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为学生提供有德性的教

为学生提供有德性的教

为学生提供有德性的教
为学生提供有德性的教

为学生提供有德性的教育

——对话潍坊四中校长韩忠玉如同他做人的理念,潍坊四中校长韩忠玉的教育理念中常常会闪现几个熟悉的字眼,诸如“诚信”、“善良”、“尊重”、“感恩”、“宽容”。在他看来,这些既是学校必须交给学生的重要品质,也是教育必须永远载入其核心价值观念的内容,是使教育显现“德性”的重要元素。学校教育如何体现这些观念?如何让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心中仍然对这些观念和原则有一份坚守?围绕这个话题,记者与韩忠玉进行了对话。

宋洪昌:有句话很精辟,意思大致是这样的:什么是教育?就是学生在走出校门几年乃至几十年之后,其他的都淡忘了,而仍然留在心中的那些东西。这些东西就是学生从学校里学到的,一生中始终坚守的那些信念、原则和道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教育应该教给学生什么?首先应该教给学生做人、做事的原则,从教育价值观的层面讲,就是要向学生传达社会核心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当然应当是普世的,是恒久的,譬如善良、人性、尊重、诚信、公平、正义等。这些价值观念构成了人的德性DNA,是一个人“成人”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营养基。可以说,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够让学生们在走出校门的时候,心中对这些观念有了无可动摇的坚守,那么我们的教育就应该是成功的教育,换句话说,我们的教育就是真正做了应该做的事情。

韩忠玉:的确,人们常把学校比作孩子们的第二摇篮,就是希望通过学校的十几年培养,能让一个个懵懂无知的顽童成长为德才兼备、有志有技的青年。可以说,在当今终身学习的社会、学校教育阶段仍是每个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这就要求学校引领孩子们形成让他们受益终生的价值体系。说到底,教育的根本问题还是一个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在价值观培养中,“信”是一个很重要的元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欲信而信人。”信“心”先信人,缺乏信任,缺乏诚信,也就是缺乏纯真;缺乏纯真,则潜能不显。用联系的观点看,不信难以养德,无德之人,行而不远。唯有养德方能筑牢生命的根基。莎士比亚说过:“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德莱塞说:“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所谓诚信,就是要诚实守信,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都要有责任感。有的学生没做作业,要抄袭他人的,或者对老师撒谎;有的学生因为学习不用功,但又怕考不好而被家长和老师批评,就作弊。这样的学生怎么能称得上诚实的学生呢?古往今来,没有一个商家是靠坑骗,欺诈消费者而誉满天下的,也没有一个人是靠剽窃他人劳动成果、弄虚作假而成为学富五车的大学者的。我们告诉学生:“没有一个人能通过考试作弊而成为学业优秀的学子。要做一名好学生,必须先学会做人。诚信是为人之根本。”学校加强诚信教育,如平日考试,我们倡导“无人监考”,目的就是要教育学生明白诚信做人做事的重要性。

宋洪昌:我听说您不仅教育学生诚实守信,还常常教导学生要善良,做个好人。我曾经在一所高中学校的校园里看到一个语录牌上写着这样一句话:“做个好人。”这句话写得太好了。这句话很朴实,但是细细琢磨,感到校长将这句话写在牌子上,立在校园里,其用心很是良苦,也由此足以看出校长教育学生的原则。什么是好人?我的理解是,首先要善良,能够坚守做人的道德底线,不损人,不为恶,在家里孝敬父母,在外面做事有良知。

韩忠玉:是的,《庄子》有言:“修之于身,其德乃真。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意思是说,先从自身着手修德,他的德才纯真。含德深厚的人,比得上初生的婴儿,以至于“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如此看来,有德才的好人是不吃亏的。“忠厚传家,诗书继世。”“善者无畏,仁者无敌,孝者无怨。”几千年的民族文化积淀留给了我们太多的思想精华。古为今用,不仅是一种方法论,也是一种民族自信心。善良和孝悌,是道德的底线,也是个人和家庭能否恒久发展的必要前提。善良的人不仅帮助了别人,还收获了自己的好心情。人在心情好的情况下学习或干任何事情,效率也会高。与人为善,可以让自己得到别人的尊重,为自己创造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生态”,营造愉悦学习和生活“软环境”。

宋洪昌:我到过许许多多的的学校,看到校园的墙壁上或者教学楼的走廊里悬挂着这样那样的语录或者宣传画,但是很少看到有关提醒和教育学生首先要做个善良的人的语录。我想,我们为什么不把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特雷沙修女那段教孩子们讲良心、做善事的精彩话语悬挂起来,让孩子们记在心里,永远地记在心里?她说:“孩子,你听我说:如果守规矩、讲良心、有道德会让你吃亏,会使你蒙受损失、遭受打击,那不是你错了,而一定是这个社会出了问题。但不管怎样,你要守规矩、讲良心、有道德。如果你做善事,不一定会有善报,或许有人会说你虚情假意,说你别有用心,但不管怎样,你要做善事……破坏比建设容易得多,也许你多年的努力建设不起你的大厦,一朝的破坏却让你声名远扬,但你仍要建设……”我们一直以来强调“德育为首”。如何体现“为首”?首先要教育学生做个好人,对社会有益的人,做善良的人。

韩忠玉:“尽可能地帮助他人,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是我们学校倡导的交际原则。我们教育学生每天为别人做一件让其感觉到快乐的事。当我们有能力让别人感觉到高兴的时候,自己也会感觉到,施比受能带给自己更多的快乐。我们力求让学生懂得这样一个道理:你不喜欢的人,他也一定不喜欢你;你要喜欢别人,别人自然会喜欢上你;你帮助了别人,别人也会帮助你。

宋洪昌:将学生教育成“人”,就要教育学生有人性。有人性才能是个人。一个人有了人性,才会意识到生命个体的高贵,从而敬重生命、珍惜生命;既珍惜自己的生命,也珍惜他人的生命。因为他感觉到自己生命的高贵,从而也懂得他人生命的高贵。一个具有浓厚人本意识的人,自然会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人文关怀对于他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释放和表达。在这个人眼里,每个人都是重要的。他不会仅仅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更不会因为保护自己的存在而轻视甚至藐视他人的存在,也不会因为享受自己的权利而侵犯他人的权利。我经常在城市的大街上看到这样的场景:拉病人的救护车鸣笛急驶,可是前面的车辆就是不紧急避让,开车的人似乎很麻木,似乎不懂得病人早一分钟到医院就会多一分希望、少一分痛苦这样简单的道理。这种麻木的背后就是对生命的漠视,就是缺乏人性。我们的教育要让孩子首先懂得“救护车优先”这样的简单道理,要首先让学生具备人性,具有人道情怀。

韩忠玉:您说得太好了,我深有同感。我在我们学校的育人目标中就鲜明地提出“要培养具有自强精神、科学态度、人文情怀、淑女风范、绅士风度、国际视野、世界胸怀、领袖气质的学生”。其中对“人文情怀”的解读就是:尊重自己的生米看那个,尊重他人的生命及万物的生命;尊重自己的人格,尊重他人的人格及万物共生的权利。

人道情怀属于人文教育的范畴。我们主张以德树人,但是我们不能离开人性谈道德,脱离了人性的道德说教于事无补。我们所进行的亲情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挫折教育都是基于原始人性的一种教育升级。其实,人的道德观、价值观中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生命观。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如何让自己的生命内

