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会计论文:新旧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比较

会计论文:新旧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比较

会计论文:新旧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比较
会计论文:新旧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比较

新旧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比较

2015年10月财政部新修订印发了《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并要求各级政府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总预算会计工作是财政工作的基础,是国库管理和预算执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财政总预算会计工作,对于提高财政资金运用效率、提升预算执行水平、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推进财政各项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新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与原制度比较更加系统、科学,拓展完善了会计核算内容,全面核算政府各项经济活动;借鉴国际惯例,引入权责发生制;全面优化会计报表体系,有效提高政府财政信息透明度。

一、新制度更加系统化,有利于加强和规范财政总会计管理

原《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1997年印发,1998年实施,随着预算编制、执行等环节和政府采购等财政管理制度改革,虽然财政部先后陆续制定发布了15个补充规定对财政总预算会计处理方法进行调整,但很多内容仍滞后于财政改革发展的进程。此外大量、分散、零碎的核算办法散落在不同的制度里,给基层实务者带来的极大的不便。新制度充分考虑预算体制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进程和目标,结合财政资金来源和运用的多元化,系统梳理原有制度,科学设计制度框架,完善核算内容,创新核算方式,删除与现行政策规定不符的内容,增加有关资产负债的核算内容,设置59个一级会计科目和7张会计报表,并将涉及财政业务的全部会计核算优化集中在一个制度里,在便利实务操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财政总会计管理工作。

二、新制度核算范围进一步扩大,实现从重点核算预算收支向全面核算资产负债的转变

原制度侧重于核算反映政府预算收支执行情况,随着新《预算法》及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仅仅反映收支情况的会计信息已不能满足有关方面对财政信息的需求。顺应各方关切,新制度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在完善财政预算收支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政府财政的资产和负债的核算。新制度拓展和完善了资产、负债、净资产和财务收支等核算内容,通过增设相关科目,进一步规范了财政对外借款、地方政府债券转贷、主权外债转贷、政府股权投资、政府发行债券、国库集中支付结余、财政代管资金等业务的核算;按照新《预算法》调整并完善部分收支会计科目,细化了债务收支核算内容;广泛采用“双分录”的会计核算方法,在核算预算收支的同时,也核算反映与预算收支变动密切相关的资产负债情况。总的来说,新制度将预算管理改革成果及各级政府的经济业务活动通过会计记录进行了全面、完整、准确、科学地反映,进一步拓展了财政总预算会计工作涉及面,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关注财政收支变化,更要关注财政经济状况,为促进政府资产负债管理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三、新制度引入权责发生制,为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提供了制度保障

新制度改变了原有单一的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基础,明确在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的基础上,部分经济业务或事项按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鉴于收付实现制根据现金收付以确认收入和支出,不能真实反映政府综合财政实力的弊端,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权责发生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要求从收入、费用、资产、负债等方面全方位反映政府

新旧企业会计制度比较

新旧企业会计制度比较 第一节新旧制度整体比较新旧制度正文内容比较 、新旧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比较

主要比较结论:新旧制度整体上的结构和内容的最大差异表现在:新制度自成体系,而旧制度不能 单独运用。 新制度由《企业会计制度》正文和《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构成。在《企业会计制度》 中,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要求、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基本会计要素的定义及其相关经济业务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作出详细具体的规定,对一些特殊会计事项,如会计调整、或有事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等的会计处理也作出了详细具体规定,同时也对财务会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及编制基本要求作

出了规定。这样,在实际上,新制度本身可以成为独立的会计核算和披露规范体系。而旧制度对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作出了详细具体规定,并不涉及会计核算的总体要求、一般原则,以及会计确认、计量方面的内容,因而必须结合《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及具体会计准则才能成为会计核算的规范体系,不能 自成体系。 在其他方面,则在结构和主要内容上是大体一致的。 新旧制度整体结构和内容上的差异可以反映出我国会计核算规范体系的发展趋势是:我国仍将保持以企业会计制度形式为主的会计核算规范体系,或者说是将呈现出双重会计核算规范体系,即企业会计制度规范体系和会计准则规范体系。 三、新旧制度适用范围比较 主要比较结论:新制度是一种打破行业界限和经济成分界限的全国统一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使不同行业的企业、不同经济成分的企业的会计信息口径一致,便于全国范围内不同行业之间、不同经济成分之间企业会计信息的对比分析和汇总。旧制度是一种分行业或经济成分的企业会计制度,在会计方法、会计科目乃至会计报表格式和内容及编制要求方面有较大差异,从而导致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会计信息口径不一致而缺乏可比性。 差异体现出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发展趋势是:我国要建立一种打破行业界限和经济成分界限的全国统一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 第二节新旧制度主要内容比较 会计基本要素定义的比较

