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会计基础第一章第三节知识点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础第一章第三节知识点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础第一章第三节知识点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础第一章第三节知识点会计基本假设

20XX年会计基础第一章第三节知识点会计基本假设

一、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假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例1—9】(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基本假设的有()。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答案】ABCD会计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所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的合理假定。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即会计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明确界定会计主体是开展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工作的重要前提。会计主体不同于法律主体。一般而言,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是,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例1—10】(单选题)下列各项中,既是会计主体又是法律主体的是()。

A.分公司

B.子公司

C.子公司内设机构

D.企业管理的证券投资基金

【答案】B分公司是会计主体,但不是法律主体,子公司则既是会计主体又是法律主体。由企业管理的证券投资基金、企业年金基金等,尽管不属于法律主体,但属于会计主体,应当对每项基金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子公司内设机构也是如此。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即在可预见的未来,该会计主体不会破产清算,所持有的资产将正常营运,所负有的债务将正常偿还。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经济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在会计分期前提下,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且均按公历起讫日期确定。半年度、季度和月度称为会计中期。

(四)货币计量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以货币作为计量尺度,反映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之所以选择货币作为计量单位,是由货币本身的属性决定的。

我国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也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报表,也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例1—11】(单选题)会计需要以()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A.劳动

B.实物

C.货币

D.人民币

【答案】C经济活动中通常使用劳动计量单位、实物计量单位和货币计量单位三种计量单位。劳动计量、实物计量只能从不同角度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计量结果通常无法直接进行汇总、比较;而货币计量便于统一衡量和综合比较,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因此,会计需要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二、会计基础

会计基础是指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基础,包括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一)权责发生制

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是指收入、费用的确认应当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作为确认的标准,合理确认当期损益的一种会计基础。在我国,企业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

在权责发生制下,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无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计入利润表;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为了真实、公允地反映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和特定期间的经营成果,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例1—12】(判断题)权责发生制是以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

【答案】×权责发生制,也称应计制或应收应付制,是指收入、费用的确认应当以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发生作为确认的标准,合理确认当期损益的一种会计基础。

(二)收付实现制

收付实现制,也称现金制,是以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部分经济业务或者事项,以及部分行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的,由财政部在相关会计制度中具体规定。

【例1—13】(判断题)根据收付实现制,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答案】×收付实现制,也称现金制,是以收到或支付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标准,是与权责发生制相对应的一种会计基础。因此在当期收付的款项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会计师基础知识重点整理

提供 第一章 总论 考情分析 本章是会计基础考试中比较重要的一章,也是考生入门会计关键的一章。本章的概念较多,也比较抽象,考生对本章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对后面章节的理解和把握。考试涉及各种题型,最近三年考试平均分为 7 分。本章的学习难度较大,要求考生牢记一些基本的知识点。 第一节 会计概述 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一)会计的概念 1. 会计管理活动论认为,会计的本质是人们为了适应生产管理、企业管理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例题 · 判断题】( 2010 年)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管理活动。( ) 『正确答案』√ 2. 会计信息系统论把会计的本质理解为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背)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背)这些专门方法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这是会计管理活动区别于其他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特征之一。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背)会计的基本职能为核算与监督。 (一)会计的核算职能 会计的核算职能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 通过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背)确认、计量、记录与报告,提供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以及其他相关经济信息的目的。(背)核算职能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它反映的是资金运动情况。从内容上讲,它体现了(背)记账、算账、报账三个阶段。 (二)会计的监督职能 会计的监督职能是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实施的审查。 (背)会计监督分为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其中外部监督又分为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会计监督分为事前监督、事中监督和事后监督。 【例题 · 单选题】( 2010 年)会计监督分为( )。 A. 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 B. 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 C. 内部监督和社会监督 D. 国家监督和外部监督 『正确答案』 B

