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08中科院有机化学真题题

2008中科院有机化学真题题

2008中科院有机化学真题题
2008中科院有机化学真题题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8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有机化学

一.综合简答及选择题。(单选)

1.吡啶与NaNH2在液氨中的反应生成2-氨基吡啶,反应历程属于()(A)吡啶负离子历程(B)吡啶炔历程(C)吡啶正离子历程(D)自由基历程

2.下列反应中,哪一个涉及到碳正离子中间体()

(A)(B)

(C)

(D)

(E)

3.下列碳正离子中最稳定的是()

(A)+CH2CH2CH3(B)+CH2CH2COOH (C)+CH2COOH (D)+CH2NO2

4.下列化合物与稀碱溶液进行SN2反应速度最慢的化合物为()

(A)(CH3)3CCH2Br (B)(CH3)2CHCH2CH2Br (C)CH3CHClCH2CH3

(D)CH3CHBrCH2CH3

5.写出下列常用试剂的结构式:

(A)DMSO (B)DMF (C)THF (D)NBS

6.下列化合物中亲核性最强的化合物为( )

(A)(B)t-C4H9Li (C)n-C4H9Li (D)LiN(i-C3H7)2

7.下列化合物哪一个能用来制备Grignard试剂()

(A)BrCH2CH2CH2CH2OH (B)HC≡CCH2CH2CH2Cl (C)

(D)BrCH2COOH

8.下列各组化合物进行氧化时,哪一组第一个化合物释放的能量比第二个化合物明显多()

(A)

(B)

(C)

9.下列哪一组最难进行Diels-Alder反应()

(A)

(B)

(C)

(D)

10.下列化合物哪个不可能有光学异构体存在()

(A)(B)(C)

(D)

11.实现下面转化应采取的试剂为()

(A)OsO4,H2O

(B)H2SO4,H2O

(C) 1)B2H6 2)H2O2,OH-

(D) H2O,H3PO4

12.在国计民生中广泛应用的三大合成材料是()、()、()。二.完成下列反应。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合成以下化合物并注意其立体化学、反应条件和试剂比例(允许应用3个碳原子以下的有机化合物作为辅助原料)

1.

2.从合适的芳香二醇类及3-戊醇(MeCH2CH(OH)CH2Me)出发,合成下列化合物:

3.

4.

5.从环戊二烯和Cl2CHCOCl出发,利用其他常规有机原料或催化剂及温和的反应条件合成下列化合物:

注意:DIBAL-H(二异丁基氢化铝)可以还原内酯(-OC=O)为不开环的-O-CH(OH),请参考使用

四、试为下述反应建议合理的、可能的、分步的反应机理,有立体化学及稳定构象必须说明

1.

2.

3.

4.

五、推测下列化合物的结构

1.有环状化合物A(C11H16O2)的IR谱在1714cm-1有强吸收,其它波谱信息如下:1HNMR谱δ(ppm):6.95(t,1H),~3.16(m,1H),

2.59(dd,1H),2.32~2.21(m,3H),2.27(s,3H),2.16(s,3H),1.65~1.52(m,4H)

13CNMR谱δ(ppm):208.6,199.1,142.9,142.3,47.8,29.9,27.9,26.4,26.3,25.8,17.2

请利用相关信息推断化合物A的结构。

2.异构体A和B,分子式为C8H10,IR谱中A和B在1600和1475cm-1处都有吸收峰,1HNMR谱中氢核的化学位移(ppm)为A:2.2(6H,单峰),6.9(4H,单峰),B:1.2(3H,三重峰),2.4(2H,四重峰),7.1(5H,宽单峰)。试推测A、B的结构式。

3.某未知化合物质谱图中主要离子的质荷比和相对丰度为:m/z 134(分子离子峰,18﹪),105(100﹪),77(42﹪),51(17﹪)。其红外谱图在以下区域显示较强吸收峰:3102、3087、3062、3030、1688、1598、1583、1460、1449、1353、1221、952、746、691cm-1。试推导该化合物的结构。

4.一水溶性并有光学活性的化合物A(C4H8O4)能还原菲林(Fehling)溶液,同乙酰氯成三醋酸酯。A与乙醇-HCl反应得到两个光学异构体B和C(C6H12O4)的混合物。B用过碘酸氧化得一光学活性产物D(C6H10O4),而C用同样方法得E,D与E是对映体。A用HNO3氧化得一光学活性的二元酸F(C4H6O6),求A、B、C、D、E、F的结构。

运动生物化学习题

《运动生物化学》习题集 绪论 一.名词解释运动生物化学是生物化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用生物化学的理论及方法 研究人体运动时体内的化学变化即物质代谢及其调节的特点与规律 研究运动引起体内分子水平适应性变化及其机理的一门学科。 二.是非判断题 1、人体的化学组成是相对稳定的,在运动的影响下,一般不发生相应的变化。(错) 2、运动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化学组成的一门学科。(错) 3、1937年Krebs提出了三羧酸循环的代谢理论。(对) 4、《运动生物化学的起源》是运动生物化学的首本专著。(错) 三.填空题 1、运动时人体内三个主要的供能系统是___、___、____。 2、运动生物化学的首本专著是____。 3、运动生物化学的研究任务是____。 1、磷酸原系统、糖酵解系统、有氧代谢系统 2、《运动生物化学概论》 3、揭示运动人体变化的本质、评定和监控运动人体的机能、科学地指导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 四.单项选择题 1. 运动生物化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年代是()。 A. 1955年 B. 1968年 C. 1966年 D. 1979年 2. 运动生物化学是从下列那种学科发展起来的()。 A. 细胞学 B. 遗传学 C. 生物化学 D. 化学 3. 运动生物化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 A. 研究运动对机体组成的影响 B. 阐明激素作用机制 C. 研究物质的代谢 D. 营养的补充 4. 运动生物化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 人体 B. 植物体 C. 生物体 D. 微生物 1、A 2、C 3、A 4、A 五.问答题 1.运动生物化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 1 揭示运动人体变化的本质 2 评定和监控运动人体的机能 3 科学地指导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 第一章物质代谢与运动概述 一.名词解释

