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3.经济地理学 简答

3.经济地理学 简答

3.经济地理学 简答
3.经济地理学 简答

第一章绪论

1、何谓经济地理学?答: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地理环境相关系的学科。

2、试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答: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经济活动的内容、区位、空间组织和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g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

2、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有何区别?(1)区位条件是指能够吸引并确定人类活动场所位置的支持条件,或者说是不同场所所具有的不同属性或资质。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2)区位条件是场所提供给区位主体选择的条件,区位因子是区位主体选择区位时考虑的因素。区位因子也可理解为用生产成本衡量区位条件的优劣,在这个意义上区位因子可定义为衡量区位条件优劣的指标。

3、区位因子分为哪几种类型?:区位因子通常可分为经济因子和非经济因子两大类。经济因子可进一步分为成本因子和收入因子,其中成本因子是韦伯为代表的区位论者关注的重点,又被分成运费因子和非运费因子两部分,而收入因子则是廖什为代表的区位学派的分析重点。非经济因子主要包括决策者的行为、决策者个人的偏好、决策者的出生地,以及区位决策的模仿、区位政策、自然条件的作用和军事上的考虑等。

4、综合分析区域环境对经济区位的影响:区域环境对经济区域的影响主要有四大方面。一、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影响经济活动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其影响体现在两个方面,①自然环境条件对经济活动具有制约作用②经济活动的环境影响特性差异,也导致起具有不同的区位选择。二、市场环境。市场发育完善的地区能够提供平等竞争、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利于有效规范和引导经济活动的健康、有序发展;反之,则不利于经济发展。对于市场经济活动区位具有重大影响的经济环境因素主要有市场规模、市场特性等。三、产业环境。随着社会化分工的发展,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都脱离不开其他相关产业或部门的支持,也离不开生产要素的支持。四、政策环境。政策环境直接影响到一个区域发展某种行业的条件和约束,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活动的发展,从而成为吸引经济活动聚集的因素之一。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2、分析杜能农业区位论中的杜能圈或农业空间结构形成机制:由于随着距中心城市的距离的增加,导致不同农作物品种间的圈层替代和同一种农作物不同耕作方式的圈层替代,即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形成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圈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园结构,这种同心圆结构即为杜能圈。

3、杜能揭示的农业生产空间配置原理是什么?(1)农业生产方式的空间配置为,一般在城市(市场)近处种植笨重、体积大因而运输量大或者运费成本想对其价格而言过高的作物,或者生产易于腐烂或必须在新鲜时消费的产品;随着剧城市距离的增加,则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的价格运费叫小的作物。在城市周围,形成农作物为主的依次排列的同心圆结构。(2)距城市越近,农业生产方式的集约化程度越高。

4、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最小运费原理:韦伯工业区位的最小运费原理即运费指向定律:在消费地的规模和区位及原料地的位置已知的情况下,如果只有重量和距离是仅有的两种因素,那么运输成本将引导工业到运费最低的地方去,在那些生

产和产品配送过程中所需运输的“吨、英里”最少。

5、根据原料指数如何选择工业区位?(1)原料指数(Mi)>1(或区位重量>2)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2)原料指数(Mi)<1(或区位重量<2) 时,工厂区位在消费地。(3)原料指数(Mi)=1(或区位重量=2)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消费地都有(自由区位)。

6.韦伯是如何运用运费指向、劳动力指向和集聚指向来选择工业区位的?在运费指向对工业区位的影响中只考虑一个区位因素,即运输成本。运输成本主要取决于距原料生产地远近和成品运往消费地的距离。按照韦伯的原料指数共有三种区位选择:1、原料指数>1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2、原料指数<1时,工厂区位在消费地3、原料指数=1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消费地都可(自由区位)在劳动力指向,如果劳动力成本指数大那么,从最小运费区位移向廉价劳动力的可能性就大否则就小;劳动力系数越高,工业越加向少数劳动力地集中;人口稀疏地区倾向于运费指向,人口稠密区则倾向劳动力成本指向;当运费低时,工业区位远离运费最小点。

7、简述史密斯的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的主要观点。1)史密斯通过空间费用曲线和空间收入来反映,在总收入超过总费用金额最大的地点就是利润最大点即最佳区位。2)空间费用和收入曲线能够反映出工业区位模型的基本形态。费用曲线或收入曲线的倾斜度(即空间变化)越大,工业越集中;相反,则表现分散的倾向。3)政府的区位补贴或高额税收等区位政策也会造成区位的变化。4)尽管能够得到最大利润区位是总收入超过总费用金额最大的地点,但企业家在决定工厂区位时,还受到一些非经济因素的作用。

第四章中心地理论

2、分析市场原则的中心地系统形成机制及特点:形成机制:1)中心地分布区域为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相同、且均质分布的平原;人口也是均匀分布、居民的收入和需求,以及消费方式都相同。2)具有相同的交通条件,且运费与距离成正比。3)消费者都利用自己最近的中心地,即就近购买。4)相同的商品和服务在任何一个中心地价格都一致,消费者购买商品和享受的服务的实际价格等于销售价格加上交通费。特点:1)中心地是具有特级性,且各级的中心地与中心职能相对应;2)中心地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布,一般是三个中心地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一级中心地布局的区位点;3)各等级间的中心地数量和市场区域面积呈几何数变化。

3、分析交通原则的中心地系统形成机制及特点:形成机制: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K=4的中心地系统,在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的中心地数量关系为1、3、12、48、192……的特点。特点: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间点,如果同一级的中心地间铺设一条交通线,那么在这条交通线上布局了比它等级低的所有中心地。

4、分析行政原则的中心地系统形成机制及特点:机制:在行政最优基础上的中心地等级系统。在划分行政局域时尽量不把低级行政区域分割开,使它完整的从属于一个高级行政区域。特点:1.中心地分布规律: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称为K=7的中心地系统2. 市场区域数量的等级序列K =7 n个中心地的市场区域大致包含了7个n-1中心地的市场区域,而且,n中心地的市场区域内拥有n-1个中心地数量6个,因此各等级的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数为1—7—49—343—……,以7的倍数增加,所以()3 中心地数量关系为:1—6—42—294—2058—……所以中心地数量的等级序列()

5、简述影响零售业区位决策的基本因素:.(1) 消费市场状况(2) 空间距离和交通条件(3) 零售业间的竞争(4) 地价的作用

第七章,区域的结构与组织

2、如何选择主导产业?:主导产业的选择要有:①高比较优势系数②高产业关联度③高需求收入弹性④高生产率的上升率⑤高产业创新能力

3、什么是佩蒂—克拉克定理:它是在关于国民收入与劳动力流动之箭关系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学说. 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次产业此向第二次产业转移.当人均国名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次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次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原因在于,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存在收入相对差异而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

4、库兹涅茨法则::第一,随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在整个国民收人中的比重和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第二,工业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是它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第三,服务部门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的。然而,它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5、什么是霍夫曼定理:用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与资料工业的净产值之比来揭示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工业化进程工业结构演变规律。

6、试述雁形态说:雁行形态说:该学说是由日本经济家赫松要于1960年提出的,他认为,在产业发展方面,后进国家的产业超越先进国家时,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出雁行形态。即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是按“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这样一个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在图形上很像三只大雁在飞翔,故称“雁行形态说”

7、区域空间结构有什么经济意义:区域空间结构的经济意义:区域空间结构不是单纯的空间结构,它在区域经济活动中具有特殊的经济意义。①区域空间结构通过一定的空间组织形式把分散于地理空间的性观资源和要素连接起来,这样才能够产生种种经济活动。②区域空间结构能够产生特有的经济效益。包括:节约经济、集聚经济、规模经济。

