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大足区强势起步建设成渝经济区开放门户城市

)大足区强势起步建设成渝经济区开放门户城市

)大足区强势起步建设成渝经济区开放门户城市
)大足区强势起步建设成渝经济区开放门户城市

大足区外经贸工作再上新台阶,开放门户城市建设初显成效

2012年是新区成立元年,大足区紧紧围绕“成渝经济区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进一步优化开放环境,营造开放氛围,扩大开放领域,以建设成渝经济区开放门户城市为目标,始终把外经贸工作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不断解放思想,更新理念,创新方法,全力推进对外开放,外资利用、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率等市考核区县开放型工作指标,均取得较好成绩。荣获市政府办公厅表彰2012年度全市外资工作先进开放型经济先进单位、市开放办表彰2012年度重庆市引进外资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

※外资利用创历史新高

2012年,全区实际利用外资3433万美元,同比增长44.24%,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任务的286%,完成进度列全市第3位。实际外资连续第二年突破3000万美元大关,成功引进新区成立以来最大的全外资项目—普洛斯物流园项目。

根据市政府开放型经济工作目标任务及区政府主要领导批示,我局及时制定工作方案,明确目标,强化举措,落实责任;多次走访企业,召开专题研究会,进一步探索新区成立以来外资利用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主要做法有:

1. 加强与市级相关部门对接,争取资金政策倾斜。新区成立以来,我区积极与市外经委等相关部门衔接,汇报我区

经济社会情况、发展优势。市外经贸委等相关负责人多次对我区的开放型经济工作进行调研,并表示给予大足区更多的支持,帮助大足更多重点项目落户。2012年6月,我区与市外经贸委签订了战略联盟备忘录。

2.积极促成区委区政府出台和落实开放型经济扶持政策。随着大足区新区的成立和建设对外开放经济城市的迫切需求,我局先后拟制并促成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大足区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开放型经济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大足区人民政府关于扩大开放鼓励外来投资的优惠政策》,《大足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产业招商的意见》。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为大足区外经贸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有利的保障。

3.突出产业招商,招大引优势头强势。新区成立后,制定了全新版投资指南和招商光碟,依托中国重庆大足石刻国际旅游文化节、渝洽会、中国大足国际五金博览会,更好地向客商展示了大足区的投资优势和产业优势;更加注重针对世界500强和跨国公司项目包装及引进工作,主动出击,主动推介,热情邀请实地考察,争取投资大项目。积极推进美国普洛斯集团物流配送基地及深圳一电电池项目。

4.外资利用多样化。挖掘现有外资企业潜力,主动帮助外资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通过精细化服务促使鞍钢贝卡尔特轮胎帘线有限公司,艾诺斯(重庆)华达电源系统有限公司等潜力外资企业通过增资扩股、技术改造、境外借款等方式,多样化利用外资。此外,对BOT、TOT等方式吸引

外资进行大胆地尝试,争取在促进外资参与区内企业的改组改造和兼并重组方面取得新突破。

※外贸工作迈上新台阶

2012年,全区完成自营进出口1.075亿美元,同比增长38.5%,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任务的358%。外贸进出口额实现大幅增长,自营进出口额首次突破亿元大关,三年时间内成功实现突破千万、五千万、一亿美元的三级跨越。全年新增艾诺斯、中翔机械、东明工具、玉龙山食品四家生产型外贸实体企业。鑫业船舶件有限公司荣获重庆市重点培育出口知名品牌。主要措施如下:

1.建立企业信息数据库,通过多种形式搞好企业服务工作。建立外贸企业基本信息数据档案,随时了解企业动向,及时和企业进行沟通联系,搞好服务工作。由分管领导带队,实地走访部分企业,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认真听取企业对外经贸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协调企业解决各种问题。

2.不断扩大外贸出口经营队伍,外贸业绩企业和专业外贸公司迅速增加。积极鼓励引导内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申请获得进出口经营资格,积极帮助没有发生出口实绩的生产型企业和已获得进出口经营资格企业尽快启动自营出口。截止目前,全区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85家,有进出口业绩的企业24家,其中生产型外贸实体企业14户,专业外贸公司10户。全年新增进出口经营权企业15户,出口实绩企业4家,大足首家食品企业实现自营出口。此外,通过优惠政策鼓励重点出口企业做大做强,引导企业制定自主出口品牌发

展规划,培育出口知名品牌。

3.用足用好各级支持对外经贸各项政策措施。完善外经贸出口企业政策互动平台,第一时间把中央和重庆市政策贯彻落实到企业,促进企业及时掌握国家政策动向,整合自身优势,调整发展战略。加大区级财政对外经贸政策支持力度。大力支持企业积极“走出去”。鼓励企业参加各种贸展活动,帮助企业争取更多的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加大对企业参加国际展会、国外注册商标和国际认证等的补贴力度;切实做好区级扶持外经贸发展政策措施的宣传,坚定企业“走出去”的信心和决心,使企业以多种方式和渠道融入国际经济发展大舞台,增强本地企业竞争力。

4. 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一日办结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协助企业办理完善海关注册、外汇账户开设、电子口岸卡等进出口权手续;不定期召开座谈会,搭建政企、银企、企业间沟通交流平台,主要就进出口形势、外贸扶持政策、出口信用保险、融资等进行解读研究,助推外贸企业做大做强。

※服务外包工作取得新突破

针对我区服务外包起步晚,基础薄的现状,区招商局多措并举,圆满完成服务外包目标工作任务。2012年,全区离岸外包业务合同外包额总计83.675万美元,已执行合同额81.0428万美元,提前完成市政府下达全年外包任务的162%,服务外包工作取得历史性突破。主要做法如下:

1.加大资金政策扶持力度。在年初促成市外经委与我区

签订了战略联盟合作备忘录,积极争取外包产业发展资金和政策支持。针对全区服务贸易现状,及时拟制了区级服务外包扶持政策,加大对服务外包的资金扶持力度。

2.广泛宣传,积极发动。通过深入走访外贸企业,邀请专家授课等方式,宣讲服务外包知识和市、区级服务外包扶持政策,多渠道提高企业对服务外包产业的认识,积极发动部分外贸企业启动服务外包工作,为打造良好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环境创造条件。

高考地理热点:成渝经济区

成渝经济区 【一】相关资讯 成渝经济区是以成都,重庆两市为中心, 主要包括:重庆(市区)、成都、雅安、乐山、 绵阳、德阳等33个不同规模、不同等级的城 市。数据显示,成渝经济区面积约16.8万平 方公里,占全国幅员面积 1.8%,区域内自然 资源丰富,水资源、矿产资源、天然气、森林 资源均位居全国前列;经济区2007年底总人 口接近1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8%,并有 较大的熟练产业工人群体,劳动力资源丰富; 同时,区域内GDP达1.24万亿元,约占全国 GDP的5%,农业条件较好,是我国粮食、生猪、 柑橘、蔬菜、蚕丝、中药材等的重要生产基地, 工业和交通也有了相当基础。成渝经济区是西 部唯一具备突破省市界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的地区。 依托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承接悠久的合作渊源,重庆、成都两地特大城市将成为经济区的龙头,成渝经济区的范围包括成都及绵阳等14个沿高速公路、快速铁路、黄金水道的市和重庆1小时经济圈的23个区县。 2008年5月,《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正式启动,今年在成都召开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上,向国家发改委提交了四川 省编制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四川意见》, 并进一步明确了成渝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国家 重要增长极,我国内陆开放示范区,国家统筹 城乡发展先行区,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国家 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国家生态安全保障区。 经济区建成后,两地将立足现有产业基 础,共同培育和建设国家重大装备制造业基 地、高技术产业基地、清洁能源基地、国防科 研产业基地,优势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在区 域内产业整合,优化产业布局,构建分工合理、 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加强互相协调,共同争取国家重大产业项目的布局将是经济区产业分工协作的重要任务。 【二】考点分析 1.成渝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概况; 2.成渝经济圈的发展优势及劣势; 3.成渝经济圈城市化、工业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4.川气东送的原因、路线以及对成渝经济圈的影响; 5.我国西南铁路网(如:成渝线、宝成线、川黔线、襄渝线等); 【三】精选试题

对成渝经济区现状分析及一体化的建议

对成渝经济区现状分析及一体化的建议 通过对成渝经济区的构想和四川、重庆两地经济现状的比较,阐述了成渝经济区区域的经济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情况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建议和看法。 标签:成渝经济区;行政壁垒;产业集群;城市群;一体化 1 对成渝经济区的现状分析 1.1 经济区内经济现状及产业的分布、类型、梯度对经济合作的障碍 2007年四川省常住人口8127万人,全省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2893.2万人,乡村人口5233.8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35.6%,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98元,增长18.7%,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547元,增收544元,增长18.1%。全省生产总值10505.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92.1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4595.5亿元,增长19.1%;第三产业增加值3817.7亿元,增长13.0%。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6%、59.5%和34.9%。但整个四川农业基础仍旧非常脆弱,农业劳动生产率低、效益差。作为人口大省,农业结构调整艰难,农业产业化水平处于初始状态,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困难;四川工业属于资源开发、速度效益型,重工业多于轻工业、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多于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多于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企业产销率较低,创新能力不强;四川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仍很低,服务业中低层次和传 统行业多、高层次和现代产业少、从业人员素质低。 2007年重庆全市常住人口281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61.35万人,城镇化率48.3%。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09元,比上年增加635元,增长22.1%。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11.82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农业生产恢复 性增长,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31.65亿元,增长9.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 值1832.22亿元,增长20.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747.95亿元,增长12.8%。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12.9:44.6:42.5。整个重庆产业结构有三个方面的矛盾: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趋势与第二、第三产业大量冗员之间的矛盾;高投 入与低产出之间的矛盾;资本闲置和资本短缺的矛盾。 1.2 经济区内城市群的构成,城市间的巨大差异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及其新进展(精)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及其新进展 西南交通大学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研究中心戴宾 2003下半年,国家发改委在部署安排“十一五”规划编制工作时,把区域规划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提出要组织编制《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珠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五个大的区域规划。由于珠三角只涉及广东一个省,所以珠三角区域规划委托广东省自行编制。长三角、京津冀、成渝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四个区域规划由国家发改委地区司负责组织编制。2004年,国冢发改委先期启动了长三角、京津冀两个区域规划的编制工作,目前上述两个规划已经编制完成,但尚未正式发布,拟先期出台指导性意见口2008年lO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升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京津冀地区的指导性意见还未出台。 上述两个区域规划编制完成后,2007年国家发改委委托中科院地理所开始着手《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前期编制工作。目前,该规划已完成初稿,正在征求四川省和重庆市的书面意见。下个月,国家发改委杜鹰副主任可能带队到四川,专门听取四川省的意见。今天借这个机会.给大家介绍一下成渝经济区以及成渝经济区规划的最新进展。 l‘成渝经济区在国家的战略地位及其发展基础 2.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提出与最新进展 3.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需要考虑的几个问题 一、成渝经济区在国家的战略地位及其发展基础 (一)成渝经济区的战略地位 国家之所以将成渝经济区与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等区域并列,纳入国家层面的区域舰划,这是因为成渝经济区在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区域影响。 我国开发历史最早,开发频率最高的区域之一。成渝地区有4000年的开发历史。1891年重庆开埠,近代工业开始在长扛沿岸城镇兴起,成渝经济区也就成为西部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新中国成立后成渝经济区一直是国家成为重要的开

