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画龙还需点睛

画龙还需点睛

画龙还需点睛

——谈如何利用语文课堂最后五分钟

徐州市教科所“科研杯”一等奖

内容摘要:课堂结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节点。优秀的教学结尾,有着“卒章显志”、画龙点睛、总结升华、诱发兴趣等诸多功效。在语文课堂的最后五分钟,我们可以引领学生回归文本,加深体悟,向文本更深处漫溯;查漏补缺,及时巩固,收获扎实的知识;拓展迁移,举一反三,提升学生综合运用能力;鼓励质疑探究,个性化解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感悟生活,培育学生人文情怀。

关键词:语文课堂课堂结尾画龙点睛

一、画龙还需点睛

现在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重视导入和新授过程的设计,往往忽略课堂结尾的设计。据观察,课堂结尾中有的教师“一言堂”“草草收兵”,有的喜欢用一些空洞的名言警句作华丽收场,使得课堂结尾的教学趋于单向与肤浅。

课堂结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节点。尤其是语文教学,课堂结尾应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对话的总结和深化,也是引领学生课外有效学习的基点。相对于课堂导入,课堂结尾更富于理性。一堂课的结尾就如一篇文章的结尾一样,有着“卒章显志”、画龙点睛、总结升华、诱发兴趣等诸多功效。因此,掌握和运用课堂结尾的艺术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优秀的教学结尾,是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最佳时机,是衔接新旧知识、贯通前后内容的纽带,是从课内到课外、由知识向能力过渡的金桥,是启迪思考、开发智力的良机,能收到余音绕梁、回味无穷之效。

二、充分利用语文课堂最后五分钟的策略

1、回归文本,加深体悟

在教学《荷塘月色》一课时,很多老师在具体操作过程过于追求文美的鉴赏,只是在最后总结时提一句“这是朱自清在社会剧荡、前途黯淡之时,悄然蛰居清华园里,为抒遣心中郁闷惆怅而写的。”无形中将语言之美和情感体悟割裂开来,以致学生对作者情怀无深刻体悟,对文本理解也流之于肤浅。

在课堂结尾,我们可以再次回归文本,借由语言情境追溯情感,即所谓“披文入情”,去感悟朱自清的“心灵荷塘”。如“虽是满月,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学者的苦闷,惆怅的意境。“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君子的人格,清远的意境。(可联系周敦颐《爱莲说》)莲乃佛花,月下的荷塘,是作者理想中的“恬静自得的净土”,是远离尘嚣的自由所在,寄托着难得的片刻心宁与神安。——禅宗的超脱,空灵的意境。【1】

如在前面教学环节学生已有较深感悟,亦可补充戴望舒的《雨巷》(创作于1927年,与《荷塘月色》同年),感悟心境,研讨诗意,体会两篇作品之间相通的“淡淡的愁郁,淡淡的恬静”的意境。把作者和他们的作品放在时代的大背景下,体会那一代人、那一群人的思想情怀,从而对文本深邃的意境美和人文内涵有更深刻体会。

2、查漏补缺,及时巩固

山东昌乐二中作为课改的领跑者,提出“271”高效课堂模式,即20﹪的时间用于教师

讲解、引导、点拨,70﹪的时间放给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0﹪的时间让学生对当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巩固、落实、深化、提高。在课堂最后五分钟,教师要留出时间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梳理,反思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并且及时进行当堂教学效果检测,以达到对所学内容的巩固、深化。【2】

在文言文教学中,当堂检测反馈尤为重要。如苏教版必修一第一篇文言文《劝学》,在教学完成之后,学生需要掌握“槁暴、须臾、跂、舆、驽马、蛟龙、跬步、骐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蛇鳝”等字词的读音,暴、知、生等通假字用法,“劝、已、中、槁暴、砺、跂、疾、彰、假、绝、兴、跬、锲、躁”等重点实词用法,“而、于、之”等虚词用法,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判断句等特殊句式,“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等重点句子翻译。通过小练习及时总结巩固,查漏补缺。可采取自改、互改等多种形式。

而现代文,可就本课重点段落理解,或突出的艺术特色的借鉴应用出题。如《我与地坛》,就可以让学生仿照第三段、第五段的景物描写的手法,写一段景物描写,在仿写中体会文本新颖的语言、出色的拟人比喻等写作技巧。

