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金融学教学指导书答案[1]

金融学教学指导书答案[1]

金融学教学指导书答案[1]
金融学教学指导书答案[1]

金融学习题答案

金融学教研室

2011.08

第一章货币与信用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A

4.B

5.C

6.A

7.B

8.C

9.D 10.A 11.B 12.D 13.B 14.C 15.A 16.B 17.A 18.D 19.C 20.B 21.A 22.C 23.A 24.D 25.A 26.A 27.C 28.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E

2.ABCDE

3.ABCD

4.ACDE

5.AB

6.ABCE

7. BCD

8.ABCDE

9.AD 10. ABE 11. BC 12.ABCE 13.ABDE 14. ABCDE 15.BCDE 16.ABCE 17.ABC 18.ABCD 19.BDE 20.ABCDE

(三)填空题

1.简单扩大一般货币

2.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

3.实物信用

4.金币本位金块本位金汇兑本位

5.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6. 债权债务

7.按期还本付息按期收回本息

8.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

9.间接融资直接融资

(四)判断题

1.√

2.√

3. √

4. ×

5.×

6. ×

7. ×

8. √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

(五)名词解释

1.货币:指商品交换中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

2.货币制度:是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有关货币本位、货币单位、货币发行与流通、货币准备与管理等内容的金融制度。

3.信用货币:是由银行提供的不能兑现金属货币的信用流通工具。现代信用货币,通常由一国中央银行发行的基础货币和商业银行创造的存款通货组成。

4.价值尺度:是货币表现商品价值并计量商品价值量的职能。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之一。

5.流通手段: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的职能。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之一。

6.支付手段:指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态进行单方面转移所体现的职能。

7.贮藏手段:指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保存起来的职能。

8.货币单位:指国家法定的计量商品价值的标准。

9.铸币:指国家铸造的具有一定形状、重量和成色,并打着一定印记的金属货币。

10.本位币:也称主币,是一国法定的基本通货。在金属货币制度下,它是用法定货币金属按照国家规定的格式铸成的铸币。在信用货币制度下,它是依法发行的标明基本货币单位的纸币。

11.辅币:是本位币单位以下的小额货币,供日常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

12.无限法偿:指法律规定的本位币所具有的无限制偿付能力。

13.有限法偿:指在辅币的支付行为中,超过一定的金额,收款人有权拒收。

14.银行券:是银行发行的不兑现信用货币,代替金属货币发挥货币职能。

15.纸币:纸制的流通工具,不兑现的信用货币。现代经济中,纸币与银行券已融为一体,成为由国家中央银行发行的统一的信用货币。

16.银本位制:以白银作为本币的一种货币制度。银本位制又分为银两本位和银币本位。

17.金本位制:以黄金作为本位币的一种货币制度。金本位制包括金币本位、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制三种形式。

18.金银复本位制:以黄金和白银两种金属货币同时作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金银复本位制又分为平行本位和双本位制。

19.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以不兑现的纸币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

20.信用:是以偿还付息为条件的对价值的借贷行为,体现为经济上的债权债务关系。

21.信用形式:指信用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如:高利贷信用、商业信用、友好协议、国家信用、消费信用。

22.债权人:指信用关系中出借资金的一方,拥有按期收回的本息的权利。

23.债务人:指信用关系中借入资金的一方,承担按期还本付息的义务。

24.商业信用:指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联系的信用形式。

25.银行信用:指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以信用中介的身份开展的货币借贷活动。

26.国家信用:指政府根据信用原则向社会举债及放债的行为。

27.消费信用:指企业或金融机构对个人提供的用于消费的信用。

28.国际信用:指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或与国际经济组织之间的信用,通常与国际贸易相联系。国际信用包括出口信贷、商业贷款、政府贷款、及国际金融机构贷款等形式。

(六)简答题

1.简述价值形式发展的四个阶段。

(1)简单价值形式。是指一种商品的价值只是简单地、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这是最初阶段。

(2)扩大价值形式。指一种商品的价值可以分别由许多不同商品表现出来。

(3)一般价值形式。指所有商品同时用一种商品表现自己的价值。这是质的飞跃。

(4)货币价值形式。指在商品的价值关系中,一般等价物较固定的由一种商品来充当。这是最高阶段。

2.什么是货币本质?

(1)货币产生于商品交换,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特殊商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

(2)是表现、衡量一切商品价值的工具,同时,具有直接同一切商品向交换的能力。(3)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体现了不同的生产关系。

3.货币在经济生活中发挥哪些职能?

(1)价值尺度:是货币表现商品价值并计量商品价值量的职能。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之一。(2)流通手段:是货币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的职能。是货币最基本的职能之一。(3)支付手段:指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态进行单方面转移所体现的职能。

(4)贮藏手段:指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被保存起来的职能。

4.信用货币制度具有哪些特点?

(1)由中央银行发行,法律赋予其无限法偿能力。

(2)不与任何金属保持等价关系,不兑换黄金,不以黄金作发行保证。

(3)通过信用程序投入流通,通过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调节。

(4)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量调节不当,会造成通货膨胀。

(5)会形成存款通货。

5.简述人民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1)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2)是我国的唯一合法通货。

(3)发行权集中于中国人民银行。

(4)根据经济发展对货币的需要而发行。

(5)实行有管理的货币制度。

(6)可以兑换其他国家货币。

6.简述信用存在的基础。

(1)私有财产的出现是借贷关系存在的前提条件。

(2)贫富两极分化是产生借贷需求的客观条件。

(3)信用借助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发挥作用。

7.商业信用有哪些局限性?

(1)商业信用的规模受到限制。

(2)提供信用有严格的方向性。

8.银行信用有什么特点?

(1)银行信用的主体是金融机构。

(2)银行信用运作的是单一形态的货币资金。

(3)银行信用是一种独立的借贷资金运动。

9.从经济角度分析借钱消费的利弊。

一方面,消费信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促进消费品的生产和销售,促进经济增长;对于促进新技术应用、新产品推销以及产品的更新换代有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在一定情况下会对经济发展产生消极作用。在消费需求过高、生产扩张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消费信用会加剧市场供求的紧张状态,促使物价上涨,形成虚假繁荣。

第二章利率及其决定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A

4.A

5.B

6.C

7.D

8.C

9.B 10.B 11.B 12.A 13.B 14.B 15.A 16.A 17.C 18.A 19.A 20.B 21.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

3.ABC

4.AB

5.ABCD

6.ABCD

7.ABC

8.ABCD

9.AB 10.ABCD 11.AB 12ABC 13.ABC 14.ABC 15.AB 16.CD 17.CD 18.CD 19.AC 20.ABCD

(三)判断分析题

1.正确。一般来说,期限越长的投资,未知因素越多,风险概率就越大,利率就越高;期限越短的投资,未知因素越少,利率就越低。

2.错误。浮动利率是指在借贷期内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定期调整的利率,而并非自由变化,一般调整期为半年。

3.错误。债券价格与利率成负相关的关系。利率上升,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下降,债券价格上升。

4.错误。到期收益率是指从债务工具上获得的回报的现值与其今天的价值相等的利率,是用现值思想来考虑的。

5.错误。经济周期影响利率水平的变化,在危机阶段,由于生产过剩,商品积压,物价下跌,工厂倒闭,工人失业,社会各方面对借贷资金的需求和对支付手段的需求极其强烈,但由于借贷风险的加大,而使借贷资金的供给量明显减少,造成利率大幅度上涨。

6.错误。市场经济的国家虽然以市场为调节经济的主要手段,但并不是说没有政府的参与。以利率来说,虽说主要实行的是市场利率,利率随市场的变化而变化,但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上都出现过政府管制的现象,并非完全自由化。

7.错误。利率对投资有影响。一般来说,低利率有利于激发投资热情,但低利率也有一个限度,若利率太低,使投资者无利可图,这时的低利率对投资热情没有什么影响。

8.正确。由于经济条件的变化,新的金融机构的出现,特别是金融创新的出现与深入,竞争日益加强,利率管制越来越不适宜经济的发展要求,各个国家分别放松了对利率的管制,形成了一股国际范围内的利率自由化倾向。

9.错误。在现实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是利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呈递增的趋势,即时间越长,利率越高。相反则反。

10.错误。利息是由劳动者创造的,来源于利润,是利润的一部分。

(四)名词解释

1. 利息:是指债务人向债权人支付的超过所借本金的那一部分金额。既是债权人出让资金使用权所得的报酬,也是债务人取得资金使用权而付出的代价。

2. 利息率:简称利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与相应的借贷本金额的比率,即,利率=利息

额/本金额。

3. 基准利率: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在国外,通常以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利率为基准利率;在我国,基准利率指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利率。

4. 市场利率:指按市场规律自由变动、金融机构自主掌握的利率。

5. 官定利率:指由政府或中央银行确定并强令执行的利率。

6. 公定利率:由非政府的民间金融组织,如银行公会等所确定并统一执行的利率,这种利率对会员银行等具有约束力。

7. 名义利率:指合同利率或挂牌利率,是支付利息的依据。

8. 实际利率:指根据已知的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率推算的结果,反映实际获利的水平。

9. 固定利率:指在借贷期内保持利率恒定不变的利率管理方式。

10. 浮动利率:指在借贷期间,可以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对利率进行相应调整的利率管理方式。

11. 负利率:指名义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使实际利率小于零的情况。

12. 利差:指信用资金的来源利率与运用利率的差额。

13. 优惠利率:指在信用放款时,低于一般利率的利率。优惠利率一般提供给信誉好、经营状况好且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借款人。

14. 惩罚利率:也称罚息,指对违约借款人征收的较高的利率。

15. 单利:或称单利法,指以固定本金为基数进行计息的方法。

16. 复利:或称复利法,是将利息转为本金一并计息的方法。

17. 年利率:是以年为时间单位计息,表示为百分之几。

18. 月利率:是以月为时间单位计息,表示为千分之几。

19. 日利率:是以日为时间单位计息,表示为万分之几。

(五)简答题

1.到期收益率是指从债务工具上获得的报酬的现值与其今天的价值相等的利率,要从现值的角度来考虑。不同种类的债务工具,到期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不一样,但其思想是相同的。

2.影响利率结构风险的因素有:违约风险、证券的流动性、证券利息收人的纳税情况等。

3.利息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单利法和复利法。单利法是以本金为基数计算利息,对利息不再计息;复利法计算利息时,则要把上一期的利息加人下一期的本金,一并计算下一期的利息。

4.现值的计算方法不仅可用于银行贴现票据等类似业务方面,而且还有很广泛的运用领域,比如用来比较各种投资方案的优劣。用现值比较,便方案的选择更为准确。

5.年金是指定期定额的一系列收支,特别强调间隔时间相等、收支金额相等的系列资金流动。比如,发放养老金、分期付款赊购等。

6.在经济生活中,看是否考虑了通货膨胀的因素,利率可分为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名义利率是指借贷契约上写明的利率,而实际利率是指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才是人们更应看重的。