有机化学练习题以及答案51613

有机化学各章习题及答案第一章绪论 1. 在下列化合物中,偶极矩最大的是( ) A. CH3CH2CI B. H 2C=CHCI C. HC /Cl D CH 3CH=CHCH 3 2. 根据当代的观点,有机物应该是( ) B. 来自于自然界的化合物 A. 来自动植物的化合 物 C. 人工合成的化合物 D. 含碳的化合物 3. 1828 年维勒( F. Wohler )合成尿素时,他用的是( ) A.碳酸铵 B.醋酸铵 C. 氰酸铵 D. 草酸铵 4. 有机物的结构特点之一就是多数有机物都以( ) A.配价键结合 B.共价键结合 C.离子键结合 D.氢键结合 5. 根椐元素化合价,下列分子式正确的是 A. C6H13 B. C5H9Cl2 C. C8H16O D. C 7H15O 6. 下列共价键中极性最强的是( ) A. H-C B. C-O C. H-O D. C-N 7. 下列溶剂中极性最强的是( ) A. C2H5OC2H5 B. CCl4 C. C6H6 D. CH 3CH2OH 8. 下列溶剂中最难溶解离子型化合物的是 A. H 2O B. CH 3OH C. CHCl 3 D. C 8H18 9. 下列溶剂中最易溶解离子型化合物的是( ) A.庚烷B. 石油醚C. 水D. 苯 10. 通常有机物分子中发生化学反应的主要结构部位是 A. 键 B. 氢键 C. 所有碳原子 D. 官能团(功能基) 第二章烷烃 1. 在烷烃的自由基取代反应中,不同类型的氢被取代活性最大的是( )

A.—级 B.二级 C.三级 D.那个都不是 2. 氟、氯、溴三种不同的卤素在同种条件下,与某种烷烃发生自由基取代时,对不同氢选择性最高的是 A. 氟 B. 氯 C. 溴 D. 3. 在自由基反应中化学键发生( ) A. 异裂 B. 均裂 C. 不断裂 D. 既不是异裂也不是均裂 4. 下列烷烃沸点最低的是( ) A. 正己烷 B. 2,3- 二甲基戊烷 C. 3- 甲基戊烷 D. 2,3- 二甲基丁烷 5. 在具有同碳原子数的烷烃构造异构体中,最稳定的是( ) 的异构体( ) A. 支链较多 B. 支链较少 C. 无支链 6. 引起烷烃构象异构的原因是( ) A. 分子中的双键旋转受阻 B. 分子中的单双键共轭 C. 分子中有双键 D. 分子中的两个碳原子围绕C-C 单键作相对旋转 7. 将下列化合物绕C-C 键旋转时哪一个化合物需要克服的能垒最大( ) A. CH 2ClCH 2Br B. CH 2ClCH 2I C. CH 2ClCH 2Cl D. CH 2ICH2I 8. ClCH 2CH2Br 中最稳定的构象是( ) A. 顺交叉式 B. 部分重叠式 C. 全重叠式 D. 反交叉式 9. 假定甲基自由基为平面构型时,其未成对电子处在什么轨道 A. 1s B. 2s C. sp 2 D. 2p 10. 下列游离基中相对最不稳定的是 A. (CH 3)3C. B. CH 2=CHCH C. CH 3. D. CH 3CH2. 11. 构象异构是属于( ) A. 结构异构 B. 碳链异构 C. 互变异构 D. 立体异构 12. 下列烃的命名哪个是正确的? A、乙基丙烷 B. 2- 甲基-3- 乙基丁烷

【高考生物】运动生物化学考题(A卷)

(生物科技行业)运动生物化学考题(A卷)

运动生物化学考题(A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电子传递链(呼吸链) 2.底物水平磷酸化(胞液) 3.糖酵解作用 4.酮体 5.氨基酸代谢库 6.运动性疲劳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运动生物化学是生物化学的分支,是研究时体内的化学变化即及其调节的特点与规律,研究运动引起体内变化及其的一门学科。是从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体育科学和生物化学及生理学的结合。 2.据化学组成,酶可以分为:类和类,在结合蛋白酶类中的蛋白质部分称之为,非蛋白质部分称为(或辅助因子)。 3.人体各种运动中所需要的能量分别由三种不同的能源系统供给。即、、。 4.生物氧化中水的生成是通过电子呼吸链进行的,在呼吸链上有两条呼吸链,一条为:NADH 氧化呼吸链,一分子NADH进入呼吸链后可产生分子的ATP;另一条为FADH2氧化呼吸

链,一分子FADH2进入呼吸链后可产生分子ATP。 在肝脏,每分子甘油氧化生成乳酸时,释放能量可合成ATP;如果完全氧化生成CO2和H2O时,则释放出的能量可合成ATP。 5.正常人血氨浓度一般不超过μmol/L。 评价运动时体内蛋白质分解代谢的常用指标是尿素氮;尿中。 血尿素在安静正常值为毫摩尔/升 6.运动强度的生化指标有、、;运动负荷量的生化评定指标主要有:、、、。 三、辨析题:(判断正误,如果表述错误,请将正确的表述论述出来。每题判断正误2分,论述2分,共16分) 1.安静时,运动员血清酶活性处于正常范围水平或正常水平的高限;运动后或次日晨血清酶活性升高;血清中酶浓度升高多少与运动持续时间、强度和训练水平有关。运动员安静时血清升高是细胞机能下降的一种表现,属于病理性变化。 2.底物水平磷酸化与氧化磷酸化都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 3.所有的氨基酸都可以参与转氨基作用。 4.脂肪分子中则仅甘油部分可经糖异生作用转换为糖。脂肪酸不能转化为糖。

中科院2007考研《有机化学》真题(含详细解答)