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

财政总预算会计制 度

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 第一章总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资产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负债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净资产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收入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支出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八章会计科目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九章会计结账和结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章总会计报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一章信息化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二章会计监督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三章附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各级政府财政总预算会计(以下简称总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充分发挥总会计的职能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其它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等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的总会计。 第三条总会计是各级政府财政核算、反映、监督政府一般公共预算资金、政府性基金预算资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资金以及财政专户管理资金、专用基金和代管资金等资金活动的专业会计。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资金会计核算不适用本制度,由财政部另行规定。 第四条总会计的工作任务主要包括: (一)进行会计核算。办理政府财政各项收支、资产负债的会计核算工作,反映政府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财务状况; (二)严格财政资金收付调度管理。组织办理财政资金的收付、调拨,在确保资金安全性、规范性、流动性前提下,合理调度管理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规范账户管理。加强对国库单一账户、财政专户、零余

新旧会计制度差异比较

新旧制度整体和主要内容比较 第一节新旧制度整体比较一、新旧制度正文内容比较 二、新旧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比较

主要比较结论:新旧制度整体上的结构和内容的最大差异表现在:新制度自成体系,而旧制度不能单独运用。 新制度由《企业会计制度》正文和《企业会计制度----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构成。在《企业会计制度》中,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要求、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基本会计要素的定义及其相关经济业务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作出详细具体的规定,对一些特殊会计事项, 如会计调整、或有事项、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等的会计处理也作出了详细具体规定,同时也对财务会计报告的主要内容及编制基本要求作出了规定。这样,在实际上,新制度本身可以成为独立的会计核算和披露规范体系。而旧制度对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作出了详细具体规定,并不涉及会计核算的总体要求、一般原则,以及会计确认、计量方面的内容,因而必须结合《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及具体会计准则才能成为会计核算的规范体系,不能自成体系。 在其他方面,则在结构和主要内容上是大体一致的。 新旧制度整体结构和内容上的差异可以反映出我国会计核算规范体系的发展趋势是:我国仍将保持以企业会计制度形式为主的会计核算规范体系,或者说是将呈现出双重会计核算规范体系,即企业会计制度规范体系和会计准则规范体系。 三、新旧制度适用范围比较 主要比较结论:新制度是一种打破行业界限和经济成分界限的全国统一的企业会计核算制度,使不同行业的企业、不同经济成分的企业的会计信息口径一致,便于全国范围内不同行业之间、不同经济成分之间企业会计信息的对比分析和汇总。旧制度是一种分行业或经济成分的企业会计制度,在会计方法、会计科目乃至会计报表格式和内容及编制要求方面有较大差异,从而导致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会计信息口径不一致而缺乏可比性。 差异体现出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发展趋势是:我国要建立一种打破行业界限和经济成分界

2016年新《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继续教育考试答案2

2016年新《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讲解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1.下列关于旧转新过程中,应按照转入“应付主权外债转贷款”科目的金额,从“净资产调整”科目余额转出后,应转入的科目及其方向是()。 A.待偿债净资产的借方 B.待偿债净资产的贷方 C.资产基金的借方 D.资产基金的贷方 A B C D 2.下列各项中,属于财政核算存放在商业银行的财政资金的科目是()。 A.国库存款 B.国库现金管理存款 C.其他财政存款 D.以上都不对 A B C D 3.下列各项中,属于预拨经费的适用阶段是()。 A.预算编制前 B.预算编制后,而未经人大审批 C.预算编制后,已经人大审批 D.以上都不 A B C D 4.下列各项中,属于新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增加的科目是()。 A.国库存款 B.国库现金管理存款 C.其他财政存款 D.以上都不对 A B C D 5.下列各项中,属于财政总预算会计质量要求中及时性要求的是()。 A.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政府财政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B.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监督、决策和管理需要相关 C.对于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核算 D.不同政府财政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采用统一的会计政策 A B C D 6.下列各项中,属于地方政府债券置换存量债务的目的是()。 A.置换为流动性强的债务 B.增加负债总额 C.直接偿还旧债 D.以上都不对 A B C D

新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继续教育答案

2016年新《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继续教育 一、单项选择题(本类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择正确选项。) 1.下列各项中,属于财政总预算会计质量要求中及时性要求的是()。 A.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政府财政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B.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监督、决策和管理需要相关 C.对于已经发生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会计核算 D.不同政府财政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经济业务或者事项,应当采用统一的会计政策 请选择:A B C D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财政存款的是()。 A.国库存款 B.国库现金管理存款 C.现金 D.其他财政存款 请选择:A B C D 3.下列各项中,属于旧账转新账过程中应转入其他应收款的是()。 A.原暂付款中除去借出款项的剩余部分 B.原待处理财政周转金中除去报经核销的部分 C.原预拨经费中不符合新制度预拨经费规定的部分 D.以上全都是 请选择:A B C D

