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校大学生思政课教学效果调查分析与对策

高校大学生思政课教学效果调查分析与对策

高校大学生思政课教学效果调查分析与对策
高校大学生思政课教学效果调查分析与对策

高校大学生思政课教学效果调查分析与对策摘要:在对河北科技师范学院432名2010级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的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认为高校开设思政课程是十分必要的,但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充分利用高校思政课中丰富的教学资源,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丰富实践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增强课程的吸引力,使高校思政课成为对大学生成长最有帮助、最有吸引力的课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通过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利于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提高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道德素养和责任意识。因此,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为了解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以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我们特在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开展了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的调查。

一、调查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随机抽取了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0级本科生中的432名同学作为调查对象,其中文科类学生156人,占36.1%;理科类学生217人,占50.2%,艺术类学生59人,占13.6%。

(二)调查工具

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由三部分组成:(1)根据学生对开设思政课必要性的回答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2)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

思政教师工作总结

2012-2013-2学期工作总结 本学期,在思想上,我坚持学习和领会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参与学院组织的政治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思想素质,保持高度的政治觉悟。同时,与学院整体利益保持高度一致,严于律己,安心和热心于本职工作,服从工作安排,坚决贯彻学院决策,积极参与学院所组织的各项活动,为人师表,以满腔热情的态度来关心、帮助每一个学生.能以高度的责任心、事业心投身于教育教学的工作中。教书育人是塑造灵魂的综合性艺术,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课教师,我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课这个主渠道,总是坚持对学生正面教育,耐心引导,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我模范遵守学院规章制度,杜绝了迟到早退等现象,无无故旷工旷课现象。 按教科处和教研室的安排,本期承担了2012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公共管理系2011级《文化产业法规》等课程教学,周课时为20节,总课时340节,授课学生达到1000人。在教学中,我刻苦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上课时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注重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发散学生的思维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本期继续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增强自己的科研意识。树立“以科研促质量,科研服务教育教学”的思想。立足教学实际,深入课改,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各项科研活动。通过外出参观、学习、交流,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科研能力与水平,这学期参加了“四川省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建设高端论坛”会议,收获颇丰。本学期加强了与兄弟院校的交流,与西科大、绵阳师院的部分思政老师相互交流学习,收获也不小。本期完成科研任务情况:继续带领团队积极进行省教厅重点课题《独立艺术学院思政理论课程教学新探》的研究;发表论文两篇:《问题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运用》发表于《中国商界》2013年第4期,独立完成;《新形势下“艺考生”的界定及其特征新探》发表于《今日中国论坛》2013年第5期,独立完成。 本学期,我除了按时按质完成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作为主任助理及教研室主任还完成了以下管理工作: 第一,带领教研室成员顺利完成本期教学任务及教学常规管理。思政部承担全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现设综合教研室一个,下辖五个教研组,专、兼职教师共24人,本期我们坚持执行导师制授课模式,由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指导助教及部分讲师授课,讲师之间也可以相互组成帮带关系,相互学习、共同教学,大家明确分工,愉快合作,顺利完成本期教学任务,取得较好成绩。即时、有序