(六)论述题

1.关于利息本质的论述,在西方经济学中和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中有不同的观点。西方经济学中对利息本质论述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有:威廉·配第认为利息是因暂时放弃货币的使用权而获得的报酬;亚当·斯密认为借款人借款之后,可用于生产,也可用于消费,若用于生产,则利息来源于利润,若用于消费,则利息来源于地租等;凯恩斯认为利息是在一定时期内放弃资金周转灵活性的报酬。但他们都没有真正认识到利润的真实源泉。只有马克思才认识到利息的真实源泉,利息来源于利润,由劳动者创造的利润,这才是利息的本质。

2.影响利率水平的因素有很多,如平均利润率、社会经济运行周期、预期通货膨胀率、历史利率水平、国际利率水平和国家经济政策等。

3.利率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杠杆,对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运行都有极其重要的调节作用。适当的利率可以促进消费基金转化为生产资金,增加建设资金的力量;可以促进企业降低成本,改善经营管理;调节储蓄和消费的关系,有利于投资和经济的发展。

4.由于经济条件的变化,新的金融机构的出现,特别是金融创新的出现与深入,竞争日益加强,利率管制越来越不适宜经济的发展要求,各个国家分别放松了对利率的管制,形成了一股国际范围内的利率自由化倾向。

5.在历史上有影响的利率决定理论有三种: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它是从储蓄和投资等实物因素来讨论利率的决定,认为利率的变动能够便储蓄和投资自动达到一致,从而使经济始终维持在充分就业水平。这一理论忽视了任何货币数量变动的影响,这是不恰当的,也不符合实际情况。凯恩斯学派的流动性偏好利率理论,认为货币影响利率,利率与实质因素、忍欲和生产率无关,利率是由货币的供给与货币的需求两因素共同决定的,这一理论完全否定了实质因素的影响,也是不对的,不符合实际。新古典学派的可贷资金利率理论,综合了前两者的观点,认为在利率决定问题上应同时考虑货币因素和实质因素,利率是借贷资金的价格,借贷资金的价格决定于金融市场上的资金供求关系,它弥补了古典利率理论的不足,把货币因素对利率的影响考虑了进去,所以叫新古典利率理论。

6.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主要有三种:预期理论,它假定整个证券市场是统一的,不同期限的证券之间具有完全的替代性,所以长期利率是该期内预期短期利率的平均数,这为证券市场上不同期限的证券利率的同向波动提供了解释,但不能解释长期利率一般高于短期利率的现象;市场分割理论,认为各种证券之间毫无替代性,它们的市场是相互分割的、彼此独立的,因而各种证券的利率都只是由各自的供求状况决定的,彼此之间并无交叉影响,它能解释长期利率一般高于短期利率的现象,但无法解释不同期限证券利率的同向波动;优先聚集地理论,是前两种理论的综合,考虑了投资者的偏好,但这种偏好又不是绝对的,它能够较好地解释利率经常表现出来的期限结构现象。

(七)计算题

1.1296元。

2.11910元。

3.10%。

4.12%。

第三章金融工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B

4.C

5.A

6.D

7.A

8.B

9.A 10.C 11.B 12.A 13.B 14.C 15.D 16.B 17.C 18.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E

2.ACDE

3.CDE

4.BCDE

5.ABCD

6.ABD

7. ABCE

8.BDE

9.ACE 10. ABCD 11. ACDE 12.CDE 13.ACD 14. ABDE 15.BCE

(三)填空题

1.偿还期流动性风险性收益性

2.汇票本票支票

3.银行汇票商业汇票

4.现金支票转账支票

5.一次还本付息附息贴现

6.普通优先

7.国家股法人股社会公众股

8.债权债务

9.债务债务

10.债权债务

11.远期期货期权互换

12.政府企业

13.债权债务金融产权

14.付款付款

15.存款人银行

16.现金转账

17.债权人股东

18.利息股息

19.股份公司政府

20.低低高高

21.债务人支付

(四)判断题

1.√

2.×

3. √

4. ×

5.√

6. ×

7. √

8. ×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

(五)名词解释

1.金融工具:指作为资金融通媒介和价值载体的金融资产凭证。

2.票据:由当事人签发,记载必要的支付要求的债权债务凭证。我国票据法认定的票据有汇票、本票和支票。

3.债券:是筹资者作为债务人,向出资者承诺按期支付本息的债权债务凭证。

4.股票:是股份公司出具的用于证明出资认股者的股东身份及权益,并据以支付股息或红利的产权凭证。

5.有价证券:简称证券,是以货币计价表示金融产权或债权的证明,也是资本市场的交易工具,通常指股票和债券。

6.金融衍生工具:指在原生性金融工具的基础上产生的金融工具,其价值取决于原生金融工具预期价格的变化。原生金融工具一般指股票、债券、存单、货币等。衍生工具在形式上都表现为一种合约,在合约上载明交易双方约定的交易品种、价格、数量、交割时间及地点等内容。

7.金融资产:是实物资产抽象为货币形态或价值形态的结果,通常表现为债权、股权、保险、赔付责任等。现金货币是原始金融资产。

8.债权凭证:表明债权的书面证明。由于债权与债务是一个过程的两方面,是互为条件存在的,所以债权凭证也就是债权债务凭证,它在表明债权的同时也表明了债务。

9.股权凭证:表明拥有股权的书面证明,通常指股票。

10.赔付凭证:指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订立的保险合同,其中载明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及责任。通常指保险单。

11.固定收益:指金融工具交易时,交易双方议定的预期收益。

12.浮动收益:指金融工具交易时,交易双方没有议定预期收益。

13.银行卡:指银行发行的具有自动识别功能的塑料卡片,供客户持有并可以自行办理存取款、转账等业务。银行卡包括信用卡、储蓄卡、智能卡、专用卡、多功能卡等形式。

14.信用卡:银行卡的一种,是代替现金和支票使用的支付工具。信用卡的特点是,发卡银行通常为持卡人规定有一个透支限额,向持卡人提供延期支付的便利。

15.商业票据:指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上的短期无担保债务凭证的总称。商业票据主要指汇票与本票两种。

16.银行票据:指建立在银行信用基础上的债权债务凭证和支付凭证。

17.汇票:是出票人签发,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按出票人的不同,汇票可以分为商业汇票和银行汇票。

18.本票:指银行本票,是由银行签发,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19.支票:是由出票人签发,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20.空头支票:指出票人签发的支票金额超过其付款时在付款人处实有的存款金额的支票。

21.国家债券: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

22.国库券:指中央政府为调节国库收支而发行的一种短期政府债券。

23.企业债券:又称公司债券,指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发行的债券。

24.金融债券:指银行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发行的债券。

25.无记名债券:是一种事先印制好的实物券形式的债券,有固定面额,不记名,不挂失。

26.凭证式债券:是一种以收款凭证代替实物券的债券,凭证上记载有持券人姓名、缴款金额、日期、利率等事项,可以挂失。

27.记账式债券:指通过在证券交易机构开立的证券账户进行买卖的债券,是一种无纸化债券。

28.固定利率债券:指在债券的偿还期内其利率不发生改变的债券。在债券到期日,债券发行人按事先约定的利率付息。

29.浮动利率债券:指在债券的偿还期内,按约定定期调整利率的一种债券。

30.附息债券:指按约定期限支付利息,债券到期支付最后一期利息并归还本金的债券。

31.贴息债券:也称贴现债券或零息债券,指以低于面额的价格发行,到期按票面金额偿还,不再计息的一种债券。

32.普通股:最基本的一种股票,其股东享有正常的权利,并根据公司利润情况取得相应收益。

33.优先股:是相对于普通股的一种股票,其持有者优先于普通股分取公司收益及剩余资产,但一般无表决权。

34.国家股:指股份公司中国有资产形成的那部分股份。

35.法人股:指企业法人或具有法人资格的机构,以其依法可以支配的资产,向公司非上市流通的股权部分投资所形成的股份。

36.公众股:指个人与机构,以其合法财产向公司可上市流通股权部分投资所形成的股份。

37.内部职工股:指股份公司经批准后向其内部职工发行的,在规定时间内不能上市交易,只能在内部职工之间转让的股票。

38.A股:也称人民币普通股票,指由中国境内公司发行,供境内机构、组织或个人(不含台、港、澳投资者)以人民币认购与交易的普通股票。

39.B股:即人民币特种股票,指以人民币标明面值,用外币认购与买卖,在中国境内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票。

40.H股:指公司在中国内地注册,股票在香港上市交易的外资股。

41.N股:指公司在中国内地注册,股票在纽约上市交易的外资股。

42.蓝筹股:指那些在其所属行业内占有重要支配地位、业绩优良、成交活跃、利润优厚的大公司股票。

43.股东:即股票持有人或股份持有人,指向股份公司投资入股、持有公司股份、有权分享公司收益并承担法定义务的投资者。

44.股息:股东从股份公司利润分配中获得的投资收益。通常指优先股股东获得的股利。

45.红利:指股份公司在支付股息之后,利润仍有盈余,可以分配给股东的部分。对红利的分配即为分红。

46.远期合约: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约定的价格买卖约定数量的相关资产的合约。

47.期货合约:与远期合约相似,也是交易双方按约定价格在未来某一时间完成特定资产交易行为的一种合约。期货合约交易一般是在有组织的交易所内进行,比远期合约交易更规范化。

48.期权合约:指期权的买方有权在约定的时间或时期内,按约定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相关资产的合约。

49.互换合约:指交易双方约定在合约有效期内,以事先确定的名义本金额为依据,按约定的支付率相互交换支付的合约。

(六)简答题

1.简述金融工具的基本特征。

金融工具一般都具有偿还期限、流动性、风险性和收益性这几个基本特征。

(1)偿还期限,是指债务人必须全部归还本金之前所经历的时间。对债务人来说,期限决定了他占用资金的时间长短;对债权人来说,期限是衡量收益率的依据之一。

(2)流动性,指金融工具随时变现而不遭受损失的能力。通常,金融工具的流动性与其偿还期限成负相关。与债务人的信誉成正相关。

(3)风险性,指购买金融工具的本金遭受损失的风险。一是信用风险,指债务人违约,不按期归还本金。二是市场风险,指由于市场价格的下跌带来的损失。

(4)收益性,指购买金融工具所带来的利润收益。收益性通过收益率来反映,收益率是指年净收益与本金的比率。

2.什么是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是实物资产的转化物,是实物资产抽象为货币形态或价值形态的结果,或者说,是货币形态或价值形态的资产。金融资产不是任何一种具体的、实有的、形象的东西,它是完全抽象化的资产形式。确切地说,它是货币化的、价值化的资产。

金融资产有这样几种形式:现金货币,这是原始的金融资产;金融债权,是借贷行为的结果,是现金货币的转化形态;金融产权,是投资行为的结果,也是现金货币的转化形态;保险索赔权,也属于特殊的投资行为的结果。

3.什么是票据要素?

