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二年级下册古诗教案

二年级下册古诗教案

二年级下册古诗教案
二年级下册古诗教案

校本课程

古诗文诵读教案

二年级

下学期

《春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生字字,了解词句意思,了解故事背景,

会流利的朗读古诗,会背诵古诗,会多种形式诵读古诗

重难点:

认识生字字,了解词句意思,了解故事背景,

会流利的朗读古诗,会背诵古诗,会多种形式诵读古诗

学具:课件

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二、介绍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贞元中进士及第,又中博学宏辞,授太子校书,后入淮南节度使幕府掌书记,调补渭南主簿,升监察御史。

三、出示古诗

新妆宜面下朱楼,

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

蜻蜓飞上玉搔头。

四、认识生字

妆宜锁愁庭蜻蜓搔

五、了解词语意思

①宜面:脂粉和脸色很匀称。

②蜻蜓句:暗指头上之香。

六、自读古诗,了解古诗内容大意。

这首宫怨诗,是写宫女新妆虽好,却无人见赏。首句写粉脂宜面,新妆初成,艳丽妩媚,希冀宠幸;二句写柳绿花红,良辰美景,却独锁深院,满目生愁;三句写无端烦恼,凝聚心头,只好数花解闷;四句写凝神伫立,人花相映,蜻蜓作伴,倍显冷落。层层叠叠,婉曲新颖。写宫女形象,丰韵多姿,妩媚动人;写孤凄幽怨,委婉含情,得之于神。

七、诵读古诗。

1、老师范读。

2、指名读。

3、齐读

4、小组赛读。

八、小结。

《秋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练习写好6个汉字。

2.诵读古诗,理解诗歌内容,感受其中的诗情画意。

3.积累与夜有关的古诗。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秋夕》、读题,练写“夕”字。

2.理解题意。

3.说一说有关秋夕(七月初七)的传说。

二、初读感知。

1.出示合作学习要求:

(1)将这首诗读给同桌听,要求读准、读通。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3)将自学中不懂的地方标出来或写下来。

2.学生按要求学习课文。

3.汇报。

(1)指名读文,齐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3)质疑。

三、品读悟情。

针对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悟情。

如:“冷画屏”什么含义?“冷”什么意思?

秋天来了扇子本不要用了,为什么宫女用罗扇扑打“流萤”?

1.说一说古代深宫中的宫女的生活。

2.教师补充介绍相关的资料。

3.讨论:

“冷画屏”的“冷”指什么?(深宫的冷清,宫女生活的孤寂无聊。)“轻罗小扇扑流萤”体现了宫女怎样的生活?

4.想象:宫女们会想些什么?

5.练读,将感受通过朗读读出来。师播放音乐。

6.配乐朗诵。

7.练习背诵。

四、拓展延伸。

1.读读背背与夜有关的其他古诗。

2.将自己喜欢的诗句抄写在积累本上

六、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

2.背诵《秋夕》。

3.找一找描写宫廷生活的古诗读一读。

《春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生字字,了解词句意思,了解故事背景,

会流利的朗读古诗,会背诵古诗,会多种形式诵读古诗

重难点:

认识生字字,了解词句意思,了解故事背景,

会流利的朗读古诗,会背诵古诗,会多种形式诵读古诗

学具:课件

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二、介绍作者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

三、出示古诗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四、认识生字

秦罗敷桑素妆蚕饥妾

五、了解词语意思

①子夜吴歌:《子夜歌》属乐府的吴声曲辞,又名《子夜四时歌》,分为

“春歌”、“夏歌”、“秋歌”、“冬歌”。

②“秦地”句:秦地,指今陕西省关中地区。罗敷女,乐府《陌上桑》有“日出东南隅,归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的诗句。

③素:白色。

④“红妆”句:指女子盛妆后非常艳丽。

⑤妾:古代女子自称的谦词。

⑥“五马”句:意思是,贵人莫要在此留连。

六、自读古诗,了解古诗内容大意。

这首诗吟咏了秦罗敷的故事,赞扬她不为富贵动心,拒绝达官贵人挑逗引诱的高尚品质。这是“春歌”,所以用采桑起兴。唐代孟棨在《本事诗》中评价说:“李白才逸气高。其论诗云:‘兴寄深微……况使束于声调俳优哉!七、诵读古诗。

1老师范读。

2指名读。

3齐读

4小组赛读。

八、小结。

《夏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生字字,了解词句意思,了解故事背景,

会流利的朗读古诗,会背诵古诗,会多种形式诵读古诗

重难点:

认识生字字,了解词句意思,了解故事背景,

会流利的朗读古诗,会背诵古诗,会多种形式诵读古诗

学具:课件

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二、介绍作者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

