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4七年级上导学案3,4单元

2014七年级上导学案3,4单元

2014七年级上导学案3,4单元
2014七年级上导学案3,4单元

【新版】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五年级(2)班数学导学案

三、自我检测 (一)填空 1、长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都是( )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 )形,相对的面( )。( )个顶点,( )条棱。相对的棱长度( )。 2、长方体的最多有( )面是正方形。 3、从一个顶点引出的三条棱叫做长方体的( )、( )、( )。长方体有( )条长,( )条宽,( )条高。http://w ww.xkb1.c om (二)说出下列长方体的长宽高多少?(单位:厘米cm ) 长 ,宽 ,高 ; 长 ,宽 ,高 ; 长 ,宽 ,高 ; 长 ,宽 ,高 ; (三)、判断 (1)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和8个顶点。 ( ) (2)相对的4条棱的长度都相等的物体一定是长方体。 ( ) (3)长方体12条棱的长度相等。( ) (4)一个长方体最多有两个面是正方形。( ) (5)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 ) 四、拓展延伸 1、看右图填空(单位:厘米): ①、它的前面是( ),长是( ),宽是( ),高是( )。 ②、它的上面是( ),它的长是( ),宽是( )。 ③、它的左面是( ),它的长是( ),宽是( ),。 2、思考:试求右图长方体所有棱长的和。 思考:怎样求长方体所有棱长的和,试总结出公式。 棱长总和= 15 22 6 55 1712 8 5 127 10

五年级数学导学案

二、展示交流 三、自我检测 (一)、填空。 1、正方体是由()个完全相同的()围成的立体图形。 2、正方体有()个顶点,()条棱,它们的长度()。 3、因为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的长方体,所以正方体是()的长方体。(二)、看图并填空。(单位:厘米) (1)这是一个( )体。 (2)它的棱长是( )厘米。 (3)棱长之和是( )厘米。 (4)每个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三)、法官我来当X|k | B| 1 . c |O |m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 2、正方体的6个面一定是正方形。() 3、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4、长方体六个面中,不可能有正方形。() 5、1个长方体中如果有2个面是正方形,那么这个长方体一定是正方体。 (四)解决问题。 1、用96厘米的一根铁丝焊成一个正方体框架,这个框架的每条棱长多少厘米? 四、拓展延伸 1、两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比原来的两个小正方体减少()个面。 2、把一个长方体锯成两个小长方体后,比原来大长方体增加了()个面。 3、把下面两个棱长为5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拼出的长方体比原来的两个正方体少了多少个面?拼出的长方体长、宽、高各是多少? 作业布置:xKb 1 .C om 总结反思: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分数再认识》预习案 1、我们三年级已经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你能举出一些分数吗? 2、说说这些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3. 21 32 4 1 说说这些分数的意义。 分数再认识导学案

单位“1”不同,相同分数对应的数量也不同。 八、教后反思 《分数再认识》练习课预习案 1、练习要求: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再说说体会 2、根据给出的分数,把正方形形等分后,图阴影。 5 3 8 1 3 2 3、读一读 课后的“你知道吗” 《分数再认识》练习课导学案 单元名称分数课题分数再认识(第二课时) 课型练习课主备人成小华 审核人有无课件 课时本单元第 2 课时(共 26 课时) 练习目标 1、联系具体情境,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经历探索“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的估计 与推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3、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重点进一步理解掌握分数的意义。 学习难点能熟练的解决分数相关问题。

《分饼》预习案 1. 3个1/5是() 4个1/5是() 5个1/5是() 2. 7/8里有()个1/8 4/9里有()个1/9 3. 3个1/4是() 4个1/4是() 9个1/4是() 《分饼》导学案 单元名称分数课题分饼(第一课时)课型新授型主备人成小华 审核人有无课件有 课时本单元第 3 课时(共课时) 学习目标1、通过动手分一分,让学生体会把很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 分以后用分数表示的含义。 2、通过学习,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并且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让学生体会把很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以后用分数表示的含义。 学习难点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 学习环节学案导案 一、自主学习 1.完成预习任务。 2、分饼。学生动手操作练习 分法一:分法二: (一)导入新课 1、师生共同讨论前置作业 2、讲故事引入:唐僧师徒 四人去西天取经的路上,这 一天,师傅把解决午餐的事 教给了八戒来解决。八戒出 去化缘,从一户人家里化来 了三张饼。这可让八戒犯难 了,三张饼怎样分给四个人 呢?同学们能帮帮他吗?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导学案

