只有行走才能发现自然的美丽风景D.影响世界的思想家都是行走出来的(5)有人认为,第⑦段可以删去一个外国哲学家的事例,你同意吗?请阐述理由。

6.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爸爸教我读中国诗

程怡

①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洋洋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

②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

③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

④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⑤1959年秋,我上小学。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弟弟。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爸爸问我懂不懂这诗句,我说:“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

⑥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

⑦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游,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

⑧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我没有念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诗,“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爸爸在我童年时便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的无可移易的存在!(有删改)

(1)对第③段画线部分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写出了夏天夜晚满天繁星的景色。B.突出了我童年学诗歌的模糊记忆。

C.表现出了夏夜我朦胧欲睡的状态。D.引出我被父亲吟诗声唤醒的情节。

(2)第④段爸爸高兴得流泪,其原因是。

(3)文中围绕爸爸教我读中国诗,记叙了三件事,请概括。

①;

②上学前,爸爸教我理解《示儿》诗中的句意;

③。

(4)根据全文,概况爸爸的形象。

①;②。

(5)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的理解。

三、综合运用

7.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欢欢带着来自四川友好学校的小伙伴乐乐在上海游览观光,体验上海的地域文化。

她们来到了一条石库门弄堂口。

乐乐(指着门楣):欢欢,这“步高里”什么意思?

欢欢:这是我们上海石库门弄堂的名字,比如,长寿里、富乐里、人和里等,顾名思义,这些名字无不寄托着上海市民(1)的期望。

她们来到了市中心。

乐乐:欢欢,我发现这里的马路名是我国的某些省份名或城市名,比如南京路、北京路、西藏路、福建路,还有以我的故乡四川命名的呢!

欢欢:(2)乐乐:我还想请教你,你的学校在静安区,这名字有来由吗?

欢欢:有的。我们静安因建于三国时期的静安古寺而得名;黄浦、浦东因(3)①而得名;奉贤、闵行是因(3)②而得名……

欢欢边说边打开手机给乐乐看。(见图)

乐乐:噢,原来上海的行政区名确实是有说法的。这些名字里还藏着文化密码呢,上海真是一座有意思的城市啊!

(1)联系语境,填入恰当的内容。

这些名字无不寄托着上海市民的期望。

(2)下列符合欢欢在对话语境下表达的一项是

A.你太棒了!你一下子发现了这些马路命名的特点。

B.你太棒了!你一下子发现了上海马路命名的特点。

C.你太棒了!你一下子发现了这些马路命名的奥秘。

D.你太棒了!你一下子发现了上海马路命名的奥秘。

(3)概括材料,完成填空。

例:静安是因历史建筑而得名

①黄浦、浦东是因而得名

②奉贤、闵行是因而得名。

四、写作

8.题目:没想到,真没想到

要求:

(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2016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40分)

1.默写

(1)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雨晴》)

(2)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

(5)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考点】古诗(词)文名句默写.

【分析】本题为连续性默写,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解答】(1)却疑春色在邻家(重点字:疑)

(2)星汉灿烂(重点字:灿烂)

(3)必先苦其心志(重点字:志)

(4)留取丹心照汗青(重点字:汗青)

(5)芳草鲜美(重点字:鲜)

2.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各题。

卖炭翁(节选)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1)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身上衣裳和口中食。

(2)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C.

A.“伐薪烧炭”强调了卖炭翁劳动生活十分艰辛。

B.“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

C.“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

D.“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考点】诗歌阅读综合.

【分析】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新乐府》组诗中的一篇.此诗以个别事例来表现普遍状况,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有很强的社会典型意义.全诗描写具体生动,历历如绘,结尾戛然而止,含蓄有力,在事物细节的选择上和人物心理的刻画上有独到之处.【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了解与把握.

由“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得知是为了“身上衣裳口中食”.

(2)本题考查诗歌的理解,解答时需要根据句意理解诗歌的表面意思以及作者借诗句表达的思想情感.

A.错误;“伐薪、烧炭”,概括了复杂的工序和漫长的劳动过程.“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活画出卖炭翁的肖像,写出劳动的艰辛.

B.错误;“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这一问一答,不仅化板为活,使文势跌宕,摇曳生姿,而且扩展了反映民间疾苦的深度与广度,使读者清楚地看到:这位劳动者已被剥削得贫无立锥,别无衣食来源;“身上衣裳口中食”,全指望他千辛万苦烧成的千余斤木炭能卖个好价钱.这就为后面写宫使掠夺木炭的罪行做好了有力的铺垫.

C.正确;诗人如此深刻地理解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的内心活动,只用十多个字就如此真切地表现了出来,又用“可怜”两字倾注了无限同情,催人泪下.

D.错误;“身上衣正单”,自然希望天暖.然而这位卖炭翁是把解决衣食问题的全部希望寄托在“卖炭得钱”上的,所以他“心忧炭贱愿天寒”,在冻得发抖的时候,一心盼望天气更冷.故选:C.

答案:

(1)身上衣裳口中食

(2)C.

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太监手里拿着文书,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赶着走,老翁是百般不舍,但又无可奈何.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3.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捕蛇者说(节选)?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②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③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

(1)本文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太医以王命聚之。

(3)下列对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D。

A.标题的意思是用捕蛇者的故事说明道理。B.第①段讲述了永州百姓争相捕蛇的缘由。

C.第②段讲述了蒋氏三代捕蛇的悲惨遭遇。D.第③段讲作者因悲伤就更换了蒋氏之役。

【考点】文言文阅读综合.

【分析】参考译文:

永州的野外出产一种奇特的蛇,(它有着)黑色的底子白色的花纹;如果这种蛇碰到草木,草木全都干枯而死;如果蛇用牙齿咬人,没有能够抵挡(蛇毒)的方法.然而捉到后晾干把

它用来作成药饵,可以用来治愈大风、挛踠、瘘、疠,去除死肉,杀死人体内的寄生虫.起初,太医用皇帝的命令征集这种蛇,每年征收这种蛇两次,招募能够捕捉这种蛇的人,充抵他的赋税缴纳.永州的人都争着去做(捕蛇)这件事.

有个姓蒋的人家,享有这种(捕蛇而不纳税的)好处已经三代了.我问他,他却说:“我的祖父死在捕蛇这件差事上,我父亲也死在这件事情上.现在我继承祖业干这差事也已十二年了,险些丧命也有好几次了.”他说这番话时,脸上好像很忧伤的样子.我很同情他,并且说:“你怨恨这差事吗?我打算告诉管理政事的地方官,让他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

【解答】(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答题的关键在于平时对相关文学常识的积累、记忆.《捕蛇者说》的作者是柳宗元.

