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初中科学学业考试命题研究

初中科学学业考试命题研究

2008/12

教学参考

初中毕业生科学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科学学习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初中科学学业考试试题的设计应立足基础、关注探究、联系实际、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指导思想,以《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全面考查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要求的程度,为确定学生的科学学业水平提供依据。初中科学学业考试试题在命题时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立足基础,注重知识与技能

对“知识与技能”的考查应立足于基础,立足于学科的主干知识。在试题设计时,应选择生产、生活和现代科技等具有时代特征的试题载体,做到在结合具体情境中较灵活地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以及运用这些概念和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在问题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对复杂的实际问题情境进行适当的简化,做到“高起点、低落点”,不盲目拔高知识的要求。同时依附教材,做到新而不偏、新而不难,这样的试题设计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让学生跳出题海,进行有效的学习,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试题1(2008年浙江省科学卷第3题)“基因型身份证”主要是利用先进的DNA 指纹技术,选取人体细胞中若干个固定的遗传基因作为人的身份信息,从而用以鉴定不同人的身份。这样的身份信息主要来自于人体细胞结构中的

()

A .细胞膜

B .细胞质

C .细胞膜和细胞质

D .细胞核

本题以现代科技(DNA 指纹技术)为背景,考查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决定其在生产与生活中的用途这一生物学基础知识。题目的立意较高,而落点较低,这样的设计在于让学生加深对科学知识理解,认识科学知识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感受生活中的高科技的应用,其原理是相当基础的。试题2(2008年浙江省科学卷第11题)在公交车上

坐着一位中学生,他的手上拿着一杯饮料,当公交车急转弯时,杯内饮料晃了出来,中学生对司机很有意见,于是说:“师傅,你怎么开车的,我杯里饮料都晃出来了。”司机说:“我车子在转弯呢。”中学生说:“那你的弯为什么转得那么大?转小点,杯里饮料就不会晃出来了。”在这段对话中,这位中学生对下面哪个概念缺乏理解

()

A .惯性

B .压强

C .浮力

D .压力

本题的情境设置来自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话的内容是非本质的表象,试题有意让学生在具体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进行概念辨析,考查对惯性概念的理解,体会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就在身边。

二、重视探究,突出科学本质

重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是突出科学本质的具体表现。探究性试题的设计应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提倡在新的情境中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试题的编制应从生活和自然现象出发设置有探究意义的问题,考查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提取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设计实验方案、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得出结论的能力,体现新课程所提出的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把握科学探究的本质的理念。探究性试题应关注观察、实验、分类、测量、预测、推论、形成操作性定义、提出假设、解释数据、控制变量、应用数学、交流、评价等方面来考查学生的探究过程的技能。

试题3(2008年浙江省科学卷第19题)巴斯德曾进

行了如下实验:把新鲜、清澈的肉汤等量放入甲、乙2个相同的玻璃瓶中,

再将甲瓶的瓶口烧软并拉成鹅颈状,然后将2瓶肉汤都煮沸,敞开瓶口放在温暖环境下,一段时间后甲瓶肉汤几乎没有变化,乙瓶肉汤变质发臭。此实验中,巴斯德将甲瓶口拉成鹅颈状的目的是

()

A .防止空气进入

□王耀村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江杭州

310012)

肉汤

考试研究

初中科学学业考试命题研究

56

2008/12

教学参考

B .防止微生物进入

C .保持温度不变

D .防止肉汤蒸发

本题以著名科学家巴斯德所进行的经典实验为背景,让学生体验科学家巧妙的实验设计思想,考查学生分析实验方法、领悟实验设计意图的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巴斯德将瓶口拉成鹅颈状与敞开瓶口放在相同温暖环境下进行实验研究,

产生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就是巴斯德将甲瓶口拉成鹅颈状的目的所在。

试题4(2008年浙江省科学卷第20题)

图甲是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原子而产生散射的实验,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他

提出了图乙所示的原子核式结构。

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一个

()

