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sysnoise内容

sysnoise内容

SYSNOISE 培训目录

第一部分 SYSNOISE基础

1.1 SYSNOISE概述
1.1.1 LMS公司简介
1.1.2 关于SYSNOISE
1.1.3 SYSNOISE软件的组成
1.1.4 SYSNOISE的特点
1.1.5 SYSNOISE Rev5.6的新增功能简介
1.2 声学基础
1.2.1 声波方程
1.2.1.1 声波的运动方程
1.2.1.2 声波连续性方程
1.2.1.3 声波的物态方程
1.2.1.4 声波方程
1.2.2 声波的能量、声强和声功率
1.2.2.1 声波的能量
1.2.2.2 声功率和声强
1.2.3 声级
1.3 SYSNOISE的理论基础
1.3.1 有限元方法
1.3.2 边界元法
1.3.2.1 直接边界元法
1.3.2.2 间接边界元法
1.3.3 耦合分析
1.3.3.1 有限元流体模型与边界元流体模型之间的耦合
1.3.3.2 有限元流体模型与有限元结构模型之间的耦合
1.3.3.3 间接边界元流体模型与有限元结构模型之间的耦合
1.3.3.4 直接边界元流体模型与有限元结构模型之间的耦合
1.4 SYSNOISE的启动与图形界面
1.4.1 启动SYSNOSE
1.4.2 SYSNOISE的图形界面
1.4.3 退出SYSNOISE
1.5 SYSNOISE的建模基本知识
1.5.1 SYSNOISE的单位制
1.5.2 网格要求
1.5.3 单元的法线方向
1.6 SYSNOISE的建模分析过程

第二部分 建立SYSNOISE的结构模型和流体模型

2.1 新建模型与数据库操作
2.1.1 新建模型
2.1.2 打开模型数据库
2.1.3 激活分析模型
2.1.4 保存当前模型
2.1.5 关闭当前模型
2.1.6 数据库操作
2.1.7 从数据库中提取计算结果
2.2 SYSNOISE的命令文件与信息文件
2.2.1 读取命令文件
2.2.2 保存信息
2.3 SYSNOISE与其它程序的数据交换
2.3.1 导入与导出模型网格(Mesh)
2.3.2 导入与导出场点网格(Point)
2.3.3 导入与导出数据文件(Data)
2.3.4 导入与导出选择集(Set)
2.3.5 导入与导出模态(Modes)
2.3.5.1 流体模态(Modes Fluid)
2.3.5.2 结构模态(Modes Structure)
2.3.5.3 耦合模态(Modes Coupled)
2.3.6 导入与导出模型结果(Potential)
2.3.7 导入与导出场点结果(Result)
2.3.8 导入与导出位移(Displacement)
2.3.9 读入与读出数据表(Table)
2.3.10 导入结构灵敏性分析数据(Sensitivity)
2.4 分析类型与分析类型的建立
2.4.1 模型的分析类型
2.4.2 建立分析类型
2.5 建立多模型的连接耦合关系
2.5.1 多模型的耦合类型
2.5.2 建立多模型的耦合连接关系
2.6 定义无限元(Infinite elements)
2.6.1 无限元理论
2.6.1.1 无限元的坐标系
2.6.1.2 无限元的形函数
2.6.2 无限元的定义

第三部分 模型操作

3.1 模型检查
3.1.1 检查网格
3.1.2 粗糙度检查
3.1.3 复制节点
3.1.4 检查面交接线
3.1.5 节点重新编号
3.1.6 翻转单元的法线方向
3.1.7 缩放和平移模型
3.2 确定分析模型的维数(Model Dimensionality


3.2.1 三维模型(Three Dimensionality)
3.2.2 二维模型(Two Dimensionality)
3.2.3 一维模型(One Dimensionality)
3.3 对称模型和轴对称模型
3.3.1 对称模型(Symmetry)
3.3.2 轴对称模型(Axisymmetry)
3.4 定义场点(Field Point)
3.4.1 点场点(Point)
3.4.2 线场点(Line)
3.4.3 面场点(Plane)
3.4.4 圆场点(Circle)
3.4.5 球场点(Sphere)
3.4.6 盒场点(Box)
3.4.7 柱场点(Cylinder)
3.4.8 导入场点
3.4.9 导入离散场点
3.4.10 标准场点(ISO 3744-1994)
3.4.11 删除场点
3.5 选择集(SET)
3.5.1 节点选择集(Nodes)
3.5.2 单元选择集(Elements)
3.5.3 面选择集(faces)
3.5.4 场点选择集(Field Points)
3.5.5 场单元选择集(Field Elements)
3.5.6 自由边或自由面(Envelopes)
3.5.7 交接线(Junction)
3.5.8 层(Layer)
3.5.9 布尔操作
3.5.10 快捷方式定义选择集
3.5.11 删除选择集
3.6 模型的其它操作
3.6.1 给单元加面
3.6.2 定义耦合面
3.6.3 定义设计变量
3.6.4 表的定义
3.6.4.1 在SYSNOISE中定义表
3.6.4.2 从外部文件中导入表
3.6.5 定义透射单元

