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人教版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点总结(四本必修)

人教版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点总结(四本必修)

人教版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点总结(四本必修)
人教版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点总结(四本必修)

人教版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点总结(四本必修)

必修一:经济生活

1.中国无偿捐赠给外国的救灾物资是商品。(×)自然界中的阳光、空气、水也是商品。(×)

2.商品与货币同时产生,是一对孪生兄弟。(×)

3.不同的商品能够交换,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使用价值。(×)

(解析:不同的商品能够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产品,生产它们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4.金银天然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5.货币的本质是商品。(×)

(解析: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6.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货币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其根本原因在于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7.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解析: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8.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流通手段。(×)9.广汕高铁一等座车票价为200元,二等座车票价为164元。这里的货币是现实的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10.生产者要为消费者着想,生产质量上乘的商品是因为质量越好,价格越高。(×)

11.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所以流通中的货币量越多越好。(×)

(解析: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公式表示: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

12.纸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

(解析: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不具备价值尺度职能,可以行使流通手段职能。)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发行量,国家可以规定每种面值纸币代表多少价值(纸币的购买力)。(×)

(解析:国家只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

13.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物价下跌就是通货紧缩。(×)

(解析:通货膨胀(紧缩)的主要原因是纸币发行量超过(小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会引起物价全面持续上涨(下跌),本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小于)社会总供给造成的。所以物价上涨不等于通货膨胀,物价下跌不等于通货紧缩。)14.通货膨胀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通货紧缩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影响企业生产和投资的积极性,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15.一种商品的价格不是固定不变的,时涨时落,但是不会无限上涨,也不会无限下跌。这是因为价格变动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但是价格最终由价值决定的。(√)

16.“物以稀为贵”、“货多不值钱”说明价值决定价格。(×)

17.生产者努力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因为个别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

(解析: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每个商品生产者用高于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生产的商品,都只能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但是,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处于有利地位,具有价格优势;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则处于不利地位。)

18.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

(解析: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无关。)

19.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供过于求(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20.价值规律的内容是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解析: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1.价值规律要求实行等价交换,所以每一次商品交换商品的价格和价值都相符合。(×)

22.粮食、蔬菜、食用油价格上涨,需求量会大幅下跌。(×)

23.随着高速铁路的通车运行,航空公司的反应是提高票价,吸引客源。因为飞机和火车是互补商品。(×)

24.如果某商品价格持续上升,该商品的需求量将会减少(价格变动影响需求量),而该商品的替代商品的需求量将会有所上升,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将会减少,生产者将会扩大生产,增加该商品的供给(价格变动能够调节生产规模)。(√)25.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是收入水平和商品的外观、质量。(×)

26.从众心理、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都是不可取的。(×)

27.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解析: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28.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解析:应该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29.公司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解析:应该是企业,公司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30.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区别在于股东的多少。(×)

(解析: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可以公开向社会募股集资(公司资本是否划分为等额股份)

31.公司的执行机构是股东大会及董事会。(×)

(解析:公司的执行机构是总经理及其助手,公司的决策机构是股东大会及董事会,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

32.经营不善的企业被兼并或破产的根本原因是缺少核心技术。(×)

(解析:经营不善的企业被兼并或破产的根本原因是价值规律的作用,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

33.商业保险是避免风险的投资,可以分为社会保险和人身保险,任何公司都可以经营保险业务。(×)

(解析:商业保险是规避风险的投资,可以分为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只有依法设立的保险公司可以经营保险业务。)

34.劳动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方式。(×)

35.私营企业中的工人获得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动成果分配。(×)

(解析: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36.按劳分配体现了公平;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了效率。(×)

(解析:效率和公平是不可分割的)

37.要发挥财政的作用,关键是增加国债发行量。(×)

(解析:关键是发展经济,调整分配政策,增加财政收入)

38.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收入是我国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的形式。(×)

39.决定我国现行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状况。按劳分配的前提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物质基础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直接原因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40.税收区别于其它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是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4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42.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43.国家对某些的行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违反了税收的固定性。(×)

(解析:没有,税收的固定性并不意味着一成不变,经过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可以更改。)

44.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4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财政、税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46.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解析: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基本标志,根本目标是坚持共同富裕,)

47.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是增加就业。(×)

(解析:促进经济增长是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

48.经济全球化是主要通过生产的全球化来实现的。(×)(解析:通过跨国公司来实现的)

49.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普遍受益。(×)

50.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过程中,必须把对外开放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

(解析: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根本基点)

必修二:政治生活

1.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解析:错误。人民民主与人民民主专政不一样的)

2.公民在使用网络参与政治生活时应依法对政府的工作行使质询权。

(解析:错误。质询权是人大代表的权利,公民可以行使监督权。)

3、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表明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是一样的。(解析:错误。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表明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平等地履行义务。)

4.我国公民基本政治权利不断扩大。

(解析:错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不能随便扩大。)

5.决策是少数精英的事,让公民参与决策过程,只会干扰决策的形成。

(解析:错误。决策不是少数精英的事,让公民参与决策,反映公民的意愿,集中公民的智慧,有助于形成科学的决策。)

6.国务院行使构建法律体系的职能。

(解析:错误。在我国立法权属于人大及其常委会,其他机关没有立法权。)7.国务院机构改革旨在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政府职权。

(解析:错误。政府的职权是由法律规定的,不能随意扩大。)

