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对综合实践活动选题的思考

对综合实践活动选题的思考

对综合实践活动选题的思考
对综合实践活动选题的思考

对综合实践活动选题的思考

青龙满族自治县八道河总校贾兴华

【摘要】选题并确定课题是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选题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学生活动的价值性、学生学习活动的成效。在选题时,要注意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各种节日为契机,抓住学生的发现,关注学生成长的需要,依托学校资源,以学生为中心,立足学生的发展,这样才能使选题更有实效,活动更有价值。

【关键字】综合实践活动选题以学生为中心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选题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取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主题。它将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兴趣导向,影响着课程深入实施的实效。在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选题方面我进行了多年的尝试和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就来谈一谈我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形成主题。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积极愉快地学习的原动力。选择活动主题应尊重儿童的自主权力,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确立学生喜欢的、乐于探究的、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知识经验的主题。

例如:我们学生每天都要到小卖铺买一些零食,但是小卖部里的零食琳琅满目,这就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哪种零食对人体健康更有意义?每天吃多少最适宜?怎样识别零食的营养价值?怎样识别各种零食的质量?等等。于是我因势利导,鼓励学生确立“零食与人体健康”为活动主题,这样学生主动地到小卖铺进行调查,积极地询问家长和老师,上网搜寻资料,完成了一份份调查报告,一张张手抄报。

在活动中学生的参与热情十分高涨,活动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淘”出主题。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在班级生活中,孩子们都是独立的、个性鲜明的个体,但有时也会因为各种因素兴起一个集体爱好的小高潮。

例如:我们班就曾兴起各种各样的热潮:有很多学生爱吃干脆面,就兴起了集卡热;电视里演恐龙科教片,就兴起了恐龙热,恐龙的书籍、图片、故事、绘画应有尽有;春季开始孵化小鸡,就兴起了养殖热等等,生活中类似的事情很多。于是我抓住这些偶然事件,及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研究,“淘”出了“我最爱的卡片”、“恐龙百科大搜索”、“小鸡的孵化过程研究”等学生喜欢的主题。在正确的引导下,使学生的兴趣从各种浅显玩的热潮中转移到探究活动主题上来。使学生零碎的、粗浅的知识系统化、深入化,即体验了热潮的快感,又学到了系统的知识,自己的学识也更加丰富,学生的成就感也就更强烈,也会更喜欢活动主题的研究。

三、以各种节日为契机,选好主题。

在一年中有许多节日,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此外还有“劳动节”、“儿童节”、“建军节”“国庆节”、“教师节”、“植树节”等有特定意义的节日。于是,我以这些节日为契机,引导学生进行主题活动:在“母亲节”到来时,组织开展“感受母爱关怀,回报母亲关爱”的活动;在“世界无烟日”到来时,开展“吸烟与健康”的主题活动;在“国庆节”到来时,开展“歌声唱祖国、诗歌颂祖国、舞蹈赞祖国、画笔绘祖国”的活动;“春节”是一年中最快乐的节日,让学生用发现的眼睛,感受春节的气息,触摸春节的脉搏。以“走进春节”为主题,开展一系

列与春节有关的活动,如:了解民间春节的习俗,查找春节的由来,搜集春节的食谱、自己设计一个有意义的春节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各种主题教育都落到了实处。

四、抓住学生的发现,确立主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留心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从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自然生活中自主地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课题,从而自主确定或选择。

例如:有的学生发现家庭浪费水现象严重,于是我组织学生开展“水与我们的生活”的主题活动;有的学生发现家乡河流污染严重,我就引导学生以“水污染”为主题进行研究;有的学生提到每年都会浪费很多作业本子,经过大家的讨论一个“关于废作业本的利用的调查”被提出来。这些来自学生发现的课题超越了传统的学科框架,对于促进学生关心、了解现实社会、体验人生、完善人格都有极大的作用。

五、关注学生的成长,设计主题。

学生是一个不断成长的个体,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将会面临许多问题。在选题时作为教师应多观察学生、分析其行为表现,综合考虑最近一段时间同学们思想、生活、学习等方面所反映出的共性问题,探讨、发现学生成长需要的主题。

例如:针对有些学生不爱表现、不善表达的问题,我设计了“认识自我”的主题,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说出自己的成长烦恼,寻求解决办法;针对学生在同学朋友交往中出现一些困扰的问题,我设计了“好友的研究”这一主题,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在实践中学会感恩、学会与人交往、学会宽容,更好进促进学生的成

长。

六、依托学校资源,开发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设计要充分体现学校特色。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挖掘学校中蕴含的课程资源,使学生从学校这个成长的环境出发,设计实施主题活动。

例如:我们学校是秦皇岛市生态校园项目校,学校生活区内有种植园和养殖园,于是,我就利用学校的现有资源开发了“小种植与小养殖”主题活动。在活动中,学生既学到了生产、生活知识,又体会到了劳动的乐趣。

选题并确定课题是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选题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学生活动的价值性、学生学习活动的成效。当然,选题策略是多样的,我们教师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各种节日为契机,抓住学生的发现,关注学生成长的需要,依托学校资源,立足学生的生活世界,扎实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学习更主动、更积极、更富有活力。

【参考文献】

1、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3-6年级)

2、脱中菲《综合实践活动选题指导的过程与思考》课程教材教法 2010年08期

3、张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选题研究》教育发展研究 2008,2.