涵更丰富,如何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是很重要的教育课题。

因此,我们教育学生从身边事做起,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点一滴小事做起。在潜移默化的教育中,学生们学会了人性的关怀:有的教室里,学生们自发给课间不能回办公室休息的老师准备了水杯;当有教师来班级听课的时候,学生们也给听课老师准备了“温情一杯水”。学生们在“服务”的同时,不仅收获了能力,也学会了如何让自己的行为处事充满“人性的情怀”。

我们终于欣喜地看到,当学生对别人造成伤害的时候,当学生面对别人对自己的权益造成“侵害”的时候,当学生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挫折和压力的时候,当学生面对来自家长和老师等各方面指责的时候,他们多了一份体谅,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真诚相待。他们学会了换位思考,学会了宽容与忍让,学会了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宋洪昌:您很看重一个人的感恩情怀。您认为,没有感恩的心态是人们生活中的一大缺憾。我也有同感。对每个人来说,感恩既是一种品行,也是一种心态,一种对待生活、对待自然、对待社会的态度。这种态度不仅决定着一个人品性的“品质”,也决定着其生活的态度、生活的品位。美国有感恩节,它让人们在享受节日快乐的同时,也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强化着人们的感恩“情结”。无论对于我们成人还是孩子来说,“感恩”依然是需要好好写的两个字。

韩忠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有一颗感恩的宁静心灵,同时重诺守信,乐于助人,就会成为备受欢迎的人。不管是在求学的道路上还是将来创业,都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当一个人学会了尊重别人时,他才会更加尊重自己、帮助别人,成为一个是非分明、襟怀坦荡、品行高尚的人。“感恩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是洛克的话。懂得感恩是一种大爱,感恩的内涵是对他人的尊重。学会了感恩,心中就有了道德标杆。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缺少感恩的情怀,缺少感恩的心态,会成为现代生活的一个遗憾。感恩也是一种后天教育,感恩的过程是潜移默化的教育。让孩子学会感恩,也是我们的任务。

在我们学校的高三成人宣誓仪式上,学生们对自己的父母说:“亲爱的父母,我已经长大了,谢谢你们给了我生命,我一定会回报你们……”听着孩子的心里话,许多家长感动的热泪盈眶。

在母亲节那天,一位母亲收到了孩子从学校寄回的家书。看到“海可枯,石可烂,母亲的爱永不变。女儿坚信:女儿无法改变你们辛酸的过去,但女儿一定可以改变你们的将来”,这位母亲感动地说:“孩子长大了。”

当老师在教师节那天收到学生贺卡的时候,当老师们在教师节庆祝活动现场接受来自一个又一个孩子深情拥抱的时候,老师们已经忘掉了过去所有的辛酸与不快乐。老师们突然发现,孩子们一天天长大了,自己被幸福包围着……

宋洪昌:如今,“幸福”是一个关注度很高的词汇。人们期盼幸福,也在思考什么是幸福。教育要成就学生的幸福人生,要交给学生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什么是幸福?幸福从哪里来?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和解读。我认为,幸福首先来自于心态,或者说是一种心态。“幸福是一种感觉”的含义也就在其中吧!一个心中阴天总比艳阳天多的人,幸福的日子肯定比艳阳天总是比阴天多的人少。说到底,幸福就是一种心情,心态就决定了心情。乐观、豁达的人幸福指数肯定高。所以,教学生学会乐观,具有一种乐观的心态,也是为学生的人生幸福负责。从认识您开始,我就感觉到您有一种很好的心态。我还听说,您很注意引导教师和学生以一种乐观的心态对待工作、学习和生活。

韩忠玉:“幸福是一种心态。”这话说得好。财富、情感、健康、理想,这些都是幸福的构成元素。实现幸福的最大化就是实现财富、情感、健康、理想的均

衡统一。美好的情感浇灌孩子的心田;健康的心态与体魄是创造幸福、感受幸福的保障,我们培养孩子健康的心态与强健的体魄;理想是幸福的最大外延,我们以爱为圆心,让理想的半径无限延伸,规划好孩子的幸福人生,让知识、健康、乐观、理想永远与教育相伴。这就是潍坊四中的人文情怀。

感悟幸福,学会乐观,一个简便的方法就是停止抱怨,停止抱怨之后就是快乐。人总是喜欢和那些能够给人带来快乐的人在一起,一个懂得宽容的人总会带给人以快乐。宽容也是一门学问,真正的宽容,不仅宽容“他人的错误”,而且容忍“自己的苦难”。苦难、无聊和不幸原本是生活中难以避免的东西,就像生活中不可缺少充实、快乐、幸福一样。以健康的心态正视现实,我们才会笑对坎坷与磨难,成为一个乐观、幸福的人。把痛苦带给别人的人,他的力量是传染;把笑声带给别人的人,他的魅力是感染。能够把笑声带给别人的人,心中会充满善良和智慧。

工作并不都是轻松的,老师也并非圣人。但我们的价值取向是,让老师幸福地生活,让老师快乐地工作,让学生幸福地成长,让学生快乐地学习。

人往高处走。一个教师可以辞职,但频繁地变换工作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如果你没有勇气选择工作本身,你一定要选择自己的工作态度。我特别希望看到我们的老师都是在幸福地生活着。

有人说,“生”字就是地平线上的一头“牛”,生来就有很多我们不能控制的因素。任何人都不得不做一些令人厌烦的工作。如果我们再不改变自己的心态,就是对自己的人生不负责任。

对于学生们的校园生活,我是这样想的:快乐,只是一种生存状态。我们只能够生活在今天,我们只能够活在现在,如果你现在不快乐,将来你也一定不快乐;如果你一个人的时候不会自得其乐,即使别人跟你一起,你一样不快乐;如果你学习不快乐,就算你将来工作,你也不会快乐。

不是学生不能拥有快乐,而是没有去体会快乐。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学习真正的快乐在哪里?它来自于学习过程,他来自于通过刻苦努力而带来成功之后的喜悦。

学习真正的负担是什么?这种负担并不是学习本身,而是自己不情愿学习的心态,是自己不情愿完成的学习任务。当一个学生苦思冥想解出一道题的时候,当他百般思量写出一篇自鸣得意的作文的时候,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对答如流的时候,学生一定是快乐的。感受学习本身的快乐是给学习者最大的奖赏,感受学习本身的快乐是学习带给自己最大的收获。

爱迪生几乎每天在实验室里工作18个小时,在那里吃饭、睡觉,但他丝毫不以为苦,他很快乐。他说:“我一生从未做过一天工作,我每天都其乐无穷。”就是这个从未进过学校的人,这个报童出身的人,视工作为快乐,发明了灯泡、电话等一千多个专利产品,改变了世人的生活。

我经常对老师和学生们说这样的话:“我的心态亲切,因为我喜欢我的工作;我总撒播快乐,因为没有人会拒绝快乐;我肯轻声细语,因为这是我专业的服务;我常关心别人,因为我懂得照顾自己;我很乐意助人,因为他们都是我的好朋友;我总原谅别人,因为没有人不会犯错。”这就是乐观健康的心态,这就是幸福。

宋洪昌:跟你们学校的学生何老师聊起来,大家感受最深的是你的人格魅力,大家谈得最多的是你的教育智慧,还有你的宽厚,你对他人的欣赏。你的这种人格魅力或者说是工作风格想必也是你的工作习惯?