8.政府有管理经济的职能,所以政府可以直接干预经济。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下,政府应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解析:错误。政府履行组织经济建设职能,并不意味着政府可以直接干预经济,而是以宏观调控为主,主要依靠经济和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间接

引导经济。)

9.在政府民主决策过程中,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对少数人的意见不予考虑。(解析:错误。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尊重少数原则都是我们在民主决策中应坚持的原则。)

10.我国的行政机关指上至中央政府下至村委会各级组织机构。

(解析:错误。我国的行政机关应是乡镇以上含乡镇的各级行政部门,村委会不是国家行政机关。)

11.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解析:错误。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体系,一靠民主,二靠法制)12.人大代表有依法行政的义务

(解析:错误。人大代表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没有依法行政的义务,政府依法行政。)

13.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解析:错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14.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监督权,可以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解析:错误。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15.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都能制定法律,都是立法机关。

(解析:错误。我国的立法机关是唯一的,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地

方人大只有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地方性法规不能等同于法律),不是立法机关。)

16.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朝党,民主党派是反对党、在野党党执政的目的是保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

(解析:错误。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他们是亲密友党的关系党执政的目的是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17.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有共同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解析:错误。各民主党派和中国共产党有共同的利益和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利益各民主党派代表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利益。)

18.人大与政协都是我国的国家机关,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都是选举产生的,人大监督与政协监督都具有法律约束力。

(解析:错误。人大是我国的权力机关,政协是我国政党制度的重要组成机构,不是国家机关人大代表由选民选举产生,政协委员则是经民主协商推荐产生的人大是运用国家权力进行监督,具有法律约束力而人民政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一种民主监督,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19.我国的多党合作就是多党联合执政,

(解析:错误。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20.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代表大会是上下级关系。

(解析:错误。二者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中国共产党属于党的系统,人大属于国家机关体系,不是上下级关系。)

21.中共中央是我国的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都是中央的执行机关。

(解析:错误。我国的权力机关是全国人大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都在中共中央的统一领导下(政治领导)协调一致开展工作,。一府两院。是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

22.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R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的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和司法机关。

(解析:错误。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不包括民族乡的人大和政府,也不包括司法机关。)

23.民族区域自治是由我国民族关系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决定的。这些现实情况是指我国自秦汉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解析:错误。我国自秦汉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历史特点。现实情况是指。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24.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我国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

(解析:错误。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25.在我国,宗教活动受到法律的保护。

(解析:错误。正常的宗教活动才受到法律的保护。)

26.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是推动和平发展的根本途径。

(解析:错误。推动和平与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27.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一贯支持联合国的各项工作,参加联合国的各项活动。

(解析:错误一贯支持按《联合国宪章乡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项活动。》

28.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意味着当代世界已经实现了多极化。

(解析:错误。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只是趋势。)

29.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军事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解析:错误。应该是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

30.对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分歧和争端,我国政府的主张是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

(解析:错误。对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分歧和争端,我国政府的主张是应按照《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通过协商和平解决,反对诉诸武力。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际新秩序,

31.各国的外交政策都是由本国的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决定的。

(解析:错误。各国的外交政策都是由各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的。)

必修三:文化生活

1.文化是一种社会物质力量。

(解析:错误。从本质上讲,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但是文化又能够在人们

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2.经济是文化的基础,因此,文化与经济发展始终亦步亦趋。

(解析:错误。经济决定文化,但是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的附属品和派生物)

3.优秀的文化创造时代的未来,决定时代的走向。

(解析:错误。优秀文化源于时代的实践,引导时代的发展)

4.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是不同的。

(解析:错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同一行为的评价也可能相同)

5.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景。

(解析:错误。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6.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因此,只要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较高的文化修养。

(解析:错误。处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有利于形成一定的文化素养,但只有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才能有利于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7.优秀文化决定人的全面发展。

(解析:错误。优秀文化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这种作用不是“决定”作用。)

8.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解析:错误。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9.世界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出现,必然弱化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解析:错误。没有民族的文化就无所谓世界文化。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

10.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

(解析:错在趋同。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长期相互借鉴而又保持各自特色。)11.认同本民族文化,就是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解析:错误。对待文化的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12.文化的多样性就是指文化的多元化。

(解析:错误。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从文化的表现形式来说的,主要是指人类文化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文化的多元性则主要是从文化的来源和性质来说的。我们倡导文化的多样性,反对文化的多元性。文化的多元性是文化的多样性的一种表观,但不是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方向。)

13.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同学者,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手段。

(解析:错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商贸、人口迁徙、教育,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大众传媒。)

14.在世界文化出现全球化趋势的今天,对称些失传的古老民族文化,没有必要进行抢救和保护,应当顺其自然地让它们被历史淘汰。

(解析:错误。独特文化传统的文化保持,是“和而不同”的基础,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一个国冢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15.大众传媒的发展将会促使旧的传媒的消失。

(解析:错误。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16.保护文化遗产根本上在于发掘其经济价值。

(解析:错误。保护文化遗产实质在于保护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血脉。)

17.传统思想,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解析:错误。传统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是基本形式之一传统思想对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18.传统建筑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

(解析:错误。传统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重要标志。传统文艺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9.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继承是发展的必然要求,

(解析:错误。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20.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解析:错误。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

21.文化创新的积极作用就是不断推动杜会实践的发展。

(解析:错误。还有另一积极作用,即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22.文化创新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体现时代精神,二者之间是矛盾的。