三、出示古诗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四、认识生字

镜菡萏施隘若耶待越

五、了解词语意思

(1)鏡湖:一名鑑湖,在今浙江紹興縣東南。

(2)回舟不待月:言西施入越王之速,就在回舟之時,月尚未出,就被帶邀而去了。乃誇飾的修辭法。

六、自读古诗,了解古诗内容大意。

这首诗以写景起端:"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广阔三百里的镜湖,在

含着花苞的荷花吐发的时候,西施泛舟出现了,成为采莲人,但是她的艳丽和美名引起了轰动,"人看隘若耶",人人争餐秀色,使宽阔的若耶溪变得狭隘了,这一"隘"字传神,那种人潮汹涌、人舟填溪满岸的热闹场面,犹如呈现在读者眼前,将王维的"艳色天下重"的虚写,变成了轰动当地的如实描绘。这里又戛然而止,不再在西施身上着墨,而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让读者以合理的想象来补足:勾践早已确定使用美人计来对付吴国,而西施的美艳倾倒众生,轰动当地,那么越国的君臣也不用去费力探访了,有了这位不二的美女人选之后,才"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七、诵读古诗。

1老师范读。

2指名读。

3齐读

4小组赛读。

八、小结。

《秋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生字字,了解词句意思,了解故事背景,

会流利的朗读古诗,会背诵古诗,会多种形式诵读古诗

重难点:

认识生字字,了解词句意思,了解故事背景,

会流利的朗读古诗,会背诵古诗,会多种形式诵读古诗

(完整版)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1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含义,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2.借助画面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小组合作朗读、想象、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句,背诵古诗。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认“莺、拂、堤、柳、醉”5个生字,会写“诗、村、童”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村居》,背诵古诗《村居》。 3.理解古诗《村居》,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 二、激趣导入 在二三月间,公园里、学校中,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大家跟随老师一起吧!(板书课题:村居) 四、自读古诗 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己喜欢的学习符号标记应重点注意的地方。(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 2.(出示风筝图)大家瞧,这些风筝多美呀,你能将它们放飞得更高吗?(指名认读

生字) 提示:“莺”的韵母是“ing”,不要念成“in”。 “堤”的声母是“d”,不是“t”。 3.同学们真不错,将漂亮的风筝都放上了天。让我们再来认认它们!(齐读生字) 4.自读古诗,想一想:古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5.小组交流。 五、品悟古诗 (一)学习第1、2句。 出示: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师:早春二月的小山村是冰冷沉静的吗?它有怎样的美景? 1.自由读读古诗,你会有很多发现的。 2.学生自由读第1、2句。 3.你看到了什么?分组交流。 4.你能把你看到的景物带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第1、2句) 重点引导学生通过“长”“飞”“拂”“醉”等字眼体会早春二月的勃勃生机。 5.瞧,早春二月里,草儿吐出嫩绿的新芽,黄莺也飞来快乐地歌唱,河堤上的杨柳仿佛陶醉在这迷人的春色里,在春风中轻拂堤岸。我们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世界。你们想配合这美丽的画面再来读读吗?(指名读) 6.你还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感受?能说给大家听吗?(生汇报) 7.这么多美妙的感受,我想大家一定能读好这两句诗的。(生齐读第1、2句) (二)学习第3、4句。 出示: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你能读好它吗? 2.自由读这两句古诗。

小学二年级校本阅读教材《走进古诗》

1.长歌行 【阅读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初步感知古诗内容,理解“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含义。 3.明白要珍惜时间的道理。 【阅读准备】 小黑板 【阅读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已经学过一些古诗了,谁来背一首?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一首新古诗,读题。 2.简介作者。汉乐府是汉代专门用来制作音乐的机构。 二、学习古诗 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疏通诗句大意。重点理解:复:再次,归:回来,徒:白白的。 3.赏析重点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了解意思,感悟道理,情境迁移运用。 三、熟读成诵 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背诵本诗。 2.风 【阅读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初步感知古诗内容,感受诗人对风的赞美。 【阅读准备】 小黑板、图片 【阅读过程】

一、猜谜导入 1.老师说谜面:来无影去无踪,没有颜色没味道,春天暖来冬天冷,始终围绕你身边。(打一自然现象) 2.唐朝诗人李峤就写了一首赞美风的诗,读题。 二、学习古诗 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疏通诗句大意。重点理解:解落:吹落,入:进入。 3.赏析重点句中的“千尺浪”“万竿斜”,了解虚指的写法。 三、拓展,熟读成诵 1.观看图片,找风的踪影。 2.自由背诵本诗。 3.集体配乐朗诵本诗。 3.回乡偶书 【阅读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初步感知古诗内容,感受诗人对家乡的热爱。 【阅读准备】 小黑板、图片 【阅读过程】 一、看图导入 1.展示书页插图,引导学生看图,说清图意。 2.这位老人就是唐代非常有名的诗人贺知章,他常年在外,到老年时回到家乡,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什么事呢?学了这首诗就知道了。读题。 二、学习古诗 1.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疏通诗句大意。重点理解:

