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课标高考数学科命题思路

新课标高考数学科命题思路

新课标高考数学科命题思路
新课标高考数学科命题思路

新课标高考数学科命题思路

数学科的高考命题,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命题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在试题命制和试卷结构上会有如下特点:

一是注重对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考查,增加能力型和应用性的试题;

二是融知识、方法、思想、能力于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质;

三是在兼顾试题的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的同时,重视试题的层次性,合理调控试题的难度,坚持多角度、多层次的考查,充分发挥数学科高考的区分、选拔功能,从而对高中数学教学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命题思路一]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数学知识是命题的基础和载体.随着数学教育改革的发展,高考数学科考试对数学基础知识进行了重新认识和定位——减少了对单纯知识、公式(如三角公式)的记忆要求,降低了对运算(如指数、对数、幂的运算,复数的概念和运算)复杂性、技巧性的要求;知识作用的重新定位,就是将考试的内容更多的指向有能力价值和实践价值的数学基础知识.

现代脑科学研究表明,人脑系统是非加和性的,不能把系统简单地视为其构成部分的叠加——这意味着通过把各数学知识点叠加起来进行测试的结果作为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衡量并不科学.

数学学科的系统性和严密性决定了数学知识之间深刻的内在联系,包括各部分知识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的纵向联系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高考命题就是从本质上抓住这些联系,通过分类、梳理、综合,来构建数学高考试题的框架结构.

另一方面,对于支撑数学学科知识体系的重点知识,在高考试题中将保持较高的比例(80%左右),从而构成高考数学试题的主体.但是,高考命题又不刻意追求知识的覆盖面,而是从数学学科的整体高度、思维价值高度设计命题.

[命题思路二]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能力

高考《考试大纲》要求:“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

按照这一要求,数学高考的命题,将“以能力立意”为命题指导思想.在试题命制和试卷结构中,体现数学试题的四个鲜明特点——“概念性强;思辨性全;量化突出;解法多样”.

“以能力立意”,就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从问题入手,把握数学学科的整体意义,用统一的数学思想组织试题的材料,侧重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尤其是综合和灵活的应用,以此来检测考生个体对知识的迁移能力,从而检测出考生个体数学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进一步学习的潜能.

高考数学试题考查的数学能力包括:

(1)数学思维能力: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直觉思维能力和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

(2)数学运算能力:即思维能力与运算技能的有机结合;

(3)空间想象能力:视图与作图,图像与概念的结合,图像的正确处理;(4)实践能力:运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观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5)创新意识:具有创新性质的思维活动。

在这些能力中,核心能力是数学思维能力.

[命题思路三]:从学科的整体高度和数学思维价值的高度考虑问题,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设计试题,体现试题的综合性.

高考数学命题首先关注的是考生对中学数学主干知识的认知、理解和考生对数学知识网络构建的掌握.

这些主干知识包括:平面向量、集合、函数与导数、三角函数、数列、不等式、概率与统计、排列与组合、立体几何、平面解析几何等.高考数学命题都是围绕这些主干知识而设计的.但是每一道题不是简单单纯地考查几个知识点,而是在主干知识的纵向联系、横向联系上设题,从知识网络交汇处命题,从数学学科的整体高度上来考查.更加重视对学生分析能力、探索能力和建模能力的考查.

[ 命题思路四]重视数学概念、性质、法则的考查

数学的本质是对数量关系和空间位置关系的反映,而这些关系又是通过数学的概念、性质和法则来体现的;学生学习数学、形成数学能力,也是通过对数学概念、性质和法则的理解、掌握、应用来实现的.可以说,没有数学的概念、性质和法则,就没有数学.因此,对数学的考试,就离不开对数学的概念、性质和法则的检测.

但是,数学高考对数学的概念、性质和法则检测的目的,不在于检测考生掌握了多少,而在于检测考生运用这些概念、性质和法则解决数学和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在高考数学题中,对数学概念、性质和法则的检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能从题目的条件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从题目的问题中确定需要的信息. (2)能在记忆系统储存的数学信息中提取有关的信息,作为解决本题的依据,从而推动(1)中信息的延伸.

(3)将(1)(2)中获得的信息联系起来,进行加工、组合——即通过分析和综合,一方面从已知到未知,另一方面从未知到已知,寻找已知和未知之间的联系,在两者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从而实现问题的解决.

(4)将(3)中的思维过程整理和表述出来,形成一个从条件到结论的行动序列.

[ 命题思路五] 突出数学学科特色,坚持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蕴含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

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不是通过专门的试题,而是通过对数学知识的考查,从了解、理解和掌握这三个不同的层次,来检测考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在试题中,力求淡化解题技巧,注重通性通法.

高考命题注重的思想方法包括7个方面:

一是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二是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

三是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方法;

四是分类与整合的思想方法;

五是特殊与一般的思想方法;

六是有限与无限的思想方法;

七是或然与必然的思想方法.

