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低血压的护理方法

低血压的护理方法

低血压的护理方法
低血压的护理方法

低血压的护理方法

低血压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症状,凡是使心输出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和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的生理性或病理性因素都可导致血压

降低。患者一旦发生低血压,就会出现头晕等一系列症状。

餐后低血压(PPH)和体位性低血压(OH)是低血压的常见类型,多见于老年人。虽然不是同一种病变,但两者存在部分共同的病理基础,在同一患者可合并存在。在老年人高血压的治疗中,PPH和OH的存在常常增加治疗的难度并影响疗效。据国外专家研究,餐后低血压和直立性低血压可导致脑梗死和心肌梗死。尤其是直立性低血压,病情严重者可出现每当变换体位时血压迅速下降,导致晕厥,以致卧床不起,还可诱发脑梗死、心肌缺血,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医生应对此给予密切关注。

餐后低血压

PPH是指进食后所引起的低血压,即餐后2h内收缩压比餐前下降20mmHg以上。临床表现为进餐后血压下降以及重要脏器供血不足的症状,表现为:头晕、晕厥、跌倒、心绞痛、无力、恶心、视力模糊、一过陛脑缺血等心脑缺血症状,随着血压回升上述症状可以缓解或消失。

体位性低血压

OH指从卧位转为立位3min内收缩压下降超过20mmHg,或舒张压下降超过10mmHg,伴随头晕、恶心、晕厥等心脑缺血症状,常见于老年人和

糖尿病患者

一、基础治疗

1、饮食疗法①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少食多餐;②在基础疾病允许的前提下,适当增加钠盐和水分的摄人,以保证充足的血容量。③避免进食时饮酒;④避免血液透析时进食。

2、体位与运动餐后适当散步可通过增加心率和心输出量来维持正常血压,达到治疗PPH的目的,但切记避免过量运动。建议PPH和OH并存的患者餐后应先平卧一段时间。

二、药物治疗采用口服九制黄精饮益气升清法治疗,主要成分:黄精、山药、枸杞子、大枣、肉桂、百合等。服用方法,开水冲服,每日3次,一次1袋,15天为1个周期。

体会

低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头晕、乏力、心慌,常见体质虚弱,不耐劳累,劳累则上述症状加重,可归属于祖国医学头晕、心悸、虚劳范畴。临床上常可见到舌体瘦小或淡胖,舌苔薄或薄白,脉象沉细或细弱无力。辨证多为气虚血亏,清阳不升。清阳不升、脑窍失养则为晕;心气不足、心血亏虚则心悸;气血亏虚、清阳不能实四肢则乏力,劳累则尤甚。并见上述舌脉之象。方中方中黄精、大枣、补气养血,心气复心阳振则能鼓动血液运行。现代研究表明,黄精能抗自由基对心肌细胞的损伤,兴奋心血管运动中枢,故能保护心肌、增加心肌收缩力、提高心排血量,肉桂有增加血管张力、显著提高动脉血压的作用。蚕蛹蛋白营养神经,提高内分泌器管机能。地

黄、百合,黑豆等滋阴生津、具有潴钠保水、扩充血容量及类固醇样作用。全方益气升清,气血兼补。从而达到提升血压,消除头晕、乏力、心慌诸症之效。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处理对策及护理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处理对策及护理 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压,不仅给透析治疗带来极大影响,甚至危及病人生命。自2007年12月至2008年6月,我院血液透析中心对进行血液透析的17例患者中,对发生透析低血压的312例次患者,做到了及时发现、及时处理,无一例发生意外,现将透析低血压的处理对策和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7例,其中男4例,女13例,年龄26-73岁,平均53岁,对发生透析低血压的312例次进行重点观察护理。患者在出现低血压前大多数出现胸闷、头晕、大汗并伴有肌肉痉挛,有的表现为恶心、呕吐、重者出现面色苍白、呼吸困难、血压消失,还有的表现为打哈欠、有便意、背部酸沉等。 1、2透析资料 透析机使用费森尤斯4008S型透析机,碳酸氢盐透析,透析液流量500ml/min,透析用水采用反渗水,血流量200- 270ml/min,普通肝素及小分子肝素抗凝,每周2-3次透析,每次4小时。 2 发生原因 2、1有效血容量减少:透析开始时需要一定量的血液灌满透析器及管路,导致体内循环血量突然减弱、基础血压偏低及心功能不稳定的患者易发生。另外透析过程中超滤脱水过多过快,导致有效血容量急剧减少,导致低血压。 2、2血浆渗透压变化:透析中由于清除尿素、肌酐等溶质,血浆渗透压迅速下降,并与血管外液形成一个渗透压梯度,驱使水分移向组织间或细胞内,有效血容量减少,导致血压下降。 2、3失血:透析管路破裂,或穿刺针头脱出,或管路与穿刺针连接处脱出,引起大量失血,导致血压下降。 2、4进餐:有些患者在透析过程中进食,血液重新分 配,内脏血流增加,使有效血容量减少,导致低血压。 2、5 药物作用:透析前服用降压药物、扩血管药物均可引起透析低血压。 3 处理对策 3、1 对于初次透析以及年老体弱患者,透析时血流量 从50ml/min开始,根据血压和患者的反应逐渐增加,给患者一个体内循环适应的过程,开始透析时跨膜压不宜过大,确定合适的干体重,严格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加,以免透析过程中脱水过多过快。