成渝经济区的历史发展

成渝经济区的历史发展 成渝核心城市--重庆 重庆是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地处中国西南。国家中心城市,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中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长江上游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长江上游生态文明示范区,中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区,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长江上游航运中心,中国政府实行西部大开发的开发地区以及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历史悠久,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重庆亦有雾都、渝都、山城、桥都等别名。2013年,香港发布的城市综合竞争力报告,重庆市列第十位。 成渝核心城市--成都 成都市是四川省的核心城市,简称“蓉”,别称“锦城”、“锦官城”,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位于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川西平原腹心,是中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西南地区科技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全国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试点城市、金融对外开放城市、行政副省级城市。2003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成都综合实力位列第九位。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称号;并被《财富》(中文版)杂志评为“中国最佳商务城市”。2013,2014两度登上《第一财经周刊》新一线城市榜首。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从最初概念的萌芽到最终规划的出台,历经14年。 过去,连接成渝两地的重要通道是成渝高速公路;将来,成渝客专的竣工,将助力成渝经济区建设,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蓝图将一步步变为现实。 合作:从分治那一刻萌芽 现年85岁高龄的经济学家、省社科院学术顾问林凌教授至今还记得,14年前四川和重庆分治时,四川学术界就已经在思考,两地在行政区划上分开后,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协调的问题。可以说,合作,从分治那一刻萌芽。 “十五”计划纲要将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作为一项战略任务,重庆在长江上游经济带开发的主体地位得以确定。但此时还没有明确提出成渝经济区的概念。 一年后签订的《重庆—成都经济合作会谈纪要》,提出携手打造“成渝经济走廊”,第一次提出“成渝经济”这个概念。 又过了两年。2003年,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的研究报告《协调空间开发秩序和调整空间结构研究》指出:“成渝地区是我国西部地区人口与城镇数量最密集区域,也是西部地区工农业生产最为发达区域。建议加快整合成渝地区,使重庆增长极转化整合成一条巨大的增长轴,并使此增长轴具有两个单增长极所不具有的功能。” 尽管《纪要》和《报告》还没有正式形成成渝经济区的概念,但一次次促使人们关注这个区域。 成形:上升到国家层面 2003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的研究报告《中国西部大开发重点区域规划前期研究》提出:“在未来5至10年内,要积极构建以成渝两大都市为中心、各级中心

成渝经济区的城市范围及产业定位

成渝经济区的城市范围及产业定位 绵阳 电子信息、科研生产基地,经济区西北部的中心城市和国家科技城。 南充 石油天然气精细化工、汽车及零部件、轻纺服装、有机农产品加工、能源基地和商贸物流中心、经济区北部的中心城市、重要交通节点和港口城市。 德阳 全国重要的重型装备制造业基地,重要的新材料、精细化工、食品加工基地,现代工业城市。 眉山 机车制造、冶金建材、精细化工、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和国家粮食储备基地,重要的交通节点城市。 资阳 全国重要的机车制造及出口基地,汽车与零部件制造、节能产品生产、食品生产配送、会展基地和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新兴工业城市。 遂宁 精细化工、电子信息、食品饮料、商贸物流基地,重要的交通节点城市。 乐山 清洁能源、新材料、冶金建材产业基地、生态和文化旅游胜地,重要的交通节点和港口城市。 雅安

农产品加工、清洁能源产业基地,交通节点和生态旅游城市。 泸州 饮料食品、天然气和煤化工、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和商贸物流中心,重要的交通节点和港口城市。 自贡 盐卤化工、机械制造、新材料、物流配送基地,现代工业城市。 宜宾 饮料食品、能源轻纺、机械制造和商贸物流基地,重要的交通节点和港口城市,四川经济强市。 内江 农产品加工、冶金建材、汽车零部件生产、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基地,重要的商贸物流节点城市。 广安 精细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有色金属加工、汽车及汽摩零部件制造、特色农产品加工和供应、红色旅游基地,重要的交通物流节点和港口城市。 达州 天然气和磷硫化工、冶金建材、农产品加工基地,重要的商贸物流节点城市。 万州 能源化工、新型建材、轻纺食品、机械电子、商贸物流基地,经济区东北部的中心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和重要的港口城市。 涪陵

论成渝经济区形成及发展的基础(一)