(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以,用.命:命令.聚,征集.之:这种蛇,指永州异蛇.句子翻译为:太医用皇帝的命令来征集蛇.

(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的意思是“我打算告诉管理政事的地方官,让他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作者是打算帮蒋氏更换劳役,故D中“就更换了蒋氏之役”错.

答案:

(1)柳宗元

(2)太医用皇帝的命令来征集蛇.

(3)D

4.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①,灭烛就寝,忽碗碟砉然②有声。余问故,阍③童答曰:“老虫”.余楚人也,不胜惊错,曰:“城中安得有此兽?”童曰:“非他兽,鼠也。”余曰:“鼠何名老虫?”童谓吴俗相传尔耳。嗟乎!鼠冒老虫之名,至使余惊错欲走,徐而思之,良④足发笑。然今天下冒虚名骇俗者不寡矣。

﹣﹣(节选自《雪涛小说》)【注释】①邮馆:驿站旅馆。②砉(huā)然:象声词。③阍(hūn):守门的人。④良:很。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不胜惊错能承受、能承担②鼠何名老虫取名、命名

(2)“余惊错欲走”是因为方言的差异,而把老鼠当成老虎了。

(3)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讽刺了假冒盛名吓唬世人的人。(用自己的话回答)

【考点】文言文阅读综合.

【分析】参考译文:

楚地的人称老虎为老虫,苏州人称老鼠为老虫.我在长洲做县令的时候,因为有事到了娄东,住在客栈里,把烛吹灭我就睡了.忽然听得碗碟叮当有声,我便问看门的童子是怎么回事,童子答道:“是老虫闹腾.”我是楚地人,(一向称老虎为老虫,听说是“老虫”,)很是害怕,说:“城里怎么会有这种野兽?”童子说:“不是别的兽,是老鼠.”我问他:“老鼠为什么叫老虫?”童子说这是吴地的风俗,世世代代都是这么叫这么传下来的.啊哈!老鼠冒老虎之名,致使我吓得要逃走,真是可笑.然而今日天下冒虎名以欺世的也真不少!

【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

①很是害怕.胜:能承受、能承担.

②老鼠为什么叫老虫?名:取名、命名.

(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文中内容“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余楚人也”“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可知,是由于方言的差异,而把老鼠当成老虎了.

(3)本题考查了概括文章主旨的能力.根据文中语句“然今天下冒虚名骇俗者不寡矣”可知,这篇文章是讽刺那些假冒盛名吓唬世人的人.

答案:

(1)①能承受(能承担)②取名(命名)

(2)方言的差异,而把老鼠当成老虎了.

(3)假冒盛名吓唬世人的人.

二、现代文

5.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让行走成为人生的必修课

①晨光初露,夕阳西下,在城市的公共绿地,在乡间的草丛花径,总不乏行走的身影。行走正在作为一种生活时尚,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认同。

②行走时一项强健体魄的体育活动。它能让你久坐的身板,佝偻的腰背,如花一般向外部世界呈现开放的姿态。心脏搏动得更加有力,血液流动得更为迅速

③19世纪美国作家梭罗说:“行走之于我是一种收货大于利益的活动,因为从中我得到了大量非金钱可以衡量的益处。”是的,行走更是一项丰富的精神活动。

④行走,让你放松心情,获得心灵的自由。它让人们暂时卸下生活重担,抛却烦恼,忘记自身的身份,孩子般地度过一段简单快乐的时光,享受当年朱自清先生漫步荷塘月色时,那种“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的自由心境。

⑤行走的人们,关闭了手机,远离了微信,不经意间就会发现自然的美丽风景:乱石间生长出的一棵树,天上飞过的鸟群,顺道而流的小溪……身处大都市,行走也会让你发现,春天,街心公园还是鸟语花香;秋天,梧桐树照例被秋风染成一片金黄。从某种意义上说,行走就是以平等的姿态,体验自然力量的真是存在,激发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⑥行走有利于促进思考,邂逅创造的灵感。

⑦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孔子、墨子,是在行走游说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流派:汉代的司马迁,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写就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在雅典吕布昂学园从事哲学研究的时候,喜欢一边行走一边与学生谈话,因此而拥有“漫步者”的雅号;18世纪德国康德总是沿着同一条路行走思考,后人便将此命名为“哲学家之路”;梭罗把他以“行走”为主题的哲学随笔,命名为《散步》.可见,无论中外,那些卓越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多是行走的热爱者。影响世界的不多创新思想,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走出来的。

⑧行走的意义非同寻常,应该成为人生的必修课。年轻的朋友们,请迈开你的双腿,甩开你的双臂,开始行走吧!

(1)第②段加点词“开放”在文中的意思是伸展。

(2)填入第⑤段“”内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C。

A.只要B.所以C.即使D.如果

(3)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行走是一项强健体魄的体育活动。行走可以放松心情,获得心灵的自由。

论点:①行走的意义非同寻常,应该成为人生的必修课

②③④

(4)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B。

A.行走已经成为人们认同的生活时尚B.行走能获得非金钱可以衡量的益处C.只有行走才能发现自然的美丽风景D.影响世界的思想家都是行走出来的

(5)有人认为,第⑦段可以删去一个外国哲学家的事例,你同意吗?请阐述理由。

【考点】议论文阅读综合.

【分析】这篇文章首先由行走的现象引出论题,接着提出了“行走时一项强健体魄的体育活动”的分论点,然后又提出了“行走更是一项丰富的精神活动”的分论点,并从“行走,让你放松心情,获得心灵的自由”“行走就是以平等的姿态,体验自然力量的真是存在,激发对生命的热爱之情”“行走有利于促进思考,邂逅创造的灵感”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总结全文,归纳出中心论点“行走的意义非同寻常,应该成为人生的必修课”,并发出号召.

【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语境意义,根据句子即可判断,“它能让你久坐的身板,佝偻的腰背”“开放”,其中的开放就是舒展.

(2)本题主要考查了关联词语的选择应用,因为下句“行走也会让你发现”,可以看出与“也”搭配,再根据句意即可选择“即使”.

故选C.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心论点的把握以及论证过程论证内容的理解概括.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提炼和概括议论文的论点,论点是作者的完整看法、见解或主张,能够统摄全文.本文题目是“让行走成为人生的必修课”,结合首尾段以及文章内容,可以判断,题目就是中心论点;或者用结尾段的“行走的意义非同寻常,应该成为人生的必修课”作中心论点.

本文首先由行走的现象引出论题,接着提出了“行走时一项强健体魄的体育活动”的分论点,然后又提出了“行走更是一项丰富的精神活动”的分论点,并从“行走,让你放松心情,获得心灵的自由”“行走就是以平等的姿态,体验自然力量的真是存在,激发对生命的热爱之

情”“行走有利于促进思考,邂逅创造的灵感”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据此即可填写框架.

