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新中式服装”设计

浅谈“新中式服装”设计

浅谈“新中式服装”设计

喻 涵

摘 要:“新中式服装”的表达,应当以当前国际流行趋势为主导,在时尚的原则下借用中国元素进行创新设计,表达鲜明的中国概念风格走向。“新中式服装”的设计不能脱离时尚流行,而是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创新。

关键词:“新中式服装”;设计;继承;发展;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43-1027/F(2008)8-207-02

作 者:武汉理工大学服装设计讲师;湖北;武汉;430070

“汉服热”、“读经热”、“龙文化热”等不断在21世纪热闹起来的传统文化回归以及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不断升温的“中式热潮”,都与全球化时代中的身份认同危机;与各个族群都试图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寻根,来重新塑造本民族的身份的思想背景相关。而作为文化一员的服装也不是孤立的表现,它与思想界、学术界以及社会关注热点有着内在的联系。在中国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富裕的今天,让我们把眼光投向时尚历史过去的一页,透过历史的印记,寻找到新世界的线索,并期待在不远的将来,“新中式服装”会以最完美的姿态登上世界时尚舞台。

一、“新中式服装”的产生背景

任何一种文化思潮的崛起与发展都离不开时代背景的变迁与政治经济的推动,时尚文化的变迁也不例外。上个世纪的战争与产业革命带来了法国高级时装的兴起与辉煌;二战之后的中产阶级崛起与生产模式带来了美国成衣业的兴起;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日本经济的崛起与石油危机等元素让西方的注意力转向了东方的世界,日本服装开始在世界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

在国际艺术领域,东方元素的影响由来已久。在高级时装产生之初,东方风情明显展现在保罗波烈的作品之中;到了70年代末,石油危机使得人们的兴趣向东方世界转移,东方文化和异国情调在世界中蔓延开来;这种风格的很多源于当时对东方文化的憧憬,中国的陶瓷和园林成为竞相模仿的对象。随着中国的经济增长,中国概念的文化受到本土与世界的关注,感性消费的到来也要求单品文化价值含量的提高。信息技术、文化创意产业和体验,使中国人日益意识到“新中式服装”的魅力与价值所在,力图在世界服装中体现中国概念的“新中式服装”。

“新中式服装”提出的重要的背景是改革开放十年来中国的发展和进步,不仅引起世界的关注也唤醒了国人对中国元素的重新思考和关注。这一重要的历史进程,给国家带来了的经济和文化的繁荣,这是最重要的背景。其次在长期对国际流行趋势观察、分析、传播的同时,增加一些变化和新的元素,符合时尚产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不管增加的是中国元素还是其它新的元素,都是支持时尚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此外,即将举办的奥运会不仅是一次体育盛会,更是一次世界公认的文化交流盛会。在奥运会这样的国际交流文化盛会是中国传统的或者说民族的服饰文化与各国友人进行交流的一个好机会。

二、中国传统元素与“新中式服装”设计

(一)设计师要善于从传统的中国元素与符号之中汲取养分与捕捉灵感。

一个民族的装饰特点渗透着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积累着难以胜数的中国元素与符号,单单从传统服饰中,我们就可以获得各种时期的款式、色彩、材料,图案以及精致绝伦的传统工艺。跳脱服装这个环境之外,更是有数不胜数的传统文明产物:艳丽的唐三彩.灵秀的水墨.素雅的青花甚至亭台园林、坊间乡趣都可以激发设计的灵感。例如,彩陶艺术是中华文明史上早期最辉煌的成果之一。它古朴的造型、浑厚的气魄、严谨的结构、凝练的色彩和来源于耕作生活和劳动的水波纹、旋涡纹、弧形纹、三角纹等一直是后世各种造型艺术创作的典范,也是我们服装服饰图案设计可以巧妙应用的典范。利用这种高度简练、概括的图案,可以塑造怀古情怀,也符合了现代人反璞归真的心理需求。