论成渝经济区形成及发展的基础(一) 【摘要】成渝经济区在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中和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显。它的范围虽然还没有完全明确界定,但其形成和发展具有法律政策基础、历史文化基础、地理区位基础、资源基础和产业基础。因此,成渝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资源基础 成渝经济区是以成都、重庆两个特大城市为两极核心,以川西经济带和川东重庆经济带为两头,以成渝铁路、成渝高速公路、长江水运航线为纽带,形成的“工”字形沿线带状城市区;包括除攀枝花市、广元市、巴中市与甘阿凉三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外的四川省其他地区以及除黔江、酉阳、秀山之外的重庆市其他地区;面积为20多万平方公里,占四川和重庆总面积56.74万平方公里的40%左右;人口为9800多万,占四川和重庆总人口的85%左右,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88人;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为6200多亿元,占四川和重庆国内生产总值的93%左右,人均GDP为6000多元,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19:42:39;区域内合计县级行政单位142个,城市35个,其中特大城市2个,中等城市16个,小城市17个,是我国人口最密集的城市群之一。成渝经济区内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核心区域是成都(9城区)和重庆(9城区);第二层次是沿成渝交通沿线的中小城市;第三层次是两地下辖的县市以及广大的经济腹地。成渝经济区的辐射范围包括了整个西南地区,是我国西部人口与城镇数量最密集、工农业生产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这一经济圈在长江上游乃至我国西南部具有重要的地位。 一、成渝经济区形成和发展的法律政策基础 2005年2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要贯彻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方针,把现有经济基础较好、区位优势明显、人口较为密集、沿交通干线和城市枢纽的一些地区,作为西部开发的重点区域,发展一批中心城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2007年6月,国务院批准成都和重庆同时成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继南部的深圳、东部的上海浦东、北部的天津滨海之后,我国的第四个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改革试验区的设立,为成渝经济区的全面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继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冀经济圈两个区域规划基本编制完成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启动成渝经济区规划编制前期研究工作。2007年6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集四川省、重庆市发展改革委有关人员召开了成渝经济区规划编制前期工作座谈会,正式通报成渝经济区规划已纳入国家区域规划编制工作范畴,并就如何作好相关前期工作交换了意见。从国家的宏观战略和政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来看,成渝经济区形成和发展的政策基础已经具备,将来也会有一些中央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成渝经济区的发展。 二、成渝经济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文化基础 以四川盆地为中心、兼及周边地区而风俗略同的巴蜀文化区的腹心地区大致与今日四川省和重庆市的区域相当。公元前316年巴、蜀统一于秦后,巴和蜀分别作为川东、川西的政治经济中心的这个格局连同巴和蜀的名称,便一同保存了下来,直到今天。巴蜀文化源远流长已有5000余年发展历程,在中国上古三大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与齐鲁文化、三晋文化等地地域文化共同构成辉煌灿烂的中国文明。巴蜀大地是中华民族的又一摇篮,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巴蜀文化是川渝两地人民共同创造的,早已融为一体,成渝两市以及成渝走廊内民间的亲情、血缘关系早已密不可分。自古以来,川渝两地一家亲,作为近邻,川渝饮同一江水,说一样的方言,看一样的川戏,好一样的“麻辣”。两地山水相连,地缘相亲,民俗相同,文化相融,血浓于水的兄弟情谊让两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成都和重庆是巴蜀文化沉甸最深厚的地区,长久以来也一直作为一种共同文化类型而存在。文化传统对经济建设的影响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文化传统会使人们对建设成渝经济走廊产生认同,广大民众会积极支持和参与。

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案例分析报告

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案 例分析报告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成渝经济区区域经济案例分析报告 一、成渝经济区的形成原因及基础 (一)成渝经济区形成的法律政策基础 2005年2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要贯彻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方针,把现有经济基础较好、区位优势明显、人口较为密集、沿交通干线和城市枢纽的一些地区,作为西部开发的重点区域,发展一批中心城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2007年6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集四川省、重庆市发展改革委有关人员召开了成渝经济区规划编制前期工作座谈会,正式通报成渝经济区规划已纳入国家区域规划编制工作范畴,并就如何作好相关前期工作交换了意见。从国家的宏观战略和政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来看,成渝经济区形成和发展的政策基础已经具备,将来也会有一些中央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成渝经济区的发展。 (二)成渝经济区形成的历史文化基础 巴蜀文化是川渝两地人民共同创造的,早已融为一体,成渝两市以及成渝走廊内民间的亲情、血缘关系早已密不可分。自古以来,川渝两地一家亲,作为近邻,川渝饮同一江水,说一样的方言,看一样的川戏,好一样的“麻辣”。两地山水相连,地缘相亲,民俗相同,文化相融,血浓于水的兄弟情谊让两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成都和重庆是巴蜀文化沉甸最深厚的地区,长久以来也一直作为一种共同文化类型而存在。文化传统对经济建设的影响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文化传统会使人们对建设成渝经济走廊产生认同,广大民众会积极支持和参与。 (三)成渝经济区形成的地理区位基础

