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韩国经济危机原因

韩国经济危机原因

韩国经济危机原因
韩国经济危机原因

韩国经济危机得原因

一.韩国经济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问

1 管制经济和政经勾结

1997年初,韩宝集团以5兆7千万韩元(约合47亿5千万美元)的负债倒闭时,世人无不震惊。人们不仅要提出疑问,为什么政府会给即将倒闭的企业数量如此庞大的国家贷款。很显然,这就是政经勾结。没有权力的支持,国内的金融机构是不会同时把数额如此庞大的资金拨给这几家大企业的。这些大企业并没有把高出企业资金300%或400%的金融贷款用于技术开发等有意义的项目上,而是将之据为己有,中饱私囊。垄断企业为了得到政府的支持,有必要形成不为人知的隐性资金。数额庞大的不良贷款所能持续的原因,就是政府在事实上掌握了金融机构的人事权及其它权力。金融机构的借贷并不是以严格的贷款审查和客观实际为准绳的,而是由政府与金融机构内部的勾结决定的。因此,这种管制金融就成了权力与垄断企业之间政经勾结的支柱。

2 韩国的财阀企业

韩国财阀企业的最大弊病就在于重复投资和拆借经营。根据韩国产业银行的分析,类似三星、大宇、LG等主要大型企业的重复投资过剩和由此带来的企业经营不善是导致韩国经济出现危机的根源。

1998年3月6日,韩国产业银行公布了韩国国内业近10年来设备投资的分析结果。就企业本身来说,并未形成如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竞争型的设备投资势态。但在石油化工、钢铁、电子电器、造船、汽车、煤油6个垄断行业中体现出向大型企业的强有力的投资倾向,在这其中尤为突出的是电子、石油化工、造船、汽车等行业。韩国产业银行分析认为,这种投资竞争趋向不仅脱离了现有部门,而且向新的行业扩展。因此,其最终成为产品供过于求、企业经营不善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从另一方面讲,在国家经济未形成大规模时期,一个集团的倒闭或是破产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政府会阻止这些企业的破产。况且以政府的权力做到这一点是不成问题的。如政府有足够的能力控制金融系统的话,宁愿让它负债经营也不会让它倒闭。但是过高的负债率不仅存在危机,同时也是个时代性的错误。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政府更希望这些企业集团能够将负债转为资本经营,但为时已晚,韩国国内企业要想持续膨胀经营,即无限地扩张附属公司,就只能靠庞大的金融机构之间的拆借,我们称之为拆借经营。在韩国经济以绝无仅有的速度迅速发展的同时,财阀企业的膨胀正是以这种拆借形成的。问题是银行的借贷行为并不是经过对企业的客观审查后发生的,而是受政府和其它部门的控制。同时,政府通过银行借贷垄断企业,将其牢牢地握在手中。企业的兴旺与能否得到贷款息息相关,在这种前提下,必然会形成政经勾结,而且政经勾结而形成的拆借经营,必然使企业丧失经营的透明度。

二.政府对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过渡干预。

1随着政府在各个领域的政策管理失去了一致性和一贯性,同时也丧失了其信誉度,而且政府的措施只限在表面上。金融成为韩国经济生长的血脉。而且,依据政府主导和发展的构想,金融市场对政府的影响力要远远超出证券市场。与此同时,企业在资金短缺时,并未想到消费渠道和增加竞争力的能量,而是将资本投入到政府经费上去了。随着金融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在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政府主导的金融已达到了临界点,虽然随着开放的扩大,不断显现出国际竞争力的脆弱性和危机管理能力的缺乏,但仍坚持着过去政企不分的惯例,政府干预金融机关的人事、资金、利息等的直接管理(directman2agement)权力不断增大,而运用通过协

商和调整手段的间接管理(indirectmanagement)相当微弱,这些结构性问题造成了金融系统贷款比例和人事委托的无条理性,以致于金融机构未能挣脱政府“保护”的牢笼,无法适应硕大的国际金融市场而遭失败。政府应实行金融救济,运用市场原理,使金融机构重新复活,不应让金融产业中道德性懈怠(moralhazard)现象不断蔓延。

2事实上,金泳三时期,大多数的议案是以政治的观点去形成的,改革的焦点都集中在了政治领域,对经济结构的调整有所欠缺。在公平竞争的大企业的支配结构或是经营方式上也未尝试过向国际标准靠拢。1990年是改革的时代,随着韩国进入所谓金泳三文人政府,认为有必要进行象卢泰愚政府所采取过的社会变革,开始加速了改革的步伐。比如,以金融制度为例,摆脱了过去金融就是实物经济支柱的意识,可以认为,改革的推进是从政府意识到了金融产业自身是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开始的。但因改革程序上的问题和推进体系的界限问题,在政权初期,虽然金融政策有所变化,但却没能触及到金融产业开放的结构性改革上,而只限在了提及到金融监督机构的改编或金融机关的大型化和运行自动调节的阶段。而且,因金融实名制度的意图囊括了过多的政治性因素,其改革名不符实,最终导致失败。与此同时,在国家经营上过多强调了政治性,没能给负责经济的部门以实权。临近政权末期,改革的意志开始衰退,改革的权力基础逐渐削弱,潜在的矛盾开始激化。政府初期想要治愈公务员消极性的决策,也没得到实行。引发上述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政府的洞察力减弱和目标意识模糊,频繁的人事调动而引起了成就动机低下,不断强化的审计,预见性较低的政治干预等等诸多因素都结合在了一起。政府内部的人事变动只重视表面的进程,而以部长级为首的最高权力者经常替换,不仅不尝试恢复防御职能,反倒丧失了一贯性和一致性。

3由于韩国集权化的权力结构,经济部门的负责人职位也就影响着整个国家的经济运作。巧合的是,当时经济部门负责人认为经济的实物部分是相当牢固的,因此,不仅没有鼓励对外汇危机的防御活动,而且在对策方面更加疏忽。因最近全球性信息网络的发达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外汇业务成为瞬间化产业,并迅速形成对其金融制度和完整性的可靠判断。而行使着莫大权力的部长的意识,公务员们的专业性知识的欠缺等,都可视为政权末期适应能力脆弱和在追随国际金融潮流的过程中起了逆反作用。

因为政府的具体政策提示不及时,才导致了金融市场混乱、大企业连续破产倒闭的恶性循环,同时,对不良企业的处理方案缺乏一贯性,政府的政策也失去了信赖度,其结果是与国家的总体危机密切相关。因政权末期的“漏水”现象和金贤哲(金泳三之子)事件,总统政权的凝聚力开始低下,期间潜在的问题开始暴露出来了。原以为能成为受人尊敬的总统的面前出现的是悲惨的现实,其国家最高领导的地位也开始动摇,随之在野党(新韩国党)的内部龟裂不断加速。

4因金融系统的落后与政治社会腐败文化相结合,竞争力开始低下,总统的权位丧失与政权交替期相吻合,危机终于全面爆发了。期间除国内问题纷繁复杂之外,尚未成熟的经济外交无法对应国际环境变化,在初期平息外汇危机是不可能的。特别是因当权派强调文人政治,所以所谓的职权泛滥现象(lameduckphenomenon)比预计的来得早,在领导层的龟裂更加深化的情况下,不会存在控制经济危机的专门组织(controltower),而人们都在忙于选举间的责任回避。同时,政策方向的设定不确定,为对应危机的严密的政策步骤也未形成。如此这般,政府领导层的溃退现象,早在危机深化之前已经发生了。例如,虽然国际收支赤字仍在持续,但没能改善因僵化的汇率变动而引起的不灵活的外汇供求。同时,因急剧的资本市场开放和外汇供求,使短期外债巨增,而政府对此却呈现出中枢神经麻痹状态。与此同时,对泰国、印尼的经济危机和香港的通货危机等异常气流的分析,都是以knowledgeworkers为中心提出的,政府只限于公式化的程序顽固地认为,国内经济体制与东南亚各国有所区别,不能与其相提并论。与其说企图正确剖析国际金融的内在,还不如说造成了以实物部分为优势持乐观态度的失误。而且,对大企业连续倒闭和金融机关的不良化而造成的对外信誉度下降,缺乏对问题深刻认识。在与IMF

的协商过程中也显露出专业化和准备工作不足,有评论认为,这不仅对金融支援造成不良影响,而且也不利于今后国家信誉度的改善。

5其国内垄断企业持续不良,金融机关健全性恶化、危机对策能力的生涩,外汇流动性较低等国内性因素较多是不争的事实,但不能否认国际资本急剧流动的变化及泰国危机的传染效果等外部因素,也是其主要原因的事实。要铭记的是国家的信誉度不仅受单纯的经济现状或外汇流动性影响,而且受克服目前经济危机的政治意志和国家能力的左右,同时受到处于危难时期是否有得到国际协助的外交能力的影响。韩国进入金大中当权时期,危机局面有所稳定,目前,很多部门都处于恢复状态。世界3大信用评价集团的Fitch-IBCA,Standard&Poors,Moodys 分别在1999年1月19日,1999年1月26日,1999年2月13日,都将韩国的信用等级上升至投资合格对象国,美国投资银行JP-morgan将今年韩国银行规划的3.2%的经济增长率,展望在4%上。外国评论社也都争先恐后报道韩国克服经济危机的状况。美国的纽约时报在24日的报道中评价说,韩国是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金融救济之后一年内,在亚洲国家中最先摆脱金融危机的国家。当天时报以“暗淡中的旺盛的活力扭转氛围”的题目,经3个版面,详细报道了韩国经济的恢复势态,而且现在韩国政府官员,JohnDuzwardIMF韩国事务所所长,许多经济学家,投资专家等都自信地认为韩国显示出经济恢复的势头。韩国经济已经走出了不景气的最低谷,预计今年经济增长率会达2%,而截止到目前,经济增长率已翻了一番,与去年的———-6%的增长率相比是一个很大的飞跃。

