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急性肺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急性肺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急性肺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急性肺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肺挫伤研究现状及治疗

肺挫伤研究现状及治疗 摘要:肺挫伤是主要的胸部钝性伤,严重肺挫伤死亡率较高,是胸部创伤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笔者收集了近几年有关肺挫伤基础研究及临床救治的文献报道,对肺挫伤后的病理生理、影像学研究及治疗进展作了重点介绍。 关键词:肺挫伤;胸部损伤;病理生理;机制;治疗 肺挫伤(pulmonary contusion)是主要的胸部钝性伤,发生率在平时占胸部钝性伤的30%~70%,肺挫伤发生后,病情复杂,死亡率达10%~20%[1],如不及时有效地处理会发展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后果更为严重。 1 肺挫伤的病理生理 肺挫伤是一种实质细胞损伤。早期的病理改变主要是肺泡内出血、肺不张、水肿、实变和实质破坏,这些改变在早期是可逆的,在伤后12~24小时内呈进行性发展;如果病变不能有效控制,可进一步发展成ARDS[2]。 肺挫伤后的主要病理生理改变是肺的通气/血流失调引起组织缺氧。肺挫伤时,外力破坏了细胞的脂质双分子层,引起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组织液外溢。血浆自肺泡上皮膜流出,引起肺间质含水量的增加,而过多液体聚集引起了肺水肿,造成肺通气障碍。肺小血管收缩和肺间质水肿时,肺泡膜的弥散功能发生障碍,最终引起通气/血流失调。肺挫伤后的原发或继发炎症反应又进一步引起健康肺组织的损伤,进而引发全肺损伤,造成全身组织缺氧[1,3]。 2 肺挫伤发生机制 肺挫伤发生时,外力作用于胸壁,使胸腔容积缩小,胸内压力升高压迫肺脏引起肺实质出血及水肿;当外力消除,变形的胸廓弹回,在产生胸内负压的一瞬间又可导致原损伤区的附加损伤。严重肺挫伤常常在早期发生急性肺损伤,肺损伤一方面是外力直接作用于肺组织引起,另一方面是原发和继发的炎症反应的结果,后者在肺损伤的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也是肺挫伤后病情复杂的主要原因。 2.1 肺挫伤后的肺损伤是气道及肺实质炎症反应的结果肺挫伤后肺损伤是细胞和体液免疫介导的多种炎性细胞向肺部迁移、聚集,炎性介质释放,促炎因子和抗炎因子作用失衡导致肺泡毛细血管急性损伤的结果。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都发现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组成的复杂网络在调节、放大和维持肺损伤的全过程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同时抗炎物质随时调节着炎症反应的强度。在肺挫伤病人早期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发现炎性介质IL1和TNFα浓度升高,同时也发现其拮抗剂浓度的升高。肺损伤的发生是抗炎和促炎失衡的结果[4]。 肺挫伤后的炎性细胞主要是中性粒细胞(polymorphic neutrophil,PMN)、巨噬细胞、肺泡内皮细胞等。PMN在肺挫伤后的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Gorbunov等[5]通过对肺挫伤动物模型的观测发现,在肺挫伤1小时后外周血中的PMN升高1倍多,到3小时和6小时时PMN浓度分别是正常值的5倍和3.5倍。临床研究也发现在肺挫伤病人的早期BALF中,PMN浓度明显升高。在趋化因子作用下,炎性细胞(主要是PMN)在肺毛细血管内游走、黏附、渗出,并在局部肺组织聚集引起组织损伤,同时释放炎性因子,进一步加重肺损伤。主要促炎因子包括:IL1β、TNFα、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高迁移率(HMG)1蛋白以及各种趋化因子和代谢产物等。其中HMG1蛋白是新近发现的一类晚期炎症反应因子,在肺损伤后期发挥着重要作用。伤后48小时以后的BALF中HMG1蛋白明显升高[4],应用其拮抗剂可以达到抑制炎症的作用。金属基质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一类由PMN分泌的炎性物质,研究发现在急性肺损伤时,MMP2发挥着重要作用[6]。在机体生成炎性介质的同时,体内的抗炎因子的浓度也在明显升高,这些抗炎因子包括:IL1ra、TNFα的可溶性受体、IL10等。

2021年急性肺栓塞诊断和治疗(全文)

2021年急性肺栓塞诊断和治疗(全文) 摘要 急性肺栓塞发病率高,症状的不典型性容易引起误诊。诊断和危险分层决定了急性肺栓塞的治疗策略。抗凝和系统性溶栓是几十年来的主要的治疗选择,腔内介入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急性肺栓塞的治疗中。尤其对于存在出血风险的病人,可能可以达到降低病人的总体风险,改善预后的作用。仍需要大规模高质量研究数据提供更多临床证据完善相关诊疗方案。 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全球第三大心血管病死亡原因。以往常常认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发病率在亚洲人群中低于西方国家。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重视程度日益增长、影像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VTE的诊治率得到大大提高[1-2]。由于大多数急性PE病人的死亡发生在最初的数小时或数天,<70%的死亡发生在第一个小时,因此,早期识别和诊断PE,并进行适当的干预至关重要。 1 急性PE的诊断和危险分层

