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体质是由于先天禀赋因素和后天诸多因素doc

体质是由于先天禀赋因素和后天诸多因素doc

体质是由于先天禀赋因素和后天诸多因素doc
体质是由于先天禀赋因素和后天诸多因素doc

体质是由于先天禀赋因素和后天诸多因素影响, 境中的人群, 其体质类型分布就会有所不同。江西

形成的人类个体在形态、结构、功能、代谢上相对省地处中国东南偏中部长江中下游南岸, 为初步了

稳定的特质。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里, 解其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状况, 2006 年1 月至

3

就对体质分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它运用阴阳五行10月, 我们采用标准化的中医体质类型分类量表,

学说, 结合人的肤色、体形、禀性、态度以及对自在江西省对2168例自然人群的体质类型进行了流行

然界变化的适应能力等方面的特征。归纳出木、火、病学调查, 现报道于下。

土、金、水五种不同的体质类型。20 世纪70 年代, 1 对象与方法

王琦教授提出了中医体质类型的七分法(将中医体111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 ①籍贯为江西省

质类型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者, 或在江西省居住 3 年以上的非江西省籍人; ②

湿质、湿热质、瘀血质) ; 经过近30 年的悉心研究, 知情同意书签署时的年龄满15 周岁以上的中国国

2005年在原七分法的基础上增加了气郁质和特禀质, 民, 疾病有无不限(为了与疾病状态的征候相区别,

1

形成了中医体质类型的九分法。体质过程论、身心所有条目均反映被调查者近 1 年的体验和感觉) ; ③

构成论、环境制约论、禀赋遗传论是王琦教授关于对调查知情同意。排除标准: ①15 岁以下人群; ②

2

中医体质学说的4 个基本原理。其中, 环境因素对精神疾患、行为障碍者; ③病情严重者;

④未获得

人群的体质类型具有重要影响, 生活在不同地理环知情同意者; ⑤因文化程度等原因不能很好地理解

Ξ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 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5CB523501)

(C) 1994-2011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215372289.html,

年第卷第期

四川中医2009 27 11

· 26 · Journal of Sichua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Vol127 ,No111 ,2009

调查问卷的内容者; ⑥在调查过程中因故未能完成标准分为0~100 分。判断标准: 标准分<40 分, 判

问卷或填写, 回答不认真者。断为“否”; 标准分≥40 分, 且< 60 分, 判断为

112 调查方法采用社区抽样调查和体检中心调查“倾向是”; 标准分≥60分, 判断为“是”。标准分越

相结合的方法。社区和体检中心均采用现场调查法。高, 某种体质的倾向性越明显。

在从调查对象获得知情同意的基础上, 由经过培训115 统计学分析采用EpiData3102双录入法建立数

的具有中医学知识背景的教师和临床医生为调查员据库, 导入SPSS1310 进行统计分析, 构成比差异的

2

实施横断面现场调查。调查员调查时2 人一组, 彼比较使用χ 检验。

此互为调查员和核查员, 负责问卷的调查和核查工2 结果

作。调查监督员负责调查的检查和监督工作。监督211 一般人口学特征2168 例中, 江西省籍者2032

员在调查过程中抽查调查质量, 调查完成后在已完例, 在江西省居住3 年以上的非江西籍者136 例; 男

成的调查中随机抽取5 %, 核查调查结果的真实性。1066例, 女1102例; 汉族2166 例, 壮族、回族各1

113 调查内容本次调查问卷共包括 5 个部分, 即例; 年龄15~20 岁者341 例, 21~35 岁者864 例,

背景情况调查表、60 个条目的中医体质自评量表、36~44 岁者443 例, 45~59 岁者369 例, 60 岁以上

生命质量调查SF236量表、症状体征调查量表和亚健者151 例, 最大年龄89岁, 最小年龄15 岁, 平均年

康状态筛查表。背景情况调查表主要调查被调查者龄35171岁; 专业技术人员546 例, 国家机关、党群

的一般背景情况, 主要包括年龄、性别、婚姻、文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92 例, 办事人员116 例,

化程度、职业、母乳喂养、血型、既往病史、家族商业服务人员346 例, 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158

病史、生活习惯(睡眠习惯、运动习惯、饮食习惯) 例,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166 例,

等内容, 旨在研究不同类型体质的相关影响因素。现役军人8 例, 学生357 例, 家庭妇女及无职业者

60个条目的中医体质量表由平和质、气虚质、阳虚308 例, 其他71例; 文化程度小学以下61 例, 小学

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199 例, 初中556 例, 高中中专734 例, 大专383 例,

