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陕西省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陕西省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陕西省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陕西省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陕西省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中国乡村发现网--从这里发现中国乡村https://www.wendangku.net/doc/7216382842.html, 2018年2月1

2007年6月5日至10日,国家旅游局综合协调司高舜礼副司长和农业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程新元副主任带队的两部局联合调研组一行六人赴陕西省对乡村旅游工作进行了实地调研。调研组听取了省旅游局、省农业厅的有关汇报,实地考察了咸阳市淳化县,安康市汉滨区、平利县,渭南市富平县的乡村旅游业发展情况,并与县、区有关领导和当地群众进行了现场座谈。现将调研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陕西是全国旅游大省,2006年全省游客接待量达到7056万人次,其中接待国内旅游695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1%。乡村旅游近年来发展迅速,全省11个市、区以“农家乐”形式为主体的乡村旅游蓬勃开展,2006年“农家乐”旅游经营户已经达到4000多家。今年来,为响应国家旅游局和农业部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部署,先后下发《陕西省乡村旅游发展工作指导意见》和《陕西省旅游局陕西省农业厅关于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通知》,省旅游和农业部门还联合成立“陕西省乡村旅游领导小组”,切实加强了对全省乡村旅游发展工作的指导和领导。全省已经明确提出了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中期目标,即到2010年,要实现每年新增乡村旅游就业2.1万人,间接就

业5万人,旅游从业农民年均增收5%,建成10个乡村旅游特色县、50个乡村旅游特色乡镇、500个乡村旅游特色村、5000个特色“农家乐”经营户的目标,力争使乡村旅游成为全省国内旅游市场的重要支撑之一。

在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下,乡村旅游工作也得到各市、区、县的高度关注和有力支持。我们所到的咸阳市、安康市,党委、政府非常重视乡村旅游工作,将发展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乡村旅游作为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途径之一,引导和鼓励农民利用当地气候、山水风光、民俗风情和农家特色等独特条件,开办“农家乐”。咸阳市专门成立了“农业旅游开发与管理领导小组”,市委、市政府还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建设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咸阳市2006-2020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规划》,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同时,加大投入,切实加强修路、改水、改厕等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实施农村美化、净化、亮化、绿化“四化”工程。他们还借鉴成都等地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不断加强对乡村旅游发展的规范管理和对外宣传,努力扩大影响和形成品牌。2006年,全市乡村旅游发展已初具规模,已发展“农家乐”近200户,接待游客43.4 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29.6万元,有力促进了

农民增收。安康市虽为国家级贫困地区,但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了其自然生态体系比较完整,山河秀丽、景色宜人的独特优势,积极鼓励和引导各县开展特色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平利县已经形成“生态立县”的战略定位,提出了打造“陕西最美丽乡村”的战略目标,明确以“茶文化”、“绞股蓝产业”、“河谷漂流”等为乡村旅游的特色吸引物,大力发展“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为贫困地区、特色地区富民增收、建设新农村开辟了新思路,找到新途径。

二、存在问题

陕西省在发展乡村旅游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积极支持,形成了比较好的工作思路,制定了一些政策,采取了一些措施,发展的势头良好。但是,我们通过调查,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问题。

(一)“农家乐”经营户法律定位不明确

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农家乐”经营主体主要是农户。按照《陕西省农家乐旅游管理工作指导意见》的要求,经营“农家乐”需要取得旅游部门的《农家乐经营许可证》、工商部门的《工商营业执照》、卫生部门的《卫生许可证》和从业人员《健康证》。开业后,税务部门一般都将“农家乐”经营户定位于餐饮服务行业开

始征税,税收没有优惠政策,税率相对过高,农民觉得负担较重。

“农家乐”一般只有周末或假日才能接待游客,平时都在家务农,收入水平有限。“农家乐”经营户在经济实力很弱的情况下,开业前期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压力非常大。如果能将“农家乐”定位为农民副业,在开业初期(例如一年或两年内)将税费给与减免优惠,无疑对促进“农家乐”有小到大,逐步发展是有利的,对于贫困地区来说,也是涵养税源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资金支持与优惠政策少

我们走访的咸阳市淳化县和安康市平利县都是国家级贫困县,当地财政基本是“吃饭财政”,很难利用财政资金支持“农家乐”发展。淳化县只有农行和农村信用社两家金融机构,且贷款数量非常有限,农民发展乡村旅游的资金极其匮乏。安康市的“农家乐”经营户普遍反映融资困难,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明显缺乏资金支持,发展后劲严重不足。大多数“农家乐”目前还基本不具备接待住宿条件,对当地青山绿水流连忘返的游人很多都有住宿的要求,但他们无法满足,导致原本能停留几天的客人只能吃一两顿农家饭就离开,严重影响了“农家乐”的效益和吸引回头客的能力。

当地虽然对发展“农家乐”都持鼓励与支持态度,但由于相关部门缺乏联动机制和相关项目缺乏整合捆绑机制,优惠政策只能停留在口头上,真正能够使“农家乐”经营户得到实实在在支持的措施还很少见,专门针对乡村旅游发展的优惠政策几乎没有。(三)管理与服务水平不高

乡村旅游的从业人员大多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职业素质、职业技能水平和服务理念都亟待提高。作为“农家乐”经营服务的主要内容,“农家饭”基本都是由农户的主妇掌勺,提供餐饮服务的服务员也都是子女或亲戚。他们都是当地的村民,不懂如何为城里来的客人提供满意周到的服务,只能依靠淳朴的心态和憨厚的气质得到游客的理解和谅解。调研中市、县、乡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以及“农家乐”经营户本身都把提高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作为当前最急需、最迫切、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希望能够得到经营管理知识、接待服务礼仪、烹饪营养知识等相关培训。(四)发展规划滞后

由于乡村旅游在陕西省很多市、县区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大多数“农家乐”都是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自发兴起和经营,缺乏政府统一规划的引导,发展有很大的盲目性。安康市汉滨区的县河乡由于距安康市区较近,当地自然河流与山川景观优美,具备发展“农家乐”的很好的条件,目前沿河两岸已经出现了“农家乐”40多

家。但由于缺乏统一规划,众多的“农家乐”功能雷同,定位单一,都只能提供吃农家饭、打麻将等简单的服务,且没有各自独有的特色农家菜、招牌菜,所以竞争激烈、各家的经济效益都无法尽快提高。由于特色不明显,游客数量增长缓慢,重游率不高。(五)政府支持与服务没有形成合力