4.下列关于旧转新过程中,对于政府承担担保责任的部分债务,从“净资产调整”科目余额转出后,应转入的科目及其方向是()。 A.一般公共预算结转结余的借方 B.政府性基金预算结转结余的借方 C.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结转结余的借方 D.财政专户管理资金结余的借方 请选择:A B C D 5.某市环保局当年预算内拨款1000万元,全年实拨900万元,年终剩余100万元结转下年处理。则财政总预算会计应做账务处理中贷记的会计科目是()。 A.应付短期政府债券 B.应付国库集中支付结余 C.与上级往来 D.其他应付款 请选择:A B C D 6.下列各项中,属于股权投资一般采用的核算方法是()。 A.公允价值计量 B.成本法 C.权益法 D.纳入合并报表 请选择:A B C D 7.某市为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规定开发商承建项目时必须预先把农民工工资一次性缴入财政专户。下列各项中,属于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该笔款项的账户是()。

2016年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综述

附件: 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4) 第三章资产 (5) 第四章负债 (7) 第五章净资产 (9) 第六章收入 (10) 第七章支出 (12) 第八章会计科目 (15) 第九章会计结账和结算 (77) 第十章总会计报表 (80) 第十一章信息化管理 (107) 第十二章会计监督 (107) 第十三章附则 (108)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各级政府财政总预算会计(以下简称总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充分发挥总会计的职能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等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的总会计。 第三条总会计是各级政府财政核算、反映、监督政府一般公共预算资金、政府性基金预算资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资金以及财政专户管理资金、专用基金和代管资金等资金活动的专业会计。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资金会计核算不适用本制度,由财政部另行规定。 第四条总会计的工作任务主要包括: (一)进行会计核算。办理政府财政各项收支、资产负债的会计核算工作,反映政府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财务状况; (二)严格财政资金收付调度管理。组织办理财政资金的收付、调拨,在确保资金安全性、规范性、流动性前提下,合理调度管理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规范账户管理。加强对国库单一账户、财政专户、零

余额账户和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等的管理; (四)实行会计监督,参与预算管理。通过会计核算和反映,进行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并对总预算、部门预算和单位预算执行实行会计监督; (五)协调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国家金库、国库集中收付代理银行、财政专户开户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之间的业务关系; (六)组织本地区财政总决算、部门决算编审和汇总工作; (七)组织和指导下级政府总会计工作。 第五条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会计人员,负责总会计工作,并保持相对稳定。 第六条总会计的核算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政府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财务状况等会计信息,反映政府财政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总会计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政府财政部门自身和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 第七条总会计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本级政府财政业务活动持续正常地进行为前提。 第八条总会计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期间至少分为年度和月度。会计年度、月度等会计期间的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 年度终了后,可根据工作特殊需要设置一定期限的上年决算

新旧会计制度变更解决方案1.0

新旧会计制度变更解决方案 一、背景 1、所有上市公司于2007年1月1日起执行新会计准则。 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正式发布的新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定于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率先执行,新会计准则不仅理念先进、体系完整,而且充分体现了与国际准则的趋同。新准则的实施会极大地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进一步缩小会计收益调整空间。 《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指出,在首次执行日,企业应当对所有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重新分类、确认和计量,并编制期初资产负债表,编制期初资产负债表时,对于一些事项要求追溯调整,涉及损益的直接计入留存收益,其他项目不应追溯调整。 2、所有行政事业单位于2007年1月1日起采用新预算科目体系。 为完整、准确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动,进一步规范预算管理、强化预算监督,财政部决定自2007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改革后的政府收支分类体系由“收入分类”、“支出功能分类”、“支出经济分类”三部分构成。收入分类主要反映政府收入的来源和性质。支出功能分类主要反映政府活动的不同功能和政策目标,支出经济分类主要反映政府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从不同侧面,以不同方式反映政府支出活动,有利于全面、完整、明细地反映政府资金的使用情况。 二、系统目标 本方案旨在通过NC系统总帐的多帐簿功能与专项研发的科目体系变更工具,为上市公司及行政事业单位提供新旧科目体系变更与衔接的信息化方案。主要目标是: 1、首次执行新会计准则时,将历史数据按新准则进行转换,以方便的生成按新准则要求提 供的上年财务对比报表 2、在2007年年初,对新准则的账套自动进行初始化,简化首次执行新准则财务人员人工 作量 3、支持双轨运行,即先依照新科目进行记账,依据新旧科目的对照关系,将新科目下录入 的凭证转入旧账套。(是否需要需调研) 三、多帐簿与科目体系变更工具简介 (一)关于多帐簿的说明: 在NCV31以上版本中,提供了多帐簿的功能。也就是说,对同一个会计主体来说,可以

新旧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的比较(一)

