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学生英语学习信心的影响因素与教育策略

中学生英语学习信心的影响因素与教育策略

中学生英语学习信心的影响因素与教育策略
中学生英语学习信心的影响因素与教育策略

中学生英语学习信心的影响因素与教育策略

教育心理学认为: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当学生处于积极状态时,他对学习充满兴趣,主动探求知识,学习效果好。相反,当学生处于消极状态时,他会缺乏信心,学习被动,学习效果差。要学好英语,首先要学会排除学习中的障碍。学生在学习中的障碍有两种:

一种是知识障碍,一种是心理障碍。

比起知识障碍来,心理障碍更为严重,所以要排除学习上的知识障碍,必须先排除心理障碍。

一、英语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及形成原因

障碍一:羞怯害怕,产生自卑心理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羞怯是一种情绪,是内心深处的胆怯或自卑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也是自信心不强的表现。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不扎实,随着内容的加深、知识的增加,胆怯心理更为严重。

学生在学习中的羞怯害怕表现在:怕读错而不敢开口,怕说错而不敢举手发言,怕失面子而羞于向教师和同学请教。在课堂上,害怕教师提问,害怕参与表演,因为紧张害怕而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注意力,语言表达能力下降,有时因紧张还会出现突然性的遗忘。怀着这些不好的情绪上课,学生学习起来会感到吃力。这些不良的情绪如果不及时加以正确的疏导,学生便会产生一种语言焦虑感,就会失去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产生自卑心理。

障碍二:兴趣不稳,产生厌学心理

学生在刚接触英语时有一种新鲜感,因为知识结构简单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所以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较高,兴趣也比较浓厚。但随着学习的深入,内容变得复杂,词汇量增多,训练量加大,加之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要求的提高,学生的新鲜感便没有了。部分学生感到学习英语枯燥无味,有时简直就是一种负担,久而久之就逐渐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同时,教师教学手段的单一、沉闷的课堂,也会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没有了兴趣,学生就找不到学习的目标和目的,就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心中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基础差的学生久而久之就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厌学情绪。

障碍三:厌恶恐惧,产生逆反心理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学习上的问题越来越多,困难越来越大,思想负担越来越重。这种心理会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厌恶,对教师反感,并会产生逆反心理,在心理和行动上采取对抗态度。

障碍四:意志薄弱,产生畏难心理

有的学生抗挫能力差,学习上遇到一点困难就退却,没有坚定的意志力,而导致成绩一再滑坡。语言学习要靠日积月累,经过反复的口头、笔头实践练习,才能获得听、说、读、写的能力。记不住单词就不能组成句子,不背诵课文就无法形成语感,更谈不上进行会话练习。学习上困难重重,于是就灰心丧气,成了困难的俘虏。

二、教育对策

对策一:培养自信,克服自卑心理

美国作家爱默森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智力固然是个重要因素,但学生如何看待自己、是否对自己有信心更为重要。有信心的学生才有内在动力去克服一切困难,在学习的路上勇往直前。同时,教师的评价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学生对自己的估价。因此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不断地给学生这样一种心理上的暗示:“你能赶上……”,“你会获得成功的。”笔者在培养学生自信心方面采取了以下做法。

1. 让学生体会成就感

笔者经常对学生说“You can do it! Don’t be shy, just try. ”课堂上笔者非常注意问题设置的梯度,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只要学生敢开口,不胆怯,心中就会产生说英语的成就感。

有时,笔者会进行一些小竞赛,如书写比赛、朗诵比赛、听写竞赛等。这样,具有不同能力的学生就有了一显身手的机会。当学生看到自己取得的成绩,心中自然会产生一种自豪感。自豪感和成就感让学生在学习中满怀自信,变得更有冲劲。

2. 采取激励措施

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深受教师关爱并经常得到教师夸奖的学生,他们自我感觉良好,学习成绩上升很快,而且善于言谈,富有创新精神。相反,那些时常受到教师批评、训斥的学生,学习往往每况愈下,甚至形成孤僻的性格。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出现知识遗忘,这都是很正常的现象。恩格斯说的好:“无论从哪一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的快。”笔者常这样安慰鼓励学生;“我们是来学习自己不懂的东西的,我们不必感到自卑。”

3. 适度的期望值,正确对待分数

分数通常会让大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让学生正确对待考试成绩,有利于学生正确的对待自己及学习。有句话说的好:永远不要否定自己,因为没有人已百分百地认识自己,人的潜能是无穷的。当学生因考试不理想而沮丧时,笔者会用这句话去帮助和鼓舞他们。

同时,笔者耐心的帮助学生分析试卷,引导学生摆脱分数的困扰。有了正确的心态,学生才会有不断学习知识、提高英语能力的信心。

4. 通过“竖比”,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

班上的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基础差的学生经常会不由自主把自己和基础好的学生比,结果总是打击自己好不容易才建立起的一点自信。笔者教育学生不要专注于“横比”,要给自己一个目标,自己跟自己比,只要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有进步,就说明你是成功的。

对策二:培养持久的兴趣,消除厌学心理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力是对所学材料内在的兴趣。”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就会在学习中表现出极大的自制力和恒心,潜能才能激发出来。

笔者在英语教学中认真研究教材教法,不断变换教学方式,强化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采用多种形式组织课堂教学,通过听录音、看录像、进行有趣的比赛、利用多媒体课件丰富课堂教学,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英语的环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对策三:融洽师生感情,消除逆反心理

心理学研究表明,师生心理相容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条件,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桥梁。师生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学生对某位教师反感,那么对他的课就失去信心,甚至厌恶。相反,学生喜欢某位教师,也就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逆反心理就不存在。

对策四:锻炼坚强意志,克服畏难心理

学习英语是一项艰苦的劳动,没有顽强的意志,坚持不懈的毅力是不能成功的。因此,英语学习中要克服畏难心理,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

1. 严格要求学生

对学生学习的任何放松、马虎和无原则的迁就,很可能就会扼杀学生的意志。相反,循序渐进地、严格地要求学生既能培养学生的意志又能使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笔者对学生听、说、读、写的等方面严格要求,使学生拥有扎实的基本功。