8、什么是极核式空间结构:在区域发展的早期,一些在空间分布上有集聚需求的经济部门或组织会选择区位条件好的地方作为发展场所,就产生了经济活动的集聚地。若区域内形成多个集聚的点,这些点在区位条件、资源基础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如果其中的一个经济发展较好的点得到良好的机遇,使其经济得到迅猛的发展,明显才超过其它点时,就形成了该区域的增长极。增长极的形成,对周围地区的资金、劳动力、技术等要素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于是就产生区域内生产要素自增长极集聚的极化过程,并带来各种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向增长极的集中,从而导致区域的空间差异。增长极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都比其它地方高出许多,它成为了区域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极核,对其它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起主导作用。

9、什么是点轴式空间结构点轴式空间结构,也称为点轴系统,是在极核式空间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区域空间结构模式。极核式空间结构中除了增长极外,还存在其他经济活动集聚点。增长极在发展过程中对周围的经济活动集聚点会产生多种影响,促进其发展,增强它们之间的互补关系,进而促进它们之间各种线路的建立。各种线路的建立在促进增长极和相关集聚点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使其发展成区域的经济活动密集区,成为区域发展所依托的轴线。随

着增长极和轴线的不断发展,又会向外进行经济和社会扩散,从而在新的地区和新的点之间再现点轴形成的过程,只是等级有所不同。这些区域中不同等级的点和轴线相互连接就构成了点轴式空间结构。

10、什么是网络式空间式结构:网络式空间结构是点轴系统发展的结果。在点轴系统的发展过程中,位于轴线上的不同等级的点之间的联系会进一步加强,从而形成纵横交错的交通、通信、动力供给网络。网络上的各点对周围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组织和带动作用,同时网络还沟通了区内各地,在全区范围内传输各种资源和要素,于是便构成了区域的网络式空间结构。

11、试分析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的集聚与扩散机制:(1)集聚是指资源、要素、经济活动及人口等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与过程。集聚机制的形成源于三个方面:经济活动的区位指向、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经济活动对集聚经济的追求。集聚能够产生集聚引力,在集聚引力的作用下,区域经济在空间上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如导致区域的极化现象,加剧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与不平衡;促进发达地区、城市、城市密集区、专业化地区、产业密集带等的形成和发展;引发和加剧经济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城市与农村、专业化地区与一般地区等之间形成发展关系上的“马太效应”。(2)扩散是指资源、要素和部分经济活动等在地理空间上的分散趋向与过程。扩散主要源于:避免集聚不经济、寻求新的发展机会、部分经济活动区位指向的作用和政府的政策作用。扩散能够促进要素、经济活动、人口等在空间上分布趋于相对均衡,有利于逐步缩小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3)在区域空间结构形成与发展不同阶段,集聚与扩散机制发生作用的强度不一样;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惯性和限度。当集聚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产生集聚不经济,从而遏制集聚的进一步进行而引起扩散。同样,扩散达到一定的限度也会产生扩散不经济,从而抑制扩散的继续进行而反过来趋向集聚。

12、试分析近邻效应在区域空间结构演变中的作用:①促使区域经济活动扩张,各种经济或个由进及远推进的方式扩大自己的空间;②影响各种经济活动的竞争,在一定时期,同一地区投入经济发展的资源,要素是有限的,势必使相邻经济区域见发生竞争;③促使区域间各种经济活动相互依存的发展关系,彼此分工,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13、分析农村工业化的特点、导因及意义:1.}农村工业化的特点是:在国民收入和就业中,农业份额的下降和工业份额的上升。2.}农村工业化的原因有A、农民自发自主地地发展非农产业。B、外来投资者在农村投资,雇佣当地农民发展非农产业。C、农民与外来投资者均以投资人的身份联合发展非农产业。3.}意义:农村工业化对区域发展产生了显著的推动作用。(1)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2)推动了农村社会进步(3)促进了城市化(4)推动了新型的城乡关系的建立(5)促进农业现代化(6)缓解了农村人口多、耕地少的尖锐矛盾,同时,也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增加了农民从事非农产业和自我发展的机会。7)农村工业化使农民受到了商品经济文化和城市化的影响,促进了他们文化水平、思想意识及至人格等素质的全面提高。

14、简述农村工业化对农区发展的作用:农村工业化对农业发展产生了显著的推动作用,(1)加快了农区经济发展(2)推动了农区的社会进步(3)促进了城市化(4)推动了新型城乡关系的建立

第八章区域经济发展

2、试分析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从资源配置的角度可以把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归结为:(1)资源禀赋(2)资源配置能力(3)区位条件和外部环境等四个方面。

1资源禀赋:区域经济增长所需可以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俩大类,它们共同构成了区域经济增长的资源基础。

2资源配置能力:资源配置效率的高低取决于资源配置能力,进而影响经济的增长。

3区位条件:区位条件能够影响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发生联系的可能性和程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的机会和能力。其次,区位条件大体上决定了一个区域所必须的自然环境,再次,区位条件左右着一个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大局中所处的位置。

4外部环境:区域增长的外部环境包括了全国的经济发展格局区际关系、国际经济背景三个方面。全国的经济发展格局从宏观的角度影响一个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走势。区域关系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集中在俩个方面:一是较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区域在其他区域的经济交往中能否获得更全面的发展机遇;二是影响一个区域能否通过于其他区域的分工合作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不足。国际经济背景对区域的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有所不同。

3、试分析资源禀赋对区域增长的影响:区域经济增长所需的资源有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资源。其中自然资源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区域内自然资源的禀赋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活动类别、规模与效益,好的自然资源,具备了发展经济的优势,有利于经济增长,而社会经济资源则包括了劳动力和人口、资金、技术和社会环境。现代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力的素质,好的劳动力素质有利于经济的增长。人口的数量大、收入高、市场需求高大,这有利于经济的增长。资金对经济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它直接决定了他所能配置的资源的种类、数量和质量进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经济的增长速度和质量。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保持着上升的趋势,它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技术的进步可以提高生产率,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增长。而好的社会环境则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吸纳区外经济,鼓励创新和科学决策,有力地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4、试分析资源配置能力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所谓资源配置能力主要由经济体制、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企业的组织水平和经济结构等构成。而资源配置能力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①经济体制决定了制约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进而影响到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准则。②政府可通过制定和实施各种经济政府来引导、规范企业和个体的经济行为,调节资源的部门和空间配置状况,从而调控区域经济增长。③企业的组织水平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企业的制度创新、技术水平等决定了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而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④区域经济结构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只有合理的区域经济增长才能使区域经济快速增长。总之,该地区只有具有合理的资源配置能力,该区域的经济才能快速增长。

5、试分析区位条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区位是一个区域在相关的经济空间或地理空间中的位置。一个区域的区位条件对其经济增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首先,区位条件决定了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的空间关系,这种空间关系通过它们间(由交通联系所决定)的距离成本而对其经济增长产生作用。其次,区位条件大体上决定了一个区域所处的大的自然环境,也即区域所处的自然环境越好,就越有利于其经济的增长。再次,区位条件也左右着一个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大格局中所处的位置,区域在全国经济发展大格局中的位置不同,其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大小也不同。但是,区位条件只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外在条件之一,区域的经济增长状况不可能完全受制于区位条件,而且区位条件也不断地发生变化。因此,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所具有得好的区位条件,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改善对外交通条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等来改善区位条件,使其向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转化。