初级会计复习题(含答案)第三节-会计的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电子教案

会计基础 第一章总论 第三节会计的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1、单选题、A企业在年初用银行存款支付本年租金120000元,与1月末仅将其中的10000元计入本月费用,这符合(B) A、收付实现制 B、权责发生制 C、谨慎性原则 D、历史成本计价原则 2、单选题、某企业1月份发生下列支出:(1)支付本年度负担的保险费2400元;(2)支付已预提的去年第四季度借款利息3000元;(3)支付本月办公开支800元。则本月费用为(A)元 A、1000 B、800 C、1200 D、3000 3、单选题、某外商投资企业,业务收支以美元为主,也有少量的人民币,根据《会计法》规定,为方便会计核算,该单位应采用(C)作为记账本位币。(记账可以用外币或者人民币,但是报表必须折算人民币) A、美元 B、人民币 C、人民币或美元 D、欧元 4、多选题、会计的计量属性包括(ABCD) A、历史成本 B、可变现净值 C、现值 D、公允价值 5、判断题、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法人)不是同一概念,一般来说,会计主体必然是法律主体,但法律主体并不都是会计主体。(B) A、正确 B、错误 6、单选题、某单位6月份预付第三季度财产保险费1800元;支付本季度借款利息3900元(其中5月份1300元,4月份1300元);用银行存款支付本月广告费30000元。根据收付实现制,该单位6月确认的费用为(D)元 A、31900 B、31300 C、33900 D、35700 7、判断题、由于会计主体权利和责任的划分,从而出现了全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区别。(B)(由于会计分期假设,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从而出现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区别) A、正确 B、错误 8、判断题、收付实现制是以收取或支付的现金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A) A、正确 B、错误 9、多选题、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下列各项属于6月份收入或费用的是(ABC) A、6月份支付下期的房租 B、6月份预收的款项 C、6月份预付的款项 D、6月份采购设备尚未支付的款项 10、单选题、下列对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表述中恰当的是(C) A、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确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B、一个会计主体必然是一个法律主体 C、货币计量为会计核算提供了必要的手段 D、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 11、判断题、由于有了持续经营这个核算的基本前提,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区别,从而出现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区别。(B) A、正确 B、错误 12、判断题、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也可以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B)

基础会计学必背知识点

《会计基础》复习资料 一、学习目的 切勿依靠押题!从业考试秉求全面考核的原则,考点覆盖全面,另外这是一门新的语言,需 要通篇理解,融会贯通,否则会支离破碎,反倒不易通过。 二、重点提示全书 一级重点章节: 第三章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第四章会计凭证; 第五章会计账簿; 第十章主要经济业务事项账务处理。 第一章总论第 一节会计概述 考点一会计的概念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 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2.会计核算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成本计算、 财产清查和编制会计报表。 考点二会计的职能1.基本职能:会计核算(首要职能) 和会计监督。 2.会计核算 1)定义:四环节:确认;计量;记录;报告;记账、 算账、报账; 2)特点:货币量度为主;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3.会计监督 1)定义:依据:真实、合法性和合理性、效益性 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2)特点:价值指标;全过程监督 考点三会计对象1.会计的对象是特定主体的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又称为 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2.过程: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 金退出 (1)资金的投入: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两部分。 (2)资金的循环和周转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个阶段。 (3)资金的退出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费(如所得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提取盈余公积不是资金退出企业。

考点四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区分款项和有价证券) 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有价证券是指表示一定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证券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区分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各属于债权还 是债务) 4.资本的增减 5.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区分理解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概念) 6.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利润 分配或亏损弥补等。 第二节会计基本假设 基本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考点一会计主体1.会计主体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的空间范围。 2.凡是法人单位必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 考点二持续经营 1、持续经营是假定企业将按目前状 态持续经营下去; 2、对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计价,分期计提折旧费用是持续经营的体现; 考点三会计分期1、会计分期,是指将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持续的、 长短相同的 期间;(会计分期的前提是持续经营、时间范围)2、具体内 容: 1)会计期间:年度、中期(半年度、季度和月度)。 2)由于会计分期,才产生了当期与其他期间的差别,从而形成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 现制不同的记账基础,进而出现了应收、应付、预提、待摊等会计处理。 3)会计年度自公历每年的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考点三货币计量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 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第三节会计基础 考点一会计基础的种类1.类型: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 制 (1)企业:权责发生制 (2)行政单位会计:收付实现制 (3)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采用权责发生制外,其他业务也采用收付实现制2.权责发生制: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已经发生和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

