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r 国内外主题图应用研究述评

r 国内外主题图应用研究述评

r 国内外主题图应用研究述评
r 国内外主题图应用研究述评

总第126期No.126[作者简介] 韩永青,女,硕士研究生,发表论文4篇;夏立新,男,1968年,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已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

著作5部;陈卓群,女,硕士研究生,发表论文3篇。

?知识、学习与管理?

国内外主题图应用研究述评

韩永青 陈卓群 夏立新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武汉,430079)

[摘要] 本文对国内外主题图发展概况进行简要回顾,侧重介绍国内外主题图应用研究的相关成

果,包括叙词表改进与知识库建构、知识组织与检索、知识建构、网络门户导航与知识导航、语义网应用和学科管理几个方面。指出国内在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如尚未形成系统性、规模化研究,研究方法手段比较单一,主题图应用范围领域应进一步扩大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国内主题

图研究的可能走向。[关键词] 主题图 XTM 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2797(2008)0620105205

[Abstract] This paper makes a brief review for t he develop ment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topic map s ,focusing on t he relative result s of t he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topic map s ,including t hesaurus imp rovement and knowledge base const ruction ,knowledge organization and ret rieval ,knowledge const ruction ,web portal navigation and knowledge navigation ,semantic web applica 2tion and disciplines management.We point out t hat t here exist s some problems in domestic re 2search ,such as systematic ,large scale st udy has not been formed ,t he research met hod are sin 2gle ,t he scope and filed of topic map applicatio n should be f urt her expanded and so on.Based on t hese p ro blems ,we bring up t he po ssible t rend of topic map s research in china.[K ey w ords] Topic map s XTM Review

主题图是多种技术进行融合而出现的一种新兴技术,其作为一种复杂的元数据,一种数字化的知识组织方式,一种智能化的知识索引方式,一种模型化的知识表示和导航技术,一种灵活的分布式资源链接技术,引起了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思考。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分析发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主题图的研究逐渐向应用方面渗透,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数据库知识库建构、信息分类与检索、知识构建、知识导航、学科管理、信息集成、互联网、语义网等方面。1 国内外主题图发展概况

主题地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91年,名为Davenport 的UN IX 系统技术联合小组,在研究如何标记和管理软件的电子文档时发现,将不同软件系统文件的索引进行整合时出现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1993年出现了Hy Time ,并成为国际标准ISO/IEC 10744,同时,CAp H (Conventions for t he

Application of Hy Time )小组通过了SOFAB ED (Standard Open Formal Architect ure for Brows 2able Electronic Document s )。后来,CAp H 小组发

现SO FAB ED 在建立模型化索引时的复杂性,将其进行修改,并称为Topic Map s 。1995年,ISO 组织将Topic Map s 作为“New Y ork item ”,并于1999年获得国际组织的认证,于2000年成为国际标准(ISO/IEC 13250)。该标准定义了Topic Map s 的概念,定义了交换不同主题图应用的格式等[1]。

2000年12月,Topic Map s 的专门组织机构Topic Map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915375511.html, 制定了基于XML 、XLink 的主题图语言规范XTM 。2001年3月,该组织发布了官方XTM1.0详细说明。2001年10月,XTM1.0被加入到ISO/IEC 13250标准中。2001年之后主题图的标准化工作由ISO SC34来继续。2001年,ISO 委员会J TC SC34发起两项标准主题图检索语言TMQL (ISO/IEC 18048)和主题图约束语言TMCL

5

01

(ISO/IEC19756)。该委员会还拟定了其他主题图标准,主题图标准家族成员包括TMQL、TMCL、XTM语法、Hy TM语法、主题图标准形式、主题图表示模式,以及主题图协议的两个数据模型(参考模型RM和标准应用模型SAM)。相关协议规范的发布大致开始于2003年。

2001年以后,Topic Map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915375511.html,开始致力于主题图的垂直领域应用研究,以及主题图协议的市场化方面。主题图被广泛应用于主题分类、知识表示与本体、网络知识发布、搜索引擎、语义网等方面,其研究领域横跨图书情报机构、医疗机构、企业单位、网络教育、电子商务、政府部门、网站门户建设等多个领域。

国内主题图研究大约开始于2003年,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主题图理论探讨和相关应用研究两个方面。理论探讨文献的主要内容包括,主题图原理介绍、主题图与相关标准的比较研究、主题图合并算法、主题图约束的合法性验证等。主题图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知识库建构、知识导航、知识管理、知识组织与检索、信息集成、学科管理等方面,其研究领域涉及数字图书馆、教育领域、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从研究方法看,一是建立模型方式,对主题图技术进行比较详细的描述和概括,阐述相关主题图应用方法,建立主题图应用模型框架。如徐颂提出的基于主题图的城市信息门户知识导航系统模型[2],吕云屏利用主题地图对关系数据库进行扩展的方法[3],何卫红的基于主题图的语文教育信息资源组织方式[4],王君提出的基于主题图的组织知识的分布式存取架构[5],艾丹祥提出的利用主题图建立概念知识库的方法[6]等。二是实验研究方式,即采用国外相关软件,对主题图的具体应用进行实验性研究,拟定某一领域某一小范围内的知识,建立领域本体,用XTM进行标记,借助相应软件实现知识的可视化。如裘江南的基于XTM的政务门户知识关联导航系统模型的应用实现[7],吕云屏对基于主题地图的信息集成系统在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凤凰汽车有限公司F H2IIS中的应用实现[8],田海燕提出的基于主题地图的多层次文献组织模型[9],马健霞对主题图技术在沙尘暴知识导航中的实验研究[10]等。

2 国内外主题图应用研究的主要内容

纵观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发现,主题图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叙词表改进与知识库建构

叙词表作为一种检索工具,以规范化的、有组织的、体现主题内容的、已定义的名词术语来揭示信息及其之间的关系。但叙词表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其术语均是规范的科学语言,其知识点的分布是线性单一的,结构保守而单一,不可能经常修订,词间关系也是简单的语义关系等,而主题图中的主题可以用自然语言和半自然语言来表达,其知识点呈网状分布,主题图是一个开放体系,可以根据学科领域的更新和发展随时进行更新等。基于主题图对传统叙词表的改进功能,朱良兵[11]利用主题图技术构建了一个在线叙词表。作者以《管理科学主题词表》(1996年2月第1版)为研究样本,以叙词“情报学”为中心,选取与之相关的18个词汇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及其替代词进行关联性分析,对叙词间的语义关系建立语义网络,使用ontopoly建立主题图,并使用可视化工具omnigator和vizigator对主题图进行在线浏览和可视化呈现。

主题图可以用来灵活定义知识之间的关系,实现可视化的知识网络,从而实现分布式知识的集成和共享,因而国内外相关学者探讨使用主题图技术来建构知识库或数据库。如J ames David Mason [12]使用主题图来构建检索知识库,基于该知识库的搜索引擎可以执行更多的任务,包括信息选择、信息分类、信息浏览、信息诊断以及查询扩展等。概念知识库是知识概念及其相互关联的集合,艾丹祥、张玉峰[13]总结出建立概念知识库的一般方法,主要包括概念的分析与组织和编制主题图两个步骤。吕云屏、吴洁[14]则提出了将数据库导出成为XTM文件的方法。即利用主题地图的概念,在保持已有的数据库架构的基础上实时扩展,然后将更新了的关系数据库导出成为XTM文件,因为XTM文件遵循XML语法,所以可以使用处理XML的各种方法对生成的文件进行分析,实现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交换。

由以上研究可以看出,主题图作为一种分布式知识表示方法,可以揭示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可以整合分散的网络知识库,构建出强大的知识管理系统。在对传统检索工具的改进上,在对跨领域知识的集成方面,主题图都将成为重要工具之一。

2.2 知识组织与检索

主题图作为一种新兴的知识组织技术,吸收了索引、叙词表、分类法等的思想,并有所发展。主题图在知识组织中的应用方法可以总结为,构建领域本体、知识关联量化、标引信息资源、构建XTM文件、主题图合并和主题图可视化。国内相关研究如,基于主题地图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组织研究[15]、基

