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预习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节

预习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节

预习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节

1、预习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节《集体生活成就我》

2、完成两个活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儒林外史》名著梳理及练习

. “ 部编版《儒林外史》 名著梳理及其练习 一.考点解读及其解题技巧 ◆考点剖析 中考涉及的文体文学常识及名著阅读的试题,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考查: (1)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常识,外国作家的国别及作品; (2)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的出处及主要人物及性格; (3)新课标推荐的中学生必读的名著作品,掌握:作家,主要人物的姓名、绰号、性格及有关故事 情节、作品思想方面的内容; (4)考查学生对名著的评价性阅读等,能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体验;能对一些内容或人物作出自 己的评价。如对名著整体、名著中的一个人物、名著中的故事情节的评价等。主要题型有:选择类题。 填空类题。理解概括型、感悟评价型和语言运用型。 ◆解题技巧 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和思想的精华,阅读文学名著不仅能享受到优良的文学艺术熏陶,还能体悟人生 经验与智慧,激发孩子们的人性情怀、精神理性和社会责任感。对该知识点,要作具体而细致的复习, 要做到梳理清楚,心中有“数”。具体应做到: 1.广泛阅读,熟悉推荐的十二部必读的文学作品,了解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回目或梗概。 熟悉名著中的人物性格、字、绰号和典型语言。 2.精读一部分文学作品,精读可用勾画法、摘录法,从故事情节到人物形象都作一番深入的探讨与研 究,得出自己的心得与体会。 3.要做好读书笔记,写出自己的感悟和体会。在阅读名著时,对名著中的人物形象、环境描写等,甚 至个别句子都要做好笔记,写感悟与体会可就整篇而言,也可抓住某一点去写。 4.名著阅读题覆盖面广、综合性强,我们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积累、较强的分析和表达能力。解答文 学常识和名著阅读题要抓住题旨,看清题目要求,选择恰当的方法,灵活作答。 5.掌握重点题型的的解析技巧: 考试题型: (1)文学常识积累题 中考试题中对文学常识内容的考查,目前都局限于课程标准所列出的 12 部 (类)中外文学名著。这类积累题可以给出作品中的人物,问这个人物出自哪部作品,还可以考作品 的作者叫什么名字,是哪个朝代、哪个国家的,该作者还有哪些著作等。如: 保尔是(苏联)国作家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一个人物形象。文学常识复习技巧①注重 平时的积累(涉及面要广,记忆要准确)。②分类法,按古代现代外国三类整理。③网络法,如作家 ——篇名——名句,形成网络。④表格法,即对某一大类列表对照。 ⑵主要人物性格题 此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作品中人物的认识。不仅要了解人物的个性,而且要根据 外号写出人物的姓名。有时答案均具有开放性,可自行选取,有时会有附加说明,要学生注意避开课 文。 如:《水浒传》中的108 将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人人都有一个特征鲜明的外号。①请 用一句话写出《水浒传》中(除课文外)你熟悉的故事。②请写出《水浒传》中你喜欢的一位好汉的 外号,并说出外号表现的特征。 ⑶人物情节关联题 这类题要求围绕一个主要人物,弄清相关的主要情节,着重考查考生对名著的情节的把握能力和人物 性格形成的主客观原因的分析能力。如:写出鲁智深救林冲的故事名称:(大闹野猪林)又如:说说 《骆驼祥子》中祥子有哪些大事导致祥子“萎靡不振”。参考答案(示例)A 祥子自己辛苦攒钱买的车 子,给兵抢了。B 老婆难产死了。C 大病几场,原来强壮的身体也垮了。 ⑷故事情节评点题:这类题要求对作品或部分章节描写的故事用简要语言概括之,有的借人物对话, 要求指出这是讲什么故事,或借一段评述,要求指出所评的是什么人。这种题属于故事情节评点题。 如:《水浒传》写英雄们走上反抗的道路,各有不同的原因和不同的情况,但在逼上梁山这一点上, 许多人是共同的。请各用一句话分别举出三个人物是如何被“逼上梁山”的。

低年级单元导读课教学策略分析

第一种课型低年级单元导读课基本策略 单元导读课,就是在单元内容学习之前,对整组单元内容的整体感知。它以单元主题为教学切入点,以激发学生兴趣为依托,以读通课文为核心,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多种学习方式,读通课文、初步认识生字,大体了解本单元所学内容,激发学习欲望,为单元学习做好铺垫。 单元导读课旨在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变教师的“灌”为“导”;变“注入式” 为“启发式”;变学生对知识“点”的接受为“面”的把握。 基本流程: 激发兴趣初读课文聚焦重点单元回顾 整体感知疏通句段互学认读总结提升 低年级单元导读课基本流程图 1 .激发兴趣,整体感知 学习目标: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有所了解,并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 操作要领:围绕单元主题、单元教材的主要内容,创设情景,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营造宽松、积极的氛围,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了解单元阅读内容。 2 .初读课文,疏通句段 学习目标:自读课文,读通句子,圈认生字、生词。 操作要领:教师引导学生自由朗读,基本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将难读的句子标记出来,多读几遍。圈画阅读过程中不认识的字词,借助拼音、查字典等方式认读识记。