第四部分 材料属性的定义

4.1 流体材料属性的定义
4.1.1 流体材料的阻尼属性
4.1.1.1 流体材料的阻尼意义
4.1.1.2 施加阻尼
4.1.2 面积/厚度属性
4.1.3 流体介质材料属性
4.1.4 吸能材料的定义
4.2 结构单元材料属性的定义
4.2.1 刚性单元(Rigid Body)
4.2.2 膜单元(Membrane)
4.2.3 梁单元(Beam)
4.2.4 板单元(Plate)
4.4.5 壳单元(Shell)
4.4.6 总结
4.3 结构材料属性的定义
4.3.1 结构阻尼
4.3.1.1 结构阻尼的意义
4.3.1.2 定义结构材料的阻尼
4.3.2 材料厚度/面积属性

第五部分 边界条件和载荷的定义

5.1 定义载荷工况
5.1.1 定义载荷工况
5.1.2 激活载荷工况
5.2 结构模型边界条件的定义
5.2.1 机械力和力矩
5.2.1.1 手工定义机械力和力矩
5.2.1.2 导入外部有限元计算结果
5.2.2 位移边界条件(Displacement boundary conditions)
5.2.2.1 手工定义
5.2.2.2 有限元分析的方法得到位移
5.2.3 压力边界条件(Pressure boundary conditions)
5.2.3.1 手动定义压力边界条件
5.2.3.2利用外部有限元软件生成压力边界条件
5.2.4 模态力(Model Forces boundary conditions)
5.3 流体模型边界条件的定义
5.3.1 振动边界条件
5.3.1.1 手工定义(Manual definition)
5.3.1.2 通过有限元分析数据定义
5.3.1.3 通过扩张方法定义
5.3.2 阻尼边界条件
5.3.3 自由边(Free edges boundary condition)
5.3.4 定义速度跳动量边界条件(Jump of Velocity boundary conditions)
5.3.5 定义流动边界条件(Flow Boundary Conditions)
5.3.6 建立阻尼关

联关系
5.3.7 设定初始值
5.4 定义声载荷(Sound Source)
5.4.1 离散声源的定义
5.4.1.1 球声源(Spherical)
5.4.1.2 双极声源(Dipole source)
5.4.1.3 四极声源(Quadrupole Source)
5.4.1.4 平面波声源(Plane wave source)
5.4.1.5 柱面波声源(Cylindrical wave source)
5.4.1.6 扇声源(Fan)
5.4.2 发散声源(Distribute Sources)
5.4.2.1 面发散双极声源(Surface Distributed Dipoles)
5.4.2.2 体发散四极声源(Volume Distributed Quadrupoles)
5.4.2.3 发散扇声源(Distributed Fan Source)
5.4.3 随机激励(Random Excitation)
5.4.3.1 有关随机激励的理论
5.4.3.2 定义随机激励
5.4.4 漫散射场
5.5 删除定义的实体(Reset)

第六部分 建立VIOLINS模型

6.1 VIOLINS模型的建立
6.2 VIOLINS模型材料属性的定义
6.2.1 Shell单元材料属性的定义
6.2.2 Solid单元材料属性的定义
6.2.3 交接面材料属性
6.2.4 Poro-elastic材料属性的定义
6.2.5 流体材料的定义
6.2.6 VIOLINS模型层的定义
6.3 定义VIOLINS模型的边界条件
6.3.1 位移边界条件
6.3.1.1 手动定义位移边界条件
6.3.1.2 利用外部文件数据定义位移边界条件
6.3.2 载荷边界条件(Load B.C.)
6.3.2.1 手动定义载荷边界条件
6.3.2.2 用外部文件数据定义载荷边界条件
6.3.3 密封边界条件(Impervious B.C.)
6.3.4 阻抗边界条件(Impedance B.C.)
6.3.5 关联约束
6.4 VIOLINS模型的分析计算