601

2008年第6期 图书情报知识

于主题地图的文献组织方法研究[16]、基于元数据、叙词表与主题图的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17]、基于主题地图的语文教育信息资源组织方法研究[18]等。文献[15]是关于主题图在电子政务领域里信息资源组织中的应用理念探讨。文献[16]针对文献类型的信息资源的组织方法进行研究,文章提出一个基于主题地图的多层次文献组织模型(Topic2Map2based Document Organization Model,TMDOM),包括文本表示、文本聚类和主题图生三个模块。文本聚类中采用基于扩展布尔模型的文本间相似度的计算方法,根据聚类结果,参考相关分类体系及叙词表,计算主题间相似度,完成主题地图创建。文献[17]探讨的是有关主题图在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中的应用,文章将元数据向叙词表映射,再将叙词表转换为主题图,并利用主题图可视化工具TMnav实现了基于概念的资源导航。但文中相似度的计算方法有待改进,对叙词表的处理也是静态的。文献[18]探讨了将主题图技术用于语文教育信息资源组织的理念。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如Dong Y ing,Li Ming2 shu[19]认为利用XTM组织信息可以优化信息导航,作者提出HyO2XTM(hyper2grap h operations on XML Topic Map)算法来管理分布式知识资源。该算法适用于知识密集型企业,如咨询公司、法律公司以及提供专业服务的公司。J ames David Ma2 son[20]提出,运用主题图表示的知识结点比较容易转换,因而如果使用基于主题图技术构建的知识库作为后台数据库,搜索引擎可以执行更多的任务。

综合上述,利用主题图,可以以标准化标记来表示知识模型,也可以将主题图融合进各种复杂的搜索引擎技术中,构建智能搜索引擎的知识模型;主题图可支持现有的搜索引擎在资源域层面实现检索;主题图概念上可看成一个图或树,支持可视化图形方式的人机交互式检索;主题图可以提供领域一定程度的概念间关系描述,利用概念间的关系,由TQML提供一定程度的智能化检索[21]。

2.3 知识建构

这方面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知识表示、建立知识图、建立知识空间、知识管理等。如Mario St rauβ,Heinz U.Lemke[22]运用主题图构建了CARS系统的知识架构,并通过主题图表示的信息元素和知识导航系统,基于‘Ontopia Knowledge Suite’(O KS)实现知识的扩展和导航。研究结果发现目前使用的一些诊断方法和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模糊性和不持续性,常常使用不精确的表达来描述知识。而主题图能够表示与CARS内容相关的知识框架,从而提高CARS描述的准确性和连续性。因而使用主题来描述相关医学信息更为准确,更能用户对知识需求的变化性。Duen2Ren Liu 等[23]利用主题图技术建构了复合式电子服务知识图,提出电子服务知识图平台,为用户利用复合式电子服务提供更为有效的知识支持。

目前知识库或数据库中的知识不易于实现重用和共享,很难维护和更新,检索到的知识缺少语义和上下文支持等。张佩云等[24]针对目前知识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采用主题图技术开发了某个组织结构的知识管理系统模型,该模型知识流程包括知识获取、知识表示、知识使用、知识维护和安全控制五个方面。

主题图是知识组织和知识呈现的得力工具,主题图为知识表示和知识管理应用的实施提供了扎实的基础。主题图使用本体实现了模型化的知识架构,使用非结构化数据提供了知识架构之间的链接。其作为一种数字化的知识分类体系,吸取了面向对象的思想,针对知识的具体应用和分类者的个体意愿进行分类,体现了知识的应用价值和人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基于主题图的分类体系可以跨越知识资源在存储形态、存储方式和地理位置的限制,实现不同类型、不同地域位置的知识资源的一体化架构。

2.4 网络门户导航与知识导航、语义网应用

在门户导航方面,国外相关研究如,Helka Folch 等[25]指出,目前导航工具如百科全书、词汇表、索引等,是基于先组式语义目录或分类体系而建立的,这种导航工具难以对动态的、松散结构的文本集合进行充分揭示。因此他们提出一种具有归纳性的、数据驱动方法,通过对文本数据的统计分析从文本集合中提取语义类别。文章使用ALCESTE文本数据分析软件来创建语义类别,然后根据ISO/IEC13250标准构建了文本集合的导航主题图。Helka Folch认为主题图技术为门户网站的信息资源提供了一个语义接口,能够对信息资源通过分类和归纳来进行有效的导航,并认为这种通过主题图技术建立起来的导航将比传统的简单导航更加符合用户的习惯和更加满足用户的需求。Jesus T ramullas,Pedad G arrido[26]运用柏林核心元数据、RDF和主题图对数字化信息资源进行描述,并用主题图进行信息分类和组织,以此来建立网络主题门户。

知识导航的研究,如J urgen Beier,T om T esche[27]探讨了使用主题图来实现医学知识空间的导航和交

701

韩永青等:国内外主题图应用研究述评Han Y ongqing etc.:A Summary Research

互。作者首先将MeSH(医学主题标题)的医学知识分类体系转换为主题图,基于XML建立知识表达规范,每一个主题作为主题图的一个结点,包括标题信息、同义词,转换词,定义,范围,上位类和下位类。特定领域的主题知识由hyperCIS IRS系统提取,并自动产生检索提问式。然后将这些检索式传送给文本搜索引擎,将IRS与hyperCIS医院信息系统进行整合。而用户则通过系统提取的互动式、图像化导航主题网络,来选择满足自己需求的主题。

国内的研究如裘江南、姚永祥[28]针对目前信息导航系统在导航效率和质量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政务门户导航的特点,实现了一个基于XTM的政务门户知识关联导航系统模型,该模型由资源层、知识层、知识管理导航层和服务层构成。作者应用p rotégé+TM Tab进行领域本体的建构,然后用XTM标记本体,形成相应的XTM文件,并计算XTM中的语义相关度。通过相应的算法将原始的XTM结构文档转换成树形结构。但在实际应用中,还有一系列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如存储空间与响应时间的折中,导航控制策略和算法等。城市信息门户是数字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徐颂等[29]从数字城市的领域本体构造城市信息的主题图,提出基于主题图的城市信息知识导航系统,包括信息资源层、知识层、信息导航服务层与应用层。

在语义网方面,Alan G ilchrist[30]探讨了语义网概念的分类和映射规则,讨论了数字化对象之间互操作的各种模式H TML,XML,XTM等。H TML 元标记与被索引文件相关,但主题图则以独立于文件的形式存在,因而便于实施者或用户理解文件之间的相互关系。Hak2Keun K im等[31]利用主题图技术,语义网建构技术,解决了三维虚拟环境导航中所存在的导航信息有限性、用户感知水平有限性等问题。因为主题图可以建构语义链接图,其定义了主题之间的链接关系。在导航试验中,使用链接图来查找目标,实验表明是有效的。总之,在语义网及网络知识发布方面,国外的相关研究比较多,而国内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具体文献出现。

2.5 学科管理

Darina Dicheva,Christo Dichev[32]是关于主题图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研究的代表,如他们提出使用TM4L环境来创建、维护并使用基于ISO主题图标准的在线学习库,利用主题图进行可视化的网络教学。主题图技术能够成为电子学习门户的核心,能将不同种类的信息知识资源进行整合。而电子学习门户解决方案能够为其内容消费者(学生)和内容提供者(教师、管理人员)提供方便。Kamila Olsevi2 cova[33]提出新的技术来发展和维护主题图电子学习门户,作者首先利用protégé22000创建教育领域知识本体,然后使用omnigator进行试验应用。国外使用主题图来建构网络学习的典型实例如L m TM2server(http://www.L m TM.de/),其是一个电子学习服务器,该服务器通过主题图实现导航,而存储在主题图中的信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被获取,基于文本的导航,图形化导航,主题字母列表,以及链接列表等,多种方式的融合可以使用户从L m TM2server上更方便地获取信息[34]。

