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嘉应学院地科院

《遥感导论》课程

实验报告

班级:1603

学号:161080142

姓名:郑秋彦

指导教师:朱长柏

成绩:

******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影像判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影像判读中判读标志的建立方法

3. 解译判读各土地覆盖类型在图像上的影像特征

4. 了解和认识影像对地物的表现

5. 掌握GIS软件的数字化功能、基本统计功能、空间分析功能。

二、实验数据和软件

1、实验数据:栅格数据(aaa1.tif、嘉应学院.jpg)、地图文档(无标题.mxd)

2、软件:ArcGis10.2

三、实验过程及结果

1、打开并显示图像

1)打开arcgis的arcmap点击文件,新建地图文档文档

(2)点击工具栏的【窗口】,选择【目录】,在目录连接到数据所在文件加,添加

3)再将aaa1.tif图拉进空白窗口,(如果内容列表出现红色感叹号,点击感叹号,选择放置aaa1.tif栅格数据路径,点击添加)

得到下图:

2、创建面要素

1)在目录连接到的文件夹上右键新建【个人地理数据库】,在这个数据库右键新建【要素数据集】

2)在【下一步】,点击【添加坐标系】导入

4)添加aaa.tif,后面两步默认选择,点击【完成】

5)在创建好的【要素数据集】上右键新建【要素类】,然后填写名称,要素类型选择【面要素】

6)下一步,在【新建要素类】对话框添加TYPE,NAME字段名,数据类型都选择文本,在【字段属性】的长度都填上10,点击完成

7)在内容列表的面要素上右键【编辑要素】,点击【开始编辑】,在编辑工具栏,点击【编辑器】的编辑窗口,选择【创建要素】,然后出现【创建要素】对话框,点击你的面要素,在【构造工具】下选择【矩形】,在编辑窗口鼠标光标变成一个十字右下角带矩形的光标

个角,完成后如图,遮盖了原来的图像

充颜色】改为无颜色,轮廓颜色改为深色,点击【确定】

3、裁剪图像

1)在编辑器点击选择图标,点击要裁剪的图像,点击裁剪图标

然后右键,完成草图

3)点击裁剪好的区域,右键点击属性,在【属性】对话框中,在【TYPE】填写该地物类型的等级大写的字母

4)在内容列表面要素右键点击【打开属性表】,在【NAME】下填写所填字母的等级类型

5)批处理方法

根据网上的方法,出现错误

3、设置标注

1)在面要素右键【属性】点击【标注】,在【标注此图层中的要素】打钩,在标注字段选择【NAME】,下面的自己调整子的大小、粗细和颜色

2)完成

3)单击【文件】选择【地图文档属性】,在对话框中下面勾选【存储数据源的相对路径名】,这样就不会让他人打开你的地图文档时内容列表出现红色感叹号了

4、整合

将各个组员的面图层导入,新建一个面要素图层(目标),打开组员图层,打开编辑器【开始编辑】,点选里面的面右键复制,打开目标图层,开始编辑,黏贴。做好后,开始整理,打开属性表,使name统一,整理线的交叉。

5、最后

1)将整合好的数据打开,右键【属性】,选择【标注】,修改标注字段,字号大小等,勾选标注次涂层要素

2)选择【符号系统】,【类别】>【唯一值】>【之字段】,选name,选择色带,点击下方【添加所有值】,点击各个颜色进行修改调整,点击【确定】

3)点击视图的【布局视图】,点击【添加数据】右侧下拉,点击【更改布局】

4)点击【插入】>【比例文本】>【指北针】拖到标题右下角>【图例】2列,右键转为图形,右键分组,将需要的留下,并进行微调对齐>【标题】>【文本】做制图人、制图日期

成图:

5)点击【文件】,【导出地图】,选择.JPG格式

6)在图层右键【打开属性表】,选择type列,右键【汇总】,点击【name】勾选

第一个,shape_area【总和】,选择输出途径

成果:

四、讨论及收获

在此次实验中,学会了对arcgis的基本使用,认识工具的使用方法,学会了基本的裁剪,对图像的判读有了基本的认识。可是在批处理这步出现了问题,根据网上的字段计算,在软件中出线了错误,因此只能一个一个来打字了。

遥感导论-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五章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答案

第五章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 ·名词解释 色调:全色遥感图像中从白到黑的密度比 纹理特征:也叫内部结构,指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内部色调有规则变化造成的影像结构。 光机扫描成像:依靠探测元件和扫描镜对目标地物以瞬间视场为单位进行的逐点、逐行取样,以得到目标地物电磁辐射特性信息,形成一定谱段的图像。 目视解译标志:直接标志和间接标志.直接标志是地物本身的有关属性在图像上的直接反映。间接标志是指与地物的属性有内在联系,通过相关分析能够推断其性质的影像特征。 目视解译过程:是解译者通过直接观察或借助一些简单工具(如放大镜等)识别所需地物信息的过程。遥感制图:通过对遥感图像目视判读或利用图像处理系统对各种遥感信息进行增强与几何纠正并加以识别、分类和制图的过程。 ·问答题 阐述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方法和具体工作步骤 答: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步骤: 1.目视解译准备工作阶段 ①明确解译任务与要求;②收集与分析有关资料;③选择合适波段与恰当时相的遥感影像。 2.初步解译与判读区的野外考察 ①初步解译的主要任务是掌握解译区域特点,确立典型解译样区,建立目视解译标志,探索解译方法,为全面解译奠定基础。 ②野外考察:填写各种地物的判度标志登记表,以作为建立地区性的判度标志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影像判度的专题分类系统,建立遥感影像解译标志。 3.室内详细判读 ①统筹规划、分区判读②由表及里、循序渐进③去伪存真、静心解译。 4.野外验证与补判 ①野外验证包括:检验专题解译中图斑的内容是否正确;检验解译标志. ②疑难问题的补判:对室内判读中遗留的疑难问题的再次解译。 5.目视解译成果的转绘与制图 一种是手工转绘成图;一种是在精确几何基础的地理地图上采用转绘仪进行转绘成图 简述可见光、热红外和微波遥感成像机理 答:可见光成像是对目标的反射率的分布进行记录。热红外成像原理:红外热成像使人眼不能直接看到目标的表面温度分布,变成人眼可以看到的代表目标表面温度分布的热图像。微波成像原理发射机产生足够的电磁能量,经过收发转换开关传送给天线。天线将这些电磁能量辐射至大气中,集中在某一个很窄的方向上形成波束,电磁波遇到波束内的目标后,将沿着各个方向产生反射,其中的一部分电磁能量反射回接收机的方向,被天线获取。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方法主要有哪些?列出其中5种方法并结合实例说明它们如何在遥感图像解译中的应用。 答:方法:直接解译法/对比法/综合解译法/逻辑推理法/地学分析法

