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和全区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和全区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和全区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和全区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关于贯彻落实全国和全区职业

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工作总结

为了贯彻落实全国和全区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围绕百色市区域实情,我校认真对照会议文件精神,认真分析学校发展存在的机遇和挑战,经验和不足,把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到日常实际工作中,明确学校当前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目标和任务。现将我校贯彻落实全国和全区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具体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一)加强学习,全面宣传,统一思想。

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学习贯彻全国和全区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意义,要求全校广大党员干部和教职员工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全国和全区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牢固树立用科学发展观统领职业教育发展的思想,努力开创全校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全校全面深入开展全国和全区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宣传活动。学校要求各部门、处室要统筹安排、周密部署,制订严密可行有效的学习宣传方案,快速有效的在全校掀起学习宣传全国和全区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浪潮。

各部门、处室负责人认真带头学习宣讲,同时组织处室工作人员和师生员工深入开展学习宣传活动,确保学习宣传全面、深刻。经过宣传活动,形成全校学习全国和全区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良好氛围。

(二)扎实把全国和全区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贯彻到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按照精神的要求,积极探索办学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招生就业制度、教育教学质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方面,确保各项工作稳步有序推进,取得真实效。

(三)我校认真对照全国和全区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文件精神,加强职业教育教研队伍,建立职业教育教研激励机制。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到职业教研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把队伍建设放在学校工作的优先位置,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打造一支素质精良、充满活力的职业教育教研团队。把开展教育科研的实际成果纳入老师年度考核指标,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多研究、勤思考,拓宽研究视野,充分掌握职业教研工作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围绕职业教育服务方向、专业设置与发展现代职业体系相适应的研究。对取得重大研究成果的人员给予奖励,实现绩效与奖励的统一。

(四)努力巩固学校现有的发展规模,着力优化教育布局结构,千方百计提高教育发展水平,在保障学生技术技能

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加强文化基础教育,推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教育模式,逐步实现学生多样化成长渠道,全方位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升学能力,2014年度,学校毕业学生就业率超过95%。

(五)当前招生工作形势严峻,但也并存发展的大好时机,学校领导班子紧密团结广大教职工,积极有效地宣传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法规和补助措施,实行分片包干办法,广大教职工深入百色市各县区及周边市县、云、贵等临省初级中学广泛动员。2014年度,我校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招生任务, 实际录取全日制新生1541人,大专函授生467人。招生人数实现历史新高,正式跨入4000人学校的行列。

(六)巩固并稳步提高扶贫巾帼励志班的招生规模。多渠道寻求扶贫部门和社会有资力量推进扶贫巾帼励志班建设,每学期都稳步有升地扩大该项目的覆盖面,使更多贫困的农村学龄女孩受益,目前扶贫巾帼励志班在校生达1100人,实现扶贫巾帼励志班的可持续发展,优秀的巾帼励志班学生可以免试免费升入北京应用技术大学深造。广开言路,认真听取社会各界人士、专家的意见,汲取有效经验、大胆探索特色教育,为新阶段扶贫培训工作提供示范和经验。

(七)全面推进校企合作模式,实现校企双赢,大力引进中德诺浩汽车技能紧缺人才培养项目,结合全国汽车行业的人才需求,汲取德国职教先进经验,采取“双元制”培养模式,每班30人,采用小班和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学组织以工作流程为导向,课堂教学与企业工作同步。2013级首届

中德诺浩班共招生146人,目前已全部回校学习;2014级中德诺浩班共招生115人,中德诺浩班共计在校生261人。

(八)引进富士康SMT生产线,在校内开展加工生产,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深化校企合作内容。该项目于2014年6月组建富士康富桂专班,目前有富士康富桂专班126人。

(九)开设呼叫中心与管理——客户信息服务专业,是广西第一批开设这一专业的学校,与鸿联九五合作创办客户信息服务专业,目标是在校内建立呼叫基地,目前首届客户信息服务专业共招生108人。

(十)与三星集团、华阳多媒体、南宁南城百货、南宁好友缘国宴饭店、东莞华润超市、广彩城酒店、香港大家乐、等多家企业合作办学,学生就业率达95%以上,待遇好,工作稳定。

(十一)千方百计为学生探寻升学途径,一是加强与面向中职学校招生的高校沟通联系,争取更多名额到高职、全日制本科院校深造,目前,每年有毕业生10%的名额升入全日制本科院校就读。升学就读本科、高职的学生每年有2000元的学费补助;二是继续做好毕业生3+2、新生入学的2+3升学引导,为学生升学提供良好的服务。

(十二)加强师生学习培训,一是强化教师学习与培训,提高教师素质。2014年,选派30位教师参加自治区骨干教师培训学习,3位教师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学习,10位老师参加中德诺浩专业课程培训学习,6名教师到南京参加

