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城市入境旅游景气指数构建研究——以北京为例

城市入境旅游景气指数构建研究——以北京为例

城市入境旅游景气指数构建研究——以北京为例
城市入境旅游景气指数构建研究——以北京为例

城市入境旅游景气指数构建研究——以北京为例

作者:成英文, 张辉, CHENG Yingwen, ZHANG Hui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44

刊名:

旅游科学

英文刊名:Tourism Science

年,卷(期):2013,27(5)

本文链接:https://www.wendangku.net/doc/7615553965.html,/Periodical_lvykx201305007.aspx

浅析我国入境旅游客源市场

浅析我国入境旅游客源市场 班级姓名 一、我国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现状 与所有发展中国家一样,我国的旅游业是从入境旅游起步的。1978年以来,在宏观改革开放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推动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旅游业经历了入境旅游率先快速发展国内和出境旅游先后迅速兴起的发展模式,即先入境、后国内、再出境的发展模式。从海外客源特点分析,中国包括大陆部分、香港和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在统计上,香港、澳门和台湾的客源及广大华侨也划归“海外客源”。因此,中国海外客源市场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及华侨,另一部分是外国人,包括已加入外国国籍的中国人。港澳台同胞及侨胞一直是我国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的主力军。入境的港澳台同胞及侨胞占我国海外入境人次总数比重一直维持在85%以上,与外国旅客相比占有绝对优势。但从增长速度来看境外国人不仅占总入境人次的比重一直持续增长,而且其增长速度除1998年外均高于入境总人次和港澳台同胞及侨胞入境人次的增长速度。这说明外国客源市场份额正呈现加速扩大态势。 再者,中国的海外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按客源地可以划分为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和非洲五大市场。其总体格局是:亚洲和东太平洋区域市场为主体,欧洲和北美洲远程洲际市场为两翼。其中,亚洲市场(不包括港澳台)是我国传统的主要海外客源市场。2000年入境旅客人次数量首次超过600万,2001年接近700万,2002年达到864万,所占旅客总人次比重连续3年超过60%,不仅如此,亚洲市场2000~2002年均保持2位数的速度增长,在五大客源市场中几乎每年都是最快的。因此,亚洲市场的重要地位是无可撼动的。 其次从海外客源国特点分析,改革开放至今,中国海外客源国市场格局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而最新数据表明,不同的地域文化,经济和交通等内在、外在的条件会无形的影响入境旅游的选择。2012年2月韩国旅客入境达到62万人多,日本也有近60万人,美国和俄罗斯都是近30万人。因此,日本、韩国和美国、俄罗斯是我国四大主要旅游客源国。 二、影响我国入境旅游市场的因素 中国是世界上著名的旅游大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能促进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还是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对外交流,加快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从目前入境旅游的现状来看,主要的有利因素有:1、中国旅游产品供应链日趋完善,旅游各要素的供给越发充裕,这给中国入境旅游业长期、持续的增长提供了根本的保证;2,、大力发展入境旅游的政策还将继续,旅游的入境市场政策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特点;3、中国对外交往增多,区域合作的加强给入境旅游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主要的制约因素有:1、旅游产品体系不健全,旅游商品缺乏吸引力。旅游地仍以观光类型为主,度假型旅游地的开发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专项型旅游地开发还未真正起步。所以,造成娱乐设施不完善,在景区,适宜家庭、儿童娱乐的康乐产品太少,地方特色的娱乐游戏活动也没得到很好的挖掘,无法适应海外旅游多方位的需求。2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第一,旅游交通运力不足,制约了产业规模经济的形成。突出表现在:民航机型小,机场建设严重滞后,国际航线和航班增长缓慢;火车客运超负荷运行,旅游集散城市火车起点车次不足;区域内公路特别是通往旅游区的公路等级低、

中国入境旅游的主要客源地及其拓展研究

中国入境旅游的主要客源地及其拓展研究 李天顺 摘要:通过对1985—1996年我国入境旅游的数据分析和对主要旅游热点城市的抽样调查,分析总结了主要客源地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规律,指出我国入境旅游客源地的布局已基本形成,客源地拓展的潜力十分巨大;并从入境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战略要求出发,在旅游资源吸引力和入境游客时空动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层次开发现有主要客源市场和大力开发潜在客源地的对策.关键词:旅游;客源地;拓展 Main tour source places to China and its expansion Li Tianshun (College of Tourism and Environment Science,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710062 Xi′an,PRC)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data analysis of the tour to China during 1985 and 1996 and the sample research of the main hot tourist cities,the basic features and the change rules of the main tour source places are disclosed,and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spread of the tour source places has been formed,but the potential of extending the tour source places is still great.According to the strategic demand of the sustained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to China, the paper put forward some proposals concerning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present tour market and the potential tour source places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tour resources attraction and the general trends of the time and space change of the tourist to China. Key words:tourism; tour source place; expand 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国际旅游人数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将由目前的3.5%增加到7%,绝对数将增加1倍以上[1].如何通过客源地的拓展在旅游市场里占有更大的份额,是摆在我国旅游业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2] 1 主要客源地 以1985年入境旅游的人数指数为100,计算出1986—1996年各年的指数和同期入境旅游的外国人人数指数(表1),可明显看到:1985—1996年间,来华旅游的入境人数平稳增长,平均年递增10.9%.其中,港澳台入境人数的增幅与此相近,华侨入境人数的增幅较缓,而外国人入境人数迅速增加,平均年递增17.2%,特别是亚州、欧洲和非洲等3大洲的入境人数增加最快,主要客源地的布局已基本形成. 表1 1986—1996年入境旅游的外国人人数指数 分类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我国出入境旅游现状分析