乡村旅游虽然对农民致富的作用明显,但由于涉及旅游、农业、林业、水利、工商、环保、税务、卫生、交通、建设、电力、电讯等多个部门,各部门的支持政策和扶持项目侧重点有所不同,还没有统筹安排,无法形成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合力。多部门的协调难度巨大,政策与资金捆绑使用的难度更大,需要中央或省级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才能得以实现。调查中我们发现,还没有哪个地区能够将上述各部门的力量进行有效的整合。但作为地方政府,应该有条件、有能力将相关部门现有的项目和资金进行整合和捆绑,共同支持乡村旅游的发展。比如平利县就将农业系统的农业综合开发、沼气建设、扶贫资金、新农村建设资金等项目与资金捆绑使用,扶持了以翠茗园为代表的一批以茶叶、绞股蓝种植加工为主的农村旅游示范点;以龙头村为代表的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对发展乡村旅游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六)基础设施建设薄弱

由于融资困难,农民多依靠自有资金办“农家乐”,致使当地的“农家乐”档次较低,无法满足各种层次的消费需求。淳化县“农家乐”的特色之一是冬暖夏凉的窑洞住宿,是西安的夏季避暑的好去处,但当地最大的“农家乐”经营户餐饮接待能力只有60多人次,住宿不超过20人,接待能力亟待提高。平利县90%以上的“农家乐”经营户不具备接待住宿的能力,限制了游客消费能力,农民增收也大打折扣。大部分“农家乐”没有卫生、食品保鲜、消防、安全等基本的设施,水冲厕所比例不高,方便游客的相关标识、路标等设施也非常少见,农民自产的农产品缺乏包装和加工,销售受到很大的限制等等。“农家乐”的基础设施急需得到建设和

完善。

三、几点思考与建议

按照中央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这次调研了解的情况,我们认为,当前发展乡村旅游,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需要重点研究和加强。

(一)找准工作定位,形成多部门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联动机制从现有研究和各地发展实践看,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是两个联系紧密却又内涵不同的概念。休闲农业是农业多功能性的拓展,是指利用农村田园景观、资源生态留存、农业生产过程及其产品,满足游客观光、体验、娱乐、科普等需求而发展起来的新的现代

农业产业形态。而乡村旅游是对农村旅游资源的市场化开发,是旅游市场在农村的拓展和延伸。因此,休闲农业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内容,是提升乡村旅游内涵和档次的基础,而乡村旅游是实现并提升休闲农业价值的重要手段,它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动力和目标。

因此,各部门必须合理界定和找准在发展乡村旅游中的工作定位,既要发挥各自的职能优势,又要分工协作、充分协商、合力推进。要从乡村旅游的实际出发,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资金和项目资源,以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建设新农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联动机制,共同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出力献策。从农业部门来讲,应在推动休闲农业发展方面做文章,从产业支持、技术服务、农村能源、“一村一品”、特色农产品开发与扶持等方面多做文章。旅游部门则应在乡村旅游规划、市场拓展、品牌开发、行业管理等方面多下功夫。而其他部门,也可以将公路建设、水利设施建设、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各种培训补贴等资金和项目进行捆绑,集中向乡村旅游发展适宜地区倾斜。(二)加强对乡村旅游业发展的规范和分类指导

乡村旅游目前在陕西省可以说是发展迅猛,特别是以农户家居和农、林、牧、渔及园艺等农村资源为载体的“农家乐”更是遍地开花。但是,能否结出促进农民增收、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丰硕成

果应该还需要拭目以待。乡村旅游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更是立足本土资源和特色产品的特色产业。因此,必须立足实际条件,着眼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阶段,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区分和规划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形式,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

要着眼于特色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合理配置乡村旅游资源。针对特色产业带动型、景区依托型、农场庄园型、民俗体验型和现代农业展示型等不同的发展类型,立足其发展规律和特点,实施分类指导,引导其向个性化、特色化方向发展。作为乡村旅游的一种初级形式,“农家乐”当前在全国已形成相当规模,应尽快研究相关行业规范和管理标准,特别是对“农家乐”经营户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人员要求、服务标准等方面进行规范,以保障其健康、有序发展,推动其逐步升级上档。建议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按照“百千万工程”的要求,加快制定相关的示范性标准,尽快筛选和认定一批示范县、示范乡和示范村,加大对这些示范点的扶持力度,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的样板和精品,引导全国乡村旅游的快速、规范发展。

(三)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融资环境

乡村旅游的发展需要社会各界的资金支持,尤其是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支持。由于各地农民自有资金和融资渠道非常有限,如果

仅仅凭借这些资金投入,很难在短期内促进乡村旅游的大发展。因此,应研究出台对乡村旅游提供信贷支持和资金支持的机构和个人的优惠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为乡村旅游提供资金支持与信贷服务,以解决乡村旅游在发展初期和发展壮大的关键时期普遍存在的资金支持不足的难题,最大限度地支持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和升级。建议国务院应该协调各相关部门,为乡村旅游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出台一些融资的优惠政策。例如,提供税收优惠,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乡村旅游;通过财政贴息,鼓励金融机构为乡村旅游和“农家乐”提供小额贷款或低息贷款等;通过再保险、风险贴息等方式,鼓励政策性和商业性保险机构积极开展乡村旅游业保险业务,帮助农户和相关组织化解经营风险,等等。

(四)加强乡村旅游业服务支持体系建设

首先是要建立起完善的乡村旅游培训体系。当前,乡村旅游发展都为放任和自发状态,从业农民的经营理念、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亟待提升,而农民自身的培训需求也相当迫切。建议农业部门和旅游部门共同开展乡村旅游管理人员培训,探索利用“阳光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等资金渠道,加大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

二是积极开展相关从业资格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研究申报一些适应乡村旅游行业需求的新职业,如“乡村旅游导游员”、“乡村旅游讲解员”、“农家乐接待服务员”等,让从业人员逐步做到先培训、后就业,持证上岗,以增强服务的规范性,赢得游客信任,提高游客重游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大幅度提高。

三是建立统计和信息平台。目前,乡村旅游业的统计资料来源极少,内容极其匮乏,应尽快建立从下至上的信息统计渠道和人员队伍,以为政府决策、行业指导和管理提供依据,当前应考虑在乡村旅游发展重点县设立乡村旅游信息直报点,对其予以必要的设备和经费支持。

四是建立全国性的乡村旅游信息互动平台。应加快建设“中国乡村旅游网”,发布各类乡村旅游信息及相关政策法规,设计、推介乡村旅游产品和线路,整合各地相关信息资源,以切实加强对各地发展乡村旅游的服务和指导。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 旅游资源调查报告北京市旅游资源调查报告第一章北京市旅游环境 1、基本概况: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市中心位于北纬39度,东经116度,地处华北平原西北边缘,东南距渤海约150千米。面积16800多平方千米。全市总人口为1381.9万人。北有军都山,西有西山,山地占全市面积的62%;东南是永定河、潮白河等河流冲积而成的、缓缓向渤海倾斜的平原。山地有煤、铁等多种矿物和花岗石、大理石等优良建筑材料。 2、自然环境:北京平原的海拔高度在20~60米,山地一般海拔1000~1500米,与河北交界的东灵山海拔2303米,为北京市最高峰。境内贯穿五大河,主要是东部的潮白河、北运河,西部的永定河和拒马河。北京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西部是太行山余脉的西山,北部是燕山山脉的军都山,两山在南口关沟相交,形成一个向东南展开的半圆形大山弯,人们称之为”北京弯”,它所围绕的小平原即为北京小平原。综观北京地形,依山襟海,形势雄伟。诚如古人所言:”幽州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诚天府之国”。 北京全市土地面积16807.8平方公里。其中平原面积6390.8平方公里,占38%。山区面积10417.5平方公里,占62%。城区面积87.1平方公里。近郊区面积1282.8平方