高校思政课教学法改革围绕移动课堂展开

2013年第1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1,2013 第29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9(总313期) Total No .313 收稿日期:2012—11—07 作者简介:李红艳(1979—),女,黑龙江黑河人,安徽科技学院思政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项目简介:本文系安徽科技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项目(编号:AKXK20103-2);安徽科技学院重点建设课程项目(编号:ZDKC1105);安 徽科技学院思政理论课建设工程校级项目(编号:2012SZKJS6-1)。 论高校思政课教学法改革 ———围绕移动课堂展开 李红艳,李森林 (安徽科技学院思政教研部,安徽凤阳233100) 摘要:教学实效性不强、缺乏吸引力是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最大困境,而实施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是摆脱困境的必然选择。移动课堂作为思政课教学法改革的探索,以其自身的特性和优势成为时下增强思政课实效性的理性选择。 关键词:思政课;移动课堂;实效性;教学法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1—0017—02 一、移动课堂的两层意蕴 1.第一层意蕴:移动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是思政课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新路向 在教学理念的意蕴上,它主要体现的是学生主体性维度的回归,这种理念体现在所有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思政课的理论教学还是实践教学,甚至可以贯彻到高校所有的教学和活动中,让学生完全主动地投入到教学、学习和各种活动之中,做到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在传统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维度缺失,教师以主客体关系实施教学,采用填充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的客体,丧失其主体性,这已经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我们在这里讲主体性维度的缺失,并不是简单地说在传统教学方式中学生没有任何主体性,社会实践、课堂提问与讨论、辩论等都会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但是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发挥都是有限的。 当前思政课进行的各种改革之所以效果不明显,关键在于没有从根本上转变思想,如果不从教学理念和思想上入手,那么所有的改革最终就只是隔靴搔痒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第二层意蕴:移动课堂是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方式之一 当前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全面 肯定,实践教学已经成为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形式和途径之一,但是目前学界对实践教学的认识还不统一。 通常把思政课实践教学分为两种形式:课内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但也有些研究者只把走出课堂的教学形式即上述的课外实践教学称为实践教 学。移动课堂是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先进典型等社会资源,通过适时置 换教学场所场景, 以教学主体教师←→学生交互性、学习共同体选择重组等为载体,强化教学过程中的 实践性、互动性、交往性和反思性”的一种创新方式。如此说来, 无论从哪种形式界定实践教学,移动课堂都属于实践教学范畴。 移动课堂不管是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还是作为一种实践教学方式,它体现的都是对学生的真正关注,还学生以主体地位,使教师与学生、学习与接受形成有机互动的交流平台,建立一种师生之间的真正的平等、民主的氛围。 二、移动课堂的优势 1.移动课堂有利于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实施思政课一方面是国家从意识形态的角度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具有政治性与强制性;另一方面, 它的最终落脚点是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种种调7 1

思政教学改革方案

.. 关于进一步深化思政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为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和重要作用。为此党中央和教育主管部门多次下达文件,学院党委也提出了相应的原则要求。 2010年5月学校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杭职院党〔2010〕18号),将思政课专任教师调整充实到二级院(系)。思政课专任教师调整到二级院(系)后,努力熟悉院(系)专业建设,将职业素养、企业文化、岗位职责等内容融入教学过程,进而形成了“基础文明养成教育”、“友嘉五个一工程”等独具特色的思政教育教学新载体,切实提高了实效。同时思政教师全面参与学生党建团建、思想动态研判、社会实践等活动,大大推动了二级学院学生工作的力度和深度。 同时,思政教学改革中也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1)思政教学改革与政策规定要求不相符合;2)思政课专任教师资源很难进行统筹安排;3)思政教师团队合作力量日趋弱化;4)思政教师教研活动组织开展比较困难。思政教学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现结合实际,就

进一步推动和完善思政教学改革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优质范文. .. 一、”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2004]16号)文件、中宣部教育部(教社政[2005]5号)文件以及省委省政府(粤发[2005]12号)文件精神,按照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思政课”教育教学质量,增强育人效果,建设全面人才,为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自觉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 二、“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 通过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本原理,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确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从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使“思政课”真正为帮助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和在创新精神、创业能力以及人文素质的提高与养成方面发挥应有作用。 四、“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基本内容与课时安排 1、《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初级中学思政课教学工作总结

睢县古襄路初级中学 关于加强与改进中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 工作总结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社会的明天,培养具有道德与法治意识的青少年有利于国家与社会的未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设可以在社会上形成遵纪守法的风气以及起到提倡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的作用。道德与法治课更是能帮助青少年塑造良好的性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世界观。我校十分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的建设,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对我校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工作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总体情况 我校共24个教学班,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每班每周安排思政课2课时,配备了8名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为专职教师组成政治小组,担任全校道德与法治课的教育教学工作。采取集体备课方式对知识点进行“灌溉式”备课,集体讨论,确立每课和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与方法。确保了课程目标和教学任务得到落实。 二、工作措施 首先,我校以“集体备课”为《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工作的

主要措施。通过政治组教师的集体备课来实现对教材的总体把握:即通过集体备课了解教材编写的依据;明晰教材编写的理念;掌握教材的主要内容;熟知教材的特点,进而依据初中学生生活的逻辑,针对青少年自身发展的需求,结合青少年生命成长阶段的特点确立有效的引领和指导的方法。具体为: (一)明晰教材主线 政治组教师在集体备课过程中通过对整个初中阶段《道德与救治》教材的分析,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整个初中阶段教材的引领,并确立了本期七年级教学任务的核心:青春意义、情绪情感、集体个人、法治生活;八年级教学任务的核心:宪法地位、权利义务、基本国情与制度、法治精神的内涵;九年级教学任务的核心:了解世界、认识中国、走向未来,树立起个人、家、国、世界的自强与担当意识。 (二)明确教学目标 初中《道德与法治》新课程标准明确了初中阶段新课程的总目标为: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法律意识,増强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能力,引导学生在道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弘扬民族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

