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三方理财

第三方理财

第三方理财
第三方理财

第三方理财,引领理财新趋势

2011-12-27 09:06 来源:千龙网

过去的几年中房价在涨、黄金在涨、猪肉在涨,一片片“涨声”告诉我们,高通胀时代早已到来。想到对抗通胀,普通老百姓自然而然的首先想到:左手黄金,右手房产。可是面对如此高的金价、房价,是否还具备投资价值呢?

通胀是一次财富再分配的过程,是一轮以财富保值增值为目的理财竞赛。不要心存侥幸、不可懈怠,为了防止口袋缩水,积极理财是必须的。不过,如今的理财市场也是鱼龙混杂,并非是你理财了,财就会“理”你。投资者亟需一种方式引领他们走出理财误区。

“中国特色”的理财市场

近几年我国老百姓的理财品种开始多元化了。近几年尤其是投资房地产、玉石、艺术品的投资者尤其赚的盆满钵满,其收益率甚至不再以百分比计算,换之以倍数计算。当然不少领域的投资门槛极高,并不合适普通投资者。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目前主要两种投资方式:证券市场和信托市场。证券市场主要有:股票、债券、基金以及衍生证券等等。其中的股票和基金,吸引了大量风险偏好的资金蜂拥而入。信托市场投资领域的多元化,收益相对固定,风险较小,已成为某些稳健型资本比较合适的出路。

然而从近几年的理财市场来看,无不折射“中国特色”,尤其是A股市场。我股票市场建设的初衷,与其说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更不如说是为国企解困。于是,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个人投资者去直接投资A股,最终的结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不少理性的投资者开始转为投资基金,对于中小散户而言,可选择公募基金;对于高净值投资者而言,门槛较高的阳光私募是不错的选择。或许读者会问到今年大部分私募也亏钱、公募基金更是“全军覆没”,投资此类产品不一样亏钱吗?事实上,作为专业的是机构投资者——公募基金和阳光私募也是良莠不齐的。对于投资者而言,选基金比选股更难;另一方面,投资理财并非只是选好股票、选好基金那么简单,另一重要的要素是选时。

从近几年的发展趋势来看,每年阳光私募整体机会要优于公募基金。然而阳光私募一般的门槛都在100万以上,称得上是高净值投资者的专属。但是摆在高净值的投资者面前同样面临着一个如何筛选阳光私募的问题。没有选到好的阳光私募依然有亏损的风险。特别是随着阳光私募数量的越来越多,在众多良莠不齐的私募产品面前,研究阳光私募同样是摆在投资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如何选择适合理财产品?

这几年全球市场处于高通胀时代,理财需求同样日益高涨。选对理财产品以及选对了时机的投资者,不仅仅能实现了资产的保值增值,甚至获得了意料之外的丰厚收益。这些年理财市场中的暴富案例不胜枚举。那么,如何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呢?

首先,要确定的自己的风险偏好,以及投资预期目标。在投资者决定投资理财之前,需要根据个人收入水平、可自由支配资金量、风险偏好程度等因素衡量个人的投资风格、确定投入资金量。超过个人承受能力的资金投入量、突发事件而引发的资金需求都会导致都会导致投资心态的变化而承受过重心理压力。确定个人的投资风格与风格偏好也为选择适应自身的理财产品做好了前提准备。如果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差,那么最好别轻易尝试风险较大的私募基金,可以尝试一些固定收益品种,同样也可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其次,认清市场趋势。实际上,认清大势对于投资者而言也是一种“择时”的策略。在市场大趋势向上的背景下,投资公募基金和阳光私募成功的概率较大,并且收益率也往往偏高;反之,可以选择一些固定收益类信托产品,同样实现资产稳定的保值增值。正如:08年金融危机之年,依然选择公募基金和阳光私募的话,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再如今年,在不断紧缩政策之下,最合适的是投资品种同样是收益相对固定的信托产品。

再次,研究市场风格转换方向。掌握市场风格转换方向也是一种选择具体产品的首要条件。纵观近几年的私募界,不少私募明星往往是昙花一现,能持续增长的阳光私募并不多。2009年的阳光私募冠军罗伟广在今年以来旗下的产品大多跌至600名开外了。2010年的私募冠军由世通资产常士杉管理的世通1期摘取,然而今年以来累积亏损达33%,排名跌落至千位外。不少私募业绩变脸之快令人乍舌。对于投资者而言,选择优秀私募的难度可见一斑。所以,笔者提出首先要研究市场风格转换方向。事实上,每个私募产品以及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各有不同。而近几年A股市场的风格转换也很快,这也是不少私募昙花一现的最重要的原因。对于崇尚长期价值投资的私募基金而言,一旦市场进入弱势震荡的格局中,业绩势必会受到影响,于是业绩肯定是名落孙山,笔者认为一旦牛市再度到来,罗伟广等这类价值投资者同样会东山再起。而在今年弱势震荡向下的行情之下,一些擅长短线波段操作的私募基金,其净值在熊市中也有机会逆势飙升,如今年的呈瑞1