公里,远郊区面积3198平方公里。县的面积12239.9平方公里。市区规划范围:东至定福庄、西至石景山,南至南苑,北至清河,面积750平方公里。市中心地区(即旧城区,东西以二环路中心线为界,南北以护城河中心线为界)面积62.5平方公里。 全市总计:16个市辖区 2个县(截至2002年12月31日) 市辖区:东城区西城区宣武区房山区崇文区海淀区朝阳区丰台区门头沟区石景山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大兴区怀柔区平谷区县:延庆县密云县 第二章北京市旅游资源开发历史与现状 北京市,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北京是一座有着3000多年的建城史、850多年的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也是全国最大的陆空交通枢纽。 北京作为城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北伐战争后,中国的首都迁到南京,北京被改名为北平特别市,同时撤销京兆地方。民国十九年6月,北平被降为河北省辖市,同年12月复升为院辖市。这一时期,北京失去了首都的地位,但在文化教育方面仍有相当的优势,被外国人称为“中国的波士顿”。 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被日本占领,在这里成立了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将北平改名为北京。1945年8

陕西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陕西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陕西省旅游资源丰富而且开发较早,但近年来,陕西省旅游业却呈现出与资源不相符的发展状态。本文对陕西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其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陕西省;旅游业;现状;对策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ourism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robust development momentum and the largest industries in global economy. Shaanxi province is rich in tourism resourc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arly. But in recent years,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Shaanxi province is no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ate of development of resources.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t industry in Shaanxi province are analyzed,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its development. Keywords:Shaanxi Province;Tourism;Present situation;Countermeasures 1.研究意义 旅游产业不同于传统产业的是:旅游产业能耗低,创造附加值的能力强。随着世界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业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之一。旅游市场是发展旅游事业,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对我省旅游事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陕西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陕西省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对策,从而加快陕西省旅游经济产业的发展,促进陕西省旅游服务的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体型转变,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2.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旅游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作为国民经济的新兴行业,中国旅游业在发展初期就明确了开发建设的基本方针。一方面坚持对外开放,广泛吸引海内外各界资金;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鼓励国家、集体、个人投资建设旅游项目。这种开放的投资方针推动了中国旅游投资市场的活跃和旅游接待能力

最新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报告

最新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的写作者必须自觉以研究为目的,根据社会或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研计划,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调研报告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一、发展优势 近年来,我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带动力和辐射力初步显现,先后荣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湖北旅游强县,九资河镇成为湖北旅游名镇,圣仁堂村成为湖北旅游名村。据统计,已建成休闲农业旅游景区景点106处,其中自然山水类51处,人文历史类15处,民俗风情类12处,现代农业类28处;已发展农家乐500多家,极具规模和特色的100多家,年接待游客量20余万人次。我县发展乡村旅游具有独特的优势: 第一、适中的区位优势是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条件。武英、麻阳两条高速在我县都有出口,武冈城铁通车,罗田进入武汉1小时经济圈,周边2小时左右的大中城市10多个,数以千万计的客源市场,区位和交通条件好。境内路网主干道路全面升级改造,新建有大别山旅游公路,乡乡镇镇和主要旅游景点通二级公路,村村通四级水泥公路。 第二、宜人的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现实基础。我县动植物品种繁多,是大别山植物多样性核心区,是华中地

区重要生物基因库,也是国家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境内山岭纵横、河谷幽深,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既无严寒,又无酷暑,森林覆盖率达71%,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极高,是名副其实的生态净土、天然氧吧和洗肺公园,是休闲度假的胜地、养生养老的天堂。 第三、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开发乡村旅游的潜在动力。乡村旅游产品齐全,有板栗公园、甜柿公园、葡萄采摘园、十里荷塘、燕儿谷等农业观光体验园;有李家楼、登场坳、石井头、新铺等农业新村;有大雾山桐花、天堂红叶、黄狮寨杜鹃、冰臼群遗迹等农村风景观光旅游点;有滕家堡明清古街、紫薇山庄等历史文化村落;有金盆地和潘家塆的梯田,白莲河、天堂湖水上娱乐等农业胜景。 第四、淳朴的乡土文化是打造乡村旅游的发展灵魂。有胜利烈士陵园、金凤楼、红一军军部旧址、肖方故居等革命遗址的红色文化;有河铺吴氏孝子牌坊、坟等源远流长的孝德文化;有板栗炖鸡、吊锅、汽水粑等罗田十大名吃的饮食文化;有以徐寿辉、万密斋、王葆心、余三胜等为代表的地方历史名人文化;有手工油面、东腔戏、畈腔等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的民俗文化。 二、存在的问题 我县乡村旅游总体上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全国其他发展较好的地方相比差距太大,主要表现在: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外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亲近大自然的需要,近几年来我国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我国地域 辽阔,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我们大力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的发展。就国内目前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国内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做以预判,同时期望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推动国内乡村旅游积极稳步的发展。我国广大农村拥有较好的生态环境和特色农业,大力开发乡村旅游市场,意义重大。 关键词:乡村旅游现状分析发展对策 一、乡村旅游背景及意义 所谓乡村旅游,是以农村地区为特色,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活动为内容,以促进农村发展为目的的社会活动。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心理逐渐成熟趋向多元化,旅游过程更注重对相互文化的体验,农村和郊区相对于城市来说,天地光阔,自然风光秀美,空气清新,加之和城市相异的文化,对于生活在紧张、拥挤、繁杂、宣嚣、多污染的城市中的居民有巨大的吸引力。当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产生了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中的一项新事物,然而它却以极快的速度在各国发展起来。我国地域广阔,自然景观差异很大,农业资源丰富,乡村民风民俗丰富多彩,有着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越条件。乡村旅游不仅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闲产品,而且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资源,维护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开发乡村旅游资源是我国旅游事业不断发展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有如下几点现实意义: 1、有利于加强城乡文化交流,改变农业生产落后的观念 通过城市居民的参与活动,把先进的科技知识带到乡村,有利于科技推广;