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地域空间来看,成渝经济区位于中国的中心地带,它北接陕甘,南连云贵,西通西藏,东邻湘鄂,处于东西结合、南北交汇的中间地带,经济较四周发达,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和吸引力。从东中西三大区域看,它通过长江可以贯通中东,直至沿海最发达地区。从国家安全战略角度看,无论战争样式怎样变化,成渝经济区始终是祖国的战略后方和国防安全基地;从西部大开发的角度看,北部的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和南边的南贵昆经济区只有点状的城市而没有密集的城市群,以成渝经济为核心的长江上游经济带可以推动这两个成长中经济区的发展,成为西部大开发的火车头。 (一)成渝经济区形成的资源禀赋基础 成渝经济区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较好,历来就是我国农牧业最发达的地区。成渝经济区处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区,无霜期长,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农业自然条件良好,劳动力成本和土地资源成本比低,能源和水的保障程度高,生产要素组合条件较好,复种指数高,是我国粮食、生猪、柑橘、蔬菜、中药材等的重要生产基地。 成渝经济区是中国未来最大的能源基地。成渝经济区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河流均属长江水系,多年平均流量为13680米/秒,年径流量为4233亿立方米,是我国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成渝经济区是我国矿产资源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已探明的能源、矿产资源中,除石油资源短缺外,其他多居全国前列。此外,成渝经济区也是我国自然和人文景观最为丰富、受到联合国保护的遗产最多的旅游资源富集带。 成渝经济区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渝经济区人口接近1亿,是七大经济区中人口最多的区,人口密度达到490人/平方公里,是西部人口密集度最高的区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责任分工方案(全文)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责任分工方案(全文) 2011-10-10 14:29:37 来源: 四川省人民政府 贯彻实施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具体责任分工方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批复》(国函〔2011〕48号)精神,为全面分解落实《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赋予我省的各项工作任务,进一步明确责任主体和工作主体,特制定以下具体责任分工方案。 一、优化空间布局 (一)成都发展核心。推进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及特色农业,提升交通、通信、金融、商贸物流等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加快发展总部经济,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优化人居环境,建设城乡一体化、全面现代化、充分国际化的大都市。(成都市人民政府具体负责,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国土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农业厅、商务厅、环境保护厅配合) (二)沿长江发展带。有序推进岸线开发和港口建设,集聚冶金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清洁能源、轻纺食品、商贸物流等产业,加快城镇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建成长江上游重要的产业和城镇集聚带。(泸州、乐山、宜宾市人民政府具体负责,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国土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商务厅、环境保护厅配合) (三)成绵乐发展带。重点发展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科技服务、商贸物流和特色农业,优化城市功能,改善环境质量,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和城市集聚带。(成都、德阳、绵阳、乐山、眉山、雅安市人民政府具体负责,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国土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农业厅、科技厅、商务厅、环境保护厅、省畜牧食品局配合) (四)成内渝发展带。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精细化工、新型建材、轻纺食品、装备制造、商贸物流等支柱产业,积极引导产业与人口集聚,建成连接双核的重要经济带。(成都、自贡、内江、资阳市人民政府具体负责,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国土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商务厅、环境保护厅配合) (五)成南(遂)渝发展带。重点发展机械制造、轻纺食品、油气和精细化工,大力发展商贸物流,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培育连接“双核”的新兴经济带。(成都、遂宁、南充市人民政府具体负责,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国土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农业厅、商务厅、环境保护厅、省畜牧食品局配合) (六)渝广达发展带。重点发展天然气及盐化工、机械制造、冶金建材、轻纺食品,大力发展商贸物流和特色农业,加强跨区域分工协作,建成东北部重要的经济增长带。(达州、广安市人民政府具体负责,省发展改革委、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国土资源厅、住房城乡建设厅、交通运输厅、农业厅、商务厅、环境保护厅、省畜牧食品局配合)

浅析成渝经济区的地理优势和发展前景

《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 浅析成渝经济区的地理优势和 发展前景 姓名: XXXXXX 院系: XXXXXXXX 专业: XXXXXXXXXX 学号: 201XXXXX 班级: 2XXX级2 班 完成时间: 2012.XXX.XX

浅析成渝经济区的地理优势和发展前景2011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并明确了成渝经济区发展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到2015年,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到2020年,成为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成渝经济区位于中国腹地,西南东部。面积相当于江浙沪的总和,比整个广东还大。人口也与这两个地区大致相当。而资源和区位等则超过了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成渝经济区是未来最有希望发展成中国最大经济体的地区。而一旦发展成中国最大经济体后,则将至少保持几百年。从西部来看,云桂地区已近边陲,无法起到带动和辐射整个西部地区发展的作用,而西北又缺水,生态脆弱,难以大规模进行开发和建设。唯有成渝经济区处于西部核心位置上,是最有条件首先发展为西部经济中心的地区。就现实来说,西部与东部经济上的差距已不单是个经济问题了。所以发展成渝经济区,不仅是带动和辐射整个西部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还有带动和辐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作用。这对于稳定大局,使社会和谐,都有积极作用和现实意义。 自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形势有很大变化。中国进出口规模大,受影响也就较大。所以在这种形势下,国家开始了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转型,由出口为主的拉动经济增长转为出口与内需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的方式。成渝经济区处于国家腹地,这又成为了国家调整产业结构和经济转型的战略平台,肩负起了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内向型经济的重任。从长远的世界范围来看,由于中国和东南亚签署了自由贸易

天府新区建设情况及产业布局

天府新区建设情况及产业布局 黄琴峰傅得晟胡冰阳张高钢 1 天府新区定位 2 总体规划 2.1 规划范围 2.2 规划理念 2.3 总体定位 2.4 空间布局 2.5 产业布局 2.6 生态绿廊 2.7 交通规划 2.8 公共服务体系 2.9 保障措施 2.10 建设步骤 3 最新动态 3.1 基础建设 3.2 最新进展

1天府新区定位 天府新区,是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是落实国务院批复的《成渝经济区区域》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天府新区总体定位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现代新城区。 2总体规划 2.1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以成都高新技术开发区(南区)、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双流经济开发区、彭山经济开发区、仁寿视高经济开发区以及龙泉湖、三岔湖和龙泉山为主体,主要包括成都市高新区南区、龙泉驿区、双流县、新津县,资阳市的简阳市,眉山市的彭山县、仁寿县,共涉及3市7县(市、区)37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总面积1578平方公里。其中,在成都范围内的面积有1293平方公里,约占整个天府新区规划面积的81%。在整个天府新区的规划