遥感综合解译实习报告

遥感综合解译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本次实习主要任务是对云南省个旧地区TM5-3-2波段合成的伪彩色遥感图像的地质综合解译。目的是通过本次综合实习达到训练遥感地质解译思维和技巧、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并检验大家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等。课程为同学们提供了云南省个旧地区TM5-3-2波段合成的伪彩色图像,图像清晰、色彩饱和、地貌地物标志明显、地质内容丰富。二.实习方法与步骤遥感影象目视解译方法常用方法有直接判读法、对比分析法、信息综合法综合推理法和地理相关分析法。本人在对云南省个旧地区TM5-3-2波段合成的伪彩色遥感图像的地质综合解译过程中主要应用了直接判读法,即根据遥感影象目视判读直接标志(色调、色彩、大小、形状、阴影、纹理、图案等),直接确定目标地物属性和范围的一种方法。实习整个过程的方法步骤如下1.明确解译任务与要求,收集与分析有关材料;2.遥感影像整体判读;3.地貌特征分析,提取水系(河流、湖泊)等地物标志;4.识别不同种类岩石的影像(色调、色斑、纹理等)特征,建立判别标志,区分主要岩石类型;5.识别并建立各类地质构造的地貌、影像特征及解译标志,进行线环构造初步解译。6.应用Coreldraw9软件绘制目视解译成果,并对解译图进行整饰加工7.编写简明扼要的实习报告。三.解译标志1.水系(河流、湖泊)地物识别标志水系主要分布于负地形即沟谷和地势低洼地区,根据水系遥感影像的色彩和形状来识别,水系遥感影象色彩为蓝色,线状分布的为河流,影象上为面状分布(椭圆、不规则多边形等)为湖泊。2.岩石类型的识别标志(1)沉积岩的识别在遥感影象西北和东部区域,色彩呈条带状展布(沉积岩最大的特点是具成层性),色调居中,为黄褐色,根据资料知个旧地区发育有个旧组灰岩,故可将黄褐色区域解译为个旧组灰岩。遥感影象图的北东角为负地形,色彩斑杂,色调低,据此可知岩石类型反射率较低,岩石疏松所以判别为第四纪的松散沉积物。(2)岩浆岩的识别标志色调最深,为红褐色,与周围岩石的色调截然不同,近圆形分布,为环形构造,中部地区解译为岩浆岩。(3)哀牢山变质岩的识别标志在影象图的西南角,色调深与岩浆岩的色调相似,但是该区的岩块被分割成棱角明显的块状,地面比较破碎。沿着这些区域的裂隙发育的水系,交汇、弯处不太自然,成之字形。3、断裂构造的解译标志断层在遥感影象上表现为线性影象。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线性的色调异常,即线性的色调与两侧的岩层色调明显的不同;二是两种不同色调的分界面呈线状延伸。地貌标志一连串负地形呈线状排列;水系标志河谷异常平直。据上述标志可解译断层构造如图1分布。四.解译结果说明该地区综合解译结果见图1,解译内容主要有①自然地理要素(如水系、山峰等);②岩石大类(沉积岩包括碳酸盐岩、碎屑岩和第四纪松散堆积物,岩浆岩如花岗岩,变质岩如哀牢山群);③线性构造和环形构造。自然地理河流主要发育于本区的东北部,湖泊分布于东南地区。岩石大类在本区的西南角分布有哀牢山群变质岩,北部和东南部为中三叠统个旧组灰岩,它们的分布如图所示。在本区的北东和北西分布有第四纪松

遥感图像解译实习报告

遥感图像解译实习报告 遥感图像解译课程 综合实习 实习报告 学院: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10011 学号:20213025900 姓名:李祥指导老师:刘继琳 一、实习目的与意义 1. 掌握遥感影像的目视判读方法和流程,能够对快鸟影像、SPOT影像和航拍 影像进行目视解译; 2. 学会使用图纸制作遥感影像底图并清绘遥感影像; 3. 掌握实地调绘、核实和补测的基本方法; 4. 学会使用ERDAS软件进行数字化成图,并制作专题图。 二、实习资料与设备 在进行内业清绘和外业调绘阶段,实习资料有2002年的快鸟影像一张、2002年的SPOT影像一张、20xx年的航空影像一张、转印纸三张。 在进行室内计算机成图阶段,实习资料有20xx年的航空影像一张、2002年的快鸟影像一张以及ERDAS软件。 三、实习原理

一) 遥感图像解译标志 1) 色调(tone):全色遥感图像中从白到黑的密度比例叫色调(也叫灰度)。如 海滩的砂砾色调标志是识别目标地物的基本依据,依据色调标志,可以区分出目标地物。 2) 颜色(colour):是彩色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识别的基本标志。日常生活中目 标地物的颜色: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的颜色:地物在不同波段中反射或发射电磁辐射能量差异的综合反映。彩色遥感图像上的颜色:真\\假彩色 3) 阴影(shadow):遥感图像上光束被地物遮挡而产生的地物的影子 根据阴影形状、大小可判读物体的性质或高度。不同遥感影像中阴影的解译是不同的 4) 形状(shape):目标地物在遥感图像上呈现的外部轮廓。 遥感图像上目标地物形状:顶视平面图解译时须考虑遥感图像的成像方式。 5) 纹理(texture):内部结构,指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内部色调有规则变化造成 的影像结构。如航空像片上农田呈现的条带状纹理。纹理可以作为区别地物属性的重要依据。二)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嘉应学院地科院 《遥感导论》课程 实验报告 班级:1603 学号:161080142 姓名:郑秋彦 指导教师:朱长柏 成绩:

******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影像判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影像判读中判读标志的建立方法 3. 解译判读各土地覆盖类型在图像上的影像特征 4. 了解和认识影像对地物的表现 5. 掌握GIS软件的数字化功能、基本统计功能、空间分析功能。 二、实验数据和软件 1、实验数据:栅格数据(aaa1.tif、嘉应学院.jpg)、地图文档(无标题.mxd) 2、软件:ArcGis10.2 三、实验过程及结果 1、打开并显示图像 1)打开arcgis的arcmap点击文件,新建地图文档文档 (2)点击工具栏的【窗口】,选择【目录】,在目录连接到数据所在文件加,添加

3)再将aaa1.tif图拉进空白窗口,(如果内容列表出现红色感叹号,点击感叹号,选择放置aaa1.tif栅格数据路径,点击添加) 得到下图:

2、创建面要素 1)在目录连接到的文件夹上右键新建【个人地理数据库】,在这个数据库右键新建【要素数据集】 2)在【下一步】,点击【添加坐标系】导入

4)添加aaa.tif,后面两步默认选择,点击【完成】 5)在创建好的【要素数据集】上右键新建【要素类】,然后填写名称,要素类型选择【面要素】 6)下一步,在【新建要素类】对话框添加TYPE,NAME字段名,数据类型都选择文本,在【字段属性】的长度都填上10,点击完成

7)在内容列表的面要素上右键【编辑要素】,点击【开始编辑】,在编辑工具栏,点击【编辑器】的编辑窗口,选择【创建要素】,然后出现【创建要素】对话框,点击你的面要素,在【构造工具】下选择【矩形】,在编辑窗口鼠标光标变成一个十字右下角带矩形的光标

遥感综合解译实习报告

精选范文:遥感综合解译实习报告(共2篇)一.实习目的及任务本次实习主要任务是对云南省个旧地区tm5-3-2波段合成的伪彩色遥感图像的地质综合解译。目的是通过本次综合实习达到训练遥感地质解译思维和技巧、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并检验大家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等。课程为同学们提供了云南省个旧地区tm5-3-2波段合成的伪彩色图像,图像清晰、色彩饱和、地貌地物标志明显、地质内容丰富。二.实习方法与步骤遥感影象目视解译方法常用方法有直接判读法、对比分析法、信息综合法综合推理法和地理相关分析法。本人在对云南省个旧地区tm5-3-2波段合成的伪彩色遥感图像的地质综合解译过程中主要应用了直接判读法,即根据遥感影象目视判读直接标志(色调、色彩、大小、形状、阴影、纹理、图案等),直接确定目标地物属性和范围的一种方法。实习整个过程的方法步骤如下:1.明确解译任务与要求,收集与分析有关材料;2. 遥感影像整体判读;3. 地貌特征分析,提取水系(河流、湖泊)等地物标志;4. 识别不同种类岩石的影像(色调、色斑、纹理等)特征,建立判别标志,区分主要岩石类型;5. 识别并建立各类地质构造的地貌、影像特征及解译标志,进行线环构造初步解译。6.应用coreldraw9软件绘制目视解译成果,并对解译图进行整饰加工7. 编写简明扼要的实习报告。三.解译标志1.水系(河流、湖泊)地物识别标志:水系主要分布于负地形即沟谷和地势低洼地区,根据水系遥感影像的色彩和形状来识别,水系遥感影象色彩为蓝色,线状分布的为河流,影象上为面状分布(椭圆、不规则多边形等)为湖泊。2.岩石类型的识别标志:(1)沉积岩的识别:在遥感影象西北和东部区域,色彩呈条带状展布(沉积岩最大的特点是具成层性),色调居中,为黄褐色,根据资料知个旧地区发育有个旧组灰岩,故可将黄褐色区域解译为个旧组灰岩。遥感影象图的北东角为负地形,色彩斑杂,色调低,据此可知岩石类型反射率较低,岩石疏松所以判别为第四纪的松散沉积物。(2)岩浆岩的识别标志:色调最深,为红褐色,与周围岩石的色调截然不同,近圆形分布,为环形构造,中部地区解译为岩浆岩。(3)哀牢山变质岩的识别标志:在影象图的西南角,色调深与岩浆岩的色调相似,但是该区的岩块被分割成棱角明显的块状,地面比较破碎。沿着这些区域的裂隙发育的水系,交汇、弯处不太自然,成之字形。3、断裂构造的解译标志:断层在遥感影象上表现为线性影象。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线性的色调异常,即线性的色调与两侧的岩层色调明显的不同;二是两种不同色调的分界面呈线状延伸。地貌标志:一连串负地形呈线状排列;水系标志:河谷异常平直。据上述标志可解译断层构造如图1分布。四.解译结果说明该地区综合解译结果见图1,解译内容主要有:①自然地理要素(如水系、山峰等);②岩石大类(沉积岩包括碳酸盐岩、碎屑岩和第四纪松散堆积物,岩浆岩如花岗岩,变质岩如哀牢山群);③线性构造和环形构造。自然地理:河流主要发育于本区的东北部,湖泊分布于东南地区。岩石大类:在本区的西南角分布有哀牢山群变质岩,北部和东南部为中三叠统个旧组灰岩,它们的分布如图所示。在本区的北东和北西分布有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岩浆岩构造:本区中部有花岗岩体,岩体围岩为中三叠统个旧组灰岩和第三纪地层断裂构造:本区发育3条大断裂:西部地区花岗岩体左侧南北走向的大断裂;花岗岩体右侧近南北走向的大断裂,可看出岩体发育于两条断层之间并受岩体控制。根据断裂两侧三叠统个旧组灰岩遥感影象中条纹的相对错动,可知北东角第四系与个旧组灰岩之间的大断裂为左行断裂。花岗岩体中部还发育次级断裂,走向大致为南北向。五.结束语遥感这门课的开设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加深了对遥感这门技术的了解;更重要的是通过这几次实习,我初探了遥感解译的奥妙,感受了遥感技术的重要性,也学会了一些基本的遥感解译的方法与技巧。最后,我衷心的感谢陈建国和夏庆霖两位老师对我们的指导和帮助! [遥感综合解译实习报告(共2篇)]篇一:遥感综合解译实习报告 遥感综合解译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本次实习主要任务是对云南省个旧地区tm5-3-2波段合成的伪彩色遥感图像的地质综合解译。

