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冠脉介入一般及急救流程--2

冠脉介入一般及急救流程--2

冠脉介入一般及急救流程--2
冠脉介入一般及急救流程--2

冠脉介入一般流程

1.筛选病人:把握指征,沟通病情,告签署知情同意书,发手术申请单。完善

术前相关化验检查。

2.术前:保证睡眠,指导呼吸,练习床上排尿(股动脉入路),肾功能不全者水

化,询问过敏史。

3.接送病人前:苯海拉明10mg im,地西泮10mg im,排空小便,必要时导尿、

备皮,手术病人须有两道静脉入路。

4.心脏中心:手术程序准备,术中术者及助手,手术护士准备。

5.术后:包扎伤口,保留或不保留鞘管,返回病房,密切观察伤口出血情况,

监测生命体征,出入量,完善心电图,及相关检查。

冠脉介入诊疗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包括设备运行情况、物品准备(监护仪、除颤仪、手术室所有人员心肺复苏的培训),抢救药品的准备(阿托品、肾上腺素、多巴胺、地塞米松等)。

(二)术中术前充分考虑患者接受介入手术的风险,制定出手术方案,做好应急特殊物品和心理准备(包括术者及与家属充分的沟通)。

(三)一旦出现紧急意外情况按照如下流程进行抢救工作。

1.第一时间,术者作为主要负责人(特殊情况者除外)指挥现场人员进行抢救,

抢救有效,根据病情决定能否继续手术,如果手术对抢救有直接的帮助,应该尽量完成手术。

2.如果在场人员自己处理有困难,应立即提出紧急会诊要求,邀请相关科室人

员协助抢救,同时通知医务部。如有必要,应报告主管院长、院长。

3.及时与家属沟通,通报患者病情和抢救情况,以取得患者家属理解和支持。

4.抢救过程中注意记录医嘱和患者病情变化,当时记录不全在抢救结束后立即

补记。

5.处理完毕后,要对严重意外的病例进行讨论,分析病因,抢救是否及时,存

在问题,从中得到的经验教训、及改进方案等,并记录备案。

手术室手术中应急预案细则:

CCU手术后病人观察和护理

1.患者由手术室护士送回病房,向病房护士交接病人,包括简单

交代手术结果,单纯冠脉造影还是PCI治疗,PCI手术部位、放了几根支架等。

2.病房护士须有交接单,予以心电监护,观察手术部位出血及有

无血肿情况,报告接诊医师。

3.接诊医师了解手术过程,完成心电图检查,定时松手,注意尿

量,完善次日化验检查单的申请,包括血常规,肝肾功,心肌酶的化验。视手术情况是否完善胸片,心脏彩超。

4.如果保留动脉鞘管病人需要拔鞘管,需在心电监护下有一名护

士陪同下拔管,以防止迷走反射。

5.管床医师手术次日完善心电图,第24小时、48小时尿化验,

手术后化验异常需进一步复查并报告上级医师。完善术后心脏彩超。

冠脉介入急诊流程

一:急诊路径

(一):急诊科或医院其他科室会诊病人;

(二):病房保守治疗病人病情发生变化、急性心梗病人胸痛持续不缓解、心电图显示缺血延展;

冠脉介入一般流程:

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方法学改进的临床应用与研究

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方法学改进的临床应用与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时,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1]。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各15例。比较两组梗死相关血管开通后TIMI血流分级,观察术后主要心血管事件、左室射血分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替罗非班组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3级率为92.5%,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心肌损伤标志物、主要不良心臟事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组间出血并发症、血小板减少症、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活化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不增加患者致命性出血风险。结论替罗非班在STEMI 急诊PCI中是安全有效的,可提高心肌微血管水平的灌注,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标签:替罗非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 经皮冠脉动脉介入治疗是目前临床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主要手段,可以有效地進行再灌注;但是实际操作中仍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可引发冠状动脉远端微循环栓塞;所以如何降低血小板聚集是治疗的重要手段,临床常使用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帮助患者进行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组织水平灌注的恢复[2]。本文主要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PCI)时,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特选取我院心内科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整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各15例。替罗非班组男11例,女4例,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67.19±5.12)岁。对照组男10例,女5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68.11±5.27)岁。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人符合WHO关于AMI的诊断标准:(a)典型的心绞痛症状持续≥30 min;(b)心肌酶学检查CK、CK.MB峰值超过正常上限2倍,并具有动态演变过程,肌钙蛋白(cTnI)阳性;(c)心电图示至少2个标准肢体导联ST段抬高≥l mm或至少2个相邻胸前导联ST段抬高≥2 mm,或新出现的左束支传导阻滞;(c)均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排除标准:患者有心脏病史或相关手术史;伴有高血压病并持续高压的患者;患者伴有严重的有肝脏、肾脏等疾病;患者近一年有重大的外伤史;患者凝血机制版偶严重障碍;药物过敏。 1.2 方法

冠脉介入性治疗与护理试题

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与护理试题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60分) 1、冠状动脉介入性诊断与治疗方法包括、。 2、冠脉造影最常用的途径有、。 3、TIMI血流分级分为,其中和表明冠状动脉未再通;和表明冠状动脉再通(再灌注)。 4、和是冠心病的重要治疗手段。 5、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术前留置静脉套管针、置手腕带,应避免在上肢。 6、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术后桡动脉制动解压,股动脉制动解压。 二、判断题(每空5分,共40分) 1、冠状动脉造影术是用特型的心导管经肱动脉、肱动脉或桡动脉送到肺动脉根部,分别插入左右冠状动脉口,注入造影剂使冠状动脉及其主要分支显影。() 2、PCI术适应症包括有轻度心绞痛症状或无症状但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狭窄病变显著,病变血管供应中到大面积存活心肌的病人。() 3、PCI术禁忌症不包括单纯的冠状动脉痉挛。() 4、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术前常规备皮。()

