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孔子心和庄子气——2013甘肃一诊作文

孔子心和庄子气——2013甘肃一诊作文

孔子心和庄子气——2013甘肃一诊作文
孔子心和庄子气——2013甘肃一诊作文

孔子心和庄子气

天空,随风而动的灰色云层下,几只燕子忙着在空中捕食。过不了多久,它们就要飞往南方了——用羽翼追求梦想,丈量天下,一路奔波劳顿,如当年周游列国的孔子。

邻居家的老榆树上,数只麻雀正在梳理有些潮湿的羽毛,神情悠然而自在,还不时惬意地啁啾几声,像极了庄子眼中和笔下的风景。

燕子与麻雀,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孔子与庄子,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刘震云的大舅说,一辈子就干一件事,这种专注的精神,不正像孔子那种周游列国、虽九死而犹未悔宣传自己仁政思想的不渝之志吗?而庄子身上那种“慢”出来的闲适与逍遥,不正是小舅所说的那个“慢”字吗?

专注与慢,都是人生不可或缺的哲理和智慧,它们好比是鸟之双翼,车之两轮。

春秋末期,天下纷扰,诸侯征伐。各国为了扩大地盘,掠夺人口和财产,不惜流血漂橹,伏尸百万。孔丘,这个出生于鲁国陬邑一个没落贵族家的子弟,勇敢地站了出来,用他的仁政思想游说各国诸侯。他兴礼乐,办教育,以一己之力匡扶了鲁国,坐到了大司寇的位置。可惜,时日不长,受三桓排挤,他只好带着门徒,离开家乡,四处奔波。他到过卫齐,困厄于陈蔡,惶惶如丧家之犬。漫漫游说路,处处遭冷眼,可他仍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其为人也,发愤忘

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份专注,这种为宣传仁政一件事而锲而不舍的精神,感动了他的学生,也感动了聆听他讲演的人。

孔子生不逢时却不忘专注之志,身处乱世却矢志不渝的精神,成了千百年来无数中国人成仁成义的精神支柱,又转化为血液汩汩滋养着华夏这块沃土。孔子已逝,但专注长存。

而庄子,好像不太如孔子般专注执着,其实,庄子之精髓就在于“慢”字。慢是用心,也是闲适、自由和空灵。一个人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就被各种竞争压得喘不过气来。人们争名利、争荣誉、争财产、争速度……一个个争字,使人们就如高速路上行驶的车辆一样,只有往前,只有加速,你才能争得目的地。有人鼓励自己说:“人生就像心电图,不曲折不起伏说明你就挂了。”斯言诚是,但反过来一想,如果人一生追求太多的功名利禄,一味地加速求快,即使爬上了高位,成了大款,因为忙于赶路,忘记了一路的风景,这样的人生有何意义呢?庄子之慢,就是在启发我们,当利欲熏心时,当困顿疲惫时,我们不妨像东坡那样慢下来,在穿林打叶的雨声中,何妨吟啸且徐行。即使春风料峭,也要一蓑烟雨任平生。慢下来,仔细享受生活,人生就会也无风雨也无晴。

就让我们怀一颗孔子心吧,在天做飞燕,即使风雨如晦,专注即可抵达。也让我们染一身庄子气吧,落枝成麻雀,在慢中找到逍遥自在。如此,日子就能演绎成一门生活艺术,

人生就会绚丽多姿。

小学语文名家经典诵读《庄子》(一)孔子之楚素材语文版

孔子之楚 【原文】 孔子之楚(1),舍于蚁丘之浆(2)。其邻有夫妻臣妄登极者(3),子路曰:“是稯稯何为者邪(4)?”仲尼曰:“是圣人仆也。是自埋于民,自藏于畔(5)。其声销(6),其志无穷,其口虽言,其心未尝言,方且与世违而心不屑与之俱。是陆沈者也(7),是其市南宜僚邪(8)?” 子路请往召之。孔子曰:“已矣!彼知丘之著于己也(9),知丘之适楚也,以丘为必使楚王之召己也,彼且以丘为佞人也(10)。夫若然者,其于佞人也羞闻其言,而况亲见其身乎!而何以为存(11)?”子路往视之,其室虚矣。 【注释】 1之:往。 ①蚁左:山丘名。浆:饮料,这里指卖水浆的人家。 ②极:高/这里指屋顶。一说“极”通作“褐(jie)”,指禾苗。 ③稯稯(zong):聚集的样子。 ④畔:田界,这里泛指田园。 ⑤销:通作“消”,消散、消失的意思。 ⑥沈(chen):同于“沉”。“陆沈”喻指隐遁,生活在世人之中却虚淡寂寥。 ⑦市南宜僚:楚国的隐士,已见于前文。 ⑧著:明,这里是透彻了解的意思。 ⑩佞人:这里指献媚的人。 11而:你。 ○ 【译文】 孔子到楚国去,寄宿在蚁丘的卖浆人家。卖浆人家的邻居夫妻奴仆全都登上了屋顶观看孔子的车骑,子路说:“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是干什么呢?”孔子说:“这些人都是圣人的仆从。这个圣哲之人把自己隐藏在百姓之中,藏身于田园生活里。他的声音从世上消失了,他的志向却是伟大的,他嘴里虽然在说着话,心理却好像不曾说过什么,处处与世俗相违背而且心理总不屑与世俗为伍。这是隐遁于世俗中的隐士,这个人恐怕就是楚国的市南宜僚吧?”