3. 聚焦重点,互学互认 学习目标:读通难读的句子。同桌、小组内互助认读生字。操作要领:教师采用范读、领读、合作读等形式,指导学生读通长句子和难读的句子。同桌之间相互合作认读生字,增强认读效果。学生对较难认读、易读错的生字进行标记。 4.单元回顾,总结提升学习目标:回顾单元主要内容,总结本课学习成效,整理助学单,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操作要领:师生对单元内容做简单的回顾梳理。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和特点设置问题,留下悬念,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收集整理助学单,了解学生识字情况,为整体识写课做好准备。 二、单元导读课应注意问题 (一)注意本课“度”的把握 有的老师在进行本课时提出了过高的要求,既让学生把本单元的课文读正确、流利,又让学生认会生字,同时还要了解每篇文章的主要内容。针对这些要求,熟悉课标的老师会发现,“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粗知文章大意”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是我们中年级段的学习要求,对于低段课标是这样要求的“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而对于文章主要内容的把握没有涉及到,更何况是在单元学习之前的预习课。因此,如果我们过高的设定目标,可能会适得其反。 我们依据《课标》要求和本学段的学生的认知特点,将单元导读课的目标设为教师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中,读通课文,疏通句段,初步认识生字,扫除阅读的障碍。万不可拔高要求。

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教学设计 品人物跌宕经历悟时代百态人生 教学目标 1.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 2.赏析小说中的人物群像 3.探讨老舍先生创作此小说的目的 4.明晰今天阅读经典的意义 教学重点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赏析小说中的人物群像 教学难点 梳理祥子这一主要人物的前后变化,探讨老舍先生创作此小说的主旨思想及小说三要素之间的关联; 教学用时 1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精彩导入 在我们上学期的课文《济南的冬天》中,我们曾感受到过身为京派作家的老舍先生那活泼温情、信手拈来的语言风格,感受到他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由衷热爱。今天这节《骆驼祥子》导读课,我们将以小说的三要素为切入点,感受大作家老舍先生历经风霜却独有的悲天悯人的情怀。也让我们欣赏《骆驼祥子》这部小说的同时,感受文学的恒久魅力! 二、教学过程 (一)导读环节一:世事无常,而你是暗夜里的光(出示多媒体图片) 【教师点拨】

老舍先生在客观冷静地观察社会的同时,又在文字中不动声色地迸发出沉重的情感和浓郁的愤懑。他借助《骆驼祥子》一书记载了一个时代,反映了一段历史的广度和深度。 1.与学生交流作者老舍先生的信息(教师通过PPT向学生们明确) 老舍:原名舒庆春,满族人。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和剧本《茶馆》等。老舍先生出身于北京贫苦百姓家庭,从小与下层广泛民众接触,对劳苦大众的生活状况和心理有着较为深入的了解,这都为创作《骆驼祥子》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2.引导学生来探讨小说题目“骆驼祥子”的含义(PPT展示)(2分钟)

部编版三年级第二单元单元导读课教学设计

单元导读课教学设计 主备人:国昌实验学校三年级李珊 【教学目标】 基础目标: 1.自读单元导语,了解本单元主题——“金秋时节”,明确本单元的学习要求。 2.通读课文,初步了解四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3.填写有框架的单元学习导图,规划单元学习活动,形成单元学习设想。拓展目标: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填写思维导图,提炼单元主题学习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诵读经典,激趣导入 秋天,天空分外晴朗,白云也绽露笑容。高高的白杨树在哗哗地鼓掌,风在悄悄地把喜讯传送。这节课,我们就进入第二单元的学习,咱们先上一节单元导读课,好不好?上课!请看“自学导航”。 二、独立自学,整体感悟 “独立自学,整体感悟”环节对应的教学目标

师:自读单元导语,说说本单元主题是什么,我们应该注意哪些学习要求,用笔标出来。 什么是单元主题?——就是本单元讨论的主要话题。这一单元是讨论的是什么话题呢?我们应注意哪些学习要求?自己读一读,把有关的词语用横线划出来。 师:这个单元的主题就是——“金秋时节”。我们在这个单元中注意的学习要求就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学习写日记。(指导学生说说单元主题,应注意哪些要求,用横线划出来。) 师:单元导语我们读懂了。 师:请看《自学导航》第2条: 小声朗读课文一遍,标出自然段序号,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用铅笔圈出,并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在文中画出有新鲜感的词句。 【第4课】 师:我们先来看第4课——《古诗两首》。把书平放到桌面上,一手拿着笔,一边读一边做标记。 (生自读《古诗两首》一遍) 认真读古诗思考下面的问题: 这三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 学生自读《山沟里的孩子》,读懂山沟里的孩子学习生活的特别之处。 【第二课】读《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认真读课文思考下面的问题: 自由读课文,说说你读出了什么? 【第三课】 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天的雨有什么样的特点。 出示:小组合作,说说每篇课文都写了什么,填写单元学习导图。 师:请大家看——这就是单元学习导图。(出示“单元学习导图”)刚才我们说这一单元的单元主题是什么来?(填写单元主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导读训练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导读、综合训练 一、作者简介 老含(1899 ——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等。老舍一生为中国的新文学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其作品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与茅盾、巴金的长篇创作一起构成现代长篇小说艺术的三大高峰。 二、创作背景 《骆驼祥子》以20世纪20年代末的旧北京为背景。祥子所处的时代 是北洋军 间统治的时代,那是黑暗、混乱,多灾多难的年代。新旧军阀连年不断地进行争权夺势的战争,城市买办阶级、乡村豪绅阶级对工农阶层的经济利削和政治压迫,特别是1929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和自然灾害的不断发生,不仅加剧了中国民族工商业的破产,也加速了中国农村经济的破产,因而成批的破产农民为了谋求生路纷纷涌入城市。祥子正是这千百万破产农民中的一个。 三、思维导图 第一部