二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二首教案

1古诗二首 教材分析 《古诗二首》编排了两首古诗,它们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描写了春天。 《村居》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美景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咏柳》是首咏物诗,描写了早春二月的杨柳,借柳树歌咏春天。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春天已有了自己的感受,能较好地与课文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可利用这一点,激发课堂教学的情趣,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古诗教学达到魅力无穷、活力四射的境地。所以,在本课的古诗教学中,要以读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进入到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去,在读中意会,读中感悟,读中体验,在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教学建议 学习本课,可引导学生先自读自悟,借助文字想象诗中的画面,然后再看图,感悟图文相通之处。还可先引导学生依据插图来体悟课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再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加深对诗句的领会、理解,从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含义,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2.借助画面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小组合作朗读、想象、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句,背诵古诗。 难点 1.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2.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古诗的配乐曲子,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彩笔及画纸。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莺、拂、堤、柳、醉”5个生字,会写“诗、村、童”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村居》,背诵古诗《村居》。 3.理解古诗《村居》,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二年级古诗校本教材

二年级上册 21. 渭城曲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外清新。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出了阳关西路再也没有老友人。 【注释】 渭城:就是咸阳,现今陕西省咸阳市。 浥:湿润。 客舍:旅馆。 柳色:柳象征离别。 阳关:古关名,在甘肃省敦煌西南,由于在玉门关以南,故称阳关,是出塞必经之地。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的名曲。又名《送元二使安西》。赴安西必经阳关,即今甘肃敦煌。诗的首二句点明送别的时令、地点、景物;三、四句写惜别。前两句为送别创造一个愁郁的环境气氛,后两句再写频频劝酒,依依离情。 22. 江梅 宋王十朋 园林尽摇落, 冰雪独相宜。 预报春消息, 花中第一枝。 【译文】园林的草木都凋零了,只有梅花反而在冰雪中最适合生长。它正是最早预报春天到来的花之使者。

【赏析】作者的这首咏腊梅诗十分形象地道出了腊梅的特征———花瓣似腊,香味似梅,花开寒冬。同时也赞美了梅花不畏惧严寒的品格和“东风第一枝”最先报告春的消息的地位。诗的第一句用园林中其他花草树木都凋敝了来衬托梅花不畏严寒,后两句则直抒胸臆赞美了梅花是报告春天到来的使者。 23.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扬扬的漫天漂洒,路上的行人一个个情绪低沉,面带忧愁之色。请问,往哪里去才有小酒店呢?牧童指了指远方那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 【注释】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 【赏析】清明节,传统有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的习俗。可是诗中的“行人”却独自在他乡的旅途上,心中的感受是很孤独、凄凉的,再加上春雨绵绵不绝,更增添了“行人”莫名的烦乱和惆怅,情绪低落到似乎不可支持。然而“行人”不甘沉湎在孤苦忧愁之中,赶快打听哪儿有喝酒的地方,让自己能置身于人和酒的热流之中。于是,春雨中的牧童便指点出那远处的一片杏花林。诗歌的诗句使人感到悠远而诗意又显得非常清新、明快。 24.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几棵葱翠的垂柳上,黄莺儿在枝头婉转歌唱。上面是青湛湛的天,一队白鹭直

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古诗二首》编排了两首古诗,它们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描写了春天。 《村居》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美景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咏柳》是首咏物诗,描写了早春二月的杨柳,借柳树歌咏春天。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春天已有了自己的感受,能较好地与课文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可利用这一点,激发课堂教学的情趣,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古诗教学达到魅力无穷、活力四射的境地。所以,在本课的古诗教学中,要以读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进入到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去,在读中意会,读中感悟,读中体验,在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教学建议 学习本课,可引导学生先自读自悟,借助文字想象诗中的画面,然后再看图,感悟图文相通之处。还可先引导学生依据插图来体悟课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再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加深对诗句的领会、理解,从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含义,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2.借助画面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小组合作朗读、想象、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重点难点重点】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句,背诵古诗。 难点 1.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2.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外积累的文字、图片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积累词语 在二、三月间,公园里、学校中,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今天,老师还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呢!(板书课文题目:村居) 1.学生朗读课文题目。 2.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高鼎,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又字拙吾,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高鼎生活在鸦片战争之后,大约在咸丰年间(1851-1861),《村居》是他写的一首有名的有关放风筝的诗。著有《拙吾诗稿》。 二、自读古诗 1.请大家自由读古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记应重点注意的地方。(如不认识的字、不懂的词、难写的字等)(课件出示易读错的字) 提示:“莺”的韵母是ing,不要念成in 。“趁”的韵母是en,不是eng 。“鸢”不要读成yān。 2.课件展示节奏划分,引导学生掌握古诗的节奏。 节奏划分: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同学们在朗读的时候语速要稍慢,读出对春天的赞美之情,要带着活泼、开心的语气。 学生反复读诗。接受快的同学可以试着背诗。 3. 进行自学,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 学生汇报交流。 例:诗=讠+寺(寺庙旁有人在说话) 村=木+寸 童=立+里 3.教师针对会写字进行书写指导。 诗:按照左窄右宽的结构书写,“寺”不要丢掉最后一点。 村:按照左窄右宽的结构书写,木字旁最后一笔捺变为点。 童:按照上小下大的结构书写,“里”横画较多,注意在田字格里的布局。 4.交流快速背诗的方法。