增强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探讨

增强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探讨 高校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任务,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普遍存在效率不高的问题。在新形势下,应从更新课堂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考核方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入手,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效果。 标签: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实效性 思政课课堂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是发挥马克思主义思想引领作用的最得力渠道。近年来,特别是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导致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出现了新的变化,许多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者在教学中遇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必须在继承以往有效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引导教师切实了解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需求,以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为抓手,努力提升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回应现实问题的水平,从而真正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高校思政课课堂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堂沉默现象严重 课堂沉默是指大学生在思政课课堂上态度消极,不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过程的心理和行为。这种课堂沉默的主要表现有两种:一是许多大学生认为思政课授课内容枯燥乏味但迫于授课教师考勤压力不得不听课,因而在课堂上很少关注授课教师的教学活动,对师生双向交流互动毫无兴趣或不愿参与课堂讨论。这种“人到心不到”的情况严重影响思政课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在一定条件下甚至会导致课堂教学的中断。二是课堂上认真听讲的同学很少,往往只有个别学生能够配合教师完成师生间双向交流和互动,其他学生或在后排睡觉或玩手机或看其他书籍,只等下课走人。 (二)学生对教学内容缺乏认同感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消费主义、拜金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不良思潮日益蔓延,对思想处于沉淀期的大学生群体的政治观、道德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巨大冲击,使三观尚不成熟、心理情感还不稳定、对周围事物倾向于持批评态度的大学生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之前早已形成了诸多与社会主流价值观不一致的错误的思想观念。这些思想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削弱甚至抵消了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的成效,使大学生产生思政课内容”大而空”的错误认识,认为其与现实生活没有多大联系,从而最终引发了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合理性和真实性的危机。

加强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015831139.html, 加强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 作者:吴桂花 来源:《学理论·下》2015年第12期 摘要:加强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评价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建立健全科 学合理的思政课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加强思政课课堂教学评价重要性的认识、思政课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多样化、思政课评价者和被评价者进行心理调控等措施,加强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评价,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思政课;课堂教学评价;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6-0169-03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执政党的指导思想和执政理念在高校的传播和贯彻,是培养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渠道。如何优化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成为高校管理者和广大思政课教师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中宣部、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社科1200815号)文件中提出:“要建立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测评体系”,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有效发挥主渠道作用,提高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思政课课堂教学是指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及效果。思政课课堂教学评价是指对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及效果的评价。在实践中,思政课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主要包括教学督导、本部门主管领导、教学同行、教师本人、学生等等。思政课课堂教学评价对象是教与学的过程及效果,即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及效果。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师专业发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手段。 一、目前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适合思政课特点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是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评价者应用于对象的价值尺度,是课堂教学评价得以顺利进行的基本要素,也是课堂教学评价能否得出科学结论的关键。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课程,一是关于品德、爱国主义和法制方面的,如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二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原理及其中国化方面的,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前者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属于育人方面的,后者主要是强调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具有强烈的政治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传授书本上的知识的同时,更主要的是告诉学生该如何做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除了这两个功能以外,思想政治理论

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

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 摘要:随着高校教学的不断改革,教师的教学手段也被逐渐改变,其中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应用最多、使用最广泛的教学手段之一,它不仅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同时也是目前一种相对高效的人才培养方式。为此,作为一名教师应不断尝试新的教育模式,并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模式,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关键词:校企合作视野;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 一、前言 随着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不断深入,存在的诸多问题也逐步显露出来,基于时代的不断变化学生的思想认知也在发生着变化,为此,笔者认为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应依据高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同时也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当下不断变化的社会趋势,从而使校企合作发挥最大的作用与价值。 二、校企合作视野下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存在问题 (一)高校不重视校企合作办学视野下思政课教育教学环境的转变 高校学生主要包括普通应届高中毕业生,还有一些从中等职业院校晋升的学生,而他们在思想认知上往往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也是因为所受的教学环境不同。教学模式、教学侧重点不同,普通的高中生可能喜欢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中职院校毕业的学生往往喜欢较为自由、形式多变的课外实践教学模式。为此,在高校不重视校企合作办学视野下,思政课教育教学环境的转变状态时使学生之间出现两极分化的