2. 鼓励学生克服困难

英国政治家迪丝列里说:“任何教育不及逆境。”别林斯基说:“不幸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心理学的研究证明,学习过程中克服了困难而获得成功,学生就会感到满意,成为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如果克服了较大困难而获得成功,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就愈加强烈。

笔者经常对学生说,在学习过程中人人都会遇到困难,关键是要有顽强的意志和毅力,战胜困难,战胜自我。只有不断的挑战自我,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3. 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

学习刻苦但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一方面感到灰心丧气,另一方面又羡慕成绩优秀的学生,总希望自己也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这时教师应该树立身边的典型和榜样,激发学生锻炼坚强的意志,努力赶上成绩较好的同学。

如每次考试之后,笔者就要求学生对前阶段学习进行一次总结,并将有代表性的总结在班上进行交流,这样学生就能学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斯基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他刻苦顽强地用功学习的最强大的力量,是对自己的信心和自尊感。”这样的话,学生能时刻保持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浓厚的探究性。

浅谈“问题学生”的教育方法

浅谈“问题学生”的教育方法 问题学生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由于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的不良因素的影响及自身的存在的有待改进的因素,从而导致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首要表现在品德方面,主要表现在学习、行为、心理方面。学生的痛苦莫过于成为班级的问题学生,他们的自尊找不到支点,心理承受着焦虑和自卑的压力,所以问题学生都渴望被了解,被关注,被尊重,被信任,被关爱,他们内心里都想早日脱掉“差生”的帽子,消除被人冷漠的失落感。新课程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强调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由于受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学生的素质发展速度很难一致,因此在教育教学中问题学生很难避免地出现在学生群体之中,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正视的实际问题,因此,做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已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转化问题学生是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我们要坚信,只要付出爱心、信心、恒心和耐心,问题学生是可以转化的。下面,就部分问题学生类型谈几点转化办法: 一、有自卑感,在情感表现上具有封闭性的特点。表现为心里话不愿对老师说,怕老师批评,怕同学讥笑,怕被别人瞧不起。 转化方案:“师爱+鼓励=成功的一半”。情感是无形的力量,爱是情感的“催化剂”,采取“优先倾斜”政策,建立民主、平等的

师生关系,给予关切的目光,热情激励的话语,消除问题学生的失落感,用情感开启他们封闭的心灵,用精神动力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之火。情感沟通了,问题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这就是“补差”先“补心”的道理。 二、信心不足,稳定性差。表现在学习上显得被动,认为自己笨,觉得学习太难,没有意思,容易泄气或失去学习信心。 转化方案:寻找问题学生的闪光点,不吝激励性评价,帮助他们找回自尊,建立自信,促使问题学生改变被动的学习状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克服课堂精力不集中,作业质量差的现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脱去“差生”帽子,明白自身价值,这说明“补知识”先要“补态度”。 三、基础知识差,知识链脱节,造成知识面上的“空白点”,使知识无法衔接,难以延伸。表现为思维无头绪,做作业时生搬硬套。 转化方案:查清“困因”,找到“盲点”,分析其知识缺漏是属于暂时性脱节还是长期积累出现的断层,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加强个别辅导,扫清知识障碍,促使后进学生早日解“困”,尽快进入良性的学习循环之中。转化问题学生是一个长期而艰辛的过程,最忌教师急躁、粗暴、冷漠和厌弃。平时除教师坚持个别辅导之外,还应采取优、差生“一帮一”、“学习小组承包制”等转差方式,让问题学生处在全方位,全时段的被关心、被帮助的环境与氛围当中。 四、问题学生的内心活动是激烈的,他们同样有强烈的表现欲,但往往缺乏自信,被恐惧心理和自卑感所抑制。课堂上他们想发言但

生本课堂

生本理念下前置性作业设计的基本策略生本课堂的方法论 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 先做后学是由学生的认知规律决定的。 生本教育的教师观 生本教育倡导“全面依靠学生”,教师应“无为而为”,处于“帮学”地位。教师在生本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存在,而且应该发挥的更加高级更为无形,更为超脱和得体。他用一种爱的力量,真理的力量、向上的力量去影响和感染或制约学生,用一种关切的态度去解决学生主动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一切。郭教授认为,教师的导,应当把精力放在设计“先做后学'、"先学后教"的过程中,认为这是生本教育操作的重要环节。 一、我们的起点在哪里? 生本教育没有一个预设的起点,唯一的起点就是学生的现状。 学生的起点,就是我们的起点。 二、生本课堂的基本步骤: 1.学生先学 2.课堂上小组交流 3.课堂上全班交流 4.总结或者巩固 “基本”即原型。学科不同、内容不同,学生起点不同,产生不同的变式和具体的方法。方法永远靠自己去发明创造。 数学中的原型:S=πr2 ,S=π(d/2)2 , S=π(l/2π)2 文学作品中的原型:润土,小二黑 三、什么是前置性学习? 前置性学习,又称为前置性小研究或前置性作业,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它指的是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 四、关于前置性学习(作业)的几个疑问