旅游资源调研报告

旅游资源调研报告 1.1自然环境 义江缘景区位于桂林西北旅游线世界著名景观“龙脊梯田”景区的必经之路临桂县五通镇,距市区32公里(321国道临桂五通镇段),是一个按国家**景区标准规划,景区于**年9月开工,规划面积300公顷,建筑面积56689平方米,同年11月28日竣工,**年元月开业。义江缘景区是一个以临桂文化为背景,桂西北少数民族风情为主题的大型景区,农家风貌、农耕文化和田园风光、建筑景观。景区内雄浑的大山中原始森林、高山瀑布、峡谷激流、梯田壮景,形成桂林独特亮丽的旅游景观。 1.2社会环境 桂林—义江—龙胜—融水是桂林旅游西线的重要黄金通道,其中有进50公里的路程在临桂县的义江区域。义江缘旅游项目借鉴国际旅游度假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和经营理念,全面构建自然景观、民族文化、历史遗存、桂北风情“四位一体”的旅游发展新格局。 义江缘景区位于素有风情长廊的桂林西北旅游线上,以清澈的义江为依托,整个古朴的村庄为基调,配上苗、瑶、侗、壮等多个少数民族特有风情的完美演绎,极具特色的民间手工艺品走廊,还有美味的“风情百家宴”,游览面积达一千余亩的大型民族风情主题景区,形成桂林独特亮丽的旅游景观,被誉为“桂林风情第一村”。 1.3经济环境

旅游业是临桂县又一具有发展潜力的产业。通过多年发展,县内 的红溪景区、刘三姐茶园、十二滩漂流等景点已初具规模,义江缘景 区的打造,使这个县旅游业的品质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临桂县旅游局局长李福乐:“通过a级景区的建设将会吸引更多 的游客到我们这条线路上来,同时通过游客的消费,将会拉动我们当 地经济的发展,促进老百姓的收入。”景区自20**年9月开业以来已接待中外游客5万多人,成为桂林西线游新亮点。 20**年,义江缘景区接待游客 19.3万人,实现旅游总收入200万元。 1.4生态环境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各种有生命的自然资源的总汇,是一个描述自然界多样性程度的内容广泛的概念,是景区物种丰富度和分布均匀性的反映,体现了景区结构类型、组织水平、发展阶段、稳定程度和生存环境差异等,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在义江缘景区的生态环境调查过程中从以下方面的考虑: 5.2加强产品力的建设。加强产品力的建设及整合是是旅游实现跨越式及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旅游产品力的构筑要以旅游产品开发为 核心,市场为导向,资源特色为基础,按照资源品位高,特色突出, 基础条件好,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与强吸引力的要求才能构筑好。并且 软硬件同时抓,提高服务水平及管理水平,因为它们往往直接影响旅 游产品力的强弱。义江缘的旅游产品包括有民俗风情表演,景区观 光,民俗食品文化等,加强产品力的建设就要从新、异、奇这些方面 着手,让游客对景区充满好奇心,热情的参与表扬活动,在这里看得 开心,吃的开心,玩的开心。

陕西旅游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陕西旅游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 时间:2003-7-25 15:24:07 阅读488次 陕西旅游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黄春长 陕西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既有大自然造就的美好的生态景观,又有从新石器时代到 周、秦、汉、唐历代遗留下来的无与伦比的古代文化遗产。虽然深居内陆,但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陕西旅游业已经具备相当大的规模。十多年来共接待入境游客45O万人,创汇超 过10亿美元。1995年接待入境游客44.23万人次,外汇收入1.39亿美元。旅游业为陕西国 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成绩。陕西省政府也已经明确提出要将旅游业作为陕西经济的支柱产业加以发展。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还必须充分认识到,陕西旅游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任务十分艰巨,不可盲目乐观。 1.陕西旅游业发展的机遇 1.1.入境旅游 陕西的入境旅游业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一直处于数量增长阶段。这是由于封闭了十多年 的国门初被打开,神秘古老的中华文明对于海外游客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因而大批旅游团队涌入。这个时期我国旅游景区总体开发不够,主要景点大多以北京、上海、西安、桂林等少数城市为依托,开放范围也很有限,因而客流相对集中。其中陕西占有较大比例的客

流。但陕西旅游业接待能力的发展,总显得跟不上客流增长的需要,因而处于一种被动应付的自然增长状态。 随着改革开放向深度发展,东南沿海经济高速增长,以商务、会议、学术交流、科学 考察、学习、探亲访友为目的入境的散客比例上升,入境旅游团队比例下降。同时,国内各省大量的旅游资源相继都被开发利用,开放范围急剧扩大,各地旅游业全面兴起,入境口岸增多,形成客流分散的局面,陕西占有客流比例减少。这就导致入境来陕客流增长速度减缓,使旅游接待能力显得过剩,涉外饭店客房出租率不高。虽然旅游业的总收入在增加,但是获利率甚低。 客观地分析,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其发展也必然要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如果充 分认识这个规律,迅速调整陕西旅游业的结构和战略,适应同际国内旅游市场发育的特点,按照国际水准来改善服务水平和质量,变自然增长、被动应付为主动发展、促进增长,那么就有可能很快实现陕西旅游业从粗放型经营到集约型经营的重要转折。 1.2.国内旅游 从国内旅游市场来看,由于较长时期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工 作时间缩短,节假日闲余时间增多,许多人都有厂较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同时,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人口密度增加,环境污染加重,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再加上市场经济使得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强度增大,心理紧张因素增多,使大部分人都产生了休闲、游览、观光、娱乐、访占、探幽、回归自然、开阔视野、增加知识、丰富生活、调节心理、陶冶性情、锻炼身体等方面的需求。我国人口基数巨大,当国家政策对国内旅游从“不提倡”转变为“积极发展”时,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的发展则必然表现出爆发性特征。同时,旅游的形式也正由散客独自旅游,向通过旅行社组团旅游方向发展。因而,陕西旅游业将会占有巨大的国内客源市场。

关于乡村旅游发展的调研报告

关于乡村旅游发展的调研报告 乡村旅游是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族民俗文化为载体,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享受田园风光愿望的一种旅游形式。我县乡村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经济,对于产业调整,解决农民就业,统筹城乡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加快推进我县乡村旅游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我们深入乡村,走访业主,就如何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步伐,广泛地听取意见,研讨乡村旅游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有效措施,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乡村旅游现状 桐梓地处黔北门户,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交通便捷,气候宜人,素有“天然氧吧”、“绿色空调”之美誉。近年来,我县利用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气候等优势,依托“四在农家”创建,对接重庆发展乡村旅游;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找到了一条“四在农家”创建的新路子,较好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为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强大活力。 随着崇遵高速公路建成,对接重庆发展旅游业特别是乡村旅游市场前景广阔,我县迎来了发展乡村旅游的黄金时期。据统计,2016年,全县依托“四在农家”创建,集中打造了一批集生态、休闲、漂流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景点,共