问题,有些学生乐于参加课外思想政治教育,而有的学生则参与积极性不高。或者由于学生的个人原因都会影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思想政治教育顺利、有序的实施,这无疑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挑战。 (二)高校学生很难适应校企合作视野下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内容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作为目前应用最多、使用最广泛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同时也是各大高校教育改革的有效措施之一[1]。然而在实际转变过程中由于学生自身的问题很难适应当下校企合作视野下思政课教育教学内容,出现此种情况的主要原因让学生从原来单纯的校园生活一下子走入社会工作岗位上,让学生难以适应,同时在原来对实践要求不高转变成高要求,这些对学生的心理都造成了一定的打击。除此之外,随着社会的不断复杂化、人心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这也使没有一点社会经验的学生心理上产生了无形的压力,甚至有的学生心理上出现恐惧,在当下激烈的企业竞争压力下无疑会对学生的自尊心造成一定伤害,从而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顺利进行以及被学生所接受。 (三)校企合作视野下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方式显露出学生思想上的缺陷 随着校企合作视野下高校思政课教育的不断深入,隐藏在教学方式中的问题也被逐渐显露出来,同时也直观的暴露出学生思想上认知上的缺陷。由于以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虽然对

2020年学校思政课建设工作总结

建设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jiàn shè。释义为建立、设置。陈设布置。是指创立新事业;增加新设施;充实新精神。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学校思政课建设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校思政课建设工作总结 本学期,本人担任初二级六个班的政治科任。一学期来,本人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作为科任,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和平衡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育是爱心事业,为培养高素质的下一代,本人时刻从现实身心健康,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 作为教初二政治课的老师,明白自己对教材的生疏,故在课前做到认真备课,多方面去搜集相关进行资料。为提高每节课的进行效果,教学质量,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按时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一学期努力,能制定好复习计划,并能认真备好复习课,培养好尖子生,提高中等生,帮助差生。但由于本学期授课时间较短,复习内容较多,复习比较仓促,同时发觉很大一部分学生接受能力较差,学习自觉性不高。加上本人对教材生疏,同时要到广州进修本科,无暇顾及六个班面积较广的差生,致使本学期教学成绩未达所想。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不断总结经验,力求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还要多下功夫加强对个别差生的辅导,相信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也相信有耕耘总会有收获! 学校思政课建设工作总结 “做一名好老师”是许多老师一生所追求的目标,也是我的目标。自踏入教育这个岗位以来,我始终以勤勤恳恳、踏踏实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以“师

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_1

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实效性是其生命线,它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首要任务,同时也是实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教学实践中,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对实效性问题全面地理解和把握;必须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探索及运用等方面下功夫,从而增强教学实效性。本文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新形势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具体对策,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有利依据。 标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 一、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社会企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升,尤其要求大学生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但是,当前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普遍存在着“生多师少”和轻视课堂教学的现状,加之教学资源紧张等因素的影响,就会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合班讲大课的授课方式,甚至有人肆意贬低课堂教学作用。由于这些因素的存在,就会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带来不利影响。尤其是合班上大课,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一讲到底的授课模式,其教学效果就必然会大打折扣。由此可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情况,并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社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要求,从而会使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也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所以,对提高新形势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每一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线的教师们都面临和思考着的一个现实问题。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新形势 1.社会发展的新形势 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促使我国经济发展也明显受到世界经济的影响,由此我国不断流入越来越多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推进政治体制的改革。所以,各种政治信息就通过日益强大的媒体不断传播,不断冲击着社会大众的心理,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造成影响。基于这一情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就要根据时代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思想政治教学活动的开展应以学生的思想观念来引导。由此可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课程的基础,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2.教师队伍不断更新的新形势 现代教育的发展变化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越来越多的年轻教师。这些年轻教师普遍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政治观念,并且很可能与思想政治课程中

[工作总结]思政课汇报材料

仙桃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 汇报材料 本学期我院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见》,教社[2005]5号,和《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现将这一时期所做工作向省厅领导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 学院成立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分管教学和学生工作的副院长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党委组织部部长、宣传部部长、教务处处长、科研处处长、人事处处长、财务处处长、学工处处长、院团委书记、法律与经济管理系主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主任。 “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长期规划、通过学院行政协调解决教学中的重要问题,协调全院有关部门及社会力量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与建设,定期召开会议听取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情况汇报,落实课程评估体系,对教学效果进行调研。 二、教师队伍方面

