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数据中心需求分析报告 - v1.0

数据中心需求分析报告 - v1.0

数据中心需求分析报告 - v1.0
数据中心需求分析报告 - v1.0

1.项目概述

1.1.项目背景

“十二五”是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和消费结构面临重大调整,国民收入和消费水平逐步提高,我国将全面进入机动化社会,交通规模快速扩张,交通出行安全、便捷、快速的需求日益增长,交通监测、管理和服务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需要“完善部省两级数据中心体系,提升行业数据服务能力。完善交通行业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设,结合重大工程和核心业务系统建设,健全和完善行业基础信息资源数据库;完善部省两级数据交换平台,满足行业数据交换和共享要求;建设运行维护综合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和设施设备的维护管理。”

在部颁的《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更是明确提出的“加快交通行业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设,完善信息共享规则、标准和机制,提高数据资源共享水平,有效避免数据重复和无效采集。完善行业基础数据库建设,结合重大工程和核心业务系统建设,健全和完善公路、港口、航道、车辆、船舶、从业人员、经营业户、建设项目等行业基础信息资源数据库,积极推进1:50000交通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建设,全面提升行业基础信息共享和服务能力。完善部省两级数据交换平台,满足行业数据交换和共享要求。建设运行维护综合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和设施设备的维护管理。”

《江苏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以数据管理为基础。“十二五”要实现业务需求驱动下的数据管理,实现数据按需交换共享。要通过技术创新、机制创新进一步提高数据采集、更新与传输的质量,构建以全省统一基础数据库为核心的数据中心,紧密关联基础应用,形成上层综合应用的数据基础。

如何做好“信息化智能化引领综合交通发展”,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提出了主要的建设思想,一是构建惠民便民信息服务体系,二是打造互联互通综合管理体系,三是建立协同联动交通执法体系,四是推动综合运输体系智慧发展,

五是提升交通运输宏观决策水平,六是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体系,七是增强关键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八是创新持续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其中前五项的任务都需要数据的综合支撑,如何做好十三五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就在于如何管理好数据、应用好数据。

在此背景下,2014年12月,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提出行业数据中心建设。1.2.建设目标

数据中心的筹建,应按体系化的思想,系统地梳理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各项成果和规划任务;按总体发展的要求,整合基础设施信息、运行环境信息等多方面信息资源;按宏观应用的需要,建立综合运输体系多维度的统计数据;按共享服务的需要,建立省、市、行业之间信息交换的渠道,最终达到为数据中心建立全省统一基础资源库、多项服务能力、一套管控治理体系的项目总体目标。1.2.1.构建统一的基础支持环境

完成省厅基础软硬件基础设施整合,建设统一省厅数据中心,对数据中心信息化基础设施采用计算和存储虚拟化技术,逐步实现省厅业务系统快速部署、资源的统一监控、数据中心硬件和软件系统资源复用,大大提高调配资源的灵活性,初步实现计算资源、网络资源和存储资源的统一管理,完成基础支撑环境建设,为各类应用提供稳定、高效、弹性、可扩展的支撑和管理平台,为今后建设全省交通专有云数据中心和灾难备份中心建设打下基础。具体包括:网络资源建设、计算资源建设、存储资源建设、备份架构建设、安全体系建设。

——基础硬件支撑提供信息化运行的硬件支撑环境,包括网络资源、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备份、安全以及管理服务等。

——基础软件支撑提供信息化运行的软件支撑环境,包括数据库、应用中间件、操作系统以及应用集成服务所必须的统一用户组织权限管理、统一应用桌面框架、ESB企业服务总线。

1.2.2.形成基础资源库

江苏省交通运输数据中心将根据全行业信息共享和战略发展需求,基于数据架构,并结合JT/T697《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标准,提出行业基础数据模型及共享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涵盖行业从业人员、车/船、路/航道、业户,安全、

信用等数据;设计数据资源库群,建立涵盖省级交通数据资源库体系。实现行业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权威数据在省厅上收集中管理,形成江苏省交通运输行业唯一、完整、准确、及时、可用的战略性数据资源。

1.2.3.提供多项服务能力

(1)数据采集与交换能力

建立省级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和交换体系,将信息作为可交换的资源,将厅机关、行业局、地市交通主管部门、行业内大型企业等作为交换服务的对象,实现跨部门、跨领域信息共享、交换,满足和支持多部门多业务协同应用的需要。

(2)数据服务能力

通过在厅级层面汇聚的基础性、规范性、战略性数据资源,打通因部门、地域造成的信息壁垒,合理共享信息,盘活数据资源,通过统一的主数据服务、GIS 共享服务、GPS位置服务、视频服务、数据标准服务等,为业务协同、数据共享服务、其他信息化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3)应用服务能力

建立交通经济运行综合分析数据集市,依托交通科学发展和服务水平指标体系,为宏观决策提供数据分析、挖掘、应用。经过分析处理后的数据,可为交通运输行业主管机关、部门、企业、规划设计单位、交通信息服务窗口等提供决策、规划、管理的信息服务;可为行业管理、领导决策提供公共服务、行业监管、政务管理等多领域管理和跨时空分析,总结江苏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规律、实现交通运行监测,探索创新管理办法;可为面向公众的各种服务进行“一站式”服务。

1.2.4.提供数据管控治理体系

为支持数据资源库及服务能力的开展,在交通运输部现有的信息系统和数据节点基础上,建立一套管控治理体系,配合管控治理平台,实现系统的整合与集成、数据的汇集与融合、应用的提升与拓展。

2.调研概况

2.1.调研目的

本次数据中心调研需要完成如下目标:

了解省内相关各交通部门业务现状、业务流程、信息化建设、运行模式和业务协同需求;

了解省内相关各交通部门和企业的数据资源、数据格式、数据质量和数据交换共享需求;

了解交通厅对数据汇聚、存储、处理、共享和分析挖掘的需求;

了解交通厅对数据中心的建设要求和理念,确定数据中心的建设范围与定位;

了解国外和其他省份交通数据中心建设与发展情况;

了解其他行业数据中心的建设情况

2.2.调研范围

本次数据数据中心调研覆盖范围广泛,包含了江苏省交通行业内的各大主要部门和机构,同时,还包括外省交通厅和行业外其他部门的调研,具体调研范围如下:

厅内设机构、厅直属机构、市县交通局、厅属院校;

交通控股、交通集团、太仓港等交通运输企业;

公安、水利、农业、环保、建设等其他政府机构;

部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和信息化建设水平较高的外省交通厅。

2.3.调研方式

调研方式主要包括:成立调研小组,以召开座谈会、实地考察、系统演示、收集并研究有关资料、电话及邮件等灵活方式对用户进行调研。具体采用何种调研方式,会根据调研对象、调研内容、调研时间等多个方面进行统筹考虑,选择一种或多种方式进行调研。

根据本次项目研究需要,分别设计了信息系统、数据共享、业务协同三方面的调研问卷,各类调研问卷的格式如下:

(1)信息系统建设调研问卷

(2)数据资源现状调研问卷

(3)业务协同需求

2.4.调研过程

2.5.调研内容2.5.1.XX单位2.5.2.XX单位

3.国内外数据中心发展分析

3.1.国外交通行业数据中心发展分析

3.1.1.美国加利福利亚州交通信息化发展

加州

交通信息化发展方面,美国是比较重视也是做得比较好的国家之一。美国交通运输部负责协调美国交通运输各种需要和计划,集所有联邦公路、铁路、航空及航海职务于一身。美国交通运输信息化目标严格按计划实施,分层管理,联邦公路总署、国家道路安全管理局、海运总署、研究和特殊计划署、运输部长办公室等部门都拥有各自专门的信息技术五年战略计划。在此基础上形成运输部的信息技术五年战略计划,明确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历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

20世纪80年以来,美国交通运输部采用计算机化、数据库化和网络化方式,将传统的、以手工为主的交通信息资源逐步转变成电子化的信息资源。他们把信息资源的管理,尤其是电子化信息的生产、传播、获取和利用,作为交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经过多年信息化发展,美国已经基本建立了比较健全的交通信息资源体系,并建立了一系列可供公众免费使用的基础数据库,包括交通量、出行行为、路网规划等信息,通过对其中蕴含丰富信息的挖掘与分析,在支持多领导决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美国交通运输部也制定了相应法规,由运输部副部长和各司局副司局长负责信息资源管理工作。运输部首席信息长官办公室负责整个运输部有关政府交通信息化的相关工作,专门颁布了《运输部信息资源管理手册》(DIRMM Depart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Manual),用于支持运输部各信息系统运转的信息资源统一规划。该《手册》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法定效用,对统一和规范运输部的信息化行为,确保信息化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的促进和保证作用。