6、试分析外部环境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外部环境分别从全国的经济格局、区际经济关系、国际环境背景三个方面影响区域经济的增长。①全国的经济发展格局从宏观的角度影响一个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走势。国家推行的区域发展战略。

往往需要落实到各个区域,国家战略涵盖的区域就会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而其他区域的经济发展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②区级经济关系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集中在一个区域在与其区域的经济交往中能否÷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和能否通过与其区域的分工与合作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祢补自卑的不足;③国际经济背景对不同开发程度的区域影响不同。一个区域的开发程度越高,在国际经济形势有利的情况下,它可能获得较多的发展机遇,国际经济的波动也会影响其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7、试述区域增长极理论。: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聚集而形成的经济中心。它有三个特点:①在产业方面,通过与周围地区的经济技术联系而成为区域产业发展的组织核心;②在空间上,与周围地区的空间关系而成为支配经济活动空间分布与组织的重心;③在物质形态上,它就是区域中的中心城市,增长极通过支配效应、成数效益、极化与扩散效应应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组织作用。

作用有三个方面:一是区域中形成以增长极为核心的产业结构。二是,使区域空间失去平衡状态。三是,不同规模等级的增长极相互连接,构成区域的增长中心体系和空间结构的主体框架。总之,增长极的形成、发展、衰落和消失,都将引起区域的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重大的影响。

8、增长极是如何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增长极通过支配效应、成数效益、极化与扩散效应应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组织作用。㈠支配效应,周围地区的经济活动是随增长极的变化而发生相应变化。㈡乘数效应,增长极在加强与周围地区的经济联系的过程中,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会不断地得到强化和加大,影响范围和程度随之增大㈢极化与扩散效应、极化效应应,是指增长极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周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从而加快增长极自身的成长。扩散效应是指增长极向周围地区输出要素和经济活动,从而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如果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则溢出效应为负值,结果有利于增长极的发展。反之,如果极化效应大于扩散效应,则溢出效应为正值,结果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利。

9、试述循环积累因果原理:循环因果原理重点强调了社会经济过程中的三个环节,即最初的变化,接着是一系列的传递式相关变化,最后由作用与最初的变化,并产生使其上升或下降的进一步变化,从而构成循环。在自由多个相关环节所组成的一个循环演进的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变化都会传递到其他环节,并返回到该点上,从而形成因果的关系,而且其作用强度具有积累的效应,使得影响不断增强。

10、简述冈纳缪尔达尔的循环积累因果理论。:缪尔达尔于1944年在《美国的两难处境》中首次提出了循环积累因果理论。他把社会经济制度看成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认为导致这种演进的技术、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如果这些因素中的某一个发生了变化,就会引起另一个相关因素也发生变化,后者的变化反过来又推动最初的那个因素继续变化,从而使社会经济沿着最初的那个变化所确定的轨迹方向发展。可见,社会经济的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不守衡或者趋于均衡,是以循环的方式运动,而且不是简单的循环,而是具有积累效果的循环。

12、简述多卡尔的循环累积观点:多卡尔认为一个区域的相对效率工资越低,则其产出率越高。由于制度相同,全国各地区域的货币工资水平及其增加率相等。而在发达区域,因集聚经济使规模报酬递增,导致产出增长率和生产力增长率上升,进而使相对效率工资下降。进一步,低相对效率工资又促使区域产出增长率上升。如此构成循环,结果是发达区域会获得更快的经济增长速度。

13、试述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乘数作用、加速原理及其关系。:乘数作用:在一定边际消费倾向的条件下,投资的增加(减少),会导致国民收入和就业量若干倍增加(减少)。

加速原理:在某产业生产能力区域完全利用时,消费需求量的微小增加就会导致投资的大幅度增长。

它们之间的联系: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它们是同时相互存在发生作用的。即投资引起收入变动,在乘数原理作用下,收入是有变化幅度的,这样的收入变动在加速原理作用下又引起投资产生相应的变化;反过来,投资又发生新一轮变动,如此循环,形成经济增长的周期性变化。

第九章区域之间的空间组织

2、试述赫希曼的极化——涓滴效应学说:极化——涓滴效应,也译为极化——淋下效应学所,解释经济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之间的经济相互作用及其影响。极化效应体现为:①随着北方(发达地区)的发展,南方(欠发达地区)的要素向北方流动,从而削弱南方的经济发展能力,导致其发展恶化。南方劳动力向北方迁移,劳动力外流、资金外流。②在国内贸易中,北方由于经济水平高,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南方高额购买北方产品,南方出口衰退。③南方生产受压制。涓滴效应体现在:缓解南方就业压力,有利南方解决失业问题。在互补情况下,北方向南方购买商品和投资的增加,会刺激南方经济增长。北方的经济、社会方面的进步因素向南方涓滴,对南方有多方面的积极推移作用。

3、试述梯度推移学说:所谓梯度是指区域之间经济总体水平的差异,而不是仅仅是技术水平的差异。梯度推移学说的基本观点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兴衰取决于它的主导部门的先进程度.。具体来讲,梯度推移可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创新从发源得向周围相邻的城市推移;另一种方式是从发源地向距离较远的第二级城市推移,再想第三级城市推移.。而在我国,主要探讨国家经济发展的区域重点转移问题.形成了三种代表性的观点.其一反梯度推移议论,认为区域的技术引进和经济开发的次序不能完全依照其所处的梯度,而应该主要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条件来定.其二并存论.认为区域之间的经济技术的空间推移同时存在着梯度式推移,跳跃式推移和混合式推移三种形式.其三主导论,认为区域之间的推移从不同的层次观察.确实存在多种形式.梯度推移学说一方面说明了对区域之间经济技术传递现象研究的深入,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研究者本身的局限和所持的主观立场,反映了他们所代表的区域利益.

4、产生梯度推移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持该观点的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区域之间存在着经济技术的梯度。经济布局的重点选择应该根据区域之间的经济梯度来决定。首先要重点发展高梯度区域,在高梯度区域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国家给予重点扶持,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消化吸收,然后依次向低梯度的区域推移。随着高梯度区域的经济发展加速,推移的速度将加快,从而带动低梯度区域的经济发展,逐步达到区域之间的相对平衡。

5、空间相互作用产生的前提条件有哪些:.空间相互发生的前提条件:(1)区域之间的互补性(2)区域之间的可达性(3)干扰机会

7、试述要素禀赋学说:要素禀赋学说是由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他的基本思想是区域之间或国家之间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是它们之间出现分工和贸易的主要原因。一般的,在资本丰富国家,利息水平相对于工资水平。在劳动力丰富国家,工资水平低于利息率水平。所以各个国家多密集的使用丰富的要素生产商品就能获得比较优势。也就是说,资本丰富的国家则可以比较便宜地生产资本密集型商品。劳动力丰富的国家则可以比较便宜的生产劳动密集型商品。在国际贸易中他们就能够出口使用低廉生产要素比例大的商品。进口使用昂贵的生产要素比例大的商品。这样,即发挥了各自的比较优势,又满足了各

自的需求,在自由贸易的条件下,各个区域或国家都应该根据要素禀赋条件进行分工,开展贸易,从而有利于提高各区域或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9、区域合作需要遵循哪些原则:⑴自愿平等,互惠互利;⑵优势互补,相互协调;⑶区域之间在空间上相邻有利于开展区域合作。