会计学知识点整理学习资料

会计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总论 会计的定义:会计在本质上具有双重性,它既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同时也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会计是一个对经济业务以货币进行确认、计量、报告和分析的信息系统;会计又是通过收集、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组织、控制和指导,促使人们权衡利弊得失,讲求经济效果的一种管理活动。 会计的内容:也称会计对象,从广义来说包括会计核算(记账、算账、报账)、会计监督和会计分析。 会计的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具有综合性。 2、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完整:对属于会计对象的全部经济活动都必须加以记录,不得遗漏其中的任何一项。 连续:对各项经济活动应按发生的时间顺序不间断进行记录和核算。 系统:对各种经济活动,要分门别类的进行核算,并对会计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以取得系统的会计信息。 3、会计核算以凭证为依据,并严格遵循会计规范。 会计的职能: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 会计核算职能的特点——利用货币计量,从数量方面反映经济活动;反映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特点。 会计监督职能的特点——利用各种价值指标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 会计假设(即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假设是对那些未被确切认识的事物,根据客观的、正确的情况或趋势所作出的一种合理判断。

1、会计主体假设——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一个特定单位。这个特定单位,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这些单位在经济上是独立或相对独立的。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不同。(意义:明确了会计反映和监督的空间范围,解决了核算谁的经济业务的问题。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假设和所有会计核算原则建立的基础。) 2、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是假设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按照现在的形式和目标,无限期地继续下去,不会进行破产清算。持续经营假设规定了会计的时间范围。持续经营假设要求将会计建立在一个正常状态下。(意义:使会计原则建立在非清算基础之上,解决了会计上资产的分类、计价,收入、费用的确认等问题。如果企业破产,持续经营假设便不存在。) 3、会计分期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人为地划分为一定的时间段落,以便核算和报告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通常以一年称为一个会计期间,即会计年度。会计年度可以是以十二个月份为终止的历年制,也可以以一个月份为终止的营业年。我国以公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意义:界定了会计信息的时间长度。可以分期结算账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有了会计分期假定,产生了本期和非本期的概念;有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不同的会计基础;产生了收入和费用相配比,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等会计原则。) 4、货币计量假设——是指在会计核算中,要以货币作为统一的尺度,计量、记录和报告企业的经营活动及其结果。在货币计量假设中,以币值不变作为前提。(意义: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能用来计量所有会计要素,也便于综合。使实际成本原则、可比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等会计原则的建立成为可能。) 会计原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客观性——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真实性、准确性、可检验性 2、相关性——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3、可理解性——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