A .建立模型的过程

B .得出结论的过程

C .提出问题的过程

D .验证证据的过程

本题利用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个实例作为问题情境,旨在考查学生对提出问题、建立模型、得出结论和验证证据等科学探究过程技能的辨析和理解。试题内容取材于课本,α粒子散射的实验是研究原子内部结构的一个著名实验,卢瑟福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和创造性的思维,提出原子核式结构学说。卢瑟福的这一研究过程是一个建立模型的过程,而并非是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论。

试题5(2008年浙江省科学卷第34题)某科学兴趣

小组的同学利用羽毛球和小金属球来研究“空气阻力和速度的关系”。取三个相同的羽毛球,每个羽毛球的质量为m ,并编号为甲、乙、丙,其中在乙羽毛球内固定3倍于羽毛球质量的小金属球,在丙羽毛球内固定8倍于羽毛球质量的小金属球。然后让它们从不同高度分

别自由落下,并以竖直砖墙为背景,当进入竖直墙的区域时,用数码相机自动连续拍摄的方法记录羽毛球的运动过程,如图是数码相机记录下来的羽毛球下落过程中的一段运动过程,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在拍摄羽毛球的运动过程中,选择竖直砖

墙为背景的作用是▲。

(2)对于图中的这段运动过程,甲、乙、丙羽毛球所做的运动都是▲运动。

(3)对于图中的这段运动过程,乙羽毛球下落时受到空气阻力大小为▲;假设甲羽毛球下落的速度为v ,则丙羽毛球下落的速度为▲;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本题是一个综合性探究问题。试题设置了一个研究“空气阻力和速度的关系”实验情境,并且这个实验情境是学生平时学习中没有接触过的新情境。试题以砖墙为背景,等时间间隔连续拍摄的照片作为实验得到的数据信息,研究“空气阻力与羽毛球下落速度的关系”,学生只有从题中文字和图提炼出相关信息才能正确作答。有规律排列的竖直砖墙为背景可作为测量羽毛球通过路程的刻度尺;由此刻度尺,可以判断甲、乙、丙三球在相等时间间隔内各自通过的路程都相等,所以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于羽毛球(或内放小金属球的羽毛球)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它受到的重力和空气阻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乙球下落时受到空气阻力大小为4mg ;甲球下落时相邻图片的间隔为一块砖的厚度,而丙球下落时相邻图片的间隔为三块砖的厚度,由此可推出丙球下落的速度为3v ;甲、乙、丙三球受到的重力之比为1∶4∶9,匀速直线运动时它们的速度之比为1∶2∶3,所以羽毛球受到的空气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本题能真实地考查学生的观察的能力、提炼信息的能力、运用数学的能力、概括归纳的能力等,是一个典型的综合考查学生探究能力的试题。新颖的情境和呈现方式提高了考查的信度与效度。

三、联系实际,实现学以致用

科学试题的设计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能引起学生兴趣的联系实际的问题情境,关注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意识,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学习从科学的视角解决一些身边的问题,体现学以致用。以发生在学生身边、学生感受得到的事件作为命题素材,将学生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统一起来,进一步贴近生活,使试卷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增强了学生对生活的感悟,体现科学来源生活,体现教学回归生活,体现从生活走向科学、让科学走进社会的课程理念。

试题6(2008年浙江省科学卷第36题)汶川大地震

后,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衢州人民也积极行动起来进行献爱心活动,在流动采血车前人流涌动,纷纷无偿献血。请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的妈妈也想参加无偿献血活动,但思想上有一些顾虑,该同学向她妈妈讲明人体内的▲具有造血功能,所以适量地献血并不会损害献血者的身体健康,

试题4图

甲乙丙试题5图考试研究

57

2008/12

教学参考

轿车的基本参数

氙气大灯的技术参数车身质量(千克)1900额定电压(伏)12长/宽/高(毫米)5175/1899/

1480

耗电功率(瓦)