古诗词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临朐县东城街道文昌小学 《经典诗词散文选》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课程标准》中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为落实新课标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将《经典诗词散文选》确定为我校的校本课程。这对于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对于改进我们的语文教育,都是十分重要的,具有深远意义。 二、课程目标: 学校领导在研究了社会要求、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历史传统后,确定“诵读千古美文,弘扬中华文化,陶冶高尚情操,培养审美能力”为课程目标,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改进语文教学。 三、课程内容: 一年级: (1)指定背诵篇目49首。 (2)推荐背诵篇目11首。 (3)《三字经》《笠翁对韵》《小儿语》节选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 二年级: (1)指定背诵篇目37首。 (2)推荐背诵篇目13首。 (4)《弟子规》和《增广贤文》《治家格言》节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 三年级: (1)指定背诵篇目36首。 (2)推荐背诵篇目14首。 (4)《千字文》《百家姓》和《名贤集》节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知作者,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理解诗意。

四年级: (1)指定背诵篇目36首。 (2)推荐背诵篇目14首。 (4)《孟子》选读和名言名句、《大学》选读和名句。 (3)逐步养成吟诵古诗词的习惯,知作者,能理解诗意。 五年级: (1)指定背诵篇目47首。 (2)推荐背诵篇目9首。 (3)《道德经》选读和名句、《庄子》、《劝学》选读和名句。 (4)养成吟诵古诗词的习惯,知作者,能理解诗意,体会诗风。 六年级: (1)指定背诵篇目51首。 (2)推荐背诵篇目18首。 (3)《诗经》、《论语》选读 (4)养成吟诵古诗词的习惯,知作者,能理解诗意,体会诗风。 四、课程评价: (一)检测: 1.根据各年级的规定背诵篇目进行检测。 2.低年级: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 中年级: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知作者,能理解诗意。 高年级:养成吟诵古诗词的习惯,能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写作风格。 (二)管理: 1.每月进行一次古诗词背诵的验收工作,完成指定篇目的背诵,并达到检测的要求。 2.每学期可举行古诗词诵读的活动,树立背诵典型,激励学生自觉养成吟诵古诗词的习惯。

古诗校本教材

1、作者:王冕 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 1. 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2.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 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 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妍,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

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知识链接——关于梅花的古诗 《咏梅》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早梅》李公明 东风才有又西风,群木山中叶叶空。 只有梅花吹不尽,依然新白抱新红。 《红梅》苏轼 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 《早梅》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二年级下册古诗教案

二年级下册古诗教案 The second volume of second grade ancient poetry teaching pl an

二年级下册古诗教案 前言:本文档根据题材书写内容要求展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适用于组织或个人。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6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认8个生字。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4.通过朗读,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新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方法: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幻灯图片。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贺知章的诗《回乡偶书》。(板书课题。) 二、教师范读课文,讲解“偶书”的意思。 三、学生自读,学习生字词。 1.自由朗读,画出生宇,看拼音读准字音。 2.学生书空练习生字,比一比谁记得快。 3.指导书写。 四、导读古诗,了解诗的大意。 1.学习第一、二行。 (1)观察图画,说说“少小”,“老大”指什么? (2)讲解“无改”就是“没有改变”。 (3)读一读这两行诗,想一想,这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诗人幼年时离开家乡到老了才回来,家乡的口音没有改变可头发全花白了)

2.学习第二、三行。 (l)看图,诗人遇到了谁?他们在干什么? (2)说说“见”、“识”、.“何处”的意思。 (3)指导朗读这一句诗,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诗句中的情景。 (孩子们见着了却不认识他,笑着问客人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3.认真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五、指导朗读,背诵全诗。 1.有节奏地朗读全诗。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领读,指名读、分组读、配上音乐读,反复吟诵。 3.指名背诵全诗。 六、想一想,此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一到二年级上册校本古诗