建立和完善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训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采取课程进修、攻读学位、社会考察、学术交流等措施,加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的力度,培养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新的课程方案的实施,近一年内集中进行培训,选送骨干教师参加省教育厅、省委宣传部举办的高校骨干教师培训班,实行专兼职教师全员培训制。在新课程开设之前,各教研室和学科组要进行集体备课,研究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熟悉教材,掌握教学基本内容,明确教学方法和手段。 建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和社会考察制度,使其社会实践、社会考察等的概率不低于学院平均水平。学院在职务聘任、科研立项、国内外学习进修和物质待遇等方面要充分考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工作的特点,在政策上予以扶持。 三、课程建设方面 加强了教学内容的研究,重点加强对各门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内容以及理论体系和教学体系的研究,加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相互关系,突出职教特色的研究,加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内理论教学与课外实训教学的结合机制研究,加强了教学重点、热点、难点的专题性研究,并出一批教学研究成果。 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注意搜索、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社会资源为教学服务,巧用多媒体等教

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最新教育文档

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分子,他们的信仰和价值观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命运。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渠道,然而,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一些不足,影响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必须对其进行改革。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现状及问题 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取得了显 著的成效。但与此同时,某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要求还不完全符合。这些问题大致如下: (一)知识教育与信仰教育脱节 在当前某些高校的思政课教学中,存在将信仰教育等同于知识教育并止步于知识教育的倾向。这种倾向忽视理论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学生难以认识其价值;忽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学生难以实现其价值;过于强调知识点灌输,忽视对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传递,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1]P31 。 (二)大学生内在信仰需求激发不足信仰是个体在精神层面的追求,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科学的 信仰,不但是社会需求,而且是个体的需求。但目前某些高校的思政

课教学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方面,重社会需求而轻个体需求,偏重于教育者基于社会需求向大学生传输理论,忽视了大学生个体需求的激发,从而导致两种需求缺乏有效整合。 (三)教学资源亟须优化首先,部分高校思政课各门课程教学存在统筹不足的问题,影响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整体性。某些高校思政课任课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各自为政,导致各门课教学内容缺乏统筹,在理论教育方面造成脱节,难以从总体上把握实效。其次,教材理论性强,有些内容完全照搬文件政策,影响了大学生对教材的阅读兴趣。再次,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呈现社会问题时,难以做到正确引导学生。一种表现为只呈现社会问题而忽视深入分析和积极引导,易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另一种表现则是缺乏有效的引导方法,缺乏说服力。 (四)教育对象研究不足大学生的心理、思维、学习习惯等会对思政课教学实效产生重要影响,准确把握大学生特点能够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针对性。当前某些高校的思政课教学缺乏对学生进行深入的研究,如不改善这一状况,就很难把握学生的理论需求,影响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针对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对策鉴于上述问题与不足, 应针对问题,结合思政课教学实际, 积极实施教学改革 (一)优化信仰教育目标 1. 信仰教育目标具体化。 在教学中,应首先明确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目标,并将其

紧跟时代步伐,开展思政课教学改革

紧跟时代步伐,开展思政课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仍是教学改革的难点和重点。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为广大教师进行教育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我们广大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努力转变传统保守的教育观念,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读、说、问、议、行”五字为目标,大胆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 读。教师要把读的权力还给学生。政治不是语文,需要用感情来读,而是通过读让学生学会自学。这个“读”,即自读,是指学生课前的预习和课内的朗读、阅读。在自读前,教师要先把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告知学生,当然,目标中不仅有知识目标,还包括能力和觉悟目标,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然后,让学生根据现行教材可读性强的特点,认真阅读教材,读出新意,根据教师提供的读书提纲,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完整了解,找出重点、难点和疑点,为下一步深入学习教材奠定良好的基础。自读可以分为三个环节,首先是通过自读找出本框题的基本问题;其次是把基本问题所涉及的相关知识点理出来;再次是做好阅读笔记,及时记录阅读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或发现的新问题。这样通过读,学生就能很好