国内相关研究,如刘洪星、王石林[35]提出使用主题地图来管理学科知识的思想,以软件工程专业的几个知识单元为实例构建语义网络,以XTM1.0标记主题地图,并通过Omnigator处理器提供在线索引字典。周亭,周竹荣,黄果[36]对基于主题图的网络课件采用集合论的方法进行了建模,并对TMC 模型中的规则、性质及其作用进行了研究,利用J a2 va和TM4L开发了基于主题图描述语言(XTM)的TMC原型系统。

3 结论及启示

通过以上对国内外主题图应用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可以发现国外学者对主题图与Web(inter2 net)、Semantic、knowledge、information、XTM (Xml,xt m)的研究比较多;利用主题图建构网络服务系统、知识服务系统、医疗服务系统,利用主题图进行数据导航、知识导航等也是国外学者非常关注的问题;国外相关研究机构及学者关注的主题图应用领域也比较广泛,除数字图书馆、教育领域、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等外,还关注相关企业、咨询公司、法律公司、医疗服务机构、电子商务领域等。

国内主题图研究自2003年开始以来,已经形成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但仍存在如下问题:

(1)尚未形成系统性、规模化研究。从对主题图基础理论推进方面,国外已有专门的研究机构如Topic Map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915375511.html,对主题图相关标准进行系统化研究。国外学者对相关理论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如Darina Dicheva,Christo Dichev就是关于主题图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研究的代表。而国内对主题图的理论探讨则主要集中在技术引进和对国外相关工具的试用方面,对主题图相关理论的研究是零散的,还未形成系统化研究,也没有相关研究机构来进行规模化研究。因而对我国学者及相关研究机构

801

2008年第6期 图书情报知识

而言,在引进国外相关主题图技术的同时,应该对主题图相关基础理论进行系统化研究,对从本体构建到主题图合并整个过程中所涉及的理论、方法、算法进行系统研究,才能使主题图这一技术更适合我国本土文献、本土企业、本土机构的使用。同时,本体建构是一项涉及知识工程、语言学、哲学、用户学等多门学科的浩大知识工程,需要多方面专家的参与,目前研究中所建构的领域本体,都只是以小范围的知识为样本,相关资料的搜集也不全面,相关细节关联也未考虑全面。本体构建也是主题图领域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2)研究方法手段比较单一。国内学者对主题图理论及应用的研究主要是采用技术引进和实验验证两种方法,主题图工具的使用基本都是借鉴国外的相关研究工具,研究手段较单一。国外主题图编辑工具、可视化工具在支持汉语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也无法做到对主题图的个性化管理。我国相关研究机构、情报所、高校、企业等应联合起来,实现产学研相结合,建立主题图专门研究机构,开发本土化的研究工具,进一步研究本土化的数字化知识组织技术。

(3)主题图应用范围、领域应进一步扩大。国内主题图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知识库建构、知识导航、知识管理、知识组织与检索、信息集成、学科管理等方面,其研究领域涉及数字图书馆、教育领域、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而主题图在网络知识发布、语义网、商业管理领域,在相关知识密集型企业、咨询公司、医疗机构、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应用,尚未开始。有关主题图应用研究,应从两个维度进行深入拓展,一是主题图在不同类型知识资源中的应用,如文献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不同学科知识资源、商业信息资源、政府信息资源、教育信息资源等;二是主题图在不同部门机构的应用,如图书情报机构、知识密集型企业、政府部门、电子商务领域、医疗机构、教育领域、商业机构等。

参考文献

1 H.Holger Rath.The Topic Maps Handbook.http://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915375511.html,/downloads/empolis_TopicMap s_ Whitepaper20030206.pdf(2007210217)

2,29 徐颂等.基于主题图的城市信息门户知识导航.科学技术与工程,2008(4)

3,14 吕云屏,吴洁.主题地图在关系数据库中的应用研究.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06(2)

4,18 何卫红.基于主题地图的语文教育信息资源组织方法研究.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3)

5 王君,樊治平.一种基于主题图的组织知识的分布式存取

架构.情报学报,2004(1)

6,13 艾丹祥,张玉峰.利用主题图建立概念知识库.图书情报知识,2003(2)

7 裘江南,姚永祥.基于XTM的政务门户知识关联导航系统模型研究.情报学报,2007(2)

8 吕云屏.主题地图在信息集成中的应用研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9 田海燕.基于主题地图的文献组织方法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0马健霞.主题图技术在沙尘暴知识导航中的应用研究.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硕士学位论文,2004.

11朱良兵,纪希禹.基于Topic Map s的叙词表再工程.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6(9)

12,20J ames David Mason.Ferrets and Topic Map s:Knowl2 edge Engineering for an Analytical Engine.Markup Lan2 guage:Theory&Practice,2001(2)

15吕元智,王心裁,谭必勇.基于主题地图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组织研究.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4)

16吴江宁,田海燕.基于主题地图的文献组织方法研究.情报学报,2007(3)

17吴雯娜.基于元数据,叙词表与主题图的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情报学报,2006(5)

19Dong Y ing,Li Mingshu.HyO2XTM:a Set of Hyper2 graph Operations on XML Topic Map Toward Knowl2 edge Management.Future G eneration Computer Sys2 tems,2004(1)

21吴江,赵宗涛,张佩云.基于TMS的信息资源分类与检索方法研究.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5(9)

22Mario Strauβ,Heinz U.Lemke.Knowledge Structure and Templates for Information Elements in Validation Proce2 dures for CARS.Proceedings of the17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and Exhibition On Computer Assisted Radiolo2 gy and Surgery(CSRS2003),J une25228,2003,London, U K,5772583

23Duen2Ren Liu et al.Knowledge maps for composite e2 services:A mining2based system platform coupling with recommendations.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008(1)

24张佩云,孙亚民,吴江.基于TopicMap的知识管理系统研究.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6(6)

25Helka Folch et al.Navigable topic maps for overlaying multiple acquired semantic classifications.Markup Lan2 guages:Theory&Practice,2000(3)

26J esus Tramullas,Pedad G arrido.Constructing Web sub2 ject gateways using Dublin Core,the Resource Descrip2 tion Framework and Topic Map s.http://informationr.

net/ir/1122/paper248.html(2007210217)

(下转第128页)

901

韩永青等:国内外主题图应用研究述评

Han Y ongqing etc.:A Summary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T opic Maps at Home and Abroad

总第126期2008年11月

图书情报知识

No.126

Nov.,2008

《图书情报知识》2008年(第1~6期)年度总目录

(作者后面的数码依次为期数和页码)

专论

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图书情报学教育的发展陈传夫 (5)5

特约稿

海峡两岸图书资讯学系主任联席交流会关于专业教育若干问题的共识(备忘录)(5)15图书馆学教育与现代图书馆理念范并思等 (6)5海峡两岸图书情报学教育现状比较分析邱均平等 (6)10中美图书情报学研究生教育与培养比较研究:

博士课程设置实例分析王知津等 (6)17 iSchool联盟院校的课程改革及其启示沙勇忠等 (6)26图书馆专业人才能力和知识需求实证研究曹树金等(6)36

学科前沿

iSchools与Syracuse大学的iSchool

Elizabeth D.Liddy (5)17美国大学图书馆的变革与方向Peter Zhou(周欣平) (5)21信息检索可视化的主流路径Zhang Jin(张 进) (5)24台湾图书情报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教学策略杨美华 (5)28情境驱动的交互式信息检索集成

研究框架Peter Ingwersen(彼得?英格沃森) (6)44

专题研究

●图书馆学专业教育现状之调查研究

我国图书馆学教育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肖希明等 (1)5图书馆学专业教育与图书馆员职业竞争力

———来自图书馆馆长的调查与分析肖希明等 (1)11图书馆学专业教育与图书馆员职业竞争力

———来自图书馆员的调查与分析肖希明等 (1)17

●服务导向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研究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本质及其动力机制研究

文庭孝等 (2)5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横向共享研究周永红等 (2)10基于用户感知有用性和易用性的政府门户