韩国实行了广泛的经济结构改革,得到了投资家们肯定,特别是金大中总统极力推进的表现为“Big-deal”财阀改革受到了好评。而且,将64兆韩元(约合533亿美元)投入到金融改革中,安定了金融体制的举措,提高了对韩国经济的置信度。韩国经济不断恢复的最好证据就是韩元稳定和利率回复到IMF危机之前状态。随着韩元的稳定,引进大量外资的韩国股票市场,被认为以去年美元标准指数最好的市场。金大中总统为引进外资所采取的大胆的开放政策,让外国人不再憎恶韩国,而成为赞美的对象,韩国是从战争的废墟中,以汉江的奇迹,建立了国度,支起了经济的框架,经过短暂的20年的经济发展,树立了今天的地位。而1997年的经济危机不仅仅是韩国的经济的一次失败,而是为了重新收获硕果的准备。韩国在当时掀起的集金运动,体现了韩国能够发展到今天的原动力和强大的意志。当然,还没有结束,还有很多国内问题和结构调整要进行。现在人民和政府正团结起来抵御此次危机。

三.外部经济环境发生变化

四.金融市场监管不力

1间接融资造成的不良后果。对国外短期借款依附程度高为集中有限的资金进行大规模的投资,政府于60年代开始就选择了“间接融资优势”的制度安排,尽管70年代开始培育资本市场,但其规模一直都很小。原因是:第一,韩国企业历来对和别人分享所有权犹豫不定,而且害怕因发行股票而使其财务状况和其他事情被揭露,加之有政府的刻意培植和主办银行有求必应的优惠贷款等,使得企业宁愿借债投资而不愿通过证券契约获取资金。第二,为满足政府“重化工业治国”的需要,企业集团对政

府支持的项目进行广泛的投资,对它们来说,从银行系统借债比在股票市场筹资更为有利。因为从银行借债可以将企业的风险分摊给政府,借的越多,分摊的程度也就越深。第三,韩国股票市场上股票的数量相对较少且被“大户”所操纵,“内幕交易”较严重,抑制了股票投资者的参与热情。韩国企业外部资金来源中,以银行借款、借用外债和政府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在70—80年代占80%,985—1994年仍占60%左右;直接融资中,股票筹资

在70—80年代不足14%,1990—1994年也仅为15.9%,主要是大量利用短期商业票据筹资。商业票据由企业集团出具,综合融资公司贴现,商业银行再从综合融资公司购买,其特点是利息较高、期限短且无担保、风险高,而且企业集团经常采取“滚票”方式用于长期投资,其市场交易额1988—1997年扩大了10倍多。间接融资优势使企业过多地倚重银行,风险过多向银行集中。短期商业票据的不当使用,以及综合融资公司和商业银行又过多地涉及,这样就形成了巨大的风险。1997年6月起亚集团就出现了严重的商业票据兑付危机。

韩国国内储蓄率历来是很高的(达34%),但投资率比其更高,因此企业仍需大量举借外债。在60年代后期国外借款占外部融资总额的38%;到1997年底外债总额达1100亿美元(尚不包括企业集团通过所属证券公司向海外融资的数百亿美元),占GDP的37%,其中短期外债占60%。1997年恰逢还债高峰期,而实际可用于偿还外债的外汇储备仅为区区数十亿美元,在穆迪公司等降低其信用评级后外部筹资无以为继,于是就引发了外债偿付危机,并进而演变为灾难性的金融危机。

2 政府政策的失败

2.1 对起亚集团处理的拖延

1997年初,韩宝集团倒闭后,不仅是中小企业,

连大型企业也在一个月内纷纷倒闭。1997年7月起亚局面扩大以后,拒付贷款的趋势日益明显。确切地说,如能正确地对待起亚集团的问题,对韩国来说也许是一次绝好的机会。但政府当局并没有认真剖析起亚集团的本质问题,而是更多地考虑是否将它转让给三星,因此在枝节问题上白白浪费了三、四个月的时间。静观政府动态的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商,开始对在韩国的投资感到不安,并开始迅速回收其已投入的资本,并不再投入新的资金。在这种局势下,国际金融组织对已到期的外汇资金不再给予延期,并把本金收回,也不再给韩国贷款。因此,国内金融机构的不良局面不断扩大,为了生存不得不回收投向企业的贷款。企业的资金流动因此出现的阻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这种形势下,国内的大企业开始从国外借入大量的资金,在这一过程中韩国的外债迅速增加。政府当局不仅未能解决起亚集团的衰败,而且还留下了无穷的后患。同时决定将起亚公有化,即国营企业化,对起亚集团的错误的决定,令外国投资者开始怀疑韩国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力,并对韩国经济的现状感到强烈的不安。

2.2 过早地对外开放

因韩国对资本引进的控制放宽及资本市场的开放,使吸引外资更为容易。众所周知,金泳三执政时期“世界化”成了时髦语言,自总统海外巡访归来的路上第一次提出“世界化”后,它就象是象征着韩国的未来一样在民众中广为流传。与此同时,世界化的冲击波在不经意间向我们闯来。资本市场过大的开放程度和过高的开放速度,使韩国经济付出了昂贵的代价。在金融管制的温室中成长起来的国内金融机构,将无法抵御来自利息差异、汇兑损益,以及外商企业企图通过股票投资收益来收回大量投机资金等对资本市场的冲击,以致造成资本市场的混乱。事实表明,韩国过于盲目地加入OECD成为韩国资本市场激烈动荡的开始。

2.3 金融监督的疏忽和综合金融社许可证的滥发

金融监督的失败是造成外汇危机的主要原因。因金融监督不够完善,银行之间,企业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对庞大的不良债权视若无睹,也不进行更正,对资本自由化的进展也无法作出反应。特别是综合金融社向东南亚的投资没有得到控制,成为最大的问题。

综合金融社盲目吸引低于韩国利率的外国资本,开始玩起了借贷游戏,金融机构尤其要调整好长期信贷与短期信贷之间的结构,无任何经验的综合金融社买入利息较低的短期资金,用以购买东南亚、韩国,甚至俄罗斯的高利息长期债券。债券的利率越高,说明其风险越大,而致命的一点就在于综合金融社完全不考虑这种风险,将借入的短期资本全部投入到长期债券当中,东南亚金融危机的风暴一来,综合金融社的这种长期债券变成了一张废纸,为长期债券提供担保的国际金融机构,也开始要求其偿还债务。迫于无奈,综合金融社在国内的外汇市场上购买美元,由此,美元的价格也随之上升。外国金融机构很快就了解到综合金融社在海外的负债高达数百亿美元,并开始抽走资金,美元紧缺、美元价格也开始暴涨,综合金融社为防止最恶劣的势态发生,开始用一年的短期信贷,甚至一天的超短期信贷,欲堵住这个缺口,以债还债的恶性循环形成了。在美国,也有过一些盲目的金融投资者,只片面地看到高利率向风险较高的junkbond(垃圾债券)大举投资,为此付出了昂贵代价,而韩国的综合金融社却没能吸取他国的教训,最终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2.4 盲目的汇率防御,耗尽了外汇储备

综合金融社的经营不善以及政府错误的汇率管理,使外汇危机又加深了一步。这期间政府并未遵循外汇市场的变化规律,而是将其一天的变动幅度只限制在 2.5%左右。因此,与日元在1995年5月~1996年末平均下浮约40%同期比率相比,韩元在此期间只下浮了11%,也就是说,韩元相对日元,平均上涨30%,因此在竞争中韩国处于不利之势。经常收支急剧恶化,1996年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点———237亿美元。进入1997年,因出现韩宝等大企业拒付贷款

的不安定因素,1996年末,由1美元兑换844韩元,上升到1美元兑换900韩元,由此在经济不稳定的时期,反而出口较好,经常收支赤字竟有所改善,但这种好转并未能贯穿于韩国经济的整体,而是随着大企业的连续破产,综合金融社的变换投资,最终形成了大量美元流失的势态,但此时,政府却做出了两条错误的决定,第一就是让韩国银行(韩国中央银行)将贮存的外汇用于支付综合金融社在海外的办事处和分公司未到期的短期负债。第二就是,如美元紧缺,提高兑换比率才是正常的,而政府为了防止兑换比率大幅上升,即韩元贬值,大肆干涉外汇市场的运行。

在经济陷入最危急的时刻,政府做出了两条错误的决定,浪费了近150亿美元的巨额外汇,结果到

1997年11月末外汇储备枯竭到了与半个月财政收

入相持平的70亿美元。

2.5 滞后的危机意识和政策实记

因外汇危机而爆发的经济危机并非一朝一夕之势。早在1996年中期,就迫切要求综合金融社的变换投资行为有所改变,而且,国内金融机构在海外调拨资金的能力不断减弱,发生外汇危机的可能性极大,这些情况已不只一次地被指出过。1997年10月和11月,InternatoinalHeraldTribune、Asianwallstreet等外国言论界对韩国的金融危机提出警告,但韩国政府不仅没采取相应的措施,还把时间浪费在了对该评论的指责和反驳上,而且,为了保持原有汇率,浪费了大量的外汇,导致外汇危机更加恶化,最终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不得不向IMF申请金融贷款,这一天是1997年11月21日。

五.外汇市场上的冲击

1997年1月23日,韩国主要的钢铁公司之一的韩宝钢铁工业公司因无力偿还借款,宣布破产。韩国最大的酿酒商真露公司四月倒闭。7月15日韩国大型企业起亚集团破产,几家与之有关的银行和融资机构也被拖入困境。加之此时东南亚危机波及韩国金融市场,韩元对美元汇率开始波动。8月19日韩元对美元的比价创下901韩元兑换1美元的历史最低点。之后韩元兑美元的汇率一再下滑,9月4日跌至906.5比1,9月19日韩元对美元汇率再次大幅度下跌,达913.8比1,创韩国历史新低。韩国政府虽注入4亿美元的现汇,但下降势头仍未得到有效控制。11月17日韩国央行宣布放弃对韩元的保护,韩元随即跌到日浮动限幅所允许的最低点1008.6韩元兑1美元。12月15日韩国宣布放弃汇率浮动限制,12月23日韩国政府宣布,国家外汇储备不足以偿还将要到期的巨额外债,引起外汇市场抢购美元狂潮,。12月26日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向韩国提供100亿美元的援助后,投资者对韩国的外汇市场增加了信心,汉城外汇市场出现反弹,韩元对美元的汇率由23日的1962韩元兑换1美元回升到1438韩元兑换1美元,比23日上涨了524韩元。12月30日,当日汉城外汇市场韩元对美元汇率为1550比1,至此,韩元汇率比去年底下跌了40.3%。同时,在贬值政策阴影下,韩国大量资本流出,仅1997年11月和12月两个月,资本外流累计就达98亿美元,