一年级上册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长歌行 汉乐府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七步诗 魏曹植 煮豆燃斗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登幽州台歌 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蜂 唐罗隐 无论平地与山川,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杀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田园乐 唐王维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山居秋瞑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 古诗二首【教案】

第一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围绕着“春天”这一主题,安排了《古诗二首》《找春天》《开满鲜花的小路》和《邓小平爷爷植树》4篇课文。《古诗二首》教学时重在培养学生的朗读、想象能力;《找春天》重在通过指导朗读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开满鲜花的小路》则要求学生在了解故事的基础上,借助图画讲述故事;《邓小平爷爷植树》通过邓爷爷亲手植树这个真实的故事,让学生走近伟人。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 课时 教学目标 古诗二首 2 1. 认识53个生字、1个多音字,会写34个字,会写31个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注意语气和重音。背诵《古诗二首》。 3.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孩子们找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能借助插图,说出邓爷爷植树的情景。 4. 感受春天的美好。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找春天 2 开满鲜花的 小路 2 邓小平爷爷 植树 2 口语交际 1 能用恰当的语气与别人交流,避免使用命令的语气。 语文园地一 3 1. 借助公园导览图认读6个词语,会认“亭、咨”等10个生字。 2. 能根据语境补充合适的词语,并说出自己在春天里的发现和感受;能 根据提问读出句子的重音。 3. 能根据提示,写好左上包围和左下包围的字,注意不同部分的伸展关 系。

1 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认识“莺、拂、堤”等11个生字,会写“诗、村、童”等8个字,积累由“堤、柳、拂”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想象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想象诗中的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描述的春天美景。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1)识字。本课11个生字中,重点关注易误读的字和难读的字,如“堤”,学生容易误读成“提”,可引导学生辨析“堤、提、题”的读音。引导学生利用汉字的构字特点自主识记字形,结合插图和语境理解字义,在猜谜语等游戏活动中巩固识字。 (2)写字。一是分类指导。本课要写的8个字中,“诗、村、妆、绿”是左右结构,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童、碧、丝、剪”是上下结构,要注意上下两部分的比例。二是重点指导。如,“绿、童、剪”笔画较多,要指导笔顺以及关键笔画的书写。 2.朗读教学 朗读是古诗教学的重要策略。教师可以通过范读,让学生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然后,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想象画面,感受春天的美景。最后,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如个别读、比赛读、师生对读等,帮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直至熟读成诵。 3.理解运用 教学《村居》时,教师可以结合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边读古诗边看插图,理解诗句大意。然后,教师鼓励学生联系生活,想象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中的景象。教学《咏柳》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字“咏”,读懂诗题,抓住关键词,想象画面,说出诗句描述的美景。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状元大课堂·好学案》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校本教材古诗30首

校本教材古诗30首

请督促孩子把下面古诗背过,按学校要求,至少背熟10首,最好把30首试着都背下来,相信自己!我能行! 91、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注释:1、汉乐府:是汉代官方采集的歌词乐曲,后成为诗歌的一种体载。2、何:多么。3、田田:莲叶大而茂密的样子。4、戏:这里指戏水。 诗意:如画江南可以采莲的季节,接天莲叶是那么茂密摇曳。自由的鱼儿游戏在莲叶间。欢快的鱼儿游戏在莲东面。调皮的鱼儿玩耍在莲西面。蹦跳得鱼儿追逐在莲南面。散步的鱼儿摇摆在莲北面。 92、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注释:1、荠:野菜名,这里形容远望中天边树林的细小。2、重阳节:阴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风俗。 诗意: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隐者独自来把欢欣品味。为了遥望才去登上高山,心情随着鸿雁远去高飞。忧愁是因为薄暮而引发,兴致是清秋烘染的氛围。又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歇腿。远看天边的树林象荠菜,俯视江畔的沙洲弯如月。何时你能载酒到这里来,重阳佳节咱们畅饮共醉。 93、谪潮州时途中作 (唐)韩愈 嗟尔戎人莫惨然, 湖南地近保生全。 我今罪重无归望,

直去长安路八千。 注释:1、嗟:感叹。2、惨然:悲伤难过的样子。 3、戎人:流放从军的人。 诗意:感叹从军的人不要痛苦伤感,湖南离此近可使性命得保全。我现在罪责深重已无望归来,别离了长安路途漫漫长八千。 94、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注释:1、踪:脚踏的痕迹。2、蓑笠翁:披蓑衣、戴斗笠的渔翁。 诗意:千重山峦鸟儿已经飞尽,条条小道人迹已无音信。一叶孤舟载着披蓑戴笠的渔翁,独自垂钓在风雪迷蒙的江心。 95、塞上听吹笛 (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 月明羌笛戍楼间。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5课《 古诗二首》教案