分一起一落:样子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 )2(1--章百块钱买了辆新,不久被大兵抓走,车也没了。骆 驼 第二部分二起二落:祥子逃出军营,将牵走的三匹骆驼卖祥3—12章)(掉,钱被孙侦探敲诈了。后来,再一次攒钱买车,子 分一部第祥子与虎姐结婚后买了邻居的车。后三起三落: 24--(13章)一步步走向堕落。祥子卖了车,为给虎担办丧事, 四、小说主旨 《骆驼祥子》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北平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小说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 (1)揭露了战乱频繁、黑暗混乱的旧社会对底层人民善良人性的摧残,痛斥了罪恶的旧社会,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同时也指明单靠个人奋斗是无法摆脱贫困、改变命运的,批判了狭隘自私的个人主义。 (2)独具特色的“京味儿”语言,传神地刻画出北平底层人民的各类形象,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展现了时代、民族历史等文化传统的积淀在北平人精神、气质、性格上所形成的内在特征。

四年级语文单元导读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导读课 学习目标: 明确本单元的主题、目标、学习方法。 导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腾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辽阔宽广的草原……真是江山如画呀。 二、感知单元主题: 1、读课题,猜主题 自由读课题,猜每篇课文都讲什么? 2、读导语,悟主题 默读单元导语,从导语中你获得了什么? 3.读课文,引主题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选择喜欢的课文,说说自己初读感受。 交流:概括本单元的主题。 三、感知单元课文: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阅读本组课文中的四篇课文,边读边勾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 2.读第二课中的二、三自然段,第三课中的五、六自然段,激发朗读兴趣。 四、读片段,定学法: 1、体会本单元课文的特点。 提示学法: 1)、关注作者的写作顺序。按游览顺序、移步换景等写法。 2)、体会作者怎样用优美的词句表达情意的。 3)、体会作者在写作时修辞方法的运用。(排比) 2、回忆以前学过的写景、游记类文章的学习方法。 五、明确单元目标: 1、掌握29个生字及所组成的词语。背诵文中精彩的语段。 2、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意的。 3、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 4、培养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六、作业布置:收集与课文相关的材料写在积累本上。 1、桂林山水、溶洞、天山的资料。 2、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词。 3、课外阅读:有关描写祖国自然风光的文章。

第二单元导读课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单元导语,初步感知单元主题,明确单元学习目标。 2、通过本组四篇课文,了解课文大意,明确学习方法。 3、初步感受人物真诚待人、重诺守信、宽容理解的良好品质,初步感知本组课文的表达方法。 4、搜集有关的词语、片段,激发阅读、写作的兴趣。 重难点:感知单元主题,明确单元学习目标。 导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有一种品质是打开窗户的钥匙,耀眼而珍贵。它是美好,是欣喜,是希望,这种品质是什么呢?这节课一起去感受它。 二、感知单元主题 1、读课题,猜主题 自由读课题,猜每篇课文都讲什么? 2、读导语,悟主题 默读单元导语,概括单元主题 边读边圈画单元导语中重点句子,概括出单元主题和训练重点。 3、读课文,引主题 (1).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阅读本组课文喜欢的课文,边读边画自己喜欢的词句段,并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和自己喜欢的原因。 (2). 选择自己喜欢的课文中精彩段落进行激情朗读。 (读第五课6、7、8自然段,第七课3—6自然段。) (3)、交流:概括本单元的主题。 三、明确单元目标。 1、掌握27个生字及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感受人物美好品质。 3、仔细品味语言,体会描写人物的一些方法。 单元训练重点:品味语言,抓住重点词句感受人物真诚待人、重诺守信、宽容理解的品质,体会描写人物的方法。 四、明确学习方法: 1.用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品质。 2、揣摩作者有条理地叙述和对人物细致的描写,通过各种描写表现人物良好品质的方法。 3、关注作者在写作时修辞方法的运用 五、作业布置: 1.收集诚信名言警句 2.仔细观察生活,收集相关资料。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 第6课时 简单应用-学习文档

第6课时简单应用(二)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38~39页。 ◆教学提示 森林覆盖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林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森林覆盖率=林地面积÷土地总面积×100%。 ◆教学目标 1.经历了解我国及世界森林覆盖率数据信息,发现问题、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2.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森林覆盖率的实际问题。 3.了解我国森林覆盖率与世界森林覆盖率平均水平的差距,培养关心国家大事和保护绿色环境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 结合植树造林问题,经历了解数据信息、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的过程。 难点 对植树造林的有关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问题。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一套。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课件出示下图。 师:图中的人们正在干什么?