低血压患者维持血液透析的护理

低血压患者维持血液透析的护理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中医护理干预疗效和机制。方法采用针炙、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及中医辨证施护。结果增强了患者体质,加速康复、预防和减少再次发作起到了良好效果。结论中医护理干预重在治病求本,辨证施护,提高了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论文下载。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指脑血管供血不足所致短暂局灶性脑机能障碍而以眩晕为主诉的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以突然发作、反复发作为特点,严重者可合并不可逆转的脑缺血等危急征象。临床表现为眩晕、心悸、乏力、汗出、肢冷、恶心呕吐,可表现为持续性或一过性。正确的护理不仅可减轻眩晕的症状,还可减少眩晕的发作,也可以避免脑卒中的发生。我科采取中医护理干预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效果显著。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我科收治64例椎-基底动脉供血

不足性眩晕患者。其中治疗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74岁。对照组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72.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合并症及既往史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一般性护理,观察组除一般性护理外分别给予有针对性的中医护理干预。1疗程后观察效果。 1.2.1 中医护理干预 1.2.1.1 针炙头晕较重者可针炙百会、风池、曲池、合谷等突,每日1次,连续10天为1疗程。眩晕而昏仆不省人事者,急按人中,强刺激,并立即报告医生配合抢救;眩晕伴恶心、呕吐者,加针内关、合谷、中脘等穴。 1.2.1.2 健康生活方式指导①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②眩晕剧烈者应多卧床休息,缓解后起床或起身动作要慢,避免急剧转动头部。 ③环境要清静、通风、光线柔和。④禁烟酒、咖啡及浓茶。⑤冬春季节应注意保暖。⑥营养支持原则以膳食补充营养为主,选用易消化的食品,少食多餐。鼓励食疗。 2 结果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3 讨论 3.1 中医认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是以脑动脉硬化及颈椎退行性变为基础,导致小脑下动脉、迷路动脉、内耳动脉血流下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低血压的观察及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低血压的观察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1-09-14T11:42:17.0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0期供稿作者:曾蕾宇[导读] 重视对摄入量不足、血容量不足所致的低血压。 曾蕾宇(北海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广西北海 536000)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0-0313-02 【摘要】目的急性心肌梗塞(AMI)后并发低血压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其中部分患者为可逆性因素所致低血压,如能及时纠正可化险为夷。方法本文观察50例AMI患者,有20例出现低血压。其中12例为心源性休克所致低血压;另8例为非心源性因素所致。结果 20例患者中5例死亡,15例存活。结论患者AMI后低血压病死亡率高,因此,严密观察病情,实施正确有效的抢救护理,才能及时抢救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低血压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低血压是急性心梗后的常见症状,由于心肌大面积梗塞、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心输出量减少所致,与血容量不足、再灌注性损伤、血管扩张及合并出血等有关,低血压可造成冠状动脉灌注压明显下降,血流缓慢、血栓形成,导致严重后果,因此,严密观察病情,实施正确有效的抢救治疗和护理争取病情转归则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性别与年龄 20例AMI出现低血压患者中,男15例,女5例,年龄47-89岁,其中男47-89岁,平均69岁;女52-81岁,平均71岁。 1.2 监测血压予床边心电监测,患者平卧或者30度低坡位,袖带置于肱动脉上1-2cm处,松紧以可以塞进2指为度。设置定时测量时间每5-30分钟测一次。 1.3 诊断低血压标准血压低于90/60mmhg为低血压,或在病人基础血压下降20%。 2 结果 2.1 心源性休克12例,其中广泛前壁心梗5例,前壁加下壁心梗2例,前壁加下壁加右室心梗1例,下壁心梗2例,下壁加右室心梗2例,其中死亡5例。 2.2 非心源性低血压的诱因8例,其中使用血管扩张剂4例,使用利尿剂2例,体液摄入不足,血容量不足2例,死亡1例。由此可见大面积心梗是心源性休克的主要原因,而使用血管扩张剂是导致非心源性低血压的主要诱因。 3 讨论 3.1 心源性休克在本组低血压病例中心源性休克占60.0%,且病死率高达41.67%。引起心源性休克的主要原因是AMI所致的心脏泵血功能的急剧下降,在12例心源性休克患者中5例为广泛前壁心肌梗塞,2例为前壁加下壁心肌梗塞,2例为下壁加右室心梗,说明大面积AMI 易发生心源性休克。当心输出量严重降低,即可使血压下降和重要灌流尤其是心脏冠脉灌流减少,从而发生心源性休克。我们对所有AMI 患者予以持续心电监护,每5-30分钟记录血压、心率及心电图变化,并注重患者四肢皮肤、神志情况、尿量的观察,尤其是尿量的变化是反映肾脏灌注及全身容量最敏感的指标。如尿量少要在合理补液的情况下酌情使用利尿剂,以防低血压。 3.2 AMI后非心源性休克所致低血压中药物性低血压应引起重视。本组非心源性低血压8例中因扩血管药物所致低血压有4例、利尿剂有2例,占总数75.0%。可见药物使用不当是发生低血压另一常见原因。AMI后应用止痛镇静剂如盐酸吗啡,血管扩张剂硝酸酯类等可发生低血压,其机理主要是在血容量不足的条件下进一步扩张血管,促使血压下降。故应用扩血管药物时应严密观察病情及血压。本组1例下壁+右室AMI患者入院前首次使用硝酸甘油10mg加入250ml生理盐水中静滴,1小时后,血压降至70/48mmhg。入院后硝酸甘油减量至5mg并配合多巴胺20mg缓慢滴入,并适量补充血容量,1小时后,血压回升至90/60mmhg,三天后血压稳定在90-105/60-70mmhg之间。因药物有效浓度个体差异较大,特别是老年人,故血管扩张剂应用时,要随时根据血压的改变对药物静滴的速度、浓度予以调整,首次剂量宜小。如静滴硝酸甘油时,开始剂量为5ug/min,每隔3-5min增加3-5ug,平均最大滴速为50ug/min,需利用输液泵控制。如患者在滴药期间主诉心慌、头晕等症状时应密切注意血压变化,及时汇报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3.3 重视对摄入量不足、血容量不足所致的低血压。在血容量不足的情况下,低血压不易纠正。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液体量,对呕吐,大汗,胃纳差的患者应观察其有无脱水症状,对于老年患者应注意其皮肤弹性以及脉搏、血压状况。在静脉补液过程中应根据患者年龄、心功能情况,尿量、药物性质等情况酌情处理。老年AMI及心功能不全者输液速度以20-30滴/分为宜,以免加重心力衰竭症状。 综上所述,AMI所致低血压患者病死率较高,在治疗过程中,护士必须熟练掌握护理基础知识和操作技术,具有扎实的专科理论知识、娴熟的护理急救技术和较强的预见性,严密监护病情,实施正确有效的抢救护理,才能及时抢救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参考文献 [1]吴勤学,郭晓岚.直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护理[J].中实用护理杂志,2006,22(10A):17. [2]高运来,蒋时森.急性心肌梗死后血压的动态变化与病情转归[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2,15(1):37. [3]魏建国,杨巧芳,吴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低血压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83. [4]马瑞华,黄骁燕.急性心肌梗死时血压下降的原因及处理[J].中国临床心脏病杂志.2001,17(4):188. [5]卢海涛.冠心病危险因素与健康教育[J].护士进修杂志,2000,15(2):106.