客户信息服务专业培训,1名教师到企业进行半年的企业实践;继续实行新老教师进行“一帮一”的帮扶,帮助青年老师尽快成长。二是强化学生技能培训。举行了37项技能比赛,基本覆盖所有专业和班级,学生积极参与,有791人次获奖,占在校生的三分之一。

(十三)努力建设示范性特色职业教育。争取到示范特色学校项目资金500万元,投入客户信息服务专业实训室建设,与客世教育公司合作共建客户信息服务专业,力争在校内建立呼叫基地,实现产教一体化,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水平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探索完善广西扶贫巾帼励志班的教育工作,为创建示范特色学校提供良好的条件。

(十四)创建平安校园,学校安全工作重于泰山,安全防范常抓不懈,保持高压态势强化纪律管理。一是不定期对学生宿舍进行大排查,严禁管制刀具进入校园、严禁学生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擅自改变或增加线路等;二是通过影视、广播、板报、晨会、例会、散学仪式、班会和各种外出活动集队等时间对学生思想观念引导和法制宣传教育;三是加强应急避险演练、自我防护和意外自救等专题教育培训,成立护校队,加强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置能力;四是在公共区域增设摄像头,完善人防技防结合;五是严格门卫制度,严格出入登记制度,规范保卫队伍建设,提高保卫人员素质;六是继续抓好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努力实现学生管理水平的提升;七是巩固军训成果,强化学生的养成教育和自我教育,学生违纪现象逐步减少,校内无重大违纪、安全事件发生。八是加强问题学生的人性化教育引导和突发事件的处置工

作。以爱护、帮助的心态对待问题学生,督促家长配合共同教育;制定学生意外伤害和突发事件处置的应急方案和工作流程,提高处置能力和服务质量;九是抓好食堂、小卖部及学生实训商场食品卫生安全。对食堂硬件进行认真整改,不断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十是结合百色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美丽校园”活动,搞好校园清洁卫生,定期开展灭鼠等除“四害”工作,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做好季节流行疾病、艾滋病防控宣传、教育工作。

(十五)加强共青团先锋队伍建设,出台学生社团相关政策、制度,规范学生社团管理。组织学生参加的各种文体、公益活动,陶冶情操,开阔眼界;支持学生社团建设,正常开展活动。目前共有15个学生团体,计800多人;组织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和各种文体比赛活动,活跃校园文化。

三、面临的困难

(一)受普通教育的影响,学生、家长、社会对职业教育认识不足,职业教育不被社会看好,认为只有普通教育才是正统。重学术、轻应用,重普教、轻职教的思想还比较深厚,不利于职业教育发展。

(二)实训室不能满足学校实训需要,实训设备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实训室和实训设备数量少,远不能满足现有学生的实训任务,更不能使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得到更好的锻炼和提高。

(三)学校经费严重不足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短板。

(四)学校周边环境较差。道路狭窄,人流车流多,校门口摆摊设点,向学生零售香烟和“三无”食品,既影响学

生的身心健康,又妨碍学校的交通安全,存在安全隐患。

四、存在的不足

一是一些管理制度尚不完善,仍需要在管理实践中探索健全;二是学校面临各类安全隐患,需要深入排查发现;三是需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五、今后的重点工作

(一)紧紧围绕全国和全区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结合示范特色学校建设目标,抓好党建促工作,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廉政建设。

(二)加强德育建设,一是重视师德教育,实行更严格的督学和考核制度;二是培养学生“踏实肯干、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从满足学生就业的需求服务出发,上好职业指导课,开展职业咨询活动,通过各种形式,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形成竞争上岗和先立足、后发展的就业意识和创业意识。