4、刘丽群《试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设计》湖南教育 2007,5.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精选3篇)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精选3篇)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精选3篇) 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老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怎样写教学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 1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体现经验和生活对学生发展价值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综合实践课的特点是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自主性。综合活动实践课不是老师教给学生知识,而是从动手实践中增长知识。本学期,我不断学习理论知识,得到很多启发。一、真正实现小组合作、发展每个学生的个性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合作伙伴组成合作小组,并让他们在小组内选择最想研究的子课题,在小组成员分配工作时,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自己在小组里承担的任务,给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了空间,这样做,使每个小组成员之间有了惺惺相惜的感觉,团队精神大大增强,为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活动中让学生自己甑别,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给学生较多的选择余地,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做到有所感受,有所发现。并引导他们在完成份内工作的前提下也去帮助别人、协助别人开展调查研究,使学生在活动中不再是坐享其成,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

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也逐步学会评价,学会求同,学会补充,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可谓“收获尽在过程中。”二、注重探究式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用多种方式搜集资料的能力。在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的出发点是让学生走进生活、切实地进行调查研究,培养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孩子们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通过自己的思考、求助、与别人的讨论等把问题解决,这样的探究对孩子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这一次实践活动孩子们确实在实践能力上有所突破。我欣喜的看到,孩子们在研究中变得胆子大了,勇气足了,善于思考了,学会了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三、改变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综合实践活动,让我明白了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不一味的惦记着“给”学生什么,而关注能为学生“做”什么,注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特性就是生成性。随着活动的不断开展,学生的认识与体验也不断地加深,在评价时并不要求学生调查成果有多具体,而是以学生调查的热情高低、合作的是否默契、参与人数的多寡为评价依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基础;不断尝试,全面提高自己的“指导”艺术;不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成熟起来。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反思2 综合实践活动是在崭新的课程资源观引领下开发、设计、实施的一门整合程度很高的新课程,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实施途径和方式。在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提出具有生命

结合专业特色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重点

结合专业特色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论文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专业特色整合案例 论文摘要:年来,我一直承担着我院心理咨询专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任务,在执教的过程中努力探索着综合实践活动与心理活动的整合。本文论述了如何结合专业特色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内容、活动方式与评价等方面。 1结合专业特色进行课程目标定位 心理咨询专业的培养目标中明确指出,学生应“具备熟练的心理诊断、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和干预技能和技巧;具备独立开展学校心理教育教学和社会服务工作的能力,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胜任中学心理教育教学工作;能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员;能从事其它领域心理学实际应用;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良好的身心品质。”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定位于以下几个方面。 1.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了解心理咨询专业,了解相关的心理专业知识,要具有较强人际沟通能力和观察能力,如知道如何接待来访者、观察来访者、与来访者进行沟通等。 1.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课程学习中学会心理问题解决的方法,即针对某一心理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同时还要学会一些程序性的方法,如清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基本过程,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如何实施,如何评估实施的效果等。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课程学习中,有意识地体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成就感与幸福感,体验团体交流的乐趣,培养责任感,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发展对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综合性要求设计者具有更为广博的知识储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又要求设计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实际,更多地与人交往和沟通,更多地发挥自我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这些角度看,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使学生理解活动特别是心理活动设计的理念和特点,学习心理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策略,可以促进专业学生专业知识能力和情意的成长。 2结合专业特色选择课程的内容与活动的方式 我院自2006年秋季开始,就尝试着在心理咨询专业班级的第三学期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每周四学时,共计72学时。根据《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领域包括主题探究类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四大块,活动方式有调查、观察、查找资料、实验、设计制作等。我们参考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领域,确定心理专业的综合实践

小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贴近生活,让综合实践活起来 小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 【内容提要】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我国当前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该课程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要以活动促发展,让学生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大胆探究,敢于质疑。真正走进生活,亲近实践。 【关键词】综合实践课程资源生活合作探究 【正文】 综合实践活动课能够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思维,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增强自我意识,勇于参与活动,积极动口、动手、动脑,体现出“动”的特点,并将“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从而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能活学活用,举一反三,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因此,只有将“活”与“动”有机的结合,才能使学生和谐、全面的发展。 一、发掘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 1、教学目标和要求的明确,教学内容的丰富多彩,教学题材的广泛新颖,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本特质。因此,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体现“实践”与“活动”的相结合,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素质。 如:在教学主题《平安每一天》时,我首先让他们进行危险活动的调查以及