1、白鹭(导学案) 主备人: 【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课文。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白鹭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这篇课文其实是告诉同学们,要善于在寻常事物中发现美,让同学们明白美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善于发现美。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7个二类字,会写10个一类字,会写18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3、想象课文第6---8自然段描绘的三幅优美的图画,感受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4、背诵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5、、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2、背诵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教学难点】 想象课文第6---8自然段描绘的三幅优美的图画,感受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与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

的热爱。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7个二类字,会写11个一类字,会写18个词语。理解生词。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张志和在《渔歌子》中描写了白鹭:“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同学们也一定记得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名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白鹭“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白鹭在诗人的笔下尽展优美的姿态。确实,白鹭是很美的,美得象一首诗。因此郭沫若写了一篇散文来赞美它。(板书:白鹭) 请齐读课题。同学们知道郭沫若吗? 二、作者简介: 郭沫若: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乐山人。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生平著述很多,诗集《女神》,历史剧作《蔡文姬》、《屈原》等,现有《郭沫若全集》留世。 本文选自《郭沫若全集?文学篇》,写于1942年10月31日。《白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导学案

整理和复习 学习目标1.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2.理解表面积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掌握体积、容积的含义,知道常用的体积单位及它们之间的进率。 4.能灵活地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公式计算规则的和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1.巩固本单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计算,增强空间观念。 2.知道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知识点1:长方体的特征 教材第21页练习五第1题。 (1)这个纸巾盒的正面是什 么形状?长和宽各是多少?和它 相同的面是哪个? (2)它的右面是什么形状? 长和宽各是多少?和它相同的面 是哪个? (3)哪几个面的长为24cm, 宽是12cm? 分析:根据长方体的特征 去分析判断。 1.下面的长方体是由 棱长为1cm的正方体摆 成,它的长、宽、高各是 多少? 答案:长为3cm,宽 和高都是2cm。 答案:(1)这个纸巾盒的 正面是长方形。长是24cm, 宽是9cm,和它相同的面是后 面。 (2)它的右面是长方形。 长是12cm,宽是9cm,和它相 同的面是左面。 (3)上面和下面这两个 面的长为24cm,宽是12cm。 知识点2:正方体的特征 教材第21页 练习五 这个魔方是什么形状的?它 的棱长是多少?有几个面的形状 分析:根据正方体的特征 去判断。 2.下列图形中,是正 方体的在括号里面画 “√”,不是的画“×”。 答案:这个魔方是正方 体。它的棱长是10cm,有6

第4题。完全相同?个面的形状完全相同。 答案:√×××× 知识点3 长方体或 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教材第25页练习六第6题第(1)问。 中队委员把一个棱长46cm的 正方体纸箱的各面都贴上红纸, 将它作为给希望小学捐款的“爱 心箱”。他们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 米的红纸? 分析:利用正方体的表面 积公式:棱长×棱长×6进行 计算。 3.一个正方体的表面 积是24dm2,把它分成两 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每 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dm2。 A.12 B.13 C.16 答案:C 答案:46×46×6=1266 (cm2) 答:至少需要12696cm2 的红纸。 知识点4:体积的意义 教材第32页练习七第3题。 下面各图是棱长为1cm的小 正方体拼成的,哪个图形体积最 大?哪个体积最小?在横线上标 注出来。 分析:物体所占空间的大 小是物体的体积,棱长为1cm 的小正方体的体积为1cm3。 4.(1)一个棱长是 6dm的正方体,它的 表面积和体积相比, ()。 A.表面积大 B.体 积大 C.无法比较 (2)一个长方体木 块,长5cm,宽4cm, 高3cm,把它放在桌 面上,当它的占地面 积最小时,高是 ()。 A.4cm B.5cm C.3cm 答案:4cm3、3cm3、7cm3、 4cm3。 答:第3堆体积最大,第 2堆体积最小。

五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导学案

10《杨氏之子》 教材分析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九岁男孩风趣幽默、机智巧妙地应答他人的故事。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尤其是“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充分显示出九岁孩子的聪明机智和超强的应对能力。 学习目标 1.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导学过程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准备诱发】 1、师:语言是一种工具,我们每天都在用语言进行交流,精练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与人勾通。第三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要认识几个会说话的人。这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一个五岁孩子的故事板书课题,齐读,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 2、师范读课文,点拨:文言文,是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中的一篇文章。学习文言文可以采用学习古诗的方法。 3、请同学们按自学提示学习课文。 【点拨导思】 1、交流生字词自学成果; 2、逐句交流句子的意思; 句子4:“此是君家果”的意思是“这是你们家的水果吗?”还是“这是你们家的水果。”(这是你们家是水果。) 句子5:“家禽”在这里是一个词吗?(夫子家的鸟) 男女生对读4、5句。 3、同桌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师生评议:要讲的亲切,因为两家很熟悉;话要幽默些。) 4、体会:指生读文,余生想:孩子的回答妙在哪儿?为什么不直接说“孔雀是夫子家禽