接待游客2万人,长住客人逾6000人,乡村旅游总收入超过2400万元,绝大多数乡村旅馆爆满。2016年“五一”黄金周,全县共接待游客万余人,旅游收入达750万元。目前,桐梓已先后在全县规划建设256个“四在农家”创建点,覆盖农户5万多户,每个创建点都正在成为吸引重庆客人休闲避暑的乐园。 二、目前我县乡村旅游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功能单一,档次不高,带动能力弱。近几年来,我县乡村旅游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总体上乡村旅游特色不明显,形式单一,各景点大都以棋牌、垂钓、喝茶、吃农家饭等内容为主,况且,这种项目均是农户以少量资本投入进行开发建设,具有重量级、品牌特色的旅游项目还很少,规模小、档次低,辐射、带动作用较弱。 2、经营管理粗放,不谙市场运作。从业人员服务技能素质较低,卫生习惯差缺少健康安全保证。重眼前经济效益轻环境效益。难以满足不断提高的品质要求。 3、公共产品的滞后。道路建设、自驾车停车场、给排水、卫生防疫、污水垃圾处理系统等滞后。使乡村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自发的盲目的发展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 4、宣传乏力,管理欠佳,服务水平不高。通过几年的努力,我县乡村旅游已初见成效,但因缺乏对外宣传,

宝鸡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216382842.html, 宝鸡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作者:于媛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1年第05期 摘要:宝鸡作为我国西部重镇,旅游业正在突飞猛进的向前发展,然而在宝鸡旅游业大 力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与不足。宝鸡旅游业应立足人文地理优势,突出地域特色,大力实施旅游品牌战略,做强做大该产业。 关键词:宝鸡;旅游;经济;存在问题;对策 我国有着悠久的旅游历史和传统。无论是帝王将相的巡游、狩猎,还是诗人学者的潜怀旅行,和尚、道士的化缘云游,这些都可视为古代旅游形式。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兴起、我国经济的大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旅游发展势头强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宝鸡拥有独特的旅游文化历史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业,充分挖掘宝鸡资源优势,全面打造人文品牌,是把宝鸡建设成为高品位文化城市的关键步骤。 一、宝鸡旅游发展的优势 (一)旅游资源优势 宝鸡,古称陈仓,是华夏始祖炎帝的故乡,周秦王朝的发祥地,素有“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佛骨圣地、民间工艺美术之乡”的美誉。秦岭、关山山脉横贯绵延,名胜众多,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相互辉映。 1.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宝鸡是华夏始祖炎帝故里,是中国周、秦王朝的发祥地。自汉代至今,在宝鸡发现的周、秦青铜器数以万计,是名副其实的“青铜器之乡”。宝鸡的法门寺,其地宫是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佛塔地宫。地宫出土的佛指舍利,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有文献记载和碑文证实的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是佛教世界的最高圣物。地宫27000多枚钱币中,13枚玳瑁开元通宝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绝无仅有的玳瑁币。 2.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 宝鸡是工艺美术之乡,流传千年的民族风俗,门类繁多的民族艺术,风味独特的民族饮食,别具一格的民族饰品等,构成了浓郁而独特的宝鸡民族文化,如西府社火、大型庙会、木版年画、彩绘泥塑、草编、皮影、焰火等传统民族文化。

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现状

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现状息烽县办公室罗修军 随着都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喧哗拥挤、竞争猛烈和节奏紧张的都市感到压抑和疲乏,追求返璞归真、回来自然的心理需求更加迫切。乡村的清新空气和自然风光,以及乡村文化的神韵和意境,对久居都市的居民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迎合了游客追求乡土化靠近感和“天人合一”完美境域的需求。乡村旅行是指在乡村地区人,以具有乡村性的乡村景观为旅行吸引物,面向多样化市场需求而开展的参与性强、文化内涵深厚、乡土趣味浓郁的复合型活动。乡村是有关于都市的一个相对地域,是进展的、变化的。因此,乡村旅行也应随之进展和变化。 一、乡村旅行进展现状 在“2006乡村旅行年”、“2007和谐城乡游”两个主题年的推动下,围绕“旅行活县”战略,息烽县乡村旅行得到进一步进展。目前,已有多处农家乐和乡村旅舍在了解市场需求、把握旅行进展趋势的前景下,立足现有资源特点,从休闲娱乐、度假、避暑等方面展开旅行接待活动。依靠旅行景区、森林资源、湖泊河流、经果林等资源,通过近几年的自我进展,乡村旅行呈分散进展状态,有红岩葡萄沟乡村旅行、刘二姐休闲山庄、青山湖度假村、奇志生态园、果馨园休闲山庄、蓬荜休闲渔庄、潮水河流域乡村旅行、底寨河流域乡村旅行等共20家,其中农

家乐15家,乡村旅舍5家。据统计,2006年接待游客91.07万人次,旅行收入4233.3万元;今年上半年,乡村旅行接待游客3.85万人次,同比增长42.6%,占全县接待游客总数的8.1%;收入216.3万元,同比增长65.7%,占全县旅行总收入的6.6%。同时,吸纳农民直截了当和间接就业从业的有160人,占全县旅行就业人数的15%。 二、存在咨询题 由于乡村旅行进展起步晚,资源等级和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在进展中存在诸多咨询题亟待解决和加大治理。 (一)缺乏精品、没有龙头带动,全面进展乡村旅行的氛围尚未形成。表现在项目建设盲目,缺乏科学论证及合理规划。目前,在我县从事乡村旅行经营接待的多是个体经营者和荒山开发者,且多以副业形式进行,规模小、档次低。再加上农民的思维特点是有用理性,重仿照、缺乏创新,经营理念雷同化的倾向严峻,缺乏个性化色彩,导致游客消费方式出现快进快出的浅层旅行状态,回头率低。缺乏有序规划和龙头带动,导致经营治理的随意性和纷乱性,形不成规模经营和规模效应,使乡村旅行产品处于低质量、低收入的经营状态之中。 (二)定位模糊,进展方向不明确,产品开发粗放,经营者的认识不足。第一表现在乡村旅行提供的产品内容单一,缺乏特色,品位不高,大部分乡村旅行差不多成为“乡间麻将会所”的代名词。其次,乡村旅行进展走入了重设施建设、轻乡土文化环境营造的误区,片面地追求现代化,却忽视了一些原真性、自然性旅行资源的开发,使景区显现了大量“突兀”建

岳阳市旅游资源调研报告材料

岳阳市旅游资源调研报告 岳阳古称巴陵、又名岳州,为湖南省地级市。公元前505年建城,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位于江南洞庭湖之滨,东倚幕阜山,西、南抱洞庭湖,依长江、纳三湘四水,江湖交汇。是一个资源丰富、区位优越、风景优美的地方。不仅是中国南北东西交通要道、国务院首批沿江开放之重地,且是长江中游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湖南首位门户城市。 岳阳资源丰富,是省内重要商品粮、鱼生产基地。历史悠久,风景优美。先后被国家批准为沿江对外开放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 由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岳阳拥有不少的名胜古迹,拥有丰富的、多种类型的旅游资源。全市有自然景观18处、古祠庙楼67处、古塔20处、古遗址42处、古墓葬42处、名人故居6处、革命纪念地4处。 1、岳阳:江南最早的古城之一,以“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著称于世。岳阳集名山、名水、名楼、名人、名文于一体,是中华灿烂历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湘楚文化的摇篮,更是湖南14个地级市州唯一的非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岳阳楼景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长江黄金旅游线上湖南境内的唯一景点,潇湘第一美景,中华第一名楼,岳阳旅游业的龙头。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与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是以东汉末年"鲁肃阅