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应用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唐红妹

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应用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唐红妹 发表时间:2017-09-27T15:00:46.763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1期作者:唐红妹[导读] 由此表明,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应用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湖南省脑科医院湖南长沙 410007 【摘要】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应用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6例血液透析患者,将其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透析护理,观察组在常规透析护理的基础上另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透析次数、低血压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低血压发生率为13.5%,观察组的低血压发生率为5.1%,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3.3%,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8%,对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应用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关键词】血液透析;低血压;早期护理干预;效果低血压是血液透析患者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其发生率约为23%[1]。低血压的发生,会中断血液透析,进而影响透析效果,另外还会造成动静脉内瘘阻塞[2]。所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低血压的预防与治疗非常重要。本研究为了进一步观察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发生应用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选取了我院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96例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不同护理方法的临床疗效,现报告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96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将96例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男性25例,女性23例;年龄范围为22~69岁,平均年龄为(39.4±7.1)岁;透析频率为1~3次/周,平均(2.1±0.3)次/周;疾病类型中,慢性肾盂肾炎17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14例,糖尿病肾病10例,高血压肾病7例。观察组患者:男性24例,女性24例;年龄范围为21~70岁,平均年龄为(39.8±7.5)岁;透析频率为1~3次/周,平均(2.2±0.4)次/周;疾病类型中,慢性肾盂肾炎15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15例,糖尿病肾病11例,高血压肾病7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透析频率、疾病类型等临床资料,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透析护理,具体措施包括:①强化与患者的交流,倾听患者需求,并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②密切观察并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留心观察患者的脉搏、呼吸、血压等变化;③患者体重变化与其是否脱水有较大关联性,通过体重监测可有效判断透析是否失衡,因此透析前要特别留心患者的体重变化,并进行准确计算;④规范进行穿刺、插管、换药等护理操作,避免感染及多次穿刺而出现血肿闭塞;⑤定时巡视,防治患者出现位置移动和渗血现象,同时密切观察透析器的凝血现象与肝素追加量;⑥观察透析器使用状况,有破膜、漏血时应及时更换;⑦指导患者进食优质蛋白、低盐低脂食物,并控制饮水量;⑧向患者交代好透析后的注意事项,如禁止久坐,受凉等。 观察组在常规透析护理的基础上另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早期护理干预的具体措施包括[3]:①视患者平时血压的波动状况,在血液透析日调整降压药的用药方案;②血液透析前询问患者是否服用降压药,若有则应及时报告医师以确定是否继续透析;③进行血液透析时的前30min应加强对患者进行中心静脉压与有创动脉血压的监测;④对于血压变化幅度较大的患者,血液透析时要调整超滤率,血流量维持在60~90 mL/min;⑤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出现头昏、恶心、冒冷汗等低血压先兆症状,若有,则协助患者立即取头低足高的姿势,同时降低血流量与超滤速度,必要时停止透析,给予吸氧2.5L/min,静脉滴注150mL生理盐水或50%葡萄糖以补充血容量。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透析次数、低血压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 1.4 护理满意度评价 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评价等级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一般和不满意4种,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病例*100%。 1.5 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组间对比采用x?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透析次数与低血压发生情况对比 对照组患者共透析1054次,低血压发生次数为142次,发生率为13.5%;观察组患者共透析937次,低血压发生次数为48次,发生率为5.1%;对比两组的低血压发生率,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所示。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透析次数与低血压发生情况

