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意识和无意识的关系_实证的视角

意识和无意识的关系_实证的视角

意识和无意识的关系_实证的视角
意识和无意识的关系_实证的视角

意识和无意识的关系Ξ

———实证的视角

郭秀艳 李 林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上海200062)

摘 要:意识和无意识的相互关系曾经是纯粹的哲学问题,科学心理学的诞生促进了对这一问题的实证视角考察。实证取向认为,意识和无意识同属人类心理的机能,并能够在外在的任务操作中表现出来。现代认知心理学发现了对应意识机能的外显过程和对应无意识机能的内隐过程,两者相对独立又共生共存。任何认知过程都是意识和无意识共同作用的产物,两者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并表现出权衡的特点。神经生理学的研究揭示了意识和无意识在发生学意义上可能的先后关系。无意识在心理过程中起的作用是普遍的、抽象的、抗干扰的,而意识则建筑在无意识的基础之上,有着更大的变异性。

关键词:意识;无意识;内隐记忆;内隐学习;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84(2006)01-0003-06

意识(consciousness)是哲学史上最古老的话题之一,无意识(unconsciousness)则是与之相伴的一个概念,两者一起为人们带来诸多困惑。对于意识,尽管争论颇多,总算大多数人都承认确乎存在某种可称之为“意识”的机能、状态或结构;然而在无意识问题上,甚至连这种一致都很难达成。当人们追问无意识是否存在,或者意识和无意识的关系问题时,其解答实际上都基于对意识本身含义的破解———只有首先明了人们是在怎样的话语体系中讨论意识和无意识,才能对这两者做出某种界定,并进而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单纯地通过理论思辨来研究意识和无意识的关系,很难取得有效的结果。个体关于意识和无意识的理论探讨总是首先建立在其对两者的个人理解之上。这样,当从两个不同的概念体系,试图理解意识和无意识所指向的实质内容之间的区别联系时,就已经使探讨本身沦为文字游戏。长期以来,人们很难完全摆脱这种弊病:对意识与无意识关系的研究常被还原为对“意识”和“无意识”两个字符串涵义的不同赋值。

有一种努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上述不足,这就是所谓实证的视角。实证的视角同样需要设定“意识”和“无意识”这两个概念,不过它在概念界定上具有自己的特点:意识和无意识两者最初的界定应当尽可能地简洁;并且这种定义要能够得到具体可观察的证据的支持,否则就必须修改最初的界定;而在研究两者关系时,也要从观察到的事实出发,检验、选择对两者关系所作的任何假设。

心理学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旨在以实证研究的科学方法探究人的心理和行为。于是,意识和无意识的关系研究,在以实证的视角进行评估时,就脱离了纯粹思辨范畴而成为一个心理学课题。在科学心理学诞生和发展的全过程中,意识和无意识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核心。对这个问题,心理学家采用提出假设、实验研究,到理论整合的实证路线。这样的方法在分析的深入性上可能不及以往的理论探讨,但在保证讨论的可持续性和结论的可证伪性方面却是令人满意的。

1 意识和无意识的哲学源头

在尚不久远的过去,心理学还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当心理学家试图从实证的视角界定意识和无意识时,他们总会受到此前众多哲学家的影响。因此,在开始介绍近现代心理学对意识无意识关系问题进行的实证探索之前,有必要先行回顾早期心理学研究者所继承的哲学思想:历史上,尽管“意识”、

“无意识”这样的术语出现较晚,但人们对意识和无意识的认识萌芽却很早。早期的哲学家,如柏拉图,将人的精神世界划分为理智、意气和情欲三个部分,这对以后心理学的影响十分深远。在三分法体系中,并没有可以对应意识或无意识概念的部分,不过它把人

第26卷总第97期

心理学探新

PSY CH O LOGIC A L EXP LORATI ON

2006年

第1期

Ξ基金项目:教育部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资金(200309);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44036970)。

类的动机过程(欲望、需求等)和认知过程分开,为以后的进一步划分提供了基础。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提出三种不同形式的灵魂,近似于意识和无意识在表现形式上的区分:最低水平的是“营养的灵魂”(nutritive s oul),为植物所有;其次是对应于动物的“灵敏的灵魂”(sensitive s oul);最高层则是人独有的“理性的灵魂”(rational s oul)。前两种灵魂可以对应于无意识的机能,而理性的灵魂则对应于意识的机能[1]。此后的数千年里,人们对人类心灵的理解都带有亚里士多德的烙印:心灵的表现或功能被划分为几个层级。从当今的观点看来,对心灵或灵魂的层级划分确实可以和意识无意识的机能区别进行某些对照。就今天所理解的意识和无意识来说,包括判断、思维、推理等高级心理活动更多地体现了意识过程;而知觉这样的较低层心理活动中无意识的作用体现较多。

到17世纪,人们开始对意识和无意识做出更加明晰的区分,其中最重要的进展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意识的机能表现被进一步细化并明确到发生机制层面;其次,意识和无意识机能之间分层次的连续过渡一面开始被系统论述了。这些成就的代表人物有笛卡尔和莱布尼兹等人[2]。

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第一次将意识机能和人类的生理结构联系到一起;后来莱布尼兹又用两座相同钟表的比喻来说明心理事件(意识)和身体中所发生的事情有着平行对应的关系。这为此后对意识和无意识进行实证研究提供了路线基础。关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层次关系问题,莱布尼兹从知觉中区分出所谓的“微觉”,这与现代意义上的阈下知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已经接近了无意识的部分特征。而笛卡尔则区分了动物的意识和人类的意识,指出动物也能意识到他们自身的环境,但是它们缺乏反省,也即动物没有人类这样的“对意识的意识”。笛卡尔在简单意识(sim ple awareness)和自我意识(self -awareness)之间划分了一条明显的界限,体现了意识和无意识机能连续过渡的一面:人们生活中的很多行为平时都是不加思索的,但是在必要的情况下,人类意识能够清楚地告诉个体“我正在感知、思维……”。正是这种自我觉知体现了人类意识的独特机能。

2 意识和无意识的心理学源头

从以上这些早期论述中,可以找到当今意识和无意识概念的源头,也能发现对两者关系讨论有着深远影响的一些观点。不过,真正将意识和无意识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从而使人们第一次有可能通过实证视角来研究两者的关系,则已经是心理学诞生之后的事。“意识”这一术语最著名的提出者是机能主义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而“无意识”往往和弗洛伊德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在其名著《心理学原理》中,詹姆士对意识进行了这样的诠释--意识是一条连续不断的“思想流”或“意识流”(the stream of consciousness),它既不能分割为各个元素,也不能划分为不同的阶段[3]。詹姆士将意识看作具有独立机能的心理活动整体,像河流一般贯穿个体的整个经验历程。虽然詹姆士本人并没有继续就意识和无意识的关系作实证研究,但是他的观点为这样的实证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可行性保障:既然意识是一种整体的机能而非可分解成独立元素的简单集合,那么直接研究意识和无意识的关系才能在逻辑上成立;另外,对意识的机能主义理解提示了对意识和无意识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的具体途径———意识和无意识本来是潜藏于人的内部世界,难以直接观测把握,实证研究无从入手。而现在既然意识、无意识都具有各自的机能,机能又总是通过一定的行为表现出来,那么就意味着意识和无意识关系的实证研究,可以转化为对不同行为的观察———只要知道哪些行为代表了意识的机能,哪些又代表了无意识的。

弗洛伊德的理论将人的心灵按层次划分为意识、前意识(preconsciousness)和无意识,著名的“冰山理论”体现了他对意识和无意识关系的理解[4]。在弗洛伊德看来,意识乃是露在海面上的冰山一角,而无意识则是冰山在水下看不见的巨大部分,随着水面的涨落不时显露出来的就是前意识———意识和无意识的中间状态。弗洛伊德甚至为意识和无意识找到了对应的可观察的外在行为:人们通常生活中的各种活动如知觉、言语等都反映了意识,而无意识的机能则会在不经意之处流露,比如梦境、口误等。应该说,这种理解已经相当接近现代心理学的视角。弗洛伊德的理论还间接地为意识无意识关系的实证讨论提供了另一个切入点———即寻找生物学意义上的证据。弗氏认为,无意识为心理活动提供巨大的能量支持,无意识的机能可能更原始、更接近生物的本能;而意识是在无意识基础之上,对无意识的力量进行引导和利用。在弗洛伊德的年代,这样的观点只能停留在理论假设阶段;不过今天人们已经有能力对此进行生物发生学上的实证检验,这在以后的内容中将有所提及。

4心理学探新2006年

詹姆士和弗洛伊德的理论奠定了今日心理学中对意识和无意识研究的基础。他们的贡献在于推动了意识和无意识的实证研究进程,指明了从实证视角研究意识无意识关系的可行性,包括确定对应的外部行为、考虑发生学的证据等。然而此后数十年间,行为主义将意识清除出科学心理学的研究领域,这使得对意识无意识关系的实证研究脚步长时间停滞。直到上世纪中后期,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意识和无意识才终于找到了可以对应的行为指标,对两者关系的实证考察逐渐有了实质性的深入。而认知心理学家找到的意识和无意识机能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所谓的外显的(explicit)和内隐的(im plicit)各种心理过程。