(4)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提取,根据第一段“行走正在作为一种生活时尚,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认同”可知A选项是错误的;

(5)本题考查的是能否删去事例的问题,第七段举了三个哲学家的事例,都是论证行走有利于促进思考,邂逅创造的灵感,所以删去一个是可以的.需要注意的是,这类题一般解答为不能删去,然后说说这个事例是从什么角度进行论证的,体现了论证的严密性.

答案:

(1)伸展(舒展)

(2)C

(3)①行走的意义非同寻常,应该成为人生的必修课.

②行走是一项丰富的精神活动.

③行走可以体验自然力量的真实存在,激发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④行走有利于促进思考,邂逅创造的灵感.

(4)B

(5)示例一:同意,这几个事例属于同一类,因为他们都是影响世界的著名哲学家,同事列举来证明行走有利于促进思想邂逅灵感,显得累赘,所以可以删去.

示例二:不同意,因为这几个哲学家所处的时代不同,国别不同,可以多角度证明行走有利于促进思想邂逅灵感,所以不能删去.

6.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爸爸教我读中国诗

程怡

①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洋洋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

②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

③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

④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⑤1959年秋,我上小学。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弟弟。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爸爸问我懂不懂这诗句,我说:“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

⑥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

⑦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游,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

⑧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我没有念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诗,“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爸爸在我童年时便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的无可移易的存在!(有删改)

(1)对第③段画线部分分析错误的一项是B。

A.写出了夏天夜晚满天繁星的景色。B.突出了我童年学诗歌的模糊记忆。

C.表现出了夏夜我朦胧欲睡的状态。D.引出我被父亲吟诗声唤醒的情节。

(2)第④段爸爸高兴得流泪,其原因是还未上学的我小小年纪居然懂得了诗的意思。(3)文中围绕爸爸教我读中国诗,记叙了三件事,请概括。

①孩提时,爸爸以自己奇特的吟啸教我记住了陆游的诗;

②上学前,爸爸教我理解《示儿》诗中的句意;

③上学后,爸爸教我理解杜甫诗中思念亲人的感情。

(4)根据全文,概况爸爸的形象。

①爸爸是一个有家国情怀的知识分子;②爸爸又是一个深爱孩子、懂得教育的慈父。

(5)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的理解。

【考点】记叙文阅读综合.

【分析】这篇文章记叙了父亲教“我”读诗的故事,表现了父亲给“我”的巨大影响,同时表达了“我”对父亲的爱、感激和思念.

【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需要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写出了夏天星斗满天的景色,“我困极了”突出了当时朦胧欲睡的状态,也为下文被父亲吟诗唤醒我作铺垫.

(2)本题考查了对语句的理解,结合上下文“当时”指的是我上学前就能说出诗句的意思,据此解答,意思对即可.

(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概括主要内容,因为已经有一处给出,所以需要去相应的上文或下文寻找,并用类似的句式进行概括.

(4)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分析,需要根据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关注文章中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的描写,进行分析,用两字或四字词语进行全方位的概括.“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因为这两位诗人都是忧国忧民的诗人,所以体现了父亲的对国家命运的关心;“我”生病时父亲的担心,“我”会认字他的高兴,“我”理解诗句意思,父亲的激动流泪等都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深爱孩子的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给我读诗,这也是一个善于教育的父亲.据此解答即可.

(5)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重要语句的理解,因为位于结尾,所以这句话体现了主旨,即父亲教我读诗,影响了我的一生,表达了对父亲的感激和怀念.据此解答,意思对即可.

答案:

(1)B

(2)还未上学的我小小年纪居然懂得了诗的意思.

(3)(评分:时间、行为、结果)①孩提时,爸爸以自己奇特的吟啸教我记住了陆游的诗;

③上学后,爸爸教我理解杜甫诗中思念亲人的感情.

(4)①爸爸是一个有家国情怀的知识分子;②爸爸又是一个深爱孩子、懂得教育的慈父.(5)爸爸教我的诗永生难忘,这些诗蕴含的精神情怀(爸爸的人格魅力)影响我的一生,表达了我对爸爸的感谢与怀念.

三、综合运用

7.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欢欢带着来自四川友好学校的小伙伴乐乐在上海游览观光,体验上海的地域文化。

她们来到了一条石库门弄堂口。

乐乐(指着门楣):欢欢,这“步高里”什么意思?

欢欢:这是我们上海石库门弄堂的名字,比如,长寿里、富乐里、人和里等,顾名思义,这些名字无不寄托着上海市民(1)的期望。

她们来到了市中心。

乐乐:欢欢,我发现这里的马路名是我国的某些省份名或城市名,比如南京路、北京路、西藏路、福建路,还有以我的故乡四川命名的呢!

欢欢:(2)乐乐:我还想请教你,你的学校在静安区,这名字有来由吗?

欢欢:有的。我们静安因建于三国时期的静安古寺而得名;黄浦、浦东因(3)①而得名;奉贤、闵行是因(3)②而得名……

欢欢边说边打开手机给乐乐看。(见图)

乐乐:噢,原来上海的行政区名确实是有说法的。这些名字里还藏着文化密码呢,上海真是一座有意思的城市啊!

(1)联系语境,填入恰当的内容。

这些名字无不寄托着上海市民对幸福生活的期望。

(2)下列符合欢欢在对话语境下表达的一项是A

A.你太棒了!你一下子发现了这些马路命名的特点。

B.你太棒了!你一下子发现了上海马路命名的特点。

C.你太棒了!你一下子发现了这些马路命名的奥秘。

D.你太棒了!你一下子发现了上海马路命名的奥秘。

(3)概括材料,完成填空。

例:静安是因历史建筑而得名

①黄浦、浦东是因地理位置而得名

②奉贤、闵行是因名人掌故而得名。

【考点】综合读写.

【分析】本题中第一小题和第二小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第三小题考查学生对地名的理解.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长寿,富乐,人和等表现了上海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期望.

(2)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乐乐的话中提到了上海的很多条马路的名称,所以这四个选项中第一个选项是最合适的.

(3)本题考查学生对地名的理解与掌握.黄浦和浦东是根据黄埔江命名的.奉贤和闵行是由历史故事和名人故事来命名的.据此可作答.

答案:

(1)对幸福(和美、美好)生活

(2)A

(3)①地理位置②名人掌故(名人故事)

四、写作

8.题目:没想到,真没想到

要求:

(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考点】命题作文.

【分析】该作文是一篇命题作文,难度不大,学生的写作空间较大,容易打开思路,写作方向可大可小,可以从身边事写起,写出自己的感悟即可.