网站研究张新宇等 (2)14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法制保障研究

———基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与《政府信息

公开条例专家建议稿》的比较研究易晓阳等(2)18《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与

电子政务的发展聂 进等 (2)23

●Web2.0信息自组织功能与序化机制研究

———兼论情报学的有序性原理

导言:情报学中的序马费成 (3)5情报学中的序性结构初探

———以Web2.0下的分众分类为例朱 婷 (3)7自组织理论框架下的Web2.0信息有序化研究黄 佳 (3)13 CAS理论视角下Web2.0序化研究陈金霞 (3)19

(上接第109页)

27J urgen Beier,Tom Tesche.Navigation and interaction in medical knowledge spaces using topic maps.International Congress Series,Computer Assisted Radiology and Sur2 gery,1230,2001,3842388

28姚永祥.基于XTM的政务门户知识关联导航系统的研究与实现.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0Alan G ilchrist.From Aristotle to the"semantic web".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915375511.html,/directory/record/r200201/ article2.html(2007210215)

31Hak2Keun Kim et al.Guided Navigation Techniques for 3D Virtual Environment Based on Topic Map.Interna2 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Scinece and Its Ap2 plications(ICCSA2005),May9212,2005,Singapore (SG),847285632Darina Dicheva,Christo Dichev.TM4L:Creating and browsing educational topic maps.British Journal of Edu2 cational Technology,2006(3)

33Kamila Olsevicova.Topic Maps e2Learning Portal Devel2 opment.Electronic Journal of e2learning,2006(1)

34Andreas Rittershofer.Supporting Self2regulated E2Learn2 ing with Visual Topic2Map2Navigation.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Visual Artefacts for the Organization of In2 formation and Knowledge:Searching for Synergies,J une, 2004,Tuebingen(DE),3552363

35刘洪星,王石林.Topic Maps与学科知识管理.计算机时代,2006(3)

36周亭,周竹荣,黄果.基于Topic Map的网络课件模型研究.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7)

(收稿日期:2008201221)

821

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的应用策略

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的应用策略 李如丘 新教材的使用拓宽了我们数学教师的教学视野,为我们有效落实《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提供了载体。其中主题图的运用可谓一大创新,其生动活泼的情境内容为教师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通过熟悉的情境进行数学探究,从而感受数学知识的含义,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随着电教设备的普及,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许多老师没有好好理解主题图。基本不用书中的主题图,即使使用主题图也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因此,我们对教学活动中主题图运用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反思,重新分析挖掘主题图在新课程教学活动中的功能价值,同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如何创造性地使用主题图,使其真正有效地服务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具体的思路与方法。 一、背景 主题图的意图主要在于体现“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的基本理念。(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教科书.数学》新教材图文并茂,色彩明丽,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尤其是那一幅幅有着丰富情景的主题图更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主题图富有儿童情趣和丰富的现实意义,有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有丰富的内涵。我们使用的人教版教材,低年级的数学书,基本是以图为主。其原因:一是学生识字量不多,可以用图片代替文字;二是图画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三是用图更能让学生在熟悉

的情境中,联系自己身边具体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学知识的含义,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教师若能好好利用主题图,我们的课堂将会焕发出新的光彩。 二、困惑 然而,我们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好好理解主题图的真谛,使用主题图的过程中只在导入创设情境时用一下,缺乏有效开发与深加工,有的老师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主题图的内涵。也就是说,基于以上认识,就如何有效利用主题图,展开了进一步的思考与实践。 三、主题图的种类、功能及利用 小学数学各年级教材中都编入了许多图文并茂,色彩明丽,有着丰富情景的主题图。这些“主题图”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出现在单元前的主题图,这类主题图容量大、涵盖面广,有时蕴含了整个单元知识的内容;第二类主题图则是某个知识点的主题图,这类主题图的容量不是很大,往往呈现了本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重点突出,主题明确。 主题图主要在于体现《数学课程标准》“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的基本理念。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联系自己身边具体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学知识的含义,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透过美丽的画面,可以真实地感受到新教材主题图的“内在魅力”,其实质性的内涵远远超过了它“美丽的外表”。 1、依据主题图挖掘学生身边的资源

小学数学 课题研究计划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计划 一、课题研究背景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课堂教学研究与改革为切入口,加大教研、科研力度,认真开展《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个性化的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以学生为本,探索课堂练习的个性化设计模式,稳步推进,和谐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学生发展,提高课堂实效为目标,深入开展教学方法,学习和评价方式的研究,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 (一)进一步强化理论学习,稳步推进新课程改革 以深入学习理论为突破口,进一步提高数学课堂练习对课程改革适应力,努力搞好课堂教学研究,教学指导,教学服务等日常工作。 (二)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质,加强数学教学质量的监控。 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通过师徒结对等方式,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重点加强对新教师的培训与指导,特别要提高新教师的语言素质和教学技能,通过学习思考,实践探索,研讨交流,总结反思等途径来提高教师学科素养;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教学心得、案例或论文。 (三)加强课题研究,提升教育科研质量。 要进行扎实的专题或课题研究,从而加强教师的研究意识,提高其研究能力。 二、本学期研究内容 1、对教材的理解、对基础的掌握、对思维能力的培养的案例研究。 2、课堂教学中发生意外情况处理的案例研究。 3、新课导入、课堂问答、范例演讲、课堂反馈、归纳小结等案例研究。 三、本课题的研究计划如下: 二月份: 1、制订本学期的教学计划、课题计划。 2.认真研究教材,备好每一课,重点设计好课堂练习。 3.建立好博客,按时上传各级各类的资料。 三月份: 1、认真贯彻执行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加强理论学习,撰写学习心得。 2、积极配合相关老师做好观摩研究课的准备,利用教研时间进行集体备课 3、交流典型的课堂练习设计案例。 4、认真准备迎接教科室对本课题的抽查工作。 四月份: 1、教师解读教材。 2、认真开《小学数学课堂练习个性化的研究》课题研究工作,坚持每月积极参加例会工作和与课题组其他老师每月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并做好学习笔记工作和反思。 3、积极准备迎接研讨课,并认真听其他老师的研讨课、认真评课。 4、参加教学评价课题培训活动。 五月份: 1、学习有关综合课堂教学的理论书籍,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推进课程改革实验。 2、准备好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展示,并到各年级进行学习。 3、建立学生练习的档案。 4、准备好课题组的课题资料,以迎接检查。

小学数学主题图的应用研究课题总结报告

小学数学主题图的应用研究课题总结报告 一、研究背景: 打开人教版小学数学新教材,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五颜六色的图画,里面有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朋友,一个个憨态可掬的小动物,这些以鲜艳的色彩、生动的情境引起小学生注意与喜爱的图画就是小学数学教材的一部分,即主题图。 南京农业大学图书馆何建新教授在《主题图及其应用》一书中这样写道:“主题图(Topic Maps)的概念最初是由W3C提出的,并由国际标准组织SGML委员会第三工作小组的研究人员开发,用来实现索引和辞典构建过程的形式化。主题图是一种用于描述信息资源的知识结构的元数据格式,它可以定位某一知识概念所在的资源位置,也可以表示知识概念间的相互联系。主题就是主题图中的基本构成单元,是现实事物的具体化,它可以是表示任何事物对象的名词,通过主题表述的概念被形式化之后就是标题。主题图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主题间的关联。”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了这样一些问题:1.有的教师把主题图的功能简单地定位成为情景创设服务,只起到“敲门砖”的作用,没有合理安排主题图出现的时机。2. 有的老师没有深入考虑主题图的内涵,只会按部就班的照着主题图安排的活动指导照做,使教学目标偏离。观照当下,不同地区的学生使用同一本教材,地区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及思维方式也不尽相同。由于认识的误解和操作的偏差,“主题图”使用误区颇多,主要存在着“弃置不用”、“随意更换”、“本末倒置”、“机械使用”四大误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能一味的迷信和盲从,应在充分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对主题图进行有效地处理,使“主题图”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有效载体。在使用主题图时要做到收放自如、张驰有度、科学引导,这就需要教材的使用者——教师,必须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的使用主题图。 本课题是针对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这些问题而选定的。着重从能使教师掌握高效应用主题图进行情境教学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深入挖掘新教材主题图中,蕴含着的丰富的信息资源,渗透着的相关的数学知识,学会引导学生观察、