5、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术前需完善各项检查,详细询问患者有无碘或其他药物过敏史,既往冠脉造影、介入治疗等病史。() 6、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术后3天穿刺处不沾水、术侧肢体不测血压,术后5天术侧肢体不负重。() 7、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术后低血压多为拔除鞘管时伤口局部加压后引发血管迷走反射所致。应备好利多卡因、阿托品、多巴胺等抢救物品。() 8、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术后负性效应包括腰酸腹胀、穿刺血管损伤、尿潴留、低血压、造影剂反应、心肌梗死等。()

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4分,共60分) 1、冠状动脉造影术(CAG)、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2、股动脉、桡动脉。 3、4级、TIMI 0级、1级、TIMI 2级、3级。 4、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 5、左手、术(右)侧。 6、6-8h、8-12h。 三、判断题(每空5分,共40分) 1、(错) 2、(对) 3、(错) 4、(错) 5、(对) 6、(错) 7、(对) 8、(对)

创伤急救-固定技术操作规程

创伤急救—固定技术操作规程 【评估】 1、评估环境是否安全,伤员复苏、止血及包扎是否有效、是否存在休克等情况。 2、评估伤员伤情、确认固定方法,正确选择固定用物,避免神经、血管、骨骼及软组织的再损伤,便于伤员的搬运。 3、了解伤员心里状况,做好伤员隐私保护。 【准备】 护士:具有争分夺秒的急救意识,具备组织急救和指导伤员自救、互救能力。物品:1、制式材料:各型号夹板、三角巾宽带和窄带数条、衬垫、绷带、颈托、腰部固定带等。 2、就便材料:布条、毛巾、雨伞、木棍、木板、纸板等。 环境:安全。 体位:根据骨折固定部位选择适宜体位 【方法】 1、锁骨骨折固定技术操作流程: 确认损伤部位给予有效止血、包扎处理→取适宜体位→垫衬垫于两腋前上方→将三角巾折叠成窄带状→两端分别绕两肩呈“8”字形固定(将窄带一端由肩部绕过腋下,另一端由腋下绕过肩部)→拉紧三角巾的两端于背部打结→打结处加垫衬垫→尽量使两肩后张以达到锁骨固定效果→松紧适度→观察记录血液循环→尽量避免不必要搬动。 2、上臂闭合性骨折固定技术操作流程: 确认损伤部位给予有效止血、包扎处理→取适宜体位→在将要放置夹板部位垫衬垫(环绕上臂)→选择适宜长短不一的夹板两块(长夹板长度:超过肩关节与肘关节距离;短夹板长度:不超过肩关节与肘关节距离)或夹板一块→将长夹板置于上臂后外侧→将短夹板置于上臂前内侧(一块夹板时置于外侧)→取绷带或带状物在上臂骨折部位上、下两端进行打结固定→再在适宜位置加一条固定带,使夹板固定牢靠→将肘关节屈曲90°→用三角巾将上肢悬吊固定于胸前→(若无夹板,也可用两块三角巾或绷带,一块将上臂呈90°悬吊于胸前→另一块叠成宽带状→将伤肢上臂与胸部固定在一起→松紧适宜→观察记录血液循环→尽量避免不必要搬动。 3、大腿骨折固定技术操作流程: 确认损伤部位给予有效止血、包扎处理→取适宜体位→用长、短两块夹板分别置于大腿的外侧和内侧(长夹板的长度自腋下至脚跟,短夹板的长度自大腿根部至脚跟)→在骨隆突处、关节处和空隙处加衬垫→固定带分别置于在骨折上下端、腋下或腰部及关节上下处→再由远心端向近心端将固定带分别打结固定(足踝用“8”字形固定,脚与小腿部呈直角功能位)→若无夹板,也可将伤员两下肢并紧→中间加衬垫→将健侧肢体与伤肢分段固定在一起→固定带松紧适宜→观察并记录伤肢血液循环情况→尽量避免不必要搬动。 4、颈、腰椎损伤固定技术操作流程: 确认环境安全可进行施救→呼叫伤员→确认伤情(伤员诉颈、腰部疼痛)→呼叫助手→准备用物(颈托、腰部固定带)→运用五拳法(头锁,胸锁,肩锁,改良肩锁,胸背锁)按步骤分别稳定及固定伤员头颈部→首先术者用“头锁”法,稳定伤员头部→助手检查伤员伤情(检查部位:头顶、额部、眼眶、鼻梁部、下