低血压的护理方法

低血压的护理方法 低血压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症状,凡是使心输出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和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的生理性或病理性因素都可导致血压 降低。患者一旦发生低血压,就会出现头晕等一系列症状。 餐后低血压(PPH)和体位性低血压(OH)是低血压的常见类型,多见于老年人。虽然不是同一种病变,但两者存在部分共同的病理基础,在同一患者可合并存在。在老年人高血压的治疗中,PPH和OH的存在常常增加治疗的难度并影响疗效。据国外专家研究,餐后低血压和直立性低血压可导致脑梗死和心肌梗死。尤其是直立性低血压,病情严重者可出现每当变换体位时血压迅速下降,导致晕厥,以致卧床不起,还可诱发脑梗死、心肌缺血,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医生应对此给予密切关注。 餐后低血压 PPH是指进食后所引起的低血压,即餐后2h内收缩压比餐前下降20mmHg以上。临床表现为进餐后血压下降以及重要脏器供血不足的症状,表现为:头晕、晕厥、跌倒、心绞痛、无力、恶心、视力模糊、一过陛脑缺血等心脑缺血症状,随着血压回升上述症状可以缓解或消失。 体位性低血压 OH指从卧位转为立位3min内收缩压下降超过20mmHg,或舒张压下降超过10mmHg,伴随头晕、恶心、晕厥等心脑缺血症状,常见于老年人和

糖尿病患者 一、基础治疗 1、饮食疗法①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少食多餐;②在基础疾病允许的前提下,适当增加钠盐和水分的摄人,以保证充足的血容量。③避免进食时饮酒;④避免血液透析时进食。 2、体位与运动餐后适当散步可通过增加心率和心输出量来维持正常血压,达到治疗PPH的目的,但切记避免过量运动。建议PPH和OH并存的患者餐后应先平卧一段时间。 二、药物治疗采用口服九制黄精饮益气升清法治疗,主要成分:黄精、山药、枸杞子、大枣、肉桂、百合等。服用方法,开水冲服,每日3次,一次1袋,15天为1个周期。 体会 低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头晕、乏力、心慌,常见体质虚弱,不耐劳累,劳累则上述症状加重,可归属于祖国医学头晕、心悸、虚劳范畴。临床上常可见到舌体瘦小或淡胖,舌苔薄或薄白,脉象沉细或细弱无力。辨证多为气虚血亏,清阳不升。清阳不升、脑窍失养则为晕;心气不足、心血亏虚则心悸;气血亏虚、清阳不能实四肢则乏力,劳累则尤甚。并见上述舌脉之象。方中方中黄精、大枣、补气养血,心气复心阳振则能鼓动血液运行。现代研究表明,黄精能抗自由基对心肌细胞的损伤,兴奋心血管运动中枢,故能保护心肌、增加心肌收缩力、提高心排血量,肉桂有增加血管张力、显著提高动脉血压的作用。蚕蛹蛋白营养神经,提高内分泌器管机能。地

低血压患者维持血液透析的护理

低血压患者维持血液透析的护理 低血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主要的并发症之一,病发率高。其发生快,常使血液透析不能顺利进行,不仅影响患者长期生活质量及存活率,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并且可以诱导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甚至死亡,而良好的血压控制可以提高患者透析的效果,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并改善其生活质量。因此,如何尽早发现、及时预防和处理透析中低血压,对维持血液透析治疗,提高透析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透析低血压是血液透析的重要并发症。主要是指透析过程中收缩压降低30mmHg或降低至100mmHg以下,伴或不伴低血压症状,典型临床表现为头晕、胸闷不适、恶心呕吐、出冷汗,四肢重者可出现面色苍白、呼吸困难、血压下降,个别患者出现一过性意识障碍。 1.临床表现 患者出现低血压前,大多都有先兆症状如打哈欠、便意、后背酸痛等。如不及时采取有效地措施,便可出现低血压的典型症状:恶心、呕吐、胸闷、无力、面色苍白、出汗、头晕、眼前发黑、肌肉痉挛,甚至一过性意识丧失。 2.发病原因 2.1透析开始时的低血压主要由于患者血液由血泵抽出,充满透析器和血液管路,如血流量较大,短时间内血液急速进入体外循环而引起血压下降。这常见于初次透析的患者,也常发生在年老体弱、基础血压偏低及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2.2透析中的低血压(1)低血容量,超滤过多、过快。(2)醋酸盐对心血管的抑制作用。(3)失血。(4)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心衰。(5)透析中进餐。 2.3透析结束的低血压(1)超滤过多。(2)干体重测量不准确。(3)低钠透析,使有效血容量减少(钠低于135mmol/L)。(4)降压药的影响。 4.护理 (1)控制血泵的速度,透析开始将血泵速度由慢逐渐增快,血流量尽量控制在患者体重的4倍以内,可避免低血压的发生。(2)透析器和血液管路要预冲盐水或706代血浆,并根据血压情况决定回输患者的量,避免体内循环血引出体外,血容量骤然减少导致低血压。(3)合适的进餐时间。最好选择在透析开始的1h左右进餐,并限制其摄入量。(4)改进透析技术,采用高、低钠序贯透析,可以防止水分进入组织间隙和细胞内,提高毛细血管再充盈率,保持血浆渗透压的稳定,有效的预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5)严格限制钠盐和水分的摄入,要求体重增加<1kg。避免迅速和过度超滤,每次超滤量小于4%~5%的体重,而且不要低于干体重,如果超过干体重的透析就会引起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因此要根据患者营养情况、水肿情况不断加以调整干体重。(6)合理使用降压药,有低血压倾向患者透析前避免服用降压药,透析后根据医嘱服用。(7)在透析过程中积极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每30~60min测血压、脉搏1次。血压波动较大者随时测量,主动询问患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准确设定透析机上的各项透析指标,观察内瘘穿刺处有无渗血,透析器有无破膜,各接口是否松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8)在透析过程中一旦发生低血压即取平卧位,降低血容量,根据情况减少或停止超滤,按医嘱快速静脉输入生理盐水或用50%葡萄糖60~100ml直接静脉注入。出现呼吸困难时给予吸氧,高渗盐水、甘露醇、白蛋白溶液均可使用,若无效,则及时停止透析。(9)对于经常出现低血压的患者可根据医嘱在透析时静滴10%葡萄糖加生脉40~60ml或适当使用白蛋白[3,4]。5.小结 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的观察与护理,表明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采取严格控制超滤脱水量、采用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膜、选择合适的透析模式、加强血液透析过程的监护、及时正确处置透析低血压、加强健康教育,加强营养支持疗法等措施可以减少血液透析低血压的发生。

