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7章波形发生电路习题及习题解答分析

第7章波形发生电路习题及习题解答分析

第7章波形发生电路习题及习题解答分析
第7章波形发生电路习题及习题解答分析

7-1

判断下面所述的正误

1. 串联型石英晶体振荡电路中,石英晶体相当于一个电感而起作用。 ( )

2. 电感三点式振荡器的输出波形比电容三点式振荡器的输出波形好。 ( )

3. 反馈式振荡器只要满足振幅条件就可以振荡。 ( )

4. 串联型石英晶体振荡电路中,石英晶体相当于一个电感而起作用。 ( )

5. 放大器必须同时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和振幅条件才能产生自激振荡。 ( )

6. 正弦振荡器必须输入正弦信号。 ( )

7. LC 振荡器是靠负反馈来稳定振幅的。 ( )

8. 正弦波振荡器中如果没有选频网络,就不能引起自激振荡。 ( )

9. 反馈式正弦波振荡器是正反馈一个重要应用。 ( )

10. LC 正弦波振荡器的振荡频率由反馈网络决定。 ( )

11. 振荡器与放大器的主要区别之一是:放大器的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频率相同,

而振荡器一般不需要输入信号。 ( )

12. 若某电路满足相位条件(正反馈),则一定能产生正弦波振荡。 ( )

13. 正弦波振荡器输出波形的振幅随着反馈系数F 的增加而减小。 ( ) 7-2 并联谐振回路和串联谐振回路在什么激励下(电压激励还是电流激励)才能产生负斜率

的相频特性?

解:并联谐振回路在电流激励下,回路端电压V

的频率特性才会产生负斜率的相频特性,如图(a)所示。串联谐振回路在电压激励下,回路电流I

的频率特性才会产生负斜率的相频特性,如图(b)所示。

7-3 电路如题7-3图所示,试求解:(1)R W 的下限值;(2)振荡频率的调节范围。

题7-3图

解:(1) 根据起振条件

''2,2f W W R R R R k +>>Ω 故R w 的下限值为2k Ω。

(2) 振荡频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0max 11 1.62f kHz R C π=

≈, 0m i n 1211452()f Hz R R C π=≈+ 7-4 在题7-4图所示电路中,已知R 1=10k Ω,R 2=20k Ω,C = 0.01μF ,集成运放的最大输出电

压幅值为±12V ,二极管的动态电阻可忽略不计。(1)求出电路的振荡周期;(2)画出u O 和u C 的波形。

题7-6图 解7-6图

解:(1)振荡周期: 12()ln 3 3.3ms T R R C ≈+≈

(2)脉冲宽度:11ln 3 1.1T R C mS ≈≈

∴u O 和u C 的波形如解7-6图所示。

7-5 试判断如图所示各RC 振荡电路中,哪些可能振荡,哪些不能振荡,并改正错误。图中,

C B 、C C 、C E 、C S 对交流呈短路。

解:改正后的图如图所示。

(a) 为同相放大器,RC移相网络产生180?相移,不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因此不振。改正:将反馈线自发射极改接到基极上。

(b) 中电路是反相放大器,RC移相网络产生180?相移,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可以振荡。

(c) 中放大环节为同相放大器,RC移相网络产生180?相移,不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因此不振。改正:移相网络从T2集电极改接到T1集电极上。

(d) 中放大环节为反相放大器,因为反馈环节为RC串并联电路,相移为0?,所以放大环节

应为同相放大。改正:将T1改接成共源放大器。

7-6分别标出题7-6图所示各电路中变压器的同名端,使之满足正弦波振荡的相位条件。

(a) (b)

(c)(d)

题7-6图

解:题7-6图所示各电路中变压器的同名端如题7-6解图所示。

(a) (b)

(c) (d)

题7-6解图

7-7试判断下图所示交流通路中,哪些可能产生振荡,哪些不能产生振荡。若能产生振荡,则说明属于哪种振荡电路。

解:

不振。同名端接反,不满足正反馈;

能振。变压器耦合反馈振荡器;

不振。不满足三点式振荡电路的组成法则;

能振。但L2C2回路呈感性,ωosc ω2,L1C1回路呈容性,ωoscω1,组成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

能振。计入结电容C b'e,组成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

能振。但L1C1回路呈容性,ωoscω1,L2C2回路呈感性,ωoscω2,组成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

7-8试画出下图所示各振荡器的交流通路,并判断哪些电路可能产生振荡,哪些电路不能产生振荡。图中,C B、C C、C E、C D为交流旁路电容或隔直流电容,L C为高频扼流圈,偏置电阻R B1、R B2、R G不计。

解:画出的交流通路如图所示。

(a)不振,不满足三点式振荡电路组成法则。

可振,为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

不振,不满足三点式振荡电路组成法则。

可振,为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发射结电容C b'e为回路电容之一。

可振,为电感三点式振荡电路。

不振,不满足三点式振荡电路组成法则。

7-9试改正如图所示振荡电路中的错误,并指出电路类型。图中C B、C D、C E均为旁路电容或隔直流电容,L C、L E、L S均为高频扼流圈。

解:改正后电路如图所示。

图(a)中L改为C1,C1改为L1,构成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

图(b)中反馈线中串接隔值电容C C,隔断电源电压V CC。

图(c)中去掉C E,消除C E对回路影响,加C B和C C以保证基极交流接地并隔断电源电压V CC;L2改为C1构成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

7-10在下图所示的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中,已知L = 0.5 μH,C l = 51 pF,C2 = 3300 pF,C3 =(12 ~ 250)pF,R L = 5 kΩ,g m = 30 mS,C b'e = 20 pF,β足够大。Q0 = 80,试求能够起振的频率范围,图中C B、C C对交流呈短路,L E为高频扼流圈。

解:在L E 处拆环,得混合Ⅱ型等效电路如图所示。

由振幅起振条件知,i L m 1ng g n

g +'>

(1) 式中015.0211='+=C C C n ,其中mS 301pF 3320m e e b 22===+=''g r C C C ,。 代入(1),得 mS 443.0L