理解教材的基本情况和问题,利于提高课堂学习效果。最后,教师规定每人至少提出一个问题或准备一到两个与课文内 容相关的事例来说明知识点,改变过去教师提问题、举例子的主导地位,使学生成为教材的驾驭者,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说,教师应该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参与者,是学生的合作伙伴,应该把学生当作朋友一样平等相处,共同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以亲切、平等、商量的口吻与学生交流。如“你能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让大家分享吗?你是怎么认为的呢?你有什么新发现吗?”等等,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敞开心扉和老师一起去探索,去发现,去求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尤其是性格内向、自卑心理严重的学生,发动学生之间互帮互学,同时鼓励学生走上讲台,展示自己的观点,也学会为他人排疑解难。在此基础上,尤其是要组织学生在自读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能够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教材的主要内容、重点难点、知识结构,或对知识点的理解,对疑难问题的质疑。在此之后,教师就紧扣目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讲解,既省时又省力,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胆识也有所发展。 问,教师应该把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教学中要用“学

高校思政课考核方式的研究与发展

高校思政课考核方式的研究与发展 【摘要】高校思政课肩负教书和育人的双重使命,而课程考核在教育过程中居于重要地位,具有反馈、激励和发展等功能。目前思政课考核方式广泛存在着结构不合理、理念不科学、功能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困扰着学生和广大思政课教师。在高校政治课整合和改革的过程中,课程考核的改进也在研究和实践领域同时进行着,广大一线教育者和该领域的专家学者纷纷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对该问题的看法,对提高思政课的教育教学实效性,更好发挥课程应有功能提供了改革的理论支撑。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考核方式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本综述以近5年来,公开发表的高校思政课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方面的部分学术论文为基础,经过查阅、归类、分析、总结和评价几个环节的工作,初步得到了关于该问题的一个系统思路和基本理论蓝图。课程考核问题在教育界不是一个新领域,但由于思政课的特殊性,专门研究思政课考核方式的文章和观点并不算丰富,各方观点也非常接近,可见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如何进行思想政治课的考核仍然是一个有待深入挖掘的实践问题。 二、探讨的主要问题 在本文涉及到的20余篇代表性文献中,大多数都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思政课考核的。分别是:考核的作用和意义、现有考核方式的弊端、开闭卷考试的优劣比较、学生成绩的构成方式和比例、考核方式改革应遵循的原则、考核方式的内容改革、考核方式的途径改革、考核方式的评价机制改革、实践环节和考核等。也有一些文章角度独特,谈到了学界尚未充分关注的问题,在诸多文献共同谈到的共性问题当中,围绕考核的形式、考核的评价机制和考核功能发挥三个核心问题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理论系统,学者们通过论述致力于回答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考核才能客观、科学地反映学生的知识水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道德水准和信仰情况,并且通过考核激励他们更好地学习思政课。这可以说,是思政课吸引力持续偏低,实效性不强的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思政课的考核理论与现实脱节、学生“表里不一”,政治理论没有入心入脑,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清晰的政治信仰没有形成。所以如果我们能够改进思政课考核方式,使之真正发挥课程考核的功能,而不是做表面功夫、期末考试分数定终身的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将会大大提高。 三、代表性观点 首先,在考核本身的意义价值上,作者们观点是一致的,普遍认为思政课考核方式如果是科学合理的,可以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并更好发挥教师教学的创造性。其次,在思政课考核方式现有的

思政部工作总结

思政部2011年度工作总结 2011年6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独立以来,在学院党政领导班子的大力支持下,在思政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地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任务,并取得了丰硕的成绩。 一、2011年常规工作情况 自我院成立以来,思政部一直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科研团队能力提升放在首位。经过努力,2011年学年度思政部在队伍建设、教学管理及科研工作等方面都有新的突破。 1.狠抓课堂教学,提高教育课堂教学水平。以教材研究,教学过程优化为主要内容,全力开展以教研室为单位的学科教研活动。全体教师现身说法,以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切入点,结合我院大学生实际情况,积极探讨以多媒体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方法、学习技巧等内容,不断探索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把传统式的教学模式逐渐演变为“探究——交流——点拨——巩固”四环节循序渐进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并不定期的进行教学督查活动,组织全体教师在无课时间相互听课,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力争使思政课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课程之一。 2.注重教育科研能力的提升,打造教学科研型教师队伍。作为教师,不仅要搞好教学活动,而且也要通过回顾、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不断地进行再学习、再探索才能取得进步。因此教学之余,思政部全体教师积极探讨科研工作的方式和技巧。通过这一活动,老师们