(解析:我们不能离开传统空谈创新,否则文化创新就失去根基,体现了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杜会实践要求文化创新,体现时代精神。)

23.教育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解析: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24.文化创新来自作者的灵感、想象力、创造力,主要靠文化创作者的聪明才智,文化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解析:错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基础是社会实践,人民群众是杜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文化工作者必须坚定走与人民群众实践相结合的道路。)25.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文字与史学典籍。

(解析:错误。是汉字,不是文字,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26.包容性即包容一切文化。

(解析:错误。包容性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27.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必须抵制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解析:错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既要积极借鉴吸收国外的优秀文化成分,又要抵制西方文化中腐朽、落后思想的危害,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28.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会导致狭隘的民族主义

(解析:错误。中国人民具有开放的心态和博大的胸怀,历来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既坚持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和民族文化,同时也主张尊重其他民族的利益和

文化,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同世界各民族共同进步。)

29.从文化建设的角度看,我们应当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缔落后文化。

(解析:错误。应该改造落后文化,取缔腐朽文化。)

30.流行文化代表着主流文化,就是经典文化。

(解析:错误。流行文化并不代表着主流文化,经典文化可以是流行文化,但流行的并不一定是经典的。)

31.文化生活存在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解析:错误。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决定,又仅作用于经济,给予经济以重大彰响。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文化并不是始终与经济发展亦步亦趋的。)

32.在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会妨碍文化多样性的发展。(解析:错误。文化多样性的发展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33.主流媒体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助于削弱大众文化的影响力。

(解析:错误。主流媒体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会削弱大众文化影响力。)34.学生阶段主要是提高科学文化修养,思想道德修养是以后的事。

(解析: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灵魂,也决定着教育所培着出来的人才的性质。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必修四:哲学生活

1.世界观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解析:哲学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解析:哲学来源于实践。)

3.哲学是包罗万象、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

(解析: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哲学不是包罗万象和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

4.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解析: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5.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解析:二者不能等同。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而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质决定意识,二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6.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崇尚精神生活就是唯心主义,

(解析:应弄清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自的根本观点,不可把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庸俗化。)

7.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

(解析: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不提供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8.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就出现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前就存在了)

9.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解析: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10.物质决定意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的和基本的问题。

(解析:实践的观点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的和基本的问题。)

11.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解析:承认物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但不一定是辩证唯物主义。)

12.自然界的事物是按自己的意志行事的。

(解析: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有其客观规律)

13.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使事物处于显著的变化之中,

(解析: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不一定是显著的变化)

14.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总是统一的。

(解析:应该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但二者并不总是统一的)

15.规律有好坏之分,是水恒不变的、无条件的。

(解析:规律是客观的、物质的,没有好坏之分,当客观物质发生变化时,规律也会发生变化。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要在运动中把握规律。)16.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

(解析:,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造规律)

17.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神话、传说是人创造出来的。

(解析:无论是正确意识还是错误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18.意识的能动作用表观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起反作用。

(解析:“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应为“意识能反映物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强调物质决定意识)

19.物质与意识不可分离,相互依赖。

(解析:不能理解为相互依赖,意识依赖于物质,但物质是独立于意识之外而存在的)

20.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质的力量。

(解析: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

2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

(解析:实践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活动)

22.认识的不断完善决定着实践的不断深化。

(解析:实践决定认识。)

23.真理是永恒不变的,世界上存在终极真理。

(解析:世界上没有永恒的真理,也不存在终极真理,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24.对同一确定的对象,正确的认识可能不止一个。

(解析:对同一确定的对象,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

25.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

(解析:实践具有社会性,孤立的活动是不存在的。实践的社会性排斥的只是孤立的活动,并不排斥单个人的活动;同时,个人的活动也不排斥实践的社会性。)26.实践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活动,盲目的实践是不存在的

(解析:任何实践都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活动,没有意识参与的实践是不存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盲目的实践不存在)

27.实践是认识的重要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唯一动力和唯一途径,要获得认识就要亲自参加实践。

(解析: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获得认识的途径包括

实践和间接经验。)

28.真理是客观的,所以是无条件的。

(解析: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真理的客观性强调的是,在真理所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内,它是正确的。)

29.联系、发展、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解析: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30.实践活动可以割断不利于人的联系

(解析:实践不能割断联系。联系具有客观性)

31.人为事物的联系具有主观性。

(解析: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32.整体功能是部分功能之和

(解析:整体功能不是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

33.关键部分的功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解析:关健部分的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34.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

(解析: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创造条件建立新的联系。)

35.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解析:当部分以有序、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36.关健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解析: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完整版)高中思想政治易错易混点(全套)