我国出入境旅游现状分析 论文关键词: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制约因素 论文提要:本文分别从出境旅游和入境旅游的现状入手,深入分析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瓶颈和趋势。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从总体上提出了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方向是全面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规范发展出境旅游。合理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改善基础设施,推进重点旅游区、旅游线路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继续发展观光旅游,开发休闲度假以及科普、农业、工业、海洋等专题旅游,完善自助游服务体系;继续推进红色旅游;加快旅游企业整合重组;鼓励开发特色旅游商品。本文将分别从出境旅游和入境旅游的现状入手,深入分析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瓶颈和趋势。 一、我国入境旅游现状 与所有发展中国家一样,我国的旅游业

是从入境旅游起步的。1978年以来,在宏观改革开放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推动的双重 作用下,我国旅游业经历了入境旅游率先快速发展、国内和出境旅游先后迅速兴起的发展模式,即先入境、后国内、再出境的发展模式。发展入境旅游可以赚取外汇并有利于提高就业,所以大力发展入境旅游是我国旅游发展的长期政策。 (一)我国入境旅游发展状况。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入境旅游方面取得了长足 进步,在世界旅游大国中的地位不断攀升, 但就规模、在世界的影响力以及吸引力而言,我国的入境旅游仍有发展潜力。尤其是近几年,入境旅游的发展速度较缓,其优先地位 尚未得到充分体现。 从过夜入境旅行者人数和旅游外汇收 入环比增长率可以看出,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在2002年后波动较大,但总体维持10%左右的增长率。从目前来看,我国旅游产品供应链的日益完善、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和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我国对外交往的增多 和区域合作的加强给入境旅游带来了积极

浅议冰雪产业景气指数指标体系构建

浅议冰雪产业景气指数指标体系构建 摘要:本文以黑龙江省冰雪为综合样本,深入分析我国冰雪产业的行业特点、 发展规律和基本要素,充分利用大数据、云概念、统计及数量分析方法,对我国 建立冰雪产业景气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和分析工具方面进行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 尝试建构冰雪产业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冰雪产业;景气指数;指标体系; 景气指数又称为景气度,它是对企业景气调查中的定性指标通过定量方法加 工汇总,综合反映某一特定调查群体或某一社会经济现象所处的状态或发展趋势 的一种指标。 为了更好地反映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在一定范围内 经济份额中的代表性差异,在编制景气指数时以反映行业、企业综合生产经营状 况的总量指标(如产品销售收入)为权数,对各行业、企业所做结论进行了加权 处理。行业景气指数是将能综合反映行业的各种指标进行加权编制而成的能够反 映行业变动趋势的一种综合指数。 描述行业发展、变动的指标很多,既有总量指标又有比率指标,不同指标从 不同方面描述行业。为了对行业经济有整体把握,同时能分析行业变动状况,我 们需要构建行业景气指数,它是综合反映行业的各种指标并能反映行业变动趋势 的综合指数。 随着2020年冬奥会的申办成功,我国冰雪产业的发展成为新的产业关注点,但也应看到国内外有关冰雪产业景气指数方面的研究较少,相应的经济评价指标 尚未确定,相关研究也存在种种局限性,以致不能全面、客观、科学地反映和评 价我国冰雪产业的发展状况。 一、冰雪产业在经济领域中的位置和作用 我国冰雪产业从无到有,从二十多年前的萌芽发展至今,冰雪产业越来越朝着规范化, 国际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已成为我国东北,西北、华北等寒带多冰雪区域经济发展的重 要组成部分。冰雪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关联度更加紧密,社会分工更加精细,社会性协作已 成为必然。中国申冬奥成功后,各地区冰雪发展方兴未艾。特别是以滑雪场为主体等冰雪景 区的开发建设,带动了地区性的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对应的拉动了场地、器械、交通、住宿、餐饮和社会零售业、以及通信、金融服务等等。也正因如此,冰雪旅游、冰雪体育成为社会 热点,进而带动区域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 冰雪产业看似单一,其实涉及范围较广,从其涵盖的行业角度可大致分为四个方面:冰 雪旅游和冰雪体育为主的服务、冰雪商贸流通、冰雪制造和冰雪科教文化,由此可见冰雪产 业专业度高,衍射性强,涵盖面广。 二、冰雪产业景气指数设定原则 1.准确性 冰雪产业涉及行业广、影响因素众多,因此指标的界定分析和筛选非常重要。单项指标,复合指标的选取要兼顾产业的特殊性和关联性。指标太少会使信息量不足而影响分析与评选 结果,指标太多则会出现大量的重合信息,不仅增加了分析计算的难度,而且指标泛滥反而 会互相弱化,消弱关键指标的重要作用。 指标的筛选上本着精炼选取、重点突出的原则,即指标数量和层级不宜过多、避免交叉 重复、选取影响冰雪产业发展的直接因素指标,以保证指标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尽量选取可量化指标,以保证指数评价体系的客观性。 2.实用性 在设计指标时,除综合考虑相对数和绝对数形式,还必须考虑数据的可采集性和权威性,否则可能因数据来源的局限、不同省市统计口径不同、某些指标缺失,导致无法进行省市之 间的横向比较。甚至可能会出现为了能够横向比较,不得不放弃一些重要指标。因此,数据