1.1 急性PE的诊断急性PE的症状表现多种多样,由于缺少特异性症状,临床上容易误诊漏诊。临床表现与血管栓塞栓子的多少、发生的速度和心肺的基础状态有关,包括呼吸困难、心动过速、氧饱和度下降、胸痛、晕厥、低血压等,胸背部或胁肋部压痛可能是肺梗死的表现。轻者可以无症状,严重者发生猝死。在临床上如果有以下情况,应注意警惕PE 的发生:与肺部体征不相称、难以用基础肺部疾病解释的呼吸困难;呼吸困难但病人可以平卧;突发昏厥或休克;急性右心室负荷增加的临床表现,特别对于长期卧床、手术史等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病人。通过整体病史和临床表现预测PE的可能性常用的量表有修正的Geneva评分和Wells评分。笔者中心常采用Wells评分进行评估。在辅助检查方面,常规胸部X线检查和心电图很难发现特异性改变。D-二聚体已是公认的PE首选的筛选检查。它具有很高的敏感度,但特异度低,肿瘤、创伤、感染、心脑血管疾病和年龄因素都可能使D-二聚体升高。其阴性结果可基本排除PE。但由于阳性预测值低,阳性结果不能确诊PE。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可以发现心内或肺动脉主干的栓子,并能观察到右心室负荷过重的征象。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A)是诊断PE的金标准,其敏感度和特异度高。在肺动脉CTA中可以观察到肺动脉腔内充盈缺损或完全阻断。肺通气灌注核素扫描(V/Q)可用于不适合行CTA的病人,或当病人无法进行CTA使用便携式V/Q扫描。当怀疑有PE且无法进行肺血管检查时,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可能是一种辅助方法。诊断流程和检查方法的选择主要基于病人的PE临床可能性预测,见图1。

肺挫伤的诊断与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肺挫伤患者诊断、监测措施和治疗方法,提高肺挫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 63例肺挫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3例,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3例,死亡3例。结论早期诊断、动态监测、合理的治疗措施,是提高肺挫伤疗效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肺;挫伤;诊断;治疗 临床上胸部创伤肺挫伤较常见,病情的发展变化比较复杂,易进一步恶化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后者预后较差,死亡率较高。我院2005~2006年共收治肺挫伤患者63例,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63例,男48例,女15 例;年龄19~88岁,平均48.1岁。 1.2 临床表现均有胸部受伤史,均有胸部疼痛。胸闷、气急48例,低氧血症21例,咳嗽痰中带血35例;单侧肺挫伤42例,双侧肺挫伤21例;合并脑外伤8例,合并肋骨骨折59例,合并血气胸25例,合并肝和(或)脾破裂18例,合并膈肌破裂3例,合并小肠破裂4例,合并骨盆或四肢骨折14例。 1.3 影像学检查本组均行x线和ct检查,x线诊断肺挫伤48例,为76.2%,ct诊断肺挫伤63例,为100%。 1.4 血气分析本组患者均行血气分析动态检测,21例出现po2和(或)so2下降占33.3%。 1.5 合并症本组中,原有高血压13例,糖尿病8例,慢性支气管炎19例。 1.6 治疗治疗原则是开放性外伤者即予以清创缝合;对于休克的患者及时、迅速、足量补充血容量;保持呼吸道通畅,充分给氧;早期使用皮质激素、抗生素;合理使用机械通气;适时治疗合并伤。本组中,33例行手术治疗,包括肝破裂修补术、脾切除术、膈肌修补术、小肠破裂修补及血气胸胸腔引流术。8例行机械通气治疗。 1.7 结果 3例并发ards,均因呼吸窘迫、顽固性低氧血症,于入院后1周内死亡。 2 讨论 2.1 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肺挫伤是由于暴力作用于胸壁,使胸腔容积缩小,增高的胸内压力压迫肺脏,引起肺实质出血、水肿;外力消除后变型的胸廓回弹,在产生胸内负压的瞬间又导致原损伤处附加损伤[1]。肺挫伤是一种实质细胞损伤,早期的病理改变是肺泡内出血、肺不张、水肿、实变和实质破坏,促使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质和红细胞渗入肺间质和肺泡内,产生肺泡和间质水肿,血气屏障增厚,导致低氧血症。肺挫伤常在早期发生急性肺损伤,一方面是外力直接作用于肺组织引起,另一方面是原发和继发的炎症反应的结果,这是肺挫伤后病情复杂的主要原因[2]。肺挫伤如不及时有效地处理会发展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导致严重不良后果。 2.2 诊断 2.2.1 临床诊断有明确的胸部外伤病史,有典型症状如胸闷气急、气道分泌物增多、痰中带血的病例,结合体格检查伤肺闻及小水泡音或湿啰音,临床诊断即可成立。本组有典型临床表现者48例,占76.2%。 2.2.2 影像学诊断肺挫伤的诊断中,x线检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动态进行胸部x 线检查(胸片或胸部ct),可以了解肺挫伤的部位、性质、程度、合并伤的情况及肺挫伤的进展情况。本组患者均行胸片及胸部ct检查,胸片发现肺挫伤48例,占76.2%(其中有8例复查后发现,占16.7%),漏诊15例,占23.8%;胸部ct诊断肺挫伤63例,达100%。一般而言,肺挫伤的早期,损伤的肺出现肺水肿、肺内出血、肺不张等改变,胸片表现为粟粒样或斑片状阴影,在某些损伤范围小、病变程度轻或病程早期的病例,会有漏诊,可以复查胸片或做胸部ct检查作弥补。胸部ct由于是横断扫描,避免重叠,而且敏感性高,肺挫伤的显示明显优于胸片,主要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粗、斑片状阴影或边缘不清的片絮状影。对