3 意识和无意识的实证研究

从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出发,意识和无意识关系的实证分析到达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人们首先发现:意识和无意识的不同机能,可以体现在两类不同的认知活动上。其中一类认知活动被称作是外显的,它们对应了意识的机能;另一类认知活动被称作是内隐的,它们对应了无意识的机能。在内隐心理过程中,最著名的两种是内隐记忆和内隐学习。以认知心理学实验的形式探讨意识和无意识的关系,并未囊括所有试图解答该问题的实证努力。比起认知实验手段,还有一种方法试图更直接地揭示意识和无意识在根本机制上的关系,那就是生物学取向的实证研究。

3.1 内隐记忆和内隐学习的实证研究

内隐记忆源自对遗忘症病人的研究。遗忘症病人的记忆———传统上意识的机能———受到严重的损害,仅仅在短时间后他们就无法回忆此前接触的事物。然而后来人们发现,在某些特殊的需要利用过去事物信息的任务中,遗忘症病人的表现并不比正常人差,就好像他们的记忆根本没有受损一样[5]。例如:要求遗忘症病人记住一系列单词,此后让他们从许多单词中挑选出此前学习过的词,他们的成绩十分低下;但是如果测验任务改为呈现单词的前几个字母并要求答出第一个想到的单词,他们甚至能反应出许多学习过的单词,而这些内容本该早被遗忘了的。内隐学习的情况则是:在一些明明应该无法发生任何学习的情况下,确实有某种形式的学习自动地发生了,而这种学习的效果无法依靠直接的测验和询问检查出来,学习者本身也对学习的发生毫无意识。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Reber首次使用被称作“人工语法”的材料证明了内隐学习的无意识特性[6]。“人工语法”是一种复杂的字符串生成规则,它能产生许多看上去像是随机生成的字符串。这种规则难度大,隐蔽性强,因此如果让人努力发现其中规律,最后全都以失败告终。但令人惊讶的是:如果人们的任务仅仅是试图记忆这些字符串,随后才告诉他们其中暗藏某种规则,并要求他们判断许多新字符串是否合乎规则,他们却表现得大大好于随机水平。更有趣的是,尽管实验数据充分说明人们一定对人工语法规则进行了一定的学习,但几乎所有人都否认他们学到了任何规则———他们将自己在测验中的表现归因为运气好,而且他们确实无法说出任何有关字符串规则的信息,尽管他们在判别任务里已经遵循了这些规则。

内隐记忆和内隐学习都用实证的方法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人类的认知活动必定有相当部分是以另一种形式存在的,这种内隐心理过程改变了人的行为表现;但是作为心理活动的主体,人们却丝毫没有察觉这些内隐过程的存在。因此,内隐和外显的心理过程,可以被看作分别代表了无意识和意识的机能表现。内隐心理过程的发现,展示了无意识的重要性,以往被认为一定是意识独有的那些过程———诸如学习和记忆———如今也表现出了无意识的贡献。或许正如弗洛伊德曾断言的那样,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离不开无意识的参与。

既然内隐过程和外显过程能够基本对应无意识和意识,那么对意识无意识关系的实证研究就可以从内隐认知过程和外显认知过程的相互关系入手。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内隐过程和外显过程对各种内外影响因素的反应是不同的。普通的学习记忆任务(外显过程)很容易受到干扰,但是内隐过程则不然:无论是年龄变化、I Q高下,还是脑损伤、注意水平变化,内隐过程对它们都基本免疫。在实证研究中,这样的结果被称作“实验性分离”,这说明:意识和无意识确实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它们是两个具有各自不同特性的机能整体[7]。很显然,只有相对独立的结构,才会对同样的影响因素具有完全不同的反应。因此实证探索证明,意识和无意识关系的第一层就在于:它们相互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发现意识和无意识不但具有独立性,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特性。Jacoby等(1991)对内隐记忆深入研究后认为:任何一个具体记忆任务都离不开意识和无意识的共同作用,只不过它们的比例关系会随条件不同发生变化而已[8]。Jacoby等由此发展了一种巧妙的实验逻辑———加工

5

第1期郭秀艳等 意识和无意识的关系

分离程序(Process Diss ociation Procedure,PDP),以鉴别出同一个记忆任务中意识贡献和无意识贡献的相对大小。此后,杨治良等(1998)运用PDP方法,通过内隐记忆的实验研究提出了意识和无意识的“钢筋水泥”关系模型[9]。在这一实验中,被试学习一个二维度的图片分类规则:其中包括了社会性维度“攻击性”,和非社会性维度“衣着深浅”。结果发现在衣着方面的学习,意识贡献较大;而在攻击性维度的学习,则是无意识的贡献更大。由此研究者提出,意识和无意识共生共存,在心理活动的不同层面有着不同关系形式。整个内心世界就是由无意识作为“钢筋”,以意识作为“水泥”构筑起来的相互联系的大厦。

在郭秀艳等(2002)的实验研究中,被试或进行单独的内隐学习、单独的外显学习,或进行内隐和外显混合学习。多项结果表明,混合组成绩明显高于单项组。研究者发现,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在许多情况下这种相互作用乃是积极的,起促进作用的[10],Mathews(1989)首先发现并命名它为协同效应[11]。但是郭秀艳等通过上面的实验研究对Mathews的思想作了修改,进一步提出:这种相互作用其实应表现为两个方面4种情况———从作用上可分为协同或冲突;从贡献大小上可分为谁大或谁小。这一实验研究初步指出:意识和无意识的关系是复杂的,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在同一个任务中,意识和无意识可能是相互促进也可能是相互冲突,而这种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是无意识过程的抽象性,外部条件是意识过程的适时参与。意识和无意识的贡献大小也是不固定的,受到任务难度等因素的影响。沿着这样的思路,近年的实证研究又引发了新的理论观点,即意识和无意识的权衡观。杨治良等(2003)研究了从儿童到老年5个不同年龄水平的被试在具体图片再认任务中意识成分和无意识成分的相对贡献大小后发现:(1)除老年外其他年龄段被试的意识成分贡献都大于无意识成分贡献;

(2)随着年龄增长,意识贡献逐渐下降而无意识贡献逐渐上升。这种意识和无意识此消彼长的关系被称作权衡现象,由此而提出的权衡观认为:人的认知系统中存在着意识和无意识两个子系统,这两个系统之间会产生协同作用,使系统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并具有如下四个特征:(1)相互独立,即两个认知子系统遵循各自不同的加工模式,有其特定的神经机制与行为指标。(2)相互作用,即两个系统之间存在动态交互,意识和无意识在不同的条件下会表现出促进和抑制两种不同的相互作用形式。(3)互为主次,即意识和无意识的贡献不等,一开始意识占优,而随着年龄增长主次关系发生变化,无意识逐渐占优。(4)互相依存,即意识无法离开无意识而单独存在,反之无意识也不能脱离意识而独立存在[12]。

此外,内隐知觉(或称无意识知觉、阈下知觉)和内隐思维等方面的实证研究也吸引着众多研究者的注意,并且从不同角度验证了上述发现[13]。但是意识与无意识间关系的错综复杂,总是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2004年Wilkins on和Shanks最新的一个实验结果就对无意识的独立性、无意识与意识的紧密联系等问题再次质疑[14]。可见,用实证的视角来探讨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关系这一古老的哲学话题,是任重而道远的!

3.2 生物学取向的实证研究

从笛卡尔的身心交感开始,人类心灵变化就和外部躯体事件联系在一起;科学心理学创立之初,人们就认识到心理是脑的机能。随着脑机能定位学说得到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直接从神经生理基础来阐述意识无意识之间的关系成为可能。认知心理研究已经确定了大量意识主导过程(外显任务)和无意识主导过程(内隐任务),因此在脑成像技术的帮助下,研究者只需要观察以上这些过程分别伴随了怎样的神经活动,就有可能接触到意识和无意识的各自生理基础,进而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Nissen和Bullemer(1987)对K orsakoff症患者的序列反应时研究表明,这类患者也能表现出对序列的内隐学习[15]。K orsakoff症患者通常在中间颞叶区(包括海马)或间脑受到损伤。因此,研究者们普遍认为,内隐序列学习不依赖于已被K orsakoff综合症损害的间脑和中间颞叶区,而这些区域被认为是外显学习和记忆的关键部位。

Seger等(2000)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func2 tional magnetic res onance imaging,fMRI)研究人工语法内隐学习。结果发现:再认能激活右额叶区域和枕叶(occipital lobes)中间部分,而语法判断激活左侧额叶区域和枕叶两侧部分。再认和右半球的激活有更多相关,而语法判断任务和左半球的激活相关[16]。

G rafton等(1995)对序列学习作了正电子发射层描(PET)研究。他们测量了有分心任务和无分心任务条件下被试局域脑血流量(rC BF)的变化。研究者将分心条件下的学习视作内隐学习,而单任务下的学习被视作外显学习。当被试进行内隐学习时,研究者在左感觉运动皮层、左辅助运动皮层、左顶叶皮