<'g 由eo

L L 11R R g +=',得k Ω115.4eo >R 则能满足起振条件的振荡频率为rad/s 109.1026o

eo ?>=LQ R ω。 由图示电路知,2

1213C C C C C C '+'+=∑。 当C 3 = 12pF 时,C ∑ = 62.23 pF ,rad/s 102.1791

6omax ?==∑LC ω

当C 3 = 250pF 时,C ∑ = 300 pF 。

可见该振荡器的振荡角频率范围ωmin ~ ωmax = (102.9 ~ 179.2) ? 106 rad/s ,

即振荡频率范围f min ~ f max = 16.38 ~ 28.52 MHz 。

7-11 试指出如图所示各振荡器电路的错误,并改正,画出正确的振荡器交流通路,指出晶体

的作用。图中C B 、C C 、C E 、C S 均为交流旁路电容或隔直流电容。

解:改正后的交流通路如图所示。

图(a)L 用C 3取代,为并联型晶体振荡器,晶体呈电感。

图(b)晶体改接到发射极,为串联型晶体振荡器,晶体呈短路元件。

7-12 电路如题7-12图所示,已知集成运放的最大输出电压幅值为±12V , u I 的数值在u O1的峰-

峰值之间。

(1) 求解u O3 的占空比与u I 的关系式;

(2) 设u I =2.5V ,画出u O 1、u O 2和u O 3的波形。

题7-12图

解:在题7-11图所示电路中,A l 和A 2组成矩形波一三角波发生电路。

(1) 在A 2组成的滞回比较器中,令32212323

0P O O R R u u u R R R R =?+?=++ 求出阈值电压:23

6T OM R U U V R ±=±?=± 在A l 组成的积分运算电路中,运算关系式为

22111()()O O O u u t t u t RC

=--+ 在二分之一振荡周期内,积分起始值:11()6O T u t U V =-=-,

终了值: 11()6O T u t U V =-=,212O OM u U V =-=-,

代入上式得: 5716(12)610102

T -=-

?-?-? 求出振荡周期: 20T mS =

求解脉冲宽度T 1: ∵11(),2I OM T T U U U RC =-?-?- ∴16600I U T +=

求解占空比:1612

I T U T δ+== (2) u O 1、u O 2和u O 3的波形如解图7-12 所示。

解图7-12

7-13 题7-13所示电路为某同学所接的方波发生电路,试找出图中的三个错误,并改正。

题7-13 题7-13解图

解:题7-13所示电路中有三处错误:(1)集成运放“+”、“?”接反;( 2 ) R 、C 位置接反;(3)输出限幅电路无限流电阻。改正后的电路如题7-13解图所示。

7-14 波形发生电路如题7-14图所示,设振荡周期为T ,在一个周期内1O Z u U =的时间为T l ,

则占空比为T l / T ;在电路某一参数变化时,其余参数不变。选择①增大、②不变或③减小填入空内:

题7-14图

当R 1增大时,u O 1的占空比将 ,振荡频率将 ,u O 2的幅值将 ;

若R W l 的滑动端向上移动,则u O 1的占空比将 ,振荡频率将 ,u O 2的幅值将 ;若R W 2的滑动端向上移动,则u O 1的占空比将 , 振荡频率将 ,u O 2的幅值将 。

解:设R W l 、R W 2在未调整前滑动端均处于中点,则应填入② ,① ,③;

②,① ,② ; ③ ,② ,② 。

7-15 在题7-14图所示电路中,已知R W l 的滑动端在最上端,试分别定性画出R W 2的滑动端在

上端和在最下端时u O 1和u O 2的波形。

解:u O 1和u O 2的波形如题7-15解图所示。

(a)R W 2滑动端在最上端 (b) R W 2滑动端在最下端

题7-15解图

7-16 电路如题7-16图所示。(1) 定性画出u O 1和u O 的波形;(2)估算振荡频率与u I 的关系式。

题7-16图

解:(1) u O 1和u O 的波形如解图P8.26 所示。

(2)求解振荡频率:首先求出电压比较器的阈值电压,然后根据振荡周期近似等于积分电路正向积分时间求出振荡周期,振荡频率是其倒数。

8T Z U U V ±=±=±;

11T I T U u T U R C

≈--; 12T I

U R C T u ≈; 10.6252I I T u f u U R C

≈= 题7-16解图

电路分析试题及其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一只标有额定电压20V、额定功率1W的灯泡。现接在10V的电源下使用,则其阻值为,实际电流是,实际消耗的功率为。 2、电流源IS=5A,r0=2Ω,若变换成等效电压源,则U=,r0=. 3、b条支路、n个节点的电路,独立的KCL方程数等于,独立的个KVL方程数等于。 4、三相四线制供电线路可以提供两种电压,火线与零线之间的电压叫做,火线与火线 之间的电压叫做。 5、正弦周期电流的有效值与最大值之间的关系是。 6、某一正弦交流电压的解析式为u=102cos(200πt+45°)V,则该正弦电流的有 效值U=_____________V,频率为f=H Z。当t=1s 7、线性电路线性性质的最重要体现就是性和性,它们反映了电路中激励与响应的内在 关系。 8、功率因数反映了供电设备的利用率,为了提高功率因数通常采用补偿的方法。 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每题1分,共10分) 1、受控源与独立源一样可以进行电源的等效变换,变换过程中可以将受控源的控制量 变异。() 2、叠加定理适用于线性电路,电压、电流和功率均可叠加。() 3、应用叠加定理和戴维宁定理时,受控源不能与电阻同样对待。() 4、电流表内阻越小,电压表内阻越大,测量越准确。() 5、含有L、C元件的正弦交流信号电路,若电路的无功功率Q=0,则可判定电路发生谐 振 。 ( ) 6、电压和电流计算结果得负值,说明它们的参考方向假设反了。() 7、电功率大的用电器,电功也一定大。()