【审题立意】题目是:没想到,真没想到,作文题目强调部分在逗号之后.前后两部分之间是一个加强的反复,两次提及“没想到”,让人感受特别强烈,再用一个“真”字加以修饰强调,即“真没想到”,使得题目的指向性也越发清晰和聚焦,都会在平凡的故事或者现象中蕴含着道理可以把题目当作一个半命题:“没想到”的是什么呢?确定了“什么”所指的内容,就解决了作文的主体部分.然后是中心,中心是建立在选材的基础上的.

【思路点拨】考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一、大的方面可以写自己对社会的新认识,平日接触的国家大事等等,都是不错的题材.二、小的方面可以写对他人、对自我的重新认识,重新定位,也可以写你对生活的新感受.你对自我有一个认识,但是通过一件事你发现了别人眼中的自己,与自己的定位完全不同.在这想不到的背后是如何客观认识自己,能够客观认识自己,也是一种成长啊!你觉得自己在别人眼中并不重要,有些自卑,可是却获得了意外的惊喜.这想不到的背后可能就是友情和亲情.总之,是你以前没有感知、感受到的.【形式创新】如果写作时,采用加小题目或者分镜头的形式,这样写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文体选择】本文适合写记叙文,不适合写议论文.

【解答】【例文】

没想到,真没想到

伤心、难过的我在回家的路上慢慢行走.不料,却看到父亲站在大门口,用那种严厉的眼神盯着我,我顿时害怕起来,担心父亲是不是已经察觉到了,我大步地走到门口.“大中午的,干什么去了?”父亲接着又问:“自行车呢?”一直胆小的我,看到这愤怒的眼神,在诚实与不诚实之间徘徊了一刻,然后低声地回答:“丢了”.“什么?丢了?这么大了,怎么还这么不懂事,去哪都让人这么不省心,回家去!”我回到家中,慢慢的解释着,但父亲大发雷霆,他不肯听我解释,就开始大骂,一直听话的我让父亲感到生气,然后,给我命名为一个不懂事的孩子.

这是去年夏天,我和朋友一起骑自行车出去玩,结果出去的太早,存车阿姨还没来,就把车子锁在了超市门口,结果被小偷偷了.我们先是报警,后来去派出所写报告.可是,警察叔叔却只说了一句:“我们再找找看吧!”然后就走了.回到家中就被父亲臭骂了一顿,我想到:母亲马上就会回来,母亲虽一向很疼我,但出这么大事,不责怪就罢了,如责怪,还不得唠叨两三天,于是,我就躲在二楼的楼层上,为了避免再一次的臭骂,我哭了一中午也没回家.下午回到家中,弟弟对我说,父亲出去找我了,母亲为了替我向父亲求情,中午生了一肚子气,连饭都没吃.顿时,我泪流满面,想到先前我那愚蠢不堪的想法,感到极为惭愧.吃了母亲给我热的饭后,我就洗衣服,希望这样可以减少我的痛苦,也可以给我一些安慰.傍晚,母亲回来后,先是一言不发,后来慢慢向我了解情况,告诉我以后要小心.

六月的天,炽热的太阳把大地烤的火辣辣的,引起我的思绪绵绵:没想到,真没想到,事情是如此结果.

2020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0年上海市初中毕业学业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6题。 2.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3.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0分) ㈠默写(16分) 1.清晨入古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青山横北郭,。李白《送友人》 3.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无题》 4.其必曰:“,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5.纪录片《航拍中国》有一组镜头展现了祖国秋季的绚丽色彩,我们可用白朴《天净沙秋》中的句子“,”为画面配字幕 (二)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第6—9题(12分) 【甲】橘逾淮为枳(节选)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公输(节选)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千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6.两段选文都讲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橘逾淮为枳》选自《》,《公输》选自诸子百家中家的经典著作。(2分)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好句子。(3分) 齐人固善盗乎? 8.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文体现了楚王是个善于纳谏、知错能改的人。。 B.【乙】文突出公输盘是个狂妄自大、固执己见的人。 C.晏子的辩驳义正辞严、墨子的说理诙谐幽默。 D.言辞交锋后,晏子使对方理屈,墨子令对方折服。 9.选文通过对话,表现出晏子和墨子都具有和的特点。(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2分) 刘弇遇东坡 刘伟明弇①少以才学自负,擢高第,中词科,意气自得,下视同辈。绍圣初,因游一禅刹,时东坡谪岭南,道庐陵,亦来游,因相遇,互问爵里②姓氏。伟明遽对曰:“庐陵刘弇。”盖伟明初不知其为.东坡。自谓名.不下人,欲以折服之也。乃复问东坡所从来。公徐应曰:“罪人苏轼。”伟明始大惊,逡巡,致敬曰:“不意乃见所畏③。”东坡亦嘉其才气,相与剧④谈而去。【注】①刘伟明弇(yǎn):弇是刘伟明的字。②爵里:爵,爵位;里,故乡。③不意乃见所畏:没想到竟然见到我敬畏的人。④剧:痛快。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⑴盖伟明初不知其为.东坡()⑵自谓名.不下人() 11.对画线句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伟明)于是又问东坡从什么地方来 B.(伟明)于是反复问东坡从什么地方来 C.(伟明)于是又问东坡是跟着谁来的 D.(伟明)于是反复问东坡是跟着谁来的 12.文中两人互问爵里姓氏,刘弇“遽对曰:‘庐陵刘弇’”的目的是“”而东坡则回避答爵里只答“罪人东坡”,原因是,,最终东坡以“”的举动,展现了一代大家的风范。(5分)