生:在植树。 师:对,每年春季我国都有许多人参加义务植树活动。植树造林除了能够美化环境、降低噪音外,主要作用是能够使水土得到保持,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那现在我国的森林覆盖率情况怎么样呢?请同学们看下面的统计资料。(课件出示教材第38页例3图) 师:请根据资料中的数据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课件出示问题: (1)我国森林面积10年大约增加了多少平方千米? (2)平均每年增加多少平方千米? (3)照上面的情况估计,要实现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30%的目标,还要多少年的时间? 学生独立解答,点名汇报,集体订正。 生1:我国森林面积10年增加的面积大约有960X(20.36%—16.55%)=36.576(万平方千米)≈37万平方千米=370000平方千米。 生2:平均每年增加370000÷10=37000(平方千米)。 生3:要实现我国森林覆盖率达到30%的目标,还需要960X(30%一20.36%)÷3.7=25(年)。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都正确地解答了这两个问题,看来同学们对前面所学知识掌握得很牢固。 咱们再来看这样一道题目。(出示教材第38页例4图片) 师:对我国的森林覆盖问题,你有何感想? 生1:通过数据的计算和比较,使我认识到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生2:我们每年都要多植树造林,任务还十分艰巨。 生3: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参加到植树造林的活动中去。 师:相信在全国人民的努力下,我们国家的森林覆盖率一定会达到甚至会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 现在请同学们完成这道题的两个问题。

(完整版)关于小学语文单元导读课的若干思考

关于小学语文单元导读课的若干思考 嵊泗菜园第一小学李群英 拜读了很多关于“单元导读课”的理论文献,观看了不同主题不同年段的单元导读课,聆听了许多来自第一线教师的实践心得,觉得自己对“单元导读课”这种新型的课有了些许的认识和体会,我把自己的点滴思考跟大家一起分享,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一、单元整组教学的基本流程,决定了三种课型。 单元整组教学的基本流程是“整体感知(单元导读课)——部分感悟(部分感悟课)——整体回顾(单元总结课)。单元导读课居于整组教学之首,又称单元整组教学的起始课或感知课。 二、单元导读课的概念及基本模式。 1.何谓单元导读课 从刚才的录像课,还有上学期我们菜园一小展示的关于单元导读课的课例研究活动中,大家都已知道单元导读课就是在单元内容学习之前,对整组内容的整体感知。它以单元导语为教学切入点,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各种课堂学习方式,初步感受单元主题,做好学习规划,激发学习欲望,全面铺垫单元学习背景。 它的一般流程是这样的:1.连接起点,激发学习兴趣。 2.浏览整组课文,了解学习内容。 3.学习导语,明确学习要求。 4.尝试实践,规划学习策略。 刚才忻锋老师执教的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录像课,这几个流程基本都已一一体现,说明这堂课是一堂非常典型的单元导读课,它已抓住了单元导读课的基本模式:那么单元导读课的基本模式到底怎样呢?它如何操作呢? 2.单元导读课基本模式一般为“激趣——引学——导读——促行”,说白了,就是进行四个“导”:”导趣、导读、导学、导行。 (1)导趣:就是激发对本单元学习的兴趣,形成阅读期待。 对小学生来说,再也没有比“兴趣“更好的法宝了。有了兴趣,学习将是一种快乐的旅行,是一次享受的盛宴。单元导读课是学生第一次近距离地接触文本,文体中蕴含的故事、哲思、美景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得当的教材处理让文本与学生的第一次接触有“眼前一亮”的感觉,继而产生“一探究竟”动力,那么阅读期待就此形成。总之,激趣应贯穿导读课课堂始终,并让这种兴趣延伸至后面两周的学习。(忻老师以图片展示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和增强民族自豪感,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求知愿望。)儿童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有直观感觉的图片音乐容易吸引孩子,这些直观真实的图片如果用得巧,用得精,用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就可以以直观形象来缩短语文教材理性的认识,激发学生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2)导读:就是全面感知内容,激发学生的深度阅读期待。 “导读”里的“读”,不是指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反复读,而是指整体的浏览感知,是将课文、资料袋、插图有机融合。学生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疑惑点和兴趣点,选择定向阅读,进行阅读分享,激发深度阅读期待。只要把握好导读的度,非但不会影响后面的阅读,而且会激发出更大探究欲望,实践欲望,这种深层的学习期待,将伴随孩子经历整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从而为学生主动完成对知识的自主建构打下基础。单元导读中获得一种整体感受的力量是逐篇教学所不能比拟的。这一种力量为深入感悟打下了基础,成了整个单元教学的情感主旋律。(忻锋老师的录像课中,这一环节体现得很明显,她利用质疑问难和图片展示的形式,引领学生感知了课文的内容。) (3)导学:就是引领学生读好导语,让学生根据单元导语的指向和自己的求知兴趣,