Ω100s i 1H F 18、结点电压法是只应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对电路求解的方法。() 9、非正弦周期量的有效值等于它各次谐波有效值之和。() 10、实用中的任何一个两孔插座对外都可视为一个有源二端网络。()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阻值为25Ω,将其等分成五段,然后并联使用,则其等效电阻是() A.1/25Ω B.1/5Ω C.1Ω D.5Ω 2、两个同频率正弦交流电流i1、i2的有效值各为40A 和30A 。当i1+i2的有效值为10A 时,i1与i2的相位差是() A.0O B.180O. C.90O D.270O 3、在R 、L 、C 串联电路中,当总电流与总电压同相时,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ωL 2c =1 B.ωLC =1 C.ω2LC =1 D.ωLC 2=1 4、图示单口网络的等效电阻等于() (A)2Ω (B)4Ω (C)6Ω (D)-2Ω 5、图示电路中电阻R 吸收的平均功率P 等于() (A)12.5W (B)16W (C)32W (D)25W 6、示电路中电压u 等于() (A)4V (B)-4V (C)6V (D)-6V 7、图示谐振电路的品质因() (A)0.01 (B)1 (C)10 (D)100 8、5F 的线性电容的端口特性为() (A)i u 5=(B)i 5=ψ(C)q u 2.0= 9、端口特性为43+=i ψ的二端电路元件是()元件 (A)电感(B)电容(C)电阻 10、LC 并联正弦电流电路中, A I A I A I C L R 5,1,3===则总电流为()A 。 (A) 8(B)5 (C) 4 Ω 2Ω2- 2V + u -+

电路分析基础习题集与答案解析

电路分析基础练习题 @ 复刻回忆 1-1 在图题1-1 所示电路中。元件 A 吸收功率30W ,元件 B 吸收功率15W ,元件 C 产生功率30W ,分别求出三个元件中的电流I 1、I 2、I 3。 5V A I 15V B I 2 5V C I 3 图题1-1 解I 1 6 A,I 2 3 A ,I 3 6 A 1-5 在图题1-5 所示电路中,求电流I 和电压U AB 。 解I 4 1 2 1 A,U AB 3 10 2 4 4 39 V 1-6 在图题1-6 所示电路中,求电压U。 30V 5 U 2A 50V 1 I 2 5V 3 I 1 2 4V 图题1-6 图题1-7解50 30 5 2 U ,即有U30V 1-8 在图题1-8 所示电路中,求各元件的功率。 解电阻功率:P 3 P22 2 3 42 / 2 12 W, 3 8 W 2A 电流源功率:P2A 2(10 4 6) 0 ,2 P1 A 4 1 4 W 10V 4V 1A

电压源功率:P 10V 10 2 20 W, P 4V 4(1 2 2) 4 W 2-7 电路如图题2-7 所示。求电路中的未知量。 解U S 2 6 I 12 4 A 2 9 3 12 V I 0 2A I 2 I 3 I 3 P3/ U S12 / 12 1 A U S R eq 6 9 R3 I 0 2 R 4 / 3 1 12 12 13 / 3 A P312W 1 U S R eq I 12 36 13/ 3 13 图题2-7 2-9 电路如图题2-9 所示。求电路中的电流解从图中可知, 2 与3 并联,I 1 。 1 2 由分流公式,得 I 2 I 33 5 I1 5 1 1 A 1 3I 1 I 3 I 2 1V I 1 5I 1 3 所以,有 I 1 I 2I 3 3I 1 1 图题2-9 解得I 1 0.5 A 2-8 电路如图题2-8 所示。已知I1 3I 2 ,求电路中的电阻R 。 解KCL :I 1 I 2 60 I1 3I 260mA I 1 2.2k 解得I 1 R 为45 mA, I 215 mA. I 2R R 2.2 45 15 6.6 k图题2-8 解(a) 由于有短路线, (b) 等效电阻为 R AB 6 , R AB 1// 1 (1 1// 1) // 1 0.5 1.5 2.5 1.1 2-12 电路如图题2-12 所示。求电路AB 间的等效电阻R AB 。 3

电路分析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第一章

第一章习题 1.1 题1.1图示一段电路N ,电流、电压参考方向如图所标。 (1) 若1t t =时1()1i t A =,1()3u t V =,求1t t =时N 吸收的功率1()N P t 。 (2) 若2t t =时2()1i t A =-,2()4u t V =,求2t t =时N 产生的功率 ()P t 。 解:(1) 111()()()313 N P t u t i t W ==?= (2) 222()()() 414N P t u t i t W ==?-=- 1.2 题1.2图示一段直流电路N ,电流参考方向如图中所示,电压表内阻对测试电路的影响忽略不计,已知直流电压表读数为5V ,电流I 。 解: 10 25 P I A V -===- 1.3 题1.3图示一个3A 的理想电流源与不同的外电路相接,求3A 电流源三解: (a) 223218s P I R W ==?= 电流源输出功率 (b) 3515s P I V W ==?= 电流源输出功率 (c) 31030s P I V W ==?-=- 电流源吸收功率 1.4 题1.4图示某电路的部分电路,各已知的电流及元件值已标出在图中,求I 、s U 、R 。 解:流过3Ω电阻的电流为 12A+6A=18A 流过12Ω电阻的电流为 18A-15A=3A 流过电阻R 的电流为 3A-12A-5A=-14A 可得: I=-14A+15A=1A 18331290S U V =?+?= 151123 1.514 R ?-?= =Ω-

'28 I R -- 1.6 求题1.6图示各电路的开路电压。 解:(a) 20 10530OC U V A V =-?Ω=- (b) 开路时,流过8Ω电阻的电流为 9 31189A ?=+ 流过6Ω电阻的电流为 18 32189 A ?=+ 可得: 26184OC U V =?-?= (c) 开路时,8Ω电阻的电压为 8 208128 V ?=+ 2Ω电阻的电压为 5210A V ?Ω= 可得: 82100OC U V V V V =+-=