这些传统元素几乎是在等待设计师的撷取与再创造。我们在运用中国传统图案进行现代服装设计时,不能单纯的模仿,照搬照抄其图形,而是要细细思索和品位它的文化内涵和它所积淀的历史痕迹,捕捉其灵动神秘的气韵,从中选取最富有特点和代表意义的设计语言,巧妙的融入到现代的服装设计手法和时尚潮流之中去。

(二)中国元素与符号在当代的继承与发展。

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只是不断地挖掘传承,那么无论是多么深厚的文化艺术底蕴都是无法持之长久的,传承固然珍贵,但是当代的继承与发展更是尤为重要,它是一个民族的文明生命力能否继承与发展的关键。

当今世界的艺术与设计领域已经不再是某些风格一枝独秀,而是多维角度同时发展,同时这些艺术领域之间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中国元素与其他不同风格的艺术门类结合时,便出现了新的视觉冲击与情感体验。极简主义、波普艺术、建筑风格、前卫、嬉皮乃至日本、非洲等世界不同民族的风格都可以尝试着融入中国概念创意设计。我们共同拥有一个世界,并共享世界的文明资源,中国元素并不只是中国人的财富,同样,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化艺术也能够在东方视角之下被理解与运用。比如,法国时装设计大师皮尔卡丹就将中国旗袍和巴黎的时装融合,伊夫圣洛朗也将中国清代服饰文化巧妙地运用到现代服饰设计中,设计出“中国风格”系列的服装。

并不是只有百年前的诗词歌赋才能代言中国,现代中国人同样在创造中国文化,当前的文化、艺术、设计领域乃至街头与城市次文化都在体现着当前中国的独特风土与国家、情绪。尽管我们在现代生活受到西方模式的极大影响,但是中国人并没有抛弃舒缓、含蓄、端庄、自在的民族性格和审美价值取向。一些华人设计师的作品中仍然能够看见中国式的风骨。

(三)对“新中式服装”设计表达方式的思考。

70

2

综 合/

中国概念的表达,应当以当前国际流行趋势为主导,在时尚的原则下借用中国元素进行创新设计,表达鲜明的中国概念风格走向。“新中式服装”的表达不能脱离时尚流行,需要建立在西方对东方的想象、理解和需求基础之上。就像东方艺术家陈逸飞运用西方的古典写实主义来描绘东方神秘地域风情,中国概念需要给西方文化看见一种古朴、神秘、新奇的东方世界,一个与西方完全“不同”的却能够为他们所理解,想象以及读解的“东方”。

西方设计师在这一过程中往往因为文化背景之间的差异,用另一种思维模式来对待中国元素,这样反而使他们或有意或无意地打破了中国传统服饰的固定模式,在创作过程中始终把现代的生活理念贯穿其中,契合当下需求的后现代思维模式。比如国际时装设计大师约翰加里亚诺在1998年为迪奥品牌设计了一系列以梅兰竹菊、吉祥文字、龙凤纹样等传统中国图案的作品,引起了时尚界对中国民族服饰和传统纹样的极大关注。在2000—2001秋冬的高级时装发布会上,他设计的高级时装上镶嵌着浓郁中国风情的富贵牡丹、团枝花、龙凤呈祥等刺绣吉祥纹样,丰富瑰丽的色彩、细腻精巧的图案衬托出戏剧般的舞台效果。在2003—2004秋冬时装发布会上,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又被约翰加里亚诺大量运用于设计中,他在设计创作中融合了东西方服装文化,经过解构、重组等手法重新演绎极具东方情调、展现中国主题的作品给全世界带来无限新意。同样善用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作为设计要素的时装设计大师亚力山大麦克奎恩作品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常常采用丝绸织锦、皮革、刺绣蕾丝等材质表现中国主题。