期的芮崑、金中和西鼎的曾军等,可以说,市场风格年年转换,不同的市场风格适合不同的基金经理表现。选择私募产品时,首先要研究市场风格。

最后,精选具体产品。目前筛选基金产品的研究主要从两方面入手,即所谓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作,对基金综合能力的衡量通常需要综合公司股权结构与治理结构、投研团队能力与协作程度、激励制度、诚信水平、风控及抗压能力等综合方面综合考量。“定量”分析各家研究机构一般都有各自的评判体系和数学模型。但是归根到底就是对基金的超额收益获取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的双向衡量。通过基金不同时间区间的绝对、相对收益情况分析基金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和通过一些风险衡量指标如Beta、Calmar 比率、下侧波动率等分析私募基金的风险管理能力。

第三方理财应运而生

作为一名普通投资者而言,要在一大堆良莠不齐的理财产品中挑选出适合自己的产品,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而不少投资者在传统的信息接受的渠道中,有银行、券商、基金、信托等渠道被动或主动的接受了一些理财产品的信息。然而不少以上机构均有自身发行或代销产品的需求,在向客户推介之时,难以做的客观公正的评价各种理财产品。因而类似的虚假承诺等纠纷屡见不鲜。

这个市场往往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在投资者迫切的理财需求面前,以“客观、中立、

公正”来进行自我标榜的的第三方理财应运而生,并且发展极为迅速。以诺亚财富的成立为标志,第三方理财行业发芽了。作为独立机构的第三方理财自从诞生,就宣称自己是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不依附于基金公司、银行、券商、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独立地分析客户的财务状况和理财需求,判断所需投资工具,提供理财规划服务。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的第三方理财机构已达数百家之多。然而绝大多数第三方理财机构的盈利模式单一,仅仅依靠代销各类理财产品为主要收入来源。大部分第三方理财机构研发实力薄弱,实际上还不能被称作真正的第三方理财机构,充其量也是一个代销机构。拥有一定研发实力,能够形成自身市场公信力及核心竞争力者凤毛麟角。

第三方理财机构发源于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香港10年前起步,中国目前尚处起步阶段。在美国,第三方理财机构的收费模式主要有两种,即向客户收费和向机构收费,其中向客户收费占了主流。一些知名的独立理财师只需要长期为十几人、几十人做好终身理财服务,即可使其轻松获得百万美元的年薪。例如:美国知名理财公司“柯契斯?菲茨财富管理公司”的利润来源,就只来自其客户,资产管理费一般是所管理客户资产的0.8%-1%左右,客户资产越多,管理费率越小。听上去客户通过国外第三方理财公司来完成自身的理财规划成本很高,但是事实上客户在实现财富稳定增长之后取得的实际收益往往更高。值得注意的是,第三方理财机构在美国拥有60%的理财市场份额。

而在中国内地,向客户收费还“不太现实”,中国投资者理财意识没有欧美成熟。由于在中国,投资者一般会认为理财师给他们做理财规划是义务。所以,国内第三方理财机构一般向机构收费,即代销过程中的申购费已成了第三方理财机构的主要收入来源。我们从市场上了解到,目前在中国市场上渐成气候的一些第三方理财机构主要有以下几家:诺亚财富,我国第一家的第三方理财机构,2010年11月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实力较为雄厚,对于项目有严格的筛选,国内的PE一般都愿意与其合作。目前公司80%以上的收入来源于代销私募股权产品。从资产管理规模来看,是第三方理财机构中当之无愧的老大。只是业务的相对集中在高端,以代销产品、收取佣金为主要收入来源。好买基金。公司的主要成员大多出身公募基金,主要从事公募基金的研究和销售,不过目前私募基金的代销已成为其主要收益来源,但私募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薄弱。目前好买基金先后共发行了4只TOT产品,不过其TOT产品的整体表现有些不尽如人意。融智投资,即私募排排网,主要从事私募基金研究和销售,总部位于深圳。融智投资是一家专注于私募基金研究机构,相比之下业务较单一,属于专精于某一领域的强者。可以说,在筛选阳光私募方面具有权威的话语权,不过产品的单一,也很难为客户实现资产的合理配置,这也是融智投资的软肋。

另外,如今在第三方理财领域也出现了一批综合理财服务机构,其中相对比较研发实力有北京的展恒理财和上海的金杉财富。这两家研究机构对私募、信托等理财产品都有深入的研究,同时亦注重宏观趋势策略的研究,是相对综合的第三方理财机构。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家机构的目标市场主要针对高净值投资者,经营模式并非单一的代销产品。而是通过会员费等模式收取理财咨询和规划的服务,与美国第三方理财机构的经营模式十分类似,费用成本可能会略高于其他第三方机构。不过像金杉财富的产品线非常丰富,对于客户而言,比较客观中立,可以实现一站式资产的高效合理配置。不过这样的模式能否适合中国投资者的理财观念,还有待观察。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在高通胀时代,走出理财误区的方法,也并非一尘不变的,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对于投资者而言,选择何种方式,选择何种理财产品,选择何时入市,还不如选择选择一家研发实力较强,业务规范的第三方理财机构。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出发,为自己量身制定出适合自己的理财规划是十分必要的。同样一款理财产品,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位投资者,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产品。来源于金杉财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