遥感原理实验报告3目视解译与制图

《遥感原理》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与制图 专业:地理信息科学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1、实验目的 (1)学习航空像片判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航空像片判读中判读标志的建立方法;解译判读各土地覆盖类型在彩红外航片上的影响特征; (2)认识和了解热红外影像对地物的表现; (3)认识和掌握TM图像各波段的光谱效应;学习和掌握陆地卫星遥感图像的判读方法。 2、实验材料 ArcGIS10.2、ENVI5.1 3、实验内容与过程 3.1航空像片的判读 说明:与黑白像片相比。真彩色像片基本反映了地物的天然色彩,地物类型之间的细微差异可以通过色彩的变化表现出来,彩色像片上的丰富色彩提供了比可见光黑白像片更多的信息。由于受到大气散射与吸收的影响,在航空摄影高度相同的条件下,彩色摄影信息损失量远大于红外摄影,因此航空遥感中广泛使用彩色红外摄影。由于绿色植物在近红外波段具有很强的反射特性,在彩色红外像片上呈红色,使彩红外航片比普通彩色航片在植被的判读和识别方面具有较大的 优势,同时也使其在识别伪装方面有突出的功用。

判读彩色红外像片,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认真了解彩红外摄影感光材料的特性和成像原理;熟悉各种地物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的反射光谱特性;建立地物的反射光谱特性与像片假彩色的对应关系(如下表);建立彩红外像片与其他判读标志;遵循遥感解译步骤与方法对彩红外像片进行解译。 在解译时应注意:在彩红外像片上,植物的叶子因反射红外线而呈现为红色。但不同植被类型或处于不同生长阶段,受不同环境影响的植物,其光谱特性不同,因而在彩红外相片上,红色的深浅程度不同。如正常生长的针叶林,颜色为红色到品红色,枯萎的植被则呈现暗红色,即将枯死的制备则呈现青色。

中国地质大学遥感图像解译实习报告

遥感图像解译 实习报告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高伟

一.实习目的 1.掌握遥感影像的目视解译方法和流程,能够对zy3影像和etm+影像进行目视解译。 2.学会建立实习区域土地利用类型解译标志。 3.学会arcgis与envi5.1软件的操作,进行数字化成图,制作专题图。 二.实习数据与软件 1.实习数据:经过校正和融合之后的基准影像数据,2013年的zy3影像和etm+影像。 2.实习软件:Envi5.1与arcgis. 三.实习内容 (一)土地利用解译标志 解译标志是只能够反映土地利用信息的遥感图像特征,它包括各类地块大小、形状、阴影、色调、纹理、图形、位置及相互关系等。 1.大小:指在二维空间上对各地类地块尺寸或面积的测量。 2.形状:指某一个地块的形态、结构和轮廓。 3.色调:指图像上各种土地利用状态的色彩或相对亮度。 4.阴影:指阳光被某种土地利用形式遮挡而产生的影子。 5.纹理:指通过色调或颜色变化表现出的各种土地利用状态 的细纹或重复出现的图案。

6.图型:指以一定规律排列而成的某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图型 结构。 7.位置及周围关系:指土地利用类型在空间上的分布,及相 互间的关系,据此可以识别一些土地利用形式。 (二)目视解译流程 (三)内业判读 内业判读主要是解译人员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遥感系统知识、地理区域知识从遥感影像中提取遥感信息、反演地面原型的目视判读方法,然后绘制底图。 1.图像解译 遥感解译的实质是个分类过程,即根据遥感图像的光谱特征、空间特征、时间特征,按照解译者的认识程度,或是自信程度和准确度,逐步进行目标的探测、识别和鉴定的过程。首先确定一个目标或特征的客观存在,在更高一层的认识水

遥感图像解译实习报告

遥感图像解译课程 综合实习 实习报告 学院: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10011 学号:20103025900 姓名:李祥 指导老师:刘继琳

一、实习目的与意义 1.掌握遥感影像的目视判读方法和流程,能够对快鸟影像、SPOT影像和航拍 影像进行目视解译; 2.学会使用图纸制作遥感影像底图并清绘遥感影像; 3.掌握实地调绘、核实和补测的基本方法; 4.学会使用ERDAS软件进行数字化成图,并制作专题图。 二、实习资料与设备 在进行内业清绘和外业调绘阶段,实习资料有2002年的快鸟影像一张、2002年的SPOT影像一张、2007年的航空影像一张、转印纸三张。 在进行室内计算机成图阶段,实习资料有2007年的航空影像一张、2002年的快鸟影像一张以及ERDAS软件。 三、实习原理 一)遥感图像解译标志 1)色调(tone):全色遥感图像中从白到黑的密度比例叫色调(也叫灰度)。如 海滩的砂砾色调标志是识别目标地物的基本依据,依据色调标志,可以区分出目标地物。 2)颜色(colour):是彩色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识别的基本标志。日常生活中目 标地物的颜色: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的颜色:地物在不同波段中反射或发射电磁辐射能量差异的综合反映。彩色遥感图像上的颜色:真\假彩色 3)阴影(shadow):遥感图像上光束被地物遮挡而产生的地物的影子 根据阴影形状、大小可判读物体的性质或高度。不同遥感影像中阴影的 解译是不同的 4)形状(shape):目标地物在遥感图像上呈现的外部轮廓。 遥感图像上目标地物形状:顶视平面图 解译时须考虑遥感图像的成像方式。 5)纹理(texture):内部结构,指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内部色调有规则变化造成 的影像结构。如航空像片上农田呈现的条带状纹理。纹理可以作为区别地物属性的重要依据。 二)目视解译流程