【命题思路六】保持稳定,适度创新(空间想象能力;概率与统计的有机结合;解答题情境的创新)

数学高考作为一种选拔性的考试,它的试题的命制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数学的教学.因此保持试题的稳定,是高考数学试题命制的基本要求。它包括:

1.题量稳定;

2.题型稳定,仍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证明题;

3.难度稳定,容易题、中档题、难题的比例仍大致为7∶2∶1.

但是,稳定≠保守.数学高考命题需要体现的内容——“适度创新”,则是这一内容的基本体现:

【命题思路七】创新开放情境,强化探究能力考查

以多元化、多途径、开放式的设问背景,能比较客观、全面地测量学生观察、试验、联想、猜测、归纳、类比、推广等思维活动的水平,对于激发学生探索精神、求异创新思维等有着积极的意义.

试题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在传统内容的考查中推陈出新,设计出新颖别致的试题,使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对能力的考查,强调“以能力立意”,就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从问题入手,把握学科的整体意义,用统一的数学观点组织材料,对知识的考查侧重于理解和应用,尤其是综合和灵活的应用,以此来检测考生竞争者迁移到不同的情境中去的能力,从而检测出考生个体理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以及进一步学习的潜能. 命题注意试题的多样性,设计:考查数学主体内容,体现数学素养的题目;反映数、形动态变化的题目;研究型、探索型或开放型的题目,让考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发挥主观能动性,研究问题的本质,寻求合适的解题工具,梳理解题程序,为考生展现其创新意识、发挥创造能力创设广阔的空间.

【命题思路八】以社会现实问题为设计情境,关注学生整体发展

实践能力在考试中表现为解答应用问题,考查的重点客观事物的数学化.这个过程主要是依据现实的生活背景,提炼相关的数学关系,构造数学模型,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命题时坚持“贴近生活,背景公平,控制难度”的原则,把握好提出问题所涉及的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深度和广度,切合本地中学数学教学的实际,让数学应用问题的难度更加符合考生的水平,引导考生自觉地置身于现实社会的大环境中,关心自己身边的数学问题,促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的意识.

在应用题的命制中,对试卷进行整体性设计:主题的范围包括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对主题的探究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这些都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也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战略,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形成健全的人格.

高考试题还注重考查研究意识和动手能力,使考生的自主性和个性得以发挥,体现数学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命题思路九】尊重学生个性发现,坚持多元化评价标准,贯彻发展性评价的理念

《考试大纲》明确提出了对考生个性品质的要求,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崇尚数学的理性精神,形成审慎思维的习惯,

体会数学的美学意义.

高考数学科考试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视野和数学观念,在处理实际问题时能够自觉地用数学的观点和方式去思考,知道数学可以应用在什么情况下,能够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去表达、处理日常的问题.数学气质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如从事数学活动时的自信心,发掘数学思想的灵活性,欣赏数学的美学与应用价值,能够兴趣饱满地、有创造力地做数学,在复杂的问题情境中发现隐含的数学关系以及对数学理论和研究的洞察力等.

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其研究的重点是评价考生数学素质与考生个体的发展的关系,评价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促进个体的思维的发展;评价在强调共性的同时,考虑“个性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发挥自己的特长,培养一般的能力和素质,实现个人的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学习经验和个性化的创造表现,其评价标准也具有多样性.在这种观念下,数学的学科能力不再作为数学课程的主要目标,特别是那些带有太多专业特征的数学解题技巧和数学中特有的思想方法不再是对所有人的要求.与数学的学科能力相比,更重要的是一般的素质和能力.

高考命题思路——物理

2010年浙江高考命题思路——物理 着眼基础减轻负担 物理命题着眼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核。如第19题、第23题侧重考查了电场性质、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力的平衡条件的应用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注重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核。其中主干知识力学、电学部分占理综(物理)卷分值的85%以上。如22、23、24题侧重考查了力和运动、能的转化和守恒的核心内容。 强调解决物理问题通用方法的运用,淡化解题技巧,避免繁复计算。试题设计有利于那些注重分析物理过程、掌握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生取得好成绩,有利于减少教学中大量练习,减轻学生负担,给中学物理教学以正确的导向。 联系实际注重建模 命题注重物理知识与实际的联系,通过对一些实际问题的分析,在合理的近似下建立物理模型,考核学生灵活运用物理规律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15(静电)、17(输电)、20(飞船)题都是涉及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第23题以当前能源中的热点问题光电池为情境,要求通过建模解决。通过对这些试题的考核,引导学生关注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重视物理规律的灵活应用,物理模型的建立。

