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脾胃病科 呃逆病(呃逆)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脾胃病科 呃逆病(呃逆)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脾胃病科 呃逆病(呃逆)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脾胃病科 呃逆病(呃逆)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呃逆病(呃逆)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内科学》(周仲英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年)。

(1)呃逆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止为主症,其呃声或高或低,或疏或密,间歇时间不定。

(2)伴有胸膈痞闷,脘中不适,情绪不安等症状。

(3)多有受凉、饮食、情志等诱发因素,起病多较急。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胃肠病学》(郑芝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第3版)。

呃逆症是膈肌和肋间肌等辅助呼吸肌的阵发性不自主挛缩,伴吸气期气门突然闭锁,空气迅速流入气管内,发出特异性声音。当膈肌不随意的重复性痉挛,及其随后的声门突然关闭,可引起气体的内流受阻,便发出特征性的声音。

(二)证候诊断

1.胃中寒冷证:呃声沉缓有力,胸膈及胃脘不舒,得热则减,遇寒更甚,进食减少,喜食热饮,口淡不渴。舌苔白润,脉迟缓。

2.胃火上逆证:呃声洪亮有力,冲逆而出,口臭烦渴,多喜饮冷,脘腹满闷,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苔黄燥,脉滑数。

3.气机郁滞证:呃逆连声,常因情志不畅而诱发或加重,胸胁满闷,脘腹胀满,嗳气纳减,肠鸣矢气。苔薄白,脉弦。

4.脾胃阳虚证:呃声低长无力,气不得续,泛吐清水,脘腹不舒,喜温喜按,面色晄白,手足不温,食少乏力,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5.胃阴不足证:呃声短促而不得续,口干咽燥,烦躁不安,不思饮食,或食后饱胀,大便干结。舌质红,苔少而干,脉细数。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胃中寒冷证

治法:温中散寒,降逆止呃。

推荐方药:丁香散加减。丁香、柿蒂、高良姜、干姜、荜茇、香附、陈皮等。

中成药:温胃舒、理中丸等。

2.胃火上逆证

治法:清胃泄热,降逆止呃。

推荐方药:竹叶石膏汤加减。竹叶、生石膏、沙参、麦冬、半夏、粳米、甘草、竹茹、柿蒂等。

中成药:牛黄上清丸等。

3.气机郁滞证

治法:顺气解郁,降逆止呃。

推荐方药:五磨饮子加减。木香、乌药、枳实、沉香、槟榔、丁香、代赭石等。

中成药:四磨汤口服液、木香顺气丸、沉香舒气丸等。

4.脾胃阳虚证

治法:温补脾胃,和中止呃。

推荐方药:理中丸加减。人参、白术、甘草、干姜、吴茱萸、丁香、柿蒂等。

中成药:桂附理中丸等。

5.胃阴不足证

治法:养胃生津,和中止呃。

推荐方药:益胃汤合橘皮竹茹汤加减。沙参、麦冬、玉竹、生地、橘皮、竹茹、枇杷叶、柿蒂等。

中成药:养胃舒等。

(二)针灸治疗

1.体针疗法

主穴:天突、中脘、膻中、膈俞、内关、足三里。

配穴:寒邪犯胃、胃火上逆、胃阴不足者,加胃俞;脾胃阳虚者,加脾俞、胃俞;气机郁滞者加期门、太冲。

操作:诸穴常规针刺。膈俞、期门、脾俞、胃俞等穴不可深刺。寒邪犯胃、脾胃阳虚者,针灸并用,虚补实泻,诸穴可用艾灸盒灸或艾条灸或隔姜灸;胃火上逆、气机郁滞者,只针不灸,泻法,或加用沿太阳膀胱经循经闪罐;胃阴不足者,指针不灸,平补平泻。