特禀质9 个亚量表构成, 每个亚量表包含7~9 个条本科201 例, 研究生34 例; 瘦型体型582 例, 中间

目。各个条目是从“没有”、“偶尔”、“有时”“经型体型1368例, 肥型体型218 例。

常”、“总是”5 段的Likert 尺度中选择合适的答案, 212 体质类型分布情况

各个条目是1~5 的5 段计分法。症状体征量表由21211 体质类型分布情况平和质785 例, 偏颇体

126 个条目组成, 包含对9 种体质四诊方面的条目, 质1383例, 由多到少依次为气虚质235 例, 阳虚质

每个条目采用“是”和“否”两种备选答案, 较之214例、湿热质209 例、气郁质203 例; 阴虚质167

60个条目的自评量表, 便于调查者对被调查对象的例、瘀血质167 例、痰湿质124 例、

特禀质64 例。

体质类型进行客观评价。SF236 量表是一个普遍被认见表1。

可的生命质量测定工具, 它从生理机能、生理职能、

表1 各种体质类型的分布情况

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

总例平和气虚阳虚阴虚痰湿湿热瘀血气郁特禀

职能以及精神健康等8 个方面全面概括了被调查者

数质质质质质质质质质

的生命质量。亚健康状态量表旨在评价各种体质类

2168 785 235 214 167 124 209 167 203 64

型的健康状况。

构成

36 21 10 84 9 87 7 70 5 72 9 64 7 70 9 36 2 95

114 9 种体质的判定标准先对60 个条目的自评量比( %) 1 1 1 1 1 1 1 1 1

表和症状体征量表中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 对某个

症状体征回答“是”得2 分, 回答“倾向是或者有

21212体质类型分布的性别差异偏颇体质的构成

点”得1 分, 回答“否”得0 分。再根据文献研究、

比女性为68133 %, 男性为59101 %, 两者有显著性

临床研究及以前体质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 结合专

差异( P<0101) 。9 种体质在不同性别中的分布状况

家经验, 症状体征对某种体质贡献度的大小确定权

见表2。

重。原始分= “各个条目得分×权重”简单相加的

和, 原始分为0~2 分。标准分= 原始分÷2 ×100 ,

表2 9种体质在不同性别中的分布情况

总偏颇

性别n 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

体质

男1066 436 114 91 81 78 124 33 76 33 630

构成比

- 40 90 10 69 8 54 7 60 7 32 11 63 3 10 7 13 3 10 59 10

( %) 1 1 1 1 1 1 1 1 1 1

女1102 349 121 123 86 46 85 134 127 31 753

构成比

- 31 67 10 98 11 16 7 80 4 17 7 71 12 16 11 52 2 81 68 33

( %) 1 1 1 1 1 1 1 1 1 1

(C) 1994-2011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215372289.html,

2009 年第27 卷第11 期四川中医

V ol127 ,No111 ,2009 Journal of Sichua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36 ·

21213 体质类型分布的年龄差异各年龄段偏颇体比最高, 而21~35岁年龄段的偏颇体质构成比最低,

质的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60 岁74117 %, 15~20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0101) 。9 种体质在各年龄段

岁66128 %, 45~59 岁65104 %, 36~44 岁63143 %, 中的分布状况见表3。

21~35岁龄60165 %。≥60岁年龄段的偏颇体质构成

表3 9种体质在各年龄段中的分布情况

总偏颇

年龄段n 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

体质

15~20 341 115 40 17 39 9 39 22 51 9 226

构成比( %) - 33172 11173 4198 11144 2164 11144 6145 14196 2164 66128

21~35 864 340 82 74 54 44 95 60 90 25 524

构成比( %) - 39135 9149 8156 6125 5109 1110 6194 10142 2189 60165

36~44 443 162 44 38 36 33 41 39 38 12 281

构成比( %) - 36157 9193 8158 8113 7145 9126 8180 8158 2171 63143

45~59 369 129 42 60 25 25 24 32 19 13 240

构成比( %) - 34196 11138 16126 6178 6178 6150 8167 5115 3152 65104

≥60 151 39 27 25 13 13 10 14 5 5 112

构成比( %) - 25183 17188 16156 8161 8161 6162 9127 3131 3131 74117

3 讨论子以阳为主, 则阳胜乎阴, 女子以阴为主, 则阴胜

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主导, 研究人类乎阳。”而《女宗双修宝笺》所说: “男子以精为本,

各种体质与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 并以此分析女子以血为本。精以暖旺, 血以凉生。知此, 则知

疾病的研究状况、病变性质及发展趋向, 从而指导所以养矣。”

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体质的形成与发展既取决于先调查显示体质类型的分布与年龄有一定关系;

天遗传因素, 又受后天环境因素的影响。许多调研各年龄段偏颇体质的构成比由高到低依次为≥60 岁,

证实, 人群中个体体质类型与年龄、性别、心理素15~20 岁, 45~59 岁, 36~44 岁, 21~35 岁。≥60

质、生活条件、饮食结构、地理环境、职业、遗传岁年龄段的偏颇体质构成比最高, 这与老年人机体

等诸多因素之间存在相关性。老化, 机能衰退是相符合的。21~35 岁年龄段的偏从本次调查所显示的偏颇体质的分布状况上可颇体质构成比最低, 这与这一阶段人体生理机能处

以看出, 气虚质、阳虚质、湿热质、气郁质较多见。于最佳状态是相符合的。调查显示15~20 岁的偏颇

气虚质是以易疲乏, 元气不足、脏腑功能低下为主体质的构比仅次于≥60 岁年龄段, 但与其他三个年

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阳虚质是以容易怕冷, 阳气不龄段比较并无显著性差异( P > 0105) , 这可能与这

足、兴奋机能低下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两者可一年龄段身体机能及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完善以及对

能与现代社会竞争激烈, 工作负担重, 过劳等有关。自身状态的判断陈述可能不稳定或偏

畸有关, 这一

气郁质是以气机郁滞、情志不畅为主要特征的体质年龄段气郁质的构成比高于其他四个年龄段似乎更

状态。可能与当今生活压力大, 精神紧张所导致的支持这种推测。体质与年龄关系的研究报道颇多,

4 5

心理失调有关。湿热质多因好食肥甘厚腻辛辣等食如何裕民, 朱庭仪等。

物、或居住环境湿润炎热, 起居不节, 从而酿湿生影响体质类型形成的相关因素甚多, 由于篇幅

热所致。江西省地处中国东南偏中部长江中下游南所限, 难以在此一一探讨。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特征,

岸, 处于北回归线附近, 全省气候温暖, 日照充足, 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 并分析其发展变化,

雨量偏多, 为亚热带湿润气候, 江西人饮食习惯上对指导疾病预防, 防治和养生有重要意义。

喜欢食味浓油重、稠芡厚汁、鲜咸香辣食物, 这可参考文献

王琦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

能是湿热体质较多的原因。 1 19

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5 , 28 (4) : 1~9

调查显示女性偏颇体质的构成比高于男性, 且8 1

2 王琦中医体质学M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种偏颇体质构成比与男性有较大差异, 调查显示女1 1

1995: 24~31

性气郁质、瘀血质、阳虚质构成比高于男性, 这可

3 王琦, 朱燕波, 薛禾生, 等中医体质量表的初步编制

能与女性的情感心理特点、月经及身体生理特点等1

J 中国临床康复, 2006 , 10 (3) : 12~14

有关、这与临床上女性易患肝气郁结, 痛经及虚寒 1 4 何裕民, 王莉, 石风亭, 等体质的聚类研究J 中国

性病证的特点是相吻合的; 而男性湿热质、痰湿质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6 , 2 (5) : 7~9 1 1 构成比高于女性, 这可能与男性好烟酒, 且应酬宴