中,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大约是650平方公里,包括现有的存量和未来的增量,约占总面积的40%,剩余的60%将是各类生态用地,也就是保留60%的生态本底。而城镇建设用地中,产业用地和各类生产生活配套设施用地将各占一半左右。 2.2规划理念 山水环境,组合布局 以能源约束为前提,严格保护和控制生态环境,有机融合城镇和自 然山水,组合布局城市。 产城融合,三位一体 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位一体”、“两化互动”要求落实到规划中, 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有机融合,协调互动发展。 城乡统筹,生态田园 用城乡统筹的手段构建城市建设与乡村田园有机融合,国际化特征 和天府传统文化特征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 集约发展,智能低碳发展循环经济,集约节约利用能源,体现节能减排的要求,充分体现公交主导的绿色交通和TOD的发展理念,强化慢行交通和公共交通在空间布局中的组织作用。 2.3总体定位 天府新区总体定位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现代新城区。核心功能概括为“一门户两基地两中心”。 2.3.1核心功能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2011年6月4日) 四川省:成都、德阳、绵阳、眉山、资阳、遂宁、乐山、雅安、自贡、泸州、内江、南充、宜宾、达州、广安15个市。

重庆市:万州、涪陵、渝中、大渡口、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北碚、万盛、渝北、巴南、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双桥、綦江、潼南、铜梁、大足、荣昌、璧山、梁平、丰都、垫江、忠县、开县、云阳、石柱31个区县。规划范围区域面积 人均GDP达39000元 城镇化率提高到52%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公布,5年内人均地区GDP将达39000元 ○高速路收费将实现一卡通,取消异地上学借读费,实现医保联网结算 ○经济区内将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探索建立经济区内干部交流制度 前日,国家发改委官方网站公布了《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根据该规划发展目标,到2015年,成渝经济区经济实力将显著增强,建成西部重要的经济中心。而到了2020年,成渝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将进一步提高,并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重庆晨报记者从《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中发现,在未来的发展中,成渝经济区区域协作发展备受重视。不仅是在产业、能源布局、交通发展等方面实行一体化的规划和布局,而且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民生也引入了一体化发展机制。 《规划》提出,成渝两地破除地方保护和地区封锁,突破行政区限制和体制障碍,完善统一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

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到2015年,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达到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9000元,城镇化率达到5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由目前的3.3∶1缩小到2.8∶1。到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成为我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规划》主要内容: 住房:5年内建保障房200万套 大力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推进各类棚户区改造。积极开展重庆个人住房房产税改革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到2015年,建设保障性住房200万套,其中公共租赁住房110万套。 医疗:65岁以上老人免费检查 加大公共卫生投入,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定期为65岁以上老人免费开展健康检查,逐步提高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整合现有医疗资源,调整结构布局,在重庆、成都新城区增设医院布点,在长寿、合川、永川、眉山、雅安、内江、达州按三级综合医院标准建设地市级医院。 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规划》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优化学校布局和专业设置,建设永川西部职教城和重庆、万州、涪陵、江津、成都、德阳、泸州、南充、达州职业教育基地或公共实训基地。积极发展民族职业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获批 2015年建成西部重要经济中心2011年05月05日 16:57:19 来源:新华网【字号大小】【收藏】【打印】【关闭】 资料图片:以成都和重庆为核心的区域辐射示意图。(制图阿沛)………………………………………………………………………………………… 新华网北京5月5日电(记者江国成)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5日介绍,国务院最近正式批复的《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明确了成渝经济区发展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到2015年,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到2020年,成为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发展改革委表示,依据《规划》,成渝经济区的战略定位是: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深化内陆开放的试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区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

成渝经济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处四川盆地,面积20.6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重要的人口、城镇、产业集聚区。 发展改革委表示,《规划》的出台是在中国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和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时刻,国家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战略部署,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 发展改革委有关方面负责人表示,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的发展建设,成渝经济区已成为西部地区综合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具有在新起点上加快发展的良好条件。在新形势下加快成渝经济区发展,对于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成渝经济区包括重庆市的万州、涪陵、渝中等31个区县;四川省的成都、德阳、绵阳、眉山、资阳、遂宁、乐山、雅安、自贡、泸州、内江、南充、宜宾、达州、广安15个市,区域面积20.6万平方公里。

2018年成渝城市群分析报告

2018年成渝城市群分 析报告 2018年8月

目录 一、成渝城市群当前的发展形势如何 (5) (一)成渝城市群格局 (5) (二)成渝城市群相比于其他城市群的特色 (6) (三)成渝城市群的发展优势 (7) 1、区位优势明显,享受政策扶持 (7) 2、经济发展迅速,产业结构合理 (9) 3、劳动人口充足,人才资源丰富 (9) (四)成渝城市群面临的问题 (11) 1、城市群内部发展失衡 (11) 2、成都重庆竞争大于合作 (11) 3、城镇化水平有待提高 (13) 二、成渝城市群未来的发展方向 (14) (一)加强内部协同发展 (14) 1、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深化“一轴两带、双核三区”布局 (14) 2、核心城市产业分工协作:发挥成都、重庆的比较优势 (15) (二)积极开展外部合作:寻找外向型经济的机会 (18) 1、依托长江经济带,加强沿江区域合作 (18) 2、打通多向通道,融入“一带一路”战略 (19) 3、立足川渝自贸区,扩大对外开放 (20) 三、成渝城市群的房地产投资机会 (21) (一)城镇化吸引人口,房地产需求上升 (21) (二)购买力不断提高,房价上涨空间大 (22) (三)城市群内部分化,政策差异明显 (23) 1、成都:“515新政”加码,调控再度升级 (23)