(三)继续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培训。

(四)调整学校办学结构,创新办学思路,跟着市场走,搞好专业建设。职业学校专业设置问题是关系到学校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从市场需求和适应国情、区情、市情发展,及时思考探索,调整和转向,根据市场需求设置相当专业。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摘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也是高职教育界对其认识逐步提高的过程。梳理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历史,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可以提高我们对高职教育发展趋势的认识,,更加明确如何处理当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问题。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回顾;展望一、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程 (一)早期职业大学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发展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我国东南沿海及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率先创办了一批新型地方性大学——职业大学,这就是我国最早具有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性质的学校。从1980年到1985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各地共兴办了120多所职业大学。它们共同的特点是自费、走读、不包分配。多年来,这些学校通过校际协作会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强校际合作,共同研究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发展时间不长,经验不足,重视不够,以及职业大学在办学中尚存在着政策不配套、发展不平衡、办学条件不足、专业特色不明显等问题,结果多数学校把高等职业教育办成了普通专科,或者说,办成了“压缩饼干式”的本科。近年来,经过改革和发展,部分职业大学逐渐从“压缩式”模式中走了出来,经过改革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战线上重要办学力量。相对于早期职业大学的发展,初中起点的5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却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比较成功的发展道路。1985年,中央确定了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方针,提出要“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要求。为落实这一精神,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原国家教委决定在上海电机制造技术专科学校、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和北京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这三所中专学校基础上试办5年制技术专科教育。实践证明,5年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便于统筹安排教学计划,实现了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并且由于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有效教学时间长,为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的养成创造了良好条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从总体上看,5年制高等职业教育适应了经济建设和生产第一线岗位对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需要,适应了职业教育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受到了用人单位和社会的认可与欢迎。 (二)“双起点”、“双证书”的探索与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对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发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经济的发展又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在这种背景下,探索一条高中毕业程度起点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之路,成为职业教育战线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1991年1月,经原国家教委和总后勤部共同批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工业学校基础上,建立邢台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率先在全国试办高中起点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当时,国家对试办学校的基本要求是“双起点”、“双证书”,即学校招收普通高中起点和相当于高中阶段的职业学校起点的毕业生,学生毕业时既获得大专学历证书又取得职业资格证书两种证书。经过几年的探索,邢台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双起点、双业制、双证书、订单式”高等职业办学道路,被原国家教委称为“邢台模式”。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通过“三改一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方针。这一举措整合了现有高等教育资源,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政策转变,也是高职教育界对高职教育认识更加深入的体现。1997年,为了明确高职学校的发展方向和规范校名,原国家教委明确提出新建高等职业学校一律定名为“x x职业技术学院”或“x x职业学院”,同时鼓励其他通过改革、改组、改制发展高职教育的学校照此更名。3月,原国家教委首批批准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和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挂牌。1998年,教育部提出“多渠道、多规格、多模式发展高职教育”的要求,并拨出了11万个招生指标,在20个省市用于试点发展高职教育。这一时期的探索初步形成了以职业能力教育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之路。 (三)办学规模快速扩张阶段 1999年1月,为了逐步把高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计划、入学考试和文凭发放等方面的责权放给省级人民政府和学校,便于省级人民政府在国家宏观指导下,对本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现有资源进行统筹,教育部提出:毕业生不包分配,不再使用《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派遣报到证》,国家不再统一印制毕业证书内

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 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 革发展的意见 教职成[2011]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各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有关部门(单位):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推动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培养大批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现就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教职成[2011]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各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有关部门(单位): 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推动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培养大批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现就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出如下意

见: 一、进一步提高对职业教育行业指导重要性的认识 1. 行业是建设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各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积极参与举办职业教育,认真指导职业学校办学,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行业是连接教育与产业的桥梁和纽带,在促进产教结合,密切教育与产业的联系,确保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教育内容、培养规格、人才供给适应产业发展实际需求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离不开行业的指导。 2. 强化行业指导是职业教育提升服务能力的重要保证。“十二五”时期,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迫切需要职业教育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当前,职业教育办学机制还不够健全,与行业企业的联系还不够紧密。加强行业指导,是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机制改革的关键环节,是遵循职业教育办学规律,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突出办学特色,提高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力的必然要求。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职业教育要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充分依靠行业,加强产学研合作,密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共同推进改

成就每一位学生的职业梦想

成就每一位学生的职业梦想 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形成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生发展”的总目标,提出职业教育要“让学生成为适应工作变化的知识型、发展型技能人才”。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围绕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厚德精技"为校训,为成就每一位学生的职业梦想而努力。 一、立足改革,创新学校品牌 学校创建于1963年,目前在校学生近2500名,开设有数控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等9个专业,工科特色明显,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13年,学校启动上海市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特色示范校建设工作,进一步深化学校内涵建设,着力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和新方法。 一是搭建中高职人才培养立交桥 积极推进与高职、应用本科以及与开放大学的贯通衔接培养。2013年,学校和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合作,启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中高职贯通试点,在课程、教学管理等方面构建了五位一体的贯通模式。在此基础上,2014年双方进一步开展本专业的中本贯通。同时,2014年,上海开放大学在本市部分中职学校进行课程学分对接试点,我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工业机器人方向)成为试点专业之一。学生所获大专课程学分存入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一旦入读上海开放大学,即免修对应课程学分。 二是创新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近两年,与学校保持稳定合作关系的企业有28家,目前已完成的合作项目逾40个。2010年,上海磊立精密模具有限公司入驻学校,双方共同制定工学结合培养方案,企业的一线工程师来校授课,传授企业文化理念和工作流程。学校以企业产品作为教学载体,学生在模具设计、工艺编制、制造加工等岗位上,全程参与零件测绘、图纸绘制、产品工艺质量分析、零件编程、数控加工及检测等岗位实习,形成了校企深度合作的有效模式。 2014年,学校眼视光与配镜专业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汾阳视听医学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实施双元模式工学交替项目。一、二年级学生在寒暑假及双休日走进企业,参加实际岗位训练,在工作中体验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学校还与宝岛眼镜合作,开展“啄木鸟计划”,组织学生深入门店,检查员工服务态度与专业程度,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是引领先进制造业专业改革 学校积极参与各类专业教学标准的开发,将任务引领、项目教学贯穿于课改之中。学校领衔制定《上海市模具制造技术专业教学标准》、《上海市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标准》、《上海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专业教学标准》、《上海市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装备标准》,主持开发了《电切削工》(五~一级)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完成上海市中职数控和模具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包开发以及教育部《模具制造技术专业教学标准》。 2014年,市教委和市人保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本市开展“双证融通”试点工作的实施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车工(2009年修订) 杭州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 2011-03-04 1.职业概况 1.1 职业名称 车工。 1.2 职业定义 操作车床,在工件旋转表面进行切削加工的人员。 1.3 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 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 1.5 职业能力特征 具有一定的学习和计算能力;具有一定的空间感和形体知觉;手指、手臂灵活,动作协调。 1.6 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 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42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35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28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245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175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培训初级、中级、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 培训场地设备 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和具有相应机床设备及必要的刀具、工具、夹具、量具及机床辅助设备的场地。 1.8 鉴定要求 1.8.1 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 申报条件 ——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2017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目录 前言 学生发展 ............................................................................................ 立德树人 就业质量 职业发展 自主创业 计分卡 . 教育教学 ........................................................................................... 专业建设 产教融合 教师资源 信息技术应用 学校管理 . 政府责任 ........................................................................................... 政策落实 “行动计划”引领创新发展 质量保障 经费保证 . 国际合作 ........................................................................................... 国际影响 独特贡献 来华留学 合作发展 服务贡献 ............................................................................................ 服务贡献强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服务区域协调发展 服务农业现代化 服务中国制造 服务现代服务业 . 面临挑战 ........................................................................................... 定力不足挑战内涵发展 投入不足挑战整体提升 环境质量挑战能力建设 管理能力挑战人才培养 附件:高职教育主要质量指标的地区分布 附件:指标名词解释 附件:关于报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 后记