子路请求前去召见他。孔子说:“算了吧!他知道我对他十分了解,又知道我到了楚国,认为我必定会让楚王来召见他,他将把我看成是巧言献媚的人。如果真是这样,他对于巧言献媚的人一定会羞于听其言谈,更何况是亲自见到其人呢!你凭什么认为他还会留在那里呢?”子路前往探视,市南宜僚的居室已经空无一人了。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核心思想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核心思想 孔子 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孔子是个大思想家,他创立了儒家学派。首先,他提出“仁”的学说,即要求统治者能够体贴民情,爱惜民力,不要过度压迫剥削人民,以缓和阶级矛盾。其次,他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后来成为我国2000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对后世影响极大。KCB齿轮油泵 孔子又是个大教育家。在奴隶社会里,只有贵族子弟能够受教育,文化教育被官府垄断了。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突破官府的垄断,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据说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他教育学生:学习知识要经常复习,“温故而知新”,学习态度要老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可调压渣油泵 相传,孔子晚年编订了古待的文化典籍《诗》、《书》等几部书,还根据鲁国的历史材料编成《春秋》一书。这对古待文化的保存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孟子高压渣油泵 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待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KCB-300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齿轮油泵kcb 55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在孟子生活的时待,百家争鸣,“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孟子站在儒家立场加以激烈抨击。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高压渣油泵的“亚圣”。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

_庄子_中的孔子形象及其意义

2010年10月第22卷第5期 安康学院学报 Journal of Ankang University Oct.2010 Vol.22№5 鲁迅先生在《汉文史纲要》中称赞庄子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1]笔者认为,这与书中塑造出来的一系列庞杂而奇特的形象分不开。儒道两家思想基本理念不同,但有趣的是,以儒家圣贤著称的孔子却成为道家经典代表作之一《庄子》中出现频率最高,最活跃的人物形象。全书33篇中共有21篇约50个章节提及孔子。其中,内、外、杂篇中分别占4篇、9篇、8篇。 对于《庄子》一书中出现的孔子形象,历来众说纷纭。有直言不讳说庄子是讥讽孔子的,如司马迁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中说“诋訾孔子之徒”是为“明老子之术”[2];也有学者认为庄子实际上是极其推崇与尊重孔子的,如郭象、成玄英等;苏轼在《庄子祠堂记》中更是明确表示,“余以为庄子盖助孔子者,要不可以为法耳。”在苏轼看来,庄子对孔子是“阳挤而阴助之”[3]。不管以怎样一种心态看《庄子》中的孔子,有一点我们不能忽视,那就是孔子在《庄子》中的形象是复杂不一的,甚至在同一篇中性格形象也截然不同。 一、《庄子》中孔子形象的三种形态 总的说来,在《庄子》中孔子的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其一,违背大道,仅有虚伪的仁义道德,屡遭抨击的儒家孔子。孔子的整个思想核心是“仁义”。这点在《庄子》中也体现得十分鲜明,只不过作者对孔子所恪守的“仁义”完全持一种批判的态度。如在《齐物论》中,庄子借长梧子之口批评孔子说,“夫子以为孟浪之言,而我以为妙道之行”①,认为他不懂妙道之行。在《德充 符》中叔山无趾对孔子说,“夫天无不覆,地无不载,吾以夫子为天地,安知夫子之犹若是也”,挖苦他蔽于形而不知德,以至于“天刑之,安可解”,不免要受到上天的惩罚。在《天道》里,老聃严厉批评孔子扰乱人性,说他是“偈偈乎揭仁义,若击鼓而求亡子”。《盗跖》篇中的孔子更是狼狈不堪,被柳下跖痛快淋漓地斥责为“以利祸其真,而强反其性情”。就像《大宗师》中孔子所说的,“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外内不相及”,儒道两家基本主张不同,所以孔子遭到如此尖锐的批判也就不难理解了。 其二,自愧不如得道者,谦虚好学,由儒而道的孔子。在《德充符》中,孔子称赞断脚却执行“不言之教”,能“守其宗”的王跆为圣人,还表示自己已落在众人之后,要拜王跆为师,并且要率领天下所有的弟子去跟他学习。在《大宗师》中,孔子说自己“丘则陋矣”;同是在这篇中,当孔子听说自己的弟子颜回达到了“坐忘”的境界时,便对颜回说“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表示愿意跟随在弟子后面。这种好学的形象与《论语》中所倡导的“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的精神是相吻合的。在《天地》篇中,孔子向老聃请教怎样才能称之为“圣人”;同篇中,对于为圃者的言行,孔子自愧不如地对子贡说:“浑沌氏之术,予与汝何足以识之哉!”在《天运》中,孔子往南到沛地见老聃表明自己虽“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但也曾从阴阳理论去探求道,当得到老聃“性不可易,命不可变,时不可止,道不可壅”的指点后三个月不出门,最后还得到了老聃的“丘得之矣”的肯定。在《达生》篇中,孔子积极向 《庄子》中的孔子形象及其意义 李琴,朱倩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摘要:儒道两家思想基本理念不同,但有趣的是,以儒家圣贤著称的孔子却是道家经典《庄子》中出现频率最高、最活跃的人物形象之一。对于《庄子》一书中出现的孔子形象,历来众说纷纭。本文从对《庄子》中孔子形象的几种形态分析入手,通过揭示孔子形象的性质及其异化的成因,从而进一步挖掘《庄子》中所体现出的追求人格独立与精神自由的思想及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关键词:《庄子》;孔子形象;异化 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092(2010)05-0054-03收稿日期:2010-04-27 作者简介:李琴,女,江西南丰人,主要从事古代文学研究;朱倩,女,广西桂林人,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古代文学研究。 ①本文《庄子》原文均出自陆钦《庄子通义》,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以下不再一一注明。 54