重视实践体现探究 命题关注知识的获取过程,在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核的同时,考核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实验数据处理的能力;并要求学生在遇到新情境时会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和规律进行探究。如21题I要求学生会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判断所测量的数据的正确及如何用正确的方法来测量;21题Ⅱ要求学生对新给的电阻与电流图象的特征进行分析和解释,使做过实验与没做过实验有区别,认真做与不认真做有区别。如(I B)13题中关于建发电站的问题,要求学生根据题意进行分析,解答可以开放,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对接课改稳中求进 命题理念承前启后,稳中求新,逐步推进。试题在实验题的设计、试题的开放性、探究性、联系实际方面有所创新,比上年更多地体现新课改的理念。既有利于高校选拔优秀的人才,又有利于中学物理课改的顺利进行。全卷在考核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对科学方法及科学态度的考核,通过减少题量,使学生有更多的思考时间,加强了对学生探究能力及发散性思维的考核。

2018年全国新课标高考物理考试大纲

2018年全国新课标高考物理考试大纲 I.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理工类物理科考试内容。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以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并有利于激发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高考物理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查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 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核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理解能力 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它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述);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 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 能够独立地对所遇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其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较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必要时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分析。 5?实验能力 能独立的完成表2、表3中所列的实验,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着重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在不同程度上也考查了与之相关的能力。同时,在应用某种能力处理或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种也伴随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因而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加以论证解决等探究能力的考查渗透在以上各种能力的考查中。(与2017年物理考试大纲区别) H.考试范围与要求 要考查的物理知识包括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等部分。考虑到课程标准中物理知识的安排和高校录取新生的基本要求,考试大纲把考试内容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类,必考内容有5个模块,选考内容有2个模块,具体模块及内容见表1。除必考内容外,考生还必须从2个选考模块中选择1个模块作为自己的考试内容。必考和选考的知识内容范围及要求分别见表2和表

近三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doc

近三年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一、对三年试卷的总体评价 1.较好地体现了命题指导思想与原则 三年来,命题遵循了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分省命题工作暂行管理办法》,坚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有助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体现了“立足于平稳过渡,着眼于正确导向,确保试题宽严适度”的指导思想。 2.试卷既遵循考试大纲,又体现地方特色 三年的试题严格按照《当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普通高等学 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的规定和要求命制试题,命题思路清晰,试题科学规范,未出现科学性、知识性错误;坚持能力立意,注重基础,突出主干知识;考查考生所学物理、化学、生物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某些试题体现四川特色。 3.试卷有较好的区分度,难度在合理范围控制试题难度,确保区分效果,三年的全卷的平均得分率为0.57,达到了较佳的区分度,Ⅰ卷和Ⅱ卷总体来看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合理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有利于人才的选拔;有利于中学教学,引导教学和复习回归教材。 4.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试题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现代科技,强调知识应用,贴近生活,学以致用。如2006年试卷的4、6、11、14、22、26、28、29、30题; 2007年试卷的3、4、12、14、17、25、26、29、30题等;

2008年试卷的1、3、12、16、20、22、28、30题等。 这些试题均考查了考生运用理、化、生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理科学习的价值。 5.体现新课标精神,凸现了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试卷注意体现了当前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新课标的内容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如2006年试卷的第22题、第26题、 2007年试卷的25题等,对课程改革起着良好导向作用. 6.突出学科特点,强调实验能力的考查 三张试卷有鲜明的理科特色,而实验题与教材联系更加紧密,坚持“来源于教材,但不拘泥教材”的思想,对中学实验教学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1、对物理试题的基本评价 (1)试题结构非常稳定,难度有变化但幅度不大,试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提高了物理试题的区分度,体现了“以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 (2)全卷所考查的知识点的覆盖率较高,注重回归教材,这对促进考生注重双基,全面复习,减少投机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知识点都是中学物理的核心内容,各部分知识考查比例为:力学53分,占44.2%;电学49分,占40. 8%;热学6分,占5%;光学6分,占5%;原子物理学6分,占5%,和大纲和教材内容的比例一致。特别注重了对牛顿第二定律、力和运动、功能关系、动量、机械能、电场、电磁感应等主干知识的考查。易中难的比例大约为1:7:2 。 2008年全卷考查的知识覆盖了考试大纲中17个单元中的14个(未涉及到电场、电磁场和电磁波、光的波动性和微粒性),涉及到30个知识点(Ⅱ级知识点考