(完整版)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赵恒伯教授 讲学内容: 一、职业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概况 二、我国当代职业教育现状 三、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一、职业教育的起源与发展概况 职业教育又称职业技术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一种教育类型。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四大教育类型地位平行。 职业教育是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远古时代,人类生存所需要的衣、食、住、行、制造和使用工具等知识,主要以言传身教代代传授。如果把人类的此类活动称为教育的话,那么它就是职业教育,可以称之为职业教育的发端。手工业经济时代,以手工技艺为主要内容的职业教育在劳动现场开展,父子相继、世代“薪火相传”。农业经济时代,有技术的能工巧匠通过设学授徒等方式在工作中传授技艺,是一种学徒教育形式,其职业教学内容与生产内容高度一致,教具即生产用具,教师即师傅。16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兴起后,出现了形式各异的讲习所和讲座等,通过讲习所和讲座向工人传授自然科学知识、劳动技能和机器工作原理,它们可以看作是学徒教育转向学校职业教育的过渡形式。18世纪初,俄、德、英、法等西方发达国家相继开办了现代意义的职业学校,在我国,也于19世纪后半叶创建了福建船政学堂,并逐渐发展为农业、工业、商业和商船四大类实业学堂。这标志着学校职业教育的正式形成。 由言传身教、父子相继、师徒相授、讲座传授发展到学校形式的职业教育呈现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形式与规模在逐步拓展,由单一教育形式向集体传递形式演变,为适应工厂对大量技术性专门人才的需求,学校职业教育改变了千百年来的传统教学形式,采取夸美纽斯

全国比较有名的专科院校

全国比较有名的专科院校 相对于本科,很多人都认为专科院校都是极差的,上专科都是非常 没有前途的。事实上,不要小看专科,有很多专科院校,实力也是特别强的。 ?专科院校也是分为三六九等,有一些实力较强,有一些确实是垃圾大学, 混子生的天堂,从全国来看,比较有名的专科院校有哪些呢?下面就来盘点 一下我们国内最好的专科大学。1、天津职业大学。天津职业大学始建于 1978年,其前身是南开大学第二分校、天津大学化工分校。1982年底,改建为天津职业大学,是全国接受世界银行贷款的17所院校之一,属于专科院校里面最好的一所大学了。2、邢台职业技术学院。2000年成为国家第一批示 范性职业技术学院重点建设单位,2002年移交河北省成为省属高校,2006 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立为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院校之一,2009年顺利通过验收,成为全国第一批河北省第一所国家示范性 高等职业院校。形成了以”入学双起点、育人双主体、毕业双证书”为主要标 志的”邢台模式”和”军人作风+职业素养”的人才培养特色,就业名列全国高校前列,荣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3、威海职业学院。是全 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是国家级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山东省制造业紧缺人才培训基地、山东省机械 制造专业人才外派劳务基地、山东省重点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山东省服 务外包人才实训基地。4、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是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和吉林省首批高职”现代职业教育示范校”立项建设单位,先后获得 第四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长春市百姓最 满意单位、长春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5、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

