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药物毒理学复习大纲及习题资料-共15页

药物毒理学复习大纲及习题资料-共15页

药物毒理学复习大纲及习题资料-共15页
药物毒理学复习大纲及习题资料-共15页

药物毒理学复习纲要

----与考试内容不全相同

1. 毒理学“Toxicology”与药物毒理学“Pharmacotoxicology”的区别?

①.毒理学是指有关“毒物研究”,而药物毒理学是指…………..

②.现代毒物学是一门有关研究在特定情况下,机体接触化学、生物或物理物质而产生

有害作用(毒性)的科学。

③.药物毒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研究药物对机体有害作用发生发展表观特征和机

制、最终结果及其危险因素,主要用于对外源性物质的安全性评价和危险性评估。

2. “药物毒理学、毒性反应、毒代动力学、急性毒性试验、半数致死量”等概念及英文翻

译。

①.药物毒理学(Pharmacotoxicology):是一门关于研究药物对机体有害作用的科学。

主要研究人类在应用药物防病治病过程中,药物不可避免地导致机体全身或局部病

理学改变,甚至引起不可逆损伤或致死作用;同时也研究药物对机体有害作用的发

生发展与转归、毒理机制及其危险因素的科学。

②.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对用药者靶组

织(器官)发生的危害性反应。

③.毒代动力学(toxicokinetics):它是运用药代动力学的原理和研究方法,探讨药物

毒性作用发生和发展规律的一门新兴学科。通过动物体内、外和人体外的研究方法,在毒理学研究中根据产生毒性作用的剂量,获得药物的基本药代动力学参数,定性

定量地研究实验动物体内药物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规律与特

点。

④.急性毒性试验(acute toxicity):是指机体(实验动物)一日内一次或多次接触药物

产生毒性反应,甚至引起死亡。

⑤.半数致死量(LD50):指能引起50%的动物或实验标本产生死亡的浓度或剂量。

3. 药物毒理学研究的领域:

①.描述性毒理学(descriptive toxicology):通常仅直接考虑药物毒性的结果,为药

物安全性评价和其他常规需要提供毒理学信息

②.机制毒理学(mechanistic toxicology):通过药物对细胞或组织产生毒性的生理生

化改变研究,阐明药物对机体毒性作用的机制。

③.应用毒理学(applied toxicology):基于描述性毒理学和机制毒理学提供的资料,

并通过系统的毒性研究明确特定受试药物是否呈现足够低的危险,新药临床前安

全性评价内容类似该研究范畴。

4. 通常从药物毒理学角度而言,药物毒性作用可包括:(6个)

①.变态反应;

②.毒性反应;

③.致癌性;

④.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

⑤.致突变与遗传毒性;

⑥.特异质反应。

5. 影响药物毒性作用的主要因素?药物进入体内是否产生毒性作用,与下列4个因素有关:

①.药物固有的作用特征;

②.药物到达靶器官的量和滞留时间;

③.机体对药物的处置能力;

④.机体靶器官对药物的易感性。

6. 毒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与排泄”

①.药物通过胃肠道吸收多数是被动转运形式,因此只有脂溶性大、解离度小的药物

容易被吸收。在误用药物的解救时,常采用的方式之一是设法减少药物脂溶性,

或增加解离度,以减少吸收增加排泄。

②.气体药物经由肺部与经由小肠吸收的显著差别是不存在速率限制。首先,气体和

挥发性溶剂为非离子型分子,可以不考虑其酸碱性和脂溶性;其次,覆盖于肺泡

的上皮非常薄、毛细血管紧贴肺细胞,经吸入的药物非常容易通过;最后,血液

流经整个肺部毛细血管网只要3/4秒,经由肺部吸收的药物可迅速被血液从局部

除去。

③.皮肤具有较好的屏障作用。药物经皮吸收第一相为透过角质层,是经皮吸收的关

键;第二相为透过表皮层。

④.机体总体液可分为三个区域:分别为血浆、组织间液和细胞內液;药物主要是与

血浆蛋白结合、肝脏和肾、脂肪和骨髓等组织中储存。

⑤.生物转化:是药物作为外来活性物质进入体内后,机体通过肝脏或其他部位的酶

对药物进行结构修饰,以减弱其药理或毒理作用,并增加其水溶性以便加速从体

内排泄的过程。药物的生物转化分为两步进行:第一步是氧化、还原或水解,使

多数药物灭活;第二步是结合,药物与体内物质结合后,使药物活性降低或灭活,

并使其极性增加。

⑥.药物的排泄途径:尿液(最有效)、胆汁和乳汁等。

7. 药物毒代动力学的研究目的?(5点)

①.通过给药剂量、药物体液浓度和毒性反应三者关系探索,阐明引起实验动物毒性的

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

②.结合药物毒性研究中出现的毒性效应与最终结果间关系,预测药物毒性作用的靶器

官,并解释中毒机制;最终为预测临床用药安全性提供实验依据;

③.明确重复用药对动力学特征的影响;

④.明确药物本身还是某种特定代谢产物引起的毒性反应;

⑤.探索毒性反应种属间差异的关系,以明确动物毒性剂量和推荐临床剂量之间的关

系,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

8. 药物对血液的毒性有哪些?

→药物对红细胞的毒性作用基本上可分为:

①.血红蛋白氧结合的竞争性抑制;

②.红细胞被破坏造成循环红细胞数降低的药源性贫血。

→“药物对血液系统毒性作用”一章中归纳了哪些药物对血液系统有毒性作用?

●一氧化碳、氰化物、硫化氢;铅、华法林、双香豆素。

9. 药源性免疫介导疾病的实质是药物对免疫系统的毒性作用。“药物对免疫系统的毒性作用”一章中归纳了哪些药物对免疫系统有毒性作用?

→通常情况下,药物引起组织损伤的机体免疫系统反应,分为:

●免疫抑制:烷化剂环磷酰胺、糖皮质激素、抗代谢药硫唑嘌呤、环孢素、抗艾滋病药齐多夫定、大麻素类等;

●过敏反应:Ⅰ型反应(β-内酰胺类抗生素、蛋白制剂等)、Ⅱ型反应(非那西丁)、Ⅲ型反应(与免疫复合物有关)、Ⅳ型反应;

●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枢抗交感神经药(甲基多巴)、肼屈嗪、异烟肼、普鲁卡因胺和氟烷。

10. 药物引起肝损伤的原因是什么?(可从肝生理学和形态学等各方面阐述)

●生理学方面:肝脏是经口服或腹腔给药后,含药血液第一个分布的器官,最易直接受原形药物的影响,通常使肝脏处于具有潜在毒性作用药物最高浓度中。此外,肝脏是体内药物生物转化的初级器官,具有对药物代谢的首过效应,部分药物经过代谢形成毒性物质;

●形态学方面:中央小叶有最高浓度的生物转化酶系细胞色素P450,成为大量药物和其他化学物质生物转化的场所,该区域具有最强的解毒作用,由此也可成为药物在肝内经过细胞色素P450代谢生成毒性产物的最初靶位。

11. 药物引起肝损伤的类型:(6种)

●肝细胞蜕变或死亡;

●脂肪肝;

●胆汁淤积;

●血管损伤;

●肝硬化;

●肿瘤。

12. “药物对肝脏的毒性作用”一章中归纳了哪些药物对肝脏有毒性作用?

肝损伤类型典型药物或毒物

肝细胞死亡——对乙酰氨基酚、抗代谢药、烷化剂

脂肪肝——丙戊酸、四环素水杨酸盐、乙醇、四氯化碳

小管胆汁淤积——第一代头孢菌素、氯丙嗪、雌激素、红霉素

胆道损害——亚甲基二苯胺

肝硬化——砷、甲胺蝶呤、维生素A

血管损伤——达卡巴嗪、吡咯双烷类生物碱

肿瘤——雄激素类、亚硝酸盐、黄曲霉素

13. 针对肝损伤如何进行评价?

●肝毒性综合征:肝脏损伤可以是急性或慢性的,可涉及肝细胞死亡、肝血管损伤、胆汁形成和流动受损、良性或恶性肿瘤;

●形态评价:实验动物组织切片用光学或电子显微镜检查是最有价值的,可获得肝损伤区域和性质的直接资料;

●血液试验:通过血液检查能很好地了解肝脏损伤的性质和程度。

14. 肾脏易受药物损害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肾小球是血液滤过器,肾小球的结构和其所带的负电荷可减少清蛋白从滤过膜通透,药物损伤基膜可导致清蛋白等漏出增多;药物直接或间接导致肾小球系膜异常增殖和系膜区基质增多,免疫球蛋白沉积均可造成系膜损伤。

15. 评价肾脏损伤的功能性测定指标:

●肾小球滤过率;

●肾血流量。

16. “药物对肾脏的毒性作用”一章中归纳了哪些药物对肾脏有毒性作用?