经济生活》易错易混点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 1.货币的本质是价值尺度。 2.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时需要现实的货币。 3.纸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4.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和购买力。 (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不能规定购买力) 5.通货膨胀一定会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一定是通货膨胀引起的。 6.外币的汇率升高,意味着人民币升值。 7.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商品的出口。 8.供求决定商品的价格。 (前半句正确,后半句错) (意味着外币升值,人民币贬值) 不利于商品的出口,利于商品的进口) (价值决定价格) 价值量不变) 比较大)11.一种商品价格上升,该商品的需求量会增加,其互补品的需求量会减少,其替代品的价格会上升。 (正确表述为: 一种商品价格上升, 该商品的需求量会减少, 其互补品的需求量会减少, 其替代品的需求量会增加。 ) 12.当商品供不应求时,生产者会减少生产。 13.人们的收入差距缩小,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 14.贷款消费就是超前消费。 (扩大生产) (消费水平会提高) (不能等同) 15.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收入中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减少,表明人们生活水平下降。 (正确表述为: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减少,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 16. 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这三种消费心理都是不健康的。 (前两种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攀比心理是不健康的) 17. 绿色消费的主旨是可持续性消费。 (主旨是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 第二单元 生产、劳动与经营 1.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促进作用。 (反作用,可能是促进,也可能是阻碍作用) 2.公有制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 脉,对经济发展起主体作用。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 3.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 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股份制经济必然是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必然是非公有制。 (前者对,后者错) 5.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地位和市场地位都是平等的。 (不平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 , 但是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6. 法人代表是经济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 (将法人代表改成法人) 7. 公司的股东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负清偿责任。(以认购的股份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 8. 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本必须划分为等额股份,并以股票形式加以表现。 (股份有限公司) 9. 董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 (决策机构) 10. 劳动者履行义务,是以劳动者享受权利为前提的。(劳动者享受权利,是以履行义务为前提) 11. 储蓄存款既来自个人,又来自企事业单位及政府机关。 (只来自个人) 12. 在我国,吸收存款最多的金融机构是中国人民银行。 (是商业银行) 13. 股票是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 (债券) 14. 国债是各级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其风险和利率都比较低。 (中央政府发行) 15. 社会保险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 (商业保险)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1.按劳分配只存在公有制范围之内,公有制经济中只采用按劳分配。 (前者正确,后者错) 2.各种分配方式在我国分配制度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不平等,按劳分配占主体地位) 3.非劳动收入分配包括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非劳动收入包括按资本要素和按技术分配两种) 4.按劳分配只体现公平,按生产要素 分配只体现效率。 (两者都既体现公平,又体现效率) 5.公平是效率的物质前提,效率是实现公平的保证。 (效率是物质前提,公平是保证) 6. 财政收入越多越好。 (错) 7. 财政收支平衡就是指财政收入与支出相等 一般等价物) 观念的货币) 货币的职能) 9.某一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其商品的价值量会下降。 10.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

2019高中政治必修一至四易错知识点归纳语文

高中政治必修一至四易错知识点归纳 高中政治必修一至四易错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一易错知识点归纳 1.商品质量越好,价格越高。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使用价值与价值量没有直接联系) 2.使用价值不同是不同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需要交换的原因) (不同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是因为都有价值) 3.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4.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价值量减少。(不变) 5.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 (价值下降,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6.通货膨胀必须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必然引起通货膨胀。(未必) 7.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特有的规律。(商品经济) 8.等价交换就是指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符合。 (价格与价值不一致也是等价交换的形式) 9.等价交换是指每一次商品交换的价格与价值相一致。(经常不一致) 10.价格由购买力决定。(购买力只能影响价格) 11.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资

料消费将逐步被享受性消费所取代。(生存资料消费是最基本消费,……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消费将逐渐增加) 12.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经济) 1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公有资产,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14.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5.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不可放弃的。 16.银行存款利率提高,储户的实际收益越多。 (居民的实际收益取决于存款利率和物价涨幅的对比) 17.金融债券具有信用度高、收益高和流通性强等特点。(应该是政府债券) 18.通过购买社会保险,投保人把风险转移给保险人,使自己所承担的风险损失降到最小。(商业保险) 19.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不能将分配原则等同于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0.在我国的分配制度中,按劳分配体现了公平,忽略了效率;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了效率,忽略了公平。(效率与

高一政治必修一易错易混知识点最新总结

高一政治必修一易错易混知识点最新总结 高一政治必修一易错易混知识点总结1 1.商品质量越好,价格越高。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使用价值与价值量没有直接联系) 2.使用价值不同是不同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需要交换的原因) (不同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是因为都有价值) 3.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4.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价值量减少。(不变) 5.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 (价值下降,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6.通货膨胀必须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必然引起通货膨胀。 7.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特有的规律。(商品经济) 8.等价交换就是指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符合。 (价格与价值不一致也是等价交换的形式) 9.等价交换是指每一次商品交换的价格与价值相一致。(经常不一致) 10.价格由购买力决定。(购买力只能影响价格) 11.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资料消费将逐步被享受性消费所取代。 12.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经济) 13.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公有资产,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14.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5.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不可放弃的。 16.银行存款利率提高,储户的实际收益越多。

(居民的实际收益取决于存款利率和物价涨幅的对比) 17.金融债券具有信用度高、收益高和流通性强等特点。(应该是政府债券) 18.通过购买社会保险,投保人把风险转移给保险人,使自己所承担的风险损失降到最小。(商业保险) 19.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不能将分配原则等同于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0.在我国的分配制度中,按劳分配体现了公平,忽略了效率;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了效率,忽略了公平。 21.要发挥财政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关键是要增加税收收入。 (关键是发展经济,调整分配政策,增加财政收入) 22.税收具有固定性,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 23.纳税人是指税法上规定的最终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或个人。(直接负有) 2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5.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是增加就业。 (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 26.经济全球化是主要通过生产的全球化来实现的。(跨国公司来实现的) 27.世界贸易组织的最基本原则是最惠国待遇原则。 (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与国民待遇原则) 28.面对开放的世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过程中,必须把改革开放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根本基点)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 1、商品 ①含义②必须具备的条件: ③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2、①货币产生②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本质)是商品。