2019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上海市2019年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语 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6题。 2.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3.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_。 (杜甫《望岳》) 2.草枯鹰眼疾,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观猎》) 3.狼不敢前,__________________。 (蒲松龄《狼》) 4.__________________,竭其庐之入… (柳宗元《捕蛇者说》) 5.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7题(4 6.两首诗都写到愁情:《送友人》写送别友人的愁情,《黄鹤楼》写________的愁情。(2分) 7.以下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万里”“千载”都有悠远之意。 B.“故人”“昔人”都指曾经的老朋友。 C.“青山”“晴川”都写了山色秀美之景。 D.“浮云”“白云”都暗示诗人漂泊的身世。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 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8.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人名)。(2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稍稍宾客其父 10.本文记叙了仲永从五岁就能作诗到最终“_______________”的变化过程,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的情感。(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1分) 耕者王清臣 天启初,颍川张远度买田颍南之中村,地多桃花林。一日,携榼① 独游,见耕而歌者,徘徊疃② 间,听之,皆杜诗也。遂呼与语,耕者自言王姓,名清臣,旧有田,畏徭役,尽委诸其族,今为人傭耕。少.曾读书。客有遗一册于其舍者,卷无首尾,读而爱之,故. 尝歌,亦不知杜甫为何人也。异日远度过其庐,见旧历背煤字漫灭,乃烧细枝为笔所书③ ,皆所作诗,后经乱不知所在。 【注】①榼:古代盛酒或贮水的器具。 ②疃:村庄。 ③见旧历背煤字漫灭,乃烧细枝为笔所书:看到旧的历书背后,用烧过的树枝写的字模糊不清。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少.曾读书( ) (2)故.尝歌( ) 12.下列对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一天张远度到他家拜访 B.过几天张远度到他家拜访 C.过几天张远度经过他家 D.这一天张远度经过他家 13.张远度来到“______________”(用本文语句回答)的“颍南之中村”,见到王清臣,主动与他交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4分) 二、现代文(4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18分) 上海是怎么来的? ①一说起“魔都”,大家都知道指的是上海,这座充满魅力的城市是怎么来的呢? ②上海位于黄浦江支流——上海浦旁边,当时这一带把河叫作浦。最早在上海浦附近出现了一个居民点,一般居民点都靠着河,用水比较方便,还利于出行。随着人口增多,经济发展,需要给这个地方起一个名字,于是就叫上海。宋朝末年出现上海镇,元朝的时候就建县了,上海地区在开埠之前已是江苏省的一个县。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此 -------------------- 卷 --------------------上 -------------------- 答 -------------------- 题 --------------------无 -------------------- 效------------

2016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2016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 2016年4月 一、文言文阅读(共40分) (一)默写(15分) 1、辛苦遭逢起一经,。(《过零丁洋》) 2、,回车叱牛牵向北。(《卖炭翁》) 3、孤村落日残 霞,。(《天净沙·秋》)4、,前人之述备 矣。(《岳阳楼记》) 5、稍出近之,,。(《黔之驴》) (二)阅读【甲】【乙】两首词,完成第6---7题(4分) 【甲】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乙】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请指出【甲】【乙】两首词的一个相同之处(不涉及内容方面)。(2分) 7、下面对两首词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甲词以“时间”为线索,用语虽平易浅显,表达的情感却深沉蕴藉。 B、乙词将梦境和现实对比,表达作者无限的感慨,悲愤之情跃然纸上。 C、两词均以秋季为背景,营造萧瑟的氛围,烘托词人愁苦悲愤的心境。 D、两词题材不同,塑造的人物形象不同,因而词人表达的情感也不同。 (三)阅读【甲】【乙】两选文,完成第8-----10题(9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邹忌讽秦王纳谏》) 【乙】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něi )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王顾左右而言他》)

2016年小升初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6小升初语文试卷(附答案)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读拼音,写汉字(每空0.5分,共4分) zhì:()手可热两军对()孤注一()闲情逸() hé:()泽而渔()东狮吼 chóu:壮志难()一()莫展 二、按要求在句子中填上合适的词语(每空1分,共7分) 1、这两个人总是一起做坏事,真是呀!(与“动物”有关的成语) 2、是他让我做成了这个艺术品,又是他打碎了这个艺术品,真是,呀。(写出有关历史人物的成语) 3、虽然路上有许多(),但谁也别想()我们前进的脚步,我们是不会受到一点()就放弃的。(用“阻”字组成的词语填空,不得重复) 4、()考试不难,()方法和规范很重要,()我们要认真审题,注意分点,让自己和知识变成得分。(填关联词) 三、按要求写句子(共9分) 1、老师提醒同学们在考场上一定要认真审题,用心答题。 把转述句改成直接叙述的句子:(2分) 。 2、妈妈很忙,没有功夫去看电影。 改为双重否定句:(2分) 。 3、赵州桥高超的技术水平和不休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缩写句子:(2分) 。 4、按例句的写法特点,仿写句子。(3分) 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 大地无语,却展示出广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积累与运用:按要求把答案写在横线上(12分) (1)请用简洁的语文概述《丑小鸭》的故事,并写下你阅读这一童话后的一点感悟。(4分)作品简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悟:

2017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7年上海中考语文试题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斗折蛇行,。(柳宗元《小石潭记》) 2.锦帽貂裘,。(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 ,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4.试问卷帘人,。(李淸照《如梦令》) 5. ,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二)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6-7题(4分) 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6.这首元曲的作者是。(2分) 7.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内容理解,不正确一项是()(2分) A. “一点相思几时绝”表现出相思之苦。 B. “袖拂”是为了避免杨花妨碍视线。 C. “溪又斜”中的“斜”指溪流拐弯。 D.对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 (三)阅读下文,宪成第8一10题(9分) 登泰山记(节选) 姚鼐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隧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蹬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泰山是“五岳之首”。 B.姚鼐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C.泰山又称“岱宗”。 D.姚鼐是桐城派古文家。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蹬几不可登 10.这段文字主要写了和。(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人有馈一木者,家僮曰:“留以为.梁。”余曰:“木小不堪也。”僮曰:“留以为栋。”余曰:“木大不宜也。”僮笑曰:“木一也,忽病其大,又病其小。”余曰:“小子听之,物各有

2016年小升初语文毕业试题及答案

2016年小升初语文毕业试题及答案 冲刺之际,为帮助大家提高小学语文的复习基础,为大家分享的是最新小升初语文考试试题,希望对大家小升初正式考试有帮助! 一、积累与运用(共32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9分) dǎo méi chěng fá kuí wú wū rǔ ( )( ) ( )( ) mèi lì gài kuò zhuó yǒu chéng xiào ( )( ) ( ) shě běn zhú mò yīn róng xiào mào ( ) ( ) 2.下列短语中有4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订正。(4分) 错别字 改正 刻苦钻研束手无策 锐不可挡走头无路 寻物启示责无旁代 莫名其妙买椟还珠 3.改写句子。(8分) (1)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 改为肯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抗击在非典一线的工作人员把我们深情地祝福收到了。 改为被动句:__________________ ⑶我猛然听到随水柱飞扬起奥运会嘹亮的会歌旋律。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烈士的母亲说:“我的儿子是潜艇兵,为祖国牺牲光荣,我不能对组织提出任何要求。” 把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小女孩叫起来:“奶奶,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6)病句诊所。(在原句上用修改符号改)(3分) ⑴我们对于生存环境太重要了,必须保护它。 ⑵老人、青年、妇女、小孩都参加了植树活动。 ⑶公园里,到处可以看见盛开的鲜花和悦耳的鸟叫。 4. 下列对联题咏的是谁?(3分) (1)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 ) (2)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 ) (3)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 ) 5.相传蜀汉大将关羽写过《诫子书》,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想一想这句话中的三个分句各表达了什么意思.(3分) (1)"读书好"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好读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好书"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提供的语境,用学过的诗句填空。(4分) 古代诗歌中有太多的表现友情的诗句,例如李白的《赠汪伦》中的“ ___ __ ,不及汪伦送我情.”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___.”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进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有高适的《别董大》一诗中的“______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等. 7.快乐小字典。(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共4分)

2017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答案讲解

2017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文言文 1.默写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柳宗元《小石潭记》) (2)锦相貂裘,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浮云游子意,落曰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4)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李淸照《如梦令》)(5)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考点】EF:名篇名句默写. 【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 【解答】答案:(1)明灭可见 (2)千骑卷平冈(重点字:冈) (3)浮云游子意 (4)却道海棠依旧 (5)种豆南山下 2.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下列各题 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 遮,人去也!