15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培养读背古诗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 理解诗意,体会表达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大禹制服洪水的顽强意志和献身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诗意,体会表达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教学难点】 在创作诗与课文的比较中,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一些创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走近古诗 1.指名背诵送别诗《别董大》。 2.读题,揭示诗题中包含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二)初读引领,感知古诗 诗人在早晨送别友人林子方,写下了这首诗,接下来就请大家读一读这首诗: 1.自由读,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读顺诗句。 3.指导读,读出节奏。 (三)品读赏析,感悟古诗 再读古诗,想必也一定能读懂。 1.再认真地读几遍,想想诗中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试着和同桌交流。

2.集体交流:诗中写了什么? (1)出示一二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理解“毕竟”“四时”的意思。学生质疑。 (2)出示三四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着重体会“无穷碧”和“别样红”,并读出自己的感受。 3.回归整体,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四)读写结合,内化古诗 1.出示荷花图片,看着此情此景,想说什么? 2.出示朱自清《荷塘月色》选段,引导学生根据诗意,结合图画,抓住映日荷花的特点写一段话。 3.诗人看到这样的美景,情不自禁地赞叹——﹙回归一二句﹚。 4.这首诗题目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全诗写的是西湖的景色,诗中有送别的意思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5.想象一下,诗人面对这无边的美景,会向友人林子方说点什么? 指名说,并把诗“送”给友人林子方——﹙学生朗诵,老师配乐朗诵﹚。 6.背诵古诗。 (五)课外拓展,丰富积累 介绍杨万里有关荷花的其他诗作。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出示课件:绝句背景图,创设情境),那你能告诉我,看了这幅画面,你想对我说些什么?(太美了) 是啊!这就是我们的生活,这就是美丽的大自然,这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在饱经了战乱之苦后,重返四川成都杜甫草堂时,所看到的周

小学一年级上册校本教材《经典古诗

目录 古诗我最棒 赋得古原草送别---------------1春晓-------------------------3登鹳雀楼---------------------4古朗月行---------------------5静夜思-----------------------6江雪-------------------------7乐游原-----------------------8鹿柴-------------------------9梅花-------------------------10江上渔者---------------------11 趣味积累 三字经-----------------------12 生活中的我们 捉星星-----------------------20环保拍手歌-------------------21小学生交通安全儿歌-----------22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lí lí yuán shànɡ cǎo 离离原上草,yí suì yì kū rónɡ一岁一枯荣。yě huǒ shāo bú jìn 野火烧不尽,chūn fēnɡ chuī yòu shēnɡ春风吹又生。

yuǎn fānɡqīn ɡǔ dào 远芳侵古道,qínɡ cuì jiē huānɡ chénɡ晴翠接荒城,yòu sònɡ wánɡ sūn qù又送王孙去,qīqī mǎn bié qínɡ萋萋满别情。

春晓 唐孟浩然 chūn mián bù júe xiǎo 春眠不觉晓,chù chùwén tí niǎo 处处闻啼鸟。yè lái fēnɡ yǔ shēnɡ夜来风雨声,huāluòzhīduō shǎo

五六年级古诗词诵读校本教材

每页左边要有这句话:新纪元小学“古诗词诵读”校本教材封二:前言 中华民族是诗的国度,中华诗词博大精深,渊远流长,美不胜收。是民族瑰宝,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真、善、美的艺术结晶。千百年来,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 小学阶段正是记忆和接受文化熏陶的黄金时间,古诗词诵读在小学教育中举足轻重。在“回归国学,崇尚经典”的教育潮流中,各种形式的中华经典诵读开始登上小学教育的舞台。为顺应时代与教育的需要,新纪元小学结合本校实际,确定以中华古诗词诵读为突破口,创建“中华古诗词经典诵读”的特色学校,铸学校特色品牌。 经典诗词诵读,旨在通过“直面经典,诵读背记”的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丰富文化底蕴,锻造优雅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启迪人的智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蒙作用。 “与经典为伴,与圣贤为友”——受益于千古文化的文化的滋润和熏陶,他们的人生境界定会十分豁达,生命的土壤定会十分肥沃。“我读书,我快乐”。愿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吟诵乐趣,陶冶情操,怡养美德,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我校的“古诗词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分为低中高三个阶段:一二年级为低段,要求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吟诵唱诵古诗,吟诵姿势规范,吟诵兴趣浓厚,大概理解内容,注重品行教育;三四年级为中段,用口语准确表达古诗内容,并赏析宋词元曲及中外现代诗。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自读自悟,注重品德提升教育;五六年级为高段,要求学生诵读更多的赏析篇目,自悟自创,赏析宋词元曲及中外现代诗,结合写作背景,体会真情实感,抓住优秀诗句,挖掘思想内涵,学会创作,注重内涵修养教育。 本套《古诗词诵读》教材,依据小学生的阅读心理和特点,挑选了诗词中的精华部分进行编辑。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是孩子们学好古诗词的好伙伴。希望家长陪同孩子一起“诵诗词,品书香”,共同感悟古诗词的美妙与神奇。“你若盛开,蝴蝶自来”。愿每个孩子因诗词而优雅美丽,愿每个家庭因读书而幸福和谐。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学校编辑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全校教师勠力同心,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本书所选诗文的注音、译文和赏析仍难免存在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以利再版更正。 新纪元小学“古诗文诵读”校本教材编辑部