《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第四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 本章重点: 《论语》的思想 《孟子》的思想 《庄子》的艺术特色 预习: 一、名词解释和问答: 1、什么是说理散文? 2、诸子散文史说理散文吗? 3、诸子散文代表作有哪些? 4、什么是百家争鸣? 5、学习重点——名词解释:诸子散文、《论语》、《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 二、填空 1、《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是()。 2、《老子》的文学性主要表现于哲学表述中的()。 3、表明我国说理散文已经成熟的是()、()。 4、《孟子》散文的特点是()。 5、“养气说”的本质意义是()。 6、“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体现了庄子()。 7、“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指的是()。 8、我国先秦时期集大成的思想家是()。 9、先秦作家中大量引用寓言故事说明事理的是()。 10、我国说理文的主要模式是成熟于战国后期的()。 11、先秦说理文,最有文学价值的是()。 第一节先秦说理文体制的逐步成熟 概述: 1、《论语》的语录体在()中得到发展,其中的自觉的逻辑意识,为说理散文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先秦诸子散文指的是战国时期各个学派的著作,反映着不同学派的思想倾向、政治主张和哲学观点。它的发展,

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a)语录体和韵散结合体(春秋末期和战国初期):《论语》、《老子》 b)对话体和寓言体(战国中期):《孟子》、《庄子》 c)专论体(战国后期):《荀子》、《韩非子》 一、语录体—先秦说理文主要的形态:《论语》 孔子(前551—前479): 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字仲尼,名丘。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创立了儒家学说;教育家,首创私学,打破了官府的垄断局面,在中国教育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举;在文化典籍整理方面,“序《诗》、传《易》、《礼》、《乐》,作《春秋》”(《史记·孔子世家》)。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论语”即言语的论纂)共二十篇,是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共同著录完成的。 (一)体制。 1.记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录成,成书在战国初年。 2.每篇标题取自首章首句中两字,各篇无时间先后顺序,每篇内各章之间也无共同主题。《论语》中具有先秦说理问的特征的表现: a)语录体,短小简约,未构成完整篇章,在对话中说理的形式。 b)书中也有较长的段落,叙述清楚,有一定描写,表现了人物的不同个性。《先进·子路冉有公西华侍 坐》 c)《季氏》中孔子的几段话,针对性强,层次清晰,具有说理文的某些特征。 (二)文学性体现在:文学色彩在于表现孔子及其弟子形象、性格及深刻平实、含蓄隽永的语言。 1、记录孔子言论片断,在对人物只言片语的记载中,表现人物形象。 2、以形象的语言来表达深刻的道理。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3、充沛的情感和丰富的语气词,使语言更为委婉。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三)《论语》思想内容:《论语》记述了孔子的言行,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体系。 1、政治思想“礼”和“仁”。 2、教育思想“有教无类”,“诲人不倦”。 3、美学思想善与美的统一,即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论语?八佾》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

小学语文 名家经典诵读《庄子》(一)孔子西藏书于周室素材 语文版

孔子西藏书于周室 【原文】 孔子西藏书于周室。子路谋曰:“由闻周之徵藏史(1)有老聃者,免(2)而归居,夫子欲藏书,则试往因(3)焉。”孔子曰:“善。” 往见老聃,而老聃不许(4),于是繙(5)十二经(6)以说。老聃中其说(7),曰:“大谩(8),愿闻其要。”孔子曰:“要在仁义。”老聃曰:“请问,仁义,人之性邪?”孔子曰:“然。君子不仁则不成,不义则不生(9)。仁义,真人之性也,又将奚为矣?”老聃曰:“请问,何谓仁义?”孔子曰:“中心(10)物恺(11),兼爱无私,此仁义之情也。”老聃曰:“意,几(12)乎后言(13)!夫兼爱,不亦迂乎!无私焉,乃私也。夫子若欲使天下无失其牧(14)乎?则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星辰固有列矣,禽兽固有群矣,树木固有立矣。夫子亦放(15)德而行,循道而趋,已至矣;又何偈偈乎揭(16)仁义,若击鼓而求亡子(17)焉?意,夫子乱人之性也!” 【注释】 1徵藏史:掌管文典的史官。 2免:引退。 3因:问。 4许:赞同。 ⑤繙(fan):反复。 6十二经:一说,为“六经”之误;一说,不确指。 7中:中断。 8大谩:大,同“太”,谩,繁琐。 9生:立身。 10中心:心中正。 11恺(kai):乐。 12几:近。 13后后面说的话。?牧:驾驭。 14放:放任。