2.指针疗法

选穴:睛明、攒竹、鱼腰、翳风、肩井、缺盆、气舍、天突、膈俞、合谷。

操作:任取一穴,或多穴,用拇指或中指缓缓重力按压,以患者能耐受为度,连续按压1~5分钟,同时嘱患者深吸气后屏住呼吸。

3.夹脊穴电针

取穴:双侧第4颈椎夹脊穴。

操作:局部常规消毒后,快速刺入直达颈椎横突处,针尖稍指向胸腹部,强

刺激提插捻转,使针感向胸腹部传导,然后接脉冲电疗仪,采用正、负极左右连接,并将正、负极交叉通电,选用疏波,电流量以局部肌肉出现轻度节律性收缩,且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30 分钟。每日1次,严重者每日2次。

4.艾灸疗法

取穴:乳根穴。

方法:将艾条点燃,距离皮肤约3cm左右,以患者有温热感而无灼痛感为度。悬灸时,患者取坐位为宜,卧位者应注意勿使灰屑落于皮肤上而致烫伤。左右两穴,交替施灸。

(三)推拿疗法

部位:颈部、肩部、背部。

手法:点、按、揉、滚等。

操作:患者取坐位或俯卧位,循经点、按、揉颈项部诸经、背部太阳膀胱经内侧线;揉压翳风、肩井、天突、气舍、风池、肺俞、膈俞、肝俞、脾俞、胃俞、大肠俞等。

(四)其他疗法

1.穴位注射

取穴:双膈俞。

药物:丹参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等。

操作:取双侧膈俞穴。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常规消毒皮肤,用2mL注射器抽取上述任一药物2mL,斜刺皮下0.5~0.8寸,行轻提插手法,待患者有酸胀麻感时且回抽无血后,将药液缓慢推入,每穴注射1mL药液,出针后按压针孔片刻,日1次。一般治疗1~3次若未治愈,休息2d,再继续治疗1~3次。

2.拔罐疗法

部位:背部、胸部、腹部。

方法:闪罐、走罐、留罐。

操作:患者取俯卧位暴露腰背部皮肤,在腰背部涂抹润滑油,然后沿太阳膀胱经走罐。走罐速度均匀,力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至皮肤潮红、充血或瘀血时。最后在大椎、肺俞、膈俞、胃俞、胆俞、大肠俞等穴位处留罐5~8分钟。实证用泻法:力度稍重,时间稍长;虚证用补法:力度稍轻,时间稍短。其中实证、年轻、体壮者留罐时间稍长,虚证或年老、体弱者留罐时间稍短或不留罐。其次,取仰卧位或坐位,在膻中、中脘穴、期门穴处留罐4~5分钟。

3.中药热奄包烫熨治疗

处方:白芷、益母草、红花、细辛、肉桂、川椒、藿香、陈皮等。

适用证候:胃中寒冷证、气机郁滞证、脾胃阳虚证。

方法:患者取仰卧位,暴露上腹部皮肤,用食用醋湿润中药热奄包,放在患者上腹部,用红外线灯照射中药热奄包,每次照射30分钟,每5分钟翻一次中药热奄包,以保证加热面接触患者上腹部,热奄包温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至皮肤潮红,患者上腹部有强烈温热感为佳。每日1次。

(五)健康指导

1.生活起居:注意寒温适宜,避免外邪侵袭。

2.饮食调理:宜清淡,忌生冷、辛辣、肥腻之品,避免饥饱失常。发作时,忌浓茶、咖啡、冰冷饮料。

3.情志调节:保持情志舒畅,避免暴怒、过喜等不良情志刺激。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有关标准,拟定以下标准。