疑问一:前置性学习=课前预习?前置性学习不等于课前预习,它在传统的预习的基础上,拓展了内容,更具科学性和趣味性。学生通过先做后学,对新知识有了初步感受和浅层理解,从而更有目的性地进行课堂的学习,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它属于备学的一部分。 疑问二:前置性作业就是“生本课堂”的表现,就是“生本课堂”的全部?前置性作业是生本课堂的重要表现形式,但不是“生本课堂”的唯一表现形式。有了前置性作业的课堂不一定就是“生本课堂”。 不应过分夸大前置性作业的功能。前置性作业不是课堂教学的全部。我们可以把最具有价值的问题或话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研究、去探索,但课堂的学习还是应该按照一定规划的程序,大致预设的路径展开,需要的时候自然地把前置性学习的内容引入课内,充分交流,并提升新的认识。这样做,使得课内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得到进一步拓展,同时也使得例如数学学习的学习需要、数学思想、逻辑化问题等都能得到有效解决。 疑问三:前置性作业一定表现在课外?前置性学习的内容不一定要安排在课前,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安排在课前或课中进行。之所以要学生进行前置学习,是因为要让每个孩子带着有准备的头脑进入课堂、进行学习,而且是因为教师的教是以学(学生已有的思考基础)来确定教的内容和教的形式,来更好的为学服务。如果前置任务过多就不能保障学习的效果,在低年级或者是前期学生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之前,前置内容应该根据学情进行和课中有选择的进行。 疑问四:前置学习目标如何确定?前置学习目标的确定应该具体,针对年级的不同有所选择。 在低年级数学的前置学习主要是根据下节课的内容找身边的、生活中相关的数学例子,带例子,是一种既有一定范围、又可以发挥学生自主性的活动,带来的例子,可以用书面或口头交流。或者是让学生自学内容,谈谈”我明白了什么?“不明白什么?”“我有什么问题?”“我的看法是什么”只要学生接触过思考过就可以。 中高年级则可以根据内容设计前置性的研究作业让学生进行具体的研究,比如学习圆的周长的计算推导,就可以设计一个研究表格让学生测量几个圆的周长和直径并进行计算来发现规律,推导圆的计算公式、在学习圆的认识时可以设计

学英语策略

学英语策略 每一个中学生都希望自己的英语学习是高效的,但是,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不同学生的学习效率却总是有高低之分。老师面对这些学习效率不同的学生终归要有某种解释,此类解释通常是:基础较差,学习不努力,上课不能专心听讲,等等。其实,这类解释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因为,它们过于笼统。一个基础差的学生听了这样的解释之后,仍然不知道如何使自己的“基础”好起来。事实表明,很多英语学习成绩欠佳的学生都曾经尝试过“努力学习”,结果,他们这样的尝试没能成功。由此可见,在“基础较差”、“学习不努力”、“上课不能专心听讲”一类解释的背后还有更加根本的原因。 所谓“更加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正是本文探讨的问题,即“学习策略”问题。 一、什么是学习策略? 通俗地讲,学习策略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学习方法”。但是,不少中学生会说:我们几乎每学期都在听老师讲学习方法,可是,我们的学习状况并没有因此而发生根本的改变。我必须承认:情况确实如此。老师告诉学生:“你们要注意学习方法。”这样的告诫或教导可能太多了,然而,重要的不是老师的告诫或教导,而是学生自己的实际体验;重要的不是老师对“学习方法”的笼统介绍,而是学生所接受的具有实际内容和指标的训练。 这里谈的“学习策略”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1. 学习策略是行动的过程 每一个学生在学习时都在执行某种策略。比如,你在阅读一篇英语短文,你像以往那样,在阅读刚刚开始的时候就注意到“语言点”,而且就开始记住它们。这就是你在执行阅读的学习策略。不管这种策略是不是有利于你对文段的整体理解,你实际上在通过行动来执行你的既定策略。当你认识到这种学习策略不利于你的阅读理解时,你不可能立即丢掉这种策略,你需要用新的行动来代替原来的行动。 2. 学习策略是体验的过程 有了学习的行动,也就有了对学习的体验。因此,在你进行学习活动时,你就必定产生某种体验。比如,你现在想改变自己的那种逐字逐句进行阅读的习惯,于是,你加快了阅读速度,忽略了语言细节,这显然是一种新的阅读行动,伴随着这种行动的是发生在你内心的新体验。 3. 学习策略是适应的过程 新的行动带来新的体验。但是,你曾经很适应用较慢的速度阅读短文,你曾经习惯于探查一个个孤立的语言点,在这种情况下,你可能对快速阅读有一种不适之感,于是,你还要经历一段适应的过程。 4. 学习策略是矫正的过程 过去,你不懂得培养有效的学习策略,不自觉地养成了一种不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在英语写作时,你已经习惯于把心中想好的汉语意思一句一句地翻译成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在美国曾流传着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位女教师,她长得很美,她的学生,特别是男学生,都希望得到她的喜爱和重视。女教师十分喜欢班上一个名叫罗斯的小男孩,因为他学习成绩突出,而且很守纪律。老师便安排他在毕业典礼上致词,并亲吻了他,祝愿他走向成功之路。可是,这一吻却引起了一位低年级男孩的嫉妒。他便和老师说:“我也要得到你的一个吻。”老师很惊讶,问他为什么。小男孩说:“我觉得自己并不比罗斯差。”女教师听了,微微地笑着,摸摸他的头说:“可是,罗斯的成绩很好,而且很守纪律。”女教师接着说:“如果你能和罗斯一样出色,我也会奖给你一个吻。” 为了能得到老师的那个吻,从此,小男孩,发奋学习,不多时,他的成绩提高很快,而且全面发展。后来,他真的得到了那个美丽的女教师的一个吻。这个小男孩名叫亨利·杜鲁门,长大后他最高的职位是美国总统。当年的美国人由此也知道了这位女教师的名字。假如当年那位教师没有伟大的一吻,或许美国的历史要改写了。这就是给学生自信心的作用。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班主任,想到了班主任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自信心是一个人成才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的品质。作为班主任,有责任让每个孩子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教育孩子,我们可以这样: 一、要科学评价每一位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恰当与否是学生情绪的晴雨表。如果学生的做法能得到老师及时而中肯的评价,学生就会感到自己被赏识,就会愉快、积极,从而增强自信心。反之,就会情绪低落、被动、缺乏信心。因此,班主任要多作肯定性评价。学生的判断能力较弱,老师心理投射是他们形成自我评价的主要来源,这在小学低年级尤其明显,学生需要从老师给予的肯定性评价中确立自信心。如果老师评价这个学生能干。他就认为自己确实是这样,遇事敢于自己动手去做;如果平时老是讲他傻、没出息等有损自尊的语言,他就觉得自己真的不行,就失去自己动手去做的信心。当学生的学习、工作或其他方面已经努力但还不够理想时,要肯定其努力和进步。比如可以说:“看得出你很努力,值得我们学习”、“你比以前有进步了”、“你能够找出自己的错误,真的很了不起的”……这样科学地、多角度地评价学生,使学生能够正确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能发扬自己的优点,改正自己的不足,

