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1年我国能源工业发展与新能源技术发展深度研究报告

2011年我国能源工业发展与新能源技术发展深度研究报告

2011年我国能源工业发展与新能源技术发展深度研究报告
2011年我国能源工业发展与新能源技术发展深度研究报告

2011~2015年我国能源工业发展与新能源技术发展深度研究报告

第一章能源科学技术现状与发展战略

1.1全人类共同的挑战6

1.1.1能源与环境的挑战6

1.1.2发展与减排之间的平衡7

1.1.3能源可持续供应形势严峻8

1.1.4化石能源清洁利用是近中期的重点10

1.1.5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面临新的挑战19

1.1.6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一致的选择22

1.2世界能源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26

1.2.1能源结构和利用技术向低碳和近零排放演化26

1.2.2新能源技术正在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29

1.2.3提高能效在能源科学技术发展中地位凸现32

1.2.4电能存储与输配电技术发展迅速33

1.2.5碳捕获与封存是化石能源减排技术的新的发展方向36

1.2.6能源科技投入近年来持续增加40

1.2.7能源新技术的转化应用日益广泛45

1.3我国能源科学技术现状与基础47

1.3.1节能减排领域47

(一)发电领域50

(二)交通领域

(三)建筑领域50

(三)建筑领域50

(四)工业领域50

1.3.2化石能源领域50

(一)洁净煤能源利用与转换51

(二)煤能源资源化工52

(三)清洁石油资源化工与能源转化利用52

(四)燃油动力节约与洁净转换53

(五)天然气资源化工与能源利用53

1.3.3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领域54

1.3.4电能领域56

1.3.5气候变化领域58

1.4能源科学发展思路60

1.4.1能源科学的学科领域60

1.4.2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61

(一)节能减排62

(二)煤的清洁高效综合利用62

(三)可再生能源低成本规模化开发利用63

(四)超大规模输配电和电网安全保障64

(五)核能开发与利用63

(六)研发碳捕获与封存(CC S)技术63

(七)能源科学交叉前沿研究63

1.4.3能源科学发展重点的遴选原则63

第二章节能减排,提高能效11 9

2.1节能减排科技发展概述11 9

2.2高能耗行业节能12 3

2.2.1基本范畴、内涵和战略地位12 3

2.2.2发展规律与发展态势12 7

2.2.3发展现状与研究前沿13 2

(一)钢铁行业发展现状13 2

(二)石油化工行业发展现状13 4

(三)燃煤发电的发展现状13 6

2.2.4总体发展现状及研究前沿13 9

(一)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研究14 1

(二)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研究14 6

2.2.5近中期支持原则与重点15 2

(一)冶金工艺过程中节能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15 3

(二)余热余压发电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15 3

(三)余热现显热回收基础理论和技术15 3

(四)余热回收高效换热设备及强化传热的理论与开发15 3 (五)石油化工过程用能和系统用能优化理论与技术研究15 4 (六)石油化工行业节能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15 4 (七)石油天然气开采节能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15 4 (八)信息技术在石油化工节能降耗中的应用研究15 4 (九)燃煤发电科学研究的重点15 4

(十)其他流体机械技术科学研究的重点15 5

2.3工业节能与污染物控制16 9

2.3.1基本范畴、内涵和战略地位16 9

2.3.2发展规律与发展态势17 3

2.3.3发展现状与研究前沿17 9

2.3.4近中期支持原则与重点18 1

(一)工业节能减排监管和评估软科学体系的发展和完善18 2 (二)能量转换和传递过程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18 2 (三)能量梯级综合利用和系统集成技术研究18 3

(四)先进动力循环技术研究18 3

(五)动力系统节能技术研究18 4

(六)新能源和绿色可替代能源研究18 4

(七)节能新产品和新技术研究18 4

(八)煤的高效清洁燃烧技术18 4

(九)工业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研究18 4

(十)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研究18 4

(十一)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研究18 5

(十二)工业噪声治理技术研究18 5

2.4建筑节能18 5

2.4.1.基本范畴、内涵和战略地位18 5

2.4.2发展规律与发展态势18 7

2.4.3发展现状与研究前沿19 0

2.4.4近中期支持原则与重点19 3

(一)绿色建筑及资源评估软科学体系的发展和完善19 3

(二)建筑物本体的关键节能基本理论与制备技术研究19 3

(三)建筑设备的节能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19 4

(四)建筑热环境控制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19 4

(五)生态建筑新理念与建筑微气候的控制新机理研究19 4

(六)建筑节能与新能源、新材料学科交叉基础问题的研究19 5

2.5交通运输节能19 5

2.5.1基本范畴、内涵和战略地位19 5

2.5.2发展规律与发展态势19 7

2.5.3发展现状与研究前沿19 8

(一)内燃机动力技术发展现状19 8

(二)汽车辅助设备的节能20 0

(三)新能源动力系统研究现状20 1

(四)航空动力发展现状20 3

2.5.4近中期支持原则与重点20 4

(一)高效清洁内燃机燃烧理论与燃烧控制20 4

(二)替代燃料、混合燃料发动机燃烧与排放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20 4 (三)生物质能制备技术及对生态环境环境的影响20 4

(四)新能源交通动力系统共性关键技术20 5

(五)燃料电池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20 5

(六)航空发动机燃烧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20 5

(七)铁路运输节能技术研究20 5

2.6新型节能技术(电器与照明节能)20 5

2.6.1基本范畴、内涵和战略地位20 5

2.6.2发展规律与发展态势20 6

(一)家用电器节能20 7

(二)照明节能20 7

(三)电子器件节能20 8

2.6.3发展现状与研究前沿20 9

(一)冰箱20 9

(二)空调21 0

(三)热水器21 1

(四)照明节能21 1

(五)电子器件节能21 2

2.6.4近中期支持原则与重点21 4

(一)新型替代工质制冷技术21 5

(二)热驱动制冷技术21 5

(三)热泵技术21 5

第三章煤与化石能源22 3

3.1洁净煤能源利用与转换22 3

3.1.1基本范畴、内涵和战略地位22 4

3.1.2发展规律与发展态势22 5

3.1.3发展现状与研究前沿23 4

3.1.4近中期支持原则与重点23 8

(一)燃煤污染物的形成机理和控制技术23 8

(二)基于煤炭的高效清洁利用技术23 8

3.2清洁石油资源化工与能源转化利用23 9

3.2.1基本范畴、内涵和战略地位23 9

(一)石油化工缺乏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24 0

(二)迫切需要提高对能源的综合利用和清洁利用24 1

(三)对清洁能源转化利用与石油资源化工技术进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4 2 (四)石油化工原料供需矛盾突出,急需发展炼化一体化技术24 3

3.2.2发展规律与发展态势24 4

(一)产品清洁化、高性能化与生产过程清洁化24 4

(二)一体化综合利用24 4

(三)高效利用劣质资源和拓展原料范围24 5

(四)二次能源与化工资源接替24 6

3.2.3发展现状与研究前沿24 6

(一)与国家石油安全战略相适应24 7

(二)与建设节约型经济相适应24 7

(三)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24 8

3.2.4近中期支持原则与重点24 8

(一)重油高效洁净转化利用的基础研究24 9

(二)非常规石油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24 9

(三)清洁和超清洁车用燃料生产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24 9

(四)支撑石油加工-石油化工一体化发展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24 9

3.3燃油动力节约与洁净转换24 9

3.3.1基本范畴、内涵和战略地位24 9

3.3.2发展规律与发展态势25 0

3.3.3发展现状与研究前沿25 2

3.3.4近中期支持重点与原则26 2

3.4天然气资源化工与能源利用26 2

3.4.1基本范畴、内涵和战略地位26 2

3.4.2发展规律与发展态势26 5

3.4.3发展现状与研究前沿26 6

3.4.4近中期支持原则与重点26 8

(一)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26 8

(二)优先发展领域26 9

(三)主要研究方向27 0

第四章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28 2

4.1太阳能28 2

4.1.1基本范畴、内涵和战略地位28 2

4.1.发展规律与发展态势28 4

(一)太阳能光热利用28 5

(二)太阳能热发电28 9

(三)太阳能光伏发电29 4

(四)太阳能制氢29 9

4.1.3太阳能利用前沿30 0

(一)太阳能光热利用30 1

(二)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特性及其运行优化30 1

(三)太阳能光伏发电材料、器件、系统特性及其运行优化30 1 (四)太阳能-氢能转化过程的热物理问题30 1

4.1.4近中期支持重点30 1

(一)太阳能光热利用的基础问题30 1

(二)太阳能热发电30 2

(三)太阳能光伏发电30 3

4.2生物质能30 6

4.2.1基本范畴、内涵和战略地位30 6

4.2.2发展规律与发展态势30 7

4.2.3发展现状与研究前沿30 9

(一)热化学转化技术30 9

(二)生物化学转化技术31 4

4.2.4近中期支持原则与重点31 7

(一)生物质热解液化技术及基础31 7

(二)生物质高效气化工艺31 8

(三)先进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和系统31 8

(四)生物质燃气和燃油精制技术及相关基础31 8

(五)秸秆先进燃烧发电、生物质混烧技术及相关基础31 8 (六)沼气发电技术及相关基础31 9

(七)纤维素转化乙醇相关基础问题31 9

(八)微生物制氢技术基础31 9

(九)微生物燃料电池以及水生植物利用相关基础问题31 9

4.3氢能32 1

4.3.1基本范畴、内涵和战略地位32 1

4.3.2发展规律与发展态势32 2

(一)国际能源署(I EA)的氢能战略32 3

(二)美国的氢能发展战略32 5

(三)欧盟的氢能发展战略32 8

(四)日本的氢能发展战略32 9

(五)其它发达国家的氢能发展33 0

(六)国际最新态势33 1 (七)中国的氢能发展33 4

4.3.3氢能发展现状与研究前沿33 7

(一)氢能制备技术的现状与前沿33 7

(二)储氢技术的现状与前沿34 0

(三)燃料电池技术及其它氢能利用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前沿34 2 4.3.4氢能近中期支持原则与重点34 3