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

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 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南昌市第一医院心内科 郑春华 肺栓塞(PE)是指各种栓子阻塞肺动脉系统为其发病原因的一组疾病或临床综合征的总称,包括肺血栓栓塞、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等。 肺血栓栓塞(PTE)是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的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其主要临床病理生理特征。 PTE是最常见PE。 15%发生肺梗死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 症状 典型肺梗死三联症状(呼吸困难、胸痛及咯血)仅占所有肺栓塞患者的1/3 常见症状顺序依次为:呼吸困难,胸痛,心悸,咳嗽,咯血,焦虑,晕厥 特别强调 “不能解释”的呼吸困难:仔细询问病史,明确呼吸困难的诱因、加重、缓解方式及对治疗的反应。误诊为心功能不全的患者,经强心利尿,扩血管治疗仍无好转迹象时,应进一步行血气分析及其他各项检查。 胸痛:常有持续性胸痛,患者经硝酸甘油等不能缓解疼痛。 晕厥:大面积肺栓塞导致脑供血不足时,可引起晕厥,晕厥也常常是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最早的症状之一。一些肺栓塞以晕厥为首发症状,常被误诊为心源性及血管源性晕厥。如果能排除其它因素引起的晕厥,因该警惕是否存在肺栓塞。 咯血 体征 低热,紫绀,呼吸次数增加,窦性心动过速,P2 亢进,胸骨左缘第二肋间收缩期杂音,三尖瓣返流性杂音,胸膜摩擦音等。 血气分析 严重的低氧血症 心电图 目前则认为,几乎所有有症状的急性PE患者,心电图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因此心电图对肺栓塞的诊断具有比较重要的价值。 肺栓塞最为常见的心电图表现为SI加深,QⅢ出现及TⅢ倒置,胸前导联V1-4T波倒置,或完全性及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既往无慢性肺病疾患病史的患者,还有一些心电图异常也应警惕肺栓塞的可能 avL导联S波>1.5mm; 胸前导联过渡区左移至V5导联 肢体导联QRS波群低电压(<5mm)等。 还要留心观察一些心电图不典型或轻微的改变 TV1-2倒置,SV1 (或V3R-V5R)粗钝挫折,也可能提示PE。 这些异常的心电图尤其注意与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及陈旧性心肌梗塞鉴别。 年龄较大的急性肺栓塞患者,如果有胸痛,同时心电图一些导联出现T波改变,易首先考虑为“冠心病、心绞痛”,但是肺栓塞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血气分析及放射性核素肺

肺挫伤的诊断与治疗(一)

肺挫伤的诊断与治疗(一) 【摘要】目的探讨肺挫伤患者诊断、监测措施和治疗方法,提高肺挫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肺挫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3例,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3例,死亡3例。结论早期诊断、动态监测、合理的治疗措施,是提高肺挫伤疗效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肺;挫伤;诊断;治疗 临床上胸部创伤肺挫伤较常见,病情的发展变化比较复杂,易进一步恶化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后者预后较差,死亡率较高。我院2005~2006年共收治肺挫伤患者63例,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共63例,男48例,女15例;年龄19~88岁,平均48.1岁。 1.2临床表现均有胸部受伤史,均有胸部疼痛。胸闷、气急48例,低氧血症21例,咳嗽痰中带血35例;单侧肺挫伤42例,双侧肺挫伤21例;合并脑外伤8例,合并肋骨骨折59例,合并血气胸25例,合并肝和(或)脾破裂18例,合并膈肌破裂3例,合并小肠破裂4例,合并骨盆或四肢骨折14例。 1.3影像学检查本组均行X线和CT检查,X线诊断肺挫伤48例,为76.2%,CT诊断肺挫伤63例,为100%。 1.4血气分析本组患者均行血气分析动态检测,21例出现PO2和(或)SO2下降占33.3%。1.5合并症本组中,原有高血压13例,糖尿病8例,慢性支气管炎19例。 1.6治疗治疗原则是开放性外伤者即予以清创缝合;对于休克的患者及时、迅速、足量补充血容量;保持呼吸道通畅,充分给氧;早期使用皮质激素、抗生素;合理使用机械通气;适时治疗合并伤。本组中,33例行手术治疗,包括肝破裂修补术、脾切除术、膈肌修补术、小肠破裂修补及血气胸胸腔引流术。8例行机械通气治疗。 1.7结果3例并发ARDS,均因呼吸窘迫、顽固性低氧血症,于入院后1周内死亡。 2讨论 2.1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肺挫伤是由于暴力作用于胸壁,使胸腔容积缩小,增高的胸内压力压迫肺脏,引起肺实质出血、水肿;外力消除后变型的胸廓回弹,在产生胸内负压的瞬间又导致原损伤处附加损伤〔1〕。肺挫伤是一种实质细胞损伤,早期的病理改变是肺泡内出血、肺不张、水肿、实变和实质破坏,促使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质和红细胞渗入肺间质和肺泡内,产生肺泡和间质水肿,血气屏障增厚,导致低氧血症。肺挫伤常在早期发生急性肺损伤,一方面是外力直接作用于肺组织引起,另一方面是原发和继发的炎症反应的结果,这是肺挫伤后病情复杂的主要原因〔2〕。肺挫伤如不及时有效地处理会发展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导致严重不良后果。 2.2诊断 2.2.1临床诊断有明确的胸部外伤病史,有典型症状如胸闷气急、气道分泌物增多、痰中带血的病例,结合体格检查伤肺闻及小水泡音或湿啰音,临床诊断即可成立。本组有典型临床表现者48例,占76.2%。 2.2.2影像学诊断肺挫伤的诊断中,X线检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动态进行胸部X 线检查(胸片或胸部CT),可以了解肺挫伤的部位、性质、程度、合并伤的情况及肺挫伤的进展情况。本组患者均行胸片及胸部CT检查,胸片发现肺挫伤48例,占76.2%(其中有8例复查后发现,占16.7%),漏诊15例,占23.8%;胸部CT诊断肺挫伤63例,达100%。一般而言,肺挫伤的早期,损伤的肺出现肺水肿、肺内出血、肺不张等改变,胸片表现为粟粒样或斑片状阴影,在某些损伤范围小、病变程度轻或病程早期的病例,会有漏诊,可以复查胸片或做胸部CT检查作弥补。胸部CT由于是横断扫描,避免重叠,而且敏感性高,肺挫伤