问题学生教育对策与启示

问题学生教育对策与启示 “问题学生”是指那些品行上有缺点、学习上有困难、心理上有障碍的学生。我们当班主任的知道,当前在农村中小学校,“问题学生”绝绝大部分来源于“留守学生”,所以,在当前“留守儿童”占了我们农村中小学校在校生的绝绝大部分的背景下,重提“问题学生”的转化,具有重大而长远的现实意义。 安徽省作为劳务输出大省,留守儿童较为集中,相关统计表明,我省有800万农民工外出务工,留守儿童估计应在100万人以上。“父母外出打工之后,对于一些调皮的孩子来说,就像脱缰的野马。于是,学校里留下空荡荡的一张桌子,游戏厅、网吧多了一个光顾者,马路边多了一个打架闹事的小伙子,结果,这些孩子思想变坏了,成绩下降了。几年前,有一部电影叫《留守孩子》,影片的高潮是“留守孩子”读信,刚刚被网吧老板打了的王小福,倾吐了对长期不在身边的父母的怨恨:“爸爸妈妈,你们知道吗,我恨你们,你们一走就是两年,一回来把我打一顿,走时候扔点钱。我学习不好的时候你们在哪?我生病的时候你们在哪?有人欺负我的时候你们在哪?有人打我的时候……我恨你们 寄回来的钱,你们出去挣钱,把我变成孤儿、野种,叫我被人打,有爹妈没爹妈一个样,不如靠我自己。爸,妈,我跟没人管的仙人掌一样,混身长满刺,长的难看,扎人!” 留守儿童,他们每天不能和自己的父母在一起,忍受城里孩子无法想象的孤独和寂寞。中国有句俗语:“三岁到老”,留守儿童,儿时形成的性格将会影响他(她)一辈子,他们在儿时就没有给予爱、接

受爱的经历,成年之后,就会相对成为一个比较冷漠的人。对社会没有信任感,这种态度很容易使他们走向极端。留守儿童在生存发展中面临着教育、生活、心理、道德行为、安全等突出问题,妥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刻不容缓。 做好这个问题群体的教育辅导工作,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责任之一,也是衡量一个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个人认为,在张扬学生个性、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今天,引导促动“问题学生”的成长,就需要教师用“心”交换。 听到有老师在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上课时认真听讲的学生少,不听课甚至捣乱的学生多了;工整完成作业的学生少了,作业马虎甚至不做的多了;对家长言听计从,对老师毕恭毕敬又听话的学生少了,不把家长、老师的话当回事的学生多了。确实,因为生源的原因,我校学生的素质较以前有了很大的下滑,优秀生流失,而中下等成绩的学生却基本没少,他们沿袭了小学时期的一些坏习惯并有所发展,成绩上因为基础差底子薄学习难度又增大,破罐子破摔,干脆放弃不学的学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样的学生在班级中有那么几个,就够老师头疼的了,而由他们所产生的消极辐射给班级各项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但作为班主任不但要做好班级工作,还要把“问题学生”的转化当为我们的教育之重。如何转化,我作了一些尝试。 一、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倍加关爱每一位问题学生 一般的“问题学生”和教师的感情比较疏远。为此,教师必须做他们的知心朋友,给予全心的呵护,给他们更多的理解和信任,更多

解读小学“生本新课堂” 评价标准

河东区小学“生本新课堂”评价标准(解读) (征求意见稿) 学习方式(20%) 自主、合作、展示、倾听、质疑、探究、反思、评价 学习过程(50%) 自主学习目标明确;方法得当; 学习状态积极认真,身心投入; 合作学习有序高效,学会分工与协作; 敢于展示,乐于表达,富有自信,落落大方; 善于思考,大胆质疑,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主动探究,点燃智慧,并能通过思维碰撞解决疑惑; 学会倾听,尊重他人,及时补充,取长补短; 反思不足,弥补欠缺,完善认知结构; 学会适度评价,相互监督激励,尝试成功喜悦。 学习效果(30%) 课堂氛围民主和谐,宽松愉悦,张弛有度; 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师生共生共长,合作默契; 学生乐学善学,学习目标达成度高,重点难点当堂突破,课堂实效性强。

解读说明: 自主预习,预习时要读、思、问、记同步进行。通过阅读,先理解感知新课的内容,为顺利听懂扫除障碍,找出弄清新课中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这些知识内容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前发展了什么?并找出书中的重点、难点和自己费解的地方。需要查的地方就去查一查,需要想的地方就应该认真想一想,需要记的地方就应该记下来。做到:低头看书,抬头思考,手在写题,脑在思考。 合作学习,学做“小先生”“即知即传”,你教我,我教你,在互动、互帮中成长。学会分工与协作:由组长对组员进行角色分工,使得组内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责任到人。组长需要充分调动组内成员的积极性,信任学困生、后进生,让他们承担自己能力范围的管理工作,及时给予提醒、督促,使得整个团队形成合力,积极向上。 在交流的过程中要学会倾听、大胆质疑、自信表达。学会倾听就是秉持恭谦的态度与人交谈,尊重他人发言,不随意打断或插话。小组的每位成员必须听清教师的要求,听清小组的分工安排,认真听取其他同学的发言,通过取长补短,使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更到位,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在小组活动中,有疑问时,应落落大方地表达需求,寻求帮助;有不同的见解和意见时,要敢于提出、大胆质疑;对于思维不严谨、表达不完整的,要勇于补充,这样一来课堂将更加富有生机与活力。 教师作用: 指导(学习方法、要求);参与(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调控(思辨、展示时间);点拨(困惑点、提升点);检测(学习效果)。 教学建议: 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