●非甾体抗炎药;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第一代头孢菌素;

●其他药物。

17. 药物引起呼吸系统损害的类型有:

●气道反应;

●肺水肿;

●肺纤维化;

●肺癌。

18. “药物对呼吸系统的毒性作用”一章中归纳了哪些物质对呼吸系统有毒性作用?

●气道反应:拟胆碱药物、组胺、各种前列腺素、白细胞因子、一氧化氮;

●刺激反应:乙醚;

●药物性肺炎:青霉素类、红霉素、磺胺类、氟嗪酸、呋喃妥因、氯丙嗪、安痛定、对氨基水杨酸钠、干扰素、甲胺蝶呤、三氮唑核苷、皮质激素;

●药物性肺纤维化:醛固酮类药物、盐酸胺碘酮、马利兰(白消安)、博莱霉素卡氮芥、他莫昔芬;

●药物性哮喘: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普萘诺尔、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氢化可的松、胆碱类药物、麻醉类药物、抗菌类、酶类药物及生物制品;

●药物性肺水肿:镇痛药美沙酮、可待因;镇静催眠药:地西泮、氯氮;降压利尿药:巯甲丙脯酸、氢氯噻嗪;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维拉帕米;抗肿瘤药:甲胺蝶呤、阿霉素、丝裂霉素、环磷酰胺;

●药物性肺栓塞:甲胺蝶呤、环磷酰胺、地塞米松、氯米芬、他莫昔芬、氯丙嗪;

●药物性肺出血:肝素、枸橼酸钠、尿激酶、奎尼丁;

●药物性肺癌:苯巴比妥、戊巴比妥、司可巴比妥;

●药物性肺动脉高压:阿米雷司、普萘洛尔、环孢素、鱼精蛋白;

●药物性肺血管炎:苯妥英钠、青霉素、金盐、碘化物、磺胺类药物。

19. 常用的呼吸药有哪些?(6个)

●异丙基肾上腺素;

●舒喘灵;

●氯喘;

●氨哮素;

●氨茶碱;

●莨菪碱及异丙阿托品等配制液。

20. 药物引起神经系统损害的类型有:

●脑损害、颅神经损害、脊髓损害、神经肌肉损害、精神症状。

21. 影响神经毒性作用的因素?(6个)

●血脑屏障、能量需求、轴索运输、髓鞘形成与维护、神经传导、神经元损伤等。

22. “药物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一章中归纳了哪些药物对神经系统有毒性作用?

●阿霉素(多柔比星)、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有机磷酸酯、长春新碱、秋水仙碱、紫杉醇、胺碘酮、派克昔林、氯丙嗪、烟碱、苯妥英钠、丙咪嗪、利多卡因、异烟肼、阿托品。

23. 药物引起心血管系统损害的类型有:

●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炎、心包炎、心肌病、对核酸合成的干扰、心跳骤停、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心瓣膜损害、心绞痛、血管病变、高血压症、低血压症、尖端扭转室性心动过速。

24. “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作用”一章中归纳了哪些药物对心血管系统有毒性作用?

●心肌炎:磺胺、青霉素、四环素、链霉素;

●心肌病:阿霉素;

●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奎尼丁、洋地黄、依米丁、巴比妥类、二氧化硫、砷化氢、二硫化碳、氯气;

●心律失常:吩噻嗪、奎尼丁、普鲁卡因胺;

●缺血性心脏病:吲哚美辛、二甲麦角新碱;

●心力衰竭:吩噻嗪、奎尼丁、普鲁卡因胺、吲哚美辛、二甲麦角新碱;

●动脉粥样硬化:氯乙烯、砷、二硫化碳;

●高血压:皮质激素类药物、避孕药、可乐定。

25. 药物对皮肤的毒性类型有:(9种)

●药疹;

●光敏反应;

●原发性刺激(皮肤结构改变、皮炎和皮肤色素沉着);

●过敏反应;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氨苯砜综合征/砜综合征;

●红人综合征;

●经皮吸收产生的全身中毒反应;

●化学物对皮肤附属器官的影响。

26. 药物经过皮肤吸收的两条途径?

●通过表皮而被吸收;

●通过汗腺、皮脂腺和毛囊等皮肤附属器官而被吸收。

27. 药物对眼的毒性类型有:(8种)

●染色和沉着;

●过敏反应;

●刺激性炎症;

●腐蚀灼伤;

●眼睑损害;

●眼球运动障碍;

●晶状体混浊或白内障;

●视网膜和视神经病变。

28. “药物生殖和发育毒性作用”一章中归纳了哪些药物对生殖、胚胎发育有毒性作用?

●环磷酰胺、丙烯酰胺、砷酸钠、甲胺蝶呤、阿霉素、长春新碱、苯丁酸氮芥、马利兰(白消安)、沙利度胺(反应停)、异维A酸、苯妥英、丙戊酸钠、己烯雌酚、烟碱、雷公藤、槟榔、狼毒、大黄、牛膝、合欢皮。

29. 特殊毒性试验:

●药物有一些毒性反应,常常只在经过较长的潜伏期以后或在特殊的条件下,才会暴露出来,其发生率较低,但造成的后果常较严重而难以弥补,这就是致突变性、致癌性、生殖毒性(致畸性)与依赖性,这几种毒性的试验通常被称为特殊毒性试验。

30. 特殊毒性试验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六个试验:

◆致突变性三个试验(微生物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培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啮齿动物微核试验)

◆生殖毒性三个试验(一般生殖毒性试验、动物致畸胎试验、围产期毒性试验)。

●第二阶段试验包括八个试验:

◆致突变性六个试验(基因突变试验,包括哺乳动物培养细胞基因突变试验,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染色体畸变试验,包括啮齿动物显性致死试验,精原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包括动物短期致癌试验和哺乳动物培养细胞恶性转化试验)。

●第三阶段:为动物长期致癌试验。

31. “人类药物依赖及戒毒药”一章中归纳的“易产生依赖性的药物”有哪些?(8类)

●阿片类药物;

●巴比妥及其他镇静催眠药;

●苯丙胺类药物;

●大麻类药物;

●可卡因类药物;

●致幻剂类药物;

●挥发剂类药物;

●烟草类。

32. 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要求和意义?

●目的:

◆了解新药急性毒性的强弱;

◆为长期毒性和特殊毒性实验的剂量设置提供依据;

◆获取新药毒性反应信息;

◆新药研制过程中,工艺路线尚未定型时,对产品除了理化性质分析外,还可通过LD50比较,观察生物效应的显著差异,以明确试验产品的质量。此外,研究复方制剂新药时,还应判断配伍后与单药应用的毒性大小的差别。

●要求:药物的急性毒性试验研究属于安全性评价研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必须执行《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

●意义:急性毒性试验为全身给药的毒性研究内容之一,是评价单次或24小时内多次(2次间隔6~8小时)累积给药后,动物表现出的毒性反应。该项研究一般与药效学研究同时进行,以通过急性毒性研究资料和药效学研究资料,获得治疗指数或其他定量指标,初步判断试验药物是否有继续研究的价值,为深入全面研究该药物的毒性作用打下基础。

33. 急性毒性试验为全身给药的毒性研究内容之一,是评价单次或24小时内多次(2次间隔6~8小时)累积给药后,动物表现出的毒性反应。包括定性(毒性反应的类型、出现和消失时间、可能的靶器官和死亡原因等)和定量(致死量、最大给药量、半数致死量等)等两方面内容。该项研究一般与药效学研究同时进行,以通过急性毒性研究资料和药效学研究资料,获得治疗指数或其他定量指标,初步判断试验药物是否有继续研究的价值。

34. LD50测定的实验方法?(5种)

●寇氏法

●改良寇氏法(简化几率单位法)

●何尔恩法

●Bliss法

●改进Bliss法(几率单位加权回归法)

35. 根据我国药政部门的规定,静脉注射制剂必须进行全身毒性试验,又叫常规安全性评价,主要包括:(4个)

●血管刺激性试验

●体外流血试验

●过敏性试验

●热原试验

36. 一般毒理学(安全药理学)的概念,我国现行的新药临床前研究技术对一般药理学研究内容的要求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一般毒理学:是对主要药效学作用以外进行的广泛的药理学研究,包括次要药效学和安全药理学。

●安全药理学:研究药物治疗范围内或治疗范围以上剂量时,潜在不期望出现的对生理功能的不良反应。

→基本要求的主要内容:

●对重要生命功能系统的影响:

2中枢神经系统;

2心血管系统;

2呼吸系统;

●其他观察指标:

2追加的安全药理学研究内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

2补充的安全药理学研究内容:泌尿系统、自主神经系统、胃肠系统;

2其他研究:潜在的依赖性、骨骼肌、免疫和内分泌功能等的影响。

37. 日本对一般药理学研究内容的要求与我国的不同?