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易混易错知

〈〈经济生活》易混xx知识点归纳整理 1. 商品与货币同时产生,是一对学生兄弟。(为 (货币的出现比商品晚得多,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2. 不同的商品能够交换,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使用价值。(为 (不同的商品能够交换,是因为它们都是劳动产品,生产它们都耗费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3. 货币的本质是商品。(为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4. 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体现。货币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其根本原因在于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5 5.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为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6. 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流通手段。(为 (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价值尺度。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的职能,叫流通手段。) 7. 生产者要为消费者着想,生产质量上乘的商品是因为质量越好,价格越高。(为(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决定价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影响价值的实现。) 8. 纸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为 (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不具备价值尺度职能,可以行使流通手段职 9. 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发行量,国家可以规定每种面值纸币代表多少价值(纸币的购买力)(为(国家只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无法规定之比的购买 力) 10. 金银纪念币的本质是商品(为

(金银纪念币是商品,是货币,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11. Q币是商品,它可以充当支付手段。(为 (Q币是特殊商品,是虚拟货币,代表一种服务,不是货币,没有货币的职能。) 12. 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物价下跌就是通货紧缩。(为 (通货膨胀(紧缩)的主要原因是纸币发行量超过(小于)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会引起物价全面持续上涨(下跌),本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小于)社会总供给造成的。所以物价上涨不等于通货膨胀,物价下跌不等于通货紧缩。)通货膨胀时国家可以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如提高税率,增加税收;减少财政(经济建设)支出,减少国债的发行量。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如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减少纸币发行量,缩减银行信贷规模。通货紧缩时相反。 13. 外汇是两种货币的兑换比例。外币就是外汇。(为 14. 一种商品的价格不是固定不变的,时涨时落,但是不会无限上涨,也不会无限下跌。这是因为价格变动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但是价格最终由价值决定的。(寸 15. 物以稀为贵”、货多不值钱”说明价值决定价格。(为 (物以稀为贵”、货多不值钱”说明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形成卖方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形成买方市场。) 16. 冏品需求量的增加,会引起冏品价格的上涨。(为 (还要结合供应量,如果供不应求,才会引起价格上涨。) 17. 生产者努力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因为个别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为(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18. 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为 (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 19. 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供过于求)。(为 (价格虽然受供求关系影响,但是价值决定价格,所以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

《政治生活》易混易错点最全汇总

《政治生活》易混易错点最全汇总 |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 1、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与人民民主专政不一样,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全体公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公民与人民不能等同。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人民一定是公民,但公民不一定是人民) 3、民主是全社会的民主。(民主具有阶级性。民主总是统治阶级的民主,对被统治阶级来说,不是民主而是专政) 4、我国人民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因此,人民是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才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5、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6、政治自由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 7、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立法平等和守法平等。(法律具有阶级性,不能反映被统治阶级的意志,立法平等的说法错误,守法平等正确。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平等享受权利、平等履行义务和平等实用法律三层意思) 8、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而不是享有选举和被选举为国家机关代表的权利)9、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选举村委会主任也是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体现。(选举权特指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被选举权特指被选为人大代表的权利) 10、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可以放弃。(公民的权利可以放弃,但义务不能放弃,只能履行。不能因为放弃了权利而不履行义务,不管放不放弃权利,都应履行义务。)1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其主体是全体公民。(并不是所有公民都有。宪法有规定,要年满18周岁,而且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一易混易错知识点总结]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一易混易错知识点总结] 期末考试的脚步越走越近,你的政治怎样复习呢?小编提醒大家易错、易混淆点一定要着重学习,不然丢分就真的很惨啦!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政治必修一易混易错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必修一易混易错知识点总结 1、商品的基本属性的易错观点 (1)使用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购买者的目的所在。

(注意:使用价值不是商品特有的属性) (2)商品的质量越好,价格越高。 (注意:价格的基础是价值,使用价值与价值量没有直接关系) (3)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必然有使用价值。 (注意: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 (4)使用价值不同是不同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 (注意:不同商品能交换的原因是因为都具有价值)

(5)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注意:前一句颠倒了二者的关系,只有在商品中二者才是不可割的) 2、商品价值量的易错观点 (1)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 (注意: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单位时间内形成的价值总量是一定的) (2)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注意:提高的是个别劳动生产率,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3)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注意:商品价格下降是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4)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价值变化,价格也一定变化。 (注意:不一定,价格还受供求关系、宏观调控、货币发行量等因素的影响) 3、货币的易错观点 (1)金银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高中思想政治易错易混点(全套)