【北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 小数乘法 第6课时 手拉手

班级学科数学主备人使用人课题手拉手课型新授教学时数 1 教学内容课本44页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能把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类推到小数乘法中,并能灵活地进行简便计算。 过程方法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里同样适用,培养学生比较、类推的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体会小数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学会小数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会运用定律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无 教学过程(总第 46 课时)二次备课一、情景导入、呈现目标 物品练习本铅笔盒《数学家故事》 单价/元 2.8 6.1 7.2 教师出示情境图,谈话引入新课。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请同学们看老师的主题情景图,在老师的主题情景图中还隐藏着一些数学信息呢,

根据这些信息你想向老师提出什么问题? 问题一:淘气要给希望小学3名同学分别买1本练习本和1个铅笔盒,一共要花多少元? 2、请同学们估算一下一共要花多少钱? 3、小组展示成果。 方法一:2.8×3=8.4(元) 6.1×3=18.3(元) 8.4﹢18.3=26.7(元) 方法二:(2.8﹢6.1)×3 =8.9×3 =26.7(元) 方法三:2.8×3﹢6.1×3 =8.4﹢18.3 =26.7(元) 答:一共要花26.7元。 4、讨论上面三种方法,你有什么发现? 5、小结:整数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仍然适用。 6、问题二:笑笑要给希望小学5名同学分别买1本练习本和1本《数学家故事》,一共要花多少元? 方法一: 2.8×5+7.2×5 方法二: 2.8×5+7.2×5 =14+36 =(2.8+7.2)×5 =50(元) =10×5 =50(元) 答:一共要花50元。 7、引导学生计算发现:运用乘法分配律时,若两数相加得到整数时,再算乘法,会使计算简便。 三、分层练习,完善认知。 1、(5+8)×0.4 9×5+9×1.6 4.6×19+5.4×19 5×0.4+8×0.4 9×(5+1.6) (4.6+5.4) ×19 3.6×4×2.5 3.6×(4×2.5) (组内交流、解疑、个别汇报、老师点拨。)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2.5×( 3.8×0.4) 7.69×101 8.36-2.48-3.52 46×0.33+54×0.33 0.25×39+0.25 0.125×72 四、点拨升华 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以及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或者还有什么疑问?

【人教版】语文《优化方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测试第六课第二节

一、基础运用 1.修辞格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类偏重于语句意义变化和特色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另一类是偏重于语句形式变化和特色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环、顶真、粘连和镶嵌等。 答案: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双关对偶排比反复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比喻只要有两个有某些相像之处的事物就可以构成,如:他的眼睛长得像他母亲的眼睛。B.借代可以分部分代整体、特征代本体、专称代通称、具体代抽象四种情况。 C.比拟是把一种事物当成另一种事物加以描绘说明。这种手法可分为两类:拟人和拟物。D.象征和借喻的区别在于:借喻一般都可以补出省略的本体和连接词,而象征的征体和象征物之间的关系却比较复杂,也很难补出被象征物。 解析:选A。构成比喻的两个事物要有不同性质,A项不是比喻。 3.借代在语言表达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而比拟的作用主要是使情感表现多样化,________。 答案:简洁形象生动风趣使事物描绘形象化 4.对下列古诗词中画线部分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运用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爱山的深厚情感。 B.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运用比喻和排比,以景物喻愁思。烘托出闲愁之多。 C.暝虫喧暮色,默思坐西林。听雨寒更彻,开门落叶深。 ——运用对比手法,以彻夜听雨反衬叶落之多。 D.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运用双关。“晴”既指雨“晴”。也暗指恋“情”。 解析:选C。不是对比手法,也不能说“彻夜听雨”。因为诗中只是表明一夜未眠。 二、表达交流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上 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晚云含雨却低徊”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拟人。“低徊”本来是指人的徘徊沉思,这里用来表现含雨的暮云低垂而缓慢移动的情形,静中有动,情趣横生。 6.仿照下面的例句另选两个话题分别写一句话。 例句:宁静不是沉默,不是木讷,而是轻洒在心怀里的月光,是流淌在思绪里的清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忧郁不是悲伤,不是忧愁,而是隐藏在眸子里的颜色,是荡漾在心里的波纹。示例2:幽默不是搞笑,不是滑稽,而是闪耀在言语中的光芒,是绽放在脸上的微笑。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句中,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莽莽苍苍的原野,这一组建筑遗迹宛如一支正在覆灭的船队,而那丛生的荒草,便是海藻,杂陈的乱石,便是这荒野的海洋中的一簇簇泡沫了。 B.在不同风格的作品中,有的感情汹涌澎湃,犹如奔腾在草原上的野马;有的感情含而不露,就像朦胧月下的荷花。