韩忠玉:学生和老师认可我,我很感谢。渴望赏识是人性的特点,这个特点体现在学生的学习中有时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如果在数学老师那里得不到赏识,他就会爱上他的英语老师。如果他在英语老师那里找不到赏识的感觉,他会喜欢

上语文老师……如果学生在整个学校都找不到赏识的感觉,他就会选择逃学。体现在成人身上就是,如果太太买了一件新衣服后在丈夫那里得不到赏识,那么,她以后就会到外面去穿给别的男人看。赏识不是“做人”的技术或者技巧,赏识是一种感恩的胸怀。一个缺乏赏识意识的人是一个审美不健全的人,也是一个工作有缺陷的人;一种缺失了赏识的教育同样是不健全不完美的教育。教育工作者要懂得赞美学生,要毫不吝啬地赞美学生。赞美学生,是教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尊重。

莎士比亚曾说:“赞美是照耀我们心灵的阳光,没有它,我们的心灵就无法成长。”用欣赏的眼光去努力发现学生的优点、长处,然后真诚而不是虚伪地加以肯定赞美,这不仅是一门教学的艺术,更是一个教育者应有的情怀,是一种包含人文情怀的有德性的教育。

驳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荒唐的谬论

驳“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荒唐的谬论 (转)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我绝对不同意,谬论,长期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和学生经常面对面打交道的人,不会说这种话,荒唐之极。我承认,老师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有时,这种影响可能是一辈子。所以,文质君说:上学就要选择好的学校,假如不能选择好的学校,就要选择好的老师。我们经常见到因为老师的不当教育给学生带来的伤痛,我们也经常见到因为老师的一句话改变了学生的一生的典型。可见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但是,我坚决反对“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说法。 不知是谁发明了这句话,然后这句话成为很多校长用来要求老师、家长社会用来指责老师的至理名言。在“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理念下,面对着顽固不化的学生,面对离异家庭、留守家庭的孩子,面对智力有偏差的孩子,老师一遍一遍的检点自己,企图找到自己“不会教”的思想根源、实际行动,然后又百倍的努力去实施教育,但成绩差的依然难以得到有效地提升,品质恶劣的可能还是继续恶劣……为什么?因为孩子的教育绝不仅仅是老师的问题学校的问题,而是全社会的问题,尤其是父母的问题;孩子的智力水平也绝不在同一水平线上,孩子的智力是多元的,我们去只用一元的标准去要求,怎么能达到统一的要求?

好与不好,关键看用什么标准来衡量。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类至少有九种智能,包括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节奏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以及人际交往智能、自我反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和存在智能。但我们目前的评价体系似乎只重视了和知识相关的语言智能和数理智能,而对其他的智能则忽略不计,于是,所有人的目光也就只盯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成绩之外的东西也就没人重视了。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所谓的“教好”,就是教出成绩高的学生,就是把孩子都送进名牌大学的教育,试问,那个老师有这样的本事?纵使神仙也难有此魔力。另一方面,从孩子的思想品德教育来看,出了问题找学校,似乎家长没有任何的职责,这又是一个非常错误的观点。须知,孩子从出生开始,甚至还没有出生,教育就开始了。父母的言谈举止,父母对待生活的态度,对待工作和学习的态度,都是孩子可资效仿的榜样,等到孩子上学之后,其性格特点就已经形成,而父母的人生观、价值观将直接影响孩子品质的形成。孩子不仅在学校和家庭中接受教育,整个社会,还有网络电视等媒体都是教育孩子的资源。所以,孩子成长中出现了问题,决不仅仅是老师的问题,而是全社会的问题,但为什么要把责任全部加到老师的身上?假如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成立的话,是不是“没有治不好的疾病,只有不会治的医生;没有打不赢的官司,只有不会打的律师;没有

辨析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辨析“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辨析“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关键字:教育学生教师教育名言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是教育界最流行的名句,还有等同的一句是“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教师们对此并不一致地赞同。反对者认为,如果学生都能教好,那为什么国家要设这么多的监狱?人根本不会犯罪;即使有人犯罪,还不把罪犯送到学校里,交给教师?如果学生都能教好,那如果给你一批白痴,你能把他们培养成才吗?赞同者认为,这句话找不到任何差错,教育经验告诉人们,一些被人认为教不好的学生,经过好教师的精心教育,真的教好了,还成了著名人才。这句名言究竟是对还是错? 1.永不放弃是教育的真谛 任何教师的教育能力、教育时限、教育资源都是有限的。学生进入某一学段学习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基础,一定的行为习惯。他可能基础差,行为习惯差。教师接收到这样的学生,往往是起初想尽办法转变他,让他从基础抓起,从行为习惯抓起。如果教师的努力能够使学生转变,学习和行为习惯有明显进步,教师就继续努力,使学生不断进步,直到使学生成为好学生。如果教师的努力使学生没有取得明显进步,学生依然很差甚至更差,教师就会泄气,并认为,此学生是教不好的,最终,教师不得不放弃努力。教师放弃努力后,教师给了学生以消极暗示,学生自认为自己很笨,天生不是读书的料,学生自己也放弃努力,从而成为真正的教不好的学生。 一个学生,在某个教师看来是教不好的,另一个教师却把他教好了,这种现象是司空见惯的。因此,学生是否教得好,跟教师的教育能力、努力、条件有关。对于智力正常,身体健康的学生,确实不存在教不好的道理。但是,如果智力、身体、心理存在问题,应另当别论。教师不能用残疾人难以培养为天才来证明世界上确实存在教不好的学生。 如果把一个恶贯满盈的犯罪学生,在三年初中阶段,把他培养为一个被公认的人才也是不切实际的,尽管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经过教师的精心培养,使他改掉坏习惯、不再犯法犯罪,在三学年里学完规定的课程,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培养目标不要过高,一般还是做得到的。如果教师特别善于做学生工作,使学生考上高一级学校,使他能够继续接受教育,以后有可能走上正轨而成为杰出人才。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意思当然是“学生都是教得好的”,这是一种可能和希望,也意味着“天无绝人之路”、“办法总是多于困难”、“办法总是有的,只要动脑筋”。 那么,如果学生没有 被教好,是否该追究教师的责任呢?一些学校的校长就是这样要求教师的。从而引起教师们的极大反感。教师反问道,“把我班里最会捣乱、成绩最差的那几个学生,由你来教育,看你把他们培养成何等人才?” 如果校长要求教师不要放弃每一个学生,那么,校长的要求是正确的;如果校长的要求用于惩罚教师,一旦教师手下的学生没有被教好,认为是教师的责任,那么,校长的要求是错误的。教育好学生不是一个教师的责任,而是由家庭、社会、学校、教师共同负责。教师是教育的专家,但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学不会的学生 罗昌群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学不会的学生 在每一个班级中,无疑都会有差生存在,但作为一位教师,对于本班学生来说,我们一碗水要端平,即使学生再差,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也有接受知识教育的权利,也有权利享受其他同学应该享受的。我们不应该歧视他们,应做好培优辅差工作。把辅导差生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其实差生并不差,只是缺乏学习的兴趣。之所以我们要注重差生转化工作。教师被人们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要不辜负这一光荣的称号。让大家眼里所谓的差生成为优秀的学生。在我的班级里很多成绩较差学生,通过我不断努力,多做差生转化,差生大有转变。我结合工作实际谈一下我的体会: 第一,要有耐心和爱心。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作为一个老师要全心全意地关心、爱护学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来看待,用一颗爱心去感化教育他们。以情感人,你对学生的爱,学生是能体会到的,只有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他们对老师的教育方式才不会产生抵触情绪。但是,由于低年级学生意志比较薄弱,即使他们认识到了错误并下决心改正,可过一段时间仍可能再犯,因此我们必须要有耐心,不能急躁,要反复教育,不能报一劳永逸的态度。 第二,注重对差生的辅导,就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目标,精心实施”。每个班级的基础、现状、层次都不一样,每个班级要达到的目标、水平和层次也不尽相同。教师要对自己班级的期望做到心中有数,总体规划,精心实施。是抓学风建设、落实抓单科突进,还是足抓优生培养或抓差生转化?是以纪律作为支撑点还是以学习方法作为切入点?是和风细雨,潜移默化,还是暴风骤雨,立竿见影?教师思路一定要清析,重点一定要突出,要有全局观念,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当然,教师要做的不仅仅是这些细枝末节的琐事,更要在班级立意上大刀阔斧,披荆斩