军楼"为基础,一代代沿袭发展而来。唐朝以前,其功能主要作用于军事上。自唐朝始,岳阳楼便逐步成为历代游客和风流韵士游览观光,吟诗作赋的胜地。 3、爱情岛——君山岛:古称洞庭山、湘山、有缘山,是八百里洞庭湖中的一个小岛,与千古名楼岳阳楼遥遥相对,“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由大小七十二座山峰组成,被“道书”列为天下第十一福地,现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区。 4、灵雾山:又名麻布大山,位于东径113度和北纬28.5度相交之处。山下村庄上至黄元山,下至磨刀坑,数称“十里古木冲、十里古鸣院”。灵雾山群峰耸立,峭壁悬崖,南带微水流玉,西畔洞庭清波。正面直观,如飞凤朝阳。斜阳侧灵雾山灵雾山观,似游龙入海。白云缭绕,霖迷雾罩,风景秀美,历为巴陵奇观。现正在建设健身乡村旅游,正在申报麻布大山森林公园。 5、洞庭湖:岳阳楼下的洞庭湖是远古时代云梦泽的遗迹,它的湖面十分宽广,自古就有“八百里洞庭”之说,虽然现在它的面积比以前已经小了一倍,但它仍是全国的第二大湖泊,烟波浩淼、水天一色,范仲淹称它“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 6、圣安寺:为一座佛教寺院,是4A级旅游景区,耸立于大龟山的圣安寺,气势宏伟,飞檐斗角,金碧辉煌。夏日的阳光里,踏进寺院,那悠扬的《大悲咒》,平和的诵经声和缭绕的檀香烟,便将人带入浓浓的佛教文化氛围之中。依路而进,寺院可分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念佛堂、观音殿、万佛塔。

陕西省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

省“十一五”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容 一、“十五”期间旅游业发展回顾 (一)发展基本情况 “十五”期间,旅游产业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旅游体制改革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顽强拼搏,努力克服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非典”、禽流感等不利因素的干扰和影响,旅游业呈现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旅游经济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在我省的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进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旅游经济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十五”期间我省入境旅游、国旅游、出境旅游全面进步。“十五”末,全省年接待国外旅游者6081万人次(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93万人次,接待国旅游者5988万人次),年均增长14.2%;年旅游业总收入达到353亿元 (其中旅游外汇收入4.5亿美元,国旅游收入316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18.7%,旅游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省经济增长速度,旅游业发展实现了新的跨越。 2、产品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产业要素配置日趋合理。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成效显著。兵马俑博物馆馆前环境改造工程、黄帝陵二期工程建设完成,进一步提升了世界级旅游产品著名形象。华山、太白山、翠华山、玉华宫、金丝峡、壶口瀑布、红碱淖、瀛湖、南宫山等的开发建设,有效改变我省产品结构单一的局面。大唐芙蓉园、岭野生动物园等主题公园类旅游产品形成新亮点,温泉、滑雪等休闲项目得到开发建设,初步形成休闲产品体系。 产业要素配置日趋完善。2005年底,全省共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4座;各类等级旅游景区74处,其中,4A级景区17处,3A级景区28处;全国工农业旅游示点7处。2005年底,我省共有旅行社354家,其中国际旅行社35家,国旅行社319家,导游人员近万名,旅馆业床位总数达到40余万。旅游星级饭店达到262座,其中5星级饭店4座,4星级饭店18座,其它星级饭店240座。全省直接旅游从业人员31万,间接旅游从业人员155万。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十五”期间,我省公路、铁路、航空、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极大改善了旅游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大力加强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坚持实施旅游环境建设工程,全面提升了旅游景区的形象和品位。 3、旅游宣传促销力度不断加大。“十五”期间,举办了华山论剑、公祭黄帝陵、旅游歌曲大奖赛、法门寺佛指舍利赴、和国供奉、在海外开展一系列宣传促销活动,充分发挥了现代传媒手段的作用,活动影响面广,宣传效果明显,客源显著增加。 4、保障体系和管理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旅游法规体系建设日趋完善,修订和实施《省旅游管理条例》。依法治旅的意识不断增强。旅游服务单位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显著提高。坚持开展旅游市场治理整顿工作,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社会齐抓共管,市场秩序明显改善。旅游安全管理得到加强,安全有序的旅游环境逐步形成。大力开展旅游标准化建设,全面提高产业素质和管理质量。 5、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全省旅游行业积极开展以“创佳评差”为载体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涌现出一批服务标兵、服务明星。 (二)基本经验 “十五”期间,全省旅游行业坚持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旅游产品结构调整为重点,积极开展宣传促销工作,大力进行旅游市场治理整顿,推动全省旅游业健康发展。 1、坚持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是旅游业大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旅游业的综合性,旅游业的关联性,以及旅游市场尚处在培育发展期,在旅游产业各要素的资源配置、加快旅游市场主体培育、开展旅游市场监管、旅游整体形象宣传等诸多方面都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这些因素决定了旅游业必须采取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 2、坚持改革开放是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旅游业是一个外向型行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发展

乡村旅游调研报告

乡村旅游调研报告 乡村旅游是以农村田园风光和农业农事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近年来,随着现代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人们亲近自然、陶冶身心、感受自然野趣、体验农村生活和进行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 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晚,加上过去宣传促销不够和受开发条件所限,使得了解和来我们旅游的客人并不是很多,然而旅游资源养在深闺人未识,这就充分说明发展旅游具有巨大的潜在开发价值和潜在客源市场。由于我们缺乏知名度较高的旅游企业,没能够把知名度打出去,以至于旅游方面没有做得很有特色。就我看来乡村旅游是一个市民需要、农民受益、前景无限广阔的新兴产业。当今的经济形式也强烈的呼吁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将县的旅游市场做大做强。 一、旅游发展的优势、现状与差距 我认为,我县发展旅游业优势突出。我们也看到,乡村旅游已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优势突出,开发潜力巨大 1、优越的地理条件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县位于江西省赣州市西部,山清水秀,物产丰饶,是赣粤湘三省交界处保存完好、融山水为一体的生态功能区;人杰地灵,民风淳朴,是典型的老区、山区、库区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享有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优势,素有“水电之乡、旅游之乡、茶叶之乡”的美誉。全县通行客家话,拥有浓郁的客家文化和风情。县面积不大,只有1543平方公里,人口只有30万人,但有着丰富的水资源和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了79.8%,空气质量也稳定在1级,江是长江流域保持最好的水系之一。便捷的交通将为县乡村旅游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2、的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治安指数高,百姓淳朴好客。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自然环境优美,境内山奇水秀,风光旖旎,是“大京九”沿线赣南西部地带理想的旅游休闲场所。我县拥有国家一级景点4处,二级景点12处,三级景点31处,四级景点55处,五级景点60多处。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两个,即五指峰国家级森林公园、陡水湖国家森林公园。从