10、区域经济差异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1、区域经济差异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首先,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和变化增强了各区域发展经济的主动性和紧迫感。其次,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和变化客观上加剧了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竞争,进而在一定程度上会误导区域经济主体的行为。再次,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和扩大将会引起资源和要素在高投资收益和机会的诱导下,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2、区域经济差异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总体而言,区域差异扩大势必引起区域之间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也随之扩大;反之亦然。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是人口区际迁移的重要原因之一。区域经济差异的存在和扩大,强化了各区域的自我中心意识,直接或间接地助长了地方主义的流行。

11、为什么区域经济差异是可控的:区域经济差异既然是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必然现象,有着一定的内在运行规律,其变化与不同的国家的国情和一个国家经济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密切的关系。倒U字假说描述的只是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一种情况,而不宜作为解释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规律,更不能以此为依据,断定区域经济差异会完全按照其所描述的轨迹而发生变化,不能进行干预或调控。然而事实上影响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因素多种多样,对区域经济差异变化影响的组合也不同,所以,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趋势存在多种可能性。完全有可能通过改变影响因素的组合方式及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趋势进行控制,使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能够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当然改变区域经济差异的各种影响因素的组合方式和作用强度,也将遇到财力、政策、利益等诸多牵制,所以对区域经济差异的调控也是有限度的。

12、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第一, 促进区域之间经济体制环境的统一;第二, 促进区域之间要素市场的统一;第三, 推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第四, 推动和规范地方政府间的区域经济合作第五, 鼓励企业跨区域发展;第六, 中央政府应在继续发展

经济相对发达区域的同时,注意采取措施加快欠发达区域的经济发展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期末考试重点 第一章 绪论 1、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经济地理学学科体系: 3、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简答):①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②全球与地方关系的理论研究;③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理论研究;④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率关系;⑤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 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重点看,论述题) 1、区位: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区位理论: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 2、区位理论的基本内涵: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另一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的有机组合。 3、区位因子: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4、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简答):①产业间紧密合作的可能;②“互补产品”的“需求拉动”作用;③有利于专门化服务设施和机构的发展;④相关行业企业密集可以改善信息环境。 5、交通便捷程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会计算):①交通网连结度:贝塔指数β=边的数量E/顶点数量V ;②通达度:通达指数i A (顶点i 在网络中的通达度)= ∑=n i ij D 1(顶点i 到顶点j 的最短距离);分 散指数D=∑∑==n i n j ij D 11。 第三章 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1、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的理论前提:①杜能关于“孤 立国”的假定条件:(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2)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惟一的交 通工具;(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4) 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5)人工 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则仅来源 于周围平原;(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②杜能要 解决的问题:第一,在这样一种关系下,农业将呈现怎样 的状态。第二,合理经营农业时,距离城市的远近将对农 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即为了从土地取得最大的纯收益,农 场的经营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将如何变化。 2、杜能圈形成机制与圈层结构示意图(土地集约度 由中心向外围逐步降低):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 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总结版

优选资料 经济地理学导论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产业结构与产业布局演变规律。 地域生产综合体:指能有效利用地区各种自然资源,充分发挥生产联合化优越性的一定地域的,在结构上相互联系的生产企业的总体。(04)产业结构;指生产要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联系,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劳动力、资金、各种自然资源与物质资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状况及其相互制约的方式。 三次产业分类:也称为克拉克产业分类,即把全部的经济活动分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农业、畜牧业、林业和狩猎业等,农业实际上是指种植业。第二产业:采矿业、制造业、建筑业等工业部门。第三产业:商业、金融及保险业、运 输业、服务业及其它各项事业(如科学、文化、教育、卫生、公务等)。 标准产业分类法:联合国为了统计各国国民经济统计口径将全部经济活动分为十大类,在大类之下又分若干中类和小类。(07) 佩蒂-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 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03) 库兹涅茨法则: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第二,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大体上是上升的,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 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第三,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的。然而,它的国民收入在 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05) 霍夫曼定理:在工业化的进程中,霍夫曼比例是呈下降的趋势。在工业化的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占主导地位,资本资料工业的生产不发达,此时,霍夫曼比例为5 (±1)。第二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发展速度比消费资料工业快,但在规模上 仍比消费资料工业小得多,这时,霍夫曼比例为2.5(±1)。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规模大体相当,这时,霍夫曼比例是1(±0.5)。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超过了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霍夫曼比例<1。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 工业的净产值/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10) 雁行形态说:在产业发展方面,后进国家的产业赶超先进国家时,产业结构的变化呈现出雁行形态。即后进国家的产业发展是按“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交替发展。这样一个产业结构变化过程在图形上很像三只大雁在飞翔,故称之为“雁行形态说”。 第一只雁—国外产品大量进口引起的进口的浪潮。第二只雁—进口刺激国内市场所引发的国内生产浪潮。第三只雁—国内生 产发展所促进的出口浪潮。 增长极模式:工业企业总是选择一些区位条件比较优越的地点进行布局与生产,通过产业集聚而形成工商业活动集中的城市,并成为带动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在地域上表现为增长极模式。(03) 点轴模式:当城市经济实力扩大到一定程度,也就是产业集聚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就将出现向外扩散的趋势,而这种扩散首先是沿着交通线进行的,产业布局便出现以城市(点)和交通线(轴)相联结的产业带。 网络型布局模式:当地区经济发展达到较高水平,产业布局轴线经纬交织,则终于形成以城市为结点,产业密集带为脉络的产业布局形态。区域开发;指以一定区域为对象,依据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的原则,为实现区域发展目标,以社会,经济,生态三效益统一的观点,为综合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保护环境而进行的综合协调,统筹安排的工作。(06) 区域产业政策:就是对区域产业结构演变阶段客观判断和区域发展条件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所确定的区域产业发展对策。(08) 主导产业;是指在今后较长的时期内需求的收入弹性较大与其他产业的关联作用强,具有较高劳动生产率的产业。 基础产业:为区域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提供服务的产业,为其它部门或提供生产资料或提供其它服务。它保证社会经济活动顺利发展。 产业布局;是社会生产部门在一定空间存在的基本形式,既包括各产业部门在地区的分布,也指产业部门在地域上的安排,部署和组合。自然资源;在一定时间和一定条件下,能产生经济效益,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因素和条件。 自然条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指人们生产和生活所依赖的自然部分。 政治地理位置:指一国与邻国以及国家集团间的空间关系。 经济地理位置;指某一事物与具有经济意义的其他事物如城市、经济区、工业区、原燃料产地、交通设施等的空间关系。其实质是一地理实体在国内外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 地理位置;指地球上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 距离衰减原理:地理客体之间相互影响的强度与它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距离越大,影响强度越小。 断裂点:设A,B为两个相邻的商店或市场,相聚D AB,该商店的腹地分界点为X。是关于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一种理论。 Sb/(10)一个城市对周围地区的吸引力,与它的规模成正比,与距它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D AX=D AB/1+Sa 农业;是培育动植物以取得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一般包括植物栽培业和动物饲养业。 自然再生产:指生物有机体通过同它所处自然环境之间物质,能量的交换、转化而不断生长繁殖的过程。 农业布局;又称农业配置。指农林牧副渔各部门和各种农作物的地域分布及农业生产的地域组合。 农业生态系统;指在一定地域内,人类利用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种群之间相互作用建立的,并按照人类的社会经济需求进行物质生产的有机整体。 土地;由地形,土壤,植被,岩石,水文和气候等因素铸成的一个独立的自然综合体。 农业区位论;是指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呈现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因其与中心城市的距离不同而引起生产基础和利润收入的地区差异。 辛克莱模式:都市边缘地带的农民,在期待土地转为都市土地利用和随时准备抛售的心理下,在农场投入的资金与劳务较少,都市边缘带的农业景观形态呈现与杜能模式相反的现象,愈近都市,农业土地利用率也就越低,空置的农地愈多,农业生产经营也愈粗放。(08) 农业地域结构;指一定地域内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经济系统的综合。(08) 农业生产地域分工;指不同地区利用各自的特有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间进行商品交换,是农业生产社会分工在地域上的体现。(03) 农业地域专业化:指一个国家,地区或农业生产单位,根据其农业生产发展条件和优势,为适应市场需要,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有商品意义的农产品。(09) 农业商品基地:指大量,稳定地为国家提供某种商品农产品的集中产区。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考试重点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 2018年1月1日最新版 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即能够吸引并确定人类活动场所位置的支持条件。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有两层含义一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二是与前者正好相反。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也就是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或费用的节约。区位因子(经济因子(成本(运费、非运费)、收入)、非经济因子) 经济活动无论是生产活动还是服务活动都要求达到一定规模,这一规模也就是所谓的需求门槛。 市场特性:市场意识、需求特点、竞争环境、管理秩序。 杜能圈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 区位决策是否合理或合理性如何,取决于在决策时的信息占有量以及决策者的信息利用能力。 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企业增长的因素:规模经济、内部交易、技术优势、竞争激励。 企业增长在战略上可分为一体化扩张和多样化扩张,一体化分为横向一体化和纵向一体化,实现这些扩张的方法:内部发展和外部发展。 产品周期理论:每个产品都有其生命周期,从研制生产出来到退出市场一般要经历:创新、增长、成熟、衰退、老化等阶段。 跨国投资的微观区位选择:有三个显著特征:趋于经济中心区、邻国边界区和文化社会关系密切的地区。 跨国生产单位分为的几种组织模型:全球集中生产、市场地生产、专业化生产、跨国一体化生产。 区域经济结构:是指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是一个多目标的过程,包括了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环境目标。 区域: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原则而划定的地球表面的一定范围的空间,是因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内聚力而历史奠定,并具有相对完整的结构,能够独立发挥功能的有机体。 区域的类型:均质区、结节区和规划区。 配第—克拉克定理:该理论指出,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原因在于,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收入相对差异,而劳动力总是倾向于流向高收入的产业。 库兹涅茨法则:第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农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农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均处于不断下降之中。第二,工业部门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人中的比重大体是上升,但是,工业部门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则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第三,服务部门的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基本上都是上升。然而,它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却不一定与劳动力的比重一样同步上升,综合地看,大体不变或略有上升。 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第一,评价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的资源结构相对应性,即能否有效地发挥本区域在资源方面的比较优势;第二,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系统功能。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该能够担负起区域在区际或全国地域分工中的任务;第三,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内部关联程度;第四,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第五,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先进性;最后,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 区域创新网络:就是集聚在某个区域的企业、科研机构、市场中介组织、行业协会、地方政府以及有关个人等创新主体,经过相互之间多渠道、多方式、多层面的长期交流与合作而形成的促进创新发生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网络. 区域空间结构的模式:极核式空间结构、点轴式、网络式。 空间近邻效应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A.促使区域经济活动就近扩张 B.影响各种经济活动的竞争 C.带动各种经济活动之间在发展上的相互促进。 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资源禀赋、资源配置能力、区域条件、外部环境。 增长极的概念:经济增长首先出现和集中在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而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的部门。这些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常常聚集于经济空间的某些点上,于是就形成了增长极。 增长极对区域经济活动产生的作用:A.支配效应B.乘数效应C.极化与扩散效应。 产业集群:那些在特定领域内既竞争又合作的互相关联的公司、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相关产业的企业和有联系的