15偈(jie)偈:用力。 16揭:举,指标榜。 17亡子:逃跑的人。 【译文】 孔子想把书保藏到西边的周王室去。子路出主意说:“我听说周王室管理文典的史官老聃,已经引退回到家乡隐居,先生想要藏书,不妨暂且经过他家问问意见。”孔子说:“好。” 孔子前往拜见老聃,老聃对孔子的要求不予承诺,孔子于是翻检众多经书反复加以解释。老聃中途打断了孔子的解释,说:“你说得太冗繁,希望能够听到有关这些书的内容大要。”孔子说:“要旨就在于仁义。”老聃说:“请问,仁义是人的本性吗?”孔子说:“是的。君子如果不仁就不能成其名声,如果不义就不能立身社会。仁义的确是人的本性,离开了仁义又能干些什么呢?”老聃说:“再请问,什么叫做仁义?”孔子说:“中正而且和乐外物,兼爱而且没有偏私,这就是仁义的实情。”老聃说:“噫!你后面所说的这许多话几乎都是浮华虚伪的言辞!兼爱天下,这不是太迂腐了吗?对人无私,其实正是希望获得更多的人对自己的爱。先生你是想让天下的人都不失去养育自身的条件吗?那么,天地原本就有自己的运动规律,日月原本就存在光亮,星辰原本就有各自的序列,禽兽原本就有各自的群体,树木原本就直立于地面。先生你还是仿依自然的状态行事,顺着规律去进取,这就是极好的了。又何必如此急切地标榜仁义,这岂不就象是打着鼓去寻找逃亡的人,鼓声越大跑得越远吗?噫!先生扰乱了人的本性啊!”

孔子语录

《孔子语录》 相关识记: 1、积累文中出现的成语: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耻下问、见贤思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任重道远、成人之美。 2、试归纳文中有关谈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例句: 学习态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默而识之/温故而知新 3、理解背诵: ①《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孔子借题发挥,教育弟子勤学好问的句子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④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来表示。 ⑤孔子要求人们对待先进和落后的态度是: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⑥讲做人应该换负远大,意志坚强的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⑦孔子心目中君子的标准是“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⑧孔子认为可以终生奉行的一个字是“恕”,并把这个字阐述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中考链接: 1、文学常识。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共二十篇。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者。他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2、注音。 论(lún)语陬(zōu)邑(yì)愠(yùn)殆(dài) 3、翻译句子,并注意加点词语的意思。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按一定的时间去复习学过的功课,不也高兴吗?“说”同“悦”,愉快。 (2)吾日三省 ..吾身。 △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反省。三:泛指多次。三省:多次检查,反省。 (3)温故.而知新。 △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故:旧的知识。 (4)士不可以不弘毅 ..。 △士大夫不能够不强毅。弘毅:宽宏坚毅。这里指抱负远大意志坚强。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愿要的,也不要给予别人。欲:要。施:给,送。 4、“而”字的基本用法有两种,顺接和转接。顺接:指用“而”连接的两个部分,意思是顺着下来的,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转接:指用“而”连接的两个部分,意思有转折,如“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人不知而不愠”。 《鱼我所欲也》 一、文学常识 1、本文出自《孟子·告子上》,作者孟子,战国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我们还学过他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语音。 箪(dān)蹴(cù)羹(gēng)死亦我所恶(wù)

孔子孟子庄子老子韩非子墨子荀子的思想及代表作

孔子孟子庄子老子韩非子墨子荀子的思想及代表作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是宋国贵族,避难迁鲁。他出生时,家世已经没落。年轻时做过季孙氏的委吏(管仓库)和乘田(管繁殖牲口)等。三十多岁到齐国,几年没有得到齐君的重用,又回到鲁国,聚徒讲学。五十多岁时,由鲁国中都宰(都城行政长官)升任司寇(掌管刑狱、纠察等事)。后又曾周游宋、卫、蔡、齐、楚等国。晚年在鲁国编订古代文化典籍《诗》《尚书》《春秋》等,教授门徒。孔子的弟子曾将他的谈话和他与门徒的问答,辑成《论语》一书,这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战国中期鲁国邹人。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名)之门人,曾游历于宋、滕、魏、齐等国,阐述他的政治主张,还曾在齐为卿。晚年退而著书,传世有《孟子》七篇。他是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 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他认为实行“仁政”,就必须“制民恒产”,让每家农户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有起码的生产资料;“勿夺农时”,保证农民有劳动的时间;“省刑罚,薄税敛”,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质生活条件;加强道德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孟子看到人民遭受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压迫的苦难,企图采用这些措施来缓和阶级矛盾,以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不过它对发展生产还是有好处的。同“仁政”学说相联系,孟子还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他认为君主只有得到人民的拥护,才能取得和保持统治地位,因此他主