《经济生活》易错易混点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1.货币的本质是价值尺度。(一般等价物) 2.货币执行价值尺度时需要现实的货币。(观念的货币) 3.纸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货币的职能) 4.国家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和购买力。(可以规定纸币的面值,不能规定购买力) 5.通货膨胀一定会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一定是通货膨胀引起的。 (前半句正确,后半句错) 6.外币的汇率升高,意味着人民币升值。(意味着外币升值,人民币贬值) 7.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商品的出口。(不利于商品的出口,利于商品的进口) 8.供求决定商品的价格。(价值决定价格) 9.某一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其商品的价值量会下降。(价值量不变) 10.价格变动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比较大) 11.一种商品价格上升,该商品的需求量会增加,其互补品的需求量会减少,其替代品的价格会上升。 (正确表述为:一种商品价格上升,该商品的需求量会减少,其互补品的需求量会减少,其替代品的需求量会增加。)12.当商品供不应求时,生产者会减少生产。(扩大生产) 13.人们的收入差距缩小,总体消费水平会降低。(消费水平会提高) 14.贷款消费就是超前消费。(不能等同) 15.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收入中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减少,表明人们生活水平下降。 (正确表述为: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减少,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16.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这三种消费心理都是不健康的。 (前两种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攀比心理是不健康的) 17.绿色消费的主旨是可持续性消费。(主旨是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1.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促进作用。(反作用,可能是促进,也可能是阻碍作用) 2.公有制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体作用。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 3.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股份制经济必然是混合所有制经济,混合所有制必然是非公有制。(前者对,后者错) 5.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地位和市场地位都是平等的。 (不平等,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但是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6.法人代表是经济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将法人代表改成法人) 7.公司的股东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负清偿责任。(以认购的股份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 8.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本必须划分为等额股份,并以股票形式加以表现。(股份) 9.董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决策机构) 10.劳动者履行义务,是以劳动者享受权利为前提的。(劳动者享受权利,是以履行义务为前提) 11.储蓄存款既来自个人,又来自企事业单位及政府机关。(只来自个人) 12.在我国,吸收存款最多的金融机构是中国人民银行。(是商业银行) 13.股票是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债券) 14.国债是各级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其风险和利率都比较低。 (中央政府发行) 15.社会保险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商业保险)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1.按劳分配只存在公有制围之,公有制经济中只采用按劳分配。(前者正确,后者错) 2.各种分配方式在我国分配制度中的地位是平等的。(不平等,按劳分配占主体地位)

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知识点汇编

经济生活 1.使用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 2.商品质量越好,价格越高。(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使用价值与价值量没有直接联系)3.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4.使用价值不同是不同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需要交换的原因) (不同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是因为都有价值) 5.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6.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无关) 7.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价值量减少。(不变) 8.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价值下降,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9.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价值变化,价格一定变化。 10.金银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金银是自然物,货币才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11.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需要的是现实的货币。 12.通货膨胀必须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必然引起通货膨胀。 13.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特有的规律。(商品经济) 15.等价交换就是指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符合。(价格与价值不一致也是等价交换的形式)16.价值决定供求,供求影响价值。(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 17.等价交换是指每一次商品交换的价格与价值相一致。(经常不一致) 18.价格由购买力决定。(购买力只能影响价格) 19.生产是消费的目的和动力。(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20.按消费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按消费的交易方式不同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目的——)

21.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资料消费将逐步被享受性消费所取代。 22.有从众心理的人,看到许多人在做同一件事情,便不由自主地加入,仿效和重复人家的行为,所以从众心理不可有。(盲目从众才不可取) 23.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经济) 24.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资产,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25.非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6.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不可放弃的。 27.银行存款利率提高,储户的实际收益越多。(居民的实际收益取决于存款利率和物价涨幅的对比) 28.金融债券具有信用度高、收益高和流通性强等特点。(应该是政府债券) 29.通过购买社会保险,投保人把风险转移给保险人,使自己所承担的风险损失降到最小。(商业保险) 30.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不能将分配原则等同于分配制度) 31.个体劳动者的分配方式属于按劳分配。 32.私营企业中的工人获得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 33.在我国的分配制度中,按劳分配体现了公平,忽略了效率;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了效率,忽略了公平。 34.劳动生产率越高,产量越大,效率越高。(劳动生产率与效率是不同概念) 35.要发挥财政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关键是要增加税收收入。(关键是发展经济,调整分配政策,增加财政收入) 36.税收具有固定性,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 37.纳税人是指税法上规定的最终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或个人。(直接负有) 38.消费决定生产。 39.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股份合作制。(股份制) 40.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完整版)必修二政治生活易错易混点

必修二《政治生活》易混易错知识点归纳整理 1、国家的根本属性是主权属性。(×) (国家的根本属性是阶级性,主权构成国家最重要的因素,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一个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 2、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与人民民主专政不一样的) 3、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 (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公民与人民不能等同,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凡人民一定是公民,但公民不一定是人民。) 4、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对占全国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5、人民当家作主表明人民可以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由人民选举代表组成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因此,人民是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才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6、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7、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我国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基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应该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8、在我国,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是相统一的。(×)(权利与权力不是一回事) 9、政治自由是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应该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0、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可以放弃。(×) (公民的权利可以放弃,但义务不能放弃,不管放不放弃权利,都应履行义务。) 1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其主体是全体公民。(并不是所有公民都有。宪法有规定,要年满18周岁,而且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12、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是弱者对强者进行监督,不起任何作用。(错,公民实行民主监督,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3、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行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14、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表明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是一样的。(×) (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表明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平等地履行义务。) 15、公民平等地适用法律表明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受到法律的制裁。(√) 16、在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都是一样的。(×)(例如全国人大代表享有的人身特别保护权和言论特别保障权,并非人人都有;年满18岁才能享有选举权) 17、公民可以通过网络问政说明公民享有的民主权利不断扩大。(×) (说明我国的民主形式日益丰富,民主渠道不断拓宽。) 18、我们的全部政治生活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为基础和准则的。(√) 19、享有权利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 20、等额选举在选举人之间形成了相应的竞争,为选民行使选举权提供了选择的余地。(×)(应该是差额选举,等额选举可以比较充分地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21、我国人大代表的选举采取普遍的差额选举和直接选举。(×) 22、等额选举就是当选者已事先“内定”。(不是,如果候选人的选票达不到法定的票数也是不能当选的。)