(一)在氢能制备领域34 3

(二)在氢能存储与输运领域34 4

(三)在氢能转化与利用领域34 4

4.3.5规划战略34 5

(一)制氢研究方面34 5

(二)储氢及输运研究方面34 6

(三)燃料电池及氢能利用技术研究方面34 6

4.4风能34 8

4.4.1基本范畴、内涵和战略地位34 8

4.4.2发展规律与发展态势34 8

(一)风资源评估研究方面34 8

(二)风电机组研究方面34 9

(三)风电并网研究方面35 0

(四)近海风电方面研究35 1

4.4.3发展现状与研究前沿35 1

(一)发展现状35 1

(二)研究前沿35 4

4.4.4近中期支持重点与原则35 7

(一)近中期支持原则35 7

(二)反映中国复杂地形特点的风电场模拟研究35 8

(三)适合中国风电场实际工况特点的风电叶片气动优化设计研究35 8 (四)风电机组空气动力与结构动力特性及优化设计理论研究35 8 (五)大型风电机组优化控制研究35 8

(六)大型风电场同电力系统相互影响的分析研究35 9

(七)近海风电机组关键技术研究35 9

4.4.5规划与战略35 9

4.5水能科学36 0

4.5.1基本范畴、内涵和战略地位36 0

4.5.2发展规律与发展态势36 1

(一)流域及跨流域水能综合规划36 1

(二)复杂环境下水电能源优化运行36 1

(三)水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36 2

(四)巨型水力发电机组与大型抽水蓄能机组36 2

4.5.3发展现状与研究前沿36 3

(一)气候变化条件下流域水能开发的长期生态学效应36 3

(二)复杂水电能源多维广义耦合系统优化决策理论与方法36 3 (三)巨型水力发电机组的在线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36 4

(四)巨型水力发电机组设计与制造36 4

4.5.4近中期支持原则与重点36 4

(一)优先资助领域36 5

(二)重点研究方向36 5

4.6海洋能及其利用36 8

4.6.1基本范畴、内涵和战略地位36 8

4.6.2研究现状与发展态势36 8

(一)波浪能36 8

(二)潮汐能37 0

(三)海流能37 0

(四)温差能37 1

4.6.3发展趋势与研究前沿37 1

(一)发展趋势37 2

(二)研究前沿37 2

4.6.4近中期支持原则与重点37 4

(一)重点支持的原则37 4

(二)近期支持的重点37 4

(三)中期支持的重点37 4

(四)重点研究方向37 4

4.7核能37 6

4.7.1基本范畴、内涵和战略地位37 6

4.7.2发展规律与发展态势37 6

4.7.3发展现状与研究前沿37 8

4.7.4近中期支持原则与重点38 1

(一)大型先进压水堆38 1

(二)快堆技术38 1

(三)第四代先进核能技术38 2

(四)核聚变堆38 5

4.7.5规划与战略38 7

4.8天然气水合物38 8

4.8.1天然气水合物能源基本范畴、内涵和战略地位38 8 4.8.2天然气水合物能源发展规律与发展态势38 8 (一)经济、高效、安全的NG H 资源开采方法38 9 (二)全面、综合的NG H 环境影响评估38 9