占韩国年GDP的2%;银行业也形势严峻,韩国金融监督委员会宣布关闭五家经营不善的银行,韩国银行业1998年因金融危机而遭受的损失达到14.48万亿韩元[7];因此韩国国内当时的情况是汇率崩溃,股市萧条,国内产出急剧下降。韩元的大幅度贬值会引起投资下降,资本减少,从而引起产出下降。从1991年到1996年,产出增长率虽有波动但整体的变化趋势平稳,;1997年的产出增长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特点。这是由于1997年上半年韩国经济运行平稳,产出稳步增长,但下半年韩国开始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资本大量外流,产出下降;1997年的产出下降趋势在1998年更加深化,1998年经济严重衰退,在1998年年中经济陷入最低谷,韩元的大幅度贬值会引起投资下降,资本减少,从而引起产出下降。从1991年到1996年,产出增长率虽有波动但整体的变化趋势平稳,;1997年的产出增长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特点。这是由于1997年上半年韩国经济运行平稳,产出稳步增长,但下半年韩国开始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资本大量外流,产出下降;1997年的产出下降趋势在1998年更加深化,1998年经济严重衰退,在1998年年中经济陷入最低谷,强了对所有银行的控制,同时为吸引场外市场资金成立了数家非银行金融机构,并培育国内资本市场。60年代后期的高利率政策造成了公司的过度举债和超量引进国外资金,致使许多公司背上了沉重的贷款利息负担而显得朝不保夕。为此,1972年8月颁布了“关于稳定救济总统令”,宣布所有登记的在无组织的场外市场签署的贷款合同均变成低息新合同,允许借方延长原定偿还期限,并规定某些短期银行贷款转为长期低息贷款。该法令在挽救债务沉重的公司的同时,加深了政府对金融部门的控制。

五.企业集团的经营不当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韩国大企业的破产有其外部的原因, 但更主

要的是其自身各种弊端长期积累的必然结果。

1.1经济改革缺乏长期目标

即兴式的宏观调控措施没有与韩国的实际国情相适应。90 年代以来, 韩国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1993 年2 月金泳三执政后, 年平均经济增长率连续4 年达到7.15 % , 人均国民收入在1995 年突破1 万美元大关达到10 076 美元, 并且顺利地加入经合组织。这些进展主要以全球经济滑坡尚未复苏、美元大幅度贬值和韩国坚定实施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战略为支持背景。随着全球经济好转和美元升值, 韩国经济强劲增长的主要动力———对外出口必然受挫, 并进而

影响其经济增长, 1996 年初韩国政府被迫对其经济实行“软着陆”调控和改革, 但是,其改革缺乏长期目标, 应急色彩太浓, 其各项调控措施主要以外部条件的变化为基准, 着力于一切服从拓展海外市场为大局的出口导向战略, 使得相当

一部分企业仍然坚持产品生产的多快全, 不顾产品的高精尖, 而国内经济发展

亟待解决的“高费用, 低效率”这一结构性弊端依然故我, 并且更加恶化, 政

府宏观调控不当是韩国企业陷入困境的一个主要原因。

1.2企业集团负债经营, 盲目扩张

长期以来, 韩国的经济命脉掌握在为数不多的一些大财团手中。这些财团曾经为韩国经济腾飞作出了贡献, 但是它们的成长离不开政府的保护和支持。依靠政府这棵大树, 它们大肆从银行借款, 迅猛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韩国30 家最大的财团负债加在一起, 占了全国财富的1/ 3 。当银行无力继续向大财团“输血”时, 各种矛盾便充分暴露出来。韩国大企业负债比率(负债总额/ 自有资本总额100 %) 一直居高不下, 真露集团高达3 075 % , 汉拿集团2 056 %, 起亚集团519 % , 其中超过500 %的就有10 家。另外, 韩国国内平均贷款利率达11 %①, 负债高, 加上贷款利率高, 这“两高”无疑是一项沉重的负担, 压得

大集团喘不过气来。

由于国内资源贫乏, 市场狭小, 韩国从60 年代中期开始, 实施“输出立国”

的外向型发展战略。为了增强本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韩国政府特别重视大企业集团的发展, 对其实行倾斜政策。因此, 韩国各大集团实行扩大外在规模, 多元化经营的经营战略, 注重扩张和市场占有率而忽视获利率。这种战略在经济迅速增长时期还是可行的, 因为企业集团可以用迅速增长的销售额偿还债务。当经济增长达到极限开始滑坡时, 大企业集团要生存下去, 就必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

继续扩张, 从而陷入“高投入, 低产出的”恶性循环。1996 年, 韩国企业集团排行榜前30 位的大集团的系列企业由669 家增加到821 家, 平均每个集团增

加了5 家。为了满足过度扩张的需要, 一些集团不计利息地到处筹集短期贷款, 导致债台高筑。为了减轻压力,这些集团不惜以低价出售固定资产, 虽暂时解决了资金问题, 却未能从根本上减轻债务负担,反而加速了危机的到来。如韩宝集团不顾市场需要, 盲目扩大生产规模, 最终因欠下银行巨额债务无法偿还而宣

布破产。以生产果味酒著称的真露集团, 近年来不断向啤酒、零售、建筑、有线电视等行业扩张, 1996 年其系列企业的数量达到24 家, 翻了一番。由于韩国

国内啤酒过热, 零售业利润下降, 建筑市场疲软等原因, 1996 年扩充的企业几乎全部亏损, 直接导致了集团的解体。

1.3经营者缺乏责任意识

韩国大企业集团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家族控制与家族经营。从历史上看, 韩国大企业集团多是以“三缘”即血缘、亲缘和地缘关系为基础形成的, 其中以家庭经营为中心的垄断色彩异常浓厚, 创办人既是所有者, 也是经营者, 有“生杀大权”, 而且这种权利依世袭制而延续下来。多数大集团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没有分离, 甚至是统一的。其主要股东是个人及其家族, 虽然个人持股率可能不高, 但整个家族能形成对核心企业的控股权, 核心企业又控制着非核心企业的主要股份, 从而实现对整个集团控制。家族的家长, 通常担任核心企业的会长, 不仅对所有企业控股, 而且还插手经营管理, 人事安排也往往根据家族血缘关系的亲疏血缘关系来选择。由于家长对企业集团的拥有支配作用的影响, 不注意听取其他股东的意见。如韩宝, 真露, 大农等集团的最高经营者为扩张需要发行了大量没有可信度的债券, 使银行蒙受损失, 但是他们却拒绝放弃经营权, 宣称“没有我, 公司就会灭亡”, 反而指责银行不提供进一步的支援。这种不负责任的经营意识, 是一些企业集团陷入危机的原因。

1.4企业结构严重不合理, 经济两极分化严重

所谓经济的两极分化是指, 重工业过重, 轻工业过轻, 农业过度萎缩; 大企业过大, 中小企业弱小等现象。韩国企业结构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两极分化的矛盾。从60 年代到80 年代中期工业化时期, 韩国执行非均衡发展路线, 用牺牲农业和轻工业的办法来发展重工业, 用牺牲中小企业的办法来发展大企业集团。在注重规模效益的过程中, 国家的优惠政策过分地向少数大垄断财团倾斜, 使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导致分配不公; 而韩国的中小企业一直未能解决资金、雇人、技术、销售等诸多难题。占就业人员70 %的中小企业的破产率在1991 年是0.06 % , 1993 年0.13 % , 1995 年0.2 %; 与韩国经济高速增长形成反差, 农业与农村经济严重萎缩。从1986 年到1995 年制造业年均增长10.7 % , 而农业只年均增长0.9 % , 粮食自给率由1986 年的44.5 %降到1994 年的27.7 %①。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 出现农村经济空洞化现象。大企业集团和中小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相干的, 一旦发生联系, 大企业集团将对中小企业形成吞并之势, 进而控股, 中小企业随之丧失独立地位。规模越来越大的大企业集团凭借其雄厚的实力, 将投资重点放在重化工业上, 而从事轻工业、半成品和零配件加工业的中小企业规模却日益缩小, 导致韩国轻重工业比例失调, 只得用宝贵的外汇进口大量的生活用品, 半成品和零配件严重短缺, 必须依靠进口来满足制造业的需要, 使大企业集团产品成本增加, 在成本增加的同时, 韩国大集团主要出口产品的国际价格却在下跌, 与1995 年相比, 下降幅度分别是: 半

导体器件50 % , 电子产品19.5 % , 钢铁等金属制品7.4 %。制造业1995 年在全产业中的比重只占26.9 % , 而第三产业却占66.2 % , 造成产业空洞化。在这种情况下, 即使是一些经营好的企业集团效益也不会提高, 而经营不善的集团则因经不起冲击而陷入危机。