2020年急性肺栓塞诊断和治疗(全文)

2020年急性肺栓塞诊断和治疗(全文) 摘要 急性肺栓塞发病率高,症状的不典型性容易引起误诊。诊断和危险分层决定了急性肺栓塞的治疗策略。抗凝和系统性溶栓是几十年来的主要的治疗选择,腔内介入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急性肺栓塞的治疗中。尤其对于存在出血风险的病人,可能可以达到降低病人的总体风险,改善预后的作用。仍需要大规模高质量研究数据提供更多临床证据完善相关诊疗方案。 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全球第三大心血管病死亡原因。以往常常认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发病率在亚洲人群中低于西方国家。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重视程度日益增长、影像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于VTE的诊治率得到大大提高[1-2]。由于大多数急性PE病人的死亡发生在最初的数小时或数天,<70%的死亡发生在第一个小时,因此,早期识别和诊断PE,并进行适当的干预至关重要。 1 急性PE的诊断和危险分层 1.1 急性PE的诊断急性PE的症状表现多种多样,由于缺少特异性症状,临床上容易误诊漏诊。临床表现与血管栓塞栓子的多少、发生的速度和心肺的基础状态有关,包括呼吸困难、心动过速、氧饱和度下降、

胸痛、晕厥、低血压等,胸背部或胁肋部压痛可能是肺梗死的表现。轻者可以无症状,严重者发生猝死。在临床上如果有以下情况,应注意警惕PE 的发生:与肺部体征不相称、难以用基础肺部疾病解释的呼吸困难;呼吸困难但病人可以平卧;突发昏厥或休克;急性右心室负荷增加的临床表现,特别对于长期卧床、手术史等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的病人。通过整体病史和临床表现预测PE的可能性常用的量表有修正的Geneva评分和Wells评分。笔者中心常采用Wells评分进行评估。在辅助检查方面,常规胸部X线检查和心电图很难发现特异性改变。D-二聚体已是公认的PE首选的筛选检查。它具有很高的敏感度,但特异度低,肿瘤、创伤、感染、心脑血管疾病和年龄因素都可能使D-二聚体升高。其阴性结果可基本排除PE。但由于阳性预测值低,阳性结果不能确诊PE。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可以发现心内或肺动脉主干的栓子,并能观察到右心室负荷过重的征象。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A)是诊断PE的金标准,其敏感度和特异度高。在肺动脉CTA中可以观察到肺动脉腔内充盈缺损或完全阻断。肺通气灌注核素扫描(V/Q)可用于不适合行CTA的病人,或当病人无法进行CTA使用便携式V/Q扫描。当怀疑有PE且无法进行肺血管检查时,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可能是一种辅助方法。诊断流程和检查方法的选择主要基于病人的PE临床可能性预测,见图1。 图片

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2020年)

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2020年) 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1],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也是常见的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之一[2]。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包括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肿瘤栓塞等。其中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PTE)是最常见的PE 类型,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特征,占PE的绝大多数,通常所称的PE即指PTE。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引起PTE的主要血栓来源,DVT多发于下肢或者骨盆深静脉,脱落后随血流循环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PTE常为DVT的合并症。由于PTE与DVT在发病机制上存在相互关联,是同一种疾病病程中两个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因此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本指南相关推荐主要针对血栓性PE,非血栓性PE发病率低,临床证据很有限,暂不做相关推荐。 近年来,对PE的认识不断提高,但临床实践中仍存在误诊、漏诊或诊断不及时,以及溶栓和抗凝治疗等不规范问题。201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肺血管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专家组编写了“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治疗中国专家共识”[3],对规范我国急性PE的诊断流程和治疗策略,提高我国急性PE的诊治水平起到了极大了推动作用。在此后的5年中,肺血管疾病领域发展迅速,尤其在PE患者诊断、评估和治疗等方面,大量临床试验结果的发表,提供了新的循证医学证据,过去的指南已不能满足临床医师的需要。为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肺血管病学组专家组在2010年专家共识的基础上,对新近出现的临床证据系统研判,并参考国际最新急性PE诊断和治疗指南[4],经认真研究讨论,达成共识,制订了本指南。与我国2010年专家共识相比,本指南在易患因素、危险分层、诊断治疗策略、新型口服抗凝剂、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压等方面进行了更新,并对妊娠期和肿瘤患者PE的治疗给出正式推荐,旨在为PE的诊治提供依据和原则,帮助临床医师作出医疗决策,但在临床实践中面对每一个具体患者时,应该根据个体化原则制定诊疗措施。 为了便于读者了解诊疗措施的价值或意义,多因素权衡利弊,本指南对推荐类别的表述仍沿用国际上通常采用的方式: I类:指那些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有益、有用和有效的操作或治疗,推荐使用。 Ⅱ类:指那些有用/有效的证据尚有矛盾或存在不同观点的操作或治疗。 Ⅱa类:有关证据/观点倾向于有用/有效,应用这些操作或治疗是合理的。 Ⅱb类:有关证据/观点尚不能充分证明有用/有效,可以考虑应用。 Ⅲ类:指那些已证实和(或)一致公认无用和(或)无效,并对一些病例可能有害的操作或治疗,不推荐使用。 对证据来源的水平表达如下: 证据水平A:资料来源于多项随机临床试验或荟萃分析。 证据水平B:资料来源于单项随机临床试验或多项非随机对照研究。 证据水平C:仅为专家共识意见和(或)小规模研究、回顾性研究、注册研究。 一、流行病学 急性PE是VTE最严重的临床表现,多数情况下PE继发于DVT,现有的流行病学多将VTE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危险因素、自然病程等研究,其年发病率100-200/10万人[5,6]。 PE可以没有症状,有时偶然发现才得以确诊,甚至某些PE患者的首发表现就是猝死,因而很难获得准确的PE流行病学资料。根据流行病学模型估计[6],2004年总人口为4.544亿的欧盟6国,与PE有关的死亡超过317,000例。其中,突发致命性PE占34%,其中死前未能确诊的占59%,仅有7%的早期死亡病例在死亡前得以确诊。PE的发生风险与年龄增加相