该怎样处理遇到的危险。这类主题是每个学期每个年级每个学生每一天都必须注意的问题,然而每天的强调却起不到什么作用。所以,我首先把安全话题列入本学期的学习目标。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并没有直接让他们对安全进行调查,而是对危险进行调查。他们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了危险的存在与发生危险时付出的代价。所以在进行本主题时,他们格外的认真。一开始让学生觉得很没有必要研究的课题,却让我们越研究越深,甚至在研究危险在哪时,他们想到了工厂,想到了医院,想到了在工厂和医院出现的安全标志。孩子们对于图画总是比对文字感兴趣,当安全主题研究到安全标志图时,每个学生都积极踊跃,主动动脑,让我们的这个主题在生活中发挥到极限。以至于以后在进行其它主题时,孩子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注意安全,不知不觉运用到了生活中,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2、综合实践活动最普遍的学习方式是实践,让学生实实在在的“做”。而学生实践的载体就是生活,生活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活水之源,真情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生命所在,对学生而言,只有经过生活的体验,才能有感而发、有为而作。所以,我们要切实关注孩子们的生命轨迹,把学生的精彩生活融入到综合实践活动之中,让学生自由地、自主地、自发地,用自己的心灵去探寻综合活动之源,以积极的心态去参与活动,展示他们的生命活动,还学生一个原生态的自我。 如:我们学校在开学初进行了《我们的压岁钱》的主题活动,让他们去自由组成小组,自己采访、调查、询问,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由于这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在进行本主题时总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并且教会了他们要合理理财。这为学生以后的生活理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综合实践就是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 二、实践活动为主线,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中选题指导课

综合实践活动课中选题指导课 生活中的纸 ——小课题活动设计 一、主题活动的提出及意义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离不开纸或者是纸制品的。纸的发明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的每个进步都是人类努力的结果。不同的纸有不同的作用、用途.《生活中的纸》小课题研究主题活动就是从学生所了解和熟知的纸说起,指导他们结合生活实际选择想研究的小课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调查讨论和分析总结,进而获得对生活中的纸或纸制品更深层次的了解。 二、主题活动的设计思路 纸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延伸——各种纸制品、用途、作用、环保已成为人们时刻关注和讨论的重要话题。学生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他们的感受与世界发展同步,由于家长、社会的影响,他们对纸不仅津津乐道,而且了解颇深,在这样的氛围中开展有关“纸与我们的生活”的主题研究,能够激发学生的共鸣。本次主题活动的设计思路就是以生活中的纸为核心,以小课题研究为基本形式,让孩子在老师的帮助指导下,从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自主制定关于“纸与我们的生活”的研究课题,通过合作调查、采访、实验、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展示与评价等探索活动,促进学生了解纸与生活的关系,使他们更深层次地看待纸问题,激发他们热爱生活、保护环境。 三、活动目标 1、通过、实施本活动,使学生了解有关纸的基本性质、用途、发明和制作过程等内容。 2、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搜集并整理信息的能力,体验课题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3、培养学生在活动中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与精神,引起他们对纸的兴趣。 4、使学生了解纸的消耗对环境及资源的影响,初步培养学生节约用纸的意识和自己开 发、研究纸的兴趣,进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四、实施步骤 这次综合实践活动预计历时一个月,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综合实践试题及答案

综合实践试题及答案 (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专业知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家居环境污染因素有:() A、装修污染、家电污染、厨房污染 B、人的排泄物 C、不文明行为; D、病毒传染; 2、在“指向性”的学习中,师生共同借助了下列哪种器材?() A、司sī南、条形磁体B、司南 C、实验室中的小磁针D、生活中的指南针 3、教学中教师介绍的显微镜有:() A、光学显微镜和位相显微镜 B、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 C、电子显微镜和暗视野显微镜 D、光学显微镜和倒置式显微镜 4、头脑风暴法基本程序有:() A、六项; B、五项; C、十项; D、三项; 5、理想的家居环境要素有:() A 、地点环境良好; B、房屋结构坚固; C、清纯的空气; D、宁静而优美家居设计。 6、为了让学生顺利完成实验,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的表现是:( ) A、放手让学生做实验 B、经常提醒学生实验的注意事项

C、亲自动手帮学生做实验 D、抄写板书 7、“白色污染”指是什么物质?() A、塑料袋; B、废旧钢铁; C、白色粉尘; D、废旧纸张。 8、白色污染|对地球的毒化是:() A、大地不能长植物; B、塑料袋在土中难以降解、使土壤板结; C、产生病毒; D、动物死亡。 9、在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有何关系”活动中() A、没让学生猜想 B、学生设计实验后没有汇报交流实验方案 C、学生实验没有展示汇报数据直接得出结论 D、学生实验展示汇报数据并自主得出结论 10、塑料制品是否可以作为再生资源利用?() A、是可以再生利用; B、不可以再生利用; C、一次性用品不是再生资源; D、不知道。 11、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有何关系”活动中,在数据处理这一环 节,教师知道学生采用了几种数据处理方法?() A、一种B、两种C、三种D、四种 12、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到实地考察是一项重要的学习研究步骤,实 地考察中必须要做到有:() A、考察设计;考察记录; B、考察时间;考察地点;考察人员;考察记录; C、考察时间;考察记录; D、考察记录;考察设计;考察人员。 13、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要对某一项目做实验考证,拟定实验方案必须要做到:() A、注意事项;实验结论; B、实验目的;实验所需要准备的材料用具;实验方法步骤; 注意事项。 C、实验室;实验报告;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反思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反思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反思怎么写?下面是由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反思,希望能够帮到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反思一 得到全面的综合实践活动这门学科是让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出发,基于自身兴趣来选择和研究问题,主动获取知识的一门学科。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是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综合实践活动这种全新的学习形式,可以说很好地迎合了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让学生在现实生活情景中通过亲自体验来解决问题的自觉学习,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确定研究的小课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研究,加强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内容涵盖非常广泛,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我与学生充分协作,一起来开展好各项调查研究工作,在活动的过程中真正体现出师生间的民主、平等、互助,并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利用好综合实践课这块教学阵地,在教学中,不拘泥于教材,开放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真实需要出发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给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天地。