(三)清洁、高效的NG H 应用技术38 9

4.8.3天然气水合物能源发展现状与研究前沿39 0 (一)NG H 资源开采39 0

(二)NG H 环境影响39 2

(三)NG H 资源应用39 3

4.8.4天然气水合物能源近中期支持原则与重点39 5 (一)NG H 开采方法39 5

(二)NG H 开采实验模拟39 5

(三)NG H 环境影响评价39 5

(四)NG H 应用技术39 6

4.8.5规划与战略39 6

4.9地热与其它39 7

4.9.1基本范畴、内涵和战略地位39 7

4.9.2发展规律与发展态势39 7

4.9.3发展现状与研究前沿39 8

(一)地热发电技术发展现状39 8

(二)地热直接利用技术发展现状39 9

(三)增强型地热系统技术发展现状39 9

(四)地热能学科研究前沿40 0

4.9.4近中期支持原则与重点40 1

(一)近期(十二五)支持重点领域40 1

(二)中期(十三五)支持重点领域40 1

4.9.5规划与战略40 2

4.10可再生能源储存、转换与多能互补系统40 3

4.10.1基本范畴、内涵和战略地位40 3

4.10.2可再生能源储存及转换发展态势、现状与研究前沿40 3

(一)可再生能源储能技术的发展态势、发展现状40 3

(二)可再生能源热(冷)能存储的研究前沿40 6

(三)可再生能源用于电力系统储能的研究前沿40 7

(四)可再生能源化学存储的研究前沿40 8

4.10.3多能互补系统的发展态势、现状与研究前沿40 9

(一)多能互补类型40 9

(二)多能互补的运行和控制41 0

(三)多能互补的研究前沿41 1

(四)多能互补的发展趋势41 2

4.10.4近中期支持原则与重点建议41 2

(一)储能技术41 2

(二)多能互补41 3

4.11可再生能源近中期重点支持方向41 5

4.11.1太阳能近中期重点支持方向41 5

(一)光热利用的基础问题41 5

(二)太阳能热发电方面41 5

(三)太阳能光伏发电方面41 5

4.11.2生物质能转换利用中的重点研究方向及内容41 6

(一)重大交叉领域建议41 6

(二)生物质热解液化、高效气化工艺技术基础41 6

(三)生物质燃气和燃油精制技术及相关基础41 6

(四)纤维素转化乙醇相关基础问题41 6

4.11.3氢能领域41 7

(一)以化石燃料为基础的氢能集成系统41 7

(二)太阳能光解水制氢41 7

(三)核能制氢41 7

(四)生物质制氢41 7

4.11.4风能研究近中期支持重点41 8

(一)反映中国复杂地形特点的风电场模拟研究41 8 (二)适合中国风电场实际工况特点的风电叶片气动优化设计研究41 8

(三)风电机组空气动力与结构动力特性及优化设计理论研究41 8

(四)大型风电机组优化控制研究41 8

(五)大型风电场同电力系统相互影响的分析研究41 9

(六)近海风电机组关键技术研究41 9

4.11.5核能方面重点研究方向包括41 9

(一)燃料循环技术41 9

(二)核能的综合利用42 0

(三)超临界水堆42 0

(四)Z箍缩驱动聚变能源堆42 0

(五)Z箍缩聚变能的基础问题研究42 0

4.11.6天然气水合物能源近中期支持重点42 1

(一)NG H 环境影响评价42 1

(二)NG H应用技术42 1

第五章电能转换、输配、储存及利用44 0

5.1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电力输送及接入44 0

5.1.1基本范畴、内涵和战略地位44 0

5.1.2发展规律与发展态势44 2

(一)发展规律44 2

(二)主要发展趋势44 3

5.1.3发展现状分析与前沿44 5

5.1.4近中期支持重点与原则44 7

(一)风能和太阳能预测44 7

(二)大型风电场和光伏发电站动态等值模型和参数44 8

(三)大规模风电和光伏发电输电方式及接入44 8

(四)大规模风电场和光伏电站随机功率波动特性的研究44 8

(五)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电力并网准则与检测技术44 8

5.2智能电网44 9

5.2.1基本范畴、内涵和战略地位44 9

5.2.2发展规律与发展态势45 0

5.2.3发展现状与研究前沿45 1

5.2.4近中期支持原则与重点45 5

(一)智能电网自愈及其支撑技术的理论与方法45 5

(二)智能电网互动及其支撑技术的理论与方法45 6

(三)智能电网安全及其支撑技术的理论与方法45 6

(四)智能电网高质量及其支撑技术的理论与方法45 8

(五)智能电网兼容及其支撑技术的理论与方法45 8

(六)智能电网市场化及其支撑技术的理论与方法45 9

(七)智能电网资产优化及高效运行的理论与方法46 0

5.3特高压输变电46 1

5.3.1基本范畴、内涵和战略地位46 1

5.3.2发展规律与发展态势46 2

(一)特高压输电线路电晕特性46 4

(二)特高压输电线路电磁环境特性46 4

(三)特高压输电线路长空气间隙放电特性46 4

(四)特高压输电线路和设备外绝缘特性46 4

(五)特高压输电线路潜供电弧特性与抑制技术46 4

(六)特高压输电线路对邻近电磁敏感系统的电磁影响与防护技术46 4 (七)特高压输电线路导线舞动及其抑制方法46 5

(八)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电工材料的参数特性46 5

(九)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绝缘材料的老化与寿命评估46 5

(十)特高压直流换流阀电压分布特性与多物理场耦合特性46 5

(十一)特高压GI S系统极快速瞬态过电压以及绝缘系统的响应特性46 5 (十二)特高压GI S断路器的开断性能及其关键技术46 6

(十三)特高压换流变压器复合电场分布以及绝缘系统的响应特性46 6

(十四)特高压换流变压器电磁振动特性与噪声抑制方法46 6

(十五)特高压输电线路与设备运行状态检测与评估技术46 6

(十六)特高压输变电系统的可靠性与风险评估46 6

(十七)灾害空间天气对特高压输变电系统的影响分析46 6

(十八)先进输电技术46 7

5.3.3发展现状与研究前沿46 7

5.3.4近中期支持原则与重点46 9

(一)特高压输电线路电晕特性46 9

(二)特高压输电线路电磁环境特性46 9

(三)特高压输电线路长空气间隙放电特性46 9

(四)特高压输电线路和设备外绝缘特性47 0

(五)特高压输电线路潜供电弧特性与抑制技术47 0

(六)特高压输电线路对邻近电磁敏感系统的电磁影响与防护技术47 0 (七)特高压输电线路导线舞动及其抑制方法47 0

(八)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电工材料的参数特性47 0

(九)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绝缘材料的老化与寿命评估47 0

(十)特高压直流换流阀电压分布特性与多物理场耦合特性47 0

(十一)特高压GI S系统极快速瞬态过电压以及绝缘系统的响应特性47 1 (十二)特高压GI S断路器的开断性能及其关键技术47 1

(十三)特高压换流变压器复合电场分布以及绝缘系统的响应特性47 1

(十四)特高压换流变压器电磁振动特性与噪声抑制方法47 1

(十五)特高压输电线路与设备运行状态检测与评估技术47 1

(十六)特高压输变电系统的可靠性与风险评估47 1

(十七)灾害空间天气对特高压输变电系统的影响分析47 2

(十八)先进输电技术47 2

5.4储能储电系统47 3

5.4.1基本范畴、内涵和战略地位47 3

5.4.2发展规律与发展态势47 4

5.4.3发展现状与研究前沿47 4

(一)抽水蓄能47 4

(二)压缩空气储能47 5

(三)惯性储能47 5

(四)超导磁储能47 6

(五)超级电容器储能47 7

(六)电池储能47 8

5.4.4近中期支持原则与重点48 0

(一)储能技术自身的发展48 0

(二)储能技术的应用研究48 1

5.5智能高压电力装备48 3

5.5.1基本范畴、内涵和战略地位48 3

5.5.2发展规律与发展态势48 4

(一)发展规律48 4

(二)主要发展趋势48 5

5.5.3发展现状与研究前沿48 7

5.5.4近中期支持原则与重点49 0

(一)高压电力装备故障产生机理及故障特征信息49 0

(二)高压电力装备故障信息传感理论和传感器研究49 0

(三)高压电力装备故障辨识与定位理论及技术49 1

(四)高压电力装备状态评估及寿命管理49 1

(五)高压开关电器智能操作理论及技术49 1

(六)高压电力装备的通讯与信息平台技术49 1

5.6电力电子器件和系统49 2

5.6.1基本范畴、内涵和战略地位49 2

5.6.2发展规律与发展态势49 3

(一)高压、大电流功率器件49 4

(二)高压、大电流功率器件系统工作可靠性49 5

(三)中小功率电力电子器件49 5

(四)基于新材料的电力电子器件49 6

(五)高频功率无源元件49 6

5.6.3发展现状与研究前沿49 7

(一)高压大电流功率器件49 7

(二)高压、大电流功率器件系统工作可靠性49 7

(三)中小功率器件49 8

(四)新材料电力电子器件49 9

(五)高频功率无源元件50 1

5.6.4近中期支持原则与重点50 1

(一)以I GB T为核心的高压大电流功率器件及集成技术研究50 2 (二)宽带隙半导体功率器件核心技术研究50 2

(三)高性能、集成化中小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及系统技术研究50 2 (四)高频功率无源元件研究50 3

5.7电能高效利用与节电50 4

5.7.1基本范畴、现状和战略地位50 4

5.7.2发展趋势与研究前沿50 6

(一)节电调度50 6

(二)电能质量控制50 7

(三)终端用户能源消费管理50 7

(四)变压器节电50 7

(五)电机节电50 7

(六)高耗能电气设备节电50 8

(七)电梯节电50 8

(八)空调节电50 8

(九)照明节电50 8

5.7.3近中期支持方向、重点及交叉研究方向50 9

(一)考虑多能源情况下的节电调度50 9

(二)动态电能质量控制技术与设备50 9

(三)电能供给侧与消费侧的最优配合50 9

(四)大功率工业负载的开关电源技术及其非线性电能计量51 0 (五)空调控制技术及新型节电空调51 0

5.8电气交通与运载系统51 1

5.8.1基本范畴、内涵和战略地位51 1

5.8.2发展规律与发展态势51 3

(一)电气化51 3

(二)均应用综合能源管理技术优化组合51 3

(三)朝着高速、高效、低排放的方向发展51 3

(四)大量应用高效节能的新材料和新型器件51 4

5.8.3发展现状分析与前沿51 4

(一)电动汽车51 4

(二)轨道交通51 5

(三)船舶交通51 6

(四)多电飞机与空间飞行器51 7

5.8.4近中期支持原则与重点建议51 7

(一)近中期支持原则51 7

(二)近中期期支持重点51 7

5.9超导电力技术51 9

5.9.1基本范畴、内涵和战略地位51 9

(一)超导电力技术的基本范畴51 9

(二)超导电力技术的内涵51 9

(三)超导电力技术的战略地位52 1

5.9.2发展规律与发展态势52 1

(一)向更高电压等级或更大容量方向发展52 1

(二)向原理多样化和功能集成化方向发展52 1

(三)与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需求相结合52 1

(四)为新能源的发展服务52 2

5.9.3发展现状分析与前沿52 2

(一)超导材料52 2

(二)超导电力应用基础52 2

(三)超导电力技术应用52 3

5.9.4近中期支持原则与重点建议52 4

(一)近中期支持的原则52 4

(二)近中期支持的重点52 4

(一)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电力输送及接入参考文献52 5

(二)智能电网参考文献52 5

(三)特高压输变电参考文献52 6

(四)储能储电系统主要参考文献52 6

(五)高压电力装备参考文献52 7

(六)电力电子器件和系统参考文献52 7

(七)电能高效利用与节电参考文献52 8

(八)电气交通与运载系统参考文献52 8

(九)超导电力技术参考文献52 9

第六章温室气体控制与无碳-低碳系统53 3

6.1温室气体控制的领域范畴与现状53 3

6.1.1温室气体控制的领域范畴53 3

(一)气候变化事实、影响及原因53 3

(二)各国对温室气体控制问题的态度及相应对策53 4 (三)我国温室气体排放状况53 6

(四)温室气体减排和控制措施和技术53 7

6.1.2温室气体控制的现状54 0

(一)温室气体控制系统54 0

(二)二氧化碳输送54 0

(三)二氧化碳封存54 0

(四)二氧化碳利用54 1

(五)温室气体控制研究的现状分析54 2

6.2能源动力系统的减排科学与技术54 4

6.2.1基本范畴、内涵和战略地位54 4

6.2.2发展规律与发展态势54 4

6.2.3发展现状与研究前沿54 5

(一)燃烧后分离二氧化碳54 6

(二)燃烧前分离二氧化碳54 7

(三)纯氧/二氧化碳(O 2/C O2 )循环54 9

6.2.4近中期支持原则与重点55 1

(一)温室气体控制研究的近中期支持原则55 1 (二)近中期支持重点55 2

6.3无碳-低碳能源科学与技术55 4

6.3.1基本范畴、内涵和战略地位55 4

6.3.2发展规律与发展态势55 5

(一)低碳产品合成技术55 5

(二)新型清洁煤燃烧技术55 6

(三)劣质煤利用55 6

(四)弱还原性煤的综合利用生产技术55 6

6.3.3发展现状与研究前沿55 6

(一)发展现状55 6

(二)研究前沿55 8

6.3.4近中期支持原则与重点56 0

(一)重点支持技术的原则56 0

(二)20 10 -2 02 0 年重点支持的技术56 0

6.4无碳-低碳能源化工与工业56 2

6.4.1基本范畴、内涵和战略地位56 2

6.4.2发展规律与发展态势56 2

(一)发展规律56 3

(二)发展趋势56 4

6.4.3发展现状与研究前沿56 6

(一)二氧化碳吸收法捕集技术56 6

(二)二氧化碳吸附捕集技术56 7

(三)二氧化碳膜分离捕集技术56 8

(四)二氧化碳耦合捕集技术57 0

(五)能源化工与工业的二氧化碳捕集集成技术57 0

6.4.4近中期支持原则与重点57 0

(一)二氧化碳吸收法捕集技术57 1

(二)二氧化碳吸附法捕集技术57 1

(三)二氧化碳膜分离法捕集技术57 1

(四)二氧化碳耦合捕集技术57 1

(五)能源化工与工业与二氧化碳捕集集成技术57 1

6.5低碳型生态工业系统57 2

6.5.1基本范畴、内涵和战略地位57 2

6.5.2发展规律与发展态势57 3

(一)发展规律57 3

(二)发展趋势57 4

6.5.3发展现状与研究前沿57 6

(一)循环经济发展模式57 7

(二)二氧化碳分离与资源化利用57 7

(三)多技术集成57 8

6.5.4近中期支持原则与重点57 8

(一)清洁生产替代与能量梯级利用技术研究57 9

(二)碳资源生态化循环利用关键技术研究57 9

(三)生物固碳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研究57 9

(四)低碳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大系统集成技术研究57 9 (五)低碳型循环经济生态工业系统决策与支撑研究57 9 6.6研究建议58 0