新旧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的比较(一)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1项企业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企业具体会计准则,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力争在不长时间内,在所有大中型企业执行。 之前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是在1992年制定的,当时的企业会计准则主要是为了适应中国经济由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变。2001年我国正式签署协议加入世贸组织后,对会计改革又提出了新的挑战,并且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进行,这套企业会计准则渐渐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了。因此,近两年中国对已有的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建立起一套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财政部部长金人庆说,与原有的准则相比,新准则体系的最大特点是它实现了与国际相关准则的趋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对外开放水平。 2000年12月29日财政部出台了《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先在股份公司执行,2002年在所有外商投资企业执行,同时鼓励国有企业执行,到2005年底之前,国资委监管的所有中央企业全面执行会计制度。除此之外,还有针对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投资公司和基金公司的业务《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同时,为了规范小企业会计行为又发布执行了《小企业会计制度》。这样,我国的会计制度体系从原来的13个行业会计制度转成现在的《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三个制度,基本涵盖了全国各类企业。目前我国采纳国际惯例制定会计准则,形成准则与制度并存的格局。 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都是由财政部根据会计法予以制定,都属于同一层次的法规,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两者的基本目的也是一致的,即对企业会计核算进行规范。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基本内容应该是一致的,这样才不致造成执行过程中对两者的无所适从。但从新企业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比较中发现,新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在基本内容上显然仍然有其不一致之处。 现在,将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与1992年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旧准则)以及2000年《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会计制度)中基本假设,会计原则,会计要素作比较,对于更好的理解和应用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具有更好的指导作用。 一、会计假设的新旧准则与制度的比较 旧准则有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个假设。新准则的规定增加了权责发生制假设。会计制度仍然规定为四个假设。 (一)会计主体比较 旧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映企业本身的各项生产经营活动。 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对其本身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 会计制度的规定与旧准则相同。 (二)持续经营假设 旧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新准则规定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 会计制度的规定与旧准则相同。 (三)会计分期假设 旧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季度和月份。年度,季度和月份的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 新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会计制度的规定概念与新准则相同,但将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年度,

新旧收入会计准则详细对比

(1)将现行收入和建造合同两项准则纳入统一的收入确认模型。2006版收入准则和建造合同准则在某些情形下边界不够清晰,可能导致类似的交易采用不同的收入确认方法,从而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重大影响。修订后的收入准则采用统一的收入确认模型来规范所有与客户之间的合同产生的收入,并且就“在一段时间内”还是“在某一时点”确认收入提供具体指引。 (2)以控制权转移替代风险报酬转移作为收入确认时点的判断标准。2006版收入准则要求区分销售商品收入和提供劳务收入,并且强调在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买方时确认销售商品收入,实务中有时难以判断。修订后的收入准则打破商品和劳务的界限,要求企业在履行合同中的履约义务,即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或服务)控制权时确认收入,从而能够更加科学合理地反映企业的收入确认过程。 (3)对于包含多重交易安排的合同的会计处理提供更明确的指引。2006版收入准则对于包含多重交易安排的合同仅提供了非常有限的指引,具体体现在收入准则第十五条以及企业会计准则讲解中有关奖励积分的会计处理规定。这些规定远远不能满足实务需要。修订后的收入准则对包含多重交易安排的合同的会计处理提供了更明确的指引,要求企业在合同开始日对合同进行评估,识别合同所包含的各项履约义务,按照各项履约义务所承诺商品(或服务)的相对单独售价将交易价格分摊至各项履约义务,进而在履行各履约义务时确认相应的收入。 (4)对于某些特定交易(或事项)的收入确认和计量给出了明确规定。修订后的收入准则对于某些特定交易(或事项)的收入确认和计量给出了明确规定。例如,区

分总额和净额确认收入、附有质量保证条款的销售、附有客户额外购买选择权的销售、向客户授予知识产权许可、售后回购、无需退还的初始费等,等等。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2006版与2017修订版对比如下:

新旧中小学会计制度比较-会计制度论文-会计论文

新旧中小学会计制度比较-会计制度论文-会计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1总体结构的变化 新制度将旧制度中的会计科目和会计报表进行拆分,取消了年终清理结算和账目结算部分,同时也取消了第五部分会计的内容。新制度借鉴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相关的内容和格式、根据中小学校财务会计的特点合理地建立了相关会计核算和会计报表制度。 2主要会计科目的变化 (1)资产、负债类科目的变化 新制度对“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直接支付“”财政授权支付”科目明确了会计编号并做出了具体规定。同时新增了“在建工程”科目,中小学校在对基建项目进行单独核算的同时应当至少按月在“在建工程”科目中反映。新制度还将勤工俭学项目投资和其他投资调整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新增了“待处理资产损益”科目来核算相关资产的处置情况。而在负债类科目方面,将相关工资科目整合为“应付职工

薪酬”来统一核算,此举更加细致地对工资制度进行核算。新制度还将“应付及暂存款”科目分解为“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长期应付款”三个部分,但在具体核算内容方面仍有差异。此外,还将“借入款项”分解为“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以上对相关会计科目的增加和分解都反映出我国中小学会计制度和企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趋同。 (2)净资产类科目的主要变化 在新制度中,净资产科目的变化最大。首先,缩小了事业基金的核算范围,即取消了旧制度中的“一般基金”和“投资基金”科目,将其中属于无形资产的部分划分到“非流动资产基金———无形资产”科目中。其次,增设了“非流动资产基金”,将原先的“固定基金”科目取消,增设“非流动资产基金”来核算相关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长期投资等非流动资产项目。再次,整合了“专用基金”科目内容,扩大了本科目的核算范围。最后,增设“财政补助结转”“、非财政补助结转”、“财政补助结余”科目,这些科目的设立严格区分了财政资金和非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资金下拨的成本,便于对各单位的预算执行和结余情况进行监督。 (3)收入、支出科目的主要变化 新制度在对原有科目进行调整的基础上新增了“公共财政预算拨款”、