张国君要实行“仁政”,与民“同乐”。对于残害百姓的国君,国人可以杀。商纣王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武王伐纣,他认为杀得对,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孟子虽然有同情人民、谴责暴君的一面,但他的政治思想还是维护封建制度的,所以他又宣扬:“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上》)。这种观点长期以来成为替剥削制度作辩护的理论根据。 庄子(约公元前369-约前286),名周,是战国中期宋国蒙地(今河南商丘市东北)人,大约生于公元前369年。庄子一生隐默无闻,却著述甚丰,作为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中国哲学史、文学史以及各艺术领域都有极大的影响。老、庄与孔、孟共同构成了国民精神的源头。但是,庄子作为一个沉思默想、不求功名的隐士型思想家,他基本上没参加过任何重大的历史事件,所以,我们无法非常自信地为他写出一部线条清晰、先后承接的传记,这是不得不预先声明的。 史书关于老子的记载不很清楚。司马迁的《史记》一说他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就是孔子曾向他问礼的老聃;一说他可能是周烈王时见过秦献公的周太史儋;又说他可能就是老莱子。教材取前一种说法。老子学说的核心是“道”。他认为“道”就是“无”。这个“道”是“先天地生”的,是没有意志、没有具体形状、无声无息的,是无时无地不在的。“道”即是宇宙万物的本源。老子猜测到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面的对立,双方互相依存,相反相成,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

《庄子》中的孔子

《庄子》中的孔子-国学教育论文 《庄子》中的孔子 文/ 张真山长 作者简介:张真,籍占安徽蒙城,经学私淑先圣,绘事师武隆肖中胤先生。北京象罔书院、歙县竹山书院山长。创建连山堂卮道工作室。常以老庄接引门人,从游者日众。门人辑其文而成︽无端崖︾一册。 孔子的时代,周游六国,遇到过荷條丈人、佝偻者、耕者等等,这些隐士对孔子没有曲语。而所有的儒家道家经典记载,孔子也始终不失孔子应有的儒家气象,孔子的气象是不自大,洗耳恭听。尽管有时主张不同,孔子仍然尊重教训他的人。但是弟子们往往不服气,孔子从没有不服,隐者们不是为了羞辱他,孔子的圣境就在于他的大、和。孔子与批评他的隐者、智者所处都是同样的道境,都有一样的慈悲之心,所不同的是,孔子知不可为而为之,力图挽救正在堕落的世道人心。弟子们则不同,弟子们认为老师最伟大,遇到有人诋毁老师,他们要保护自己的老师。因为道心不同,而致情绪使然。如果连孔子身边的弟子都只能做到这样,那么天下人又能如何?后世随着时间推移,演变成对孔子膜拜的情绪。 在孔子时代,无论是孔子与庄子的对话,还是与弟子们对话都是为了真。孔门弟子让后世不可企及之处,在于弟子们看不懂师父就问,不用揣摩。例如,孔子围于陈蔡之间,七日不伙食。孔子倚树而吟,这份淡定。颜回端供而立,没有狼藉像,依然从容不失气象。另外一段,孔子弦歌不辍,子路跟子贡说老师无耻么?颜回转问孔子,孔子说,冬夏青青,唯松柏独能正。接上面颜回的问题,颜回偷看了老师一眼,说:仲尼恐其广己而造大也,爱己而造哀也,曰:回,无

受天损易,无受人意难。孔子虽然倚树而歌,但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做师父的人终日行不离辎重,他的生命没有一刻是为了外在的肉身而活,行走坐卧都是道的履踐,为人师所在师道的层面,随时随地对弟子关注,随时随地因人而异的施教,不会遗漏每个细节。何时鼓励,何时搁置,何时教诲,都是施教的能力。恐其广己而造大,恐其爱己而造哀。所谓广己,人学了很多学问,很容易自以为是。自觉不自觉装懂,装圣人。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走夜路的其实很怕鬼,硬撑着装作不怕的样子。生死面前,颜回端供而站,但是内心有些惶恐,生死撞击他内心守不住的时候,孔子抓住这个苗头当头棒喝。爱己而造哀,因为珍惜自己的生命,才会生出哀伤,情绪一生,无论是革命性鼓动的情绪,还是爱己而造哀的情绪,都会被情绪所牵动,而使身心失重。君子居正,《大学》所谓正心,心一旦失正,意也失诚。失去信心,就会自乱阵脚,自己先败下阵来。 孔子爱怜颜回的称呼,回,无受天损易,无受人易难。意为,不遭天谴容易,做得好不介意别人不夸赞难。孝容易,又敬又孝难,敬孝容易,父母不知道你敬孝而孝难,做到极致,做到圣境。 以上面一点,稍稍窥见圣人时代的景象。那个时代,虽然标签为儒家。所谓的儒道不二,不是在知识层面的理解,不是口头禅,不是在概念上的弥合。人类历史是每个人以自己的身心个体,证圣的过程,上天造人,只有一个目的,让人成为人,但是不会无限制给你机会,所以就有了生死。生死是有时间段的。在段落范围内,不能完成人为人的过程,宗教会告诉你,你浪费了机会。出生落地,就开始了倒计时。儒家不用宗教的语言说明,但是意思相同。所以儒家也修身,三教都以修身为本。只有自己的船能度自己过河。糟蹋自己的身体,就不是修身。