日本对新药所做的一般药理项目较多,几乎覆盖了机体所有系统,这与药物本身的作用部位、作用机制以及用途有关。在涉及一个新药的一般药理试验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取舍,但最基本的应该按照新药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所规定的内容,并能反映药物作用的靶位及其所涉及的作用机制。

38. 皮肤用药制剂毒性试验包括:(6个)

●皮肤用药急性毒性试验;

●皮肤用药长期毒性试验;

●皮肤刺激试验;

●皮肤过敏试验;

●皮肤吸收试验;

●皮肤光敏试验。

习题

1、特异质反应:C

A、常见于过敏体质病人

B、是一类免疫反应

C、是用药者先天性遗传异常引起的

D、与药物固有的药理作用完全不同

E、严重程度与剂量无关

2、终毒物与靶分子的反应有:E

A、非共价键结合

B、氢键吸引

C、电子转移

D、共价键结合

E、以上全是

3、下列分子中,哪些通常不是药物毒性作用的靶分子:A

A、ATP

B、脂质

C、核酸

D、蛋白质

E、DNA

4、关于药物,不正确的描述是:E

A、药物剂量过大,会发生毒性反应

B、蓄积过多,也会发生毒性反应

C、新药上市前需要做临床前研究

D、新药上市前需要做临床研究

E、获取新药生产上市证书后,就是绝对安全的。

5、药物引起的氧化溶血常见情况不包括:D

A、服用“氧化性”药物如非那西汀

B、出现异常血红蛋白M

C、出现异常血红蛋白H

D、服用氰化物和硫化氢

E、有G-6-PD缺乏的个体,应用伯氨喹等药物

6、药物引起自身免疫的典型疾病是:A

A、药物源性狼疮

B、哮喘

C、过敏性皮炎

D、荨麻疹

E、溶血性贫血

7、同化类激素损伤肝脏血管引起:D

A、脂肪肝

B、肝肿瘤

C、胆汁淤积

D、肝紫癜

E、肝硬化

8、大鼠长期致癌试验的实验期限通常为:D

A、3个月

B、半年

C、1年

D、2年

E、3年

9、通常认为不致畸时的指数为:C

A、<100

B、<50

C、<10

D、10-100

E、以上都不对

10、体细胞突变的最严重的后果是:D

A、传给下一代

B、细胞死亡

C、隐性改变

D、癌症

E、显性改变

11、常见的肾毒性药物不包括:D

A、对乙酰氨基酚

B、头孢噻吩

C、庆大霉素

D、青霉素

E、妥布霉素

12、容易引起肺泡巨噬细胞和肺泡II型细胞磷质代谢障碍的药物是:A

A、胺碘酮

B、博来霉素

C、呋喃妥因

D、马利兰

E、利多卡因

13、以下引起药物性哮喘的药物致病机制叙述错误的是:C

A、对花生四烯酸环氧酶通路抑制

B、特异性抗体IgE介导的I型变态反应

C、β受体激动剂

D、对咽喉、气管的直接刺激

E、对呼吸道平滑肌上迷走神经张力的直接影响

14、氯丙嗪引起溢乳-闭经综合症的机制是:C

A、催乳素分泌减少

B、阻断结节-漏斗通路的乙酰胆碱受体

C、阻断结节-漏斗通路的多巴胺受体

D、激动结节-漏斗通路的乙酰胆碱受体

E、激动结节-漏斗通路的多巴胺受体

15、利血平引起精神抑郁的机制是:D

A、阻断中枢神经的肾上腺素β受体

B、阻断中枢神经的肾上腺素α受体

C、激动中枢神经的肾上腺素α受体

D、使中枢神经的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中的神经递质耗竭

E、激动中枢神经的肾上腺素β受体

16、异烟肼常可引起中毒性精神病,可服用下列药物中的哪种进行防治:B

A、维生素B2

B、维生素B6

C、维生素C

D、维生素E

E、以上都不是

17、首次静脉使用万古霉素的患者可能出现:D

A、砜综合征

B、超敏反应综合征

C、氨苯砜综合征

D、红人综合征

E、DRESS综合征

18、皮质类固醇全身使用可导致的最常见眼毒性作用是:C

A、角膜着色

B、变态反应

C、白内障

D、青光眼

E、视神经萎缩

19、吗啡药物依赖性的特征是:E

A、有精神依赖性没有身体依赖性

B、有身体依赖性没有精神依赖性

C、有精神依赖性没有耐受性

D、有身体依赖性没有耐受性

E、有精神依赖性、身体依赖性和耐受性

20、下面哪组中药所含有的毒性成份为生物碱类:A

A、乌头碱、马钱子

B、苦杏仁、桃仁

C、万年青、夹竹桃

D、巴豆、大黄

E、砒霜、雄黄

1979年,FDA根据动物实验和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将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分为五类(级别):

A、B、C、D、X

?A类: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未见对胎儿有损害,是最安全的一类,如青霉素钠。

?B类:动物实验显示对胎仔有危害,但临床研究未能证实或无临床验证资料。多种

临床常用药属此类,如红霉素、磺胺类、地高辛、氯苯那敏等。

?C类:仅在动物实验证实对胎仔有致畸或杀胚胎的作用,但在人类缺乏研究资料证

实。如硫酸庆大霉素、氯霉素、盐酸异丙嗪等。

?D类:临床有资料表明对胎儿有危害,但治疗孕妇疾病的疗效肯定,又无代替药物,

权衡利弊后再应用,如抗惊厥药苯妥英钠,链霉素等。

?X类:证实对胎儿有危害,为妊娠期禁用的药物。

如:Va、抗叶酸药、香豆素类、性激素等。

1. 药物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或用药途径错误所引起机体生理生化功能与器官功能改变或形态损害的生物学效应称为药物的()

A 毒效应

B 副效应

C 药害体质效应

D 后遗毒效应

E 停药效应

2. 决定一个化学药物是否具有毒性,嘴关键的因素是()

A 化学药物的结构

B 化学药物的物理特性

10 在化学药物的慢性毒性试验研究中,下述哪一项宜用剂量—反应关系表示()

A 药物的摄入剂量与酶活性变化

B 药物的摄入剂量与生理学功能的变化

C 药物的摄入剂量与动物死亡率

D 药物的摄入剂量与血液学指标的变化

E 药物的摄入剂量与生化指标的变化

11. 区分雌雄小鼠的主要依据()

A 乳房大小

B 尾长占身长的比例

C 肛门至外生殖器的距离

D 外生殖器的形状

12. 下述哪种溶液是动物实验常用的黄色标记液()

药物毒理学18907

染色体畸变 在某些条件下,染色体的形态结构或树目所发生的异常改变是染色体畸变。 核内复制 核内复制是指在一次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不是复制一次,而是复制两次,而细胞只分裂了一次。 首过代谢或首过效应 指某些药物首次通过肠壁或经门静脉进入肝脏时,被其中的酶所代谢,体致使进入循环的药量减少的一种现象。 体细胞突变学说 体细胞突变学说(somatic mutation theory)认为突变引起的细胞形态变化及功能失调或丧失是人体衰老的重要原因。二倍体细胞中两条染色体上等位基因都被某些突变因素击中时,子代细胞会很快发生形成、功能的改变,甚至死亡。由此可见,二倍体细胞的衰老性改变取决于这种等位基因被击中的比率以及所造成缺陷的水平。 突变 突变是指物种遗传基因在某些物理、化学、生物因素作用下,短期内发生的某些基因序列的变化。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指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或数目发生改变。 蓄积作用

外来化合物一次性进入机体之后,可经代谢或原型排出体外,但当化合物与机体发生亚慢性接触,将反复进入机体,而且当进入的速度或总量超过代谢转化与排出的速度或总量时,化合物就有可能在机体内逐渐增加并贮留,这种现象称为化合物的蓄积作用。 可靠安全系数 药理学的名词,是指会使1%实验总体死亡的1%致死量,相对于可以治疗99%实验总体的99%有效剂量之间的比例(LD1/ED99)。 安全指数及意义 是指基本无害量与基本有效量之比值。其公式为 SI=LD5/ED95。SI价值可以说明药物的临床安全性,但该值往往难以精确地测定出来,因为LD5及ED95处于S型曲线平坦端,测定误差很大。 剂量 剂量:剂量的概念相当广泛,可指给予机体药物的量或与机体各部位接触药物的量,也可指药物被吸收入机体的量、或药物在靶器官作用部位或体液中的浓度等。由于被吸收进入机体靶器官的量不易测定,故剂量一词,一般指给予机体或与机体接触的量,并以每单位体重给予药物的重量来表示,如 g/kg体重,mg/kg体重。 急性毒作用带及其意义 答:急性毒作用带(Zac)是药物的半数致死量与急性毒性最小有作用剂量(阈剂量)的比值来表示。此值愈大,则急性毒性最小有作用剂量与可能引起死亡的剂量(以LD50表示)的差距就愈大,此种药物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就愈小;反之,比值愈小,则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就愈大。 急性毒性试验剂量水平选择的基本原则 1、以测定LD50及剂量-反应曲线的斜率为目的(10%-50%-90%)