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要点

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要点 2010年教育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优先发展、改革创新、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以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主线,以夯实基础、调整结构、优化布局、提升内涵为重点,进一步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进一步增强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能力,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 一、推动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科学发展 1.深入推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善始善终搞好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扎实抓好第一批、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巩固扩大成果工作。认真总结学习实践活动成功经验,建立健全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完善符合教育科学发展要求的政策导向、舆论导向和用人导向,切实改变单纯以升学率、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衡量发展成效和工作成绩的观念和做法,推动教育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启动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抓紧研究制定规划纲要和筹备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到202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制定和发布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和民办教育7个分领域规划和9个省(区、市)分地区规划,统筹推进各省(区、市)编制本地区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工作。制定规划纲要任务分解分工方案,提出重点任务、重要政策和重大工程配套实施办法。编发学习辅导材料,多形式、多渠道开展规划纲要学习宣传培训活动。以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为重点,抓紧启动重大教育项目和改革试点。建立规划纲要实施监测与评估机制,加强对贯彻落实情况的督查。做好全国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纲要编制工作。 3.积极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教育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和资源配置,推动

职业教育标准化

我国的职业教育发端于19世纪60年代,已有140多年的历史。在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3次发展高峰,分别是在1965年,1998年和2005年。职业教育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说法,广义指的是按社会的需要,开发智力,发展个性,培养人的职业兴趣和训练人的职业能力。狭义是指全体劳动者在不同水平普通教育基础上,所给予的不同水平的专业知能教育,培养能够掌握特定劳动部门的基础知识,实用知识和技巧,技能人才的教育。我们现在一般都是采用狭义的说法。虽然我国的职业教育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和研究取得了很多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但是现阶段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 我国现行职业教育困境 1.师资水平低下,教学质量不稳定。 在国外的职业教育体系当中教师是实行双师制度。也就是教师首先是职业技能师然后才是职业技能教师。而现在我国的职业教育教师很多都是直接在大专院校毕业生中招来的,没有什么职业技能和工作经验。在现行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一个好的教育结果,往往体现在一本好的教材加上一个好的老师。让一个没有职业技能和工厂工作经验的老师来教学生,怎么能教育出一个高质量能符合企业用人要求的职业技能人才。 2.生源水平低,招生困难。 职业教育目前的生源水平仍旧偏低。造成这样的现象的原因是现行的院校招生体制,“一本二本三本之后才轮到高职”,这样的招生的安排,为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人为的设置了不同的门槛。基础教育无法给职业院校提供合格的学生,其生源的入口水平就偏低,尽管学校在学生入校几年后尽力去培养,但是往往生源基础不好,效果并不明显。而招生难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受精英教育思想的影响,望子成龙的心态,使很多家长不甘心让自己的孩子接受职业教育;二是职业教育办学质量不高。实际上,现在不少职业学校只是“重招轻教”,对学生疏于管理,很多学生在校学不到一技之长;三是就业安置不力。每年除了有少数学生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外,大部分就业安置都不可靠。 3.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要培养一个学生需要买很多设备,几万、几十万甚至是上百万,学习用的机床一开,几万伏用电,一小时就是几十度电,还要用各种材料,花大量的钱买的实习材料,一节课下来就只剩下一堆废料。而且现在的教学成本因为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高。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只占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10.36%。另外我们的职业教育对社会资金的利用率也只有5%,而其他国家都在10%以上,有的国家甚至达到了48%的比例。政府财力有限,如果我们不好好利用社会资金,那么我们的职业教育将长期面临经费短缺的困境。 虽然已经有很多的人认识到了这些问题,但是这是一个系统改进的问题,这不是任何个人或一所学校一朝一夕所能改善的。需要国家的大量经费投入和政策的支持,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职业教育标准化目标 职业教育是服务于就业这个大目标的,偏离或达不到这个目标都会出问题。而要解决就业问题最根本的办法是要解决教学质量的问题。质量是教育永恒的主题,也是教育的生命线。教学质量上去了学生的就业率就上去了,学校的招生就容易了;社会和企业也会参与进来,学校的资金问题也就好解决了。要保证教学质量我们就要对整个教学系统进行标准化和标准化管理。 1.对企业调研方法,教学产品开发方法进行标准化。通过企业调研找到企业的最新人才需求,并且知道自己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企业的工作情况怎样。了解这些情况后学校可以及时的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保证学生能够符合企业的用工要求;根据企业的最新人才需求学校可以开发出新的教学产品;根据企业的技术发展及时的对教师技能进行更新。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企业最需要并能符合要求的人才,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2.对教师的能力标准化。教学质量不稳定这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而将教师的必备能力固定下来并形成标准,这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根本。如果教师能力不形成标准,那么教学质量的保证将无从谈起。教师能力标准化之后学生就不会因为老师的不同而出现教学质量不统一的情况了。当然教师的能力也要及时更新,做到与时俱进不落伍。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篇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吴岩孙毅颖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编《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专题研究》)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今的三十年,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界惊奇和赞叹的巨大成就。在这三十年里,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经历了曲曲折折、起起伏伏的不平凡的发展历程。从高等教育的辅助和配角地位,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生力军,成为培养中国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换代迫切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力军,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不可替代的半壁江山,在中国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历程(1977年―2007年)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一、全面恢复阶段(1977年―1984年) (一)专科教育恢复 1977年,中国恢复高等教育招生考试,这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全面恢复时期。这期间,高等专科教育恢复招生、职业大学诞生。 1976年十年“文革”结束,1977 年,中国高考制度恢复,专科教育随之恢复。1978 年全国恢复和新建专科学校98 所,招收专科生12.37万人,在校专科生37.96万人,占本专科总数的45.3% 。1979 年,专科招生人数减少,在校生人数为34.85万人,占本专科总数的34.2% 。专科教育在满足当时人才需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教学上模仿本科教育,以学科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所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快地适应生产第一线的岗位需求。 (二)职业大学诞生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工作为中心,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的经济建设上来的方针,我国经济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随着改革开发和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为适应改革开放后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缓解经济快速发展与人才紧缺的矛盾,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提出创办职业大学的设想,一种新型高等院校——职业大学诞生。1978 年,天津、无锡等中心城市开始试办为地方服务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这一时期,我国恢复了高等专科教育,发展了以职业大学为代表的新型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以招生、分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用较少的资源、较小的投入方式,提供了更多的上学机会,解决了社会人才紧缺问题,高等职业教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先锋。 二、探索与调整阶段(1985年―1994年) (一)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的实施意见