初中英语校园园地(英语论文)谈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培养

谈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培养 英语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更有效地使用英语而做出的各种选择和采取的各种措施。它既包括学习者的心理过程,也包括其具体行动。《英语课程标准》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特点,把外语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既考虑到了策略的使用目的,又考虑到策略使用的心理和认知过程。这种分类方法是学习策略研究中使用较多的一种分类方法。认知策略是指学生为了完成具体学习任务而采取的步骤和方法。这种策略的主要作用是优化人的认知过程,即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过程。调控策略是指学生对学习进行计划、实施、反思、评价和调整的策略。在其他文献里,这类策略也称为元认知策略,也就是对认知过程本身的再认识。交际策略是学生为了争取更多的交际机会、维持交际以及提高交际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策略,如主动与他人开始交谈,以及想办法克服交流中遇到的困难并使交流继续进行等。资源策略是学生合理并有效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学习和运用英语的策略。善于获得学习资源,充分利用学习资源是外语学习中很重要的环节之一。 教学是教和学的统一体。学生的有效学习策略直接得益于教师的指导,教学生学会学习也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有效的学习策略,才会使学习变得轻松、灵活,教学效果才会大大提高,而且还能为以后的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在外语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学习策略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调控和反思能力 学习过程中,学生是认知的主体。主体的任何认知行为都受到感情的支配。要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首先要注意激发主体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没有学习兴趣就没有学习的动机和欲望。只有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他们才乐意学,才有学习的主动性。 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发现和收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将其作为设计教学活动的素材。为此,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以及他们的需求、爱好、兴趣等,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听、说、读、写的学习活动中去实践,去体验,去自我调控,将他人的经验和方法内化为自己的学习策略,从而创造出更好、更多、更适合自己的学法。另一方面,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中要不断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监控和反思:这个问题我是怎么解决的?我这么做有何根据?效果如何?但并不是说每完成一个学习活动都必须进行反思。比如,某个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比较注重单词的用法,经常查词典。他使用的词典是一种比较综合的英语词典,因为他认为这种词典有权威性,而且所收集的词汇也较多,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这个学生发现使用这种词典效果并不太好,因为该词典并不注重解释单词的用法。经过别人推荐和自己的尝试以后,这个学生改用另外的学生专用词典。再过一段时间之后,这个学生发现更换词典后,记忆单词的学习效率提高了。 二、从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入手 学生是有情感的,学生的情感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果,只有积极、肯定的情感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得到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及学习效果、反应等作出积极的评价,尤其要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多给予肯定、鼓励的评价,要努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哪怕是一点点进步,都要及时予以表扬,以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民主,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权威,耐心倾听学生的见解和心声,允许他们有与众不同的想法,多给学生一些肯定的目光、鼓励的笑容,鼓励学生尝试和探索。同时,教师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赏识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和发展的目光看待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使学生养成不怕错误、敢于求异的良好的学习品质和情感态度,保护学生敢说敢想的积极性。有时候学生说错了,教师不要直接说:“No, you’re wrong.”

浅谈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都杨镇仙菊小学梁永浩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充分认识和评价。对自己充满信心的人,容易形成积极乐观的情绪和百折不挠的意志,敢于面对新的问题和挑战,不轻易言败;而缺乏自信心的人,容易沮丧、灰心,在困难面前犹豫不决,畏缩不前,甚至逃避。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自信心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少年儿童的自信心。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呢? 一、尊重学生人格,坚决避免挖苦讽刺、恐吓。 教师面对的是学生,是一个个幼小的,尚未成熟的,有着种种缺点的人,“挖苦 讽刺、粗暴恐吓”会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失去对未来的信心,变得自暴自弃。苏联教育家布卢姆斯基说过:“允许错误,但不存在嘲笑与责骂。”为人师者,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细心呵护学生那幼小的心灵。 二、让“赞美”点亮学生自信的心灯。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赞美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活。”因此,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教师要常以鼓励代替批评,以赞美来启迪学生潜在的动力。这样,学生就会自觉的克服缺点,弥补不足,这比你去责怪,去埋怨会有效得多。在教师的赞美中会让学生怀着一种积极的心态,创造出一种和谐的气氛。 小学生判断能力较弱,学生需要从老师给予的肯定性评价中确立自信心。因此,我们要用信任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的学生。适当的赞美言辞是滋润自信心的雨露。比如说:“这道题你做对了,你真行!老师很高兴。”这会使学生在交往中充满自信心。学生向老师提出某种意见时,要认真倾听,然后说:“你的建议值得我接受,真聪明!”学生从老师的反应中体验到自己具有判断力。相信学生,鼓励他们参与。记得在去年我教的这个班中,有一个学生叫严惠芳,上课回答问题总“蚊飞”似的声音,