2017会计继续教育-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选择

2017会计继续教育-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选择

1.下列各项不属于应付长期政府债券一级明细科目的是()。 应付国债 应付地方政府一般债券 应付地方政府专项债券 应付债券 2.“应收主权外债转贷款”科目核算的是()。 本级政府财政转贷给下级政府财政的主权外债资金的本金和利息 本级政府财政之间相互转贷的主权外债资金的本金和利息 本级政府财政转贷给下级政府财政的主权外债资金的利息 本级政府财政转贷给下级政府财政的主权外债资金的本金 3.将国库现金管理存款收回国库时,核算产生的利息收入所使用的会计科目是()。 财务费用 国库存款 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 国库现金管理存款 4.以下资金会计核算不适用于《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是()。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 政府一般公共预算资金 政府性基金预算资金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资金 5.关于往来结转,新旧转账时,将原“暂付款”科目余额,属于借出款项的部分进行的处理是()。 转入“借出款项”科目 转入“其他应收款”科目 转入“财务费用” 转入“预计负债” 1.被上级政府财政扣缴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款本息时,其账务处理正确的是()。 借:其他应收款;贷:与上级往来 借:应收账款;贷:与上级往来 借:银行存款;贷:与上级往来 借:其他货币资金;贷:与上级往来 2.单位在实际收到短期政府债券发行收入时,其账务处理贷方应记()。 其他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收入 债务收入 营业外收入 3.政府财政进行股权投资时,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借方的科目为()。 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 资产基金—股权投资 国库存款

股权投资 4.“国库现金管理存款”科目所核算的款项()。 政府财政实行国库现金管理业务的所有款项 政府财政实行国库现金管理业务存放在商业银行的款项 政府财政实行国库现金管理业务存放在非商业银行的款项 政府财政实行国库现金管理业务收回国库的款项 5.期末确认主权外债转贷款的利息时,按照债务管理部门计算出的本期应付未付的利息金额,其贷方记 ()。 待偿债净资产—应付主权外债转贷款 应付主权外债转贷款 应付贷款 应付债券

会计论文:新旧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比较

新旧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的比较 2015年10月财政部新修订印发了《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并要求各级政府于2016年1月1日起施行。总预算会计工作是财政工作的基础,是国库管理和预算执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财政总预算会计工作,对于提高财政资金运用效率、提升预算执行水平、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推进财政各项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新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与原制度比较更加系统、科学,拓展完善了会计核算内容,全面核算政府各项经济活动;借鉴国际惯例,引入权责发生制;全面优化会计报表体系,有效提高政府财政信息透明度。 一、新制度更加系统化,有利于加强和规范财政总会计管理 原《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1997年印发,1998年实施,随着预算编制、执行等环节和政府采购等财政管理制度改革,虽然财政部先后陆续制定发布了15个补充规定对财政总预算会计处理方法进行调整,但很多内容仍滞后于财政改革发展的进程。此外大量、分散、零碎的核算办法散落在不同的制度里,给基层实务者带来的极大的不便。新制度充分考虑预算体制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进程和目标,结合财政资金来源和运用的多元化,系统梳理原有制度,科学设计制度框架,完善核算内容,创新核算方式,删除与现行政策规定不符的内容,增加有关资产负债的核算内容,设置59个一级会计科目和7张会计报表,并将涉及财政业务的全部会计核算优化集中在一个制度里,在便利实务操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财政总会计管理工作。

二、新制度核算范围进一步扩大,实现从重点核算预算收支向全面核算资产负债的转变 原制度侧重于核算反映政府预算收支执行情况,随着新《预算法》及预算管理制度的改革,仅仅反映收支情况的会计信息已不能满足有关方面对财政信息的需求。顺应各方关切,新制度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在完善财政预算收支的基础上,更加重视政府财政的资产和负债的核算。新制度拓展和完善了资产、负债、净资产和财务收支等核算内容,通过增设相关科目,进一步规范了财政对外借款、地方政府债券转贷、主权外债转贷、政府股权投资、政府发行债券、国库集中支付结余、财政代管资金等业务的核算;按照新《预算法》调整并完善部分收支会计科目,细化了债务收支核算内容;广泛采用“双分录”的会计核算方法,在核算预算收支的同时,也核算反映与预算收支变动密切相关的资产负债情况。总的来说,新制度将预算管理改革成果及各级政府的经济业务活动通过会计记录进行了全面、完整、准确、科学地反映,进一步拓展了财政总预算会计工作涉及面,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关注财政收支变化,更要关注财政经济状况,为促进政府资产负债管理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三、新制度引入权责发生制,为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提供了制度保障 新制度改变了原有单一的收付实现制会计核算基础,明确在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的基础上,部分经济业务或事项按规定采用权责发生制核算。鉴于收付实现制根据现金收付以确认收入和支出,不能真实反映政府综合财政实力的弊端,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权责发生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要求从收入、费用、资产、负债等方面全方位反映政府