5 朱庭仪1中医体质分型100 例分析J 1成都中医药大学学

饮多于女性以及男性自身生理特点等有关。男女体

报, 1996 , 19 (4) : 4850

质特征确实存在一定差异, 《普济方》中指出: “男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说课稿 -----民族中学费学芳 一、教材分析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是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十六章第一节内容。生活在一定环境中的动物,面对来自体内外的各种刺激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应,这些反应的表现形式就是动物的行为。对于人和动物体而言,许多行为的产生都需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通过运动系统来完成,所以本章节内容安排在《动物运动》的后面。使学生先从自己熟悉的人作为实例,再到有关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知识,对学生认识动物的本质特征非常重要。学习本节既是对上一音的承接,又为学习下一节动物行为类型奠定基础。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和行为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是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对自身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动物的行为是目前生物学研究中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动物行为的知识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二、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概念。 2、认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学习,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界 奥秘的能力。 2、通过“涡虫的行为研究”的探究活动,让学生知道探究活动的 一般过程,逐步培养分析处理资料和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人类学习和自身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提 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2、教学难点:分析涡虫研究的资料,概括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的特征。 四、教学方法 1.本节课贯穿观察和讨论,主要运用启发式谈话法,启迪学生思维、激 发学习热情,并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利用多媒体的现代

第16章_第1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第16章第1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1.教学目标 1.1 知识目标 ①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及举例。 ②理解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的意义; 1.2 能力目标 ①通过分析涡虫研究的资料,让学生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实验法的探究步骤; ②通过对“研究涡虫的实验”进行讨论,培养学生思考、语言表达能力; ③通过列表比较“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培养学生的比较、区分和 归纳的能力; 1.3情感目标 ①在分析涡虫研究的资料过程中,体验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逐渐形成 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②在讨论“研究涡虫的实验”中,培养学生交流、表达,合作的意识; ③通过学习“后天学习行为的意义”,使学生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以 适应将来的社会。 2.设计思路 图片入手导入新课→展示资料合作研讨→由点到面归纳特点→知识应用深化理解 3.教学重点 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4.教学难点 分析涡虫研究的资料,归纳先天性行为与后天学习行为的特征与区别。 5.教学策略 以学生讨论为主,辅以教师的讲解、引导、演示。 6. 教学过程设计 6.1 课前准备 ①有关“动物行为”的图片、故事; ②用PowerPint制作课件。 6.2新课导入 教师展示图片

师:同学们看到了什么?(请几位学生回答) 生1:我看到草原上一只凶猛的猎豹在追逐猎物。 生2:我看到有两只大象在嘻戏、打闹。 …… 师:同学们看到的和刚才几位同学描述的都是动物在受到内外刺激时产生的一些行为。这些行为都属于“动物的行为”。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21的第一、二自然段。 点击鼠标出现: 6.3新课学习 师: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人们通过对动物行为的研究,将其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接下来我们通过书本上的探究实验—“涡虫的行为研究”来认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学生阅读课文22-23页动物行为研究示例:涡虫的行为研究,完成学案。 学案如下: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学案 一、涡虫行为的研究 实验1:怎样设计实验方案

第1节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第十六章动物的行为 第1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教学目标 1、阐述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的意义; 2、举例说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 3、利用图书馆或网络资源查找有关动物行为的资料。 教学重点 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教学难点 分析涡虫研究的资料,概括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特征。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 讨论、实验 板书设计 第1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一、动物的行为的概念 二、动物的行为的分类 1、先天性行为 2、后天学习行为 教学过程 依照教材的思路,引导学生畅谈其直接经验,导入教学过程。首先,要理清动物的行为的概念,再按其发生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只有先明白这些概念,教学才能进行下去。学生自学P22“动物行为研究示例:涡虫的行为研究”填表; 标题涡虫的行为研究22 发现并提出问题发现:涡虫生活在石快或其他物体的下方。 提出问题:涡虫为什么生活在石快下方? 作出假设涡虫喜欢黑暗环境是先天性行为 设计实验方案实验1:(1)用滴管从培养皿中轻轻地吸入一只涡虫,迅速地送入试管中。(2)向试管中注满晒过的自来水或河水,加水时防止产生气泡。用胶皮塞塞好管口,然后用记号笔在试管中部做一标记。靠近试管塞的一端记为试管A端,另一端记为试管B端。(3)将试管水平放置,直至涡虫运动到试管中央,然后将试管放在白纸上,观察涡虫10min,记录它在试管A端和B端分别停留的时间。(4)再次使涡虫运动到试管中央,然后将试管放在白纸上,用铝箔套遮住试管B端的光,观察涡虫10min,记录它在试管A端和B端分别停留的时间。实验后,把涡虫放回培养皿。 实施实验并记录按实验1进行,结果发现涡虫停留在黑暗环境的数量明显多,而且呆的时间久 分析实验现象从实验的进行,可看出涡虫总喜欢暗环境。 得出结论涡虫喜欢黑暗环境是先天性行为 标题涡虫的行为研究22 发现并提出问题发现:涡虫对光的反应也有收缩身体或转动头端 提出问题:涡虫对光的反应也有收缩身体或转动头端是先天性行为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一节课的设计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一节课的设计

参赛类别 教学设计课题:《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八年级(上册)第16章第1节 参赛教师情况 地区:福建省泉州南安市 学校:南安市榕桥中学 姓名:施能章 职称:中学生物一级教师 教龄:15年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一、设计思路:褪去浮华,彰显本色,(简单、有趣、易懂地教学)! 八年级是学生学习分化的一个关键时期!繁重、枯燥、让学生感到困难地学习,是导致学生厌恶学习的根源!所以我认为教师们,有义务让课堂教学变得“简单、有趣、易懂”!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举例说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 b、阐述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的意义。 2、能力目标: 通过对课堂中相关动物行为的资料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形成善于通过分析,归纳而得出结论的习惯,并最终学会从生活中学会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简单、有趣、易懂地教学”,让学生养成热爱学习地学习习惯!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我的处理:通过精选生活中简单、有趣、易懂动物行为事例,与学生共同讨论、比较、分析总结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掌握! 2、教学难点: a、让课堂教学变得“简单、有趣、易懂”! b、活动:对研究涡虫行为的试验进行讨论 c、概括先天性行为与后天学习行为的特征。 我的处理: a、精心制作flash动画,再科学探究过程,化抽象为直观! b、精选生活中简单、有趣、易懂动物行为事例来教学!