低血压的护理方法

低血压的护理方法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低血压的护理方法 低血压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症状,凡是使心输出量减少,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和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的生理性或病理性因素都可导致血压降低。患者一旦发生低血压,就会出现头晕等一系列症状。 餐后低血压(PPH)和体位性低血压(OH)是低血压的常见类型,多见于老年人。虽然不是同一种病变,但两者存在部分共同的病理基础,在同一患者可合并存在。在老年人高血压的治疗中,PPH和OH的存在常常增加治疗的难度并影响疗效。据国外专家研究,餐后低血压和直立性低血压可导致脑梗死和心肌梗死。尤其是直立性低血压,病情严重者可出现每当变换体位时血压迅速下降,导致晕厥,以致卧床不起,还可诱发脑梗死、心肌缺血,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医生应对此给予密切关注。 餐后低血压 PPH是指进食后所引起的低血压,即餐后2h内收缩压比餐前下降20mmHg以上。临床表现为进餐后血压下降以及重要脏器供血不足的症状,表现为:头晕、晕厥、跌倒、心绞痛、无力、恶心、视力模糊、一过陛脑缺血等心脑缺血症状,随着血压回升上述症状可以缓解或消失。 体位性低血压

OH指从卧位转为立位3min内收缩压下降超过20mmHg,或舒张压下降超过10mmHg,伴随头晕、恶心、晕厥等心脑缺血症状,常见于老年人和 糖尿病患者 一、基础治疗 1、饮食疗法①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少食多餐;②在基础疾病允许的前提下,适当增加钠盐和水分的摄人,以保证充足的血容量。③避免进食时饮酒;④避免血液透析时进食。 2、体位与运动餐后适当散步可通过增加心率和心输出量来维持正常血压,达到治疗PPH的目的,但切记避免过量运动。建议PPH和OH 并存的患者餐后应先平卧一段时间。 二、药物治疗采用口服九制黄精饮益气升清法治疗,主要成分:黄精、山药、枸杞子、大枣、肉桂、百合等。服用方法,开水冲服,每日3次,一次1袋,15天为1个周期。 体会 低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头晕、乏力、心慌,常见体质虚弱,不耐劳累,劳累则上述症状加重,可归属于祖国医学头晕、心悸、虚劳范畴。临床上常可见到舌体瘦小或淡胖,舌苔薄或薄白,脉象沉细或细弱无力。辨证多为气虚血亏,清阳不升。清阳不升、脑窍失养则为晕;心气不足、心血亏虚则心悸;气血亏虚、清阳不能实四肢则乏力,劳累则尤甚。并见上述舌脉之象。方中方中黄精、大枣、补气养血,心气复心阳振则能鼓动血液