急性肺损伤

第八章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目的要求 一、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概念和诊断标准 二、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三、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征的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 四、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征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五、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征治疗进展(病因、呼吸支持治疗) 六、预后和病死危险因素 一、掌握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概念和诊断标准 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在严重感染、休克、创伤及烧伤等非心源性疾病过程中,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或衰竭。以肺容积减少、肺顺应性降低、严重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为病理生理特征,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低氧血症和呼吸窘迫,肺部影像学上表现为非均一性的渗出性病变。 多种危险因素可诱发ALI/ARDS,主要包括,①直接肺损伤因素:严重肺部感染,胃内容物吸入,肺挫伤,吸入有毒气体,淹溺、氧中毒等;②间接肺损伤因素:严重感染,严重的非胸部创伤,急性重症胰腺炎,大量输血,体外循环,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 一般认为,ALI/ARDS具有以下临床特征:①急性起病,在直接或间接肺损伤后12~48 h内发病;②常规吸氧后低氧血症难以纠正;③肺部体征无特异性,急性期双肺可闻及湿音,或呼吸音减低;④早期病变以问质性为主,胸部x线片常无明显改变。病情进展后,可出现肺内实变,表现为双肺野普遍密度增高,透亮度减低,肺纹理增多、增粗,可见散在斑片状密度增高阴影,即弥漫性肺浸润影;⑤无心功能不全证据。 目前ALI/ARDS诊断仍广泛沿用1994年欧美联席会议提出的诊断标准:①急性起病; ②氧合指数(PaO/FiO)≤200 mmHg[不管呼气末正压(PEEP)水平];③正位x线胸片显示双肺均有斑片状阴影;④肺动脉嵌顿压≤18mmHg,或无左心房压力增高的临床证据。如PaO/FiO≤300mmHg且满足上述其它标准,则诊断为ALI。 二、了解急性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目前研究发现肺损伤发病的机制较为复杂,一般认为通过直接与间接两条途径损伤肺组织。肺细胞的直接损伤作用如肺挫伤、误吸、溺水、毒物吸入、弥漫性肺部感染等,细菌、病毒、毒素、低氧等因素可直接损伤肺毛细血管及肺组织,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内钙的增加和结合钙降低有关。正常情况下,细胞内Ca2+浓度维持在一定范围,在内毒素和其他致伤因素作用下,细胞兴奋,Ca2+浓度升高,致细胞损伤或死亡,并为后续的间接损伤创造条件。急性全身炎症反应的间接结果,如脓毒血症、急性胰腺炎、肺部以外的严重损伤、休克等,机体内致炎与抗炎因素可能失去原有的平衡,当致炎作用大于抗炎作用时,会表现出炎性损害。 近年来强调炎症反应在ALI/ ARDS 中的重要作用,炎症反应涉及细胞和体液两大因素,前者主要包括多核白细胞(PMN)、单核2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后者主要包括细胞