高中政治易错易混知识点汇编(必修一至四)新人教版

易错易混知识(选择肢) 经济生活 1.使用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 2.商品质量越好,价格越高。(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使用价值与价值量没有直接联系) 3.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 4.使用价值不同是不同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需要交换的原因) (不同商品之间能够交换的原因是因为都有价值) 5.价值是使用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6.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无关) 7.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使商品价值量减少。(不变) 8.商品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价值下降,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9.价值决定价格,商品价值变化,价格一定变化。 10.金银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金银是自然物,货币才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11.货币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需要的是现实的货币。 12.通货膨胀必须引起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必然引起通货膨胀。 13.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特有的规律。(商品经济) 15.等价交换就是指商品的价格与价值相符合。(价格与价值不一致也是等价交换的形式) 16.价值决定供求,供求影响价值。(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 17.等价交换是指每一次商品交换的价格与价值相一致。(经常不一致) 18.价格由购买力决定。(购买力只能影响价格) 19.生产是消费的目的和动力。(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20.按消费的目的不同,可以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按消费的交易方式不同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目的——) 21.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资料消费将逐步被享受性消费所取代。 22.有从众心理的人,看到许多人在做同一件事情,便不由自主地加入,仿效和重复人家的行为,所以从众心理不可有。(盲目从众才不可取) 23.国有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经济) 24.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国有经济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资产,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25.非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6.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不可放弃的。 27.银行存款利率提高,储户的实际收益越多。(居民的实际收益取决于存款利率和物价涨幅的对比)28.金融债券具有信用度高、收益高和流通性强等特点。(应该是政府债券) 29.通过购买社会保险,投保人把风险转移给保险人,使自己所承担的风险损失降到最小。(商业保险)30.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不能将分配原则等同于分配制度) 31.个体劳动者的分配方式属于按劳分配。 32.私营企业中的工人获得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 33.在我国的分配制度中,按劳分配体现了公平,忽略了效率;按生产要素分配体现了效率,忽略了公平。34.劳动生产率越高,产量越大,效率越高。(劳动生产率与效率是不同概念) 35.要发挥财政在促进社会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关键是要增加税收收入。(关键是发展经济,调整分配政策,增加财政收入) 36.税收具有固定性,一旦确定就不能改变。 37.纳税人是指税法上规定的最终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或个人。(直接负有) 38.消费决定生产。 39.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股份合作制。(股份制) 40.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4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宏观调控的根本目标。(宏观调控的根本目标是坚持共同富裕,根本标志——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42.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是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是宏观调控最主要的任务和目标) 4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以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为主,发挥宏观调控的功能。(以经济和法律为主)44.必须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同步富裕。 45.我们要坚持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46.科学发展观的主旨是坚持以人为本。(主旨在于更好的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47.经济全球化是主要通过生产的全球化来实现的。(跨国公司来实现的) 48.世界贸易组织的最基本原则是最惠国待遇原则。(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与国民待遇原则)49.面对开放的世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过程中,必须把改革开放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根本基点) 政治生活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 2、我国国家性质是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P5 3.在我国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是相统一的。(权利与权力不是一回事) 4、生存权和发展权是公民的基本的民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根本和重要的人权) 5.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其主体是全体公民。 6、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项政治自由和权利 7.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是选举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即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8.享有权利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人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都是当家作主的体现) 9.公民享有的权利都是一样的。 10.公民先履行义务,后享受权利。(权利和义务作为法律关系是同时产生而相对应存在的) 11.村民委员会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国家机关,基层政权。 12.中国共产党代替国家行使政府职能。 13.政府有管理经济的职能,所以,政府可以直接干预经济活动。(宏观调控,间接引导经济活动)14.合理行政就是合法行政。(P44合理——公平、公正;合法——遵循法定程序) 15.在政府民主决策过程中,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对少数人的意见不予考虑。 (民主决策原则:依照法律程序原则,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尊重少数的原则)

人教版政治必修一易错易混知识点归纳汇总

政治必修一复习精简版 第一单元 1、商品 ①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用于交换(以物换物或以钱换物,并处于流通领域中)、劳动产品 ②商品的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③两种属性的关系:价值和使用价值统一于商品中,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P.s. 任何商品都具有这两种属性,但生产者和消费者不能同时兼有商品的两种属性,而只能互相让渡,即生产者只能拥有商品的价值,消费者只能拥有商品的使用价值P.s. 凡是说到商品的质量问题的,就是针对商品的使用价值。 2、货币 ①货币也是商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②能成为货币的只有贵金银(金银纪念币是货币,但纪念钞不是货币,纪念钞在流通时与一般的纸币一样只是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时手段的价值符号) ③货币的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标价)、流通手段;其他职能: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p.s.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和支付手段职能的比较: 相同点:二者都是给钱出去 不同点:流通手段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买卖双方的收付行为是同时进行的;但支付手段一般是提前或延期支付,如赊账、支付利息、地租、债务、税款工资等,双方是收付行为不是同时进行的,具有时间差 p.s.流通手段与商品流通的区别:流通手段是货币的职能之一,强调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商品流通不是货币的职能,强调的是商品如何进行交换的整个过程P.s.商品流通对生产者的启示: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说到商品的质量问题时,一定要想到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关系和商品流通的启示。 3、纸币 ①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 ②纸币是在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过程中为了方便而产生的一种价值符号,它不能等同于货币本身,纸币只能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某些纸币还可以代替货币指向世界货币的职能(如美元、欧元、日元),纸币不能代替货币行使价值尺度职能。 ③纸币本身的价值很小,甚至可以忽略,所以纸币的面值多少,并不是指制造纸币的这张纸价值多少,而是指纸币能代替多少货币去和对应的商品相交换。 ④国家可以决定纸币的发行量、面值、样式,但不可以决定纸币的购买力 ⑤纸币发行量应该以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为限度,即流通中需要多少货币,就发行多少纸币去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价格)÷货币流通速度 4、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①通货膨胀的原因之一是纸币发行量过多,表现是全面(市场上大部分商品)持续(长时间)的物价上涨,本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应该通过上调银行利率、上调银行准备金率或者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来抑制它。 ②通货紧缩的原因之一是纸币发行量过少,表现是全面持续的物价下跌,本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应该通过下调银行利率、下调银行准备金率或者扩张性的财财政政策来抑制它。 5、外汇 ①是指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简单来说就是在国外做生意、旅游、购物时要使用的用外国货币表示的资产,它包括外国货币、外币有价证券、外币支付凭证。 信用卡包括贷记卡、准贷记卡、借记卡(储蓄卡);其中贷记卡和准贷记卡属于银行信用

