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环境质量评价(建文)

环境质量评价(建文)

环境质量评价(建文)
环境质量评价(建文)

《环境质量评价》复习题

一、填空题

、在我国环境标准体系中,其构成是七类两级。七类标准是指:环境质量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保护基础标准、环境保护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环境仪器设备标准和污染报警标准。两级是指国家级和地方级。

、在污染源的调查中,最为基本的方法是社会调查法,在具体的调查过程中,又可分为详查和普查两种方法。

、在污染源的调查中,污染物排放量的确定是调查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目前,确定污染物排放量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物品衡算法、实测法和排毒系数法。

、在环境质量评价中,既考虑分指数的平均值,又考虑分指数的最大值的评价的方法有两种,它们分别是上海大气质量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

、环境质量评价按照评价进度分为:过去评价、现状评价和影响评价。按照法律层面上分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为:污水量、水质复杂程度、水域规模、水质要求、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选择推荐模式中的估算模式对项追求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分级。用污染物的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及该污染物的地面质量浓度达标准限值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作为判据。

、模式适用于评价范围小于等于的一级、二级评价项目。模式适用于评价范围小于等于的一级、二级评价项目。模式适用于评价范围大于等于的一级评价项目,以及复杂风场下的一级、二级评价项目。

、植被群落的重要值等于:相对密度()、相对频度()和相对盖

度()之和。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中,噪声污染防治对策应该考虑从声源上降低噪声和从噪声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两个环节。

二、名词解释

、环境质量评价:对环境质量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标准给予定性与定量的说明。

、社会调查法:通常指深入到工厂、企业、学校和党政机关进行访问等各种类型座谈会的调查方法。

、最佳实用技术:体现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的治理技术。

、新建项目源强的“两本账”:一是工程自身的污染物设计排放量。另一本是按治理规

划和评价要求措施实施后能够实现的污染物削减量。

、改扩建项目源强的“三本帐”:第一本账是改扩建与技改前的原有污染物的实际排放量。第二本账是改扩建与技改后的污染物的设计排放量。第三本账是治理后和评价要求措施后实现的污染削减量。

、均匀混合断面

指某污染物在断面上任意一点的浓度与断面平均浓度之差小于平均浓度,认为该污染物在该断面分布均匀,这一断面称为均匀混合断面。

、熏烟(或漫烟)过程

在夜间发生辐射逆温时,清晨太阳升起后,逆温从地面开始破坏而逐渐向上发展。当逆温破坏到烟流下边缘以上时,便发生了强烈的向下混合作用,使地面污染物浓度增大,这个过程称为熏烟(或漫烟)过程。

三、简答题

1、环境要素的概念是什么?包括哪些内容?

答:构成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而有服从总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

称为环境要素。环境要素主要包括:水、大气、土壤、岩石、生物等。、排毒系数,试描述其物理意义?

答:表示污染物作用于人体时引起的毒作用反应时的人数。

、简述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基本内容。

答:①建设项目概况

②建设项目周围的环境现状

③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分析和预测

④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⑤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⑥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

⑦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列出等标污染负荷的表达式,说明其物理意义是什么?

答:等标污染负荷的表达式为:,其中为换算系数,污染物为废水时,

污染物为废气时。为污染物体积。其物理意义是指把排放介质稀释(浓缩)到排放标准时的体积。

、环境评价的内容有哪些?

()污染源的调查与评价

()环境质量的调查与评价

().环境效应分析即环境污染影响的分析

.环境污染所引起的生态效应。

.区域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经济损益分析。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

()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主。

()具有法律强制性

()纳入基本建设程序

()分类管理:分三类

()实行评价资格审核认定制

()突出工程实用性

、“十二五”期间污染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有哪些?

工业粉尘、烟尘、、、、氨氮、工业固体废物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原则是什么?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与单要素评价的区别是什么?

答: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原则:主要关系原则,总体估计原则,经济补偿原则,贵极无价原则。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与单要素环境质量评价的主要不同点在于:综合评价是将某一环境体系看成是一个整体,即一个环境基本单元,在考虑它的功能的同时,突出其中某一项或某几项主要污染问题,将其与人体健康以及防治对策作为主要的研究目标,进行总体的环境质量评定。

、什么是污染源评价?污染源评价的追求是什么?

答:污染源评价是对污染源潜在污染能力的鉴别和比较。潜在污染能力是污染源可能对环境产生的最大污染效应。它不同于污染源对环境产生的实际效应。

污染源评价的主要追求是找出主要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为环境质量评价,特别是影响评价提供基础数据,提供环境质量水平的成因。为环境综合防治指出目标,提供数据。

四、计算题

、一台普通锅炉每小时烧烟煤。

()求这台锅炉排入大气的烟灰量?(已知烟煤灰分取,排灰因子为)

()如果排烟温度为℃,求的排放量(质量排放量和体积排放量两类)。(已知烟煤含硫分为,转化率取)

答:烟灰量

烟尘×××(η)××

式中烟尘——烟尘排放量。

——耗煤量。

——煤的灰分含量(%)。

——烟气中烟尘占灰分量的百分数(%),与燃烧方式有关。

η——除尘器的总效率(%)。

的质量排放量

××××(η)

式中——二氧化硫的产生量。

——耗煤量。

——煤的含硫量,%η——脱硫效率的体积排放量

××××(η)×()×

式中——二氧化硫的产生量。

——耗煤量。

%——煤的含硫量。

η——脱硫效率

、某市经大气污染源调查后得到以下资料:

工业名称

废气量

(万)()()烟尘()

冶金工业

电力工业

化工

食品

纺织缝纫及皮革

已知: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烟尘的排放限值为、、。

问:()确定各工业排废气的等标污染负荷。

()该城市废气的主要污染行业是什么?