肺挫伤的诊断与治疗

肺挫伤的诊断与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肺挫伤患者诊断、监测措施和治疗方法,提高肺挫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肺挫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3例,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3例,死亡3例。结论早期诊断、动态监测、合理的治疗措施,是提高肺挫伤疗效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肺;挫伤;诊断;治疗 临床上胸部创伤肺挫伤较常见,病情的发展变化比较复杂,易进一步恶化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后者预后较差,死亡率较高。我院2005~2006年共收治肺挫伤患者63例,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共63例,男48例,女15 例;年龄19~88岁,平均48.1岁。 1.2 临床表现均有胸部受伤史,均有胸部疼痛。胸闷、气急48例,低氧血症21例,咳嗽痰中带血35例;单侧肺挫伤42例,双侧肺挫伤21例;合并脑外伤8例,合并肋骨骨折59例,合并血气胸25例,合并肝和(或)脾破裂18例,合并膈肌破裂3例,合并小肠破裂4例,合并骨盆或四肢骨折14例。 1.3 影像学检查本组均行X线和CT检查,X线诊断肺挫伤48例,为76.2%,CT 诊断肺挫伤63例,为100%。 1.4 血气分析本组患者均行血气分析动态检测,21例出现PO2和(或)SO2下降占33.3%。 1.5 合并症本组中,原有高血压13例,糖尿病8例,慢性支气管炎19例。 1.6 治疗治疗原则是开放性外伤者即予以清创缝合;对于休克的患者及时、迅速、足量补充血容量;保持呼吸道通畅,充分给氧;早期使用皮质激素、抗生素;合理使用机械通气;适时治疗合并伤。本组中,33例行手术治疗,包括肝破裂修补术、脾切除术、膈肌修补术、小肠破裂修补及血气胸胸腔引流术。8例行机械通气治疗。 1.7 结果3例并发ARDS,均因呼吸窘迫、顽固性低氧血症,于入院后1周内死亡。 2 讨论 2.1 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肺挫伤是由于暴力作用于胸壁,使胸腔容积缩小,增高的胸内压力压迫肺脏,引起肺实质出血、水肿;外力消除后变型的胸廓回弹,在产生胸内负压的瞬间又导致原损伤处附加损伤[1]。肺挫伤是一种实质细胞损伤,早期的病理改变是肺泡内出血、肺不张、水肿、实变和实质破坏,促使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质和红细胞渗入肺间质和肺泡内,产生肺泡和间质水肿,血气屏障增厚,导致低氧血症。肺挫伤常在早期发生急性肺损伤,一方面是外力直接作用于肺组织引起,另一方面是原发和继发的炎症反应的结果,这是肺挫伤后病情复杂的主要原因[2]。肺挫伤如不及时有效地处理会发展

IL-13与急性肺损伤.

IL-13与急性肺损伤 白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主要由Ⅱ型T辅助细胞、肥大细胞、嗜碱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等在活化状态下分泌。其前身P600蛋白是在1993年Keystone细胞因子会议上被正式命名为IL-13。既往研究表明,它对单核细胞、B细胞、树突状细胞及内皮细胞等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1-5],起到调节免疫应答、炎症反应及造血功能等作用。肺部疾病状态下的炎症细胞,尤其是肺组织内的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分泌的IL-13与支气管哮喘、肺间质纤维化和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关系密切。本文概述IL-13的生物学特征及近年来其与ALI关系的研究进展。 1 IL-13及其受体的生物学特征 人IL-13基因定位于染色体的5q 23~31区,长度为4.5kb,由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构成,其mRNA长1.3-1.4kb,转录受抗-CD28抗体调控。IL-13基因位点下游约12kb处为IL-4的基因,提示IL-13为Th2型基因族的成员。虽然IL-13的氨基酸顺序与IL-4仅有20%~25%相同,但在与活性密切相关的首尾α-螺旋区域,二者的氨基酸顺序相同[1],提示二者在功能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人IL-13以非糖基化蛋白的形式分泌,分子量约12KD。成熟的 IL-13含有112个氨基酸残基,包含4个糖基化位点和2对二硫键。虽然从人细胞中分离到几种不同的IL-13mRNA,编码的蛋白质亦有个别氨基酸不同,但生物学活性相同。 人IL-13的受体(interleukin-13 receptor,IL-13R)基因定位于X染色体的q24区,属于细胞因子受体超家族中的IL-2R亚家族,包括IL-13Rα1和IL-13Rα2。IL-13R复合物由IL-13R与IL-4Rα组成,IL-4Rα为IL-13和IL-4所共用,转导相似的信号[6]。IL-13R复合物可分为胞外区、跨膜区和胞内区3个部分。胞外区具有4个保守的Cys,在近膜部存在 TrpSerXTrpSer(WSXWS)结构,为配体结合区;跨膜区由22~28个疏水性氨基酸残基组成;胞内区不含蛋白激酶,在其近膜区有两个高度保守的氨基酸序列,即box1与box2结构。IL-13Rα1的cDNA编码427个氨基酸,与配体亲和力较低。IL-13α2与IL-13亲和力高,许多组织器官如肝脏、肺脏、心脏及T、B 细胞、内皮细胞、未成熟的肥大细胞、单核细胞等都可表达。 IL-13与受体结合后,后者寡聚化,激活JAK/STAT6(Janus kinase/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信号级联,活化的两个STAT6形成同源或异源的二聚体,进入细胞核内,作用于靶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特异性反应元件,调节基因表达,从而影响细胞功能[7]。 2 IL-13的生物学功能与ALI的关系 2.1 IL-13对单核细胞的作用。IL-13对单核细胞形态的改变、表面抗原的表达、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和细胞因子合成有显著的调节作用。IL-13可诱导单核巨噬细胞分化[2],抑制单核巨噬细胞产生致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如IL-1β、IL-6、IL-8、TNF-α等[1]。同时IL-13还能够促进单核巨噬