《经济地理学》

论中心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内容摘要: 本文在深入分析陕西省对中心城市研究情况的基础上,讨论了中心城市的产生、发展及其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阐述了中心城市运动的基本形式和主要趋势,介绍了中心城市的产生、发展及其趋势、最后联系西安的实际对如何发挥中心城市在西安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切合实际又具有一定超前性和可操作性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中心城市;经济发展;作用 中国的经济区是全国统一的地域经济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为因地制宜发展国民经济服务的。每一个经济区,应根据其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扬长避短,发展一个或数个具有全国或区际交换意义的专门化部门以及辅助性部分,自给性部门和基础设施,使区内国民经济个部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按一定比例协调发展。 经济区的形成和发展决定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劳动地域分工的特点和规模。专门化与综合发展结合的程度,并且是由低级向高级循序渐进的过程。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各经济区可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的经济区已建成高度发达的地域生产综合体;而在一些边远地区,由于社会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等因素,尚未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地域生产综合体,只能称为“后备经济区”或“正在形成中的经济区”。一个高效能的经济区是内部结构协调发展,当地自然、劳动力资源和经济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生态系统保持良性循环,并和区外保持畅通经济联系的经济实体。根据经济区的结构和职能特点,可分为部门经济区和综合经济区两类。 中心城市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和全国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综合功能或多种主导功能、起着枢纽作用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考察的七大指标:综合经济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国际竞争能力、辐射带动能力、交通通达信能力、息交流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7大指标。 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为北京(首都)、天津(环渤海,北方)、上海(东部)、广州(华南)、重庆(长江上游地区);

经济地理学复习试题及答案

、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生产的三要素是:、和。 2.考虑综合运费(站场费+线路运行费),可得出公路适合运输, 铁路适合运输,而水路则适合运输。 3.定价制度一般有、、和。4.依据杜能的农业区位论,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的同心圆结构依次为、、、、和。5.企业增长的原因主要有、、和四大类。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区位: 2.主导产业: 3.运输:

4.区域经济发展: 5.世界经济一体化: 三、简述下列理论内容(每题10分,共20分) 1.产品周期理论:

2.佩蒂-克拉克定理: 四、简答题(共24分) 1.区位论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特征是什么?

2.跨国公司有哪些特征?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征是什么?

五、论述题(共21分) 试述韦伯的运费指向论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实际,说明运费 指向论的应用。

《经济地理学》试题答案1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劳动、自然和资本。2.短途,中途,长途。 3.距离比例定价、区段定价、远距离递减定价和均一定价。 4.自由式农业圈、林业圈、轮作式式农业圈、谷草式农业圈、三圃式农业圈和畜牧业圈。 5.实现规模效益、实现交易内部化、技术优势的发挥和来自竞争的压力。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区位:区位的主要含义是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2.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3.运输:是指人类为了生产、工作、学习等目的,借助交通工具促使人或货物沿着交通线路移动的过程。 4.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长和结构的演进。 5.世界经济一体化:世界各国通过一定协议、规则使其经济活动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 三、简述下列理论内容(每题10分,共20分) 1、产品周期理论:弗农把产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需要较高的科学技术水平(保证新产品开发)、良好的通讯接触条件(联络消费者与生产者)以及较高的消费水平(提出对新产品的需求)。这些条件要求,使得新产品的发明和生产出现在主要发达工业国(如美国)的都市中心。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生产在主要工业国增长的同时,也开始在其它发达国家进行。但生产仍集中于主要工业国,产品通过出口供应它国市场。成熟产品阶段: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已经实现部分标准化,无需进行较大变化。这使得使用已有的技术从事长期生产成为可能。企业开始更多地关注生产成本,会在出口和投资它国生产之间进行利润权衡。当出口商品的边际生产成本加上运输成本大于在当地直接生产的平均生产成本时,企业便会选择直接投资。由于在该阶段产品的市场主要在发达国家,其直接投资的对象以发达国家为主。标准化产品阶段:产品完全定型,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区位的选择便以生产成本最低点为准则。而此时产品的市场也扩延至发展中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会趋于把生产和装配业务转移到劳动力成本很低的发展中国家,并在这些国家进行专业化生产。产品生产区位转移的结果,使得初始发明此产品的国家变为该产品的进口国。 2.佩蒂-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应提高,于是,劳动力就开始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就会向第三产业转移。结果,社会劳动力在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劳动力减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增加。 四、简答题(共24分) 1.区位论发展过程和发展方向特征是什么? ⑴由农业、工业向商业、城市、区域研究方面转化 ⑵由微观的特殊区位转向宏观的一般区位 ⑶由静态研究转向动态研究 ⑷由纯数量方法转向非数量方法的制度研究,包括心理、行为、职业、政策。 2.跨国公司有哪些特征? ⑴国际企业至少在两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之间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设有分支机构或子公司⑵规模庞大⑶具有寡头独占性⑷实行全球经营战略⑸实行高度的内部分工。 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特征是什么? ⑴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但城市化进程逐步减缓 ⑵第三产业已成为推动城市化的主导动力 ⑶城市化经历了集中型城市化、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的发展轨迹 ⑷形成了整体实力强大的城市网络体系和大都市带。 五、论述题(共21分) 试述韦伯的运费指向论的基本原理。并结合实际,说明运费指向论的应用。