3.1.2.德国北威州交通信息化发展

德国从2006年就开展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建设,旨在建立一套高效、新颖、环保、舒适的运送系统,避免交通堵塞。其中,北威州作为德国人口最多、综合经济实力最强的联邦州,在智能交通方面的也走在了欧洲的前列。2010年,世界银行授予德国全球效能最高的物流基地的称谓。北威州拥有欧洲最大的内河

港口和发达的航空、铁路、高速公路运输网,而且各个交通系统之间可实现智能化衔接。

北威州交通管理部门认为对于治理交通拥堵,管理重于修路,道路畅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交通管理,而不仅仅依赖道路建设,如何设置科学的交通网络是决定道路畅通的关键。北威州交通政策重点是改善和提高现有交通容量和质量,包括管理现代化、设计合理化和运用智能交通系统装置。

立体式交通网络

北威州空中交通便利。7座国际机场、400条直飞航线,为北威州与世界各地之间架起空中桥梁。不仅拥有杜塞尔多夫国际机场和科隆波恩国际机场这两个重要的国际机场,还在多特蒙德、明斯特/奥斯纳布吕克、帕德博恩/利普施塔特和威斯/下莱茵。设有飞往欧洲各国的机场,400余条直飞全球各地的航线,无限缩短与德国其他主要城市及全球知名商业城市之间的距离。

北威州拥有德国和欧洲主要公路、铁路干线的多个枢纽,高速公路和长途铁路如触角一般伸向德国各个城市,而通往邻国的公路网也相当发达。近2200公里的高速公路交通网让北威州的所有重要城镇直接与欧洲远程公路网络相连,还拥有4800公里联邦公路、12800公里州级公路和9800公里县级公路。

北威州拥有德国最发达的铁路交通网,铁路轨道长度共计6000多公里,当地公共铁路交通每年行驶1亿公里,铁路服务覆盖100多个地区,配有1500多辆客运火车。

天然河流与人工运河交织成网,莱茵河流经的北威州地处欧洲主要水路的交叉点,多条水路通往阿姆斯特丹、安特卫普、埃姆登、汉堡和鹿特丹等欧洲主要港口,共有720公里的水路设施,包括运河与通航河流,近120个港口(包括23个公营港口)。

公共交通方面,北威州境内公共交通包括轨道交通、公交巴士、公共自行车等多种公共交通工具,公用交通采用一卡通制,一张卡就可以乘坐任何当地和区域性的公共交通工具到本州的任何地方。

全方位数据采集

在交通数据采集方面,交通部门通过各交叉路口装置的几百个电视监控镜头将所有交通状况反映在可变交通信息情报板上。同时,将所有高速公路、联邦公

路和乡村公路的交通信息联网。数据采集来自于该地区的4500个测量点,大部分是预埋在公路上的感应带。此外,还有约200个电子眼,可以利太阳能驱动的激光探头测量交通流量和密度。全部信息采集点每小时能采集数十万个信息,这些信息通过光缆被输送到数据中心。针对路上行驶的车,将汽车作为移动传感器,通过车上安装的手机模块,不断用SMS向数据中心发送车辆所在位置、速度或停车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实时处理实施交通管理。

综合数据处理与分析

在数据处理与应用方面,数据中心的上百台中央计算机对采集数据进行即时处理,提出最佳的交通管理建议。数据中心将车流、人流聚散的统计分析数据传入到道路信号控制机里,当计算机确定一些瓶颈路段车流量达到饱和时,能自动缩短其他相应路段的绿灯时间,减少进入瓶颈路段的交通流,延长瓶颈路段的绿灯时间,使交通流能够尽快地离开该区域。

丰富行业应用

作为德国龙头的北威州一直以高效的物流享誉全球,是欧洲重要的物流集散地,北威州汇集了德国1/4的物流中心。北威州除交通运输外还具备物流过程各环节所需的科学技能,如仓储智能化和自动化。北威州拥有精确建模及控制商品流通全过程的顶级技术,包括仓储和运输管理体系以及掌握整条供应链的管理软件。北威州是创新物流软件的中心,拥有大量专业人士帮助优化流程,帮助开发适合的物流系统、规划物流方案、改进物流操作程序和优化交通系统。

多元交通服务

另外,公众还可以在途中用手机直接询问合理的行车路线。如果需要,计算机可以告诉驾车人最近的轻轨车站和车站停车场停车位数量。数据中心将所有高速公路、联邦公路和乡村公路的交通信息联网,并提供停车场空余车位信息、火车晚点和公交车发车等信息。针对多种交通方式接驳方面,交通部门建设了智能安全系统、Web为基础的信息服务、高分辨率电视等多种方式的交通引导系统,密切地连接了过去一直相互脱节的公路和铁路交通。

北威州交通部门基于电讯和信息技术形成了独具优势的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了世界先进的数据中心和交通控制中心。

2010年9月,江苏省交通厅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政府签订了“关于进一步发展

友好伙伴关系的协议”,协议明确主要合作范围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交通物

流业发展、轨道交通规划及关键技术、城市公共交通管理、交通环保、节能减排、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等方面。

2011年4月,省交通运输厅与德国北威州经济、能源、住建与交通部举行会谈。厅长游庆仲表示,江苏交通运输系统要很好地学习、借鉴德国北威州在交通运输规划、养护、节能减排和智能化管理的成功经验,更好地促进江苏交通运输科学发展。

3.1.3.英国交通信息化发展

英国交通实行三级管理体制,即运输部、公路署和地方公路管理部门。运输部负责全英综合运输网,对苏格兰和威尔士只是从技术标准和规范角度对其公路建设进行指导。公路署负责英格兰高速公路/干线公路网的规划、投资与管理。

英国运输部制定了交通的中期和长期发展规划。中期规划是1997年布莱尔政府制定的,即《交通2010---10年规划》;10年规划为所有运输方式制定出了系统发展框架,主要目标是减少道路拥挤、促进城市交通一体化、满足人们多样化出行要求,使交通运输更加安全和值得人们信赖。长期发展规划就是《交通2030——30年规划》;该规划对未来30年的交通网络发展和人们出行方式进行了分析,规划了交通如何满足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发展需要。

无论在中期和长期规划中,均强调了信息化的地位和重要性。因此,英国交通信息化发展迅速。一是建立了完善的交通信息采集系统。在道路交叉口、匝道口、停车场、人行天桥等处都有感应线圈,用于收集交通量、车速、轴重、车辆尺寸、车辆类型、功能使用等数据。很多道路安装了电视监控系统、红外线探测器、照相系统和少数微波雷达等。这些系统将收集到的数据源源不断、自动地传送到国家交通控制中心。二是有比较发达的信息发布系统。交通信息一般由控制中心通过英特尔网、可变信息板、收音机和专门提供交通信息服务的私人公司发布。

在信息化管理上,交通部门与私营部门建立起了伙伴关系,英国国家交通控制中心由私营的SERCO公司管理和营运,它从警察部门获得道路事故等信息,从公路管理部门获得路况信息,并对这些信息整理后向社会发布,指引、调度和控制车辆行驶。技术指导方面,英国运输部按照英国政府发布的电子政府交互框架(e-GIF),采用相关技术标准促进不同系统之间的交互,进行有效的数据集成,

加强信息资源的管理,强调系统数据的设计和标准化,利用元数据技术加强数据之间的互通性和互释性,确保电子服务提供者(政府)与服务接受者(公民用户)之间的沟通顺畅,满足行业管理和公众服务的需求。

3.1.

4.日本交通信息化发展

日本国家级负责交通运输事务的部门为国土交通省。在中央体制框架下,不同的运输方式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日本并未形成统一的国土交通省信息总体架构,而是各个业务领域根据应用建立信息系统。国土交通省同时运营的信息系统有226个,覆盖国土计划、河川、都市、住宅、道路、港湾、政府厅舍修缮的建设和维持管理等多个业务领域,年运营费用为2.6亿日元。

日本国土交通省采用层级式的数据传递模式,由业务信息系统将数据汇聚于地方交通管理机构,地方管理机构通过网络与国土交通省联络,将数据传递至本省内部,形成了全行业的数据汇聚、处理、交换和信息发布中心。

国土交通省通过与警察厅、总务省、经济产业省等部门的通力合作,整合各方面的信息,建立了先进的车辆导航系统、自动收费、安全驾驶、交通组织优化、高效的道路路政管理、公共交通、行人辅助、紧急车辆运行等九个系统,使道路管理者和使用者方便地获得所需的交通信息,帮助驾驶员选择行动路线,疏散交通流量,避免交通堵塞,将整个交通状况向理想的状态引导,使交通更加顺畅和安全。