电路分析期末_复习题及答案

《电路分析》练习题 一、 填 空 题 1、由 理想电路 元件构成的、与实际电路相对应的电路称为 电路模型 ,这类电路只适用 集总 参数元件构成的低、中频电路的分析。 2、电路分析的基本依据是_两类约束 方程。 3、理想电压源输出的 电压 值恒定,输出的 电流 由它本身和外电路共同决定;理想电流源输出的 电流 值恒定,输出的 电压 由它本身和外电路共同决定。 4、在多个电源共同作用的 线性 电路中,任一支路的响应均可看成是由各个激励单独作用下在该支路上所产生的响应的 叠加 ,称为叠加定理。 5、自动满足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的电路求解法是 回路电流法 。 6、自动满足基尔霍夫第二定律的电路求解法是 节点电压法 。 7、图1所示电路中电流i = 2 A 。 图1 8、图2所示单口网络的短路电流sc i = 1 A 。 图2 9、图3所示电路中电压 u = -4 V 。 图3 10、图4所示单口网络的等效电阻= 2 Ω。 图4 11、动态电路是指含有__动态_____元件的电路,其电路方程是微分方程。 12、5F 的线性电容的端口特性为q u 2.0=。 Ω 16V Ω - 10V + u -+ Ω 4a b

13、端口特性为43+=i ψ的二端电路元件是__电感_____元件。 14、10Ω电阻和0.2F 电容并联电路的时间常数为___2____s 。 15、1Ω电阻和2H 电感并联一阶电路中,电感电压零输入响应为 t L e u 5.0)0(-+ V 。 16、RLC 并联正弦电流电路中,A I A I A I C L R 5,1,3===则总电流为___5____A 。 17、电流源t t i sc cos 8)(=A 与电阻Ω=2o R 并联单口网络向外传输的最大平均功率为__16_____W 。 18.如图5所示谐振电路,已知S U =100mv,则谐振时电压Uc = V 。 图5 19. 如图6所示电路,已知R=3Ω,L ω=1Ω ,I=10 A ,则R I = A 。 图6 20、将图7所示电压源等效为电流源时,其电流源=S I A ,内阻=s R Ω。 6Ω 图7 21、将图8所示电流源等效为电压源时,其电压源U s = V, 内阻=s R Ω。 2 6A

电路分析基础习题及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 练习题 @ 微笑、敷衍心痛。 1-1 在图题1-1所示电路中。元件A 吸收功率30W ,元件B 吸收功率15W ,元件C 产生功率30W ,分别求出三个元件中的电流I 1 、I 2 、I 3。 解 61=I A ,32-=I A ,63=I A 1-5 在图题1-5所示电路中,求电流I 和电压U AB 。 解 1214=--=I A ,39442103=?+?+=AB U V 1-6 在图题1-6所示电路中,求电压U 。 解 U +?-=253050,即有 30=U V 1-8 在图题1-8所示电路中,求各元件的功率。 解 电阻功率:12322 3=?=ΩP W , 82/422==ΩP W 电流源功率:0)6410(22=--=A P , 4141-=?-=A P W + -V 51 I A 2 I B - +V 5-+ - V 53 I C 图题1-1 Ω 3V 5-+-+ V 4Ω 1Ω 22 I 1 I - + - + Ω 5V 30A 2U - + V 50图题1-6 图题1-7 V 10Ω 3-+ Ω 2A 2A 1-+ V 4

电压源功率:2021010-=?-=V P W , 4)221(44=-+=V P W 2-7 电路如图题2-7所示。求电路中的未知量。 解 1262=?=S U V 3 4 9122== I A 112/12/33===S U P I A 3/1313/420=++=I A Ω== 12112 3R Ω===13 36 3/13120I U R S eq 2-9 电路如图题2-9所示。求电路中的电流1I 。 解 从图中可知,2Ω与3Ω并联, 由分流公式,得 1123553 I I I =?= 11 1 3==I A 所以,有 131321+=+=I I I I 解得 5.01-=I A 2-8 电路如图题2-8所示。已知213I I =,求电路中的电阻R 。 解 KCL :6021=+I I 213I I = 解得 451=I mA, 152=I mA. R 为 6.615 45 2.2=?=R k Ω 解 (a)由于有短路线,Ω=6AB R , (b) 等效电阻为 Ω=+=++=1.15 .25 .15.01//)1//11(1//1AB R 2-12 电路如图题2-12所示。求电路AB 间的等效电阻AB R 。 I 3 R Ω6Ω 9eq R S U A 22 I 3I W 123=P 图题2-7 V 1- + Ω 3Ω 1Ω 21 I 1 5I 图题2-9 2 I 3I Ω k 2.2R 0mA 62 I 1I 图题2-8

电路分析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练习题 @复刻回忆 1-1在图题1-1所示电路中。元件A 吸收功率30W ,元件B 吸收功率15W ,元件C 产生功率30W ,分别求出三个元件中的电流I 1、I 2、I 3。 解61=I A ,32-=I A ,63=I A 1-5在图题1-5所示电路中,求电流I 和电压U AB 。 解1214=--=I A ,39442103=?+?+=AB U V 1-6在图题1-6所示电路中,求电压U 。 解U +?-=253050 V 1-8在图题1-8所示电路中,求各元件的功率。 解电阻功率:123223=?=ΩP W , 82/422= =Ω P W 电流源功率: 电压源功率: 1(44=V P W 2-7电路如图题2-7所示。求电路中的未知量。 解1262=?=S U V 2-9电路如图题2-9 3 I 解得2-8电路如图题2-8所示。已知213I I =解KCL :6021=+I I 解得451=I mA,152=I mA. R 为 6.615452.2=?=R k ? 解(a)由于有短路线,R (b)等效电阻为 2-12电路如图题2-12所示。求电路AB 间的等效电阻AB R 。 A 3R U 3W 123=P Ω

解(a)Ω=+=++=75210//10)8//82//(6//6AB R (b)Ω=+=++=612//62)104//4//(64//4AB R 3-4用电源变换的方法求如图题3-4所示电路中的电流I 。 、(c) 解ab U 3-144-2用网孔电流法求如图题4-2?????=-++=-+-+=-+0)(31580 0)(4 )(32100)(4823312322211I I I I I I I I I I I 解得: 26.91=I A ,79.22=I A , 98.33-=I A 所以79.22==I I x A 4-3用网孔电流法求如图题4-3所示电路中的功率损耗。 解显然,有一个超网孔,应用KVL 即11015521=+I I 电流源与网孔电流的关系 解得:101=I A ,42=I A 电路中各元件的功率为 200102020-=?-=V P W ,36049090-=?-=V P 1806)10520(6-=??-=A P W ,5102+?=电阻P W 显然,功率平衡。电路中的损耗功率为740W 。 4-10用节点电压法求如图题4-10所示电路中的电压0U 。 解只需列两个节点方程 解得 501=U V ,802=U V 所以 1040500=-=U V 4-13电路如图题4-13解由弥尔曼定理求解 开关S 打开时: 20/140/120/30040/300-=+-=U 1Ω4I 6I 12I 2I 0V