单元导读.doc

单元导读课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以“认准目标,不懈努力”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鱼游到了纸上》,略读课文《全神贯注》《父亲的菜园》。从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到残疾人、 普通人、课文中这些人物的身上都具有一种执着专注、不懈追求的精神。 语文园地中以《我敬佩的一个人》为题,展开的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训练,引导学生发现 身边具有执着追求精神的人,并向他们学习。 教学本组课文,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收到心灵启 示,品味语言,留心课文对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语文园地”安排的各项训练是阅读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教学中要瞻前顾后,做到说写结合, 读写结合,做好知识与能力迁移的工作,使本组教材形成有机的整体,教学始终围绕专题进行。 二、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单元导语,初步感知单元主题,明确单元学习目标。 2、通览本组四篇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留心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从中获得启示。 4、培养学生积累好词、好句,收集故事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把握本组单元的重点:留心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让我们来交流自己的理想好吗? 真是一群了不起的孩子!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我们认准目标,不懈努力,就一定会在人生中 有所建树。 二、单元导语,明确目标 1、今天我们就走进这样一组有关人们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故事的课文——第八组。请大家打开第八组课文。这节课,我们要完成第八单元的预习任务。同学们,在进入一个新的单元学习时,有一个提示部分至关重要,它起到了一个导航的作用,能提纲挈领地告诉我们这一 个单元要学什么和怎么学,知道是什么吗?就是本单元的单元导语,(课件)请大家轻声读读,想想你是否知道本单元我们要学什么?怎么学? 2、边交流边出示: 学什么——人们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故事(认准目标,不懈努力)。(单元主题) 怎么学——留心人物外貌、动作的描写。 和同学交流从故事中获得的启示。 三、明确要求,五步预习, 1、围绕认准目标,不懈努力这个主题,本组共选编了四篇课文,请大家齐读 课件出示课题:29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30 全神贯注 31 鱼游到了纸上 32 父亲的菜园 2、现在我们开始预习,首先我们来看预习要求:谁愿意来读一读? 预习五步法

单元导读课简介(苏小英)

单元导读课简介 苏小英 阅读意义之重大早为人类所认识。信息现代化的今天儿童的阅读状况令人堪忧:不仅课外阅读数量不达标,阅读质量和阅读效果也不佳。要解决这个问题光靠呼吁和倡议是不够的,还必须从语文课堂这个主渠道抓起。单元主题阅读就是为了改良这种弊端而生的一种教学方法,也就是说教师在单元主题教学时,不能以“篇”为单打独斗,而是应该站在整个单元整体的高度,在深入解读教材的基础上,确定好教学重点,依据教学重点统整教材,实施教学。通过我们工作室一年的研究,单元主题教学可以分为六种课型完成。分别是单元导读课型、课文解读课型、主题阅读课型、口语交际课型、习作教学课型、回顾拓展课型。今天我就重点说说如何上好单元导读课型。 一.单元导读课型的界定: 按照教材编排的意图,把从单元导语到集中识字、3-5篇课文、“语文园地”或者回顾·拓展(词语盘点、口语交际、习作、日积月累、我的发现、展示台、交流平台、成语故事等小阅读),作为一个整体来设计教学,以发掘主题、明确写法为切入点,在本课型要浏览3-5篇课文(增大学生的阅读量),初步了解编者选材的侧重点,感知编者的写法安排。 二.单元导读课型的教学任务 1、明确主题,以主题引领3-5篇课文的阅读,感悟以主题编写单元教材的侧重点。最好凭据单元主题设计一个问题统领每篇课文,如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单元主题是“献出爱心”,在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这篇课文说的是谁把爱心献给了谁?”《泉水》、《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我不是最弱小的》、《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四篇文章中学生读完后就概括这一个问题:讲的是谁把爱心献给了谁?这样的问题既简单浅显,对学生来说没有压力,又切合单元主题。 2、领会表达方法,抓住一单元一方法的规律,浏览教材,粗略地感知写法。 3、速读课文,按教材规定的表达方法指导学生自读批注,初步了解3-4篇课文内容。低年级的阅读由老师控制,逐篇读逐篇反馈,随着年级的升高可以加大量,两篇合在一起读也是可以的。 三.单元导读课型教学结构与方法 ?自读、教师解读单元导语,点名本单元主题和写法; ?提出要求,学生各自轻声读或者部分重点段落轻声齐读。 方法:1.读完一篇,反馈一篇;鼓励学生分小组分课文主持反馈; 2.启发学生:本单元编者为突出主题,选择了哪些材料,各篇的侧重点是什么? ?梳理各篇主题的关键词句以及表达方法。 ①教师板书各篇课题,学生逐篇回答并板书关键词,形成单元框架。 ②学生以“读句子—谈体会—做互动”为方式进行矫正反馈。 ③学生总结概述单元主题形成的内涵思想。

九年级语文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傅雷家书》专项训练(含答案)