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 育决定的实施意见 甘政发〔2014〕84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兰州新区管委会,省政府有关部门,中央在甘有关单位: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甘肃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全省富民兴陇和全面小康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坚持政府推动、市场引导,统筹兼顾、服务地方,系统培养、多样成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构建我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二)目标任务。到2020年,基本形成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有效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结构规模更趋合理,符合甘肃实际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结构规模更加合理。高中阶段招生“职普比”不低于4.5∶5.5,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下同)在校学生达到41万人以上;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50%以上,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校学生达到20万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校学生达到7万人左右。从业人员接受继续教育达到60万人次,开展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培训600万人次。 --院校布局更加科学。全省中等职业学校总数控制在160所左右(其中技工院校控制在40所左右),重点办好经评估认定的30-40所国家、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加快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建设步伐,将兰州打造成职业教育核心区。其他13个市州每个市州重点办好1-2所具有一定规模的中等职业学校。整合县域内中等职业教育资源,原则上将现有2所以上(含2所)学历教育学校整合为1所。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全省办好10所左右省级以上示范性高职院校,引导部分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发展。 --专业设置适应需求。建立健全职业院校专业设置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动态调整机制,主动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重点引导建设面向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社会管理、生态文明建设及扶贫开发、文化旅游和服务全省传统优势支柱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的专业。 --办学水平普遍提高。全省90%以上职业院校办学条件达到国家办学标准,职业院校参与集团化办学的比例达到100%,校企深度融合,有实践经验的专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的比例达到60%以上,数字化资源覆盖率达到100%,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左右,就业对口率、稳定率逐步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发展环境更加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法规、相关标准、监管机制更加完善,政府引导、规范和督导措施得到落实,行业、企业支持和参与职业教育的机制基本建立。“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和“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逐

王继平在教育部2012年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视频会议上的发言

教育部2012年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视频会议主题:教育部2012年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视频会议 时间:2012年3月16日 14:00 地点:教育部机关北楼二层报告厅 主持人:大家知道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离不开科研的支持,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也离不开科研的支持。为此,去年教育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门展开了职业教育科研工作会议。接下来我们进行大会交流的最后一个发言是我们科研代表,教育部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长王继平同志发言。他发言的题目是:切实加强科研工作促进职业教育科学发展。 王继平:职业教育科研担负着探寻规律、服务决策、创新理论、指导实践的重任,在推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中起着基础性、保障性作用。切实加强科研工作是当前职业教育战线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一、职业教育科研工作取得了可喜进展 我国职业教育科研体系初步形成。改革开放30多年,伴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科研逐步得到加强。80年代中期,《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在李鹏总理和李铁映国务委员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亲自关怀下,1990年我国成立了国家层面的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同时在上海和辽宁成立了两个地方职业教育研究所。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的成立,带动了我国职教