1.5金融体制不健全

韩国的金融体制是建立在政府主导资金调配基础上的。80 年代初期以前, 政府对金融市场控制极严, 如中央银行控制在财政部手中, 商业银行为政府控股。虽然近年来韩国银行的民营化程度逐渐提高, 但市场机制并没有在金融业中充分发挥作用, 金融改革滞后, 金融企业缺乏活力。银行的投贷方向在很大程度上受政府影响, 高级官员直接参与贷款活动, 金融机构按官员的“明言”和“暗示”贷款给企业, 企业再把巨额利益输送给这些政府官员, 形成韩国经济“恶瘤”, 全斗焕、卢泰愚和金泳三的儿子金贤哲都是例证。那些有政界要人做后台的大集团非常容易获得贷款, 韩宝和三美集团就是利用这一弊端通过向政界要人行贿而获得巨额贷款的, 在这种体制下, 银行的贷款审查十分马虎, 以企业的“块头”为标准, 认为大企业集团不会借钱不还, 往往不作调查, 甚至只要行长一句话就可以轻易决定巨额贷款。随着一系列大企业集团相继倒闭, 原本基础就相对薄弱的韩国金融业贷出的大笔资金就成为呆帐, 第一银行、汉城银行等陷入困境, 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剧了企业集团危机。

1.6利用外资政策失误使外汇储备减少, 而外债和对外收支逆差却逐年增多

韩国是举借大量外债实现高速经济增长的国家。在较长一段时期里。韩国在利用外资上以借债为主要形式, 由政府和国家金融机构对外国贷款提供担保, 对外商直接投资( FDI) 则有一定限制。据韩国财政部统计, 1971~1986 年的韩国共利用外资17416 亿美元, 其中外债16216 亿美元, 占总额的93.1 % , 1995 年外债达到790 亿美元, 1996 年突破1 000 亿美元。世界上外债超过1 000 亿美元的国家除了经济实力较强的美、日等国外, 只有巴西、墨西哥、印尼、俄罗斯等少数国家。韩国外债结构中短期外债比重较大, 1993 年占40 % , 1996 年达60 %② , 1 000 亿美元的外债中一半以上是必须在一年内还清的短期贷款。实践证明, 韩国这种利用外资政策对发展基础产业, 搞活出口是卓有成效的, 但也带来了还本付息的沉重负担。近年来, 韩国利用外资的重点转到了利用FDI 上, 但是相对而言, 韩国对FDI 的流入控制还是比较严格的, 如1997 年5 月以前只允许外国股东在本国的上市公司中的比例不超过20 % ,限制在韩的外资企业自由向国外借款等。韩国大企业集团接连破产后, 经济危机即将到来的压力逐渐蔓延到整个社会, 并波及到外国投资者, 国外债主纷纷催促韩国企业早日还债, 加之东南亚金融危机及世界范围内的金融波动的影响, 囤积美元之风弥漫各个领域, 韩元贬值和股市下跌随之发生。实际上, 像韩国这样经济增长速度的国家, 过分限制FDI 流入, 企业所承担的风险不能适当地由外资承担, 容易使企业陷入困境。韩国经济自1962 年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 多数年份都是在国际收支逆差基础上实现的高速增长。不过, 以前的逆差规模最大时也只有40~50 亿美元, 进入90 年代以后, 除1993 年略有顺差以外, 一直出现国际收支逆差, 1994 年逆差为4513 亿美元, 1995 年是89 亿美元, 1996 年猛增到230 亿美元, 1997 年第一季度逆差达7413 亿美元, 比上年同期增加了78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 一国的国际收支逆差规模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5 %为警戒线, 而韩国1996 年这一比例已达4.7 %。1996 年韩国成为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位国际收支逆差国。与此同时, 韩国的外汇储备却在逐年减少,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 一国的外汇储备应达到该国三个月的进口量。韩国1995 年勉强达到此数, 1996 年外汇储备只有320~330 亿美元的水平, 只达2.6 个月的进口量①。海外资金的大量流入与对外收支逆差使韩圆一反过去的强劲势头, 持续

下跌。1995 年1 美元平均兑换775 韩圆, 1996 年末是844 韩圆, 1997 年3 月达到900 韩圆。韩圆的大幅下跌使企业无法正常进行经营活动, 使政府政策发生混乱。

1.7政府处理危机的态度暧昧

尽管韩国1996 年加入经济合作发展组织, 但并未按该组织的要求改变其

对危机企业进行救济的传统政策, 债权银行也不作出独立的决定, 而是看政府的眼色行事, 一旦政府介入就毫无原则地改变自己的决定, 违背了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原则, 如起亚集团发生危机后, 政府一方面强调要根据市场原则处理, 一方面又强迫债权银行将起亚交给法庭处理, 提出了一系列的救济计划, 如允许其暂不归还到期的贷款, 降低债务利息等。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态度使金融市场整天战战兢兢, 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 而危机企业则期待着政府来解决事态,或者企图获得国民的同情来维持生存, 亏损企业也缺乏危机意识和认真解决自身存在问题的自觉性。因此, 韩国舆论认为只要政府处理危机企业的态度不明确, 今后就会发生第二个、第三个起亚事件。

1.8对科技的投入在力度和规模上不够

1993 年韩国的研究与开发费总额为76 亿美元, 实际上只有美国的1/ 21 , 日本的1/ 13 ,德国的1/ 7 , 法国的1/ 4 , 韩国企业的投入量不如美国一家大公司(如IBM) 的投入量。总研究开发费中政府部门的投入量过低, 1987 年是25 % , 1993 年只有17 %。韩国的总体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有不少的差距。据韩国商工资源部的调查, 韩国技术水平总体上只达到发达国家的42 %左右。韩国从60 年代后期开始引进成套设备, 到了90 年代在组装技术方面达到了发达国家的水平。但由于长期以来只注意引进和模仿、组装, 而没有在消化与吸收的基础上搞独立的研究和开发, 韩国在基本设计、软件与关键设备等核心技术方面仍然很薄弱。1990年韩国海外技术依存度是19.9 , 与美国(1.8) , 日本(6.7) , 德国(5.2) , 法国(6.7) 等国相比较还有不少的差距。因此, 韩国出口越多, 进口也越多, 这是对外收支逆差的重要原因。

119国民经济对外依存度过大

从60 年代到80 年代韩国靠外向型出口导向战略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不过, 由于韩国经济对外依存度过大, 国际经济稍有风吹草动, 韩国经济就要受到冲击。80 年代后期韩国致力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中, 本该调整自己的对外经济贸易政策, 减少对外依存度, 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但由于没有下大力去解决这个问题, 到1995 年对外依存度 (进出口贸易总额与GNP 之比) 仍高达57 % , 而在1993 年美国是16.8 % , 日本是14.2 % ,法国是33.1 %。由于韩国的贸易结构不尽合理, 出口越多进口也越多, 长期解决不了贸易逆差问题。1986 年的贸易逆差是85.2 亿美元, 到1995 年达100.6 亿美元①。出口产品过分偏重于个别产品, 风险也就增大。1996 年韩国主要出口产品半导体芯片价格大跌, 造成出口额大幅减少。

1.10腐败方面的因素

韩国各大企业集团都与政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如三星集团是通过政府特惠和归属财产的处理而迅速膨胀的; 现代集团的崛起, 则是政府实施经济发展计划时诱导和支援的结果。长期以来, 各大集团为了获得政府的优惠政策和垄断权, 纷纷向政界要人提供所谓的“政治捐款”和“回扣”, 以使自己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金泳三当选总统后, 推行了一系列反腐肃贪的措施, 包括全斗焕、卢泰愚两位前总统在内的大批官员受到了审判, 但是被世人称为“韩国病”的腐败行为并未得到根治。1996 年4 月韩国第15 次国会议员选举又出现了不少“权钱交易”的丑闻, 一些议员因受到司法部门的调查而威信扫地。韩宝集团的破产, 使“权钱交易”的丑闻的暴露达到高潮。金泳三之子金贤哲及一些执政党议员因接受韩宝集团的贿赂而被捕, 他们都不同程度地向银行施加压力, 迫使银行向韩宝提供贷款。正是因为自恃有政界要人庇护, 韩宝等一批企业集团大量举债, 过度扩张, 最终导致自己陷入危机。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启示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启示 一、金融危机的爆发 2007年2月13日,作为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公司的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美国次级抵押贷款风险开始浮出水面。随后,次贷危机的影响逐渐蔓延,5月到6月,一些西方对冲基金破产;7月次贷问题导致私人股本运转失灵;8月次贷危机扩散至股市,全球主要股市每个交易日股价下跌2%以上的事件经常发生;8月至9月,出现全球性信贷紧缩,多国中央银行多次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资金,也无法阻止次贷危机的爆发。2008年9月,美国次贷危机再度激化,金融风暴很快从美国的抵押贷款机构、投资银行蔓延到保险公司、储蓄机构和商业银行。9月7日,美国政府宣布接管美国房利美公司和房地美公司;9月14日,美国银行收购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公司;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公司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9月16日,美国联邦储备系统宣布向美国国际集团(AIG)提供850亿美元紧急贷款;9月25日,美国联邦监管机构接管华盛顿互惠银行,并将其部分业务出售给摩根大通公司……越来越多的大型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次贷危机演变成为金融危机,而且越来越失控。更为严重的是,这场危机很快扩展到全球,使得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部分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经济陷入衰退,主要金融市场急剧恶化,全球股市遭受重创,多国政府财政赤字增加,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增大,世界贸易环境恶化,多国就业形势严峻,失业人数不断攀升。时至今日,虽然说全球经济整体呈现复苏态势,但一些国家仍然深受其累。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使国际金融体系遭受到严重的冲击与考验,同时也逆转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劲势头。 二、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一)直接原因 第一,过度的金融创新。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起因于美国次级信用住房抵押贷款债务的证券化,而次贷证券化和次贷证券买卖正是为满足金融家们对尽可能多的高额利润的追求。“两房”通过资产证券化,将购买到的商业银行及房贷公司流动性差的贷款转换成债券在市场上发售,吸引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来购买。投资银行再利用所谓的金融工程技术,把这样的债券进行分割、打包、组合并出售。经过这一系列的工序之后,金融交易的链条加长了,没有人再去关心这些金融产品真正的基础价值,大家关心的是它们更高的投资收益率。于是,美国本土和海外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对担保债务权证(CDO)等金融衍生产品疯狂追求,大量金融机构参与其中。美国房地产泡沫的风险随着这些金融衍生产品扩散至全球,最终使美国次贷危机波及全球,形成全球金融危机。 第二,宽松的货币政策。在次贷危机爆发前,美国的货币政策长期以来倾向于宽松状态,低利率在刺激美国民众的消费欲望的同时又导致了储蓄下降和股价上涨,股市财富效应的显现又会再度刺激消费,导致楼市不断上涨。持续走高的房价使得贷款公司放贷的欲望以及各类投资者分享房产增值收益的野心随之增加。于是,以股价和房价互相推动的泡沫逐渐扩大,并且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以房产和股票为资产的中产阶层。大批中产阶层的消费模式影响着许多美国民众,这样就直接导致了整个美国以透支的方式进行消费。我们看到的事实是美国民众从金融机构借钱,金融机构再从金融市场借钱,整个美国从全世界借钱。最终,美国进入了一个债务链,上述链条中任何一环的脱节都将导致泡沫破灭、危机爆发。 第三,金融监管的缺失。在上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也曾对金融体系实行较严格的管理制度,颁布《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对金融业实行分业监管和分业经营。而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颁布以后,美国实行金融自由化,形成一种介于分业监管