3、拓展迁移,举一反三

一堂课的容量是有限的,但如果我们能够将同一作者或同一类型或艺术手法相似的作品进行拓展阅读,那必将收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李煜的《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在结束文本教学之后,可就三方面进行选择性的拓展:①同一作者:《唐诗宋词选读读本》选录了李煜的四首词,可让学生拓展阅读,感受李煜词“语淡而情深”的特点;②同一类型:可选择南宋一些词人的作品,如陆游、刘辰翁、李清照等,感受词人是如何表达故国之思亡国之痛的;③艺术手法:如李煜《梦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年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此处用梦中往昔之欢乐反衬现实之悲凉,和“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手法相同。这样学生对反衬这种艺术手法就会有比较深刻的印象。

4、质疑探究,创新解读

胡适说过:“做学问要在不疑处有疑,待人要在有疑处不疑。”【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新课改更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鼓励质疑,倡导探究。

鲁迅的《祝福》是长期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名篇。而对“祥林嫂有反抗意识吗”历来有不同意见。在课堂最后,我们可以让学生结合文本讨论。

一方观点为:祥林嫂具有反抗意识,并且具有很强的反抗意识。一、祥林嫂因不满婆婆要把自己卖掉,连夜逃走;二、祥林嫂在被迫改嫁时闹得出格,以至于头撞香案;三、祥林嫂为了追求到“人”的地位,不惜用积年的工钱来捐门槛;四、祥林嫂在遭受一系列沉重打击后,向“我”询问灵魂的有无,说明她已经对封建迷信产生了怀疑。另一方观点为:祥林嫂反抗的是什么呢?祥林嫂的“逃婚”与“撞香案”她在极力维护封建礼教中“一女不嫁二夫”妇女贞节观念,因此不具有反抗性;“捐门槛”是祥林嫂对封建迷信的深信不疑,对命运的逆来顺受,更不具有反抗性。最后总结深化认识:祥林嫂是一个勤劳、善良、容易满足的人,然而无情的现实把她的梦想击得粉碎,这充分地说明封建统治的罪恶。祥林嫂是一个愚昧无知的人,她受尽封建礼教与迷信的迫害,却又自觉不自觉地去维护封建礼教与迷信;她一生顺从封建礼教,到头来却被封建礼教活活吞噬,这更能揭露封建礼教道德极端虚伪、极端残酷的本质。

5、关注现实,感悟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说:“用环境、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集体精神生活和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4】我想,这“一切东西”自然也当包括我们编者精挑细选的文本。

《品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课堂最后小结:虽然写于1911年,但对今天的我们依然有启示意义。格斯拉虽然穷困,但恪守职业尊严,一个穷苦的靴匠,一生只做一件事——制作靴子,他把这件事做到尽善尽美,死而无憾。对于格斯拉来说,他如果“顺应潮流”,就得利用广告,就得粗制滥造,就得赶时髦,让人们不断地更换靴子,不断地跑到他的店铺里来购买,以增加业务。但是格斯拉作为一个底层劳动者,其良好品质在这里体现出来,他坚持一贯的做人原则,一直到生命的最后。

此时引导学生反观现在,商业诚信已经岌岌可危,接二连三的名牌产品质量问题,使消费品的信心逐渐降低。为了谋取暴利,不法商家在食品中加入违禁材料,以假乱真,以次充好,三聚氰胺、地沟油、假鸡蛋之流层出不穷,良知荡然无存。我们如何能不对格斯拉宁可饿死也不肯偷工减料的高尚品质肃然起敬?我们如何能不对他悲惨的命运感到悲愤?我们如何能不对当今商业诚信危机悚然而惊?

再如《老王》。老王只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人老,是“光棍”,又瞎了一只眼,但是在不幸的生活中依然不改善良淳朴的天性,他不抬冰价,关心被压迫的知识分子“我”。看看我们周围的普通人,是否有那些感动我们的小细节?那些平凡的心灵、底层的光芒。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学会感恩。

课堂最后五分钟要将教学小课堂带入人生大课堂,将最佳效果从课堂之点辐射到课后之面,达到余音绕梁、回味无穷之境界。

参考文献:

【1】王荣生主编,《走进课堂——高中语文(必修)新课程课例评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P28

【2】李炳亭著,《高效课堂九大“教学范式”》,山东文艺出版社,2011,P72—73

【3】肖川著,《教师的诗意生活与专业成长》,新华出版社,2009,P43

【4】苏霍姆林斯基著,《帕夫雷什中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P122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