电路分析第1章课后习题答案

1.1 在题1、1图中,五个元件代表电源或负载。电流与电压得正方向如图中所示,今通过实验测量得 知: 123123454,6,10,140,90,60,80,30I A I A I A U V U V U V U V U V =-====-==-=(1)试标 出各电流得实际参考方向与各电压得实际极性(可画另一图); (2) 判断哪些元件就是电源?哪些就是负载? (3) 计算各元件得功率,电源发出得功率与负载取用得功率就是否平衡? 4 5 1 3 2 4U 5U 1U 3 U 2 U 1 I 3 I 2I 4 5 1 3 2 4U 5U 1 U 3 U 2 U 1 I 3 I 2 I 题1、1图 图1、1b 各电压、电流得实际参考方向 (1) 试标出各电流得实际参考方向与各电压得实际极性(见图1、1b ); (2) 电源:元件1、2; 负载:元件3、4、5 (3) 各元件得功率: 111222333441552123451~5560,540,600,320,1805605406003201800 ==-==-======?++++=--+++=P U I W P U I W P U I W P U I W P U I W P P P P P 元件的功率依次: 说明电源发出得功率与负载取用得功率平衡。 1、4 题1、4图所示电路中,已知流入二端网络N 得电流I =4A ,电源电动势E 1=100V ,E 2=80V , I 2=2A, R 2=2Ω。试求电阻R 1大小及输入二端网络得功率。N 1 I 1 E U 1 R 3 I + - 2 E +- I 2 R 2 I 题1、4图 12111222 22422,1002802212,76764304I I I A U E I R E I R U R R U V P UI W =-=-==-=-?=-=-??=Ω=?==?=解:输入二端网络的功率: 1、13 电路如题1、13图所示,已知 1 2 R 3R 4 R ?1 2R 3R 4 R 3I 2I 4I E 12V E 题1、13图 解: 42333443312242333424 3212()1312I I I I R I R V I R R R I I I I I A I I I A I A I I =+?? +=???=+?=+=???? +=?=????==?? 224411A V I R I R V ∴=+=

电路分析试题及答案

电路分析试题及答案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电路分析期中练习题 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10小题,共20分) 1.已知接成Y 形的三个电阻都是30Ω,则等效?形的三个电阻值为( )。 A 、全是10Ω B 、两个30Ω一个90Ω C 、两个90Ω一个30Ω D 、全是90Ω 2. 电路如图所示,其网孔方程是: ? ??=+-=-04001003 2003002121I I I I 则CCVS 的控制系数r 为 A 、100Ω B 、-100Ω C 、50Ω D 、-50Ω 3.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流I 为( )。 A 、-2.5A B 、2.5A C 、-1.5A D 、1.5A 4. 如图所示,电路中理想电流源的功率为( )。 A 、30W B 、60W C 、20W D 、-20W 5. 如图所示,二端网络a 、b 端的等效电阻为( )。 A 、12Ω B 、36Ω C 、48Ω D 、24Ω 10 2A 10 10 +40V I

6.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阻1Ω吸收的功率为( )。 A 、1W B 、4W C 、9W D 、81W 7.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压U S 为( )。(提示:计算每条支路电流和电压) A 、4V B 、7V C 、2V D 、8V 8. 如图所示,结点1的结点电压方程为( )。 A 、6U 1-U 2=6 B 、5U 1=2 C 、5U 1=6 D 、6U 1-2U 2=2 9. 电流的参考方向为( )。 + 1Ω

电路分析基础ch6习题解答(周围修改)

1211 di di u L M dt dt =-122 2 di di u M L dt dt =-+习题: 6-1:试确定题图6-1所示耦合线圈的同名端。 解: 6-2:写出题图6-2所示各耦合电感的伏安特性。 解: 6-3:电路如题图6-3所示,试求电压2u 。 1211di di u L M dt dt =+1222di di u M L dt dt =+12 11di di u L M dt dt =+1222 di di u M L dt dt =--(a) (c) (b)

解:dt di M u 12- =)1(32t e dt d M ---=)2(32t e M -?-==t e 212--V 由向量模型得:ο&&0105511∠=+m m I j I m m U I j 213&&= οοο &45245 250101-∠=∠∠=m I οο&452345232∠=-∠=j U m ,()()ο45cos 232+=t t u 6-4:题图6-4所示是初始状态为零的互感电路,电源在t =0是施加于电路。试求电流 )(1t i 和)(2t i 。 解: dt di L dt di M u 2212+= dt di M dt di L u 2111+==0 dt di L dt di 1 11M -= ()A i L t i +M -=211 舍去直流影响产生的A ,则()()t i L t i 21 1M - = ()1211 1???+=dt di M dt di L u ()22212???+=dt di L dt di M u 由()()212?M -?L 得: dt di dt di L L u u L 1 2121212M -=M - (V)

《 电路分析基础 》课程练习题及答案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章 一、 1、电路如图所示, 其中电流I 1为 答( A ) A 0.6 A B. 0.4 A C. 3.6 A D. 2.4 A 3Ω 6Ω 2、电路如图示, U ab 应为 答 ( C ) A. 0 V B. -16 V C. 0 V D. 4 V 3、电路如图所示, 若R 、U S 、I S 均大于零,, 则电路的功率情况为 答( B ) A. 电阻吸收功率, 电压源与电流源供出功率 B. 电阻与电流源吸收功率, 电压源供出功率 C. 电阻与电压源吸收功率, 电流源供出功率 D. 电阻吸收功率,供出功率无法确定

U I S 二、 1、 图示电路中, 欲使支路电压之比 U U 1 2 2=,试确定电流源I S 之值。 I S U 解: I S 由KCL 定律得: 2 23282 22U U U ++= U 248 11 = V 由KCL 定律得:04 2 2=+ +U I U S 11 60 - =S I A 或-5.46 A 2、用叠加定理求解图示电路中支路电流I ,可得:2 A 电流源单独作用时,I '=2/3A; 4 A 电流源单独作用时, I "=-2A, 则两电源共同作用时I =-4/3A 。