说说德性与德行

说说“德性”与“德行” 近日,俩朋友笔谈,有意无意让我赏玩。文中用了?看他那德性,看我自己也这德性?。自嘲也好,辱人也罢,但我对?德性?一词用法还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德?实有五层含义。一是道德:品德。《易〃乾〃文言》:?君子进德修业?。二是恩德:《书〃盘庚上》:?汝克黜乃心,施实德于心?。三是感德:《左传〃成公三年》:?然则德于我乎?。四是事物的属性。章炳麟《国故论衡〃语言缘起说》:?实、德、业三,名不相离?。五是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性?亦有五层含义。一是人或事物的本身具有的特质。《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则天之明》:则天之明,因地之性。二是性别:男性;女性;雄性;雌性。三是与生殖、性欲有关的。如:性感;性欲。四是在名词后面指范围、方式等。全国性,综全性。五是性情;脾气。《孟子〃告子下》:动心忍性。 德性组词便指人的自然至诚之性,《礼记〃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郑玄注:?德性,谓性至诚者也。?孔颖达疏:?‘君子尊德性’者,谓君子贤人尊敬此圣人道德之性,自然至诚也。?

德性亦有品性,品质之意。《风筝误〃和鹞》:?就当才貌都有了,那举止未必端庄,德性未必贞静。?《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初读书的时候,便教他读了《女诫》、《女孝经》之类,同他讲解明白了,自然他就明理;明了理,自然德性就有了基础。?《绅士的太太》:?凡是一切绅士的坏德性,他们都不曾缺少。?《厦门印象》:?除了很好的体格以外,他们还有很好的德性。? 上述说明,?德性?不是看出来的,是人本身特有的德的品性,能看出的只是人的?德行?。现汉中解释:?德性?同?德行?,被视为同义词,实际在用法上是有所不同与区别的,这要看句中的语言环境。一个人有没有?德性?,要看一个人的?德行?。 何为?德行??谓道德品行。《周礼〃地官〃师氏》:?敏德以为行本。?郑玄注:?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早在远古殷周时代就已出现。在《盘庚篇》中,盘庚自己一再警惕地说: ?我并不是不顾我先祖的德行。? ?我也不敢不顾先祖的德行而妄自作为。? ?我们都应当同心又同德。? 从这几则话中,就显示了殷人对于?德?修养的讲究。从远古?德?字造字的含义上说,?德?就是?得?,就是做事做得适宜,于人于己都过得去,无愧于心,这就是?德?,

《西方哲学简史》期末复习题2011年12月

《西方哲学简史》期末复习题2011年12月 授课教师:刘建成所在班级:思政1002班考试时间:2012年1月6日10:20—12:10 讲义编审:杨兴旺学分:3.0 考试地点:11教6段402 考号20102321XXX 题型介绍:1、填空2、名词解释3、简答4、论述 一、填空 1.希腊哲学的精神:非宗教精神、思辨精神。 2.伊奥尼亚派包括米利都学派的三杰:泰勒 斯、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美尼,再加 上赫拉克利特。 3.泰勒斯与水本原说 4.阿那克西美尼的“气本原”说 5.赫拉克利特与火本原说 6.毕达哥拉斯派数本原说 7.巴门尼德及其“存在” 8.德谟克利特原子论 9.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10.“美德即知识”开创了理性主义道德哲学。 11.亚里士多德举世公认的历史上第一位百科 全书式的思想家。 12. 亚里士多德的三本原说:形式、缺乏和质 料是运动的三本原。 13.教父哲学是基督教哲学的第一个历史形 态。 14.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奥古斯丁 15. 安瑟而谟被称为“最后一名教父和第一个 经院哲学家”,安瑟尔谟的著名格言是:“我决不是理解了才能信仰,而是信仰了 才能理解”。16. 托马斯?阿奎那上帝存在的证明:五路: 运动、动力因、可能性与必然性、事物中 发现的等级、目的性。 17.文艺复兴人的发现:人的尊严、人的才能、 人的自由。自然的发现:和谐的自然、能 动的自然、经验的自然 18. 经验论的开创者:弗兰西斯?培根,知识 就是力量。 19.笛卡尔欧陆理性主义创始人:心物二元 论。 20.莱布尼茨的单子论。 21. 洛克建立了欧洲哲学史上前所未有的庞 大的唯物经验主义的理论体系 22. 贝克莱的存在就是被感知 23. 康德三大批判书:《纯粹理性批判》《实践 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 22.“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 23.柏拉图:《理想国》、《政治家篇》、《法律 篇》 24.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尼各马可伦 理学》、《政治学》、《物理学》 二、名词解释 1、早期自然哲学的自然和本原两个概念 自然:意义接近nature(本性),特指事物运动变化的本性。自然哲学是对世界本原和宇宙整体的探讨。本原(也作本元、本源):本义为“太初”,希腊哲学家认为最初存在的东西在事物的运动变化过程中始终起作用。所以,事物的最初状态或者是构成事物的基本要素,或者是事物存在和运动的缘由,即在宇宙内部起作用,并赋予宇宙万物特定的秩序的原因。本原问题是贯穿希腊哲学始终的问题。 2、唯名论和实在论 唯名论:认为存在的事物都是个别的,心灵之外没有一般的对象;极端唯名论认为共相只是名词,如果说它们是实在的话,这种实在不过是声音而已。唯名论认为一切词都是个别事物的名称,共相并不表示个别事物之外的实在。 实在论:认为共相既是心灵中的一般概念,又是这些概念所对应的外部实在;极端实在论认为一般概念所对应的外部实在是与个别事物相分离的、更高级的存在,犹如柏拉图式的理念;温和的实在论认为,这种实在是存在于个别事物之外的一般本质。 3、什么是经验论,什么是唯理论?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媒体聚焦】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新东方优能) 眼下,中高考的热度正一点点退去。各家教育辅导机构又开始拉开新一轮的“抢生大战”,媒体宣传力度明显增强。业内人士称,除品牌因素外,老师依然唱主角,有没有好的老师,成为能否在这场争夺中占据主动的关键因素。 会教课的老师 “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新东方优能的国家玮老师表示,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目前不少老师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并不是学生,自己的科目留一堆作业,挤占过多时间,学生拆东墙补西墙,总分数提不上去。他介绍说,老师最需要做的是对技巧与规律的把握,然后传授给学生。学生每天都要看语数外背文综等等,很辛苦,而老师只研究一科,在优能,每位老师都有责任为学生节省下99%的汗水,启发1%的灵感,以达到快速提分的效果。 据笔者了解,当下的教辅行业,不少已崭露头角的办学机构因获得资本市场的青睐,办学规模扩大,在教师方面往往出现捉襟见肘的局面。或招聘一批无教学经验的在校大学生,或去公办学校抢教师资源,有时候这些老师因为连轴转,迟到、拖堂的现象经常出现。 对此,优能一位负责人说,在教师方面,通过多层次多级别的新教师培训,新教师相对迅速地了解新东方文化、融入团队已形成稳固体系。另外,优能与新东方是一脉相承的,新东方原汁原味的励志教育、课堂幽默在优能课堂上依旧能感觉的到。这也是优能区隔于其他机构的教学特色。通过老师激情四溢的讲授,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唤醒,个人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掘。 此外,针对当下只注重考试分数、学生能力欠缺等屡被诟病的现实,不少教辅机构也在悄悄发生变革。据语文老师国家玮称,优能近期筹划开设的国学类课程也是在这方面的一个探索。 能学好的学生 笔者了解到,在今年高考中湖南省出现了一位考出604分的脑瘫考生。这位数学121分、英语144分的学生将更多的感谢送给了班主任及数学老师。付出的艰辛自不必说,除了被当作励志的典范,这个现象也让更多人相信“没有学不好的学生”。 优能的数学老师刘洁称,任何一个学生身上都有惊人的潜力。学生成绩不好只是积极性没有被挖掘出来。激发学习动力,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的主动状态,是一位优秀老师所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 张晗,一个参军后又继续参加高考的学生,数学从零基础到最后的127分,只在优能课堂用了五个月时间。据优能的学员信息资料显示,除了提分明显的学生外,每年都会有一批学生考入清华北大这类名校。 “学习并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既然连人生的一部分——学习也无法征服,那还能做什么呢?!”优能课堂上老师们的励志语录还在不断传出,对任何一个学生而言,在教育大形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读后感