科研体系的不断发展,使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走上了以科研为支撑的健康发展道路。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形成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学校的职业教育科研机构网络,建立了一支以专业研究人员为骨干、各方面广泛参与的职业教育科研队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有专门职业教育科研(教研)机构550多家,专职从事职业教育科研(教研)人员约2200多人,大量其他研究机构和科研人员以及高等院校教师加入到职教科研的行列。 职业教育科研工作取得新突破。近年来,特别是进入“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党组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科研工作,在鲁昕副部长的领导下,职教科研工作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一是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国职业教育科研工 作会议。2011年6月,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国职业教育科研工作会议。会议总结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科研工作的成绩、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明确新时期加强职业教育科研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此次会议是全国职业教育科研领域第一次大会师,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二是建立了全国职业教育科研机构联席会议制度。在全国职业教育科研工作会议召开的同时,由教育部职教所发起,成立了全国职业教育科研(教研)院所联席会议。联席会议的成立,加强了全国各职业教育科研(教研)机构的联系、信息交流和行动协

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

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作为国家级职业教育研究机构,自上世纪就密切配合职成司共同研究制定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近年来,按照教育部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建设工作部署,我所加大力度,结合自身优势,积极做好组织、协调、指导等工作,充分调动多方资源、发挥各方作用,协同推进标准体系建设。现简要介绍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以下简称教学标准)制定工作情况。 一、以科研为支撑 教学标准制定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高度重视科研的先导作用。 一是做好基础性研究。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有关职业教育教学方面的政策、规定以及教学文件的整理归纳、分析总结,明确教学标准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实施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同时,学习吸纳国家和地方在制定教学标准实践探索中的做法和经验,明确教学标准的体例框架、格式规范以及制定工作的原则和思路等。 二是开展比较研究。委托指导相关单位开展国际比较研究,通过对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西方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相关职业教育标准体系的研究,借鉴其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开发标准的通行做法,将职业能力分析作为确定技术技能人才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基础,明确教学标准开发技术路线。 三是做好跟踪陪伴式研究。针对教学标准制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调研规划思路不清晰、文本起草不规范、职业分析方法运用不当等,及时召开研讨会并组织专家团队进行攻关,研制印发调研方案、教学标准编写说明和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供各起草工作组参照遵循。在中职教学标准研制工作中,共协助相关立项行指委召开500多次研制工作会议。 二、以需求为导向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教学标准制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是适应国家战略需求。已开发研制的230个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标准,以国家战略性和鼓励发展的新兴产业为重点,共占总数的81%。服务国家产业战略布局,专业教学标准主要涵盖二产和三产类专业,其中二产类专业为73个,三产类专业为154个,符合国家重点发展第二、第三产业的战略布局要求。瞄准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未来发展需求,开发制定光仪器制造与维修等36个先进制造业类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制定医学生物技术、生物技术制药、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等2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类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制定航空服务、营养与保健、保险事务等128个现代服务业类专业教学标准。 二是适应行业企业发展需求。进入二十一世纪,行业企业科技更新周期缩短、劳动组织优化、经营管理方式转变和产业文化对技术技能人才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更加注重人才能力的综合化。教学标准制定在注重专业技能的同时更加突出创新能力、绿色发展、合作意识以及学习能力等的培养要求。如在中草药种植专业教学标准中要求在人才培养规格中体现绿色无污染的理念;在园林技术专业中突出良好的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要求;在光电仪器制造与维修专业中突出创新精神、学习新知识能力的培养要求等。 三是适应职业院校特色发展需求。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职业院校必须与企业密切联系,课程教学遵循行业规则和快速变化的人才市场规律,需要给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预留自主特色发展的空间。因此,教学标准以列举、平行开发等形式支持职业院校自主设置专业技能方向。如针对当前智能制造职业工种技术变化快,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相对滞后的问题,通过专家研究,指导设置新专业技能方向课程和新选修课程等来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如冶金和煤炭行业都有采矿技术专业,但专业技能方向差异大,使用的机器、设备不同,操作流程规范不同。为此分别委托冶金行指委和煤炭行指委,平行开发设置了采矿技术(冶金方向)、采矿技术(煤炭方向)两个专业技能方向。同时,教学标准还将10%选修课程的设置权交给学校,让学校对接行业企业需求、增强市场适应能力。 四是适应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需求。一方面,技术技能人才必须在实践中培养,强化职业技能训练。教学标准制定力求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突出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强调“做中学、做中教”,重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为保障实训效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年度报告(2009年)

目录 第一篇高等职业教育概览 (1) 第二篇?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执行情况报告 (17) 第三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进展报告 (26) 第四篇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情况报告 (31) 第五篇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管理与专业教学资源建设情况报告 (36) 第六篇高等职业教育改革案例选编 (43) 推进体制与机制创新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44) 对接产业工学结合努力建设高质量有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 (45) 科学规划,突出特色,为西部大开发培养适用人才 (48) 创新体制机制,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51) 坚持开放创新,增强服务能力 (53) 第一汽车服务(FAW)模式的校企合作制度建设 (55) 实施董事会制度构建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57) 集约共享,协同发展,建设常州模式的高职教育园区 (59) 全球化背景下校企深度融合的探索与实践 (61) 制度创新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前提 (64) 产学一体,集团发展 (66) 从订单培养到合作发展 (67) 民营经济环境下高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70) 校企合作的三个追问——一所高职发展的否定之否定 (72) 走?双主体?培养之路,育工厂化农业人才 (74) 推进多样化订单培养实现校企共同育人 (76) 造峰填谷,守正出奇,小学校能做大文章 (78)