6.6.1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洁净煤技术58 0

6.6.2燃烧与二氧化碳分离一体化系统集成创新58 0

6.6.3煤基液体燃料生产与二氧化碳分离一体化系统创新58 0 6.6.4加快发展先进的二氧化碳捕集分离技术58 0

6.6.5加强C O2 储存和利用的研究58 1

6.6.6低碳排放型工业系统研究58 2

第七章能源科学优先发展与交叉领域

7.1节能减排、提高能效研究58 8

7.2煤与化石燃料59 0

7.2.1优先领域59 0

7.2.2重大交叉领域59 0

7.3可再生能源59 0

7.3.1太阳能利用与建筑节能59 0

7.3.2太阳能利用与环境保护59 1

7.3.3多能源供应体系下的能量利用系统优化59 1

7.3.4太阳-植物光合作用59 1

7.3.5太阳能化学与生物转化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59 1

7.3.6太阳能规模制氢与燃料电池耦合系统关键技术研究59 3

7.3.7燃料电池多尺度复杂结构中耦合的基本问题59 4

7.3.8高效低成本规模化的多相界面及多相流储氢体系的理论与技术59 4 7.3.9微生物燃料电池以及水生植物利用相关基础问题59 5

7.3.10风、水、光互补系统设计、运行与控制59 5

7.3.11基于生物质能-太阳能的农村多能互补系统设计、运行与控制59 5 7.3.12多能互补网络59 6

7.4电能59 6

7.4.1本领域重点支持方向59 6

(一)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电力输送与接入59 6

(二)智能电网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59 7

(三)多元复合储能系统及其应用59 8

(四)特高压绝缘技术与环境特性59 8

(五)高压大电流电力电子元器件和集成技术59 9

(六)复杂电力电子系统59 9

(七)先进电机系统-工业节能60 0

(八)电气交通与运载系统学科布局、重点交叉领域建议60 1

(九)超导装置中的基础问题60 2

(十)多场作用下电介质的性能及环境友好的电工材料60 2

(十一)环境友好的电介质材料60 3

7.4.2本领域重点交叉支持方向60 3

(一)智能电网的信息平台(与信息交叉)60 3

(二)风能与太阳能的短期预测与电力调度(与气象交叉)60 4

(三)大容量高密度储能技术(与化学、材料交叉)60 4

(四)新型电工材料(与材料交叉)60 5

(五)高效节能的照明技术(与光电、微电子、半导体交叉)、60 5

7.5温室气体控制与无碳-低碳系统60 5

7.5.1控制C O2 排放的洁净煤技术60 6

(一)燃烧与C O2 分离一体化系统集成创新60 6

(二)煤基液体燃料生产与C O2 分离一体化系统创新60 6

7.5.2加快发展先进的C O2 捕集分离技术60 6 (一)吸收法60 6 (二)膜分离法60 7

(三)吸附法60 7

7.5.3加强C O2 储存和利用的研究60 7

(一)C O2 储存60 7

(二)C O2 的化学利用60 7

7.5.4低碳排放型工业系统研究60 8

第八章发展建议61 1

8.1节能减排、提高能效研究建议61 1

8.1.1高能耗行业节能研究建议61 1

8.1.2工业领域节能研究建议61 1

8.1.3建筑节能领域建议61 2

8.1.4交通领域节能研究建议61 3

8.2煤与石油研究发展建议61 3

8.2.1科研平台及条件建设61 3

(一)建立洁净煤转化及利用科研平台61 3

(二)建设煤分级转换多联产研究平台61 4

(三)建设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研究平台61 5

(四)建立完善的催化研究平台61 5

(五)建立创新的化工技术和过程平台61 6

8.2.2其它建议61 6

8.3可再生能源61 7

8.3.1加大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经费支持力度61 7

8.3.2加大培养多学科交叉综合性人才的力度61 7

8.3.3建立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研究平台61 8

8.3.4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61 8

8.3.5鼓励主要学术杂志开设可再生能源专刊或特刊61 8 8.4电能转换、输配、储存及利用61 9

8.4.1智能电网研究建议61 9

8.4.2特高压输变电技术建议62 0

8.4.3储能储电系统建议62 0

8.4.4高压电力装备建议62 1

8.4.5电力电子器件和系统建议62 1

8.4.6超导电力技术建议62 2

第九章我国能源与经济展望

9.1 2009年中国能源消费概况

9.2 2009全年能源消费总量统计

9.3 1995-2008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统计

9.4 2009年中国能源消费情况

9.5 2011年中国经济展望

9.5.1 2010年中国经济回顾

9.5.2 2011年中国经济展望

附件: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与速度指标

【图表目录】

图1-1部分国家人均能源消费量与人均GD P比较56 图1-2中国化石能源使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57

图1-3 1 990 -2 007 中国电力生产量58

图1-4 1 978 -2 007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及构成58

图1-5 2 000 ~2007 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61

图1-6 2 00 ~2007 中国煤炭进出口变化情况62

图1-7 2 008 年世界能源消费结构63

图1-8 2 008 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64

图1-9 2 001 ~2007 年我国煤炭消费量及增速64

图1-10 1998~200 8年中国石油产量及增速65

图1-1 1 2001~2007 年我国电力消费量变化情况68

图1-12 2000~2007年中国电力投资构成70

图1-1 3按GDP指数计算的我国单位GD P能耗72

图1-14 世界主要国家的平均风机规模75

图1-1 5利用纤维生物质提取第二代生物燃料的过程78

图1-1 6通过气化利用纤维质生物质生产第二代生物燃料79

图1-1 7不同电能存储技术的存储效率和额定功率82

图1-18 C C S技术示意图85

图1-19 捕获系统示意图86

图1-2 0主要OEC D国家19 74 ~2 0 0 8年能源R&D预算变化情况89

图1-21 主要OEC D国家能源R&D预算对比90

图1-2 2不同能源科技占OE CD国家总能源R&D投入比例90

图1-2 3不同核能科技占主要OE CD国家核能R&D投入比例91

图1-2 4主要OEC D国家不同化石能源科技R&D投入91

图1-25 不同可再生能源科技占主要OE CD国家可再生能源R&D投入92

图1-2 6世界范围内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科学技术投资构成93

图1-2 7不同发电技术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减排潜力94

图1-2 8工业能源技术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减排潜力94

图1-29 建筑和电器用品方面技术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减排潜力95

图1-3 0交通运输能源技术所处的发展阶段及减排潜力95

图2-1我国一次性能源消费的行业结构(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12 3 图2-2 2 00 5 -2 03 0年世界一次能源消费及预测12 4

图2-3各类发电技术的投资比较(图中英文需要用中文表示)12 5

图2-4几类典型发电技术的热力学第一效率比较(图中英文需要用中文表示)12 5

图2-5中国的重工业比例的变化17 0

图2-6一次能源总供应中各类能源所占比例17 1

图2-7中美两国的能源消耗对比图18 6

图2-8 2 02 0 年我国建筑能耗预测图18 7

图2-9中国期刊论文数目的变化趋势19 2

图3-1世界一次能源消费构成22 3

图3-2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构成22 3

图33天然气相关研究的的总体思路26 9

图4-1太阳能利用与建筑一体化28 6

图4-2太阳能复合空调系统28 7

图4-3太阳能发电的技术途径29 0

图4-4太阳能制氢的途径30 0

图4-5生物质利用过程的碳循环30 6

图4-6生物质能利用途径示意图30 8

图4-7秸秆直燃发电方面自有新技术示范项目31 0

图4-8江苏兴化55M W生物质气化—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厂31 1

图4-9英国W e l l m an 的25 0k g/h生物质热解液化装置31 2

图4-10 厌氧消化器31 5

图4-1 1日本厌氧发酵制氢工厂以及光生物制氢工厂31 7

图5-1世界风电装机容量44 0

图5-2我国有效风功率密度分布图44 1

图5-3电力电子器件分类49 3

图5-4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功率频率乘积49 4

图5-5全国电能消耗分布50 4

图6-1“V i s i o n 21 ”远景计划53 5

图6-2欧洲“未来能源计划”53 5

图6-3地质封存方案概览54 1

图6-4 I GC C或天然气重整发电系统回收C O2 54 8

图6-5天然气发电系统回收C O2 54 8

图6-6超临界发电系统回收C O2 54 9

图6-7煤粉燃烧O2 /C O2 循环系统54 9

图6-8具有O 2/C O2 的M A T I A NT 循环系统55 0

图8-1催化科学和技术研究平台涉及的关键单元61 6

表1-1温室气体排放与气候变化的关系55

表1-2 1 993 年以来我国能源消费缺口60

表1-3 2 002 ~2007 年我国电源结构变化情况66

表1-4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及目标66

表1-5近年来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变化情况(单位:小时)69

表1-6我国历年单位GD P能耗72

表1-7近几年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变化情况73

表1-8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发展状态77

表1-9不同国家电力生产的电厂直接使用及输配电损失83

表1-10 C C S系统构成部分的技术发展现状88

表1-1 0部分关键能源技术的相关学科基础10 9

表2-1煤/天然气为燃料的能源动力系统发展13 7

表4-1 I EA氢能项目32 3

表4-2氢能燃料倡议计划33 1

表4-3核能领域代表性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的变化情况(20 0 4 -2 00 8 )37 9

表4-4核工程领域代表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量变化表(20 0 4 -20 0 8 )37 9

表4-5中国学者历年发表论文数量38 0

表5-1近年国际超导电力技术研发的典型事例52 3

表6-1温室气体控制研究的现状分析54 2

表6-2不同发电系统中用传统方法从尾气分离C O2 的比较54 7

表6-3天然气与煤发电系统回收C O2 比较(煤价格15$/GJ ,天然气价格2$/GJ )54 8 表9-1 1995-2008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统计

表9-2 1995-2008年中国能源消费构成

表9-3 2009年中国煤炭消费

表9-4中国GDP季度增速(单位:%)

表9-5月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单位:%)

表9-6 2005-2009年三大需求对中国GDP贡献度

表9-7中国对外贸易月度变化情况(单位:百万美元,%

表9-8 2008-2011年中国经济指标

新能源技术及未来发展的论文

新能源技术及未来发展 论文题目新能源技术及未来发展 指导老师:姚馨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13电气4班 学号: 姓名: 日期: 2016.9.20