6心理学探新2006年

层及核(基底神经节的纹状核)内双侧区域发现激活现象。G rafton等人指出,曾有研究(Alexander等, 1990)表明这些区域是负责自发运动控制的运动回路的一部分。由于被试全都是用右手来反应的,因而G rafton等人强调,这些区域的激活支持了内隐学习受对侧运动区域控制的观点。在外显学习时, G rafton等人在右前额叶、右基底神经节和顶叶-枕叶双侧区域发现了激活现象。前额皮层的右后边和顶叶皮层已被证实能促进空间工作记忆(Jonides等, 1993;Wils on等,1993)和长时记忆提取的某些方面(Buckner等,1995;Curran等,1997;Schacter等, 1996)。[16]

神经生理学和脑成像技术为意识和无意识过程的机能定位提供了方便,这进一步促使人们从生物发生学的角度思考意识和无意识的起源(或者是它们所对应的神经组织的发生学关系)。Reber(1993)提出了意识和无意识的生物进化观,此后Mathews (1997)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17~18]。生物进化观认为,意识和无意识都是生物体适应环境的机能,而这些机能都依附于一定的神经结构而存在。进化观从种系发生学角度认为意识过程的起源晚于无意识过程,在所有物种中都可以观察到最基本的无意识适应机能,例如条件化等;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是无意识的程序学习和情节记忆等较复杂的适应机制;并最终进化产生意识过程,乃至于人类独有的复杂语义符号系统。简单地说:意识进化自无意识;无意识过程在发生学上靠前,是所有物种共有的机能;意识过程在发生学上靠后,更体现出生物进化的特化过程。目前已有一些证据表明,无意识机能在对应的神经系统结构上确实处于比意识过程更古老(在种系发生史上更早出现)的位置。

生物进化观点注重实证的证据搜集。Reber提出,如果进化观点是成立的,那么遵循进化论原则,无意识系统应至少具有这样几个不同于意识系统的特征:强健性(R obustness),即无意识不易受到机能障碍和机能失调的影响;年龄独立性(Age indepen2 dence),即无意识过程不受年龄发展的影响,相对稳定;稳定性(Low variablity),即无意识过程的个体差异小、群体差异小;I Q独立性(I Q independence),即无意识过程不像外显操作任务那样容易受到智力测验得分的影响;普遍性(C omm onality),即无意识的内部机制具有跨物种的普遍性。

目前,以上推论中的部分已经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例如,G raf和Schacter(1985)证明了健忘症患者虽然无法正常再认,却能表现出内隐记忆功能[19];Nissen等(1987)报告了药物(莨菪胺)能损害外显记忆,却并不影响内隐记忆[13]。Schacter和M oscovitch(1984)总结认为在婴儿出现任何类似于描述性外显记忆的表现之前很久,就已经表现出记忆机能了[20]。这一结论暗示了,个体发生学上居先的内隐记忆,将不会受到此后神经发育障碍导致的健忘症影响。Parkin和Streete(1988)用图片启动任务测试了3岁到20岁的被试,结果没有发现任何年龄差异[21]。而在Reber,Walken field和Hernstadt(1991)的一项研究中,大学生被试接受内隐学习任务和一个高度外显的任务。在两任务的正确率(0.609和0.611)没有统计差异的情况下,发现外显任务的方差相当于内隐任务的4倍之多,说明内隐学习的个体差异比外显任务更小[22]。

总之,对意识和无意识所对应生理机制层面的研究,为两者在种系发生学上的联系提供了线索,生物进化观由此应运而生。虽然到目前为止在神经生理和生物发生学方面的直接研究成果并不很多,但这种努力将很可能真正揭露意识和无意识的本质,它们有怎样的相互关系,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关系。

4 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相互关系

意识和无意识的相互关系曾经是纯粹的哲学问题,科学心理学的诞生促进了对这一问题的实证视角考察。心理学对意识和无意识的概念界定受到早期哲学家的影响,确定了它们都是人类心理的机能,并能够在外在的任务操作中表现出来,这为实证研究提供了基础。现代认知心理学发现了对应意识机能的外显过程和对应无意识机能的内隐过程,通过实验证明两者既相对独立,又共生共存。人的任何认知过程都是意识和无意识共同作用的产物,在同一任务中,意识和无意识之间视条件不同可能会产生协同促进或冲突阻碍的相互作用。而在对心理过程的贡献大小上,意识和无意识则存在权衡现象。最后,意识和无意识可能对应了不同的神经生理机制,并可能在发生学意义上存在先后关系。无意识及其对应的神经结构,在进化过程中很可能比意识及其对应的神经结构更早出现;因此无意识在心理过程中起的作用是普遍的、抽象的、抗干扰的,而意识则建筑在无意识的基础之上,有着更大的变异性。

参考文献

1 刘恩久,李铮,等.心理学简史.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7

第1期郭秀艳等 意识和无意识的关系

1985.41-43.

2 车文博.意识与无意识.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3 -4.

3 James W.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1890.Chapter9.

4 高觉敷.西方近代心理学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2.376-379.

5 Schacter D L.Implicit mem ory:History and current statu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M&C,1987,13(3): 501-518.

6 Reber A S.Implicit learning of artificial grammars.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Verbal Behavior,1967,77:317-327.

7 杨治良,郭力平,王沛,等.记忆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257-290.

8 Jacoby L L.A process diss ociation framew ork:Separating auto2 matic from intentional uses of mem ory.Journal of mem ory and language,1991,30:513-541.

9 杨治良,高桦,郭力平.社会认知具有更强的内隐性———兼论内隐和外显的“钢筋水泥”关系.心理学报,1998,30

(1):1-5.

10 郭秀艳,崔光成.内隐学习本质特征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2,25(1):43-46.

11 Mathews R C,Buss R R,S tanley W B,etc.R ole of implicit and explicit processes in learning from examples:A synergistic effect.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M&C,1989, 15:1083-1100.

12 杨治良,李林.意识和无意识权衡现象的四个特征.心理科学,2003,26(6):962-966.

13 Blackm ore S.C onsciousness:In Introduction.London:H odder

&S toughton,A Member of the H odder Header G roup,2003, 274-287.

14 Wilkins on L,Shanks D R.Intentional C ontrol and Implicit Se2 quence Learning.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L,M& C,2004,30:354-369.

15 Nissen M J,Bullemer P.Attentional requirements of learning: Evidence from performance measures.C ognitive Psychology, 1987,19:1-32.

16 郭秀艳.内隐学习.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9 -46,224-226.

17 Reber A S.Implicit Learning and T acit K nowledge:An essay on thecognitive unconciousness.New Y ork,Ox 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73-95.

18 Mathews RC.Is research painting a biased picture of implicit learning?The dangers of methodological purity in scientific de2 bate.Psychonomic Bulletin&Review,1997,4(1):38-42. 19 G raf P,Schacter D L.Implicit and explicit mem ory for new ass ociations in normal and amnesic subjects.Journal of Experi2 mental Psychology:L,M&C,1985,11:386-396.

20 Schacter D L,M oscovitch M.In fants,amnesics,and diss ocia2 ble mem ory systems.In M oscovitch,M.In fant mem ory.New Y ork:Plenum.1984.173-216.

21 Parkin A J,S treete S.Implicit and explicit mem ory in y oung children and adults.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1988,79: 361-369.

22 Reber A S,Walken field F F,Hernstadt R.Implicit and ex2 plicit learning-individual differences and I Q.Journal of Ex2 perimental Psychology:L,M&C,1991,17(5):888-896.

R esearch on the R elationship Betw een Consciousness and U nconsciousness

G uo X iuyan Li Lin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East China N ormal University,Shanghai200062)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sciousness and unconsciousness was ever pure philos ophy problem.The emergency of scientific psy2 chology prom oted the review on this problem from experimental angle.According to experimental tropism,consciousness and unconsciousness were all the function of human psychology,and could express themselves through operating s ome external tasks.M odern cognitive psychologists discovered that the explicit process corresponding to consciousness and the implicit process corresponding to unconsciousness were not only in2 dependent but als o interactive.Any cognitive process could be in fluenced by both consciousness and unconsciousness,which interact compli2 catedly and disclose trade-off characteristic.Research of neurophysiology revealed that there could be s ome original order between conscious2 ness and unconsciousness.The effect of unconsciousness in the psychological process is universal,abstract and non-interferential,and yet consciousness is on the base of unconsciousness,it has m ore variability.