新旧企业会计制度的比较分析

新企业会计制度的问题思考 摘要: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在会计核算原则、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会计核算方法和会计报告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变化。新会计制度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会计核算制度走向成熟,也是我国会计改革的又一新高潮,但其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就新旧会计制度之间的主要差异及新会计制度在执行中的问题与对策做一简要分析。 关键词:企业会计制度变化问题对策 1、现行企业会计制度概述 财政部于2000年12月29日正式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并于2001年1月1日起暂在股份有限公司范围内实施,2005年起在工业企业全面实施。和原分行业的企业会计制度相比,这次会计核算制度改革的总体原则是:(1)打破行业所有制和组织形式的界限,建立统一的《企业会计制度》,适用于大、中型企业,并在此基础上对特殊业务的核算办法进行规范(如工交企业成本核算办法、商品购销存核算办法、进出口业务核算办法、房地产商品开发核算办法等)。(2)兼顾小规模企业不对外直接筹资的特点,制定小规模企业会计核算制度。(3)考虑到金融性企业经营的特殊性,制定金融性企业会计核算制度。 因而统一的会计核算制度主要将由《企业会计制度》、《小规模企业会计制度》及《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三大部分组成,同时将根据实际的需要制定一系列的行业特殊业务会计处理补充规定,对一些行业的特殊业务的会计处理进行规范。《企业会计制度》结构上由一般规定、会计科目及会计科目的使用说明、会计报表及会计报表编制说明、主要会计业务事项举例等几个部分组成。 2、新企业会计制度的主要变化

《企业会计制度》是我国企业会计规范建设的重要内容,它将对我国会计实习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它所规定的会计标准,与已经发布并实施的会计准则和1992年的行业会计制度、1998年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相比,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大区别: 2.1 适用范围不同 新企业会计制度是一种打破行业界限和经济成分界限的全国统一的企业行业会计核算制度,使不同行业的企业和不同经济成分的企业的会计信息口径一致,便于全国范围内不同行业之间、不同经济成分企业之间会计信息的对比分析和会总。而旧制度是一种分行业和经济成分的会计制度,导致了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会计信息口径不一致而缺乏可比性。 2.2 会计核算原则不同 新企业会计制度补充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并强调其重要地位。在会计核算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不相一致的事项,例如,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在租期未满之前,从法律形式上讲,所有权并没有转移给承租人,但是从经济实质上讲,与该项固定资产相关的收益和风险已经转移给承租人,承租人实际上也能行使对该固定资产的控制权,因此承租人应该将其视同自有固定资产,一并计提折旧和大修理费用。会计核算比必须反映其经济事实,而不是简单的反映其经济形势。此外,新制度还对其他会计核算原则进行了调整和补充。 2.3资产要求计提准备金(也强调不能计提秘密准备), 新会计制度扩大了减值准备的计提范围,使资产价值更符合实际,包括短期投资、委托贷款、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长期投资、在建工程以及无形资产均需计提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新会计制度规定,如果各项财产发生减值,应当按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但是,企业不能以谨慎性原则为由任意计提各项准备,即秘密准备。《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如果计提秘密准备的,按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处理方法进行处理。 2.4 严格按照定义确认和计量资产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这一定义从两个方面对资产的原定义进行了修正:指

《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2015)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各级政府财政总预算会计(以下简称总会计)核算,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充分发挥总会计的职能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等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的总会计。 第三条总会计是各级政府财政核算、反映、监督政府一般公共预算资金、政府性基金预算资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资金、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资金以及财政专户管理资金、专用基金和代管资金等资金活动的专业会计。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资金会计核算不适用本制度,由财政部另行规定。 第四条总会计的工作任务主要包括: (一)进行会计核算。办理政府财政各项收支、资产负债的会计核算工作,反映政府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财务状况; (二)严格财政资金收付调度管理。组织办理财政资金的收付、调拨,在确保资金安全性、规范性、流动性前提下,合理调度管理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规范账户管理。加强对国库单一账户、财政专户、零余额账户和预算单位银行账户等的管理; (四)实行会计监督,参与预算管理。通过会计核算和反映,进行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并对总预算、部门预算和单位预算执行实行会计监督; (五)协调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国家金库、国库集中收付代理银行、财政专户开户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之间的业务关系; (六)组织本地区财政总决算、部门决算编审和汇总工作; (七)组织和指导下级政府总会计工作。 第五条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应当根据工作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会计人员,负责总会计工作,并保持相对稳定。 第六条总会计的核算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政府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财务状况等会计信息,反映政府财政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总会计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人民代表大会、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政府财政部门自身和其他会计信息使用者。 第七条总会计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本级政府财政业务活动持续正常地进行为前提。 第八条总会计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期间至少分为年度和月度。会计年度、月度等会计期间的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 年度终了后,可根据工作特殊需要设置一定期限的上年决算清理期。 第九条总会计应当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以元为金额单位,元以下记至角、分。发生外币业务,在登记外币金额的同时,一般应当按照业务发生当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汇率中间价,将有关外币金额折算为人民币金额记账。 期末,各种以外币计价或结算的资产负债项目,应当按照期末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汇率中间价进行折算。其中,货币资金项目因汇率变动产生的差额计入有关支出等科目;其他资产负债项目因汇率变动产生的差额计入有关净资产等科目。 第十条总会计应当按照业务或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