经济地理学期末复习

经济地理学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1、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研究可以分为是()、()和()三个阶段。 2、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经济地理学文献:()和()。 3、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成最是()提出的。 4、20世纪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 )、()。 5、经济地理学研究尺度的变化主要表现:20世纪上半叶(),第二次世界大战(),20世纪50十年代(),近二十年来( )。 6、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有哪些? (1)经济活动的内容(三大产业) (2)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在什么场所发生、为什么会在这个场所发生,作用:对过去的总结,对未来的预测) (3)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相互关联)。 (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7、简述经济地理学科学体系? 经济地理学-通论-(区域)(部门)-{(农)(工)(交)(商)(信)}(公司) 8、分析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 世界人口问题;世界资源问题;环境问题;贫富差距 9、简述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1)人地关系与区域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2)全球与地方的关系 (3)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 (4)区域经济发展的公平与效益 (5)企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1、区位:事物所占有的场所,位置、位置关系、分布、布局等方面的意义。 2、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 3、简述区位理论的含义 (1)由区位主体选最佳区位。 (2)已知区位研究区域,研究区位主体的组合方式和空间形态。 4、区位条件:即区位本身具有的条件、特点、属性、资质。 主要包括:主要区位条件:劳动力、资源、原料、能源、运输、市场。 次要:水、研究开发、经营、税制等 5、区位因子: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 (成本因子、运费因子、非运费因子等) 6、需求门槛:能支持任何经济活动的基本运营成本,达到的需求规模。 7、定价制度:(距离比例)、(区段)、(远距离递减)、(均一)定价。 8、交通网络连接度:β=边数/点数 9、通达度:可以用(通达指数)、(分散指数)来衡量。 10、通达指数:A i=一个顶点到其他顶点的最短路径的区间个数,指数越小,该点越通达。 11、分散指数:各个点的通达指数之和,衡量网络系统中总的通达程度与联系水平,指数越小,该网络越通达。

经济地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

经济地理学各单元复习题 第一章 1、何谓经济地理学。 答:经济地理学就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2、试述20世纪经济地理学发展的特点。 答:特点一就是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的演变;特点二就是研究区域尺度变化、企业组织变化与思维方式变化。 3、试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1、经济活动的内容;2、经济活动区位;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4、简述经济地理学的学科体系。 答:1、通论经济地理学;2、区域经济地理学;3、部门经济地理学--农业地理学、工业地理学、交通运输地理学、商业地理学与信息业经济地理学;4、公司(企业)地理学。 第二章 1、区位:主要指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含义。 2、区位主体: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 3、区位理论:就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4、区位条件:区位(场所)所特有的属性或资质。 5、区位因子: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6、交通网:一般由基本的点与线组成相互联系的网络。 7、交通网的密度:指在某一区域内单位面积的运输线路的总长度。必须考虑运输线路的类型以及总通过能力的差异。 8、通达性:就是衡量网络中点之间移动的难易程度的指标。用通达指数与分散指数来衡量。 9、连接度: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用贝塔指数衡量。 10、可进入性: 11、地理可进入性:指场所对外交往的地理方便程度,它主要决定于地理位置与距离。 12、经济可进入性:指场所的对外交往成本高低,它取决于运费、通信费。费用越低,对外通达性越好,反之则相反。 13、制度可进入性:指由制度因素决定的场所对外生产要素与商品交往的方便程度。 14、社会可进入性:指由社会因素(包括语言、文化等)所决定的场所对外交往的便利程度。 15、简述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答:(1) 古典区位理论在区位主体上仅考虑一个生产地,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企业内外的多个生产地。(2)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区位主体中的单一部分(如工厂部分),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到区位主体中的研究、开发、设计,零部件加工,部件组装,最终组装,检验修理,培训、流通、办公等。(3)在区位目标上,古典区位理论仅考虑利润(或成本),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还考虑到非金钱上的收益以及满足。4)古典区位理论缺乏或轻视区位选择的具体目标,而现代区位理论则有市场占有率、吸引与稳定人才、形象、名声、市场测试、回避汇率风险、收集信息、避免贸易摩擦等具体目标。(5)古典区位理论的区位选择基准就是成本最小,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前述具体目标中的风险及不确定性。(6)古典区位理论中产品、规模、销售价格、市场、劳动力、设备、土地、运费等都就是事先给定或认为就是固定的,而现代区位理论则考虑产品的新、成熟、标准化、差别化、多角化、多样化等,考虑规模的大小,也考虑销售价格的高低,更考虑到市场的地方性、区域性、全国性以及国际性,还考虑到短期、长期、

经济地理学复习要点总结(部分)

经济地理学复习要点总结 1.经济地理学发展概况。 答:一.20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 20世纪前经济地理学的相关研究大致可分为史志描述、商业地理和经济地理学三个阶段。 (一)史志描述 史志描述——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初级阶段(17世纪以前)代表作《山 海经》、《禹贡》、《地理学》等 (二)商业地理研究-经济地理学的前身 1.时间——17世纪至19世纪。 2.背景 (1)资本主义发展及大规模商贸出现 (2)地理大发现 3.特点: (1)理论与实践方面推动了商业地理学的形成和发展。 (2)欧洲地理学中的商业地理学逐渐成为地理研究的重点之一。 (3)商业地理著作的体系开始形成,对商业地理现象进行解释。 (三)经济地理学研究-诞生阶段 1.背景 (1)产业革命(2)全球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 1760年,俄国科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地理考察》中首次提出经济地理学这个学科名称。 1882年,葛茨在《柏林地理学会会志》上发表《经济地理学的任务》。 2.特点 经济地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经济地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研究全面展开 2.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本书观点) 答: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1)经济活动的内容:包括所有产业 2)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发生及其原因 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即考虑经济活动之间关联 4)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这些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 3.当前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答:1).人地关系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论研究——地理学研究的核心课题,地理学发展的目标之一。 (1) PRED指标体系选定问题 (2)区域发展质量的科学认定 (3)微观尺度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4)区域生态型经济与循环经济系统的建立问题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