3、图示电路ab 端的戴维南等效电阻R o = 4 Ω;开路电压 U oc = 22 V 。 b a 2 解:U=2*1=2 I=U+3U=8A Uab=U+2*I+4=22V Ro=4Ω 第二章 一、 1、图示电路中,7 V 电压源吸收功率为 答 ( C ) A. 14 W B. -7 W C. -14 W D. 7 W 2、图示电路在t =0时开关闭合,t ≥0时u t C ()为 答 (D )

《电力系统分析》朱一纶_课后习题解答

电力系统分析朱一纶课后习题选择填空解答 第一章 1)电力系统的综合用电负荷加上网络中的功率损耗称为(D) A、厂用电负荷 B、发电负荷 C、工业负荷 D、供电负荷 2)电力网某条线路的额定电压为Un=110kV,则这个电压表示的是(C) A、相电压 B、1 相电压C、线电压D、3线电压 3)以下(A)不是常用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A、中性点通过电容接地 B、中性点不接地 C、中性点直接接地 D、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4)我国电力系统的额定频率为(C) A、30Hz B、40Hz C、50Hz D、60Hz 5)目前,我国电力系统中占最大比例的发电厂为(B) A、水力发电厂 B、火力发电厂 C、核电站 D、风力发电厂 6)以下(D)不是电力系统运行的基本要求。 A、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B、安全可靠的持续供电 C、保证电能质量 D、电力网各节点电压相等 7)一下说法不正确的是(B) A、火力发电需要消耗煤、石油 B、水力发电成本比较大 C、核电站的建造成本比较高D太阳能发电是理想能源 8)当传输的功率(单位时间传输的能量)一定时,(A) A、输电的压越高,则传输的电流越小 B、输电的电压越高,线路上的损耗越大 C、输电的电压越高,则传输的电流越大 D、线路损耗与输电电压无关 9)对(A)负荷停电会给国民经济带来重大损失或造成人身事故。 A、一级负荷 B、二级负荷 C、三级负荷 D、以上都不是 10)一般用电设备满足(C) A、当端电压减小时,吸收的无功功率增加 B、当电源的频率增加时,吸收的无功功率增加 C、当端电压增加时,吸收的有功功率增加 D、当端电压增加时,吸收的有功功率减少 填空题在后面 第二章 1)电力系统采用有名制计算时,三相对称系统中电压、电流、功率的关系表达式为(A)A.S=UI B.S=3UI C.S=UIcos? D.S=UIsin? 2)下列参数中与电抗单位相同的是(B)A、电导B、电阻C、电纳D、导纳3)三绕组变压器的分接头,一般装在(B)A、高压绕组好低压绕组 B、高压绕组和中压绕组 C、中亚绕组和低压绕组 D、三个绕组组装 4)双绕组变压器,Γ型等效电路中的导纳为(A ) A.GT-jBT B.-GT-jBT C.GT+jBT D.-GT+jBT 5)电力系统分析常用的五个量的基准值可以先任意选取两个,其余三个量可以由其求出,一般选取的这两个基准值是(D ) A.电压、电流 B.电流、电抗 C.电压、电抗 D.线电压、三相功率

电路分析第1章课后习题答案

1.1 在题图中,五个元件代表电源或负载。电流和电压的正方向如图中所示,今通过实验测量得知: 123123454,6,10,140,90,60,80,30I A I A I A U V U V U V U V U V =-====-==-=(1)试标 出各电流的实际参考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可画另一图); (2) 判断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是负载 (3) 计算各元件的功率,电源发出的功率和负载取用的功率是否平衡 4 5 1 3 2 4U 5U 1U 3 U 2 U 1 I 3 I 2I 4 5 1 3 2 4U 5U 1 U 3 U 2 U 1 I 3 I 2 I 题图 图 各电压、电流的实际参考方向 (1) 试标出各电流的实际参考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见图); (2) 电源:元件1、2; 负载:元件3、4、5 (3) 各元件的功率: 111222333441552123451~5560,540,600,320,1805605406003201800 ==-==-======?++++=--+++=P U I W P U I W P U I W P U I W P U I W P P P P P 元件的功率依次: 说明电源发出的功率和负载取用的功率平衡。 题图所示电路中,已知流入二端网络N 的电流I =4A ,电源电动势E 1=100V ,E 2=80V , I 2=2A, R 2=2Ω。 试求电阻R 1大小及输入二端网络的功率。 N 1 I 1 E U 1 R 3 I + - 2 E +- I 2 R 2 I 题图 12111222 22422,1002802212,76764304I I I A U E I R E I R U R R U V P UI W =-=-==-=-?=-=-??=Ω=?==?=解:输入二端网络的功率: 电路如题图所示,已知 1 R 2 R 3R 4 R ?1 2R 3R 4 R 3I 2I 4I E 12V E A A 题图 解: 423334433 12242333424 3212()1312I I I I R I R V I R R R I I I I I A I I I A I A I I =+?? +=???=+?=+=???? +=?=????==?? 224411A V I R I R V ∴=+= 电路如题图所示,已知

电路分析基础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命题人:审批人:试卷分类(A卷或B卷) A 大学试卷 学期: 2006 至 2007学年度第 1 学期课程:电路分析基础I 专业:信息学院05级班级:姓名:学号: (本小题5分) 求图示电路中a、b 1 R 2 (本小题6分) Ωi(0+)=20/13=1.54A

( 本 大 题6分 ) 求图示二端网络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1A a b u ab =10v, R 0=3Ω (本小题5分)图示电路中, 电流I =0,求U S 。 Us=6v (本小题5分)已知某二阶电路的微分方程为d d d d 22 81210u t u t u ++=则该电路的固有频率(特征根)为____-2________和___-6______。该电路处于___过_____阻尼工作状态。