”?(去掉“未闻”读,体会说话的委婉,风趣。)5、想象:孔君平听了孩子的话会怎么想?怎么说? 6、让我们分角色朗读课文。 【反馈测评】 师评价学生背诵情况;总结下课。 【我会自学】 1、释题:姓杨人家的孩子。 2、回顾学习古诗的方法:读古诗,借助注释和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串联词语的意思理解句子的意思;串联句子的意思就能理解整首古诗的意思;想想每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3、自学提示: (1)试读课文,画出生字和不懂的字词; (2)看注释,查字典,理解字意,想想句意; (3)练读课文。 【我会探究】 1、我学会了这些生字: (结合注释学)惠,同“慧”,智慧的意思;生读第一句;齐读; 曰,说的意思,与“日”写法相同,要写的扁一些;(查字典)禽,鸟,鸡鸭等;读最后一句,生齐读这句。我学会了这些词:(查字典)为设果的设是摆设是意思,为设果就是为他摆设水果的意思。 2、逐句理解这5句话: 第1句,交流意思,指生读; 第2句,结合注释“诣、乃”交流句子意思,指生读; 第3句,交流意思,指生读; 第4句,“指以示儿曰”是指着杨梅对孩子说的意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指生读。 第5句,“未”是没有的意思,“未闻”没有听说。句子意思:没有听说孔雀的你们家的鸟。 3、生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余生评议。再指生讲。 4、交流孩子的回答妙在哪儿:抓住姓“孔”回应;“应声答”很聪明;“未闻”答的婉转。 5、想想交流孔君平的表现。 6、分角色朗读课文。 【我能达标】

五上三单元导学案

五上三单元导学案 徐小兰:强调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应用,在应用中提高学生对小数除法计算方法的掌握水平。计算是在应用中不断提高,形成技能的。这里说的应用除了简单的计算练习外,还要联系生活实际问题,创设一些现实情境。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提高对计算方法的掌握水平,从中获得价值体验。所以,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尽可能地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境来设计一些数学问题,把计算方法的探讨与解决问题结合到一起,使学生的生活经验作用于计算方法的探讨过程,帮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另外,一些现实问题还能引发学生一些新的数学思考,比如解决这个问题是用口算好,还是用估算或笔算的方法好?为什么这儿要取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在生活中是怎样产生的?怎样用循环小数来表示商等?这些问题的思考能引发起学生新的探究欲望,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主备人:徐小兰“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导学案《西师版》学习内容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45页59页《西师版》学习目标 1、理解求商的近似值的意义,学会并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2、理解在现实生活中,不是所有的情况都适合用四舍五入法来取商的近似值,有时需要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来求商的近似值。

3、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重点让学生学会“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学习难点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去尾法”或“四舍五入法”。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内容教科书第56,57页例 1、例2 ,第58页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二第1,2,3题。学习过程学习过程学案导案巩固知识课前回忆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求积的近似值时应先算出结果,再根据生活实际或题意取近似值,常用(“四舍五入”)法。保留整数,应该在(分)位上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应该在(百分)位上四舍五入;以此类推。也就是说,取近似值应该看要求保留的位数的后(一)位,然后(四舍五入)。独立完成组内交流检查。点拨自学 一、小组交流:你每步走多少米?是怎样知道的?抽学生汇报 二、学习例题一小明走路时每步的长短大致是相近的。小明走8步,量出共走了 2、97m。请大家帮小明算算平均每步走多少米。 1、列算式(竖式计算) 2、978=0、37125(m)

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PEP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would you like?课时Par t A课型Let’s learn & Group work 教材分析 1、强调语言运用; 2、注重能力培养; 3、突出兴趣激发; 4、重视日常交流。学习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本课时四会单词: tomato,tofu,green beans,fish,potato,eggplant,并认读cabbage,mutton,pork三个单词及替换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for lunch?I’d like…、2、能用本课时单词卡片完成小组活动,操练新单词。重点、难点 1、本课时需要重点掌握有关食物的单词: tomato,tofi,green beans,fish,potato,pork,cabbage,mutton,eggplant。要求通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所为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for lunch?”操练所学新单词。 2、教学难点是本课时词汇量大,要求四会掌握的单词多。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较好掌握这些单词,教师需巧教、趣教,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教师比较potato和tomato两个单词的异同,引导学生速记。教师还可激励学生分小组展开拼读单词比