理解了什么是教育科研,为什么要进行教育科研以及教学科研成果如何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这些实际问题。以老教师帮扶新教师、骨干教师指导年轻教师、学科带头人带动整个学科队伍的形式,以点带面,加强思政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培养教学团队,使其真正成为我院思政工作的主力军和生力军。 3.加强实践教学建设,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思想政治教学不能只注重理论的宣导,也要密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真正在教学活动中贯彻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方法,即理论——实践——理论(升华)。因此,思政部积极组织教师不定期参加国内专家举办各种思政工作会议,不断地向省内各高职兄弟院校学习,在合理吸取别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我院大学生思想教育实践活动的新模式,丰富我院的思政工作内容。 二、2011年的工作成绩 对思政部来讲,2011年可说是成果丰硕的一年。今年,思政部有一门课程获得了一项省级优质课程的立项;一个党建课题获得省级立项;一名教师取得全省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二等奖;一人获得全国职业教育优秀论文三等奖;三人次获得全国职业教育论文优秀奖;五个院级教研课题、一个院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发表了十余篇学术论文。 同时,思政部还成功举办了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党的知识竞赛”活动及党的历史足迹展板宣传活动;举办了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系列活动;与东江纵队纪念馆合作,开展了“东纵精神”演

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持续有效进行的重要手段。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存在着评价指标设计有缺陷,评价方法过于量化、缺乏多样性,评价结果处理不当等问题,可采取的对策有对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进行元评价,设计科学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健全多样灵活的评价方法,建立公正、权威且专业的评价组织机构等。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对策 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既可以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优选提供依据,又能促进本学科的发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涉及到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要素、过程及效果的评价,包括对思想课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评价。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鲜明政治性、教学目标多样性等特殊性质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体现的复杂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效果既表现为显性效果、直接效果、近期效果,又表现为隐性效果、间接效果、远期效果。在具体评价中,显性的、直接的、近期的效果容易为人们所注意,也较易评价;而隐性的、间接的、远期的效果则往往为人们所忽视,对它们的实际评价就相对困难),这就使得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进行科学的评价具有一定的难度。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现状 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学术界也是看法不一。有的研究者认为,社会科学类课程的教学评价本身就很难具体量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因其特殊性而使得教学评价成为难题,加之我国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领域的研究相对不成熟,未形成一套完整的具有本学理科特色的教学评价体系。所以还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现存问题 1、评价目的认识不到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双重目的,一是使学生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二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就二者的关系来看,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而实际情况则往往是把理论知识的灌输摆在首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却至于其后,出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知识化倾向。之所以出现这种倾向,除了教师自