内容摘要及关键字 【摘要】在地球环境污染和能源形势日趋严峻的今天,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具有储量大、利用经济、清洁环保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应用更是目前关注的焦点。本文综述了太阳能发电的发展概况、研究动态及应用前景。并对太阳能电池板的工作原理进行介绍 还介绍和分析了电源逆变技术的相关理论和实现方法 并根据这些理论设计了带有自调节功能的太阳能发电装置. 【关键词】光伏发电 太阳能热发电 热风发电 太阳能电池

目录 1太阳能的主要情况 (4) 1.1传统化石燃料的开发使用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4) 1.2太阳能具有的优点 (4) 1.3我国太阳能利用状 (5) 2 太阳能热发电 (5) 2.1太阳能热发电技术 (5) 2.2太阳能热发电的主要问题 (5) 2.3太阳能热风发电 (7) 3太阳能光伏发电 (7) 3.1 光伏系统基本组成 (8) 3.2 光伏系统的分类 (8) 3.3 光伏系统的应用 (9) 3.4 光伏发电技术面临的问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太阳能电池........................................................................................................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太阳能电池的分类.................................................................................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影响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的主要因 (11)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2)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精)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the Future Trend of Chinese New Energy 新能源发展趋势、前景 从新能源行业发展总体情况来看,大部分新能源利用方式始于20世纪70年底,并在90年代开始普及应用,虽然部分技术趋向成熟,但无论从市场扩张速度还是成长前景看,新能源行业仍然处于生命发展周期中的成长期,并将在3年左右的时间内陆续进入成熟期。 由于技术的限制,短期内电力行业没有替代品,电力行业生命周期的问题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具体的电源类型,比较的是这些电源类型之间的替代和生命周期。新能源由于具有清洁、可持续的特性,因此新能源行业的成熟期持续时间将较长,即使到了行业的饱和衰退期,其衰退速度也将很慢。 具体来看,水电行业历史悠久,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可以看作是步入成熟期的行业;风电产业在20世纪70年代末起始西欧国家,风电设备行业克服了“能量不稳定”、“转换效率低”等弱点,在丹麦、德国、西班牙、荷兰、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得到广泛应用,风电设备产业在部分国家开始饱和,逐步向外技术输出。从这些特征可以确定,风电设备产业在先发国家已经进入了成熟期,但在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风电产业仍处于快速成长期;太阳能发电行业目前在技术研发、试点应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已经脱离了幼稚期,但由于成本仍然过高,限制了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看作刚刚进入成长期的朝阳产业。 新能源行业目前投资成本仍然较高,尤其是大型风电基地、核电站的投资规模要求很高,行业存在一定风险,但短期来看,国家新能源发电优先上网的政策对新能源行业盈利水平提供了基本的保障。虽然风电设备、多晶硅等部分潜在产能过剩或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行业竞争趋向激烈,部分企业发展面临困难。但在2020年前,在国家节能减排及能源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新能源行业均将保持在景气区间,行业盈利水平有望持续提高。一、中国能源行业发展历史

替代石油新能源的技术发展及趋势研究

替代石油新能源的技术发展及趋势研究 1. 世界石油资源形势及发展趋势 1.1世界石油资源形势 20世纪的工业革命利用广泛存在的化石资源推动了经济持续、 高速 地发展,但其引发的相关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也日益 加深,同时化石资源的分布不均匀性导致世界范围内的能源竞争,引发 了一系列的国际政治问题。 目前,全球可采石油储量的38%以上分布于中东,17.3%和16.5%分 布于前苏联 和北美,欧洲不足4%(见图1) ■皿 ! Uta i J 我国化石能源资源在世界已探明储量中,石油仅占 2.7%,天然气 0.9%,煤炭 15%,呈现缺油、少气、多煤”的状况,但其产量占世界总 产量的比例却分别高达 4.2%、1.5%和33.5%。高速发展的经济导致石油 大幅进口,自1993年起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对外依存度高达 40%, 严重威胁着我国的能源安全。 1.2近年世界石油供需状况 1985-2005年,世界石油需求的年均增长率约为1.7%,目前,全球 十大石油消费 国中有4个在亚太地区,其中中国为世界第二石油消费大 国,日本第三,印度第六,韩国第七。未来20年内,世界石油消费将以 近2%的速度增长,高于过去20年的平均增长水平。未来石油需求呈现稳 定增长态势,亚太地区需求增长最快,供需矛盾突出。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石油进口的依赖度越来越大,中国原油 消费量以年 均5.77%的速度增加,而同期国内原油供应增速仅为 1.67%, 供需缺口逐年拉大。由表1可知,我国石油消费增长迅速,对石油进口 依赖度越来越大,这已成为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性。 表1近5年中国原油生产、进口及消费概况 亿吨 门 15, ±印町ft 屯an*诉石 :『m”八碍I

新能源发展背景,现状,前景,国家政策

新能源发展背景,现状,前景,国家政策 新能源行业发展背景 近年来,面对能源危机、金融危机以及人类对气候危机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全球范围内新能源出现超常规发展的态势。各国对新能源的投资大幅度增长,新能源产能也急剧扩大。 可再生能源发电是新能源发展的核心,风电是在技术和成本上最具竞争力的新能源形式。尽管短期内新能源还无法替代传统化石能源,但世界范围内资源的供需紧张以及全球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对温室气体排放所做的限制为新能源发展铺就了宽广的道路。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超乎想象,许多可再生能源资源将逐渐变成商业项目。可以预见,不同能源形式的逐渐替代将改变世界经济和政治版图以及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方式。 石器时代的结束并不是因为没有石头了,石油时代的结束并不是因为没有石油了。 ——艾哈迈德·扎基·亚马尼(Ahmed Zaki Yamani)新能源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一)太阳能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我国的太阳能光热发电行业正在起步,2009年科技部成立“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开始发动一轮光热攻坚战。目前,我国已完成建设的光热发电项目只有少数几个,且装机容量均在1MW以下。但我国在建和拟建项目较多,这意味着我国光热发电产业将呈现突破式增长。据统计,如果所有已公布项目均能实施,2015年前,我国的太阳能热发电装机容量将达3GW左右规模,市场总量达450亿元人民币。 (二)风能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2012年,中国(不包括台湾地区)新增安装风电机组7872台,装机容量12960MW,同比下降26.5%;累计安装风电机组53764台,装机容量75324.2MW,同比增长20.8%。2012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46台,容量达到127MW,其中潮间带装机量为113MW,占海上风电新增装机总量的89%。

安阳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安阳市新能源产业 发展规划

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安阳新能源产业 写作背景: 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一般把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以及核能、氢能等作为新能源。 传统能源的枯竭为新能源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根据英国石油(BP)发表的全球能源统计报告显示,按当前的开采速度计算,全球石油储量还能生产40年,天然气和煤炭则分别还能够供应67年和164年。可预见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将日益枯竭,将远远满足不了人类的需求,残酷的现实已经逼迫人类不得不发展新能源。同时,限制各国工业废气排放、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的签订,促进了全球节能减排力度,为发展新能源提供了契机。国家相关政策也鼓励发展新能源产业。根据国家出台的《“十一五”新能源规划》要求,在用地、财税、电价等方面向新能源企业倾斜,建立灵活配套的地方支持措施,推进新能源产业快速做大做强。《安阳市光伏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未来6年内,安阳市将构建一个基地(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安阳产业基地)、三个园区(林州市、滑县、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光伏产业园区)、四大产业(晶硅电池产业、薄膜电池产业、光伏应用产业、光伏装备制备业等光伏产业)的光伏产业发展战略布局。 因此,无论从国家政策、节能减排、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看,

还是从传统能源储量日益枯竭的形势来看,新能源产业发展都是大势所趋,发展潜力巨大。 新能源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中要大力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是抢抓世界新一轮能源革命先机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安阳市新能源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势头迅猛,产值15亿元,对全市GDP增长贡献率达到3%,成为拉动安阳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被列入安阳市重点发展行业之列。新能源产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对未来安阳市经济结构布局影响深远。 一、安阳市新能源产业现状 安阳市新能源产业起步于上世纪末,近年来,安阳市经过自主创新和引进项目等措施,在发展太阳能等新能源方面具备了一定基础,重点在太阳能转化利用、生物质能、地热等领域取得了积极突破。安阳市新能源发展现状能够归纳为“王牌名片、初具规模、起点较高、增势强劲”。 ――王牌名片。 今年6月,中国光伏产业(安阳)高层论坛在安阳市举办期间,安阳市被授予“中国光伏产业示范基地”称号,安阳市成为了全国第二家、全省唯一的中国光伏产业示范基地,拥有了一张“中国光伏产业示范基地”王牌名片,为招商引资和引进新能源企业入驻安阳树起了一面大旗。 ――初具规模。

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doc

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新能源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 一、对xx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思考 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是调整能源结构、改善生态环境、转变发展方式和用能方式的必然要求,也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整体竞争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近年来,xx市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上,立足全市、全省、全国实际,调整和完善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思路,明确了新能源产业定位,初步形成了合理的产业布局,推进了新能源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可持续发展。 二、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一)园区建设已初具规模。近年来,我市以工业园区、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为载体,突出主导产业,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服务功能,增强园区的吸引力和聚集度,真正发挥了园区培育企业集群、打造工业增长极的平台作用。xx金太阳新能源高新技术集中区、xx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和民勤红沙岗工业集中区建设取得明显突破。武威金太阳新能源高新技术集中区目前已编制完成了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水资源评价报告;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实现了初步配套。已引进以太阳能光伏发电为主的企业15家,累计完成投