中科院2007年有机化学试题 一、综合简答及选择题(28分) 1.分子内氢键对红外光谱的影响是:(2分) A 多数不确定 C 一般向高波数方向移动 D 变化不大 2.以下化合物哪一些很难存在?哪一些不稳定?哪一些能稳定存在?( 2.5分) H H H H A B C D E 解:B 很难存在;A 、D 不稳定;C 和E 可以稳定存在。 3.在合成酚醚时为何可用酚(pK a ~10)的NaOH 水溶液而不需用酚钠及无水条件,而合成脂肪族醚时要用醇钠及无水条件?(4分) 解:酚的酸性比水强,因此酚钠可以稳定存在;而醇的酸性比水弱(pK a ~17)醇钠在水中要被分解。 4 2分) A 麦芽糖 C 木糖 D 乳糖 5.下面的反应机理对吗?如不对请用箭头改正过来。(2分) 解: 改正尖括号内。 N N O 6.下面两个瞬态中间体,哪个在能量上更稳定一些?(2分) (A) (B) N N O O O N O O O H 2

解:A 更稳定,因为它有三个吸电子基。 7.试比较下列化合物进行S N 1反应时的反应速度大小(3 A 3-甲基-1-溴戊烷 B 2-甲基-2-溴戊烷 C 2-甲基-3-溴戊烷 8.有机化合物的核磁共振化学位移的真实值(v )不同于相对值(δ),以下对v 的描述哪一个是对的?(2分) D 化学位移依赖于磁场,磁场越大,位移越小 9.对映体过量(e.e )等于零的含义是:(2分) A 肯定不含手性化合物 B 没有左旋化合物 D 没有右旋化合物 10.下列化合物哪一些有芳香性?(2.5A B C D E N N CH 33 Ph Ph CH 2 CH 2 N S N H N R R O 11.命名下列化合物(有立体构型的需要注明)(4分) Me O 2N Cl 2CH 3 3- 硝基-5-氯甲基环己烷(S )-2-氯-2-溴丁烷 CH 2COOH I 3,6-二甲基-8-乙基十一烷 3-羟基-5-碘苯乙酸 二、写出下列反应的主要有机产物或所需之原料、试剂(如有立体化学问 题请特别注明)(37分) 1.(2') +B O O CHO * 可能属于手性硼烷诱导的手性加成。

生物科技行业运动生物化学考题A卷

生物科技行业运动生物化学考题 A 卷 运动生物化学考题(A 卷) 一. 名词解释:(每题 4 分,共24 分) 1.电子传递链(呼吸链) 2.底物水平磷酸化(胞液) 3.糖酵解作用 4.酮体 5.氨基酸代谢库 6.运动性疲劳 二.填空题:(每空1 分,共25 分) 1.运动生物化学是生物化学的分支,是研究时体内的化学变化即及其调 节的特点和规律,研究运动引起体内变化及其的壹门学科。 是从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体育科学和生物化学及生理学的结 合。 2.据化学组成,酶能够分为:类和类,在结合蛋白酶类中的蛋白质部分称之 为,非蛋白质部分称为(或辅助因 子)。 3.人体各种运动中所需要的能量分别由三种不同的能源系统供给。即、、。4.生物氧化中水的生成是通过电子呼吸链进行的,在呼吸链上有俩条呼吸链,壹条为: NADH 氧化呼吸链,壹分子NADH进入呼吸链后可产生分子的ATP;另壹条为FADH2 氧化呼吸链,壹分子FADH2进入呼吸链后可产生分子ATP。 在肝脏,每分子甘油氧化生成乳酸时,释放能量可合成ATP;如果完全氧化生成 CO2和H2O 时,则释放ft的能量可合成ATP。 5.正常人血氨浓度壹般不超过μmol/L。 评价运动时体内蛋白质分解代谢的常用指标是尿素氮;尿 中。血尿素在安静正常值为毫摩尔/升 6.运动强度的生化指标有、、;运动负荷量的生化评定 指标主要有:、、、。 三、辨析题:(判断正误,如果表述错误,请将正确的表述论述ft来。每题判断正误2 分, 论述2 分,共16 分) 1.安静时,运动员血清酶活性处于正常范围水平或正常水平的高限;运动后或次日 晨血清酶活性升高;血清中酶浓度升高多少和运动持续时间、强度和训练水平有关。 运动员安静时血清升高是细胞机能下降的壹种表现,属于病理性变化。 2.底物水平磷酸化和氧化磷酸化都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 3.所有的氨基酸都能够参和转氨基作用。 4.脂肪分子中则仅甘油部分可经糖异生作用转换为糖。脂肪酸不能转化为糖。 四、简答题:(每题 5 分,共25 分) 1.简述三大营养物质(糖原、脂肪、蛋白质)生物氧化的共同规律。 2.从葡萄糖至1,6-2磷酸果糖生成消耗多少ATP?消耗ATP的作用是什么? 3.糖酵解过程可净合成多少分子ATP?根据运动实践谈谈糖酵解是何种运动状态下的主要 能量来源。 4.描述糖有氧氧化的基本过程。(三个步骤) 5.乳酸消除的意义是什么? 五.总结三大功能系统的特点(10 分)。

中国科学院大学2013硕士有机化学真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名称:有机化学 第 1页 共7页 中国科学院大学 2013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有机化学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 共19题, 共38分) 1) 以下描述哪个是对的? A) S N 1或E1反应总是单分子自己反应,与溶剂无关; B) S N 1或E1只是表示关键步骤是单分子反应; C) S N 1或E1反应与其它试剂无关; D) S N 1或E1反应与其温度无关。 2) 以下哪一个化合物芳香性最强? A) B) C) D) E) 3) 在常规加热条件下最易发生[2+4]环加成反应组合是哪一组 ? OMe OMe OMe OMe CO 2Me CO 2Me 2Me 2Me MeO 2C CO 2Me Cl Cl + 4) 下列碳正离子稳定性顺序是 3 C H 2CH 2C H 2CHCH 3++1234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 D)①>②>④>③ 5) 下列化合物按照酸性从强到弱如何排序? ①CH 2=CHCH 2COOH ; ②CH 3CH 2COOH ; ③NO 2CH 2COOH ; ④BrCH 2COOH A) 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②>④>①>③ D) ④>③>②>① 6) 哪个试剂对水最敏感?A) 格氏试剂; B)有机锂试剂; C)所有Lewis 酸; D) 烯烃