1.治愈:呃逆停止,随访2周无复发。

2.显效:呃逆基本停止,伴随症状明显减轻,偶有间断发作。

3.有效:呃逆及伴随症状减轻,仍有间断发作。

4.无效:呃逆及伴随症状无明显变化。

(二)评价方法

在门诊当天、出路径时,根据症状评价标准进行评价。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病分析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病 摘要:综述近年来中医对脾胃病的辨证治疗及研究、分析、归纳脾胃病的诊治思路与方法,进而总结其辨证治疗规律,以便有效的指导临床。 中医学理论的发展也同其他学科理论一样,都要经过不断的深化,推陈出新符合当代人的应用,然后在新的思路下,利用先进技术,在反复实践中凝结成新的理论体系,继而不断延续和创新发展。 脾胃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总结历代医家关于脾胃病的辨证治疗规律,对继承发扬祖国医学,开展脾胃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脾胃病的内涵及脾胃学说的学术流派脾胃是中医的消化脏器,胃纳脾运、脾升胃降是人体消化功能的基本形式,中医脾胃病涉及脾胃的化纳、升降、化生失常的疾病。中医脾胃学说是祖国医学的重要基础理论之一。它的发生和发展是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实践、认识而逐渐形成的学术流派。 脾胃学说始见于《内经》,它奠定了脾胃学说的基础理论,成为中医理论及诊断、治疗所遵循的准则,至今仍指导着临床实践。《内经》首先提出,“脾胃者,仓瘭之官,五味出焉。”脾胃主受纳,运化饮食五味,输布水谷精微,升清降浊,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明确指出了脾胃的功能及其重要性。汉末医圣张仲景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的重要医学理

论。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他对《内经》理论进行了深入地研究,提出了著名的“脾胃论”,着重阐述了脾胃的重要性。《内经》强调“人以水谷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李东垣便从脾胃立论,创立了“土者生万物”的学术观点。认为人的元气靠脾胃来滋养。脾胃消化功能旺盛,则人体健康,反之则病来。他说:“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他还强调脾胃气机的升降,认为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才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所谓升清气,是指将食物的精微升华,使其滋养全身:所谓降浊气,是指糟粕废物的排出。但凡升降失司,均能引起疾病的发生。因此,在治疗脾胃病时,要掌握调节气机升降这一关键环节。若治疗脾病,需要重视升发脾阳:治疗胃病时,要注意降逆胃气。在临床中,李东垣更重视升发脾胃之阳的重要性。他总结了一套以益胃健脾,升阳补气为主的治疗方法,首创补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等著名方剂来治疗脾胃疾病,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清代温病大家叶天士认为: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喜柔润,脾喜刚燥,胃宜降则和,脾宜升则健。这些都是我国古代大家的对治疗脾胃病的一些重要成就,从中不难看出治疗脾胃病也需辩证治疗,因人而异。 名老中医经验 1.1 治疗脾胃病的基本大法是健脾益气:刘沈林〔1〕认为在脾胃病的发病机制中,脾胃虚弱为发病之由,而健脾益气则