医疗急救技能竞赛项目操作流程

医疗急救技能竞赛项目操作流程 一、成人机械通气(经口)操作流程 (一)摆放体位:病人取仰卧位,用抬颏推额法,以寰枕关节为转折点使头部尽量后仰,以便使镜片和气管在一条直线上。 (二)加压去氮给氧:使用简易呼吸器面罩加压给氧,交予助手给病人吸100%纯氧2min,使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5%以上,插管时暂停通气。 (三)准备导管:选择相应规格的气管导管,用注射器检查充气套囊是否漏气,在导管内放入导丝并塑型,在气管导管前端和套囊涂好润滑油。 (四)准备喉镜:气管导管准备好后,选择合适形状和大小的喉镜镜片,检查光源后关闭,放置备用。 (五)准备牙垫、固定胶布和听诊器。 (六)暴露声门:打开喉镜,操作者用右手拇、食指拨开病人上下齿及口唇,左手紧握喉镜柄,把镜片送入病人口腔的右侧向左推开舌体,以避免舌体阻挡视线,切勿把口唇压在镜片与牙齿之间,以免造成损伤。然后,缓慢地把镜片沿中线向前推进,暴露病人的口、悬雍垂、咽和会厌,镜片可在会厌和舌根之间,挑起会厌,暴露声门。 (七)插入气管导管:操作者用右手从病人右口角将气管导管沿着镜片插入口腔,并对准声门送入气管内,请助手帮助将导丝拔除,继续将导管向前送入一定深度,插管时导管尖端距门齿距离常在21~23cm。注意气管导管不可送入过深,以防止进入单侧主支气管造成单侧通气。操作过程中如声门暴露不满意,可请助手从颈部向后轻压喉结,或向某一侧轻推,以取得最佳视野。 (八)确认导管位置:给导管气囊充气后,立即请助手用简易呼吸器通气,在通气时观察双侧胸廓有无对称起伏,并用听诊器听诊胃区、双肺底、双肺尖,以双肺呼吸音对称与否判断气管导管的位置正确无误。 (九)固定导管:放置牙垫后将喉镜取出,用胶布以“八字法”将牙垫与气管导管固定于面颊。 (十)机械通气准备物品: 氧气瓶、流量表、通气管道、复苏器、模拟肺. (十一)安装流量表、通气管道、复苏器、模拟肺。 (十二)开启氧气瓶,观察流量表氧气量,选择复苏器工作模式。 (十三)检查复苏器运转情况. 观察3组通气。 (十四)去掉模拟肺,连接病人,观察病人呼吸及缺氧改善情况。

冠脉介入一般及急救流程

冠脉介入一般及急救流程--

————————————————————————————————作者:————————————————————————————————日期:

冠脉介入一般流程 1.筛选病人:把握指征,沟通病情,告签署知情同意书,发手术申请单。完善 术前相关化验检查。 2.术前:保证睡眠,指导呼吸,练习床上排尿(股动脉入路),肾功能不全者水 化,询问过敏史。 3.接送病人前:苯海拉明10mg im,地西泮10mg im,排空小便,必要时导尿、 备皮,手术病人须有两道静脉入路。 4.心脏中心:手术程序准备,术中术者及助手,手术护士准备。 5.术后:包扎伤口,保留或不保留鞘管,返回病房,密切观察伤口出血情况, 监测生命体征,出入量,完善心电图,及相关检查。 冠脉介入诊疗应急预案 一:总则 (一)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包括设备运行情况、物品准备(监护仪、除颤仪、手术室所有人员心肺复苏的培训),抢救药品的准备(阿托品、肾上腺素、多巴胺、地塞米松等)。 (二)术中术前充分考虑患者接受介入手术的风险,制定出手术方案,做好应急特殊物品和心理准备(包括术者及与家属充分的沟通)。 (三)一旦出现紧急意外情况按照如下流程进行抢救工作。 1.第一时间,术者作为主要负责人(特殊情况者除外)指挥现场人员进行抢救,