35

油耗(升/百千米)7.4电瓶的技术参数最大输出功率(千瓦)150电压(伏)12最高时速(千米/小时)210充电时间(小时)

20

轮胎宽度(毫米)

200

容量(安·小时)50

从而消除她的顾虑。

(2)医生要对自愿献血的人进行体检,并验血型。那么,献血前先进行体检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防止▲。

(3)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抽取组内甲同学的样血,进行血型鉴定,实验现象如下表:

操作

现象加入抗A 凝集素的血清试剂不凝集加入抗B 凝集素的血清试剂

凝集

根据表中实验记录,则甲同学的血型是▲型。本题设置了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无偿献血,通过无偿献血所涉及的基本环节:人体的造血器官、血型的确定方法以及献血前先进行体检的主要目的等科学知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相关现象的能力及应用知识得出结论的能力。既考查了知识,激励了爱心,又让学生体验到课堂中学过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是大有用处的,体现了学以致用。

四、设置综合,体现学科特点

初中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理科课程,为了体现综合学科的特点,在科学学业考试中应设置一定量的综合性试题,以体现学科间知识的综合性,引导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观察、分析问题,培养学生从整体上认识事物,从科学本质上分析现象和把握规律。综合性试题的设置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看到科学中不同领域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原本统一的自然的空间中领悟科学的思想、方法,体会知识交融和和谐。

试题7(2008年浙江省科学卷第38题)下表是某辆

四轮轿车的部分数据:

(1)该轿车空车停放在水平路面上时,某同学测得该轿车轮胎与地面接触的长度约为50毫米(沿车长的方向),则此时该轿车对水平路面的压强约为多大(g 取10牛/千克)?

(2)该轿车的头部装有两盏氙气大灯,若用该轿车上充足电的电瓶给氙气大灯供电,最多能供氙气大灯正常工作多长时间?

(3)该轿车在高速公路上以108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前进,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120千瓦,求轿车所受到的阻力。

(4)有些轿车的尾部安装了导流板,如图所示。它的作用主要是在轿车高速行驶时,增加对地面的压力,提高车轮的抓地性能。则导流板横截面的形状是▲。

A

B

C

D

(5)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CO 、NO 、NO 2等,这些气体会造成大气污染,为了降低危害,在汽车上安装了一种称为“催化式排气净化器”的装置,使大约90%的CO 、NO 、NO 2可转化为CO 2、N 2,这是由于这些气体在装置中发生了▲变化。

本题为综合性试题,试题选取了“汽车中的数据与科学”这一内容作为问题背景,体现出较强的综合性,综合考查了压力与压强计算、速度与功率计算、电能与电功率计算、气体的流速与压强、汽车尾气净化处理中的变化等主干知识,增强了学生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提高了用综合的视野去看待和分析身边事物的意识。

五、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落实三维目标

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是有效落实三维目标的重要保证。在纸笔测试中,由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较难进行直接观察和测量,因此,在科学学业考试中,可选择一些能够反映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素材(如环境问题、能源问题、食品安全等)为问题情境,并通过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所做出有关的价值判断或态度取向来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目标的考查,落实科学课程的教育功能。

试题8(2008年浙江省科学卷第28题)科学家闵恩

泽院士获得了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表彰他在“绿色化学”等多个方面的开拓性贡献。试回答:

(1)“绿色化学”的核心理念是从源头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下列措施:①少用或不用有害物质;②少排放或不排放有害物质;③不使用任何化学物质。其中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选填编号)。

(2)闵恩泽院士在“利用油料作物发展生物柴油”方面开展了积极的研究,这一产业的发展可以减少人类对▲燃料的依赖,从而更好地保护环境。

本题以我国科学家闵恩泽院士的科学成就为背景,以绿色化学为理念,通过环境保护这个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促进学生绿色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科学素养的提高,形成保护自然的意识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同时也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社会责任感。这样的情境设计渗透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导流板

试题9图考试研究

58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