名老中医治脾胃消化系统疾病经验

沈舒文,全国名老中医,教授,着名中医消化病专家,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30余载,学验俱丰,对脾胃病的治疗有独特风格和经验。本期介绍其运用经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食道炎、胃寒经验。 一、半夏黄连配枳实,消痞散结治痞满。 痞满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半夏配黄连是张仲景半夏泻心汤的核心配伍组药,体现了寒热并用,辛开苦降,消痞散结的配伍组方治疗思想。金元时期李东垣《兰室秘藏》中的枳实消痞丸是在半夏泻心汤、枳术丸的基础上取其核心配伍衍化而来,治疗脾胃虚弱,寒热互结之痞满。沈老其法而不泥其方,抽取辛开苦降,消痞散结之半夏、黄连、枳实,作为配伍组药之核心,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寒热互结,脾胃气滞之胃脘痞满。若病发于脾胃气虚,而见胃脘痞满,不思饮食,倦怠乏力,常配人香砂六君子汤。 典型病例:刘某某,女,42岁。胃脘痞满,伴疼痛5年余,近3年来逐渐加重,困倦乏力,不思饮食,嗳气,排便不畅,在当地医院胃镜检查报告:中度萎缩性胃炎;病理报告:伴中度肠上皮化生。舌质暗红,苔厚腻微黄,脉沉细弦。中医诊断:胃痞,证属寒热互结,脾虚胃滞。治疗予以消痞散结,健脾行气之剂。处方:法半夏、佛手各10克,黄连6克,枳实、党参、白术、刺猬皮、生牡蛎、枸橘各 15克,穿山甲5克(研末冲服),半枝莲 30克,炙甘草4克。患者服药14剂后,症状明显减轻。再以上方化裁调治3个月,症状完全消失。半年后胃镜检查报告: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检报告:慢性萎缩性胃炎。 二、小陷胸汤配苏梗,开结降气治食道炎。 沈老认为,反流性食道炎若胸骨后不适,胃脘痞满,反流,口苦,为痰热互结,胃气逆阻为患,用张仲景小陷胸汤 (半夏、黄连、瓜蒌)配苏梗形成配伍组药开痰结、降胃气治疗。其中半夏与黄连配伍辛开苦降,消痞散结,瓜蒌清热化痰,宽胸润降,得半夏;黄连清热开结化痰,配苏梗宽胸润降胃气。若胸骨后有灼热感,口干不欲饮,为胃阴不足,此组药配自拟滋胃汤(太子参、麦冬、石斛)以润为降,反酸配刺猬皮制酸和胃。 典型病例:李某某,男,62岁。患者近两月逐渐出现胸骨后不适,偶有灼痛,泛酸,呃逆,伴咯痰黏稠,咯之不爽,口苦,舌红苔黄稍腻,脉滑。胃镜示:反流性食管炎(B级)。中医辨证为痰热结胸,胃气逆阻。治以辛开苦降,清化痰热,润降胃气。处方:法半夏、瓜蒌、浙贝母、桔梗、苏梗、佛手各10克,黄连、旋覆花各6 克,刺猬皮15克,炙甘草5克。7剂,水煎分早、晚服。 二诊:胸骨后灼痛较前好转,但食入后反酸,呃逆,胃脘疼痛,咯黏痰,咯之不利,夜间休息差,舌淡红,苔黄少,脉缓。中医证属痰热,气血不畅兼阴虚,治以清化痰热,滋阴润降,行气活血。处方:法半夏、蒲黄、佛手、麦冬、瓜蒌、五灵脂各 10克,太子参20克,石斛12克,苏梗8 克,刺猬皮15克,黄连、炙甘草各6克。 14剂,水煎服,日1剂,分3次温服。 三诊:患者症状基本消失,舌稍红,苔薄白,脉沉细。再服二诊方加减调治1 月,症状完全消失。复查胃镜刀;:食管黏膜未见异常。 三、良附丸配炙黄芪饴糖,温中补虚治胃寒。 良附丸出自于《良方集腋》,由高良姜、香附组成,高良姜温胃散寒止痛,香附理气活血止痛,两者相伍共具温中散寒、行气止痛作用,用于治疗寒凝气滞之脘腹冷痛。炙黄芪、饴糖,取黄芪建中汤甘温补中,缓急止痛主要配伍之效。四者相伍形成配伍组药,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寒凝气滞之胃脘冷痛,泛吐清水,舌淡苔白滑,脉沉迟。若消化性溃疡属脾胃虚寒者,加桂枝10克,白芍15克,为黄芪建中汤核心配伍,温健中宫之气,和营卫;泛吐清水甚,加白术15克健脾气,益智仁12克摄脾涎。 典型病例:刘某某,男,49岁。患者 5年前渐觉胃脘疼痛胀闷不适,曾在西安市某医院做胃镜,诊断为胃溃疡。经多家医院中西医治疗,效果不佳,症状时轻时重。近日感胃脘喜温喜按,胀闷冷痛,畏寒肢冷,食欲极差,不食不饥,体重日减,乏困无力,强食过多则口吐清水涎沫,大便稀溏,舌胖有齿痕,质暗,苔白,脉沉细。临床诊断:胃溃疡。中医辨证:中阳不足,寒凝气滞。治法:温补中