c、科学合理地教学过程设计! 四、学生分析: 教师们都知道:“八年级,是学生学习分化的一个关键时期”!繁重、枯燥、让学生感到困难地学习,是导致学生厌恶学习的根源!所以我认为教师们,有义务让课堂教学变得“简单、有趣、易懂”!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地学习激情! 五、教学方法: 以“简单、有趣、易懂”的动物行为事例,与学生共同讨论、比较、分析总结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掌握! 六、学法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应特别注重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习”向“学会学习”转变,成为主动、热爱学习的主人。 本节课的事例均来源于生活,给了学生“知识就在于生活之中”的观念引导;引导了学生养成“从生活中学会学习”的观念! 七、教学过程设计: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活动安排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整个教学过程可分解为: (一)创设情景、引入 【课件演示】:播放视频:一些动物的行为(如小狗杂技表演等) 问: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答:(略)

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①区别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②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尝试制定探究计划,设计探究实验的对照组和实验组,会选择并控制变量。 能力目标:①通过教材中的资料分析,使学生善于运用已有知识分析资料的内容,得出结论,解决问题。②通过设计动物行为的探究计划,培养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①通过对资料图片的观察,联系自然界中一些有趣的动物现象,从而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研究兴趣。②认同学习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研究一种动物的行为,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与动物行为相关的资料(课件、图片等) 学生:收集动物行为的资料 教学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了解动物的行为学生观看、讨论 方案一:可直接利用教材中的资料 分析。 方案二:学生饲养或了解的小动物 有哪些行为。 方案三:观看录相、光盘中的动物 行为有哪些。 方案四:学生课前收集的动物行为 引导学生举例说明动物的 行为多种多样。

资料。 区别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学生分组讨论,对有些行为,如鸟 类的迁徙,到底是先天性行为还是 学习行为?可能还会辩论。 组织学生讨论动物的哪些 行为是与生俱来的,哪些 是后天通过学习才形成 的,并及时鼓励。 学生分组讨论、发言。能说出书中 资料1和资料3中的行为不是学来 的,而是动物生来就有的,且由动 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 是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有利于 动物生存繁衍。先天性行为有局限 性,不能够随环境改变。 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很多 动物生下来就会吃奶、睡 觉?先天性行为产生的原 因是什么?先天性行为对 动物有什么意义?书中的 资料3给你怎样的启示? 学生观察、对比书中资料1与2、3 和4、资料1和5后讨论交流。能 说出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 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 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是为了 适应环境,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 成的。越高等的动物学习能力越 强,学习形成的时间就越短。学习 行为对动物的生存的繁衍意义重 大。人类和自身的学习也应是长期 的和不断发展的,鼓励学生抓紧时 间发愤学习,否则晚矣。 组织学生讨论不同动物学 习行为相同吗?这说明什 么?学习能力有遗传因素 作用吗?学习行为对动物 有何意义?人类的学习行 为对人类有怎样的意义? 这对你有何启示?(在交 流中注意引导学生端正学 习态度,并给予恰当的评 价)。 了解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方案一:学生阅读书中有关探究活 动的资料,并分析有关问题,了解 探究活动中需注意的问题,如对照 实验的设定等。 方案二:学生讨论怎样探究动物的 组织学生了解探究动物行 为的方法,帮助学生关注 探究活动中需注意的问 题,使学生以严谨科学的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教案2

第1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一、教材分析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是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16章第1节内容。生活在一定环境中的动物,面对来自体内外的各种刺激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应,这些反应的表现形式就是动物的行为。对于人和动物体而言,许多行为的产生都需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通过运动系统来完成,所以本章节内容安排在《动物的运动》的后面。使学生先从自己熟悉的人作为实例,再到有关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知识,对学生认识动物的本质特征非常重要。学习本节既是对上一音的承接,又为学习下一节动物行为类型奠定基础。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和行为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是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对自身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动物的行为是目前生物学研究中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动物行为的知识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二、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概念。 2.认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学习,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界奥秘的能力。 2.通过“涡虫的行为研究”的探究活动,让学生知道探究活动的一般过程,逐步培养分析处理资料和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人类学习和自身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2.教学难点:分析涡虫研究的资料,概括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特征。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贯穿观察和讨论,主要运用启发式谈话法,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习

热情,并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以大量的视频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逐渐认识到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特点和意义。 五、学习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去发现知识,总结规律,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课内的探究活动和课上的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体会同学间合作的魅力,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六、教学过程: (一)设境激趣,导入新课:(时间:5分钟) 1.人猿泰山的故事: 一对带着幼子的夫妇遭遇海难,他们奋力划着救生艇来到茂密的非洲原始森林。夫妻俩在树上筑起树屋当作临时住所,一天却不幸惨遭花豹突袭,双双丧生。与此同时,母猩猩卡娜正因为失去了小猩猩而悲啼不已,听到远处传来婴孩哭声,她循着找去发现一个人类宝宝。在母爱的驱使下,卡娜收养了这个后来被称作“泰山”的婴孩,把他带回了森林中的家。用自己的奶喂养小泰山。长大后的泰山在经历了许多奇特的景遇后,最终回到了人类社会 2.对比图片:山雀喂鱼 3.多媒体图片展示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时间:15分钟) 动物行为研究示例: 1.学生看书,教师点拨 实验1:(1)取涡虫(2)作标记 (3)水平放置,记录(4)遮光处理,记录实验2:(1)光照刺激看反应(2)电刺激看反应 (3)光紧接着电击反复100次(4)101次只有光 2.学生活动讨论: (1)涡虫的行为实验中,作出的假设是什么? (2)实验中实验者的控制因素是什么?