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古诗二首》编排了两首古诗,它们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描写了春天。《村居》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美景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咏柳》是首咏物诗,描写了早春二月的杨柳,借柳树歌咏春天。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春天已有了自己的感受,能较好地与课文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可利用这一点,激发课堂教学的情趣,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古诗教学达到魅力无穷、活力四射的境地。所以,在本课的古诗教学中,要以读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进入到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去,在读中意会,读中感悟,读中体验,在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含义,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引导学生联系生

活实际识字。 2、借助画面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小组合作朗读、想象、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句,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2、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古诗的配乐曲子,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彩笔及画纸。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会认“莺、拂、堤、柳、醉”5个生字,会写“诗、村、童”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村居》,背诵古诗《村居》。

小学二年级下册校本教材《经典古诗》

目录 第一部分:古诗 1、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2) 2、剑客(唐)贾岛 (3) 3、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4) 4、小池(宋)杨万里 (5) 5、山行(唐)杜甫 (6) 6、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7) 7、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8) 8、绝句(唐)杜甫 (9) 9、枫桥夜泊(唐)张继 (10) 10、清明(唐)杜牧 (11) 11、咏柳(唐)贺知章 (12) 12、终南望余雪(唐)祖咏 (13) 13、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14) 14、塞下曲(唐)卢纶 (15) 15、塞下曲(唐) 卢纶 (16) 第二部分:百家姓 1、《百家姓》简介 (17) 2、《百家姓》全文 (18)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注释】 1、稚子:年龄小的孩子。 2、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3、莓:一种小草。 4、苔:苔藓植物。 5、借问:向人打听。 6、应:理睬。 7、遥:远远地。 8、怕:害怕。 【解说】 一个蓬头小孩学着大人钓鱼,侧身坐在莓苔上,身影掩映在野草丛中。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不敢大声答话。 剑诗 (唐)贾岛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注释】 1、剑客:行侠仗义的人。

2、霜刃:形容剑风寒光闪闪,十分锋利。 3、示:给……看。 【解说】 用十年的功夫来磨励这把宝剑,霜雪般锋利的剑刃还没试验过。我今日把它亮出来摆在您面前,请告诉我谁遇到了不公平的事? 【赏析】 诗人以剑客的口吻,着力刻画“剑”和“剑客”的形象,托物言志,抒写自己兴利除弊的政治抱负。“剑客”是诗人自喻,而“剑”则比喻自己的才能。诗人没有描写自己十年寒窗,刻苦读书的生涯,也没有表白自己出众的才能和宏大的理想,而是通过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自己的意想,含而不露地融入“剑”和“剑客”的形象里。这种寓政治抱负于鲜明形象之中的表现手法,确是很高明的。全诗思想性与艺术性结合得自然而巧妙。语言平易,诗思明快,显示了贾岛诗风的另外一种特色。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教学教学案例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古诗教学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 本课将感悟诗意、品味诗情作为研读目标,践行用教材教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给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提供平台,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运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创设氛围,再现古诗所描绘的意境,在阅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案例主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读懂诗句,理解诗意,体会“无穷碧”和“别样红”的丰富内涵。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体会感情,感受意境。 味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诗人的寄情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情感与态度体会诗人表现送别的别样表达方式,提升学生珍爱美好事物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重点词语“无穷碧”和“别样红”的意思。 2.理解诗意,体会表达的送别情感,感受意境美。 3.在诵读和理解中,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领悟对离别之情的表达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案例描述] 一、谈话导入。 1.多媒体出示: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指名读,齐读。谈话:西湖在哪儿?西子是谁?读了这句诗,你有什么想法?(西湖很美)是啊,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是人间天堂,而西湖就是它上面一颗璀璨的明珠。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不论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还是匆匆而过的游人,他们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你们想不想去看看,可现在时间、空间都不允许。八百年前的大诗人杨万里留下一首诗可以满足大家的愿望。想读吗?这就是《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以诗导入,不仅让学生初步感受西湖的美,还营造一种诗的氛围。】 3.齐读题。指导读出节奏。 4.释题。通过预习你从题目知道了什么? 晓出:早晨走出。(从哪儿走出?干什么?谁早晨走出?) 净慈寺:杭州西湖南岸著名的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挚友。 意思是:作者早晨从净慈寺走出送别好友林子方。 问:谁来介绍一下作者?(生互相补充师小结。) 杨万里,南宋诗人,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江西吉安)人。他的诗语言清新活泼,想象丰富,具有明快自然、诙谐风趣、生动逼真、富于形象性的特点,被人称之为诚斋体,世称诚斋先生。他的诗在当时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并称南宋四家。他一生写了两万多首