高考物理命题趋势研究报告

2016年高考物理命题趋势研究报告 综合各方面的高考备考信息,特别是本工作室各位名师的研究成果,现将物理名师工作室对2016年高考物理命题趋势的研究情况报告如下,供全县高三师生复习时参考。 一、考点没有变化,但“要求”略作调整 1、“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关系”由去年的Ⅰ类要求,提高到Ⅱ类要求。 2、“理想变压器”由去年的Ⅰ类要求,提高到Ⅱ类要求。 3、“气体实验定律”由去年的Ⅰ类要求,提高到Ⅱ类要求。 二、从样题分析,命题沿袭下面三个发展趋势 发展趋势一:重视试题的基础性。重视考查基础,采用学生的熟悉素材、背景和语言,使学生运用熟悉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展示学生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的认知积累水平。采用熟悉的试题背景材料,通过不同的视角,更巧妙的构思,形成新的试题,让学生对试题感觉既熟悉又陌生。例如物理学史始终是考查热点。 发展趋势二:重点考查主干知识。高频考点保持稳定。 发展趋势三:理论联系实际是不变的主题。注重考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试题,题目内容和表现形式仅仅是载体,核心是突出学科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保证试题反映学科特点,贴近学科本质,从思想方法入手,以典型事件为背景或素材,考查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今年物理命题趋势预测 (一)选择题部分 对比13年、14年和15年高考,相同或相近的知识点出现五次,包括牛顿运动定律,电磁感应,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曲线运动、万有引力知识。这些作为高考普遍出现必考题型必定还会出现,而其他交叉出现的重复知识点如共点力下平衡分析,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速度图像、能量问题等也需要加强注意。 以前可能作为大题考察计算的万有引力,电磁感应等知识可能会受大题考察的限制而转移考查方式,加重在选择题中比重。 综合而言,除了上面所对比分析的作为普遍出现相对固定的考察知识点外(4~5题),由于新课改要求,使得必修部分计算题题量减小,其它不考计算题的知识点必定在选择中重点考察,例如牛顿第二定律综合,万有引力及航天,曲线及圆周运动(计算题第一题考察部分)电磁感应和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计算题第二题考察部分),需学生全面照顾到以防万一,重点电磁感应,共点力平衡和万有引力选择题。具体预测为: 1、选择题第14题,主要考查物理学史的识记及物理慨念的理解,今年该题也应围绕这方面的相关知识命题,主要关注物理量的定义,如比值法定义中的定义式和决定式的理解,物理量的单位、量纲的理解及应用等。 2、万有引力定律的考查在近十年的新课标理综考试中均有表现,除2008年为计算题,其余年份均为选择题,从近几年的命题特点,今年应注重天体运行规律的理解。 3、“运动的合成与分解”这一知识点的级别要求,从大纲卷到改为新课标卷时,就从原来的Ⅰ级改为Ⅱ级,高考中相关的试题在其它省份逐渐出现,但在全国新课标Ⅰ卷中没有出现,2015年理综物理学科21小题有所表现,今年在新课标的理综卷中这一知识点应有体现。 4、图像问题应是高考的热点,今年注重v-t图、a-t图及电磁感应方面的U-t图、F安-t图的理解与应用。

2020年浙江高考命题思路物理

2020年浙江高考命题思路物理 着眼基础减轻负担 物理命题着眼基础知识、差不多技能、差不多方法的考核。如第19题、第23题侧重考查了电场性质、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力的平稳条件的应用等基础知识和差不多方法。注重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的考核。其中主干知识力学、电学部分占理综〔物理〕卷分值的85%以上。如22、23、24题侧重考查了力和运动、能的转化和守恒的核心内容。 强调解决物理咨询题通用方法的运用,淡化解题技巧,幸免繁复运算。试题设计有利于那些注重分析物理过程、把握差不多技能和差不多方法的学生取得好成绩,有利于减少教学中大量练习,减轻学生负担,给中学物理教学以正确的导向。 联系实际注重建模 命题注重物理知识与实际的联系,通过对一些实际咨询题的分析,在合理的近似下建立物理模型,考核学生灵活运用物理规律和方法解决实际咨询题的能力。如15〔静电〕、17〔输电〕、20〔飞船〕题差不多上涉及生活、生产中的实际咨询题。第23题以当前能源中的热点咨询题光电池为情境,要求通过建模解决。通过对这些试题的考核,引导学生关注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重视物理规律的灵活应用,物理模型的建立。

重视实践表达探究 命题关注知识的猎取过程,在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核的同时,考核了学生的观看能力和对实验数据处理的能力;并要求学生在遇到新情境时会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和规律进行探究。如21题I要求学生会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判定所测量的数据的正确及如何用正确的方法来测量;21题Ⅱ要求学生对新给的电阻与电流图象的特点进行分析和讲明,使做过实验与没做过实验有区不,认真做与不认真做有区不。如〔I B〕13题中关于建发电站的咨询题,要求学生依照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能够开放,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对接课改稳中求进 命题理念承前启后,稳中求新,逐步推进。试题在实验题的设计、试题的开放性、探究性、联系实际方面有所创新,比上年更多地表达新课改的理念。既有利于高校选拔优秀的人才,又有利于中学物理课改的顺利进行。全卷在考核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对科学方法及科学态度的考核,通过减少题量,使学生有更多的摸索时刻,加强了对学生探究能力及发散性思维的考核。