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启示

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及启示 摘要: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爆发的具体原因有:生产与消费的矛盾,盲目竞争,生产力发展与市场相对狭小的矛盾,主导消费品过剩,批发商业和货币信用的膨胀等。这些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存在,因此经济危机在我国也有发生的可能性,并不能因为我们消灭了资本主义就消灭了经济危机。只要存在市场经济,就有经济危机的可能。 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社会每过一定时期就爆发一次生产过剩的危机。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具体地说,根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成果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它的表现是: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生产力发展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就必然爆发经济危机。因此在马克思看来,经济危机就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经济现象,要消灭经济危机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可以说这是马克思对经济危机根源的总概括,并将具体原因归结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两个表现上,但如今的研究目的,更在于揭示经济危机不是资本主义的特有经济现象。 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及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原因的论述 (一)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是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中产生的,只要存在,危机就不可避免。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看,自1825年英国出现第一次周期性普遍的生产过剩危机以来,每隔一定时间就要发生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又发生了数次经济危机。表1列举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战后经济危机的次数。 战后经济危机的特点:危机周期的长短不规则,周期性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经济危机的程度有所减弱,但生产过剩和失业却成为周期中的经常现象;经济危机与通货膨胀相结合。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期间出现了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滞胀”局面。这是由资本主义国家为刺激经济增长,过度增发货币和扩大财政赤字造成的,从而进一步深化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2008年金融危机的原因

2008年金融危机的原因 133农村合作金融(1)班邵舒琪 金融危机又称金融风暴,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如:短期利率、货币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工商企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次贷危机等类型。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危机。在金融危机期间,人们往往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会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严重的金融危机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大幅度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一、背景 2007年4月4日,新世纪金融公司申请破产保护。2007年8月6日美国第十大抵押贷款服务提供商美国住宅抵押贷款投资公司申请破产保护。2008年9月7日美国财政部不得不宣布接管房利美公司和房地美公司。2007年7月16日华尔街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关闭了手下的两家对冲基金,爆出了公司成立83年以来的首次亏损。2008年3月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促使摩根大通银行收购了贝尔斯登。2008年9月15日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申请破产保护。2008年9月15日晚些时候,美国银行发表声明,它愿意收购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公司。2008年9月16日美国国际集团(AIG)提供850亿美元短期紧急贷款。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出面接管了AIG。2008年9月21日,在华尔街的投资银行接二连三地倒下后,美联储宣布:把现在只剩下最后两家投资银行,即高盛集团和摩根士丹利两家投资银行,全部改为商业银行。这样可以靠吸收存款来渡过难关了。至此,历史在2008年9月21日这一天为曾经风光无限的华尔街上的投资银行画上了一个惊人的句号,“华尔街投资银行”作为一个历史名词消失了。2008年10月3日布什政府签署了总额高达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市方案。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使美国包括通用汽车、福特汽车、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等实体经济受到很大的冲击,实体产业危在旦夕。美国金融海啸也涉及全球,影响到了全世界。 二、概括 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被称为上个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危机,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又称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次贷危机、信用危机、2008年华尔街金融危机、2008年金融崩溃、金融海啸及华尔街海啸等名称。2008年的金融危机始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由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而演化成了一场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浮现于2007年下半年,自美国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引发流动性危机,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到2008年,这场金融危机开始失控,并导致多家相当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发展,又演化成全球性的实体经济危机。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称应当是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的危机。而所谓次级按揭贷款,就是给资信条件较“次”的人的按揭贷款。次级按揭贷款是相对于给资信条件较好的人的按揭贷款而言的。相对来说,按揭贷款人没有(或缺乏足够的)收入或还款能力证明,或者其

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的主要特点与成因

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的主要特点及成因 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就相伴而生,而且每隔若干年就要爆 发一次的经济危机给整个社会生产造成严重的破坏,沉重打击了原有的生产力体系,甚至造成整个世界经济体系的瓦解和崩溃。尤其从 15 世纪开始,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 原有封闭的区域经济体被逐渐打破,各国经贸往来日益频繁,加速了世界经济体的形成,经济危机可以在这个经济体里自由地渗透和延伸,任何一个区域性的经济波动都会迅速地向整 个经济体系扩散,造成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动荡。因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也从最初的在某 一国爆发演变为在几个国家同时爆发,最后殃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世界性经济危机。 一、近代以来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历史形成 最早的经济危机可以追溯到1637 年荷兰的郁金香狂热,这是近代金融史上有史以来第 一次投资泡沫,但还没有带上典型的资本主义色彩,影响的范围有限,也不能称为世界性经 济危机。人类社会在经历长期的短缺、匮乏之后,1788 年英国棉纺织工业破天荒地出现第 一次过剩危机。这是单个部门发生的过剩危机,、对其他部门波及影响不大。但随着工厂制 度的普遍建立和机器大工业的发展,产业链条的延伸,出现过剩危机的部门越来越多。到了 l825 年,又是在英国爆发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普遍性的工业生产过剩危机,这场危机几 乎冲击了英国所有的工业部门。 随着资本主义势力在世界范围的扩大,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到了l847 年,英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开始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出现了第一次国际性经济大危机。1857 年,靠空头支票、出口信贷生存的美国进出口商首先大批破产,继之,银行纷纷倒闭。一度同纽约 争夺全国金融中心地位的费城,几乎全部银行都停止支付。随后,纽约 63 家银行中 62 家遭到挤兑而停止支付。贴现率上升至ll60%– 100%。铁路公司的股票价格跌去85%一 87%。金融危机迅速蔓延至英国,英格兰银行将贴现率提高到前所未有的10%。破产银行和有价证券共损失达 80007Y 英镑,危机造成的全部损失则高达25000– 30000 万英镑。在德国的贸易中心汉堡,曾因信贷贸易而异常繁荣的交易所一片混乱,数以百计的银行和工商企业倒闭, 贴现率提高到 l2 %。法国情况稍缓和。从1856 年到 l858 年间,破产事件12030 起,动产信用公司股票价格下跌64%,达姆斯塔特信用银行股票价格下跌一半,法兰西东方铁路公 司股价下跌三分之 _。欧洲破产公司的债务总额高达7 亿美元。这样,以英国为中心的第一 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终于更加猛烈地到来了。 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本质上是一种制度现象,是资本主义生产相对于劳动者有效需求的过剩。导致危机的最深刻根源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无法消除产生经济危机的根源,因而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经济危 机总是有规律地每隔若干年就爆发一次,并且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影响的

(完整word版)2008年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2008年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2008年美国爆发了金融危机,这场危机迅速从美国扩展到全球,美国、日本、欧盟等主要发达经济体都陷入了衰退,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速减缓,世界经济正面临着20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峻的挑战。 此次美国金融危机是由2007年8月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引起的。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从直接原因、深层原因和根源三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直接原因。美国金融危机的直接原因是新自由主义政策下金融产品过度创新以及金融市场的过度投机引起的:1、放松管制的新自由主义政策。美国解除对金融机构的管制,使得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被吸引从事投机性业务,缺乏监管的金融市场为金融泡沫的产生埋下了祸根;2、货币政策的操作不当。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货币政策长期坚持低利息率的取向,而长期的低利息率推动美国股票市场周期性地出现繁荣和泡沫;3、金融创新的过度滥用。美国的金融政策为金融产品创新提供了外部条件,在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金融衍生品的种类和规模急剧膨胀;4、养老保障体制的市场化刺激了金融产品的需求。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普遍推行削减福利开支的养老金市场化改革。家庭对增加避险和流动性金融衍生工具的需求,不仅推动了金融市场的过度繁荣,也进一步削弱了面向实体经济的投资。 (二)深层原因。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深层原因是美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长期失衡造成的结果。美国的实体经济是指制造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等,虚拟经济是指金融、保险服务业和房地产及租赁服务业。战后至今,美国GDP的内部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实体经济不断衰落,经济“虚拟化”程度不断加深,金融业的脆弱性带给了整个美国经济。 (三)根源。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推行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以及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构成了这场危机的赖以发生的制度环境。从根源上来看,美国金融危机既不仅仅是金融市场问题,也不单纯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失衡问题,更不是资本家人性贪婪的问题,而是美国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展的必然结果。 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仍然是当代美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由这一矛盾引发的生产相对过剩是经济危机的实质所在。金融资本的高度垄断与高度投机的结合,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新自由主义理论加剧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无政府状态,而虚拟经济的过度化发展,不仅造成经济结构失衡,更制造了巨大的市场风险。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产生原因 此次金融危机始发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由美国次贷危机的发展而演化成了一场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一般认为浮现于2007年下半年,自美国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引发流动性危机,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到2008年,这场金融危机开始失控,并导致多家相当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发展,又演化成全球性的实体经济危机。 何谓美国的次贷危机?它的影响为什么那么大?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称应当是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的危机。什么是次级按揭贷款?所谓次级按揭贷款,就是给资信条件较“次”的人的按揭贷款。次级按揭贷款是相对于给资信条件较好的人的按揭贷款而言的。相对来说,按揭贷款人没有(或缺乏足够的)收入或还款能力证明,或者其它负债较重,他们的资信条件较“次”,因此,这类房地产的按揭贷款,就被称之为次级按揭贷款。相对于给资信条件较好的按揭贷款人所能获得的比较优惠的利率和还款方式,次级按揭贷款人在利率和还款方式方面,通常要支付更高的利率,遵守更严格的还款方式,以控制金融机构在次级