根据票据的定义,票据有三个基本要素,出票人、收款人、付款人。

出票人,即票据的签发人或发出人,他有权支配需要支付的款项,并下达付款命令。

收款人,即票据所示的收取票款的人,他是票据关系中的债权人。收款人通常也是持票人,享有法定的票据权利。

付款人,即根据票据指令支出票款的人,它是票据关系中的债务人,负有法定票据责任。在上述三个基本关系人中,出票人可能兼具收款人或付款人。

4.简述我国的票据种类。

票据可以分为商业票据和银行票据两大类。商业票据是指由企业签发并由企业兑付的票据,主要有商业汇票。银行票据是指由银行签发或由银行发出的票据,包括银行汇票、银行本票

和银行支票。支票又分为现金支票和转账支票两种(见下表)。

商业票据—商业汇票

票据

银行票据----银行汇票、本票、支票

5.为什么说商业票据反映的是信用关系而不是交易关系?

典型的商业票据是产生于商品交易中的延期付款,具有商品交易的背景。但是,商业票据并不反映交易的内容,因为交易行为已经结束,商品已经过户,它仅仅反映了遗留的付款问题,反映了双方确认的债权债务关系。这是一种独立化的、抽象化的债权债务关系,已与商品交易没有联系。因此,只要票据是真实的,票据付款人就无权以任何借口拒绝承担责任、履行义务。

6.简述银行汇票的特点。

银行汇票,是由银行签发,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银行汇票具有下述特点:

(1)出票人和付款人都是银行,虽然有的是同一银行的不同分支机构,有的不是同一银行,仍然有较高的信用度。

(2)办理银行汇票的目的是异地汇兑资金,可以保证大笔资金进行异地转移的快捷、安全、方便。

(3)用银行汇票购货,既可以将汇票转让给销货单位,也可以通过银行办理分次支付或转汇。

7.比较银行本票与支票的使用特点。

银行本票是由银行签发,承诺自己付款的票据。支票是存款人签发,委托自己的存款银行付款的票据。两者的特点是:

(1)二者都适用于同城结算,都需要在银行存入足够的款项。

(2)银行本票是银行自己出票自己付款的票据,可靠性较高。支票是存款客户签发的票据,有出空头支票的风险。

(3)由于银行本票信誉高,销货方可以见票发货,购货方可以凭票提货;债权债务双方可以凭票清算账务;收款人将银行本票交存,银行即可为其入账。支票由于有风险,收款人见票后往往要经确认才受理。

(4)使用银行本票,须先向银行申请,银行在受理申请书并收妥款项后,才签发票据。支票的使用,手续简单,无需申请,自主签发即可。

8.简述股票的特点。

股票的特点如下:

(1)股票是资产所有权凭证,拥有股票者即为股东,享有公司赋予的股东权利,对公司的经营管理有参与权。

(2)股票一经认购或买入,不得向公司退股,只能在证券二级市场上交易转让。

(3)股票的投资回报具有不确定性。股票收益来自公司经营利润的分配,所以,多盈利多分配,少盈利少分配,公司亏损就不分配,属于浮动收益证券。

(4)股东要承担公司经营风险。公司破产清算,股票可能成为废纸,股东只能参与剩余资

产的最后分配。

9.简述债券的特点。

债券具有下述特点:

(1)债券是债权债务凭证,债务人有全权支配资金,债权人不能干预资金的使用。

(2)债券到期可以兑付,不到期可以在证券二级市场交易转让。

(3)债券有确定的利率、可靠的收益,属于固定收益证券。

(4)债券发行人如果破产清算,债权人可以在剩余资产中优先于股东参与分配。

10.什么是金融衍生工具?

金融衍生工具是在传统金融工具(如股票、债券、存单、货币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金融工具。

20世纪70年代,普遍出现的高通货膨胀率和普遍实行的浮动汇率制度,使规避风险(包括通货膨胀风险、利率风险及汇率风险)成为金融交易的一项重要需求。同时,各国政府逐渐放松金融管制,金融业的竞争日益加剧。这些因素,使金融衍生工具得以迅速发展。

金融衍生工具在形式上均表现为一种合约,在合约上载明买卖双方同意的交易品种、价格、数量、交割时间及地点等。其价值,是根据相关的原生性金融工具预期价格的变化确定的。目前较为流行的金融衍生工具合约主要有远期、期货、期权和互换四种类型。

(七)论述题

试比较股票与债券的异同。

股票与债券的共同点如下:

(1)二者都是重要的筹资工具,可以为筹资者带来大量长期性可用资金。

(2)对于投资者来说,二者都是便利的大众化投资工具,既有诱人的投资收益,也具有程度不同的风险。

(3)都属于直接融资方式,融资双方可以在发行市场上直接见面,投资者也可以在流通市场上重新定位。

(4)二者都是高度市场化操作的对象,有规范的发行程序和严格的交易规则。

股票与债券的区别有:

(1)债券可以由政府、政府机构、企业、金融机构等多种主体发行,股票只能由股份公司发行。

(2)股票是金融产权凭证,拥有股票者即为股东;债券是金融债权凭证,拥有债券者是为债权人。

(3)拥有股票即拥有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权利,持有债券者则无权参与企业活动。

(4)股票一经认购或买入,不得向发行公司要求退股;债券有偿还期限,到期可以兑现。(5)股票是浮动收益证券,其收益决定于公司的盈亏状况;债券是固定收益证券,只按票面约定收息,不管公司经营好坏。

(6)企业破产清算,对剩余资产的分配,债券在先,股票在后。

(7)在证券二级市场上,股票价格波动较大,投机性较强;债券价格波动较小,投机性较弱。(8)一般来说,股票是高收益高风险,债券是低收益低风险。

第四章金融市场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A

2.B

3.C

4.B

5.A

6.B

7.C

8.D

9.B 10.A

11.D.12.B.13.A14.D.15.D.16.A17.C18.B.19.A.20.B.

(二)多项选择

1. AE

2.ABCD

3.ABCDE

4.AC

5.BE

6.ABCDE

7.AD

8.ABCE

9.AB 10.ABDE11ABCE12.ABCDE.13.ABDE.14.BD.15.ABE.16.ABCDE17.BDE18.ABCDE 19.AC.20.ABDE 21、ABC.22、BCD23、ABCD.24、ABD.25、ABCE.

(三)填空

1.货币资金,金融工具2.流动性3.收益额,本金4.商业信用5.国库券,公债券6.原生金融工具7.看涨期权,看跌期权8.贴现9.金融债券10.外汇,利率,股票价格指数11.股息、红利收益,买卖价差收益12.自律性.13.一级,流通. 14.直接.15.初次,增资,配股.16.掮客17.印花税. 18.非系统19.基本面,技术.20.比率,现金流量.

(四)判断并改错

1.×金融市场是统一市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于要素市场。

2. ×期权买方在不利的市场价格时,则放弃行使权利,将损失锁定在期权费的水平上。

3. √

4. √

5. ×利率越低,存款收益越低,发行价格较高。

6. ×债务人不履行约定义务所带来的风险称为信用风险。

7. √

8. ×回购协议属于货币市场的金融工具。

9. √

10. ×看涨期权又称买入期权,因为投资者预期价格将会上涨,从而可以协议价买入并以市价卖出而获利。

11.×资本市场通过直接融资方式可以筹集巨额的长期资金。.

12..×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包含两个层次:既定的产业结构发挥最优的产出效果与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

13..√.

14..×纵向比较法才叫时间序列法。.

15..×衡量资产组合的风险水平必须考虑到组合中各类资产之间的相关性,不一定等于加权平均值。.

16..√.

17..√.

18..×证券发行市场通常无固定场所,是一个无形的市场。.

19..√.

20..×抵押债券的风险小于信用债券,因此通常收益低于信用债券。

(五)名词解释

1.资本市场----以期限在一年以上的有价证券为交易工具进行中长期资金交易的市场

2.原生金融工具----在实际信用活动中出具的能证明债权债务关系或所有权关系的合法凭证

3.金融市场----满足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投融资需求,促进资本的集中与转换的市场

4.货币市场----主要解决市场参与者短期性的资金周转和余缺调剂问题的市场

5.金融互换----当事人按照商定的条件,在约定的时间交换不同金融工具的一系列支付款项或收入款项的合约

6. 溢价发行----以超过金融工具面值的价格作为发行价格

7.期权合约----赋予购买者在规定期限内按双方约定的价格购买或出售一定数量某种金融资产的权利的合约

8.金融期货合约----协议双方约定在将来某一特定时间按一定条件,买卖某种特定金融工具的标准化协议.

9. 商业票据----由企业签发的以商品和劳务交易为基础的短期无担保的债权债务凭证

10. 股票----代表股份资本所有权的证书

11资本资产定价模型----阐明金融资产组合的预期收益率取决于无风险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及市场证券组合的预期收益率的高低,还取决于资产组合风险水平高低的模型。

12.套利定价模型----资本资产的收益率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不仅仅只受证券组合内部风险因素的影响

13.股票价格指数----由金融服务机构编制,通过对股票市场上一些有代表性的公司发行的股票价格进行平均计算和动态对比后得出的数值

14. 承销价格----中介机构的中标价格

15. 证券行市----二级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时的实际交易价格

16.显性成本-----在有价证券交易中支付的手续费、税费、通讯费等费用.

17.柜台交易-----在各证券公司分散进行,是一种松散的、无组织的市场.

18.公募发行-----向广泛的而非特定投资者发行证券的一种方式.

19.半强势有效市场-----资本市场的所有公开信息都已经反映在股票的价格当中.

20.循环周期理论-----认为有价证券价格的上升和下降存在某些周期性特征的理论.

21.间接发行-----采用代销、承销、包销等发行有价证券的方式.

22..隐性成本-----获取证券质量、市场交易机制、企业经营状况等与资产实际价值有关的信息以及交易信息而付出的代价.

23.证券交易所-----专门的、有组织的证券买卖集中交易的场所

24弱势有效市场-----市场上当前股票价格能够充分反映股票本身历史价格所包含的信息. 25.信用交易------投资者购买有价证券时只付一部分价款,其余由经纪人垫付,经纪从中收取利息的交易方式.

26.证券上市------赋予某种证券在某个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的资格.