()该城市的大气主要污染物是什么?

答:()

()

按照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排序,分别累积百分比,将累积百分比大雨左右的污染物列为该区域的主要污染源。

()按照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排序,分别累积百分比,将累积百分比大雨左右的污染物列为该区域的主要污染物。

、根据下列测量数据和分级尺度,用标准型单一指数法计算各分指数,用加权叠加法计算综合指数,并判断大气质量级别(分)

参数.

实测值·月

评价标准·月

权系数

分级的尺度

综合指数值< >

质量级别清洁尚清洁轻污染中污染重污染

解:由单一指数法公式可知,

所以该区域大气质量属于重污染级别。

五、论述题

、论述工程分析的主要内容。

答:工程概况

工艺路线与生产方法及产污环节

污染源源强分析与核算

污染物总量控制

环保措施技术指导文件分析

总图布置技术指导文件分析

补充措施与建议

工程分析小结

、试分析新建水利水电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答:对水库内和下游水质的影响。

生态影响。

社会经济和历史文物古迹及考古资源保护方面。

地质、气象和资源条件的影响。

、简述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基本功能以及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的基本要求。

答: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基本功能是:为设计部门要求防治措施。为管理部门提供管理依据。为决策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的基本要求是:

()环境影响报告书总体编排结构应符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要求,内容全面,重点突出,使用强。

()基础数据可靠

()预测模式及参数选择合理

()结论观点明确,客观可信

()语句通顺、条理清楚、文字简练、篇幅不宜过长。

()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有评价资格证书,报告书的署名,报告书编制人员按行政总负责人、技术总负责人、技术审核人、项目总负责人依次署名盖章,报告编写人署名。、什么是环境风险评价?它包括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环境风险评价,广义上讲是对某建设项追求兴建、运转或是区域开发行为所引发的或面临的灾害(包括自然灾害)对人体健康、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系统等造成的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进行评估,并以此进行管理和决策的过程。狭义上讲是指对有毒化学物质危害人体健康的可能程度进行概率估计,并提出减少环境风险的技术指导文件和决策。

环境风险评价包括三个紧密相关的步骤,即环境风险识别、环境风险估计以及环境风险对策和管理。

()环境风险识别:又称危险识别,是进行环境风险评价的首要工作。就是根据因果分析的原则,用筛选、监控和诊断的方法,把环境系统中能给人类社会、生态系统带来风险的因素识别出来的过程。它将对有哪些环境风险应当考虑、引起这些环境风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等问题作出回答。环境风险识别是整个评价过程的基础。

()环境风险估计:或称环境风险度量,是指对环境风险的大小及事件的后果(包括事件涉及的时空范围、强度等)进行量测。在环境风险识别中已回答了要遇到的风险及引发的因素是什么,在环境风险估计时就应回答这个事件有多大,给出事件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的性质。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必须先确定风险事件危害的范围,分析环境风险的途径。确定环境风险的危害范围,应该从空间和进度两方面考虑。环境风险估计常常采用定量化的方式估计不利事件发生的概率以及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来表示。

()环境风险决策和管理:是指根据风险分析、评估的后果,结合风险事件的承受者的承受能力,确定风险是否可以被接受,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减小风险的措施和行动。

旅游环境质量评价系统建构

旅游环境质量评价系统建构 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和社会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人们对景区旅游环境的要求也随之增加。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目前多数的旅游景区旅游环境管理相对滞后,特别是在一些热门的景区,由于旅游人数的激增所导致的旅游环境明显恶化,已引起旅游者的严重不满,对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建立一套指标体系对旅游环境质量进行全面、有效、有针对性的评价是旅游环境研究中要解决的问题。基于此,笔者尝试以珠海市赤花山森林公园为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Delphi法,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旅游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对其旅游环境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从而为景区的旅游环境管理提供有效的决策方法。 1研究区域概况 赤花山森林公园位于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镇,公园总面积为264.87hm2,森林覆盖率为95%,植被类型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树木种类繁多,景观独特,其浓郁的“赤花八景”为发展生态建设和生态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为了使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能够综合反映森林公园旅游环境质量的各个方面,在进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过程中就需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从一般意义上讲,选取指标构建旅游环境质量评价体系时必须注意以下基本原则[1]:1)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指标概念要明确。要充分运用森林生态学、旅游学和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知识,并且应有一定科学的内涵,能够反映出旅游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2)系统性原则旅游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的指标尽可能完整齐全,指标体系要能真实地反映出旅游资源各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以及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的内涵。3)代表性原则旅游资源涵盖范围较广,在充分考虑各类旅游资源的特征及其时空分布尺度的前提下,选取既能反映不同种类生态旅游资源共性而又具有代表性的因子,从而构建具普适性的评价指标体系。4)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尽可能量化,但对于一些意义重大却又难以量化的指标,也可用定性指标来描述。5)可比性原则可比性要求评价结果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比较。从时间上反映旅游资源系统的发展变化过程,从空间上反映同一时间不同种类旅游资源的空间差异。6)可操作性原则可操作性要求在尽可能简单的前提下,挑选指标容易获取、计算方便,并能够很好地反映旅游资源实际情况的指标构建体系。 3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旅游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旅游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