中国医科大2014年7月考试《药物毒理学》考查课试题和答案

中国医科大2014年7月考试《药物毒理学》考查课试题和答案单选题论述题主观填空题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20 分。) 1. 下列药物中,最易引起色视障碍的是:## A. 氯丙嗪 B. 糖皮质激素 C. 吗啡 D. 洋地黄毒苷 E. 阿司匹林 -----------------选择:D 2. 常见的毒物吸收途径包括:## A. 呼吸道 B. 胃 C. 肠 D. 皮肤 E. 以上全部 -----------------选择:E 3. 能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抗生素为:## A. 青霉素 B. 罗红霉素 C. 链霉素 D. 氯霉素 E. 头孢菌素 -----------------选择:D 4. 返死性神经病与下列哪种药物有关?## A. 有机磷酸酯 B. 吗啡 C. 氯丙嗪 D. 青霉素 E. 可乐定 -----------------选择:A 5. 地高辛引起的色视障碍与抑制以下哪种酶有关?## A. 氧化还原酶 B. 磷酸化酶 C. 甲基化酶 D. Na+,K+-ATP酶 E. 肝药酶 -----------------选择:D 6. 溶血实验中非血管内给药的注射剂需用生理盐水按照什么比例稀释后,才可用于实验?##

A. 1∶3 B. 3∶1 C. 1∶2 D. 2∶1 -----------------选择:A 7. 血管刺激性实验通常取从耳缘注射部位至向心端多远部位血管组织做病理切片的检查?## A. 1cm B. 3cm C. 5cm D. 7cm -----------------选择:C 8. 有关血脑屏障,描述错误的是:## A. 神经系统解剖屏障的特点是防止多种潜在毒物的有害作用 B. 脑组织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紧密相连,毛细血管外表面被星形细胞所包围,形成了血-脑屏障 C. 血-脑屏障对白喉毒素、葡萄球菌素和破伤风毒素等神经毒物具有一定屏障作用 D. 极性化合物可以自由通过血-脑屏障 E. 脑膜炎可造成血-脑屏障功能下降,可增加神经毒物进入大脑的几率 -----------------选择:D 9. 以下药物中能够引起肾性尿崩症的是:## A. 环磷酰胺 B. 长春新碱 C. 苯妥英钠 D. 锂盐 E. 巴比妥 -----------------选择:D 10. 体细胞突变的后果不包括:## A. 传给下一代 B. 细胞死亡 C. 隐性改变 D. 癌症 -----------------选择:D 11. 下列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药物为:## A. 青霉素 B. 氯霉素 C. 伯氨喹 D. 卡马西平 E. 四环素 -----------------选择:C 12. 具有严重生殖发育毒性的药物是:## A. 注射用青霉素钠 B. 红霉素

变更制剂包装材料补充申请常见问题分析.docx

发布日期20120817 栏目化药药物评价>>化药质量控制 标题变更制剂包装材料补充申请常见问题分析 王建娇冯欣[1] 张豹子张梦卓阳[2] 许庆锐林焕冰唐年忠[3] 张玉琥蒋煜 作者 [4] 部门化药药学二部 正文内容 变更药品的包装材料(以下简称包材)是一类较为常见的补充申请事项。 随着新型包装技术和包装材料的不断涌现,变更制剂所用包材的补充申请数 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在日常审评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申请人在进行变更包材补充申请研究时,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监管部门发布的相关指导原则或技术要求未 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在申报资料中常常出现某些共性问题。我们对近期变 更包材补充申请中发现的共性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汇总分析,供研究者参考。 一、变更包材的研究基本思路 在进行变更包材研究工作之前,首先需要对该产品的安全有效性、剂型和规格合理性进行立题审查。 在立题可行的前提下,应分析、评估是否需要对原处方工艺进行调整,并应结合处方、工艺的特点,包装材料的特性对变更后的产品进行详细的研

究和验证工作,重点关注药品与包材的相容性研究。对于注射液由玻璃瓶变更为塑料包装的情况,应进行提取试验、迁移试验、吸附试验及安全性评价,并充分验证变更包材未对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之上,应对变更后药品的质量、稳定性进行全面的考察,并与原研制剂或变更前产品进行比较,并关注质量标准的更新情况。 二、常见问题分析和建议 1、药物与包装材料/容器的相容性研究 药包材为药品提供保护,以满足其预期的安全有效性用途,但同时也与药品直接接触,应与药品有良好的相容性。 问题1、未提供药物与包材相容性试验研究资料。 建议:对于部分与包装材料发生相互作用可能性较高的高风险制剂如注射剂等,研究者应按照目前相关技术要求进行药物与包材相容性研究工作,并在申报资料中提供相关的研究资料,包括提取试验、迁移试验、吸附试验以及可能的毒理试验等。 问题2、未提供包材以及相关配件的粒料、组成成分以及添加物信息。 建议:包材以及相关配件的粒料、组成成分以及添加物信息对于评估相容性研究是否充分非常重要。对于需要进行药品与包材相容性研究的品种,申请人应提供上述信息,并根据这些组成成分和添加物的信息进行后续的提取和迁移试验。 问题3、未说明药物与包材相容性试验采用的是加速试验还是长期留样试验样品,以及留样的时间。

毒理学试卷试题包括答案 (2).docx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理化或生物物质对机体产生的任何有毒作用指 A. 有毒 B. 毒性 C 毒素 D.毒物 E. 靶器官 2.通常仅直接考虑药物毒性的结果,为药物安全性评价和其他常规需要提供毒理学信息指 A. 机制毒理学 B. 应用毒理学 C. 描述性毒理学 D. 临床毒理学 E. 职业毒理学 3. 研究药物过敏性最理想的动物是 A. 家兔 B. 大鼠 C.小鼠 D. 豚鼠 E. 家犬 4. 药物毒性作用的通路分为 A.一个 B. 两个 C.三个 D.四个 E. 五个 5.药物导致的转录失调最常见的作用部位是 A. 基因启动区域 B. 转录因子 C. 转录前复合物 D. 信号传达的网络部位 E. 信号分子 的合成、储存、释放部位 6. 氟乙酸盐影响线粒体ATP的合成是通过 A. 干扰电子传递链 B. 抑制 ATP合酶的活性 C.抑制电子经由电子传递链传递给氧 D.干扰细胞色素氧化酶 E. 使钙离子上升 7. 细胞凋亡和细胞增殖可以阻断 A. 组织坏死 B. 纤维症 C. 致癌 D. 炎症 E. 蛋白合成 二、填空题 1.急性毒性一般多损害(循环、呼吸、神经)系统。 三、名词解释 1.有毒指具有产生一种未预料到或有害于健康作用的特征。 2.毒性指理化或生物物质对机体产生的任何有毒作用。 3.毒物指人工制造的毒性物质,广义上可包括药物。 4.毒素一般指天然存在的毒性物质。 5. 毒性反应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对用药者靶组织发生的危害性反 应。 6. 药物的局部毒性作用药物仅在首次接触的局部产生毒性效应。 7. 全身毒性药物被吸收进入循环分布于全身产生效应。 8 终毒物指与内源性靶分子起作用,并导致结构和功能改变的毒性作用化学物质。四、 简答题 1.新药临床前毒理学研究的目的?( 1)发现中毒剂量( 2)发现毒性反应( 3)确定安全范围(4)寻找毒性靶器官( 5)判断毒性的可逆性 2.毒性反应类型 ? (1)非共价键结合( 2)共价键结合(3)氢键吸引( 4)电子转移( 5)酶反应 3.靶分子是否产生毒性与下列因素有关?( 1)能否与靶分子结合并进一步影响功能( 2)在靶位是否达到有效浓度( 3)改变靶点 4.靶分子的毒物效应包括几方面?( 1)靶分子功能障碍(2)靶分子结构破坏:( 3)新抗原形成 5.修复不全导致的毒性 ?( 1)组织坏死(2)纤维症( 3)致癌 四、论述题 1.药物毒性临床前评价通常做哪些试验? 第一水平急性毒性试验: (1)致死的量效曲线和可能的器官损伤;( 2)眼睛和皮肤刺激性试验;( 3)致突变活性初筛。 第二水平长期毒性试验(第一阶段)

