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2岁以前的语文”实践与研究专题介绍 低年级:古诗诗词第一级

“12岁以前的语文”实践与研究专题介绍 低年级:古诗诗词第一级

“12岁以前的语文”实践与研究专题介绍  低年级:古诗诗词第一级
“12岁以前的语文”实践与研究专题介绍  低年级:古诗诗词第一级

低年级:古代诗词第一级

每年九月,一批又一批天真烂漫的孩子步入终身学习的殿堂。面对他们净如白纸般的纯真,为人师者,就有责任和义务将他们带入中国古代璀璨的文学宝库中。此时,我们必做的就是先扶着他们迈上经典阅读的第一个台阶----古诗诵读。

在一二年级的校本教材中共安排了65首古诗,其中一年级33首,二年级32首,全都是耳熟能详的经典之作。唐诗收入42篇,宋诗收入14篇,其他朝代的共9篇。这样的编排是希望低年级孩子大量诵读,在起始阶段就能掌握我国古代诗歌的代表作品,感受中国古代璀璨的诗歌文化。

一.经典诗篇为孩子铺设诵读之路

唐诗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高峰,是中国古典诗发展的全盛时期,其影响深远,且流传广泛。它显示出中国古典诗歌已发展到完全成熟的阶段。当它经历了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等4个阶段的发展,已完全成为诗歌文化的首席代表。

其特点一为数量众多,有近五万首作品传世;二为作者广泛,上自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上自老人,下至稚口小孩;三是题材多样,政治经济、战争宗教、宫廷吏治、科举羁旅、婚姻亲情、友谊怀古、山水田园、动植物等社会与自然现象的各个方面唐诗都写到了。正如闻一多所说:“凡生活中用到文字的地方,他们一律用诗的形式来写,达到任何事物无不可以入诗的程度。” 四是体制齐备,乐府、古诗、绝句、律诗等在唐朝都已发展成熟,出现了大批优秀作品。唐诗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占据了最光彩的一页。

宋诗则在继承唐诗传统的基础上,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方面都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首先,北宋时积贫积弱的社会特点和南宋时沉重的民族危机,使宋诗缺乏唐诗那种恢弘开阔的气象,少了一些深情的浪漫歌唱。宋词更多的是采用写实的创作方法,痛陈国事,沉郁悲愤。其次,宋诗和唐诗相比,也有风格的不同:(1)唐诗善于言情,即使说理也多以抒情的方式出之,以情韵取胜;宋诗则多喜说理,尚议论,以理趣见长。(2)唐诗多以强烈的激情去感受现实生活,重视生活感受的直接抒发和描写,显得浑厚博大;宋诗多以冷静的态度去体察客观事物,书卷气较浓,显得委婉深沉。(3)

唐诗语言流丽;宋诗则往往把散文的章法,句法引入诗中,结构手段,叙述方法和语言风格具有散文化倾向。

唐诗和宋诗,不仅是两个朝代诗歌的总名,而且是我国诗歌史上最辉煌的两朵奇葩。这些总用感性形象来把握现实的唐诗,借助理性思维来解剖现实的宋诗为低年段的孩子了解学习诗歌文化做了一个典范,通过对他们的诵读,让孩子触摸到经典的脉动,感受到经典的魅力,从而为他们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伟大文豪为孩子打开诵读之门

我们在低年段古代诗歌中大量收入李白、杜甫、韩愈、杜牧、王维、苏轼、范成大等大家的作品。“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的文章更是朗朗上口,过目不忘。

孩子诵读诗篇,也是了解文学大家的绝佳途径。通过对诗的学习,就会逐步了解到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风奔放飘逸,雄奇瑰丽,语言清新明净,精炼自然,多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美。对诗歌体裁,能众体兼备,尤其擅长七古和七绝。学习李白的诗歌创作,是要学习他丰富、奇特的想像力、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黄河之水天上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等,语言极度夸张,但世人能接受,极其欣赏。学习他善于物拟人化,触景生情。他用生花妙笔,使静止之物行动起来。如“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等等。学习他运用清新、明净的语言能力,诗明白如话,不深奥奇崛,琅琅上口,悦人心目。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等等。

杜甫则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关心人民疾苦,写下了许多反映社会动乱、人民遭受苦难的诗篇,如《三吏》、《三别》等。杜诗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语言凝炼。韵律工整,艺术成就最高。学习杜甫的诗歌,还会了解到杜甫关心人民疾苦、国家命运的高尚情操,他一生坎坷,颠沛流离,备尝艰苦,写了许多反映社会动乱、贫富悬殊、人民痛苦不堪的诗作。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学习他观察入微,精雕细刻的诗风。如“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等等。不善于观察,眼前有景道不得,写不出好诗

来。还要学习他讲求格律,一丝不苟的严谨精神杜甫自言“语不惊人死不休”。他的诗严格遵循做诗的规则,都是名篇杰作,为世人称道。学这些作品,希望诗风得到传承,传之久远,让诗坛开出绚丽的百花!