赛,借以突破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本课时单词卡片录音机和相关录音带导学过程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 【准备诱发】 1、播放Let’s chant部分歌谣,活跃氛围。 2、小组评价安排与学生个人要求:(试一试我能行,拼一拼我能赢) 3、出示挂图或让学生观察课本中第28页彩图,与学生进行简单的交际性问答。 4、布置任务①让学生把对话通读一遍,标记出重难点地方。 ②让学生完成下列各项要求。 【我会自学】 A、自主预习,捕捉目标 1、观察28页情景图,推测对话内容。 2、通读对话,找出不懂的地方,用笔标记出自己的学习目标 3、链接新知用本课时的四会单词替换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for lunch? I’d like… 【点拨导思】 1、播放课件或录音,让学生先视听后跟读。2、布置任务。让小组长安排组内成员任务并交流,负责检查或交换批改。3、追问、点拨、更正、归纳、评价。 A、词量较多,注意单词的拼读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导学案 主备: 组长: 编号: 班级:五年级 姓名: 单元主题: 语言的艺术 课题: 晏子使楚 我的疑问 2、理解文题《晏子使楚》 晏子是( )人。“使”的意思是( )。 3、我能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本文讲了在( )(时间)( )(谁)出使( ),楚王( ),晏子( )。 探究案 自主学习 思考: 1、晏子出使楚国,楚王几次想侮辱晏子,晏子是怎样回击的?把晏子的话画出来多读几遍,体会他每次说的话妙在哪儿? 人 物 楚 王(侮辱) 晏 子(反驳) 结 果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学习目标: 1.我能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文中重要词语,读懂句子含着的意思,理清本文叙述顺序。 2.我能通过朗读人物个性化语言,理解人物形象,感受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 3.我能通过逻辑推理以及人物性格的比较,学习晏子遭受侮辱时,以超人的智慧和善辩的口才,驳倒侮辱,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的优秀品质。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楚王与晏子间的三次较量的事例、体会晏子说话的技巧。 难点:体会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领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学法指导: 1、通过学习楚王前后态度不同的比较及晏子的三次反击感受晏子的形象 2、通过剖析重点词句,体会晏子的语言精妙。 预学案 知识链接: 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时政治家,从公元556年开始,他继承父亲的官职,历任齐灵公、庄公和景公的卿相,以有政治远见、外交才能和作风朴素闻名诸侯。 《晏子春秋》大约是战国中期墨家学派的人收集有关晏婴的言行编辑而成作品的记叙带有较多的文学色彩,善于通过人物的只言片语或细小行为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一、预习检测 1、我会默写

最新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导学案教学提纲

班级姓名设计人王晓慧审核人大学区五年级组_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知识链接: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清政府于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永久割让香港岛。1860年英国迫使清政府缔结《北京条约》,永久割让九龙半岛尖端。1898年英国又逼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新界),租期99年,1997年6月30日期满。中国人民一直反对上述三 个不平等条约。1997年7月1日这一天,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 同学们,请在阅读文章并认真思考的基础上,完成下列题目: 一、查字典,给下列生字注上正确的拼音,并分别组一个词语写下来。 叩()脊() 刹()髓() 二、我会给文中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悄()刹() ()() 三、辨字组词: 顷()巷()逃()杀()倾()港()眺()刹() 搂()俏()随()斩()缕()硝()髓()崭() 四、香港于年月日,回归祖国的怀抱。香港特别行政区区花是 ()。 家长评价:A B C 小组评价:A B C

班级姓名设计人王晓慧审核人大学区五年级组_ 【问题一】自由读诗歌同桌交流说一说全诗共分几节,每节诗主要讲了什么? 【问题二】小组合作讨论:香港回归的最后时刻,这是怎样的一分钟啊!结合文中的语句,与大家交流一下。 【问题三】小组合作讨论,结合课外资料,从第三节中,你读懂了什么。 【问题四】读诗歌,小组合作讨论:从第四小节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与大家一起分享吧。 自我评价:A B C 小组评价:A B C