27.欧洲货币市场:在货币发行国境外进行的该国货币存储与贷放的市场,是目前国际金融市场的核心,它最早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的欧洲美元市场。

28、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将部分负债作为货币流通,同时可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

29、拆借:金融机构同业间为平衡短期资金收支而进行的融资行为。

30、贴现:指商业票据的持有人将未到期的票据转让给银行,银行扣除一定利息后将余款融通给持票人的融资活动。

31、国库券:中央财政部门发行的主要用于弥补财政赤字的短期政府债券。

32、金融债券: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发行的债券。

33、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用来证明股东所入股份并据此享受一定的权益的一种可转让的凭证。

34、股票价格指数:是用来反映股票市场中股票价格总体变动水平的指标。

35、投资基金:投资基金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方式,即通过发行基金单位,集中投资者的资金,由基金托管人托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运用资金,从事股票、债券、外汇、货币等金融工具投资,以获得投资收益和资本增值。

36、套汇交易:套汇交易是指利用不同外汇市场上的汇率差异,通过低买高卖外汇赚取利润的外汇交易,套汇分为地点套汇和时间套汇。

37、自由外汇:自由外汇是指无需经货币发行国货币管理部门批准,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可以自由兑换成其他国家货币,同时在国际交往中能直接向第三国办理支付的外国货币及其支付手段。

38、货币市场:.即短期资金市场,即专门融通一年以内短期资金的市场。

39、资本市场:又称为长期资金市场,是提供长期性资本的市场,其交易对象都是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金融工具,主要满足某些部门的长期资金需求。

40、期货市场:是证券交易双方成交后,按契约规定的价格、数量,在远期进行交割的交易方式。

41、保险市场:是进行各种保险和再保险业务的交易市场。

42、国际货币体系:是各国政府为适应国际贸易与国际结算的需要,对货币兑换、国际收支的调节、国际储备等所作的安排或确定的原则,以及为此而建立的组织形式等的总称。

(六)计算

1.实际收益率=(9/100)×100%-3%=6%

2.到期收益率=(9×10+120-115)/(115×10)×100%=8.26%

3.持有期收益率=(100-97+8)/97×100%=11.34%

4.债券价格=100(1+8%)(1+8%)(1+8%)/(1+9%)(1+9%)(1+9%)=97.27

5基金收益率=5%+0.3×(12%-5%)=7.1%.

组合的预期收益率=70%×7.1%+30%×5%=6.5%.

(七)简答

1.金融交易主要有哪些组织方式?并各举一例。

金融交易的组织方式是指组织金融工具交易时采用的方式。受市场本身的发育程度、交易技术的发达程度、以及交易双方交易意愿的影响,金融交易的主要有以下三种组织方式:(1)有固定场所的有组织、有制度、集中进行交易的方式,如交易所方式;(2)在各金融机构柜台上买卖双方进行面议的、分散交易的方式,如柜台交易方式;(3)电讯交易方式,即没有固定场所,交易双方也不直接接触,主要借助电讯手段来完成交易的方式。这几种组织方式各有特点,分别可以满足不同的交易需求。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上这几种组织方式应该是并存的,彼此之间保持一个合理的结构。

2.金融市场有哪些基本功能?

金融市场在市场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有其独特的运作规律和特点,使得金融市场具有多方面功能,其中最基本的功能是满足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投融资需求,促进资本的集中与转换。具体来看,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功能:(1)有效动员和筹集资金。资金供给者投资时,要求兼顾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资金需求者在筹集资金时,也要求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在数量和时间上也得到满足。金融市场上有多种融资形式可供双方进行选择,是投资和筹资的理想场所;(2)合理配置和引导资金。金融市场通过利率的差异和上下波动,通过市场上优胜劣汰的竞争以及对有价证券价格的影响,能够引导资金流向,优化配置资源。(3)灵活调度和转化资金。金融市场上多种形式的金融交易,可以不受行业、部门、地区或国家的限制,灵活地调度资金,充分运用不同性质、不同期限、不同额度的资金。同时还能转化资金的性质和期限。(4)实现风险分散,降低交易成本。金融工具通过市场向社会投资者的发行,以及二级市场上的交易,将风险分散转移给广大投资者。金融市场的集中交易、中介机构和信息披露等运作机制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5)实施宏观调控。现代金融市场不仅是中央银行实施宏观金融间接调控的理想场所,而且财政政策的实施也离不开金融市场,金融市场的培育和成长还可以为政府产业政策的实施创造条件。

3.金融工具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金融工具一般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期限性。期限性是指一般金融工具有规定的偿还期限。偿还期限是指债务人从举借债务到全部归还本金与利息所经历的时间。金融工具的偿还期还有零期限和无限期两种极端情况。(2)流动性。流动性是指金融工具在必要时迅速转变为现金而不致遭受损失的能力。金融工具的流动性与偿还期成反比。金融工具的盈利率高低以及发行人的资信程度也是决定流动性大小的重要因素。(3)风险性。风险性是指购买金融工具的本金和预定收益遭受损失可能性的大小。风险可能来自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两个方面。(4)收益性。收益性指的是金融工具能够带来价值增值的特性。对收益率大小的比较要将银行存款利率、通货膨胀率以及其他金融工具的收益率等因素综合起来进行分析,还

必须对风险进行考察。

4.优先股与普通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按股票所代表的股东权利划分,股票可分为普通股股票和优先股股票。普通股股票是最普通也最重要的股票种类,优先股股票则是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具有收益分配和剩余财产分配优先权的股票。二者的区别主要是:(1)风险不同。普通股股票的股息随公司盈利多少而增减,还可以在公司盈利较多时分享红利,因此收益较高,风险也较大。优先股票根据事先确定的股息率优先取得股息,股息与公司的盈利状况无关,公司解散时股东可优先得到分配的剩余资产。因此优先股风险低,收入稳定。(2)权利不同。普通股享有广泛的经营管理决策权,而优先股权利范围小,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5.简述期货合约、期权合约、互换合约。

期货合约、期权合约、互换合约都属于衍生金融工具,但三者又有差别。

(1)期货合约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约定的价格买卖约定数量相关资产的合约。(2)期权合约是是一种约定选择权的合约,即对标的物的“买的权力”或“卖的权力”进行买卖而签订的合约。期权的买方有权在约定的时间或时期内,按照约定的价格买进或卖出一定数量的相关资产,也可以根据需要放弃行使这一权利。(3)互换合约是指交易双方在约定的有效期内相互交换一系列现金流的合约。当事人按照商定的条件,在约定的时间交换不同金融工具的一系列支付款项或收入款项。金融互换的标的物有:不同种类的货币、债券以及不同种类的利率、汇率、价格指数等。一般情况下,交易双方根据市场行情约定支付率,以确定的本金额为依据相互为对方进行支付。互换合约最主要和最常见的形式是利率互换和货币互换。

6、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有哪些不同?.

(1)特点不同。资本市场是指以期限在1年以上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中长期性资金交易活动的市场。其特点是:交易的金融工具期限长;交易的目的主要是为解决长期投资性资金的供求需要;资金借贷量大;市场交易工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和投机性。货币市场是指以期限在1年以内的金融工具为媒介进行短期资金融通的市场。从交易对象的角度看,货币市场主要由同业拆借、商业票据、国库券以及回购协议等子市场组成。其特点是:交易期限短,流动性强,风险相对较低。.

(2)功能不同。资本市场是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是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场所,它有利于企业重组,能够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发展。货币市场调剂资金余缺,满足短期融资需要。它不仅为各种信用形式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且为政策调控提供条件和场所。.

(3)子市场不同。广义的资本市场包括两大部分:一是银行中长期存贷款市场,另一个是有价证券市场,包括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狭义的资本市场专指发行和流通股票、债券、基金等证券的市场,统称证券市场。货币市场则主要由同业拆借、商业票据、国库券以及回购协议等子市场组成。.

7.如果你想入市买卖股票,要经过哪些程序?.

(1)开设股东账户及资金帐户。

(2)委托买卖。.

(3)竞价成交。

(4)清算、交割与过户。

8..筹资人如何选择证券发行方式?.

(1)不同的证券发行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私募发行手续比较简单,可节省发行费用,也不必公开内部信息或取得资信等级,但私募必须发行提供较优厚的报酬,并易受认购人的干预,且私募证券一般不允许上市流通,因而证券的流动性较差;公募发行则能提高发行者在证券市场的知名度,扩大其社会影响,并在较短的时间内筹集到大量资金,但公募发行必须公布一系列的报表和有关文件,或者取得资信等级,因而手续比较复杂,发行成本较高。直接发行简便易行,发行费用低廉,筹资速度快捷,但这种发行方式在许多国家要受到法律法规的诸多限制;间接发行对于发行人来说,虽然要支付一定的发行费用,但是有利于提高发行人的知名度,筹资时间也不长,风险也比较小。.

(2)证券发行方式的选择。证券发行者可以根据上述特点以及自身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发行方式。证券发行人在发行证券时需要做出两种选择:一是选择认购人,以决定是私募还是公募;二是选择销售人,以决定是直接发行还是间接发行。若选定间接发行,除选择中介机构外,还要选择以何种间接发行方式发行。.

9.证券投资基金与股票、债券的区别:

证券投资基金与股票、债券相比,存在以下区别:

(1)投资者地位不同。股票持有人是公司的股东,有权对公司的重大决策发表自己的意见;债券的持有人是债券发行人的债权人,享有到期收回本息的权利;基金单位的持有人是基金的受益人,体现的是信托关系。

(2)风险程度不同。一般情况下,股票的风险大于基金。债券在一般情况下,本金得到保证,收益相对固定,风险比基金要小

(3)收益情况不同。基金和股票的收益是不确定的,而债券的收益是确定的。一般情况下,基金的收益比债券高。

(4)投资方式不同。与股票、债券的投资者不同,证券投资基金是一种间接的证券投资方式,基金的投资者不再直接参与有价证券的买卖活动,不再直接承担投资风险,而是由专家具体负责投资方向的确定和投资对象的选择。

(5)价格取向不同。在宏观政治、经济环境一致的情况下,基金的价格主要取决于资产净值;影响债券价格的主要因素是利率;股票的价格则受供求关系的影响。

(6)投资回收方式不同。债券投资是有一定期限的,期满后收回本金;股票投资是无期限的,除非公司破产、进入清算,投资者不得从公司收回投资,如要收回只能在证券交易市场上按市场价格变现;投资基金则要视所持有的基金形态不同而有区别:封闭型基金有一定的期限,期满后,投资者可按持有的份额分得相应的剩余资产,在封闭期内还可以在交易市场上变现;开放型基金一般没有期限,但投资者可以随时向基金管理人要求赎回。

虽然几种投资工具有以上的不同,但彼此间也存在不少联系。基金、股票、债券都是有价证券,对它们的投资均为证券投资。封闭型基金与债券情况相似,在契约期满后一次收回投资。另外,股票、债券是证券投资基金的投资对象,在国外有专门以股票、债券为投资对象的股票基金和债券基金。

10、欧洲货币市场的发展。

①在区域概念上,欧洲货币市场范围由英国的伦敦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的金融中心;②在货币概念上,欧洲货币市场已不只限于美元了,任何可自由兑换的货币都能以欧洲或境外的形式存在;③交易品种繁多;④所受管制少,手续简便,借款条件灵活;⑤有自己独特的利率结构:伦敦同业拆放利率是欧洲货币市场利率体系的基础。

11、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与定期存单的区别

答: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是商业银行发行的证券化的存单,它与普通定期存单有相似之处,也有许多不同点。两者最大的相似之处在于按规定都不能提前兑付,尤其是可转让存单。两者的区别主要有:可转让存单可流通转让,定期存单不行;可转让存单面额固定且较大,定期存单大于十元即可;可转让存单大多不记名以方便交付转让,而定期存单要记名;可转让存单的利率一般比定期存单稍低,因为其具有更强的流动性;由于可转让存单可流通,所以其市场价格不断变化,而定期存单不变。

12.债券具有哪些特征?股票的特征有哪些?