朴素的触摸成就深厚的积淀

——教材编写意图

在悠长的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里,中国古代的诗、词、书、画也可以当之无愧地被尊崇为中华文明史上的魅力四射的四颗明珠。古典诗词,更是最灿烂辉煌的世界文化遗产。如此宝贵的财富,在孩子最重要的启蒙阶段,就很有必要涉足。在长期的诵读、了解中,最开始的那种朴素的触摸会成为孩子终身的积淀。

一.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点亮孩子双眼

从诗经开始,唐诗、宋词、元曲,无数诗人骚客用他们无数个不眠之夜,历尽无数次的沉吟把自己对人生、对事业、对情感的铭心感悟宣泄在字里行间。诗歌成了他们情感的另一种寄托,成了他们思想的另一种结晶,成了他们生命的另一种载体。诗歌里再现他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既往历史的缅怀,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对忠贞爱国的礼赞,对奸佞误国的痛斥。现实生活里不可祈望的,诗歌梦境中幻想,生活中有的形形色色,诗歌里包罗万象。

中华的文字,中华的韵律,中国的功夫,形成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博大精深和奥妙无穷。推敲出诗仙、诗圣“惊天地、泣鬼神”的诗篇,随意从古典诗歌的宝库里采撷出一页花瓣,都闪现着精彩,千秋吟颂,万古流传。

作为一名小学生,面对如此灿烂的文化,理应熟读成诵,娓娓道来。因此在低年段,在学生记忆力最好的阶段,让他们大量诵读,不仅是传承,也是一种发扬和创造。

二.深入浅出的深情表白净化孩子心灵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的灿烂文化,留给我们许多宝贵的文学遗产。古典诗歌逐渐成了尘封的历史,远离了人们的生活。当今的人们精神文化生活中逐渐缺少诗歌的教化、美化。现在的家长非常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孩子大脑发育成倍增长,正处于智力和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此

时如果让他们背诵一些古典诗歌,不仅能促使他们语言能力和智力的发展,而且有助于开拓知识,陶冶性情,提高文化素养。孩子学古诗是开发智力,丰富词汇,掌握知识,提高语言修养的一关。让他们从小养成从诗歌里学习语言的习惯,从而扩大字、词范围,丰富语言,积累知识,活跃思维,开拓想象能力,能为培养幼儿听、读、说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正因为如此,自古以来,诗歌的教化和美化作用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从呀呀学语到蒙昧初开,诗歌是最早的教材,也是最好的教材。诗歌伴随着人生的初始,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就是对历史的感悟和理解。在这理解和感悟中,人们增长着见解,积累着智慧。从诗歌里得到幻想,从诗歌里得到豪情,从诗歌里得到柔情。壮丽的人生需要诗歌的激发,优雅的心情需要诗歌的滋养,多姿多彩的人生需要诗歌的装点打扮。完美的人生是每个人的追求,辉煌的人生是每个人的向往。但是历尽艰难险峻,占尽无限风光的人毕竟是少数。然而这并不妨碍你装点锦绣的人生,因为虽然不能拥有应有尽有,但是诗词可以替你弥补缺憾。诗词可以激发你,诗词可以鼓励你,诗词可以给你带来幻想,诗词可以给你带来辉煌。走进了诗词的世界,就拥有了美好世界的大半,就给人生增添了丰厚与充实。你就可以精读人生,你就可以精品历史,你就是精神和阅历的永久的享受者,永久的富裕者,永久的受益者。让古诗成为校园文化的亮点,诗词修养所带来的艺术修养将成为未来学子人生的亮点。

江泽民同志说:“中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有很多传世佳作,它们内涵深刻,意存高远,有利于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古典诗文传承着祖国文化的命脉和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感。它们包含着民族精神、审美情趣、砺志怡情、明理启智等多种多样的作用。开展古典诗文诵读活动,对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等都有很大益处。学生尽管对所背的诗文不甚理解,但是他们在记忆的黄金时段里把这些名篇佳作牢牢刻在记忆深处,必然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学生人生阅历的增加而慢慢释放出醇郁的芬芳以滋养学生的心田,提高学生的人生质量和品位。

国家教育部在教改中也使到古诗文化的比重大大增加新的语文教材。为了提高中小学生的语文素质,增强语文课程的现代意思,丰富学生全面的知识,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根据教育部新课程规定在不同的时期要求学生要背熟

一定的古诗,而在小学阶段,就要求把《小学生必背古诗7 0篇》背熟、理解透彻。为了更好地落实新教材的精神,为了更好地品尝古代诗词的文化精髓,弘扬中国的古代的文化智慧,我们新时期的孩子,特别是小学生也必须好好地学习好古诗词。