浅谈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策略

浅谈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策略 随着现代旅游的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人们回归自然、放逸身心、感受自然野趣、体验农村生活、进行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发展乡村旅游业已逐步被形成共识,也越来越受到旅游业界和学界的关注。但是由于乡村旅游起步发展较晚,因此乡村旅游作为旅游行业的新领域,本文就如何促使乡村旅游健康稳步发展,在获得更多经济效益的同时能够保证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不受损害,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以及发展状况进行讨论。最后,提出合理的发展策略。 1、乡村旅游的涵义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文化、乡村生活、乡村风光和地方习俗等为旅游吸引物,以当地农民为市场经营主体,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利用城乡之间在自然景观、生活习俗和文化方面的差异为城市居民提供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等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为城市居民渴望回归自然、了解乡村风情民俗,对乡村进行考察、学习、研究体验提供了一个机会,它在促使时尚与原生态的结合的同时也使得农村财政收入有所增加,扩大了农村的就业机会,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2、发展状况及趋势 2.1发展状况 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以及游客需求的逐渐变化,乡村旅游也正在从初级的观光、游览向观光、考察、学习、休闲、参与、度假的综合方向发展,使得奔波于喧嚣的城市中的居民在“住农家屋,吃农家饭,赏农家景,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悠哉中流连忘返,进而选择成为乡村旅游的钟爱者。

根据中国目前旅游状及各大旅游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目前乡村旅游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点: (1)以乡村风情、民俗民风以及传统文化习俗为主题的乡村旅游。 (2)以农业风光以及田园景观为主的乡村旅游 (3)以农庄农场为主的包括体验教育为一体的乡村旅游 2.2发展趋势 乡村旅游起步较晚,但由于给予高度重视,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工业化与城镇化在农村深入发展进而推进了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农业多产化形成了乡村旅游的核心同时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农村景区化使乡村风貌成为乡村旅游的基础。总的来说,乡村旅游在政府大力实施政府的主导型发展战略下为农村发展旅游经济提供了大力的支持下,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综合效益不断提高,从而大力带动了旅游地农民的积极性,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呈现大好趋势。 3、存在的问题 3.1基础设施不完善 在部分不发达地区,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欠缺,景区设施不够完善、景区内房屋及内部摆设简陋,食住卫生达不到游客的要求,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交通问题就是制约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3.2服务意识欠缺 旅游业是以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对服务标准要求很高的一个行业,而很多乡村旅游景点缺少正规的管理与规划,从业服务人员岗前缺少培训,服务水平不够端正,没有掌握基本的服务知识。

旅游资源主题调查报告范文

旅游资源主题调查报告范文调查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研究,揭示出本质,寻找出规律,总结出经验,最后以书面形式陈述出来。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旅游调查报告两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早就听说虹口乡近几年也在大搞旅游开发,今年暑假终于有了这个机会去住了两天。 从都江堰市区出发仅一个小时的车程就可到达。沿途的风景对于天天遭受酷热的城里人来说确实是非常地清爽宜人。公路的右边是按着厚厚实实的绿色外衣的小山,左边是一条小峡谷,峡谷的底部是白沙河,那清澈见底的流水,那奇形怪状的石头不正是大自然灵气的闪现吗这里真是一个享受自然,放飞心情的好去处,我开始感到轻松起来。然而在这住了两天之后,我有一些失望了,不是对这儿的景色的失望,而是对这旅游的开发现状失望。首先这儿提供吃住的都是一些农家乐,而且规模很小,沿途所见的都是一户人家围起来一个院子,挂一个招牌便是了。据这里的"农家乐"老板说,他们一般都是靠关系,靠拉熟人来维持生意。因此,对于地段较为偏僻,社会关系较少的人家来说要维持就比较困难了。其次,娱乐活动单调,倒是有一个颇吸引人的"虹口漂流",但价位偏高(140元/人),不是一般的工薪阶层乐

意消费的。其它的活动就只有打麻将了。另外就是秩序不够规范,比如生溪沟一带的路边小摊就显得很杂乱,卫生状况令人堪忧。 现在的旅游业发展非常迅速,各种各样的旅游景点层出不穷。如何能够脱颖而出,吸引游客,并且保持长久不衰呢我觉得因地制宜,突显自己的特色,打造旅游品牌是非常重要的。我个人认为虹口应该塑造一个"大众避暑胜地"的品牌。主要依据有下列几点: 首先、这儿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它距离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不到一小时的车程,而都江堰又以成灌高速公路与成都这样的特大城市相通,周围城市人口密集。对于城区的上班族来说,忙了一个星期,周末去一些大景点如九寨沟之类的不太现实,一是花费较高,二是路程遥远。因此像虹口这样又近便又舒适的场所便成了度周末的理想场所。 其次、这儿的自然风光很纯,很美。小巧而秀气的青山,温柔又调皮的绿水,清新湿润的空气,还有阵阵凉爽山风扑面而来。这不正是现在许多人所向往的回归自然的环境吗所以这里不仅是上班族放松自己,消除疲劳的好去处,也是向往自然安宁生活的老人消夏避暑,享受生活的好地方。 再次、经过近几年的开发,虹口已经作为一个避暑胜地在周围地区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司机们都戏言,一到夏天,任何一条省道都没有到虹口的公路忙。据统计,在盛夏时节,