读秦培元《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有感 洋思中学作为江苏名校,已闻名全国。一所不起眼的乡镇中学,为何散发出如此的吸引力?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读了秦校长《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我为洋思中学老师们那份改革的勇气、创新的意识和探索的精神所感动。教育,改革才有出路,改革才能发展。同时,也为他们尊重学生的生命个体而感动。在课堂中,学生基本上百分之百的得到了活动,老师把学习的主动权、自主性还给了学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潜能。让学生在课堂中体会到,自己还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声音。我时时被一种热情鼓动着,这种热情时时促我在思考、对照,在繁复的思绪中,我归结出几点适用于我们工作中的经验: 一、更新观念,让“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思想深入人心。 1985年,洋思中学就提出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的响亮口号。这里的“好”是什么标准?不是用一把尺子量,搞一刀切,要求达到同一标准,不是叫后进生也能考上北大、清华,而是指每个学生尽管基础有差异,但经过教育,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明显的进步,优生更好,后进生进步很快,进步了家长就满意,这就是“好”的标准。再说,这个“好”既包括着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又包括着养成良好习惯,提高自身素质等各方面。洋思中学多年的实践证明,“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观念是切合实际的,是科学的,是有积极意义的,是走出困境办好学校的传家宝。

目前,不少教师陷入了苦教、苦学,拼时间、拼消耗的应试困局中,大家都是一样的时间,都在拼命干,为什么教育质量就是上不去?我想这里面最关键的就是效率问题,效率的高低又与观念有必然的联系。教育界要求我们按教育规律办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而家长看重的只是学生成绩,洋思中学作为一所名校,怎样做到“砍柴”与“磨刀”两不误?他们走了一条轻负担、高质量的办学之路。 我们向洋思学什么呢?首先我们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加大改革的力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什么是素质教育?我以为不管是什么教育,必须要有家长认可的文化成绩,应该说文化成绩是学生素质的主要部分,教学质量低下的教育绝对不是素质教育。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前提下取得家长认可的文化成绩,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首先要转变观念。 转变观念的前提是加强学习、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为自觉接受学校的办学理念打下了理论基础。 目前,我校推行的小组合作管理就是为了减轻教师负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地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我们要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确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思想,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管理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利用这种先进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 二、课堂高效,让“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行为落实实处。 确立了“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思想,师生就有了信心、有了力量、有了智慧,就会想方设法地去追求成功。洋思最大的特色是课堂教学,