通过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实践,使我进一步认识到要求教师指导的多样化。 1、在资料收集中学会与人分享。 在如何使我们的社区更美好的教学中。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利用书本、网络,收集资料并与人分享。老师指导学生利用电脑课、回家上网、读报刊或利用假日到图书馆收集资料等方法,学生以组为单位,将各组重点收集的资料进行班级交流,最后请同学将小课题研究的有关资料分组粘贴在布告栏上,让全班同学阅读。这样的活动,所有的资源都是共享的,通过活动,学生把收集到社区环境美好的图片和资料,与人合作完成任务,并与人合作中分享学生的快乐。 2、从“教师中学”到“学生中心”。 综合实践课的目标是通过亲身体验,激发观察发现与探究问题和创新的兴趣,初步学会观察与发现,探究问题的能力,形成合作与分享的初步意识,形成尊重科学的意识和努力钻研的态度,初步形成对于社会的责任感意思。因此综合实践课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感,都是学生发展的根本。主张“以学生为本”,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又要注意正面引导,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努力促进学生社会性和个性的和谐发展。学生个性的多样化,要求我们的思想具有开放性。 综合实践课为培养现代化人才奠定了好的基础,是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最新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价值取向,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为此,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规定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小学阶段,应在3—6年级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环节、以综合为主要特征、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这一新型课程的产生,既继承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秀传统,又体现了当前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 一、指导思想 必须实现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努力打破学校封闭性,引导学生遵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综合应用社会、生活和学科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动手动脑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活动,加强与现实社会的沟通和联系,让学生及时了解时代的最新信息,紧跟科技迅速发展的步伐,使他们的情感态度、综合知识、实践能力、学会学习等方面得到发展。 二、培养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开放性的实践性课程,其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阶段。小学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的具体目标是: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 的初步能力。 三、基本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与其他课程具有等价性与互补性。实施过程中要遵循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等原则。 四、课程设置 1、内容框架设置课程菜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四大领域不是并列的关系,不能相互割裂。基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结合学校、社会实际,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指定领域之间的整合,及指定领域与班队活动、学校传统活动等非指定领域的整合,从“探索自然”、“发展自我”、“亲近社会”等板块着手,整合形成了“生活与体验”、“卫生与健康”、“民风民俗”、“种植与养殖”等小板块的课程内容,形成序列、体现个性差异、体现地方特色。 2、课时安排彰显弹性特点 按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每周为三课时。考虑到现行的课时计划和活动实施的实际,必须灵活安排课时,实行弹性课时制度。