各类环境要素评价方法-综合污染指数

精心整理培训资料—2 各类环境要素评价方法 一、环境空气质量评价 1、评价标准 执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和修改单(环发[2001]1号)规定的浓度限值 Coi—i项空气污染物的环境质量标准限值。 n—计入空气污染综合指数的污染物项数。 根据全省各地空气污染的状况和特征,结合空气常规监测项目情况,计入空气污染综合指数的参数为空气质量常规监测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总悬浮颗粒物或可吸入颗粒物,12个城市将可吸入颗粒物监测结果计入综合污染指数,其他市、县、区以总悬浮颗粒物监测结果计算空气污染综合指数。

⑵空气质量达标评价由单项污染物水平和级别以及综合的空气质量级别进行评价,其中年均 单项污染物级别由环境空气质量的年均值标准确定;综合的空气质量级别的确定为最差一个单项污染物级别即为空气质量级别。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一级和二级)为达标,超过二级标准(三级和劣三级)为超标。其中一级为空气接近良好背景水平的优级,二级为空气有一定程度的污染物存在但影响程度尚可接受的合格水平,三级为空气污染已经达到危害性程度,劣三级为空气污染相当严重。 ⑶污染负荷系数法 为: 1 2 9:00 3、降水评价方法 降水酸度(pH值)以pH=5.60作为划分酸雨界限,一般将pH<5.60的降水称为酸雨。用降水pH 年均值和酸雨出现的频率评价酸雨状况。 三、沙尘暴评价 (总站生字﹝2004﹞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关于印发<沙尘天气分级技术规定(试行)>的通知》 31号)规定进行评价。详见表3-7。 表3-7 沙尘天气分级颗粒物浓度限值单位: mg/Nm3

10 2、沙尘天气持续时间达不到规定时间者,其分级下降一级; 3、未达到分级标准的其它沙尘现象统称为“受沙尘天气影响”。 四、地表水评价 限值进行比较,以该断面(或河流)污染最重因子的类别作为该断面(河段)的水质综合类别。 ⑵地表水域功能标准 根据陕西省地表水域功能标准进行水质超标状况评价 ⑶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 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及污染分担率来计算和评价各水域(或河流)间的污染程度大小和污染年际变化(污染指数计算,采用第Ⅲ类标准值)。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撰写

1. 总论 总论的目的是对建设项目的有关背景情况、项目和环境影响评价的进展工作,基本的编制依据、评价标准、环境敏感点进行归纳和总结的一个章节,对整个报告书起到提纲携领的作用。 1.1 项目由来 表明项目的由来和建设的必要性,项目的前期工作情况,并说明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要求。 (1)建设项目的建设背景以及由来 根据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摘取其部分关键内容,或者查阅相关资料后进行此段内容的编写,字数不应该太多,表述要简洁、流畅,经过提炼后用一小段文字说明问题即可。(2)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简介 根据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将其主要产品、产量、采用工艺情况进行简单介绍,字数不应该超过50 字。 (3)建设项目的前期进展情况 对建设项目的前期进展情况进行极简单的说明,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一般化工类项目需要编写环评工作大纲)进行简单回顾,对环评大纲的批复和执行情况进行说明,并标注文件批号与时间。 (4)开展环评的目的和要求 可参考标准范本,对此段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意义进行说明。 1.2 编制依据 一、法律法规环境影响评价是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的体现,必须依据于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是四个必须遵守的

法律法规,其他法律法规视项目具体内容选定。 二、技术规范工业项目的技术规范为: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总纲》(HY/T 2.1-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大气环境》(HJ/T2.2-19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HJ/T2.3—19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HY/T 2.4-1995) 。非工业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海洋工程类项目海洋环评技术导则,其它有关行业的环评技术规范视项目内容决定(如公众参与导则、规划环评导则、区域环评导则、人体健康导则、石油天然气导则、化工规划环评导则、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等)。 三、项目技术文件指项目的建议书、可研报告或设计文本及其有关部门的立项依据等。如果是技改、扩建项目,还应包含过去项目有过的环评报告及其批复文件等内容;含大纲的报告书应包括大纲专家评审意见及技术评估单位对大纲的评估意见,对于该项目的环评标准的确认函和总量指标函。 四、其他依据包括项目涉及的各类规划和保护条例,以及建设单位要求开展环评工作的委托书或双方签订的技术咨询协议等。需要强调的是有关规划及土地方面的预审意见。 五、建设项目的环评委托书。 1.3 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应当采用项目所在地环保部门确定的标准,评价标准主要包括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二大类,在明确环境功能的基础上,确定采用的标准。 评价时根据区域水、气、声环境功能类别划分,也包括固废和危险固废,以及当地有要求的其它标准(如中水回用、绿化标准等)。 按环境功能区分别列出相应的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包括浓度限值、排放速率、无组织排放厂界浓度限值等)。确定评价标准时应掌握下列三个原则:

环境高质量评价与衡量要点

环境质量评价 累积影响:指“当一项活动与其他过去、现在及可以合理预见的将来的活动结合在一起时,因影响的增加而产生的对环境的影响。累积影响来源于连续发生在一段时间、单独的影响很小,但集合起来影响却非常大的行动。 环境影响评价:指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后果)进行的系统性识别、预测和评估。其根本目的是鼓励在规划和决策中考虑环境因素,以达到人类活动和环境相协调,是社会经济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拟定的开发建设规划或者具体的建设项目实施后,对规划或建设项目给环境实际造成和将可能进一步造成的影响进行后评价,通过检查、分析、评估等对原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客观性及规定的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的有效性进行炎症性评价,并提出需补救、完善或者调整的方案、对策、措施的方法和制度。 总量控制:总量控制是指以控制一定时段一定区域排污单位排放污染物总量为核心的环境管理方法体系。它包含了三个方面的容:一是排放污染物的总量;二是排放污染物总量的地域围;三是排放污染物的时间跨度。通常有三种类型:目标总量控制、容量总量控制和行业总量控制。 环境影响识别:环境影响识别是要找出所有受影响(特别是不利影响)的环境因素,并定性说明环境影响的性质、程度和可能围。即辩识一项行动或一个项目对哪些环境要素产生哪些影响,确定其中有重要意义的受影响因子。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把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以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的形式确定下来从而必须遵守的制度。 水体自净:水体中的污染物在没有人工净化措施的情况下,它的浓度随时间和空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的特性成为水体的自净。 混合断面:当断面上任意一点的浓度与断面平均浓度之差小于平均浓度的5%,可以认为达到均匀分布,这个断面就称为混合断面。 环境风险评价:广义上讲是指人类的各种开发行动所引发的或面临的危害对人体健康、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系统等所造成的风险带来的损失进行评估,并据此进行管理和决策的过程。狭义上的,常指对有毒化学物质危害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进行概率估计,并提出减小环境风险的方案和对策。 混合层高度:表征污染物在垂直方向被热力湍流稀释的围,即低层空气热力对流与湍流所能达到的高度,它与大气稳定度有密切关系,而风速则直接影响动力湍流的发展。 大气稳定度:大气稳定度系指整层空气的稳定程度,是大气对其中作垂直运动的气团是加速、遏制还是不影响其运动的一种热力学性质。

环境质量评价期末考结业考试

1.环境质量评价目的:7目的(实现经济生产的合理布局)、(指导环境保护措施的设计,强化环境管理)、(为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导向)、(为城市发展规划提供依据)、(有效控制新污染源)、(优化环境保护和治理方案)、(为建设项目和规划活动实施环境管理提供系统资料) 2.环境质量评价的程序:8程序(划定评价的范围)、(确定评价的内容)、(提出评价精度的要求)、(统一评价方法和途径)、(资料收集)、(系统监测或模拟研究)、(数据处理和建立模型)、(成果分析和报告书的编制) 3.环境质量评价类型 (1)按照环境要素分类:(单要素评价: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水环境质量评价)、(综合要素评价) (2)按照评价参数分类:(卫生学评价)、(生态学评价)、(污染物评价)、(物理学评价)、(地质学评价)、(美学评价)等 (3)按照评价区域分类:(城市环境质量评价)、(农村环境质量评价)、(工矿区环境质量评价)、(交通环境质量评价)、(流域环境质量评价)、(海洋环境质量评价)、(风景游览区环境质量评价)、(自然保护区环境质量评价) (4)按照评价时间分类:(环境回顾评价)、(环境现状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4.环境保护法规体系: (1)宪法 (2)环境保护法的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各种专门性环境保护法规(环境保护单行法)(环境保护行政法规) (4)地方环境保护法规 (5)环境保护标准 (6)国际条约与协定 5.环境法律制度 (1)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总则第二条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以及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 (2)“三同时”制度: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3)征收排污费制度 (4)限期治理制度 (5)排污申报登记制度 (6)环境保护许可制度 6.环境标准: 保护环境、控制污染与生态破坏的各种标准的总称。它是以(保护人群健康、社会物质财富和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为目的,针对环境结构和状态,在综合考虑自然环境特征、科学技术水平和经济条件的基础上,由国家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批准的技术规范,是国家环境政策在技术方面的具体体现,也是执行各项环境法律、法规的基本依据。 7.环境标准的作用: (1)环境标准是制定环境规划与环境计划的主要依据

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样本

绍兴银利电镀五金有限公司 整体搬迁技改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 INSTITUTE OF INDUSTRY EP & D, ZHEJIANG PROVINCE 国环评证:乙字第2007号 二OO八年八月

目录 第1章项目概况 (1) 1.1项目由来 (1) 1.2建设项目情况 (1) 第2章工程内容 (3) 2.1项目概况 (3) 2.2公用工程 (4) 第3章周围环境概况 (5) 3.1周边环境状况 (5) 3.2周边环境质量现状 (5) 3.3保护目标 (5) 第4章环境影响预测主要结论 (7) 4.1空气环境影响预测结论 (7) 4.2水环境影响预测结论 (8) 4.3声环境影响预测结论 (8) 4.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8) 第5章污染防治对策及经济技术论证 (9) 第6章公众参与 (10) 6.1公众参与 (10) 6.2公示 (10) 第7章环评总结论 (11)

第1章项目概况 1.1 项目由来 绍兴银利电镀五金有限公司原位于绍兴市区寨下梅溪,二环线以内,公司主要进行滚轴、灯罩、窗饰杆、电器开关等的电镀加工,共有各类机械生产线23条,年生产能力为滚轴镀铬3万支、灯罩镀锌3000t、窗饰杆镀铜100000支、电器开关镀镍300t、镀银加工件150t,制版印花轴15000支。 根据绍兴市政府、区政府城中村改造方案,该公司被列入城中村改造范围,要求该公司在2007年8月份前完成搬迁工作(目前公司建筑已经拆平),公司决定,租用绍兴宏智机电电镀业有限公司位于绍兴县滨海工业区马鞍分区的1#厂区生产厂房,从事电镀生产加工,同时进一步加强企业的环保管理,提高企业的生产水平,通过采用电镀新工艺、新技术,淘汰含氰、高铬电镀工艺,提升产品的质量档次,拟设全自动电镀生产线共11条,其中镀铬线3条、镀硬铬线1条、镀锌线6条、制版线1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国务院第253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本项目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保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受绍兴银利电镀五金有限公司委托,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院接受委托后,即组织有关人员赴现场进行踏勘及社会调查、收集有关资料,并征求当地环保管理部门的意见,在此基础上,按照国家环保局颁发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要求编制了本环境影响报告书。 1.2 建设项目情况 1.项目名称:绍兴银利电镀五金有限公司整体搬迁技改项目。 2.建设性质:搬迁技改 3.总投资:3000万元 4.建设地点:搬迁技改项目租用绍兴宏智机电电镀业有限公司位于绍兴县滨海工业区马鞍分区的1#厂区生产厂房。 5.预计竣工时间:2009年3月 6.建设规模