习题-运动生物化学

第一章物质代谢与运动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 运动生物化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年代是()。 A. 1955年 B. 1968年 C. 1966年 D. 1979年E1982年 2. 运动生物化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 A. 研究运动对机体组成的影响 B. 阐明激素作用机制 C. 研究物质的代谢 D. 营养的补充 E. 研究运动人体的物质组成 3.酶促反应中决定反应特异性的是() A. 酶蛋白 B. 辅基 C. 辅酶 D. 金属离子 E .变构剂 4.酶促反应速度(V)达最大反应速度(Vm)的60%时,底物浓度[S]为() A. 1 Km B. 2 Km C. 1.5 Km D. 2.5 Km E. 3 Km 5.下列哪个化学物质不属于运动人体的能源物质。() A.葡萄糖 B.维生素C C.氨基酸 D.软脂酸 E.糖原 6.酶分子中将底物转变为产物的基团是() A. 结合基团 B. 催化基团 C. 碱性基团 D. 酸性基团 E. 疏水基团 7.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是() A. 低温可以使酶失活 B. 催化的反应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C. 最适温度是酶的特征性常数 D. 最适温度随反应的时间而有所变化 E. 以上全对 8.关于酶活性中心的叙述,哪项不正确() A. 酶与底物接触只限于酶分子上与酶活性密切有关的较小区域 B. 必需基团可位于活性中心之内,也可位于活性中心之外 C. 一般来说,总是多肽链的一级结构上相邻的几个氨基酸的残基相对集中,形成酶的活性中心 D. 酶原激活实际上就是完整的活性中心形成的过程 E. 当底物分子与酶分子相接触时,可引起酶活性中心的构象改变 9.一种酶作用于多种底物,其天然底物的Km是() A. 与其他底物相同 B. 最大 C. 最小 D. 居中 E. 与Km相同

中科院有机化学复习资料 有机人名反应(推荐打印)

有机人名反应Organic Name Reactions 目录 Arbuzov反应 (2) Arndt-Eister反应 (5) Baeyer-Villiger 氧化 (6) Beckmann 重排 (7) Birch 还原 (10) Bischler-Napieralski 合成法 (11) Bouveault-Blanc还原 (13) Bucherer 反应 (14) Cannizzaro 反应 (16) Chichibabin 反应 (17) Claisen重排 (18) Claisen 酯缩合反应 (22) Claisen-Schmidt 反应 (24) Clemmensen 还原 (25) Combes 合成法 (26) Cope 重排 (27) Cope 消除反应 (30) Curtius 反应 (31) Dakin 反应 (33) Darzens 反应 (35) Demjanov 重排 (36) Dieckmann 缩合反应 (38) Diels-Alder 反应 (39) Elbs 反应 (44) Eschweiler-Clarke 反应 (45) Favorskii 反应 (46) Favorskii 重排 (48) Friedel-Crafts烷基化反应 (50) 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 (52) Fries 重排 (53) Gabriel 合成法 (55) Gattermann 反应 (57) Gattermann-Koch 反应 (58) Gomberg-Bachmann 反应 (59) Hantzsch 合成法 (61) Haworth 反应 (62) Hell-Volhard-Zelinski 反应 (64) Hinsberg 反应 (65) Hofmann 烷基化 (65) Hofmann 消除反应 (67) Hofmann 重排(降解) (68) Houben-Hoesch 反应...................................... 70 Hunsdiecker 反应.. (71) Kiliani 氰化增碳法 (72) Knoevenagel 反应 (73) Knorr 反应 (74) Koble 反应 (75) Koble-Schmitt 反应 (77) Leuckart 反应 (79) Lossen反应 (80) Mannich 反应 (82) Meerwein-Ponndorf 反应 (84) Michael 加成反应 (85) Norrish I和II 型裂解反应 (87) Oppenauer 氧化 (88) Paal-Knorr 反应 (90) Pictet-Spengler 合成法 (92) Pschorr 反应 (93) Reformatsky 反应 (95) Reimer-Tiemann 反应 (97) Reppe 合成法 (98) Robinson 缩环反应 (99) Rosenmund 还原 (100) Ruff 递降反应 (101) Sandmeyer 反应 (101) Schiemann 反应 (103) Schmidt反应 (104) Skraup 合成法 (107) Sommelet-Hauser 反应 (108) Stephen 还原 (110) Stevens 重排 (111) Strecker 氨基酸合成法 (114) Tiffeneau-Demjanov 重排 (115) Ullmann反应 (117) Vilsmeier 反应 (119) Wagner-Meerwein 重排 (121) Wacker 反应 (122) Williamson 合成法 (123) Wittig 反应 (125) Wittig-Horner 反应 (127) Wohl 递降反应 (128) Wolff-Kishner-黄鸣龙反应 (129) Yurév 反应 (131) Zeisel 甲氧基测定法 (132)

中科院有机化学考研真题2011

1单选题 内容涉及的有胺类醇类卤代烷的溶解度的大小(是08年中科大的试题)还有涤纶之类的判断等等是比较简单的题型 2.多选题 有关手性分子的判断能发生卤仿反应的化合物(—COCH3)等等也是比较基础的题! 完成 1. O sO 4 /N aH CO 3 H IO 4 /H 2 O,T H F 2. H B r 3. CH Cl 3 KO H,H 2 O 4. C H3 O C H3 O 5.O CH 3 O H,H+ 6.O PhCO 3 H CH 2 Cl 2 7.O H N H2 N aN O 2 ,H C l 8. O N C H3 B r N aO E t

9. C H 3O H H C H 3 ? 10. PhCHO + BrCH 2CO 2CH 3 EtONa 11. O H B r H O CH 2CH 2O H H + 12. O O - O 2.5eqEtM gI H 3O + 13. C H 3 H I 14. N + CH 3CH 3 C H 3O H - ? 15. C H 3O O C H 3+ ? 合成 1. C H 3 C H 3C H 3 2. 硝基苯为原料合成

B r B r B r B r 3. 丙二酸二甲酯和C ≤4化合物 O H O H 4. 甲苯为原料合成B r B r O H O 5. 环戊酮和C ≤4化合物 C H 3 机理

1. O H 2. O C l H H C H3 O 3. O Li/N H 3 R O H H+ 4.判断产物写出机理 C H3 C H3 ? 5. C H3 C H3 C H3 O C H3 C H3 O S O O O H H 2 SO 4 Ac 2 O