药物毒理复习题B

药物毒理学复习题B 一、概念 1. 剂量 2. 安全指数及意义 3. 非损害作用 4. 非临床研究 5. 急性毒作用带及其意义 6. 致畸性 7. 皮肤毒性试验 8. 毒药 9.微核 二、填空 1. 在点突变中,如果在DNA多核苷酸链上发生嘌呤相互取代或嘧啶相互取代的突变,叫,如果嘌呤取代嘧啶或嘧啶取代嘌呤,称。 2. 是口服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 3. Ames试验菌株鉴定实验包括:;;。 4. 一个药物的脂水分配系数大,表明其易溶于脂,反之表明易溶于水。凡易溶于脂的物质,在机体内就呈现,而易溶于水则呈现。 5. 是药物对骨髓造血机能最严重的损伤。 6. 胚胎对药物致畸最敏感的时期是,在此时期之前及后则敏感性均较差,如超过一定的时期,则失去敏感性,即使加大剂量也仅仅引起胚胎或胎儿死亡无致畸。 三、判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不用改正 1. 微粒沉积到呼吸道前其大小可能发生变化。 2. 口服的药物在胃内的停留过程中大部分可被崩解、分散、和溶解。但由于胃缺乏绒毛,故吸收面积有限,除一些弱碱性药物有较好吸收外,大多数药物吸收较差。 3.急性毒作用带(Zac)值愈大,则急性毒性最小有作用剂量与可能引起死亡的剂量( 以LD50 表示) 的差距就愈小,此种药物引起死亡的危险性就愈大。 4. 过敏反应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要素:致敏原,致敏条件、激发。

5.芳香族药物中引入羟基后,由于极性增强而减小了毒性。 6. 药物通过结肠的速度较快,并且结肠中分泌液量小,不利于药物的吸收。 7.皮肤急性毒性试验是观察完整皮肤在一次接触外用药物短期内所产生的毒性反应。8.作用量积蓄及功能性蓄积均可用化学方法检测出。 9.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 缺陷人群要慎用伯氨喹啉、磺胺类等氧化类药物。10. 四氯化碳是公认的典型的肝脏毒物,毒性较强,对各种实验动物和人均能造成肝损害,常以它的毒性指数来比较其它肝脏毒物的毒性。 四、简答 1、慢性中毒 2.安全指数及意义 3.Ames试验原理 4. 药物对内分泌系统的毒性作用特点 5. 微生物回复突变的原理 6. GLP的研究过程中需要修改实验方案时,如何办? 五、论述 Ames试验菌株鉴定实验包括哪些内容 药物毒理学复习题B答案 一、概念 1. 剂量:剂量的概念相当广泛,可指给予机体药物的量或与机体各部位接触药物的量,也可指药物被吸收入机体的量、或药物在靶器官作用部位或体液中的浓度等。由于被吸收进入机体靶器官的量不易测定,故剂量一词,一般指给予机体或与机体接触的量,并以每单位体重给予药物的重量来表示,如 g/kg体重,mg/kg体重。 2. 安全指数及意义:安全指数(SI)是指基本无害量与基本有效量之比值。其公式为 :SI=LD5/ED95 3. 非损害作用:非损害作用亦称无损害作用。一般认为非损害作用的特点是不引起机体形态、生长发育和寿命的改变;不引起机体功能容量和机体对额外应激状态代偿能力的损伤,应激状态是外界有害因素在机体引起的所有非特异性生物学作用的总称。

中国医科大学2020年12月考试《药物毒理学》答案

中国医科大学2020年12月考试《药物毒理学》答案 一、单选题 1.药物(毒物)在组织储存的常见部位有:() [A题目]血浆蛋白结合 [B题目]在肝和肾组织储存 [C题目]在脂肪组织储存 [D题目]在骨骼组织中储存 [E题目]以上全部 提示: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本题答案是】:E 2.通过干扰叶酸代谢而导致巨幼红细胞贫血的药物为:() [A题目]甲氨蝶呤 [B题目]苯妥英钠 [C题目]去氧苯比妥 [D题目]避孕药 [E题目]甲巯咪唑 提示: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本题答案是】:A 3.下列药物中,最常见的能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的为:() [A题目]非甾体抗炎药 [B题目]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C题目]四环素 [D题目]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E题目]利福平 提示: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本题答案是】:D 4.关于药物引起肾脏毒性作用的机制,不包括:() [A题目]产生活性中间代谢产物 [B题目]细胞死亡 [C题目]离子平衡 [D题目]影响细胞内钙稳态 [E题目]抗原抗体反应 提示: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本题答案是】:C 5.关于肺源性肺出血,描述错误的是:() [A题目]咯血是肺出血主要的临床表现 [B题目]同时身体的其他部位也可见出血,如胃出血、血尿等 [C题目]抗凝血药还可并发胸膜出血,属于自发性胸膜出血

[D题目]抗凝血药如肝素、枸橼酸钠可引起血液系统凝血异常而导致肺出血 [E题目]奎尼丁可通过变态反应机制引起血小板减少,也可引起血痰 提示: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本题答案是】:C 6.多柔比星引起周围神经节细胞选择性损伤的机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题目]抑制DNA转录 [B题目]影响DNA回旋酶 [C题目]影响拓扑异构酶 [D题目]抑制mRNA翻译 [E题目]嵌入双链DNA中,影响DNA功能,阻止DNA复制和RNA转录 提示: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本题答案是】:E 7.有关有机磷酸酯引起的轴索病,描述错误的是:() [A题目]有机磷酸酯脂溶性强,可进入神经系统 [B题目]有机磷酸酯是一类难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 [C题目]有机磷酸酯类可使体内生物大分子物质烷基化和磷酸化,从而导致迟发性神经毒性 [D题目]病变必须沿细胞体发展到轴索,出现轴索变性 [E题目]轴索变性在急性接触有机磷酸酯后并不立即发生,而是在7~10日后才发生 提示: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本题答案是】:D 8.关于氨基苷类抗生素具有前庭毒性和耳蜗毒性,描述错误的是:() [A题目]链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对耳蜗的毒性大于对前庭的毒性 [B题目]庆大霉素对耳蜗毒性小于前庭毒性 [C题目]氨基苷类抗生素耳毒性发生机制并不完全清楚 [D题目]耳毒性发生机制可能由于内耳淋巴液药物浓度过高,导致内耳毛细胞膜上钠钾离子泵发生障碍,最终使毛细胞受损 [E题目]耳毒性发生机制可能由于内耳淋巴液药物浓度过高,导致内耳毛细胞膜上钙泵发生障碍,最终使毛细胞受损 提示: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本题答案是】:E 9.可引起缺血性心脏病的药物不包括:() [A题目]洋地黄 [B题目]二甲麦角新碱 [C题目]吩噻嗪 [D题目]吲哚美辛 [E题目]长春新碱 提示:请认真阅读以上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作答 【本题答案是】:A

药品补充申请表填表说明

药品补充申请-填表说明 我们保证:本项内容是各申请机构对于本项申请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的郑重保证,各申请机构应当一致同意。 其他特别申明事项:需要另行申明的事项。同时标注:注册申请前是否进行过注册检验,以及检验单位名称。 1.本申请属于:系指如果属于申请境内注册品种选“境内生产药品补充申请”,如果属于申请境外注册选“境外生产药品补充申请”,如果属于申请港澳台注册选“港澳台医药产品补充申请”。本项为必选项目。 2.药品注册分类:按本品种原批准的注册分类属性选择相应的选项。本项为必选项。 3.是否为OTC:如同时申请非处方药,则选非处方药,此项不选,默认为申请处方药。 4.原申请品种状态:按品种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选项。本项为必选项。 5.申请事项分类:变更事项分类应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变更事项及申报资料要求等配套文件中有关分类要求选择。多个变更一并申报时,同时勾选。本项为必选项目。 6.药品通用名称:应当使用国家药品标准或者药品注册标准收载的药品通用名称。申报复方制剂或者中药制剂自拟药品名称的,应当预先进行药品名称查重工作。本项为必填项目。 7.英文名称:英文名填写INN英文名;中药制剂没有英文名的,可以免填;申报中药材的需提供拉丁名。本项为必填项目。 8.汉语拼音:均需填写,注意正确区分字、词、字母大小写等。可以参照中国药典格式填写。本项为必填项目。 9.化学名称:应当以文字正确表达药物活性物质的化学结构,不要采用结构式。本项为必填项目。 10.商品名称:申请人为方便其药品上市销售而申请使用的商品名称。境外生产药品可同时填写英文商品名称。商品名称仅限于符合新药要求的化学药品、生物制品及境外生产中药可以申请使用。 11.剂型:本项为必选项目。境外生产药品同时填写剂型的英文。 中国药典剂型:在“剂型”后选择所属剂型;剂型属于《中国药典》或其增补本收载的剂型,选中国药典剂型。 非制剂类:根据本品类型进行选择。其中“有效成份”系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