中国入境客源国概况

中国入境游客客源国概况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中国的国际旅游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态势,入境旅游人数和外汇收入迅速攀升。从2005年到2007年,入境旅游人数从1.20亿增加到1.32亿人次,旅游外汇收入从293亿美元增加到419亿美元,外汇收入世界排名从第6位上升到第5位。中国继续保持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亚洲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的地位。入境旅游业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国际服务贸易领域,带动和促进作用小断增强,综介功能日渐显现。 一、地区结构 港澳台地区是中国入境旅游业最重要的客源地,其旅游人数占中国入境旅游人数的80%以上,与外国游客相比占有绝对优势。经过了多年的高速发展,港澳台同胞入境人次数量近几年一自稳定地增长。外国游客所占比重一般在20%以内,但增长速度比港澳台同胞更快,外国客源市场份额正呈现加速扩大趋势。 近三年统计资料显示,按洲别计,中国入境外国游客主要集中在亚洲,美洲和欧洲入境旅游者次之,大洋洲和非洲最少。亚洲入境旅游者所占比重超过60;美洲和欧洲约占1/3;其他地区的比重在4%左右。 由于文化同渊性以及近年来亚洲经济的飞速发展,亚洲居民来华旅游消费需求倾向高于其他地区。近三年,韩国一自是中国入境旅游的第一大客源国,日本是我国多年来的前两大客源国之一,韩、日在我国外国人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东南亚市场是我国周边地区重要的客源市场,主要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非律宾和印度尼西亚。随着中国和东盟各方而关系日益密切,中国和东南亚市场的旅游交流必将更加深入。 欧洲和美洲虽然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客源输出地,但山于距离遥远,历史文化、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差距等原因,却小是中国入境旅游业的最大客源地。不过,美、英等发达国家人均GDP高,跨国旅游支付能力强,居民来华旅游人数增长有较大潜力。 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中国在南半球的重要客源市场,近年来以2位数增长。 非洲始终是中国对外政治、经济、文化交们的重要伙伴,但山于其经济能力有限,每年来华旅客的绝对数量至今未超过40万人次。2007年非洲市场的增长率为29.05,居五大洲之首。 总的来说,当前我国入境旅游发展态势良好,客源全球化进程力ii-决。港澳台基础市场增长日趋稳健,已逐步进入稳定增长期;外国旅华市场持续增长,增长态势日益明显,正进入快速发展期。日本、韩国、东南亚等传统市场稳定增长,欧洲、北美、俄罗斯、印度等新兴市场加快成长,南美、中东、非洲等潜在市场日见端倪。 2000年,中国海外客源市场排名前13位的客源国依次是:韩国、日本、俄罗斯、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非律宾、蒙古、泰国、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德国、印度尼西亚、法国、印度、哈萨克斯坦、意大利。 二、年龄,性别结构 1、年龄结构近三年入境外国游客统计资料显示,25—44岁这一年龄段占的比例最高,将近半数;其次是45—64岁段,约占1/3;再是15—24岁,约占1/12; 65岁以上和14岁以下旅游者人数较少。旅游者的年龄分布呈现中间大两头小的“纺锤体”态势,中青年在旅游者人u结构中占有突出地位。从变化趋势看,25—44岁这一年龄段占的比例有所下降,45—64岁段平稳增长,15—24岁段保持稳定,14岁以下入境游客所占比例有小幅上升,“65岁以上的老年人市场呈现明显增长势头。统计结果与近年入境游客抽样调查综介分析报告显示的特征基本吻介。 2、性别结构近三年入境外国游客统计资料显示,男性游客在性别比例中占绝对优势,接近2/3,女性游客约占1/3强。从变化趋势看,男性所占比例略有下降,近三年下降了1.7% 。