脾胃科中医病历范文(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中 入院记录 姓名:郑×职业:保安 性别:男工作单位:常州市奇丰机械电子厂 年龄:23岁住址:江苏省金坛市社头镇前春村委芦巷村28号 婚姻:未婚供史者(注明与患者关系):患者本人 出生地:江苏金坛入院日期:2010 年10 月03 日16:45时 民族:汉族记录日期:2010 年10 月03 日17:00时 发病节气:秋分后“” 主诉:胃脘隐痛1年,加重一周。 现病史:患者于xx年xx月中旬饮入凉啤酒后出现胃脘部隐痛,自服药物后缓解(具体不详)。此后间断出现胃脘隐痛,餐后胀满,畏寒,服用雷尼替丁胶囊、香砂养胃丸后缓解。近一周无明显诱因,出现胃脘部隐痛加重。于xx年xx月于xx医院行胃镜示:;病理示:。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口服及中药汤剂症状可缓解,今日为求系统治疗收住我院,刻下症:胃脘隐痛,喜按,畏冷恶风,食后胀满,无恶心呕吐,纳可,夜眠安,二便可。

既往史:双膝关节骨质增生xx年,左膝稍重,外敷药物好转。否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史,否认肝炎病史。 过敏史:否认药物、食物及其他过敏史。 个人史:原籍出生,无外地久居史,无血吸虫病等疫水接触史,无地方病或传染病流行区居住史,无工业毒物、粉尘及放射性物质接触史,生活较规律,居住环境一般,无潮湿之弊,无烟酒等不良嗜好史。无冶游史,无性病史。 婚育史:已婚,已育。 家族史:无家族性遗传病、传染病史。 体格检查 T:37.5℃,P:67次/分,R:18次/分,BP: 118/72mmHg 神志清楚,精神一般,表情自如,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形体适中,自主体位,步行入院,步态正常,查体合作,语声正常,无异常声音如呻吟、呃逆等,无特殊气味。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出血点及紫癜,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头颅无畸形,眼睑、球结膜无水肿,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灵敏,耳廓无畸形,外耳道通畅,听力无异常,鼻中隔无偏曲,口唇无紫绀,咽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无抵抗,气管位置居中,甲状腺正常,甲状腺血管无杂音,颈静脉正常,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颈动脉搏动正常,双侧无杂音。胸廓对称无畸形,胸壁静脉无曲张,胸骨无压痛,两肺语音传导正常,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不弥散,无震颤,叩诊双侧浊音界正常,心率67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无心包摩擦音。胃脘部压

中医脾胃疾病辨证与治疗浅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d15768354.html, 中医脾胃疾病辨证与治疗浅析 作者:刘婷姚良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20年第01期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当前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身体健康问题,中医脾胃疾病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实证和虚证,其中实证包括湿热证,湿热证,气滞证以及温热症等等,虚症主要包括脾气虚症,脾胃阳虚症,胃阴不足等等,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患者到底是实证还是虚证,只有充分掌握患者的病情才能对症下药,对患者的疾病进行科学有效的治疗。 【关键词】中医;脾胃疾病;辩证;治疗浅析 【中图分类号】R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1-0256-02 从当前的实际发展情况来看,脾胃疾病是十分常见的临床疾病,对于脾胃疾病来说,我国有着丰富的研究论述,我国著名医师张仲景重点对脾胃疾病进行了研究,并且对于脾胃疾病的两大类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治疗措施,我国在发展过程中应该综合现代医学的发展理念,辩证的对脾胃疾病进行研究,这样能够更好的对脾胃疾病进行治疗,我国的医学发展水平也能得到快速提高。 1 脾胃病实证 1.1 实热证 中医的脾胃疾病一共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实证和虚证,实证的脾胃病主要包括湿热证,湿温证、气滞证,其中实热证主要是指阳明实热证。如果患者是阳明湿热证则会伴随全身出汗,口渴,舌苔发黄等症状。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清胃泻热的方式。患者可以服用白虎汤,白虎汤的配料主要是石膏、知母、梗米,炙甘草。如果当患者服用白虎汤以后病情并没有得到有效的缓解,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病症,适当的增加或者是减少一些配方,可以将人参加入到白虎烫内,这样能够起到更好的疗效。如果患者是阳明腑证的话,患者会出现大便干燥,睡眠困难,舌苔发黄且干燥的症状,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主要采用轻火泻下的方式,患者可以服用大承气汤,大承气汤的配方主要是大黄、厚朴、枳实,芒硝。如果患者是胃火炽盛证,则会出现口臭,牙龈肿痛溃烂,舌苔发黄的症状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主要是进行清泻胃火,患者可以服用清胃散或者是石膏知母汤。患者在服药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适当的增加或者是减少一些用量。 1.2 湿热证