工程建设项目环境评价报告

1总则 1.1任务来源及评价目的 1.1.1任务来源 汉江平川段位于汉江干流上游,西起勉县武侯镇,东到洋县小峡口,东西长105km,南北宽5-25km。汉江平川段防洪工程建设始于建国后。五十年代修建了38.4km砌石护岸,有效地操纵了局部河段的河岸坍塌;六十年代初,提出“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治理方法,在干支流两岸筑堤73.5km,造林4万多亩,新建、加固了一些险工段;1974年以后,按照“向汉江要地”的错误精神指导下,筑堤83.8km。由于过度缩窄河道,导致所修建的大堤大部分毁于“81.8”、“90.7”洪水。1991—1994年,一期工程新修堤防52.02km。1998年开始续建,到2000年底完成新修堤防12.97km,加高培厚16.16km。截止2001年4月底,汉江干流两岸共建有堤防工程171143m,其中左岸堤防工程20段长93935m,右岸堤防工程21段、长77208m;各类坝垛228座,其中左岸81座,右岸147座;涵闸(洞、管)138座,其中左岸61座,右岸77座。但仍存在城防段防洪标准偏低,部分地段堤线布置不合理,排涝设施不健全、尚未构成完整的堤防防护体系等防洪问题。继1998年“三江大水”之后,为汲取大灾之后的经验教训,水利部及所属各大流域机构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按新的技术规范重新编制河流防洪规划。为此,汉中市河道治理处托付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在原防洪“一期工程”和“续建工程”基础上完成汉江平川段防洪续建工程可行性研究。依照《建

设项目环境爱护治理条例》(1998年国务院第253号令)要求,汉中市河道治理处于2002年3月21日托付我院进行该项目环境阻碍评价。 1.1.2评价目的 通过环境现状调查和工程环境阻碍分析,预测、评价工程建设可能对当地环境产生的阻碍,从环境角度论述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将不利阻碍减小到最低限度,使经济建设和环境爱护协调进展,为环境治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1.2评价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爱护法》(1989.12); (2)《建设项目环境爱护治理条例》1998年国务院第253号令; (3)《水利水电工程环境阻碍评价规范》SDJ302—8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6); (5)《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治理条例》; (6)《环境阻碍评价技术导则》(HJ/T2.1—2.3,1993); (7)《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水利部SL204—98; (8)《环境阻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 2.4—95),1995年; (9)《环境阻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阻碍》(HJ/T 19—1997); (10)《汉江平川段防洪续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1) 汉中市河道治理处汉江平川段防洪续建工程环境阻碍评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江苏横峰浦丰纸业有限公司利用废纸和商品浆造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江苏横峰浦丰纸业有限公司 2010年5月1 日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1 评价目的---------------------------------------------- -------1-1 1.2 编制依据-----------------------------------------------------1-1 1.3 评价采用的标准-----------------------------------------------1-2 1.3.1 环境质量标准--------------------------------------------------------1-2 1.3.2 污染物排放标准------------------------------------------------------1-2 1.4 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1-3 1.4.1 评价工作等级--------------------------------------------------------1-4 1.4.2 评价范围------------------------------------------------------------1-4 1.4.3评价因子-------------------------------------------------------------1-4 1.5 控制污染与环境保护目标表-------------------------------------1-4 1.6 评价内容与评价重点 ------------------------------------------1-5 第二章建设项目概况 2.1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2-0 2.2 项目规模及总投资---------------------------------------------2-0 2.3 生产工艺方法-------------------------------------------------2-0 2.4 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2-0 第三章工程分析 3.1 生产工艺流程简介---------------------------------------------3-1 3.2 主要原辅材料用料---------------------------------------------3-1 3.3 主要工艺设备-------------------------------------------------3-2 3.4 公用工程-----------------------------------------------------3-2 3.4.1 供汽----------------------------------------------------------------3-2 3.4.2 给排水情况----------------------------------------------------------3-3 3.5 污染物排放情况及其控制措施-----------------------------------3-4 3.5.1 废气----------------------------------------------------------------3-4 3.5.2 废水----------------------------------------------------------------3-5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

附件: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 (试 行) 二○一一年三月 —3—

目 录 一、基本规定 (6) (一)评价指标 (6) 1.水质评价指标 (6) 2.营养状态评价指标 (6) (二)数据统计 (6) 1.周、旬、月评价 (6) 2.季度评价 (6) 3.年度评价 (6) 二、评价方法 (7) (一)河流水质评价方法 (7) 1.断面水质评价 (7) 2.河流、流域(水系)水质评价 (7) 3.主要污染指标的确定 (8) (二)湖泊、水库评价方法 (9) 1.水质评价 (9) 2.营养状态评价 (10) (三)全国及区域水质评价 (11) 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方法 (12) (一)基本要求 (12) (二)不同时段定量比较 (12) —4—