(1)这首元曲的作者是关汉卿。 (2)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内容理解,不正确一项是D A.“一点相思几时绝”表现出相思之苦。 B.“袖拂”是为了避免杨花妨碍视线。 C.“溪又斜”中的“斜”指溪流拐弯。 D.对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 【考点】EI:送别离别诗. 【分析】这首小令描写离别情绪,表现了多情女主人公送别情人凭栏望远、依依不舍的相思之情.送别后,情人在女主人公心中仍驻留难忘,令人痛苦欲绝.想登高眺望他离去的背影,但终被关山阻隔,这更使她肝肠寸断.在艺术手法上通过层层设障委婉细腻的抒写了女子心中哀婉凄绝、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用准确、凝练的文字写已别、刚别的相思之情,入木三分地写出一位深情女子送别心上人时的情态和意绪,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感受. 【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学生要要平时的学习中多积累,熟记名篇及作者.这是元代伟大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小令. (2)本题考查学生古诗文阅读理解能力.解答此题学生要熟悉文章表达的中心内容,所反映的思想感情,逐一辨析选择,这首小令描写

上海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扫描答案)

2015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 本试卷共26题。 2 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 夜来城外一尺雪,___。(《卖炭翁》) 2. ___,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3. ___,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 4. 衣带渐宽终不悔,___(《蝶恋花》) 5. 山水之乐,___。(《醉翁亭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第6-7题(4分) 【甲】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乙】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 【丙】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6. 以上三句诗均为诗词的末句,都抒写了作者心中的渴望,请分别写出渴望的内容。 (2分) 甲句:渴望能直接抒发心中的忧愁 乙句:___ 丙句:___ 7. 下列对诗句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以上三句都在感情高潮时结束。 B以上三句或写现在或写将来。 C三句都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 D三句都与标题有直接关系。 (三)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第8-9题(8分)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8. 请按要求完成下面的基础积累表。(6分) 文学常识词语解释句子翻译 大苏泛赤壁 大苏指___(人名) 水波不兴 兴:___ 尝贻余核舟一 译句___ 9. 下列不能体现核舟雕刻技艺精巧的一项是(6分) A覆盖在船舱上的箬篷清晰可见。B船舱有八扇窗,且都可启可闭。 C能用直径一寸的材料刻成核舟。D左窗和右窗共刻有十六个文字。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2题(11分) 陆象山少年时,常坐临安市肆观棋,如是者累日。棋工曰:“官人日日来看,必是高手,愿求教一局。”象山曰:“未也。”三日后却来,乃买棋局一副,归而悬之室中。卧而仰视之者两日,忽悟曰:“此《河图》数也。”遂往与棋工对,棋工连负二局。乃起谢曰:“某是临安第一手棋,凡来着者,皆饶一先。今官人之棋,反饶得某一先,天下无敌手矣。”象山笑而去。 【注】①陆象山,南宋哲学家。②肆:店铺。③河图:介绍占卜等内容的书。④某:我。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上海市2016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答案)

2016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 蜂蝶纷纷过墙去,。(《雨晴》) 2. ,若出其里。(《观沧海》) 3.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劳其筋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 人生自古谁无死,。(《过零丁洋》) 5. ,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4分) 卖炭翁(节选)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6. 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和。(2分) 7. 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伐薪烧炭”强调了卖炭翁劳动生活十分艰辛。 B.“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 C.“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 D.“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捕蛇者说(节选) ①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 ②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③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 8. 本文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2分) 9.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太医以王命聚之。 9. 下列对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4分) A.标题的意思是用捕蛇者的故事说明道理。 B.第①段讲述了永州百姓争相捕蛇的缘由。 C.第②段讲述了蒋氏单带捕蛇的悲惨遭遇。 D.第三段讲作者因悲伤就更换了蒋氏之役。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1—13题(12分) 楚人谓虎为老虫,姑苏人谓鼠为老虫。余官长洲,以事至娄东,宿邮馆①④,灭烛就寝,忽碗碟砉然②有声。余问故,阍③童答曰:“老虫”。余楚人也,不胜惊错,曰:“城中安得有此兽?”童曰:“非他兽,鼠也。”余曰:“鼠何名老虫?”童谓吴俗相传尔耳。嗟乎!鼠冒老虫之名,至使余惊错欲走,徐而思之,良④足发笑。然今天下冒虚名骇俗者不寡矣。——(节选自《雪涛小说》) 【注释】①邮馆:驿站旅馆。②砉(huā)然:象声词。③阍(hūn):守门的人。④良:很。 1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不胜.惊错 (2)鼠何名.老虫

2016-2017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2016-2017年小升初语文试卷 一年一度的马上就要开始了,同学们正在进行紧张的复习,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精心准备了2016-2017年小升初语文试卷,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根据所给的拼音,在括号里填写正确的词语。13﹪ 1. shōu liǎn nínɡ zhònɡ ɡuàn ɡài tún bù ( ) ( ) ( ) ( ) yān hòu fēng huǒ pú sà jiān miè ( ) ( ) ( ) ( ) 2.2008年1月26日líng chén( ),因铁塔坍塌,湖南省三位除冰员工遇难。当地群 众自发组织为他们送行,盈眶的热泪犹如无声的nà hǎ( )。“面对肆意wàng wéi( )的冰雪,我们毫不畏惧,绝不gū fù( )人民重托!”这是战斗在抗灾一线的指战员们向党中央作出的 庄严chéng nuò( )。 二、读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入题前的括号中。8﹪ ( )①下列词语中,读音错误的一个是: shù ɡuàn qiè yì sāo zhe dī àn A 树冠 B 惬意 C 搔着 D 堤岸 ( )②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 A 玉屑银沫 B 风刀霜箭 C 一泻千里 D 银妆素裹 ( )③下列词语中的“异”与“颜色各异”的“异”意思相同的词语是: A 奇花异草 B异口同声 C 异国他乡 D 奇才异能 ( )④本单元四篇课文围绕“壮丽山川”来组织,按游览顺序来写的是: A 《长江之歌》 B 《三亚落日》 C 《烟台的海》 D 《记金华的双龙洞》 ( )⑤词语“如火如荼”中“荼”的字音与字义是: A、shē 一种姓氏 B、chá用茶叶做成的饮品 C、tú 茅草的白花 ( )⑥诗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中“种”“收”两类农活与下列农具有关:

2014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4年上海中考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乱花渐欲迷人眼,。(《钱塘湖春行》) 2. ,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 3.谈笑有鸿儒,。(《陋室铭》) 4. ,锦鳞游泳。(《岳阳楼记》) 5.向来枉费推移力,。(《观书有感(其二)》)(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练6-7题(4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这首词题目的意思是。(2分) 7.“可怜白发生”表达的作者情感是。(2分)(三)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第8-9题(8分) 【甲】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乙】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8.甲文选自课文《》;乙文选自《论语》,它是家经典。(2分) 9.甲文与乙文第段的意思相近,都谈到了学习贵在主动进取,不同的是乙文还谈到了。(6分) 答: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 韩生料秦王 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下令猎于北郊。前日,民皆徙避之。有韩生者止之曰:“王之爱子病三日矣,王心忧之,必不出。”已而果然,或问之曰:“吾宿卫①王宫,且不知王之爱子病也。子何以知之?”韩生曰:“吾闻王之爱子好纸鸢②,吾登丘而望王宫之上,三日不见纸鸢矣,是以知之。” 【注释】①宿卫:在宫禁中值宿警卫。②纸鸢:风筝。 10.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2)王之爱子病三日矣()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划线句。(2分)

2020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和解析)

2020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40分) 1.(16分)默写。 (1)清晨入古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青山横北郭,。李白《送友人》 (3)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无题》 (4)其必曰:“,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5)纪录片《航拍中国》有一组镜头展现了祖国秋季的绚丽色彩,我们可用白朴《天净沙秋》中的句子“,”为画面配字幕。 2.(12分)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问题。 【甲】橘逾淮为枳(节选)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公输(节选) 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请献千金。” 公输盘曰:“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再拜,曰:“请说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将以攻宋。宋何罪之有?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知而不争,不可谓忠;争而不得,不可谓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公输盘服。 (1)两段选文都讲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故事,《橘逾淮为枳》选自《》,《公输》选自诸子百家中家的经典著作。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好句子。 齐人固善盗乎?

(3)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体现了楚王是个善于纳谏、知错能改的人。 B.【乙】文突出公输盘是个狂妄自大、固执己见的人。 C.晏子的辩驳义正辞严、墨子的说理诙谐幽默。 D.言辞交锋后,晏子使对方理屈,墨子令对方折服。 (4)选文通过对话,表现出晏子和墨子都具有和的特点。 3.(12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刘弇遇东坡 刘伟明弇①少以才学自负,擢高第,中词科,意气自得,下视同辈。绍圣初,因游一禅刹,时东坡谪岭南,道庐陵,亦来游,因相遇,互问爵里②姓氏。伟明遽对曰:“庐陵刘弇。”盖伟明初不知其为东坡。自谓名不下人,欲以折服之也。乃复问东坡所从来。公徐应曰:“罪人苏轼。”伟明始大惊,逡巡,致敬曰:“不意乃见所畏③。”东坡亦嘉其才气,相与剧④谈而去。 【注】①刘伟明弇(yǎn):弇是刘伟明的字。②爵里:爵,爵位;里,故乡。③不意乃见所畏:没想到竟然见到我敬畏的人。④剧:痛快。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盖伟明初不知其为.东坡 ②自谓名.不下人 (2)对画线句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伟明)于是又问东坡从什么地方来 B.(伟明)于是反复问东坡从什么地方来 C.(伟明)于是又问东坡是跟着谁来的 D.(伟明)于是反复问东坡是跟着谁来的 (3)文中两人互问爵里姓氏,刘弇“遽对曰:‘庐陵刘弇’”的目的是“”而东坡则回避答爵里只答“罪人东坡”,原因是,,最终东坡以“”的举动,展现了一代大家的风范。 二、现代文(38分) 4.(18分)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植物也“聊天” ①遇到家族亲属,会亲切地打个招呼,还会协调关系避免“窝里斗”;遇到竞争对手,就

上海市2017嘉定区初三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

2016学年嘉定区九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 语文试卷 一、文言文(40分) (一)默写(15分) 1.挥手自兹去,。(李白《送友人》) 2.,回车叱牛牵向北。(白居易《卖炭翁》) 3.昨夜江边春水生,。(朱熹《观书有感》) 4.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满目萧然,。(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6-7题(4分) 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6.“强乐”的意思是_______ _______ 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黯黯生天际”是因“春天的愁绪”而引起的。 B.“危楼”、“草色”、“烟光”、“残照”衬托了“春愁”。 C.诗人感到无奈,只能借酒浇愁却更添“春愁”。 D.诗人所谓的“春愁”不外乎是“相思”二字。 (三)阅读下列语段,完成第8-9题(4分) 【甲】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乙】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8.甲文作者是______(人名),【乙】文作者是____(朝代) 9.(1)文中描写“夕阳’和“树林”的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甲乙两文作者均遭贬谪,但内心感受不同,原因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0-13题(12分) 石季服药 会稽之东,有石氏者,其季女①病痞②。迎良医治之,久而不除,谢医使.去。其父思之,以为:“是,良医也。奈何疗之而不病除?”他日,窃.窥之,见其药不饮而覆于床下也。乃复迎医,进而前 药,三饮之而疾已。 【注释】①季女:小女儿②痞:腹中的肿块 1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4分) (1)谢医使.去()(2)窃.窥之()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什么治疗她的病不是彻底根除呢? B.为什么好医生治常见病也不见效果呢? C.怎么会看病好久了病症还不消除呢? D.什么治疗方法能让女儿的病快好呢? 12.石家小女的病“久而不除”的原因是(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2016年人教版小升初语文北京理工大学附中分校 招生考试试卷