新课标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新课标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一、运动的描述 1.物体模型用质点,忽略形状和大小;地球公转当质点,地球自转要大小。物体位置的变化,准确描述用位移,运动快慢S比t ,a用Δv与t 比。 2.运用一般公式法,平均速度是简法,中间时刻速度法,初速度零比例法,再加几何图像法,求解运动好方法。自由落体是实例,初速为零a等g.竖直上抛知初速,上升最高心有数,飞行时间上下回,整个过程匀减速。中心时刻的速度,平均速度相等数;求加速度有好方,ΔS等a T平方。 3.速度决定物体动,速度加速度方向中,同向加速反向减,垂直拐弯莫前冲。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二、力 1.解力学题堡垒坚,受力分析是关键;分析受力性质力,根据效果来处理。 2.分析受力要仔细,定量计算七种力;重力有无看提示,根据状态定弹力;先有弹力后摩擦,相对运动是依据;万有引力在万物,电场力存在定无疑;洛仑兹力安培力,二者实质是统一;相互垂直力最大,平行无力要切记。 3.同一直线定方向,计算结果只是“量”,某量方向若未定,计算结果给指明;两力合力小和大,两个力成q角夹,平行四边形定法;合力大小随q变,只在最大最小间,多力合力合另边。多力问题状

态揭,正交分解来解决,三角函数能化解。 4.力学问题方法多,整体隔离和假设;整体只需看外力,求解内力隔离做;状态相同用整体,否则隔离用得多;即使状态不相同,整体牛二也可做;假设某力有或无,根据计算来定夺;极限法抓临界态,程序法按顺序做;正交分解选坐标,轴上矢量尽量多。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三、牛顿运动定律 1.F等ma,牛顿二定律,产生加速度,原因就是力。合力与a同方向,速度变量定a向,a变小则u可大,只要a与u同向。 2.N、T等力是视重,mg乘积是实重; 超重失重视视重,其中不变是实重;加速上升是超重,减速下降也超重;失重由加降减升定,完全失重视重零。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四、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运动轨迹为曲线,向心力存在是条件,曲线运动速度变,方向就是该点切线。 2.圆周运动向心力,供需关系在心里,径向合力提供足,需mu 平方比R,mrw平方也需,供求平衡不心离。 3.万有引力因质量生,存在于世界万物中,皆因天体质量大,万有引力显神通。卫星绕着天体行,快慢运动的卫星,均由距离来决定,距离越近它越快,距离越远越慢行,同步卫星速度定,定点赤道上空行。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五、机械能与能量 1.确定状态找动能,分析过程找力功,正功负功加一起,动能增

2017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汇总

2017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汇总

新课标高考高中物理学史汇总 必修l、必修2、选修3-1、3-2 一、力学: 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做了一个轰动一时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 3.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4.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5.英国物理学家胡克对物理学的贡献:胡克定律。经典题目:胡克认为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弹簧的弹力才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 6.1638年,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一书中,运用观察——假设——数学推理的方法,详细研究了抛体运动。 7.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8.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 9.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 10.1846年,英国剑桥大学学生亚当斯和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勒维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并观测到海王星。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用同样的计算方法发现冥王星。11.我国宋朝发明的火箭是现代火箭的鼻祖,与现代火箭原理相同。但现代火箭结构复杂,其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主要取决于喷气速度和质量比(火箭开始飞行的质量与燃料燃尽时的质量比)。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被称为近代火箭之父,他首先提出了多级火箭和惯性导航的概念。多级火箭一般都是三级火箭,我国已成为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第三个国家。

不得不知道的高考物理命题趋势

不得不知道的2019年高考物理命题趋势高考冲刺在即,相信许多同学最想知道的当然是今年考题都有哪些啦!这怎么可能会知道呢!那不能知道试卷好歹能知道出题者们哪些知识点会是重点,今年的出题大概又会有哪些趋势。 一、考点没有变化,但“要求” 略作调整。 1.“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关系”由去年的Ⅰ类要求,提高到Ⅱ类要求。 2.“理想变压器”由去年的Ⅰ类要求,提高到Ⅱ类要求。 3.“气体实验定律”由去年的Ⅰ类要求,提高到Ⅱ类要求。 小编来科普同学们以上两个名词“Ⅰ类要求”指的是对知识的识记与了解,不需要深人理解;“Ⅱ类要求”指的是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能熟练运用。同学们可对照着上面的变化,看看自己是否掌握了这个三个知识点的能力要求哦! 二、从样题分析,命题沿袭下面三个发展趋势 发展趋势一:重视试题的基础性。重视考查基础,采用学生的熟悉素材、背景和语言,使学生运用熟悉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展示学生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的认知积累水平。采用熟悉的试题背景材料,通过不同的视角,更巧妙的构思,形成新的试题,让学生对试题感觉既熟悉又陌生。例如物理学史始终是考查热点。 发展趋势二:重点考查主干知识。高频考点保持稳定。