2、重庆:外地炒房客盛行,政府出手打压 (25) 3、三四线城市:棚户区改造安置力度不减,政策环境宽松 (26) (四)区域龙头企业:深耕成渝,全国布局 (27) 1、金科股份:立足重庆,布局全国 (27) 2、蓝光发展:深耕成渝,稳步扩张 (29)

成渝城市群目前的发展状况。成渝城市群由重庆市的渝中、万州等27个区(县)及部分地区和四川省的成都、自贡等15个市组成,总面积约18.5万平方公里,承接东西、连通南北,区位优势明显、享受政策扶持,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在西部地区较为突出,劳动力人口和人才重组,但仍然存在着城市群内部发展失衡,核心城市竞争大于合作以及城镇化水平偏低的问题,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城市群相比仍相对落后,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成渝城市群未来的发展方向。成渝城市群未来需要加强内外共同协作。对内,根据“一轴两带、双核三区”的布局,依托成渝发展主轴培养一批城市带和城镇密集区,实现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成都和重庆两大核心城市实现产业分工协作,发展产业集群。对外,充分融入长江经济带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打通与周边地市的通道,积极和其他城市群对接,立足两大自贸区和国家级新区优势扩大对外开放,实现引领西部开发的国家级城市群这一战略定位。 成渝城市群房地产投资机会。首先,成渝城市群目前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并出台了相关政策吸引人才,人口以净流入为主,为房地产市场创造了需求。其次,成渝城市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而房价收入比在全国相对较低,房价仍有上涨空间。最后,成都和重庆两大核心城市分别出台了相关楼市调控政策,引领房地产市场理性健康发展,而周边三四线城市则加速推进棚户区改造,刺激房地产市场发展。老牌龙头企业在深耕本地区的同时也不断对外扩张,实现多元化发展。

成渝经济区区域协调发展之路

成渝经济区区域协调发展之路 ΞΞΞ □徐承红 刘 攀 [西南财经大学   成都 610074][摘 要] 成渝经济区在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成渝经济区的良好 发展,对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推进和长江上游经济的发展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如何推进成渝经济 区快速协调发展,是我们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成渝经济区发展现状、特点出发,分析了成渝经济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促进成渝经济区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成渝经济区; 协调发展; 西部大开发[中图分类号] F06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105(2007)05-0014-04 一、成渝经济区发展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成渝经济区是以成渝铁路、成渝高速公路为纽带,由成都市、重庆直辖市、内江市和自贡市29个市辖区、10个县级市、38个县(按1997年行政区划)组成的经济地域,国土面积11.25万平方公里,1997年总人口5247.62万人,国内生产总值2732.71亿元,分别占四川盆地国土面积、总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的5912%、68105%和8617%,是四川盆地中部最发达的地区,这一经济区域在长江上游乃至西南部具有重要 的地位[1] 。 成渝经济区在西部地区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川渝地区是西部地区最大的消费市场,也是西部地区购买力最强的地区,而成渝经济区是川渝地区的中心城市,综合实力最强,也是西部地区人口最多、经济总量最大、最有条件和优势率先开发的区域。作为西部仅有的三个区域性中心城市中的两个———成都、重庆都位于这个经济区中。成都、重庆的综合经济实力居西部城市之首,都是中国的特大型城市,这两个城市之间的相互作用对成渝经济区有着极大的影响。由重庆经济区和成都经济区所形成的双核模式的城市群经济区,由于他们的各自发展和相互作用,已成为成渝经济区区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重庆经济区,包括重庆城区、下属四个县级市及 三峡库区。该地区在历史上就是中国西南地区商品集散地和工商重镇,有着雄厚的工业基础和较强的综合配套能力,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起着承东启西、左右传递的作用;同时它也是长江上游地区唯一的内河外贸港口城市,具有良好的水陆交通条件,为上游地区的商品出口及开展对外贸易活动提供便捷、完善的服务,是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重要的商品物资集散中心和经济中心。但该地区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国有独资企业占全市企业总数的68%,这一比例高出全国21个百分点。国有企业普遍存在活力不强、效益不高、创新能力差,这也造成私营资本相对弱小,活跃程度不够。此外,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小,经济增长贡献率低,这些都严重制约着重庆经济区经济竞争力的提升。 成都经济区,包括成都、绵阳、乐山、雅安等地市。该经济区的大部分地区位于成都平原,是连接川南和川北、攀西、阿坝各区的中心地带,是全省经济联系的纽带。该区古有“天府之国”的美名,农业基础好、工业商贸发达、交通便捷、科技实力雄厚、城镇繁荣,是四川省最发达的区域。该经济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形成优势明显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科教优势未完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转化为经济优势;过度地追求休闲安逸生活也惰化了人们的创新和创造能力。在市场的转型和升级上,成都也还需 ΞΞ Ξ[作者简介]  徐承红(1966—)女,西南财经大学副教授,区域经济学博士;刘攀(1982—)男,四川成都人,西南财经大学区域经济学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  2007-04-23J ournal of UESTC (Social Science s Edition )Oct.2007,Vol.9,No.5