债券具有.(.1)偿还性。债券一般都规定有偿还期限,发行人必须约定条件偿还并支付利息。(2)流动性。流动性是指债券持有人可按自己的需要和市场的实际状况,转出债券收回本息的灵活性,它主要取决于市场对转让所提供的便利程度。(3)安全性。与股票相比,债券通常规定有固定的利率,与企业业绩没有直接联系,收益比较稳定,风险较少。(4)收益性。债券的收益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投资债券可以给投资者定期或不定期地带来利息收入;二是投资者可以利用债券价格的变动,买卖债券赚取差价。

股票的特征有:(1)不可偿还性。股票是一种无偿还期限的有价证券,投资者认购了股票以后,不能退股,只能转让。(2)参与性。股东有权出席股东大会,选举公司董事会,参与公司重大决策。(3)收益性。股东凭其持有的股票,有权从公司领取股息或红利。股票的收益性,还表现为股票投资者可以获取价差收入或实现资产保值增值。(4)流通性。股票的流通性是指股票在不同投资者之间的可交易性。(5)价格波动性和风险性。由于股票价格要受到诸如公司经营状况、供求关系、银行利率、大众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波动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股票价格波动的不确定越大,投资风险也越大。

13、简述金融市场的功能。

金融市场本身的机能以及对经济的能动作用称作金融市场的功能。金融市场的功能大致如下:

融通资金的功能:融通资金是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具体表现在:A、资金供需双方的融资;

B、金融机构间的融资;

C、地域间的资金转移。

积累资金的功能:金融市场上资金短缺方运用股票和债券的发行筹措资金,从事生产活动;而资金盈余方则通过购买股票和债券,将自己一部分积蓄提交给证券发行者,从事投资活动。这样以金融工具为媒介,完成了资金投资、增值、积累的全过程。

降低风险的功能:金融市场拥有众多的金融工具,融资方式极为灵活多样,可供投资者自由选择。同时,金融工具都具有高度的流动性,这使投资者一方面能分散风险,另一方面又可得到法律的保护,起到降低投资风险的作用。

宏观调控的功能:是指其在货币供需方面发挥的独特作用。首先,金融市场是中央银行推行货币政策的场所,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吞吐基础货币,直接调控社会货币供

国际金融学试题及参考答案(201916整理) (1)

《国际金融学》试卷A 一、单项选择题 1、特别提款权是一种()。 A.实物资产 B.黄金C.账面资产D.外汇 2、在国际货币市场上经常交易的短期金融工具是()。 A.股票 B.政府贷款 C.欧洲债券 D.国库券 3、外汇管制法规生效的范围一般以()为界限。 A.外国领土 B.本国领土 C.世界各国 D.发达国家 4、如果一种货币的远期汇率低于即期汇率,称之为()。 A.升值 B.升水 C.贬值D.贴水 5、商品进出口记录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 A.经常项目B.资本项目 C.统计误差项目 D.储备资产项目 6、货币性黄金记录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 A.经常项目 B.资本项目 C.统计误差项目D.储备资产项目 7、套利者在进行套利交易的同时进行外汇抛补以防汇率风险的行为叫()。 A.套期保值 B.掉期交易 C.投机 D.抛补套利 8、衡量一国外债期限结构是否合理的指标是()。 A.偿债率 B.负债率 C.外债余额与GDP之比D.短期债务比率 9、当一国利率水平低于其他国家时,外汇市场上本、外币资金供求的变化则会导致本国货币汇率的()。 A.上升B.下降C.不升不降D.升降无常 10、是金本位时期决定汇率的基础是()。 A.铸币平价B.黄金输入点C.黄金输出点D.黄金输送点 11、以一定单位的外币为标准折算若干单位本币的标价方法是()。 A.直接标价法B.间接标价法C.美元标价法 D.标准标价法 12、外债余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称为()。 A.负债率B.债务率C.偿债率D.外债结构指针 13、国际储备结构管理的首要原则是()。 A.流动性B.盈利性 C.可得性D.安全性 14、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致命弱点是()。 A.美元双挂钩B.特里芬难题C.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称D.汇率波动缺乏弹性 15、某日纽约的银行报出的英镑买卖价为£1=$1.6783/93,3个月远期贴水为80/70,那么3个月远期汇率为()。 A.1.6703/23B.1.6713/1.6723 C.1.6783/93 D.1.6863/63 1、套利者在进行套利交易的同时进行外汇抛补以防汇率风险的行为叫()。 A.套期保值 B.掉期交易 C.投机 D.抛补套利 2、当远期外汇比即期外汇贵时称为外汇()。 A.升值B.升水C.贬值 D.贴水 3、收购外国企业的股权达到一定比例以上称为()。 A股权投资 B.证券投资C.直接投资D.债券投资 6、记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经常账户的交易有()。 A.进口B.储备资产 C.资本流入 D.资本流出 8、外汇市场的主体是()。 A.外汇银行 B.外汇经纪人 C.顾客 D.中央银行 10、外汇管制法规生效的范围一般以()为界限。 A.外国领土B.本国领土 C.世界各国 D.发达国家 11、衡量一国外债负担指标的债务率是指()。 A.外债余额/国内生产总值B.外债余额/出口外汇收入

金融学作业和答案

练习-1 【题目后面的数字代表对应的章节】 1.名词解释 货币1: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金融1:货币的事务、货币的管理、与金钱有关的财源等。(宽泛) 与资本市场有关的运作机制。(狭窄) 货币制度1:货币制度简称币制,它是指国家为了保障本国货币流通的正常与稳定,对货币流通各因素所作的系统的法律规定的总称。 信用货币1:由国家法律规定的,强制流通不以任何贵金属为基础的,独立发挥货币职能的货币。 本位币3: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 格雷欣法则3:,是货币流通中一种货币排斥另一种货币的现象。在两种名义价值相同而实际价值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即所谓良币,必然被收藏而退出流通, 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即所谓劣币,则充斥市场。 有限法尝3:货币具有有限的法定支付能力 无限法尝3:货币具有无限的偿还能力 流通手段2:货币发挥交换媒介的作用 支付手段2: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运动时所执行的职能(也叫延期支付标准) 2.简答 货币经历了哪些形态的演进?(1) 答: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 货币有哪些职能?(2) 答: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支付手段,贮藏手段 简述金本位制的发展过程。(3) 答: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 货币制度有哪些构成要素?(3) 答:规定货币材料,规定货币单位,规定流通中的货币种类,规定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

练习-2 1.名词解释 信用1:借贷行为的集合。 借——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贷——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 商业信用2:指企业之间进行商品交易时,以赊销商品或者是预付款项的形式提供的信用。 消费信用2:工商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给消费者用于消费支出的信用。 直接融资:没有金融机构介入的资金融通方式。 间接融资:指以货币为主要金融工具。通过银行体系吸收社会存款,再对企业、个人贷款的一种融资机制。 政府信用2:国家信用就是指国家作为债务人,举债筹集资金的行为。 国际信用2:一个国家的政府、银行及其他自然人或法人对别国的政府、银行及其他自然人或法人提供的信用。 银行信用2: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通过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所形成的信用。 2.简答 高利贷的特点? 答:高利率:违反平均利润分配规律,急需(借大于贷)。 非生产性:不是再生产中闲置的资本,与再生产无直接联系。 保守性:资本的剥削方式(非资本的生产方式) 现代信用的形式及其优缺点?3 a.社会性 b.伦理和文化特征 c.偿还和付息是经济和金融范畴中信用的基本形式 优点:1.促进资金合理运用;2.优化社会资源配置;3.推动经济增长。 缺点:信用风险和经济泡沫出现。 信用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1 答:a.财产(货币或其他资产)由不同所有者占有或垄断; b.财产分布的不均衡性,这种不均衡性可能是由社会原因,也可能是自然原因形成; c.商品价值实现过程的矛盾性; d.再生产过程的不可间断性。 练习-3 1.名词解释

2017年金融考研专业课米什金《货币金融学》重点章节

2017年金融考研专业课米什金《货币金融 学》重点章节 第一章为什么研究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 GDP平减指数,通货膨胀率计算 第二章金融体系概览 1.名词解释 逆向选择: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逐出市场; 或者说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总是趋向于做出有利于自生而不利于别人的选择。 金融恐慌:由于资金提供者对金融中介机构的稳定性产生怀疑, 因而将资金从稳定和不稳定的机构中抽回,导致大量金融机构倒闭。2.金融市场的基本经济功能: 将资金从那些由于支出小于收入而积蓄多余资金的人手中转移至由于支出大于收入而缺乏资金的人手中。(直接,间接融资) 3.金融市场的结构: 债权股权市场;一级二级市场;交易所、场外市场OTC; 货币市场:小于一年,短期国库券,可转让存单,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 回购协议,联邦基金等。 资本市场:大于一年,股票,公司债券,抵押贷款,美国政府证券,商业贷款等。 4.金融市场国际化: 外国债券:在外国市场上发行,并以发行国货币计价的债券。 欧洲债券:在外国市场上发行,但并非以发行国货币来计价的债券。 欧洲货币:存放在本国之外的银行的外国货币。最重要的是欧洲美元。 欧洲美元:存放在美国以外的外国银行或美国银行国外分支机构的美元。 5.金融中介功能(间接融资): 1)降低交易成本,为客户提供流动性服务。 2)分担风险,减少投资者风险。 3)缓解由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6.金融中介类型: 1)存款机构:银行,信用社。 2)契约性储蓄机构:保险,养、退休基金。 3)投资中介机构:财务公司,共同基金,货币市场共同基金,投行。 6.金融体系的监管 帮助投资者获取更多信息,确保金融体系的健全性。 1986《Q》废除。(Q:美联储有权利设置银行存款利率上限) 第三章什么是货币 1.货币的功能 交易媒介,记账单位,价值贮藏(流动性:资产转化为交易媒介的成本和速度) 2.货币计量

金融学第1章练习测试题及答案

模拟测试题(一) 一、判断题(每题1分) 1、直接融资的缺点是不利于节约交易成本。() 2、美国经济学家凯恩提出了金融创新理论——约束引致创假说() 3、金融资产可逆性越强退出投资换回现金的成本越高。() 4、我国的货币供应量的层次划分是根据其风险性的差异划分的。() 5、根据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当人们预期利率上升时,就会抛出货币而持有债券。() 6、现金余额数量说强调了个人资产选择对货币需求的影响,但排除了利率的影响。() 7、在货币乘数不变的条件下,中央银行可通过控制基础货币来控制整个货币供给量。() 8、社会公众的流动性偏好增强,现金漏损率增加。 ( ) 9、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活动不以营利为目的的。() 10 、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具有不记名、金额大、利息高、期限长的特点。() 11、制度是通过一系列规则界定人们的选择空间,约束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规则是由非正式规则、正式规则和实施机制组成。() 12、利率市场化是指中央银行完全放弃对利率的调整,利率完全由市场决定。() 13、货币的时间价值一般通过现金流的现值和终值来反映。() 14、如果本国利率上升, 将会造成本币需求增加而外币需求减少,这样最终本国产品的需求以及本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将会上升。 ( ) 15、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通常可以在不影响货币供应总量的条件下,影响银行体系的资金投向和不同的贷款利率. (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1、()的金融创新对传统的金融市场和体制带来巨大冲击 A 20世纪50年代 B 离岸金融市场—欧洲货币市场的建立 C 18世纪英国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 D 20世纪70年代以后 2、以下对金融体系的功能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提供资金的融通 B 为融资各方提供相关信息 C 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 D 不为政府提供借贷 3、金融互换的基本类型主要包括()