五上第三单元认识小数导学案教案

五上第三单元认识小数导 学案教案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学校: 班级:姓名: 课题: 认识小数 学习内容:五年级上册第28-29页例1和例2及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五的1—5题。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在分数的基础上认识小数,知道什么是小数,小数的意义,学会分数、小数的互化。 2、培养理解空间想象能力。 3、训练思维的灵活性。 重难点:小数的意义及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学习过程: 一、独立尝试 1、复习:用分数表示下面的数。 1角=()元 2角=()元 1分=()元 1分米=()米 1厘米=()米 1毫米=()米 2、预习:①将分数转化成小数时,分数和小数之间有什么联系 ②一位小数表示分数的几分之几两位呢三位 3、质疑: 二、合作交流 1、出示例1:用“角”或“分”作单位,说出下面物品的价钱。 橡皮的单价()元是()角; 信封的单价()元是()分; 练习簿的单价()元是()角()分或()分。 2、你能读出下面的小数吗 读作:读作: 总结读整数部分为0的小数的方法,并在小组里交流。 3、初步感受两位小数的含义。 想一想:元是1元的几分之几元是1元的几分之几元呢 小组讨论交流。 4、出示例2:把什么看作“1”(1米) 看着书上的尺将4厘米和9厘米先写成分数再写成小数。(填空) 提问:这三个分数都是什么样的分数这三个小数呢 我们知道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那两位小数又表示什么呢 提问:7毫米、15毫米写成分数和小数各是多少(填空) 三、巩固提升: 1、1厘米是 100 1 米, 100 1 米可以写成米。 指名理解1厘米为什么是 100 1 米 2、P29页“试一试”: 用分数表示每个正方形中涂色部分,并把它们写成小数,填在括号里。 3、完成P29页的“练一练” 四、回顾反思 观察前面出现的小数与分数的关系,你有什么发现和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观点。我的收获是: 我的疑问是: 五、课后作业 1、练习五的1—5题。 2、填空。 (1)是把()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份。 (2)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用小数表示分别写作()、()、()……。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学校: 班级:姓名: 课题: 认识小数 学习内容:五年级上册第30页例3和例4及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五6—10题。 学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巩固小数的意义。 2、认真掌握小数数位顺序表,知道数位、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3、训练思维灵活性,培养热爱数学的品质。 重难点:数位顺序表、计数单位及之间关系以及对计数单位的理解。 学习过程:

最新统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导学案

7 解决问题 1.填空。 (1)3.25×0.17的积是( )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是( )。 (2)1.85÷0.9的商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精确到十分位约是( )。 2.计算。 360÷4÷5750÷5÷5420÷7-50 3.用“进一法”取商的近似数。 小强的妈妈要将2.5kg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每个玻璃瓶最多可盛0.4kg。需要准备几个玻璃瓶? 列式为2.5÷0.4=6.25(个)。 虽然6.25≈6,可是6个瓶子只能装( )kg,还剩( )kg,所以需要准备( )个瓶子。 4.用“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 王阿姨用一根25m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要用1.5m长的红丝带,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几个礼盒? 列式为25÷1.5=16.666…(个)。 虽然16.666…≈17,但是17个礼盒需要( )m红丝带,还差( )m,所以最多只能包装( )个礼盒。 5.通过预习,我知道了一般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数,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根据实 际需要,用( )法或( )法取商的近似数。 6.2台同样的抽水机,3小时可以浇地1.2公顷,1台抽水机每小时可以浇地多少公顷? 学前 知识:整数除法应用题及商的近似数的相关知识。 准备

参考答案: 1.(1)四0.55 (2) 2.06 2.1 2.18 30 10 3.2.4 0.1 7 4.2 5.5 0.5 16 5.进一去尾 6.1.2÷3÷2=0.2(公顷) 学习励志名言 ~~~~~~~~~~~~~~~~~~~~~~~~~~~~~~~~ 相信自己 人身如开车,不怕慢,就怕钻!不能原地踏步,不能天天折返跑!转机只在前进的路上,一个躺在沟里不想爬出来的人不配谈成功。不要抱怨,不要等待。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别错位,别越位,别失位。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只要坚持再长的路,也能一步步走完,反之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加油!顶着困难大踏步向自己的目标迈进吧!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人教版

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最新人 教版)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一)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学会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能清楚地表述小数除以整数的算理,并养成细心 做题的好习惯。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列竖式计算 42÷3 84÷4 2.王鹏很喜欢晨跑,他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 列式是()。 二、自主探究 1.仔细观察2 2.4÷4这个除法算式,与我们以前学 过的除法算式的不同是: ()。 2.根据整数除法的算法用竖式计算:试一试:(列竖式计算) 25.2 ÷ 6 34.5÷15

三、课堂达标 1.列竖式计算下列各题:÷ 29 28.6 ÷÷ 2. 哪个商店的牛奶便宜? □○□,()商店便宜。2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二)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知道被除数比除数小时,不够商1,要先在商的个位上写0占位;理解被除数末位有余数时,可以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 2.正确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7=16.8÷12= 二、自主探究 (一)探究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然有余数,需要添0继续除。 1.出示课本25页的例 2. 王鹏的爷爷计划16天慢跑28km,平均每天慢跑多少千米? 列式是()。 2.根据整数除法的算法用竖式计算: 2.列竖式计算。