K ey w ords:consciousness;unconsciousness;implicit mem ory;implicit learning;experimental study

8心理学探新2006年

意识与潜意识的本质区别

意识与潜意识的本质区别 心理学流派众多,其中精神分析学是在心理疾病治疗过程中专门发展起来的学说,不仅在医学领域,更在整个人类文化领域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弗洛伊德这个人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他和他的几位弟子,已被公认为人类思想史上为数不多的大师。如果我们对精神分析理论有所了解,那么不仅对于个人的心理健康大有裨益,还会在人生意义、文艺欣赏、哲学思想方面都获得深刻认识。何以如此?因为,精神分析是一门教你“如何认识自己”的学问,在精神分析的过程中你会感悟到普遍的人性,从而拓宽你的意识,心灵世界更加开放,塑造出一个崭新的自我。总而言之,它教你怎样摆脱痛苦与烦恼,走向心灵的幸福,人生的成功。故不光是有心理疾病的人需要精神分析,任何人都能够从精神分析中受益非浅。我们知道,20世纪涌现的许多文学家,画家,哲学家,在自己的文艺作品、理论著作中都渗透了精神分析理论的成果,如詹姆斯.乔伊斯的意识流,卡夫卡的超现实主义,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梵高与毕加索的画,等等,同学们若考上大学后接触到此类作品,就必须懂得一点精神分析理论才能理解。 精神分析学说最初是从对人的潜意识(又译无意识)的发现开始的。潜意识,是相对人的主观意识而言的,顾名思义,通常指一个人意识不到但确实存在的内在的精神领域。现代心理学已达成这样一个共识:即自我所意识的到的一切,并不是精神世界的全部,相反,意识只是精神世界的冰山一角。弗洛伊德有过这样一个比喻:意识是浮在海平面上看得见的冰山的上端,更庞大的部分隐藏在水面下看不

到,则好比潜意识的内容。对潜意识的认识是人类科学史上少有的震憾之一,哥白尼发现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达尔文证实人类原本是从猿猴进化而来,而弗络伊德则表明个人甚至也不是自已思想的主人,人更多是受内在的潜意识的作用,并不那么自觉的行动。这一点应该很好理解:同学们试想一下:你能完全左右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吗?有些想法不由自主在你脑海中浮现,驱之不去;强烈的感情一下子控制住你,让你忍不住的悲伤哭泣;更何况在夜晚,莫名其妙的梦境不断涌入你的睡眠里。种种迹象表明,一个人主观意识到的一切,只是精神世界的表象,实际上人的精神从来就是意识和潜意识的复合体,人什么时候也不可能摆脱潜意识的影响。 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意识是人特有的功能。动物是无意识的,它们靠本能行动。人类与动物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有独立的思想和意志。人类拥有意识能力大概是从几十万年前开始的,在此之前人类也几乎完全是受潜意识的支配。人类进化到今天,意识是否已强大到可以不必顾及潜意识的地步了呢?绝不。意识从潜意识分化而来,潜意识相当于意识的源泉,它一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大根基。尽管你也许觉察不到,每个人都是意识与潜意识共同协调作用的统一体。我们不要以为潜意识比意识低级,潜意识是一个人更内在、更深刻的自我,它包含着数百万年来的智慧。大家想一下,蜜蜂没有意识,可它天生知道去哪儿采蜜,怎样筑巢;动物先天的本能就能让它知道做什么和怎样做。有些潜意识功能好的人甚至可以像动物一样预知危险从而避开危险,我们称之为第六感。人类的潜意识中包含着惊人的潜力,丰富的功能。一个意识与潜意识配合良好的人能够发挥更大的潜能,取得比常人更大的成功。同学们都知道什么叫“灵感”吧,灵感就是应意识的请求,从潜意识中涌现的创造性

不同消费群体的心理分析

第四节顾客消费心理 导入案例 ●添一点 ●有一家卖瓜子的小店生意特别火,其它同类商家怎么也比不上,该店老板说:“其实,我们家瓜子除了味道独特以外,在经营方面还有一小技巧,就是在称份量时,别人家总是先抓一大把,称的时候再把多的拿掉;而我们家总是先估计得差不多,然后再添一点。这“添一点”的动作看似细小,却符合顾客的微妙心理,许多顾客都害怕短斤少两,“拿掉”的动作更增加了这一顾虑,而“添点”,则让人感到分量给足了,心里踏实,所以乐于登门。 导入案例 ●【思考】 ●动感地带的成功推广主要利用了年轻人的哪些消费需求特点? 一、不同年龄阶段的消费者群体的消费心理特点 ●1.少年儿童群体的消费心理特点 ●(1)儿童消费心理特征。 ●①从纯生理性需要逐渐向带有社会内容的需要发展。 ●②从模仿性消费逐步向带有个性特点的消费发展。 ●③消费情绪从很不稳定向稍微稳定发展。 ●④对消费品的购买行为逐渐从依赖型向 独立型发展。 ●⑤儿童消费品中娱乐用品的消费比重较 ●大。 不同消费群体的心理分析 ●(2)少年消费心理特征。 ●①喜欢与成人比拟。 ●②购买独立意识逐渐形成。 ●③消费意识方面的矛盾性增强。 ●④为满足成长性需要的消费所占比重增加。 ●(3)少年儿童消费与营销心理策略。 ●①区别购买与消费对象,采用不同促销方式。 ●②改善商品的外观形象,发挥商品的直观形象作用。 ●③建立商品品牌形象,提高品牌忠诚度。 ●④注重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消费。 不同消费群体的心理分析 ●2.青年群体的消费心理特点 ●(1)青年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特征。 ●①追求时尚,强调实用。 ●②意愿强烈,需求多样。 ●③消费能力相对最强。 ●④消费倾向标新立异。 ●⑤冲动购买,计划筹款。 ●⑥注重情感,直觉选购。 不同消费群体的心理分析

关于大学生从众心理及原因的分析

关于大学生从众心理及原因的分析 摘要: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存在着一些约定俗成的 行为规范,这就是大学生的从众心理。本文对大学生的从众心理进行了具体阐述并详细的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从众心理;群体规范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存在着一个十分奇怪的现象----选就餐地点,哪儿人多去哪儿。网上买东西,同样的物品,看哪家店销售量大就去哪家购买。选旅游景点时,依据是哪儿人多去哪。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就属于一种从众心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随大流”、“爱扎堆”。一些人在社会群体的压力之下放弃自己原本所坚持的意见,改变自己的意见,去采取大多数人的意见,或者是看到别人做什么也跟着去做什么,即使所做的事毫无益处。我们总认为一个人改变不了世界,一个人在团体中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在团体中往往会产生一些无形的压力,这样的压力就是个人在思想认识和行为方式上与团体中的大多数人的意见相一致。 1.大学生从众现象的具体表现 1.1 从众 近年来,大学的校园里攀比、奢华之风盛行。各种各样的消费,无论大件的手机、电脑,还是小件的衣服,亦或是许多在校园里盛极一时的消费品,比如新百伦NB(New Balance)跑鞋等,都能在学生中找到从中消费的迹象。大学生攀比之风已形成一定的气候,许多同学穿名牌服饰,不是名牌的衣服不能入人之法眼,而且在各种节日时总是讲排场,邀请众多的同学、朋友吃吃喝喝,即使自己的经济状况并乐观,但还是以小充大。其实一些同学本不是十分乐于大手大脚的消费,但随着学校的风气的变化只好随波逐流。 1.2 学习从众 学习从众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同一个宿舍或同一个班级的同学之间进行相互的勉励,集体的进行学习,集体考研或者考一些国家承认的证书,虽然这是积极地学习从众的表现。每个人的人生计划不同,所要走的路也不同,这种跟风虽然是积极的,但不是理智的,学生们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有选择的去选择考