药物毒理学重点复习知识总结

药物毒理学简答总结 第三章 一、简述肝损伤的类型及主要代表药 1.肝细胞死亡:对乙酰氨基酚、烷化剂 2.脂肪肝:丙戊酸、四环素 3.小管胆汁淤积:第一代头孢菌素、环孢素 4.胆道损害:亚甲基二本胺 5.肝纤维化:甲氨蝶呤、维生素A 6.血管损伤:达卡巴嗪 7.过敏性肝炎:氯丙嗪、氟烷 8.肝肿瘤:雄激素类、亚硝酸盐 二、肝脏是药物毒性靶器官的原因 1.血供丰富(1.5L/min) 2双重血供(门静脉2/3) 3.肝脏是重要代谢器官 4.肝血窦结构特殊 5.胆汁形成排泄 三、简述肝损伤的类型和主要代表药 第四章 一、.药物引起肾脏损伤的类型有哪些 ①性肾小管坏死 药物:氨基糖苷类、一、二代头孢、多粘菌素、过量阿司匹林、过量对乙酰氨基酚、金属离子、两性霉素B、麻醉药 ②小球肾炎和肾病综合征 药物:非甾体类抗炎药、锂盐、含巯基药物、阿霉素、丝裂霉素C、金属、汞制剂、吲哚美素、保泰松、利福平、磺胺类、海洛因 ③质性肾炎 药物: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利福平、非甾体抗炎药、磺胺类、普萘洛尔、干扰素等 ④阻性肾脏衰竭(原因:结晶在肾小管沉积)药物:呋塞米、抗癌药、磺胺类 ⑤疮样综合征圈6其它:锂盐 药物:异烟肼、普鲁卡因胺、甲基多巴、苯妥英钠、氯丙嗪、利血平、奎尼丁、金制剂

二、肾是药物毒性靶器官的原因 1.血流丰富 2.肾小管浓缩 3.尿液PH变化 4.也可进行生物转化 5.免疫复合物易沉着 第五章 一、请例举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毒性药物 抗心律失常药: 奎尼丁,利多卡因等,是心脏传导速率减慢,早期心律失常,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 洋地黄毒苷,地高辛等影响动作电位延续时间,AV传导减慢; 儿茶酚胺类药物如多巴酚丁酚,扎莫特罗等导致心动过速,心肌细胞死亡; 支气管扩张药:如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等导致心动过速; 抗肿瘤药:如多柔比星等导致心肌病,心力衰竭; 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等导致心肌病。 二、药物对心血管损伤类型 1.心力衰竭 2.心律失常(冲动形成异常冲动传导异常) 3.心肌炎与心肌病 4.心包炎 5.心脏瓣膜病 6.高血压 7.低血压 8.血管炎 三、.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毒性作用的机制有哪些 ①干扰离子通道和离子稳定:干扰Na离子通道、K离子通道、Ca离子通道、影响细胞内Ca 离子稳定 ②改变冠脉流量和心肌能量代谢 ③细胞凋亡与坏死,可诱导心肌凋亡药物:可卡因、罗红霉素、异丙肾上腺 第六章 一、试述药物对呼吸系统的毒性作用 1、呼吸抑制 (1)吗啡:急性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 (2)巴比妥类:抑制呼吸中枢 (3)筒箭毒碱:阻断呼吸及神经肌肉接头的N2受体,引起呼吸麻痹。 2、哮喘 (1)解热镇痛抗炎药:某些哮喘患者服阿司匹林或其他解热镇痛抗炎药后可诱发哮喘,称为“阿司匹林哮喘”。 (2)β-受体阻断药:阻断支气管平滑肌上β2受体,导致支气管收缩,引发哮喘。 (3)拟胆碱药:毛果芸香碱、乙酰胆碱等可兴奋支气管平滑肌上的M受体,导致支气管收缩,引发哮喘。 (4)麻醉性药物:氯胺酮、普鲁卡因胺、利多卡因可引起支气管痉挛,引发哮喘 (5)其他:青霉素、头孢、磺胺类、喹诺酮类、多粘菌素B、新霉素、四环素等抗菌药,疫苗、抗毒素、血清等生物制品(机制:1型变态反应)

变更制剂包装材料补充申请常见问题分析

20120817发布日期 栏目化药质量控制>>化药药物评价 变更制剂包装材料补充申请常见问题分析标题 作者[4]蒋煜张玉琥[2]许庆锐林焕冰唐年忠[3]张梦[1]王建娇冯欣张豹子卓阳化药药学二部部门 正文内容变更药品的包装材料(以下简称包材)是一类较为常见的补充申请事项。 随着新型包装技术和包装材料的不断涌现,变更制剂所用包材的补充申请数 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在日常审评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申请人在进行变更包材补充申请研究 时,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以及监管部门发布的相关指导原则或技术要求未 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在申报资料中常常出现某些共性问题。我们对近期变 更包材补充申请中发现的共性问题进行了梳理和汇总分析,供研究者参考。一、变更包材的研究基本思路 在进行变更包材研究工作之前,首先需要对该产品的安全有效性、剂型 和规格合理性进行立题审查。 在立题可行的前提下,应分析、评估是否需要对原处方工艺进行调整, 并应结合处方、工艺的特点,包装材料的特性对变更后的产品进行详细的研 究和验证工作,重点关注药品与包材的相容性研究。对于注射液由玻璃瓶变. 更为塑料包装的情况,应进行提取试验、迁移试验、吸附试验及安全性评价, 并充分验证变更包材未对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之上,应 对变更后药品的质量、稳定性进行全面的考察,并与原研制剂或变更前产品 进行比较,并关注质量标准的更新情况。 二、常见问题分析和建议 1、药物与包装材料/容器的相容性研究 药包材为药品提供保护,以满足其预期的安全有效性用途,但同时也与

药品直接接触,应与药品有良好的相容性。 问题1、未提供药物与包材相容性试验研究资料。 建议:对于部分与包装材料发生相互作用可能性较高的高风险制剂如注 射剂等,研究者应按照目前相关技术要求进行药物与包材相容性研究工作, 并在申报资料中提供相关的研究资料,包括提取试验、迁移试验、吸附试验 以及可能的毒理试验等。 问题2、未提供包材以及相关配件的粒料、组成成分以及添加物信息。 建议:包材以及相关配件的粒料、组成成分以及添加物信息对于评估相 容性研究是否充分非常重要。对于需要进行药品与包材相容性研究的品种, 申请人应提供上述信息,并根据这些组成成分和添加物的信息进行后续的提 取和迁移试验。 问题3、未说明药物与包材相容性试验采用的是加速试验还是长期留样试 验样品,以及留样的时间。 建议:申请人应详细说明相容性研究所采用药品的贮藏条件和时间。应.对加速试验和长期留样试验末期样品进行迁移试验和吸附试验。 问题4、提供的变更后包装系统与药物相容性研究不充分。如仅进行了提 取试验,未采用含药制剂进行迁移试验;或者在不清楚包材以及配件的组成 成分以及添加物信息情况下,仅对几种塑料包材中常用的抗氧剂进行迁移试 验;或者方法学验证不全面。 建议:注射剂药物与塑料包装容器的相容性试验包括提取试验、迁移试 验、吸附试验以及可能的毒理试验等。申请人可参考《化学药品注射剂与塑 料包装材料相容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进行研究。

中国医科大学2020年4月补考《药物毒理学》考查课试题答卷标准答案

中国医科大学2019年12月考试《药物毒理学》考查课试题 试卷总分:100 得分:2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20 分) 1.下列关于药物引起的溶血性贫血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降血糖药氯磺丙脲可引起溶血性贫血 B.药物可与红细胞膜结合形成复合物 C.抗疟药奎宁可引起溶血性贫血 D.抗心律失常药奎尼丁可引起溶血性贫血 E.不是由免疫机制所介导 答案:E 2.关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对免疫反应的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A.可诱发淋巴细胞凋亡,使抗体生成减少 B.可抑制多种细胞因子IL-1、IL-2、IL-6、INF-γ和TNF-α生成 C.可增加淋巴细胞的识别抗原能力,增加淋巴母细胞增殖 D.可使循环中淋巴细胞数目减少 答案:C 3.下列药物中,最易引起呼吸中枢抑制的是:() A.胺碘酮 B.维生素K C.红霉素 D.庆大霉素 E.吗啡 答案:E 4.可引起缺血性心脏病的药物不包括:() A.长春新碱 B.洋地黄 C.吲哚美辛 D.吩噻嗪 E.二甲麦角新碱 答案:B 5.过敏反应是药物分子本身为过敏原,进入机体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哪种抗体?() A.IgM B.IgG C.IgE D.CD4 答案:C 6.血管刺激性实验镜下观察,见家兔耳缘静脉及2/3耳壳的静脉坏死或栓塞;2/3耳壳出现水肿、纤维蛋白沉淀、出血或炎性浸润,这属于组织病理学的级数是:() A.4级