浅谈我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认识

浅谈我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认识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增设了"实践与综合运用"这种新的学习内容和形式,其 目的是让学生经历实践与研究的历程,使学生形成对数学的正确态度,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不少老师普遍反映综合实践活动难教,由于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内 容及特点把握不准,老师们平时不愿意多花时间去潜心研究。我却认为,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这种活动能有效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因为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已成为 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这与新一轮课程改革所提出的重要理念是完全一致的。基于以上这些理解,本学期本人对这一新的学习内容和形式进行了一些粗浅的尝试,下面,根据本人的理解和实践,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谈一些想法。 1.恰当确定实践课的内容 上数学实践课,首先要确定实践课的内容。在确定实践课教学内容时,我认为教师要按照4条原则进行选择: 1.依据新教学大纲。“新大纲”对各个年级实践课的内容都提出了原则性的 意见,这些意见是教师确定实践课内容的主要依据。 2.依据各册教学内容。“新大纲”对实践课内容只是原则性地规定,并没有具体规定,教师在确定实践课内容时,要依据各册教学内容,哪一部分教学内容适宜学生联系实际,教师就根据这部分教学内容确定实践课的内容。 3.从各地实际出发。根据城乡不同情况,从学生所在周围环境出发,恰当地确定实践内容。 4.从学生实际出发。在小学里,每个年级学生的知识范围、独立活动能力、应用知识解决问 题的能力等存在着较大差异,各个年级在确定实践内容时,应考虑该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 恰当确定实践课的内容。 2.着眼活动的实践性,灵活运用实践课的活动形式 数学新标准中提出: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活动中应着眼让学生深入实践,自己收集材料,进行分析和研究。 例如:“了解我们的生存空间”这是个现实的问题,又是个开放的问题,因为问题的结论是不 唯一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多样的。为了解决这个现实的、开放的、富有挑战的问题,首先 把这节课的内容渗透至课前,让学生走向社会,调查本地区的空气质量状况,把学到的统计知识运用于实践。其次是在学生运用计算器进行一定统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作多角度地猜想。最后让学生设想出提高空气质量的方法,并请各小组以空气质量为题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告诫人们或呼吁大家一起来保护环境,通过 "设想"与"设计"环节的安排,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空气质量的好于坏对大自然所造成的影响,唤起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在实践课的内容确定之后,实践课的活动形式就成为重点研究的问题。根据实践课的内容, 可以在室外上,也可在室内上。如有的老师上三年级的“我们的试验田”实践课时,在学校操场上把学生分成麦地主人、玫瑰园主人、菊花园主人、白菜园主人、萝卜园主人等5个小组,由小组长带领活动,每组活动后再变换活动,使每个学生各项活动都能参加。而四年级的“图案的欣赏与设计”就在室内上。还有的实践课,先让学生对学校周围环境进行调查或实际测 量,在调查或实际测量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并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和解决办法,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在室内进行交流。 如有的老师在上四年级的“我们去春游”的实践课,我先让学生用15分钟帮向阳小学的学生 们解决在春游中遇到的问题,然后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提出数学问题和解决方法,完成任务后回到室内再进行交流。在上实践课时要注意: 1.分组活动时,确定每组人数,选好小组长,确定小组交换的顺序。 2.准备好实践课的用品。 3.室内交流时,组织好教学环节,一般

综合实践活动试题(1)

综合实践活动试题 一、填空题 程。 2、综合实践活动自小学(3)年级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 3、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内容领域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四大领域。 4、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以(学生)为核心,主要围绕三条线索进行,即: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 5、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且以(操作性学习)为特征的学习领域。 6、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包括(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 7、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超越单一的教室空间,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培养社会服务意识)、(增强公民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二、简答题 1、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一)以自主探究为核心(二)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三)以创新发展为目的(四)、以过程评价为尺度 2、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什么?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通过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提高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 3、活动主题确定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4、(一)学生的愿望与兴趣。 (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能力。 (三)知识经验。 (四)课程资源情况。 4、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及其特征有哪些?

1、自主性学习 2、探究性学习 3、合作性学习 4、体验性学习 5、综合性学习 6、建构性学习 第一,提出了课程的“综合性”。第二,提出了课程的“选择性”。第三,提出了课程的“均衡性”。 三、论述题 1、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首先要确定活动的主题。请结合教学事例,论述活动主题的来源主要有哪些方面。 课程内容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来源于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的问题,学生从生活中自主地提出问题,并由问题上升到活动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部过程都是围绕问题和活动主题展开的。因而,综合实践活动首先要引导、鼓励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 2、请结合教学事例,论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过程中如何发挥教师对学生的有效指导作用。 一、丰富情感体验,逐步激发兴趣,让学生逐步由“被动”变“主动” 实践中,我发现有的学生被选为组长后,在领导本组成员制定小组活动方案时表现不够积极,责任感不强。于是,我在选举组长环节改变过去“指派任命”的做法.通过尝试发现,学生在明确组长人选标准的基础上,通过他人认可及自我肯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二、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让方案逐步由“不完善”到“完善” 在实践中,我发现学生自主制定小组活动方案是一个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以加大学生间的有效交流为突破口,让学生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激活思维,产生思维的火花。 三、提前策划,充分准备,让学生的行动由“盲目”变“有序” 四、关注学生,学会变通,让分组过程由“受阻”变“顺畅” 四、活动设计 1、请你参加“关于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活动,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可以采取哪些方法展开调查?请制定一份调查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课作为一种活动类的综合课程,是这次课程改革中的新型产物,它与其它各学科课程领域有着本质区别,它是一种以 学生的经验和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是学科课程与知识类综合 课程的一种补充形态。 要教好每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们首先应从教育观念上更新,采取更适合学生发挥主体性的教学模式,除了让学生敢想敢问 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外,还应使学生感到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处,一起与学生相互探索,相互研究,老师不能要求太高,要给学生发 表意见的机会,老师不要面面俱到,要让学生去探索,老师适时点 拨和启发。只有这样,学生对知识才能牢固的掌握。 其次,要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解放思想,放下包袱,鼓励学生敢问,爱问。课堂提问不是老师的专利或某些学生的专利,每个人 都可以提问,也只有在大家互相质疑的过程中,自己的思维才能得 到发展。学生之间要多加交流与合作,只有这样,学生的综合素质 才能得到提高。 最后对课题重点、难点,老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深入探究本课主题,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 课题进行教学,教师要巧妙的利用生活中生成的资源,增设教学环节,创造性的组织实施课堂教学,适当利用多媒体课件,使课堂充 满活力,教师要亲自参与活动,这样使得师生的活动直接融入学生 的学习经历中,引起了情感上的共鸣,得到了情感的体验,态度和 价值观的熏陶,使得教学活动充满着“生命的活力”,从达到事半 功倍的教育效果。 第一次接任《综合实践活动》,这门学科对我来说还是新生学科,积累的教学经验也不多,上起这样的课不免有些心慌。虽说如此,