与自由的背离_浅析大众文化中的_集体无意识_

2011年08月下 青春岁月 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在《民众的反抗》一书中最早提出了价值标准也相应扭曲,更多的是以个人为目的。为了满足合“大众文化”这一概念,那些在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目的性的自由,人们不断寻求“标新立异”。被文化大潮埋的喘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以商业性、流行性、娱不过气来的今日,为了彰显个性,唯有开辟创新大道,于是,乐性和普及性为其基本特征。大众文化以各种方式不断渗透到人“凤姐之流”与日俱增,“小月月之流”又超越其上,“艳照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也越来越感觉到其存在的必要;但是,门”、“诈捐门”层出不穷。虽然大众文化引发的是盲目跟风之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推进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大众文化在暂时气,但是,人们又为了追求个人的特殊性,不断地“不拘一克服人们现实中的茫然、孤独感以及生存危机感的同时,也在降格”,只是这种“不拘”又一次跌进普遍之中,仍然是一种低着人类文化的真正标准。不断有学者提出关于大众文化的批判“众”。这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担忧,我们普遍的社会价值标准理论:从文化精英主义批判主义理论,到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是什么呢? 工业”批判理论,再到后现代主义的大众文化批判理论。都是对合目的性最终导致的是目的自由的丧失。人们追求世界的合大众文化提出了质疑甚至是极大的否定与颠覆。他们或从大众文目的性是为了达到自由的目的,但是,人们在追求这种目的的手化与精英文化的对立面来批判,或从其对文化领域的侵害来否段上的自由将使人们丧失目的的自由。手段的自由指的是“破”定,抑或从大众文化原始特点的异化来剖析。 之后的“立”。也就是说,人们为了实现个人价值,不断打破别总之,批判的角度是多种多样的,这让我们清楚的看到了它人的极限,树立自己的成绩(就与创吉尼斯世界纪录一样)。这演变历史及弊端。在这里,我将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以及自由种“破”的方式是自由的,是价值的主体性特征的显现,产生了观理论来分析现今的大众文化的价值观导向,论述其与真正“自一定的主体性效应,但在大众文化中,这种价值实现经常伴随着由”的背离,最终我们会看到,大众文化导向的是“集体无意异化,因为主体在追求价值实现的时候,自由给予的标准是“怎识”。 么都行”,“怎么都行”也就是“怎么都不行”,于是标准便不存在了,继而这种“立”便成为一种负担。也就是说,自由达到一、注重价值原则,追求合目的性 一定的极限,反而就陷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不自由,为了自由而在我国正处于社会大转型时期,在文化领域出现了一种“重自由便不是自由了。 心下移”的趋势,精英文化不再是社会的主流,大众文化取而代之并趋于主导文化之列。这不仅是市场经济的发展结果,也是以三、对于真、善、美,大众文化越过真和善,强调“美”,人民为主体的政治制度的影响,更是新时期下文化思想解放自由导向最终的“集体无意识” 精神的推动。所以,大众文化在现阶段或多或少表现出与社会主大众文化注重对价值原则而不是真理原则的把握,注重个人义核心价值体系相违背的一面。 价值的实现而不是社会整体价值,这便是跳跃了“真”和所谓价值原则,就是人们用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世界、“善”,那么我们不禁会问:大众文化追求的是什么呢? 改造世界,使世界适合于人的生存和发展。价值原则与真理原则那就是“美”! 相对,指的是人们按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追人们往往用“孤独的大众”来形容大众文化的主体,“孤单求和服从真理。纵观现今大众文化,可以看到它的两个趋势:一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一方面指都市生活的个是从原始的以追求认识社会为动力变为如今的盲目跟风,这并无聊空虚而促生庸俗大众文化的兴起,另一方面指主体的个性化不是自主产生大众文化的需要,而是一股小的文化之风的侵入,追求使得“世界地球村”变为“一人一村落”。个人的见解不一足以让大众都为之动容,人们在其中失去了自我型。第二个趋势定会得到别人的肯定,作茧自缚的导致了求不得知音的孤独感。 是从注重文化的娱乐性变为重其消费性,形成一个公式:精神消严格意义上说,大众文化追求的并不是真和善基础上的美,费品=物质商品。越来越多的大众认为精神的享受在于买书、看它实质上是追求了异化的“美”。豪赛尔把“无聊”定义为大众碟、上网之中,认为对纯粹的高雅文化的享受只是上层人之事,文化的最终原因,贝尔也说:“它满足的不是需要,而是欲作为大众的精神寄托就在这里。阿多诺在其《文化工业在思考》求。”随着大家对自由的追求和对无聊的躲避,大众文化也就成中说道:“文化工业别有用心的自上而下整合它的消费者,它把为享乐、消费的代名词。追求的世界,越来越像道家追求的精神分离了数千年的高雅艺术与低俗艺术的领域强行聚合在一起,结世界一样,渐渐地变得似乎不是我们现实世界的一部分,而是现果使双方都深受其害。” 实世界之外的一个虚幻的世界了。大众文化是一种商业文化,这综观这两大趋势,人们习以为常的是各种文化之潮的不断来种异化使得大众文化“成为了一种可怜而贫困的美学产品”。袭继而自己做出适合个人趣向的选择,而不是建立在自身认识世(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 界基础上而创立文化之风。 日本有位学者近日做个一篇报道,说日本的年轻一代趋向于偏重于目的性的追求,即对结果的过分看重。马克思、恩格“集体低智商”,因为对漫画、美少年的喜爱的年龄层次已经蔓斯的“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也就是说真延到了三十多岁,“大叔控”、“萝莉控”队伍壮大,引起社会正的自由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由大众对于价值原则的的担忧。对于我们国家的大众文化,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种现象重视可以看出,人们普遍追寻合目的性而不是合规律性。正如叔的存在,大众文化不是导致个性追逐者的消弭,就是导致随波逐本华对非理性的强调,他通过对康德自在之物的扬弃,实现了从流者的沉沦,最终导致“集体无意识”。似乎“它的存在是它的康德传统形而上学到现代的非理性主义的转变,即客体到主体的事,我什么也没有”。后现代主义因此悲哀的说:“大众文化作过渡,从乐观主义到悲观主义的过渡,从肯定的价值观到否定的品呈现出深度消失、历史意识消失、主体消失、距离感消失等特价值观的过渡。也许是叔本华的思想代表了现代人的“心声”,征。” 越来越多的人崇拜的是叔本华式的非理性,而不是如建国初期对所以说,大众文化本身并没有问题,存在问题的是大众文化马克思主义的顶礼膜拜。这种注重个人感受的非理性便是一种合的主体。 目的性,这也是人们在文化参照系太多而无法做出一种选择的情况下的逃避心态,只能以对个人感兴趣的新事物的迷恋来达到个【参考文献】 [1] 肖 前.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4.人精神的寄予。 [2] 叶志良. 大众文化[M]. 上海: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03. 对各种大众文化的选择态度,便是接下来要说的价值标准问题。 【作者简介】 二、在价值标准上,强调以“人”为单位的“众”,是手段许静(1989—),女,安徽大学2010级哲学系研究生,研究方向:伦理自由的获得与目的自由的丧失 学。 与自由的背离 ——浅析大众文化中的“集体无意识” □ 许 静(安徽大学, 安徽 合肥 230039) 【摘要】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以及自由观理论,来分析现今的大众文化的与真正的“自由”的背离,及其导向的“集体无意识”。 【关键词】大众文化;自由;价值观;集体无意识

大学生群体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疏导方法

大学生群体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疏导方法 心理问题普遍存在于大多数人身上,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心理问题。大学生处于心理、生理日趋成熟的阶段,由于生活环境、学习方法的巨大改变,人际关系的复杂化,就业考研的挑战等因素,给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从马家爵事件到药家鑫事件等等屡见不鲜的大学生因心理不健康导致的违法犯罪问题警示我们: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可小觑,一旦解决不当或不及时,常常会造成各种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 一、心理问题的概念 心理问题是指所有各种心理及行为异常情形,通常把心理问题根据其严重程度,分为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和精神病。心理困扰主要是指各种适应问题、应激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心理障碍主要是指神经症、人格异常和性心理障碍等轻度失调;精神病是指人脑机能活动失调,丧失自知力,不能应付正常生活,不能与现实保持恰当接触的严重的心理障碍。2004年7月4日《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中,14%的人出现抑郁症状,17%的人出现焦虑症状,12%的人存在敌对情绪。根据以上定义和数据,又加之网上大量调查问卷及资料显示,大学生群体中常见心理问题应为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和精神病只占一小部分。大学生心理困扰方面出现的问题大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环境适应困惑的抑郁症。 2.关于学习、就业或考研抉择的焦虑症。 3.关于人际交往矛盾的恐惧症。 二、常见问题发生原因及表现 每个问题总有其特殊的表征与产生原因,下面是对以上三个方面的心理问题的表征及发生原因进行分析。 1、关于环境适应困惑的抑郁症。 环境适应困惑的抑郁症大学生心理问题中最常见也最严重的要数抑郁症,因为由其导致的自杀可给家庭带来不可估量的伤害和损失。而抑郁症的产生多是因环境适应性差导致。跨越了几乎决定人生命运的高考独木桥来到令人羡慕的象牙塔,人生经历了一个重要转折;由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到学着适应社会等等。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学习方法、人际关系、身份角色的大幅度改变,使尚未成熟的大学生难以适应; 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境遇难于抉择而产生巨大的困惑。依赖性与独立性的矛盾,被动学习与自主学习的矛盾等等。“如果这些矛盾过于激烈和持久,则容易导致心理压抑,甚至引发心理疾病。 2.关于学习、就业或考研抉择的焦虑症。 高中时代,学校为了使学生努力学习,提高升学率,在鼓励学生时经常以“上了大学你们就轻松了”这类考上大学一了百了的言论误导学生,导致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真的“轻松”,“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完全把学习当作副业,沉迷于交友、网络、玩乐,然而又迫于学分压力,只在考试的前两星期或前几天突击,造成精神高度紧张。而另一种极端则是进入大学后,发现学习进度快、学习内容多、学习难度大,而且任课教授往往上