发展趋势三:理论联系实际是不变的主题。注重考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试题,题目内容和表现形式仅仅是载体,核心是突出学科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保证试题反映学科特点,贴近学科本质,从思想方法入手,以典型事件为背景或素材,考查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今年物理命题趋势预测 (一)选择题部分 对比13年、14年和15年高考,相同或相近的知识点出现五次,包括牛顿运动定律,电磁感应,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曲线运动、万有引力知识。这些作为高考普遍出现必考题型必定还会出现,而其他交叉出现的重复知识点如共点力下平衡分析,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速度图像、能量问题等也需要加强注意。 以前可能作为大题考察计算的万有引力,电磁感应等知识可能会受大题考察的限制而转移考查方式,加重在选择题中比重。 综合而言,除了上面所对比分析的作为普遍出现相对固定的考察知识点外(4-5题),由于新课改要求,使得必修部分计算题题量减小,其它不考计算题的知识点必定在选择中重点考察,例如牛顿第二定律综合,万有引力及航天,曲线及圆周运动(计算题第一题考察部分)电磁感应和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计算题第二题考察部分),需学生全面照顾到以

(完整word版)2019年新课标物理高考大纲

物理 Ⅰ.考核目标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确定高考理工类物理科考试内容。 高考物理试题着重考察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科学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和经济生产发展的联系,注意物理知识在日常学习生活、生产劳动实践等方面的管饭应用,大力引导学生从“解题”向“解决问题”转变,以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高考物理科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对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通过考核擦知识及其运用来鉴别考生能力的高低,但不把某些知识与某种能力简单地对应起来。目前,高考物理科要考查的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理解能力 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确切含义,理解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以及他们在简单情况下的应用;能够清楚地认识概念和规律的表达形式(包括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能够鉴别关于概念和规律的似是而非的说法;理解相关知识的区别和联系。 2.推理能力 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物理事实、条件,对物理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3.分析综合能力 能够独立地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弄清其中的物理状态、物理过程和物理情境,找出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及有关条件;能够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较为简单的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能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运用物理知识综合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4.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列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进行推导和求解,并根据结果得出物理结论;能运用几何图形、函数图像进行表达和分析。 5.实验能力 能独立地完成表2、表3中所列的似乎眼,能明确实验目的,能理解实验原理和方法,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观察、分析实验现象,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能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制订解决方案;能运用已学过的物理理论、试验方法和实验仪器去处理问题,包括简单的设计性实验。 这五个方面的能力要求不是孤立的,在着重对某一种能力进行考查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考察了与之相关的能力。并且,在应用某种能力处理或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因而高考对考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加以论证解决等探究能力的考查渗透在以上各种能力的考查中。

【A4精排打印版】新课标高考英语答题卡模板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 卷模拟) 英 语答 题 卡 第Ⅰ卷 选择题 第一部分:阅读理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E ] [ E ] [ E ] [ E ] [ E ] [ F ] [ F ] [ F ] [ F ] [ F ] [ G ] [ G ] [ G ] [ G ] [ G ]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第一节)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5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A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B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C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 D ] 第Ⅱ卷 非选择题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第二节) 第三部分:写作 第一节 短文改错 假定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之间交换修改作文,请你修改你同学写的以下作文。文中共有10处语言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字符号( ),并在其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1 4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题(新课标I)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题(新课标I)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将质量为1.00 kg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 g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 m/s 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 A.30B.5.7×102 C.6.0×102D.6.3×102 2. 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 ) A.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 B.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 C.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 D.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 3. 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b、c电荷量相等,质 量分别为、、。已知在该区域内,a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选项正确的 是() A.B.C.D. 4. 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氘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氘核聚变反应方程是:+→+。已知的质量为2.013 6 u,的质量为3.015 0 u,的质量为1.008 7 u,1 u=931 MeV/c2。氘核聚变反应中 释放的核能约为() A.3.7 MeV B.3.3 MeV C.2.7 MeV D.0.93 MeV

高考散文阅读常见命题方式及其答题思路

高考散文阅读常见命题方式及其答题思路精选 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高考散文阅读常见命题方式及其答题思路 作者:lzhfy 提交日期:2009-3-18 19:25:00 | 分类: | 访问量:367 高考散文阅读常见命题方式及其答题思路 (一)就文章开头的写法及作用命题 答题要点:散文的开头段往往是引子,构思精巧,语言优美,一般属于景物或场面的描写性语段。答写法可从①写作技法(动静结合、点面结合、衬托等)②听觉、视觉、嗅觉,声、形、色、味③修辞手法三方面入手。 答作用:①突出表现了……渲染了……②开篇扣题③作铺垫,引起下文关于……的议论(抒情,描写)。 例如08届南京高三上期统考卷第15题:本文开头是怎样描绘春节晚会上杨丽萍双人舞的这样开头有什么好处(6分) 答:(1)①从视觉、听觉(1分)几方面描绘“两棵树”经受洗礼并立同心的爱情故事;(1分)②动静结合(1分),烘托舞台气氛,具体细致地描绘了“两棵树”的形象。(1分)(4分。一点2分,答对两点即可。意思对即可)(2)①通过具体的舞台画面,营造一种凄美的氛围,感染打动读者;②从影视形象到现实生活,构思新颖,吸引读者的注意力;③由舞台上的“两棵树”引出现实中的“两棵树”,为下文描写张赵爱情作了铺垫;④由于舞台形象与真实故