86÷16 72÷15 45÷三、课堂达标 1.下面各题的商哪些是小于1的?在()里画“√”。04÷6 76.5÷45 0.84÷28 ()()() 2.列竖式计算下列各题:÷27= 1.35÷÷平均每人 花了多少钱?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三)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能熟练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进行计算,并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学习过程】 一、知识铺垫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2÷23= 8.4÷6= 1 2.3÷二、自主探究 (二)探究被除数的整数部分不够除时的计算方法。 出示例3:王鹏每周计划跑5.6千米,平均每天要跑多少千米? 列式是尝试列竖式计算: 2.在计算5.6÷7时,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不够商1,商是(), 商0是为了(),0应该写在(),点上小数点。 3.练习:竖式计算÷9 4.08÷8= 0.54÷通过计算我

人教版五年级第三单元导学案

第三组 【单元导读】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读到一些说明性文章。这些文章,不论是讲清楚植物的形态特征,还是说明白动物的生活习性,不论是是介绍信产品的使用方法,还是解释自然现象的形成原因,都要使用一些说明方法。本组教材就是围绕“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并试着加以运用”这一专题编写的,选编的 4篇课文来培养我们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鯨》和《松鼠》介绍了有关动物的一些知识,向我们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新型玻璃》介绍了一些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以使我们感受科学技术的神奇和威力;《假如没有灰尘》揭示了科学家们的重大发现,阐释了灰尘与人类的重要关系。学习本组教材,一方面我们要了解一些科学知识,激发探索自然和科学奥秘的兴趣;另一方面我们要了解说明的方法,体会作者准确用词、形象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学法提示: ?本组课文既然是围绕“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并试着加以运

用”这一专题编排的,同学们首先就应该多读读有关的说明 性文章,增加了解。这也是理解本组课文的一个重要前提。 ?要认真领会本单元课文的基本阅读方法:1.要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和难理解的句子。 2.初读课文时,要从整体上 把握课文内容,如本文的主要内容、写作顺序、语言上的特点及说明文的表达方法等。 3.要边读边做批注。一般来说,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①随感式:即捕捉自己在读文过程中的感觉、感想、感悟,以及引发的共鸣并信手记录在旁。②质疑式:即把不理解或难以理解的词语、句子等用相关符号标出,或与作者有不同见解便在旁注明自己的观点。③“学贵有疑”,同学们在读书时除了要善于思考,还要善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发自己深度思考,这样自己对课文才会有更新的理解。【课内积累】 1、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说明方法的准确运用。 【课外推荐】 多读一些中外的科普名著,如:法布尔的《昆虫记》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百度文库 导学案编号 ( 1 ) 导(学)补充 泾阳县口镇中心学 学科:五年级语文 班级: 组别: 姓名: 编写人:郭育良 审核人: 审批人: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 课 题 : 8、成语故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中的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学习故事《自相矛盾》,并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这个故事包含的意思。 【预习案】(约10分钟,) 一、读三个成语故事,完成下列任务。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画出生词,读准字音,看清字形,理解词义。 (1)抄写文中生字新词,并给生字注音。[例:楚(chǔ)国] 难读的词语: 难写的词语: (温馨提示:文中田字格中的生字不仅要会读,还要求会写,文中两条绿线中的生字只要求会写,所要找的词基本是这两类生字组成的词。) (2)重点词语我理解。(在课文中标出这些词语并作批注) 3、查资料,了解三个成语的出处及含义。并找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故事写一写。 《 》: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三个成语的主要内容。同样也找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故事写一写。 