小学校本教材《古诗文诵读》

小学校本课程 古诗文诵读

第一部分小学各年级必背篇目 一年级上册需背诵篇目: 1.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4.李峤《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一去二三里[宋]邵康节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7.画[唐]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8.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一年级下册需背诵篇目: 1.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5.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6.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7.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8.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二年级上册需背诵篇目: 1.《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3.《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5.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7.《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8.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9.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10.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1.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二年级下册需背诵篇目: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

二年级下册《古诗》优秀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古诗》优秀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觉我国古代进步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忧国忧民,珍视友情的高尚情操。 2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说出课文后第1题句子中6个带点词的确切意思,并能正确理解诗句。 3理解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能正确地背诵和默写3首古诗。 重点:逐字逐句地理解诗的意思,边读边想象诗歌描写的情景。 难点:理解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赠汪伦》和《题临安邸》两首诗的内容和思想感情。 2解释有关词语和诗句。 3练习朗读,背诵和默写这两首诗。 教学过程 1回忆学法,揭示课题。 回忆背诵以前学过的古诗,说说学古诗的基本方法。出示学法:理解课题,认识作者;解释字词,廛说诗意思。

联系实际,发挥想象;感情朗读,体会诗境。 揭题。今天我们继续运用上述方法来学习三首诗,要以学生自学为主。 2指导学习《赠汪化》。 理解课题,简介李白及有关本诗的故事。 听录音,袼内容。 解释字词,说说诗意。 学生自由读古诗,看注释理解,并提出不懂的地方。 检查自学情况,抽读古诗。 逐句理解。 理解句子。 “将欲行”是什么意思?学生试答后,教师讲述:我很快就要坐船离开这里了。 “踏歌”是什么意思?学生试答后,教师讲述;忽然听天岸上有人用脚步打着节拍,边走边唱的声音。 这两句主要写什么? “千尺”是虚指,极言潭水之深,是夸张的说法。 “不及”是什么意思?学生试答后,教师讲述。 这两句诗用桃花潭来比喻汪伦的感情,以水深比喻情谊深。 第3句用诗用了夸张的写法。 总结。 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二年级下册古诗教案

校本课程 古诗文诵读教案 二年级

下学期

《春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认识生字字,了解词句意思,了解故事背景, 会流利的朗读古诗,会背诵古诗,会多种形式诵读古诗 重难点: 认识生字字,了解词句意思,了解故事背景, 会流利的朗读古诗,会背诵古诗,会多种形式诵读古诗 学具:课件 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二、介绍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贞元中进士及第,又中博学宏辞,授太子校书,后入淮南节度使幕府掌书记,调补渭南主簿,升监察御史。

三、出示古诗 新妆宜面下朱楼, 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 蜻蜓飞上玉搔头。 四、认识生字 妆宜锁愁庭蜻蜓搔 五、了解词语意思 ①宜面:脂粉和脸色很匀称。 ②蜻蜓句:暗指头上之香。 六、自读古诗,了解古诗内容大意。 这首宫怨诗,是写宫女新妆虽好,却无人见赏。首句写粉脂宜面,新妆初成,艳丽妩媚,希冀宠幸;二句写柳绿花红,良辰美景,却独锁深院,满目生愁;三句写无端烦恼,凝聚心头,只好数花解闷;四句写凝神伫立,人花相映,蜻蜓作伴,倍显冷落。层层叠叠,婉曲新颖。写宫女形象,丰韵多姿,妩媚动人;写孤凄幽怨,委婉含情,得之于神。 七、诵读古诗。 1、老师范读。 2、指名读。 3、齐读 4、小组赛读。 八、小结。

《秋夕》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练习写好6个汉字。 2.诵读古诗,理解诗歌内容,感受其中的诗情画意。 3.积累与夜有关的古诗。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秋夕》、读题,练写“夕”字。 2.理解题意。 3.说一说有关秋夕(七月初七)的传说。 二、初读感知。 1.出示合作学习要求: (1)将这首诗读给同桌听,要求读准、读通。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3)将自学中不懂的地方标出来或写下来。 2.学生按要求学习课文。 3.汇报。 (1)指名读文,齐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3)质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