德性的概念与内涵

德性得概念与内涵 “德性"一词就是产生于中国古代得一个哲学概念,但中国古代各文献真正用“德性”一词表述得并不见多,也没有给予明确得定义。“德性”一词早见于《中庸》,语云“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意思就是君子尊崇德性而探讨学问、这里得“德性”在当时得儒家瞧来就就是指“人得自然禀性”①。《伦理学大辞典》则认为德性“即道德品质”。现代新儒学也把德性界定为道德品质,有得学者把德性与道德作为同类概念来使用。对“德性”得直接定义与解释,在其她典籍中十分少见。 在中国传统哲学、伦理学中,对“德性”得理解寓于对“德"得理解。在古代,德性常常瞧作道德得同义词,这一点中外皆然。在商代卜辞中,“德"作“循”与“直”通,到《尚书》“德"瞧作为接受天命得前提,提出了“经德秉哲”、“敬德"、“明德”得要求、在西周之前,“德"还与“就是”相通,有“获得”、“占有”之意、到西周时,人们体会到“尽人事”得重要,开始“惠民",“德”成为周人治世得最高心得。及至先秦,“德”得涵义拓展为“外得于人,内得于己”,即许慎得《说文解字》对“德"得解释:“德者,得也,从直从心,外得于人,内得于己、” “德”在各类辞书中广有解说。《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得解释为:“英语作virtue、中国古代哲学术语。指人间以至宇宙间一切事物得特殊属性。"“又指德行、道家认为德就是道得表现形式,即就是‘道’得内涵本质。”这一解释就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理论基础上得理解,就是中国道家式得理解,认为“天道”即“人道”,所以将“德”理解为“宇宙间一切事物得特殊属性"。《哲学大辞典》对“德”作这样得表述:“中国哲学史与中国伦理思想史用语。(1)指道德,品质、……(2)指事物从道所得得特殊规律或特性。”《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基本上立足于道家哲学来解释“德"得概念,“道教义理中凡学道、求道而得道得,就是谓有德”,“凡就是符合道得准则,即可视为有德性”,“有德之身为道得显体”,因此,道教特别注重道士得个人德性品行得修行。但“天道”最终落实在“人道”。《辞海》对“德”得解释就是:“①道德,品德……④事物得属性……⑤中国哲学术语。认为具体事物从‘道’所得得特殊规律或特殊性质。”而较之《辞海》不同得就是,《辞源》没有《辞海》中⑤一说,而增为“⑤五行之说称四季中得旺气”、 对“德”得认识,《语言大典》比较完备,共列20条释义。除了其中8至20条与本文讨论得意义不就是直接相关外,前7条都就是对人之德得认识、①〔virtue〕:道德品行得特征<美德〉〈缺德〉<功高后毁易,德薄人存难>;②〔character〕:优良得道德品质得总体,常指道德上得坚定与卓越,加上果断、律己严谨、高尚得伦理观念、有魄力与善判断<君子进德修业〉; ③〔political integrity〕:坚定地按照政治原则办事,非常笃实、诚挚与正直,不搞欺骗、权术、虚伪与各种肤浅得手法〈德才兼备>;④〔kindness〕:好心得行为与事实;⑤〔mind〕:一个人得思想、倾向或愿望得集中得固定得方向〈同心同德>;⑥〔morality〕:一个人或一种文化在道德上得惯例,生活习惯或行为方式〈德行〉〈德操〉;⑦〔responsibility〕:道德上、法律上或精神上负有得责任〈社会公德〉。从语言学得角度瞧,virtue, character,political integrity, kindness, morality, responsibility等任何一个词都不足以涵盖“德”得全部内容,也就就是说,对于“德”这一概念,在英语中不能找到一个完全匹配得语词来对译,但前述每个词语都无疑又包含着“德”得内容、 由此可见,“德”主要有两个方面得理解:一就是指人得道德品质,即“人之德”;一就是从纯哲学意义上指事物得特殊属性,就是“物之德”。道家对待“人之德”又有两种态度:一就是“人含其德”,将德当成一种内在得、观念得理想境界,主要就是强调“德"得修炼与养成;另一种就是“外立其德”,将德当成外在得、实践得行为准则,主要强调“德"得实践、道家主要思想主张在于“人含其德”。儒家强调“外立其德”,主张人应当有符合礼仪得德行,同样也具有理想得人格性与内在道德性得卓越、 二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_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教师:贺喜娥 每次改完试卷,总会听见老师们抱怨“我们班这次又有好几个不及格”“我们班那两个又考十几分”“这样的学生简直就把班级的分拖没了”……的确,在我们这样的学校,每个班级总会有几个所谓的“差生”,这些人年复一年的差,不见进步,教师对于这样的学生甚至也无从下手,久而久之,有些教师甚至也包括我自己,便会认为学生在入学之前或许学习能力就已经确定了。有些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能掌握每堂课的知识,而有那么极少数学生从起点便开始落后,然后一直处于落后状态,对于这样的一些学生,教师很头疼,利用课余时间给他们个别辅导,或者在课堂上对他们特殊照顾,但这些行为似乎都起不到明显的效果。于是在一些名家提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种说法时,我却不能苟同。如果这句话成立,何来所谓的差生。难道真的是老师不会教吗?可我相信每一位教师都对差生付出过汗水,都有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有所提高,只可惜最后收获都不大。所以,我打心里认为,真有教不会的学生。 我所带的班级,从一年级开始便有这样一位特殊的学生。他是班里个头最高的,他单纯善良。在我要留学生的时候,他会跑过来对我说:“老师,你能不能不留他,让他回家,我看到他很难过。”他就是这么一个男孩,但成绩却一直不尽人意,甚至比其他同学落后的非常多。他时常因为别人叫他“傻大个”而心情沮丧。可所有的孩子包括我,都知道他的成绩差的让人无法理解。我时常觉得他的智力或许还停留在四、五岁的时候吧,或者他的思想被某种神秘的力量控制着,让我无法解释他的成绩为何如此这样。父母头疼,老师头疼。父母一字一字的教,老师一次一次的辅导,可他仍旧如此的不开窍。对于这样的后进生,会影响到班级的平均分,这是毋庸置疑的。我也自私的认定,他已经成为一个教不好的学生了。对他的认定一直到我读了《用心做教师》这本书。原来,即使再差的学生都会有进步,只是这种进步小到会让教师们忽视。 所谓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并不是让一个只考十几分的学生一下子考到六七十分,或者更高的分数。这里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或许可以换成“没有不进步的学生”。让后进生变成优等生,这很难。但让一个考十几分的学生考到二十分,我想这会简单很多。是的,每个孩子对学习的接受力不同,教师不能拿同一张试卷,或同一分数来评价所有的学生。“恨铁不成钢”这是教师对差生普遍的心态,但教师们何不换位思考一下,铁就是铁,钢就是钢,何必勉强每一块铁都能打造成钢呢?如果这块铁能够从满布锈迹到光亮闪耀,即使不成钢,至少也是一块优秀的铁啊! 自此以后,我对他在学习上有了更加乐观的态度。只要他能多考一分,那都是他的进步。十几分对于别人来说或许太低了,但对他又是另一种界定。他没有因为成绩跟不上而失去快乐,他仍旧是单纯善良的孩子,并且可能一分一分的进步,这就是“能教好的学生”。 虽然这本书还没有看完,但我已经有了非常多的收获。我相信并且更加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在德性与德行之间——中西哲学良知论的差异与沟通

2008年7月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ul.。2008 第35卷第4期JoumalofHubei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v01.35No.4 在德性与德行之间 ——中西哲学良知论的差异与沟通 梅景辉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德性与良知的关联是中西哲学共同的重要主题之一,但这一主题往往只在伦理学的界域内得到阐明,而未从存在论层次上深入探究。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对于良知的生存论分析为我们敞开了一种新的视域,他对于经验与先验良知论的批判使我们有丛要对于中西哲学中的德性与良知的关联予以重新审视。只有从生存论的视角区分经验论、先验论与存在论良知这样三个维度,才能在此基础上探索中西哲学良知论的思想轨迹并作出比较研究。 【关键词】良知;德性;德行;生存论 【中图分类号】B2l【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l-4799(2008)04—0031—05 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将哲学从天上带到人间即是以德性与良知的关联取代了思维与存在的辩难。他的“美德即知识”在西方哲学中往往被导向知识论的理解,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也将 其解释为“德性即理性”【l】舭啪,但结合苏格拉底的致思取向,笔者认为,美德即知识这一命题所表达的其实是“德性即良知”,此良知只能从生命的内在反省中得到体验,而非在知性的思辨中获得德性的本质。 通过反观生命所致的良知具有生存论的意义。它不是从外在事物的分析中得来,而是人所先天具有的德性之知。苏格拉底常向人提起的“灵异的声音”实际是内心良知的声音,它可谓是德性之知在生命内、在体验中的敞开与澄明。 亚里士多德则在德性与理性的区分中对德性之知作了深入的阐明,他认为德性是使得一个事物自身及其实践活动臻于至善的品质,理性则是人的灵魂中对应于逻各斯的秉性与能力。由于人的灵魂中还具有非逻各斯的部分(如欲望等),所以人的德性也就相应地区分为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在理智德性中,最主要的部分是理论智慧与实践智慧。理论智慧是努斯与科学之知的结合;实践智慧则是“一种同善恶相关的、合乎逻各斯的求真的品质”…刀,它由人类交往中的道德教化和个人的处事经验凝炼而成。亚里士多德在此基础上区分了三种知识:理论之知、实践之知与创制之知。理论之知是对于普遍永恒事物的把握,创制之知是技术的制造与艺术的创作中所获致的经验,而实践之知则是与人的德性相关联的实.践智慧,它根源于一种道德的直觉,使人能够在具体的实践情境中明辨是非,择善而处。 由于实践智慧与人的德性品质内在相关它也可称之为德性之知。虽然与苏格拉底的德性之知相比,实践智慧注重于跟随具体的道德情境的变动而变化,而不执着于生命内在的先验良知的约束,但从良知的不同层面上来说。它也可谓是实践经验的良知,即它始终是以善为目的来作出道德判断并扩充人的内在德性。 亚里士多德在实践智慧的阐明中致力于德行与良知的融合。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与实践智慧相关的实践“努斯”(理智)也具有良知的意谓。亚里士多德认为:“在实践事务中,努斯把握终极的、可变的事实和小前提。这些就是构成目的的始点。因为普遍的东西就出于具体,所以我们必定有对于具体事务的感觉,这种感觉也就是努斯。由于这个原因,人的这些品质是人生来就有的,尽管不是生来就有智慧, 【收稿日期】2008_0l_03 [作者简介】梅景辉(1978一),男,湖北黄梅人,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2005级博士研究生。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作者: ————————————————————————————————日期: ?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天底下每一个父母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渴望自己的儿女长大能够成才。但是,还有不少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陈旧,方法失当,尽管为孩子的成长操碎了心,结果事与愿违,甚至出现追悔莫急的失误。 ?孩子幼小的心灵,好比一张白纸,不同的家庭教育可以画不同的图画,塑造孩子不同的品性。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会教和不会教的父母。可见家长使用的方法是否妥当,直接影响着家庭教育的效果。家庭教育如何才能取得成功?成功家庭教育之路究竟在哪里?究竟该怎样走?我认为家长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探索实践。??一、潜移默化的影响 ?研究表明:孩子最早的学习是从模仿开始的。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会将看到、听到、感觉到的东西“溶化”在正在发育的大脑里。并在以后的生活中不知不觉地加以效仿。所以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父母是孩子人生第一任老师,他们的每句话,每个举动,每个眼神,甚至看不见的精神世界都会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 ? 平时,我们在马路上、院落中、楼道里,见到吹胡子瞪眼、唾沫星子乱冒的“训子”场面,并不少见。这些家长自以为“训”是为人之父的特权,更有甚者,还以拳打脚踢相伴。“训”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除给孩子增加抵触情绪外,别无所获。“身教胜于言教”“训”不是家长的特权,身教与言教并举才是做家长的责任。所以,对小孩子来说,需要的不是批评家,而是榜样。 ?在河南省的一个小山村,林氏三兄弟相继成了博士研究生。他们来自农民家庭,家境贫困。他们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呢?在于父母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林氏夫妇在3个儿子入学前和求学历程中,用自己好学的行为来影响他们,两代人每天挑灯共学的读书氛围一直延续到3个儿子都上大学。更为高明的是:他们当年那么穷困,却长期订阅文学杂志和传习世界名著,使3个儿子不仅读了数遍,还讨论了数回;在他们一贫如洗的四壁上,贴满了各种纸条,上面写着做人的名言和警句等。3个儿子就是在这样贫困,然而格调高尚的氛围中长大了。这对他们的文化修养、人生感悟、人格升华,都产生了极其深刻深远的影响。??林氏夫妇教子的感人之处,并非是培养出3个博士,而是其在贫困中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勤奋好学的精神。这种精神深深感染每一个儿子,铸就了他们不缺不挠的性格,促进他们奋发向上,充分发挥各自的学习潜能。??二、让孩子学会怎样做人??做人是孩子的立身之本,因此,欲使孩子成才,先要教孩子做人,这是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认识不到这一点的家长,也培养不出懂得孝敬长辈的子女,更造就不了国之栋梁、社会精英。 ?许多家长考虑孩子做人,往往只看重如何使之做所谓“有用”的人这一点点内容,就像军阀混战年月里的那些大权在握的老粗,唯在如何网络和造就好使的炮灰上下功夫,从来不懂得去关心一下下属的其它更重要的方面与需求,这种家长仅仅在知识和技能上促使子女使劲用功,根本不会在品质和性格方面主动施加影响和进行教育,所以他们培养出来的下一代,实在跟战场上的炮灰没什么两样,对谁日后也都无足轻重,根本佩不上是这个世界的主人翁。 ?须知:正直、善良才是“有用”的基础。只有具备终生不变的优秀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对社会自主有用的人才,而不是连其自身生命将来