卡尔·荣格和集体无意识

卡尔·荣格和集体无意识 在精神分析运动史上,荣格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虽然没有像弗洛伊德为世人所尽知,但却具有超越于弗洛伊德的潜力。或许正是由于他当时的年轻和才华,威廉·詹姆斯才在1909年听罢弗洛伊德和荣格为克拉克大学校庆所作的讲演后说,心理学的希望在精神分析家们的身上。 卡尔·荣格(1875—1961)出身于康斯坦斯湖畔的一个乡村牧师家庭。1900年他在巴塞耳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那正是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问世之际,虽然这部醒世之作在当时遍遭冷遇,但却在荣格那里得到了极其热烈的反应,引发了另一位天才的心理学生涯。几年后(1907)荣格专程赶往维也纳拜会弗洛伊德。二人一见面便兴奋地长谈了近13个小时,开始了那一段亲密(但短暂)的不平凡的友谊。1914年前后,由于荣格坚持认为里比多是一种普遍的生命力,性爱只是其中一部分,(弗洛伊德则坚持里比多主要应理解为性爱),而和弗洛伊德断绝了学术关系,另外组建了自己的“分析心理学”。 尽管如此,心理学史家们仍然认为荣格是弗洛伊德的最伟大的后继者。“他有效地贯注于精神分析的潜意识并扩展了它,把它应用于社会心理学之中。”荣格在个体的潜意识之外发现了一种社会或集体的无意识,并以此来解释个体以及集体的行为。按照荣格的解释,“集体无意识是心灵的一部分,它有别于个体潜意识,就是由于它的存在不像后者那样来自个人的经验,因此不是个人习得的东西。个人意识主要是这样一些内容,它们曾经一度是意识的,但因被遗忘或压抑,从意识中消逝了。至于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则从来没有在意识里出现过,因而不是由个体习得的,是完全通过遗传而存在的。个体潜意识的内容大部分是情结,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则主要是原型。”原型是人心理经验的先在的决定因素。它促使个体按照他的本族祖先所遗传的方式去行动。人们的集体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这无意识的原型所决定的。由于集体无意识可用来说明社会的行为,所以荣格的这一概念对于社会心理学有着深远的意义。 荣格认为原型有许多表现形式,但以其中四种最为突出,即人格面具、阿尼玛、阿尼姆斯和阴影。人格面具是一个人个性的最外层,它掩饰着真正的自我,与社会学上“角色扮演”这一概念有些类似,意指一个人的行为在于投合别人对他的期望。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的意思是灵气,分别代表男人和女人身上的双性特征,阿尼玛指男人身上的女性气质,阿尼姆斯则指女人身上的男性气质。阴影接近于弗洛伊德的伊底,指一种低级的、动物性的种族遗传,具有许多不道德的欲望和冲动。除这四种原型之外,荣格的“自我”概念也是一种重要的原型,它包括了潜意识的所有方面,具有将整个人格结构加以整合并使之稳定的作用。与集体无意识和原型有关的另外一个概念是曼达拉,意指在不同文化中反复出现的一种象征,表现为人类力求一种整体的统一。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他的集体无意识理论,不仅对精神分析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对心理学和精神病学产生了影响,而且深深波及宗教、历史和文化领域,著名学者汤因比、伟利和马姆福德等都把荣格看作一种产生灵感的源泉。心理学史家舒尔兹说:“荣格的观念能激发人们的思想,而且新颖,他提出了一种关于人的乐观主义的概念,这种概念许多人认为是由于背离了弗洛伊德而有的、值得欢迎的变化。”就荣格与弗洛伊德二人的比较而言,另一位心理学史家墨菲的评论更加明快而富有魅力,他认为弗洛伊德与荣格都是负有非常不同使命的先知,弗洛伊德看到的是浩瀚的力量横扫一切,人世也不免罹难,只能略做些敷衍塞责的抗议,然而在荣格看来,“有不断扩大的领域容许同那庄严和那神圣的东西进行直接的接触,有一种患者和医生都甘愿接受的鼓励,自由无阻地朝着神秘追求的方向运动。”人们或许会这样设想,前者是一位坚定的人物,“勇敢地对抗着一个异于宇宙的虽然宏大却凄凉萧瑟的力量”,对于这个宇宙,人类只可能提出局部而有限度的防御;而后者却是一位通往极富挑战性的世界的向导,在他看来,对于这个世界,人类是真正与之协调一致的。 这种比较与设想或许都可以成立,荣格毕竟以他的智慧发展了精神分析的理论,推动了精神分析往社会心理学的转向,但是却不应以这种比较而忽略了精神分析的另一位先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荣格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祁路白祁路白2012-12-05 19:33:24 《荣格解梦书:梦的理论与解析》

大学生群体消费心理研究分析

大学生群体消费心理分析

————————————————————————————————作者:————————————————————————————————日期: 2

大学生群体消费行为分析 消费是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连接点,是经济领域与日常生活领域进行交换与沟通的渠道,也是生活方式研究的重要部分。大学生消费行为是指在一定消费观念影响下,为满足自身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而采取的消费行为。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不仅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有其独立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进而作用和影响一代青年的消费趋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消费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在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和流行时尚的影响下,其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相互影响,并形成特有的群体消费心理特征。 一、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特点 1.消费的不平衡性 由于大学生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家庭,而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行业的不平衡,导致家庭收入的不平衡。各自家庭结构的不同,从而也决定了大学生消费的不平衡。据资料调查显示:月消费水平最高的是来自省会和大城市的大学生,其次是来自地级市的大学生,再次是来自县级市的大学生,消费水平最低的是来自农村的贫困生。 表1:不同家庭所在地学生每月学费、生活费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 少于4/1 4/1 4/2 4/3 4/3以 上 其他 直辖市和省会城 市 30.1 32.7 27.6 3.6 5.6 0.5 一般城市23.7 38.4 24.3 4.5 9.0 0.0 镇17.4 30.4 32.6 10.9 7.6 1.1 农村9.0 13.0 33.0 17.0 27.0 1.0 2.消费结构的多元化 表2 大学生消费结构图 生活费用学习消 费娱乐消 费 人际消费合计 伙食服饰日用通讯交际

奥修:意识、觉知与觉醒

奥修:意识、觉知与觉醒 觉醒与觉知有什么不同? 觉醒(awareness)和觉知(witnessing)有很多不同。觉知仍然是一个行为,是你在 做它,有自我在。所以,觉知这一现象分成主体与客体。觉知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关系。觉醒则绝对没有任何主体性与客体性。在觉醒中,没有一个正在觉知的人,也没有一个被觉知的人。觉醒是一个整体的、完全的行为,主体与客体与它没有关系,它们被溶解了。所以觉醒并不意味着某个人是觉醒的,也不意味着某个东西是被注意到的。 觉醒是整体的——整个的主体性与整个的客体性作为一个单独的现象,而在觉知中,主体与客体之间存在着一个两分性(duality)。觉醒是无为,觉知则暗示了一个做的人。但 是通过觉知,觉醒是可能的,因为觉知意味着它是一个有意识的(conscious)行为;它是一个行为,但是有意识的。你可以做某件事而没有意识——我们平常的活动都是无意识的活动,但是如果你在其中变得有意识,那么它就变成了一个觉知。所以,从平常的无意识活动到觉醒,有一个空白,而它是可以用觉知填满的。 觉知是朝向觉醒的一个技巧,一个方法,它不是觉醒,但是,与平常的行动、无意识的行动相比,它是更高的一步。某些东西已经改变了:行动已经变成有意识的,无意识已经被意识取代了。但是还有一些东西必须被改变,那就是:行动(activity),必须被无行动(inactivity)取代。那将是第二步。 从平常的无意识的行动跳跃到觉醒是困难的,这是可能的,但是艰难的。所以,在两者之间加上一个步骤是有帮助的。如果一个人从觉知、有意识的行动开始,那么,跳跃会变得容易一些——不带有任何有意识的主体,不带有任何有意识的客体,根本不带有任何有意识的活动而跳跃到觉醒。这并不意味着觉醒不是意识,它是纯净的意识,但是没有人意识到它。 意识(consciousness)和觉醒(awareness)之间还有一个区别。意识是你的头脑(mind)的一种品质,但它不是你的整个头脑。你的头脑既可以是意识的,又可以是无意识 的,当你超越了你的头脑,那么就没有无意识,也没有相应的意识,只有觉醒。 觉醒意味着整个头脑都成了觉醒的。现在,旧的头脑已经不存在了,但是,一种有意识的品质存在着。觉醒已经变成了整体,而头脑本身现在成了觉醒的一部分。我们不能说头脑是觉醒的,我们只能富有含义地说头脑是有意识的。觉醒意味着对于头脑的超越,所以,并不是头脑是觉醒的。只有通过对头脑的超越,通过超出头脑之上,觉醒才变得可能。 意识是头脑的一种品质,觉醒则是超越,它超出头脑之上。头脑最多是两分性的工具,所以意识永远不可能超越两分性。它总是指意识到某个事物,或者某个有意识的人。所以,意识是头脑的一个部分,而头脑,最多是所有的两分性、所有的分裂的源泉,不论它们是在主体与客体之间、行动与不行动之间,还是意识与无意识之间。两分性的每一种类型都是头脑的产物。觉醒是非两分性的,所以,觉醒意味着“没有头脑”(no mind,无念)的状 态。 那么,意识与觉知的关系是怎样的呢?觉知是一种状态,而意识是朝向觉知的一种手段。如果你开始变成有意识的,你就会达成觉知。如果你开始对你的行为变得有意识,对你的日常发生的事变得有意识,对围绕着你的每一件事物变得有意识,那么你就开始觉知了。 觉知是作为意识的一个自然结果而来的。你无法练习觉知,你只能练习意识。觉知是作为一个自然结果、作为一个影子、作为一个成果、作为一个副产品而来的。你越是变得有意

论当代大学生消费群体心理与行为分析

论当代大学生消费群体心理与行为分析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论当代大学生消费群体心理与行为分析姓名:** 学号:** 班级:连锁**班 学院:保定** 当代大学生消费群体心理与行为分析论文摘要:当今的大学生作为社会特殊的消费群体,他们的生活消费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但是部分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也表现出了非理性的倾向。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既有其合理性和特殊性,同时又明显存在着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上的误区,需要来自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引导和帮助。 一、导言 大学生不仅是当前社会的消费主体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未来消费的主力和消费潮流的引导者。他们的消费方式将可能深刻地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消费方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他们的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更为突出而直接地影响其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影响到社会风气和思想。因此分析其消费行为和方式,有助于认识青年一代乃至整个社会未来的消费趋势。