小学数学教材中主题图合理运用的案例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915375511.html, 小学数学教材中主题图合理运用的案例研究作者:郑月霞高志亮 来源:《天津教育·下》2019年第11期 【摘要】作为新课标的新教材,数学学科的课本中存在大量的主题图,这些主题图为学生想象力的扩展起到良好的作用。教师要想在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渐渐学会数学思维,借助主题图的帮助必不可少。在教学中利用丰富多彩的主题图有效地引导学生对数学题目进行思考和解答,磨炼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是新时代教师需要把握的课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主题图;案例研究 新课标的课本中存在许多色彩精美、情节丰富的故事图,这些主题图的故事内容、卡通形象、艳丽的色彩都十分贴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也给教学工作者十分充足的发挥空间。主题图能否成为教学中有力的辅助手段,要看教师能否得力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使用丰富的现代科技手段和传统的教学手法实现这些图片的作用,在简短的课堂中专业地实现教学的目的。 一、了解主题图的丰富内涵 新课标课本中的主题图多以明艳的色彩搭配有趣的文字,以故事的手法表现出教学中的内容。比如,在三年级的数学课本中,“长方形与正方形”一课的主题图表现出两个同学对图片中多个图形的总结。以两个同学互相交流的方式传达正方形的特点,这样的主题图不仅表达了课文中传达的教学信息,也传达了学生在日常学习中需要观察事物的学习方法。课本中的主题图传达的信息这么多,以至于我们需要一再接近这些图像,正确全面地了解其表达的意图。 二、了解学生,灵活运用主题图 教授小学阶段学生的教师都知道这个阶段的学生性格好动、自控能力较为薄弱,虽然人在教室内,但是心思往往容易飘走,无法稳定地听授知识。可喜的是,主题图大部分以故事形式表现,这些贴合实际生活的有趣故事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往往紧密相关,并且富有童趣和卡通感,十分适合调动学生自主加入课程中,也是使用主题图教授的有利条件。 1.展现主题图需要使用的动态效果。现今时代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学校里的课程不需要全在黑板上完成授课,有效地使用多媒体工具是教师展示主题图的一个好办法。例如,在人教版数学课本四年级上册中“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中,学生无法很好地理解相交和垂直的关系。课文中的图片清晰地展示用尺子如何做出这样的图,让学生很好地理解什么是垂直和相交。

小学数学课题研究报告

数学文化对小学生数学素养提升的影响研究 研究报告 我校申报的课题是《数学文化对小学生数学素养提升的影响研究》,经重庆市教育学会审批,于2015年9月被列为市教育学会“2015-2017”规划研究课题。为使课题研究落到实处,达到预期目标,下面我就本课题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课题组织、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各方面作简要阐述,请各位专家给予指导和帮助。一、课题的提出的背景与意义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这标志着数学教育目标全面转向了素质教育。从国际数学课程发展的趋势来看,许多国家都将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作为重要的课程目标、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是提高人才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人才竞争的重要策略。 对小学生而言,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与基本能力,具备初步逻辑思维能力与运算能力,体会数学的思想与方法,形成基本的数学价值观,都是他们所需要的数学素养。 然而,实践告诉我们,小学数学学习大多以教科书为载体,学生的数学意识不强,基本数学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关注不够,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不足,这些问题严重地制约着课程目标的实现,影响着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实践研究”课题正是为进一步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而提出的。

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不是天生的,数学素养的培养必须通过学生的有效数学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有效的数学活动不是传统的教师讲授式的单一课堂,也不是学生的随意无止境的乱动,而是学生在数学文化的殿堂中润物细无声的与数学思想文化进行交流互动。如何让数学文化浸染课堂教学的每一个角落就成为培养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关键环节。 (二)研究的意义 数学素养属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综合性思维形式,它具有概念化、抽象化、模式化的认识特征。具有数学素养的人善于把数学中的概念结论和处理方法推广应用于认识一切客观事物,具有这样的哲学高度和认识特征。通俗地说,数学素养就是一种职业习惯,即“三句话不离本行”。在现代科学中数学能力、数学思维十分重要,这种能力不是表现在死记硬背,不光表现在计算能力,在计算机时代特别表现在建模能力,建模能力的基础就是数学素养。思想比公式更重要,建模比计算更重要。学数学,用数学,对它始终有兴趣,是培养数学素养的好条件、好方法、好场所。从而培养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了解更多的现代数学的概念和思想、提高数学悟性和数学意识、培养数学思维的习惯。 二、理论基础与依据 1.终生教育理论。 从终生教育的理念来看,学生学习的过程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更是获取学习方法的过程。人需要终生学习,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更多地是要掌握学习的方法,这就需要我们从小培养必备的数学素养。 2.课标的基本理念。 新教材是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编印的教科书,新课标与新教材的关系正可谓是“一纲一本”,依托新教材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需要在课标的理念指引下,学有价值的、必需的数学,从而使每一个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初三化学思维导图

精心整理 第一章 走进化学世界 第二章 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四章 自然界的水 第五章 化学方程式 第十第十章 酸碱盐 一、化学用语 1、电离方程式: H 2SO 4=2H ++SO 42-;NaOH=NA ++OH -;Al 2(SO 4)=2Al 3++3SO 42- 2、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

生石灰CaO; 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 纯碱、口碱Na2CO3;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氨水 1 2 3 (1) (2)Na除外)。 三、酸、碱、盐的溶解性 1、常见盐与碱的溶解性: 钾(盐)、钠(盐)、铵盐全都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碳酸盐只溶钾(盐)、钠(盐)、铵(盐)。 碱类物质溶解性:只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溶。2、八个常见的沉淀物: 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银、碳酸钡、碳酸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 3、四微溶物 Ca(OH)2(石灰水注明“澄清”的原因); CaSO4( Ag2SO4( MgCO3( 4 1 2 3、KNO 1 紫色的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无色的酚酞试液只遇碱溶液变红。 注:不溶性碱与指示剂无作用;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特例: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 2、pH值:溶液的酸碱度

pH<7溶液为酸性(越小酸性越强); pH=7溶液为中性; pH>7溶液为碱性(越大碱性越强) 六、离子的检验 Cl-(在溶液中):在被测溶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如果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则原被测液中含氯离子。 SO42-( CO32- 1.( 2.( 子。 注: 1 2 可能含银离子也可能含硫酸根离子。 七、物质的颜色 1、固体(多为白色) 黑色:CuO、C粉、MnO、2Fe3O4、 紫黑色:KMnO4