辨析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辨析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辨析“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辨析“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关键字:教育学生教师教育名言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是教育界最流行的名句,还有等同的一句是“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教师们对此并不一致地赞同。反对者认为,如果学生都能教好,那为什么国家要设这么多的监狱?人根本不会犯罪;即使有人犯罪,还不把罪犯送到学校里,交给教师?如果学生都能教好,那如果给你一批白痴,你能把他们培养成才吗?赞同者认为,这句话找不到任何差错,教育经验告诉人们,一些被人认为教不好的学生,经过好教师的精心教育,真的教好了,还成了著名人才。这句名言究竟是对还是错?1. 永不放弃是教育的真谛 任何教师的教育能力、教育时限、教育资源都是有限的。学生进入某

一学段学习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基础,一定的行为习惯。他可能基础差,行为习惯差。教师接收到这样的学生,往往是起初想尽办法转变他,让他从基础抓起,从行为习惯抓起。如果教师的努力能够使学生转变,学习和行为习惯有明显进步,教师就继续努力,使学生不断进步,直到使学生成为好学生。如果教师的努力使学生没有取得明显进步,学生依然很差甚至更差,教师就会泄气,并认为,此学生是教不好的,最终,教师不得不放弃努力。教师放弃努力后,教师给了学生以消极暗示,学生自认为自己很笨,天生不是读书的料,学生自己也放弃努力,从而成为真正的教不好的学生。 一个学生,在某个教师看来是教不好的,另一个教师却把他教好了,这种现象是司空见惯的。因此,学生是否教得好,跟教师的教育能力、努力、条件有关。对于智力正常,身体健康的学生,确实不存在教不好的道理。但是,如果智力、身体、心理存在问题,应另当别论。教师不能用残疾人难以培养为天才来证明世界上确实存在教不好的学生。 如果把一个恶贯满盈的犯罪学生,在三年初中阶段,把他培养为一个被公认的人才也是不切实际的,尽管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经过教师的精心培养,使他改掉坏习惯、不再犯法犯罪,在三学年里学完规定的课程,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培养目标不要过高,一般还是做得到的。如果教师特别善于做学生工作,使学生考上高一级学校,使他能够继续接受教育,以后有可能走上正轨而成为杰出人才。