运动生物化学考题

得分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电子传递链(呼吸链) 2.底物水平磷酸化(胞液) 3.糖酵解作用 4.酮体 5.氨基酸代谢库 6.运动性疲劳 得分 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运动生物化学是生物化学的分支,是研究时体内的化学变化即及其调节的特点与规律,研究运动引起体内变化及其的一门学科.是从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体育科学和生物化学及生理学的结合. 2.据化学组成,酶可以分为: 类和类,在结合蛋白酶类中的蛋白质部分称之为,非蛋白质部分称为(或辅助因子). 3.人体各种运动中所需要的能量分别由三种不同的能源系统供给.即, , . 4.生物氧化中水的生成是通过电子呼吸链进行的,在呼吸链上有两条呼吸链,一条为:NADH氧化呼吸链,一分子NADH进入呼吸链后可产生分子的ATP;另一条为FADH2氧化呼吸链,一分子FADH2进入呼吸链后可产生分子ATP. 在肝脏,每分子甘油氧化生成乳酸时,释放能量可合成ATP;如果完全氧化生成CO2和H2O时,则释放出的能量可合成ATP. 5.正常人血氨浓度一般不超过μmol/L. 评价运动时体内蛋白质分解代谢的常用指标是尿素氮;尿中. 血尿素在安静正常值为毫摩尔/升 6.运动强度的生化指标有, , ;运动负荷量的生化评定指标主要有: , , , . 得分 三,辨析题:(判断正误,如果表述错误,请将正确的表述论述出来.每题判断正误2分,论述2分,共16分) 1.安静时,运动员血清酶活性处于正常范围水平或正常水平的高限;运动后或次日晨血清酶活性升高;血清中酶浓度升高多少与运动持续时间,强度和训练水平有关.运动员安静时血清升高是细胞机能下降的一种表现,属于病理性变化. 2. 底物水平磷酸化与氧化磷酸化都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 3. 所有的氨基酸都可以参与转氨基作用. 4. 脂肪分子中则仅甘油部分可经糖异生作用转换为糖.脂肪酸不能转化为糖. 得分 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简述三大营养物质(糖原,脂肪,蛋白质)生物氧化的共同规律. 2.从葡萄糖至1,6-2磷酸果糖生成消耗多少ATP 消耗ATP的作用是什么 3.糖酵解过程可净合成多少分子ATP 根据运动实践谈谈糖酵解是何种运动状态下的主要能量来源. 4.描述糖有氧氧化的基本过程.(三个步骤) 5.乳酸消除的意义是什么 五.总结三大功能系统的特点(10分).

中科院考研《有机化学》合成必考

1 试题库 1. 3. a. b. c. COOH Cl d.KMnO 4 NO 2 Br e. HNO 32 4 COOH Br NO 2f. HNO 324 CH 3 NO 2 Br g. HNO 324 180℃ H 2 O COOH NO 2 Br 2.3 CH 3CH 2CH 2OH H 2SO 4Br 2OH HBr HBr NaNH 2170℃-6.CH 3CH 2CH 2OH Na Me 2CHBr 7.COOH NO 2 KMnO 4 CH 3Br AlBr HNO 3H SO 4. OH 5.CH 3CH 2CH 2CH 2OH H 2SO 4 H H O 8.

2 CH 2=CH 10.CH 3CH 2CH=CH 2B 2H 6H 2O 2OH -CH 3CH 2CH 2CH 2OH 11.CH 3CH 2OH Ag H 2O HCN 12.C 6H 6AlCl COCl CO 13. OH OH SO 3H H 2SO 4 浓9.OH O NaBH 414. H 2SO 4方法一:HgSO 4OH -H 2 15. 15.CH 3CH 2C CH 3 OH CH 3 16.CH 3CH=CHCH H 2O H +KMnO 4OH -冷CH 3CH-CHCH 3OH 20.HCHO CH 3CH 2CH 2OH Mg 干醚H 2O H + HBr 3CH 2CH 2CH 2OH 21.干醚Mg CH 3CH 2CHO Cl H 3O TM 17.HCl Zn Cl 干醚Mg HCHO , CH 2Cl H 3O TM CH 3CHO 18.干醚 Mg HCHO H 3O +CH 3CH 2Br AlCl 19.HCHO CH 3CH 2CH 2OH Mg 干醚 H 2O H +HBr 3CH 2CH 2CH 2OH 21.干醚 H 2O H +CH 3CH 2CHCH 3 OH CH 3CH 2MgBr 方法一:CH 3CHO +22.干醚H 2O H +CH 3CH 2CHCH 3OH CH 3CH 3CH 2CHO +方法二: 22.2CH 2OH 23.

运动生物化学习题库

《运动生物化学》习题集 一.名词解释 运动生物化学 二.是非判断题 1、人体的化学组成是相对稳定的,在运动的影响下,一般不发生相应的变化。 2、运动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化学组成的一门学科。 3、1937年Krebs提出了三羧酸循环的代谢理论。 4、《运动生物化学的起源》是运动生物化学的首本专著。 三.填空题 1、运动时人体内三个主要的供能系统是____、____、____。 2、运动生物化学的首本专著是____。 3、运动生物化学的研究任务是____。 四.单项选择题 1. 运动生物化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年代是()。 A. 1955年 B. 1968年 C. 1966年 D. 1979年 2. 运动生物化学是从下列那种学科发展起来的()。 A. 细胞学 B. 遗传学 C. 生物化学 D. 化学 3. 运动生物化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 A. 研究运动对机体组成的影响 B. 阐明激素作用机制 C. 研究物质的代谢 D. 营养的补充 4. 运动生物化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 人体 B. 植物体 C. 生物体 D. 微生物五.问答题 1.运动生物化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 2.试述运动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 绪论 一、名词解释 运动生物化学是生物化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用生物化学的理论及方法,研究人体运动时体内的化学变化即物质代谢及其调节的特点与规律,研究运动引起体内分子水平适应性变化及其机理的一门学科。 二、是非判断题 1、错 2、错 3、对 4、错 三、填空题 1、磷酸原系统、糖酵解系统、有氧代谢系统 2、《运动生物化学概论》 3、揭示运动人体变化的本质、评定和监控运动人体的机能、科学地指导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 四、单项选择题 1、A 2、C 3、A 4、A 五、问答题 1、运动生物化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 答:(1)揭示运动人体变化的本质 (2)评定和监控运动人体的机能 (3)科学地指导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2、试述运动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 答:运动生物化学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在40-50年代有较大发展,尤其是该时期前苏联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于1955年出版了第一本运动生物化学的专著《运动生物化学概论》,初步建立了运动生物化学的学科体系,到60年代,该学科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至今,运动生物化学已