《傅雷家书》专项训练 【基础训练】 一、填空题 1.傅雷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文艺家。翻译的作品达34部。他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致力于_______文学的译介工作。 2.傅雷翻译过的巴尔扎特的书有15部,其中有《_______》《》《欧也妮·葛朗台》等;罗曼·罗兰的有4部,其中有《》及三部名人传《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此外还有牛顿的《英国绘画》等书。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他的全部译作,现经家属编定,交由安徽人民出版社编成《傅雷译文集》,从1981年起分15卷出版,现已出齐。傅雷写给长子的家书,辑录为《傅雷家书》(1981),整理出版后,也为读者所注目。3.傳雷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如何的问题。 4.《傅雷家书》被称为“”,书中傅雷教导儿子待人要,做事要,礼仪要,遇困境,获大奖。要有国家和民族的_,要有艺术、人格的。做一个“。” 5.傅雷对儿子进行了有益的指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以及如何等问题,都像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6.联系《傅雷家书》的相关内容,补全下面的对联。 上联:《朝花夕拾》忆亲人师长 下联: 7.傅雷夫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著名钢琴大师;——英语特级教师。

8.《傅雷家书》在12月的家信中,傅雷说“毛选”中的《》及《》可多看看,因为这两篇文章可以帮助傅聪深切了解马列主义及辩证法,加强理智和分析能力。9.教授是傅聪留学波兰时的钢琴老师,是著名的学者,钢琴教育家。10.傅雷告诉儿子,“想着过去的艰难,让你以后遇到困难时更有勇气去克服,不至于失掉信心!人生本是。” 11.名著之所以“著名”,不仅因文字,更因情怀。《傅雷家书》是一部书信集, 二、简答题 13.傅雷是怎样教导儿子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 14.我们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当感恩图报;同时也希望父母对我们的教育能讲究方式方法。请你从初中语文课本中选一部有关子女教育方面的名著向父母推荐,并说明推荐理由。(推荐理由不超过60字) 推荐的名著:《》推荐理由。15.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假如今年这天班上举办“读书会”,请你做如下工作:以傅雷为例,填写读书卡片。 书(篇)名:作者: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单元导读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整体教学单元导读课》教学设计 广州市白云区京溪小学叶秋英 设计理念:夸美纽斯指出:寻求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使学生可以多学……我认为单元导读课就是这样一种方法,它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变教师的“灌”为“导”,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变学生对知识“点”的接受为“面”的把握,形成知识的体系。不管黑猫白猫,能抓老鼠就是好猫;不管是“单篇教学”还是“单元整体教学”,能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就是一种好方法。因此,“单元整体教学”值得老师们在实践中去尝试实践,进一步探索完善。 学情分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但是对于不同年代、不同国度故事情节的理解、人物形象的分析、重点语句的品味还有些难度,阅读过程中难以产生心灵的震撼。所以,在教学中,我紧紧围绕单元导读语,引领学生浏览本组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明确单元学习目标,探讨学习方法,做好学习规划,为学习整个单元做铺垫。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身边令人感动的事,产生学习本组课文的兴趣。 2.浏览本组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明确单元学习目标,探讨学习方法,做好学习规划,为学习整个单元做铺垫。 [教学重点] 浏览本组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激发学习兴趣,探讨学习方法,为整个单元学习作铺垫。 [教学过程] 一、植入汶川地震现场的微课视频,创设特定的氛围,激情导入。(设计意图:对小学生来说,再也没有比“兴趣“更好的法宝了。有了兴趣,学习将是一种快乐的旅行,是一次享受的盛宴。教师根据单元主题“感人的故事”选择导入材料,声情并茂地创设情境,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讲述材料:《汶川地震中的护婴母亲》 老师要为大家讲个故事,让我们回到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现场(课件,音乐起,废墟的图片,婴儿的图片慢慢地浮现)当大地剧烈地摇晃起来,房屋轰然倒塌的那一刻,有一位汶川母亲,用最快的速度将自己刚出生不久的孩子紧紧地护在身下,她跪倒在地上,后背微微隆起,身体向前匍匐着,用她的臂膀和身躯给孩子搭建了一

青岛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6课时《智慧广场—列举法》教案

智慧广场——列举法 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5-36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用列举法解决问题,初步学会有序地思考问题,体验列举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2.经历独立思考,合作探索的过程,提高思维能力,形成运用列举法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增长聪明才智,发展智力。 3.通过活动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会用列举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100以内的数,会读也会写100以内的数?这节课我们来做一个数数、写数的游戏。 游戏一:数数 师:从30数到50你会数吗?你想怎样数? 生: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2个2个地数,还可以3个3个地数,5个5个地数,10个10个地数。 (引导学生数数,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数数方法) 游戏二:写数 思考:从1写到100,一共写了多少个9?你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从1写到100,一共写了多少个9? 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温馨提示: 1.小组合作“数一数、写一写、看一看”一共写了多少个9。