而在东方文化熏陶下成长的中国的本土设计师,大都能够很容易的理解青烟淡墨、超尘出世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同时他们又在不断熟悉国际的流行变迁与西方文化精神。当东方风情约会西方文化,文化的碰撞最容易产生理念的创新,尤其是这两种截然不同甚至有些背道而驰的文化。未来的“新中式服装”的时尚设计既需要深刻理解本土文化,也需要深入了解世界领域的时尚规则,在学习中静待羽翼的丰满。在这样一个文化交融、全球互动的时代,“新中式服装”要抓住各种交流与体验的机会,在不断的表现与创新中扩大影响、探索未来。

三、“新中式服装”设计中要注意的问题

1.时装设计并不是单纯的个人行为,它具有社会性。我们必须看到现代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而生活方式变化必然对审美发生重要影响。当前的时尚设计必然需要考虑当季的国际整体流行趋势与地域性的流行倾,。回顾这些年来国内外已有的“中式服装”的时装表达,产生了一些误区———在设计行为中脱离了国际流行系统的导向;缺乏对受众认知程度的把握;出现了“简单复古”的设计思维。这样的设计难以在时尚市场流通。而太过西化的作品,也就缺乏了中国风情的味道,难以承担“新中式服装”这个声誉。所以在进行服装设计创作时要注意不能简单照搬照抄,把一些古典元素或者是古代的服装直接拿到现在来用。

21如果中国不进行改革开放,也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物质进步和新的精神追求。在服装作品设计中,除了经典元素之外增加一点变化本身就是支持时尚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当一种独特文化的魅力与影响力波及世界范围时,他的跟随者以及代表人物不一定只产生在本国。因此我们在努力为“新中式服装”时装发展铺路之时,更重要的是将尽其所能的发扬、传播。“新中式服装”的发展一定需要依托在文化传递与交流之中。面对即将到来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中国当代时装设计师要借此次盛宴,将中国沉淀几千年的璀璨文明和现代时尚以浓郁中国风格的“新中式服装”的方式倾情表达。不仅在中国,西方的设计师也在运用中国元素,这本身就不是一个排外的、重新闭关自守的过程,因此,要特别注意这里有个意识形态问题。

“新中式服装”时装不只是要取悦本土人士,尽管国际上有一些设计师正在关注,但是中国元素仍然不像西方宫廷风格那样能够作为时尚的常驻成员之一。想要将中国元素让世界熟悉、接受甚至青睐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31在中国元素的运用上要注意把中国文化的精髓展现出来。现在有一些服装设计师的服装作品有明显的日式、韩式风格,不能让我们看到中国特色,这样的作品很难让大家体悟到“中国元素和流行时尚的结合”。因此,面对“新中式服装”,设计师们更是需要谨慎对待,不能让这一有理有利的趋势如昙花一现。这些年几乎国内外的设计大师们在设计中都在不断地接受与挖掘中国元素,“新中式服装”正在逐渐得到国内外时尚人士的认可,并且在设计师与时尚人群的共同努力之下,正走在成熟与发展的道路上。对于一个设计工作者而言,感性的灵感创作是相当熟悉的,而理性的元素重组就相对而言陌生一些。元素的罗列与重组也是创造性思维方式的一种,用扩散的思维方式收集各种相关元素,采用理性的归纳方式提取主题相关元素,而后结合流行趋势与顾客倾向来进行冷静的元素交错、比对、重组,最终形成优秀的设计。用这样的方式来进行“新中式服装”服装设计,能够挖掘出更多、更丰富的元素符号,也能够用更明智更贴切的设计思维来应对成衣化设计。

未来的“新中式服装”时尚设计既需要深刻理解本土文化,也需要深入了解世界领域的时尚规则,在学习中静待羽翼的丰满。在这样一个文化交融、全球互动的时代,“新中式服装”的时装要抓住各种交流与体验的机会,在不断的表现与创新中扩大影响、探索未来。

参考文献:

[1]李立新:中国设计艺术史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

[2]李艺: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的理论研究》.武汉理工大学, 2005年

[3]理查德索格杰妮阿黛尔:《时装设计元素》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8年

[4]石磷硖:中式服装设计裁剪与制作》辽宁科技出版社,2003年

(责任编辑:柳玉华)

80

2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8/8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