?与船同行、融学于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理念的实践与创新 (80) 破解创业遗传代码 (81) 建立教官制——创新行业统筹人力资源共享的人事管理制度 (84) 深化校内管理改革推进校企互动双赢 (86) 构建可视受控、持续改进的数字校园 (88)

中国职业教育在发展

中国职业教育在发展 近日,《经济》杂志社中国职业教育创新联盟在北京成立,倡导社会关注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和培训中的作用,让更多年轻人获得就业技能和就业机会。《经济》记者就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对与会嘉宾进行了专访。 共青团中央 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党组书记 陈宗 作为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的理事会理事,大学生创业就业一直是我关注的重点。在基金会成立6年多的时间中,从政策协调、资金扶持再到技能培训,我们以扶持青年就业创业为宗旨,以大学生创业为关注帮扶的重中之重,不断进行各方面技能整合。在服务于大学生创业就业这么久之后,我发现对于大学生来说,“偏才”往往比“全才”更好找工作,行行通却行行不精,远不如精通一门专业的知识技能,职业院校的学生就业情况要比本科院校好。 但是我国在职业教育方面欠账很多,原因在于人们在传统观念上总觉得上了大学才有出息,上职业院校就是没出息,整个社会的舆论导向和教育体系趋势,以及家庭教育的结果都导致职业教育社会地位低下。而在美国、新西兰等发

达国家,蓝领工人的薪资水平一般都很高。我们应改变人们这种不正确的观念,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尊重技能人才,尤其是传承传统手工业的技能人才,因为这些工艺是不可替代且难以传承的。 因此,中国职业教育创新联盟成立后应该在舆论上引导社会大众,使传统观念发生变化。同时,也可以通过成立专项基金,对相关项目进行扶持。比如很多贫困地区的小孩,有的可能义务教育完成后就出来打工了,并且往往只能胜任一些技术含量较低、可替代性高、重复劳动的低薪资工作。如果职业教育能够补上来,对他们将有很大的帮助。在政策上进行争取和协调,在资金方面提供帮助和扶持,都是联盟可以做的事情。 另一方面,我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的商品遍及世界各地,但是我们往往只是世界的代工厂,从设计到技术甚至原材料大多都是国外进口,对于提高工人的技能水平、工资收入都没有什么积极效果。而我国有着悠久的制造业历史,有能力也有潜力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职业技工,发展出更先进的技术,带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高端专业的职业技能教育就变得十分重要了。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经从一种说法变成一种现象,创新创业教育也被国家提上日程。与此同时,我认为职业技能教育也应当被重视起来,它和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是相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全文-国家规范性文件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 神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 今年6月,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李克强总理接见会议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刘延东副总理、马凯副总理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对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作出了全面部署。为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深入学习和领会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会议明确了职业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体现了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对职业教育形势的新判断和对职业教育工作的新部署,为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推进职业培训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对于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改善民生和促进就业创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批示、李克强总理讲话和刘延东、马凯副总理讲话精神,按照会议部署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将贯彻落实会议精神与促进就业创业工作紧密衔接,与推动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有效对接,要根据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结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实际,围绕大力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职业培训、技工教育等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安排,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二、加快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将贯彻会议精神与落实《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有机衔接,进一步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考核评价、竞赛选拔、表彰激励政策体系,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一线,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大力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深入实施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持续推进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项目和技师培训项目,全面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能力。加快开发和完善职业标准,健全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推进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编制工作,推动技能人才培养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要依托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定期开展技能人才需求分析预测并对外发布。引导企业加强青年技工培养,健全劳动者岗位成才途径。改革传统的以师带徒的培训方式,探索建立“招工即招生、入厂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为主要内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度。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院校支持的原则,制定配套政策,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度试点。健全完善以企业岗位练兵为基础、以国内竞赛为主体、以世界技能大赛为龙头、国内竞赛与国际竞赛相衔接的技能竞赛体系,统筹推进中国技能大赛和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备战工作,为更多优秀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搭建平台。进一步完善技能人才表彰激励制度,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奖励力度。推动技术技能按贡献参与分配,促进企业建立技术技能业绩与待遇挂钩制度,进一步提升技能人才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 三、加快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 职业培训是解决就业总量矛盾、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最有效的举措,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重要的基础,是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实现生活改善现实的途径。坚持职业培训与职业教育并重,促进职业培训与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是推动我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重要保障。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贯穿劳动者从学习到工作的各个阶段,适应劳动者多样化、差异化需求的职业培训体系。 大规模开展职业培训,把高校毕业生等新成长劳动力、失业人员、在职职工、退役士兵、农民工等城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