有机波谱试题

3.一个只含有C、H、O 的酸甲,其MS:m/e104(M+ ),与苯肼不起作用,用硫酸处理后得另一化合物乙。乙的MS:m/e86(M+ ),与高锰酸钾溶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都能起作用。甲做次碘酸钠试验,除得到碘仿外,还得到一个MS:m/e104(M+ )酸丙。化合物乙在CDCl3 中的NMR 谱化学位移为:δ1.90,3H(双峰中双峰,J=8.2Hz);δ5.83,1H(两个四重峰,J=15.2Hz);δ7.10,1H(多重峰);δ12.18,1H(单峰)。推导甲、乙、丙的结构。写出有关推理过程(以反应式解释)。 4.一个只有C、H、O 的无色液体A,与苯肼有作用,与氯化乙酰不起反应,容易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用浓的氢氧化钠处理后加酸可以得到两种产物,一种是含氧物B,另一种是酸C。B 与氯化乙酰能起作用。C 与发烟硫酸有作用,将C 加热到200℃后,放出二氧化碳,生成含氧物C4H4O,此物(C4H4O)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与金属钠和苯肼都不起作用。将A与氰化钾一起加热,产生另一种化合物D,D 能生成脎,用高碘酸氧化后又得A 和C。推断A、B、C、D 的结构,写出有关反应式并将1H-NMR 数据标明在结构式上。 各化合物NMR 谱中化学位移如下: 化合物A(CDCl3 ):δ6.63,1H(双峰中双峰,J=5Hz、2Hz);δ7.28,1H(双 峰,J=5Hz);δ7.72,1H(多重峰,J=2Hz);δ9.7, 1H。 化合物B(CDCl3 ):δ2.83,1H(单峰,化学位移随浓度而变);δ4.57,2H(单峰);δ6.33,2H(多重峰);δ7.44,1H(多重峰)。 化合物C(DMSO):δ6.88,1H(多重峰);δ7.78,1H(多重峰);δ8.32,1H(多 重峰);δ11.8,1H(宽单峰)。 分子式为C4H4O 的化合物(CDCl3 ):δ6.37,2H(三重峰);δ7.42, 2H(三 重峰)。 5.一个含溴、不含其它卤素的N2 组化合物I,与热的AgNO3/C2H5OH溶液、氯化乙酰、苯肼及Br2/CCl4 溶液均不起作用。与NaOH 溶液回流加热后即溶解,蒸馏此碱溶液不能蒸出有机物。于碱溶液中加磷酸呈酸性后,析出MS: m/e201(M+)的含溴物II,再于磷酸溶液中通入水蒸汽蒸馏,用氯仿萃取蒸馏液,萃取后蒸去氯仿,得一个Sa~A1 组无色液体III,III 不含溴,其MS:m/e102(M+)。水蒸汽蒸馏后,于残液中加碱呈碱性,然后加氯化苯甲酰,得一不含溴的N2 组化合物IV,其MS:m/e270(M+)。化合物II 的NMR 数据(DMSO-d6):δ7.3(1H,宽单峰),δ7.71(2H,双重峰,畸变),δ7.90(2H,双重峰,畸变)。化合物III 的NMR 数据(CCl4):δ0.93(3H,三重峰,畸变),δ1.2~1.8(4H,多重峰),δ2.31(2H,三重峰)。δ11.7(1H,单峰)。 推测化合物I、II、III、IV 的结构。 6.一个含硫的化合物A,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不溶于碳酸氢钠溶液。 A 经猛烈氧化后产生MS:m/e202(M+)的含硫的酸B。此酸 B 用过热水处理后,生成一个不含硫的酸C。试推导A、B、 C 的可能分子式及结构式,并写推测理由。 化合物A 在CDCl3 中NMR:δ2.29(3H,单峰);δ3.37(1H,单峰);δ7.02(4H,单峰)。 将100mg 不含硫的酸C 在0.5ml 重氢丙酮中做NMR:δ7.00~7.75(5H,多重峰);δ8.00(1H,单峰,此峰化学位移值随浓度改变而变化)。 7.化合物(A)含N,A2 组,用PCl5/乙醚溶液处理后变为M 组化合物(B)。用酸回流加热(B)后,生成MS:m/e167(M+)的含N 酸(C)及一个盐(D)。