二、个性心理特征 个性,就是个体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成分,包括、和。 是使人能成功完成某项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它必须通过活动才能体现出来。大学生的感知和鉴别能力是比较强的,因为大学生对自己的需要有充分的认识。而且大学生的分析评价能力也比较高,他们有着比较高的知识文化水平。不过其购买决策能力有待提高,大学生大多属于纯消费体,经济能力有限,所以购买时格外慎重,表现出犹豫不决的现象。 是个人生来就具有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可以指个人的性情或脾气,也可以指个人心情随情境变化而随之改变的倾向,亦即个体的反映倾向。大学生中多为多血质和黏液质,而胆汁质和抑郁质只占一小部分。 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例如,一个人在任何场合都表现出对人热情、与人为善,这种对人对事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表现出的心理特征就是性格。大学生由于刚刚开始步入社会,其消费经验有限,所以容易受情绪的影响,多属于情绪型消费者。大学生要做到不受广告影响是比较困难的,所以这个消费群体中属意志型消费者的较少。大多数大学生是理性的,也属于理智型消费者。 三、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特点 (一)理性消费,实用,当代大学生消费的基本特点

2 艺术的起源 集体无意识说

荣格舍弃弗洛伊德的泛性欲主义,并将个体无意识进行改造而成为集体无意识,由此提出原型理论。原型是一种集体无意识,从早期人类在生存环境中产生,然后由人类群体通过遗传机制进行传承。 荣格认为人的无意识有个体的和非个体(或超个体)的两个层面。前者只到达婴儿最早记忆的程度,是由冲动、愿望、模糊的知觉以及经验组成的无意识;后者则包括婴儿实际开始以前的全部时间,即包括祖先生命的残留,它的内容能在一切人的心中找到,带有普遍性,故称“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的内容是原始的,包括本能和原型。它只是一种可能,以一种不明确的记忆形式积淀在人的大脑组织结构之中,在一定条件下能被唤醒、激活。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中积淀着的原始意象是艺术创作源泉。一个象征性的作品,其根源只能在“集体无意识”领域中找到,它使人们看到或听到人类原始意识的原始意象或遥远回声,并形成顿悟,产生美感。 所谓集体无意识,简单地说,就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无数同类经验在某一种族全体成员心理上的沉淀物,而之所以能代代相传,正因为有着相应的社会结构作为这种集体无意识的支柱。个人想法。比如我们自古以来的审美都认为花是美的,便便是恶心的;花是香的,便便是臭的。实际上这都是一种观念上的延续。观念非绝对。而长期以来潜移默化产生的集体观念就是我们的集体无意识。 按照荣格的解释,“集体无意识是心灵的一部分,它有别于个体潜意识,就是由于它的存在不像后者那样来自个人的经验,因此不是个人习得的东西。个人意识主要是这样一些内容,它们曾经一度是意识的,但因被遗忘或压抑,从意识中消逝了。至于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则从来没有在意识里出现过,因而不是由个体习得的,是完全通过遗传而存在的。个体潜意识的内容大部分是情结,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则主要是原型。” 原型有许多表现形式,但以其中四种最为突出,即人格面具、阿尼玛、阿尼姆斯和阴影。人格面具是一个人个性的最外层,它掩饰着真正的自我,与社会学上“角色扮演”这一概念有些类似,意指一个人的行为在于投合别人对他的期望。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的意思是灵气,分别代表男人和女人身上的双性特征,阿尼玛指男人身上的女性气质,阿尼姆斯则指女人身上的男性气质。阴影接近于弗洛伊德的伊底,指一种低级的、动物性的种族遗传,具有许多不道德的欲望和冲动。 Ego继承发展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学说,认为无意识分为个体和非个体的。集体无意识是人类同种族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沉积、被压抑的情感思想或者经验(举例:花是香的,红色容易唤起激情情绪)。特点是普遍的,冲动的,本能的。贡献么,在艺术创造理论上的推动,还有美学方面的。 “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是荣格全部理论的中心范畴,也是他原型美学的前提性假设。他把意识区分为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个人无意识“主要是一些我们曾经意识到,但以后由于遗忘或压抑而从意识中消失了的内容”,而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却“从来就没有出现在意识之中,因此也就从未为个人所获得过,它们的存在完全得自于遗传”[①],简言之,集体无意识是唯一依赖遗传,不依赖个人经验而独立存在的心理要素,是一种从难以计数的千百亿年来人类祖先经验的沉积物,一种每一世纪仅增加极小极少变化和差异的史前社会生活经历的回声。 现在学术界在引用这一概念时存在程度不同的“误读”,为了深入理解荣格理论的本意,以便更好的和李泽厚的“审美积淀说”进行比较研究,先对其进行辨析是必要的。首先,从内容来说,许多人在实际上把集体无意识视为一种以“集体”方式表现出的综合的情感和普遍心理倾

大学生群体心理分析

课程论文 ——大学生群体心理特征分析 大学生群体心理特征分析 【摘要】大学生是中国青年中的优秀群体,近几年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受到各方面的重视。他们正处于逐步走向成熟,但又没真正成熟的阶段。他们在许多方面较青少年更为成熟,但是又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大学生群体心理特征进行阐述,希望能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所帮助。 关键词:大学生群体心理特征 大学生的心理现象是多种多样的。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大学生的数量也在逐步增多。在校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其生活环境、活动的主要目标和特点,其年龄以及所处的社会地位的特殊性。大学生群体有自己的心理特征。

一、情绪波动大,对情绪的控制能力有待提高 大学生活与中学完全不同,校园活动更为丰富,大学生也开始逐步接触社会。大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与他们对周围环境和对个人的认识的发展有密切关联。如果受到内心需要和外界环境影响的强烈刺激,他们的情绪又容易产生较大波动而表现出两极性,既可能在短时间内从高度的振奋变得十分消沉,又可能从冷突然转为狂热,乃至造成消极的后果。这种情况常使一些大学生陷入理智与情感的矛盾和冲突之中,从而感到十分苦恼。 大一新生基本上刚进校,对学校的认识还处于比较模糊和较为谨慎的阶段,情绪波动的原因多为远离家乡独自求学的孤独和对新生活的不适应。这个阶段他们为了尽快适应环境,加上刚入校进行各种入校教育,加强了他们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会对周围的人群和自己不满的事情有意忍让,不会轻易让自己的情绪暴露出来,因此他们对自我情绪的认识和控制处于较高的水平。 而大二大三的大学生情绪波动尤为明显,自我怀疑的频率显著提高。经过了大一的适应和对学校环境的认识不断深入,这个时候各种问题开始暴露出来,在处理诸如人际关系冲突或者其他类似问题的时候遇到的情况更为复杂,再加上他们对自身要求较大一有显著提高,因此情绪波动较为明显,挫败感、自我怀疑是最常见的问题,达不到自己的预期标准常常让大二大三学生无比困扰。 处于大四阶段的学生,经过了大学四年的洗礼,他们的社会化程度相比较而言可能更高,对社会的认识和自我的认识也相对较为深入,对自我情绪的认识和掌控水平较高也是可以理解的。由此可见大学生对自我情绪的认识和掌控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还会表现不同阶段的特点。 二、自我认知进一步发展成熟 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如果一个人不能正确的认识自我,低估自己就会产生自卑,丧失信心,相反,如果一个人过高地估计自己,也会骄傲自大、盲目乐观。因此,恰当地认识自我,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是自我调节和人格完

大学生群体分析

大学生群体分析 大学生群体是个庞大的群体。从中国实行扩招大学生开始,全国现有近2300所高校,在校大学生接近3000万。对于许多企业来说这是一个潜在的消费对象。大学生群体是一个很独特的群体,他们追求个性,对人生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和观念;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既是当前消费主体之一,有着独立的消费意识和消费特点,也是未来中国消费的主力。 大学生的年龄绝大多数分布在18~24岁,分析大学生群体,大学生群体作为一个细分市场,又有很大的差异性。 一、大学生的差异性: 1.家境富裕的学生,其生活费用不仅能满足自己日常学习生活的需要,还能有更多的娱乐消费、旅游消费、人际交往消费。他们倡导高消费。 2.家境中等的学生,其生活费用能满足其学习生活费用。而其娱乐等其他费用受到较大限制。 3.家庭条件偏低的学生,生活费用较少,消费水平较低,有些人甚至连基本生活费都难以保障,甚至需要借款以完成学业,心理承受着经济困难的巨大压力,不少人因此产生自卑心理。 二、大学生行为分析: 第一种,大学生的依赖性。大学生是一个无固定收入(一般做兼职)或无收入的群体,所以其无论是学费、生活费还是娱乐费用都是依赖于家庭的支撑,靠父母供给。 第二种,大学生的独立性。大学生有强烈的独立意识,认为既然自己成年了,花父母的钱就不是天经地义的事。因此大学生自己会打工挣收入,做兼职、家教在大学是一件很普遍的事。 第三类,多数大学生是依赖、独立两种心理行为并存的。 三、大学生的消费内容主要有: 大学生费用来源主要包括家庭亲友供给、打工做兼职收入、奖助学金、贷款等 1.基本生活消费。主要包括餐费,生活用品费用等,但因大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不同,衣、食、住、行等生活消费需要也不一样,大学生消费大致可以划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 2.学习消费。学习消费主要包括学费、书费、考证消费、学习用品和电脑消费等。其中学费因学校地区和专业不同也有所区别。大学生参加各种英语等级考试、