金融学答案

《金融学》作业答案第一章:金融学导论 1、为什么说金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试举几个生活中与金融相关的例子。 答:金融不仅是宏观的金融系统的概念,同时也是与我们微观的经济主体紧密联系着的。我们如果有资产需要投资,或者是需要借钱,这两种基本的行为都与金融有关。举例如下:旅游与信用卡、电子商务与e支付(淘宝网);投资渠道的多样性:股票基金国债;住房买车与按揭; 2、金融学在国外被称为货币、银行与金融市场,那么为什么要研究货币?为什么要研究银 行?为什么要研究金融市场? 答:货币与商业周期、物价水平、通货膨胀、利率、货币政策都有紧密的关系。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为投资部门和储蓄部门的资金融通提供了中介桥梁,同时银行也是金融创新的源泉。金融市场在金融系统中的比重越来越大,是直接融资的主要场所。金融市场改变着个人的财富分配,影响着企业的行为,是资源配置的有效场所。 3、开放式学习题:我国近几年的宏观经济情况如何?近几年的金融总体运行情况如何?衡 量宏观经济和金融运行情况一般采用哪些指标? 答:我国近几年宏观经济的总体评价是:经济运行平稳,经济高速增长总量迅速增长,但通货膨胀有所抬头。金融领域中以M1、M2衡量的货币流动性较大,实际利率有时为负,同时外汇储备成为世界第一。衡量宏观经济的指标一般有:GDP、GDP增长率、城镇登记失业率、外商直接投资额、CPI等。衡量金融运行的主要指标:流动性(M1、M2)以及增长率、

城镇居民储蓄余额、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额、人民币汇率、外汇储备总额、股市市值等。 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与信用 CD NOW 1、名词解释:M 2 M :广义货币,大致包括现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 2 CD: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是由美国花期银行1961年创造的一项金融工具。CD是在银行定期存款的凭据上注明存款金额、期限、利率,到期持有人提取本金和利息的一种债务凭证。 NOW:可转让提款通知书帐户。一种不使用支票的支票帐户。开立这种存款帐户,存户可以随时开出支付命令书,或直接提现,或直接向第三者支付,其存款余额可取得利息。这种帐户是70年代美国商业银行在利率管制条件下,为竞争存款而出现的一种金融创新。 2、简述货币的职能。 答: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具体含义见教材。 3、什么是格雷欣法则?该法则会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作用?为什么? 答:在双本位货币制度的情况下,实际价值高于法定价值的“良币”会被驱逐出流通,导致实际价值低于法定价值的“劣币”充斥市场的现象,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规律,又称为“格雷欣法则”。发生的原因是因为良币被贮藏起来而退出流通。 4、货币形态的演变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今后的发展方向如何?

货币金融学考试重点【货币金融学考试资料】

货币金融学考试重点【货币金融学考试资 料】 货币金融学关键词:1.M2 2.米德冲突米德冲突(Meade Conflict)是指在许多情况下,单独使用支出调整政策或支出转换政策而同时追求内、外均衡两种目标的实现,将会导致一国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之间冲突。 3.购买力平价购买力平价是根据各国不同的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目的是对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合理比较。购买力平价汇率与实际汇率可能有很大的差距。在对外贸易平衡的情况下,两国之间的汇率将会趋向于靠拢购买力平价。购买力平价分为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前者指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之间的均衡汇率等于本国与外国货币购买力或物价水平之间的比率;后者指不同国家的货币购买力之间的相对变化,是汇率变动的决定因素。 4.通货膨胀一、简述通货膨胀的强制储蓄效应答:政府如果通过向中央银行借债,从而引起货币增发这类办法筹措建设资金,就会强制增加全社会的投资需求,结果将是物价上涨。在公众名义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按原来的模式和数量进行的消费和储蓄,两者的实际额均随物价的上涨而相应减少,其减少的部分大体相当于政府运用通货

膨胀实现的部分,如此实现的政府储蓄是强制储蓄,即通货膨胀的强制储蓄效应。 二、如何理解供求混合推进型通货膨胀答:供求混合型通胀的论点是将供求两个方面的因素结合起来,认为通胀是由需求拉动与成本推进共同引起的。该观点认为,在现实经济生活中,通胀产生的原因既有来自需求方面的因素,又有来自供给方面的原因,很难分清具体是由哪一方面原因形成的,即所谓“拉中有推,推中有拉”。例如,通胀可能从过度需求开始,但由于需求过度导致物价上涨促使提高工资,从而转化为成本推进因素。另一方面,通胀也会由于成本原因开始,如迫于压力提高工资。但如果不存在需求和货币收入的增加,这种通胀是不会长久的。可见,成本推进只有与需求拉动共同作用才能产生一个持续的通胀。 三、简述通货膨胀的资产结构调整效应答:一个家庭的财富或资产由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构成。实物资产的货币值大体随通货膨胀的变动而相应升降; 金融资产则比较复杂,因为很大一部分金融资产是随着行情的变化而变化,其在通货膨胀中,并非能稳妥保值。而其他一些在通货膨胀的环境下,以名义货币值计量,存款、负债的名义货币值不变,而货币值可随物价变动而相应变动的资产之名义货币值则随通货膨胀率相应升降,从而改变以名义货币值计量的资产结构; 以实际货币值计量,存款及负债将随通货膨胀率相应升降,而货币值可随物价变动而相应变动的资产之实际价值则未变动,从而调整了以

期末考试金融学1(含部分答案)

07年秋《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复习应考指南 5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下列最不可能作为货币的是( ) A 、燕麦 B 、冰激凌 C 、香烟 D 、松香 2、某公司以延期付款方式销售商品,则商场到期偿还欠款时,货币执行( )职能。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支付手段 D 、贮藏手段 3、 经济发展对金融起( )作用。 A 、一定的 B 、决定性 C 、不确定 D 、推动 4、高利贷是一种以( ) 为条件的借贷活动。 A 、价值转移 B 、高利借债和偿还 C 、价值特殊运动 D 、支付利息 5、下列属于长期信用工具的是( ) A 、支票 B 、本票 C 、股票 D 、汇票 6、信用工具的持有者收回本金及其预期收益的保障程度是信用工具的( )。 A 、偿还性 B 、流动性 C 、收益性 D 、安全性 7、关于利息的本质,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 、利息是因放弃货币的使用权而获得的报酬 B 、利息是资本所有者不将资本用于消费所获得的报酬 C 、利息是在信用关系中借款人支付给贷款人的报酬 D 、利息是放弃货币灵活性和承担风险的报酬 8、在下列利率决定理论中,强调投资与储蓄对利率的决定作用的理论是( )。 A 、马克思利率论 B 、流动偏好论 C 、可贷资金论 D 、实际利率论 9、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是( )。 A 、基准利率 B 、差别利率 C 、实际利率 D 、公定利率 10、下列( )不属于存款型金融机构。 A 、商业银行 B 、储蓄银行 C 、信用社 D 、投资基金 11、为国家重点建设贷款和办理贴息业务的政策性银行为( )。 A 、中国进出口银行 B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C 、国家开发银行 D 、中国建设银行 12、从银行的组织形式上看,我国商业银行属于( )。 A 、单一银行制 B 、总分支行制 C 、持股公司制 D 、连锁银行制 13、超额准备金率的变动主要取决于的( )行为。 A 、中央银行 B 、社会公众 C 、商业银行 D 、都不是 14、存款准备率越高,则货币乘数( ) A 、越大 B 、越小 C 、不变 D 、不一定 假设存在许多家商业银行,公众不持有货币,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20%,一家商业银行的一笔50万元新存款,请选择15-18题: 15、使那一家银行存款负债增加( ) 16、使那一家银行可以发放新贷款( ) 17、最终使全部商业银行发放的新贷款总量为( ) 18、最终使全部商业银行的存款增加( ) A 、250元 B 、200元 C 、50元 D 、40元 19、一般来说,中央银行若提高再贴现率,将( ) A 、迫使商业银行降低贷款利率 B 、迫使商业银行提高贷款利率 C 、使商业银行没有行动 D 、使企业得到成本更高的贷款 20、下列( )最能体现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A 、发行货币 B 、最后贷款人 C 、代理国库 D 、集中存款准备金 金融学

米什金《货币金融学》第3章

重点知识 1.货币的功能有什么 ①交易媒介 即货币可以被用来购买产品和服务。运用货币作为交易媒介,节省了产品和服务交易的时间,因而促进了经济效率。 ②记账单位 货币可以作为经济社会中价值衡量的手段。 ③价值储藏 即跨越时间段的购买力的储藏。 2.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历程 1994年货币供应量指标正式推出 ① M0=流通中的现金 ①狭义货币 M1=M0+单位活期存款(包括企业存款(企业存款扣除单位定期存款和自筹基建存款)、机 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和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②广义货币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和自筹基建存款)+外币存款+信 托类存款 2001年第一次修订:M2纳入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① M0=流通中的现金 ③狭义货币 M1=M0+单位活期存款(包括企业存款(企业存款扣除单位定期存款和自筹基建存款)、机 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和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④广义货币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和自筹基建存款)+外币存款+信 托类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 2002年第二次修订:将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纳入M2 ① M0=流通中的现金 ⑤狭义货币 M1=M0+单位活期存款(包括企业存款(企业存款扣除单位定期存款和自筹基建存款)、机 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和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⑥广义货币 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和自筹基建存款)+外币存款+信 托类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 2006年第三次修订:排除信托投资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 将信托投资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的存款从M2中剔除,因为2006年起信托投资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不再是存款性公司。 2011年第四次修订:纳入住房公积金和非存款类机构存款