三.言简意赅的清晰表达影响孩子的思维

之所以在低年段编入65首极为著名的诗篇,是由文本本身的特点以及低年段孩子的心理认知特点决定的。

纵观选入的65篇佳作,从形式上而言,绝大都数都是唐宋两代的五言绝句或七言绝句,基本没有出现律诗或其他形式,这样简单明了的诗歌形式让低年级孩子一目了然。从内容上来说,有的写一道残阳铺水中;有的写春江水暖鸭先知;有的写人间四月芳菲尽;有的还写明月何时照我还?内容多样,充满生活气息,简练而又丰富,能充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低年段的孩子小学生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生动、具体、新颖的事物,较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注意,而对于比较抽象的概念、定理,他们则不感兴趣,因而不易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另外,小学生的注意范围较小,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小学生的记忆最初仍以无意识记、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他们对一些有趣的事情能很好地记住,而对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有时记起来却感到困难;他们能记住一些具体的、直观的材料,而对抽象的词、公式和概念却难以记住,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思维理解能力不断提高,记忆的自觉性、对词的抽象识记和意义识记的能力都会不断提高。鉴于这些特有的心理认知,我们不能安排过于冗长、深奥、需要花较长时间才能掌握的的内容。编入的65首古诗,简单、直观、有趣,尤其适合低年级孩子学习。

诵读古诗的原则和建议

我们编入校本教材的这些古诗多是千古传诵的名家名篇,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带领学生走进古代艺术殿堂,去体会古诗的语言美,感受古诗的画面美,领悟古诗的意境美,理解古诗的哲理美。

古诗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较特殊的课文,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

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炼、节奏强、跳跃大;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它离我们的时代较久远……这些都给小学生读解古诗、体味意境带来了困难,也增加了教学古诗的难度。因此,为了便于学生掌握诗词,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直观性原则

低年级的小学生,对于这些古诗的语言比较陌生,理解起来就更加困难了,他们都对于古诗词的阅读没有什么兴趣。正因为如此,我们更不能使到他们一开始学习古诗词就被吓坏了,难倒了,要激发他们学习古诗的兴趣。怎样提高小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呢?作为一个老师,特别是小学低年级教师,尽管小学生在这一阶段正是知识的旺盛期,但也不能一味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填塞,以为越多越好。相反,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针对自己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教学策略,如此才能事倍功半。

低年级的学生对于理解都是比较直观的,他们对于电视上的动漫画非常喜欢,因为喜欢,他们对于动漫画的内容也记得特别牢固。因此,我们认为在教学古诗词的时候,尽量从插图、动画入手感知诗意。这些图往往从某些角度揭示了诗意,教师必须充分地利用“图资源”。教学时,可先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在观图中让学生了解诗歌大意。还可以充分丰富的网络资料源,下载了许多动画古诗,让学生在看动画中学古诗。图、文、声、形并茂,孩子们乐意看,乐意学。有了直观的画面和意境,学生就一目了然,不用太多的解释了。古诗都是比较短小,孩子读起来比较容易。他们在明白了诗意以后,孩子就能很好地把古诗琅琅上口地背诵出来了。

二.趣味性原则

古诗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形式,我们可以按照其自身的特点,赋予古诗活泼有趣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全方位地体验古诗的妙处。

我们可以给古诗配上曲调,让学生唱一唱。诗讲究平仄,押韵、对仗,比散文更凝练,更有音乐性和节奏美,因而古人读诗多重视吟诵,摇头晃脑读诗歌是符合这种形式自身规律的。他可以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对古诗词的诵读兴趣。也可以拿出画笔,让学生画一画山水田园诗,大多借景抒情,因而比较含蓄,但意象丰富。如果根据古代田园诗的这一特点,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画出来,通过线条、色彩、构图,直观形象地体验诗中的美景、深情,就解决了因内涵而难懂的问题,

也是非常好的创意。

还可以编成故事,让学生说一说。由于古诗的语言要求凝练,诗中会有大量的留白。因了这一点,也就给古诗以无限的张力,给读者以巨大的想像空间。想象力是人的最重要的素质之一,我们应该利用诗歌的优越条件来达到训练的目的。甚至改成剧本,让学生演一演。古诗有意象,叙事诗还有情节,虽然是简单的,但也适宜于讲述甚至宜于表演。而且有些古诗本身很有趣,只要稍作改变就成了剧本。那么我们不妨使它成剧本,让学生表演一下。

三.实践性原则

孩子都喜欢展示自己的才能,把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展示出来。我们利用各种的形式去样孩子去展示自己,去展示古诗。开学初对于每个年级要诵读的古诗有了明确的规定,在小学阶段,刚好把语文新课程要求的小学生必背的古诗70篇背诵完。平时我们学校在指导学生诵读古典诗文时,首先做到时间落实,每天利用晨读让学生背诵。其次是采取多种措施,组织实施。学校在开展诗文诵读活动中,想方设法提高学生诵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学校、班级先后开展了古诗接龙、古诗吟唱、诵读会、“背诵大王”、诗文表演、诗配画、诗文接力擂台赛等活动,还组织了古诗绘画的比赛,这些活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学生乐于接受,不把诵读古诗文当作是一种负担。

每个学期末,学校还组织了各班诵读背诵古诗的比赛,由教师轮流去各班抽检古诗的诵读情况,这样使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都有了诵读古诗的激烈的竞争意识,他们都乐意去读,去学,去表现自己。在这样的气氛中,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了。