刘老师素材格三:儒

“素材格”写作训练之三:儒?释?道 素材示范 儒家思想的主旨是仁义,舍生取义,以仁孝治国,知其不可而为之,讲的是入世;道家思想主旨是自然和谐,道法自然,以无为之法治国做事,讲的是出世;佛家,强调自身修养,以求来世幸福,讲的是超世。 ——网络论文 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有饭吃——没有精神粮食;佛家是百货店,像大都市的百货公司,各式各样的日用品俱备,随时可以去逛逛,有钱就选购一些回来,没有钱则观光一番,无人阻拦,但里面所有,都是人生必需的东西,也是不可缺少的;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去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这譬喻是有其理由的。 ——南怀瑾语录 【素材格解析】 我们的思想处处存在着儒释道的影子,因为千年前的先哲们已经将这样的文化密码镶嵌在我们的基因里;我们的行动时时在受儒释道思想的支配,因为先贤们的睿智创造性地参悟着炎黄子孙的生存法则。 我们的写作正在以思想为经线、以行动为纬线立体交叉地进行着,因而,儒释道类素材是一种富有穿透性、囊括性的作文题材。 作家文章 孔子心和庄子气 张云广 时近中秋,一场冷雨下过,天色已近黄昏。 邻居家的老榆树上,数只麻雀正梳理着翅膀下和尾巴上有些潮湿的羽毛,神情悠然而专注,还不时惬意地叽喳几声,像极了庄子眼中和笔下的风景。 天空,随风而动的灰色云层下,几只燕子在空中忙着捕食,再过不了多久,它们就要跋山涉水飞往南方了。用羽翼追求梦想丈量天下,一路奔波劳顿如当年周游列国的孔子。 麻雀与燕子,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庄子与孔子,代表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 常常忆起老家的一位精神矍铄的老大爷,算来他今年已经66岁了吧,都在城里上班的儿女曾无数次劝他离开农村进城居住,却被他一次次一口回绝。他吹的小曲隔着老远就能听

孔子孟子的名言警句

《孟子》名言我来完善“《孟子》名言”相关词条: 庄子杨子论语苏秦墨子王守仁商鞅孙武曾子邹衍孝经申不 害告子公孙龙子子思许行田骈慎子尹文中庸大学尚书周易 春秋四书五经孙膑柏拉图李贽颜子文王宋钘荀子司马迁颜 回仲由春秋左氏传鱼丽谭子至圣朱松之墓屏山书院刘向列 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君子志道 庄子杨子论语苏秦墨子王守仁商鞅孙武曾子邹衍孝经申不害告子公孙龙子子思许行田骈慎子尹文 中庸大学尚书周易春秋四书五经孙膑柏拉图李贽颜子文王宋钘荀子司马迁颜回仲由春秋左氏传鱼 丽谭子至圣朱松之墓屏山书院刘向列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君子志道性善论《大学章句》鱼我所欲也秦惠王管子 The Lonely Island 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译: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的历史任务交给这个人,

一定要首先磨难他的心志,劳累他的筋络骨骼,饥饿他的肉体皮肤,空匮疲乏他的身体,所作所为总是被干扰搅乱,借以撼动他的心志使他性情更加坚韧,以增加他原来不具备的能力。 2、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译:孔子登上东山便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也变小了。 3、独乐(yüè)乐(lè),与人乐乐,孰乐?译:一个人独自欣赏乐音快乐,和别人一道欣赏音乐也快乐,到底哪一个更快乐呢? 4、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译:您老人家这么一说,使我的思想豁然开朗也。(戚戚:感动的样子) 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译:贫穷时就搞好品德的修养,得志时就帮助天下人民都走善道。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译:尊敬自己的父母,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到别人的父母身上,爱护自己的儿女,并且将这种感情推及到别人的儿女身上。 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译:得到天时还不如得到地形便利好,得了地形便利还不如得到和顺的人心好。(要得天下,必先得人心)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译:获得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9、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译:人民是最重要的,江山国土次于人民,而君主应该在最次 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译:在忧患中生存,在安乐中死亡。 1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译:

《论语十二章》(含答案)

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奏乐也不管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4.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很好地阐释了“文”和“质”的关系: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 8.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10.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其中功亏一篑是因为“______________”,而能够持之以恒也是因为“______________”。

孔子孟子庄子老子名言

7、敏而好学 一工精彩文档<■ ,不耻下问。 ■- ■ I ■ ■ .■ t I ■ ■ j ■ sail . ??■? ■ ■ ■ ■ a is ■: * 1 ?■??」■! ■■■ a ■aw, ■ ■ ■ ■ H ,? jp'l 1: ▲,/■ \ A If ; 、a ,古在 o R ■〔HH, Lj-r^-L' ■ F ? F i| <1 r * f p |J < h ■ r * / 'I ■ * I p >z p x *k,1 a J * - tfi !■/JB — r ■" -I 、J 、「、小 ’ ? I B ? ■ ‘ i ■ 9 i ■ I < I M A, I 丄J ? ■/ ■ I r A , a i d " |, Ll ■ ■ I ill i iiuj?i h _ 1 ]■疋■ * 9 i i _■_■_■ /jZ z=t J ,l==r ■ .p .. ■ 1 ?■卜 i ?[- I /~r 丿] 7. r ■ ■>! ? _ k a ] . q 4 |—?—|i - | / a a a 孔子名言 敏于事而慎于言。 【译文】人应在做事上主动积极但在说话上谨慎。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 r r t t -a r - t a ■ n r v t ?■?* 而更加危险。 【译文】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 ::4:、-: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工 '5、德不孤?,必有邻。' !T ! ■ ■?* = r ■■'? ! - — ! I '6、听其言而观其行。' 【译'文】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 孔.子孟子:谏言名句 译文 "【译■文】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 二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 '0 ■ I B ? - ■ a H I 4 ? ■■ ■ I H ■ 一■ 3、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 '【译文】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讷 e :语言迟钝,不善讲话 '敏:敏捷 ■【译文】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 ,一定会有同他相亲近的人。