第七部分 分析求解

7.1 基本声学量的计算
7.1.1 求解参数的设定
7.1.2 模型基本声学量的求解
7.1.3 场点基本数据求解
7.1.4 提取计算结果
7.2 计算声模态和结构模态
7.2.1 模态分析
7.2.1.1 声模态分析
7.2.1.2 结构模态分析
7.2.1.3 耦合模态分析
7.2.2 模态求解
7.3 入射场分析(Incident)
7.4 Curle分析
7.5 Rayleigh分析
7.6 计算影响矩阵
7.7 流体的流动作用的计算(Flow)
7.8 方向性分析(Directivity)
7.8 灵敏性分析(Sensitivity)
7.9 利用ARP向导建立模型

第八部分 结果后处理(Postprocess)

8.1 模型网格和场点网格的后处理
8.1.1 绘制云图(Color Map)
8.1.2 变形图(Deformation)
8.1.3 矢量图(Vector)
8.2 响应函数(Response Function)后处理
8.2.1 单点的响应函数
8.2.2 表函数
8.2.3 方向性分析后处理
8.2.4 功率响应函数
8.2.5 参与系数响应函数
8.2.6 灵敏性分析响应函数
8.2.7 文件函数
8.2.8 单元响应函数
8.3 非稳定频率的消除
8.3.1 BEM Indirect模型的非稳定频率
8.3.2 BEM Direct模型的非稳定频率

第九部分 声传递矢量及其应用

9.1 声传递向量的概念 。
9.2 ATV与MATV的计算与结果后处理
9.2.1 ATV的计算
9.2.2 查看ATV的云图
9.2.3 模态影射
9.2.4

MATV的计算
9.2.5 ATR和MATR响应函数后处理
9.2.5.1 提取ATR和MATR响应函数数据
9.2.5.2 ATV和MATV响应函数的处理
9.3 声传递向量的应用
9.3.1 声贡献量分析(Contribution)
9.3.1.1 声贡献量分析的理论
9.3.1.2 计算模型的声贡献量分析
9.3.1.3 声贡献量分析后处理
9.3.2 ATV模型的场点辐射功率
9.3.2.1 定义ISO 3744-1944场点
9.3.2.2 流体模型的计算
9.3.3 发动机的声学分析
9.3.3.1 定义多转速工况
9.3.3.2 多转速工况的匹配
9.3.3.3 运行多转速响应分析
9.3.3.4 瀑布图
9.3.4 逆数值声学法
9.3.4.1 逆数值声学法理论
9.3.4.2 导入逆压力数据
9.3.4.3 施加逆速度边界条件
9.3.4.4 计算L形校准曲线
9.3.4.5 查看L形校验曲线
9.3.4.6 模型的逆速度计算

第十部分 SYSNOISE的实用工具

10.1 工作选项
10.2 工作信息
10.2.1 CPU使用时间
10.2.2 占用空间
10.3 数据运算
10.3.1 数据的读入
10.3.2 数据的输出
10.3.3 合并数据
10.3.4 数学运算
10.3.5 积分操作
10.4 定义参考值
10.5 定义NASTRAN变量标签
10.6 文件编辑器
10.7 环境变量
10.7.1 修改环境变量的值
10.7.1.1 通过对话框修改环境变量
10.7.1.2 在文件中直接修改变量
10.8 日志文件
10.9 信息查询

第十一部分 视图操作与图形控制

11.1 显示模型
11.1.1 显示模型轮廓
11.1.2 显示选择集
11.1.3 显示层
11.1.4 显示无限元的边界面
11.1.5 显示边界条件
11.1.6 显示设计变量
11.1.7 显示材料
11.1.8 隐藏所有组
11.1.9 显示方向性分析结果
11.1.10 设置组的颜色
11.2 图形选项对话框
11.2.1 General对话框
11.2.2 Object对话框
11.2.3 View Port对话框
11.2.4 Color对话框
11.3 图形打印
11.4 视图观察点
11.5 定义多视窗

第十二部分 应用实例

12.1 间接边界元模型
12.2 直接边界元内外耦合模型
12.3 有限元与有限元耦合模型
12.4 对称模型与无限元模型
12.4.1 对称模型
12.4.2 无限元模型
12.5 二维模型与灵敏性分析模型
12.5.1 二维有限元流体模型
12.5.2 二维直接边界元模型
12.5.3 二维灵敏性分析模型
12.5.4 时域响应模型
12.6 轴对称模型
12.7 Baffled模型与透射模型
12.7.1 Baffled模型
12.7.2 透射模型
12.8 流动模型
12.8.1 FEM Fluid模型
12.8.2 Flow模型
12.9 VIOLINS模型
12.10 随机激励模型
12.11 灵敏性分析模型
12.11.1 直接边界元灵敏性分析模型
12.11.2 间接边界元灵敏性分析模型
12.12 ATV模型
12.13 贡献量分析模型与逆模型
12.13.1 贡献量分析模型
12.13.2 逆模型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