2008年经济危机的成因,中国的影响与对策

2008 年经济危机的成因与对策 摘要: 2008 年下半年源自美国的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 主要的是国际经济的失衡,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内部爆发的次贷危机,以及由此所引发的混乱,担忧和信心丧失,是目前全球经济和金融震荡的主要根源。如何迅速遏止金融危机、迅速遏制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是世界各国的头等大事和一致行动。 关键词:经济危机次贷危机美国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内在原因 (一)次级房地产按揭贷款。 按照国际惯例,购房按揭贷款是 20%—30%的首付然后按月还本付息。但美国为了刺激房地产消费,在过去 10 年里购房实行“零首付”,半年内不用还本付息,5 年内只付息不还本,甚至允许购房者将房价增值部分再次向银行抵押贷款。这个世界上最浪漫的购房按揭贷款制度,让美国人超前消费、超能力消费,穷人都住上大房子,造就了美国经济辉煌的十年。但这辉煌背后就潜伏了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及关联的坏账隐患。 (二)房贷证券化。 出于流动性和分散风险的考虑,美国的银行金融机构将购房按揭贷款包括次 级按揭贷款打包证券化,通过投资银行卖给社会投资者。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就转 嫁到资本市场,并进一步转嫁到全社会投资者——股民、企业以及全球各种银 行和机构投资者。 (三)第三个环节,投资银行的异化。 投资银行本是金融中介,但美国的投资银行为房贷证券化交易的巨额利润所 惑而角色异化。在通过承销债券赚取中介费用的同时,大举买卖次级债券获取收益。形象地说,是从赌场的发牌者变为赌徒甚至庄家。角色的异化不仅使中介者 失去公正,也将自己拖入泥潭不能自拔。 (四)金融杠杆率过高。 金融市场要稳定,金融杠杆率一定要合理。美国金融机构片面追逐利润过度扩张,用极小比例的自有资金通过大量负债实现规模扩张,杠杆率高达 1:20—30 甚至1:40—50。在过去的 5 年里,美国金融机构以这个过高过大的杠杆率,炮制 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和虚假的繁荣。比如雷曼兄弟就用 40 亿美元自有资金,形成2000 亿美元左右的债券投资。 (五)信用违约掉期(CDS)。 美国的金融投资杠杆率能达到1:40—50,是因为CDS 制度的存在,信用保险机构为这些风险巨大的融资活动提供担保。若融资方出现资金问题,由提供保险的机构赔付。但是,在没有发生违约行为时,保险机构除了得到风险补偿外, 还可将 CDS 在市场公开出售。由此形成一个巨大的规模超过 33 万亿美元的 CDS 市场。 CDS 的出现,在规避局部风险的同时却增大金融整体风险,使分散的可 控制的违约风险向信用保险机构集中,变成高度集中的不可控制的风险。 (六)对冲基金缺乏监管。 以上五个环节相互作用,已经形成美国金融危机的源头,而“追涨杀跌”的对冲基金又加速危机的发酵爆发。美国有大量缺乏政府监管的对冲基金,当美国经济快速发展时,对冲基金大肆做多大宗商品市场,比如把石油推上 147 美元的天

(完整版)20世纪以来的金融危机及其原因

1 20世纪以来的金融危机及其原因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 因美国股票市场投机过度导致股票暴跌,引发1929~933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使得全美证券贬值总额达到840亿美元。危机期间,美国抽回了大量对德国的投资,通过资金链的传导作用,引发德国经济崩溃。受累于英国在德国的大量投资,英国也被推入了金融危机的深渊。这场危机重创了全球,使得各国生产出现严重衰退。 危机爆发的原因在于:一是贫富差距加剧了借贷消费,使得消费品市场过度膨胀发展。当借贷消费放缓并受阻时,一方面导致消费品生产减少和生产过剩,引发社会购买力不足;另一方面投资锐减,造成资本过剩。二是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看好并不反映在实体经济中,而是表现在股票市场上。银行信用助推了股市繁荣,至1929年,道琼斯指数从75点上升至最高的363点,上涨了4.84倍。股市泡沫高涨加速大量资金撤出再生产部门,转向更高回报率的证券投资领域。三是金融创新加快和金融监管不当。危机前,美国投资者只需支付10%的保证金就可以购买股票,余额由其经纪人支付,增大了整个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金融监管部门没有对危机期间的银行倒闭采取干预措施,使得银行业出现倒闭—挤兑—倒闭的恶性循环。美国金融监管部门对有问题的金融机构救助迟缓助推了这次危机的蔓延。 1982~1983年的拉美债务危机 20世纪60年代,许多拉美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国内经济,举借了大量外债。但由于资金使用、制度约束等多方面因素限制,债务资金并没有提高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反而造成了还本付息的困难。1982年8 月,墨西哥政府宣布无力偿还到期的外债本息,请求国外银行准许延期,遭到拒绝后,墨西哥政府宣布无限期关闭外汇市场的汇兑业务,暂停偿付外债等措施,引发市场恐慌,爆发了债务危机。随后,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等拉美国家也相继因债务问题陷入危机。 危机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两次石油危机推高了国际油价,拉美国家对石油进口依赖性很强,而石油价格的上涨又会增加这些国家的通货膨胀水平。二是拉美国家私人银行贷款增速很快,超过了政府和金融机构贷款的增速;短期和长期贷款结构不合理,短期贷款比重增长迅猛,而中长期贷款比重大幅下降;此外,贷款利率大多采用固定利率,增大了利率风险。三是因为国际金融市场风险压力增大,国际信贷紧缩,美国实行高利率,加重了拉美国家的债务负担。 1987~1992年美国储贷危机 20 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房屋市场价格得到了逐步修正,同时,美联储加息造成了银行贷款违约率持续攀升,引发了对美国经济影响深远的储贷危机。储贷银行本质上是通过赚取存贷利率差进行运营的,但是由于美国80年代初期升息步伐加快,投资者纷纷将定期存款转投到货币基金中,增大了银行资金压力。而银行又面临着短期市场利率持续走高,长期贷款利率不变的利率错配状况。80年代美国还允许储贷机构开展商业贷款和消费性贷款业务,增加其获利能力,同时放松了对房贷授信条件以及风险管理控制,储贷银行还开展了投资不动产等活动,增大了储贷银行的经营风险。 导致储贷危机爆发的原因主要有:一是20世纪30 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后,

第十七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教案

第十七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同学们了解这次经济危机的原因、表现、特点及影响,并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是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3、通过经济危机影响的分析,使同学们认识到及时调整经济发展的政策的严重性; 4、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学会从根本上分析问题所在。 二、重点难点 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特征 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三、教学构思 第六单元主要介绍《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是本课《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对策之一和影响结果。该课是理解这一单元的基础。 课文分三个部分,首先讲述1929~1933年美国经济大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即贫富差距过大、股票投机过度、信贷消费过度膨胀,从而推导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接着概括叙述这次危机的特点:即波及范围广泛、持续时间长、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破坏巨大。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使世界局势变得动荡不安;然后叙述美国胡佛政府对待危机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得局势进一步恶化。由其“失败”导出“罗斯福新政”的实施,使两课紧密结合。 四、过程设计 A、【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法:1929年的冬天,在美国,一个穿着单衣的小女孩蜷缩在屋子的角落里。屋外,寒冷的北风呼啸着。“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小女孩在瑟瑟发抖。她妈妈叹了口气,说:“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而且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妈妈,爸爸为什么会失业呢?”“因为煤太多。”这是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一个煤矿工人家的场景。同学们根据这个故事并结合我展示的两张图片(图片:1929年农场主销毁“过剩”的牛奶以及图片等待领取救济食品的人群),思考一下,当时的美国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B、【讲授新课】: (一)、经济危机的爆发:虚假“繁荣”的幻灭 1、美国20世纪20年代的繁荣的表现:一战后,美国由战前的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汽车工业、电器业和建筑业等工业部门显示出蓬勃生机。商品丰富、物资充足,一派“繁荣”景象。 2、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经济危机为什么会爆发呢?爆发危机前的美国到底怎样呢? (1)危机前的美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出现持续繁荣(P98) 师:那么,美国经济持续繁荣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横财,扩张了经济实力,为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技术革命是繁荣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因;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师:20年代美国经济虽出现繁荣景象,但经济繁荣的背后又潜伏着严重的危机,最终引发了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929年10月24日被称为“黑色星期四”,这一天纽约证券市场在经历了几次小小的预震后出现了坍塌,几十种主要股票价格狂跌,绝望的人们疯狂地抛售,当天就有1 289万股易手。崩溃的高潮终于在10月29日来到了:大批的股票涌到市场上来,不计价格地抛售,这一天疯狂交易以1 641万股的最高纪录收盘。从美国纽约