(三)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13) 1.不同时段水质变化趋势评价 (13) 2.多时段的变化趋势评价 (14) 附录一:污染变化趋势的定量分析方法 (15) 附录二:术语和定义 (17) —5—

为客观反映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有关技术规范,制定本办法。本办法主要用于评价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达标评价按功能区划分的有关要求进行。 一、基本规定 (一)评价指标 1.水质评价指标 地表水水质评价指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表1中除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以外的21项指标。水温、总氮、粪大肠菌群作为参考指标单独评价(河流总氮除外)。 2.营养状态评价指标 湖泊、水库营养状态评价指标为:叶绿素a(chla)、总磷(TP)、总氮(TN)、透明度(SD)和高锰酸盐指数(COD Mn)共5项。 (二)数据统计 1.周、旬、月评价 可采用一次监测数据评价;有多次监测数据时,应采用多次监测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 2.季度评价 一般应采用2次以上(含2次)监测数据的算术平均值进行评价。 3.年度评价 国控断面(点位)每月监测一次,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年度评—6—

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情况报告

姓名:XXX 部门: XX部YOUR LOGO Your company name 2 0 X X 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情况报告

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情况报告 开展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是检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环境保护部、财政部关于印发《XX年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和省环境保护厅办公室《关于转发<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指标体系实施细则>的通知》及省、州环保部门相关要求,现将我县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县是省42个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市)之一,属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类型为生物多样性维护。近年来,我县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并举的原则,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纳入了县委、县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一)建章立制,规范工作程序。 一是制定工作方案。制定了《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实施方案》,把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纳入目标考核,成立了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财政、国土、住建、环保、林业、农牧、水务、统计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并多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对年度考核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明确了部门职责,落实了具体任务。 第 2 页共 10 页

二是建立生态保护规划。根据《县生态县建设规划(XX-2020)》,按照“一核二廊三区多点”的生态建设构架要求,编制了《省州县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实施方案(XX~2020年)》,继续以开展4大体系和9大重点生态项目工程建设来支撑我县的自然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三是编制了检测方案。制定了《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XX年度环境监测方案》,继续委托州环境监测站对我县大渡河流域2个断面25项水环境质量指标和县城区4项大气环境质量指标及2家工业企业污染源进行现场环境监测,确保辖区内水环境和大气环境安全。 四是层层分解工作任务。认真学习考核办法,准确把握各项指标的报送要求。同时,将考核指标填报任务分解落实到各责任部门,要求每年1月15日前提供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所需的各项数据和资料,并由县环保局负责完成考核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报送工作。在工作中,各相关部门严把指标的填报关,确保了填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目前,自查报告的资料收集、汇总、软件录入等工作已经完成。 (二)严格管理,确保资金安全。 XX年,我县加大了对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根据《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设立了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资金专户,并规范操作流程,强化资金监管,严格实行投资评审、公开公示、绩效考评等管理制度,按照基本建设相关 第 3 页共 10 页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模板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书 1

环评报告——— 川农 灾后 ( 旧址) 重建 项目 指导老师: 饶含兵 组长: 何阳 班级: 化工13-1班 目录 第一章总论 (5) 1.1 项目提出的背景和评价任务的由来 (5) 1.2 评价目的和指导思想 (6) 1.3 编制依据 (7)

1.4 评价标准 (8) 1.5 评价工作等级 (9) 1.6 评价范围 (10) 1.7 控制与保护目标 (10) 1.8 评价工作程序 (11) 第二章项目所在地区环境概况 (12) 2.1 自然环境概况 (12) 2.2 社会环境 (15) 2.3 环境质量现状 (17) 2.4环境功能规划 (17) 2.5 环境敏感因素分析 (17) 第三章工程分析 (17) 3.1 工程概况 (17) - 3 -

3.2工程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19) 3.3污染物防治措施分析 (20) 3.4 污染物排放量估算 (23) 3.5 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 (23) 第四章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24) 4.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与评价 (24) 4.2 污染气象资料 (25) 4.3 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 (26) 4.4 运营期环境空气影响预测与评价 (27) 第五章水环境影响评价 (28) 5.1 地表水概况 (28) 5.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28) 5.3 施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28) - 4 -

5.4 运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29) 5.5 结果分析 (29) 第六章声环境影响评价 (29) 6.1 声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 (29) 6.2 声环境影响预测 (30) 第七章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34) 7.1 固体废物排放情况分析 (34) 7.2 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评价 (35) 7.3 运营期固体废物影响评价 (35) 7.4 结论 (36) 第八章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37) 8.1 生态评价原则 (37) 8.2 评价区生态环境现 - 5 -