2.借助百数表来找到答案。 3.观察百数表,从中你还发现了什么? 学生活动师巡视。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认识百数表。 师:你知道这张表为什么叫百数表吗?百数表是从数字几到数字几? 谁愿意说一说在这100个数中一共写了多少个9吗? 预设: 生:先圈出个位上的“9”,数了数共有10个“9”再圈出十位上的“9”,数了数也有10个“9”,因此从1到100,一共要写10+10=20个“9”。 2.写一写 师:把个位是9和十位是9的数分别写出来。 交流:个位上是“9”的依次写出来有:9、19、29、39、49、59、69、79、89、99共10个“9”. 十位上是9的依次写出来有:90、91、92、93、94、95、96、97、98、99 共写了10个“9”,合起来一共是20个“9”。 质疑:回顾前面的探索过程,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才能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地找到所有的“9”呢? 学生讨论 师小结:先把个位上有9的数从小到大列举出来,再将十位上有9的数从小到大写出来,重复的只写一次,这样就能既不重复也不遗漏地找到所有的“9”。

第六课第二节做负责任的人教学设计

第六课第二节做负责任的人教学设计 一、不言代价与回报探究与分享:P70问题:我选择的责任是什么?如果承担这个责任,我可能会付出什么?如果承担这个责任,会对我有什么帮助?有没有哪种选择不需要付出代价?得出结论:承担责任会感受到责任沉甸甸的分量雷锋名人名言展示漫画故事得出结论: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牛顿、袁隆平的故事得出结论: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 二、我承担我无悔探究与分享:P71问题:小青为什么这么做?她这样做值得吗?想一想,在你的身边有哪些人认真履行着自己的责任?他们有哪些事迹让你感动?你有哪些非自愿选择却应该承担的责任?你做好了吗?得出结论:虽然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是我们仍然应该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xx年感动中国的人物故事:支月英、王峰、秦玥飞得出结论:履行社会责任应该不计代价与回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体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得出结论:我们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学生根据情境进行回答学生根据情境进行回答学生朗读一个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观看学生观看通过设置两难情境的选择,引导学生初步感受责任感。通过班委竞选这件事,引导学生明白承担责任意味着付出,意味着沉甸甸的分量。通过雷锋的名言,引导学生明白,承担责任也意味着幸福。通过漫画,生

动形象地说明承担责任虽然意味着付出,但同时也意味着获得回报的权利。通过牛顿、袁隆平的故事,引导学生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通过小青的故事,让学生明白有些事情虽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是也要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通过感动中国的人物故事,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履行责任时不计代价与回报。课堂小结带领学生按照板书内容回顾本节课知识点板书做负责任的人 一、不言代价与回报 1、承担责任会感受到责任沉甸甸的分量 2、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 3、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 二、我承担我无悔 1、虽然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是我们仍然应该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 2、履行社会责任应该不计代价与回报 3、我们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

教育最新2018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教案

教育最新2018年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教案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什么是选择性阅读,选择性阅读的几种方法。 2、品读名著内容,了解基础知识。 3、理解傅雷家书中的重点语句,能够品析。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体会信中流露出的浓浓父爱。 2、理清傅雷讲述道理和抒发感情的线索,从而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 3、针对课文专题探究做选择性阅读,完成其中一个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领悟突破挫折和成功、以平和心态面对现实和过去、以积极心态迎接未来的人生境地。 2、理解父子之爱、朋友之谊、知己之情的交融。教学重点: 1、初步把握书信内容,体会到其中的期望和情感。认识到个人的成功、事业的胜利和国家的荣誉之间的关系。

2、有选择的阅读《傅雷家书》,探究书信中傅雷的教子之道,父子深情。 教学难点: 1、能够准确而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涵。 2、针对课文专题探究做选择性阅读,完成其中一个探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什么是选择性阅读 学生默读课文,然后回答 选择性阅读是一种理性的、目的性很强的阅读方式,它往往和阅读者的兴趣、思考、关注点密不可分。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一些情形。 一、兴趣选择。 二、问题选择。 三、目的选择。 四、方法选择。 二、作者、作品简介 傅雷(1908年4月7日-1966年9月3日),字怒安,号怒庵,生于原江苏省南汇县下沙乡(今 上海市浦东新区航头镇),中国著名的翻译家、

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中国民主促进会(民 进)的重要缔造者之一。早年留学法国巴黎大 学。他翻译了大量的法文作品,其中包括巴尔扎 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名家著作。20世纪 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 卓越贡献,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吸收为会员。 其有两子傅聪、傅敏,傅聪为世界范围内享有盛 誉的钢琴家,傅敏为英语教师。他的全部译作,现经家属编定,交由安徽人民出版社编成《傅雷 译文集》,从1981年起分15卷出版,现已出齐。《傅雷家书》 是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1954-1966年六月。 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现代中国影响最大的家训。 傅聪,1934年生于上海,8岁半开始学习钢琴,9岁师从意大利钢琴家梅百器。1954年赴波兰留 学。1955年3月获"第五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 第三名和"玛祖卡"最优奖。1959年起为了艺术 背井离乡,轰动一时,此后浪迹五大洲,只身驰 骋于国际音乐舞台,获得“钢琴诗人”之美名。 三、作者简历、成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