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报告

**乡乡村旅游发展调研报告 乡村旅游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为农村经济持续增长增加新的动力。通过对**乡乡村旅游的研究,分析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找出制约当地乡村旅游发展的因素和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潜在动力,针对性的就如何借助县委加快发展休闲旅游园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来推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深入挖掘乡村旅游文化内涵,推动**乡乡村旅游健康有序发展。 一、**乡乡村旅游发展优势和现状 (一)**乡乡村旅游发展优势 1、交通和区位优势 **乡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县境西部,地理位置优越,距北京、天津各约225公里,距承德市区约50公里,距宽城县城仅22公里,国家级承秦出海路贯穿全乡,宝清旅游路由东北向西南贯穿全乡,完整便捷的现代化旅游交通,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可进入性。 2、生态和资源优势 **乡林果资源和林木资源相当丰富,森林覆盖率71.2﹪,占全市第一,素有“天然氧吧”之称。尖宝山、平顶山等山体资源是**乡发展乡村旅游的天然载体。具有“北方桂林、塞外三峡”之美誉的蟠龙湖、清河两大水体资源是**乡发展乡村旅游的天然纽带。 (二)**乡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近年来,**乡把乡村旅游业作为拉动需求增长、提高乡域发展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来抓,多措并举、狠抓落实,不断加快乡村旅游业发展步伐。始终坚持“开发两头带中间、统筹辐射促周边”的工作思路,以建设“清河谷生态休闲旅游园区”为定位,坚守“科学保护、重点开发、突出特色”的开发理念,充分利用生态和旅游资源,整合和开发旅游产品,催生了一系列以生态度假、景区休闲、民俗景观为主题的乡村旅游项目。 1、生态农家游 生态农家游以生态休闲山庄和精品采摘园为依托,形成集观光度假、采摘体验、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旅游体验项目。生态休闲山庄的典型代表是省级生态旅游五星级乡村酒店塞北江南山庄。此外,依托生态农业、山场森林资源的绿色综合农业生态宝山山庄正在建设中,楠山休闲渡假山庄和悠然休闲度假山庄即将投入运营。太阳沟采摘园和塞北江南采摘园在2012年完善多品种、多功能建设的基础上,将于2013年继续打造“尖宝山百亩优质果园”、“掉子沟特色采摘园”两个精品采摘园建设。 2、景区休闲游 景区休闲游以蟠龙湖(潘家口水库)景区为依托,充分挖掘水库旅游资源,初步形成了吃、住、游、购、娱于一体的接待体系。游碧波水库,赏湖光山色,吃地道农家饭,到清河口村旅游,已成为越来越多附近区域游客的首选。清河

石城县旅游文化资源现状调研报告

石城县旅游文化资源现状调研报告 为贯彻我县“强攻工业,主攻旅游,产业兴县,富民强县”的发展战略,促进我县旅游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为公司发展相关业务需要,通过收集资料和实地调研等方式,我们对石城县旅游文化资源现状进行了调研,现对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第一节石城县旅游文化资源概况分类及特点 旅游文化资源是能够引起人们旅游兴趣的具体物质和意识形态的总称。它上交天文,下融地理;既在追溯历史,又紧跟时代潮流;既能感受物质世界的博大与神奇,又能追逐精神领域的浩翰与深邃;既是自然的,也是人文的;是旅游文化产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素。 石城县地处武夷山中段西侧,是千里赣江的源头地,是客家文化的发源地、客家民系的发祥地、客家先民的集散地。 石城县位于江西省东南部,赣州地区东北部,东邻福建省宁化县,南抵福建长汀县及本省瑞金市,西毗宁都县,北靠抚州地区广昌县,地处赣州、抚州、三明、龙岩两省四地市的交叉点,因境内“环山多石,耸峙如城”而得名。四周山岭环绕、中部山峦起伏、河流星罗密布,人谓“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全县总面积1581.53平方公里,辖5镇5乡140多个行政村,总人口33万人。 石城县旅游文化资源丰富,根据国家旅游局和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标GB/T18972-2003)对旅游资源的划分,石城县旅游文化资源不仅数量多,类型广,分布相对集中,而且品味高,据专家论证,都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大类: (一)绿色旅游资源 1、自然风光旅游资源——赣江源自然保护区 位于江西省石城县横江镇洋地管理区,距县城约60公里。是集自然保护和源头探险为一体的风景旅游区,是江西人的母亲河——赣江的源头,为省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规划面积15826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4002公顷,缓冲区面积2343公顷,实验区面积9481公顷。保护区气候属典型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一般在17.5℃,全年无霜期246天,年均日照数1942小时,年均降雨量达2100毫米。保护区内古木参天,林海连绵。植被垂直分布明显,从下往上分别为以松柏为主的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阔叶林、灌

陕西省旅游市场的调查与分析

陕西旅游业的现状与发展思路 ——陕西省旅游市场的调查与分析 [摘要]西安,一个神秘而令人向往的城市,这里是文明世界的四大古都之一,这里曾是十三朝古都所在地,有着丰富的历史文物和深远的文化底蕴。以西安为中心辐射开来的旅游线路构成了陕西省旅游的主体。面临中国加入WTO和西部大开发的契机,面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陕西旅游业怎样才能抓住优势,加快发展?为此我们特做了陕西省旅游市场的调查。 [关键词] 陕西旅游、发展思路、调查 一、调查目的 充分掌握陕西旅游市场的基本情况,发现其优势与不足,为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与范围 调查方法为自愿原则下的问卷调查。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230份,有效问卷为216份,其中86.1%的被调查者为外地游客,被调查者中一年的旅游消费在1000元以上的占77.3%,第一次来陕西的占67.1%。 三、相关概念 (一)旅游产品 旅游经营者为了满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各种要求,而向旅游市场提供的各种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旅游服务的组合。 (二)旅游产品构成中的组合 旅游产品组合 游览组合购物组合饮食组合居住组合交通组合环境卫生 旅游线路和日程组合声誉组合休闲娱乐组合特色组合其他组合四、陕西旅游市场有待完善的问题 旅游业被称之为“无烟工厂”,在现代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旅游业作为西部地区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已被列入了发展规划之中。陕西省号称文物大省,已把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导方向之一。西安作为十三朝古都,是最有潜

力的文化旅游城市,未来将成为一个世界著名的旅游中心。但是其旅游业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看以下几组数据: 陕西文物资源居全国首位,旅游资源居全国第三位,但旅游收入只居全国第七位;在陕海外游客的平均停留时间仅为2.9天,外汇收入中旅游购物品收入仅为678万美元,仅为旅游外汇收入的27.4%。 以上数据不难看出尽管陕西省已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但是旅游业发展不尽人意。调查结果显示出陕西旅游市场存在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旅游业前进的步伐。以下从行、游、住、食、购和服务六大方面进行分析。 (一)行(旅游交通组合):交通设施较为落后,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瓶颈。 旅游交通组合主要指旅游用的交通工具及其有关设施,包括飞机、轮船、汽车、火车和其他交通设施。现代的旅游业主要靠交通组合,交通组合如同人体中的血管,如果旅游业没有这种组合,那是不可想象的。游客对旅游交通组合的要求概括起来只有六个字:准时、安全、舒适。那么陕西的交通的基本状况如何呢?被调查者中76.9%的人选择乘火车进入陕西,但是认为西安火车站总体较差的超过其中的1/2,对陕西交通状况不满的近70%,而最令他们不满的是管理状况混乱。他们最担心的是安全问题与舒适状况。陕西部分交通基础设施薄弱,道路质量不高,部分景区与景点“进不去,出不来”,如去著名景区法门寺,是一次痛苦的经历,其间要通过很长一段崎岖不平的低等级公路,这样的交通怎能不令游客望而却步?当然还有许多旅游景点也存在类似情况。再有市内交通管理不规范,存在大量违章驾驶情况,一些主要路段阻塞率较高。交通问题成为陕西省旅游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影响着旅游消费的进一步增长。 (二)游(游览组合、旅游特色组合):旅游环境欠佳,旅游资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