2013年会计基础(第一章)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会计概论 一、会计概念及特征 (一)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为适应人类生产实践和经浏览客观需要而产生的,并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初期阶段,人们从事生产活动极为简单,对生产活动的计量、记录也非常粗略它只是生产职能的一种附带管理工作。 随着生产的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和社会化,生产过程与生产关系逐渐复杂,人们为了掌握生产过程和安排好生产,就必须对生产过程中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耗费以及取得的成果,作出必要的记录,以便更有效地组织生产和管理经济活动。这种作为记录和肇生产过程中的耗费与取得成果的会计,也就随之产生。根据马克思考证,远在印度太古时期的共同体中,就已经有了农业记账员,在那里,簿记独立地成为一个公社官员的专职,由此可见,会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起源于生产实践,是为管理生产活动而产生。 从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来看,会计既是经济管理必不可少的工具,同时又是经济管理的组成部分。因此,任何社会的经济管理活动,都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管理越要加强,会计就越重要。正是基于此,会计由生产职能的附带部分,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特殊、专门的独立职能。“过程越是按社会的规模进行,越是失去纯粹个人性质,作为对过程的控制和观念总结的簿记就越是必要。因此,簿记对资本主义生产,比对手工业和农民的分散生产更为必要,对公对生产,比对资本主义生产更为必要。”在商品货币经济环境下,会计主要采用货币计量尺度,运用其独特的技术方法,向有关关系人提供社会经济生活所需要的经济信息,同时,还将利用所掌握的信息,参与经营管理,尽量少费多得,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效益。由此,会计的概念可以表述为: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管理、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1.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使得会计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高度的综合性;以资金运动为对象,使得会计的核算和监督具有全面性;以特定的专门方法,通过账簿的序时分类登记,使得各种会计资料肯有连续性、系统性。会计不仅对已经发生和已经完成的经济业务进行计量、记录、监督,还要对未来的经济活动(各种费用计划、预算等)加以事前监督,参与企业的经济预测、决策、控制、考核和分析等。 2.会计拥有一系死专门方法 会计的方法是指用来核算和监督会计内容、完成会计任务的手段。会计方法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会计核算方法是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记录和计算,为经营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所应用的方法,它是整个会计方法体系的基础。会计核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彼此孤立存在) (1)设置账户,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归类核算和监督的一种专门方法。 (2)复式记账,是对任何一笔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关账户中作相互联系的登记,从而能够全面、系统地核算经济业务对各会计要素的影响及其结果。 (3)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会计凭证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业务责任,并据以登记账簿的书面凭证。 (4)登记账簿,就是根据会计凭证,在账簿上连续、完整、系统地记录经济业务的一种专门方法。 (5)成本计算,是按一定对象归集各个经营时期发生的费用,从而计算各个对象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 (6)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往来款项的盘点或核对,确定其实存数,查明账存数与

基础会计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基础会计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一会计的产生 含义:会计是生产(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条件:1 生产过程较为复杂,由于管理的要求才产生了对会计的需要; 2 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剩余产品出现,才有可能产生会计。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一)反映(核算)职能:处理、转换经济数据,为各类报表使用人提供信息 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从价值量角度反映。 2、反映已经发生的事实。 3、有综合性、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内容: 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财产收发、增减和使用;债券债务的发生和结算;资本、基金的增减和经费的收支;收入、费用、成本的计算;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其他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事项。 (二)会计监督(控制)职能 特点: 1、伴随会计核算进行,具有完整性、连续性。 2、利用价值指标,以财务活动为主,具有综合性。 3、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 内容: 1、会计资料真实可靠; 2、经济业务合法性; 3、财产安全和完整; 4、财经法纪执行。 三会计的任务:反映财务情况、监督经济活动、提供会计信息。 四会计的目标:为用户提供决策和有用的财务信息 五会计定义: 以为用户提供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为目标,以核算和监督企业和各单位经济过程为内容的一种管理活动,也是管理经济,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工具。 六会计的特点 1 会计既是一种管理经济的活动,又是经济管理的工具 2 以企业、事业等单位为服务对象