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要点

中国出入境旅游市场分析 【摘要】: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潜力巨大的出境旅游市场已引起全球瞩目,但是入境旅游市场却持续低迷,出境旅游这一高额利润市场也受到国内外旅行社的普遍关注。本文采用市场学中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对中国出入境旅游市场现状的分析,揭示我国旅游贸易逆差的原因,以及入境旅游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个人建议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 出境旅游入境旅游旅游逆差 旅游业是为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产生的食、行、游、住、购、娱等需求,提供相关旅游产品与服务为主的复合性产业,主要包括:观光产业、度假产、康体产业,商务产业、文化产业、娱乐产业、教育产业等等。而在一定条件下商业、餐饮业、旅游地产业等产业也由于本身具有重要特色而会归入其范围内。因而,旅游业可说是一种无烟产业,优势明显。 在当今时代,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解决就业,帮助扶贫开发方面成效显著,产业不断提高。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的中国旅游业对社会经济的拉动、社会就业的带动、以及对文化的提升与环境的改善作用也日益显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我国旅游人数逐年增长,旅游资源日益丰富,旅游市场日趋完善。在中国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的现象之下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出入境旅游业发展的分析。 一、我国出入境游客数量状况 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2013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32.6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3%。全国国内旅游收入26276.1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5.7%。入境旅游人数12907.78万人次,比上年下降 2.5%。其中:外国人2629.03万人次,下降 3.3%;香港同胞7688.46万人次,下降2.3%;澳门同胞207 4.03万人次,下降2.0%;台湾同胞516.25万人次,下降3.3%。中国国家旅游局3日宣布,截至2014年11月,中国内地公民当年出境游首破1亿人次。 从旅游局发布的数据来看,我国旅游市场中出入境游客数量分布不均,我国入境旅游市场处于低迷状态,出境旅游市场则发展良好,这就造成了我国旅游业的贸易逆差,近几年来我国旅游业贸易逆差持续增大,据有关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旅游业境外消费1020亿美元,贸易逆差519亿美元;2013年境外消费1287亿美元,贸易逆差769亿美元;2014年前6个月境外消费700亿美元,逆差470亿美元,预计2014年贸易逆差会超过1000亿美元。 二、出现旅游贸易逆差持续增长的原因

出入境旅游现状

出入境旅游现状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从总体上提出了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方向是全面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规范发展出境旅游。合理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改善基础设施,推进重点旅游区、旅游线路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继续发展观光旅游,开发休闲度假以及科普、农业、工业、海洋等专题旅游,完善自助游服务体系;继续推进红色旅游;加快旅游企业整合重组;鼓励开发特色旅游商品。本文将分别从出境旅游和入境旅游的现状入手,深入分析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瓶颈和趋势。 一、我国入境旅游现状 与所有发展中国家一样,我国的旅游业是从入境旅游起步的。1978年以来,在宏观改革开放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推动的双重作用下,我国旅游业经历了入境旅游率先快速发展、国内和出境旅游先后迅速兴起的发展模式,即先入境、后国内、再出境的发展

模式。发展入境旅游可以赚取外汇并有利于提高就业,所以大力发展入境旅游是我国旅游发展的长期政策。 我国入境旅游发展状况。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入境旅游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在世界旅游大国中的地位不断攀升,但就规模、在世界的影响力以及吸引力而言,我国的入境旅游仍有发展潜力。尤其是近几年,入境旅游的发展速度较缓,其优先地位尚未得到充分体现。 从过夜入境旅行者人数和旅游外汇收 入环比增长率可以看出,我国入境旅游人数在2002年后波动较大,但总体维持10%左右的增长率。从目前来看,我国旅游产品供应链的日益完善、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和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以及我国对外交往的增多 和区域合作的加强给入境旅游带来了积极 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直接影响着我国入境旅游人数的快速增长。 我国入境旅游的制约因素。一般说来,旅游市场竞争态势的形成受两类因素的制约:一类为存量因素,包括资源丰度、区位优