但在本次的《趣味水果》综合实践活动中,我认为做得较好的地方 主要有以下几点: 1、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伊始,我让学生来猜猜我的“百宝箱”里装的是什么宝?同学们兴致勃勃个个跃跃欲试,于是学 生的积极性也调动了起来。 2、在活动中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交流、收集整理资料和动手 的能力。如小组在讨论中,就很好的'锻炼了他们的交流和口头表达 能力.尤其是在小组中动手制作水果拼盘的过程中,更是提高了学生 的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他们的作品真不赖。学生利用各种渠道收 集资料,提高了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体现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在本次实践过程中,学生要进行 调查,收集等活动,要用到语文,数学,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学以 致用,达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 4、本次活动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实践性。由学生自 由组合小组,自行确定主题,为学生提供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 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我也觉得还存在这一些需要改进之处。 1、准备不够充分,本科在选题方面很好,但渉及面较广,不能 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课的内容显得有些肤浅,要想取得更好的效果,还须要更多的时间。真的是要做到不断延伸和拓展,做到小课 题深研究,才能把这门学科做得更好。 2、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及生活环境的特点,对各种水果的有关 知识了解都还比较肤浅,还停留在表层,有些一知半解,一些体验的 深度也还有待于加深. 3、活动过程中,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有些学生的兴致始终高涨,而有些学生主动性较差,容易放弃。需要老师要更好的想办法鼓励 学生及时调整心承态,保持实践的热情。 4、部分学生还不太能够很好的正确地看待自己和别人的成果与 收获,需要老师的引导,形成正确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情况汇报

盐城市滨海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中心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情况汇报 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承载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它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最佳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最佳途径。我校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围绕“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我”办学理念以及学校素质教育总目标,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新世纪培养创造型人才奠定基础。我校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开足课时,培训师资,确保课程顺利实施。 1.开足课时。面向全体学生,按课程计划开齐、开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学期每周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3-6年级1节,开设劳动与技术教育3-6年级1节,开设(综合)研究性学习3-6年级每周1节,班队活动课各年级每周1节。结合校本课程开设书法课各年级每周1节;一、二年级每周地方课各2节;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每学期至少1节。 2.教师配备。安排优秀的班主任和骨干老师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兼职老师。信息技术教师兼职4人,研究性学习、劳技教师兼职14人,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校兼职3人。组织教师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和原则,掌握课程实施中的各种方法,不断提高教师课程实施的执行能力。 3.加强管理。学校校长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第一责任人,教务处、班主任以及全体师生都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者。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如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评价制度,科学合理的计算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工作量,并将其作为业务考核、评优评先的依据之一。想方设法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足够的设施设备、教学资源等方面的保障。 二.文化引领,强化意识。校园文化建设引领着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搭建起综合实践课程的基础平台,我校把综合实践多个主题融入班级文化的设计中,每个班级的布置都独具匠心、富含深意。我校还充分挖掘自身资源,培训活动形式多样,校本培训有集体学习,分专题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础知识、特征、价值、核心理念、基本要素等,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有分散自学,组织教师自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书籍,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有外出观摩,组织教师到兄弟学校学习取经;有校内研讨,组织任课教师每人每学期开展一次教学观摩活动,相互学习探讨;有面对面交流,开展活动,及时听取教师意见建议,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三.设计活动,规范流程。我们结合学校实际,精心设计经典诵读、科技教育、数学乐园、珠心算、童声放歌、经典读书节为主的活动。我们还充分利用学校所在社区的公共场所、文化设施,开发和创建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我们整体规划各个实践基地的活动时间与活动人员,多头并举,有序实施:“走进图书馆”,孩子们徜徉在书籍的海洋,感受着文化的气息;让“基地”成为学生的天地。为了确保实效,我们每个主题活动均按以下基本环节进行:(1)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民主协商确定活动主题和活动方案;(2)组织指导学生开展活动,调整活动方案;(3)展示活动过程和成果;(4)多维评价,收集资料,进行活动小结。

综合实践活动课如何选择和确立主题

综合实践活动课如何选择和确立主题 作者:赤峰市松山区王家店学区李秀华我是赤峰市松山区王家店学区的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同时兼任综合实践课程已经有五个年头了。五年来,我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作用,努力让学生在自然社会这本神秘而又生动的“活”教材中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探索规律,并应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由此激活学生对自然世界的极大兴趣,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感性认识,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作为新课程一大亮点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反映了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它所倡导的基本理念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在这样理念指导下,我积极探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策略,在活动过程中进一步理解了这门新课程,实现了新理念、新思维的转换。 综合实践活动三步骤八环节基本活动程式:活动的准备阶段——开题活动阶段(确定主题、划分小组、制定活动方案);活动的实施阶段——指导研究阶段(社会实践活动体验、多种渠道收集资料、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总结交流阶段——结题阶段(整理研究成果、评议交流反思),通过三种课型活动流程,保证学生的“全面参与”与