抢救有效,根据病情决定能否继续手术,如果手术对抢救有直接的帮助,应该尽量完成手术。 2.如果在场人员自己处理有困难,应立即提出紧急会诊要求,邀请相关科室人 员协助抢救,同时通知医务部。如有必要,应报告主管院长、院长。 3.及时与家属沟通,通报患者病情和抢救情况,以取得患者家属理解和支持。 4.抢救过程中注意记录医嘱和患者病情变化,当时记录不全在抢救结束后立即 补记。 5.处理完毕后,要对严重意外的病例进行讨论,分析病因,抢救是否及时,存 在问题,从中得到的经验教训、及改进方案等,并记录备案。 手术室手术中应急预案细则: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配合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配合 发表时间:2011-06-14T17:32:23.87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3期供稿作者:王彩琼[导读] 自有人类文明记载以来,心血管疾病就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顽症。 王彩琼(云南楚雄州人民医院干部内科云南楚雄 675000)【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3-0320-02 自有人类文明记载以来,心血管疾病就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顽症。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每年约有三百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始于1977年,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完善,已成为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为广大心血管疾病患者带来了福音。我科自2005年开始引入、开展此项新技术,至今已 成功为203例患者进行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而做好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配合,则是保证患者安全,确保手术成功的必备条件。现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5年2 月—2010年4月,我科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203例,年龄28岁— 83岁,其中男154例,女49例,冠状动脉造影术152 例,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51例。 1.2方法(1)穿刺方法:在局麻下,经桡动脉或股动脉穿刺植入造影导丝及导管,到达左、右冠状动脉后,通过数字减影成像技术,可以直接观察到冠状动脉及其分支的血流情况,了解血管的狭窄程度,对狭窄程度大于70%的血管,选择合适型号的支架置入。整个手术过程均在心电监护下进行。(2)介入术后穿刺血管的处理:术后对穿刺点进行加压包扎,也可使用动脉压迫止血器,24小时后如无异常,即可撤去。 1.3结果冠状动脉血流情况好者可排除冠心病,对狭窄程度轻者给予健康教育、服药指导,支架置入术者则给予术后指导。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术前仔细观察患者的情绪,与患者谈心,介绍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目的、方法和全过程,同时,向患者介绍成功的病例,让手术成功的患者交流治疗经过和体验,使手术患者解除心理负担,增加安全感。 2.1.2术前准备(1)遵医嘱给予术前采血化验(定血型、术前4项、凝血机制、血常规、肝肾功等)。(2)遵医嘱给予术前用药如氯吡格雷。(3)备皮:经桡动脉手术者备皮范围为双侧手掌至腋下。经股动脉手术者备皮范围为双侧腹股沟,同时,触摸双足背动脉搏点并做好标记,便于与术后对照。(4)给予碘过敏实验:测量血压、脉搏、呼吸,给予泛影葡胺1ml静脉注射,注射后5分钟、20分钟再次测量血压、脉搏、呼吸,如无较大波动及特殊不适为阴性,记录实验结果。(5)如经股动脉手术者还需训练病员床上排便(目前已很少使用此方法)。(6)发放手术衣裤,协助患者更衣,准备手术。 2.2术中护理 2.2.1迎接患者入介入室,让患者熟悉介入室环境,缓解患者紧张的情绪,交代术中如何配合。协助患者平卧于手术床,连接心电监护,给氧气吸入,固定术侧肢体。 2.2.2开通静脉通路,遵医嘱常规给药(安定5mg、地塞米松5mg)配合医生铺无菌巾,连接压力装置,除颤仪开机备用。 2.2.3铺器械台,协助医生更衣,严格无菌操作原则,备介入耗材于器械台(按需求准备,补充术中所需物品)。 2.2.4备好一切抢救药品,术中严密观察心电波形、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血压及有创压力,注意病员主诉,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2.2.5及时补充造影剂。 2.2.6术毕协助医生包扎固定创口,协助病员下手术台,通知病房护士接送病员,做好交接工作。 2.3术后护理 2. 3.1协助安置患者卧床,给氧气吸入,开通并连接监护设备,检测生命体征,给心理护理并交待术后注意事项,嘱患者多饮水,以促进造影剂排泄。 2.3.2通知医生接诊,处理并执行术后医嘱。 2.3.3经桡动脉手术者,观察桡动脉穿刺处情况,有无渗血,肿胀,测量腕围。观察术侧指端颜色、温度并测量氧饱和度,以后5分钟、10分钟、15分钟、30分钟观察上述内容,1小时后如无特殊,每两小时观察一次,术侧腕部制动24小时,24小时后如无异常,可去除穿刺点加压包扎敷料或动脉压迫止血器。 2.3.4经股动脉手术者,观察股动脉穿刺处情况,有无渗血、肿胀,测量大腿根围,观察术侧指端颜色、温度,以后5分钟、10分钟、15分钟、30分钟观察上述内容,1小时后如无特殊,每两小时观察一次,术侧下肢制动24小时,约束带约束,穿刺点加压包扎24小时,沙袋压迫4—6小时。

急诊科急救流程(内容清晰)

急诊急救流程1. 心肺复苏术 2.严重心律失常急救程序 3. 电击除颤操作流程 4. 急性左心衰竭急救程序 5.急性心肌梗死急救程序 6.心包填塞急救程序 7.呼吸困难急救程序 8.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救程序 9.呼吸衰竭急救程序 10.哮喘治疗急救程序 11. 咯血急救程序 12.自发性气胸急救程序 13.休克急救程序 14.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急救程序 15. DIC急救程序 16. 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救程序 17. 急性肝功能衰竭急救程序 18. 肝性脑病急救程序 19. 水、电解质平衡失调急救程序 20. 酸碱平衡失调急救程序

2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急救程序 22.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急救程序 23. 高热急救程序 24. 昏迷的急救程序 25. 抽搐急救程序 26. 脑疝急救程序 27. 急性脑血管病急救程序 28. 高血压急症急救程序 29. 羊水栓塞急救程序 30. 产后出血急救程序 31 .子痫急救程序 32.产科感染诊治规程 33. 急性中毒急救程序 34. 多发伤复合伤急救程序 35. 脊柱和脊椎交通伤急救程序 36.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抢救程序

1. 心肺复苏术

用物准备 抢救车及治疗盘、听诊器、血压器、电筒、纱布及弯盘、简易呼吸器,记录单 评估与判断 发现有人倒地: 1、判断周围环境安全; 2、轻拍患者的双肩部同时大声呼叫患者; 3、触摸颈动脉同时判断呼吸5-10s ; 4、启动EMSS ,记住抢救时间。 放置体位 去枕平卧,放置复苏板上,解开患者上衣,松裤口 胸外心脏按 定位于胸骨正中两乳头连线中点,两手重叠,双臂肘关节伸直,按压胸廓下陷5--6cm,按压频率100--120次/分,连续按压30次。要使胸壁充分的复位 开放气道 清理呼吸道,取下义齿。采取抬颌法或托下颌法。 人工呼吸 简易呼吸器的使 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鼻翼部,右手撑口,平静吸气后口对口吹气2次,每次大于1秒,通气量为400-600ml 。 以EC 手法固定面罩,另一手挤压呼吸器,送气为400-500ml(单手),频率为10次/分 有效指征判断 在5个循环之后评估 扪及颈动脉搏动恢复 面色、口唇、甲床恢复红润 出现自主呼吸 瞳孔对光反射出现,等大等 安置患者 撤去复苏板,用枕,舒适体位,保暖 健康教育 洗手 记录 告知患者病情,并在监护中做好患者的安抚工作及心理护理 注意事项:1. 人工呼吸时,以胸廓抬起为效。2. 胸外心脏按压时,确保按压的深度和频率,每次按压后让胸廓有充分的回弹,不超过5s 。 3. 胸外心脏按压时,操作者的肩、肘、手腕在同一条直线上,手掌根部不离开患者的胸壁 素质要求:衣帽整齐