六、 (本小题5分)电路如图示, 求a 、b 点对地的电压U a 、U b 及电流I 。 U a =U b =2v, I=0A. ( 本 大 题10分 ) 试用网孔分析法求解图示电路的电流、、。 I 1=4A, I 2=6A, I 3=I 1-I 2=-2A (本小题10分)用节点分析法求电压U 。 U U=4.8V

( 本 大 题12分 ) 试用叠加定理求解图示电路中电流源的电压。 3V 4A 单独作用时,u ’=8/3V; 3V 单独作用时,u ’’=-2V; 共同作用时,u=u ’+u ’’=2/3V 。 十、 ( 本 大 题12分 ) 为多少。 Uoc=4v,R 0=2.4Ω; R L = R 0=2.4Ω时,获得最大功率Pmax ,Pmax =5/3W;

《电路分析基础》作业参考解答

《电路分析基础》作业参考解答 第一章(P26-31) 1-5 试求题1-5图中各电路中电压源、电流源及电阻的功率(须说明是吸收还是发出)。 (a )解:标注电压如图(a )所示。 由KVL 有 故电压源的功率为 W P 302151-=?-=(发出) 电流源的功率为 W U P 105222=?=?=(吸收) 电阻的功率为 W P 20452523=?=?=(吸收) (b )解:标注电流如图(b )所示。 由欧姆定律及KCL 有 A I 35 152==,A I I 123221=-=-= 故电压源的功率为 W I P 151151511-=?-=?-=(发出) 电流源的功率为 W P 302152-=?-=(发出) 电阻的功率为 W I P 459535522 23=?=?=?=(吸收) 1-8 试求题1-8图中各电路的电压U ,并分别讨论其功率平衡。 (b )解:标注电流如图(b )所示。 由KCL 有 故 由于电流源的功率为 电阻的功率为 外电路的功率为 且 所以电路的功率是平衡的,及电路发出的功率之和等于吸收功率之和。 1-10 电路如题1-10图所示,试求: (1)图(a )中,1i 与ab u ; 解:如下图(a )所示。 因为 所以 1-19 试求题1-19图所示电路中控制量1I 及电压0U 。 解:如图题1-19图所示。 由KVL 及KCL 有 整理得 解得mA A I 510531=?=-,V U 150=。

题1-19图 补充题: 1. 如图1所示电路,已知 , ,求电阻R 。 图1 解:由题得 因为 所以 2. 如图2所示电路,求电路中的I 、R 和s U 。 图2 解:用KCL 标注各支路电流且标注回路绕行方向如图2所示。 由KVL 有 解得A I 5.0=,Ω=34R 。 故 第二章(P47-51) 2-4 求题2-4图所示各电路的等效电阻ab R ,其中Ω==121R R ,Ω==243R R ,Ω=45R ,S G G 121==, Ω=2R 。 解:如图(a )所示。显然,4R 被短路,1R 、2R 和3R 形成并联,再与5R 串联。 如图(c )所示。 将原电路改画成右边的电桥电路。由于Ω==23241R R R R ,所以该电路是一个平衡电桥,不管开关S 是否闭合,其所在支路均无电流流过,该支路既可开路也可短路。 故 或 如图(f )所示。 将原电路中上边和中间的两个Y 形电路变换为?形电路,其结果如下图所示。 由此可得 2-8 求题2-8图所示各电路中对角线电压U 及总电压ab U 。 题2-8图 解:方法1。将原电路中左边的?形电路变换成Y 形电路,如下图所示: 由并联电路的分流公式可得 A I 14 12441=+?=,A I I 314412=-=-= 故 方法2。将原电路中右边的?形电路变换成Y 形电路,如下图所示: 由并联电路的分流公式可得 A I 2.16 14461=+?=,A I I 8.22.14412=-=-= 故 2-11 利用电源的等效变换,求题2-11图所示各电路的电流i 。 题2-11图 解:电源等效变换的结果如上图所示。 由此可得 V U AB 16=A I 3 2=

电路分析基础全套练习题习题及答案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 习题答案 1-1 电路如图1-64所示,已知R 1=3Ω,R 2=6Ω,U =6V 。求: (1)总电流强度I ; (2)电阻R 1上的电流I 1和R 2上的电流I 2。 解:总电阻:Ω26 +36 ×3+2121==R R R R R= 总电流:A 32 6 ==R U I= A 236+36+2121=?I=R R R = I A 136 +33 +2112=?I=R R R =I 1-2 电路如图1-65所示,已知U S =100V ,R 1=2kΩ,R 2=8kΩ,在下列三种情况下,分别求电阻R 2两端的电压及R 2、R 3中通过的电流: (1)R 3=8kΩ; (2)R 3=∞(开路); (3)R 3=0(短路)。 解:(1)当R 3=8kΩ时,总电阻: k Ω68 88 8232321=+?+=++ =R R R R R R mA 3 50k Ω6V 100S ==R U I= mA 3253508+88+3232=?I=R R R = I mA 3 253508+88+3223=?I=R R R =I V 3 200 3258222=? =R =I U (2)当R 3=∞(开路)时:I 3 = 0A mA 108 +2100 +21S 2==R R U =I 图1-64 习题1-1图 图1-65 习题1-2图

V 80108222=?=R =I U (3)当R 3=0(短路)时:I 2 = 0A ,U 2 = 0V ; mA 50k Ω 2V 1001S 3==R U = I 1-3 图1-66所示的各元件均为负载(消耗电能),其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中所示。已知各元件端电压的绝对值为5V ,通过的电流绝对值为4A 。 (1)若电压参考方向与真实方向相同,判断电流的正负; (2)若电流的参考方向与真实方向相同,判断电压的正负。 (a) (b) (c) (d) 图1-66 习题1-3图 解:(1)若电压参考方向与真实方向相同时: 图(a ):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关联,电流为正I =4A ; 图(b ):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非关联,电流为负I =-4A ; 图(c ):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关联,电流为正I =4A ; 图(d ):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非关联,电流为负I =-4A 。 (2)若电流的参考方向与真实方向相同时: 图(a ):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关联,电压为正U =5V ; 图(b ):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非关联,电压为负U =-5V ; 图(c ):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关联,电压为正U =5V ; 图(d ):电压与电流参考方向非关联,电压为负U =-5V 。 1-4 一只“100Ω、100W ”的电阻与120V 电源相串联,至少要串入多大的电阻R 才能使该电阻正常工作?电阻R 上消耗的功率又为多少? 解:根据公式R P=I 2 可得 100+0011201002?)(R = 所以R = 20Ω