实习八遥感图像目视判读与制图

实习八遥感图像目视判读与制图 一、实习目的 目视判读是卫星图像应用的最基本方法,用计算机进行自动分类时,训练样本的选择以及自动分类决策等,也都需要目视判读作为基础。了解卫星遥感影像的波段特性以及对应的地物波谱特性;建立遥感影像解译标志,从影像中目视解译出耕地、林地、草地、水体、居民地、裸地等土地利用类型,并利用所学的专题地图制作方法将提取的土地利用类型信息制成专题地图。 二、目视判读原理及方法 (一)目视判读原理 在以遥感图像中识别地物和现象的属性及其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演化变化规律时,必须首先了解和掌握地物的光谱特性,以及它们空间和时间特性的变化。不同地物在不同波段反射率存在着差异。因此,在不同波段的遥感图像上即呈现出不同的色调。同类地物的反射光谱是相似的,但随着该地物的内在差异而有所变化。这种变化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的,如物质成分、内部结构、表面光滑程度、颗粒大小、几何形状、风化程度、表面含水量及色泽等差别。这就是判读识别各种地物的基础和依据。 (二)目视判读方法 1、直接判定法 在卫星图像上直接判定一般是依据其色调标志和图型标志进行直接判定,色调(或色彩)标志在卫星图像直接判定中的重要性,对色调分析必须要结合具

体的图形或图像特征,即“色”要附于一定的“形”上,色调才具有实际意义,才可能判定识别地物。 2、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是对卫星图像不同波段、不同时相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以及与地面已知资料或实地进行对比。对比的目的在于建立卫星图像与实地地物和现象的对应关系,总结判读经验,发现图像异常,以便从卫星图像上提取更多信息,使判读成果更为准确可靠。 3、逻辑推理法 基于卫星图像的特点判读时更多的是应用地学规律的相关分析和实际经验,进行逻辑推理法的判读,即借助各种地物和自然现象间内在联系,结合图像上表现出的特征,用专业知识的逻辑推理方法,判定某一地物和现象的存在及其属性。卫星图像的视域宽广,能显示较大区域的地物和现象的空间分布。根据地物和现象在自然界中固有的相互依存关系和规律,运用逻辑推理法,就能从易被人们忽视,或难于发现的潜在的或微小的图像差异中,寻找出识别地物的依据,从而提取更多有用的信息。 三、实习仪器与数据 计算机、ERDAS软件,TM4、3、2波段合成标准假彩色合成图像。 表1 TM 遥感影像的波段划分及其光谱效应

遥感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本次遥感课程实习,内容主要包括外业建标调查和室内解译建库等。通过本次实习,我们主要实现如下目的: 1、学会使用遥感相关软件对遥感影像进行校正、裁剪等处理工作; 2、掌握遥感野外调查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2007》标准,对所调查区域的遥感影像地物进行初步目视解译、划分,从而建立外业目视解译标志表; 4、掌握对遥感影像的室内解译,同时进行小斑区划和数据库建立; 5、根据遥感影像图,针对所调查区域制作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专题图。 二、实习内容 (一)遥感影像处理 1、遥感影像预处理: 首先我们将下载到的原始遥感图像在envis软件中进行预处理,包括辐射校正和几何校正。辐射校正主要进行传感器校正、大气校正、太阳高度及地形校正。几何校正是指纠正由系统或非系统因素引起的图像几何变形。这里主要是对遥感影像坐标系进行选取,我们将实习所用到的遥感图像坐标系确定为UTM_WGS84坐标系。 2、遥感影像裁剪 对预处理过的遥感影像影像进行裁剪,选取出本次实习的区域范围,我们选取了金洲新区大部分地区及望城区部分区域作为本次实习的区域范围。使用envis软件中感兴趣区域选取的功能,裁剪出特定的区域范围。 (二)外业建标调查: 1、建立目视解译标志 建立目视解译标志即针对遥感影像,在成像时间一致、区域相同的同类遥感图像中挑出最具代表性的图像,分析掌握解译区域特点,确立典型解译样区,并附上遥感影像图和相应照片,建立目视解译标志,为全面解译奠定基础。通过对调查区域地类分析,并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2007》标准,确立调查区域

地类一级类为11大类,分别为耕地、林地、园地、商服用地、住宅用地、工矿仓储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从而建立外业建标调查表。(见附表1) 2、野外实地调查 根据遥感图,结合目视解译标志表,对实习区域开展野外实地地物调绘。内容如下: (1)、对遥感影像图进行初步解译,确定用土地利用类型。 (2)、根据遥感影像图,对所调查区域修正相关界限、地名、注记、包括行政界线等。 (3)、确定遥感图中可疑的地类图斑。通过调查,确定分类图斑的真伪、类型、范围、位置,并补充遥感影像图中遗漏的图斑、保证遥感检测结果的可靠性。3、外业实习路线 6月25日,宁乡职业中专学校周围区域进行地物调绘,由金洲大道出发,接着到金洲南路并经同兴村田间道路返回宁乡职业中专学校。 6月26日,宁乡县金洲新区同兴村、六度庵村和神通塘村这三个村进行农村宅基地、农田等地物调绘,同时对金洲南路的工业园区和金洲大道往西部分工业园区进行权属界线调绘。 6月27日,由宁乡职业中专学校出发经美洲路、金水路沿途区域和全民乡进行地物调绘,最后前往关山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进行地物、产业等各方面详细调查。6月28日,望城区白箬镇光明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地物、产业等方面详细调查和金洲新区碧桂园别墅区界线调绘。 6月29日,宁乡职业中专学校附近工业园进行地物补绘和进行遥感影像图小图斑区划。 (三)、室内解译: 根据外业调查结果,对调查区域遥感影像图进行逐一详细解译、判读。主要内容包括如下: (1)、小斑区划:根据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中的一级分类,对遥感影像图中同类别的同一区域土地归并为同一图斑,要求最小上图面积为0.1公顷,并与不同类别土地进行划分,同时对划分出的各个图斑进行编号。 (2)建立数据库:根据遥感影像图中小斑区划的成果,在计算机中进行图斑