08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08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 马克思曾经指出:“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后原因,总是人屋是生活必需品,是每个人都需要的,但是遗憾的是普通劳民大众的贫困和他们的受限制的消费,但与此相反,资本主动者工资太低,很多人买不起。据美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义生产的冲动,却是不顾一切的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明,68%以上的美国百姓必须借助抵押贷款才能购买房屋, 的绝对的消费才是生产力的限制。”这句话是对此次国际金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由于房屋是生活必需品,它的价格有 融危机根源的最经典最透彻的揭示。不断上涨的内在趋势,能够给生产者带来高额利润,所以受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再生产理论揭示了社会再生产的核贪婪、高额利润和剩余价值规律支配下的资本家不断地生产 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的房子,想卖给老百姓,但是老百姓买不起。这就是生产相对 问题,这个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通俗来说就是要卖东西的人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卖得出去,要买东西的人买得回来。只有这样,整个社会经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从根源上看是生产相对过剩和有效 需求不足导致的,但却表现为生产相对过剩和虚拟需求过旺。在人们买不起房子而资本家又想把房子卖给人们赚取高额利润的时候,资本家发明了贷款买房、提前消费、“寅吃卯粮”。在贪婪的驱使下,进而又向信用状况不好、还款没有足够保障的人们提供次级住房抵押贷款,使得人们对房屋的虚假需求大大提高,但这种需求是虚拟的。这种行为只会将现在的矛盾转嫁到将来,终有一日会爆发。正如列宁所说:“过程的复杂性和事物本质的被掩盖可以推迟死亡但不能逃避死亡。”在现代社会,实体经济中的生产相对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矛盾的尖锐化,通常首先表现在金融市场上,形成金融危机。正如马克思所说:“危机最初不是在和消费者有关的零售商业中暴露和爆发的,而是在批发商业和向它提供货币资本的银行中暴露和爆发的。”这次经济危机首先就表现为金融机构的金融危机。虽然矛盾无时无处不在,甚至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生产相对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也是一种常态,但当这一矛盾相当突出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爆发金融危机,当金融危机影响到实体经济层面的时候就演变成经济危机。所以我们说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源是生产相对过剩和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 二、主要原因 ———单一的国际货币体系和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1.单一的国际货币体系是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原 因追溯历史,大约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经济实力超过了所有国家,成为经济发展最快、科技进步水平最高、由巨大垄断资本集团支撑和操纵的强国。两次世界大战除了珍珠港事件以外,其本土未遭受损失,反而大发横财。二战后,其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50%,等于其他一切国家的总和,1944年7月的布雷顿森林会议,确立了美元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从此,世界各国几乎都以美元为结算标准进行贸易,美元几乎在全世界所有国家中流通,并作为外汇被各国储备。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0年7月的报告显示:2010年第一季度,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额占到61.54%,而2001年第三季度曾达到过73%。1971年尼克松政府停止美元兑换黄金之后,美国开始任意印发作为国际货币结算与储备手段的美元纸币,以此作为弥补贸易赤字和财政赤字的手段。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其发行几乎不受约束。因此,持续的经常账户逆差往往导致美元的超量发行。从1913年到2008年长达95年间,美国基础货币发行量为7000亿美元。而2008年10月以来仅几个月时间,增发的基础货币竟然超过此数量。美联储创造了历史上最

现代金融危机的成因和应对策略

现代金融危机的成因和应对策略 随着经济金融化日益加深,现代金融危机以多种形式出现,甚至会波及整个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体系,导致经济危机。所以,要从国际和国内不同角度探寻金融危机的成因,并采取相应的策略应对金融危机,对经济思维进行创新,重构国际货币体系。 金融危机不是新生事物,自十七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发生了九次波及范围巨大、影响深远的金融危机。主要有:1637年荷兰郁金香危机、1720年英国南海泡沫事件、1837年美国金融恐慌、1907年美国银行业危机、1929年美国股市大崩盘、1987年席卷全球股市的黑色星期一、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7年至2010年美国次贷危机及全球金融危机。现代经济与金融相互渗透,密不可分。在经济体系和经济活动中,金融无时无处不在,被称为“经济金融化”。银行、保险、股市、汇市等在运营过程中不断累积风险,而金融创新、经济金融化又将各类金融风险叠加、放大,一旦出现局部动荡,就很容易引发连锁反应,出现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 一、金融危机的涵义 金融危机指的是金融资产、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的危机,具体表现为资本外逃、股市暴跌、偿债困难、正常银行信用关系遭到破坏、

金融机构倒闭或濒临倒闭。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次贷危机等类型,并且金融危机越来越以混合形式呈现出来。 金融危机爆发之际,往往正值经济持续多年高速增长时期,国内普遍过度投资,信贷快速增长,金融资产价格快速上涨,外部资金大量流入。而一旦爆发金融危机,整个经济社会就会遭受重创。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剧增,货币币值出现较大幅度的贬值,区域内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规模缩减,经济增长减缓甚至出现停滞、倒退。人们对未来的经济预期更加悲观,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有时甚至伴随着社会动荡。 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首先是二者有区别。“金融”是以货币和资本为核心,与“消费”和“生产”相对应。“经济”的内涵显然比“金融”更广泛,它包括“消费”、“生产”和“金融”等一切与人们的需求和供给相关的活动。金融危机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是一种过程危机,而经济危机则是一种结果危机。其次,金融危机与经济危机又有联系。从历史上看,在发生经济危机之前,通常先出现一波金融危机。其主要原因在于,生产、消费与货币、资本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任何一个阶段出现矛盾,都足以导致货币资本运动的中止,从而出现直接的货币信用危机,也就是金融危机。当这种矛盾在较多的生产领域出现时,生产过程就会因投入不足而无法继续,从而造成产出的严重下

全球经济危机时间表

第一次经济危机 1788-1789 第二次经济危机1792-1794,物件下降,破产增加,1793英国对法国宣战,对欧洲的出口大幅下降,物价急跌。 第三次经济危机1797-1798,始于英国农业欠收,工业品需求下降。 第四次经济危机1810-1814,英国农业再度欠收,物价下跌,1811美英宣战,美国对英国禁运。 第五次经济危机1816-1817,英国破产事件。 第六次经济危机1819-1822,消费品减少三分之一,英国破产超过第五次高点。 第七次经济危机1825-1826,物价下跌,纺织品设备开工率下降一半。 第八次经济危机1837-1843,银行业的收缩,美国经济机制极度缺失,工业生产品需求萎缩。 第九次经济危机1847-1850,始于铁路危机,波及英法美,造成工业危机。 第十次经济危机1857-1858,始于棉产品上涨,靠空头支票的进口商大量破产,银行破产,波及到其他工业。 第十一次经济危机1867-1868,铁路建设,造船业等工业生产下降缩小工业的需求,粮食再次欠收。 第十二次经济危机1873-1879,首次由于金融引发,维也纳股票交易所的铁路股票大跌,美国最具实力的银行因投资铁路破产,引发后面引发重工业危机,轻工业受波及较小。 第十三次经济危机1882-1883,美国铁路建设退潮,加深英国危机,重工业下降,银行,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 第十四次经济危机1890-1893,德国股市暴跌,此后股价联系两年下跌,破产事件严重,铁路建筑缩减一半以上,粮食欠收。 第十五次经济危机1900-1903,始于1899年俄罗斯金融危机,波及到工业。随后法,德,比利时,英,美跟进,同期日本爆发经济危机。 第十六次经济危机1907-1908,美国信贷机构大量破产,失业率下降,波及重工业生产及周期行行业。 第十七次经济危机1929-1933,始于美国,美国工业生产急剧下降,证券市场暴跌,失业率大增,波及英国,从而使英国宣布放弃金本位。 第十八次经济危机1948-1949,美国短暂繁荣后爆发,失业率大增,工业指数下降。主要由于战后重建国际国内市场缩小引发。 第十九次经济危机1972-1974,又称第一次石油危机,油价暴涨造成美国滞胀,标普下跌百分之四十,日经百分之二十九。蔓延全球,主要国家生产停滞或者缓慢,通货膨胀,日本紧缩金融政策,导致经济滞涨。 第二十次经济危机1979-1982,第二次石油危机,国际油价飙涨,高物价,高通胀引发英国危机,随后波及至欧美及日本。失业率,企业倒闭率创战后新低。同期南美债务危机。 第二十一次经济危机1990-1992,第三次石油危机,海湾战争,美国开始,随后发展到加拿大,日本,欧洲与澳大利亚,同期,日本经济崩溃。 第二十一次经济危机1997-1998,亚洲金融危机。始于泰铢贬值,美国支撑索罗斯及其财团发动针对中国的金融战争,最终终结于中国香港。 第二十二次经济危机2008至今,始于美国次贷危机,伴随出现的欧洲债务危机,造成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到目前仍旧无缓解的迹象。