2020年(财务会计)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

(财务会计)财政总预算会 计制度

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 财预字[1997]287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各级财政部门总预算会计(以下简称总预算会计)的核算,充分发挥总预算会计的职能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等各级财政部门的总预算会计。 第三条总预算会计是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核算、反映、监督政府预算执行和财政周转金等各项财政性资金活动的专业会计。 第四条总预算会计的主要职责是进行会计核算,反映预算执行,实行会计监督,参与预算管理,合理调度资金。基本任务如下: 一、处理总预算会计的日常核算事务。办理财政各项收支、资金调拨及往来款项的会计核算工作;及时组织年度政府决算、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的编审和汇总工作,进行上下级财政之间的年终结算工作。二、调度财政资金。根据财政收支的特点,妥善解决财政资金库存和用款单位需求的矛盾,在保证按计划及时供应资金的基础上,合理调度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实行会计监督,参与预算管理。通过会计核算和反映,提出预算执行情况分析,并对总预算、部门预算和单位预算的执行实施会计监督。

协调参与预算执行的国库会计、收入征解会计等之间的业务关系,共同做好预算执行的核算、反映和监督工作。 四、组织和指导本行政区域预算会计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含计划单列城市,下同)总预算会计在与本制度不相违背的前提下,负责制定或审定本行政区域预算会计有关具体核算办法的补充规定;组织预算会计人员的培训活动;组织检查、辅导本单位会计和下级总预算会计工作,不断提高政策、业务水平。 五、做好预算会计的事务管理工作。负责预算会计的基础工作管理,参与预算会计人员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定及核发会计证工作。 第四条各级财政部门应当根据工作需要,设置与其工作任务相适应的总预算会计机构,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总预算会计,负责组织与管理预算会计工作,并要保持相对的稳定。 第六条总预算会计工作应按工作任务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会计人员分工。 总预算会计机构应建立健全内部稽核制度。 总预算会计人员,不得兼任单位会计,不得收付现金和经管收缴的物资。 第七条总预算会计核算应当按会计期间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季度和月份。会计年度、季度和月份以公历起讫日期为准。

新旧会计制度的比较解析

新旧企业会计制度的比较解析 NC&HR产品支持部马艳丽 摘要:文章简要介绍了我国会计制度改革的进程,着重介绍了新旧两种会计制度的差异。由于新旧两种制度的差异点较多,文章只是做了一简要介绍,详细内容请参阅企业会计制度等相关制度和准则。 一、对于我国会计制度改革进程的简要回顾 随着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我国的会计制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下面简要叙述下,我国会计改革的进程。 1、适应计划管理的要求,对会计工作整顿、恢复和重建企业会计制度,修订《国营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先后制定发布了《国营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试行条例》等一系列会计法规。 2、适应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的要求,1985年3月正式发布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自当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 3、制定实施股份公司会计制度,促进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进行。1992年5月制定发布了《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并于1998年1月制定发布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 4、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需要,实施以企业会计准则和行业会计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会计核算体系。1992年11月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并分别制定了工业企业会计制度、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制度、农业企业会计制度等13个全国统一的行业会计制度。自1994年起,我国先后制定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等13项具体会计准则,初步建立了我国的会计准则的基本架构。 5、配合新修订《会计法》的实施,统一规范企业财务会计报告和会计核算行为。国务院于2000年6月发布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财政部于2000年12月制定发布《企业会计制度》。 经过这一系列的改革,目前我国会计核算体系的框架为: 目前,除了金融企业和小企业以外,大部分企业都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我们把以前企业执行的制度称为旧制度,企业会计制度称为新制度)。所以,下面就详细分析一下新旧两种会计制度的区别,以便于对实际业务的深入理解。 二、新企业会计制度的总体变化 ●重新定义了资产、收入、费用等基本要素,采用了经济利益及流入、流出概念 ●增加了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核算原则 ●相对股份公司会计制度,增加了计提新的四项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在建工程减值、无形资产减值、委托贷款减值(相对行业7项)