“深度实践”目前教师最为关注的具体操作的方法运用问题,如何设计三种课型活动流程,是教师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面临的主要问题。我重点研究分析活动主题选择与确立的问题。 大家知道主题的选择和确定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一 个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题好一半功”的效果,选择了一个合适的主题将有利于整个活动的持续开展。选题好,后续活动开展起来就很顺利,效果会很显著;如果选题不好,研究中就会出现很多困难,例如选题与学生已有经验脱离,或研究条件不具备,或学生不感兴趣,或题目太大等,研究的效果也可能很差,而且有可能使学生对这门课程失去兴趣。因此,选好题是极为关键的一步。 那么,如何才能选好主题呢?我认为要想选好主题,首先,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识;其次,要合理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因为课程的资源是选题的基础;最后,选题要遵循一定的选题原则及掌握一定选题方法与策略。 一.明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 1、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定位 ——实践课程、综合课程、经验课程 ——国家规定、地方管理、校本开发 ——与学科课程具有区别和联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非学科的,它超越了严密的学科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界限,是一门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和社会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它强调教育与当代

对综合实践活动选题的思考

对综合实践活动选题的思考 青龙满族自治县八道河总校贾兴华 【摘要】选题并确定课题是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选题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学生活动的价值性、学生学习活动的成效。在选题时,要注意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各种节日为契机,抓住学生的发现,关注学生成长的需要,依托学校资源,以学生为中心,立足学生的发展,这样才能使选题更有实效,活动更有价值。 【关键字】综合实践活动选题以学生为中心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选题过程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生活中的问题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取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主题。它将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兴趣导向,影响着课程深入实施的实效。在如何指导学生进行选题方面我进行了多年的尝试和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就来谈一谈我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形成主题。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积极愉快地学习的原动力。选择活动主题应尊重儿童的自主权力,从学生的兴趣出发,确立学生喜欢的、乐于探究的、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知识经验的主题。 例如:我们学生每天都要到小卖铺买一些零食,但是小卖部里的零食琳琅满目,这就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哪种零食对人体健康更有意义?每天吃多少最适宜?怎样识别零食的营养价值?怎样识别各种零食的质量?等等。于是我因势利导,鼓励学生确立“零食与人体健康”为活动主题,这样学生主动地到小卖铺进行调查,积极地询问家长和老师,上网搜寻资料,完成了一份份调查报告,一张张手抄报。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结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结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结1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是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既关注学生的现实需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又兼顾学生的长远发展。本学期四年级学生围绕这个主题文明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包括: 1、学生了解自己和家人,了解自然,了解社会,关注社会生活。 2、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与同学们分享劳动成果,在交流、汇报中学会了赞美,学会了欣赏,学会了理解,获得了知识。 3、同时努力号召推动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自我发展和合作精神意识。在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和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取得一定的成果。 一、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多元化综合实践活动。 新课改方案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定为必修课程,这是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通过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此基础上,我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门文化课程紧密结合,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奠定了文化课质量提高的坚实基础。如在与语文学科的密切配合中,开展读书乐,组成小组读书会,组织故事会,展示学生的才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更喜爱文学知识,重视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为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构建校园文化、熏陶文学人才起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有益的社会调查活动。 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存在于他人之中,世界之中。教育就需要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现实感、生活感。这种现实感、生活感的获得与体验,是其存在和生活的直接目的。在处理与自然、社会关系的进程中,逐步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去研究生活、社会调查。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这个期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如调查大涌牛仔服的发展,生长过程和取得的成就等,希望通过这个调查活动,学生对于自己家乡的特色产业就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老师的角色

搭建舞台放飞青春 ————浅谈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老师的角色中国古云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当中的“阅人无数”可以理解为:生活阅历、生活实践经验丰富。我想,这就是为什么今天会出现“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的初衷吧! 在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用书中是这样定义这一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一类新型课程①。从中我们不难理解,所谓的综合实践活动主体是学生,并以学生的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的课程。也就是说,“实践”是这课程的主线,这地位之重可想而知。 纵观本地区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学,很多教师拿着课本可以讲是“老鼠拉龟”——无从下手。要不就是跟孩子们呆在教室里,就着教科书上的问题,看着书中的图案一个一个讨论,一个一个分析,一个一个总结,如教改前上语文课一般。为何导致这种现象?我大胆分析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其一,农村小学的教师其实都是身兼多科教学的全能教师。就我自己而言,我就身兼6个学科的教学了。迫于其它科或学校其它杂务的压力,没能分身或已经没有精力研究这门课程。导致对这门课程的落实不到位。其二,由于任教综合实践的教师们是没有经过任何专门培训的,导致有部分教师对这一课程认识度不足,缺