全国名老中医治脾胃消化系统疾病经验

---------------------------------------------------------------最新资料推荐------------------------------------------------------ 全国名老中医治脾胃消化系统疾病经验沈舒文,全国名老中医,教授,著名中医消化病专家,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 30 余载,学验俱丰,对脾胃病的治疗有独特风格和经验。 本期介绍其运用经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食道炎、胃寒经验。 一、半夏黄连配枳实,消痞散结治痞满。 痞满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半夏配黄连是张仲景半夏泻心汤的核心配伍组药,体现了寒热并用,辛开苦降,消痞散结的配伍组方治疗思想。 金元时期李东垣《兰室秘藏》中的枳实消痞丸是在半夏泻心汤、枳术丸的基础上取其核心配伍衍化而来,治疗脾胃虚弱,寒热互结之痞满。 沈老其法而不泥其方,抽取辛开苦降,消痞散结之半夏、黄连、枳实,作为配伍组药之核心,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寒热互结,脾胃气滞之胃脘痞满。 若病发于脾胃气虚,而见胃脘痞满,不思饮食,倦怠乏力,常配人香砂六君子汤。 典型病例: 刘某某,女,42 岁。 胃脘痞满,伴疼痛 5 年余,近 3 年来逐渐加重,困倦乏力,不思饮食,嗳气,排便不畅,在当地医院胃镜检查报告: 1 / 3

中度萎缩性胃炎;病理报告: 伴中度肠上皮化生。 舌质暗红,苔厚腻微黄,脉沉细弦。 中医诊断: 胃痞,证属寒热互结,脾虚胃滞。 治疗予以消痞散结,健脾行气之剂。 处方: 法半夏、佛手各 10 克,黄连 6 克,枳实、党参、白术、刺猬皮、生牡蛎、枸橘各 15 克,穿山甲 5 克(研末冲服),半枝莲 30克,炙甘草 4 克。 患者服药 14 剂后,症状明显减轻。 再以上方化裁调治 3 个月,症状完全消失。 半年后胃镜检查报告: 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检报告: 慢性萎缩性胃炎。 二、小陷胸汤配苏梗,开结降气治食道炎。 沈老认为,反流性食道炎若胸骨后不适,胃脘痞满,反流,口苦,为痰热互结,胃气逆阻为患,用张仲景小陷胸汤 (半夏、黄连、瓜蒌)配苏梗形成配伍组药开痰结、降胃气治疗。 其中半夏与黄连配伍辛开苦降,消痞散结,瓜蒌清热化痰,宽胸润降,得半夏;黄连清热开结化痰,配苏梗宽胸润降胃气。 若胸骨后有灼热感,口干不欲饮,为胃阴不足,此组药配自拟滋

胃痛中医辨证论治(建议收藏)