肺挫伤

肺挫伤 [概述] 1.定义:肺挫伤的发生是由于强大暴力作用于胸壁,使胸腔容积缩小, 增高的胸内压力压迫肺脏,引起肺实质出血、水肿;外力消除后变 形的胸廓回弹,在产生胸内负压的瞬间又导致原损伤区附加损伤[1]。 2.流行病学:肺挫伤是胸部钝性伤后常见的肺实质损伤,约占外伤发 病的5%,,其死亡率在成年人中可高达5%~25%[2]。其中严重的 肺挫伤死亡率达43%~50%[3]。 肺挫伤在钝性胸伤中很常见。由于肺挫伤系强大暴力所致,往往伴有其他脏器或组织损伤,因而增加了损伤的严重性和伤情的复杂性,而肺挫伤后肺炎和肺不张的发生更增加了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发生率和死亡率。 一、肺挫伤的致伤机制及病理与生理变化 (一)致伤机制 致伤机制肺挫伤的致伤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普遍认为是由直接暴力损伤和炎症反应导致的继发性损伤两部分构成:(1)直接暴力损伤。由于强大的暴力作用于胸壁,使胸腔骤然缩小,增高的胸内压力作用于肺脏,引起肺实质的出血、水肿。外力消除后,变形的胸廓弹回,在产生胸内负压的一瞬间又导致原来损伤区的附加损伤。(2)炎症反应导致的继发性损伤。 (二)病理与生理变化 肺挫伤的病理改变主要为挫伤区外观呈暗紫色,含气少,不易萎缩。严重肺挫伤合并肺撕裂伤常形成肺内血肿及肺内假性气囊肿,并发肺不张、血气胸等。镜下可见肺毛细血管破裂,间质及肺泡内血液渗出,问质水肿,细胞液及渗出液广泛充满肺泡内,肺泡问质出血。生理改变主要表现在炎症递质的释放破坏肺泡的正常结构,从而影响肺的气体交换。(1)炎症细胞的迁移与聚集。中性粒细胞是参与急性肺损伤发病最重要的效应细胞之一[4]。在细菌内毒素、免疫复合物、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IL-l、IL-6、IL-8)等细胞因子作用下,导致中性粒细胞经跨内皮移行浸润至肺泡腔。被活化的中性粒细胞膜上还原辅酶Ⅱ氧化酶活性增强,引发呼吸爆发,导致多种炎症递质其代谢产物的大量释放,引起肺毛细血管内皮和肺泡上皮细胞损伤,这是导致ARDS的重要环节[5]。(2)炎症递质释放。来自肺内外的各种病原体(如LPS)与单核-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表面的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结合后,通过激活髓样分化因子88(MyDS8)依赖性与非MyD88依赖性信号转导通路,导致多种炎症相关转录因子的活化,继而启动TNF-α、IL-1、IL-6、IL-8等促炎细胞因子、趋化因子、黏附因子及诱导性NO合酶(iNOS)等基因转录,导致表达调控机制发生紊乱,并且由此分泌的炎症递质又可与炎症细胞受体结合,进一步促使炎症细胞的激活产生次级炎症递质,引起炎症反应的放大。二者互为因果,形成所谓的“炎症级联反应”,造成炎症递质的泛滥。其中核因子-?B(NF-?B)的激活在炎症反应中起着中心作用。(3)急性弥漫性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血管内皮细胞(EC)对血管壁通透性的调节和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合成及分泌肺表面活性物质(Ps)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6]。氧自由基、蛋白酶等造成肺泡、毛细血管膜结构完整性被破坏,肺微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质渗入

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2015)

中国急性肺栓塞诊断与治疗指南( 2015)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肺血管病学组 急性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 PE)是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 [1],在美国等西方国家也是常见的三大致死性心血管疾病之一[2]。PE是内源性 或外源性栓子阻塞肺动脉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包括肺血栓栓塞症、脂肪栓塞综合征、羊水栓塞、空气栓塞、肿瘤栓塞等。其中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embolism ,PTE)是最常见的PE类型,指来自静脉系统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动脉或其分支所致疾病,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特征,占PE的绝大多数,通常所称的PE即指PTE。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DVT)是引起PTE的主要血栓来源,DVT 多发于下肢或者骨盆深静脉,脱落后随血流循环进入肺动脉及其分支,PTE常为DVT的合并症。由于PTE与DVT在发病机制上存在相互关联,是同一种疾病病程中两个不同阶段的临床表现,因此统称为静脉血栓栓塞症(ve nous thromboembolism ,VTE)。本指南相关推荐主要针对血栓性PE,非血栓性PE 发病率低,临床证据很有限,暂不做相关推荐。 近年来,对PE的认识不断提高,但临床实践中仍存在误诊、漏诊或诊断不及时,以及溶栓和抗凝治疗等不规范问题。2010 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肺血管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专家组编写了“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诊断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3],对规范我国急性PE的诊断流程和治疗策略, 提高我国急性PE的诊治水平起到了极大了推动作用。在此后的5年中,肺血管 疾病领域发展迅速,尤其在PE 患者诊断、评估和治疗等方面,大量临床试验结果的发表,提供了新的循证医学证据,过去的指南已不能满足临床医师的需要。为此,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肺血管病学组专家组在2010 年专家共识的基础上,对新近出现的临床