GIS遥感图像的目视解译教程

实验二遥感影像的目视解译 一、实验要求 1.了解shape格式的矢量文件 了解shape文件格式,包括文件结构及用途等,学会shape文件的复制、粘贴、命名、及使用方法。 2.创建shape文件 分别创建点、线、面shape文件。 要求:投影系统以沈阳农业大学quickbird影像为基准 3.shape文件的图形编辑 各类shape图形的创建、裁切及合并,设定捕捉。 4.shape文件的属性编辑 属性表字段的添加与删除,属性表记录与图形的对应方式及选择方法,属性表记录数据的编辑。 5.Shape文件向coverage文件的格式转换及拓扑 了解转换方法及应用范畴 6.绘制沈阳农业大学校内重点建筑、面shape文件并拓扑 绘制包括操场、宿舍、教学楼、绿地、实验用地在内的面文件 进行格式转换与拓扑 7.实验结果一:基本地理数据统计及汇总 对6中所绘制地物面状地物标注其左上、右下坐标点并进行面积、周长的统计,线状地物标注起始坐标点并进行长度统计,填入下列表格(小数点后取1位数字): 表3-1 实验三面状地物基本信息汇总表 单位(m m2) 8.实验结果二:将农大解译图截图插入实验结果中 加上label标注。 二、实验步骤 (步骤的文字描述、命令描述、实验过程中的抓图等内容)

1、shape文件包含四个文件,文件后缀分别就是 在粘贴、复制、改名时需要全部编辑,否则就就是不对的2、创建shape文件 分别创建点、线、面shape文件。 要求:投影系统以沈阳农业大学quickbird影像为基准 步骤如下图所示 先在左边的文件列表内选择好存储位置,在进行创建文件 编写创建文件名,与文件的点、线、面格式 注意import里要选择基准图像

目视解译过程

遥感实验报告2 实验名称:目视解译 实验类型:验证型实验 实验目的:了解目视解译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并且根据目视解译结果制作简单的地图 实验准备:西南大学Quickbird遥感图像,实地考察,Arcmap软件 操作步骤及结果: 1、打开Arcmap软件,点击Arccatalog,在文件夹中 找到原始图片,注意不要在此将其打开,将原始 图片直接拖动到layer上,此处要将其改为4,3, 2波段合成的假彩色图像。 2、在Arccatalog中,右键New →Floder(文件夹) 将其重命名→New→shapefile→ point(点)polyline(线)polygon(面、范围)。注 意此处的投影选择直接选择原图投影一样。做完 之后直接拖到layer里。 3、对Point、道路(线)、建筑(面)分别点右键, 在其属性表(Attribute)→options→add→ fieldname→text 4、对Point、道路(线)、建筑(面、范围)修改其 属性,将Point变成小红旗…

5、软件上方的空白处点右键→editor→找到edite 选择开始编辑→先确定要编辑的范围→target: 点,开始编辑点→target:道路→target:建筑。 注意在属性中将每一个点、道路、建筑物的名称 输入。 6、将每一处的名称显示出来:先在属性中将name 打√,然后room to layer 7、View中点击layout view,然后将图片还原成3、 2、1波段的真彩色波段 8、输出图片export…,然后插入标题,图例,比例 尺,指北针。得到图一 9、也可以在7时候直接将底图去掉,在进行第8步, 得到图二。

遥感影像的目视解译与制图

遥感影像的目视解译与制图 第五章:遥感图象的目视解译与制图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制图遥感图像解译(Imagery Interpretation)是从遥感图像上获取目标地物信息的过程。遥感图像解译分为两种:目视解译:指专业人员通过直接观察或借助判读仪器如:放大镜)在遥感图像上获取特定目标地物信息的过程。遥感图像计算机解译:以计算机系统为支撑环境,利用模式识别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根据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的各种影像特征颜色、形状、纹理与空间位置),结合专家知识库中目标地物的解译经验和成像规律等知识进行分析和推理,实现对遥感图像的理解,完成对遥感图像的解译。目视解译的重要性目视解译是信息社会中地学研究和遥感应用的一项基本技能。遥感技术可以实时地、准确地获取资源与环境信息,如重大自然灾害信息等,可以全方位、全天候地监测全球资源与环境的动态变化,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定性、定量与定位的信息服务。通过目视判读遥感图像地理学家可以了解山川分布,研究地理环境等地质学家可以了解地质地貌或深大断裂考古学家可以在荒漠中寻找古遗址和古城堡由于目视判读需要的设备少,简单方便,可以随时从遥感图像中获取许多专题信息,因此是地学工作者研究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功。目视解译的重要性遥感图像处理和计算机解译的结果,需要运用目视解译的方法进行抽样核实或检验。通过目视解译,可以核查遥感图像处理的效果或计算机解译的精度,查看它们是否符合地域分异规律,这是遥感图像计算机解译的一项基础工作。图像增强处理和信息提取均离不开目视分析。如不了解计算机处理过程中的有关图像的地学意义或物理意义,单纯强调计算机解译或遥感图像理解,有可能成为一种高水平的计算机游戏。计算机技术的日益发展,会更加迫切要求运用目视解译的经验和知识指导遥感图