最新医疗急救技能项目操作流程

医疗急救技能项目操 作流程

医疗急救技能项目操作流程 【一】成人基础生命支持(BLS)操作流程 (一)评估周围环境安全。 (二)判断意识:拍肩、呼唤患者,确认意识丧失。 (三)启动BLS,请助手准备除颤监护仪和简易呼吸器、面罩。 (四)摆放体位:患者取仰卧位,置于地面或硬板上;靠近患者跪地,双膝与肩同宽。 (五)开放气道:观察口腔有无异物,压额抬颏。 (六)人工呼吸:用视、听、感觉判断患者有无呼吸5~10秒;如无呼吸,立即使用简易呼吸器、面罩通气二次,并可看到胸部起伏。 (七)建立人工循环:检查有无颈动脉搏动5~10秒;如无脉搏,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时观察患者面部反应。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 1.双手扣手,两肘关节伸直(肩肘腕关节呈一直线); 2.以身体重量垂直下压,压力均匀,不可使用瞬间力量; 3.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或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交叉处; 4.按压频率100次/分; 5.按压深度4~5厘米,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弹回,保证按压与松开时间基本相等。 (八)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率:不论单人或双人均为30:2。 (九)首轮做5个30:2,历时约2分钟,复检呼吸、颈动脉搏动,如没有呼吸、脉搏,迅速开启除颤仪,调试除颤仪至监护位置,安放除颤电极板显示“室颤”,进行电除颤。 (十)迅速擦干患者胸部皮肤,手持电极板时不能面向自己,将手控除颤电极板涂以专用导电胶,并均匀分布于两块电极板上。 (十一)确定手控除颤电极板正确安放位置,前电极板放在胸骨外缘上胸部、右侧锁骨下方;外侧电极板上缘放在左下胸、乳头左侧,电极板中心在腋中线上,并观察心电波型,确定仍为室颤心律。 (十二)选择除颤能量,单相波除颤仪用360J,直线双相波除颤仪用 120J,双相指数截断(BTE)波除颤仪用150~200J。 (十三)按压除颤器充电按钮,使除颤器充电。 (十四)除颤电极板紧贴胸壁,适当加以压力,提不并确定周围无人员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 (十五)除颤仪显示可以除颤信号时,双手拇指同时按压手控电极板上的两个放电按钮进行电击。 (十六)放电结束,移开电极板。 (十七)除颤后,擦干胸壁皮肤,继续按压、人工呼吸五个周期(约2分钟)后复检心电活动,若维持贯注心率,则说明心肺复苏成功(在无心电监护的情况下复查呼吸、脉搏)。 【三】儿童基础生命支持操作流程 1、评估周围环境安全。 2、判断意识:拍肩、呼叫,确认患儿意识丧失。 3、启动BLS,请助手准备除颤监护仪和简易呼吸器、面罩。

创伤急救-包扎技术操作流程

创伤急救—包扎技术操作规程 【评估】 1、评估环境就是否安全,伤员复苏、止血就是否有效等情况。2、评估需要包扎伤口得部位及伤情(割伤、淤伤、刺伤、枪伤、挫裂伤等),确定就是否清创及包扎方法,正确选择用物。 3、了解伤员心理状况。 【准备】 护士:具有争分夺秒得急救意识,具备组织急救与指导伤员自救、互救能力。 物品:1、制式材料:无菌敷料(棉垫、纱布)、无菌容器、绷带、三角巾、胶带,伤情记录卡等. 2、就便材料:纱巾、围巾、布条、毛巾、手绢、碗等。 环境:安全、相对清洁 体位:根据伤情选适宜体位. 【方法】 一、三角巾包扎技术 1、平结(也称外科结与方结)打结技术 将三角巾展开→左右手分别持两底角→右手持右侧底角向左手持底角环绕打结→再用左手持左侧底角向右手持底角环绕打结→打结完成。解开时将任意一角延U型结口一侧拉直,即可迅速解开。

2、头顶部包扎技术操作流程: 适用于头顶部外伤。 取适宜体位→摘取伤员眼睛等饰物→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三角巾底边反折→正中置于伤员前额处→顶角经头顶垂于枕后→将两底角经耳上向后扎紧→压住顶角→在枕部交叉→经耳上绕到前额打结固定(避开伤口与骨隆突出处)→将顶角向上反折嵌入底边内→松紧度适宜→观察并记录。3、风帽式包扎技术操作流程: 适用于头部多发伤。 分别将三角巾顶角、底边中点打结待用→取适宜体位→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将顶角结置于额前→底边结置于枕后→将两底边拉紧并向外反折→交叉包绕下颌部后绕至枕后→在预先做成底边结上打结→松紧度适宜→观察并记录。 4、展开式三角巾包扎技术操作流程: 适用于胸背部受伤及肩部等受伤。 取适宜体位→伤口处覆盖无菌敷料(发生气胸伤员应先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将加带三角巾顶角越过伤侧肩部,垂在背部→三角巾底边中央正位于伤部下侧→底边两端围绕躯干在背后打结→顶角上得小带将顶角于底边连接打结→松紧度适宜→打结处垫衬垫→观察并记录. 5、单肩燕尾巾包扎技术操作流程: 适用于肩部受伤。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效果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对60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做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完善各种术前检查、化验及术野备皮。术中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突发病症。术后股动脉留置鞘管的护理及拔除鞘管后的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心电监护,积极预防并发症。结果本组60例患者除1例因突发心跳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5例择期行冠脉搭桥治疗,余54例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全程护理,最终做到了促进健康,预防并发症,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clinical care after the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of acute myocardial ischemia.MethodsThe 60 patients were prepared for the nursing of mentality,the medical examination,laboratory test and shaving were completed.We observed the patient in order to avoid and deal with the emergency case during the operation.we also made a good nursing care of femoral tube and after the femoral tube removed.The patients were observed closely and avoided the complications.Results1 patient was dead,5 patients were undergoing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therapy,54 patients were recovered.ConclusionThe all-round nursing care after the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of acute myocardial ischemia improved the patient health and avoided the complications,it also promoted success of medical rescue rate. [Key words]Acute myocardial ischemia;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Nursing 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心肌梗死成功率明显提高且并发症下降,心肌梗死发生后最短的时间内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解除其狭窄,使相应心肌得到再灌注,使濒临坏死的心肌得以存活或使坏死范围缩小,确保阻塞血管血运重建、挽救坏死心肌、限制梗死范围、保护心脏功能,对改善预后起到重要作用。PCI包括经皮冠状动脉成型术(PTCA)和支架置入术。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是应用最早也是最常用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是其他冠心病治疗的基础。现就笔者所在医院心内科护理经验及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月心梗后急诊行PCI术的患者60例,男48例,女12例,年龄30~82岁,平均56岁,均胸痛发作6 h内入院,心电图有明显改变且符合心梗特点。其中下壁梗死30例,下壁及右室梗死7例,广泛前壁23例,合并心源性休克3例,室性心动过速2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对其术后进行严密观察并做相应护理。 2护理措施