政治生活第三单元易错易混点

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所以人民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观点错误。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不能说我国人民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2、国务院可以制定行政法规,国务院也是立法机关。(观点错误。国务院作为最局国家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制定有关行政法规,但不是立法机关。) 3、各级人大都能制定法律,都是立法机关。(观点错误。地方人大只有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地方性法规不能等同于法律,不是立法机关。) 4、人民代表大会享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观点错误。全国人大享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5、人大和其它国家机关是相互监督的关系。(观点错误。人大和其它国家 机关是监督与被监督。)6、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观点 错误。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7、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 表大会。(观点错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8、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权力机关。(观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 关。)9、我国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观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权组织形式。实行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之一。)10、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有制定法律的权力。(观点错误。省、直辖市人大有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全国人大才具有有制定法律的权力。) 11、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是行使国家职能的国家机关。(观点错误。全国人大、国务院是国家机关;政协不是国家机关,而是政治协商机 构。) 12、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因此具有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政府职能。 (观点错误。注意:中国共产党不是政府机关,不能履行政府职能。) 13、中国共产党要依法行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观点错误。注意:中国共产党是依法执政,政府才是依法行政。)

高中政治必修3易错易混

高中政治必修3易错易混 第一课 1.文化具有阶级性。 分析:文化包括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两部分。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意识形态是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直接反映,是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因此具有阶级性。 2.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意味着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 分析:经济是基础,但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3.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 分析:文化素养不是后天自发形成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文化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生活、实践和教育。4.文化是种物质力量。 分析: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5.文化决定着政治、经济的发展。 分析:文化的社会功能,即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不能与经济、政治的决定作用相提并论,“文化决定论”和“文化无用论”都是片面的。 6.文化是种经济现象,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分析: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但文化本身不属于经济现象。 第二课 1.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长剂。 分析: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才能成为个人成长的催长剂。 2.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文化自然而然地影响个人发展。 分析: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 3.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永久不变的影响。 分析: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深远持久不等于永久不变。 4.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分析:要注意文化的多元性,优秀文化文化才能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5.社会发展必然带来人的全面发展。 分析:社会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必需的客观条件,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这种作用不是必然的、充分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还需要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第三课 1.文化多样性就是文化的多元性。 分析: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指人类文化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文化的多元性则主要是从文化的来源和性质说的。我们倡导文化的多样性,对文化的多元性则应持辩证分析的态度。2.处理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原则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分析: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处理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原则: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3.大众传媒的发展将会促使旧的传媒的消失。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分析

《生活与哲学》易错易混知识点汇总分析第一单元 1.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醒: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问),只有马克思哲学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 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提醒:哲学来源于实践,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3.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提醒: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4.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提醒: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5.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提醒: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 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依据。(提醒: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为世界本源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依据。哲学基本问题还为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提供依据。) 7.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提醒:二者不能等同。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而不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8. 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崇尚精神生活就是唯心主义。(提醒:应弄清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各自的根本观点,不可把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庸俗化。) 9.哲学仅指世界观,不包括方法论(提醒: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10.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就出现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提醒:马哲产生前就存在了。) 11.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提醒: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1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个对子”。(提醒: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史上“两个对子”。) 13.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提醒:承认物质决定意识是唯物主义,但辩证唯物主义包括以下两方面的内容:既承认是物质决定意识,又认为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第二单元 14. 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是主观的。(提醒: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人的思维和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反映。) 15. 征服、改造自然是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前提。(提醒:承认自然的客观性是正确处理人和自然关系的前提,要尊重自然,改造自然,做到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16. 世界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可知性。(提醒:世界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17.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提醒: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18. 运动是有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相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绝对的。(提醒: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19.静止就是绝对不动。(提醒: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就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0.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总是统一的。(提醒:应该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但二者并不总是统一的。) 21.规律是永恒不变的、无条件的。(提醒:当客观物质发生变化时,规律也会发生变化;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要在运动中把握规律。) 22.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和基础。(提醒:颠倒了二者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突破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23.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改造规律。(提醒: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造、创造规律。) 24. 意识是大脑的机能。(提醒: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25. 正确的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错误的意识、神话、传说是人为臆造出来的。(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