血透患者并发低血压的护理

血透患者并发低血压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1-07-18T15:07:52.580Z 来源:《医药前沿》2011年第9期供稿作者:谭琰[导读] 典型症状恶心、呕吐、出冷汗、头晕、头胀、肌肉痉挛等。 谭琰(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肾内科江苏江阴 214400)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1)9-0080-02 【关键词】血液透析低血糖护理 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急性并发症以心血管系统为主,最常见的是低血压,其发病率高达50%-70%[1],可造成透析血流量不足,以致超滤困难,透析不充分,还可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肾脏血流量减少及残余肾功能进一步下降。因此,如何预防和及时处理血透患者并发低血压是提高透析质量,延长患者寿命的主要环节。现将我们对透析患者并发低血压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自2008年1月至2010年10月,对我院血透患者120例进行临床观察。其中男83例,女37例,年龄20~85岁,平均57.6岁。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66例,高血压肾病20例,糖尿病肾病14例,红斑狼疮性肾炎、慢性肾血肾炎各3例,其他原因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4例。每周透析次数2~3次,4~5斤/次。发生低血糖60例,占透析患者总数的50%。 1.2判断低血压按常规测量血压,血压低于90/60mmHg,在透析过程中凡是收缩压比透析前下降超过30mmHg或降至90 mmHg以下,患者出现头晕、烦躁不安、胸部不适、出冷汗、恶心呕吐、心跳加快,甚至短暂的意识丧失,均为低血糖。 1.3心源性低血压 1.3.1透析膜生物相容性差生物相容性差的透析膜激活补体,产生过敏性、毒性物质,对心血管功能有不良影响,并且补体激活可使粘细胞黏附于肺的血管内皮,影响肺交换可造成低氧血症,引起低血压,占总数5%。 1.3.2血容量快速减少血容量大量快速减少引起低血压,透析中血容量的维持有赖于组织间隙水分到血管中充盈,如果透析期间患者体重增加过多,超滤速度相对较快,超滤率大于毛细血管再充盈率易引起有效循环血管不足,均可引起低血压,占总数45%。 2 临床观察 本组80%透析患者有症状,20%无明显症状,甚至血压降至较低危险水平。一次透析过程中可发生多次低血压,一般在透析3~4h发生,少数患者发生在上机时。 2.1先兆症状打哈欠、便意、烦躁、腰酸背痛等。 2.2典型症状恶心、呕吐、出冷汗、头晕、头胀、肌肉痉挛等。 2.3其他症状胸闷、心率加快、心律失常、神志淡漠,严重时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等。 3 护理 3.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对易发生低血压患者每30min测量1次。病情危重者,给予心电监护,发现异常,立即处理。应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 3.2评估患者的干体重和脱水量透析前应全面评估患者体内的水钠潴留情况。透析期间,体重量增加不宜超过干体重量的4%~5%。对于心肺负荷过重者,易用序贯透析方法。有低血压倾向者,尽量避免在透析3h后进餐。指导患者合理用药,饮食做到“质优量少”,并严格限制水钠的摄入量。 3.3给足预冲液对于基础血压低,心功能不全或手术后患者,血透开始时应给予充足预冲液,以补充有效循环血量。 3.4序贯钠透析对于基础血压低,心功能不稳患者应选用高钠透析液,通常开始2~3h将钠离子调至140~160mmol/L;透析结束前1h,将钠离子调至正常水平。这样既可以一定程度地预防低血压,又可避免高钠透析引起口渴,而导致过多饮水,引起透析期间体重量增多。 3.5低温透析机温调至35℃,可使平均动脉压与心输出量明显减少,总的外围血管阻力增加,从而减少透析性低血压的发生由44%降至34%。 3.6透析器使用选择生物相容性好的血仿膜、聚矾膜、聚丙烯膜透析器。对容易发生低血压的患者,选择透析器的膜面积<1.3。对基础血压偏低患者,应备好血浆、高渗糖、白蛋白、琥珀酰明胶注射液等,上机时应缓慢引血,并给予全部预冲量,必要时在透析开始时给予琥珀酰明胶注射缓慢静滴,维持血压。 3.7透视期管理终末期肾衰患者体内液体和代谢废物的迅速排降,会引起血容量减少而诱发低血压,因此最好缩短透析时间,3~4次/周,4斤/次,并要求患者严格控制体重量。 3.8肝素量控制对有出血倾向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钠或吸附法无肝素透析。 3.9心理护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应给予关心、帮助和安慰患者,并尽可能创造舒适安静的环境,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 3.10低血压紧急处理患者一旦出现低血压时,应立即去枕平卧,停止超滤,调节血流量至80-100ml/min。吸氧,快速给予生理盐水100~200ml静滴或50%GS 60~100ml静推,直至血压恢复。对于肌肉痉挛者,缓慢静推10%葡萄糖酸钠10ml。 经上述处理后血压仍不上升者,应用多巴胺、阿拉明等升压药,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同时纠正贫血,控制感染等。患者下机后再平卧30-60min,如有头晕、乏力、血压仍下降者,应住院观察。 参考文献 [1]稽爱琴,叶朝阳.血液净化知识问答[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1:53-57. [2]李琳,於国红,俞铭心.血液透析低血压45例护理[J].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851.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分析透析过程中低血压发生的原因,为临床预防透析低血压提供依据,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通过对我科6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血液透析中发生492次低血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低血压以透析后2~4 h发生率高,通过静脉输入高渗溶液,同时调整透析液浓度、温度和血流量,症状能有效缓解。结论:血液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较高,采取个体化透析治疗方案,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分析其原因,早发现、早对症处理是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关键词】血液透析;低血压;原因;护理对策 血液透析低血压指平均动脉压比透析前下降30 mm Hg(1 mm Hg=0.133 kPa)以上,或收缩压降至90 mm Hg以下,是血液透析中比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1】,它可引起患者个体不适,导致停止透析脱水治疗而使透析充分性降低,超滤达不到理想干体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国内外报道其发生率为25%~50%,随着透析患者的老年化及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增多而有上升趋势。本文对其发生的原因作出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10年8月~2011年9月在我院长期维持性透析患者62例,其中男38例,女24例;年龄19~81岁,平均53岁;透析次数3286次,透析低血压发生次数492次,发生率为15.3%。当患者发生低血压后即采取头低平卧位,调整透析液浓度,降低透析机温至35℃,并给予静脉注射高渗糖,减慢血泵速等对症治疗,待血压恢复平稳后再继续完成透析治疗。 1.2 原因分析 1.2.1 有效血容量不足【2】:每次透析时体外循环血量约为150~200ml,如果单位时间内脱水过多过快,其超滤量超过体重的6%-7%易引起血容量减少,心脏射血分数下降,心输出量减少,致血压下降。多见于年老体弱、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差的诱导期透析患者,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打哈欠、视物模糊、烦躁不安,继而出现四肢发凉、冷汗等。严重者可发生呼吸困难、意识丧失,甚至心脏骤停。 1.2.2 透析液中钠浓度过低及温度过高:当钠离子浓度过低,透析液中钠离子浓度低于血浆钠离子浓度时,血浆晶体渗透压低于组织液渗透压,液体由血管进入组织,使血容量减少,血压下降。透析液温度过高,可引起血液温度升高,使患者血管反射性舒张,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1.2.3 心血管功能异常:慢性肾衰竭患者由于长期血压高伴有程度不同的心衰,如心包积液、房颤等心脏功能障碍,使血管对交感神经刺激的反应性降低导