谈谈利用小学数学主题图教学的方法

谈谈利用小学数学主题图教学的方法 发表时间:2012-10-29T14:01:19.840Z 来源:《素质教育》2012年8月总第93期供稿作者:邵华[导读] 数学主题图往往通过一个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数学学习的原型,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揭示思路和方法。 邵华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四完小016000 摘要:数学主题图往往通过一个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数学学习的原型,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揭示思路和方法。因此,数学主题图是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好载体”。用主题图帮助学生探索知识,其实是一种数形结合的学习方法,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来学习数学知识具有直观形象的优点,体现了由具体向抽象逐步过渡的教学原则。 关键词:小学数学主题图课堂教学 一幅主题图就是一道内容丰富的数学习题,尤其是那些以问题为主题的数学主题图,更是锻炼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好材料。数学主题图作为数学知识练习的材料,适合小学中、低年级学生,因为小学中、低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还占主导地位,而主题图恰恰为小学生提供了一个形象思维的空间。用主题图作为数学知识练习的材料时,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主观察能力,使学生能透过表象看问题,让学生展示对图的理解过程,不要只看结果,力求一图多解。 一、数学主题图的优点分析 1.体现了教学内容的现实性 它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呈现的都是学生熟悉的、有趣的、有利于引向数学实质的现实场景,如计算校园占地面积、到商场购物、计算图书室的藏书量、郊游乘车、到游乐园玩耍、小实验活动等。这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 2.提示了教与学的线索 主题图不仅是为学习内容提供课程资源,同时也提示了教学活动的线索与学习方式,这对于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材、用好教材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其内容的呈现上能充分展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过程。再有,情境图设计的内容十分重视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式。一是通过一些画面和提示性的话语,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如呈现四人围在一张桌子四周,就是明确要求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二是注重学生的操作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较多的动手机会和活动空间,让学生在操作实验中思考,在活动中体验,深刻理解数学知识。 3.提升了价值观教育 主题图一方面为学习内容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提示了教学活动的线索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渗透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如通过精美的画面和丰富有趣的内容,激发学生愿意学、喜欢学数学的情感,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快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勤奋、独立思考、反思质疑等学习习惯,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有效运用主题图的教学策略 主题图内容丰富,含义深切,凝结了众多编者对教育的认识、对数学的理解,它是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编写的,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的教学要求。主题图作为教学资源的一个主要载体,不仅承载着知识,更渗透了数学思想、方法。因此,在教学中要深入挖掘,合理地运用主题图展开有效的教学。 1.注重主题图的呈现方式 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主题图”的呈现方式,调动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主题图”蕴含的数学理念,并不仅仅在于“主题图”的表现形式,更在于主题情境的呈现过程。“主题图”的呈现方式对课堂教学能否有效展开有着重要的影响。 2.选择主题图的提示语 在当前数学教材主题图中,在其内容的呈现上充分展现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过程,并通过插图和提示语,引导教师和学生的活动。如,如果插图画的是几个小朋友围在一张桌子旁,这里就是提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提示框中的话语,有的就是反映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如果画的是教师,就是要求教师在这里要起到主导作用。总之,分析教材时,教师要认真研读图中的这些信息,从而有效地实施教学活动。 3.利用主题图的整合性 单元主题图中蕴含的数学信息十分丰富,通常覆盖了整个单元的内容或部分内容,这些内容是学生构建知识网络、进行综合练习很好的素材。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单元主题图的整合性,一方面是让学生将最初接触主题时对图意的感知提升到一个个数学问题,同时引导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梳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主动观察、收集有用信息,自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地区使用同一套教材,因为地区的差异,教学的条件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背景、思维方式等都不尽相同,因此,教学时要根据实际,创造性地使用主题图。比如,不具备有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条件的学校、班级,如何利用已有的条件和教学手段去用好主题图?再有,当教材上的主题情景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时,或者有的内容重复、有的素材作用不大时,教师如何根据实际,对主题图的内容进行合理的改编,增加或删减?总之,要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引导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整体实现课程目标的要求,更好地体现主题图的功能和价值。参考文献 [1]汤夏珍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浙江大学学报,2008,32(3):370-371。 [2]王中甫王静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课堂效率[J].中国教育,2011,22(3):263-264。

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

小学数学小课题研究 -----以生活经验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索应用题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动因 从教以来深深感觉到,应用题对小学生来说是一大难点,多数学生读完题不知从何下手,面对题目一筹莫展,再者传统的应用题由于题目内容陈旧,答案唯一,而且解题方法程式化。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了应用题的结构及基本解题方法,但缺少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没有解决问题的欲望,不能很好地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其实,应用题的内容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干,所以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探索应用题,是学会解应用题的关键。密切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不仅可以发展学生思维素质,而且在学习和应用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到“数学有趣”、“数学合理”、“数学有用”,从而增强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让小学生学会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感受数学的合理性,利用生活中的经验解决应用题,达成数学学习与生活经验的和谐同步。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新课程标准的这一要求揭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数学又为实际生活服务,这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小学数学是数学教学的基础,如何把枯燥的数学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化抽象的数学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变得生动、有趣、贴近生活,这对学生解决应用题难尤为重要。目前,现行使用的人教版

小学数学教科书,由于受地域、生活环境、经济基础等因素的影响,它的普适性相对较差,特别是对我们这些小县城和农村的学校来说,教科书中例题以及应用题所呈现的知识环境学生几乎是没有见到过,感到非常的陌生。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我们走进小学数学课堂,走近小学数学教师,发现教师们在挖掘与合理利用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方面来讲解应用题以及学生练习探索应用题还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特别是在如何将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生活实际,给学生呈现一个愿学、易学,并能促进其全面发展的鲜活的教学内容,构建具有本地特色、学校特点、乡土气息浓厚的小学数学教材方面还十分困难。还有学生在生活中的买卖计算和游戏中的数字计算都很精明,但一回到课本上类似的应用题中时,就会发懵。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能否把这两种情境融合下,使得生活与课本知识真正的融合在一起呢?除教材需要生活化之外,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改革,还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出发点,要拓展对基础性的理解,基础性不应仅仅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它还应包括: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利用工具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习过程中的策略意识,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三次全教会提出必须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这给课堂教学提出改革要求和方向。陶行知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所以数学课堂的生活化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而应用题又是与生活最为联系密切的,应用题来源生活又用于生活,因此,应用题生活化是推进课程改革持续发展的关键。基

浅析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

浅析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 翻开现在小学数学教科书,随处可见一幅幅各种各样,色彩斑斓的图画,它将数学融汇于一个个生活情节展现给学生.图画风格和色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富有儿童情趣和现实意义.这些寓意数学知识的图片称为主题图.主题图的内涵,就是指能反映数学课中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带着浓浓生活情境的图画.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并用好它呢?这些都值得我们探究与研讨. 一、主题图的设计目的 1.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所谓“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在数学教学中,如果能从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目光,将学生带入图中的情节,那么在整个学习中,数学将不再是负担,而会变成对真相的探寻,对真理的追求.色彩艳丽、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充满时代气息的图文, 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儿童情趣, 变抽象的数学为具有挑战性的探索活动.

所以,一个好的主题图,可以为数学学习提供前提保障. 比如一年级下册“整十数加整十数”一节中,有这样一个主题图: 编者想让学生在图中“冰糖葫芦”的情节中总结出“20+30”的算式. 当教师出示主题图时,学生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图中的人物、情节,并将自己带入图中的情境,并借助生活经验去思考解决数学问题.这样学生就会对这堂课所学习内容的学习兴趣. 2.加深概念理解,促进知识掌握 众所周知,数学概念都相对比较抽象,部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有困难.通过主题图,将知识融入生活小片段.学生通过对图片的理解与探寻,体验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大大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也加强了对知识的掌握.通过主题图,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点.比如六年级上册“认识比”一节中的主题图:

2016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主题图应用研究

09年6月区课改课题 A0818 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1、学生对主题图喜好的调查。 2 老师是否合理运用主题图调查。 3 呼吁让主题图活起来。 二、研究设计 1、理论依据 2现实意义 3研究目标 三、研究内容 1主题图有什么功能 2主题图分类 3怎样才能用好主题图 4研究方法 5研究对象及原则 6研究基本思路 四、研究成果 1学生学习的情感日趋积极 2同课异构对比 3课堂作业深入调查

让低年级学生在主题图中快乐学习数学 一、问题的提出: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新教材编写了许多图文并茂,色彩明丽,有着丰富情景的主题图。新教材编写主题图的意图主要体现了“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的基本理念,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联系自己身边具体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学知识的含义,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说,新教材中运用主题图可谓一大创新,“主题图”的深意,教师若能好好利用,我们的课堂将会焕发出新的光彩。 主题图是以“情景图”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刚开始,学生对这一幅幅色彩明丽,有着丰富情景的主题图极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出示主题图引入让学生去发现、探索数学知识,学生兴趣浓厚,效果也不错。但是时间一长,学生对主题图已不再感到新鲜和有趣了。主题图对他们来说就好像是“故事里的事,是也不是,不是也是。”由于在教学过程中难以理解和把握主题图的真谛,因此在使用主题图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的问题,比如把主题图的功能价值仅仅简单地定位为为情境创设服务,只起到“敲门砖”的作用,又如没有把主题图与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真正联系起来,学生仅仅是在开头几分钟的主题图情境中学习数学,剩余的三十多分钟还是脱离主题图,学习单纯的数学知识,甚至舍弃主题图不用,感觉在新教材中占有极大篇幅的主题图在教学中已没多大的价值。但是,老师如果合理利用主题图会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 1.笔者对本校外来务工者三年级学生对数学课,呈现的主题图喜欢程度进