基于GIS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系统

收稿日期:2003-02-05基金项目:“九五”国家科技攻关滚动计划(96-911-08-04)作者简介:成 筠,女,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博士。 文章编号:1001-4179(2004)05-0045-03 基于GIS 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系统 成 筠1  徐泮林2  郑丙辉 3 (1.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2.山东科技大学地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泰安 271019; 3.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12) 摘要:生态学、生态经济学、景观生态学、生物多样性保护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已为人类认识宏观环境提供了先进的理论和思想,为开展大尺度的区域生态区划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提供了可度量的技术与方法。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也为我们认识和管理生态环境提供了手段和方法。根据GIS 开发设计中原型法的思想,以结构化系统分析为主要技术路线,利用面向对象技术和组件技术,用可视化编程语言Visual Basic 和GIS 控件MapObjects 开发了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系统,探讨了系统开发中的主要技术问题,包括确立系统开发的构想与目标、系统分析与设计、系统实现等。关 键 词: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GIS;原型法;系统设计中图分类号:X 84 文献标识码:A 1 概述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随着全球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现代城市面临着生态环境危机。 生态保护离不开生态环境信息的采集和处理,而生态环境信息85%以上与空间位置有关。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工作,就是在分析、归纳大量环境调查和监测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与模型的计算,找出研究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指出环境质量的发生、发展与空间分布规律。要解决这个问题,依靠传统的生态调查方法和限于局部环境及相互分离的评价方法显然是不行的。寻求能够从更大的空间尺度上调查与评价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建立指标体系,提出评价模式,建立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系统是当务之急。 近年来,生态学、生态经济学、景观生态学、生物多样性保护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已为人类认识宏观环境提供了先进的理论和思想,为开展大尺度的区域生态区划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提供了可度量的技术与方法。计算机技术、遥感(RS )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 )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 PS )以及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为我们认识和管理生态环境提供了手段和方法。 2 系统需求 目前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不外乎如下几种情况: (1)单环境要素的城市环境质量评价,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水环境质量评价和噪声环境质量评价等; (2)城市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其评价数据仅来自于地面监测数据和社会统计资料,评价因子考虑也不全面,评价结果主 要是以表格和统计图方式表示,几乎没有引入生态学的概念,也 没有利用3S 技术,空间概念不明确; (3)以卫星遥感数据为基础,结合地面调查,依据生态学理论,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但大多处于半自动化半手工方式,亦即对卫星遥感影像进行解译后,利用计算机或手工方式对数据进行计算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做出人为评价,没有形成系统。 建立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系统的目的旨在实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计算机化;提高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的综合利用能力;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反映和预测生态环境破坏,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及规律,实现生态环境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针对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目的,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数据和地面同步实地监测数据以及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构建一套包括城市生态系统压力、生态系统状态和生态系统响应3方面的全新的且较为全面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一套可行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进行生态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并最终实现计算机化。 3 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3.1 系统设计思想 首先通过地面监测数据和遥感解译的初步成果,参考已有 的自然区划和植被区划的成果,进行生态功能区域划分,然后确定指标体系,并应用专家经验法确定其权重系数,对于选定的指标和标准,建立评价模型。最后利用计算机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设计出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系统。 3.2 数据流程图 系统的数据流程如图1。 第35卷第5期人 民 长 江 V ol.35,N o.5 2004年5月 Y angtze River May , 2004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评价我国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和各指标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县域、省域和生态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评价,生态区包括生态功能区、城市/城市群和自然保护区。 本标准于2006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本次修订主要内容: ——优化生态环境状况和各分指数的评价指标和计算方法;——新增生态功能区、城市/城市群和自然保护区等专题生态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和计算方法。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试行)》(HJ/T 192—2006)废止。 本标准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修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青海省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监测总站、深圳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辽宁省环境监测实验中心、环境保护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5年3月13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5年3月13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指标体系和各指标计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评价我国县域、省域和生态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其中,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方法适用于县级(含)以上行政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及变化趋势评价,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评价方法适用于各类型生态功能区的生态功能状况及变化趋势评价,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适用于地级(含)以上城市辖区及城市群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评价,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状况评价方法适用于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及变化趋势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24255 沙化土地监测技术规程 HJ 623 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 SL 190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写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写 环境影响报告书是整个论文的重点。环境影响报告书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成果的集中体现,是环境影响评价承担单位向其委托单位——工程建设单位或其主管单位提交的工作文件。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大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研究有关文件,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筛选重点评价项目,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编制评价工作大纲;第二阶段为正式工作阶段,其主要工作为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并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环境影响;第三阶段为报告书编制阶段,其主要工作为汇总、分析第二阶段工作所得到的各项资料、数据,得出结论,完成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9]。 建设项目的类型不同,对环境的影响差别很大,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内容也就不同。虽然如此,但其基本格式、基本内容相差不大。根据我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定,本次垃圾填埋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包括以下内容,共分为十五章: 第一章总论:包括项目的背景;编制依据;评价原则;评价标准;评价等级;评价范围;评价重点;污染控制及保护目标; 第二章建设区域环境概况: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象气候;地表水文;土壤植被;大气;地表水;地下水;社会环境概况; 第三章建设项目概况:包括项目基本概况;总平面布置及场地利用;公用工程;填埋工艺方案; 第四章工程分析:包括工程污染源分析;工程污染物排放; 第五章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包括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声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第六章环境影响预测及分析:包括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预测与分析;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预测与分析;大气环境质量现状预测与分析;声环境质量现状预测与分析;周围生态质量现状预测与分析;生活垃圾运输过程中环境影响分析;