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护理

自己写经桡动脉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术前和术后护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成为当今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但经股动脉穿刺术后患者需绝对卧床24小时。而造成部分病人术后出现尿潴留,需予以留 置导尿管,增加了感染的概率;对穿刺部位压迫止血要求高,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血肿,严重时可压迫临近神经和血管,使肢体活动障碍;有迷走反射并发症,严重者可致休克及心跳骤停等并发症[1],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延长了住院的时间。随着心导管器械的发展,国内外开始采用经皮穿刺桡动脉入径,由于桡动脉周围没有重要的神经和血管,所以穿刺成功率高,并且具有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经济负担较轻及周围血管并发症少等优点,使得患者得到实惠,并且易于护理,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但因患者个体存在差异,术前、术后如果护理不当也会引起手部血液循环障碍,严重者可引起手部缺血性坏死[2]。因此,手部的观察和护理显得尤其重要,给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1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5年5月~2006年4月,经桡动脉穿刺者15例,男8例,女7例,其中冠 造10例,PTCA及支架置入术5例。 一、心理护理 冠心病患者多为老年人,通常对介入治疗方法不了解,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不安等心理反应。虽然许多患者乐于接受治疗,但对于经桡动脉途径治疗能否成功仍有顾虑,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及心理素质类型采用不同的方法,解释采用桡动脉穿刺,不会影响术侧手的功能,还可降低穿刺难度,不影响周围血管,缩短卧床及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安全、可靠、不影响疗效等,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冠心病选择介入治疗的优点和目的。经详细健康宣教后,使患者情绪平稳,保持最佳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 生活护理:保证患者睡眠,必要时使用镇静剂。术前指导清淡易消化饮食,避免引起腹胀食物,如豆类,甜食等。 术前护理 1.完善检查:在术前完成血、尿、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谱,乙肝五项,梅毒,艾滋病,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片等检查。 2.术前签字:术者与患者家属谈话并签手术同意书:说明手术目的、手术过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②建立静脉通路:临时在左下肢行静脉输液,以防右侧桡动脉穿刺不成功,再行左侧桡动脉穿刺。 ③手术区备皮:双手掌及腕关节上10cm处,腹股沟区,以防桡动脉穿刺失败,改为股动脉穿刺。

创伤救治服务流程

附件1 创伤救治体系服务流程 为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创伤患者救治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流程,供参照执行。 一、创伤患者院前急救流程图示与说明是否 1.现场评估: 环境安全 受伤人数 受伤方式 联系院前急救机构 是否需要增派救护车和急救人员 2.快速分流伤员 3.伤情评估,启动预警 明确初步救治计划和预警 级别,给予必要处置 再次评估明确预警级别 联系确定接受医院并与医 院进行信息交换 送达救治医院或创伤中心,并与院内 人员进行病人情况交接

(一)现场评估。 1.确定环境安全:急救人员必须确定现场安全后,方可开展工作。 2.确定伤者人数和受伤方式:进入现场后,首先了解患者的人数、致伤原因,初步判断患者的伤情和部位,确定是否需要增派救护车和急救人员。 (二)快速分流伤员。 若现场伤员人数较多,检伤分类后应当依据伤情对现场伤员进行分流: 1.能行走伤员:请其去指定的安全地点集合。 2.不能行走的伤员:判断呼吸,无自主呼吸、自主呼吸大于30次/分或者小于6次/分的患者,应立即处理。呼吸频率小于30次/分或者大于6次/分的患者,进一步检查颈动脉搏动,未触及搏动的应立即处理。可触及搏动的患者,进一步判断患者神志情况,神志异常者,应立即处理。 (三)伤情评估,启动预警。 评估神志(GCS评分)、生命体征及损伤部位(TI评分),评估应从伤情较重的患者开始,评估的优先次序是:可能导致患者死亡的伤势;可能导致丧失肢体的伤势;其他非威胁生命或丧失肢体的伤势。 1.根据伤情明确初步救治计划和预警级别,并立即给予必