3.1.5.韩国交通信息化发展

虽然韩国的公路交通比较发达,但目前仍然面临着单纯靠加宽道路、增加里程、减少车辆(通过政策引导等)的方式来应对难于解决的问题,尤其是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大城市更是这样。韩国政府很早就开始重视推动交通信息化智能化的研究和实施,1999年2月韩国就制定了“交通体系效率法”,这项法律确立了国家实行ITS的法律依据。在发展智能交通的过程中,韩国特别重视对交通数据中心的建立,他们把建立电子地图和数据中心作为首要任务,在建设过程中加强技术标准化研究,努力推动数据中心建设和产业化的发展,目前,他们的工作已经初见成效,电子地图和数据中心的任务均已完成,从数据采集、处理、交换

共享和发布建立了一整套流程,确保了系统连接、兼容及运行的效率性,提高了行政管理效率和公众服务水平。

不过,由于交通信息涉及的部门多,交通信息使用者种类多、需求多样,韩国目前的交通信息采集尚存在很多问题,对一些突发事件、社会大型活动等方面的信息采集往往不能及时反映到信息系统中来,尚需进一步重视与发挥部门联动的作用。

3.1.6.国外交通行业信息化发展分析总结

以上对美、英、日、韩四国的交通信息化情况作了粗浅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交通信息化、智能化的过程中,各国都特别重视多部门的合作,特别重视交通基础数据采集、整理、维护和发布等环节的建设与管理,强调了数据中心(控制中心)的重要性。在交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先进的技术是基础,但成功的关键在于各交通管理部门的充分协调配合,在于如何整合资源,构建协同高效的信息资源体系框架,建立集中或分布式的数据中心,并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为导向,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深度和广度,推动交通信息化发展。

3.2.国内其他行业数据中心发展分析

3.2.1.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3.2.2.江苏省环境保护厅

3.2.3.江苏省水利厅

3.3.国内其他省份交通数据中心发展分析

3.3.1.浙江省交通运输厅

“十二五”期间,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对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的大力投入,加快了信息技术在交通行业内的融合与应用,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基于交通厅所建立的数据中心初步形成了以运政信息系统和96520综合信息服务系统为代表的管理、服务两大平台,所开发推广的各应用系统功能在发展中不断拓展完善并有效渗透到各个子行业。借助信息化建设和推广,行业管理部门的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力度不断加大,共享范围不断扩展,浙江省道路运输行业信息化总体发展水平已位居全国前列,得到了交通运输部和其他省(市)行业主管部门的肯定和认可。

浙江省交通厅在支撑信息化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基本完善,配套信息化发展的相关制度也及早的提出实施,支撑数据中心建设的信息化技术也相对完善。

一是通信网络方面,“十二五”期间浙江省进一步优化完善了“省—市—县”三级通信专网,将网络逐步延伸到客运站、物流企业、检测站、驾驶培训学校等,充分应用3G技术,开展了移动办公、现场执法、动态监控等应用。

二是基础设施方面,各级运管部门加大基础投入,相继投入九千余万元用于各类硬件设备的添加和更新,省局和各市处(局)均按照规范标准扩(改)建了中心机房,为顺利推进应用系统从三层分布式向两层集中式部署转变提供了基础保障,确保了系统的稳定运行。

三是组织制度方面,各地根据《浙江省道路运输信息化建设管理

办法》等相关要求,制订了相应的管理措施,落实或强化了信息化职能部门,加强了专业人员的配备和资金投入。

浙江省交通运输厅信息化建设中在物流运输中有着重大的突破建成了以“多方共建、多层共建、多省共建、多国共建”为建设模式的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台。

一是由浙江省牵头,先后与二十多个省(市、区)道路运输管理部门签订了《省际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共建协议》。

二是与交通运输部开展全面合作,平台借助部省共建试点示范项目一跃成为国家级平台。

三是平台代表中方与日韩平台构建东北亚物流信息服务网络,进而跃升为国际性平台。平台在建设中坚持“标准是基础”,努力促使平台数据及交换标准发展成为区域、全国乃至国际的通用标准规范。截止2013年底,平台已与宁波电子口岸、义乌物流网等6个外部系统对接,日交换数据最高达10.5万条

3.3.2.四川省交通运输厅

3.3.3.贵州省交通运输厅

4.江苏省行业数据中心现状分析与评估

4.1.业务与管理现状分析

4.1.1.业务与管理现状

江苏省交通厅的主要职责有: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交通运输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组织起草交通运输地方性法规、规章草案,拟订交通运输行业有关政策并监督实施,指导全省交通运输行业体制改革工作。

(二)组织编制全省综合运输体系规划,组织拟订并监督实施公路、港口、航道、地方铁路、民用航空和交通物流业等行业规划。指导编制城市客运发展规划,参与城市客运有关设施的规划,指导交通运输枢纽规划。会同有关部门编制交通运输固定资产投资计划。负责交通运输行业统计和信息发布工作。

(三)组织实施国家、省重点和大中型交通工程建设。负责全省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的行业管理。负责全省港口岸线、陆域、水域的统一管理工作。

(四)承担全省道路、水路运输市场监管责任。指导城市客运管理及出租汽车行业管理工作。指导交通运输枢纽管理工作。拟订有关物流业政策和标准并监督实施。

(五)指导全省路政、运政、航政、港政等行政执法工作。负责除长江和沿海以外的本省其他通航水域的水上安全监督、内河救助打捞工作。负责船舶检验和船舶防污监督管理工作。

(六)拟订全省交通运输行业投融资政策和规费政策并监督实施,提出有关财政、土地、价格等政策建议。协调并参与交通运输建设资金筹集,负责提出交通运输专项资金安排意见,负责交通运输预算资金的申请、拨付和监管。指导交通运输行业内部审计工作。

(七)拟订全省交通运输行业科技与信息化政策、规划和规范并组织实施,组织重大交通运输科技项目攻关。指导协调交通运输行业信息化项目的建设与管理。指导并监督交通运输行业质量、技术、环保和节能减排工作。

(八)负责全省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承担并指导交通运输行业应急处置工作。组织实施重点物资运输和紧急运输。

(九)负责全省地方铁路管理工作。组织引导全省航空产业发展,依法对民用机场、航空企事业单位实施监督管理。承办省国防动员委员会交通战备办公室工作。

(十)指导全省交通运输行业队伍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指导交通运输行业利用外资和国际交流合作工作。

按照省委、省政府及省综合管理部门要求,为我省社会经济发展和信息化建设提供全面的决策支持服务,为江苏宏观经济发展提供监测、预测和决策信息服务。按照国家和我省信息化规划的发展要求,推动全省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组织协调全省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参与全省信息化普及推广活动,为全省信息化和电子政务建设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要求,指导全省信息系统业

务发展。

(一)宏观经济监测预测与决策支持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研究分析国内外以及我省经济发展态势,用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及现代信息技术等方法手段,完成全省经济预测、监测和预警,做好宏观经济决策支持服务。

(二)电子政务技术支持与运行管理

坚持为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省委组织部以及省级机关部门的网站平台、系统和设备提供运维管理服务。为政府部门信息化网络建设、系统集成、办公自动化软件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大型数据处理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三)组织协调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根据省政府赋予的职能和要求,以全省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需求为导向,组织编制信息资源的总体规划;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为省委、省政府和综合经济管理部门提供信息支持服务;组织协调全省信息资源开发等方面工作。

(四)参与和促进全省信息化建设

按照省政府及其部门的要求,积极参与全省政府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做好信息化决策支持服务工作,大力推进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

(五)负责日元贷款的项目管理

承担全省第三期日元贷款项目的组织和管理工作,为我省建立了一大批重要数据库,一系列重大经济数学模型、管理信息系统以及经

济信息网络,推动和促进我省经济建设和信息化建设。

(六)负责全省信息系统的业务指导

在国家信息中心的业务指导下,根据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组织和协调全省信息系统工作,做好全省信息系统行业管理与业务指导。

(七)推动全省信用信息系统建设

以推动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为目标,按照省委、省政府及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的要求,建设并运维省级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及服务平台,推动省有关部门和各省辖市企业信用信息的征集、加工、交换和服务,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关研究。务。为政府部门信息化网络建设、系统集成、办公自动化软件开发、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大型数据处理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交通厅业务管理现状

4.1.2.业务与管理问题分析

4.2.信息化建设现状与评估

行业数据调研开展思路:

通过实地考察、发放调查问卷、座谈和专题研讨等方式调研我省现有交通运输行业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现状,了解系统运行情况、数据来源、数据交换和更新机制、信息资源规划和整合情况等,对行业内相关数据中心的建设运行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归纳总结行业内数据中心建设现状和不足。结合国外及行业外调研材料,针对交通运输行业存在的问题,探索可行的解决方法。

技术现状开展思路:

从数据中心建设和应用角度调研数据中心相关的技术,采取邀请行业内相关技术厂家进行讲座和技术交流的方式了解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针对其中的关键技术与相关研究院所、企业进行交流,探索解决方案。结合交通运输行业特点,提出建设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合适的技术途径。

用户需求开展思路:

采用数据流向图方式,分析行业数据中心上下、左右的用户对象。上面是省政府,左边是公安、税务、国土、铁路、气象等部门,右边是厅直行业企业,下面是交通运输行业主管机关、地市交通运输部门、交通运输企业、各港航企业、普通大众等。

针对行业外用户对象,进一步细分,了解每个细分对象所处的位置、所需要的信息服务内容,了解这些用户对数据共享和应用的可能需求,获取数据服务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提出用户分类方法,并给出针对不同服务对象提供服务的途径、数据内容和数据服务方式的建议。

对于交通运输行业内部用户包括:一是交通运输行业监管者,包括省、市等各级行业主管部门;二是交通运输参与者,包括货主、货代、运输企业、港航企业、公路管理和服务企业、车场管理、交通运输行业增值服务等,三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和维护者;四是普通大众。

对交通运输行业监管者的服务需求论证从四个层次开展:(1)省级层面对数据中心的需求;(2)市级层面对数据中心的需求;(3)省市联动对数据中心的需求;(4)市与之间协助对数据中心的需求。分析行业主管机关的监管业务需求,编制调研提纲,了解各业务主管部门对数据中心的需求;分析研究交通运输行业内各主管机关对交通运输行业数据共享需求。

对交通运输具体参与者,按照角色定位不同,对不同角色的数据需求和服务要求方式进行分析论证。

对于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维护和维修者,按照从工程从规划和寿命结束的全寿命管理角度出发,对各用户的需求进行梳理,给出这些用户对数据中心的需求。

对于普通大众,从方便大众出行,为大众出行提供信息服务角度出发,分析这些用户对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的需求。

4.2.1.数据应用现状及评估

厅数据应用

4.2.2.数据共享交换现状及评估

4.2.2.1.交通部部级数据中心

东莞IDC数据中心设备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东莞IDC数据中心设备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东莞IDC数据中心设备项目投资分析报告 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行业的蓬勃发展,对数 据的存储、交换、计算等的应用需求不断增加,使得大数据发展需求下对 上游基础设施领域的需求持续旺盛,促进了IDC需求的不断增加。近年来,各国5G技术的发展和商用化的推广将进一步促进IDC行业爆发增长。未来,IDC行业将成为物联网、云计算及5G技术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下又一风口。 该IDC设备项目计划总投资10201.3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582.0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4.32%;流动资金2619.33万元,占项目 总投资的25.68%。 达产年营业收入25582.00万元,总成本费用20319.60万元,税金及 附加203.11万元,利润总额5262.40万元,利税总额6191.36万元,税后 净利润3946.80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244.56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1.59%,投资利税率60.69%,投资回报率38.69%,全部投资回收期4.08年,提供就业职位433个。 本文件内容所承托的权益全部为项目承办单位所有,本文件仅提供给 项目承办单位并按项目承办单位的意愿提供给有关审查机构为投资项目的 审批和建设而使用,持有人对文件中的技术信息、商务信息等应做出保密

性承诺,未经项目承办单位书面允诺和许可,不得复制、披露或提供给第 三方,对发现非合法持有本文件者,项目承办单位有权保留追偿的权利。 ...... IDC是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国内方面,我们认为在新基建的推动下,IDC行业有望迎来内生动力(云计算)和外部驱动力(产业政策)的共振。我们认为零售型业务和定制型业务长期来看皆具备发展潜力,不同公司基 于各自禀赋有望走出自己的最佳成长路径。重点推荐:数据港、光环新网、奥飞数据;建议关注:宝信软件等。

审计大数据数据中心需求分析

审计大数据数据中心需求分析 谈到大数据大家从互联网上可以查到很多信息(我都认可,因为从通用或标准方式来说都是对的),列举以下几项内容: 1.大数据具有4V特点:第一,数据体量巨大(Volume),从TB级别跃升到PB级别。第二,处理速度快(Velocity),1秒定律,这一点也是和传统的数据挖掘技术有着本质的不同。第三,数据类型繁多(Variety),有网络日志、视频、图片、地理位置信息等多种形式。第四,价值密度低,商业价值高(Value)。以视频为例,连续不间断监控过程中,可能有用的数据仅仅有一两秒。 2.大数据指为了更经济更有效地从高频率、大容量、不同结构和类型的数据中获取价值而设计的新一代架构和技术,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并命名与之相关的技术发展与创新。 3.大数据的精髓在于促使人们在采集、处理和使用数据时思维的转变,这些转变将改变我们理解和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技术和方法。 …… 可能还有很多我没有列举,而您也觉得很重要的描述,我就列这些。其实从这些描述来看,难道审计现在没有“大数据”吗?我认为在很多方面都满足特征: 1.所谓4V特点,目前的审计工作中都包括了啊:审计采回来的数据特别大,几百GB 甚至十几TB,今后也会上PB啊;查询数据的系统性能都要求不低,虽然不至于1S,但大多数都是在人使用的忍受范围内;审计所使用到的数据的特别丰富、方方面面,财政、地税、社保、公安、工商等等;想从这些数据中看出问题一直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不就是价值密度低吗? 2.大数据所谓的新一代架构与技术,我认为其实与Web 2.0一样是老技术新名词。大数据技术所常听到、用到的Hadoop(泛指与之相关的所有技术)架构,其实就是分布式架构的新代言。国家审计工作中也已经在多个方面开展应用,例如并行数据仓库的采用(PDW)、依据访问量设计的分布数据分析系统(以数据分发机制为依托)、依据审计项目动态生成审计数据分析系统(私有云)等。 3.所谓的思维转变,其实是对于数据认识深入的一种体现,也是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挖掘算法等新归集的说法。原来由于数据量不够大、来源不够丰富、种类不够齐全等,

第八章 数据中心的建设模式分析

数据中心建设是一项周密的系统工程,涉及数据中心选址、基础设施建设、运维管理队伍建设等一系列工作,不仅在建设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在建成后还要持续投入大量的运营管理资金和人员。建设模式的选择作为数据中心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应在数据中心建设前期给予足够的重视。本章所述数据中心建设模式,是指相关资源的获取方式,目前主要有三种:自建、共建和外包。从国内外实践经验和案例来看,多企业共建模式的弊端较多,案例很少,一般不予考虑。因此,本章主要讨论自建模式和外包模式。 8.1 建设模式分析 自建,是指企业自己拥有并独享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和运维管理团队。外包,是指企业选择第三方专业服务商,替代内部资源来承担数据中心的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和维护。例如。租用数据中心场地、设备,将数据中心运行维护外包给专业服务商等形式。我们主要从财务、能力和效率角度分别对自建和外包模式展开分析。 1. 财务 从财务的角度来分析不同建设模式对企业利益的影响是重要环节。这个角度主要评估两个对企业利益有影响的问题:在一定周期内两种模式的总成本支出不同,以及两种模式下的成本支出反映到财务报表的形式不同。以下分别就两种模式中有差异的几项内容作分析: 1) 基建成本 数据中心对建筑物、精密空调、消防、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要求高,投资大,每平方米建设成本高达万元以上,如果面积在上万平方米,则可以享受到规

模效应带来的单位面积成本的降低。数据中心规模越小,单位成本就越高,规模越大,单位成本就越低。采用外包模式,企业可根据IT系统建设周期和实际的机房面积需求,灵活租用场地空间,通过共享专业的基础设施,借助专业服务商庞大的数据中心规模,大幅节约在基础设施成本方面的投资。超大型企业所需数据中心规模很大,可采用自建模式,而大多数企业所需数据中心规模不大,适合采用外包模式。 2) 运维成本 数据中心每年的运营费用主要包含房屋及设备的维护、折旧费、人员的工资福利、电费、水费、通信费等,这些费用加起来,每年总成本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字。数据中心的日常运行维护,专业性强、复杂度高,并且要求365×7×24地进行。在自建模式下,要建立一支技术覆盖面广、人数有保障(AB角/三班倒)的运维队伍,独自承担所有人员费用;另外,还需要支付由于自建模式预留资源而增加的额外费用。而在外包模式下,企业无需扩大自身人力规模,减少了因人才聘用或流失而花费的管理、时间及技术风险成本,增加了人力资源配置的灵活性。通过采用按需支付的服务模式,可根据所需的SOW与SLA采购外包服务商的专业服务,服务商的运维团队通常为多个客户提供服务,因此,费用支出成本也更低。 3) 财务影响 自建模式一次性投资和长期运行成本都较高,却并不产生直接效益,总体投入成本(TCO)和投资回报率(ROI)不对称,对财务有负面的影响,而且资产重组对于企业财务的表现也带来不确定性。相比而言,外包在企业资本支出和运营成