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i 1 未来1 第一节单因子环境质量指数法 知识点:单因子环境质量指数 单因子环境质量指数法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种评价方法。该方法的优点在于将指数系 统与环境标准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具有简单、直观、易于换算、可比性强等优点。但也有 其局限性,比如污染物浓度与环境危害之间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非线性的。 设某一因子i 作用于环境,其环境质量指数的公式可写为: 式中:P i —— i 点的DO 环境质量指数;DO f ――饱和DO 浓度;T ――水温(C ); DO j —— i 点的DO 浓度; DO s — —DO 的评价标准。 2. pH 的标准型指数形式 7.0 pH i P i pH 7.0 7.0 pH sd c pH i 7.0 P i pH 7.0 pH su 7.0 式中:P i ------------ i 点的pH 环境质量指数;pH i -------------------- i 点的pH 监测值; pH sd -------- 评价标准中规定的 pH 下限;pH su ----------------------评价标准中规定的 pH 上限。 需要注意的是:当 P i W 1,表示未超标; 当P i > 1,表明已超标,而此时(P i - 1 )x 100 %可以表示超标百分率。 第二节单要素综合指数法 知识点:单要素综合指数 在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评价对象中,一类是相对稳定的研究对象,它们往往是以要素 形式出现,主要有大气、水、土壤、噪声等。 单要素综合指数 是对某一要素中不同的环境 因子进行综合评价,用于描述环境中某一要素的质量现状。根据不同评价目的的需要,环 境质量指数可以设计为随环境质量提高而递增,也可设计为随污染程度的提高而递增。 常用的单要素综合指数具体形式如下: 1.代数叠加型指数: n P i P i C i S 式中:p i 为环境质量指数;C i 为i 因子在环境中的浓度; S 为环境质量标准中该因子某 ■标准浓度值。 大气、水、土壤等绝大多数评价因子均可采用上述的标准型指数;由于 和pH 与 其他因子的性质不同,需采用不同的指数形式。 1. DO 的标准型指数形式 DO (溶解氧) DO f DO i| P i DO i DO s DO f DO s P i 10 9 竺 DO i DO s DO s DO f 468 31.6 T

环境质量评价(建文)

《环境质量评价》复习题 一、填空题 、在我国环境标准体系中,其构成是七类两级。七类标准是指:环境质量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保护基础标准、环境保护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环境仪器设备标准和污染报警标准。两级是指国家级和地方级。 、在污染源的调查中,最为基本的方法是社会调查法,在具体的调查过程中,又可分为详查和普查两种方法。 、在污染源的调查中,污染物排放量的确定是调查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目前,确定污染物排放量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物品衡算法、实测法和排毒系数法。 、在环境质量评价中,既考虑分指数的平均值,又考虑分指数的最大值的评价的方法有两种,它们分别是上海大气质量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 、环境质量评价按照评价进度分为:过去评价、现状评价和影响评价。按照法律层面上分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依据为:污水量、水质复杂程度、水域规模、水质要求、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选择推荐模式中的估算模式对项追求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进行分级。用污染物的最大地面质量浓度占标率,及该污染物的地面质量浓度达标准限值时所对应的最远距离作为判据。 、模式适用于评价范围小于等于的一级、二级评价项目。模式适用于评价范围小于等于的一级、二级评价项目。模式适用于评价范围大于等于的一级评价项目,以及复杂风场下的一级、二级评价项目。 、植被群落的重要值等于:相对密度()、相对频度()和相对盖 度()之和。 、噪声环境影响评价中,噪声污染防治对策应该考虑从声源上降低噪声和从噪声传播途径上降低噪声两个环节。 二、名词解释 、环境质量评价:对环境质量按照一定的方法和标准给予定性与定量的说明。 、社会调查法:通常指深入到工厂、企业、学校和党政机关进行访问等各种类型座谈会的调查方法。 、最佳实用技术:体现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的治理技术。 、新建项目源强的“两本账”:一是工程自身的污染物设计排放量。另一本是按治理规

环境评价报告书

煤矿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解读 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主要是对煤矿建设的地理位置是否合理布局,未来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质量安全以及对周围水环境、生态环境、声环境、大气环境等的影响是否合理、合法作出评价。评价单位在现场踏勘、资料搜集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工程特点,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及《煤炭工业环境保护暂行管理办法》的要求,编制出《神华乌海煤焦化有限责任公司利民矿井(150万t/a)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本项目的保护目标涉及棋盘井镇59户居民、109国道、棋盘井水源地,不涉及自然保护区,文物古迹等其他环境敏感点。 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指导思想是以工程特征和区域环境特征为基础,以国家环境保护法规为依据,突出建设项目特征为重点,以保护项目区环境质量为目标,在充分利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必要的环境现状监测,充分进行类比调查研究,坚持用科学的态度对建设项目的可行性予以合理性论证,做到工程措施适用可行,为决策部门、环境管理部门及下阶段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在资源开发建设过程中,遵循发展地区经济与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原则,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评价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调查了解项目区及周围地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环境质量现状,明确环境保护目标。对评价区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评价。(2)对项目在建设期和运营期对评价区环境的影响进行预测、分析和评价。(3)结合该地区发展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环境功能区划及环境功能要求,论证项目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提出必须的环境保护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使拟建项目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使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4)为决策部门、设计部门及地方环境保护管理部门和建设单位提供科学依据。 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评价范围涉及生态环境、大气环境、水环境、噪声环境、公路沿线环境五个方面。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采用以下评价标准:(1)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2)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锅炉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煤炭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该报告书主要评价内容为:(1)环境现状评价(社会经济环境现状调查、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大气环境现状评价、水环境现状调查、噪声环境现状评价)、(2)工程分析、(3)建设期环境影响分析、(4)运营期环境影响评(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地表沉陷影响评价、水环境影响分析、生态环境影响分析、噪声环境影响分析、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5)环境保护对策、(6)水土保持方案、(7)环境经济效益分析、(8)清洁生产和总量控制分析、(9)环境保护管理计划及环境监测计划、(10)公众参与等方面。本次评价的重点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地表沉陷影响评价及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同时突出环境保护对策内容。 该报告书的环境现状评价因子包括生态环境、空气环境、水环境、噪声环境和固体废弃物各个评价因子。 生态环境包括 (1)植被:植被类型、覆盖度、植物种类组成等。 (2)土壤:土壤类型、土壤侵蚀类型、土壤侵蚀模数、土壤侵蚀程度、侵蚀面积等。 (3)野生动物:野生动物种类、数量等。项目区主要分布有灰漠土、棕钙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