肺挫伤的X线及CT诊断

肺挫伤的X线及CT诊断 [摘要] 目的探讨如何更好地运用影像检查方法,以提高肺挫伤的早期诊断。方法回顾分析了42例肺挫伤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结果42例肺挫伤中,首次检查中X线作出诊断的37例,漏诊5例,占11.9%;CT均能作出正确诊断,而且CT比X线更能详细地显示肺挫伤的程度及并发症诊断。结论影像学检查对肺挫伤及其并发症可作出正确诊断;根据临床尽早应用CT检查,可提高肺挫伤的早期诊断。 [关键词] 肺挫伤;X线;CT;影像表现 回顾分析了本院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的48例肺挫伤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着重分析其X线及CT表现,并探讨如何更好地运用影像检查方法,以提高肺挫伤的早期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42例,男28例,女14例。年龄15~66岁。单侧肺挫伤32例,双侧肺挫伤10例。伴肋骨骨折31例,肺挫裂伤18例,胸腔积液22例;血气胸12例,皮下及纵隔气肿23例,心包积血1例;合并颅脑损伤7例,腹腔脏器损伤5例,脊柱损伤2例,四肢骨折9例。 2 结果 2.1 在42例肺挫伤中,肺挫伤X线平片表现为肺纹理粗而模糊,伴斑点状模糊影11例,或斑片状、大片状的实变阴影26例;伴有肺门影增大、模糊5例, 胸膜影增厚15例,胸腔积液10例,血气胸10例合并肺挫裂伤7例。肺挫伤CT表现为肺纹理粗而模糊,伴斑点状模糊影14例,或斑片状、大片状的实变阴影28例,伴有肺门影增大、模糊16例, 胸膜影增厚34例,胸腔积液22例,血气胸12例,合并肺挫裂伤18例,纵隔气肿2例,心包积血1例。 3 讨论 肺挫伤是因车祸、严重钝器伤、高处坠落及砸伤等引起胸部创伤后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多数学者认为是强大暴力作用于胸壁,使胸腔容积缩小,增高的胸内压力压迫肺脏引起肺实质出血和水肿,外力消除后变形的胸廓弹回,在产生胸内负压的瞬间,又导致原损伤区的附加损伤。肺挫伤的病理生理变化表现为早期肺间质出血、水肿,继之,间质液体聚积及肺泡膜弥散功能减退,通气与灌注比例失调,导致缺氧,肺血管阻力增加,肺血流量减少及肺顺应性降低,因而易发生ARDS[1]。肺挫伤的临床上以胸闷、呼吸困难、咯血为主要症状,肺部听诊呼吸音低及湿性啰音,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2 )及氧合指数(PaO2 /FiO2 )明显下降。

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肺损伤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概念】 ALI/ARDS是指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呼吸衰竭。其主要病理特征为由于肺微血管通透性增高,肺泡渗出富含蛋白质的液体,进而导致肺水肿及透明膜形成,可伴有肺间质纤维化。病理生理改变以肺容积减少、肺顺应性降低和严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为主。临床表现为呼吸窘迫和顽固性低氧血症,肺部影像学表现为非均一性的渗出性病变。 ALI和ARDS为同一疾病过程的两个阶段,ALI代表早期和病情相对较轻的阶段,而ARDS 代表后期病情较严重的阶段,55%的ALI在3天内会进展成为ARDS。ALI概念的提出主要有三个意义:①强调了ARDS的发病是一个动态过程。致病因子通过直接损伤,或通过机体炎症反应过程中细胞和相应介质间接损伤肺毛细血管内皮和肺泡上皮,形成ALI,逐渐发展为典型的ARDS.②可在ALI阶段进行早期治疗,提高临床疗效。③按不同发展阶段对患者进行分类(严重性分级),有利于判断临床疗效。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伤员中,人们首次认识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当时被称为“创伤性湿肺”。自从1967年《Lancet》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12名ARDS患者的描述性报道以来,ARDS受到了重视。1972年开始将这种综合征成为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ARDS),以便与新生儿的呼吸窘迫综合征相区别。然而多年的临床实践表明,该综合征绝不仅限于成人,已有大量儿童和青少年患病的报道,故已将“A”代表“急性的(acute)”。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 引起ALI/ARDS的原因或高危因素很多,可以分为肺内因素(直接因素)和肺外因素(间接因素)。肺内因素是指对肺的直接损伤,包括:①化学性因素,如吸人毒气、烟尘、胃内容物及氧中毒等;②物理性因素,如肺挫伤、放射性损伤等;③生物性因素,如重症肺炎。肺外因素包括严重休克、感染中毒症、严重非胸部创伤、大面积烧伤、大量输血、急性胰腺炎、药物或麻醉品中毒等(表2-15-1)。 在导致直接肺损伤的原因中,国外报道胃内容物吸人占首位,而国内以重症肺炎为主要原因。若同时存在一种以上的危险因素,对ALI/ARDS的发生具有叠加作用。 (二)发病机制 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除有些致病因素对肺泡膜的直接损伤外,更重要的是多种炎症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及其释放的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间接介导的肺炎症反应,最终引起肺泡膜损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和微血栓形成;并可造成肺泡上皮损伤,表面活性物质减少或消失,加重肺水肿和肺不张,从而引起肺的氧合功能障碍,导致顽固性低氧血症。 目前参与ALI/ARDS发病过程的细胞学与分子生物学机制,尚有待深人研究。中性粒细胞在肺内聚集、激活,并通过“呼吸爆发”释放氧自由基、蛋白酶和炎性介质,以及巨噬细胞、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参与是ALI/ARDS发病的重要细胞学机制。生理情况下,衰老的中性粒细胞以凋亡的形式被吞噬细胞清除,但目前研究发现,很多导致ALI发生的因素能够延迟中性粒细胞凋亡,使中性粒细胞持续发挥作用,引起过度和失控的炎症反应,因此促进中性粒细胞凋亡有可能成为ALI/ARDS颇具希望的治疗手段之一。除中性粒细胞外,巨噬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可分泌肿瘤坏死因子-a(tumor necrosis factor-a, TNF-a)、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等炎性介质,对启动早期炎症反应与维持炎症反应起重要作用。 肺内炎性介质和抗炎介质的平衡失调,是ALI/ARDS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除炎性介质增加外,还有IL-4、IL-10、IL-13 等抗炎介质释放不足。新近研究表明,体内一些神经肽/激素也在ALI、ARDS中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如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 CCK)、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VIP)和生长激素等。因此加强对体内保护性机制的研究,实现炎性介质与抗炎介质的平衡亦十分重要。 随着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和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