金融学概论答案1

一、名词解释 货币供给是指货币供给肢体向货币需求主体供给货 币的过程。 信用作为道德层面的信用,指的是信任、声誉、遵 守诺言等,经济层面的信用指的是借贷行为,包含 价值运动的两个侧面,即以偿还为条件的获得,或 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 资本结构指长期负债与权益(普通股、特别股、保留 盈余)的分配情况。 货币均衡货币供应量基本符合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 内所必需的货币量。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 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或信用量的方针 和措施的总称。 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和金融管理的复合词。 汇率是用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的货币 的比率、比价或价格。 货币需求指社会公众(个人企业政府)愿意以货币 形式(现金和存款货币)持有其拥有的财富的一种 需要。 填空 1、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2、外汇黄金占款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上属于( 资 产)一栏。 3、当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生资金短缺或周转不灵时,中央银行充当(最后贷款人)对商业银行提供信贷。 4、剑桥方程式是从(微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的。 货币当局可以通过调控基础货币和乘数来间接调控 (货币供应量)。 6、认为货币对实际产出水平不发生影响的典型理论是早期的(商业贷款理论或者真实票据论)。 7、治理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调控总需求)是关键。 8、一般而言,经济发达国家的金融相关率要(高于)经济不发达的国家。 9、以一定数量的本国货币单位为基准,用折成多少外国货币单位来表示的汇率标价法称为(间接标价 法)。 10、货币运动与信用活动不可分解地连接在一起所形成的新范畴是(金融)。 一、选择题 1、目前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以证券交易方式实现的金融交易,已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人们 把这种趋势称为(C )。 A、资本化 B、市场化 C、证券化 D、电子化 在下列货币制度中劣币驱逐良币律出现在(C )。 A、金本位制 B、银本位制 C、金银复本位制 D、金汇兑本位制 2、下列利率决定理论中,那种理论是着重强调储蓄与投资对利率的决定作用的。(D ) A、马克思的利率理论 B、流动偏好理论 C、可贷资金理论 D、实际利率理论 3、国际收支出现巨额逆差时,会导致下列哪种经济现象。(D ) A、本币汇率贬值,资本流入 B、本币汇率升值,资本流出 C、本币汇率升值,资本流入 D、本币汇率贬值,资本流出 4、超额准备金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缺陷是(B )。 A、适应性弱 B、可测性弱 C、相关性弱 D、抗干扰性弱 5、货币均衡的自发实现主要依靠的调节机制是(B )。 A、价格机制 B、利率机制 C、汇率机制 D、中央银行宏观调控 6、剑桥方程式重视的是货币的(B)。 A、交易功能 B、资产功能 C、避险功能 D、价格发现功能 7、对布雷顿森林体系内在矛盾的理论总结称为。(A ) A、特里芬难题 B、米德冲突 C、马歇尔—勒纳条件 D、一体化三难 8、现代经济中,信用活动与货币运动紧密相联,信用的扩张意味着货币供给的(A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9、保持货币供给按规则增长是(A)的政策主张。 A、货币学派 B、凯恩斯学派 C、供给学派 D、合理预期学派 10、短期资金市场又称为(b ) A、初级市场 B、货币市场 C、资本市场 D、次级市场 10、目前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以证券交易方式实现的金融交易,已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人们把这种趋势称为(C)。 A、资本化 B、市场化 C、证券化 D、电子化 11、下列中央银行的行为和服务中,体现其“银行的银行”的职能是(C)。 A、代理国库 B、对政府提供信贷 C、集中商业银行现金准备 D、发行货币 12、作用力度最强的货币政策工具是(D)。 A、公开市场业务 B、再贴现率 C、流动性比率 D、存款准备率 13、当存在物品和服务销售的完全竞争市场时,不可能产生的是(D) A、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B、结构性通货膨胀 C、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 D、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 14、名义利率与物价变动的关系呈(A )。 A、正相关关系 B、负相关关系 C、交叉相关关系 D、无相关关系 15、下列货币制度中最稳定的是(C )。 A、银本位制 B、金银复本位制 C、金铸币本位制 D、金汇兑本位制 16、如果人们预期利率上升,则会(C )。 A、多买债券、少存货币 B、少存货币、多买债券 C、卖出债券、多存货币 D、少买债券、少存货币 17、本币汇率下跌会引起下列哪个现象。(b ) A、出口减少、进口增加,贸易逆差 B、出口增加、进口减少,贸易平衡 C、进出口不发生变化 D、进出口同时增加 四、简答题 1.简述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1)聚敛功能。金融市场引导众多分散的小额资金汇聚成为可以投入社会再生产的资金集合。(2)配置功能。表现为资源的配置、财富再分配和风险的再分配。(3)调节功能。指金融市场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4)反映功能。反映国民经济情况的变化。 2.简述货币形态的演化。(1)一般价值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后,有一个漫长的实物货币形式占主导的时期;(2)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形式的转换,其中贵金属被广泛采用作为币材;(3)从金属货币向信用货币形式的转换,信用货币的主要形式有银行券、存款货币、商业票据等;

2017电大金融学1-13章形考答案

商业银行的资本按其来源可分两类,其中()是银行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是指揭示与认清风险,分析;()是指商业银行能够随时满足客户提取存款、转账支;()是指不直接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但同表内的资产业;商业银行业务发展趋势有();现金资产主要包括()等,是商业银行保持流动性的最;商业银行投资的证券主要包括政府债券和公司债券,其;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包括()等;商 商业银行的资本按其来源可分两类,其中()是银行真正意义上的自有资金。核心资本商业银行的()是指形成商业银行资产来源的业务负债业务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是指揭示与认清风险,分析风险的起因与可能的后果,其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风险损失。风险识别()是指商业银行能够随时满足客户提取存款、转账支付及满足客户贷款需求的能力。流动性 ()是指不直接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但同表内的资产业务或负债业务关系密切的业务,又称为或有资产、或有负债业务。创新的表外业务不计入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业务是()。贷款承诺 商业银行业务发展趋势有()。业务创新, 业务经营电子化, 业务经营互联网化, 在以客户为中心理念下发展业务 现金资产主要包括()等,是商业银行保持流动性的最重要的资产。库存现金, 存放中央银行, 同业存款

商业银行投资的证券主要包括政府债券和公司债券,其选择的标准是()。风险较低, 流动性较强, 信用较高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包括()等。全选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中资产管理理论发展的主要阶段是()。真实票据理论, 可转换性理论, 预期收入理论 商业银行具有()等功能。全选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包括()等形式。存款业务, 借款业务, 其他负债业务商业银行的外部组织形式因各国政治经济制度不同而有所不同,目前主要有()等类型。总分行制, 单一银行制, 控股公司制, 连锁银行制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遵循()兼顾的原则。安全性, 流动性, 盈利性属于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的是()。结算业务, 代理业务, 信托业务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是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对一般而言,流动性强的资产盈利性高,而高盈利性往往伴随高风险性。错 存款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负债业务,一般分为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三类。对商业银行具有内在脆弱性和较强的风险传染性。对控股公司制是指由某一个人或某一个集团购买若干家独立银行的多数股票,从而控制这些银行的组织形式。错 商业银行的自有资本属于资产业务范畴错商业银行是特殊的金融企业。对

吉林大学奥鹏考试金融学答案

一、单选题(共87题) 1.国际收支出现大量顺差时会导致(B)。 A.本币汇率上浮,出口增加 B.本币汇率上浮,出口减少 C.本币汇率下浮,出口增加 D.本币汇率下浮,出口减少 2. 目前人民币的可兑换性达到(B)程度。 A.不可兑换 B.经常项目可兑换 C.资本项目可兑换 D.完全可兑换 3. 我国从(B)年开始允许居民个人在银行开办外汇存款业务的。 A.1984 B.1985 C.1993 D.1994 4.货币化率是社会的货币化程度,它是指(B)。 A.金融资产总额于实物资产总额的比重 B.一定经济范围内通过货币进行商品与服务交换的价值占GNP的比重 C.一定时期内社会金融活动总量与经济活动总量的比值 D.各经济部门拥有的金融资产与负债的总额 5. 金融发展是指(D) A.金融机构数量增加 B.金融工具多样化 C.金融效率结构变化 D.金融结构变化 6. 货币学派认为(A)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起主要作用。 A.货币供应量 B.基础货币 C.利率 D.超额准备 7. 我国从(A)开始将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货币政策的工具之一。 A.1984 B.1985 C.1993 D.1994 8.许多国家在抑制或治理通货膨胀时运用最多的手段是(A)。 A.宏观紧缩政策 B.供给政策 C.指数化方案 D.发展生产 9. 当存在物品和服务销售的完全竞争市场时,不可能产生的是(D) A.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B.结构性通货膨胀 C.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 D.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

10.(B)通货膨胀理论被用来解释“滞胀”。 A.需求拉上说 B.成本推动说 C.结构说 D.混合说 11. 收入属于货币需求决定因素中的(D)。 A.危机变量 B.机会成本变量 C.制度变量 D.规模变量 12.凯思斯认为,债券的市场价格与市场利率(B)。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无关 D.不一定 13. 弗里德旻的货币需求函数强调的是(A)。 A.恒久收入的影响 B.人力资本的影响 C.利率的主导作用 D.汇率的主剖乍用 14. 各国中央银行货帀发行准本上包括衲:一是现金准备,二是(B)。 A.商品保证准备 B.票卷保证准备 C.外汇保证准备 D.信用保证准备 15. 下列不属于员债管理理论缺陷的是(C)。 A.提高融资成本 B.增加经営风险 C.增加经营风险 D.不利于银行稳健经营 16. 就组织形式来说,我国商业银行实行(B). A.单元银行制度 B.总分行制度 C.代理行制度 D.银行控股公司制度 17.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是指(A)。 A.资金来源业务 B.贷款业务 C.中间业务 D.资金运用业务 18. 1694年,(A)的建立,标志着西方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建立。 A.英格兰银行 B.汉堡银行 C.威尼斯银行 D.阿姆斯特丹银行 1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迅速发展,基本形成了以(A)为主体的保险业体系。 A.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B.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 C.中国平安保险公司 D.险股份有限公司 20.下列属于优先股股东权利范围的是(C)。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整理

货币金融学 一、货币、收入、财富关系:货币就是收入或财富,这句话是错的。 二、货币形态的演进: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信用货币包括银行券、纸币) 三、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并不需要实在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或想象中的货币就可以了)、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当货币作为价值运动的独立形式进行单方面的转移时)、世界货币(可自由兑换、币值较稳定、又被乐于接受) 四、货币的本质: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五、目前,世界各国普遍以金融资产流动性的强弱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M0(现钞)、M1(狭义货币)、M2(广义货币) M2=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 M1=M0+商业银行活期存款 六、本位币和辅币 本位币:亦称主币,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通货和法定的计价结算货币 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主要供小额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 七、无限法偿和有限法偿 无限法偿:指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即法律规定不管是用本位币偿还债务或其他支付,也不管每次支付的本位币的数额大小,债权人和受款人都不得拒绝接受,否则视为违法。 有限法偿:即每次支付辅币的数量不能超过规定的额度,否则债权人或受款人有权拒收。但是,用辅币缴税、向政府兑换本位币的数额则不受此限。 八、货币制度的演变: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九、“劣币”驱逐“良币”(格雷欣法则) 劣币驱逐良币是发生在复本位制下的一种现象。金币和银币都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均可自由铸造,融化及自由输出入国境,二者的交换比例是以国家法律形式统一规定的,这种情形发展的结果是金币越来越少,而银币充斥市场,这种现象称为“劣币驱逐良币”,又叫“格雷欣法则”。 十、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基本特征的信贷行为) 商业信用(商品资本为对象)具体形式包括企业之间的商品赊销、分期付款、委托代理等 银行信用(以货币资本为对象)是银行等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通过存、贷等业务提供的信用。具有核心地位 消费信用是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用,目的是促进消费 十一、商业票据:汇票、本票、支票联系区别 联系:都可背书流通转让 区别:本票是债务人(出票人)向债权人(持票人)开出的保证按指定时间无条件付款的书面承诺。 汇票是债权人(出票人)向债务人(持票人)发出的支付命令书,命令他按指定日期支付一定款项给第三人或持票人。汇票需要承兑。 支票是银行的活期存款人向银行签发的,要求银行从期存款账户上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或指定人的书面凭证。 十二、利息率及计算