遥感原理实验报告3目视解译与制图

遥感原理实验报告3目视解译与制图

《遥感原理》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遥感图像目视解译 与制图 专业:地理信息科学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1、实验目的 (1)学习航空像片判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航空像片判读中判读标志的建立方法;解译判读各土地覆盖类型在彩红外航片上的影响特征; (2)认识和了解热红外影像对地物的表现; (3)认识和掌握TM图像各波段的光谱效应;学习和掌握陆地卫星遥感图像的判读方法。 2、实验材料 ArcGIS10.2、ENVI5.1 3、实验内容与过程 3.1航空像片的判读 说明:与黑白像片相比。真彩色像片基本反映了地物的天然色彩,地物类型之间的细微差异可以通过色彩的变化表现出来,彩色像片上的丰富色彩提供了比可见光黑白像片更多的信息。由于受到大气散射与吸收的影响,在航空摄影高度相同的条件下,彩色摄影信息损失量远大于红外摄影,因此航空遥感中广泛使用彩色红外摄影。由于绿色植物在近红外波段具有很强的反射特性,在彩色红外像片上呈红色,使彩红外航片比普通彩色航片在植被的判读和识别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同时也使其在识别伪装方面有突出的功用。 判读彩色红外像片,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认真了解彩红外摄影感光材料的特性和成像原理;熟悉各种地物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的反射光谱特性;建立地物的反射光谱特性与像片假彩色的对应关系(如下表);建立彩红外像片与其他判读标志;遵循遥感解译步骤与方法对彩红外像片进行解译。 在解译时应注意:在彩红外像片上,植物的叶子因反射红外线而呈现为红色。但不同植被类型或处于不同生长阶段,受不同环境影响的植物,其光谱特性不同,因而在彩红外相片上,红色的深浅程度不同。如正常生长的针叶林,颜色为红色到品红色,枯萎的植被则呈现暗红色,即将枯死的制备则呈现青色。

遥感图像解译与制图

第五章遥感图像解译与制图 ·名词解释 色调:全色遥感图像中从白到黑的密度比 纹理特征:也叫内部结构,指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内部色调有规则变化造成的影像结构。 光机扫描成像:依靠探测元件和扫描镜对目标地物以瞬间视场为单位进行的逐点、逐行取样,以得到目标地物电磁辐射特性信息,形成一定谱段的图像。 目视解译标志:直接标志和间接标志.直接标志是地物本身的有关属性在图像上的直接反映。间接标志是指与地物的属性有内在联系,通过相关分析能够推断其性质的影像特征。 目视解译过程:是解译者通过直接观察或借助一些简单工具(如放大镜等)识别所需地物信息的过程。遥感制图:通过对遥感图像目视判读或利用图像处理系统对各种遥感信息进行增强与几何纠正并加以识别、分类和制图的过程。 ·问答题 阐述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方法和具体工作步骤 答: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步骤: 1.目视解译准备工作阶段 ①明确解译任务与要求;②收集与分析有关资料;③选择合适波段与恰当时相的遥感影像。 2.初步解译与判读区的野外考察 ①初步解译的主要任务是掌握解译区域特点,确立典型解译样区,建立目视解译标志,探索解译方法,为全面解译奠定基础。 ②野外考察:填写各种地物的判度标志登记表,以作为建立地区性的判度标志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制定出影像判度的专题分类系统,建立遥感影像解译标志。 3.室内详细判读 ①统筹规划、分区判读②由表及里、循序渐进③去伪存真、静心解译。 4.野外验证与补判 ①野外验证包括:检验专题解译中图斑的内容是否正确;检验解译标志. ②疑难问题的补判:对室内判读中遗留的疑难问题的再次解译。 5.目视解译成果的转绘与制图 一种是手工转绘成图;一种是在精确几何基础的地理地图上采用转绘仪进行转绘成图 简述可见光、热红外和微波遥感成像机理 答:可见光成像是对目标的反射率的分布进行记录。热红外成像原理:红外热成像使人眼不能直接看到目标的表面温度分布,变成人眼可以看到的代表目标表面温度分布的热图像。微波成像原理发射机产生足够的电磁能量,经过收发转换开关传送给天线。天线将这些电磁能量辐射至大气中,集中在某一个很窄的方向上形成波束,电磁波遇到波束内的目标后,将沿着各个方向产生反射,其中的一部分电磁能量反射回接收机的方向,被天线获取。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方法主要有哪些?列出其中5种方法并结合实例说明它们如何在遥感图像解译中的应用。 答:方法:直接解译法/对比法/综合解译法/逻辑推理法/地学分析法

遥感影像的目视解译

遥感影像的目视解译 一、实验目的 从不同地物的影像特征理解色调、形态、水系、影纹图案、植被等特征,了解遥感图像目视解译原则和方法,熟悉遥感图像的解译标志,掌握利用RS软件进行遥感制图的方法和步骤。 二、实验内容 1、遥感图像解译标志。 2、遥感图像解译分析。 三、实验条件 电脑、ENVI4.5软件。嘉应学院遥感影像。 四、实验要求 1、对嘉应学院遥感影像截取岛内区域进行遥感解译分析,根据色调、形态、纹理、水系等认识图像上不同地物,并在ENVI中分别提取水体、居民区、植被信息,并保存为shp格式文件 2、简述遥感图像的解译标志有哪些?植被、居民地(点)、河流水系的解译标志分别是什么? 五、实验步骤 1、启动ENVI软件,从文件菜单打开影像。 2、观察影像上不同地物的图像特征,根据色调、形态、影纹图案、水系等特征,对图像进行遥感解译分析,建立不同地物的解译标志。 3、利用ENVI软件的矢量层编辑功能进行遥感制图,具体步骤: (1)从主图像窗口的文件菜单中创建矢量文件。 从File > Create New Vector File ,打开 New Voctor Lsyer Paramters 对话框,输入矢量层文件名,保存路径。

(2)在打开的矢量参数对话框中,从“Mode ”选择“Add New Vector”,设置“Current Layer”颜色,在主图像窗口中点击右键,打开快捷菜单,从矢量类型中选择点、线或面。