四.大概性原则

对于小学生来说,初步感知诗意是学习一首古诗的起始,因而,其认识是粗浅的、表层的、概略的。这时教师应该允许学生“不求甚解”,不必提过高的要求,在教学中,只要引导学生感受古代文人笔下所描写的自然景物的美,调动学生去想象,去置身于作者所描绘的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之中。在低年级校本教材所选的的古诗中,那些名山秀岳、辽阔草原、迷蒙烟雨、小桥流水、落叶残花,无一不向人们展示出一幕幕美景。我们不要求学生能逐字解释,他能大概说出诗意,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即可。今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阅历的增加,对每

一首诗的理解自然会更加深刻。

(作者:杨夕萍)

2020年部编本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背诵(共24首)

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画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悯农(其一)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悯农(其二)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 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马诗 唐李贺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别董大 唐高适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九年级语文题库 九年级古诗词阅读练习

古诗词阅读练习 对这十首古诗词的要求是: 1.理解词义和句意。 2.划分朗读节奏。 3.欣赏词语和句子。 4.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5.体会诗词的语言和写法。 十首古诗词典型试题: (1)《望岳》 1.用“∕”划出下面的诗词的朗读节奏。(每句只能划分两次)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解释下面句中加着重号词的意思。 ①决眦入归鸟眦:②一览众山小小: 3.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4.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作赏析 5.选出对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此句写近望所见,未了,有绵绵不尽之意。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秀美,是虚写,下句写泰山的高大,是实写。 C、"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富有哲理,表达作者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2)《钱塘湖春行》 1.这首诗以_________为线索,描写了西湖________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感情。第______句和第______句是颔联,______联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用“∕”划出下面诗词的朗读节奏。(每句只能划分三次)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解释下面句中加着重号词的意思。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暖树: ②最爱湖东行不足不足: 4.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任选两个),并加以品析。 5.这首诗的第二联和第三联分别从怎样的角度描写钱塘湖初春景色? 6.概括这首诗的主旨。

7.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写出这首诗中押韵的字。 2.诗中写“杨花”的作用是什么? 3.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景。“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飘零,子规啼叫。诗人撷取这两种景物加以描写,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 B.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同情和关切。 C.这首诗想像丰富而奇特。 D. 因为李白和王昌龄一样,都是不得志,所以说是“愁心”。 (四)《使至塞上》 1.用“∕”划出下面诗词的朗读节奏。(每句只能划分两次)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五)江城子密州出猎 1.用“∕”划出下面诗词的朗读节奏。(每句只能划分两次) 会挽雕弓如满月 2.解释下面句中加着重号词的意思。 ①老夫聊发少年狂聊: ②会挽雕弓如满月会: 3.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有人认为这首词的词眼为“狂”字,你是否同意?试作简要赏析。 5.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必背古诗词

宋代: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宋代: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强烈推荐】小学六年级语文古诗文训练(含参考答案)

1、春雨常常是历代诗人们吟颂的对象。“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你像牛毛,像花针,伴着温和的春风,打在身上将湿未湿。此刻,我想到了唐代诗人韩愈的一句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还想到了另一位唐代诗人杜甫的一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三句诗都写出了春雨悄无声息,细细密密的特点。春雨也有不高兴的时候。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也有突如其来的,令许多花儿“绿肥红瘦”的春雨,如“昨夜雨 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诗人贺知章的眼里,春风是巧夺天工的裁缝,而在我最喜欢的是和风细雨,“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 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刚刚开始开放的荷花,亭亭玉立,令人喜爱,而盛开的荷花却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到“荷尽已无擎雨盖”的时候,预示着夏天已进入尾声了。 4、按要求写诗句: (1)秋“霜”:“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2)秋“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秋“月”:“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4)秋“露”:“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5、“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文天祥说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陆游临终前还告诫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王昌龄发出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满脸豪情,而丘逢甲在万紫千红的春天却这样悲叹“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岳飞则怒发冲冠,仰天长啸“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6、“酒”与中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酒能消愁,曹操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酒能使人心旷神怡,李白说:“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酒能增进友谊,王维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出了庐山的多姿多彩,“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写出了敬亭山的百挑不厌。 8、儿童是那样天真可爱。“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写出了儿童捕蝉前的专注,“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写出了垂钓时怕鱼儿吓走时的担心;“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写出了儿童放风筝时的天真,“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写出了儿童剥莲蓬时的稚态,“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写出了儿童模仿大人种瓜时的讨人喜欢的样子。我还想到了描写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汇总二(人教版)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汇总二(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下册古诗汇总二(人教版) 31、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32、宿新市徐公店 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33、画眉鸟 宋•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34、春日 宋•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3、秋月 宋•程颢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 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