《运动生物化学》的考试题目及参考答案

1.多糖: 由多个(>10个)单糖分子缩合而成的糖类,不溶于水,皆无甜味,也无还原性。 2.生物氧化:有机物质在生物体细胞内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水,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称为生物氧化。又称细胞呼吸。 3.必需脂肪酸:是指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率低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进行补充的氨基酸。 4.运动性疲劳:在运动过程中,当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继续保持着特定水平上进行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时,即称之为运动性疲劳。 5.高住低训:利用高原或人工低氧环境进行的训练统称为高住低训。 6.运动营养品:是指适用于专业和业余运动人群食用的、能满足运动人体的特殊营养需要,或具有特定运动营养保健功能的食品及口服制品。 7.α-氨基酸:是指在紧连羧基的碳原子上同时连有了一个氨基丁氨基酸。 8.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多个双键的脂肪酸称为多不饱和脂肪酸或高度不饱和脂肪酸。 9.同工酶:指催化同一种化学反应,而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性质不同的一类酶。10.酮体:是脂肪酸在肝内分解氧化时代特有的中间代谢产物,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 11.缓冲溶液:一种弱酸和该弱酸盐所形成的、具有缓冲酸碱能力的混合溶液。 12.双糖:由2分子单糖以糖苷键连接而成,水解后又生成2分子单糖。 13.酶活性:酶所具有的催化能力称为酶活性,或酶活力。 14.转氨基作用:是某一种氨基酸与α—酮酸进行氨基转移反应,生成相应的α—酮酸和另一种氨基酸。 2.简述糖的有氧氧化分哪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 葡萄糖生成的丙酮酸,在细胞质中进行;第二阶段是丙酮酸进入线粒体中,经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进而氧化生成CO2和H2O,同时NADH+H+等可经过呼吸链传递,伴随氧化磷酸化过程生成H2O和A TP。 3. 什么是β-氧化?一次β-氧化包括哪几个步骤?在氧供应充足的条件下,脂肪酸分解为乙酰CoA,彻底氧化成C2O和H2O,其碳链的断裂是在β位碳原子出发生的,故把脂肪酸的氧化分解称为β—氧化。每一次β—氧化包括:脱氢、水化、再脱氢、硫解4个步骤。 4.简述血糖的生物学功能。(1) 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供能物质(2)血糖是红细胞的唯一能源(3)血糖是运动肌的燃料 5.发展有氧代谢能力的训练方法有哪些?(1)乳酸阈强度训练法(2)最大乳酸稳态强度训练法(3)高住低训法(4)高原训练法 6.什么是高住低训?高住低训提高运动员有氧代谢能力的机制是什么? 答:高住低训是指运动员居住证高原或模拟的高原上,而在1000米以下的平原训练。机制:运动员居住在模拟高海拔的低氧环境下,刺激运动员自身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提高机体的造血功能。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并维持在高水平,引起红细胞总量增加, 随之最大摄氧量增加,因此,提高了运动员的有氧耐 力。 7.简述葡萄糖—丙氨酸循环的意义。1)丙酮酸转化 成丙氨酸,减少乳酸生成,有利于缓解肌肉内环境酸 化和保障糖分解代谢畅通;(2)肌肉中氨基酸的α —氨基转移给丙酮酸合成丙氨酸,避免血氨过度升 高;(3)丙氨酸生成葡萄糖,可以维持血糖浓度,保 证运动能力。 8.简述脂肪的供能特点。(1)储存能量多。体内糖原 的储量较少,而脂肪的储量可高达体重的10%-20% 以上,并可长期储存。(2)供能效率高。体内氧化脂 肪的供能价值可高达37KJ/g,而氧化糖原和蛋白质 分别只有17kJ/g和16kJ/g。(3)占居空间少。脂肪可 以无水状态存在,而1g糖原须结合2-3g水,所以1g 无水脂肪储存的能量是1g水合糖原的6倍多。 9.运动员合理膳食营养的原则是什么?对于运动员 的膳食营养你能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应遵循“四 多”和“三少”原则。“四多”是指主食、蔬菜、水 果、奶制品的摄入量应较多。“三少”是指油脂、肉 类、油炸食品的摄入应少。 建议:1、自由地摄入复杂的碳水化合物,占膳 食总热量的55%-60%,甚至70%。2.适量地摄入蛋白 质。3.生吃蔬菜、水果、增加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摄 入。4.运动前、中、后使用运动饮料。5.控制脂肪的 摄入量,特别是要控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6.注意早 餐和午餐的质量。 10.简述经典的糖原填充法的实施步骤。(1)在比赛 前一周进行一次性力竭运动(2)后3天继续减量运 动,膳食中糖减至每日250-350g(3)赛前两天每天 食用糖类500-700g 11.酶的命名原则有哪些?并举例说明。(1)根据酶 的底物命名。如水解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酶,分别 称为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2)根据酶催化 的反应性质来命名。①催化底物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 酶,类称为氧化还原酶,包括乳酸脱氢酶、琥珀酸脱 氢酶、过氧化酶等;②催化底物发生水解反应的酶类, 称为水解酶,包括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3) 根据酶的特点来命名,如胃蛋白酶。 12.运动员膳食营养的常见问题有哪些?1、碳水化合 物摄入不足2、脂肪和蛋白质摄入过多3、部分维 生素摄入不足4、三餐摄食量分配不合理5、钙摄 入不足6、运动中忽视了水和无机盐的及时补充 四、论述题 1. 试分析400米跑运动的供能特点、训练方法、疲 劳特点及在运动前后应注意的营养问题。答:(1)供 能特点:是糖有氧代谢、糖酵解和磷酸原三种供能系 统兼有的混合代谢。随运动项目中距离的增加,逐渐 从无氧代谢供能为主的混合代谢过程向有氧代谢供 能为主的混合代谢过程过度。(2)训练方法:乳酸阈 强度训练法、最大乳酸稳态强度训练法、高原训练法、 高住低训法。(3)疲劳特点:中枢疲劳、外周疲劳、 局部疲劳、整体疲劳、骨骼肌疲劳、心血管疲劳、呼 吸系统疲劳等。(4)注意营养问题:各种食物的能量 比例要合理;合理安排一日三餐的能量分配;食物应 当是浓缩的,体积重量要小;合理的每日食物摄入量; 合理的进食时间 2.合理补液对运动能力有何重要意义?如何进行科 学合理的补液? 答:合理补液可以降低运动过程的心率、降低体温、 保持血浆流量。维持正常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具有重 要的作用。补液的原则是保持水平衡和少量多次的补 充。(1)运动前补液:运动前两小时补液400~600ml; 运动前15分钟左右补液100~300ml,补充的饮料中 可以加入一定量的电解质和糖。(2)运动中补液:一 般每隔15~20分钟,补液150~300ml,或每跑2~3公 里,补液100~200ml,每小时总量不超过800ml。(3) 运动后补液:脱水后的复水越早越好,补液量可根据 体重的丢失情况确定,应补充含电解质及糖的运动饮 料,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切忌暴饮,忌饮纯水。 3.试述乳酸消除的主要途径及其生物学意义。运动 后影响乳酸消除的因素有哪些?P55 答:1、乳酸消除的主要途径:第一,在心肌、骨骼 肌内氧化成CO2和H2O;第二,在肝、肾经糖异生 作用转变成为葡萄糖或糖原;第三,经汗、尿排出体 外;第四,在肝内合成脂肪、丙氨酸等。(1)乳酸直 接氧化成CO2和H2O。在氧供应充足的条件下,心 肌、骨骼肌及其他组织能从血液中吸收乳酸,在乳酸 脱氢酶作用下脱氢生成丙酮酸,丙酮酸进入线粒体, 再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生成C2O和H2O并释放能 量。(2)乳酸异生成葡萄糖或糖原。在肝内异生成葡 萄糖或糖原,肝葡萄糖再进入血循环系统补充血糖的 消耗,或扩散入肌细胞再合成肌糖原,称为乳酸循环。 意义:(1)有利于乳酸的再利用,乳酸可随血循环入 心肌和氧化能力强的骨骼肌,进行优化释能或者肝脏 作糖异生的底物,加速肝糖原、肌糖原的恢复,维持 血糖的平衡。(2)乳酸代谢可防止因乳酸过多而引起 的代谢性中毒,对维持机体酸碱平衡有积极作用。(3) 乳酸的汽清除使酵解终产物不断移去,有利于糖酵解 继续进行,以维持糖酵解的供能速率。 4. 试述运动员应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补糖。(1)运 动前补糖:①大量运动前数日增加膳食中糖类比例占 总能量的60%-70%,在赛前一周内逐渐减少运动量, 同时逐渐增加糖量至70%。②运动前4小时内补糖一 般为4g/kg,运动前2-4小时补糖一般为1-5g/kg,运 动前2小时内补糖一般为以液体含糖饮料为主,浓度 应低于8%。(2)运动中补糖:运动中每隔30-60分 钟补充含糖饮料或容易吸收的含糖食物,一般不超过 60g/h,于20-60g/h,一小时内不超过80g,分3-4次 补充。(3)运动后补糖:运动后开始补糖的时间越早 越好,运动后即刻、头2小时以及每隔1-2小时连续 补糖。运动后即刻补充液体糖至少0.7g/kg,24小时 内补充糖量9-16g/kg。