北师大版八上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word教案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说课稿 -----民族中学费学芳 一、教材分析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是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十六章第一节内容。生活在一定环境中的动物,面对来自体内外的各种刺激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应,这些反应的表现形式就是动物的行为。对于人和动物体而言,许多行为的产生都需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通过运动系统来完成,所以本章节内容安排在《动物运动》的后面。使学生先从自己熟悉的人作为实例,再到有关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知识,对学生认识动物的本质特征非常重要。学习本节既是对上一音的承接,又为学习下一节动物行为类型奠定基础。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和行为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是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对自身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动物的行为是目前生物学研究中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动物行为的知识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二、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概念。 2、认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学习,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界 奥秘的能力。 2、通过“涡虫的行为研究”的探究活动,让学生知道探究活动的 一般过程,逐步培养分析处理资料和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人类学习和自身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提 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2、教学难点:分析涡虫研究的资料,概括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的特征。 四、教学方法 1.本节课贯穿观察和讨论,主要运用启发式谈话法,启迪学生思维、激 发学习热情,并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以大量的视频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逐渐认识到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特点和意义。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教案

第1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阐述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的意义; 2.举例说明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 二、教学重点 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三、教学难点 分析涡虫研究的资料,概括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特征。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小狗一生下来就会吃饭,睡觉吗?小狗一生下来就会到指定的地点去排便,排尿吗? (二)合作交流: 请同学们先阅读课文,再回答问题: 1、动物行为研究示例:涡虫的行为研究; 2、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和联系? 3、动物行为对动物有什么意义? (三)归纳小结:

1.动物行为研究示例:涡虫的行为实验中,作出的假设是什么?实验中实验者的控制因素是什么?你能预测实验的结果吗? 实验者作出的假设是涡虫喜欢生活在黑暗无光的环境中。 实验的控制因素是光照。 2.活动:对研究涡虫的行为实验进行讨论。 讨论:实验中,涡虫的行为中对强光的反应有什么不同?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步骤1中反应是舒展身体。步骤4中反应是收缩身体,是后天学习来的行为。 3.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1)先天性行为:也称为本能行为,是和其他行为一同通过遗传、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是本能行为. (2)后天学习行为:出生后逐渐学习形成的行为,是在变化的环境中学习来的,是为了适应环境的行为。 联系:后天学习行为是建立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的。 4、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有重要意义。 (四)训练提高 1、下列不属于动物行为的是()

A、心脏搏动 B、飞蛾扑灭 C、鸟类育雏 D、蜜蜂集群 2、下下列不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鸟类筑巢 B、蜜蜂采蜜 C、蜘蛛结网 D、猴子钓鱼 (五)拓展创新: 资料分析:①年幼的黑猩猩能够通过观察和模仿自己的妈妈,学习生存的本领,利用一块地衣从石缝中汲取水液,还能学会利用一根沾水树枝,从洞穴中取出白蚁作为食物。 ②大山雀偷饮牛奶。③成年黑猩猩会从树上摘下宽大的树叶当伞用。可以拿到高处的食品。 试分析一下:年幼的黑猩猩、成年黑猩猩、大山雀的学习能力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第1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一、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后天学习行为 二、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特征 1.先天性行为:通过遗传、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是本能行为 2.后天学习行为:出生后逐渐学习形成的行为,是在变化的环境中学习来的,是为了适应环境的行为。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教案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教案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一、教学目标 1、阐述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的意义; 2、举例说明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 3、利用图书馆或网络资源查找有关动物行为的资料。 二、教学策略 1、本节知识结构: 动物行为的概念 动物行为的分类: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2、本节教学重点: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3、本节教学难点:分析涡虫研究的资料,概括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特征。 课时安排:1课时。 ㈠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演示:多媒体播放不同动物的各种行为的录像:雄鹰盘旋之中突然俯冲捕食野兔,两只雄性角斗,小鸟筑巢等精彩画面。 ㈡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动物行为研究示例:涡虫的行为实验中,作出的假设是什么?实验中实验者的控制因素是什么?你能预测实验的结果吗? 点拨:实验者作出的假设是涡虫喜欢生活在黑暗无光的环境中。实验的控制因素是光照。 2、活动:对研究涡虫的行为实验进行讨论。 讨论:实验中,涡虫的行为中对强光的反应有什么不同?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步骤1中反应是舒展身体。步骤4中反应是收缩身体,是后天学习来的行为。 3、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点拨:先天性行为也称为本能行为,是和其他行为一同通过遗传、自然选择进化而来

的,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经验等建立起来的一些行为。 议一议:举出生活中你所知道的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并说说对动物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有什么作用? 点拨:动物的行为得它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 ㈢灵活运用,巩固提高 例1人工包头的野马从不懂得去水坑饮水到会去水坑饮水,说明野马具备了什么能力? 例2资料分析:①年幼的黑猩猩能够通过观察和模仿自己的妈妈,学习生存的本领,利用一块地衣从石缝中汲取水液,还能学会利用一根沾水树枝,从洞穴中取出白蚁作为食物。②大山雀偷饮牛奶。③成年黑猩猩会从树上摘下宽大的树叶当伞用。可以拿到高处的食品。 试分析并与同学交流一下:年幼的黑猩猩、成年黑猩猩、大山雀的学习能力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什么问题? ㈣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在学习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时,通过分析知道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在后天生活中通过各种经验而具备的行为,动物的行为对动物的生存和种族延续有重要意义。同时需要思考的是,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建立的过程,以及动物的某些学习行为会消失吗?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一下。 ㈤课堂跟踪反馈: 夯实基础,提升能力,开放探究。