36、春暮 宋•曹幽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荫冉冉遍天涯。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处处蛙。 37、春游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 38、赠外孙 宋•王安石 南新长凤凰雏,眉目分明画不如。 年小从他爱梨栗,长成须读五车书。 39、纵笔 宋•苏轼 寂寂东坡一病翁,白须萧散满霜风。小儿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 40、春宵 宋•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41、蚕妇 北宋•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42、寻胡隐君 明•高启 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 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 43、就义诗 明•杨继盛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44、首夏中行吟 明•祝允明 梅子青,梅子黄。菜肥麦熟养蚕忙。僧过岭看茶老,村女当炉煮酒香。 4、村居 唐•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46、安宁道中即事 清•王治 夜春雨润垂杨,春水新生不满塘。日暮平原风过处,菜花香杂豆花香。 47、十二月十五日夜 清•袁枚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课外古诗文阅读训练题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古诗文阅读训练题 一、阅读下列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途经秦始皇墓(唐)许浑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是() A.这是一首怀古咏史诗,抒发了诗人途径秦始皇墓时的感想。 B.一、二句先写秦始皇墓气势宏大如生前煊赫声势,后写其覆灭迅速,两者形成讽刺性鲜明对比。 C.三、四句写汉文陵普普通通而普通人纷纷拜祭,表现对汉文帝谦和、仁爱和俭朴的敬仰。 D.诗中的“崩”既指秦始皇已死,又指秦王朝迅速灭亡,还指秦始皇墓因年代久远已经崩塌。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 A.这首诗主要采用对比手法,通过对比抒发诗人情感。 B.诗歌后两句笔锋突转,诗作旋即别开生面,令人称绝。 C.全诗感情激烈,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D.全诗语言犀利,用词准确,在浓墨重彩的笔触中显示出厚重的力量。 (二)北山(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 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注释】排闼:把门挤开直撞进来。 3、下列对两首诗中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北山》中一、二句写春天来了,绿水涨满湖河及水塘,让人感到春水盈盈,春意浓浓。 B.《北山》中三、四句,叙述诗人因长时间欣赏落花及芳草以致回去得太晚。C.《书湖阴先生壁》中一、二句写自然环境,点明湖阴先生住处的清雅幽静。D.《书湖阴先生壁》中三、四句写碧绿的水环绕着田地,高山也急迫地把绿色送给人们看。 4、下列对两首诗的艺术特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山》一诗意境宁静明丽,表现诗人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 B.《书湖阴先生壁》诗歌格调新鲜活泼,表现了春天山水风光带给人的美好享受。C.两首诗都运用拟人手法,把自然景物状写得生动可爱。 D.两首诗都写景抒情,将生动的描写和热烈的抒情、议论有机融合在一起。 (三)恨别(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5、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A.首联领起“恨别”,“四千里”写了战乱之久,“五六年”写了离家之远。B.颔联中“草木变衰”写出了草木的盛衰变易,与下一句“老”相呼应,暗比自己的飘零憔悴。 C.颈联通过宵立昼眠,忧而反常的生活细节描写,曲折地表达了诗人思家忆弟

九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言文

九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言文 【导语】以下是xx为您整理的九年级上册语文古诗文言文,供大家学习参考。 一、沁园春——雪 1936年2月7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二、陈涉世家——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上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

“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胜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三、【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生,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生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2020年九年级语文专项练习—古诗词阅读练习

2020年九年级语文专项训练 古诗词阅读练习 对这十首古诗词的要求是: 1.理解词义和句意。 2.划分朗读节奏。 3.欣赏词语和句子。 4.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5.体会诗词的语言和写法。 十首古诗词典型试题: (1)《望岳》 1.用“∕”划出下面的诗词的朗读节奏。(每句只能划分两次)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解释下面句中加着重号词的意思。 ①决眦入归鸟眦:②一览众山小小: 3.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4.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作赏析 5.选出对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此句写近望所见,未了,有绵绵不尽之意。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秀美,是虚写,下句写泰山的高大,是实写。 C、"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富有哲理,表达作者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2)《钱塘湖春行》 1.这首诗以_________为线索,描写了西湖________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感情。第______句和第______句是颔联,______联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2.用“∕”划出下面诗词的朗读节奏。(每句只能划分三次)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解释下面句中加着重号词的意思。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暖树: ②最爱湖东行不足不足: 4.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任选两个),并加以品析。 5.这首诗的第二联和第三联分别从怎样的角度描写钱塘湖初春景色?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古诗文(全)

10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沈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1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