问题学生教育心得

精选范文:问题学生教育心得(共2篇)“问题学生”是最令班主任头痛的工作对象,在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历中,笔者摸索出几点疏导、教育这类学生的心得体会。“问题学生”的种类很多,包含行为孤僻、性格乖张、心理压抑或有阴影的学生,调皮捣蛋的学生当然是“问题”学生。而我要谈的就是后者,我们在做这类“问题学生”的思想工作时,笔者认为要把握几点。一、处理这类“问题学生”学生时,班主任在情绪上不能有太过激烈的反应。这类学生往往最不怕的就是老师的羞辱和训斥,因为他领教得实在太多了。二、对每次教育的期望值不要太高。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既然是“问题”学生,其问题必然早已存在,是长期不良的坏习惯培养出来的,教育时应把握先易后难的原则。三、教育这类学生,要选准时机和角度,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怎样去说,要做到心中有数,不要不痛不痒,泛泛而谈。否则,不仅不能对学生的心理防线有所触动,反而让他看扁你,增强抗击你的信心。泛泛而谈的教育他接触的也很多,我们也不可能讲出更多的新颖东西。四、要明白这类学生的心理需求。我认为这类学生的心理需求就是得到老师应有的尊重。在教育中,我们会很主动的去寻找优秀学生的优点,而对“问题”学生很显露的优点且“视而不见”;我们往往很容易去宽容一个优秀学生的缺点,而很难让自己真诚的去表扬一个“问题学生”的优点或者进步。这在心理需求上是不平衡的,也是不公平的,但这就是教育的现实。每个人潜意识里都有渴望被肯定、被尊重的欲望,他们也是如此。要发掘闪光点,真诚地赏识他们那些曾经被“遗忘”了的光辉。这样对帮助他们维护自尊心和自信心至关重要。作为一名教师,千万要维护好“问题学生”内心深处那仅有的那一点积极向上的火种,那就是唯一的希望,要想办法让这颗火种慢慢燃烧起来,最后就照亮了每个阴暗的角落。而尊重一名学生和无私的爱就是维护火种最好的办法,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标本兼治。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未走入社会的学生感情更丰富,“问题学生”也不例外,班主任只要用自己的真诚和不图回报的爱去感染学生,我相信总有冰雪融化的那一天。 [问题学生教育心得(共2篇)]篇一:学习问题学生教育策略的心得体会 学习问题学生教育策略的心得体会 问题学生的产生是非常复杂的原因的,如家庭、个人、学校、社会等等。在大多数老师的眼中这类学生是令人讨厌的,他们不仅自己不能按要求遵规守纪,完成学习任务,反而会影响其他学生的正常学习,无疑给班级的正常管理带来难度但只要我们细心的观察,就能发现这些问题学生是十分敏感和脆弱的问题学生的存在令班主任、任课老师十分头疼,,因此,如何教育问题学生是摆在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许多问题学生的内心存在一个常人无法触及的痛处,或者思想上存在一个暂时无法打开的结,也许他们平时表现的生龙活虎,但更多时候在他们身上表现出的是一种茫然和不知所措,内心充满着矛盾。如果班主任能用心的教育,我想挽救的不仅是一个孩子的命运,更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所以我们作为老师关键是: 一、理解、尊重、坚持 问题学生不仅学习成绩差,还包括思想品质、日常行为处于一个越轨的边缘。也许他们不在乎学习,不在乎成绩,甚至不在乎父母的打骂和老师的责备,但是,他们内心始终有一种渴望,那就是一种成人式的理解和尊重。如果班主任能放下架子,真心诚意的与他们交流、沟通,本着关爱的精神,细心的观察,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和进步,哪怕是很小的光点和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帮助他们建立信心,让他们感觉到有人在关心和帮助他们。需要长时间小心翼翼的呵护与维持。如果一个闪光点或者一个进步只能建立千分之一的信心,那么十个闪光点或者十个进步

新课堂的要求讲解

新课堂:让生命之花纵情绽放 ——阳城县第三中学阳城三中是阳城县唯一的一所省级示范初中,担负着阳城县初中教育示范的重任。实施新课程以来,我校师生立足课改,潜心实践,用拼搏的精神和一流的业绩,谱写了一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篇章。多年的教改实践使我们深深认识到: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围绕“课堂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尝试和探索,感受到了课改的艰辛、喜悦和收获。 走向新课堂:春风吹活一池水 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如何确立一个清晰的改革思路,是至关重要的。为此,学校集思广益,从“搭建平台,练就硬功”入手,着力构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新课堂。 1、搭建平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传统的课堂教学目标是“应试”,新的课堂教学则更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强调“为学生生命奠基”,课堂教学应如何呵护学生的生命,关注学生成长的全部内容呢?我们建立了一整套完备的“课堂体系”,为学生走向未来搭建“基础平台”。 科学的课程设置体系:根据课标对初中生的培养要求,我们确定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品德修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心理情商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六项内容,构建了“三维课程”体系,即学科课程、校本课程和活动课程,在开足开全课程的同时,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自编校本教材《校本》;开设选修活动课,深受学生喜爱:古文字趣谈课,让学生了解了中国古文字的演变史;心理素质训练课,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潜能;美文鉴赏课,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陶冶了高尚的情操;生活与健美课,让学生学会了技能,增强了体魄…… 科学的课堂构建体系:我们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构建了“教师基本素质、教师主导教法研究、学生主体学法导引、教学手段创新”四大课

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运用研究

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运用研究 [作者] 张文鹏,西南交通大学外语系 [内容] 一、引言 近年来国内外应用语言学界对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方兴未艾。学习者学习外语不再被看作被动地吸收知识,而应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在课内外运用学习策略,辅助语言习得。各种理论模式也将学习策略作为解释外语习得的一个重要因素。有关科研表明:1 )运用学习策略的种类和频率能区分有效率的和无效率的学习者;2 )恰当地运用学习策略有助于语言习得;3)对学生进行策略运用训练可以纳入教学中。 影响策略运用的因素有社会因素(如语言环境、教学方法和条件)、任务因素(如任务的性质、难度)和学习者因素(如学生的智力、语言天份、认知风格、语言水平、学习动力等)。我国学者对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已有介绍,也有对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的研究,但还未见有以中学生为对象的研究发表。本文报告一项对中学生英语学习策略运用情况的大型抽样调查,讨论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外语学习能力。 二、调查设计与资料搜集 本项调查旨在研究中学生运用英语学习策略的频率、检验年级和性别差异,采用美国著名应用语言学教授Oxford编制的语言

学习策略问卷。问卷共有50个条目,分为记忆、认知、补救、元认知、情感和社会策略六个部分,所有问题都译成中文。语言学习策略被界定为学生有意识地用来改进语言学习的步骤或方法,有的是可见的显性行为,有的是隐性的大脑运作,它们直接或间接地辅助语言习得。 问卷每个条目后设5个选择项,分别代表行为的频率:1=从不,2=很少,3=有时,4=经常,5=总是。在规定回答的条目后附有开放性问题, 所获信息也用于讨论。数据统计前对问卷进行了内在一致性分析,信度系数为0.90。 四川省成都、彭州、德阳、雅安及重庆、万州等地七所普通中学的高一和高三学生参加了抽样调查。教师向学生说明答卷作为科研资料,调查以无记名方式进行,与成绩评定无关。共收到有效答卷741份。 三、结果 调查者运用SPSS计算机软件进行了各项策略运用频率统计(见附录)。总平均为2.76分,按性别和年级分组,以策略类别为变量单位进行了多变量分析,检验出性别和年级组间呈显著差异,结果见表一和表二。 表一:分性别策略运用频率分组人数平均分标准差男生427 2.65 0.48女生 314 2.80 0.46 注:F=6.79,P<0.01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摘要:转化初中语文学困生是实施新课改”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理念的要求,也是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难点。初中语文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语文老师普遍关注、又均感困难的问题。许许多多的语文老师对此作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虽然学困生人数不多,但对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却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本文从分析初中学生语文学习困难形成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入手,在理论指导下,结合教学实践,多方面论述了初中语文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 一、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做学困生好转化基础 学困生往往自我评价较低,自卑感严重,总以为自己低人一等,他们常常遭受到好学生的歧视、家长的打骂,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从而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以致越学越差。要想转化学困生,首先要树立他们自强的信心。作为教师,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对学困生用心要精、要细,不可打击、挫伤,要像慈母一样,把全身心用在他们身上,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从而间接喜欢你任教的学科,正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在学习上,教师要耐心帮助他们,要善于抓住他们身上一个个小小的闪光点进行鼓励、表扬,