《 》: (学习建议: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要紧扣文章的中心,语言要精炼,内容要具体。) 【探究案】(约20分钟) (合作是一种能力、是一种胸襟、更是一种智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百度文库 1、再读故事《自相矛盾》,谈谈对“矛”和“盾”的认识。 2、这个楚国人是如何为自己的“矛”和“盾”做广告的?什么是“夸口”?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楚国人“夸口”的地方?你能通过朗读表达出这种“夸口”的感觉吗? 3、“张口结舌”是什么意思?“用你的矛戳你的盾”会产生什么情况呢?围观者说这话时是什么样的语气呢,试着读读。 4、联系你的生活实际,你能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吗? 5、读了这个故事,你又从中吸取了什么教训? (温馨提示: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的内容要与故事的中心相符,不可泛泛而谈。)6、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个故事。 【检测案】(约10分钟,赋5分) 不翻资料、不看导学案、不交流、独立完成。本题赋5分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正确的读音下划“”。 张牙舞爪(zhǎo zhuǎ)唬人(hūhǔ)俸禄(lù nù) 霎时间(shà chà)戳穿(chuōchōu)腮帮(sāi sī) 2、比一比,再组词。 卖()壁()矛()已() 买()碧()予()己() (学习建议:形近字组词,要多注意观察区分不同点,也可查字典解决)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推辞()坚固()滥竽充数() 锐利()霎时间()张口结舌( 【训练案】 1、继续熟读《滥竽充数》《画龙点睛》,边读边写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在文中标注,如遇较难理解的地方可在旁边打上问号。 2、查成语字典,理解成语中重点字的意思,再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滥竽充数”“画龙点睛”的意思。 3、学会用“总是”、“不要……而要……”造句。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第一课时:长方体的认识 学习目标: 1、初步认识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2、通过观察、想象、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继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形成用于探索、善于合作交流的学习品质。 学习重点:掌握长方体特征。 一、自主学习:(准备一个长方体模型,观察。) 1、长方体有( )个面,每个面都是( )形,也可能有( )个相对面是( )形,长方体有( )个顶点。 2、用上下、前后、左右标在长方体的面上,然后沿着棱剪开,比一比,( )的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 3、用尺量一量,长方体( )的棱长度相等。 4、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 )、( )、( )。 5、说出下面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讨论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组内进行互帮活动。) 1、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 )组,每组棱的长度( ) 。 2、长方体最多有( )个面是正方形。 3、概括长方体的特征。 长方体是由( )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 )形。围成的( )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 ),相对的棱的长度( )。 三、过关检测 (一)填空:1、量一量自己手中的长方体的长、宽、高。 长方体的长是( )厘米,宽是( )厘米,高是( )厘米。12条棱长的和是( )厘米。长方体前面与( )面完全相同 ,面积都是( )平方厘米。右面与( )面完全相同,面积都是( )平方厘米,还有( )面与( )面完全相同,面积都是( )平方厘米。 2、一个长方体,它的长、宽、高分别是9厘米,3厘米和2.5厘米,它上面的面长是( )厘米,宽( )厘米,左边的面长( )厘米,宽( )厘米,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长和是( )厘米。 (二)、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画×。 1、长方体的六个面一定是长方形。( ) 2、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最多有四个面面积相等。( ) (三)、运用。 1、一个长方体,长5厘米,宽3.5厘米,高2厘米。这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合是多少厘米? 2、一个长方体的棱长总和是96厘米。它的长、宽、高的和是多少厘米? 3、 小卖部要做一个长2.2m,宽40m ,高80m 的玻璃柜台,现要在柜台各边都安上角铁,这个柜台需要多少米角铁? 4、如果用一根长72厘米的铁丝做一个宽4厘米,高6厘米的长方体框架,长是多少厘米? 教后反思: 3cm 4cm 5cm 7cm 4cm 2cm 3cm 3cm 6cm