3 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尺度 七会计学学科分类 财务会计:(对外报送会计)管理会计:(对内报送会计) 八会计方法-------实现会计职能的手段。 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检查方法 上述三种方法以会计核算方法为基础,互相联系,形成了会计方法体系。 九会计核算方法 内容: 1、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2、复式记账 3、填制和审核凭证 4、登记账簿 5、成本计算 6、财产清查 7、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核算与其它核算的关系 业务核算:业务活动中各种手续及其产生记录 统计核算:业务活动中数据搜集、整理与分析 会计核算:以货币计量业务活动信息 三者关系:PPT 第二章 一会计对象 就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客体,即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资金: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项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及货币本身。 资金循环:资金从货币形态开始,经过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最后回到货币资金的运动过程。 资金周转:周而复始的资金循环 该过程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考察:PPT 1、资金进入企业:通过筹资活动(发行股票或债券、借款)取得资金。 2、资金的循环周转:表现为供应、生产、销售过程. 3、资金退出企业:经营过程或资金循环周转完成时, 交纳所得税、分派盈利、偿还借款等形式而退出企业。 二会计要素 概念:指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特征所作的基本分类,分为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 内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会计基础必背知识点整理教学内容

会计基础必背知识点 整理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 (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益同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2、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3、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 4、会计科目(账户)按反映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账和明细账。按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5、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及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必背知识点

2016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基础》必背知识点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国家)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的对象是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 (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是会计主体 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会计要素。 7、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益同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第二章会计核算内容与要求 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款项主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备用金等;有价证券是指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2、收入是指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支出是指企业所实际发生的各项开支和损失,费用是指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收入、支出、费用、成本是判断经营成果及盈亏状况的主要依据。 3、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交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4、会计记录的文字应当使用中文。在民族自治地区,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民族文字。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外国企业和其他外国组织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一种外国文字。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1、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2、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是合法性、相关性、实用性。 3、账户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记录经济业务的。 4、会计科目(账户)按反映业务详细程度分为总账和明细账。按会计要素不同可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 5、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及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会计学重点知识点整理

会计的定义:会计在本质上具有双重性,它既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同时也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会计是一个对经济业务以货币进行确认、计量、报告和分析的信息系统;会计又是通过收集、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组织、控制和指导,促使人们权衡利弊得失,讲求经济效果的一种管理活动。 会计的内容:也称会计对象,从广义来说包括会计核算(记账、算账、报账)、会计监督和会计分析。 会计的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具有综合性。 2、会计核算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完整:对属于会计对象的全部经济活动都必须加以记录,不得遗漏其中的任何一项。 连续:对各项经济活动应按发生的时间顺序不间断进行记录和核算。 系统:对各种经济活动,要分门别类的进行核算,并对会计资料进行加工整理,以取得系统的会计信息。 3、会计核算以凭证为依据,并严格遵循会计规范。 会计的职能: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 会计核算职能的特点——利用货币计量,从数量方面反映经济活动;反映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特点。 会计监督职能的特点——利用各种价值指标对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监督。 会计假设(即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假设是对那些未被确切认识的事物,根据客观的、正确的情况或趋势所作出的一种合理判断。 1、会计主体假设——会计工作为之服务的一个特定单位。这个特定单位,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事业单位、机关团体,这些单位在经济上是独立或相对独立的。会计主体和法律主体不同。(意义:明确了会计反映和监督的空间范围,解决了核算谁的经济业务的问题。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假设和所有会计核算原则建立的基础。) 2、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是假设会计主体的经营活动,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按照现在的形式和目标,无限期地继续下去,不会进行破产清算。持续经营假设规定了会计的时间范围。持续经营假设要求将会计建立在一个正常状态下。(意义:使会计原则建立在非清算基础之上,解决了会计上资产的分类、计价,收入、费用的确认等问题。如果企业破产,持续经营假设便不存在。) 3、会计分期假设——会计分期假设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经营过程,人为地划分为一定的时间段落,以便核算和报告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通常以一年称为一个会计期间,即会计年度。会计年度可以是以十二个月份为终止的历年制,也可以以一个月份为终止的营业年。我国以公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意义:界定了会计信息的时间长度。可以分期结算账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有了会计分期假定,产生了本期和非本期的概念;有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两种不同的会计基础;产生了收入和费用相配比,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等会计原则。) 4、货币计量假设——是指在会计核算中,要以货币作为统一的尺度,计量、记录和报告企业的经营活动及其结果。在货币计量假设中,以币值不变作为前提。(意义: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能用来计量所有会计要素,也便于综合。使实际成本原则、可比性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等会计原则的建立成为可能。) 会计原则(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客观性——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真实性、准确性、可检验性 2、相关性——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3、可理解性——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利用。 4、可比性——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强调不同空间范围的企业所采用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致性。 5、实质重于形式——会计核算过程中,某一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重于其法律形式。注意“实质重于形式”的具体应用 6、重要性——财务报告应当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于重要的经济业务,应当单独反映。