资xx亿元。xx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充分发挥园区产业集聚的优势,以打造新能源装备(光伏装备、光热装备、风能装备和绿色照明装备)为核心,重点构筑新能源循环经济产业链,大力发展光能、风电上下游关联产业,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国内知名企业和产业资本,已开工建设重点项目25项,总投资46亿元。民勤红沙岗工业集中区积极探索投融资渠道,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全力推进集聚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集聚区承载吸纳能力,一批国字号能源巨头和制造业领军企业相继落户,共引进项目20多项,总投资达xx亿元。 (二)光伏产业发展迅速。武威金太阳新能源高新技术集中区甘电投1mw示范电站项目、甘电投10mw光伏发电项目、中节能一期10mw光伏、中节能二期20mw 光伏发电项目已建成投产。甘肃昱源矿业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氟化氢一期2万吨生产线项目、中国风电集团武威9mw光伏发电项目、中电国际特许权招标项目正在抓紧建设。民勤红沙岗工业集中区华电红沙岗10mw光伏发电项目、国电红沙岗9mw光伏发电等项目已成功并网发电;浙江正泰一期50mw光伏发电项目、常州天合红沙岗50mw光伏发电项目、华电三期40mw光伏发电项目、甘肃汇能红沙岗二期50mw光伏发电项目、北京能源50mw光伏发电项目、国电电力武威30mw光伏发电项目、中国国际能源50mw光伏发电项目、四川光量新能源有效公司50mw 高倍聚光及光伏发电、100mw光伏制造等项目正在抓紧建设。 (三)新能源装备制造、风电发展态势良好。武威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已签约的光伏组件项目规模达2050mw。规划到XX年,将形成年产1500mw光伏组件、1000mw逆变器的能力。引进的荣宝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万只led太阳能路灯

浅谈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与对策

浅谈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与对策 摘要:作为世界经济引擎的房地产随着次债危机的爆发而偃旗熄火全球经济至此陷入迷局各国纷纷在新兴技术领域寻求出路以期在下一轮的新经济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欧美诸国纷纷加大了新能源领域的资助与投入我国作为一个能源消费的超级大国进行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战略寻思尤为重要。本论文深刻剖析了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并以此为出发点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对该领域的I作实践提供借鉴和指导。关键词:新能源;产业;技术瓶颈随着核能、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技术的逐步成熟和应用成本逐步降低新能源产业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崛起。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但由于新能源产业的核心技术基本都在国外而重大的制造设备和关键零部件基本靠进口使得我国新能源产品的成本过高不仅使得新能源产品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同时也造成国内风电、核电等的价格居高不下从而在国内消费市场难以打开局面在内需萎靡国际市场利润空间受控的情况下我国新能源产业要想壮大成国民支柱产业前景渺茫。而自金融危机以后各国经济对新能源产业给予了重望在国外市场需求的突然增加与国内环保压力的共同推进下中国新能源产业将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因此当前如何克服发展的技术瓶颈对于新能源产业来说尤为重要。 1 当前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现状伴随着国际上低碳经济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国新能源产业近两年获得

了快速的膨胀但由于扩张的速度太快使得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陷入无序的状态特别是近两年快速扩张的风电、多晶硅等新兴产业出现明显的重复建设倾向新能源产业这种“虚热”的状态不得不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①风电产业——失衡的产业链。中国风电产业在20__年《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之后连续4年实现新增装机容量翻番20__年中国风电装机1221万kW已占全球总装机的10%已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的风电大国仅排在美国、德国、西班牙之后。但是在竞相上马的风电项目背后却是微不足道的经济效益风电产业陷入产能过剩的尴尬境遇。截至20__年底风电装机容量只占到全国电力总装机容量的1.13%而发电量更是只占区区0.37%。同时内蒙古约有三分之一的风电并网项目处于闲置状态;甘肃酒泉已经投运的46万kW风电装机最大发电出力只能达到65%左右。国内风电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主要集中在产能过剩、成本过高、机组质量和电网模式制约等方面。而从风电产业的产业链上来讲严重失衡。今年上的风电项目都集中在风机制造一端这是因为我国目前风电场建设的高歌猛进催生了风电设备的巨大需求使得风机制造项目一哄而上造成了风电产业链的结构性失衡所以我们说风电过热过剩其实指的是风电产业的这种结构性过剩。国内风电整机生产企业超70家超过全球其他地区风电设备厂商总和。目前不仅在整机市场上存在着过多企业涌入的状况在叶片市场也出现了一哄而上的现象。尽管风电大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成立在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等方面生产企业走的却是清

最新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分析

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分析 发展替代能源是我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十一五期间,在现有的能源和资源边界的约束下,能源替代这一有助于解决经济可持续发展瓶颈问题的产业,孕育着重大投资机会。 在我国现有能源供给的约束条件下,我国面临着能源供需结构性矛盾,能源自给安全压力以及巨大的环保压力。发展替代能源,实现传统能源之间、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之间的替代是解决我国能源供需瓶颈,供需结构性矛盾以及减轻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 在我国未来的能源消费格局中,决定不同形式能源的应用及发展前景的决定因素有两点,一是能源使用过程中的内外部成本,二是后继储量以及是否可再生。《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可再生能源再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达到16%。 一、各种能源形式发电成本比较 风电是目前最具成本优势的可再生能源,风力资源较好的地区的风力发电成本与燃油发电或燃气发电相比,已经具备成本竞争力。目前我国风力发电装机容量仅占我国可利用风力资源0.1%风电到2020年很可能超越核电,成为我国第三大发电形式。2006年到2015年风机设备市场容量总计达到1000亿元以上,目前我国风机设备的国产化率仅有25%,目前对风电场招标有70%国产化率的要求,本土风机制造商面临巨大市场空间。 太阳能是最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形式,是所有化石能源及多种可再生能源的源头。多晶硅价格上涨对于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行业的影响并非完全负面,行业内不具备竞争优势的厂商的电池片产能和组件产能成为无效产能,避免了电池片和组件价格的恶性竞争,行业优胜劣汰得以更快的实现。高价多晶硅的压力下,优势企业也会有极强的动力削减成本,比如应用更先进的硅片切割技术,提高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等,以求获得成本优势和竞争力。,多晶硅太阳能行业有可能08-09年重新进入黄金发展期。 在我国能源消费新格局中,中国富煤少油的能源禀赋格局决定了煤变

论生态自然观与新能源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合肥工业大学 自然辩证法 结课论文 题目:论生态自然观与新能源技术发展的重要性指导教师: 学院: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专业:工业工程 姓名: 学号: 日期:

论生态自然观与新能源技术发展的重要性 摘要:面对生态危机的现实,人类提出了生态自然观,生态自然观是继天然自然观和人工自然观之后的一种全新的自然观,它的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在当今世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如何使人类经济发展同自然发展相和谐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在能源领域,火力发电,水力发电等传统的高污染型的发电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风能和地热能等新能源正逐步代替煤,石油等传统能源,本文从生态自然观的角度出发,谈了新能源的重要性。并突出说明了新能源技术是新能源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关键。 关键词:生态自然观新能源技术和谐 正文: 一、生态自然观 生态自然观是系统的自然观在人类生态领域的具体体现,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之一。 1.1生态自然观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现代生态自然观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观点是:一、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二、环境创造人类,人类也创造环境。马克思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改变是一致的,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那就必须使环境成为合乎人性的环境,也就是说人的创造要把改造自然,建设自然,美化自然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合乎人性”[1] 三、自然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的基础。四、人要与自然和谐一致。五、要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提。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的基本特征:一、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统一;二、人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三、人的内在尺度和自然地外在尺度的统一;四、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的统一。 1.2生态自然观的内涵 生态自然观以生态危机作为确立的现实根源,用生态科学奠定理论基础,主张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生态自然观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其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关注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生态自然观的内涵主要包括:1)生态自然观并不是简单地回到天然自然观,它既是对人工自然观的某种

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文献综述

【摘要】新能源汽车由于其具有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等特点受到了各国政府及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总结了美国、日本等学者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及相应政策做的研究分析,同时总结了我国学者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问题、相关产业政策和消费者市场等方面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进一步的研究有所启示和帮助。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文献综述消费者市场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升级、减少环境污染和节约能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近几年,我国政府开始大力支持和推广新能源汽车产业,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政策、消费政策、税收政策等,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专注,引发了巨大的投资浪潮,极大地促进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关于新能源汽车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研究领域也相对有限,本文通过对比总结国内外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研究,对我国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及消费者市场等方面问题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一、国外新能源汽车的相关研究 新能源汽车是低碳的必然选择,也是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发展的直接推动力就是国家制定的战略及相关扶持政策。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高度重视,通过财政支持、税收优惠等手段来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和发展,并取得了成就。国外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研究通常在政府引领下联合大学、研究机构及企业共同展开,主要关注新能源开发技术、产业化、市场化等相关理论的研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研究成功也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国的研究。 美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产业理论与政策,并主要针对电池汽车和氢能源汽车。John R.Wilson和Griffin Burgh(2003)在氢能源研究报告中分析了氢能源在美国能源独立和安全方面的作用,但是他们指出大规模利用将会面临技术、热动力损失、规模和安全等多方面的问题,同时氢能源配套技术和基础设施的发展严重滞后于氢燃料汽车技术,所以美国想要进一步发展氢能源还需要克服很多技术上和经济上的困难。Amble(2011)较全面地研究了近年来美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及政府为保障新能源汽车发展所形成的政策法律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新能源汽车须建立统一的生产、安全国际标准体系。2013年美国能源部氢燃料电池技术负责人Sunita Satyapal所说,氢燃料电池技术发展仍有诸多挑战,基础设施是关键,但政府目前还不打算拨款修建加氢站。 日本主要致力于混合动力汽车和研发和产业化推广。其中有日本学者Max Ahman(2004)重点研究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发展中日本政府所产生影响,以及在政府支持计划中技术灵活性的重要性,还介绍了日本政府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所出台的一些综合政策。Yoichi Kaya(2006)实例验证了氢能及其燃料电池的能源利用率和无污染性,指出氢能源引用推广的关键是提高能源转化技术水平、提高燃料效率和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HasishiIshitani(2007)在概括了日本新能源已有产业政策深入探讨了未来纯电动和燃料汽车的技术研发格局和发展方向。Masonori Mond(2007)证实了氢能源环保性能的高效性,阐述了日本氢能加气站的建设运营状况,并提出了日本下个阶段大力发展氢能和燃气电池等基础设施的建议。井志忠(2007)对日本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模式进行研究,总结了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动因、政策扶持体系和官产学一体化的研发与应用格局。 二、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问题相关研究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1世纪初,2001年我国启动了“863”计划后形成了“三纵三横”的开发布局。201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基本上紧随世界发展潮流,新能源汽车产业被定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针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程振彪(2010)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和国际相比有着自己的优势部分,如新能源公交车。杨萍、易克传(2011)指出总体来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基础较好,市场前景广阔,但也需要在各个方面加以努力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整车企业和关键零部件企