小学数学教研活动主题35篇

第一篇: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研究 一、教学游戏的意义与优势 相对于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学游戏的应用具有以下几点优势:长期以来,受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影响,学生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接受更多的是“教与学”“讲与练”等呆板的教学方法,将游戏作为教学方法引入课堂,会让每一个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与数学的魅力。同时,教学游戏是对生活和现实知识的模拟与训练,有利于提升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应用能力,对小学生的合作能力、社交能力以及计算能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数学游戏的教学策略 (一)灵活多样的游戏设置,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 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到学生智力发育的影响,由于学生注意力稳定性较差,面对一些抽象的公式、定义以及单调刻板的计算题时,注意力很容易分散。针对这样的状况,灵活设计一些具体的、活动的教学情境以及具有可操作性的教学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时,小学生对于花样繁多的人民币是难以集中精力去逐个认识与记忆的,如果通过创设“猜价格”游戏来教学,就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过程中,教师出示一些学生常见的生活用品让学生竞猜,教师先给出价格的大致范围,然后给予“高一点”或“低一点”的提示,让学生竞猜。同时注意课堂气氛的调动,鼓励大家踊跃发言,让“潜力生”也敢于发言。这一游戏的设置不仅能充分活跃课堂气氛,也有利于学生对人民币知识的学习与认知。 (二)渗透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数学教学中的游戏往往需要多人的合作,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游戏教学中是较为常见的。在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的有机设计与游戏设置,重要的一点是渗透出一种团队意识,培养他们的分工合作精神与合作探究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图形的学习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尤其是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矩形等图形的认知与转换过程,团队协作更能提升教学效果。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如何利用已知的图形对平行四边形进行分解导入成为本课时的教学难点。为了更好地破解这一教学难点,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我是村长”的分地游戏,每一个小组组长扮演村长的角色,将本村所共有的一块平行四边形土地进行划分,鼓励学生探索用“剪”和“拼”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通过合作得出相应答案。经过小组内部的讨论与分工,将原本复杂、抽象的图形转化成了生活中的土地模型,学生很快找到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内在联系,进而得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创新游戏设计,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与创新意识 小学生具有极强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并且在想象力、动手能力等方面具有优势和个性特点。教学时,教师应亲身参与、亲自动手、努力思考,以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游戏的设计要贴近于学生的现状,能够充分发散学生的思维,延伸教学范围,培养其计算能力与审美创新意识。如,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加一位数》教学中,学生需要对加法知识进行延伸与创新,组织“拼图”游戏。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学生十分喜爱的游戏图案,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案是由哪些小图案构成的,鼓励大家积极发言。随后,将不同的图案代表不同的数字,让学生去充分观察与思考。同时,还可以根据不同图形代表的数字,引导学生计算整体的数字之和,从而得出答案。最后,给每个学生发一个教学箱,里面放置各种游戏图案的组成部分,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并且每一个图形上面附有文字,组织学生进行拼图大赛游戏,看哪一组拼出的图案最丰富、数字之和最准确等。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游戏的有机设计和创新设置,能够较好地将生活场景与数学知识结合起来,利用教学游戏的互动性、娱乐性等优势,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培养其合作精神与数学意识。经过教学游戏的创新与延伸,原本比较抽象与复杂的数学模型,也会变得更为亲切、简单,学生爱上数学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作者:莫小英工作单位:来宾市忻城县实验小学

浅谈小学数学中主题图的有效处理

浅谈小学数学中主题图的有效处理 婺源县太白小学程晓静 新课程实施以来,生动有趣、五颜六色的主题图无时不吸引着师生的眼球。教师们摒弃了以往例题加分析的单一教学模式,将一幅幅寓知识、思想、情感于一体的主题图融人了课堂教学,为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新意。但如果在教学实践中,没有真正理解主题图丰富的内涵,没有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取舍,机械照搬、生硬处理,就会使主题图失去应有的作用,造成教学的低效或无效。也就是说,主题图虽然富有儿童情趣和丰富的现实意义,有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但其丰富的内涵有时会使教师难以理解和把握。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就如何有效利用主题图,展开了进一步的思考与实践。 一、走进主题图——“入乎其中”成为鉴赏者。 主题图内容丰富,含义深切,凝结了众多编者对教育的认识、对数学的理解,它是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编写的,体现了基本的教学要求,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因此,深入地钻研挖掘主题图,切实把握主题图的内涵是使用好主题图的前提。 1、挖掘主题图中的内涵。 主题图的内容大多以鲜艳的画面配合简洁的文字出现,我们要注意挖掘主题图中的内涵。如一年级(上册)“分一分”的主题图是商店里的商品货架图,“认位置”的主题图是小朋友坐在教室里上课的场景等,其内涵是让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场景进行观察、思考和交流,体会生活中的数学。一年级(上册)“比一比”中的主题图呈现的是校园生活中可以比较的素材,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的主题图是量一量课桌有多长,这提示我们要让学生经历操作活动,体验和感悟数学。二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一位数”安排的大象运木头的主题图,显然不只是为了让学生帮助大象算出一共运了多少根木头,而是通过多种计算方法的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 2、理解主题图间的联系。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十分紧密。教师只有理解了教材内容的前后联系,理清其来龙去脉,才能做到教学时瞻前顾后,以防顾此失彼。教材在选取学习素材时,对联系紧密的教学内容呈现的主题图相对集中。如二年级(下册)“加法”这一单元,主题图的素材是学校公布的第七周各年级借书的数据,利用数的不同特点的组合(相加时不需进位、需要一次进位、需要连续进位)呈现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素材是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提供了比较广阔的背景,学生可以从这样的背景中自主地选择、提取信息,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体会这些加法计算的联系和区别,以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减法”单元的安排也是如此。 二、跳出主题图——“出乎其外”成为创造者。 主题图为教学呈现了一个例子、一种线索,是重要的,但又并非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在教学时,教师应结合实际需要,本着“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理念,用一分为二的眼光来看待主题图,在走进教材,领悟主题图的内涵之后,更要跳出教材,对主题图进行创造性地合理地处理,使其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1、化静为动,还原生成过程 教材中的主题图大多是半成品,主题图的素材表现在课本上都是静止的,只有结论而少了过程。在教学中,可根据实际情况或用多媒体或用游戏表演等形式将主题图所提供的内容动态化,让学生经历主题图所描述的全过程,增加实际体验,切身感受数学的的奇妙与无处不在。 例如,一年级上册的《第几》中呈现了5个人排队去买票的情景, 从数学知识呈现的角度来看,是要让学生在数购票人次序的过程中感知自然数的另一含义──序数。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排在第一的穿红衣服的阿姨买完票走了,后面的人依次上前。问:这时队伍发生了什么变化?讨论并小结:最前面走了一个人,剩下的人的总数和位置都发生了变化。接着演示——最后面的那个叔叔走了,这时队伍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讨论并小结:最后面走了一个人,前面的人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这一环节的设计增强了主题图

《小学数学主题图应用与开发的研究》研究实施方案

《小学数学主题图应用与开发的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提出 1、课题研究背景 小学数学(北师版)新教材图文并茂,色彩明丽,的确是一本让孩子们一看就爱不释手的教科书,尤其是那一幅幅有着丰富情景的主题图更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主题图的意图主要在于体现“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的基本理念,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联系自己身边具体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学知识的含义,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因此教师若能好好利用主题图,我们的课堂将会焕发出新的光彩。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许多教师并没有好好理解主题图的真谛,功能价值认识不足,在使用主题图的过程中也只停留在表面与浅层上,缺乏有效开发与深加工,比如有的教师把主题图的功能价值仅仅简单地定位为情境创设服务,只起到“敲门砖”的作用,“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仅此而已;又如没有把主题图与教学内容真正联系起来,学生仅仅是在开头几分钟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剩余的三十多分钟仍是脱离主题图学习单纯的数学知识。也就是说,主题图虽然富有儿童情趣和丰富的现实意义,有利于调动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但其丰富的内涵有时会使教师难以理解和把握。从实际教学中,我发现我们的教师存在着机械使用教材主题图,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第一、简单定位为情景图,只起到“敲门砖”的作用。第二、没有深入考虑主题图的内涵,只会简单照