事具有相似形,这样“虚”“实”互相映衬,大大增加了文章的美感。(2分。一点1分,答对两点即可) 再如07辽宁卷第17题:第一自然段,作者写了“秋去冬来”的景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答:起铺垫(或引出下文)的作用。(2分)写“秋去冬来”,自然引出下文的“炉火”,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写出了作者的感伤情绪,为下文写“炉火”的意蕴预设了空间。(2分) (二)就词语的含义命题。 答题要点:结合语段,解析词语的引申义或比喻义 例如07山东卷第20题:第一、三段都出现了“荒野无灯”,请分别指出它们在文中的具体含义。(4分) 答:第一个指记忆中留下的对野外黑暗很深的难以忘怀的感触。第二个是指身居闹市与朋友之中却感到无靠无助的心境。 (三)就语句的含义命题。 答题要点:结合上下语段及全文,抓住关键词语的引申义和比喻义开掘语句在文中的内涵,并注意句子的哲理性。

2018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题解析(新课标1卷)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物理试题及答案(新课标1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K 39 Ti 48 Fe 56 I 127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将质量为1.00 kg 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 g 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 m/s 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 A .30kg m/s ? B .5.7×102kg m/s ? C .6.0×102kg m/s ? D .6.3×102kg m/s ? 15.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 A .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 B .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 C .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 D .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 16.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 、b 、c 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 a 、m b 、m c 。已知在该区域内,a 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 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 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a b c m m m >> B .b a c m m m >>

新课标高考英语答题卡模板(更新版)

新课标高考英语答题卡模板(更新版) 答题卡准考证号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1 ][1 ][1 ]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2 ][ 2 ][ 3 ][3 ][3 ][3 ][3 ][3 ][3 ][3 ][3 ][ 4 ][4 ][4 ][4 ][4 ][4 ][4 ][4 ][4 ][ 5 ][5 ][5 ][5 ][5 ][5 ][5 ][5 ][5 ][ 6 ][6 ][6 ][6 ][6 ][6 ][6 ][6 ][6 ][ 7 ][7 ][7 ][7 ][7 ][7 ] [7 ][7 ][7 ][ 8 ][8 ][8 ][8 ][8 ][8 ][8 ][8 ][8 ][ 9 ][9 ][ 9 ][9 ][9 ][9 ][9 ][9 ][9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 2、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填空题和解答题必须用0、5mm黑色签字笔答题,不得用铅笔或圆珠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3、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姓名 贴条形码区考生缺考考生,监考员用2B禁填铅笔填涂左面的缺考标记填涂样例正确填涂第Ⅰ卷选择题第一部分:听力(每题

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 A ][ A ][ A ][ A ][ B ][ B ][ B ][ B ][ B ][ B ][ B ][ B ][ B ][ B ][ B ][ B ][ B ][ B ][ B ][ B ][ B ][ B ][ B ][ B ][ C ][ C ][ C ][ C ][ C ][ C ][ C ][ C ][ C ][ C ][ C ][ C ][ C ][ C ][ C ][ C ][ C ][ C ][ C ][ C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每题2分共计:40 分)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A ][ B ][ B ][ B ][ B ][ B ][ B ][ B ][ B ][ B ][ B ][ B ][ B ][ B ][ B ][ B ][ B ][ B ][ B ][ B ][ B ][ C ][ C ][ C ][ C ][ C ][ C ][ C ][ C ][ C ][ C ][ C ][ C ][ C ][ C ][ C ][ C ][ C ][ C ][ C ][ C ][ D ][ D ][ D ][ D ][ D ][ D ][ D ][ D ][ D ][ D ][ D ][ D ][ D ][ D ][ D ][ D ][ D ][ D ][ D ][ D ][ E ][ E ][ E ][ E ][ E ][ F ][ F ][ F ][ F ][ F ][ G ][ G ][ G ][ G ][ G ]第三部分:英语知识运用(第一节)(每题