德性的概念与内涵

德性得概念与内涵 “德性”一词就是产生于中国古代得一个哲学概念,但中国古代各文献真正用“德性”一词表述得并不见多,也没有给予明确得定义、“德性”一词早见于《中庸》,语云“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意思就是君子尊崇德性而探讨学问。这里得“德性"在当时得儒家瞧来就就是指“人得自然禀性"①、《伦理学大辞典》则认为德性“即道德品质”。现代新儒学也把德性界定为道德品质,有得学者把德性与道德作为同类概念来使用。对“德性”得直接定义与解释,在其她典籍中十分少见。 在中国传统哲学、伦理学中,对“德性”得理解寓于对“德”得理解、在古代,德性常常瞧作道德得同义词,这一点中外皆然。在商代卜辞中,“德”作“循”与“直”通,到《尚书》“德”瞧作为接受天命得前提,提出了“经德秉哲”、“敬德”、“明德”得要求。在西周之前,“德”还与“就是”相通,有“获得”、“占有”之意。到西周时,人们体会到“尽人事”得重要,开始“惠民”,“德”成为周人治世得最高心得。及至先秦,“德”得涵义拓展为“外得于人,内得于己”,即许慎得《说文解字》对“德”得解释:“德者,得也,从直从心,外得于人,内得于己。”“德”在各类辞书中广有解说、《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得解释为:“英语作virtue。中国古代哲学术语、指人间以至宇宙间一切事物得特殊属性。”“又指德行。道家认为德就是道得表现形式,即就是‘道’得内涵本质。”这一解释就是建立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理论基础上得理解,就是中国道家式得理解,认为“天道”即“人道”,所以将“德”理解为“宇宙间一切事物得特殊属性”、《哲学大辞典》对“德”作这样得表述:“中国哲学史与中国伦理思想史用语、(1)指道德,品质。……(2)指事物从道所得得特殊规律或特性。”《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基本上立足于道家哲学来解释“德"得概念,“道教义理中凡学道、求道而得道得,就是谓有德”,“凡就是符合道得准则,即可视为有德性”,“有德之身为道得显体”,因此,道教特别注重道士得个人德性品行得修行。但“天道”最终落实在“人道”。《辞海》对“德”得解释就是:“①道德,品德……④事物得属性……⑤中国哲学术语。认为具体事物从‘道’所得得特殊规律或特殊性质、”而较之《辞海》不同得就是,《辞源》没有《辞海》中⑤一说,而增为“⑤五行之说称四季中得旺气”。 对“德”得认识,《语言大典》比较完备,共列20条释义。除了其中8至20条与本文讨论得意义不就是直接相关外,前7条都就是对人之德得认识。①〔virtue〕:道德品行得特征〈美德>〈缺德〉〈功高后毁易,德薄人存难>;②〔character〕:优良得道德品质得总体,常指道德上得坚定与卓越,加上果断、律己严谨、高尚得伦理观念、有魄力与善判断〈君子进德修业〉;③〔political integrity〕:坚定地按照政治原则办事,非常笃实、诚挚与正直,不搞欺骗、权术、虚伪与各种肤浅得手法〈德才兼备〉;④〔kindness〕:好心得行为与事实;⑤〔mind〕:一个人得思想、倾向或愿望得集中得固定得方向<同心同德〉;⑥〔morality〕:一个人或一种文化在道德上得惯例,生活习惯或行为方式〈德行〉<德操>;⑦〔responsibility〕:道德上、法律上或精神上负有得责任<社会公德〉、从语言学得角度瞧,virtue, character,polit ical integrity,kindness, morality, responsibility等任何一个词都不足以涵盖“德”得全部内容,也就就是说,对于“德”这一概念,在英语中不能找到一个完全匹配得语词来对译,但前述每个词语都无疑又包含着“德”得内容。 由此可见,“德"主要有两个方面得理解:一就是指人得道德品质,即“人之德”;一就是从纯哲学意义上指事物得特殊属性,就是“物之德”、道家对待“人之德”又有两种态度:一就是“人含其德”,将德当成一种内在得、观念得理想境界,主要就是强调“德”得修炼与养成;另一种就是“外立其德”,将德当成外在得、实践得行为准则,主要强调“德”得实践。道家主要思想主张在于“人含其德”。儒家强调“外立其德”,主张人应当有符合礼仪得德行,同样也具有理想得人格性与内在道德性得卓越。 二

知识即美德

知识即美德? 国内不少文学著作和杂志都提到过苏格拉底的一句名言:“美德即知识”并以此作为苏格拉底伦理学思想的概括或立论的根据,这一说法在国内流传多年,直到今天,人们还在不断的重复着这句“名言”,但大部分作者都很少注明出处,即使注明,也常引证不实,也很少考证这句名言在苏格拉底那里究竟是什么意思,或者与他自身环境有何关系,往往简单的将他解释为:美德(道德)等于知识。我觉得这种解释逻辑上存在明显缺陷,并且也没有正确反映苏格拉底的伦理学的真实思想。 我查过一些资料哲学中,知识论回答的是“是一不是”,这属事实判断,伦理道德回答的是“该一不该”这属价值判断。苏格拉底把人的道德生活奠基在知识论的基础上表明西方人是从“是一不是”走向“该一不该”的。 在西方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命题试图为希腊人以至整个西方人的道德生活寻求奠定一个确定的知识论基础,但这种知识毕竟是人的知识,有人的限度和局限。我认为德行就是人在实现他特有的活动上所表现出的优点,德性是相对于灵魂的理性部分和欲望部分的活动的。既然灵魂有一个理性的部分和一个没有理性的部分,这两个部分各有不同的活动,人的德性也可以分为理智德性与伦理德性两个部分。 中国的环境跟伦理思想跟西方有着一些差异,比较而言,中国的伦理道德也面临一个从古代的自然风俗习惯到社会

认识的转变,不同在于古希腊作为伦理道德源头的风俗习惯,其合理性来自于希腊诸神的担保;中国古代的风俗习惯,则来自于家族、血缘和祖先崇拜。中国古代风俗习惯及其道德合理性是由家庭血缘传统和祖先崇拜担保的,中国人特别强调共同的祖先,讲龙的传人,讲华夏民族,就是把自己看作同一祖先的共同传人,由于共同的祖先,华夏民族的每一成员,共同构成一个大家庭一个大集体,由此构成伦理道德上的集体主义。在这个大家庭中小家庭是其基本的构成单位和核心,所以集体主义存在的基本形态和核心单位是家族或家庭。在这种集体主义观念中,个人消融于家庭这个小集体中,家庭又消融于民族国家这个大集体中。所以,在西方个人道德责任和义务是相对于神而言的,是人对神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神是人的道德责任和义务的绝对尺度,因而人和人之间的道德责任和义务都是由神来规定和约束的。在中国道德责任和义务首先是对祖先而言的,由于在家庭内部有一个共同的祖先,所以在家庭成员之间有着共同的道德态度和道德行为。但由于不同家庭有不同的祖先,所以不同家庭成员的道德行为和态度具有差异性。 这是中国和西方明显的同一时期不同的文化差异,我觉得它和现代的思想和方向没有特别的联系.因为知识和品德实在是相距太远.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对这句话,我想从教育的规律、学生的特征和对学生的评价标准这三方面并结合工作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首先,这句话肯定了教育的职能,那就是要千方百计教人求真求上进,教师就义不容辞的,担负着这个教书育人的职责,教育和培养孩子就是教师的天职。教师所付出的一切努力与奉献,就是为了教好学生,让学生能够成人成才。但是,教师的学识修养、专业技能和业务能力个个不相同,比如说刚参加工作一年的我,面对各种纷繁复杂的任务、不太熟悉的教材和不同的教学对象,以及学校对老师唯分数论教学成绩考核,让自己很难适应由学生向教师的角色转变过程,似乎让自己陷入一种“不会教的老师”的困境。所以,“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是有一定的合理性,它就要求新老师要不断的刻苦钻研教学业务和提高教学技能。 其次,这句话违背了教育规律。人所共知,影响教育成果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及学校教育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成为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学校教育的成功依赖于学校、社会、家庭的有机结合。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不难理解为何家庭的变化对孩子的成长往往不利,我在一年多以来担任班主任工作的过程中,发现有的家长不懂怎么教育孩子,完全将一切责任推给学校,难以与班主任形成合力教育孩子。如果把所有责任都交给老师,完全忽略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这样的教育就难以好学生。加上教育又不是万能的,又难以实现对每一位学生的全方位多角度的影响,“只要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句话是违背教育规律的。 其次,这句话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学生成长的好与不好,确实要看教师教育的结果,可是怎能忽视学生成才的自身因素,有的学生在学习知识方面天资聪颖,有的学生却难以专注投入学习。除了学生智力水平的客观差异以外,老师的教育只有通过学生自己才能内化于心。班里面有个别学生,我竭尽全力花了很多时间给他们谈很多大道理,谈什么理想,什么人生之类的,竟然没有收到任何效果。所以说,这句话过分强调了外因的作用,却不考虑内因的重要性,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最后,我想谈谈此处的被教好了的学生是怎么确定的,按学习成绩考试分数,还是按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是说学生目前的现状还是说将来的发展情况,难以定论。有的学生洗考试成绩好,道德品行却不怎么样;别的学生思想品德很好,考试分数又不怎么样;有的学生现在看是规规矩矩的好孩子,我能肯定他将来是个有用的人才吗?所以我觉得此处的好学生的评价是不明确的。 综上所述,“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句话虽然肯定了教师应该担负的职责和应该以此来要求自己是合理的,但是,这句话又违背了教育规律和学生的差异现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