(3)在主图像窗口中用鼠标勾绘感兴趣区地物的边界,在结束点击鼠标右键。击右键选“Accept New polygon(polyline或point),如图5。重复以上步骤,绘制需要制图的地物。 (4)保存制图矢量文件。 在“Voctor Paramters”窗口文件菜单中选 Exprot Active Layer to ROIs 或 Exprot Active Layer to Shapfiles 保存为感兴趣区文件,或ArcGis 的 shp 格式文件。截图

遥感目视解译

遥感目视解译实习报告 专业:地理信息系统 年级班级:****** 姓名:张小胖很胖 学号:****** 实习时间:2013年12月

一、实习目的: 通过目视解译影像,掌握目视解译的方法与过程,以及e n v i4.8简单的操作,以及熟悉一些地物目视解译的判断标准。 二、实习时间: 2013年12月。 三、实习地点:* 四、实习单位:* 五、实习内容: (1)实习原理 解译标志是指遥感图像中由光谱、辐射、空间和时间特征等决的图像视觉效果、表现形式和计算机特点的差异。解译标志是研究、比较和区分地物图像的条件,通过这些解译标志可以方便目视判读出各类地物的属性。遥感影像的目视解译要采取由整体到局部、由易到难、由此到彼、由表到里、去伪存真的方法。

*直接解译标志 [1]色调或颜色(t o n e o r c o l o r)指影像的相对明暗程度,在全色波段或单一波段影像上表现为黑白深浅程度,在彩色影像上色调表现为颜色。 [2]形状(s h a p e)指目标地物的外形、轮廓。 [3]位置(s i t e)地物存在的地点和所处的环境,各种地物都有特定的环境,因而它是判断地物属性的重要标志。 [4]大小(s i z e)地物的尺寸、面积、体积在图像上按比例缩小后的相似性记录。[5]纹理(t e x t u r e)是影像上以一定频率重复出现而产生的影像细部结构,是一种单一细小特征的组合。 [6]阴影(s h a d o w)指因倾斜照射地物自身遮挡能源而造成影像上的暗色调。它反映地物的空间结构特征,既增强立体感,又显示地物的高度和侧面形状,有利于地物的识别,但对于被遮挡的地物则增加解译难度。 [7]图案(p a t t e r n)目标物有规律的组合排列而形成的图案,它可反映各类人造地物

遥感地质学地质解译报告

《遥感地质学》地质解译读书报告 学号

一、实习要求:

1、在航片上进行解译,划出地质界线,并编绘出地质解译图(解译图必须要有图名、图例及图例说明、解译人姓名、日期) 2、写出地质解译报告,包括解译标志等。字数不限。并用word 文档打印出。 3、遥感解译报告于2014年1月12日前交地堪楼-201室张蒙老师。 二实习目的及任务 1本次实习主要任务是对某地遥感图像的地质综合解译。 2目的是通过本次综合实习达到训练遥感地质解译思维和技巧、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并检验大家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等。 3我要解译的是上图,图像清晰、地貌地物标志明显、地质内容丰富。 三实习方法与步骤 遥感影象目视解译方法常用方法有直接判读法、对比分析法、信息综合法综合推理法和地理相关分析法。本人在对遥感图像的地质综合解译过程中主要应用了直接判读法,即根据遥感影象目视判读直接标志(色调、色彩、大小、形状、阴影、纹理、图案等),直接确定目标地物属性和范围的一种方法。实习整个过程的方法步骤如下:1 明确解译任务与要求,收集并分析有关材料;

2 遥感影像整体判读; 3 地貌特征分析,提取水系(河流、湖泊)等地物标志; 4 识别不同种类岩石的影像(色调、色斑、纹理等)特征,建立判别标志,区分主要岩石类型; 5 识别并建立各类地质构造的地貌、影像特征及解译标志,进行线环构造初步解译; 6 绘制目视解译成果,并对解译图进行整饰加工; 7 编写简明扼要的实习报告。 四解译原则 1 先了解自然地理,后解译地质。首先概略了解工作区的地形、河流、交通及居民点等自然地理情况,有利于和前人资料对比分析与其相关的各种影像特征。然后才对地质内容详细解译。此外,解译时先熟悉图像的各种注记、符号等是非常必要的,如成像时问、季节、成像仪器、波段范围、太阳高度角和经纬度等。这些均是解译中的向导。 2 先整体,后局部;先已知,后未知。先建立区域宏观影像特征规律,划分出大致的影像区和构造线的展布方向。有了总体概念后再从已知区(即掌握资料多或熟悉地质情况)着手,总结各要素之间的关

遥感综合解译实习报告

---------------------------------------------------------------范文最新推荐------------------------------------------------------ 遥感综合解译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本次实习主要任务是对云南省个旧地区TM5-3-2波段合成的伪彩色遥感图像的地质综合解译。目的是通过本次综合实习达到训练遥感地质解译思维和技巧、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并检验大家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等。课程为同学们提供了云南省个旧地区TM5-3-2波段合成的伪彩色图像,图像清晰、色彩饱和、地貌地物标志明显、地质内容丰富。二.实习方法与步骤遥感影象目视解译方法常用方法有直接判读法、对比分析法、信息综合法综合推理法和地理相关分析法。本人在对云南省个旧地区TM5-3-2波段合成的伪彩色遥感图像的地质综合解译过程中主要应用了直接判读法,即根据遥感影象目视判读直接标志(色调、色彩、大小、形状、阴影、纹理、图案等),直接确定目标地物属性和范围的一种方法。实习整个过程的方法步骤如下:1.明确解译任务与要求,收集与分析有关材料;2. 遥感影像整体判读;3. 地貌特征分析,提取水系(河流、湖泊)等地物标志;4. 识别不同种类岩石的影像(色调、色斑、纹理等)特征,建立判别标志,区分主要岩石类型;5. 识别并建立各类地质构造的地貌、影像特征及解译标志,进行线环构造初步解译。6.应用Coreldraw9软件绘制目视解译成果,并对解译图进行整饰加工7. 编写简明扼要的实习报告。三.解译标志1.水系(河流、湖泊)地物识别标志:水系主要分布于负地形即沟谷和地 1 / 14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