切忌训斥、恐吓、体罚。还可安排他们做教师的小助手,帮助教师收、发作业本,也可安排他们跟好学生交朋友,使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生活上,教师要关心、体贴他们,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做好学生教学引导 1、找准联系,以旧引新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调动起“学困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改变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状况,提高听课效率,教师应善于结合课堂教学,讲一些名作家的逸闻趣事,在有些知识点的新课的引入中,应尽量有亲身感受的实践作引导,使学生明确身边处处有语文,生活中的社会离不开语文,引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重视和兴趣,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由原来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使语文学习对他们来说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愉快的体验,他们越学越想学,越爱学。因此,教师在钻研教材时,要善于找准知识间的衔接点,运用迁移规律,以旧知引出新知,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求知的兴趣。 2、明确责任,督促学生生趣 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能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的责任感。即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知道语文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从而产生兴趣。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一个人对自我价值的评价除了来自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以外,还来自其社会交往中的角色行为。小学生往往以别人眼里的“我”来评价自己。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一、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评价 老师在学生眼里,被看成圣人一般。老师的评价,就是最高的评价,是终极的评价,是不可更改的评价。因此,教师应注意自己对学生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嘲讽学生,打击学生,即使学生回答得不令人满意,在指出其错误的同时也要肯定其合理性,鼓励其再思、再悟,更不得对学生的答案不置可否。当学生需要鼓励时,教师应义不容辞的鼓励他,当学生需要赞美时,教师不要吝啬溢美的语言。 二、培养自我评价意识 课堂教学中自我评价往往被教师和同学评价所掩盖,当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现在师生面前时,往往会由于自己的某一方面的缺陷而受到嘲笑,因而伤害了他们的自信心。导致许多原本对学习充满好奇心,渴望发展和表现自我的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高,对学习的热情与好奇反而降低了。这其中的原因就可能缘于学生的自我批判和自我评价被逐渐地放在了次要位置。在教学中,给学生空间和时间,让他们去发现问题,去研究讨论,使学生能在宽松、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在无过重心理压力的状态下学习,以维护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三、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应多元化 每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亲身经历有所不同。要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特别是后进生,对他们的要求要低些。爱因斯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后进生有的是智力发育较慢,有的是心不在焉,调皮捣蛋,教师要拿出全部的热情和他们交朋友,课堂上要有民主、平等、宽松的氛围,课上课下多和他们交流,亲其师则信其道,对教师没有距离感了,自然胆量也大了许多。教师要对后进生的知识现状了如指掌,用尽可能适合他回答的问题去提问,让他有机会成功,自信心就在一次次的成功中培养起来了。 总之,培养学生自信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工作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多给学生成功的机会,让他们的自信心逐渐地培养起来。

浅谈对待问题学生的一些看法

浅谈对待问题学生的一些看法 一些教师认为,“问题学生”是指那些在学习、思想、心理或行为方面存在偏差的学生。他们往往被忽视、被冷落,殊不知,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关注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关注的时候,班主任应当对他们给予更多的教育、帮助和关爱。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每一个问题学生。“问题学生”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家庭、学校教育的缺失,也有学生自身的生理、心理缺失,还有社会环境的影响等。 春雨润物细无声,要用一个教育者的良知对待问题学生,要用爱心感化、用耐心转化、用细心激励,心中有问题学生,但眼中千万不要有问题学生,不少问题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品德、行为、心理问题。要有的放矢地做好“问题学生”的教育工作,只有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善于了解“问题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以及行为习惯,才能对“症”下“药”,找到恰当的教育方法。 班主任应大胆改进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课程资源和课外资源,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关注点,体现人文关怀,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很多教师对品德问题学生的主要印象是“坏”,我认为,问题学生不一定是坏学生,由于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初步阶段,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形成,对一些问题有不正确的看法是难免的。有位哲人曾经说过:“不犯错误,那是天使的梦想;少犯错误,这是为人的准则。”对待“问题学生”,我们更要怀着一颗宽容的心,做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切不可操之过急,期望他们在短时间内就能改掉几年养成的坏习惯。唯有宽容,耐心等待,他们身上的“问题”才能逐步改正,直至问题彻底解决。特别是少年儿童向善向上的本质,需要加以呵护。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班同学主动捐款,其中有一名叫杨明峰的问题学生,平时经常迟到,学习不认真,还经常去网吧,就是这样一名学生,把父母给他过生日买礼物的50元钱全部捐给了灾区,师生为之震撼。 实行赏识教育,要赏识一个人,必须接受一个人,对学生也是如此,但教师往往比较容易喜欢那些学习好、听话的学生,而对纪律松懈、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往往比较不喜欢,并常常横加指责。使他们失去了上进的动力,往往会破罐子破摔,成为让学校、老师都头疼的学生。我班曾有这样一位学生,入学时成绩较差,考试经常不及格,纪律意识淡薄,老师曾多次对他批评教育,但收效甚微。有一次放学时,我发现班级的课桌里乱七八糟地塞满了纸屑和塑料瓶,正想发火。就这位学生举起手,说“老师,我们可以把它变为宝。”他提出勤工俭学的方案。我抓住这件事,在班里大力表扬了他聪明,有经济头脑,为班集体获得了班费。从此我发现这个学生变了,迟到、早退少了,作业认真了,上课注意力集中了。我时常到教室转转,及时发现他的闪光点,适时拿起表扬的武器。后来他对我说:“老师对我的帮助,鼓励使我有了进步,以后不能再给您添麻烦了。”由此我体会到,每个人都不会自甘落后,我们对待每一个学生都要有耐心、爱心,善于挖掘他们的优点,激励他们奋发向上的勇气,变被动为主动,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赏识不等于骄纵,无原则的赏识就是骄纵,是教育中的大忌。 总之,对问题生,我们更要倾注爱心,以尊重、赏识唤起他们的进取心,以真诚、宽容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努力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引导他们力争上游、健康成长。只要我们从热爱学生的真诚愿望出发,动之以情,深于父母,晓之以理,细如雨丝,一定能更好地转化问题生。