电大金融学测试题答案第十章

一、单选题 " 不计入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业务是(D)。 A. 存款业务 B. 贴现业务 C. 持有国债 D. 贷款承诺" "商业银行的(B)是指形成商业银行资产来源的业务。 A. 表外业务 B. 负债业务 C. 资产业务 D. 中间业务" "商业银行的资本按其来源可分两类,其中(D)是银行真正意义上的自有资金。 A. 呆账准备 B. 长期次级债 C. 附属资本 D. 核心资本"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B)是指揭示与认清风险,分析风险的起因与可能的后果,其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有效地防范和控制风险损失。 A. 风险计算 B. 风险识别 C. 风险衡量 D. 风险控制" "(B)是世界各国商业银行普遍采用的组织形式,其具有经营范围广,规模大,分工细,能够有效运用资金并分散风险等优点。 A. 连锁银行制 B. 总分行制 C. 控股公司制 D. 单一银行制" "(A)是指不直接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但同表内的资产业务或负债业务关系密切的业务,又称为或有资产、或有负债业务。 A. 创新的表外业务 B. 负债业务 C. 传统的中间业务 D. 资产业务" "(B)是商业银行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A. 转移与管理风险 B. 信用中介 C. 支付中介 D. 信用创造" "(B)是指商业银行能够随时满足客户提取存款、转账支付及满足客户贷款需求的能力。 A. 安全性 B. 流动性 C. 盈利性 D. 风险性" "(D)又称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不能按契约规定还本息而使债权人受损的风险。 A. 操作风险 B. 流动性风险 C. 市场风险 D. 信用风险" "1694年,英国建立的第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是(D),它的建立标志着现代银行业的兴起和 高利贷的垄断地位被打破。 A. 汇丰银行 B. 丽如银行 C. 渣打银行 D. 英格兰银行" 二、多选题 "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包括(ABCDE等。 A. 贷款承诺 B. 担保 C. 期权 D. 票据发行便利 E. 回购协议" "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主要包括 (ACE )等形式。 A. 借款业务 B. 贷款 C. 存款业务 D. 票据贴现 E. 其他负债业务" "商业银行的外部组织形式因各国政治经济制度不同而有所不同,目前主要有(ACDE等类型。 A. 控股公司制 B. 代理行制 C. 连锁银行制 D. 单一银行制 E. 总分行制" "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遵循(ABC)兼顾的原则。 A. 流动性 B. 安全性 C. 盈利性 D. 公众性 E. 服务性"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中资产管理理论发展的主要阶段是(ABC 。 A. 预期收入理论 B. 真实票据理论 C. 可转换性理论 D. 资产组合理论 E. 持续收入理论" "商业银行具有(ABCDE 等功能。 A. 充当信用中介 B. 降低交易成本 C. 转移与管理风险 D. 信用创造 E. 充当支付中介" "商业银行投资的证券主要包括政府债券和公司债券,其选择的标准是(ABC 。 A. 风险较低 B. 信用较高 C. 流动性较强 D. 风险较高 E. 流动性较弱" "商业银行业务发展趋势有(BCDE 。 A. 业务经营柜台化 B. 在以客户为中心理念下发展业务 C. 业务经营互联网化 D. 业务经营电子化 E. 业务创新"

货币金融学 第三章

第三章信用、利息与利息率 第一节信用 1.信用的形式:(1)高利贷信用;(2)商业信用;(3)银行信用;(4)国家信用;(5)消费信用;(6)国际信用。 2.高利贷信用是高利贷资本的运动形式,它以贷款利息特别高为特征。作用:(1)在前期资本主义社会中,加速自然经济的解体和促进了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2)高利贷信用的高利盘剥破坏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3.商业信用是指企业间用赊账和预付方式买卖商品时提供的信用。特点:(1)商业信用的主体是厂商; (2)商业信用的客体是商品资本; (3)商业信用载体是商业票据,商业信用和产业资本的动态一致。 局限性:(1)商业信用的规模受到厂家资本数量的限制; (2)商业信用受到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 (3)商业票据流通局限在一定范围之内。 4.银行信用是指银行等信用机构以货币形态向社会和个人提供的信用。 特点:(1)银行信用是间接信用; (2)银行信用的主体:债务人是厂商、政府、家庭和其他机构,债权人是银行和货币资本所有者和其他专门的信用机构; (3)银行信用的客体是单一形态的货币资本; (4)银行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动态不完全一致; (5)在产业周期的各个阶段,对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的需求不同。 优点:规模大、广泛接受。 信用工具:支票、银行汇票、银行本票。 5.国家信用是指以国家和地方政府为债务人的一种信用形式。 特征:(1)信用主体是国家和地方政府; (2)债务凭证流动性高,风险小。 6.消费信用是指企业和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消费者提供的信用。 消费信用的形式:(1)赊销,是商业信用在消费领域的表现,可以通过分期付款; (2)消费贷款,消费贷款是银行向消费者提供的信用,包括信用贷款和抵押贷款。 7.国际信用是国际间的借贷信用。 国际信用的形式:(1)国际商业信用,是指由出口商用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有来料加工和补偿贸易等方式; (2)国际银行信用是进出口双方银行提供的信用,分为出口信贷和进口信贷。 (3)政府间信用,是指由财政部出面借款的行为。特点是金额不大,利率较低,期限较长,通常用于非生产性支出。

金融学课后 答案

Chapter1 一.名词解释 1.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赋予交易对象以价格形态的职能。 2.无限法偿: 无限法偿是指法律规定的无限制偿付能力,其含义是: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不论每次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即不论是购买商品、支付服务、结清债务、缴纳税款等,支付的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 3.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是指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充当其他一切商品的统一价值表现的商品,它的出现是商品生产和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 4.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又称不兑现纸币,是指货币本身价值低于货币价值,而且不能兑换成贵金属的货币。 5.货币流动性 货币流动性是指不同的信用工具在市场上能够转化为直接支付能力的速度和方便程度。流动性高,即转化为直接支付能力的能力强;流动性低,即转化为直接支付能力的弱。 二.判断题 1.有限法偿只要是对本位币规定的,其含义是:在一次支付行为中,超过一 定的金额,收款人有权拒收;在法定限额内,拒收则不受法律保护。(错)有 限发偿主要是对辅币规定 2.金属货币制发挥蓄水池功能的前提是要有足够大的币材金属贮藏。(对)

3.铸造重量大、成色好的铸币是古代货币流通中反复发生的行为。(错)铸造 重量轻,成色差的 4.把各国不同货币的购买力加以比较,即可比出名称不同的货币单位相互之间 的比值。(对) 5.本位币的面值大多是辅币的1/10、1/100.(错)辅币的是本位币的1/10、1/100. 6.强调货币的存在乃客观经济生活发展的必然,是通向认识本质的正确思路。 循着这条思路,马克思用最完整的劳动价值论对货币产生的论证有划时代的意 义。(对) 7.银行券是一种信用货币。(对) 8.香港特别行政区实行外汇管制。(错)回归后不实行外汇管制 三.不定项选择题 1.中国最早的铸币金属是(A) A铜B银C铁D贝 2.在生活中,会用到的货币有(ABCD) A家庭与个人B公司、企业C非营利性的机关、团体D财政 3.在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中,M2等于M1与准货币的加总,准货币包括(C) A长期存款B短期存款C长短期存款之和D公众持有的现金 4.纸币的发行是建立在货币(B)职能的基础上的。 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储藏手段 5.在信用活动中,货币发挥的职能通常是(B) A储藏手段B支付手段C流通手段D价值尺度 6.作为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是(B) A价值符号B现实的货币C信用货币D观念上的货币 7.金本位制度下,汇价的基本决定因素是(A)

货币金融学知识点详细

金融学 第一章货币制度 货币的含义 货币是从商品领域中被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现着一定的生产关系。 货币职能 (1)价值尺度 (2)流通手段 (3)储藏手段 (4)支付手段 (5)世界货币 货币层次划分标准 按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来划分。流动性:某项金融资产的变现能力,包括变现的方便程度和变现所需要的成本 (1)流通于银行体系外的现金M0 (2)狭义货币M1,现金+活期存款 (3)广义货币M2,M1+准货币;准货币: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其他存款。 货币层次划分意义 (1)具有不同流动性的不同层次的货币是引起经济变动的一个重要因素,经济越发达,货币与经济的联系就越密切。 (2)经济的繁荣与萧条是通过货币数量的变动表现出来的;货币数量的改变对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3)通过将货币分成不同的层次,制定相应的指标;可以考察具有不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对经济的影响,有利于央行观察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本位货币 (1)具有无限法偿资格(辅币,有限的法偿资格) (2)是最后的支付手段 金本位制的特点 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金准备制度的存在意义:(1)作为国际支付的准备金;(2)作为调节国内金属货币流通的准备金;(3)作为支付存款和兑换银行券的准备金。 金本位制即以金币作为本位币。 特点: (1)单位货币规定为一定数量一定成色的黄金; (2)发行并流通于市场的是金币; (3)金币可自由铸造,自由融化; (4)币值中的其他货币可以自由的与金币平价兑换; (5)黄金与金币可以自由的输入输出; (6)金币具有无限的法偿能力。 我国的货币制度 (1)我国的法定货币名称是人民币,单位是“元”,辅币是“角”和“分”。 (2)人民币是唯一合法通货,禁止外币、金银流通,大陆只允许流通人民币。 (3)人民币坚持经济发行的原则。 (4)金准备制度(为了保证国际支付)。 信用货币制度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缺点: (1)纸币发行不受准备金限制及贵金属的约束,具有一定的伸缩弹性,使得货币发行的弹性很大,其成败依赖于人为因素。 (2)如果发行不适度,往往会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和汇率不稳定等现象产生; (3)各个国家对货币流通的管理和调节都极为重视,并且把货币政策作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重要手段。 比较金本位制与纸币本位制 (1)纸币本位制:以国家发行的纸币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国家不规定纸币的含金量,也不允许纸币与金银进行兑换,纸币作为主币流通,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同时,国家也发行少量金属铸币作为辅币流通,但辅币价值与用以铸造它的金属商品价值无关,是一种信用货币。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