“第16单第1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教学案例

“第16章第1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教学设计 江南初中眭庆华 1.教学目标 1.1 知识目标 ①阐述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的意义;②举例说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 1.2 能力目标 ①通过分析涡虫研究的资料,让学生接受科学方法的训练;②通过对“研究涡虫的实验”进行讨论,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语言表达能力;③通过列表比较“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培养学生的比较、区分事物并作出正确判断的能力;④教会学生利用图书馆或网络查找、整理相关信息资料的能力。 1.3情感目标 ①在分析涡虫研究的资料过程中,体验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逐渐形成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②在讨论“研究涡虫的实验”中,学会交流与表达,学会与他人合作;③通过学习“后天学习行为的意义”,让学生意识到主动积极学习对掌握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在学习过程中能自觉发挥主观能动性。 2.设计思路 3.教学重点 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4.教学难点 分析涡虫研究的资料,概括先天性行为与后天学习行为的特征。 5.教学策略 以学生讨论为主,辅以教师的讲解、演示。 6. 教学过程设计 6.1 课前准备 ①”动物行为”的视频材料;②用PowerPint制作课件;③有关“动物行为”的图片。 6.2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动物的行为》 问: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草原上一只凶猛的狮子在追逐一群斑马。 生2:我看到有两只顽皮的小猴在嘻戏、打闹。 生3:我看到一只美丽的鸟正给巢中可爱的小鸟哺食。 …… 师:同学们看到的和几位同学描述的都是动物的一些行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动物的行为”。 点击鼠标出现: 问:刚才你们看到了一些动物的行为,什么是动物的行为呢? 生 1:动物的各种运动方式是动物的行为。 生2:动物发出的鸣叫声也是动物的行为。 生3:还有,动物的面部表情也是动物的行为。 …… 引导学生:阅读教科书P.21的第一、二自然段。 点击鼠标出现: 生答:略 点击鼠标出现: 师:如果你养过小猫、小狗等庞物,一定有这样的体会:它们不用你教,就会吃东西、睡觉;但是要想让它们学会到规定的地方去大小便,那可就费劲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点击鼠标出现: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教案附教学反思

第1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一、教学目标 1、阐述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的意义; 2、举例说明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 3、利用图书馆或网络资源查找有关动物行为的资料。 二、教学策略 1、本节知识结构: 动物行为的概念 动物行为的分类: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2、本节教学重点: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3、本节教学难点:分析涡虫研究的资料,概括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特征。 课时安排:1课时。 ㈠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演示:多媒体播放不同动物的各种行为的录像:雄鹰盘旋之中突然俯冲捕食野兔,两只雄性角斗,小鸟筑巢等精彩画面。 ㈡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动物行为研究示例:涡虫的行为实验中,作出的假设是什么?实验中实验者的控制因素是什么?你能预测实验的结果吗? 点拨:实验者作出的假设是涡虫喜欢生活在黑暗无光的环境中。实验的控制因素是光照。 2、活动:对研究涡虫的行为实验进行讨论。 讨论:实验中,涡虫的行为中对强光的反应有什么不同?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步骤1中反应是舒展身体。步骤4中反应是收缩身体,是后天学习来的行为。 3、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点拨:先天性行为也称为本能行为,是和其他行为一同通过遗传、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经验等建立起来的一些行为。 议一议:举出生活中你所知道的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并说说对动物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有什么作用? 点拨:动物的行为得它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 ㈢灵活运用,巩固提高 例1人工包头的野马从不懂得去水坑饮水到会去水坑饮水,说明野马具备了什么能力? 例2资料分析:①年幼的黑猩猩能够通过观察和模仿自己的妈妈,学习生存的本领,利用一块地衣从石缝中汲取水液,还能学会利用一根沾水树枝,从洞穴中取出白蚁作为食物。②大山雀偷饮牛奶。③成年黑猩猩会从树上摘下宽大的树叶当伞用。可以拿到高处的食品。 试分析并与同学交流一下:年幼的黑猩猩、成年黑猩猩、大山雀的学习能力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什么问题? ㈣总结反思、拓展延伸 在学习动物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时,通过分析知道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本能行为,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在后天生活中通过各种经验而具备的行为,动物的行为对动物的生存和种族延续有重要意义。同时需要思考的是,动物的后天学习行为建立的过程,以及动物的某些学习行为会消失吗?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一下。 ㈤课堂跟踪反馈: 夯实基础,提升能力,开放探究。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教案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学习行为 凤台九中葛中亚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使学生识记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概念。 (2)使学生知道动物行为的特点。 2.能力方面 (1)通过对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比能力。 (2)通过对动物行为特点的总结,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 通过本节课学习,向学生渗透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和进化的观点。 【重点难点】 1.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概念是教学重点之一。按动物行为形成的时间,将其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通过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从另一种角度对动物行为进行分类,并且使学生懂得,无论是先天性行为还是后天性行为,都具有动物行为的共同特点。 2.动物行为的特点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一方面它是在前五节教材基础上的总结、概括和提高,是知识的一种升华,所以是教学的重点。另一方面对于以感性认识为主的初中生,要真正理解动物行为的特点,确实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印度曾经有过关于“狼孩”的报道:一只失去幼仔的母狼,疯狂撞入了一户主人未在的农舍,对园里的鸡群大肆捕咬,此时留在家中的婴儿受到惊吓大声啼哭,于是母狼循着哭声便跃窗进入屋内。当主人闻讯赶回农时,正看到衔着婴儿的母狼遁进了山林。 十余年后,人们终于在山林里发现了被母狼哺育长大的孩子:一个赤身裸体,不懂人言,只会嚎叫,追随着母狼用四肢爬行,且用牙撕咬生肉为食的“狼孩”。请同学们思考狼孩的这种怪异行为是先天性的还是后天性的?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进入今天的话题——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探究新知】 动物行为研究示例: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何黄玉湘中学教学案 课题: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课型:新授课 班级:学生姓名:使用时间: 学习目标:1.阐述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的意义; 2.举例说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 学习重点:举例说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 学习难点:分析涡虫研究的资料,概括先天性行为与后天学习行为的特征。 学习过程: 精彩导入: 一、自主探究 1.什么是动物的行为: 2.动物行为受和的调节,受的控制,这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 3.身边的小故事: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狗,刚来到陌生的主人家,起初有点怕人,只会乖乖地吃饭、睡觉。后来经过主人的训练,它学会了到指定的地方去拉屎、拉尿,还学会了简单的加减运算,它还经常在客人面前表演节目!于是,主人对它疼爱有加,每顿饭都有好吃的,还时常夸它聪明,经常带它出去逛呢! (1)、小狗一生下来就会吮吸乳汁吗? (2)、小狗一生下来就会到指定的地点去拉屎、拉尿吗? (3)、小狗一生下来就会简单的加减法吗? 4.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也称是动物通过遗传、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 5.先天性行为例子有: 。 6.仅仅靠本能生活,动物很难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所以动物必须要。 二、互动探究 探究一 动物行为研究示例: 涡虫的行为研究 思考: 1.涡虫常在石块下避光生活,在强光照射下会舒展身体;而受到中等强度的电刺激时则收缩身体或转动头端。大家想一想,涡虫的这两种行为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学会的?应属于哪一类行为? 2.先用强光照射涡虫,几秒钟后再用中等强度的电刺激涡虫。重复这一步骤100次。在第101次,只用强光照射涡虫,这时候的涡虫对强光的反应则是收缩身体或转动头端,并不是原先的舒展身体了,想想这种行为还是先天性行为吗?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说课稿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说课 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首先,我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是苏教版教材初二生物必修本第六单元第七章第二节内容。课程承接《动物的运动》内容,深入了已经学习的知识,使得知识系统更加严谨化,同时引入新的知识,如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等为后面的课程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是以后生物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本节课在解释生物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到动物对于自然界,对于地球的重要性,从而建立学生“保护地球,保护动物”,“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观念,建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说学情分析 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既有着初中生都具有的好奇心,求知欲,同时也比初一刚刚接触生物的学生多了一些探究实验的基础,使得课堂教学可以更加自主化,生动化。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初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识记: 准确描述什么是先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并举例说明; 理解: 正确区别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初步了解动物行为产生的生理基础。 2.能力目标 学会用比较得方法去学习新的课程; 尝试自己总结教材上散落的知识点,系统学习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了解生物的行为产生以及各种有趣的生物现象,意识到动物对自然界的重要性,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从而塑造“生物与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呼吁同学们保护动物,保护地球。 四、说教学的重、难点 依照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在熟悉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并可举例判断,并能比较出二者的区别,加以总结。 重点的依据: 只有掌握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概念,才能明确举例和判断,从而总结出二者之间的区别,加以系统理解。 (2)教学难点: 在理解动物的行为的基础上,知道动物行为的产生是具有一定的生理基础的,主要受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控。 难点的依据: 这一段的内容较为理论,不易理解,同时是以后高中课程的一个奠基,描述上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 因此,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五、说教法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来引导学习,教师在课程中仅仅起到一个引导者或是组织者的身份。在适当时机点出问题,使学生自主讨论,获得知识。 考虑到初二年级学生的心理,我主要采取小组学习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同时学会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充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展思辩能力,注重学生的全面。 我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感染和激励学生,组织团队合作与抢答游戏,充分调动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第1节 一、教学目标 阐述动物的行为对动物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的意义; 举例说明的区别; 利用图书馆或网络资源查找有关动物行为的资料 本节知识结构: 动物行为的概念 动物行为的分类: 本节教学重点:区分 本节教学难点:分析涡虫研究的资料,概括的特征。 课时安排:1课时。 ㈠创设情境,导入新 演示:多媒体播放不同动物的各种行为的录像:雄鹰盘旋之中突然俯冲捕食野兔,两只雄性角斗,小鸟筑巢等精彩画面。 ㈡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动物行为研究示例:涡虫的行为实验中,作出的假设是什么?实验中实验者的控制因素是什么?你能预测实验的结果吗? 点拨:实验者作出的假设是涡虫喜欢生活在黑暗无光的