六.胃痛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由外感邪气、内伤情志、饮食劳倦、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气机郁滞,胃失所养,以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胃痛往往兼见胃脘部痞满、胀闷、嗳气、吐酸、纳呆、腹胀、胁胀等症,常反复发作,久治难愈,甚至可见吐血、黑便、呕吐、猝腹痛等。 西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痉挛,胃癌,胃下垂,胃神经症以及部分肝胆胰疾病见有胃脘部疼痛者,可参考本病证辨证施护。......文档交流 【病因病机】 胃痛的发生与外邪犯胃、饮食伤胃、情志失调和脾胃虚弱等因素有关。外感寒、热、湿诸邪,内客于胃,其中以寒邪为多见,致使寒凝气滞,胃失通降,而致胃脘作痛;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或用伤胃药物,均可伐伤胃气,致使气机升降失调而作胃痛,或恣食辛辣肥甘,致中焦湿热蕴生,耗损胃阴,胃失濡养而疼痛;忧思恼怒,肝郁气滞,肝失疏泄,横犯脾胃,致肝胃不和或肝脾不和,胃失和降而成胃痛;素体脾胃虚弱,或劳倦太过,失血过多,或久病不愈,损伤脾胃,均可致脾阳不足,中焦虚寒,致使胃失温养而痛.。。。...文档交流 胃痛与胃、肝、脾关系最为密切,初起病为主要在胃,间可旁及与肝;病久则主要在脾,或脾胃同病,或肝脾同病。病理有寒热虚实、在气在血之异,其发病机理的共同点,即所谓“不通则痛”。若胃痛失治误志,血络损伤,则可见吐血、便血等症...。。。.文档交流

【辨证施护】 (一)辨证要点 1.辨寒热寒证多有外感寒凉或过食生冷而致,胃中绞痛,疼痛剧烈 拒按,喜暖恶凉,得温熨或饮热汤则痛减,口不渴;热证多见胃中灼痛,痛势急迫,遇热痛甚,得寒痛减,口干渴或口苦。。...。.文档交流 2.辨虚实凡是暴痛,痛势剧烈,痛而拒按,痛而不移,并无休止多 为实证;若疼痛日久,反复发作,痛势绵绵,痛而喜按,得食痛减, 或休息后减轻者多属虚证...。.。。文档交流 3.辨气血从病程而论,初病多在气,久病多在血.在气者,有气虚、 气滞之分。气虚多空腹疼痛,饮食减少,面色少华,舌淡脉弱;气 滞多见胀痛,疼痛游走不定,攻冲作痛,伴有嗳气或兼见恶心呕吐. 在血者,疼痛固定不移,痛如针刺,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或 兼见呕血、便血。.。。..。文档交流 (二)辨证分型 1.寒邪客胃 证候表现: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口不渴, 或渴喜热饮,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护治法则:温胃散寒,理气止痛.(治疗代表方:香苏散合良附丸加 减) 2.饮食伤胃 证候表现:胃痛,腕腹胀满,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 腐臭,吐后痛减,大便不爽,得矢气及便后稍舒,苔厚腻,脉滑。....。. 文档交流

中医执业助理冲刺金题中医内科学第四章:脾胃病证

中医执业助理冲刺金题中医内科学第四章:脾胃病证一、胃痛 (1~2题共用备选答案) A.健脾化湿 B.温中健脾 C.温中补肾 D.散寒止痛 E.散寒除湿 1.胃痛暴作?畏寒喜暖.脘腹得温则痛减?口不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脉弦紧?治法是 2.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泛吐清水?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迟缓?其治法是 3.阴虚胃痛的主要病机是 A.胃失温养 B.胃失濡养 C.气机不畅 D.胃腑积滞 E.瘀血内停 4.外邪犯胃的胃痛最为常见的病邪是 A.风邪 B.暑邪 C.寒邪 D.湿邪

E.热邪 5.载有“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也”?此语出自 A.?医学入门? B.?医学真传? C.?医学正传? D.?医学心悟? E.?医宗必读? 6.患者?男?28岁?近2天因恼怒后出现胃脘胀痛?攻窜不定?暖气频作?大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此时辨证属于 A.肝气犯胃 B.瘀血停胃 C.湿热中阻 D.饮食伤胃 E.寒邪客胃 (7~8题共用备选答案) A.寒邪客胃证 B.饮食伤胃证 C.肝气犯胃证 D.湿热中阻证 E.瘀血停胃证 7.胃脘胀痛?痛连两胁?遇烦恼则痛作或痛甚?嗳气、矢气则痛舒?胸闷暖气?喜长叹息?大便不畅?舌苔多薄白?脉弦?证属 8.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薄白?脉