会计基础知识重点归纳(重要)-会计基础知识必背重点

会计基础重点归纳 第一章总论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会计的概念与目标 第二节会计的职能与方法第三节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第四节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及其质量要求第五节会计准则体系 第一节会计的概念与目标本节主要内容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二、会计的对象与目标 一、会计的概念及特征 (一)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三种计量单位 { 实物计量辅助的计量单位,计量结果通常无法 劳动计量直接进行汇总、比较。 货币计量主要的统一的计量单位,能统一衡量和综合比较。但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 单位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统称。未特别说明时,本教材主要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介绍企业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 (二)会计的基本特征 1?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 3?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4?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5.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 会计方法是用来核算和监督会计对象,实现会计目标的手段。会计方法具体包括会计核 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等。其中,会计核算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会计分析 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等主要是在会计核算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提供的会计资料进行分析和检 查所使用的方法。 (三)会计的发展历程 会计是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得到完善。其中,会 计的发展可划分为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阶段。 二、会计的对象与目标 (一)会计对象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1.资金的投入 资金的投入过程包括企业所有者(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两部分,前者属于企业所有者权益,后者属于企业债权人权益即企业负债。 2 ?资金的运用(即资金的循环和周转) 企业将资金运用于生产经营过程,就形成了资金的运用。它又可分为供应、生产、销售 三个阶段。(1)供应过程。(2)生产过程。(3)销售过程。 3.资金的退出 资金退出过程包括偿还各项债务、上交各项税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等,这部分资金便 离开本企业,退出本企业的资金循环与周转。 (二)会计目标

会计基础第一章答案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会计概述 一、单选 1、【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管理会计侧重于向内部管理者提供经营管理、预测决策等所需的相关信息。3、【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会计的本质是经济管理活动,而不仅仅是记账、算账、报账。 4、【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成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的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 5、【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会计对象是指某一法律主体发生的所有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业务。 6、【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会计的基本职能有核算(反映)职能和监督(控制)职能。 7、【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一般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等;债权债务的结算是属于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8、【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企业的资金运动表现为企业资金的投入、资金的运用和资金的退出,不包括资金的增减。 9、【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股票属于有价证券。 10、【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会计核算主要是利用货币计量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实物计量和劳动计量为辅助计量单位。 11、【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资金的退出包括缴税、还债、分红,债权人投入的资金属于资金的投入过程。 12、【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需要进行会计核算的是能够引起企业资金增减变化的经济业务,签订销售合同不会引起企业资金增减变化,故不需要进行会计核算。 13、【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和债权人投入的资金进入企业后就变成企业的资产。 14、【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会计核算具体内容包括: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资本的增减;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15、【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会计核算主要有四个环节: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16、【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财物是财产物资的简称,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且具有实物形态的经济资源,

会计基础知识必备

1、会计六大要素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2、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一定时日的财务状况,对企业资金运动的静态反映,是构造资产负债表的理论基础,也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是会计的基本等式也是恒等式。) 资产=权益(权益分为负债、所有者权益。) 利润=收入—费用(反映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对企业资金运动的动态反映,是构造利润表的理论基础。)3、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分为: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 成本类: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损益类: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资产减值损失、所得税费用(期间费用:销售、管理、财务费用)