八下语文阳光课堂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在括号中填上拼音或汉字。(5分) 人,不要无谓地幻想与理想美丽邂逅( ▲),而应开阔胸jīn( ▲),抱着不断雕镂(▲)自我的态度,直到将自己切成一颗最cuǐcàn( ▲)的钻石,在生命的长河中yìyì( ▲)生辉! 2、下面句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近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白宫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双方达成共识:排除干扰、减少摩擦、管控分歧,是推进中美合作伙伴关系的必由之路。 B.刘翔在伯明翰特许赛男子60米栏以7秒41打破亚洲纪录,面对佳绩他举重若轻。C.2012年全年预计有约20次运载火箭发射任务,其中“神九”“神十”的发射将会成为空前绝后的壮举。 D.20号,媒体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采访,发现福岛核电站万人空巷,枯草丛生。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持续摄入含有1073R-1乳酸菌的酸奶饮料,会使中小学生患流感的几率有效降低。B.王菲的重庆演唱会上发生了观众席垮塌,因此补演时上座率只有六七成。 C.按照省环保厅统一部署,加大投入,尽快形成PM2.5、一氧化碳、臭氧指标的监测能力,实现市区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浓度有明显下降。 D.乍暖还寒时候,记者就在枫泾古镇看到不少游客们携家带口在古镇小巷里徜徉。 4、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本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3分) 2月18日,盐城人才金港“HR俱乐部”理事会成立,几十位来自政府、高校、知名企业的HR齐聚人才金港,围绕“打造政产研学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主题畅 谈人才工作。 据了解,盐城人才金港是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导成立的人才公共服务平台。为了落实开发

老子孔子孟子庄子墨子

老子孔子孟子庄子墨子 老子孔子孟子庄子墨子都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关于他们的一些资料你了解多少?下面由为你介绍这五位传奇人物,希望你喜欢。 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音读:dān),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苦县厉乡曲仁里,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逝世于公元前471年。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核心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20世纪80年代,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道德经》。[20]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孟子 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二十六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

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庄子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蒙城县城东郊人(今城关镇东城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庄子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这部文献的出现,标志着在战国时代,我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学语言,已经发展到非;玄远、高深的水平,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因此,庄子不但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无论在哲学思想方面,还是文学语言方面,他都给予了我国历代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以深刻的,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思想吏、文学史上都有极重要的地位。 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墨子

小学语文 名家经典诵读《庄子》(一)孔子见老聃素材 语文版

孔子见老聃 【原文】 孔子见老聃,老聃新沐(1),方将被发而干(2),然似非人(3)。孔子便而待之(4),少焉见,曰:“丘也眩与,其信然与?向者先生形体掘若槁木(5),似遗物离人而立于独也。”老聃曰:“吾游心于物之初(6)。” 孔子曰:“何谓邪?”曰:“心困焉而不能知,口辟焉而不能言(7),尝为汝议乎其将(8)。至阴肃肃(9),至阳赫赫(10);肃肃出乎天,赫赫出乎地(11);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或为之纪而莫见其形(12)。消息满虚,一晦一明,日改月化,日有所为,而莫见其功。生有所乎萌(13),死有所乎归(14),始终相反乎无端而莫知乎其所穷(15)。非是也,且孰为之宗!” 【注释】 1沐:洗头发,“薪沐〃即刚洗了头发。 2被(pi):通作“披”。 3热(zhe):通作“蛰”,“蛰然”就是不动的样子。非人:不像是个活着的人,这里指凝神寂志如槁木,一动也不动。 4便:通作“屏”,屏蔽的意思?老聃新沐披发待干,孔子不便直入相见,故隐于屏后等待,“便而待之”的意思就是在门下等候。 5掘(wu):通作“柮”,指没有枝叶的树干,这里是形容直立不动像木头似的。 6物之初:即宇宙之初。 7辟:合。 8将:大略。“议乎其将”意思是谈谈它的大概。 9肃肃:阴冷的样子。 10赫赫:炎热的样子。 11这里说阴气出于《天,阳气出于地,似与老庄哲学中惯常的说法——阴气与地有关联,阳气与天有关联——不合。 12纪:纲纪: 13所乎萌:所萌发的地方。 ?所乎归:归向的地方。 ?反:返;“相反”即相互循环的意思

【译文】 孔子拜见老聃,老聃刚洗了头,正披散着头发等待吹干,那凝神寂志、一动不动的样子好像木头人一样。孔子在门下屏蔽之处等候,不一会儿见到老聃,说:“是孔丘眼花了吗,抑或真是这样的呢?刚才先生的身形体态一动不动地真像是枯槁的树桩,好像遗忘了外物、脱离于人世而独立自存一样”。老聃说:“我是处心遨游于浑沌鸿濛宇宙初始的境域。” 孔子问:“这说的是什么意思呢?”老聃说:“你心中困惑而不能理解,嘴巴封闭而不能谈论,还是让我为你说个大概。最为阴冷的阴气是那么肃肃寒冷,最为灼热的阳气是那么赫赫炎热,肃肃的阴气出自苍天,赫赫的阳气发自大地;阴阳二气相互交通融合因而产生万物,有时候还会成为万物的纲纪却不会显现出具体的形体。消逝、生长、满盈、虚空、时而晦暗时而显明,一天天地改变一月月地演化,每天都有所作为,却不能看到它造就万物、推演变化的功绩。生长有它萌发的初始阶段,死亡也有它消退败亡的归向,但是开始和终了相互循环没有开端也没有谁能够知道它们变化的穷尽。倘若不是这样,那么谁又能是万物的本源!”