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2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语文古诗文训练(含参考答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古诗文训练 1、春雨常常是历代诗人们吟颂的对象。“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你像牛毛,像花针,伴着温和的春风,打在身上将湿未湿。此刻,我想到了唐代诗人韩愈的一句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还想到了另一位唐代诗人杜甫的一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三句诗都写出了春雨悄无声息,细细密密的特点。春雨也有不高兴的时候。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也有突如其来的,令许多花儿“绿肥红瘦”的春雨,如“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诗人贺知章的眼里,春风是巧夺天工的裁缝,而在我最喜欢的是和风细雨,“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 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刚刚开始开放的荷花,亭亭玉立,令人喜爱,而盛开的荷花却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到“荷尽已无擎雨盖”的时候,预示着夏天已进入尾声了。 4、按要求写诗句: (1)秋“霜”:“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2)秋“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秋“月”“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4)秋“露”“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5、“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文天祥说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陆游临终前还告诫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王昌龄发出了“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满脸豪情,而丘逢甲在万紫千红的春天却这样悲叹“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岳飞则怒发冲冠,仰天长啸“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6、“酒”与中华文化结下了不解之缘,酒能消愁,曹操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酒能使人心旷神怡,李白说:“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酒能增进友谊,王维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出了庐山的多姿多彩,“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写出了敬亭山的百挑不厌。 8、儿童是那样天真可爱。“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写出了儿童捕蝉前的专注,“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写出了垂钓时怕鱼儿吓走时的担心;“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写出了儿童放风筝时的天真,“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写出了儿童剥莲蓬时的稚态,“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写出了儿童模仿大人种瓜时的讨人喜欢的样子。我还想到了描写儿童的这样一句诗“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 1. 读诗歌填空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这首诗里“汗”和“餐”,它们有共同的韵母,是______。 (2)这首诗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 2. 课内阅读。 我一天一天地长大, 一本又一本新书充实了我的书橱。 让人们去追寻飘渺的奇花异草吧, 我却在书林中挖掘到无穷的宝藏。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充实—______ 追寻—______ 无穷—______ (2)从这一段中,你可以看出来小作者对书的态度是() (3)“无穷的宝藏”指的是什么? 3. 默写古诗《春日偶成》并完成习题。 春日偶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古诗默写完整。 (2)这首诗是______代诗人______所写,写的是______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对______的热爱之情。 (3)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是______。 4.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做早操 太阳公公起得早,我们一起做早操。 小朋友们排好队,小鸟也来凑热闹。 踢踢腿,弯弯腰,伸伸胳膊跳一跳, 闭上眼睛深呼吸,早上空气真是好。

(1)儿歌中“我们”做操是在______(什么时间)。(2)连一连。 弯弯______ 腿 伸伸______ 腰 踢踢______ 胳膊 (3)小朋友是怎样做早操的?用“______”画出。 5. 读儿歌,回答问题。 向日葵,花儿黄, 一天到晚朝太阳。 盘儿大,籽儿壮, 从不骄傲把脸仰。 (1)这首儿歌有______话。 (2)这首儿歌写的是什么植物? (3)它的花是什么颜色?请在儿歌中圈出来。 (4)看图写一句话。 6. 我能阅读儿歌,回答下面的问题。 太阳 大海上,太阳是从水里跳出来的。 草原上,太阳是从草里冒出来的。 森林里,太阳是鸟儿唱出来的。 山村里,太阳是雄鸡_____出来的。 哦,美丽的世界, 是太阳照出来的。 (1)这首儿歌有______句话。 (2)儿歌写了哪几个地方?在文中找出来。 (3)连一连。 大海(hǎi)上的太阳______ ①唱(chàng)出来的 草原(yuán)上的太阳______ ②跳(tiào)出来的 森(sēn)林里的太阳______ ③冒(mào)出来的 (4)我能选出合适的动词,填在文中横线上。(填序号)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中考阅读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古诗词中考阅读 一、《关雎》 1.作者作品介绍 1)《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总集。收集了约500年间的诗歌,共篇,也称“”。原称“诗”,汉代始称 《诗经》,儒家经典之一,编定者相传是——孔子。《诗经》六义: 。汉武帝将称为五经。 2)《关雎》选自,是“周南”里的第一首诗,也是《诗经》的第一篇。 2. 理解词义和句义 1)词义关关洲窈窕 淑好逑荇菜流 寤寐寤寐思服 友辗转芼乐 2)成语①窈窕淑女 ②求之不得 ③辗转反侧 3)句义①关关雎鸠 ②左右流之 ③琴瑟友之 ④钟鼓乐之 3.划分朗读节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4.欣赏词语和句子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开篇起兴,写鸠鸟和鸣,象征男女欢爱,又给诗歌染上了一层浓浓的欢乐氛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文,写出河边偶遇,爱慕之情油然而生。 2)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描写求之不得彻夜不寐的状态,抒发强烈的相思之苦。 3)“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写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也就是他想像结婚时的热闹情景。体现了健康明朗的情调。 5.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1)第一章:河边邂逅,一见钟情。第二章:写男子追求时日夜不安的苦闷和焦灼的心情。第三章:写男子对采荇菜的姑娘的深切思慕和美好愿望。 2)全文内容情感:写的是一男子对一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6.体会诗词的语言和写法 1)这首诗抒发的情感健康明朗,生动质朴,率直而细腻,淳朴而自然。 2)着重于“叙事”,我们从诗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小伙子从爱上“窈窕淑女”到追求她,追求不到又在幻想中得到她这样一条线索。 3)“兴”的手法 4)运用重章叠句形式,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7、关雎《诗经》 译文:关关鸣叫的水鸟,栖居在河中沙洲。善良美丽的姑娘, 好男儿的好配偶。 长短不齐的荇菜, 在船左右两旁捞。善良美丽的姑娘,醒来做梦都想她。思念追求不可得,醒来做梦长相思。悠悠思念情意切,翻来覆去难入眠。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采。善良美丽的姑娘,弹琴鼓瑟亲近她。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取。善良美丽的姑娘,敲钟击鼓取悦她。赏析:比兴手法,表现了古代青年对爱情婚姻的大胆执着追求,感情坦率、朴实。 二、《蒹葭》 1.作者作品介绍: 《蒹葭》选自,是一首爱情诗。 2.理解词义和句义 1)词义蒹葭苍苍伊人

九年级上册所有古诗词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所有古诗词 望江南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