电路分析试题及答案

电路分析期中练习题 班级: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10小题,共20分) 1.已知接成Y 形的三个电阻都是30Ω,则等效?形的三个电阻值为( )。 A 、全是10Ω B 、两个30Ω一个90Ω C 、两个90Ω一个30Ω D 、全是90Ω 2. 电路如图所示,其网孔方程是: ???=+-=-0 4001003 2003002121I I I I 则CCVS 的控制系数r 为 A 、100Ω B 、-100Ω C 、50Ω D 、-50Ω 3.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流I 为( )。 A 、-2.5A B 、2.5A C 、-1.5A D 、1.5A 4. 如图所示,电路中理想电流源的功率为( )。 A 、30W B 、60W C 、20W D 、-20W 5. 如图所示,二端网络a 、b 端的等效电阻为( )。 A 、12Ω B 、36Ω C 、48Ω D 、24Ω 15 4Ω 5Ω 24 24a b 10 10+40V I 102A

6.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阻1Ω吸收的功率为( )。 A 、1W B 、4W C 、9W D 、81W 7.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压U S 为( )。(提示:计算每条支路电流和电压) A 、4V B 、7V C 、2V D 、8V 8. 如图所示,结点1的结点电压方程为( )。 A 、6U 1-U 2=6 B 、5U 1=2 C 、5U 1=6 D 、6U 1-2U 2=2 9. 电流的参考方向为( )。 A 、正电荷的移动方向 B 、负电荷的移动方向 C 、电流的实际方向 D 、沿电路任意选定的某一方向 10.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流I 为( )。 A 、1A B 、2A C 、-1A D 、 -2A 1Ω

电路分析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第一章

第一章习题 题图示一段电路N ,电流、电压参考方向如图所标。 (1) 若1t t =时1()1i t A =,1()3u t V =,求1t t =时N 吸收的功率1()N P t 。 (2) 若2t t =时2()1i t A =-,2()4u t V =,求2t t =时N ()P t 解:(1) 111()()()313 N P t u t i t W ==?= (2) 22 2()()()414N P t u t i t W ==?-=- 题图示一段直流电路 N ,电流参考方向如图中所示,电压表内阻对测试电路的影响忽略不计,已知直流电压表读数为5V ,N I 。 解: 10 25P I A V -===- 题图示一个3A 的理想电流源与不同的外电路相接,求3A 电流源三种情况 解: (a) 223218s P I R W ==?= 电流源输出功率 (b) 3515s P I V W ==?= 电流源输出功率 (c) 31030s P I V W ==?-=- 电流源吸收功率 题图示某电路的部分电路,各已知的电流及元件值已标出在图中,求I 、 s U 、R 。 解:流过3Ω电阻的电流为 12A+6A=18A

流过12Ω电阻的电流为 18A-15A=3A 流过电阻R 的电流为 3A-12A-5A=-14A 可得: I=-14A+15A=1A 18331290S U V =?+?= 151123 1.514 R ?-?= =Ω- 题图示电路,已知U=28V ,求电阻R 。 解:根据电源等效,从电阻R 两端 可等效为如下图等效电路。 有: '415 15442I A =?=+ ' 448R =Ω+Ω=Ω 可得: '28 7152828 U R U I R = ==Ω-- 求题图示各电路的开路电压。 解:(a) 2010530OC U V A V =-?Ω=- (b) 开路时,流过8Ω电阻的电流为 9 31189A ?=+ 流过6Ω电阻的电流为 18 32189A ? =+ 可得: 261 84 OC U V =?-?=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大全含答案

试题库 薛永培作 “电路分析基础”试题(120分钟)—III 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入提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 图示电路中电流i 等于( 2 ) 1)1A 2)2A 3)3A 4)4A 2、图示单口网络的短路电流sc i 等于(1 ) 1)1A 2)1.5A 3)3A 4)-1A 3、图示电路中电压 u 等于(2 ) 1)4V 2)-4V 3)6V 4)-6V 4、图示单口网络的开路电压oc u 等于( 1 ) 1)3V 2)4V 7A Ω2Ω 1Ω4i 6V Ω2Ω 4sc i Ω 2Ω 4+ _ Ω 2Ω 2- 2V + - 10V + u -+ Ω 1Ω 26V + _ 3V + _ + -oc u

3)5V 4)9V 5、图示电路中电阻R吸收的功率P等于( 3 )1)3W 2)4W 3)9W 4)12W 6、图示电路中负载电阻 L R 吸收的最大功率等于( 3 ) 1)0W 2)6W 3)3W 4)12W 7、图示单口网络的等效电阻等于( 1 )1)2Ω 2)4Ω 3)6Ω 4)-2Ω 8、图示电路中开关断开时的电容电压 ) 0(+ c u 等于( 2 ) 1)2V 2)3V 3)4V 4)0V 3V Ω 2 + _ RΩ 1 A 3 Ω 3 + _ 6V 5:1 L R Ω 4 - + i2 a b 4V Ω 2 + _ Ω 2 + - c u+ _ 2V 0=t F 1

9、图示电路开关闭合后的电压 ) (∞ c u 等于( 4 ) 1)2V 2)4V 3)6V 4)8V 10、图示电路在开关断开后电路的时间常数等于( 2 )1)2S 2)3S 3)4S 4)7S 11、图示电路的开关闭合后,电感电流 )(t i等于(3) 1) t e2 5- A 2) t e5.0 5- A 3) ) 1(52t e- - A 4) ) 1(55.0t e- - A 12、图示正弦电流电路中电压 )(t u 的振幅等于(4) 1)1V 2)4V 3)10V 4)20V Ω 4 6V Ω 2 + _ Ω 2 + - c u 0=t F 1 - + 1 u 1 2u + - Ω 2 + _ Ω 2 + - 0=t F1 F 2 5A Ω 2 =t i 1H s 10 + _ + _ u 1H s u F25.0 V t t u) 2 cos(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