英语高考阅读七选五的命题思路及答题策略分析

2015年高考英语七选五专项复习训练 第一部分:英语高考阅读七选五的命题思路及答题策略 五.做题技巧和策略。 1.辨别语境线索 语境线索主要指反应上下文关系的衔接手段,如篇章结构、词语重现、逻辑、连接、指称、同构等。 词语重现是指词语的重复出现,但这里不是指词语的简单重现,而是指某词语可能以不同词类、词性、数、格、时态、语态等形式出现。比如:read, reading, reader, readers。还可能是以同义词、近义词甚至反义词等形式出现。(关键词语重现) 逻辑是事物之间在的、必然的联系,包括时间先后关系、空间位置关系、因果关系、归纳总结关系、总分总关系等。 连接是指用连接词或连接语表明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如and, however等。(并列关系、转折关系。) 指称是指用代词替代前文已出现的人物、事件、物品等,如he, she, they,it。 同构是指上下文使用了同一或类似的句式结构。 2. 分析短文篇章结构 分析篇章结构、把握全篇文脉是解题的关键。语篇通常由段落构成,所以分析篇章结构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分析段落之间的层次,也就是语篇层次;二是分析每个段落部的层次,即句际层次。尤其是选项与前(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和信息联系,是确定答案的主要依据。 六. 解题思路及要领 ●通读整篇文章,把握整段语脉,理出文章的中心。 ●根据标点符号确定有几个句子。 ●除中心词、关键词外,将所有句子按意义分出层次,如果是承接、平列、层进关系,则可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层次,如果是解释、转折一般就可以一分为二。 ●再分析各层次之间的关系。 ●最后检查核对层次划分有无错误。如一篇文章或语段有几个句子单位,几个层次,特别是长难句构成的语段层次是否明确。 七.正确选项特征: 1、放进去通顺,这一点是基础。凡不通顺的必错无疑; 2、选项与其上句或下句之间有必然的逻辑关系; 3、选项全部容都属于正确答案所在段; 4、选项中有单词、词组、句子成分或与所选答案所在段容相匹配或重合; 例如:上面第2项所指的逻辑关系主要是指代词关系、冠词关系以及连接词关系等。 例如,代词关系方面,如果所选答案中有he, him, his等词,这就意味着空前面必然出现了a boy, a man等词或人名。如果这些词在空后面出现,就意味着正确答案中必有a boy, a man 等词或人名。 冠词方面,如果正确答案中出现了定冠词the,则空前将有不定冠词a(n)或与之相应的名词等出现。如果定冠词第一次出现在空后,则意味着空里所需的答案中会有不定冠词a(n)或相应的名词等出现。 连接词方面,如果but ,however等出现在答案中,则意味着该答案与空前部分含义是相反

新课标高考物理考纲解读

2013年新课标高考物理考纲解读 1、全国高考物理卷 新课标高考:(宁夏、辽宁、陕西、湖南、湖北、黑龙江、吉林、江西、山西、河南、新疆、云南、河北、内蒙古14) 全国卷:(青海、贵州、甘肃、广西、西藏5) 地方卷:(北京、广东、山东、浙江、福建、安徽、天津、重庆、四川、江苏、海南、上海12) 2、2013年高考新动向 考试的性质(无变化) 考试的形式与试卷结构(有变化)单选还是多选在题号中有明确的指示。 各科考核目标、内容及题型示例(无变化) Ⅰ. 2010-2012全国新课标高考物理试题特点分析 一、选择题部分 2010年选择题所考知识点情况 题号答案考查的知识点范围要求 14 A C 物理学史Ⅰ 15 C 胡克定律Ⅰ 16 A D 功和功率以及动能定理ⅡⅡ 17 A 电场力方向和曲线运动所受合外力与轨迹的关系Ⅱ 18 B 力的平衡Ⅱ 19 D 电源的效率Ⅱ 20 B 开普勒第三定律Ⅰ 21 D 右手定则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ⅡⅡ 2011年选择题所考知识点情况 题号答案考查的知识点范围要求 14 B 安培定则和地磁场分布Ⅰ 15 ABD 力和运动关系Ⅱ 16 ABC 功和能的关系Ⅱ 17 A 主要考查交流电的有效值、功率及理想变压器的 Ⅰ 有关知识。

18 BD 动能定理和安培力Ⅱ 19 B 开普勒第三定律Ⅰ Ⅱ 20 D 电场力方向和曲线运动所受合外力与轨迹的关 系 21 A 摩擦力和牛顿第二定律ⅡⅡ 2012年选择题所考知识点情况 题号答案考查的知识点范围要求 14 AD 物理学史、惯性概念Ⅰ 15 BD 抛体运动Ⅱ 16 B 力的合成与分解Ⅱ 17 B 交流电、变压器Ⅰ 18 BD 电容器、匀强电场、电势差Ⅱ 19 C 电磁感应Ⅰ 20 A 电磁感应安培力Ⅱ 21 A 万有引力定律Ⅱ 2013年选择题所考知识点情况 题号答案考查的知识点范围要求 14 C 力与加速度的关系图象Ⅰ 15 C 静力平衡问题Ⅱ 16 D 电磁感应中的v—t图象问题Ⅱ 17 A 带电粒子在有界磁场中的运动Ⅰ 18 B 静电场中的平衡问题Ⅱ 19 ABD 物理学史Ⅰ 20 BD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Ⅱ 21 AC 圆周运动中的向心力问题Ⅱ 近四年选择题部分命题点的分析 1、10年试题涉及到对物理学史知识的考查,力求体现新课改的三维目标要求。

新课标高考英语答题卡模板(更新版)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模拟) 英 语 答 题 卡

第Ⅱ卷非选择题第三部分:英语知识运用(第二节)(每题分共计:1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