环境中。实验的控制因素是光照。 活动:对研究涡虫的行为实验进行讨论。 讨论:实验中,涡虫的行为中对强光的反应有什么不同?产生这种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步骤1中反应是舒展身体。步骤4中反应是收缩身体,是后天学习来的行为。 动物的。 点拨:先天性行为也称为本能行为,是和其他行为一同通过遗传、自然选择进化而来的,后天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生活过程中通过经验等建立起来的一些行为。 议一议:举出生活中你所知道的动物,并说说对动物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有什么作用? 点拨:动物的行为得它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 ㈢灵活运用,巩固提高 例1人工包头的野马从不懂得去水坑饮水到会去水坑饮水,说明野马具备了什么能力? 例2资料分析:①年幼的黑猩猩能够通过观察和模仿自己的妈妈,学习生存的本领,利用一块地衣从石缝中汲取水液,还能学会利用一根沾水树枝,从洞穴中取出白蚁作为食物。②大山雀偷饮牛奶。③成年黑猩猩会从树上摘下宽大的树叶当伞用。可以拿到高处的食品。 试分析并与同学交流一下:年幼的黑猩猩、成年黑猩猩、大山雀的学习能力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什么问题?

《第1节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习题

《第1节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习题 1、下列动物行为中,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大山雀偷喝牛奶 B、蚯蚓走迷宫 C、猕猴做花样表演 D、母狼哺育刚出生的小狼 2、有一音像店的老板养了一只狗,天天听着腾格尔的《美丽的草原可爱的家》这首歌,渐渐地这只狗也会唱这首歌了,只要音乐响起便抬起头,跟着节律高声嚎叫,狗的这种行为属于() A、社群行为 B、繁殖行为 C、后天学习行为 D、先天性行为 3、传说公元前202年,项羽逃到乌江边,看见张良用蚂蚁排成“霸王自刎乌江”六个大字,气得拔剑自刎。蚂蚁能按照人的设计围成大字,此行为是动物的() A、学习行为 B、节律行为 C、取食行为 D、防御行为 4、黄鼬在遇到敌害追击时会释放一种“臭气”,利用这种气体将敌害“击退”或“击晕”。该行为属于() A、先天性、攻击行为 B、先天性、防御行为 C、后天性、防御行为 D、后天性、攻击行为 5、下列动物中,学习能力最强的是() A、蚯蚓 B、大山雀 C、马 D、黑猩猩 6、下列几种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A、红雀喂金鱼 B、野鸭的迁徙 C、鹦鹉学舌 D、蜘蛛结网 7、动物先天性行为的控制因素是() A、环境因素 B、后天学习所得 C、遗传物质 D、亲代训练 8、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 B、后天性行为是动物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C、动物的行为都是从亲代继承获得的 D、动物的本能是先天性行为 9、下列哪一项不是动物行为的特点() A、都是一个运动、变化的动态过程 B、同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对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有重要作用 C、都是动物生来就具有的,由体内遗传物质控制的 D、都是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和激素协调作用的结果