最新对成渝经济区现状分析及一体化的建议

对成渝经济区现状分析及一体化的建议

对成渝经济区现状分析及一体化的建议

摘要:通过对成渝经济区的构想和四川、重庆两地经济现状的比较,阐述了成渝经济区区域的经济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情况的原因,并提出一些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成渝经济区;行政壁垒;产业集群;城市群;一体化 1 对成渝经济区的现状分析 1.1 经济区内经济现状及产业的分布、类型、梯度对经济合作的障碍 2007年四川省常住人口8127万人,全省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2893.2万人,乡村人口5233.8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35.6%,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98元,增长18.7%,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547元,增收544元,增长18.1%。全省生产总值10505.3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92.1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4595.5亿元,增长19.1%;第三产业增加值3817.7亿元,增长13.0%。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6%、59.5%和34.9%。但整个四川农业基础仍旧非常脆弱,农业劳动生产率低、效益差。作为人口大省,农业结构调整艰难,农业产业化水平处于初始状态,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困难;四川工业属于资源开发、速度效益型,重工业多于轻工业、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多于非公有制工业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多于资金技术密集型企业、企业产销率较低,创新能力不强;四川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仍很低,服务业中低层次和传统行业多、高层次和现代产业少、从业人员素质低。 2007年重庆全市常住人口281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361.35万人,城镇化率48.3%。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509元,比上年增加635元,增长22.1%。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11.82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其中,农业生产恢复性增长,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31.65亿元,增长9.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832.22亿元,增长20.3%;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747.95亿元,增长12.8%。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为12.9:44.6:42.5。整个重庆产业结构有三个方面的矛盾: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趋势与第二、第三产业大量冗员之间的矛盾;高投入与低产出之间的矛盾;资本闲置和资本短缺的矛盾。 1.2 经济区内城市群的构成,城市间的巨大差异 如果用城市首位度指标来衡量,四川的首位度是畸形的。川西平原城市圈几个城市中仅成都市一城独大,缺乏第二三层次城市,多属于规模小、农业比重大、经济实力弱的畸形断层结构。如果从川西平原城市圈的总量上看,

2020年继续教育专技学习《成渝城市群规划与都市圈建设

2020年继续教育专技学习 《成渝城市群规划与都市圈建设》试题解析您的得分 77/100 答对题数 23/30 答题解析 ?单选题 ?多选题 ?判断题 1 关于都市圈形成的条件,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3 分] A 有一个规模较大并具有强大辐射力的核心城市 B 具有较大的经济腹地 C 行政区的简单迭加 D 具有较高的城镇化水平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C 回答正确

2 在重庆县区的功能定位中,定位为重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宜居宜业的山水园林之城的是()。 [ 单选题:3 分] A 江津 B 涪陵 C 南川 D 长寿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B 回答正确 3 城市群规划要以()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 单选题:3 分] A 大城市 B 中小城市 C 小城镇

D 重点乡村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A 回答错误 4 下列属于成德绵乐城市发展带上的区域中心城市的是()。 [ 单选题:3 分] A 宜宾 B 南充 C 绵阳 D 泸州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C 回答正确 5 在重庆县区的功能定位中,定位为重庆西部门户、川渝合作共赢先行区的是()。 [ 单选题:3 分] A 合川

B 江津 C 荣昌 D 南川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C 回答正确 6 我国进行城市群规划的意义在于:科学规划城市群内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缓解特大城市压力,强化中小城市产业功能,增强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推进大中小城市一体化建设和()发展。 [ 单选题:3 分] A 网络化 B 同步化 C 科技化 D 飞跃式 试题解析 您的答案:A 回答正确 7

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全文

二O 一一年五月 1 目录 前言......................................................... .. (1) 第一章发展背景......................................................... (2) 第一节发展基础......................................................... (2) 第二节重大机遇......................................................... (3) 第三节面临挑战......................................................... (4) 第二章总体要求......................................................... (4) 第一节指导思

想......................................................... (4) 第二节战略定位......................................................... (5) 第三节发展目标......................................................... (6) 第三章总体布局......................................................... (7) 第一节优化空间结构 (7) 第二节推动重点地区发展 (10) 第四章统筹城乡发展......................................................... .. 11 第一节提升城市功能 (11) 第二节推进农村发展 (15)

成渝城市群规划公布

成渝城市群规划公布:总面积18.5万平方公里涉及四川15个市2016-05-05 07:32 成渝城市群空间格局示意图 根据《规划》,未来成渝城市群将通过穿梭在区域内的城际交通,在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核心城市与核心城市之间,构建一小时出行圈。成渝城市群之间将崛起一批百万级以上的区域中心城市。 范围横跨川渝18.5万平方公里 涉及四川15个市 《规划》显示,成渝城市群的具体范围包括重庆市的渝中、万州、黔

江、涪陵、大渡口、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北碚、綦江、大足、渝北、巴南、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潼南、铜梁、荣昌、璧山、梁平、丰都、垫江、忠县等27个区(县)以及开县、云阳的部分地区,四川省的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绵阳(除北川县、平武县)、遂宁、内江、乐山、南充、眉山、宜宾、广安、达州(除万源市)、雅安(除天全县、宝兴县)、资阳等15个市,总面积18.5万平方公里,2014年常住人口9094万人,地区生产总值3.76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1.92%、6.65%和5.49%。规划期为2016-2020年,远期展望到2030年。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上述区域也是川渝两地经济活力最强,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 “一轴两带、双核三区”打造7大区域中心城市 《规划》提出,构建“一轴两带、双核三区”空间发展格局,重点建设成渝发展主轴、沿长江和成德绵乐城市带,促进川南、南遂广、达万城镇密集区加快发展,进一步提高空间利用效率。 在区域中心城市发展上,把万州打造为渝东北区域中心、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把黔江打造为渝东南区域中心、武陵山区重要经济中心;把绵阳、乐山打造为成都平原区域中心城市、宝成—成昆发展轴带向北和向南辐射的空间节点;把南充打造为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带动川东北城乡均衡发展;把泸州、宜宾打造为川南的区域中心城市,带动川南丘陵地区和长江经济带沿线城镇发展。 产业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