中科院有机化学考研常考机理25个

Arndt-Eister 反应 酰氯与重氮甲烷反应,然后在氧化银催化下与水共热得到酸。 反应机理 重氮甲烷与酰氯反应首先形成重氮酮(1),(1)在氧化银催化下与水共热,得到酰基卡宾(2),(2)发生重排得烯酮(3),(3)与水反应生成酸,若与醇或氨(胺)反应,则得酯或酰胺。 反应实例

Cannizzaro 反应 凡α位碳原子上无活泼氢的醛类和浓NaOH或KOH水或醇溶液作用时,不发生醇醛缩合或树脂化作用而起歧化反应生成与醛相当的酸(成盐)及醇的混合物。此反应的特征是醛自身同时发生氧化及还原作用,一分子被氧化成酸的盐,另一分子被还原成醇: 脂肪醛中,只有甲醛和与羰基相连的是一个叔碳原子的醛类,才会发生此反应,其他醛类与强碱液,作用发生醇醛缩合或进一步变成树脂状物质。 具有α-活泼氢原子的醛和甲醛首先发生羟醛缩合反应,得到无α-活泼氢原子的β-羟基醛,然后再与甲醛进行交叉Cannizzaro反应,如乙醛和甲醛反应得到季戊四醇: 反应机理 醛首先和氢氧根负离子进行亲核加成得到负离子,然后碳上的氢带着一对电子以氢负离子的形式转移到另一分子的羰基不能碳原子上。

反应实例

Baeyer----Villiger 反应 反应机理 过酸先与羰基进行亲核加成,然后酮羰基上的一个烃基带着一对电子迁移到-O-O-基团中与羰基碳原子直接相连的氧原子上,同时发生O-O键异裂。因此,这是一个重排反应 具有光学活性的3---苯基丁酮和过酸反应,重排产物手性碳原子的枸型保持不变,说明反应属于分子内重排: 不对称的酮氧化时,在重排步骤中,两个基团均可迁移,但是还是有一定的选择性,按迁移能力其顺序为: 醛氧化的机理与此相似,但迁移的是氢负离子,得到羧酸。 反应实例

运动生物化学测试题

第一小组: 一.选择题: 1、下列哪个酶不属于糖酵解酶类(B) A.磷酸化酶 B.肌酸激酶 C.磷酸果糖基酶 D.乳酸脱氢酶 2、下列不属于生物氧化意义的是(D) A.能量逐渐释放,持续利用 B.合成人体的直接能源A TP C.产生热量,维持体温 D.加速新陈代谢 3、乳酸阈(乳酸无氧阈)强度训练,主要发展(C )供能能力的训练 A.磷酸原系统 B.无氧代谢 C.有氧代谢 D.神经系统 4、短时间剧烈运动时,血糖浓度变化的趋势是(D) A.上升 B.先不变后上升 C.下降 D.无明显变化 5、耐力训练可以提高脂肪的分解代谢水平,主要是提高了(A) A.HDL B.CM C.VLDL D.LDL 二.填空题: 1.运动时人体的主要三个供能系统是磷酸原系统、糖酵解系统、糖有氧氧化系统 2.糖酵解是体内组织的葡萄糖/糖原在无氧条件下分解生成乳酸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3.糖酵解过程中的关键霉是磷酸果糖激素酶 4.酶是生物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 5.糖异生是非糖物质转变成为葡糖糖/糖原的过程 三.是非题: 1.乳酸在体内重新合成葡萄糖和糖原的代谢途经属于糖异生过程。(×) 2.三磷酸腺苷和磷酸肌酸是人体内重要的能源物质(√) 3.糖酵解是运动时尤其是长时间大强度运动时的重要能量代谢(×) 4.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5.糖是大脑的主要能源物质(√) 四.问答题: 1.运动时糖的生物学功能 答:(1)糖可以提供机体所需的能量;(2)糖对脂肪代谢具有调节作用;(3)糖具有节约蛋白质的作用;(4)糖可以促进运动性疲劳的恢复 2.试述耐力训练对肝糖原利用的影响 答:耐力训练适应后,运动肌脂肪酸氧化供能的比例提高,引起运动肌吸收利用血糖的比例降低,防止肝糖原的过多分解。这种适应性变化的意义在于提高血糖正常水平的维持能力,有利于保持长时间运动能力和防止低血糖症的发生 . 第二大组: 一.选择题: 1.运动生物化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A)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