什么是智慧旅游

标题:什么是智慧旅游 正文: 智慧旅游的概念 “智慧旅游”是一个全新的命题,它是一种以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通信网络、高性能信息处理、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在旅游体验、产业发展、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使旅游物理资源和信息资源得到高度系统化整合和深度开发激活,并服务于公众、企业、政府等的面向未来的全新的旅游形态。它以融合的通信与信息技术为基础,以游客互动体验为中心,以一体化的行业信息管理为保障,以激励产业创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为特色。智慧旅游,就是利用移动云计算、互联网等新技术,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主动感知旅游相关信息,并及时安排和调整旅游计划。简单地说,就是游客与网络实时互动,让游程安排进入触摸时代。智慧旅游是以云计算为基础,以移动终端应用为核心的,以感知互动等高效信息服务为特征的旅游信息化发展新模式,核心是以游客为本的高效旅游信息化服务。 智慧旅游领军企业——深圳华侨城文化旅游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大型中央企业,华侨城集团一直以旅游业务为主导,经过二十八年的蓬勃发展,已成为中国文化企业30强之一、亚洲文化旅游第一品牌、世界第七大旅游集团。自1989年中国第一个主题公园——锦绣中华开业以来,华侨城集团陆续建设了世界之窗、东部华侨城以及深圳、北京、成都、上海、武汉、天津等六地的欢乐谷等十四个旅游综合项目,年接待入园游客3000万人次,截至2012年底累计接待游客2.2亿人次。 作为华侨城集团文化科技产业板块的数字娱乐平台及主力企业之一,华侨城文旅科技公司是华侨城“以文化为核心、旅游为主导、中国领先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型开发与运营商”战略定位下的具体实践者,是中国一流的智慧旅游系统产品及服务提供商。华侨城文旅科技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重点软件企业、深圳市文化创意百强企业,通过了TUV管理认证,取得了国家特种设备A类大型游乐设施制造安装许可证和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目前公司拥有六十余项专利、著作权等自主知识产权,并已获得两项发明专利。 作为智慧旅游领域的领军企业,华侨城文旅科技公司以智慧旅游系统的创意、设计、开发、研制及综合服务为核心业务,是中国一流的智慧旅游系统产品及服务提供商,是中国旅游企业中IT技术力量最强和在IT企业中最专注旅游的企业,构建起智慧、文化、旅游、科技整合发展的桥梁,逐渐走出了一条“以优秀文化为核心,智慧体验为手段,旅游产业为平台,现代科技为表现”的产业发展道路。

行测真题解析资料分析

资料分析 14黑龙江 一、根据资料回答问题 2013年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827亿元,同比增长13.3%。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9764亿元,增长11.5%。1~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0764亿元,同比增长12.7%。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6月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6245亿元,同比增长13.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4975亿元,增长14.3%。 按消费形态分,6月餐饮收入2059亿元,同比增长9.5%;商品零售16768亿元,增长13.8%。1~6月餐饮收入11795亿元,增长8.7%;商品零售98969亿元,增长13.2%。 在商品零售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6月商品零售额9100亿元,同比增长12.5%,1~6月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51508亿元,增长11.7%。 101、关于2013年上半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低于上年同期水 B.6月的乡村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00多亿元 C. 6月的餐饮收入占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一成以上 D.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超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的一半 【解析】C。 102、2013年6月,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约为: A.52% B.58% C.64% D.46% 【解析】A。,选择A选项。 103、如保持2013年6月的同比增量不变,到哪一年的6月,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将首次超过1.5亿元? A.2017年 B.2018年 C.2019年 D.2016年 【解析】B。

中国出入境旅游市场资源发展现状分析资料

中国出入境旅游市场资源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民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潜力巨大的出境旅游市场已引起全球瞩目,但是入境旅游市场却持续低迷,出境旅游这一高额利润市场也受到国内外旅行社的普遍关注。本文采用市场学中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对中国出入境旅游市场现状的分析,揭示我国旅游贸易逆差的原因,以及入境旅游市场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个人建议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 出境旅游入境旅游旅游逆差 旅游业是为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产生的食、行、游、住、购、娱等需求,提供相关旅游产品与服务为主的复合性产业,主要包括:观光产业、度假产、康体产业,商务产业、文化产业、娱乐产业、教育产业等等。而在一定条件下商业、餐饮业、旅游地产业等产业也由于本身具有重要特色而会归入其范围内。因而,旅游业可说是一种无烟产业,优势明显。 在当今时代,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解决就业,帮助扶贫开发方面成效显著,产业不断提高。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的中国旅游业对社会经济的拉动、社会就业的带动、以及对文化的提升与环境的改善作用也日益显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我国旅游人数逐年增长,旅游资源日益丰富,旅游市场日趋完善。在中国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的现象之下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出入境旅游业发展的分析。

一、我国出入境游客数量状况 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2013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国内旅游人数32.62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0.3%。全国国内旅游收入26276.12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5.7%。入境旅游人数12907.78万人次,比上年下降2.5%。其中:外国人2629.03万人次,下降3.3%;香港同胞7688.46万人次,下降2.3%;澳门同胞2074.03万人次,下降2.0%;台湾同胞516.25万人次,下降3.3%。中国国家旅游局3日宣布,截至2014年11月,中国内地公民当年出境游首破1亿人次。 从旅游局发布的数据来看,我国旅游市场中出入境游客数量分布不均,我国入境旅游市场处于低迷状态,出境旅游市场则发展良好,这就造成了我国旅游业的贸易逆差,近几年来我国旅游业贸易逆差持续增大,据有关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旅游业境外消费1020亿美元,贸易逆差519亿美元;2013年境外消费1287亿美元,贸易逆差769亿美元;2014年前6个月境外消费700亿美元,逆差470亿美元,预计2014年贸易逆差会超过1000亿美元。 二、出现旅游贸易逆差持续增长的原因 (一)旅游环境不尽如人意 旅游环境分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法律环境,这三种环境都是旅游资源,应并重开发。如今,大家都认准了旅游是投资少、见效快、就业广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国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将旅游作为重点产业来抓,有的一个省就设了40个旅游开发区。比如神秘的西双版纳是我国宝贵的热带原始森林,是一个极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风景区,但近十几年的