费用、成本类账户结构与资产类账户结构类相同,即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余额一般为0,若有余额在借方。 收入类账户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相同,即贷方增加,借方减少,余额一般为0,若有余额在贷方。 应交税费属负债类且为流动负债(含所得税) 所得税费用为损益类 4、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未达账项有四种情况: (1)企业已收银行未收;(2)企业已付银行未付;(3)银行已收企业未收;(4)银行已付企业未付。 企业和银行双方都在各自金额的基础上加(或减)对方已记账,自己尚未记账的未达账项(包括增加额和减少额)。 5、错账更正法 (1)划线更正法-账簿记错; (2)红字更正法-记账凭证(科目写错、金额写大)(3)补充登记法-记账凭证(金额写小)(蓝黑色笔)。*登账后,记账凭证无误纯属登记时文字或数字上的错误可采用划线更正法更正。

会计基础知识点汇总

会计基础 第一章 %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系统,连续,综合地核算与监督,并向相关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符合会计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要求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属于管理范畴。 %会计的基本特征:1.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2.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检查) 3.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4.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 %会计的职能: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评价经营业绩,预测经济前景 %基本职能: 会计核算: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计算和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或特定对象)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并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信息的功能。(反映职能) 5个环节:确认,计量,记录,计算,报告 3项工作:记账,算账,报账 7种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财产清查,成本计算,编制会计报表 除事后核算,还包括事前核算(经济预测,分析和参与经济决策)事中核算 会计监督: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通过预测,决策,控制,分析及考评等方法,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所实施的审查,促使经济活动按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控制职能)

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关系: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没有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监督就失去了依据;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保证,没有严格的会计监督,就难以保证会计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会计对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特定主体的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工业企业为例: 资金的投入: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债权人投入的资金 资金的运用(资金的循环与周转):以生产过程为核心的供应,生产,销售的循环与周转资金形态一次转变: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产品资金—结算资金—货币资金资金的循环:从货币资金形态又回到货币资金形态 资金的周转:资金周而复始地循环 资金的退出:偿还债务,上缴税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经法定程序减少资本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是指应当进行会计核算的经济业务事项。 %经济业务事项:各单位在日常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中的资金运动 经济业务:又叫经济交易,企业与其他单位或个人之间发生的各种经济利益的交换(购买固定资产) 经济事项:企业内部发生的具有经济影响的各类事项(无形资产摊销)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1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会计控制的重点) 2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4资本的增减

基础会计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一会计的产生 含义:会计是生产(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条件:1 生产过程较为复杂,由于管理的要求才产生了对会计的需要; 2 生产力有一定的发展,剩余产品出现,才有可能产生会计。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 (一)反映(核算)职能:处理、转换经济数据,为各类报表使用人提供信息 特点: 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从价值量角度反映。 2、反映已经发生的事实。 3、有综合性、连续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内容: 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财产收发、增减和使用;债券债务的发生和结算;资本、基金的增减和经费的收支;收入、费用、成本的计算;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其他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事项。 (二)会计监督(控制)职能 特点: 1、伴随会计核算进行,具有完整性、连续性。 2、利用价值指标,以财务活动为主,具有综合性。 3、具有强制性和严肃性。 内容: 1、会计资料真实可靠; 2、经济业务合法性; 3、财产安全和完整; 4、财经法纪执行。 三会计的任务:反映财务情况、监督经济活动、提供会计信息。 四会计的目标:为用户提供决策和有用的财务信息 五会计定义: 以为用户提供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为目标,以核算和监督企业和各单位经济过程为内容的一种管理活动,也是管理经济,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工具。 六会计的特点 1 会计既是一种管理经济的活动,又是经济管理的工具 2 以企业、事业等单位为服务对象 3 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尺度 七会计学学科分类 财务会计:(对外报送会计)管理会计:(对内报送会计) 八会计方法-------实现会计职能的手段。 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会计检查方法 上述三种方法以会计核算方法为基础,互相联系,形成了会计方法体系。 九会计核算方法 内容:

自考《0041基础会计学》重要考点:第一章第三节

自考2020年《0041基础会计学》重要考点:第一章第三节 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但每个人,都可以努力,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相信自己,你能作茧自缚,就能破茧成蝶。 2020年自考《0041基础会计学》考试重点密训 第一章总论 第三节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记账基础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1、会计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2、会计记账基础: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 3、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 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组织会计核算工作需要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即在组织核算工作之前,首先要解决与确立核算主体有关的一系列问题,这是全部会计工作的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会计界公认的会计核算基本前提有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会计主体 1、会计主体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空间范围。 2、持续经营对于会计核算十分重要,它为财产计价、正确的确定收益,即为计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只有具备了这一前提条件,才能够以历史成本作为企业资产的计价基础,才能够认为资产在未来的经营活动中可以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固定资产的价值才能够按照使用年限的长短以折旧的方式分期转为费用。 会计分期 1、会计分期前提是从持续经营基本前提引申出来的,也可以说是持续经营的客观要求。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企业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期间划分为若干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 2、会计期间一般按照日历时间划分,分为年、季、月。 货币计量

1、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时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2、货币计量实际上是以货币为尺度对经济活动进行估价,而货币估价的习惯的做法是以历史成本计价。 二、会计记账基础 会计记账基础是会计处理过程中确认收入、费用归属期间的基本方式,包括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 权责发生制 1、权责发生制是指对于会计主体在一定期间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凡是符合收入确认标准的本期收入,不论款项是否收到,均作为本期收入处理;凡是符合费用确认标准的本期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支付,均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 2、权责发生制的核心是按交易或事项是否影响整个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和受益情况,确定其归属期。 收付实现制 1、收付实现制是指对收入和费用按照收付日期确定其归属期。在收到款项的期间确认收入,在支付款项的期间确认费用。由于收付实现制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是以现金支付为准,所以又称为现金支付或实收实付制。 2、采用收付实现制,按照现金收付日期确定其归属期,不存在对账簿记录进行期末账项调整的问题。 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对其使用者决策有用所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 可靠性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如实反映符合会计确认和计量要素的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相关性 相关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预测。

会计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练习题

会计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练习题 单项选择题:题量大、分值低、数目多,考试内容一般基础知识点,或是概念、常识、简 单计算等。方法:顺推法、排除法、对比法 多项选择题:逐项判断法。 判断题:绝对概念和相对概念 全对为对,一错即错 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成本是对象化了的费用 B.出售固定资产形成企业的收入 C.经济利益的流入必然是由收入形成的 D.费用就是成本 2.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固定资产是企业的财物 B.商标权不是企业的财物 C.财物必须具有实物形态 D.包装物应作为固定资产核算 3.下列属于有价证券的是。 A.外埠存款 B.股票 C.信用证存款 D.信用卡存款 4.费用中能予以对象化的部分构成。 A.成本 B.负债 C.期间费用 D.资产

5.以下各项中,不属于企业财物的是。 A.机器 B.在产品 C.燃料 D.专利权 6.下列属于债权的是。 A.应付账款 B.应付职工薪酬 C.应收票据 D.预收账款 7.下列项目中,不属于会计核算具体内容的是。 A.制定企业计划 B.收入的计算 C.资本的增减 D.财务成果的计算 8.下列不属于收入的是。 A.销售商品收入 B.提供劳务收入 C.让渡固定资产使用权收入 D.转移固定资产所有权净收入 9.下列项目中属于货币资金的是。 A.可转换债券 B.商业承兑汇票 C.银行汇票存款 D.银行承兑汇票 10.费用中能予以对象化的部分构成。 A.成本 B.负债 C.期间费用 D.资产 11.以下应作为债权处理的项目是。 A.应付账款 B.应交税费 C.预收账款 D.预付账款 12.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在财务上取得的结果称为。 A.财务状况 B.盈利能力 C.经营业绩 D.财务成果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