新能源储能系统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新能源储能系统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目录 第一章新能源储能系统相关论述 (1) 新能源相关论述 (1) 新能源定义 (1) 新能源分类 (1) 储能技术相关论述 (1) 储能技术的定义 (1) 储能技术的分类 (1) 第二章国内外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发展动态分析 (2) 日本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发展动态分析 (2) 新能源储能电池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2) 新能源储能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 (3) 新能源储能系统在实际中的应用 (3) 美国在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应用中漫漫求索 (4) 政策与投资力度 (4) 储能技术的经济性瓶颈 (5) 我国新能源储能系统的现状 (5) 储能是构建智能电网的关键环节 (6) 商业模式不成熟制约储能发展 (6) 第三章国内外在相关新能源储能技术上的发展现状 (8) 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实际应用 (8) 创能、节能与储能的完美搭配 (9) 国内新能源储能技术瓶颈解析 (10) 新能源科技发展的核心—储能技术 (10) 新能源无"仓库储能"的尴尬 (10) 储能技术的突破效应 (11) "不能等肚子饿了才去种麦子" (12) 第四章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发展趋势 (13) 日本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发展趋势 (13) 储能电池的发展趋势 (13) 我国新能源储能系统的发展趋势 (13) 我国智能电网带动储能产业发展态势研究分析 (13) 新能源并网储能市场发展前景预测分析 (14)

第一章新能源储能系统相关论述 新能源相关论述 新能源定义 新能源的定义为:以新技术和新材料为基础,使传统的可再生能源得到现代化的开发和利用,用取之不尽、周而复始的可再生能源取代资源有限、对环境有污染的化石能源,重点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和氢能。 新能源分类 新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此外,还有氢能、沼气、酒精、甲醇等,而已经广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等能源,称为常规能源。随着常规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质的新能源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 储能技术相关论述 储能技术的定义 储能技术是将电力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储存起来,并在需要的时候以电的形式释放。 储能技术的分类 目前全球储能技术主要有物理储能(如抽水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化学储能(如钠硫电池、液流电池、铅酸电池、镍镉电池、超级电容器等)和电磁储能(如超导电磁储能等)三大类。目前技术进步最快的是化学储能,其中钠硫、液流及锂离子电池技术在安全性、能量转换效率和经济性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产业化应用的条件日趋成熟。

我国新能源技术应用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我国新能源技术应用的现状及进展趋势 人类生存和进展的三要素 物质、能量与信息。 因此,能源的进展史直接阻碍人类的进展史。 我们人类生存与进展中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要素是三个:?? 物质、能量和信息。 组成我们的世界是物质;人类生存活动决定于对信息的认知和反应;而维持生命,从事进展的活动又地要通过消耗能量来进行。

一切能量来自能源,人类离不开能源。能源是人类生存、生活与进展的要紧基础。能源科学与技术,能源利用的进展在人类社会进步中一直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 能源进展的里程碑能够这么讲,每一次能源利用的里程碑式进展,都伴随着人类生存与社会进步的巨大飞跃。几千年来,在人类的能源利用史上,大致经历了如此四个里程碑式的进展时期:原始社会火的使用,先祖们在火的照耀下迎来了文明社会的曙光;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与利用,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导致了欧洲的工业革命;19世纪电能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展,改变了人类生活的面貌;20世纪以核能为代表的新能源的利用,使人类进入原子的微观世界,开始利用原子内部的能量。 以后对能源的要求 有足够满足人类生存和进展所需要的储量,同时可不能造成阻碍人类生存的环境污染问题。

以后对能源的需求以后的人类社会依旧要依靠于能源,依靠于能源的可持续进展。因此,我们须现在就专门清晰地了解地球上的能源结构和储量,进展必须开发的能源利用技术,才能使人类的生存得于永久维持。 而我们赖于生存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吗?回答是:不是,也是。事实上,进入21世纪后,人类目前技术可开发的能源资源已将面临严峻不足的危机,当今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矿石燃料资源日益枯竭,甚至不能维持几十年。因此,必须查找可持续的替代能源。而近半世纪的核能和平利用,已使核能已成为新能源家属中迄今为止能替代有限矿石燃料的唯一现实的大规模能源。而且,以后如能实现核能的完全利用,人类的能源将是无穷的。 除了物质、能量和信息三大因素外,人类对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重要了。安全包括社会安全、健康安全和环境安全等。它们同能源的关系也是特不紧密的。现在利用的能源已造成了大量的环境污染问题,严峻阻碍了人类的生存。因此,以后对能源的要求将不仅是储量充足,而且还必须是清洁的能源。相对其它化石能源而言,核能的和平利用已充分证明了核能是清洁的能源之一。

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纲要 一、基础和形势 (一)基础条件 新能源产业对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新能源产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太阳能光伏、风能和生物质能发电及其相关配套产业得以迅猛发展,开发利用新能源得到世界各国普遍重视,新能源产业已从单纯的开发利用,逐步向产业链条延伸、产业集聚、规模发展的方面迈进,并逐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推进力度,相关企业在核心技术、产品推广取得了较大突破,确定了一定的市场优势,新能源产业具备了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条件和基础。 1.产业基础 我市在新能源开发利用领域起步较早,其中生物质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应用技术已趋于成熟,相关企业现已初具规模。其中,长春市荣兴新能源有限公司、吉林日晷新能源有限公司等企业在太阳能的应用方面有一定的积累,吉林日晷新能源有限公司研发的12KW同步太阳能跟踪系统,面积达100平方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跟踪系统,技术国内领先,并拥有多项专利。 2.资源基础 一是具有丰富的生物质能资源。我市作为农业大市,发展生物质能源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其中,每年产生的大量玉米秸秆,至少有一半以上可用于生物质能开发和利用。二是具有丰富的风能资源。我市靠近全国风能资源丰富的“三北地区”,发展风电产业具有明显的区位及资源优势。三是我市属于太阳能资源条件普通地带,天气的特点是晴天多,云量少,日照时间长,年日照时间为1400—3000小时,全年辐射总量在4200—5400MJ/㎡。但是冬季严寒,气温低,辐射强度较弱。 3.技术基础 中科院长春光机所、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在新能源材料与技术方面均有一定的基础。其中,在新型光电子器件及应用技术、高性能特种高分子材料、重点行业节能减排技术等领域确定了7个重大科技专项,集聚了新能源产业研发的专业人才队伍。

新能源技术应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新能源技术应用的现状及发 展趋势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目录 摘要 (2) 第一章对能源的认识 (3) 1.1能源的定义 (3) 1.2能源的源头 (3) 1.3能源的种类 (4) 第二章新能源的发展趋势 (5) 2.1 多元化 (5) 2.2 清洁化 (5) 2.3 高效化 (5) 2.4 全球化 (6) 2.5 市场化 (6) 第三章启示与建议 (7)

摘要 我们人类生存与发展中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要素是三个:物质、能量和信息。组成我们的世界是物质;人类生存活动决定于对信息的认知和反应;而维持生命,从事发展的活动又地要通过消耗能量来进行。一切能量来自能源,人类离不开能源。能源是人类生存、生活与发展的主要基础。能源科学与技术,能源利用的发展在人类社会进步中一直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 能源发展的里程碑可以这么说,每一次能源利用的里程碑式发展,都伴随着人类生存与社会进步的巨大飞跃。几千年来,在人类的能源利用史上,大致经历了这样四个里程碑式的发展阶段:原始社会火的使用,先祖们在火的照耀下迎来了文明社会的曙光;18世纪蒸汽机的发明与利用,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导致了欧洲的工业革命;19世纪电能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生活的面貌;20世纪以核能为代表的新能源的利用,使人类进入原子的微观世界,开始利用原子内部的能量。 未来对能源的要求有足够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储量,并且不会造成影响人类生存的环境污染问题。未来对能源的需求未来的人类社会依然要依赖于能源,依赖于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须现在就很清楚地了解地球上的能源结构和储量,发展必须开发的能源利用技术,才能使人类的生存得于永久维持。而我们赖于生存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吗?回答是:不是,也是。事实上,进入21世纪后,人类目前技术可开发的能源资源已将面临严重不足的危机,当今煤、石油和天然气等矿石燃料资源日益枯竭,甚至不能维持几十年。因此,必须寻找可持续的替代能源。而近半世纪的核能和平利用,已使核能已成为新能源家属中迄今为止能替代有限矿石燃料的唯一现实的大规模能源。而且,未来如能实现核能的彻底利用,人类的能源将是无穷的。 除了物质、能量和信息三大因素外,人类对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重要了。安全包括社会安全、健康安全和环境安全等。它们同能源的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现在利用的能源已造成了大量的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因此,未来对能源的要求将不仅是储量充足,而且还必须是清洁的能源。相对其它化石能源而言,核能的和平利用已充分证明了核能是清洁的能源之一。 关键字:能源利用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