【中国旅游研究院】2017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

《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 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6 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年度报告2016》 2016》 发布会
中国旅游研究院 李创新 博士 2016年 2016年9月30日 30日 北京

主要内容
一、入境旅游市场持续增长, 入境旅游市场持续增长,旅游贸易顺差稳中有扩 二、全球国际旅游保持稳步增长态势, 全球国际旅游保持稳步增长态势,欧洲、 欧洲、亚太和北美继续领跑 三、中国主要客源国的出境旅游发展状况 四、入境客流扩散的等级性与近程性特征显著, 入境客流扩散的等级性与近程性特征显著,客流扩散的路径持续多样化 五、入境游客对我国旅游服务质量的整体评价有较明显增长 六、中国入境旅游发展趋势分析 七、中国入境旅游发展政策建议

一、入境旅游市场持续增长, 入境旅游市场持续增长,旅游贸易顺差稳中有扩 2015年接待入境游客13382.04万人次, 万人次,同比增长4.14%。
万 人 次
入境游客人次
增长率
增 长 率
16000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0% -1.00% -2.00% -3.00% -4.00%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年份

一、入境旅游市场持续增长, 入境旅游市场持续增长,旅游贸易顺差稳中有扩
2015年中国接待入境过夜游客5688.57万人次, 万人次,同比增长2.30%,市场规模总量位 居世界第四, 居世界第四,仅次于法国、 仅次于法国、美国和西班牙。 美国和西班牙。
万 人 次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法国 美国 西班牙
入境过夜旅游人次
中国
意大利 土耳其
德国
英国
墨西哥 俄罗斯
国家( 国家(地区) 地区) 2015年全球入境过夜旅游人次十强排名图

中国旅游市场变化情况分析

2010中国旅游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旅游市场现状及未来趋势 2009年,我国旅游业总体保持较快增长,旅游总收入实现较大幅度增长。其中,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入境旅游市场逐步恢复,出境旅游市场平稳发展。同时,旅游投资规模大幅增长,企业经营业绩开始回升,旅游产业对经济社会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全年旅游总收入为1.29万亿元,同比增长11.3%。2009年,在旅游产业供给方面,投资规模大幅增长,产业发展更具活力。旅游相关产业投资规模的大幅度增长,直接带动了旅游投资的快速增长,各地旅游投资出现了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为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企业经营业绩方面,企业经营业绩开始回升,景区类企业经营状况好于旅行社和饭店行业。其中,西部地区企业经营状况要好于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的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城市和城市周边景区比长线旅游景区经营形势要好;成熟的顶级景区的经营状况比无资源优势的一般景区要好。 《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中数据表明:2009年中国旅游业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国内旅游人数达19.02亿人次,增长11.1%;国内旅游收入1.02万亿元,增长16.4%;入境旅游人数1.26亿人次,下降2.7%;入境过夜旅游人数5088万人次,下降4.1%;旅游外汇收入397亿美元,下降2.9%;,旅游总收入1.29万亿元,增长11.3%。《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这十年也将成为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黄金十年”。 据《2011中国旅游市场趋势观察研究预测报告》预测:2015年我国旅游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8%,2020年我国旅游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11%。随着我国旅游业继续

2018年上半年旅游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上半年旅游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上半年,国民旅游消费需求旺盛,全域旅游聚焦美好生活,旅游与文化、创意、科技的融合创新备受关注,品质提升与绩效改善趋势愈发显现。国内旅游增长稳定,入境旅游市场稳中有降,出境旅游市场平稳发展,国内旅游人数28.26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1.4%;入出境旅游总人数1.41亿人次,同比增长6.9%。 一、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增长11.4%,红色旅游市场活跃 根据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结果,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28.26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1.4%。其中,城镇居民19.97亿人次,增长13.7%;农村居民8.29亿人次,增长6.3%。国内旅游收入2.4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5%。其中,城镇居民花费1.95万亿元,增长13.7%;农村居民花费0.50万亿元,增长8.3%。 根据红色旅游信息报送系统中18个红色旅游信息报送重点城市和填报数据的436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共接待游客4.84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4.83%,相当于国内旅游人数的17.13%,实现旅游收入2524.98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5.73%,相当于国内旅游收入的10.32%。 二、上半年国际旅游收入达618亿美元,外国人入境旅游人数和入境过夜旅游人数均超4.0% (一)外国人在华旅游花费增速领先 上半年,国际旅游收入618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其中:外国人在华花费354亿美元,增长4.6%;香港同胞在内地花费142亿美元,下降2.5%;澳门同胞在内地花费42亿美元,增长4.2%;台湾同胞在大陆花费79亿美元,增长4.2%。