B.3级 C.2级 D.1级 答案:A 7.常见的含有马兜铃酸的药材是:() A.川木通、粉防己 B.川木通、广防己 C.关木通、粉防己 D.关木通、汉防己 E.关木通、广防己 答案:E 8.常见的含有植物毒蛋白类的药材有:() A.苍耳子、巴豆 B.相思子、天南星 C.狼毒、蟾蜍 D.寻骨风、巴豆 E.夹竹桃、万年青 答案:A 9.药物引起动物的条件性位置偏爱,说明该药物:() A.造成药物依赖 B.抑制动物的随意活动 C.抑制动物对环境的反应 D.引起药物耐受 E.不能造成药物依赖 答案:A 10.一般药理学研究属于安全性评价的范畴,原则上须执行:() A.GMP管理规范 B.GLP管理规范 C.GCP管理规范 D.GAP管理规范 答案:B 11.接触下列哪种化合物,常引起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A.苯 B.甲醇 C.甲烷 D.氯仿 E.乙醇 答案:A

药包材补充申请初审程序

药包材补充申请初审程序 事项名称:药包材补充申请初审 法定实施主体: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设定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四十五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三百六十号) 3、《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3 号) 4、《药包材生产申请资料审评技术指导原则》 收费标准:详见《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药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收费标准的公告》 总时限:自受理完成之日起20 个工作日(不含受理、注册检验、送达时间)申请条件: 1、申请人应当是在中国境内合法登记的药包材生产企业,并是在药包材经批准注册后,变更标准、改变工艺及《药包材注册证》中所载明的等事项 2、申请人应当向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提出申请。 3、药包材生产企业办理药品注册申请事务的人员应当是药品注册专员或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要熟悉药品注册管理法律、法规和药品注册的技术要求。 办理材料: 药包材补充申请分类 (一)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补充申请事项: 1、变更药包材注册证所载明的“规格”项目。 2、变更药包材生产企业地址。 3、变更进口药包材注册证所载明的“公司名称”及“注册地址”。 4、变更药包材配方中原料产地。 5、变更药包材配方中的添加剂。 6、变更药包材生产工艺。 7、变更药包材注册标准。 (二)直接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备案的补充申请事项: 8、变更进口药包材注册代理机构。 (三)由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备案的补充申请事项:

医疗机构制剂的补充申请申报资料要求

医疗机构制剂的补充申请申报资料要求 一、补充申请注册事项 1. 改变制剂的规格。 2. 修订制剂的质量标准。 3. 改变影响制剂质量的生产工艺。 4. 改变制剂处方中已有药用要求的辅料。 5. 增加中药的功能主治或者化学药品的适应症。 6. 变更配制单位名称。 7. 改变制剂的有效期。 8.变更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或者容器。 9.变更制剂配制场地。 10.变更包装、标签、说明书。 二、注册事项说明 1、注册事项1 改变制剂的规格,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所申请的规格一般应当是市场上没有供应的规格,并符合科学、合理、必要的原则。 (2)所申请的规格应当根据药品用法用量合理确定,一般不得小于单次最小用量,或者大于单次最大用量。 2、注册事项2 修订制剂的质量标准,指修订质量标准中的检验项目。 3、注册事项3 改变影响制剂质量的生产工艺的,其生产工艺的改变不应导致药用物质基础的改变。中药如有改变药用物质基础的,应当提供药学、药理毒理方面的对比试验研究资料,必要时需根据研究目的进行临床试验。 4、注册事项6,变更制剂配制单位名称,是指医疗机构经批准变更《医疗机构制剂许可证》单位名称以后,申请将其已有批准文号的制剂的单位名称作相应变更。 三、各注册事项应提交的申报资料项目 (一)改变制剂规格

1.制剂批准证明文件及其附件的复印件; 2.《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复印件; 3.提供制剂处方、工艺研究的试验资料;连续3个批号的样品自检报告书; 稳定性试验资料;如涉及包材变更的应提供相关资料; 4.提供原批准制剂临床使用情况报告。 (二)修订制剂的质量标准 1.制剂批准证明文件及其附件的复印件; 2.《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复印件; 3.提供质量标准研究的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质量标准草案及起草说明; 4.连续3个批号的样品自检报告书; 5.检验标准中修订或者变更的部分应提供药检所单项检验报告及复核说明。 (三)改变影响制剂质量的生产工艺 1.制剂批准证明文件及其附件的复印件; 2.《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复印件; 3.工艺变更研究的试验资料、质量标准研究的试验资料、稳定性试验资料 4.连续3个批号样品自检报告书; 5.1个批号样品的药检所检验报告书; 6.如改变制剂的提取工艺,导致药用物质基础改变的,应提供药理毒理方面的对比试验研究资料;必要时需根据药品特点进行临床试验。 (四)改变制剂处方中已有药用要求的辅料 1.制剂批准证明文件及其附件的复印件; 2.《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复印件; 3.辅料的来源及质量标准; 4.使用新旧辅料对比的工艺研究试验资料、质量标准研究试验资料、稳定 性试验资料; 5.连续3个批号样品自检报告书; 6.1个批号样品的药检所检验报告书。 (五)增加中药的功能主治或者化学药品的适应症 1.制剂批准证明文件及其附件的复印件;

新中国医科大学2020年7月考试《药物毒理学》考查课试题

【奥鹏】-[中国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2020年7月考试《药物毒理学》考查课试题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第1题,药物对骨髓造血机能损伤最严重的是:()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粒细胞减少 C、血小板减少 D、白血病 E、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正确答案:A 第2题,关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对免疫反应的作用,描述错误的是:() A、可增加淋巴细胞的识别抗原能力,增加淋巴母细胞增殖 B、可使循环中淋巴细胞数目减少 C、可诱发淋巴细胞凋亡,使抗体生成减少 D、可抑制多种细胞因子IL-1、IL-2、IL-6、INF-γ和TNF-α生成 正确答案:A 第3题,关于药物引起肾脏毒性作用的机制,不包括:() A、产生活性中间代谢产物 B、细胞死亡 C、离子平衡 D、影响细胞内钙稳态 E、抗原抗体反应 正确答案:C 第4题,锥体外系的不良反应不包括:() A、帕金森综合征 B、急性肌张力障碍 C、静坐不能 D、迟发性运动障碍 E、多发性硬化 正确答案:E 第5题,有关血脑屏障,描述错误的是:() A、神经系统解剖屏障的特点是防止多种潜在毒物的有害作用 B、脑组织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紧密相连,毛细血管外表面被星形细胞所包围,形成了血-脑屏障 C、血-脑屏障对白喉毒素、葡萄球菌素和破伤风毒素等神经毒物具有一定屏障作用 D、极性化合物可以自由通过血-脑屏障 E、脑膜炎可造成血-脑屏障功能下降,可增加神经毒物进入大脑的几率 正确答案:D

第6题,有关有机磷酸酯引起的轴索病,描述错误的是:() A、有机磷酸酯脂溶性强,可进入神经系统 B、有机磷酸酯是一类难逆性胆碱酯酶抑制剂 C、有机磷酸酯类可使体内生物大分子物质烷基化和磷酸化,从而导致迟发性神经毒性 D、病变必须沿细胞体发展到轴索,出现轴索变性 E、轴索变性在急性接触有机磷酸酯后并不立即发生,而是在7~10日后才发生 正确答案:D 第7题,可引起过敏性心肌炎的药物不包括:() A、青霉素 B、阿霉素 C、保泰松 D、吲哚美辛 E、金霉素 正确答案:B 第8题,胺碘酮引起药源性甲状腺疾病的机制不包括:() A、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B、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 C、抑制外周脱碘酶的作用 D、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E、诱导肝药酶的作用使之代谢加快 正确答案:E 第9题,地高辛引起的色视障碍与抑制以下哪种酶有关?() A、氧化还原酶 B、磷酸化酶 C、甲基化酶 D、Na+,K+-ATP酶 E、肝药酶 正确答案:D 第10题,传统上,评定化学药物为无致畸性的致畸指数范围为:() A、小于10 B、10~60 C、60~100 D、大于100 正确答案:A