(完整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第一课时加法交换律使用时间 设计人:审核组长:审核主任: 温馨寄语:在合作中成长在交流中收获 学习内容:例(加法交换律) 学习目标: 通过计算、观察、发现,概括出加法交换律,并能运用加法交换律解答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对加法交换律的熟练应用。 一、【知识链接】 () ()在小学阶段,我们学过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上面的口算题属于运算()在中,、和分别叫做什么数? 二、【自主学习】 观察页情景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用不同的方法解答这个问题。 2、观察以上两个算式,两个算式都表示什么?计算结果怎样?那么○里填什么符号? ○ 、这个等式说明了什么? 三、【合作探究】 、观察上面的等式,照样子再举几个例子。 、观察这些例子,思考、分组讨论:每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你发现了加法的什么规律?、用一句话概括这个规律。 两个加数,不变,这叫做加法。 4、怎样表示任意的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呢?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 四、【拓展延伸】 、运用加法交换律填上合适的数或字母。 α甲乙 、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法交换律验算。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学会了 六、【课堂检测】 、两个加数位置,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运用加法交换律填上合适的数或字母。

、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法交换律验算。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学期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第二课时加法结合律使用时间 设计人:审核组长:审核主任: 温馨寄语:在合作中成长在交流中收获 学习内容:例(加法结合律) 学习目标: 通过计算、观察、发现,总结并熟记加法结合律,并能运用加法结合律解答实际问题。 学习重难点:对加法结合律的熟练应用。 一、【知识链接】 ()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的( )里填上适当的数. +( )+( ) ( )+( )+ +( )+( ) +( )+( ) 二、【自主学习】 观察页情景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用不同的方法解答这个问题。 观察得出:()○() 2、在○里填什么符号? ()○() ()○() 哪种算法比较简便? 三、【合作探究】 、观察这些例子,思考、分组讨论:每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你发现了加法的什么规律?用一句话概括这个规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不变,这叫做加法。 4、怎样表示任意的三个数相加,和不变呢?用符号或字母来表示。 四、【拓展延伸】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导学案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 单元目标: 1、我能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能根据算式特点,合理选择口算、笔算、估算、简算等方法灵活计算; 2、我能掌握“四舍五入”法截取商是小数的近似值,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进一法”和“去尾法”截取商的近似值; 3、我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4、我能借助计算器探索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5、我能应用小数除法及其他运算解决一些实际问。 第一课时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1) 学习目标 1、我记住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计算相应的小数除法。 2、我知道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记住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方法 教法:启发式教学法、引导法。 学法:目标检测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目标 1、知识链接: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00÷5= 576÷48= 832÷32= 引导学生回忆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先看除数是几位,然后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前几位不够除时,多看一位,除到哪位,商就写在那位上面,不够商1,0占位。

2、同学们,你们喜欢锻炼吗?经常锻炼对我们的身体有益,瞧,王鹏就坚持每天晨跑,身体可棒了! 二、自主学习 任务:看课本24页例1主题图,说一说从图上都看到了哪些信息,然后根据图上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要求:根据任务,你知道哪些信息,怎样列式? 三、合作学习 任务:讨论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商的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要求: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并小组交流自己计算的方法。 四、汇报成果 1、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 生1:22.4km=22400m ,22400÷4=5600m .5600m=5.6km 。22.4÷4=5.6。 生2:可以把小数除法转化成整数除法来计算。 生3:还可以列竖式来计算。 怎样把小数除法转化成整数除法? 小组交流后汇报:先把被除数22.4扩大10倍,转化成224÷4=56,所得的商再缩小到原来的 ,所以22.4÷4=5.6。 2、用竖式计算:如果不转化成整数除法,直接用22.4÷4,你会怎么做? 让几名学生将自己计算的竖式在黑板上展示出来,并说说是怎样算的。 教师根据学生竖式,演示(见板书设计竖式): 根据学生的竖式追问:24表示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24表示24个0.1,再用24个0.1除以4就是6个0.l ,所以要110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导学案

东门口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课题长方体的认识 课时第三单元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执教时间 主备人欧俊审核人执教人 学习目标1、我能初步认识立体图形,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2、我能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3、我能在观察、比较和测量形成空间观念。 学习方法 五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汇报展示——达标检测——拓展延伸 四步:学、交、练、导 学习重点掌握长方体特征。 学习难点掌握长方体特征。 教学准备ppt、学案 师导案生学案 自主学习︵ 约7 分钟 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 己的基础和经验,用自己的 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 自学、自读教材内容,并把 学、思、疑、问连结在一起, 边学边解决一些问题。 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的粉笔盒、牙膏盒都属于立体图形, 它们的形状都是长方体或正方体。准备一个长方体模型,观察: 1、长方体有个面,条棱,个顶点。 2、用上下、前后、左右标在长方体的面上,然后沿着棱剪 开,比一比,哪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 3、用尺量一量,长方体的棱长度相等。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 。

合作探究︵ 约10分钟︶ 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 参与到部分小组的学习中 去,并综合学生的疑问,然 后再提出一两个重点问题 让学生合作探究。 试着照教材第19页例2提示用筷子、木棒和橡圈做一个长方体 框架,找出相应的长、宽、高,概括出长方体的特征。 1、长方体的12条棱可以分组,每相对的()条棱算作 一组,可以分成()组;每组棱的长度。相交于一个 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 2、长方体有()个面,它们一般都是(),也可能有 ()个面是正方形。 3、长方体有个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 叫做长方体的、、。 4、长方体的总棱长= 5、概括长方体的特征。 长方体是由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 形)围成的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 对的面,相对的棱的长度。 汇报展示︵ 约10 课堂上老师尽量多让 学生汇报、展示学习情况, 共同解决学习过程中个人 或小组解决的问题,丰富学 习的方式和途径,丰富学习 归纳总结长方体的特征。 长方体是由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 形)围成的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 ,相对的棱的长度。 达标检测︵ 约7 分钟︶ 一是学生小组内部或 小组间互相检查学生完成 情况,并作出评价。二是教 师对发现的学生中存的共 性问题予以及时的点拨或 留待辅导时间予以专题讲 解。 如图: (1)长方体前面是什么形状?长和宽各是多少?和它相同 的面是哪个面? (2)哪个面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 (3)面积是48平方厘米的有哪几个面? (4)这个长方体的总棱长是多少厘米? 8cm 4cm 6cm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