(二)香港基础市场出现负增长 上半年,入境旅游人数6923万人次,比上年同期下降0.4%。其中:外国人1482万人次,增长4.0%;香港同胞3908万人次,下降2.7%;澳门同胞1233万人次,增长1.1%;台湾同胞300万人次,增长4.1%。入境旅游人数按照入境方式分,船舶占3.3%,飞机占17.1%,火车占0.8%,汽车占22.5%,徒步占56.2%。同期,入境过夜旅游人数3072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2.0%。其中:外国人1144万人次,增长4.4%;香港同胞1388万人次,下降0.8%;澳门同胞271万人次,增长4.9%;台湾同胞270万人次,增长4.1%。 (三)入境外国游客亚洲占比76.7% 上半年,入境外国游客人数2377[1]万人次,亚洲占76.7%,美洲占8.0%,欧洲占12.1%,大洋洲占1.9%,非洲占1.3%,其他国家占0.0%。其中:按照年龄分,14岁以下人数占3.1%,15-24岁占13.9%,25-44岁占50.3%,45-64岁占28.3%,65岁以上占4.4%;按性别分,男占60.1%,女占39.9%。 上半年,按入境人数排序,我国主要客源市场前17位国家如下[2]:缅甸、越南、韩国、日本、美国、俄罗斯、蒙古、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加拿大、印度、泰国、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德国、英国。 三、上半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增幅高达15.0% 上半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7131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5.0%。 四、居民出游意愿继续走高,产业景气略有下降 第一、二季度居民总体旅游意愿分别为83.0%、84.8%,分别同比增加1个百分点和3.7个百分点。上半年,我国旅游消费和投资保持旺盛,但出现增速放缓迹象,一、二季度旅游经济运行综合指数(CTA-TEP)分别为119.11和115.93,分别较去年同期提升3.11个点和下降了2.73个点。同期,旅游产业运行保持在“较为景气”区间运行。一、二季度,旅游产业景气指数分别为130.81和128.05,同比和环比都有所下降。

中国旅游经济蓝皮书:大众旅游从初级阶段向中高级阶段演化

中国旅游经济蓝皮书:大众旅游从初级阶段向中高级阶段演化 ——2015《中国旅游经济蓝皮书(No.7)》研究成果2015年1月9日,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了第7部中国旅游经济蓝皮书《2014年中国旅游经济运行分析和2015年发展预测》。 报告认为,2014年,在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和国内宏观经济企稳的背景下,我国旅游经济顶住下行压力,旅游市场“两升一降”,旅游投资继续快速增长,旅游产业运行较为景气,旅游发展向大众旅游中高级阶段演化的趋势更为明显。 一、2014年旅游经济稳中有进 (一)旅游日益成为老百姓常态化生活方式,国内旅游消费需求平稳增长在宏观经济企稳和旅游日益成为老百姓常态化生活方式的背景下,国内旅游消费需求保持平稳增长态势。预计2014年全年国内旅游36.4亿人次,国内旅游总收入3.1万亿元,分别比上一年增长11.6%和16.7%。 大众旅游从初级阶段向中高级阶段演化的特征更加明显: (1)长假对旅游经济的拉动作用在减弱,小长假、暑期旅游需求快速增长,社会对于节假日安排、带薪休假落实更加关注; (2)中低消费仍然是主体; (3)半数以上的国内游客全年旅游花费处于500-2000元的水平,景区门票等刚性消费仍受关注; (4)旅游需求日益多样化,除了传统的风景名胜观光以外,主题性的观光旅游,以及温泉、滑雪、自行车、邮轮等和康体、休闲度假相结合的旅游得到较快发展,探险、极限运动、极地等特种旅游也悄然兴起; (5)信息技术进一步改变旅游者的行为方式,互联网和手机成为多数游客获取信息和预订购买的主要渠道; (6)游客对目的地的整体环境、公共服务和商业接待设施的关注程度日益增强,雾霾天气、安全性等因素对人们出游决策正在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二)入境旅游降幅收窄,出境旅游保持快速增长 由于全球经济尚未完全从金融危机中复苏,我国旅游价格竞争力减弱,各国和地区加大对旅游客源的争夺力度,加上我国入境旅游市场进入成熟阶段,以及