财政总预算会计练习题

财政总预算会计练习题 一、单选题 1、预算会计不包括(A) A.企业会计 B.行政会计 C.财政总预算会计 D.事业单位会计 2、预算会计的会计要素除了资产、负债外,还包括(A) A.净资产 B.所有者权益 C.成本 D.利润 3、下列会计等式中,预算会计所特有的是(D) A.资产=权益 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C.资产=负债+净权益 D.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 4、下列会计要素中,预算会计所特有的是(D) A.资产 B.负债 C.所有者权益 D.净资产 5、某科研单位资产总计为288万元,负债为120万元,则该单位的净资产为(B)万元。 A.0 B.168 C.288 D.408 6、(B)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化。 A.会计账簿 B.会计科目 C.会计对象 D.会计账户 7、在借贷记账法下,下列项目中,应记入账户借方的是( B ) A.资产的减少 B.负债的减少 C. 负债的增加 D.收入的增加 8、预算会计的基本等式为( D ) A.资产=权益 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C.资产=负债+净权益 D.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 9、财政部门借给下级财政部门预算资金时,会计核算的科目是( B ) A. “暂付款” B. “与下级往来” C. “预拨经费” D. “借出款项”

10、各级财政在运用上年结余设置或补充预算周转金时,在会计是要作( A )处理。 A.减少预算结余 B.增加一般预算支出 C.增加基金预算支出 D.增加国库存款 11、某日财政总预算会计“国库存款”账面余额为280万元,“预算周转金”账面余额为500万元,说明(B) A.出现财政赤字 B.动用了预算周转金 C. 占用了其他财政资金 D.占用了基金预算资金 12、财政总预算会计不设置的会计科目是(C) A.有价证券 B.一般预算收入 C.固定资产 D.补助收入 13、某市财政局向市水利局的临时借款10万元经批准转作为对该局的经费拨款时,可冲减(C) A.借出款 B.国库存款 C.暂付款 D.预拨经费 14、财政部门借给下级财政部门预算资金时,会计核算的科目是(B) A.暂付款 B.与下级往来 C.预拨经费 D.借出款项 15、本级财政向上级财政部门借款时,应采用的会计科目(C) A.借入款 B.暂存款 C.上级往来 D.预拨经费 16、“借入款”账户贷方余额反映的是(A) A.尚未偿还的债务 B.应偿还的债务 C.借入款总数 D.应偿还债务 17、预算周转金属于(C)科目 A.资产类 B.负债类 C.净资产类 D.支出类 18、财政总预算会计的结余不包括(B) A.一般预算结余 B.事业结余 C.基金预算结余 D.专用基金结余 19、“在途款”账户属于(A)类账户 A.资产 B.负债 C.净资产 D.收入

(新)新旧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的比较

新旧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的比较 [摘要]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1项企业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企业具体会计准则,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都是由财政部根据会计法予以制定,都属于同一层次的法规,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但从企业会计制度与新旧会计准则的比较中发现,新企业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在基本内容上显然有其不一致之处。将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与1992年的《企业会计准则》以及2000年《企业会计制度》中基本假设、会计原则、会计要素作比较,对于更好的理解和应用企业会计准则具有更好的作用。 [关键词] 2006《企业会计准则》 1992《企业会计准则》 2000《企业会计制度》基本假设会计原则会计要素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1项企业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企业具体会计准则,这标志着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施行;力争在不长时间内,在所有大中型企业执行。 之前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是在1992年制定的,当时的企业会计准则主要是为了适应中国经济由计划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模式的转变。2001年我国正式签署协议加入世贸组织后,对会计改革又提出了新的挑战,并且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进行,这套企业会计准则渐渐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了。因此,近两年中国对已有的企业会计准则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建立起一套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财政部部长金人庆说,与原有的准则相比,新准则体系的最大特点是它实现了与国际相关准则的趋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对外开放水平。 2000年12月29日财政部出台了《企业会计制度》,2001年先在股份公司执行,2002年在所有外商投资企业执行,同时鼓励国有企业执行,到2005年底之前,国资委监管的所有中央企业全面执行会计制度。除此之外,还有针对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投资公司和基金公司的业务《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同时,为了规范小企业会计行为又发布执行了《小企业会计制度》。这样,我国的会计制度体系从原来的13个行业会计制度转成现在的《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三个制度,基本涵盖了全国各类企业。 目前我国采纳国际惯例制定会计准则,形成准则与制度并存的格局。 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都是由财政部根据会计法予以制定,都属于同一层次的法规,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两者的基本目的也是一致的,即对企业会计核算进行规范。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基本内容应该是一致的,这样才不致造成执行过程中对两者的无所适从。但从新企业会计制度与会计准则的比较中发现,新会计准则与企业会计制度在基本内容上显然仍然有其不一致之处。 现在,将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与1992年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旧准则)以及2000年《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会计制度)中基本假设、会计原则、会计要素作比较,对于更好的理解和应用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具有更好的指导作用。 一、会计假设的新旧准则与制度的比较 旧准则有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个假设。新准则的规定增加了权责发生制假设。会计制度仍然规定为四个假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