多愁。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课外古诗词背诵 观刈麦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月夜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

新透绿窗纱。 商山早行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卜算子·咏梅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破阵子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浣溪沙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醉花阴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小学语文古诗词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古诗词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5分)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A、悲伤 B、伤悲 C、忧伤 2、晏殊的《浣溪沙》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 A 、似曾相识鸟归来B、似曾相识雁归来C、似曾相识燕归来 3、《七步诗》的作者是。 A、曹操 B、曹丕 C、曹植 4、杜甫的《春夜喜雨》中的“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 A 、花重绵阳城B、花重锦州城C、花重锦官城 5、“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 A 、《游园不植》B、《春望》C、《春夜喜雨》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的诗句。 A 、王勃B、李白C、王维 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是文天祥的诗句。 A 、汉青B、汗青C、汗清 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是王昌龄的诗句。 A 、阴山B、边关C、燕山 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坐”的意思是。 A 、因为B、坐下C、座位 10、杜牧的《江南春》中的“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 A、多少楼台烟波中 B、多少楼台风雨中 C、多少楼台烟雨中 1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的诗句。

A 、王维B、王之涣 C 、王勃 12、《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元代的。 A、张养浩 B、马致远 C、元好问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出自。 A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B、王昌龄《出塞》C、杜牧《江南春》 1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 A 、春色B、梨花C、雪景 1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的《无题》。 A 、李贺B、李清照C、李商隐 1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天际流。“出自杜甫的。 A、《茅屋为秋风所破》B 、《登高》C、《蜀相》 17、“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的诗句。 A 、岳飞B、辛弃疾C、陆游 18、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着春泥更护花。“中的“红”指的是。 A、红色 B、红花 C、树叶 19、“海上生明月。共此时”是张九龄的诗句。 A 、天地B、天下C、天涯 2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的《别董大》。 A、高适 B、王昌龄 C、王勃 2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君“指的是。 A 、李延年 B 、李龟年C、李贺 22、“别时容易见时难“和”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作者分别是。 A、李煜、柳永 B、柳永、李清照 C、李煜、李商隐

【精品初中语文试卷】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北京市各区九年级期末语文试卷分类汇编 古诗文阅读+答案

北京市各区2020届初三期末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 2020东城期末 (二)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10-11题。(共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0.古人认为:“诗者,吟咏情性也。”意思是诗歌创作要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刘禹锡的这首诗,颔联就借典故,既表达了他对故人的怀念之情,又抒发了他对_①的感慨;尾联则点明酬答之意,既表达了他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体现了他②的精神。(2 分) 11.白居易在《刘白唱和集解》中称赞“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联“神妙”。请简析这一联诗句好在哪里。(2 分) 答: 10.【答案】①岁月流逝,人事变迁②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解析】本题为赏析填空题。诗中所表达情感较复杂,综合全诗可以看出,诗歌的基调从低沉愤懑到高昂乐观,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颔联借“闻笛赋”这个典故映射出作者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也流露出对旧友的不尽思念,抒发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尾联点明了酬赠的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酬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结合以上诗句赏析同学们便可得出结论。 11.【答案】①哲理方面: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②情感方面:情感由先前的伤感低沉转变为慷慨激昂,表现了乐观的精神。 【解析】本题为诗句赏析题,可以从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景、情、理相结合的角度来评析。结合诗句具体内容与本诗的表现手法等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2020西城期末 2020海淀期末 1 / 8

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十首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十首 1、观刈麦(白居易) 2、月夜(刘方平) 3、商山早行(温庭筠) 4、卜算子·咏梅(陆游) 5、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晏殊) 6、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苏轼) 7、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 8、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 9、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10、朝天子·咏喇叭(王磐) 1、观刈麦(白居易) 一.原文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二、译文 庄稼人很少空闲日子,五月里家家加倍繁忙。 昨夜间一场南风吹过,那小麦铺满陇沟焦黄。 妇女们担着竹筩粟饭,孩童们提着瓦罐浆汤。 前行后撵去送晌到田里,小伙子们正操劳在南冈。 两脚蒸腾着暑天的土气,脊梁灼烤着火般的太阳。 力气耗尽了也不觉得热,只是贪图这夏日好天长。 更有那些穷苦的婆娘,抱着婴儿在他们一旁。

右手去捡那丢掉的麦穗,左臂悬挎着破烂的扁筐。 听她们相互间三言两语,禁不住引起我无限悲伤: “俺家的收成全缴了税,拾这点漏儿压压饥荒。” 如今我有什么功劳德行,从来也不从事农耕蚕桑。 从九品吃禄米足三百石,成年价到头来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好不暗自惭愧,整天到晚怎也不能遗忘。 三、解词 1、选自《白居易集》。刈(yì):割。 2、陇:同“垄”,这里指农田中种植作物的土埂。 3、妇姑荷箪食:妇女们担着用竹篮盛的饭。妇姑:媳妇和婆婆,这里泛指妇女。 荷:肩挑。 4、童稚携壶浆:小孩子提着用壶装的汤与水。 5、饷田:给在田里劳动的人送饭。 6、丁壮:丁壮:青壮年男子。 7、足蒸暑土气: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 8、背灼炎天光: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9、秉遗穗:拿着从田里拾取的麦穗。秉,拿着。 10、输税:缴纳租税。 11、曾不事农桑:一直不从事农业生产。曾:一直、从来。事:从事。农桑:农 耕和蚕桑。 12、吏禄三百石:当时白居易任周至县尉,一年的薪俸大约是三百石米。石:古 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13、岁晏:年底。晏,晚。 2、月夜(刘方平) 一.原文