经济地理学名词解释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P34 理解,区位是指人类活动在地球经纬网上占据的地理位置;在相对意义上理解,区位是指某一人类活动场所与相关人类活动场所的空间关系。 P34 ,如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经济活动、城乡聚落等。 P34 动空间组织的一般规律。某些区位理论主要研究人类活动的地理空间选择,即在人类活动已知的条件下,寻找某种人类活动的最优区位,如韦伯的工业区位论;某些区位理论则是在空间区位已知的条件下,研究人类活动在特定场所内的最优组合方式和空间形态,如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P36 对于区位主体而言的,即同样的场所对不同的人类活动而言,其区位条件是不同的;区位条件会随时间而变化,即人类活动(区位主体)对空间场所(区位)的要求会随时间而改变,因而要求的区位条件也随之变化。 P37 出区位因子的韦伯,将区位因子定义为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得到的利益即费用的节约。 P40 装厂而形成为这一组装厂提供零部件供应的供应商的空间聚集区。 P48

港口,机场等;线包括连接点与点的铁路、公路、水路以及空路(航线)等。 * 交通流可区分为“起终点流”和“区间流”。 * 产业状况等地域条件,也是交通研究的重要因素。 P51 P52 数(dispersion index)表示。 P51 表示交通网络的发达程度,常用贝塔指数(beta index)(边数/顶点数)表示。 P53 连结。由于航空运输的巨大效益,促使在航空港相邻地区及空港交通走廊沿线地区出现生产、技术、资本、贸易、人口的聚集,从而形成的多功能经济区域。“六大特征”:临空指向性,技术先导性,市场速达性,产业聚集性,全球易达性,空间圈层性。 * 尤其是新的交通干线的铺设,会极大增强沿线区域地理可进入性(交通通达性)。 * 为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各地的优势,满足国家或地区的需要,而使经济发展在地域上实现合理的分工。 * *

经济地理学全套课后思考题复习资料详解

《经济地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 、概念题 《货殖列传》: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一章,记述了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等,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史志描述阶段。 《商业地理手册》:由1889 年苏格兰学者奇泽姆(G .G .Chisholm )出版,他先以商品种类为纲,介绍世界的生产与贸易,并以气候与地貌等因素解释这些生产分布的形成原因;之后,以国家为单位,详细描述生产地区分布,以及商业发展的前景,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商业地理研究阶段。 规范性分析:20 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为主要思维方式,这种研究主要从与经济区位选定有关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实证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的数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发,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行为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末,行为学派在在经济地理研究上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 结构主义分析:20 世纪60 年代末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哈维为代表的学者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影响经济区位形成中的作用。 文化转向: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科学对文化研究兴趣地增加,地理学家开始重视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如: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中对文化传统、关系、体制等因素的关注。指导这些研究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制度主义、经济社会学、女权理论等。它们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被人概括为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转向”。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2 、简述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制度)转向。 3 、分析企业在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变化。从企业角度研究经济地理学有何局限性? 4 、布置阅读相关研究文献,讨论新近经济地理学的发展特点?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课后复习思考题重点整理by老眠

《经济地理学》课后复习思考题答案 第一篇经济活动区位 第一章经济活动区位及影响因素分析 3 、简述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的区别。 区位条件是指人类进行活动的场所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资质。区位因子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相对于区位条件是由于场所不同而生产条件不同,区位因子则是对于生产者而言,由于场所不同表现出其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区位因子不仅包含有用货币可度量的价值标准,也包含有不能用货币所测算的非经济因子。 第二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2 、读下面两幅图,比较它们的差别,并说出杜能圈的形成机制和现实局限性。上面一幅图为杜能圈,下边一幅为逆杜能圈; 形成机制:由市场点(运费为零)到耕作极限点的地租收入数值连接曲线被称为地租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小有运费率决定,杜能对所有农业生产方式的土地利用进行计算,得出各种方式的地租曲线的高度以及斜率,由于农产品的生产活动以追求地租收入为最大的合理活动,因此,理性市场必然会选择地租收入最大的农作物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农业土地利用的杜能圈结构。 现实局限性:首先某些自然条件的现实与理论差异很大,如河流干扰因素,谷物价格变动和土质存在差异时等等,另外杜能圈建立在商品农业的基础上,农场以追求最大地租收入为前提,而现实中,农业生产中相当大的部分并非商品性经营,而是自给经营这种自给型经营以产量为目标而并非利润,并且不强调单一品种专业化生产而强调多品种多样化生产。另外,技术发展与交通手段的发达也使得杜能理论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距离因素的制约趋于变小。另外,现代城市周边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性也是造成杜能区位理论与现实存在较大偏离的重要因素。在孤立国中,杜能只是考虑了农业的土地利用,而没有考虑到城市周围地区其他利用方式。 3 、评价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意义 (一)农业经济地理学上的意义 1 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 2 不存在对于所有地域而言的的绝对优越的农业生产方式; 3 在距市场越近的地方,布局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越合理,因为由之形成的农业生产方式布局总体上受益最大。 (二)经济学上的意义 1 杜能在研究过程中采用了科学抽象法,并且首次将数学方法引入经济研究; 2 关于合理性生产布局的设定,对韦伯以及克里斯泰勒等后来的区位理论产生了很大影响和启发; 3 杜能第一次从理论上系统的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其原理不仅可用来说明农业土地的利用方式,对于解释其他土地的利用问题同样有效,可以说是土地利用的普遍性理论基础。 5 、简述韦伯工业区位论的最小运费原理 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消费地和局地原料地只有一个 1 )仅使用遍在原料时,为消费地区位; 2 )仅使用纯原料时,为自由区位; 3 )仅使用损重原料时,为原料地区位。这里,可以用上述的原料指数以及区位重量来得出一般的区位法则: ( 1 )原料指数( Mi )> 1 (或区位重量> 2 )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 ( 2 )原料指数( Mi )< 1 (或区位重量< 2 )时,工厂区位在消费地; ( 3 )原料指数( Mi ) =1 (或区位重量 =2 )时,工厂区位在原料地、消费地都可(自由区位)。第三章商业和服务业区位论 1 、概念题 中心地的等级:中心地提供的货物和服务有高低等级之分。中心地的等级取决于其能够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水平,一般能够提供高级货物和服务的中心地等级相对较高,反之则较低。

经济地理学内容整理

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一、研究对象 二、学科体系 一、研究对象 定义: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1.经济活动的容 经济活动的容,从产业角度观察,包括第一产业(或初级产业),包括农、林、渔业和采掘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供水、气、电等;第三产业,包括各种商业与贸易、旅游与娱乐、仓储与运输、旅馆与饮食等服务业;第四产业,包括金融、教育、科学研究、信息业、咨询业等。所有这些产业均属经济地理学研究畴。 2.经济活动区位 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场所)发生以及为什么在这些区位(场所)发生。它既包括工厂、商店、农场、车站、码头、交通线路等的单独研究,也包括具有多种分部(如工厂、商店、运输公司等)的公司的区位的综合研究。 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 各种经济活动是相互关联的。考虑这种关联,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不同企业、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研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经济增长变化、经济分工与联合、经济要素的区际流动等问题。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全球性的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如大经济格局变化)也成为经济地理学的研究重点之一。 4.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这些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该研究包括微观上的企业区位与环境关系,中观尺度上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宏观尺度上的经济全球化与环境条件利用,等等。 二、学科体系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经济地理学具有如下分支学科(图1.2)。 (一)通论经济地理学 通论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理论层次最高的一个分支。它把经济活动作为一 个整体,研究其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环境关系的一般原理。如关于自然条件和社 会经济条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分析,经济活动的区位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 律,经济地理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技术方法,经济地理学发展趋势,等等。 (二)区域经济地理学 区域经济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历史最悠久的分支。记述阶段的经济地理,多以区域经济地理的形式出现。区域经济地理学以地域畴明确的区域为单位,研究其经济发展条件、经济结构、地域生产综合体与经济中心的形成与发展、生产地域分工以及与其它区域的关系等。 (三)部门经济地理学 部门经济地理学以经济活动的某一部门为单位,研究其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 环境的关系。部门经济地理的研究,在20世纪得到迅速发展。在总结各部门实践的 基础上,逐步形成了部门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并用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