2021数据中心行业研究分析报告

2021年数据中心行业研 究分析报告

目录 1.数据中心行业现状 (4) 1.1数据中心行业定义及产业链分析 (4) 1.2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分析 (5) 2.数据中心行业前景趋势 (6) 2.1专业IDC服务商发展空间巨大 (6) 2.2传统IDC同质化竞争激烈,向云计算数据中心升级是未来趋势 (6) 2.3一线城市周边成为IDC新建热点区域 (7) 2.4用户、数据中心设施、解决方案将持续增长 (7) 2.5延伸产业链 (7) 2.6生态化建设进一步开放 (8) 2.7呈现集群化分布 (8) 2.8数据中心产业与互联网等产业融合发展机遇 (9) 2.9行业发展需突破创新瓶颈 (10) 3.数据中心行业存在的问题 (12) 3.1资源利用率低 (12) 3.2资源孤岛 (12) 3.3自动化程度很低 (13) 3.4数据中心面临的威胁不只是安全性 (13) 3.5供应链整合度低 (13) 3.6基础工作薄弱 (14)

3.7产业结构调整进展缓慢 (14) 3.8供给不足,产业化程度较低 (14) 4.数据中心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6) 4.1数据中心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6) 4.2数据中心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16) 4.3数据中心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16) 4.4数据中心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17) 5.数据中心行业竞争分析 (18) 5.1数据中心行业竞争分析 (18) 5.1.1对上游议价能力分析 (18) 5.1.2对下游议价能力分析 (18) 5.1.3潜在进入者分析 (19) 5.1.4替代品或替代服务分析 (19) 5.2中国数据中心行业品牌竞争格局分析 (20) 5.3中国数据中心行业竞争强度分析 (20) 6.数据中心产业投资分析 (21) 6.1中国数据中心技术投资趋势分析 (21) 6.2中国数据中心行业投资风险 (21) 6.3中国数据中心行业投资收益 (22)

数据中心建设调查报告

数据中心建设调查报告

数据中心定义 数据中心是一整套复杂的设施。它不仅仅包括计算机系统和其它与之配套的设备(例如通信和存储系统),还包含冗余的数据通信连接、环境控制设备、监控设备以及各种安全装置 数据中心建设成本预算构成 预算的65%到75%要花在数据中心MEP基础设施建设上:发电机、铜线、UPS、电池、冷却器、泵、管道系统,以及这些设备安装的所有劳务费用等等。数据中心的设计费用只占工程总成本的3%到5%。GC所获利润和普通保险条款费用会占总预算的6%到8%。剩下的预算(12%到26%)会花在基础建设上——水泥、钢材、挖掘和劳力。 注:MEP——Mechanical,Electrical,Pipeline,即机电,电器,管道。 GC——数据中心建设总承包商。 当前国内数据中心建设面临的问题 ●对数据中心的衡量标准不统一,空谈5—10年不落伍,考虑到IT行业的飞速发 展,数据中心在建设之前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个问题。 ●数据中心规划过程中中缺少前瞻,未考虑到未来的扩展性和灵活性。 ●数据中心的日常运行维护管理不规范,未形成合理流程。 ●过于追求所谓的高标准和高技术,大量不成熟设备的应用会带来 ● 数据中心网络拓扑 数据中心服务器操作系统: Windows server 2008 数据中心版价格:3999美元/处理器

数据中心设备:计算机系统以及与之配套的通信和存储系统,以及冗余的数据通信连接、环境控制设备、监控设备和各种安全装置 数据中心组成: 数据中心需要一个高性能的网络为客户提供服务,该高性能网络包括-AN、WAN和与internet 介入等方面的要求 IDC的网络建设主要有: ◆IDC的- AN的建设,包括其- AN的基础结构,- AN的层次,- AN的性能。- IDC的WAN 的建设,即IDC的各分支机构之间相互连接的广域网的建设等。 ◆IDC的用户接入系统建设,即如何保证IDC的用户以安全、可靠的方式把数据传到IDC 的数据中心,或对存放在IDC的用户自己的设备进行维护,这需要IDC为用户提供相应的接入方式,如拨号接入、专线接入及VPN等。 ◆IDC的网络管理建设,由于IDC的网络结构相当庞大而且复杂,要保证其网络不间断对 外服务,而且高性能,必须有一高性能的网络管理系统。 IDC的机房场地建设: 由于IDC的用户可能把其重要的数据和应用都存放在IDC的机房中,所以对IDC机房场地环境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机房装修:机房装修主要考虑吊顶、隔断墙、门窗、墙壁和活动地板等。- 供电系统: 供电系统是IDC的场地建设重点之一,由于IDC的大量设备需要极大的电力功率,所以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建设、扩展性是极其重要的。 ◆供电系统建设主要有:供电功率、UPS建设(n+1)、配电柜、电线、插座、照明系统、 接地系统、防雷和自发电系统等。 ◆空调系统:机房的温度、通风方式和机房空气环境等。 ◆安全系统:门禁系统、消防系统和监控系统。 ◆布线系统:机房应有完整的综合布线系统,布线系统包括数据布线、语音布线、终端布 线。 ◆通信系统:包括数据线带宽、语音线路数目等。 数据中心能源成本:能源成本占数据中心运营成本的比例越来越高,只有低于一半的电力用于IT负荷,而其余的电力则用于供电和散热系统等基础设施 数据中心未来发展趋势: 1.绿色节能 企业开始关注功耗与产出的比率,“绿色”“简单”理念被引入到数据中心未来发展建设。 2.虚拟化技术的应用 刀片服务器未来可能被更加灵活的服务器类型替代,该类服务器的计算架构会把内存、处理器、输入输出设备整合成为共享资源池,然后根据使用者的需求把这些资源进行分配和再分配。 虚拟化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实行分开管理。 英特尔的虚拟化技术(IntelVT),从IT系统的最基础层面帮助IT管理者实现虚拟化,特别适合于数据中心级别的数据整合和迁移

数据中心能耗分析报告

数据中心能耗实例分析 前言:本文着重分析了影响数据中心能耗的因素,从数据中心的空调、UPS、运维等方面对其能耗进行了综合分析。本文认为影响数据中心能耗的关键因素是空调系统,并以2个数据中心的空调系统为例,结合作者在数据中心建设和运维中的经验,提出了数据中心节能的建议。 一、数据中心节能的必要性 近年国内大型数据中心的建设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金融、通信、石化、电力等大型国企、政府机构纷纷建设自己的数据中心及灾备中心。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及移动互联概念的推出,大批资金投资到商业IDC的建设中。数据中心对电力供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已经成为一个高耗能的产业。在北京数据中心较集中的几个地区,其电力供应都出现饱和的问题,已无法再支撑新的数据中心。目前某些数据中心移至西北等煤炭基地,利用当地电力供应充足、电价低的优势也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随着数据中心的不断变大,绿色节能数据中心已经由概念走向实际。越来越多的数据中心在建设时将PUE值列为一个关键指标,追求更低的PUE值,建设绿色节能数据中心已经成为业内共识。例如,微软公司建在都柏林的数据中心其PUE值为1.25。据最新报道Google公司现在已经有部分数据中心的PUE降低到1.11。而我们国内的PUE平均值基本在1.8~2.0,中小规模机房的PUE值更高,大都在2.5以上。我们在数据中心绿色节能设计方面与国外还存在很大差距,其设计思想及理念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根据对国内数据中心的调查统计,对于未采用显著节能措施的数据中心,面积为1000平方米的机房,其每年的用电量基本都在500多万kWH左右。因此对

于新建的大型数据中心,节能的必要性十分重要。 从各大数据中心对电力的需求来看,数据中心已经成为重要的高耗能产业而非“无烟工业”,建设绿色、节能的数据中心急需从概念走向实际。 二、影响数据中心能耗的因素 数据中心的能耗问题涉及到多个方面,主要因素当然是空调制冷系统,但UPS、机房装修、照明等因素同样影响着数据中心的能耗,甚至变压器、母线等选型也影响着能耗。例如,对UPS而言,根据IT设备的实际负荷选择合理的UPS 容量,避免因UPS效率过低而产生较大的自身损耗。同时,选择更加节能的高频UPS、优化UPS拓扑结构都可起到节能的效果。 1、UPS对数据中心能耗的影响 UPS主机的自身损耗是影响数据中心能耗的一项重要因素。提高UPS的工作效率,可以为数据中心节省一大笔电费。下图为某大型UPS主机的效率曲线。从该曲线中可以看出,当UPS负荷超过30%时UPS的效率才接近90%。很多数据中心在投运初期IT负荷较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负荷不足20%。在此情况下UPS 的效率仅仅为80%左右,UPS的损耗非常大。因此,在UPS配置中尽量选择多机并联模式,避免大容量UPS单机运行模式。例如,可以用两台300kVA UPS并联运行的模式代替一台600kVA UPS单机运行模式。其优点在于IT负荷较少时只将一台300kVA UPS投入运行,另一台UPS不工作,待IT负荷增加后再投入运行。这种UPS配置方案及运行模式可以提高UPS效率,降低机房能耗。