做。第三、模式固定,少有突破。 2、课题研究的意义 今天的教师不应只是主题图的执行者,还应是主题图资源价值的开发和运用者。教师要在尊重教材意图的同时,进行灵活合理的改编,使主题图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1、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体验、感悟、探究教材主题图,从而获得最真实的感受。 2、教师:教师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不求花样繁多,但求切合实际,使之有效地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3、主题图的开发与应用:注重将教学内容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的整个生活空间,注重与本地区实际及学生的生活联系,丰富、充实课程内容,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三、研究的构想 1、理论依据: (1)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在这个建构活动中,情境对学生的学习尤为重要,主题图总是一个情境的再现。主题图中的情境主题图中的情境是生活与数学的桥梁,是数学的发现与运用的载体。(2)从心理学观点来看,儿童认识事物是从感知开始的,然后形成表象,由表象逐步发展到抽象。主题图的情境是否引入课堂,与儿童的学习态度呈显著相关性。主题图来源于现实世界,贴近学生的生活。课堂中引

[精选]小学数学个人小课题研究报告资料

《小学数学中年级空间与图形教学研究》 个人小课题研究报告 新安镇中心小学苏基发 一、研究的现状 目前我校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的相关研究大多停留在对课程标准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诠释上,以及对相关教材内容的整体设计与编排呈现的研究和比较上多一些。在此我想对我任教的中年级“空间与图形”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特点作一点比较实际的研究。 1.对中年级空间与图形教材相关内容的研究。如:学科教育中《空间与图形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的初步研究》着重从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数学能力培养的角度,提出这部分内容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建立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觉、培养思维能力,并就教材编制过程中有关内容结构体系、如何把握好教学要求、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等问题作了初步论述。 2.对中年级教学方法和教学特点的研究。例如:现代教育科学中《对小学空间与图形教学的两点思考》分析小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基本特点,根据其学习特点提出比较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更好地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等多项教学要求。教育科研中《谈谈如何进行小学数学中的“空间与图形”教学》指出,从生活实际认识空间与图形,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空间与图形,等等。 二、拟研究的主要问题 1.“空间与图形”教学建议的实效性

在“空间与图形”的教学研究中,很多教学建议都是理论的,对于实际教学没有实效性的帮助,而且教师要通过理论来要寻找到一种高效可行的教学方法来辅助教学是比较漫长且艰难的过程。在未来的研究中应用实证研究找到可行方法体现教学的实效性,这样的研究才能有效帮助教师的教学。教学过程中多联系生活实际,任何知识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作为数学中的几何知识、更是离不开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注意力的持续度,年龄特征,心理发展的特点。教师不仅要备教材,而且也是要备学生,这样把教学建议的理论向有效、可行的教学研究转向。 2.“空间与图形”教学方式的转变—改变教学环境 教师上课地点都是教室,要想学生保持积极主动的上课状态,教师应该转变教学的环境——自然环境中的课堂。课标里说了,“空间与图形”删除了教材中许多“繁、难、偏”内容和表述,使教材语言的表达更加简单、科学、专业。而且“空间与图形”内容是密切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反映社会发展需要的,不仅教会学生基础知识,而且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对于教学的内容不是很复杂,教学过程大多都是实际的动手操作,也是较容易在课外完成的教学任务。那么,换一换教学环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直接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这样就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一种比较广阔自由的环境下学习,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性、自立性和创造性,也有助于空间观念与空间想象的培养,在大自然与生活中学习,那将是一种全新的课堂。“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将

小学数学主题图的有效应用

小学数学主题图的有效应用 ——数学教师论坛发言稿 羊尾镇中心小学 新课程实施以来,充滿儿童情趣和丰富的现实意义的主题图唤起了学生的认知欲望,但由于主题图是以“场景”的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许多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都渗透在每一幅图的角角落落中,有时令教师难以理解和把握。为此,我们低年级数学组专门对这个课题进行研究,通过这一年多的研究,我们体会到:充分发挥主题图的最大价值,可以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有效地应用小学数学主题图?下面谈谈我们的做法: 一、研究教材,深入理解主题图的编写意图,充分挖掘主题图内涵。 理解主题图的意义是教师把握教学目标、有效实施教学过程的前提,而让学生发现主题情境中隐含的数学问题则更是课堂教学的关键。 一年级下册“图形的拼组”,主题图展示的是手工做风车的步骤,如果不仔细推敲,会把这节课误上成风车的制作课。数学课应体现出“数学味”,所以我们研读主题图时要思考:数学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怎样组织教学才能达成这种目标?这节课体现了哪些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有了这样的思考,我们再来理解主题图的意义,从数学的角度来思考,不难发现做风车的这个过程所展示的各个环节就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这些图形的变换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初步体验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理解主题图的内涵后,做风车就可以课前让学生在家里做,并提出数学要求:注意观察自己在做风车过程中纸的每一步的变化。然后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从图形变换的角度进行观察: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把一个角的两条边对折成两个三角形,并把多余的长方形部分剪去,展开就变成了一个正方形;再制作成风车,然后观察风车转动的运动轨迹是圆形的,从而渗透各个平面图形是可以互相变换的数学思想。再着重观察长方形、正方形,通过折一折、比一比去感受它们边的特点。 我们教师一定要多从数学的角度去理解主题图的意义,要多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主题图,去收集有用的信息,这是我们把握教学目标、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二、研究学生,考虑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及知识基础,最大化地发挥主题图的功能。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之上。我们在使用主题图时,是否真正地研究了学生?有没有因教师的主观想法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 在“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节课里,我们原有的想法是:一开课,让学生从主题图中找角,从而引出课题。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认识得不够,学生没学过角,怎么去找角?学生只是认为尖尖的地方就是角,这与数学中的角是不同的。对二年级学生来讲,仅仅靠视觉上的感知来认识数学中的角,缺少真实的体验,很难把握数学意义上抽象的角。所以,开课出示主题图,我们定位于找所

浙教版小学数学单元主题图创造性使用策略研究

浙教版小学数学单元主题图创造性使用策略研究 一、课题缘起 1、缘于教材本身的特色 众所周知,浙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以其“主题介入、数学建构、开放教学”的鲜明特色吸引着大家。在其每一块知识的学习都采用“主题介入”的方式,将结构性的数学知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加以整合,把《标准》中规定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相联系,有机的组成一幅一幅单元主题图,以展示丰富多彩的活动世界,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提供活动情境、促使学生在活动中探究获得直接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主动建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 看来,浙教版这样的单元主题图既承担着本单元知识的引领,又承载着培养学生从复杂的情景中收集有用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的重要任务。面对每一单元这样“蝴蝶页”的单元主题图,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教师如何用好浙教版教材的这一大亮点,让其丰富的内涵恰到好处、恰如其份的成为学生学习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有效场景;使单元主题图发挥其有效的功能? 2、缘于现状 纵观现在的课堂,我们似乎都在“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部分教师虽然在教材的理解、使用上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对教材的深刻理解、对编者意图的准确揣摩以及灵活把握应用教材方面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以新课程为视点重新检视课堂,就觉得有必要对浙教版小学数学单元主题图创造性使用策略进行认真的研究,构建新课程下的新课堂。 二、课题的界定 1.小学数学浙教版教材:主要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版一至六年级共十二册数学教材。 2.创造性使用策略:在本课题中,“创造性使用单元主题图”是指教师在准确把握本单元数学知识的基础上,根据教学需要,教师对主题图进行“再加工”、“再创造”,进而用好、用活、用实单元主题图,让课堂更加有意思。 所以,本课题主要想通过对浙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单元主题图使用开展行动研究,根据浙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特色,以浙教版教材为研究载体,自觉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