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什么

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什么?如何认识当今全球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这个词是源自西方,这个词诞生也不过几百年的时间,之前中国以及世界几千年的历史上,这个词一直没有出现,而在西方在文艺复兴,宗教革命,特别是工业革命,机器生产开始逐渐代替人手工劳动的时候,经济危机出现了,大批的人失业,物价飞涨,生产停滞,企业破产,债务纠纷等等。看经济危机的原因,需要分析经济危机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这个时期与以前的时期有什么差别,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技术水平,组织形式,政权类型等等有什么不同。 经济危机的根源就在于工业社会(实体经济的多性)的发展之后,导致经济运行对虚拟经济越来越依赖的情况下,经济运行的权利主体还在西方的权力分散的基础之上情况下,就会出现经济危机,用马克思的话就是说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导致经济危机的产生。所以西方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之后,出现了垄断资本主义,加上虚拟经济层面的金融资本的出现,就出现了垄断金融资本。这些资本主导了美国经济的运行,其他发达国家也出现了类似的垄断金融资本来完成本国经济的整合与调整,协调经济的有序运行,这样在资本主义金融帝国主义阶段之后,经济危机发生的频率大大的减少了,这要感谢技术的进步导致的资本整合经济能力增强的结果。 经济活动是围绕着人的生产力水平以及人的生活需要,以及分配和交换的公平性原则而展开的,只有经济活动符合公平原则,满足了提高人的生产力水平以及满足人的生活需要的情况下,经济运行才能持续,经济活动创造的是实物或者是服务西方社会在政府没有能力组织经济活动满足人民经济需要的情况下,贵族,商人等等大量通货的持有者组织一些经济活动,可是商人不具备国家政权的一个很重要的行政职能,因为国家的行政职能能够具备完成经济组织产品生产的功能,商人往往与政权结合,通过某些行政手段帮助其完成生产的组织活动。这样西方社会权力分散的结果,导致了在经济领域,私人资本的出现,私人资本不具备行政手段组织生产的职能,所以他们需要积累大量的通货来交换获得别人手中的资源,这样他才能通过获得的资源来组织生产,并把产品卖出去,获得更多的通货。这里就需要一个资源原始积累的问题,他们获得别的的资源往往也不是堂堂正正,正大光明的,这就是马克思说的他们的毛孔里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经济危机的根源一是:虚拟层面在人与人之间配制的不均衡。因为社会分工的精细化,大多数人都不是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而只是生产的某个环节,而且生产的产品也不是直接进入某些人的腰包,而是进入一个统一的交换平台—市场,每一个凭借自己在虚拟经济层面获得的通货来到市场上交换获得自己需要的商品,通货通过产品交换又进入了资本家的腰包,经济得以运行的前提就是这个循环的资金流能够持续下去而不断裂,但是因为资本原始积累的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在财富的分配中占有很大的主动权,当过多的财富进入资本家腰包,而劳动者却获得很少的财富时,这样资金流在消费者购买产品完成资金回流这个环节就会发生断裂,经济危机就发生了。这种情况下,环节经济危机相对容易,因为资金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分配不均造成的,所以只要减少贫富差距,提高工人工资,扩大内需就可以缓解经济危机,不过这需要资本家吐血。而且这种经济危机不容易对经济活动造成大的破坏,表现也可能仅仅就是劳动者劳动积极性不高,社会产品生产减少,工人罢工,如果工人因为吃不上饭而罢工,这样的罢工是肯定会成功的,因为这种情况下罢工的激烈程度是很高的,资本家承受不了.另一种情况的经济危机的破坏性相对较大,就是虚拟经济层面的资金在经济的各个环节的投入不均衡造成的经济链的断裂,这样的情况下,经济危机对经济的打击是剧烈。例如众多的资本家为了赢得市场,在生产环节投入大量资金,购置了大量的厂房,设备,

世界历次金融危机爆发原因及其应对措施简述

世界历次金融危机爆发原因及其应对措施 几千年前,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一种对人类生产经营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的物品—货币,伴随着人类历史的不断推进,其对人类的影响意义也日趋明显。为了满足人类日益扩大的生产经营需求,信用也应运而生,它为人类的社会发展起着推泼助澜的作用。当货币与信用运动相互影响,并密不可分的结合到一起的时候,“金融”便出现在了人类的生活中,发展着。然而金融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中间在各个国家,地区都发生过很多次的金融风波。起初,由于受到交通工具和生产技术的限制,人类的金融贸易活动通常还无法突破国界,一国的危机也只是威胁着本国的经济。但这一状况在此后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内迅速得以改观。发生在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和18世纪的工业革命大大缩短了人们之间原有的时空距离。跨国性质的贸易交往、债权债务清算以及资本转移等活动不仅演绎出了最初始形态的国际金融现象,而且从一开始就包涵着有关国际金融纷争与协调的跌宕起伏。此后,随着人类社会分工网络的扩展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国际金融协作尽管长时间内都处在较低层次,但总体进程则不断呈现出加速趋势。自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至今,国际货币金融秩序进入了“无制度” 时代。美元等各主要国际性货币的汇率经常出现巨幅波动,便捷的电子化交易系统使得规模庞大的国际游资形同“幽灵”、在全球范围内“四处游荡”,不同国家金融市场之间的“传染效应”越来越明显,金融危机爆发的频率和破坏性急剧攀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金融领域的利益冲突日渐明显。 1.1637年郁金香危机 提起郁金香,许多人立刻就会想到被誉为“鲜花之国”的荷兰。法国作家大仲马曾用优美的笔调-“艳丽得让人睁不开眼睛,完美得让人透不过气来”,为郁金香增添了一层传奇而又浪漫的色彩。郁金香的历史是从一位名叫克卢修斯的园艺家开始的。1554年,奥地利一位大使在奥斯曼帝国的宫廷花园里初识了高贵的郁金香并将种子带回维也纳,送给他的好友植物学家克卢修斯。后来其到荷兰任教,将郁金香种子也带到了荷兰,第二年春天,荷兰的第一朵郁金香含苞待放了。一时间,高雅脱俗的郁金香成了莱顿上层社会谈论的焦点,许多王公伯爵开始陆续登门拜访,希望能得到一株郁金香。但他们的要求都遭到了克卢修斯的拒绝。在此情况下,几位想借机发财的荷兰人就采用了偷的方式。克卢修斯一气之下,从此不再培育郁金香。由于郁金香被引种到欧洲的时间很短,数量有限,价格昂贵,很快成为了一种昭示社会地位的手段。而当时的荷兰堪称当时最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掌握着世界海上霸权,首都阿姆斯特丹是世界贸易和金融中心,1608年,世界上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证券交易所即诞生于此。荷兰人大胆地冒险精神为他们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同时造就了他们投机的温床。机敏的投机商开始大量囤积郁金香球茎以待价格上涨,在舆论的鼓吹之下,人们开始竞相抢购郁金香球茎。从1634年开始,荷兰百业荒废,全国上下都开始为郁金香疯狂,人们。与此同时,欧洲各国的投机商也纷纷云集荷兰,参与这一投机狂潮。1636年的寒冬,人们不仅买卖已收获的郁金香球茎,而且还提前买卖1637年将要收获的球茎。球茎的期货市场就这样诞生了,这又进一步加剧了郁金香的投机。由于刚刚形成的期货市场没有明确的规则,,使得商人们有可能在期货市场上翻云覆雨,买空卖空,这更使得已经被“吹”得很大的郁金香泡沫,在短时间内迅速膨胀。出乎人们意料的是,交易在非常顺利地进行着,谁也不知为什么,市场突然就这么崩溃了。一时间,卖方的大量抛售,使得市场陷入了恐慌状态,人们开始大量抛售股票,股价一落千丈。很快,法庭就淹没在郁金香的官司之中。几乎是在一夜之间,不知有多少人成为不名分文的穷光蛋。荷兰全国的经济陷入了一片混乱,荷兰由一个强盛的殖民帝国走向衰落的步伐从此加快了,欧洲繁荣的中心也开始向英吉利海峡彼岸转移。 二:应对措施1637年4月27日,荷兰政府决定终止所有合同,禁止投机式的郁金香交易。政府对郁金香事件采取的手段是先从交易空间上制约,运用经济杠杆来调节价格;之后再用法律来堵漏,整个过程自然流畅,合乎经济规律。美中不足的是,政府采取措施的时间太晚了,以致有太多人牵涉进去,遭受了巨大损失。 2.1719密西西比泡沫 一:危机爆发的背景及其原因 1719年的法国,好战的路易十四,建立了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常备军,对外推行侵略政策,发动参与了一系列战争。导致法国国库空虚,政府债台高筑。法国的财政窘困、国债资金融通问题急需有人来出谋划策,而此时,约翰·劳因为主张发行纸币,以保证提供足够的通货来支持国家的经济运营,与当时的经济主导趋向和法国政府的理念不谋而合,很快就被政府重用。约翰通过建立可以发行可以用来缴税纸币的私人银行,垄断了烟草销售,还独揽改铸金币、银币的权力。1718年银行被国有化后,仍由其担任主管。加上约翰被给予各种贸易特许权,且公司股票可以用国库券以面值购买,投机狂潮慢慢席卷法兰西,法国也进一步扩大了与外国的贸易。借助法国公众的普遍热情,约翰·劳决定运用皇家银行的纸币发行能力和密西西比公司的股票实力实践其刺激经济和为摄政王解除政府国债负担的设想。约翰·劳首先向人们展示了异常辉煌的公司前景,接着密西西比公司通过发行股票来补偿国债。股票一上市就被抢售一空,股票价格涨了又涨。不仅用以偿还国债的纸币又流回股市,而且为配合股票投机对货币的需求,皇家银行又发行大量的纸币。1720年初,由于约翰·劳拒绝了以为亲王的要求后,用纸币兑换硬币的历史开始了,股票投机者预见股票价格不可能永远攀升,纷纷兑换硬币并运往国外。时间一长国内的流通硬币到了极度匮乏的境地。为了控制硬币的出逃,政府开始采取各种措施。这些措施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股民信心,密西西比股价开始出现暴跌。为了重新树立公众对密西西比公司的信心,政府使尽了浑身解数,为了维持弗尔的股价,约翰·劳大量发行纸币,使得一个多月内货币流通量增加了一倍多,而全国的硬币加起来还不到这个数目的一半。货币大量增发后,必然会引发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的上升直接动摇了民众的信心,人们纷纷涌向银行,想要把股票换为黄金。终于约翰·劳控制不了局面了,不得不宣布股票贬值,银行则停止兑付硬币业务,股价继续大跌,昔日的经济繁荣泡沫彻底破灭。后来,约翰·劳逃离法国,1729年在威尼斯于贫病交加中死去。法国经济也由此陷入萧条,经济和金融处于混乱状态,多年之后还难以复苏。 应对措施 政府为了重新树立公众对密西西比公司的信心,政府召集大量的年轻工人,佯装让他们去国外新发现的金矿工作,大批的队伍在街上走过,试图借此来鼓舞人们的信心,但却收效甚微。 3.1720年南海泡沫 1711年,英国政府为了向南美洲进行贸易扩张,而专门成立了一家公司——南海公司,公司因拥有大量的英国国债。1720年南海公司向英国政府提出,它打算利用发行股票的方法来减缓国债的压力,愿意向英国政府支付750万英镑来换取管理英国国债的特权,作为第二大国债债权人的英国银行也试着获取这个特权。南海公司不断向媒体媒体透露各种对公司有利的消息,人们争先恐后抢购南海公司发行的股票证,给南海公司送来了公司几百万镑的起家资本。并且通过贿赂,国会同意给予南海公司经营国债的法案,使得公司股价飙升。为了取得现金,融通债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