北师大版八上《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教案

北师大版八上《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 为》教案 -----民族中学费学芳 一、教材分析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是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十六章第一节内容。生活在一定环境中的动物,面对来自体内外的各种刺激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应,这些反应的表现形式就是动物的行为。对于人和动物体而言,许多行为的产生都需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通过运动系统来完成,所以本章节内容安排在《动物运动》的后面。使学生先从自己熟悉的人作为实例,再到有关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知识,对学生认识动物的本质特征非常重要。学习本节既是对上一音的承接,又为学习下一节动物行为类型奠定基础。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和行为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是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对自身的生存和种族的繁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动物的行为是目前生物学研究中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动物行为的知识与人类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二、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概念。 2、认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的区别。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学习,培养学生探究自 然界奥秘的能力。 2、通过“涡虫的行为研究”的探究活动,让学生知道探究活动 的一般过程,逐步培养分析处理资料和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人类学习和自身学习的重要性,从而 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2、教学难点:分析涡虫研究的资料,概括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 为的特征。 四、教学方法 1.本节课贯穿观察和讨论,主要运用启发式谈话法,启迪学生思维、 激发学习热情,并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利用多媒体的现代教育手段,以大量的视频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等一系列思维活动,逐渐认识到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特点和意义。五、学习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去发现知识,总结规律,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课内的探究活动和课上的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方法,体会同学间合作的魅力,尝到探究性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并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六、教学过程: (一)设境激趣,导入新课:(时间:5分钟) 1、人猿泰山的故事 一对带着幼子的夫妇遭遇海难,他们奋力划着救生艇来到茂密的非洲原始森林。夫妻俩在树上筑起树屋当作临时住所,一天却不幸惨遭花豹突袭,双双丧生。与此同时,母猩猩卡娜正因为失去了小猩猩而悲啼不已,听到远处传来婴孩哭声,她循着找去发现一个人类宝宝。在母爱的驱使 下,卡娜收养了这个后来被称作“泰山”的婴孩,把他带回了森林中的家。用自己的奶喂养小泰山。长大后的泰山在经历了许多奇特的景遇后,最终回到了人类社会 2、对比图片:山雀喂 3、多媒体图片展示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时间:15分钟) 动物行为研究示例: 1、学生看书,教师点拨 实验1 (1)取涡虫(2)作标记 ?(3)水平放置,记录(4)遮光处理,记录实验2 (1)光照刺激看反应(2)电刺激看反应(3)光紧接着电击反复100次(4)101次只有光 2、学生活动讨论:(1)、涡虫的行为实验中,作出的假设是什么?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说课稿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对我的课进行阐述。 1、说教材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是北师大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十六章《动物的行为》第一节的学习内容。课程承接《动物的运动》内容,深入了已经学习的知识,使得知识系统更加严 谨化,同时引入新的知识,学好本节内容为下一节及下一章打下基础。 2、说学情 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既有着好奇心,求知欲,同时也比初一刚刚接触生物的学生多了一些探究实验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对先天性行为后天学习行为经常接触,但不能很明确的区分两种行为的界限。 3、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准确描述什么是先天性行为、后天性行为并举例说明2?正确区别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过程与方法】:在探究活动中,通过分析、讨论、发言等活动观察结果进行简单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活动中,培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鼓励创新;在问题探讨中,认同人类学习或自身学习的重要性。 4、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并能比较出二者

的区别,加以总结。2?了解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 【教学难点】:(1)学会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2)使学生懂得学习行为的复杂性和遗传性。 5、说教学方法 1说教法 考虑到初二年级学生的心理,我主要采取小组学习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活动,而且在活动中得到认识和体验,同时学会团队协作能力。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利用图片的投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行为探究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小组讨论法 针对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积极抢答,激起学生的兴 趣和回答问题的用去,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8年级上5-2-2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教学重点:先天性行为的概念和后天性行为的概念。 教学难点:后天性行为的概念。 教学方法:讲述法为主 教学过程:(1课时) 导入:展示具有代表性的六种动物行为的图片:①两只雄羚羊在争斗;②黄鼬放臭气;③松鼠收集松果;④孔雀开屏;⑤蜂群在工作;⑥猫头鹰夜间捕鼠; ⑦招潮蟹领潮;⑧大雁南飞;⑨雌狮追捕斑马。请学生判断它们属于哪些动物行为,然后请学生思考:这些动物行为有什么共同特点?它是怎样产生的呢? 讲授新课: 一、动物行为的特点 虽然这几种动物表现出不同的行为,但我们能够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 1.无论哪一种行为,都是一个运动、变化的动态过程,并且包括动物身体内部的生理活动变化。也就是说,动物的任何一种行为都是一种运动的过程,而运动都是由一系列不断变比的动作组成的。狮子不运动、没有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就捕不到斑马。亲鸟没有一系列动作,雏鸟就得不到食物,公羚羊静静地呆在一个地方也不可能发生争斗。这种运动不仅是躯干和肢体的动作,也包括身体内部的生理活动,如胃肠的蠕动、心脏的收缩、肺的运动、腺体的分泌等。生理活动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 2.动物的行为与生活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对于动物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有重要作用。如狮子不捕食斑马便不能生存;亲鸟不哺育雏鸟就不能得到种族的延续;公羚羊不发生争斗就不能保证种族的健康繁衍。 3.每种动物行为的产生,都是动物体的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和激素协调作用的结果。两只公羚羊的争斗,首先由视觉、嗅觉和听觉感觉到对方的存在,通过神经系统对运动器官的支配进行争斗。这种争斗行为只有在身体发育成熟以后,由睾丸产生的性激素的作用下才会发生。大多数高等动物,睾丸、卵巢的活动有一定的周期性,也就是有一定的节律,所以它们的繁殖行为也有一定的周期性。繁殖行为的周期性是性激素调节作用的结果。 二、先天性行为 教师展示蜜蜂采蜜、蚂蚁筑巢、蜘蛛结网、鸟类迁徙、母鸡孵蛋、羚羊争斗、母猪哺乳图片,观看录像—灰喜鹊喂养小杜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