2016年人教版小升初语文北京理工大学附中分校招生考试试卷 一、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 当当当,钟响了,毕业典礼就要开始。看外面的天,有点阴,我忽然想,爸爸会不会忽然从床上起来,给我送来花夹袄?我又想,爸爸的病几时才能好?妈妈今早的眼睛为什么红肿着?院里大盆的石榴和夹竹桃今年爸爸都没有给上麻渣,他为了叔叔给日本人害死,急得吐血了。到了五月节,石榴花没有开得那么红,那么大。如果秋天来了,爸还要买那样多的菊花,摆满在我们的院子里、廊檐下、客厅的花架上吗? 爸是多么喜欢花。 每天他下班回来,我们在门口等他,他把草帽推到头后面抱起弟弟,经过自来水龙头,拿起灌满了水的喷水壶,唱着歌儿走到后院来。他回家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浇花。那时太阳快要下去了,院子里吹着凉爽的风,爸爸摘下一朵茉莉插到瘦鸡妹妹的头发上。陈家的伯伯对爸爸说:“老林,你这样喜欢花,所以你太太生了一堆女儿!”我有四个妹妹,只有两个弟弟。我才十二岁…… 我为什么总想到这些呢?韩主任已经上台了,他很正经地说:“各位同学都毕业了,就要离开上了六年的小学到中学去读书,做了中学生就不是小孩子了,当你们回到小学来看老师的时候,我一定高兴看你们都长高了,长大了……” 于是我唱了五年的骊歌,现在轮到同学们唱给我们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我哭了,我们毕业生都哭了。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怕呢!当我们回到小学来的时候,无论长得多么高,多么大,老师,你们要永远拿我当个孩子呀!1.看词写拼音,看拼音写字。 廊檐( ) 麻渣( ) 夹竹桃( ) guàn huái yā ( )水徘( ) 水( ) 2.此文选自《___________》,女主人公是台湾作家________。此文表达了主人公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矛盾心理,骊歌是有关________的歌。 二、通过意思写出成语。 1.表示自欺欺人。( ) 2.表示艺术形象等很逼真。( ) 3.看见别人遇到不好的事自己很高兴。( ) 4.不同的人说出同样的话,表示不同的人意见相同。( ) 三、根据上句或下句写诗词。 1.羌笛何须怨杨柳,________________。 2.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______。 3.可怜九月初三夜,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远近高低各不同。 5.写带“雨”字的诗句或对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 题目《我的爱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及 答案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

2014年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乱花渐欲迷人眼,。(《钱塘湖春行》) 2. ,莲动下渔舟。(《山居秋暝》) 3.谈笑有鸿儒,。(《陋室铭》) 4. ,锦鳞游泳。(《岳阳楼记》) 5.向来枉费推移力,。(《观书有感(其二)》)(二)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练6-7题(4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这首词题目的意思是。(2分)

7.“可怜白发生”表达的作者情感是__________。(2分) (三)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第8-9题(8分) 【甲】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乙】 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8.甲文选自课文《_________》;乙文选自《论语》,它是_______家经典。(2分) 9.甲文与乙文第_____段的意思相近,都谈到了学习贵在主动进取,不同的是乙文还谈到了。(6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0-13题(12分) 韩生料秦王 昔者秦王好猎而扰民,下令猎于北郊。前日,民皆徙避之。有韩生者止之曰:“王之爱子病三日矣,王心忧之,必不出。”已而果然,或问之曰:“吾宿卫①王

2016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6小升初语文训练真题试卷 (一) 一、读拼音,写汉字(每空0.5分,共4分) zhì:()手可热两军对()孤注一()闲情逸() hé:()泽而渔()东狮吼 chóu:壮志难()一()莫展 二、按要求在句子中填上合适的词语(每空1分,共7分) 1、这两个人总是一起做坏事,真是呀!(与“动物”有关的成语) 2、是他让我做成了这个艺术品,又是他打碎了这个艺术品,真是, 呀。(写出有关历史人物的成语) 3、虽然路上有许多(),但谁也别想()我们前进的脚步,我们是不会受到一点()就放弃的。(用“阻”字组成的词语填空,不得重复) 4、()考试不难,()方法和规范很重要,()我们要认真审题,注意分点,让自己和知识变成得分。(填关联词) 三、按要求写句子(共9分) 1、老师提醒同学们在考场上一定要认真审题,用心答题。 把转述句改成直接叙述的句子:(2分) 。 2、妈妈很忙,没有功夫去看电影。 改为双重否定句:(2分) 。 3、赵州桥高超的技术水平和不休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缩写句子:(2分) 。 4、按例句的写法特点,仿写句子。(3分) 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 大地无语,却展示出广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积累与运用:按要求把答案写在横线上(12分) (1)请用简洁的语文概述《丑小鸭》的故事,并写下你阅读这一童话后的一点感悟。(4 分) 作品简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名著填空:下面是《水浒》、《西游记》中三个精彩的打虎场面,请分别指出 打虎英雄的名字并说出他的另一个故事情节。(6分) ①你看他拽开步,迎着猛虎,道声:“业畜!那里去!”那只虎蹲着身,伏着尘 埃,动不敢动。却被他照头一棒,就打得脑浆迸万点桃红,牙齿喷几珠玉块。” ②在窝里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 大虫粪门。 那大虫猛一扑,他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颔下。 ③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尽平生之力, 只顾打。打到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更 动弹不得,只剩口里兀自气喘。 ①()②()③ () (3) 戏为六绝句(唐)杜甫 杨王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shěn)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2019年上海市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9年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6题。 2.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3.请将所有答案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39分) (一)默写(15分) 1.会当凌绝顶,。(杜甫《望岳》》 2.草枯鹰眼疾,。(王维《观猎》) 3.狼不敢前,。(蒲松龄《狼》) 4. ,竭其庐之入……(柳宗元《捕蛇者说》 5.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6-7题(4分) 送友人 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黄鹤楼 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6.两首诗都写到愁情:《送友人》写送别友人的愁情,《黄鹤楼》写的愁情。(2分) 7.以下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万里”“千载”都有悠远之意。 B.“故人”“昔人”都指曾经的老朋友。 C.“青山”“晴川”都写了山色秀美之景。 D.“浮云”“白云”都暗示诗人漂泊的身世。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9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8.本文作者是(人名)。(2分) 9.用现代汉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稍稍宾客其父

2019上海市中考语文试题原题及答案

上海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一、文言文部分 (一)默写(18分) 1.草枯鹰眼疾,。(王维《观猎》) 2.欲把西湖比西子,。(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 3. ,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4.当年万里觅封候,。(陆游《诉衷情》) 5.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6.醉翁之意不在酒,。(欧阳修《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第7-8题(4分)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7.“浓睡”在词中的意思是。(4分) 8.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雨疏风骤”的意思是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B.“海棠依旧”是此人对“卷帘人”的回答。 C.“绿肥红瘦”描写出雨后海棠花的情景。

D.这首词篇幅短小,有人物,有对话,意味深长。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cu;)。殚(dān)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xǐ),饥渴而顿踣(bo;),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jie;)也。曩(nǎng)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则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huī)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xun)而起,视其缶(fǒu),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si)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 9.上文节选自课文《》,作者柳宗元是(朝代)的作家。(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意。(3分) 谨食之,时而献焉。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蒋氏上交捕来的蛇是为了抵充税赋。 B.上文写出了百姓生活困苦不堪的现实。 C.凶残的官吏把乡里搅得鸡犬不宁。 D.蒋氏的生活态度是随遇而安。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