乏理论和实践的准备,缺乏课程意识和课程实施素质。 由于以上两点,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变成了自编、自导、自演的“绝对主角”,而学生则成了“忠实观众”。那么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以什么角色出现?又将起哪些作用呢? 我觉得要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势必要先转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同时必须落实“实践”这条课程的主线。我们可以从下面几方面来转型与落实。 一、做好学生的“参谋长” 陶行知先生提出,要改变以“科学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弊端,加强教育与社会生活,儿童生活的联系。综合实践课程正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综合性学习的活动。这里说到的“引导”我们该如何引导呢? 在国家军队当中,只要是团以上的单位都有“参谋长”一职,他的主要职责是整理战斗信息,为军事首长提供资料并提出一定的建议。我觉得这“参谋长”一职也适用于班级的综合活动中。因此我们在活动的开始就要把活动的“策划权”下放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童年眼光去关注那些自己所感兴趣的人和事,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去研究那些贴近自己生活的问题。 说到这里可能会有教师会提出质疑“在综合活动的开始阶段就有一系列的‘大动作’要准备,如‘选择研究课题’、‘设计活动研究方案’等,这么繁重的任务要求小学生自主完成,能行吗?还不是老师越俎代庖的事!”是啊,以前我们的老师总是喜欢走在前面,牵着学

谈谈综合实践课的选题原则(一)

谈谈综合实践课的选题原则(一) 摘要:如何选择活动的主题,代写论文既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广大教师颇感棘手的问题。选题可以依据下述原则进行,即兴趣性原则、指向性原则、生活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深刻认识这些原则的意义,明确其要求,是选好主题的关键。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选题;原则 如何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对此,许多教育工作者都进行过广泛的探讨,提出了一系列的选题原则。笔者认为,选题主要应有四个原则,即兴趣性原则、指向性原则、生活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深刻认识这些原则的意义,明确其要求,是选好主题的关键。 一、兴趣性原则 如果我们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选题原则比喻成筛子的话,那么,我们首先应拿起的这把筛子便是学习者的兴趣。尊重学习者的兴趣是基于这样一种教育理念:“教育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这个过程涉及学习者自身的积极主动的努力。一般说来,学习者只能学到他所做过的事情。如果学校情境提供的是学习者感兴趣的事情,那么学习者就会主动参与其事,从而学会有效地应对这些情境”。可是,在今天的学校教育中,大部分的课程内容是由学科专家、教育家、哲学家、政府人员所编选的。虽然这些内容对于儿童的成长以及社会的发展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但编选者却很少从学习者自身兴趣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更没有给他们参与课程决策的权利,从而导致了学习者的个性发展受到了很大限制。在这样的境况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作为学科课程体系的一种有益补充,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剂良药。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主题选择必须要在充分尊重学习者多方面兴趣的基础上进行。 贯彻兴趣性原则,关键在于教师要能够广泛地了解学生的兴趣。但在实践过程中,要想真正地做到这一点却并非易事。一方面,教师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学生会有某些兴趣。虽然信息时代使我们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到其他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方案或是大量有关学生兴趣的研究成果,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些资料并没有很强的普适性,只能是作为一种辅助的参考。这是因为,学习者的兴趣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和不稳定性,即便从统计意义的角度看,不同的生活环境、受教育经历、成长阶段都会导致学生产生不同的兴趣倾向。如:农村的孩子可能会对现代化都市的生活方式产生兴趣,而城市的孩子则可能喜欢研究环境保护之类的问题。我国由于幅员辽阔,城乡差别很大,这个问题就更需要引起重视。所以,教师要想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就必须扎根于自己的学校甚至是在更小的范围内开展调查研究,以获得精准的信息。另一方面,研究学生的兴趣,教师要做到细致而敏锐。如:需要长期仔细地观察学生在学校里的活动、社交方式以及各种习惯;耐心地和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交谈,明确他们对一些事件的态度;设计一系列有效的问卷,获得学生真实的想法。有时为了更全面地获得信息,还需要进行分类调查,如将兴趣细分为家庭方面的兴趣、健康方面的兴趣、科技方面的兴趣等等。由此可见,真正的用好这一原则需要教师们付出大量的劳动,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巨大压力下,教师可能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这样的工作。但这种付出是具有巨大价值的,因为它可以把大量的、非学生们感兴趣的主题都一一剔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大门之外。 二、指向性原则 兴趣性原则使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真正成为了学生们所关注的焦点,但我们还必须看到,儿童的兴趣是丰富多彩、包罗万象的。它们之中有许多又是怪诞离奇甚至是荒诞可笑的。所以,综合实践活动的选题还不能完全依据于学习者的兴趣,教师还必须拿起第二把筛子,即对这些活动的主题加以分析、判断和引导,使其对学习者的自身、家庭、学校以及所在的地区具有一定的意义指向和研究价值。 那么,教师该如何对这些主题的指向进行正确的判定呢?这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考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