小升初语文古诗文阅读讲解与训练

能力要求: 1、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古诗文。 2、阅读古诗文能掌握相关的文学常识,大体把握文章的意思,领悟有一定内涵的词句。 3、能结合相关语句,想像古诗文描述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初步鉴赏古诗文作品。 4、能正确、有感情地诵读古诗文,注意通过声调、节奏等体味、表现作品内容和情感。 5、注重古诗文的积累。 要点串讲: 古诗文,简单地说就是指用古时候的语言写成的文章。在本书中包括古代短文、古诗、词等相关内容。它是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一笔宝贵财富,学习古诗文,不但可以开阔视野,增进知识,陶冶情操,丰富想像,同时还能丰富语言,提高文学素养。那么,怎样进行古诗文的学习呢?让我们通过讲解来认真地体会。 1、必要的文学常识: 古诗:我们这里泛指的是唐代形成的律诗与绝句的通称。它在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方面都有严格地规定,主要类别有律诗和绝句,绝句每首四句,律诗每着八句,十句以上称为长律或排律。在我们小学的范围涉及的多为绝句,如:《早发白帝城》、《游子吟》等,有五言和七言之分,而《春夜喜雨》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则为律诗。 词:是一种抒情诗体,是配合音乐可以歌唱的诗句。由于它句长短不同的特点,也被称为“长短句”。每首词都有一个调名。如《卜算子》、《水调歌头》等,称为词调或词牌。它表明这首词写作时所依据的曲调乐谱,并不就是题目。词以分两片的为最多,称为上、下片或上、下阕。 以上的内容我们在学习中能够了解就可以,而古诗文的作者,出生的朝代,以及该作者的基本情况和其他相关作品等则要求我们重点掌握。 2、正确的阅读方法: 作为诗词的阅读应该做到:理解古诗时,要能够运用相关的工具书或资料,从不同角度把握古诗内容,如抓住诗题、当时的朝代背景、作者的境遇、重点的词、句等,更有效地方法是想像诗中描绘的画面场景,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并通过反复地诵读,较好地领会作品的意境。 古文的阅读要注意:首先要通览全文,初步领会文章的大意;然后可以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逐字逐词地推敲句意;最后结合上下文和贯穿的句意,理出全文的大意。重点要掌握个别重点词、句的意思。 3、加强诵读和积累:古诗文的诵读和积累是我们走近中华传统文化,品味古代精典文学的有效途径。加强诵读的练习,有助于我们理解文章词句的含义,体会文章所描绘的意境,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积累古诗文,可以丰富语文素养,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1. 阅读儿歌,完成练习。 捉迷藏 小动物,捉迷藏, 都想藏个好地方。 黄狗藏进油菜花, 绿鸭藏进嫩稻秧, 火狐藏进红叶林。 只有黑猪无主张, 一头钻进梨花丛, 结果最先被捉到。 原因到底在哪里? 请你动脑想一想。 (1)儿歌中写了哪些小动物在玩捉迷藏? (2)它们分别藏在哪里了? (3)黑猪最先被捉到是因为______ 2. 快乐阅读 我的小窗口 我的小窗口, 好像是画框, 春夏到秋冬, 四季变花样。 春天桃花开, 夏天麦穗黄, 秋天大雁向南飞, 冬天大雪白茫茫, 一年四季好风光。 (1)我的小窗口像什么? (2)读儿歌,连一连。 春天______ 麦穗黄 夏天______ 桃花开 秋天______ 大雪白茫茫 冬天______ 大雁向南飞 (3)我的小窗口美吗?为什么? 3. 阅读儿歌,回答问题。 正月初一春节到,吉祥如意乐陶陶。 正月十五元宵节,舞起龙灯踩高跷。

清明时节雨纷纷,郊游踏青把墓扫。 (1)这段儿歌一共有______句话。 (2)元宵节这一天,人们会干什么呢?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 (3)扫墓是节的习俗。() (4)文中提到的节日是按照什么顺序安排的?() 4. 诗歌鉴赏 “金沙水______云崖暖,大渡桥______铁索寒。” (1)把诗句缺少的字补充完整。 、 (2)在诗句中,两个长征途中感人的故事是和。 (3)给诗句选择正确的解释() 5. 重点段落品析。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______。 (2)“小荷才露尖尖角”中“小荷”指的是:______,这一句的意思是:______。 6. 读诗歌填空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这首诗里“汗”和“餐”,它们有共同的韵母,是______。 (2)这首诗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_。 7. 重点段落品析。 明月,疑是霜, 举头望,低头。 (1)把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______。 8. 古诗阅读 材料一: 忆江南(其一)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