药物毒理学重点总结

一、名词解释 1. 药物毒理学:是一门关于研究药物对机体有害作用的科学。 2. 量效关系:药物的毒性效应在一定的范围内成比例,称为量效关系。 3. 治疗指数:通常将药物实验动物的LD50和半数有效量ED50的比值称为治疗指数,用以表示药 物的安全性。 4. 致畸性:指胚胎在器官发生期给予某种药物后,引起的永久性结构或功能畸形,称为致畸性。 5. 急性毒性试验:指机体(实验动物)一日内一次或多次接触药物产生毒性反应,甚至引起死亡。 6.有毒:指具有产生一种未预料到或有害于健康作用的特征。 7.毒性:指理化或生物物质对机体产生的任何有毒作用。 8.毒物:指人工制造的毒性物质,广义上可包括药物。 9.毒素:一般指天然存在的毒性物质。 10.毒性反应:指在剂量过大或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时,对用药者靶组织发生的危害性反应。 11.药物的局部毒性作用:药物仅在首次接触的局部产生毒性效应。 12.全身毒性:药物被吸收进入循环分布于全身产生效应。 13终毒物:指与内源性靶分子起作用,并导致结构和功能改变的毒性作用化学物质。 二、填空题 1. 毒理学研究任务根据目的的不同可分为:(1)描述性毒理学(2)机制毒理学(3)应用毒理学 2. 从临床应用角度可将药物毒性作用分为(1)变态反应(2)毒性反应(3)致癌性 (4)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5)致突变性和遗传毒性(6)特异质反应 3. 免疫系统根据其功能的不同,可分为:(1)中枢免疫系统(2)外周免疫系统 (3)免疫细胞等3个组织层次。 4. 药物对机体免疫系统毒性反应可分为(1)易感性(2)过敏性(3)自身免疫性疾病。 5. 肼屈嗪、异烟肼、普鲁卡因胺三种药物具有1)自身免疫性,表现为2)系统红斑狼疮综合征。 6. 常见的药物对肝脏损害的类型有(1)肝细胞蜕变死亡、(2)脂肪肝、(3)胆汁淤积、(4)血管 损伤、(5)肝硬化、(6)肿瘤等。 7. 药物对神经系统毒性作用类型可分为(1)神经元损害(2)髓鞘损害(3)轴索损害(4)影响 神经递质功能等四类。 8. 药物对肾上腺的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1)促激素源性萎缩(2)损伤性萎缩(3)腺体增生 9. 对胰腺产生毒性作用的典型药物的是(1)链脲佐菌素(2)四氧嘧啶 10.药物眼毒性的主要类型包括(1)染色和沉着(2)变态反应(3)刺激性炎症(4)腐蚀灼伤 (5)眼睑损害(6)晶状体混浊或白内障(7)眼球运动障碍(8)视网膜和视神经病变 11. 慢性毒性反应多损害:肝、肾、内分泌等; 急性毒性反应多损害:循环、呼吸、神经系统 12. 修复不全导致的毒性? (1)组织坏死(2)纤维症(3)致癌 13. 靶分子的毒物效应包括几方面? (1)靶分子功能障碍(2)靶分子结构破坏(3)新抗原形成 14. 靶分子是否产生毒性与下列因素有关? (1)能否与靶分子结合并进一步影响功能(2)在靶位是否达到有效浓度(3)改变靶点 15. 毒性反应类型? (1)非共价键结合(2)共价键结合(3)氢键吸引(4)电子转移(5)酶反应

中国医科大学2015年1月考试《药物毒理学》考查课试题及答案 (1)

中国医科大学2015年1月考试《药物毒理学》考查课试题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20 分。)V 1. 按t1/2恒量反复给药时,为快速达到稳态血药浓度可:()A. 首剂量加倍 B. 首剂量增加3倍 C. 连续恒速静脉滴注 D. 增加每次给药量 E. 增加给药量次数 满分:1 分 2. 血药浓度时间下的总面积AUC0→∞被称为:()A. 阶矩 B. 三阶矩 C. 四阶矩 D. 一阶矩 E. 二阶矩 满分:1 分 3. 静脉滴注达稳态血药浓度,不由下面哪项所决定?()A. 消除速率常数 B. 表观分布容积 C. 滴注速度 D. 滴注时间 E. 滴注剂量 满分:1 分 4. 临床上可用丙磺舒增加青霉素的疗效,是因为:()A. 在杀菌作用上有协同作用 B. 两者竞争肾小管的分泌通道 C. 对细菌代谢有双重阻断作用 D. 延缓抗药性产生 E. 以上均不对 满分:1 分 5.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下列采样点数目哪个是符合标准的?()A. 10 B. 7 C. 9 D. 12 E. 8 满分:1 分 6. 某一弱酸性药物pKa=4.4,当尿液pH为5.4,血浆pH为7.4时,血中药物浓度是尿中药物浓度的:()A. 1000倍 B. 91倍 C. 10倍 D. 1/10倍 E. 1/100倍 满分:1 分 7. 应用于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的统计矩分析,是一种非房室的分析方法,它一般适用于体内过程符合下列哪一项的药物?()A. 房室 B. 线性

C. 非房室 D. 非线性 E. 混合性 满分:1 分 8. 通常不应用下列哪个参数来衡量吸收程度和速度?()A. 峰时间 B. 峰浓度 C. 药时曲线下面积 D. 生物利用度 E. 以上都不是 满分:1 分 9. 某弱碱性药物pKa 8.4,当吸收入血后(血浆pH 7.4),其解离百分率约为:()A. 91% B. 99.9% C. 9.09% D. 99% E. 99.99% 满分:1 分 10. 关于药物简单扩散的叙述,错误的是:()A. 受药物相对分子质量大小、脂溶性、极性的影响 B. 顺浓度梯度转运 C. 不受饱和限速与竞争性抑制的影响 D. 当细胞膜两侧药物浓度平衡时转运达平衡 E. 不消耗能量而需要载体 满分:1 分 11. 特殊人群的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特殊人群指的是哪些人群?()A. 肝功能受损的患者 B. 肾功能损害的患者 C. 老年患者 D. 儿童患者 E. 以上都正确 满分:1 分 12. 在线性范围考察中,至少要有几个浓度来建立标准曲线?()A. 4 B. 5 C. 6 D. 7 E. 3 满分:1 分 13. Ⅰ期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试验时,下列的哪条是错误的?()A. 目的是探讨药物在人体的体内过程的动态变化 B. 受试者原则上男性和女性兼有 C. 年龄在18~45岁为宜 D. 要签署知情同意书 E. 一般选择适应证患者进行 满分:1 分 14. 静脉滴注给药途径的MRTinf表达式为:()A. AUC0→n+cn/λ

药品补充申请申报事项说明

药品补充申请申报指南 一、报SDA批准的注册事项: 1、持有新药证书的药品生产企业申请该药品的批准文号指新药研制单位获得新药证书时不具备该新药生产条件,并且没有转让给其他药品生产企业的,在具备相应生产条件以后,申请生产该新药。 资料要求: 1.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及其附件的复印件,同时提交新药证书原件 2.证明性文件:GMP证书、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 3.修订的药品包装标签样稿(附详细修订比较说明) 4.样品自检报告(3批) 5.现场考察报告表 6.省所检验报告(3批) 注意事项:新药证书持有人应共同提出此项申请,即申请表中均应 填写并共同盖章 2、使用药品商品名称 资料要求: 1.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及其附件的复印件 2.证明性文件:GMP证书、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 商标查询或注册证明 3.修订的药品说明书样稿(附详细修订比较说明) 4.修订的药品包装标签样稿(附详细修订比较说明) 注意事项: 1.药品商品名称仅适用于新化学药品、新生物制品。 2.中药不允许使用商品名。 3.不同规格使用一个商品名。 4.商标查询或受理注册证明的单位与申报人不一致,则需提供授权申报 人使用该商标的合同(原件),同时在申请表的申请理由中注明。

5.商品名基本原则:商品名不能包含以下文字:有暗示疗效作用、有夸大或褒扬药品作用、有该药品通用名称、有生产单位名称、包含数字等。 6.新药拟使用商品名,应当由药品生产企业在申请新药注册时一并提出。 7.设立监测期的新药,在监测期内,申请人可以按照补充申请的要求申请增加商品名;监测期已过的药品不再批准增加商品名。 8.不设立监测期的新药,自批准首家注册后,2年内申请人可以按照补充申请的要求申请增加商品名;超过2年不再批准增加商品名。 9.新药保护期、过渡期已过的药品不再批准增加商品名。 3、增加药品新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 只能由药品生产企业提出申请。 资料要求: 1.药品批准证明文件及其附件的复印件 2.证明性文件:GMP证书、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 3.修订的药品说明书样稿(附详细修订比较说明) 4.修订的药品包装标签样稿(附详细修订比较说明) 5.药理毒理研究资料 6.临床研究资料 其药理毒理研究和临床研究应当按照下列进行: (1)增加新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需延长用药周期或者增加剂量者,应当提供主要药效学试验资料及文献资料、一般药理研究的试验资料或者文献资料、急性毒性试验资料或者文献资料、长期毒性试验资料或者文献资料,局部用药应当提供有关试验资料。临床研究应当进行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和随机对照试验,试验组病例数不少于300例。 (2)增加新的适应症,国外已有同品种获准使用此适应症者,应当提供主要药效学试验资料或者文献资料,并须进行至少60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3)增加新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国内已有同品种获准使用此适应症 者,须进行至少60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或者进行以获准使用此适应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