2020-2024年中国旅游经济运行特点分析

2020-2024年中国旅游经济运行特点分析 中国旅游经济运行特点 2018年,我国旅游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一、文旅融合开局顺利。2018年是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开局之年,旅游业发展环境继续不断优化。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把出境旅游增长作为民生改善的巨大成就,释放鼓励消费积极信号,部署推进厕所革命、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降低国有重点景区门票价格等重点工作,国家、地方文化和旅游部门机构改革顺利推进,多部门联合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全年国民旅游人数保持两位数增长,假日旅游消费成新民俗,旅游过程中的文化参与性大幅增长,红色旅游实现较快发展。 二、产业创新更加活跃。美好生活日益成为优质旅游发展和产业创新的现实动能。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消费品质、对象、方式和行为出现结构升级。世界银行称,截至2020年我国更富有的家庭将超过2亿个,这些人口将把约19%的年薪用于出国旅游。以中产阶层人群为代表,追求优质产品、品质休闲和定制旅游正在成为热点。旅游品质化消费诉求带动企业产品研发和业态创新。纯玩无购物、高端酒店、专属导游、精致小团、定制游,成为2018年国内游关键词。城市居民出游能力稳步提升,居民出游频次和花费不断向城市集中,都市休闲旅游快速崛起。 三、文旅融合助力产业投资。旅游就业存量和固定资产投资仍然保持增长趋势,与文化和旅游融合相关的投资并购不断涌现。总投资逾100亿元的黄石旅游度假区落地四川巴中,华侨城4.8亿元收购剑门旅游80%股权。以美团大众点评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在服务本地居民的衣食住行和休闲娱乐的同时,开始战略性进入旅游业。在“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过程中,上海创图、精彩旅图等广泛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商业技术,把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休闲资源转化成群众喜爱的旅游产品。 四、景区引流作用继续增强。全域旅游和门票价格下调大背景下,景区吸引客流,二次消费拉升,逐渐成为目的地发展的基础路径。黄山旅游半年报显示,2018年上半年共接待进山游客148.14万人,同比下降9.94%。同期,黄山市接待游客增长了12.13%。张家界、丽江、桂林等地情况类似,预示着旅游市场竞争的主战场逐渐转化为景区存量和目的地增量的双重博弈,且景区越来越成为旅游目的地和其他业态的流量入口。以景区为中心的小尺度目的地体系建设,正在转向景区功能优化和以城市为中心的大尺度旅游目的地体系建设。 五、旅游服务质量稳中有升。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决定了对旅游服务品质有了更高的期待,游客更愿意深度体验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和日常生活场景,并从中寻求日常

中国入境旅游的产业地位分析

中国入境旅游的产业地位分析 中国入境旅游的产业地位分析 杨锦权/王迎新 【专题名称】旅游管理【专题号】F9 【复印期号】2007年06期【原文出处】《云南社会科学》(昆明)2007年2期第79~81页【作者简介】杨锦权,王迎新,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北京100102 ????杨锦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王迎新,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内容提要】 从国民经济和旅游业两个不同的视角对中国入境旅游的产业地位进行了分析,得出其存在提升空间或与其本应所处的产业地位不相符的结论,进而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入境旅游/产业地位/外汇收入/就业 ????旅游是旅行和游览的有机结合,入境旅游是指国外旅游者来华进行游览观光、休闲度假等有目的活动的总称。入境旅游是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旅游服务是中国服务贸易中最主要且最有优势的分行业之一。从世界范围来看,入境旅游业是一个国家(地区)赚取外汇和解决就业的重要渠道,其入境外国旅游者人数和外汇收入是衡量该国家(地区)旅游业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1](P50)。因此,研究入境旅游意义重大。20多年来,中国入境旅客人数和外汇收入呈上升态势(2003年除外)。随着中国更进一步的对外开放,世界经济状况的不断改善,入境旅游的良好发展势头仍会继续保持。但是,其在旅游业以及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产业地位如何?是否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相符?回顾文献

会发现: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入境旅游结构、对入境旅客人数的预测、就业贡献及竞争力等方面,并未对产业地位加以关注。 ????根据臧旭恒等人的看法,产业既可指各具体产业部门如农业、工业、服务业,又可指更具体的行业部门如钢铁业、纺织业等。[2](P6) 本文论证的入境旅游产业地位是指入境旅游与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当前入境旅游业的发展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关系。笔者拟从国民经济和旅游业两个不同的视角分析入境旅游的产业地位,并针对当前入境旅游的现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从国民经济角度看入境旅游的产业地位 ????西蒙·库兹涅茨在《现代经济增长》中从总产值和劳动力角度论证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规律[3],国内很多研究采用该方法论证各产业的产业地位。在本节的分析中,笔者采用这两个指标的衍生指标——比重、贡献率等形式对入境旅游业的产业地位进行分析。 ????1.入境旅游的外汇收入和从业人数的比重分析 ????笔者采用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占当年外汇储备的比重作为分析对象,鉴于入境旅游的收入是以外汇形式增加国民财富,其比重即为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对外汇储备的贡献量,其比重变化情况可以反映入境旅游业相对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发展情况,这有利于说明中国入境旅游的产业地位。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占外汇储备的比重自1993年以后呈逐步下降趋势,2004年所占比重仅为4.22%。这并不意味着入境旅游业停滞甚至发展更为落后,而是说明了入境旅游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行业,所带来的外汇增加额远远落后于其他行业出口所带来的外汇增加额。这不仅与旅游业自身发展缓慢有关,而且与国家政策包括贸易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倾向有关。以上分析表明,根据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占外汇储备比重的变化情况,入境旅游的发展比国民经济的其他产业落后,产业地位的提升空间较大。 ????笔者选择入境旅游从业人数占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的比重作为分析对象,有利于发现入境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吸纳就业的水平,客观地从就业效应的角度分析入境旅游业的产业地位。入境旅游从业人数占第三产业比重呈上升趋势,但是所占比重甚小,在1%左右徘徊,不超过1.2%。这说明第三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