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护理

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3-09-25T08:38:56.20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6期供稿作者:杨小莲苏敏[导读] 如果增长过多,不宜追求在当次透析中超滤到位,可加强患者健康宣教控制体重和增加透析次数。杨小莲苏敏(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人民医院 336400)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6-0299-01 低血压是血透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就我科以前发生率约为20%左右,尤其是老年人。因此我科现在都会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方法来降低低血压的发生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有12名患者容易发生低血压,男6名,女6名。慢性肾小球肾炎6名,多囊肾2名,糖尿病4名,进行重点观察共300例次,每周透析2-3次。 1.2. 方法 常规透析采用钠浓度140mmoL/L,温度37℃,透析中不进食或透析2.5-3h后进食,每次透析时间4h,常规碳酸氢盐透析,费森尤斯透析机,14L透析器(聚矾膜)血流量200-250ml/min,治疗期间1h测血压1次,透析中低血压是指透析中收缩压下降比前1次>20mmHg,并有低血压症状。 2.护理 2.1. 血液透析前物品准备:床旁备好氧气,吸痰器,50%GS,0.9%NS,注射器,输液器等。 2.2. 病情观察:透析过程中做到勤巡视、勤观察、勤询问,每30-60分钟测血压心率1次,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及有无低血压先兆症状如打哈欠、背部发酸、有便意等,这些症状提示血容量不足及低血压发生的可能,少部分患者没有血压逐步下降的过程,即出现血压骤降。因此,在透析3-4h护士应加强血压、心率的监测,每15-30min一次,必要时随时测量,如患者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伴有头昏、心慌、出冷汗等低血压症状,立即将患者平卧,头低位,调低血流量,减少或暂停超滤,快速从泵前侧管输入0.9%NS 100-200ml或50%GS 40-60ml,并予低流量吸氧。如没有好转则回血停止透析。 2.3. 心理护理:透析中发生低血压时,应做好心理安慰,消除紧张恐惧心理。 2.4. 严格控制超滤一般体重增长不超过干体重的3%-5%。如果增长过多,不宜追求在当次透析中超滤到位,可加强患者健康宣教控制体重和增加透析次数。 2.5. 改变透析模式采取低温联合可调钠沾水模式,设置透析温度35.5℃-36℃,配合透析钠浓度由透析开始146mmoL/L逐步降至透析结束时的138mmoL/L。 2.6. 健康宣教 2.6.1.饮食指导:反复向患者及家属宣教饮食控制的重要性,告知在透析间期控制钠盐和水分的摄入。透析过程中进食较禁食者症状性低血压发生增多,尤其是透析3h后进食,血压波动尤为明显。但大部分患者在透析过程中有明显饥饿感,因此,护士应当指导患者在透析前2h内进食,这样可以预防透析后期低血压的发生,患者感觉更舒适,容易接受。 2.6.2.合理使用降压药,指导患者在透析当日停服降压药1次或减少量,采用短效药物。

透析病人低血压的护理查房

2019年10月血透室护理查房 时间:2019.10.26 地点:护士办公室 查房老师:宋文婧责任护士:张艳梅 宋文婧:请责任护士张艳梅汇报病情: 张艳梅:患者,唐勤华,女,67岁,因“反复无力、水肿1年、胸闷1周”于2011年8月29日行透析治疗,3次/周,已规律透析8年余,近期透析治疗过程中,患者反复出现低血压症状(76/46mmHg),予50%GS静推后症状缓解。患者干体重44.8KG,透析器FX8,无肝素透析,近日超滤量在2700——3500ml之间。 诊断:1.尿毒症2.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3.肾性贫血4.肾性高血压5.糖尿病。 10月14日实验室结果示:红细胞:3.2mmol/L,血红蛋白:94g/L,血小板:110?109/L,甲状旁腺激素96PG/ML,钾7.1mmol/l,钠133mmol/l,氯 93.4mmol/l,镁1.08mmol/l,P2.06mmo/l。 常用药物:盐酸异山梨脂、倍他乐克、盐酸哌唑嗪、罗盖全、奥美拉唑、胰岛素注射液、左卡尼汀注射液、促红素等。 宋文婧:请责任护士简述一下患者此刻的主要护理问题及措施。 张艳梅:患者现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是低血压。 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护理措施是: 1.进行可调钠透析。 2.进行低温透析。 3.当血压下降至平时水平的20%以上,且症状较明显,或者血压下降至 90/60mmhg以下时,需要紧急处理:使患者平卧位,调低血流量,抬高 下肢,停止超滤,给予吸氧。同时,迅速经血路注入50%葡萄糖40- 100ml,或经血路注入0、9%氯化钠100-300ml。上述方法无效时,可提 前回血终止透析