生本理念下前置性作业设计的基本策略

生本理念下前置性作业设计的基本策略 一、我们的起点在哪里? 生本教育没有一个预设的起点,唯一的起点就是学生的现状。 学生的起点,就是我们的起点。 二、生本课堂的基本步骤: 1. 学生先学 2. 课堂上小组交流 3. 课堂上全班交流 4. 总结或者巩固 “基本”即原型。学科不同、内容不同,学生起点不同,产生不同的变式和具体的方法。 方法永远靠自己去发明创造。 三、什么是前置性学习? 前置性学习,又称为前置性小或前置性作业,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它指的是教师向学生讲授新课内容之前,让学生先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 四、关于前置性学习(作业)的几个疑问 疑问一:前置性学习=课前预习?前置性学习不等于课前预习,它在传统的预习的基础上,拓展了内容,更具科学性和趣味性。学生通过先做后学,对新知识有了初步感受和浅层理解,从而更有目的性地进行课堂的学习,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它属于备学的一部分。 疑问二:前置性作业就是“生本课堂”的表现,就是“生本课堂”的全部?前置性作业是生本课堂的重要表现形式,但不是“生本课堂”的唯一表现形式。有了前置性作业的课堂不一定就是“生本课堂”。 不应过分夸大前置性作业的功能。前置性作业不是课堂教学的全部。我们可以把最具有价值的问题或话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去、去探索,但课堂的学习还是应该按照一定规划的程序,大致预设的路径展开,需要的时候自然地把前置性学习的内容引入课内,充分交流,并提升新的认识。这样做,使得课内的深度与广度得到进一步拓展,同时也使得例如数学学习的学习需要、数学思想、逻辑化问题等都能得到有效解决。 疑问三:前置性作业一定表现在课外?前置性学习的内容不一定要安排在课前,可以根据教学的内容安排在课前或课中进行。之所以要学生进行前置学习,是因为要让每个孩子带着有准备的头脑进入课堂、进行学习,而且是因为教师的教是以学(学生已有的思考基础)来确定教的内容和

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 化策略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浅谈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得到相应的发展。其中的每个学生也包括学困生,他们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由于生理、心理、教育行为、环境等诸多原因出现知识的断层,对数学学习感到困难,计算较慢,正确率低、记忆力弱,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目的。随着年级的增高,这类学生的队伍也在不断壮大。转化学困生的工作迫在眉睫。有教育者说过:转化一名学困生,不亚于培养一名优生。陶行知也曾告诫:“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因此,关注学困生,带领他们走出困境,是每一位教师应尽的职责。 一:了解学困生,沟通心灵,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奠定转化的基础。 每个学困生的‘困’都有着各不相同的因素,了解学困生,正如医生诊断病人病情前所作的调查一样,只有搞清楚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做到药到病除。” 1、对学困生进行全面调查,了解他们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交往情况,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家庭情况等,并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好记录。 2、个别交流,进行心灵的碰撞与沟通。打开与学困生交流的大门,了解其数学学习差的真正诱因并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消除对数学的恐惧,使他们能“亲其师,信其道”与教师建立和谐的关系,转变学习的态度,变厌学为乐学。 3、做到家校联系,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有时转化一个学困生就是挽救了一个家庭。因此容易取得家长的支持。但在教育方法上有的家长欠妥,所以根据个体的不同情况与家长共同制定妥当的教育方法、激励机制是转化学困生的有利保障。 二:爱心激发动机,赏识增强自信。 1、加倍关爱,排解压力,唤醒学困生的求知欲与学习动机。 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差,在学校和家庭同伴中常抬不起头来,经常受到批评和歧视,有较强的自卑感,压力也都挺大的。作为教师,对这部分学生应该加倍关爱,包括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家庭、兴趣爱好等各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提高他们在同伴中的形象,以爱心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求知欲和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 2、提倡赏识教育,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歌德曾说:“人类最大的灾难就是瞧不起自己。”自信是成功的起点,是前进的力量。“赏识教育法的创造者周弘曾说:“不是好孩子需要赏识,而是赏识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需要抱怨,而是抱怨使他们变得越来越坏。”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有教育者说过,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愿望希望自己是第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学困生何尝又不希望有这样的机会而受到赏识呢作为教师,要用放大镜寻找学生的闪光点,认真审视他们的优势,及时给予肯定和激励,帮助其在实践中建立自信。有可能就是无意中的一句话就会改变孩子一生的命运。那就让我们用赏识教育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带他们走出心理的困境吧! 三:从学困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使其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教学不能无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而应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困生从原有知识经验出发,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学困生在学习中出现的知识断层各不相同,已有知识经验也不一样。如我在教学五年级平行四边形面积时要以长方形的面积这个已有知识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通过课前了解,班上的学困生几乎都不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更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算,有的甚至面积、周长混为一谈。于是我便利用课前为他们补上这一课,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他们显然也能跟上。又如五年级学生在练习x-5/8=1/4时,学困生在解答这个方程时显得相当吃力,通过了解他们解方程的知识经验不是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而是根据加减乘除各部分的关系。于是,我给他们补上了基本关系式,他们记得也好,但在第二次练习时同样出错,我最终发现原来他们在认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