要的处理,特别是对红色和黄色预警的伤员给予辅助呼吸、电击除颤、胸外按压、止血、抗休克治疗等抢救措施。 2.转运途中再次进行评估,明确预警级别。 3.确定接收医院、创伤救治点/中心,在病人未到创伤救治点/中心之前,启动相应级别的预警。告知拟送达的创伤救治点/中心预警级别、评分评估、预计到达时间、主要的伤情、必要的急救措施以及其它特殊情况。根据不同的预警级别组织院内创伤综合救治团队提前到达急诊室,做好抢救前的准备工作,以提高抢救效率。 4.与院内创伤急救医师进行交接,明确患者的预警级别、GCS、TI评分及评估情况、主要的伤情、已经采取的急救措施、下一步可能需要的措施以及其他特殊情况。

急救技能考核的操作流程指引(2012)

深圳市医疗质量评估急救技能考核的操作流程指引 (2012年7月重新修订) 一、双人法成人基础生命支持(BLS)操作流程 假设心肺复苏模型人为一名当场目击倒地的成人心搏骤停患者(仅针对急诊急救从业人员),或者非目击的成人心脏停搏(适用于全员医护专业人员考核)。要求医生与护士各一人参加操作考核,将第一施救者称为A角、第二施救者称为B角,彼此不分主角与配角,互为AB角色,临上场时抽签决定担任A角或B角。按照最新CPR’2010国际指南的标准,医护配合共同完成第一个CABD共四个环节(全员考核只做CAB 三步曲、不需实施D电击除颤)的技能操作(要求全程戴保护手套)。 场景病例:分别设置4个不同的成人心搏停止案例,假设急诊急救从业人员遇到的都是当场目击的突然倒地患者,心搏骤停的临终心电图改变属于“可电击心律”(必须尽快实施电击除颤);而假设医院全员医护专业人员考核面临非目击的成人心脏停搏,患者的临终心电图一律为“不可电击心律”(不需要电击除颤),由考核对象随机抽签其中一个病例进行针对性技能操作。 标准的操作流程与细节手法详述如下:(依据CPR’2010国际指南) 1、评估现场环境是否安全:发现有人突然倒地或者突然意识丧失必须立即施救。第一施救者(A角)首先上场看天看地(巡视上下左右4个点),判断周围环境是否安全,牢固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并针对现场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脱离危险以后方才开始实施医疗急救。然后A角做看表动作,记录开始抢救的时间(考官同时掐秒表,开始对操作考核计时)。 2、A角检查意识:A角到达患者身边,跪于右侧,就地抢救。应尽量靠近患者身体,双膝分开、距离与自身肩部同宽,左膝盖平患者肩部水平;跪的位置保持固定,膝盖无来回移动。判断是否昏迷的方法为呼唤、拍肩,要求凑近病人耳旁5公分,分别对着左、右两个耳朵各大声呼喊一遍:“喂、喂,你怎么啦?”、“喂、喂,你醒醒!”,同时用手拍打患者的双肩,不能击打或摇晃其它部位,限时2秒钟完成。发现患者无反应,然后用右手的大拇指甲掐压患者“人中”穴,确认意识丧失。 3、A角观察呼吸:A角在掐人中的同时,用眼睛扫描患者的口鼻及胸部,观察呼吸是否正常(例如有无呼吸急促、呼吸缓慢甚至临终前异常呼吸),而不用检查有无自主呼吸。要求规范数数计时“一千零一、一千零二……一千零六”,观察呼

脑疝患者的抢救指引

脑疝患者的抢救护理指引 1.0 评估 1.1 病人突发剧烈头痛,频繁呕吐,血压上升,烦躁不安,心率减慢,呼吸深慢。 1.2 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发射迟钝,意识障碍加重。 2.0 处理 3.0评价 生命体征逐渐稳定,脑疝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1.迅速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 1.1立即将患者侧卧或仰卧位,头偏向一侧,迅速清除呕吐物和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备好吸痰盘,必要时吸痰。 1.2呼吸骤停者在迅速降颅压的基础上按脑复苏技术进行抢救;必要时插管或气管切开,加压给氧,予呼吸气囊或呼吸机支持呼吸;循环支持:如心跳停止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保持心脏泵血功能;药物支持:遵医嘱给呼吸兴奋剂、升压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综合对症处理。 1.3高流量吸氧,改善缺氧状态。 2.迅速开放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脱水药物。 迅速开放两条以上静脉通路(20G留置针),遵医嘱快速静滴20%甘露醇250-500ml,配以地塞米松30mg或甲强龙1500mg。严重者同时静脉注射呋塞米20-40mg,以利于脱水。 3.病情观察 3.1严密观察神志变化,瞳孔的大小、对光反射情况,测P、R、BP、SP02每15~30 min 一次,并详细记录各项抢救措施。 3.2 准确执行脱水治疗,严格记录24h出入量,注意酸碱平衡、水电解质平衡情况。 3.3若出现高热,主要措施为物理降温,冰敷为主,头置冰帽,四肢大血管放冰袋或者乙醇擦浴,以增加脑组织对氧的耐受性,减少耗氧量,防止脑水肿。 3.4 配合医师积极做好术前准备。 4.安全 对于烦躁或神志不清的病人,为了防止自伤或他伤应加用床挡,专人守护,必要时,四肢以约束带固定于床旁。 5.做好心理护理 抢救过程中护士应以真诚、平稳的心态和熟练的抢救技术消除患者及家属的焦虑和恐惧,取得其信任,配合治疗。