高校思政课现状调查与思考

高校思政课现状调查与思考 摘要:思政课高度重视与实效性之间的反差问题由来已久,对这一问题专门调查发现,形式主义现象严重,积弊甚深。为解决问题,必须对思政课现状进行总结和反思,并提出改革的思路,以供各级相关部门及领导参考。 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其最终目的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从事思政类课程教学几十年,深知思政对人才的重要性,于是对社会各相关方面作了一些调查与思考,现提供给各级部门及相关领导。 一、当前在校大学生对思政课的看法 在对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调查的基础上,暑假期间,对全国各地回乡的大学生以闲谈的方式零散地作了一些调查。形式虽然比较隐蔽,但提的主要问题是非常明确的:(1)你对思政课怎么看,感不感兴趣?(2)你们怎么听课?(3)你们有没有作业?(4)考试怎么考?成绩怎么样?(5)这类课怎么样才能符合你们的心意? 调查的结果如下: (1)关于对思政课的看法,一致认为是比较没有意思的课。除了道德法律有实用价值外,其它内容没有多大意义,就是要考试,要学分没有办法,特别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思政概论)。 (2)关于听课,有的回答是:没有意思的课,比如思政概论课,一般时候大家都在干自己的事,有看其它书的、有玩手机的、有传递条子交流的、有小声说话的,反正与思政课无关。只是在教师讲到具体事例的时候大家听一下,讲完又各干各的。问学生干其它事老师就不管吗?有人竟然说,老师如果不知趣而太严厉的话学生会叫他吃不了兜着走。问,你们不觉得浪费时间很可惜吗?回答说,那是老师在浪费时间,那些东西听了又有什么用呢? (3)关于有没有作业,大部分都是有作业的。但有的是抄书,有的是写一封家信,以家长回信为完成的检验。有的是读一本革命题材小说然后写一篇读后感,但最后也没有交,等等。总之,作业看来也只是一种应付的形式,学生应付老师,老师应付学校,都在应付。 (4)关于考试,都说很简单,有开卷,也有闭卷,即便闭卷也是比较容易,考前划划背背就能完成,成绩大家都一般。考试成绩既反映不了水平、能力、学习认真程度,也反映不了思想品质,反正大家都知道是应付过关的。 (5)对这类课怎么做比较符合学生心意的问题,学生都认为如果就是那些内容最好不要上,起码应该上得精一些,要么讲一些有用的东西。 二、对思政课现状的总结 高校思政课高度重视与实效不佳的强烈反差一直困扰着相关的从业者。大学生思政教育层层发文件,大张旗鼓,但往往只把重要性写在文件上,挂在口头上,只当作装点门面的标签,以至于各个大学贯彻精神轰轰烈烈,耗时多,收效甚微。而把思政教育和实践分成两张皮,学校、家庭、社会不能形成合力,学生、家长、甚至教师认为可有可无。教育教学工作越做越糊涂,越做越没有威信;学生身在课堂神在课外,上课睡觉、玩手机、传递条子交流等现象已是非常正常;大学生社会理想信念虚无、精神空虚、感情淡漠的现状就成了教育者及社会不愿看到的结果。相当多大学生走向社会后缺少对社会的理解与相融能力,缺少面对挑战的信心和接受失败的心理准备,以至失去生活目标、道德失范。思政教育失效的危害不仅仅是课堂中的老师和学生,而是整个社会的思想和精神,是整个民族的创造力。因为把不着边际甚至无用当作至关重要而对学生有所强迫(学生实际上不会把思政课看得多重),就等于叫学生学会虚假。而学生把这种反常现象视为理所当然的时候,其创造意识也已经被摧残殆尽,这种伤害虽然是无形的,但对民族精神形成的破坏也是严重的。类似马加爵的大学生虽然是走向极端的少数个案,但其基础的广泛性却不能忽视。

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考评的反思与重构思路-教育文档

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考评的反思与重构思路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建设考核评系中,教学效果这一指标是最难考核的指标:这是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很难具体量化;同时受评价主体,评价依据,评价方法的差异性制约,导致其评价结论的科学性、 可信性、权威性往往受到质疑。要重构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首 先需要对现有体系进行反思,找出问题的症结。 一、对现有体系的反思 反思之一:不同的评价依据与课程目标的契合度差异明显 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效果好坏的依据是什么?我国高等教 育法规定:“高等学校的学生应当遵守法律、法规,遵守学生行 为规范和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尊敬师长,刻苦学习,增强体质,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掌握较 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教育部将思政理论课作为我国 各类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既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性质决定的,也是基于上述法律规定。课程的总体目标可以概括为:使学生准确掌握“四情”(世情、国情、党情和社情),正确树立“四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法治观),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但现行的考评依据、出发点和目的与上述课程目标的契合度差异 较大。我们以现行的几种考评为例:(1)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

考评依据是教育部及省级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相关文件和 规定,关注点是各高校软硬件是否配套,其目的是推动各高校要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没有明确的教学效果考核依据。(2)各高校的职能部门的考评依据,除了教育行政主管部 门制定的考核指标外,还有本校的教学管理文件,关注点是本校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研室(部)和教师是否按照教学常规运行及运行效果,目的在于规范思政理论课教学行为,提高教育质量。(3)思政理论课教师考核评价的依据是教学大纲要求 和教学计划,关注点是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考试成绩,目的是根据学生的理论知识把握情况和现实表现,给出一个准确的成绩。 由此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考核 依据、关注点和目的与课程目标契合度不一样,且契合度普遍不高。 反思之二:不同的评价方式与评价结论的科学性质疑 不同的考评方式决定着不同结论的科学性。以目前常见的思政课教学效果考核方式为例:(1)材料汇报加现场考查,这种方式多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采用,主要作法是各高校比照考核评价指标写成自查汇报材料上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再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考评组到各高校进行专项检查和考 评。面对需要评价的众多高校,教育行政部门采用这种方式比较简便,也便于操作。但是这种方法的最大的特点是上面有备而来,下面有备而迎,难以防止甚至客观上助长部分高校的“笔下生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