宋文婧:张艳梅对该患者护理措施执行到位,护理措施依据充分,细节处还需注意。谁来讲一下透析相关性低血压的相关知识? 刘军: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的是指透析中收缩压下降大于20mmHg或平均动脉压下降10mmHg以上,并有低血压的症状。患者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冠心病、营养不良、透析中进食等为低血压易发因素。透析治疗过程中,患者超率量过多,透 析液温度过高、透析液钠浓度过低、透析前降压药物的应用、透析器生物相容性差等 都会使患者发生低血压,所以,在超率量设置,钠离子浓度,透析液温度设置上,我 们应根据患者血压情况及时调整并选择生物相容性好的透析器。 杨光:透析早期低血压,患者会发生头昏、烦躁不安、视力模糊、胸闷、恶心呕吐、呼吸急促、盗汗等症状,透析中后期低血压,患者常表现为剧烈腹痛、腰背酸软,乏力,四肢或多部肌肉抽搐,严重时会致心律失常、心脏骤停。发生低血压我们应协 助患者取头低脚高位,减慢泵速,减少或停止超率,低温高钠透析,同时遵医嘱静脉 输入50%葡萄糖液、生理盐水。 宋文婧:低温高钠透析有助于预防患者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那具体怎么调节呐? 梁珂珂:透析液浓度在透析开始1H时为145~148mmol/L,2h调至 143mmol/L,3小时调至141mmol/L,3.5h调至139mmol/L直到透析结束,机温开始为36°C,2h调至35.5.°C,3h或3.5h调至35°C直到结束,可调钠低温透析, 钠离子浓度和机器温度均从高到低,取其优势互补,可以很好的预防低血压的发生, 不增加患者的钠负荷,达到预期的透析效果。 宋文婧:预防重于治疗,为预防低血压发生,我们应该怎样做? 董怀娟:我们应合理设定超率量,每小时超率不应超过体重的1%,每次超率不 应超过体重的3%~5%;对有透析性低血压倾向的患者,透析日应停服降压药;积极 纠正贫血,控制血糖水平也有助于提升血压。选择合适的进食时间,在透析后1~2小时进食,忌透析后期进食,透析后期进食,体循环有效血容量减少,易发生低血压。 宋文婧: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示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低,维持性血液透析造成患者贫血的原因有哪些?我们该怎样防治?

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对频发低血压患者的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中对频发低血压患者的护理【摘要】维持性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途径之一。透析中出现低血压是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其发生率常在20%~40%。由于维持性透析患者的个体差异,在透析中低血压发生率因人而异,有些患者甚至达到50%~70%。透析中一旦出现低血压,若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常会导致患者恶心、呕吐、胸闷、出汗,甚而意识丧失、心脏骤停。因此,透析治疗中针对这类频发低血压的患者,依据其不同的发病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从而能有效控制透析中低血压及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既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又能保证透析治疗的安全。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低血压护理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依靠透析来维持生命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越来越多,而低血压是血液透析中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快,常使血液透析中断或提前结束透析,致使透析充分性降低,超滤达不到理想干体重;使肾脏血流量减少及残余肾功能进一步下降。影响患者长期生活质量及存活率,可以诱导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甚至死亡。而良好的血压控制可以提高患者透析的效果,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并改善其生活质量。现将透析中低血压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8年6月至12月解放军第169医院神经肾脏内科血液透析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共40例,在透析治疗中低血

压的发生率相对较高的患者24例(占透析总人数的60%)。其中男16例,女8例,年龄18~72岁,平均45岁。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10例,肾盂肾炎4例,糖尿病肾病8例,高血压肾病1例,遗传性多囊肾1例。按其频发低血压的原因归纳为:其中因透析间期体重增加大于5%,透析中超滤脱水量大引起低血压8例,老年患者伴基础心脏疾病、心肌缺血引起低血压8例,低蛋白血症、有效血容量不足引起低血压3例,透析中进餐引起低血压3例,不合理的使用降压药引起低血压2例。 1.2 常见原因 1.2.1 有效血容量的减少透析开始时需一定量的血液灌满透析管道及透析器,导致体内循环血量突然减少而引起低血压,最常见于初次透析患者、年老体弱、基础血压偏低及心功能不稳定的患者。另外透析过程中超滤脱水过急过多,也容易导致有效血容量急剧减少。同时,由于透析过程中,尿素氮等代谢废物的排出,血浆渗透压下降,血管内水分向细胞内移动,血容量也会下降而导致低血压的发生[1]。 1.2.2 透析过程中进食血液的重新分配,内脏血流增加,导致有效血容量不足而引起低血压。 1.2.3 低钠透析液透析液中钠浓度降低(<135 mEq/L),血浆渗透压下降,引起血管内水分向细胞内移动,使有效血容量减少,也可导致低血压。 1.2.4 药物的影响有些患者透析前自服降压药,透析过程中因降压药发生效应,再加上血容量减少,就容易引起低血压;也有的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