数据中心需求分析

第1章总述 为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推动股份有限公司业务工作的改革与发展,需要建设股份公司的新一代绿色高效能数据中心网络。 1.1 数据中心建设需求 1.1.1 传统架构存在的问题 现有数据中心网络采用传统以太网技术以及X86服务器构建,随着各类业务应用对IT需求的深入发展,业务部门对资源的需求正以几何级数增长,传统的IT基础架构方式给管理员与未来业务的扩展带来巨大挑战。具体而言存在如下问题: ●维护管理难:在传统构架的网络中进行业务扩容、迁移或增加新的服务功能越 来越困难,每一次变更都将牵涉相互关联的、不同时期按不同初衷建设的多种物 理设施,涉及多个不同领域、不同服务方向,工作繁琐、维护困难,而且容易出现 漏洞与差错。比如数据中心新增加一个业务类型,需要新采购服务器,从选型到 采购有一个漫长的周期,将新服务器设置完成,安装完必须的OS与补丁以及应 用软件,又就是一个过程,将服务器上线需要配合网络管理员调整新的应用访问控制需求,此时管理员不仅要了解新业务的逻辑访问策略,还要精通物理的防火 墙实体的部署、连接、安装,要考虑就是增加新的防火墙端口、还就是需要添置 新的防火墙设备,要考虑如何以及何处接入,有没有相应的接口,如何跳线,以及 随之而来的VLAN、路由等等,如果网络中还有诸如地址转换、7层交换等等服 务与之相关联,那将就是非常繁杂的任务。当这样的IT资源需求在短期内累积, 将极易在使得系统维护的质量与稳定性下降,同时反过来减慢新业务的部署,进而阻碍公司业务的推进与发展。 ●资源利用率低:传统架构方式对底层资源的投入与在上层业务所收到的效果很 难得到同比发展,最普遍的现象就就是忙的设备不堪重负,闲的设备资源储备过 多,二者相互之间又无法借用与共用。最常见的现象就就是有些服务器CPU利 用率持续饱与,而有些服务器则利用率过低,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这就是由于对底层IT建设就是以功能单元为中心进行建设的,并不考虑上层业务对底层 资源调用的优化,这使得对IT的投入往往无法取得同样的业务应用效果的改善, 反而浪费了较多的资源与维护成本。 ●服务策略不一致:传统架构最严重的问题就是这种以孤立的设备功能为中心的 设计思路无法真正从整个系统角度制订统一的服务策略,比如安全策略、高可用 性策略、业务优化策略等等,造成跨平台策略的不一致性,从而难以将所投入的

2018年数据中心IDC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数据中心IDC 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6月

目录 一、巨头军备竞赛,数据中心进入需求扩张期 (5) 1、数据中心:云计算时代的IT资源载体 (5) (1)从成本中心到生产力,计算资源云化大势所趋 (6) (2)核心+边缘:超大规模与边缘数据中心两级并举 (7) 2、IDC资源供需失衡持续扩大 (8) (1)云端数据存储、传输与计算需求指数性增长 (8) ①数据中心流量 (8) ②数据中心数据存储量 (8) (2)技术瓶颈与扩张模式使得数据中心资源只能线性供给 (8) ①资源利用率与用户体验不匹配 (9) ②摩尔定理失效导致CPU与存储器性能提升趋缓 (9) ③冯结构数据中心面临瓶颈 (9) 3、云计算巨头军备竞赛,行业进入需求扩张新周期 (11) (1)公有云增长超预期,巨头展开IDC资源军备竞赛 (11) (2)我国云计算巨头迅速跟进,IDC行业进入新一轮需求扩张期 (13) ①国内云计算快速增长,巨头持续加码 (13) ②IDC行业进入需求扩张期 (15) 二、以美为鉴:专业IDC服务商成长空间巨大 (16) 1、行业分工下专业IDC服务商优势凸显 (16) (1)IDC服务商可分为电信运营商、专业IDC服务商与云服务商 (16) ①基础电信运营商 (16) ②网络中立的专业IDC服务商 (16) ③云服务商 (17) (2)专业IDC服务商守护云生态健康发展 (18) ①稳定性:头部用户稳定要求压倒一切 (18) ②成本可控:降低客户自建成本风险 (19)

③准确预判行业趋势,实现技术快速迭代 (21) ④中立性与多样化服务为客户提供灵活选择 (21) 2、从Equinix看美国专业IDC服务商发展历程 (22) 3、以美为鉴:中国专业IDC服务商空间巨大 (25) 三、相关领域及企业 (28) 1、一线城市机房资源储备是核心 (28) (1)数据中心选址:一线热数据,三线冷数据 (28) (2)数据中心结构型过剩:三线城市上架率不足 (29) (3)一线城市供需失衡,未来价格有望稳中向上 (30) 2、深度云化的专业IDC服务商降本增效 (31) 3、好口碑才有好市场 (32) 4、重点企业:光环新网 (33) (1)IDC机柜毛利率稳中有升,机柜数量2018年迎来释放期 (34) (2)云服务牌照如期落地,AWS业务合规启程,公司打开更大成长空间 (34)

2019年数据中心IDC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数据中心IDC 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2月

目录 一、头部互联网企业驱动IDC快速发展 (5) 1、中国IDC机柜数量维持较快增长 (8) 2、主流云计算厂商的Capex支出及云计算增速 (9) 二、阿里、腾讯、字节跳动IDC建设规划 (11) 1、阿里IDC规划及天蝎机柜解读 (12) (1)阿里IDC规划 (12) (2)天蝎机柜解读 (13) 15 2、腾讯IDC规划及进展....................................................................................... 3、字节跳动IDC规划及进展 (16) 三、IT设备(服务器、存储)需求快速增长 (17) 1、服务器、存储随云计算需求增长而快速增长 (18) 2、上游芯片带来的服务器更新换代 (18) (1)上游芯片性能的提升,有力的推动了服务器的更新换代 (18) (2)芯片的价格波动,对服务器采购量影响较大 (19) 3、云计算厂商服务器白牌化成为一种趋势 (19) (1)云计算需求带动数据中心建设,进而带动服务器销售增长 (19) (2)云计算厂商需求如今是服务器行业销售增长的主要动力 (21) 四、CT设备(交换机、防火墙、路由器)国产化替代明显 (21) 22 1、中国CT设备市场空间巨大 ............................................................................ 2、阿里、腾讯CT设备主要供应商转为国内厂商 (23) 五、机电设备(电源、制冷、服务)技术驱动明显 (24) 1、电源设备技术发展方向及供应商布局 (25)

云计算资源需求分析报告和规划

1.1.1.1云计算资源需求分析与规划 1.1.1.1.1数据中心服务器部署基本要求 本项目关键业务数据库、数据仓库采用物理服务器独立部署(集群+同城双活),应用和管理类服务器采用虚拟机部署(同城双活)。 1.1.1.1.2应用服务器采用虚拟化方案 采用虚拟化技术是实现云计算的基础。通过为客户提供服务器整合和数量控制、业务连续性、测试/开发自动化、企业台式机管理等解决方案,从而实现降低成本、提高响应速度、实现零停机、灾难快速恢复等系列好处。通过虚拟架构整合服务器,可以控制x86服务器的蔓延,在一台服务器上运行多个操作系统和应用,并使新的硬件支持老的应用,数据中心撤退旧的硬件。虚拟基础架构使企业能够通过提高效率、增加灵活性和加快响应速度而降低IT成本。管理一个虚拟基础架构使IT能够快速将资源和业务需要连结起来,并对其进行管理。虚拟基础架构可以使x86服务器的利用率从现在的5-15%提高到60-80%,并且在数十秒的时间完成新应用程序的资源调配,而不需要几天时间。请求响应时间也改为以分钟计算。在维护上,可以实现零停机硬件维护,不需要等待维护窗口。

服务器虚拟化是计算机资源逻辑组的过程,这种资源的新虚拟视图并不受实现,地理位置或底层资源的物理配置的限制。这种逻辑视图对信息基础设施有深远的影响。 ◆服务器虚拟化带来的益处: 虚拟化技术可借助信息基础设施更好地提供服务,从而帮助客户节省资金。与传统的物理服务器部署方式相比,虚拟化所带来的一些优势包括:?能够迅速保存、复制和供应虚拟机,从而实现零停机时间维护并支持全新的“go live(实时化)”方案; ?动态共享服务器平台中的闲置资源,从而在消除烟囱式(stovepipe)部署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性能和利用率;与此同时也能为应用提供一个 隔离性的操作环境; ?可以实现更高的技术标准化水平和流通率,从而降低运营和维护成本; ?可在虚拟服务器组件发生故障时进行无缝故障切换,从而提高系统可用性; ?降低复杂性,从而改进逻辑和物理灾难恢复。 ◆服务器虚拟化的软件平台选型原则 在服务器虚拟化的软件平台方面,主流的软件提供商均提供了所有软件厂商