弦紧?证属 二、痞满 (1~2题共用备选答案) A.枳实导滞丸 B.保和丸 C.柴胡疏肝散 D.二陈平胃散 E.香砂六君子汤 1.治疗痞满饮食内停证?应首选 2.治疗痞满肝胃不和证?应首选 3.患者脘腹痞塞不舒?胸膈满闷?头晕目眩?身重困倦?呕恶纳呆?口淡不渴?舌苔白厚腻?脉沉滑?治疗应首选 A.保和丸 B.泻心汤 C.二陈平胃汤 D.越鞠丸 E.补中益气汤 三、呕吐 1.下列哪项不是痰饮内阻证呕吐的特征 A.呕吐清水痰涎 B.脘闷不食 C.头眩心悸 D.胸胁疼痛

对脾胃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分析

对脾胃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从2015年师承孟长厚老中医,现对其脾胃病中医辨证施治和临床 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近期我院收治的72例脾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 所有患者均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然后观察这些患者治疗的效果及其病情复发的情况。结果:经治疗,这些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22%。在治疗期间,这些患者 均未发生不良反应。治疗后6个月内,这些患者的病情均未复发。结论:对脾胃 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显著,患者的病情不易复发。 关键词:脾胃病;中医;辨证 引言 脾胃病属于一种多发病,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脘腹胀满、呕吐、恶心等。脾 胃病患者主要是感受外邪,饮食不节,胃气不和,胃络失养,导致患者的脾虚失运,湿邪滞留,或者是患者的肝胃失和,导致气机阻滞,升降失调,脾胃病对患者的日常 生活造成影响,采取有效措施治疗脾胃病意义重大。本文主要对脾胃病患者实施中 医辨证治疗的价值作分析,内容如下文: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2例脾胃病 患者。在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9例,女性患者33例;其年龄为15~72岁,平均年龄为(43.6±2.2)岁;其病程为1~5年,平均病程为(2.6±1.2)年;其中 有浅表性胃炎患者24例,有萎缩性胃炎患者12例,有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26例,有十二指肠球炎患者10例。这些患者在临床上的症状主要是恶心、呕吐、 上腹胀痛、嗳气、反酸、食欲差、贫血、消瘦等。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中医关 于脾胃病的诊断标准。对所有患者的病情进行中医辨证。在这些患者中,有脾胃 虚寒型脾胃病患者26例(36.11%),有气滞血瘀型脾胃病患者34例(47.22%),有痰湿中阻型脾胃病患者12例(16.67%)。 1.2方法 1.2.1肝胃郁热、肝气犯胃型: 针对主要治疗郁热型患者,应使用柴胡、白芷、浙贝、陈皮、栀子等药物,以和 胃止痛、疏肝泄热治疗为主;主要治疗以柴胡舒肝散型的脾胃疾病,治疗应以舒肝 理气和和胃降逆为主,药物应以丹参、香橼、枳壳、莱菔子、木香、川芎、沉香、 桃仁、元胡、三棱、郁金。 1.2.2寒邪客胃、脾胃虚寒型 小建中汤以温中健脾治疗为主,主要治疗药物包括:生姜、红枣、夜交藤、远志、补骨脂、麦芽、浮小麦、五味子、桂圆、木香、酸枣仁、茯苓、当归、党参、白术、炙黄芪等,以上药物具有较好的健脾开胃、补益肝肾、温补脾阳的效果;寒邪 客胃型患者应以行气止痛、温中散寒治疗为主,主要治疗药物包括炙甘草、升麻、 柴胡、陈皮、枳壳、桔梗、当归、红参、白术、黄芪等。 1.2.3饮食停滞型 饮食停滞型患者常伴吞咽酸水、苦水、饱胀感强、舌苔厚腻、脉象滑等症状, 该类型患者应给予消食导滞药物,如山楂、莱菔子、半夏、陈皮、茯苓、枳壳等药物。 1.2.4淤血停滞型 为此类患者使用柴胡疏肝散合平胃散加减进行治疗。柴胡疏肝散合平胃散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