高端人群之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

高端人群之消费心理与行为分析 深圳市拓璞家具设计有限公司.向苏云 关键词:高端人群;消费心理;消费行为 中国高端人群主要指拥有相当财富、身份和地位,处于财富金字塔上层的那部分人群,他们或拥有雄厚的经济资源,或占据独特的知识资源,再或是占有广泛的社会资源,并将这些资源为己所用,不断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他们还拥有特质化的价值取向、生活背景、居住习惯和文化品位,对居住品质、生活环境有着超过一般标准的要求。这些要求不仅仅体现在物质层面上,更追求物质与精神的统一、前瞻性的生活理念及功能多元化等,体现在对健康、人文内涵、生态环境、私密性、服务等方面的特别关注。此外,高端人群对于社交、商务、时尚、休闲、娱乐等上层生活的需求也有较高的要求。 一、高端人群的消费心理 炫耀消费:高端人群喜欢在既定的范围内,以常人无法企及的奢侈高端物品在一个特定的生活圈子里相互攀比炫耀,以显示自身财富与身份地位。 享受消费:高端人群大多对生活的舒适度和档次都要求高,特别是软环境,其大多有海外旅游居住经历,或者认同海外生活方式及标准,希望通过高端消费来获取相当的贵族式生活体验。 二、高端人群的分类分析 根据高端人群的情感偏好以及他们特殊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在此将高端人群主要分为四大类:尊贵型、享受型、标签型和理财型。尊贵型人群大多事业有成,拥有多套住宅及一辆以上名车,重视“尊贵身份”的概念;享受型人群则更多注重生活质量的提升,追求更高水平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标签型人群大多属于高消费,热衷于品牌消费,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证明自己的能力;理财型的人群则更加注重投资理财,他们拥有丰富的投资经历和经验,当然这类人群本身就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且有境内外旅游和豪宅居住经历,对生活条件和生活方式的要求均比较高。不同价值观的高端人群对生活方式的要求和理解不同,同时,他们对产品的消费取向也不一样。下面,我们将分别对四种价值观的高端人群作相应分析:(1)尊贵型——追求自然、闲适 高端奢侈消费体验对尊贵型人群来说是事业成功的标志,如高端豪宅、别墅则是释放工作压力获得独立自由的私密空间和独享心灵宁静的场所,也是体现他们生活品味、情趣、情调的地方。此类人群大多为企业家、名人或者事业有成的生意人士,他们中大部分处于中年或以上,也有小部分是来自全国各地年轻有为的创业型社会精英,也包含一些进驻内地发展的港澳台同胞,归国华侨等。 尊贵型高端人群在诸多价值观的关键要素当中,其更注重生活的自然、品质、安全环保等方面,在价格敏感、时尚等方面的关注比较少,体现了他们追求自然、闲适的价值观。在生活习惯方面,尊贵型消费人群很重视生活品质,注重休闲,经常和朋友聚会,活动丰富,在休闲活动方面开支水平也较高,同时也是一些高级俱乐部的会员。同时,他们也很爱好运动,高尔夫球是他们中多数人最喜欢的运动,同时也有部分人偏好马术等高端休闲活动;在生活态度方面,倾向于自然、轻松、简单的生活方式;在消费取向方面,相对而言他们消费时更希望得到身份和地位的认同,期待博得认同与喝彩。 (2)享受型——注重服务、细节

荣格的集体潜意识

荣格的集体潜意识 在荣格看来人格由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组成。意识是人格结构的最顶层,是心灵中能够被人觉知的部分;个体潜意识是人格的第二层,它是潜意识的表层部分,包括一切被遗忘的记忆,知觉和被压抑的经验,以及属于个体性质的梦、幻等,这和弗洛依德的前意识很相似,是可以进入意识的;集体潜意识是人格结构中最底层的部分它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积累下来的沉淀物,包括人类的活动方式和人脑结构中的遗传痕迹。如人对黑暗的恐惧。个体潜意识的内容是曾经有被意识过但被压抑后从意识中消失,而集体潜意识的内容从来没在意识中出现过,是完全通过遗传而得来的。集体潜意识主要组成部分是原型,即一种本原的模型。荣格认为原型是遗传的先天倾向,不需要任何帮助,就可使一个人的行动在一定的情况下与人类祖先的行动相似。原型有多种,但是最重要,最突出的有四种:人格面具(Persona)、阿妮玛(Anima)和阿妮姆斯(Animus)、暗影(Shadow).?Persona:人格面具(persona),这个词来源于希腊文,本义是指使演员能在一出剧中扮演某个特殊角色而戴的面具,也被荣格称为从众求同原型(conformity archetype)。人格面具的形成是普遍必要的,对现代人的生活来说更是重要的,其产生与教育背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它保证了我们能够与人,甚至是与那些我们并不喜欢的人和睦相处。为各种社会交际提供了多重可能性,人格面具是社会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基础,人格面具的产生不仅仅是为了认识社会,更是为了寻求社会认同。也就是说,人格面具是以公众道德为标准的,以集体生活价值为基础的表面人格,具有符号性和趋同性。在荣格眼中,人格面具在人格中的作用既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有害的。如果一个人过分地热衷和沉湎于自己扮演的角色,如果他把自己仅仅认同于自己扮演的角色,人格的其它方面就会受到排斥。像这样受人格面具支配的人就会逐渐与自己的天性相疏远而生活在一种紧张的状态中。因为在他过分发达的人格面具和极不发达的人格其它部分之间,存在着尖锐的对立和冲突。?Anima:阿妮玛(Anima),拉丁文原来的意思是“魂”,男人的灵魂。阿尼玛是男性身上的女性特征,是男性无意识中的女性补偿因素,也是男性心目中一个集体的女性形象。荣格说:“在男人的无意识中,通过遗传方式留存了女人的一个集体形象,借助于此他得以体会到女性的本性。”他又说:“…阿尼玛?是一种原始模型形式,它的涵义是指这一事实:一个男人身上会具有少量的女性特征或女性基因。它在男人身上既不呈现也不会消失,但始终存在于男人身上,并起着女性化的作用。” 荣格后来给阿尼玛所下的定义便是“在男性无意识中起着一种基本的或原始意象作用的女性特征的表现。”当一个男人积极地对待阿尼玛所传递的情感、心绪、憧憬和幻想时,他会将它们转化为某种固定的形式:文学、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等。如果一个人长期孜孜不倦于这种转化,他的个体化过程就会不仅是一种幻觉,而且会逐渐成为一种实在,固定于这个人身上。这样,便会在文学、绘画音、乐等方面表现出特殊的才华。?Animus:阿妮姆斯(Animus),拉丁文原意也是“魂”,是指女性身上的男性特征。荣格认为,正如男性身上存在着无法消除的女性意象阿尼玛一样,在女性的身上也不可避免地保存着某种男性意象。这种雌雄同体的现象在任何人身上都存在着,只不过由于人格面具的作用,每个人身上的异性倾向潜藏在集体无意识之中而已。阿尼姆斯也是从遗传中获得了男性的集体形象;女性在与男人的不断接触中获得了自身对男性的体验。母亲是男性的阿尼玛化身;与此相应,父亲是女性的阿尼姆斯化身。它倾向于呈现一种隐秘的“神圣”信念。当某个女人以百折不挠的信念有所坚持时,当她运用某种强硬的方式和手段时,她内心中潜在的阿尼姆斯便显现出来。 显然,阿尼姆斯有着它积极的一面,它给予妇女勇气以及某些时候必不可少的好斗性,并在女性无意识自我和创造性活动中建起一座桥梁。阿尼姆斯如果不失去控制,对于女性是颇有好处的,能促进妇女对知识及真理的追求,并将她领向自觉自愿的活动。它给予女人精神信仰,给她一种隐而不见的内心支撑力,以补偿她外在的柔弱。?Shadow:暗影(Shadow),原型是指人格的最内层、具有动物性的低级的种族的遗传,包括一切不道德的欲望、情结和行为,类似于弗洛伊德所说的“本我”,它是本性中的原始部分。在个体众多原型中,阴影原型是最强大、最危险的,也容纳着人的最基本的动物性,是人格中卑劣的部分。荣格说,绝大多数的人对自己或对他人都没有他们所表现的那么善良正直。我们所有的人都比我们自己认为的要更霸道、更放肆、更贪婪、更喜欢妒忌,并认为人身上的一切邪恶的根源存在于阴影之中,所以人若要避免邪恶,就必须压抑和排斥阴影中的兽性一面。然而,阴影却惊人地坚忍不拔,不会被彻底征服的。人格中被抑制和压抑的阴影总是暂时退隐到无意识之中,并且伺机进行反扑。阴影一旦进行反扑或突破,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