九年级3月阶段形成性测试语文试题

初三语文试卷 【卷首语】 亲爱的同学,相遇在美丽的春天,缘自于美丽的主题——为理想而奋斗!高扬着乐观坚强的旗帜进发吧,大声对自己说——Y es , I can!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在括号中填上拼音或汉字。(5分) ( ▲),而应开阔胸jīn( ▲),抱着不断雕镂.(▲)自我的态度,直到将人,不要无谓地幻想与理想美丽邂逅 .. 自己切成一颗最cuǐcàn( ▲)的钻石,在生命的长河中yìyì( ▲)生辉! 2、下面句中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近日,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白宫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双方达成共识:排除干扰、减少摩擦、管控分歧,是推进中美合作伙伴关系的必由之路 。 .... 。 B.刘翔在伯明翰特许赛男子60米栏以7秒41打破亚洲纪录,面对佳绩他举重若轻 .... C.全年预计有约20次运载火箭发射任务,其中“神九”“神十”的发射将会成为空前绝后 的壮举。 .... ,枯草丛生。 D.20号,媒体赴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采访,发现福岛核电站万人空巷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持续摄入含有1073R-1乳酸菌的酸奶饮料,会使中小学生患流感的几率有效降低。 B.王菲的重庆演唱会上发生了观众席垮塌,因此补演时上座率只有六七成。 C.按照省环保厅统一部署,加大投入,尽快形成PM2.5、一氧化碳、臭氧指标的监测能力,实现市区的可吸入悬浮颗粒物浓度有明显下降。 D.乍暖还寒时候,记者就在枫泾古镇看到不少游客们携家带口在古镇小巷里徜徉。 4、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本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个字)(3分) 2月18日,盐城人才金港“HR俱乐部”理事会成立,几十位来自政府、高校、知名企业的HR齐聚人才金港,围绕“打造政产研学公共服务平台,促进区域经济健康发展”主题畅谈人才工作。 据了解,盐城人才金港是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导成立的人才公共服务平台。为了落实开发区人才服务政策,贴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思想核心

孔子、孟子、老子、庄子的思想核心 1、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孔子的思想有两个核心。一个是“时”,由“时”发展为“中”、“和”。另一个是“仁”,由“仁”发展为“义”、“礼”。仁就是爱人,关爱他人。要求统治者关心和爱护百姓。仁的另一方面是…克己复礼?,即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孔子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我的理解就是以德服人、以礼待人、以和为贵。 2、孟子(前372—前289)名轲,战国中期鲁国邹人。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名)之门人,曾游历于宋、滕、魏、齐等国,阐述他的政治主张,还曾在齐为卿。晚年退而著书,传世有《孟子》七篇。他是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 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 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他认为实行“仁政”,就必须“制民恒产”,让每家农户有百亩之田、五亩之宅,有起码的生产资料;“勿夺农时”,保证农民有劳动的时间;“省刑罚,薄税敛”,使人民有最低的物质生活条件;加强道德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我的理解是以民为本。 3、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约生活在春秋末年公元前580年~500年之间,《史记》载“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楚国苦县厉乡,即现今的亳州市涡阳县闸北郑店。 老子哲学的中心观念是"道",他的整个哲学系统都是由他所预设的"道" 而展开的。形而上的"道"是我们人类的感觉知觉所不能直接接触的。如果这个形而上的"道"不与人生发生关系,那么它只是一个挂空的概念而已。然而老子的哲学形而上的色彩固然浓厚,但他最关心的仍是人生与政治的问题。因此,"道"必然要向下落实到经验界中,老子认为凡是自然、无为、柔弱等观念都是"道"所表现的基本特性和精神。老子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无,只有无才符合道的原则,“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无为而治是道家基本的政治主张。无为,即“不为物先,不为物后”,顺乎自然以为治。无为是实现无不为、无不治的前提和条件,“以无事取天下”。我觉得应该是一切顺其自然,不加以人为的干涉,顺天而行。 4、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蒙城县城东郊人(今城关镇东城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庄子一生著书十余万言,书名《庄子》。 庄子的思想包含着朴素辨证法因素,他认为“道”是“先天生地”的,从“道未始有封”(即“道”是无界限差别的)。他看到一切事物都处在“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中,却忽视了事物本质的稳定性和差别性,认为“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主张齐物、齐是非、齐生死、齐贵贱,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倒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庄子更主张君主应该无欲、无为、渊静.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致力发展仁政…… 庄子的思想和老子是一个学派的,老子主张的无为,庄子的主要思想是天道无为,追求无条件的精神自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