石油新能源的技术发展及趋势研究

替代石油新能源的技术进展及趋势研究 1.世界石油资源形势及进展趋势 1.1世界石油资源形势 20世纪的工业革命利用广泛存在的化石资源推动了经济持续、高速地进展,但其引发的相关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也日益加深,同时化石资源的分布不均匀性导致世界范围内的能源竞争,引发了一系列的国际政治问题。 目前,全球可采石油储量的38%以上分布于中东,17.3%和16.5%分布于前苏联和北美,欧洲不足4%(见图1)。

我国化石能源资源在世界已探明储量中,石油仅占2.7%,天然气0.9%,煤炭15%,呈现“缺油、少气、多煤”的状况,但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例却分不高达4.2%、1.5%和33.5%。高速进展的经济导致石油大幅进口,自1993年起我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对外依存度高达40%,严峻威胁着我国的能源安全。 1.2近年世界石油供需状况 1985-2005年,世界石油需求的年均增长率约为1.7%,目前,全球十大石油消费国中有4个在亚太地区,其中中国为世界第二石油消费大国,日本第三,印度第六,韩国第七。以后20年内,世界石油消费将以近2%的速度增长,高于过去20年的平均增长水平。以后石油需求呈现稳定增长态势,亚太地区需求增长最快,供需矛盾突出。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石油进口的依靠度越来越大,中国原油消费量以年均5.77%的速度增加,而同期国内原油供应增速仅为 1.67%,供需缺口逐年拉大。由表1可知,我国石油消费增长迅速,对石油进口依靠度越来越大,这已成为我国的一个差不多国性。

1.3替代石油能源产业的进展现状和政策导向 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同时以石油为代表的化石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引发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已成为制约人类实现可持续进展的要紧障碍之一,加上石油的高价位等因素,迫使世界各国寻求石油替代产品和新能源,大力推行能源多样化,石油替代产品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在推行能源多样化方面,日本、法国、德国、美国、巴西等国走在世界前列。日本天然气占能源消费量的比例达13.8%、核电14.1%;法国核发电占其总发电量的70%以上;巴西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例高达41%。德国、丹麦、美国等国家还大力进展清洁能源来取代核能。生物柴油在发达国家受到高度重视,2004年总产量已达193.34万吨,欧盟打算于2010年生物柴油产量达800—1000万吨,使生物柴油在柴

湖州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 (2009—2015年) 新能源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也是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发达国家和地区把发展新能源产业作为顺应科技潮流,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我国把开发利用新能源、推进新能源产业化作为实施能源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对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和冲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我市新能源产业优势,确保新能源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加快结构调整,推进优化升级,进一步明确本市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指导思路、目标任务和主要举措,引导新能源产业科学发展,提升整体竞争力,特制定《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09—2015年)》。本规划中所指的新能源产业涵盖二个方面:一是传统能源之外的新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二是对传统能源进行技术变革所形成的新的能源,包括蓄电池和半导体照明(LED)。 一、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一)发展现状 新能源(new energy sources)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地热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此外,还有氢能、沼气、醇醚类等。为缓解能源供需矛盾,人类在节约现有一次能源、采用节能技术的同时,不断研发利用新能源,发展新能源相关产业,寻求新型、清洁、安全、可靠的可持续能源系统。 近年来,新能源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许多国家出台了支持新能源发展的法律和优惠政策,新能源产业成为了全球经济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据有关资料显示,2006年,全球太阳能产业新

中国新能源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精)

中国新能源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 https://www.wendangku.net/doc/7316761540.html,2011年12月12日09:52电源在线网 导读:中国风电资源主要是在东北、西北和内蒙古等地区,煤电资源主要在黑龙江、山西、内蒙古和甘肃西北等地。水电资源主要集中在西南地区,川渝云贵以及两湖两广地区。但是电力消费的中心却是在沿海地区,所以说我国能源的产生地区和电力消费中心是不匹配的,这对电网搭设和能源的利用都具有一定的考验。 一、中国经济整体概况 1.中国经济现状 目前世界经济危机并没有改变中国高速经济增长的趋势。中国未来经济依然表现为高储蓄、高投资、高资本与高速度,如表1所示。对于中国经济的分析,主要从出口、房地产、内需三个部分剖析,这三个部分被称为中国的三驾马车,同时日益和国外接轨是中国经济的主流趋势。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平滑增长的过程,它和消费能力、需求能力紧密相关。产业弥补式的增长特性使得在对待一个产业时需要有收放自如的控制力,不能过分的打压。但是中国经济增长轨迹的变化将被缓慢启动,调整的模式具有明显的需求先导型、产业内部深化等特点。此外,中国经济将步入一个较长时期的“次高速经济增长时期”,人们原来所想象的各种增长模式大转变并非想象得那么迅猛。 表1 2009年~2013年我国GDP的增长情况(数据来源:ICTresearch,2011.08

2.重点关注的新兴战略产业领域 1新能源领域:重点关注的对象包括水电、核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沼气发电、地热利用、煤的洁净利用、和新能源汽车。此外,核电重大专项、大型油气田和煤层气开发、大型先进压水堆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也颇受关注。 2新材料领域:重点关注的对象包括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和器件、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结构材料、纳米材料和器件。 3信息通信领域:重点关注的对象包括传感网、物联网,集成电路、平板显示、软件和信息服务,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和成套工艺等专项。 4生命科学领域:关注的对象包括转基因育种、干细胞研究,生物医药、生物育种,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新药创新、重大传染病防治。 二、新能源分类与特征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新能源定义为:在新技术基础上,系统地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如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具体来说,包括了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核聚变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可再生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的能量。所以概括的说新能源的两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新技术和可再生。 世界新能源的分类可以分为三类:传统生物质能,大中型水电和新可再生能源。其中新可再生能源具体包括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

新能源技术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新能源技术与可持续发展 论文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新能源技术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现在全球环境的一步步恶化,进而启示着我们应该保护环境,而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一个因素那就是能源。由于各国现在主要还是以石油和煤为主要能源,但由于这些能源是不可再生的能源并且对环境会产生一定的污染的。所以,我们现在应该提倡使用新型的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等。这些新型的能源都是可再生的并且对环境不会产生污染的,是可持续发展的。所以,发展这些新能源对保护环境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字:新能源环境和保护可持续 正文部分: 一、引言 自从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以后,尤其是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同时也带动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许许多多的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所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等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为了保护我们人类所生存的环境,我们必须要认真地对待我们所面临的所有环境问题。然而导致我们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在能源发展这一方面。自从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以后,衣食住行不管是哪个方面都无时不刻的在消耗大量的能源,同时也带来了许许多多的环境问题,并且我们地球上的资源也是稀缺的。因此,我们人类也就面临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并使我们人类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 要解决我们人类所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同时达到可持续发展,我们人类就必须发展新型能源。在目前的现状,发展新型能源已经成为了人类的主流。下面我们将介绍新型能源的发展概况和新型能源的发展前景。

二、新能源的发展概况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同时也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困难。而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当今的主要问题之一。发展新能源已经已经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同时每个国家也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从而使我们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不断地提高,下面我们来介绍几种新型的能源。 (一)风电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由于中国主要还是以不可再生能源作为主要的能源,所以中国同时也面临着能源危机。中国拥有这么多的人口,而我们拥有的不可再生能源却是非常贫乏的。所以,中国必须要寻找新型的能源来代替这些不可再生能源。在中国西部拥有大量的风能,所以中国可以开发西部的风能。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下风能及其优势。 风能是太阳辐射下流动所形成的,目前,风能的主要利用形式就是利用风能发电。风能与其它不可再生的能源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如它分布广泛,是可再生能源,并且对环境不会产生污染。随着社会的发展,风电的技术也在不断地进步,应用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同时风电成本持续下降,经济性与常规能源已十分接近。这样,就使很多国家能够广泛的开发新能源。因此,我国应对西部进行大开发,发展我国西部的能源,从而解决我国的能源危机,提过我国的综合实力。 (二)太阳能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我们的地球每天都在接受着太阳的照射,同时也给我们的地球送来了无穷无尽的能源。在我们现在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同时各国都面临着能源短缺的时代,能源的多少无疑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因此,我们国家要想发展起来就必须充分利用太阳每天照射到我们地球上的能源。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下太阳能以及其应用。 太阳能是指太阳光辐射的能量,由于太阳能是太阳光辐射的能量,所以,太阳能具备了许许多多的优点,如太阳能清洁环保,无任何污染,利用价值高,且太阳能不会存在短缺的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新型能源。目前,不管是国际还是国内都有很多的利用太阳能的方式。如植物能够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我们人类也能够模仿植物,进而大量合成人类需要的有机物。其次,就是太阳能光伏,它主要就是利用光伏板组件暴露在阳光下便会产生直流电的发电装置的一种获得太阳能的方法。还有一些利用太阳能的方法就是太阳能热发电,以及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房等热利用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太阳能也必将被每个国家普遍使用。 (三)海洋能 虽然我国的陆地面积比较大,但和全球的陆地面积相比却是非常少,和整个地球的海洋面积相比更是不值一提。众所周知,地球上的海洋面积占了全球的百分之七十一,所以我们应该充分的利用我们海洋能。海洋能是指蕴藏于海水中的各种可再生能源,包括潮汐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