急诊行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效果观察

急诊行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9-12-03T13:22:51.373Z 来源:《健康世期界》2019年15期作者:刁秀娟李彦红邢丽娜任明霞 [导读]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效果。 大庆油田总医院 163001 摘要: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对60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做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完善各种术前检查、化验及术野备皮。术中病情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突发病症。术后股动脉留置鞘管的护理及拔除鞘管后的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心电监护,积极预防并发症。结果本组60例患者除1例因突发心跳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5例择期行冠脉搭桥治疗,余54例经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全程护理,最终做到了促进健康,预防并发症,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护理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s of clinical care after the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of acute myocardial ischemia.MethodsThe 60 patients were prepared for the nursing of mentality,the medical examination,laboratory test and shaving were completed.We observed the patient in order to avoid and deal with the emergency case during the operation.we also made a good nursing care of femoral tube and after the femoral tube removed.The patients were observed closely and avoided the complications.Results1 patient was dead,5 patients were undergoing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therapy,54 patients were recovered.ConclusionThe all-round nursing care after the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of acute myocardial ischemia improved the patient health and avoided the complications,it also promoted success of medical rescue rate. 【Key words】Acute myocardial ischemia;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Nursing 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心肌梗死成功率明显提高且并发症下降,心肌梗死发生后最短的时间内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解除其狭窄,使相应心肌得到再灌注,使濒临坏死的心肌得以存活或使坏死范围缩小,确保阻塞血管血运重建、挽救坏死心肌、限制梗死范围、保护心脏功能,对改善预后起到重要作用。PCI包括经皮冠状动脉成型术(PTCA)和支架置入术。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是应用最早也是最常用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是其他冠心病治疗的基础。现就笔者所在医院心内科护理经验及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心梗后急诊行PCI术的患者60例,男48例,女12例,年龄30~82岁,平均56岁,均胸痛发作6 h内入院,心电图有明显改变且符合心梗特点。其中下壁梗死30例,下壁及右室梗死7例,广泛前壁23例,合并心源性休克3例,室性心动过速2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对其术后进行严密观察并做相应护理。 2护理措施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准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前区剧烈疼痛,有强烈的濒死感,患者极度恐惧、焦虑,这种紧张情绪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患者烦躁不安,从而增加心肌耗氧量,使心肌血管痉挛,从而使缺血症状加重。因此术前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首先,要耐心倾听患者的感受,允许患者释放自己的恐惧和焦虑,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层次,用恰当的语言安慰患者,向患者介绍手术过程、应注意的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解除患者及家属的恐惧心理,稳定情绪,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1.2患者的准备术前口服抗凝药物,嚼服阿司匹林0.3 g,氯吡格雷300 mg,术前30 min肌肉注射地西泮10 mg,异丙嗪20 g,术区备皮,了解股动脉、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详细询问患者有无碘或其他药物过敏史并做碘过敏实验、既往冠脉造影、介入治疗或旁路移植病史,术前排空膀胱,以免术中排尿影响操作。术前常规检查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术前五项,肝肾功能,血型,常规十二导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等。 2.2术后护理 2.2.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术后进入CCU病房,立即连接心电监护,持续吸氧,术后立即做十二导心电图,与术前对比,严密观察有无术后心绞痛,有症状时复查心电图,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观察有无心律失常的发生,有无P波和ST等心肌缺血性改变。因为严重心律失常是老年急诊PCI术后死亡的重要原因。本组11例术后发生不同程度心律失常,经对症治疗后得到纠正。PCI术后易发生低血压,部分患者因焦虑紧张而出现高血压,因此应动态观察血压变化。 2.2.2穿刺部位的观察术后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经股动脉穿刺的患者取平卧位,穿刺术肢制动12 h,自然伸直或微外展,局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盐袋压迫4~6 h,观察动脉穿刺处有无渗血或血肿和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并准备好相应的抢救物品。观察远端肢体皮肤温度、颜色和感觉变化。避免增加腹压,如咳嗽、打喷嚏、用力大便、恶心呕吐时协助按压穿刺部位,以防穿刺点出血,发生血肿。注意保护局部皮肤,防止张力性水疱的发生。嘱患者多饮水,必要时遵医嘱补液,以利造影剂尽快排出,防止继发性肾损害。如患者出现尿潴留,遵医嘱给予导尿。 2.2.3抗凝期间的护理(1)严格掌握抗凝剂的剂量,熟悉使用方法;(2)抗凝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皮肤黏膜、牙龈、内脏及颅内出血,观察尿、便颜色。尿常规检查1次/d,必要时做便潜血检查。尽早发现可能的出血并发症,早期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3)每日复查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以了解抗凝情况。凝血酶原时间应控制在正常标准的1.5倍以下。 2.2.4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1)亚急性血栓:支架置入术后2~4 d易出现亚急性血栓,术后如出现剧烈胸痛伴心电图改变应疑有血栓形成。为防止冠脉内血栓形成,除术中注入肝素外,术后仍需抗凝治疗;(2)严密观察心律失常:心律失常为PCI术后常见并发症,室颤和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为2%,传导阻滞发生率为0.9%,严密观察患者心电图情况,准确记录心电图变化。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医师;(3)术后注意观察双下肢足背动脉搏动情况,皮肤颜色、温度、感觉改变,患肢有无疼痛。如有异常,报告医师,必要时请血管外科会诊,急诊手术治疗;(4)心肌再梗死的观察:术后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心前区疼痛,一旦出现立即记录心电图并与术前心电图比较,及时发现异常变化;(5)造影剂反应:造影剂引起反应的原因尚不清楚,其症状与过敏性反应相似,如荨麻疹、咳嗽、打喷嚏、喉头水肿,严重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