数据中心建设需求书

数据中心建设需求书 1.总体设计说明 1.1 总体概况 数据处理中心(以下简称:机房),是在信息化支撑下的全市税收数据的核心生产基地,是以信息技术为主体,集计算机通信技术、 楼宇自动化控制和现代税务管理运作模式为一体的信息管理部门专业 化数据中心,是实现工程三期总体目标的重要保障。机房中需要安装 着大量的高性能高密度计算机、网络交换机、存储机等IT服务设备, 承载着各类业务数据、信息的运算、存储、传输,肩负着业务应用、 设备运行安全、可靠、快捷的重任。 1.2 建设内容 建设内容为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和弱电系统的设计及集成。 (一)基础设施的设计及集成包括以下系统: 1、机房装修系统 2、电气系统; 3、空调系统; 4、通风系统; 5、屏蔽系统; 6、设备环境监控系统; 7、机柜系统; 8、KVM系统; 9、ECC系统 (二)弱电系统的系统设计及集成包括以下系统: 1、综合布线系统; 2、门禁系统; 3、监控系统;

4、停车管理系统; 5、“一卡通”系统; 6、入侵报警系统; 7、有线电视系统; 8、信息显示系统; 9、IP 电话系统。 2.总体设计原则和依据 2.1 总体设计原则及标准 结合现生产中心信息化建设战略、业务应用系统数量、成长趋势、寿命周期、投资成本等各项因素来分析容灾机房的设备部署、平面规划、电源空调系统架构,在建设初期应以高要求、高品质、高标准、高可靠性的原则进行,以满足IT服务应用的需求。机房的整体设计和实施应充分体现安全性、可靠性、可管理性、灵活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的理念,要把数据机房建设成符合国内B级、国际Tier3级标准的机房。 总体建设原则 ★安全性: 选择适当的地点,以规避灾难的发生 建立高规格的结构建筑 建立安全等级 按照安全等级建立安全分区 按照安全分区选择安全防范措施 按照安全分区和人数建立交通动线 ★可靠性: 采纳较高的规范,建立灾备中心 建立足够的电源和空调设备,并考虑备份 市电的供给需不间断并有备份

2018年数据中心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8年数据中心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目录 第一节互联网流量红利传导路径 (6) 一、新兴互联网应用崛起,推动互联网流量持续高速增长 (7) 1、高清视频、直播等业务或成为推动互联网流量增长的主力军 (9) (1)OTT-TV 视频流量快速增加 (9) (2)新兴在线娱乐(视频直播)模式推动互联网流量规模攀升 (10) 2、物联网流量到2021 年或占全球IP 流量的5% (10) 3、云计算时数据中心东西流量成主导 (10) 二、2016 年我国移动互联网流量增速翻倍,人均流量消费水平仍远低于美国 (11) 第二节全球数据中心发展路径 (16) 一、规模上,超大型数据中心逐年增加,单体承载流量能力倍增 (17) 二、分布上,欧美商业化数据中心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市,第三方服务商占主流 (19) 三、区域维度,北美市场规模最大,亚太增长速度最快 (23) 四、国家维度,美国市场规模最大,中国增长潜力最强 (23) 五、发展模式上,美国以扩建和改建为主,中国处于以新建为主的粗犷式发展期 (24) 第三节我国数据中心发展现状 (27) 第四节数据中心,光通信的下一个突破点 (30) 一、数据中心流量模型发生变化,内部架构向扁平化演进 (30) 1、数据中心流量模型发生显著变化 (30) 2、越来越多的网络扁平化需求 (30) 二、顺应数据中心网络架构新需求,脊叶网络架构应运而生 (30) 三、数据中心脊叶网络架构优势明显 (31) 四、云数据中心建设驱动光模块市场持续高景气 (32) 五、全球产业链再配臵,产业转移下的中国崛起 (35) 第五节行业相关公司分析 (39) 一、中际装备 (39) 1、位列国内光模块第一梯队,40G/100G 高端光模块优势明显 (42) 2、高品质客户资源结构,受到谷歌、亚马逊、华为、中兴等知名公司认可 (43) 3、中际装备收购苏州旭创,开启高速光模块成长之旅 (43) 二、博创科技 (44) 1、公司光无源器件业务稳定发展,DWDM 产品增长势头强劲 (45) 2、募投项目逐渐达产,强化无源光器件领域市场竞争力 (46) 3、携手美国Kaiam 公司强势进军光有源器件领域 (46) 4、加速布局高速有源器件领域 (48) 5、把握光器件技术发展趋势,积极开拓MEMS 技术平台 (49) 三、光环新网 (50) 1、收购优质标的,业绩增长明显 (51) 2、把控稀缺IDC 地域资源,不断新增机柜,巩固自身优势 (53) 3、收购中金云网,进军金融IDC 服务领域 (54) 4、携手AWS,充分打开IaaS 市场空间 (54) 5、收购无双科技,切入SaaS 市场 (55)

2016年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完美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6年3月

2015年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数据中心是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产业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的加速发展,数据中心产业也进入了大规模的规划建设阶段。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的加速发展,我国数据中心产业也进入了大规模的规划建设阶段。2011年到2013年上半年全国共规划建设数据中心255个,已投入使用173个,总用地约7132万平方米,总机房面积约400万平方米。 IDC关于中国数据中心市场今日公布的数据表示,2010年中国数据中心总数量已经达到504,155 个,市场总规模达到92亿美元,IDC预测该市场在2010年至2015年仍将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2015年该市场规模将达到约157亿美元。 一、发展: 三个阶段 IDC认为数据中心在中国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1、2000年前后

数据中心的概念随互联网进入中国,第一次掀起了建设数据中心的热潮。但是由于互联网在中国尚未普及,在用户数、内容、应用等各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局限性,用户对数据中心尚未产生有效的需求。在2001年的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数据中心的发展很快进入了蛰伏期。 2、2004年至2008年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无论是国民经济还是百姓生活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依赖都日益广泛和深入,从服务提供方和用户方两端都纷纷投入巨资建设数据中心。数据中心行业经历了从小到大、优胜劣汰的过程,作为重要的IT基础设施,数据中心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期。 3、2008年至今 互联网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各主要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日趋成熟,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和商业模式不断涌现,数据中心的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行业内越发重视运营的效率和资源整合的能力,建设绿色数据中心成为未来数据中心发展的方向。

数据中心IDC 行业全面深度研究报告

数据中心IDC 行业全面深度研究报 告

目录 一、寻找IDC 核心驱动,判断当前景气度:数据流量与计算力的核心载体 (2) (一)IDC 为数据流量核心载体,具备增长确定性和稀缺性 (2) (二)IDC 产业链图谱:流量核心,信息基石 (3) (三)寻找IDC 驱动因素,ICT 产业链流量驱动与传导逻辑 (9) (四)当前产业景气度如何?资本开支周期末端,产业景气度正逐步回暖 (14) 二、IDC 行业属性:市场空间大+成长性强+确定性强 (20) (一)IDC 行业空间有多大?承载数据流量,建设浪潮没有尽头 (20) (二)数据中心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22) (三)竞争格局:第三方IDC 服务商稀缺性高,迎来发展机遇 (26) (四)为什么投资IDC 行业?稀缺性、成长性与确定性 (32) 三、估值与投资建议 (35) (一)宝信软件:钢铁信息化龙头、第三方IDC 企业先锋 (38) (二)光环新网:核心资源储备丰富,成长空间较大,零售型IDC 翘楚 (40) (三)数据港:积极绑定BAT 互联网企业,批发型数据中心展露锋芒 (41) (四)万国数据:国内最大第三方IDC 企业,高成长性+强确定性 (43) (五)奥飞数据:积极并购拓展规模,数据中心部署全国 (45) 四、风险提示 (46)

一、寻找IDC 核心驱动,判断当前景气度:数据流量与计算力的核心载体 数据流量增长→计算(云和边缘)需求增加→IDC 和云厂商Capex 投入增加→投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 (一)IDC 为数据流量核心载体,具备增长确定性和稀缺性 IDC 为海量数据的承载实体,是互联网流量计算、存储及吞吐的核心资源,互联网、云计算的高速发展是IDC 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IDC 即Internet Data Center(互联网数据中心),是为计算机系统(包括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设备等)安全稳定持续运行提供的一个特殊基础设施,可以理解为将数据集中存储和运作的“数据图书馆”。该空间一般包含以下基础设施(即上游):建筑物、电力电气系统、制冷系统、监控管理系统、安防系统等,下游主要是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政府机关等。 纵观IDC 行业演进和发展史,各阶段客户需求和技术的变革决定每个阶段的服务形态,目前来看第三阶段的数据中心概念扩大,服务范围扩大,更注重高性能架构,随着云计算技术发展,数据中心走向虚