人文地理学期末复习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人文地理学 二、填充题 1、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地表人文现象空间分布、发展变化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人地关系理论流派中的环境决定论、神的意志决定和生产关系决定论。 3、在我国研究比较成熟的人文地理问题有经济地理问题、人口地理问题、文化地理问题和政治地理问题。 4、人地关系协调的有序性包括协调各要素比例、对立统一和空间布局。 5、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地理环境。 6、人地关系研究研究是人文地理学的中心课题,人地关系论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础理论。 7、认为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由人类选择利用什么、如何利用,属于人地关系论思想流派中的人地相关论论。 8、现代国外人文地理研究的新方法包括“计量革命”和“行为革命革命”。 9、我国建国初期人文地理学是经济地理学一枝独秀阶段。

10、人文地理学具有区域性性、综合性性和社会性性。 三、名词解释 1.现代地理学:地理学系统,三大子系统,五大圈层,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 联系。2.二元论:自然地理二元论:地理学是纯粹的自然科学,不包括研究人文现象 的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二元论:经济地理研究应从经济部门为出 发点,抛弃自然地理空间基础。3.人地关系适应论:人地关系的本质是适应,即人对地理环境及社会环境的适 应性。4.人文地理学:研究地表人文现象空间分布、发展变化及形成原因的科学。5.人地关系:人与地理环境之间以物质流、能量流为纽带,相互联系、相互作 用。6.人地相关论:人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人是积极因素;人地互为因果。7.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人文现象是社会现象;人文现象时间发展即变化。8.人地关系的动态变化性:人类利用环境的范围和强度不断扩大;人类对环境 的改造能力不断加强;环境对人类的反作用不断加强。9.人地关系的多样性:人地关系包括人与自然地理环境、人与人文地理环境的 关系,内含多种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 10.现代人文地理学中新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论: 新的科学理论:和谐论、人地共创论 新的方法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突变论、协调论、耗散结构。 四、问答题 1、详述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及主要特征。 地表人文现象的空间分布形成演化过程及产生原因。 包括(1)空间分析(2)时间序列分析(3)人地关系分析 主要内容:(1)基本理论:元人文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基本理论,人文地 理学方法论;(2)应用理论:区域人文地理学、部门人文地理学(3)应用学科:综合人文地理学 2、什么是生产关系决定论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全面夸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认为人的意志可以决定一 切,时代背景(1)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2)对马克思主义的曲解。

李小建《经济地理学》(电子版)

经济地理学 李小建 目录 ?内容提要 ?序 ?前言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一、 20 世纪前的经济地理学 ?二、 20 世纪的经济地理学发展特点 ?第二节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一、研究对象 ?二、学科体系 ?第三节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一、经济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 ?二、经济地理学与经济科学的关系 ?三、经济地理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四、经济地理学与技术科学的关系 ?第四节经济地理学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一、经济地理学对经济发展的理论意义 ?二、经济地理学对当今世界重大实际问题的贡献 ?三、跨世纪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重点 ?第五节本书编写指导思想、结构及篇章安排?一、本书编写指导思想 ?二、本书的结构安排 ?第一篇经济活动区位 ?第二章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 ?一、区位与区位理论 ?二、区位条件与区位因子 ?三、经济活动区位及其理论基础 ?第二节要素投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土地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二、原材料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三、能源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四、资本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五、劳动力因子对经济区位的影响 ?第三节市场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 ?一、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二、市场战略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三、市场特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四、其它市场条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第四节区域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产业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二、政府行为与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三、环境因素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四、可进入性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第五节交通及其对经济活动区位的一般影响?一、交通要素及其内涵 ?二、交通网的分布与联系 ?三、交通运输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分析 ?第三章农业与工业区位理论 ?第一节杜能农业区位论 ?一、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二、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 ?三、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四、杜能农业区位论的意义 ?五、理论与现实第二节韦伯工业区位论 ?一、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一、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 ?三、韦伯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四、韦伯区位论的意义 ?五、理论与现实 ?第三节其它工业区位理论 ?一、帕兰德的区位理论 ?二、胡佛的区位理论 ?三、区位的相互依存学派 ?四、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五、艾萨德的区位指向理论 ?六、格林哈特的工厂区位理论 ?第四节行为区位理论: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与行为矩阵 ?一、史密斯的收益性空间界限分析 ?二、普雷德的行为矩阵 ?第四章中心地理论 ?第一节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一、中心地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

经济地理学重点

经济地理学重点 一、名词解释 1,规模经济:指由于专业化水平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成本下降,规模扩大,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的经济。P115 2,门槛人口:指某种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能够得到正常利润的最低限度人口,即某中心职能在中心布局成立的最低限度人口。P94 3,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P174 4,互补产品:指两种产品间存在着某种消费依存关系,即一种商品的消费必须与另一种商品的消费相配套。 5,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产生的阶段扩展。P117 6,横向一体化:指企业现有生产活动的扩展并由此导致现有产品市的扩大。P117 7,范围经济:指企业由于经营范围扩大而获得的效益。P115 8,霍夫曼比例:是一个揭示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中工业结构演变规律的比利式,其重点分析了制造业中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比例关系,此比例被称为霍夫曼比例,即,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的净增值/资本资料工业的净增值。P181 9,增长极:指区域经济中,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聚集而成的经济中心。P209 10,乘数效应:增长极的发展对周围地区的经济长生示范、祖师和带动作用,从而加强了其与周围的联系,而在此过程中受到循环积累因果机制的影响,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的扩大和强化,影响范围和程度也随之增大的效应。P209 11,极化效应:指增长极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周围地区的要素和经济活动不断趋向增长极从而加快增长极自身的成长的效应。P209 12,扩散效应:指增长极向周围地区输出要素和经济活动从而刺激和推动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效应。P209 13,溢出效应: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的综合影响称为溢出效应。P209 14,区域管制:指通过多种集团的对话协调合作以达到最大程度动员资源的统治方式,以补充市场变化和政府自上而下的控制的不足,最终达到双赢的综合的社会治理方式。P228 二、简答题 1.简述土地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P38 答:土地主要是通过自身的特性以及其所处的经济区位对经济活动发生影响的,土地的自然特性是其自身特性的主要表现,它一般以一下两种方式参与并影响经济活动。 其作为劳动对象,如在农业农业活动中自然特性就起着决定性作用。 作为作业的空间活动场所影响经济活动,如在城市的交通、建设用地中土地所处的经济区位则起着决定性作用。 2,简述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形成机制P60 答:农业生产活动是以追求地租收入最大化为目标的合理行动。其研究认为交通工具唯一时,运费与距离成比例,运费率也因作物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度能给出了地租收入的公式: R=PQ-CQ-KtQ=(P-C-Kt)Q 其中,R为地租收入,P农产品的市场价格,C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Q为农产品的生产总量,K为生产地距离城市的距离,t为农产品的运费率。 3.简述韦伯的运费指向论、劳动费指向论和集聚指向论P69 答:运费指向论:其着重解决的问题是在给定原料产地和消费地的基础上,如何确定仅仅考虑运费的工厂区位,其主要理论内容包括工业原料的性质和重量,最小运费原理和综合等费线的提出等三个方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