数据库需求分析报告

数据库需求分析报告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1 概述编写说明: 本章描述本软件开发的背景,系统目标,用户的业务情况,以便于需求理解。 1·1 背景 在学籍管理中,需要从大量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提取相关信息,以反映教学情况。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易发生数据丢失,统计错误,劳动强度高,且速度慢。使用计算机可以高速,快捷地完成以上工作。在计算机联网后,数据在网上传递,可以实现数据共享,避免重复劳动,规范教学管理行为,从而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水平。 1·2系统目标 学籍管理信息系统以计算机为工具,通过对教务管理所需的信息管理,

把管理人员从繁琐的数据计算处理中解脱出来,使其有更多的精力从事教务管理政策的研究实施,教学计划的制定执行和教学质量的监督检查,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3 业务模式 本系统是运行在Win98 、Win2000、WindowsNT等操作系统环境下的多台计算机构成的局域网,主要业务流程如下:·按某学生某学期,学年考试及补考成绩,自动生成该学生是否升留降级,退学。·按某学生在校期间累计补考科目门数和成绩自动生成该学生是否结业,毕业,授位。·按某学生因非成绩原因所引起的学籍变更作自动处理。·按每学期各年级班学生考试成绩自动生成补考名单,科目。·按每学期各年级学生考试成绩自动生成某课程统计分析表。·按同一年级学习成绩进行同一课程不同班级间成绩比较。 2用户需求 编写说明:

此系统专门为高校学籍管理所设置。本节主要描述用户需求的使用范围,功能要求信息采集与各部门的使用权限2·1使用范围 按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全日制学生学籍管理等相关文件完成本科和专科学生学籍状况的系统管理。 系统中保留五个年级学生的信息,学生毕业一年后信息转储,但随时可以查询,输出。 2·2功能要求 ·学生档案管理:学生的一般情况,及奖励,处分情况;·学生成绩管理:学习成绩,补考成绩; ·学籍处理:学生留降级处理,休复学处理,退学处理; ·日常教务管理:日常报表,如通知书,补考通知书等,学生学习成绩的各种分类统 计; ·毕业生学籍处理:结业处理,毕业处理,授位处理,学籍卡片等。

数据中心同步平台建设方案

数据中心同步平台建设方案 第一章概述 1.1 平台建设背景 当前政府、企业的信息化的状况是,各政府和企业一般都设计和建设了属于机构、业务本身的应用、流程以及数据的信息处理系统,独立、异构、涵盖各自业务内容的信息处理系统,系统设计建设的时期不同、业务模式不同,信息化建设缺乏有效的总体规划,重复建设;缺乏统一的设计标准,大多数系统都是由不同的厂商在不同的平台上,使用不同的语言进行开发的,信息交互共享困难,存在大量的信息孤岛和流程孤岛。为了有效整合分散异构的信息资源,消除“信息孤岛”现象,提高政府和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宇思公司要开发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主要目的是有效整合分散异构系统的信息资源,消除“信息孤岛”现象,提高政府和企业的信息化水平,灵活实现不同系统间的信息交换、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加强信息资源管理,开展数据和应用整合,进一步发挥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的效能,提升信息化建设对业务和管理的支撑作用。 要求新构建的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要遵循标准的、面向服务架构(SOA)的方式,基于先进的企业服务总线ESB技术,遵循先进技术标准和规范,为跨地域、跨部门、跨平台不同应用系统、不同数据库之间的互连互通提供包含提取、转换、传输和加密等操作的数据交换服务,实现扩展性良好的“松耦合”结构的应用和数据集成;同时

要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能够通过分布式部署和集中式管理架构,可以有效解决各节点之间数据的及时、高效地上传下达,在安全、方便、快捷、顺畅的进行信息交换的同时精准的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实现数据的一次 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设计方案 采集、多系统共享;要求数据交换平台节点服务器适配器的可视化配置功能,可以有效解决数据交换平台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快速实现不同机构、不同应用系统、不同数据库之间基于不同传输协议的数据交换与信息共享,为各种应用和决策支持提供良好的数据环境。要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能够把各种纷繁复杂的数据系统集成在一起完成特定业务,提供同构数据、异构数据之间的数据抽取、格式转换、内容过滤、内容转换、同异步传输、动态部署、可视化管理监控等方面功能,支持的数据包括各主流数据库(如Oracle、SQL Server、MySQL等)、地理空间数据(如卫星影像、矢量数据)、常规文件(word、excel、pdf)等各种格式,并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定制开发特定业务服务。 1.2 应用场景 场景一: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的信息交换需求 实现各个数据中心间的数据库层面的数据共享交换,各中心之间是双向的、实时的数据交换,各数据节点的数据库是同构的数据库系统(即Oracle),数据的类型是基于数据库表格的规则数据,字段类型包含BLOB字段类型。目前各数据节点的数据结构(表)是相同的,主要是一表对一表的数据交换,数据抽取和过滤需求比较简单。目前数据共享交换是通过Oracle GoldenGate数据库同步工具来

大数据中心选址调研报告

大数据中心选址调研报告 一、数据中心概念大数据中心, 就是指服务于大数据存储、挖掘、分析与应用得数据中心。大数据(b ig data,meg a d ata),或称巨量资料,指得就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得决策力、洞察力与流程优化能力得海量、高增长率与多样化得信息资产。目前我国得数据中心总数已接近10 0万。 二、行业分布作为信息化建设得核心内容, 数据中心始终就是金融、政府、能源、交通等行业得投入重点;而伴随着电信行业得转型与移动互联网得发展,ID C也成为电信行业重点投资领域。此外IPDC互联网数据中心成为市场得热点,互联网提供商大规模建设云数据中心。 三、发展前景十二五”规划中明确了战略新兴产业就是国家未来重点扶持得对象,其中信息技术被确立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将被重点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分为六个方面, 分别就是下一代通信网络、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与以云计算为代表得高端软件. 四、选址要素 1、数据中心属于高能耗产业,一个10万台服务器级别得数据中心需要两路或更多合共5 0—60MV得电力支持。且数据中心用电负荷必须持续稳定,因此需要选择建设在能源充裕, 并且能源得价格相对便宜得区域,以降低数据中心得运营成本; 2、为了满足(1)得用电要求,周边配电站设施也需要完善?条件包括配电站等级,配电站与场地距离,配电站变压器得供电余量,变压器目前得用户类别(如共用) , 上级电网得联系; 通常情况下,如果数据中心用户单独自建用户站,可选择得电压等级有以下几种: a) 380V:适合于小型数据中心,不在考虑范围内 b) 10KV:适用于两路市电进入用户站得总容量不超过20MVA得容量项目;即,每一路10KV市电进线容量不超过10M V A;当用户得进线容量需求超过这个范围时,可以考虑多路10 K V进线得方式。对于数据中心得安全等级要求超过T IER2 以上级别时,两路、或多路10KV进线应来自不同上级变电站,或同一变电站得不同得变压器。(目前,国内数据中心用户最多选用得一个电压等级。全国各个省市在具体设计与管理上略有不同。)

江苏省数据中心需求分析

江苏省数据中心需求分析

1.项目概述 1.1.项目背景 “十二五”是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时期,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和消费结构面临重大调整,国民收入和消费水平逐步提高,我国将全面进入机动化社会,交通规模快速扩张,交通出行安全、便捷、快速的需求日益增长,交通监测、管理和服务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需要“完善部省两级数据中心体系,提升行业数据服务能力。完善交通行业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设,结合重大工程和核心业务系统建设,健全和完善行业基础信息资源数据库;完善部省两级数据交换平台,满足行业数据交换和共享要求;建设运行维护综合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和设施设备的维护管理。” 在部颁的《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更是明确提出的“加快交通行业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设,完善信息共享规则、标准和机制,提高数据资源共享水平,有效避免数据重复和无效采集。完善行业基础数据库建设,结合重大工程和核心业务系统建设,健全和完善公路、港口、航道、车辆、船舶、从业人员、经营业户、建设项目等行业基础信息资源数据库,积极推进1:50000交通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建设,全面提升行业基础信息共享和服务能力。完善部省两级数据交换平台,满足行业数据交换和共享要求。建设运行维护综合管理平台,实现数据和设施设备的维护管理。” 《江苏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以数据管理为基础。“十二五”要实现业务需求驱动下的数据管理,实现数据按需交换共享。要通过技术创新、机制创新进一步提高数据采集、更新与传输的质量,构建以全省统一基础数据库为核心的数据中心,紧密关联基础应用,形成上层综合应用的数据基础。 如何做好“信息化智能化引领综合交通发展”,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提出了主要的建设思想,一是构建惠民便民信息服务体系,二是打造互联互通综合管理体系,三是建立协同联动交通执法体系,四是推动综合运输体系智慧发展,五是提升交通运输宏观决策水平,六是完善网络与信息安全体系,七是增强关键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八是创新持续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其中前五项的任务都需要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